中小学生命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生命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生命教育

中小学生命教育范文1

全市中小学生(包括职中、中专、师范学生)。

二、活动内容

本次生命教育以“珍爱生命、健康发展”为主题,包括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环境等,分两个模块开展:

(一)生命如歌。包括生命之歌、智慧之歌、诚信之歌、礼仪之歌、等专题。

(二)真情感动。包括感恩父母、师恩难忘、友谊天长地久、祖国在我心中等专题。

三、活动要求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在活动中要抓住重点,整体规划,选择专题,精心组织;要将生命教育与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法制、安全、环境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四、活动分工

(一)各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围绕上述模块或专题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宣传等活动。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工具和橱窗、电视、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开展知识讲座、报告会、主题班团队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并作好参加市、区以及苏州市比赛的准备。

(二)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和要求,围绕此次生命教育的主题,选择一至二个专题为本地区活动的重点,有计划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评比、故事比赛和主题班会评选等活动,做好参加我局组织的征文、演讲比赛的前期选拔工作。

(三)我局将针对各专题和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等情况,在各地各校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与苏州广电总合组织“生命如歌”现场美文大赛,与苏州市禁毒工作领导小组联合组织“生命警钟”演讲比赛,并根据各地各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情况,评选本次活动的“优秀组织奖”,安排召开全市生命教育系列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在教育过程中,苏州电视总台特别是苏州教育频道还将配合进行采访报道,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和先进典型将推荐给《苏州日报》、《苏州广播电视报》等报刊公开发表、刊登。

五、具体安排

3月,全市组织发动。

4月~6月,各地各校进行相关活动和评比。

7月~8月,我局组织有关比赛(比赛的具体参与、评奖办法另行通知)。

中小学生命教育范文2

一、生命缺失:思想品德教育“木乃伊化”

正视目前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普遍存在着生命缺失的现象。这种教育俨然成了无人的教育,成了无生命的教育。此时,思想品德教育已经“木乃伊化”。

对于缺失生命视野的思想品德教育来说,其受教育者是抽象的、机械的、静止的,而非具象的、生动的、发展的。这种教育让教育者扮成“无情”的布道士,把受教育者当作“被动”的接受者,而忽略了对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者自身生命的了解和关注,忽略了教育过程中个体生命和群体生命的动态变化和密切联系。它不仅抛弃了多样的、丰富的、个性化的生命,也没有注意到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之所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此时的受教育者俨然变成“木乃伊”,无血、无肉、无灵魂,既无体验感,更无幸福感。

“木乃伊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往往脱离教育生活,远离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和心理世界,常常把教育目标高高挂起,让受教育者望尘莫及。其教育内容往往没能准确把握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特点和内心需求,具体的、个性的、新颖的、生动的内容严重匮乏。而且,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过于偏重于理想教育和正面教育,过于偏重于对知识逻辑结构的考虑,而缺乏对社会负面现象的正确解剖和对学生偏颇态度的科学引导,缺乏对学生心理结构的考虑,难以有效解决中小学生在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困惑,难以真正把中小学生吸引到接受教育的轨道上来。

在中小学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本应是生动活泼、广受欢迎的。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眼下的思想品德教育过于偏向对受教育者进行品德修养、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准则等单方面讲授,而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生命个体的参与性、能动性以及体验感。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只知机械地重复知识,被动地接受观念,其情感体验意识和能力每况愈下,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内心感受无法及时、有效地表达出来。而教育者牢牢掌控着教育的话语权,不断地向受教育者发号施令。在这个过程中,填鸭式教育被广泛运用,而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二、生命视野:思想品德教育“重新做人”

无生命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干瘪的、乏味的。生命视野下的思想品德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只有真正关怀生命、理解生命,提升中小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他们的生命成长,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提升教育效果,才能“重新做人”。

“重新做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必定纳入生命视野。人的生命不仅仅是一个有活力的自然物体的存在形式,更在于它是一个能够超越自身的有个性、有尊严和有理想的道德存在。[1]即使对于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期的中小学生也是如此。因此,关注和理解个体的生命状态理应成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促进中小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进行充分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表达,充分感受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美好,缩短他们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与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对自身态度的端正、良好品德的塑造付诸日常的行为习惯之中,并逐渐形成富有特色的个体行为模式。

