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工业发展的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工业发展的趋势范文1
【关键词】工业产品设计;多元化;发展趋势
通过对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往昔解析,预测未来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状况。未来工业产品设计发展方向不仅体现在最基本的需求层:生理需求;相对应即“以人为本”的需求理念。还体现在对消费者心理的关怀与诉求,即“情感诉求”,让产品本身折射出的人文气息与消费者的精神认知层面相互交融,让消费者从产品中寻找精神的慰藉。
一、工业产品设计未来发展趋势之“以人为本”
在20世纪就已经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设计是为人而设计,人是设计最终的消费者。“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是人―机―环境―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之上,产品设计师将其理念进行探索与分析,深入转化为“普适设计”“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
“普适设计”与我们当下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和谐社会理念相似。产品的最终受益人是大众,大众是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只有设计出最广大人民适用的工业产品,大众的最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普适设计”的内在含义就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绿色设计”在设计中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绿色设计理念的提出是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相并行,其根本出发点是基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施,社会的持续发展道路对于我们的产品设计师也相应地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设计师有责任引领人们走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为子孙后代和资源环境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地球资源的不断损耗与浪费让我们的生存环境只会日益受到破坏,倡导环保生态、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绿色设计最终的理想与追求。
“生态设计”在产品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资源,以其为核心的设计程序与方法。在创造我们社会经济价值的同时,环境资源要得到充分的保护,设计的核心要协调好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统一性。产品满足了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精神需求,与此同时对环境的依赖要达到最低的影响。生态设计的范围不仅涉及的是生态环境,还要满足我们的自身生存发展、繁衍生息、享受大自然等生态需求。
二、现代工业设汁趋势之“情感诉求”
情感设计主要通过设计师对人的情感、心理活动、思绪波动等一系列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以上涉及的种种因素,激发人内心的渴望诉求,深层次挖掘消费者内心意念,从而创作出符合人内心需求的产品。在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中大致可以通过从产品造型、色彩、材质等因素来指导消费者对产品的精神诉求即情感诉求。
产品的造型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固定存在的形态与外观造型,因此它势必会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的生理以及心理的特殊感受,产品本身的形式美和造型外观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亲近感觉。
色彩所表达的形式美最为鲜明,消费者对色彩的感觉最为敏锐,产品首先给消费者的直接视觉刺激就是其色彩,所以色彩的情感体验最为迅速与直接。产品特有的色彩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记忆识别能力,产品固有的色系会给予消费者对产品色彩鉴别的能力。色彩的明度、纯度,以及配色都能触及消费者内心的渴望,根据色彩的形式美而达到产品ο费者的情感诉求。
材质的形式美所表现出的情感诉求是通过材质本身固有的特性折射出的情感诉求。不同质感的工业材料不仅给人的感受,还会引发人们对不同事物的想象空间,这种想象空间上升为情感上的诉求。产品表面粗糙的材质会让消费者感受到强烈的原生态、粗犷、自然,表面光滑的材质又会让人联想到精细、柔软、亲近之感。
三、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设计方法与趋势
传承和创新:创新是要立足于产品的形式,把握其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核心力量。运用传统元素的创新研究,探究其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从而进行创作上的创新,而不是硬套。创新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模仿与东拼西凑,只有对传统的东西不断研究与细化,探求其更深层次的运用意义才能探索出符合自身的创新发展之路。
借用和超越:借用并不是在看到其他产品设计的优势从而借用,借用只有设计出比原先更为精彩的设计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借用,若只是一味地模仿便谈不上是成功的设计。设计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加法与减法”,设计并不是单一累加,相反之下,一件好的设计却给人简洁、一目了然之感。借用并不是“拿来主义”,产品设计师要分解其现代设计的精髓,在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形”的设计创造,思其“意”,悟其“神”。
虚拟技术:人机交互系统的空前繁荣的发展状况无疑为未来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VR系统的设计研发让用户在数字虚拟世界里观察、使用和操作产品模型,感受工业产品传递给用户全新的反馈,如视觉、触觉。因此给产品的研发和评价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让未来产品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与发展方向。
叙事设计:叙事产品设计并不是单一的产品,其中有其叙事故事情节,用讲故事的形式把产品的形式传达给使用者,让消费者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有故事情节的体验,从而使得消费者与产品之间有非物质特性的信息交流,叙事是为产品的物质与精神功能所服务的一种设计手法。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文化是社会历史实践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只有具备深厚文化根基的设计作品才会让人更回味,对于工业产品设计是一笔巨大的宝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并不是一句空口号,作为现代设计师要合理地开发这笔民族财富,设计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化产品,体现设计的人文精神与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才是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正确方向。
注释:
*基金项目:2015年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资助项目:明清时期“徽州帮”古家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A2015054)。
参考文献:
[1]苏文奎.我国产品生态设计法律保障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2]严家齐,肖培烽,王永刚.浅谈工业设计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2015(7).