在生命视野下,思想品德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个体,尊重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并不遗余力地给每一个学生创设发展空间,使他们不断收获受教育的成果。如果说过去的思想品德教育过于偏重学生的共性,过于强调学生整体的发展,那么融入生命视野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兼顾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就必须兼顾学生个体和整体的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只有在这种饱含人文精神的教育下,才能建构一种和谐、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关系下,教师和学生才能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才有可能把思想品德教育由“无人”的教育、机械教育、灌输式教育还原为人文教育、情感教育、生命教育。

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它理应回归生活世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纸上谈兵,而应回归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内心之中,应关注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因为即使是一个小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也可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乃至整个人生。因此,教育者应提高自己对问题的捕捉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应善于化解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真正实现教育育人的目的。当然,由于家庭背景、生理遗传、后天发育以及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理世界各有不同。这就要求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既能,又能求异存同。

无论是何种形式、何种内容的教育,最终它们既要实现育人的目的,也应该指引人走向幸福。作为和学生成长联系十分紧密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都能享受到教育带给他们的愉悦感和幸福感。环顾眼下的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许多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比较厌倦思想品德课,认为上课就是听人说教、听人讲大道理,没有什么情感可言,更不用谈什么幸福感。这种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无任何幸福感可言的。而融入生命视野的思想品德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是美的教育,是不断产生幸福感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下,学生兴趣高涨,情感丰富,十分乐意接受教育者给予的思想、观点,并与教育者一起分享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三、生命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应为之举”

所有的教育都应立足于生命之上。可以说,广义的生命教育包括任何一种形式和内容的教育。当然,它也是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整体生命质量的提升,不断引导学生了解并体会生命的成长过程,帮助他们激发生命的活力和激情,促使他们学会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以及热爱生命。

其实,思想品德教育和生命教育紧密相连。生命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应为之举”。它理应渗透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始终。目前,思想品德课是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载体。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理应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局限于教材和参考资料,而应深入研究自己所面对的对象,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和教师自己。要针对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采用讨论、调查、访谈、阅读、辨析等形式,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际生活,引领生命历程。[2]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品德课上得精彩,受到学生的欢迎。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应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平等、民主、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教师的言行、研读和讨论学习的内容以及鉴定和评价个人的成长等途径不断感悟生命的意义,让他们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上“如沐春风”。

当然,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舞台不能局限于课堂之内,而应该扩展至课堂之外。每一所中小学校都应该组织教师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出有学校特色的思想品德教育校本教材。思想品德教育不是灌输式的、说教式的,而是体验式、互动式的。学校可以把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挫折教育以及生命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丰富情感、调控情绪、战胜挫折以及感悟生命。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分辨假恶丑,感受真善美,才能促使他们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才能磨砺他们战胜困难的意志。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到福利院开展手拉手活动、在敬老院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在广场进行环保宣传等途径,使中小学生在给他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从而在快乐的活动中深入体验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意义。

对于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期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着好奇心理、探究心理以及模仿心理等。同时,他们的情绪多变、不稳定,情感丰富但常常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自尊心、自主意识以及逆反心理等都比较突出。如果无视这些现象的存在,那么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将成为“海市蜃楼”。而作为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善于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浓厚校园文化,不断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那么思想品德教育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中小学校园文化必须具有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以及热爱生命的人文内涵,必须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这是因为,中小学校园文化只有饱含生命意味和人文内涵,才能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才能促使中小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促使他们更加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以及热爱生命,并通过日常活动中的点滴言行去不断彰显和提升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中小学生命教育范文3

【关键词】中学生 轻生问题 生命教育 学校

深圳市疾控中心《深圳市青少年心理问题调查》的结果显示:12.1%的受访学生表示曾考虑过自杀,2.2%的学生曾采取过措施试图自杀,2008-2010年间,仅深圳就有16名中小学生自杀,这令人震惊的数据让我们不得不去深思如何加强防范青少年轻生的心理问题。造成这青少年轻生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青少年的自身因素。近年来对这些因素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很多相关的有效措施。其中,学校的生命教育在防范和改善青少年轻生这一心理问题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命教育不管是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都应该是一项基础的教育内容。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同志在《引导人的生命发展方向》中指出:“人是以生命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因此,教育就应该承担起引导生命发展方向的责任。”以人为本的教育如果不重视生命教育这个“本”也自然也就没有了“根”。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分数和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的唯一标准。