[3]朱煜明.中国工业洗涤机械制造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1.
[4]张贵.工业设计行业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分析[J].电子测试,2017(4).
食品工业发展的趋势范文2
关键词: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区域和谐;产品内分工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和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员。随着中国从落后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国际上,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尚处于一个艰难时刻,贸易壁垒与贸易摩擦也潜流涌动。对中国而言,以玩具、食品、牙膏、药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事件也愈演愈烈。这背后是质量、标准、劳动力和各种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汇率、环保以及贸易保护等尖锐矛盾的凸现。面对这样的形势,跨国公司FDI主导的全球产品内分工格局下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参与并嵌入的加工贸易模式遭受多重危机,一个直接的证据就是加工贸易的大本营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最近出现了大量的企业倒闭或者外迁。在加工贸易产业面临新一轮梯度转移的背景下,一系列必然出现的问题是:产业梯度转移究竟转向何处?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怎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和谐?落后区域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时所面临的问题及采取何种对策?就这个层面而言,着眼于战略眼光来研究产品内分工下的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和谐发展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相关文献的回顾;第三部分分析了加工贸易模式困境与产业转移;第四部分分析了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区域和谐发展问题;第五部分为基于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一个经验研究;最后是简短的小结。
二、文献回顾
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1936)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他以日本的棉纺织业为例分析了产业跨国梯度转移的过程,从而奠定了产业国际转移的理论基础。后来小岛清(1973)在“边际产业扩张论”中提出了产业移植的比较优势这一概念,从比较优势变化的视角探讨了国际产业转移规律,揭示了产业跨国转移的根本动因。20世纪60年代,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说”从技术层面解释了产业在国家间的梯度转移问题。这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现象。维尔斯的小规模技术论、拉奥的技术本地化优势、坎特威尔等的技术创新升级理论则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解释了产业转移。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国际分工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产品内(Intra-production)分工代替了传统的产业间(Inter-industry)分工和产业内(Intra-industry)分工。所谓产品内分工,指通过产品制造中生产环节的工序分解,把产品的生产过程分散到拥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从而实现了产品生产进而贸易等资源优化配置的全球分工模式。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较好地解释了以跨国公司主导的FDI方式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Helleiner(1973)首先观测到了在纵向一体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主导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存在着劳动环节转移这一产品内分工的新形态,从而奠定了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基础。其后,Finger(1975)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海外组装(Offshore assembly)这一产品内分工现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承接产业转移的产品内分工新模式不断出现,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日益增多。这个时期以来对产品内分工的研究基本沿着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其一,分析产品内分工的收益分配,并据此解释产品内分工的主导因素。比如Hederson(1991)的网络垄断性的国际市场结构决定了产品内分工中的贸易利益分配。Gereffi(1994,1999)从产品内分工中的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地位的不平等这一现象出发,解释由于进入壁垒的不同造成的产品内分工的不同收益分配。其二,通过产品内分工解释其对国际贸易、技术创新等的影响。有些学者得出的结论是产品内分工能够促进国际贸易,改善参与国的福利水平,比如Amdt(1997,1998)的研究;而Deardorff(1998)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同时,中国东部沿海区域通过加工贸易等方式融入了国际市场,国内外学者也开始把研究的目光转向了这方面。Rahardja(2007)通过分析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机械产品贸易,发现中国出口的增大并没有形成对东南亚出口的挤压,原因就在于东南亚国家增加了对中国中间产品的出口份额和提高了出口单价。
产业转移在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基础、模式、效应等方面,其中就包含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实证研究。陈建军(2002)分析了产业梯度转移和东扩西进战略,并用浙江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施建军等(2007)通过借鉴欧盟东扩和泛珠三角的经验,提出了长三角扩张有利于资源互补、产业分工协调和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观点。刘志彪(2007)对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进行了比较研究。卓越等(2008)通过对中国纺织业的分析,认为跨国采购商主导的分工格局和升级控制,把从事加工贸易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锁定在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从而陷入“悲惨增长”。
梳理有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来研究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和谐发展问题目前还不多见。本文在已有的产品内分工研究基础上,提出通过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和产业升级及产业梯度转移,扩大内需,实现区域的和谐发展。
三、加工贸易模式的困境与产业梯度转移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中国企业找到了进入全球最终市场的途径。中国目前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0%左右,属于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对于大国来说,这种外向型战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本身就难以为继,全球经济危机更有可能使其雪上加霜。
(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式微
1 经济增长速度趋缓
在经历接近3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的增速将趋缓:2003--2007年每年高于两位数的增长将告一段落,2008年的经济增速为9.3%,2009年预计增速为8%左右。传统的依赖外贸出口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将面临新的考验。
在出口方面,1981--1992年间,一般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1993年加工贸易出口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期间尽管1994年一般贸易出口额略微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但此后加工贸易出口额开始逐步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2005年达到最高的1014亿美元后开始缓慢回落,但仍然远远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在进口方面,刚开始是一般贸易进口额大于加工贸易进口额,然后在1994--1999年间加工贸易进口额大于一般贸易进口额,此后一般贸易进口额又超过了加工贸易进口额。总体而言,呈现出一般贸易进出口额所占比重下降而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比重上升的趋势(详见图1、图2)。
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看,东部地区乃至全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高能源消耗、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代工制造模式。这种代工模式的边际回报率已经处于下降区问,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也在下降,跨国公司主导的FDI代工模式的技术扩散效应也不明显。更严重的是,这种模式不利于本土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和谐,也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可持续发展。
2 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
过去的外向型、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消耗扩大。据统计,中国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无论是按照每千克石油当量产出的GDP,还是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计算,目前中国比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低15%以上,比欧盟国家则低40%以上。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但没有出现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的下降,而是出现了近几年能源消费的增速高于GDP增速的反常现象。此外,中国的战略资源石油和重要工业原材料对外依赖严重。
3 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剧
产品内分工下的东南沿海地区以代工模式参与国际分工的另外一个影响是导致中国地区差距进一步加剧。本来在要素充分流动的情况下,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吸纳中西部的劳动力和原材料,通过国际贸易能够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缩减地区差距。但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产品内分工方式参与的国际代工生产,其增长收益是偏向于资本、出口和政府的。已有的研究表明,代工模式下的收入主要流向了资本的所有者跨国公司、以税收获利的地方政府以及某些资源和能源的垄断部门。从而,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不但没有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而带来的地区差距的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了地区经济差距。地区发展差距的进一步加大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困境的突破:国内价值链构建中的产业升级与产业梯度转移
东南沿海地区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所遭遇的困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遭遇了瓶颈。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下产品内分工把东部沿海地区嵌入在国际价值链的最低端,即原始设备制造(OEM)阶段,其设计、品牌、销售以及关键零部件等都处于跨国公司控制之下,跟国际市场的最终需求之间联系薄弱。因而中国尽管能够以成本竞争优势获取加工贸易方式的国际代工生产,但正是由于这种生产选择的成本导向使得中国在国际需求发生变化时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就是这种分工格局下国内市场的割裂。这种割裂表现为加工贸易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来自国外进口,东部沿海地区是以土地资源吸引了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劳动力资源与跨国公司通过FDI带来的资金、成熟技术以及设备等结合进行生产,然后出口世界市场。候鸟式的加工贸易方式跟国内市场没有太紧密的关联。不但如此,这种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还进一步割裂了国内市场:原来的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市场被其进口设备夺走、优秀人才被挖走、本土品牌被合资收购等方式后退出市场,等等。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在国内价值链构建中通过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突破加工贸易企业的困境。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都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本身也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来,在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后,也必然面临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现实问题。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1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按照Humphrey(2002)的观点,可以分成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但对于产品内分工下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而言,必须寻找新的思路。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成本优势丧失的同时,已经完成资本和一些技术的积累,因而,已经具备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可能性。此外,在链条升级方面,加工贸易产业可以从原来的加工制造向生产业、物流、品牌等升级,而把制造加工环节转移出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市区的一些生产企业,比如上海制造局改造成为上海智造局,从原来的生产制造升级为创意产业园区的智造。
2 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对于一部分有能力有条件通过产业升级摆脱过去价值链中低成本价格竞争的加工贸易企业,这当然是一种最优选择;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得放弃成本竞争的利器。加工贸易产业本身成本导向属性决定其总是在寻求成本洼地。从这个层面而言,加工贸易的产业转移是继续寻求成本竞争的一种现实选择。同时,产业的升级也需要产业转移为其腾出空间。通过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把加工生产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去。从而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仍然能够利用成本优势保持出口份额。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都属于寻找新的竞争优势的行为,而那些不能升级或转移的产业将被市场淘汰。
3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转移的结合——国内价值链的构建
基于成本的考虑,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后会更多地就近采购和就近雇佣;同时,通过企业前后向关联形成的产业集群将通过分工的深化增加中间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最终扩大对中间产品的需求。随着雇佣劳动工资收入的增加与采购的增加,国内销售增加。在这一过程中,采购一生产一销售等更多环节都在国内进行,从而国内价值链体系建立。随着整个国内价值链的完善,国内劳动和资本获取的收入进一步增加。