1、生命意识的淡化

学校在追求高分数和高升学率的同时,教育中彰显的生命元素越来越少。中学生本是充满朝气的时期,天真、积极、乐观、进取是这一时期的精神面貌,可是在大多数的校园中,竞争、压力、苦闷却弥漫着所有的教室。学生成了考试的奴隶和机器,却没有时间和心思去感受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美好,去思考本该属于自己的人生。此外,教育者自身对生命的态度、认识和理解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我们的一些教师因缺乏应有的生命教育,缺乏正确的生命观,以致在教学中根本没有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没有把珍惜学生的生命作为至高无上的理念。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伤害学生的感情和尊严、体罚学生等现象仍然很严重,这些教育不仅使学生生命意识淡薄,而且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问题。

2、生命活动的缺乏

学校中缺乏生命的活动,学生在学校除了课间操之外,每天几乎是静止不动的。埋头题海,伏案苦读,经常是坐在座位上几个小时不动,极度缺乏身体上的运动。课间也很少走动,疲惫的大脑和身心得不到片刻的休息,学生的脸上很少能看到发自内心的笑容,每个人看起来都缺乏精气神,用身体素质的下降来换取分数的增长,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部分学校中,学生的体育课、音乐课等科目被主课所占据,这更使学生在学校里的课余活动几乎为零,生命活动严重缺乏。

3、生命交流的遏制

现代的教学方式仍受传统教学的束缚,因此在课堂上。运用的仍是机械的授课方式,传授给学生的是既成事实的、结果性的知识,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接受了这些没有活力的知识。这种灌输式教学压抑了学生充满灵动的幻想和内心时刻涌动着的激情。说教式的授课阻止了学生与教师之间情感与心灵的交流。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感受和提亚,自主意识受到很大的遏制,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互动性没有创造性。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不仅使授受关系,更重要的是彼此情感、意志、精神、人格的感染和影响,是精神的相知、相遇。而这种交流只有靠真切的感悟才能实现,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疑问、兴趣,保护他们探索的心灵,在真实的沟通交流中达到学生生命的交融。

在学校生命教育重要性的今天,学校也应该把一味追求升学率的策略稍作调整,把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意义以各种有效的方式融入到中学的教育体系中去。

4、让生命教育走进我们的课堂

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学校应将生命教育全方位地贯穿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之中,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充分发挥生命教育课程的作用,通过课堂教育活动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例如,可以在中学低年级开设《生理与卫生》课程,针对初中生的生理特点与成长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和有效的心理疏导。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主要场所,生命教育课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生命的质量、激发生命的活力、感悟生命的内涵,生命教育课应体现一种人文的关怀与人文精神,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体验到生命的气息。

5、在各学科中渗透珍惜生命的理念

生命无处不在,在其他课程教授的同时,可进行学科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在生物课上讲解人体构造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有所链接,懂得生命的珍贵与神圣,从而更加爱惜生命;在政治课的课程上,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用正确的生命观来指引学生认真生活、奉献社会;在审美课上,可以以美誉促进学生的生命价值体验,用“生命美育”来凸显生命的美丽与珍贵。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个学科中都蕴含着生命的气息,都可以展现生命的活力。

6、在专题讲座和各类活动中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谛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对生命有更深的认识,学校应定期举行生命教育的抓提讲座,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进行生命的解读,为学生讲授生命的开始、过程、终结,生命中的酸甜苦辣,遇到困难时如何对待人生,生命中的坎坷与辉煌。让学生在讲座中感受生命的气息,感知生命的存在于可贵,懂得珍惜生命,去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此外,学生应该在活动中体会生命的成长和生命的真谛,除了在课堂上的知识外,学生还应通过活动去领会生命的滋味。学校可以利用节假日进行关爱生命的活动,安全教育的演习活动等,还可组织学生观看生命成长的纪录片,开展关于生命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献爱心活动等。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生命的气息。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留出成长空间所有孩子都会独一无二[J].观点观察.2013.(3)

[2] 杨威.青少年学生轻生问题诱因与预防对策探析[J].心理健康.2013.(8)

[3] 梅汝莉.生命教育应从小抓起[J].学校发展与管理.2007.(10)

中小学生命教育范文4

人是一个双重生命的存在,既具有自然生命,又具有超自然的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不完整的。长期以来,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只关注人的社会文化属性,人的自由价值,而忽视人的自然生命的属性,这就只把人看作社会或文化的存在,没注意人因为自然生命存在而存在的意义。我们的社会也会对为了某种“高尚”的精神而轻易放弃生命者,高唱赞歌。其实,生命都不存在了,谈何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呢!人间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答案只有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世上对生命的最大蔑视,对生命的最大摧残,莫过于杀戮生命了。可怕的是,现实中丧心病狂的杀戮生命,愈演愈烈。媒体中关于中小学生自杀或杀人的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触目惊心。还有不少的青少年,因为一点事情不顺心,而放弃了青春的生命,走上了绝路。