在国内价值链构建的进程中,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必然伴随着产业的转移。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国内市场呈现一定的梯度分布,这为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可以把东南沿海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从而为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依据产品内分工理论的价值链升级,即为已经转移出去的加工贸易企业提供生产,包括融资、研发、品牌、物流、销售等环节。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又可以为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后的一些新兴产业提供足够大的国内市场需求。这时,加工贸易产业可以根据国内市场的反应更为迅速地调整产品、改进技术,进而完成产业升级。
过去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仅仅参与加工制造,处于价值链低端,与国外市场需求隔离,本土企业因为是被动嵌入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因而面临升级困境。现在如果东南沿海在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转移的结合过程中完成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又反过来促进产业的升级,最终形成动态循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四、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升级能够促进区域和谐发展。这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1 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由于内部矛盾的积累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思路需要调整。而加工贸易的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能够提高要素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这包括劳动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合理流动以及技术的梯度分布过程中的流动。此外,加工贸易产业的梯度转移还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2 产业的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按照产品内分工理论,东部沿海地区与后发区域应该形成专业化程度高、互补性强、城市间协作性良好、产业特色突出、制造业布局随城市等级梯度发展的格局。产业的梯度分工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后,为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二是后发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通过完善配套能力,在有选择性地发展低成本和充分就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实现国内价值链的构建。这两者结合起来,能够形成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有效衔接进而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3 产业梯度转移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从工人靠近工作到工作靠近工人的改变,能够促进家庭的和谐。在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相对以前背土离乡的状况,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劳动力可以在距离家庭更近的地方工作,这有助于在工作的同时更好地关注家庭,从而大大提高家庭及社会的和谐。
4 一体化的国内市场与一体化的国际市场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和谐发展,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在一体化的国内市场和一体化的国际市场关系上,大国模式和小国模式有着极大的区别。探索一条区域经济与区际贸易协调的内需主导型的开放经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总之,我们的分析表明:加工贸易产业通过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能够促进区域和谐发展,从而实现共享式繁荣。
五、纺织服装业的经验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承接纺织服装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借助加工贸易的方式,纺织服装产品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1 纺织服装业的出口情况
1994年,中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为342.17亿美元,2007年增长为1711.7亿美元。但2006年以来,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出现了下滑。图3比较直观地说明了这一情况。
2 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困境
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调整、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一些低附加值、资源性工业品的出口难度加大。其中,纺织服装业出口所受的影响更大。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明显感受到传统的出口竞争优势受到削弱。第104次广交会上,出现有订单已经或准备转向更具成本优势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现象。当外部需求缩减后,出口进一步下降。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6个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72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多重因素使得纺织服装业遭遇“寒冬”,其竞争力处于下降通道。
3 困境的突破:升级和转移
面对“寒冬”,一些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资金优势,开始进入纺织服装的品牌和设计环节,把纺织服装的生产外包,完成产业价值链上的升级。在价值链升级的同时,纺织服装产品能够通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质量安全和环保认证及检测,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一些企业则继续挖掘成本优势,如通过进入国内市场或者把产品的生产进一步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其产业转移可能包含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省内转移以实现双赢。目前,纺织服装产业的梯度转移尚未出现大面积的跨行政区域趋势,更多的转移仍然在省内进行。典型的例子有苏南企业到苏北投资新厂转移生产,粤南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慢慢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也向周边扩散。省内的低成本地区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第二种途径是向中西部转移。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结构的巨大变化,内需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内地。目前,湖南、河南、江西、安徽等主要产业转移接受地的实际投资同比高速增长。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向中西部转移,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大量节省经营成本的同时充分带动中西部资源的利用,使东部沿海的经济要素与中西部资源要素互相结合,实现东中西部联动,达成双赢局面。此外,纺织服装产业向内地转移可以兼顾出口和内需的双重需求。这种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也实现了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从而成就多赢:既平衡了区域经济发展,又完成了产业梯度转移并保持了成本竞争优势。第三种途径是产业向海外转移。目前除了部分优势企业可考虑这种途径,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要实现这样的转移还不成熟。最后,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成本优势的丧失只能放弃出口,退出市场。
食品工业发展的趋势范文3
目前,我国加工食品占消费食品的比重不足30%,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在产值方面,目前我国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仅为0.55:1,而发达国家约为2.0~3.7:1;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低;加工食品安全水平仍然较低,食品安全总体形式不容乐观。
当前,我国食品工业整体上尚处于粗加工多、规模小、水平低、综合利用差、能耗高的初级发展阶段,食品工业在整体技术水平、产业的转化能力、综合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亟待提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保障食品安全。”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编制了《2006~2010年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
《发展纲要》根据“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面临的新形势、机遇和挑战,确定了今后五年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发展纲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出发,提出“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继续调整食品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原料基地建设,培育食品加工产业带和企业集群;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强化人才支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加强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提高食品营养和安全水平,确保食品工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纲要》要求,“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科技先导,培育品牌、做大做强,突出优势、集聚发展,注重营养、提高质量,标准先行、保障安全,节约资源、持续发展的原则。其中,为突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增强食品工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首次提出了“自主创新、科技先导”原则;为全面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根据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首次提出了“节约资源、持续发展”的原则。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原则,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城镇化、食品消费结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发展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发展总量和效益、科技创新、食品安全、企业结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公众营养状况、资源环境等方面。这里就其中四个方面的目标进行简要说明。
一是关于发展速度。《发展纲要》提出今后五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左右,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正从小康型向富裕型阶段迈进,“十一五”时期,虽然恩格尔系数处于下降趋势,但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仍将位于居民消费支出之首,不仅食品消费总量会增加,而且商品性消费取代自给型消费的趋势明显加快,工业化食品的消费比重将逐步增长,食品需求的市场空间是很大的,因此食品工业将在“十五”时期年均增长率20%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考虑到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食品工业的增长方式将发生转变,增长速度将比“十五”时期低一些。
二是关于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发展纲要》提出“十一五”期末要从目前的0.5:1提高到0.8:1。这个比值是以2005年为基数,根据未来五年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分别到达15%和4%的预测计算得到的。
三是关于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的比重。《发展纲要》提出到2010年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这是综合考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工业结构的调整、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等方面因素提出来的。按每年提高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十一五”期末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的比重,将从目前35%的水平提高到40%以上。
四是关于单位产值能耗。《发展纲要》提出了食品工业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的目标,主要参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目标。同时,考虑到食品工业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目前已处于较高水平,而未来的潜力仍然很大,因此把食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的目标提高到80%,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目标高20个百分点。
重点行业、区域布局、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在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的基础上,按照量大面广、转化农产品数量多、出口增值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准则,《发展纲要》确定了“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八个重点行业及其发展方向,做到择优扶强,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八个重点行业是: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果蔬加工业、肉类加工业、水产加工业、乳制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制糖业。这些重点行业既保持了对“十五”计划的继承和延续,又根据市场和环境的变化进行了适当调整。针对每个重点行业,《发展纲要》指出其发展方向和预期目标,提出区域布局思路,以此推动形成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格局。
针对食品工业存在的重大共性问题,《发展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是构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当前我国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的症结,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食品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有关。必须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全面提高食品工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此,《发展纲要》提出,要围绕食品工业存在的重大技术瓶颈,瞄准国际食品工业科研发展,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食品企业和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培育一批食品科技人才队伍,构建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