这些青少年不懂得生命的宝贵,更不懂得珍惜生命、呵护生命,这就使得他们的生命出现一片无知的空白。一旦有了外界的压力,就失去了生命的承受力,不仅毁灭了自己的生命,而且会残害他人的生命。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能只看作心理问题,更要从生命意识缺失的角度,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症结所在。所以,国内有学者提出了生命美育、生命德育的思想。感于物质繁荣时代对生命价值的忽视,台湾的各级学校开始推行生命教育的计划,并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生命教育的目的是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在消极层面上是不应自杀,也不会杀人;在积极层面上是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别人的生命。人的生命不仅是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和谐统一,而且在价值生命中要达到真善美、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认知是人的智能的认识活动,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心理体验,前者指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达到对“真”的把握;后者指向人的内心世界,是人主观愿望的反映。认知与情感虽是不同的心理活动,但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列宁曾深刻地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所以,情感是认知发展的动力。

但是我们对情感作用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工具价值的层面,必须认识到情感在人的发展中独立的价值。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情感在大脑的机能定位是皮层下结构,认知的定位是大脑皮层中的新皮质。认知与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所比喻的,“一个人用两个并排的梯子爬墙壁……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行为和情感目标。这两个梯子的构造,使一个梯子的每一级正好在另一个梯子的每一级的中间。通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从这个梯子上的一级踏到另一个梯子上够得上的一级———就有可能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②价值生命的教育应该是它们的和谐统一。但是,在近代科学主义的浸袭下,使得人在对理性的坚信和追求中,把情意作为非理性排除在外。教育成为唯理性的教育,以知识教育为主导,造成教育的畸形,从而扭曲人的生命发展。完整的精神教育,迫切需要寻找失落已久的教育的“另一半”,即情感的教育。当然,情感教育不能脱离知识的教学而单独训练。只有在知识教学中,不断地感悟,不断地体验,才能使情感油然而生。只有融入知识、智慧之中的情感教育,才会激扬理性的生命,真正提升生命的质量。

二、学校教育应凸显生命的灵动

生命不仅是全面的、和谐的,而且是自主的、自由的。马克思“自由自觉活动”的类本质思想,柏格森的“生命冲动”思想,兰德曼的“人为文化创造者”的思想,都彰显着人之为人的生命的灵性所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自主和创造是人的天性。所谓自主意识,即自觉到“我是主体”的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形式。自我意识在婴儿时期即出现萌芽,在这之后,它的各因素随年龄的增长而进一步发展。例如,自我情绪体验中的自尊意识,120名3~3.5岁的儿童中,有体验的占10%,而6~6.5岁的儿童中有体验的已达93.5%③。创造是人超越现实,趋向理想的过程。人作为超生命的存在,在创造中完善自身生命的未特性化的“缺陷”,这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策力之一。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无论是呀呀学语,还是蹒跚学步,在其成长的每一步,都透射着他作为一个天生学习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可见,人的自我意识与生命发展的需要一起,使人生命的主动发展、自我创造成为可能,这是人生命的独特之处。生命是自由的,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必须凸显生命的灵动。灵动生命的教育,首先,要求我们高度尊重儿童,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而不是用成人的世界,用成人的眼光去过滤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被迫服从。用成人的要求来约束儿童,是对儿童的最大犯罪,是对人性的犯罪。对此,卢梭早已给我们以启迪:“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是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④杜威在他的很多著作里也曾深刻地批评了这种做法,在他看来,“为了成人生活的造诣,而不管儿童的能力与需要,是一种自杀的政策。”⑤所以,生命的教育必须把儿童看作生命发展的主体,始终珍视他们发自天性自然的那种主动权。其次,还儿童精神发展的自,让每个学生的心灵更为自由。教学固然教人以知识,但知识不是死板的,我们要反思现代主义的符合论知识观,走向多元、开放、个体和情景性的后现代知识观,倡导一种多元的教学观。教学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而要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空间。要放飞儿童的思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思考问题,使教学成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成为发展学生智慧,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第三,生命教育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一种唤醒。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激荡,它就不能称为教育。教育过程要“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培养兴趣”,凸显“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唤醒儿童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做的工作,不是一味地束缚、灌输,更多的是唤醒、激发,把个体内在的天赋本性引发出来,多给他们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使之有思维的自由、心灵的自由。要通过讨论的方式,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生命多一些自主的色彩。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过程。