二是加快发展食品装备制造业。食品装备制造业是食品工业的基础性产业。总体而言,我国食品工业整体装备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左右,约80%的装备处于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15%处于90年代水平,只有5%达到目前世界先进水平。一些关键领域的设备主要依赖进口,部分行业的核心装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加快发展食品装备制造业,对提高我国食品工业装备国产化率和整体发展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我国食品工业的装备水平,关键是加强重点领域和环节食品加工装备的研发制造,《发展纲要》对此作了全面的部署。
三是建立现代食品物流体系。食品物流是我国食品工业的薄弱环节。必须建立适应食品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现代食品营销网络和物流中心。《发展纲要》从物流中心、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电子商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现代食品物流体系的思路。
食品工业发展的趋势范文4
关键词:食品行业;食品专业;人才需求
1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和食品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充足的食品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优质的食品是国民健康的保证,所以,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国家也已经将食品工业的发展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这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开辟了光明的道路[1~2]。
众所周知,食品专业人才是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力发展我国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千万国民的健康营养。而国家高等院校的食品专业正肩负着培育这种人才的重任,目前众多职业院校的食品专业以培育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为企业培养出大批的一线操作技术人才,切实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鉴于此,本文对食品行业的紧缺工作岗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2我国食品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推动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从表1可以看出,近10年食品工业的总产值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从1997年到2007年食品工业总产值从5317亿增长到24430亿元。
国内外经济学家公认:在未来5~10年内,中国将是全球收入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期间至少有1亿家庭(约有3亿多人口)将进入年收入l万美元以上的行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市场。由此看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空间非常大,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市场的前景也是乐观的。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预测,今后食品工业发展的六大趋势将是有机化、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和国际化。中国食品工业企业必须振作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同时,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对我国食品工业现状的分析与探讨,能够很好的把握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食品工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加快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
3我国食品工业从业人员情况及食品专业毕业生从业情况
依据2007年食品工业年鉴的数据,当年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从业人员为200~300万人,在全国的食品行业中随机抽选20家企业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表3和表4。表2是20家大中型食品企业从业人员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企业的人员主要还是大中专及以下学历,主要从事生产操作。表3是食品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在企业中的从业情况,大部分毕业生都从事一线生产操作。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食品专业就业不存在市场饱和问题。很多企业现在还紧缺高级管理人才及生产、销售人才。表4是食品企业目前的人才需求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企业现在急需管理型人才,其次,则是生产操作及销售人才。
4我国食品专业未来人才需求预测
当前,我国的食品工业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系列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进行调研发现,食品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岗位类型发生了变化,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从事食品加工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需要掌握相应的现代食品贮藏、加工、管理、营销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这就要求培养食品类专业人才的院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4.1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
1996年完成的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显示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部门总产值中首次攀到了第一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从1997年至今,我国食品工业的产值始终在GDP总量中占第一位,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加。调查发现,企业所需的食品人才中生产操作人员、销售人员的需求比较大,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食品企业的职位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生产操作工、销售人员、食品检验工、食品制作工、食品包装工、一线QC、基层管理人员、食品加工设备操作工这几个岗位。
4.2提高食品的营养与安全作用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食物结构将迅速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现代食品加工行业必须改造传统的食品生产方式,进行食品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提高食品质量和减少营养损失,为人们提供大量经济、安全、高质量的食品。
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2005年9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规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食品生产加工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必须取得从事食品质量检验的资质,食品检验人员实行职(执)业资格管理制度。通过对业内有关人士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人才缺口达80万。因而,培养优秀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的人才势在必行,功在千秋[3~4]。
5对职业院校食品专业教学改革的意见及建议
人才培养需要符合行业需求,要适合企业口味,学校在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加需要更多创造实践、实习实践的条件与机会[5]。
5.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学校应该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针对食品行业人才岗位的需求,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调整。根据现代食品企业需要生产操作工、食品销售人员、食品检测工、一线QC、基层管理人员、食品加工设备操作工等实际,调整课程的设置,将《食品工艺》调整为《果蔬加工》、《粮油加工》、《酿造酒工艺》、《软饮料工艺》和《乳品工艺》等工艺课程,同时增加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2实施“双证制”教育
为适应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的要求,将“双证制”纳入教学计划,规定本专业学生必须取得至少一项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实施校企合作,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及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黄卫萍,杨昌鹏,农志荣.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探析[J].广西轻工业,2007(6):109~111
[2]张有林,华.食品科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4(1):139~141
[3]任迪峰,王建中,张柏林,等.面向21世纪高等林业院校食品专业发展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6(1):18~21
食品工业发展的趋势范文5
作为内陆农业大省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吉林省凭借独特的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摸索走出一条以食品工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据了解,作为工业原料转化的农产品中,吉林省有90%以上是通过食品工业完成的。2005年,该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实现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1.5%,成为仅次于汽车和石化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由此,有专家预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食品工业将承担起新时期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重任。
增长最快 最具活力
“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十五’期间,食品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农民增收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内食品行业资深专家、吉林省食品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刘仁柱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刘仁柱指出,食品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工业,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食品工业与农业的关联度最紧密,是带动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加快食品工业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对加速解决 “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十五”以来,吉林食品工业一直保持快速稳定发展态势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优势。
数据显示,2005年吉林省461户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33亿元,比“九五”末的150.9亿元翻了一番半。完成工业增加值122亿元,实现利税42.8亿元。2006年,吉林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总产值突破550亿元。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十五”比“九五”也有较大幅度提高。以2005年和2000年数据相比较,发酵酒精61.4万吨,增长320%;软饮料101.5万吨,增长303.3%;瓶(罐)装饮用水64.8万吨,增长453.8%;方便面8.6万吨,增长883.4%;精制食品植物油23.2万吨,增长60%;配混饲料201.5万吨,增长68.7%;乳制品5.4万吨,增长了50倍。
“‘十五’以来,吉林省食品工业总产值(现价)净增292.1亿元,年均递增23.5%,利税净增29.7亿元,年均递增26.7%。”吉林省食品工业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处长穆可桢告诉本报记者,赖氨酸、淀粉、酒精等产品产量在全国的位次均有提高, 其中2005年赖氨酸和发酵酒精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淀粉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经过“十五”的快速发展,吉林省食品工业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支柱产业框架初步形成。
乘势而上 加快发展
“尽管吉林食品工业在‘十五’期间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同省内其他行业和发达省区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刘仁柱分析指出,一是总量还不够大。从省内看,工业总产值只相当于汽车制造业的34.3%。在全国范围内,吉林食品工业也仅处于中下游水平,居全国第18位,工业总产值只占全国食品行业的2%,与山东、广东相比差距较大,分别只相当于两省食品工业总量的十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二是产业链条还不够长。从粮食深加工产业看,淀粉及其深加工虽然已有所突破,但总的看深加工品种还较少,仅限于淀粉糖、赖氨酸等少数几个品种。从2005年食品工业分项产值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占了总量的69.1%,精深加工产品还相对较少。
三是原料与生产不协调。一些食品企业只重视项目建设,忽略了原料基地建设,导致企业建成后因原料不足而不能达产。如一些畜禽加工项目生产能力很大,但由于畜禽供应量不足影响了生产能力的发挥。
穆可桢表示,为解决上述三个突出问题,科学指导吉林省食品工业健康快速地发展,2006年底,《吉林省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吉林省长白山生态食品发展“十一五”规划》等规划相继出台。
那么,“十一五”期间吉林省食品工业如何担当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柱,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建设新农村势必加快食品工业发展。”刘仁柱分析指出,发展食品工业,特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不仅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拉动内需,还能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从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刘仁柱说,“十一五”期间,吉林省食品工业将以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和支柱产业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围绕一个目标,调整两个结构,形成三个主导,打造四个航母,建设一批中小企业群,实现翻两番,进两位。
即总体目标是将食品工业建成吉林省新的支柱产业;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高终端食品的比重,形成以粮食深加工、畜禽乳深加工和长白山生态食品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多元化产业格局;打造以大成集团为龙头的世界级玉米深加工航母,以皓月公司为龙头的世界级清真肉业加工航母,以德大公司为龙头的肉鸡加工航母,建成位居亚洲前列的肉鸡加工基地,以泉阳泉饮品公司为龙头的长白山矿泉水航母,建成位居东北亚前列的矿泉水生产基地。力争到2010年,实现产值翻两番,在全国排序进两位,形成支柱产业的优势。
吉林食品工业独成特色
“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都将对食品工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由此可预示,‘十一五’吉林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吉林省食品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刘仁柱日前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巨大商机与比较优势