三、学校教育应张扬生命的个性

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独特性,也称为个性,是个体动机、需要、兴趣、特长、倾向性以及认知思维方式的综合反映,它使人对事物的反映带有个人的选择和特征,形成个人化的精神世界。生命的教育,关注的不是空洞的、抽象的生命,而是具体的、真实的生命。因此,生命教育以个性的认可为前提,生命化的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个性化的教育。个体既是人,又是个人。前者说明,作为一个关系中的存在,人具有社会性;后者说明,作为人自身,又具有独特的个性。社会性和个性在个体生命中是本质统一的。过去,我们常常把个体的独特性与集体性对立起来,只谈集体性,而不谈个人的独特性,这是错误的。同样,今天无视人的关系存在,而张扬所谓的独特个性,同样是错误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⑥集体不仅不压制人的个性,而且为人的个性提供着生长的土壤。任何的个人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开了集体,就不可能成为人,更谈不上个性的发展。不过,这种集体必须是一种“真实的集体”,而不是“虚假的集体”。

“真实集体”来自于个体间内在的共生性。共生性不排除个体生命的存在,也不排斥个体具有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每个个体都是按他自己的愿望、目的和价值从所在关系中创造自己,按自己的愿望对所属的关系做出自我选择,进行自我建构。“虚假的集体”来自于外在的约束,它以一种至高无上的戒律来压制、泯灭个人的独特性,这种集体实际上是平均化的个人模式,与独特的个性格格不入。张扬生命个性的教育,固然要反对整齐划一的制度,反对不顾儿童个性差异的模式化教学,但并不意味着要走向另一个极端,连制度和计划都不要了。这里的关键是,如何使制度和计划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为此,我们需要创造一个有助于生命舒展、生命涌动的环境,创造一个崇尚开放、多元的环境。“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⑦针对集体教学的现状(不同于完全的个别教学),在教育活动的组织方面,既要照顾集体的利益,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满足儿童的合理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留出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反对行为目标,倡导表现性目标,强调教学进程的动态性、生成性。在制度上,尤其是课堂纪律方面,要处理好“自由”和“纪律”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公共生活中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有限制的,纪律就是其底线的要求。生命的教育尊重个性,尊重儿童的自由,但并不是放任不管。个性是群体中的个性,个性的张扬要符合群体规范的要求,以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为个性张扬的底线。

中小学生命教育范文5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生物教学;渗透

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通过初中生物教学,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和珍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难点是如何将生命教育融于到生物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式。

一、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

1.结合多媒体教育技术在课堂中实施教育初中生物丰富多彩,而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板书宣讲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没有兴趣,并且初中生物课本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问题使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来实施课堂教育。多媒体教育技术是一种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教育技术,可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直观化。案例1:在学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时,教师可以从婴儿的诞生讲起,从母体孕育开始,对于孕妇而言孕期一般为38周到40周左右,在母体怀胎的时候,一般由母体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随着孕妇孕周的增长,胎儿会挤压母体其他脏器,大幅提高了孕妇的代谢负担,并且分娩时孕妇要经历剧烈的疼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解胎儿的形成过程,并且通过幻灯片的方式将胎儿的成长变化过程演示,让学生明白生命的起源与成长过程,进而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可贵。案例2:在学习植物的分类时,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将植物的种类通过ppt或者动画、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并且将濒临灭绝的植物通过视频或者动画的方式演示,让学生了解目前哪些植物是珍稀物种并且濒临灭绝,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生命的意识,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让学生明白造成这些植物灭绝的原因,进而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因此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教师可以把以上相关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让学生体会生命诞生的艰辛与不易,让学生珍惜生命。2.在实践中体验生命的意义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中学生学到的多是理论性的知识,学生不能切身感受生命的意义,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生命的意义。教师可以组织班级进行校园植树、栽花活动。案例3:在植树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植树、栽花等,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组分开,一组植树、另一组栽花,并且要求学生每隔一段时间要来给自己种植的花草进行浇水、松土、施肥等,让学生记录自己栽植的过程并且观察小树和花草的成长过程,并且记录每一个细节问题,观察花草的成长、开花、枯萎的整个过程,再让学生对于这一过程进行心得体会的分享,教师通过组织这个实践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来感受生命的经历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能够形成对生命的全面认识,能够切身的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因此,通过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是一种有意义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多组织这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3.让学生认识生命的珍贵生物这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尤其是初中生物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初中学生处于发展的初期,对于“生命”这种宏观的话题没有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初中生普遍对苦难、灾难没有明确认识,尤其是现阶段的初中生多是“00后”,出身于经济物质条件丰厚的时期,很少经历苦难、灾害等,因此对于生命的意义没有真切的感受。案例4: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自然纪录片、灾难片等,如地震、自然灾害、姜玉战争等相关的影片,如央视频道的《人与自然》,通过让学生观看自然界中的生物生存的斗争,进而感受生命的珍贵。或者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战争的纪实片,让学生了解战争中人们对于生命的渴望与珍惜,从侧面来引发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加强学生的人文关怀。

二、总结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重要意义,在学习生物的初期阶段,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掌握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实施教学内容。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教师通过讲解生命的起源来焕发学生对生命的意识,并且教师要抓住教育时机,在恰当的时机为学生灌输教育思想。最终希望通过初中生物教学,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参考文献:

[1]张伟.初中生物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

[2]安宇波.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途径分析[J].文理导航,2015,(03).

中小学生命教育范文6

一、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我们的课文篇篇都是文字隽永、文质兼美的佳文,有描写大自然旖旎风光的。面对蕴涵丰富的课文,我们要善于挖掘文章的内涵,筛选适合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正是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的同学。在歌颂伟大父爱的同时,我们更深一层地看到了:正是因为爱和信念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儿子和他的同伴,14条鲜活的生命在挖掘了38小时后终于获救。教学中我向学生提问:是什么让孩子能在废墟中活了下来?学生纷纷发言:是他顽强的毅力,是父亲给予他希望……从这个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有自信、有毅力的人就能在死神面前活下来。它交给学生的不仅是爱,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命的认可。

二、 在习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叶圣陶先生曾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可见写作教学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抒写的生命话题,让学生探究生命的规律、内涵和本质,对自然界生命和人类自身的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培养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和精神,以便更好地提升自身生命的质量。我班有一位学生在习作《深沉的母爱》中写到:妈妈就是我生命中的一盏灯,照亮着我前行的路,叫我鼓起勇气爬起来,千万不要放弃。生命的美妙在学生的笔下缓缓流出,可以看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可以说是非常的深刻。 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时,许多人房屋倒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那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那发自肺腑的对生命的声声呼唤,深深的震撼了孩子的心,让孩子再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是啊,人活着就要同形形的艰难险阻进行抗争与搏斗,而只有勇于去追求胜利、抗争命运,才能充分享受到生命的价值与快乐。如果没有经过生命的洗礼,她怎么能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怎么能够认识到生命的美好?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

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学科中一个特殊的学习部分,其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践为主,其学习内容多是一个主题。下面是我们在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了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等课文后,进行的一次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看电影,谈启发”的一个环节。在交流彼此搜集到的“热爱生命”的故事后,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了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屎壳郎(一种昆虫)滚着它的粪球前进的一个小片段。 在这个片段中,屎壳郎遇到了不少困难,它的粪球足有它身体那么的大,前进的道路又不平整,到处是突出的小枝条、石块,天公也不作美,下起了人类不以为然,对于昆虫却可能致命的大暴雨。在观看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热爱生命”这一主题思考自己对片段的看法、感受。在热烈的讨论中,有的学生从这只小虫子身上看到了“万物皆有灵”,表示以后再也不小看这些虫子;有的学生将自己遇到困难时的心情与小虫子做了比较,从小虫子身上学习到了直面困难的勇气;有的学生则从小虫子中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体会到一些生命的哲理……另外,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课外读物和有关生命知识的科普作品,或影视作品。让学生写出读书心得或感想。

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在语文课上,除了阅读文本,我也经常通过表演课本剧、分角色朗读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在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尊重别人。又如在教学四年级时,我组织了一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家当一回盲人,聋哑人,残疾人,再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艰辛,都站在残疾人的角度谈感受,对残疾人能积极面对生活表示了敬佩,同时也为自己是个正常人而高兴,都认为应该珍爱生命,好好的过好每一天,对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课外,我让学生读贝多芬,读张海迪,读海伦凯勒,读他们身体残疾仍续写生命的勇气,读他们身处逆境生命之花仍绚烂绽放的奇迹,读他们身上喷发的浓浓的对生命无比珍惜无比眷恋的情愫,让学生在这些人身上充分感受到对生命的珍爱。

五、对教材进行挖掘,在生成中激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