“本世纪前20年,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居民的人均GNP将由800美元升至3000美元以上。各国经验表明,这一阶段,人们对饮食消费将不再满足于数量上的供给,而赋予其安全、营养保健、方便快捷、休闲娱乐等诸多更高的追求,食物中工业制成品比例将大幅提高。目前我国工业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仅为37.8%,而发达国家已达到80%以上。”刘仁柱分析认为,小康社会建设将使社会需求不断增大,给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带来巨大商机。
刘仁柱表示,吉林省在发展食品工业方面形成许多优势,综合起来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战略和政策优势。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为吉林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战略机遇,国家发改委将吉林玉米深加工列为重点支持产业,在项目建设上给予了积极扶持,在前两批申报的老工业基地项目中,吉林省食品工业有25个获得了国家支持,居东三省前列。
二是生态资源优势。吉林是国家首批批准的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之一,生态环境良好,资源独特丰饶。东部长白山区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是著名的冷资源宝库。长白山是世界三大优质矿泉水产地之一,还是全国闻名的人参、林蛙、黑木耳等产品的重要产地。中部松辽平原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西部科尔沁草原是我国著名的草原和畜牧业之乡,发展草产业和畜牧业优势突出。
三是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经过“十五”的发展,吉林食品工业在形成了三大主导产业同时,建设和培育了长春大成、吉林德大、长春皓月等一批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从吉林食品工业在东三省所占的比重看,2004年吉林省工业总产值占东三省总量的22.7%,而食品工业总产值却占东三省食品工业总产值的29.8%,说明吉林食品工业在东三省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
四是已形成健全的科研体系。全省目前拥有20多个与食品工业有关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其中包括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联合国援华玉米开发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研开发中心,每年有数十项食品工业方面的科研成果通过国家级和省级鉴定。
区域特色初步形成
“‘十五’期间吉林食品工业在玉米深加工和畜禽乳深加工行业崛起了一批大型龙头企业,提高了产业集中度,逐步确立了玉米深加工产业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和畜禽加工业在国内的优势地位。”吉林省食品工业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处长穆可桢告诉记者,以长春大成集团为龙头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先后开发出赖氨酸、苏氨酸、淀粉糖、变性淀粉等多种深加工产品,改变了过去以生产淀粉为主的产品单一状况,不仅延长了产业链,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还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十五”末,吉林省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总产值已突破100亿元,占全行业总产值的23%,超亿元的企业达到25个,工业总产值达240亿元。
目前,长春大成集团年加工玉米能力已达300万吨,成为亚洲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吉林德大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肉鸡1.25亿只,成为国内最大的肉鸡加工企业;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年屠宰肉牛50万头、肉羊30万只,成为国内最大的清真肉牛羊生产企业;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年产速冻粘玉米2.6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鲜玉米食品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而且在推动全省食品工业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穆可桢说,长春大成集团通过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吸收,在二次扩建时除关键设备外,其余均采用国内配套设备,建设投资节省了50%。同时,经过技术创新,工艺技术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显著提高,发酵菌种有了重大改进,发酵产酸率达到12%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企业赖氨酸生产规模达30万吨/年,成为世界最大的赖氨酸生产企业。
“吉林省食品工业现已形成了以玉米和大豆深加工为主的粮食深加工、以畜禽乳加工为主的肉乳制品制造和以长白山矿泉水为主的长白山生态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区域特色初步形成。”刘仁柱说。
食品工业加速老工业基地振兴
“解决好‘三农’问题,振兴农业,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这对于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和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吉林省来说,将是必由之路。”吉林省人民政府食品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刘仁柱日前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刘仁柱说,近年来,吉林省通过大力发展食品工业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以食品工业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1002.9亿元,成为吉林省最具潜力、最具优势的第二大产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吉林逐渐培植壮大主导产业。”
扮演重要角色
“增强对农业带动作用,加速老工业基地振兴,食品工业在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将拌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刘仁柱告诉记者,为此,“十一五”吉林省将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独具特色的长白山生态资源优势,在做强粮食深加工、做大畜禽乳深加工、做响长白山生态食品三大主导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方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和民族特色食品加工业,提高深加工产品和终端产品比重及产品附加值。
同时,“依托优势农产品资源、现有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引导并推动食品企业和生产要素向特色化经济区、食品工业园区和大企业集聚。”吉林省食品工业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处长穆可桢说,经过几年努力,逐步实现产业布局由分散型向集群型转变。以点连线,以线成面,形成中东西三大区域特色食品工业格局,着力建设好县域特色加工集中区。重点抓好长春玉米工业园区、德惠玉米食品工业园区、四平和白城食品工业园区、梅河口果仁食品工业园区、长白山矿泉水加工区等工业园区建设。
“2005年,吉林省食品工业总产值已占农产品加工业的70%,比2001年48.7%增加了21.3个百分点,对农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穆可桢说,一是基本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目前,全省玉米转化能力已达到1050万吨,为农民卖粮提供了较稳定渠道,价格也稳中有升,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是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长春大成、吉林天景等与农业关联度较大的企业,通过采取订单农业和建设原料基地等模式,推动了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仅吉林天景公司推广的粘玉米每亩可为农民增收280多元。
三是带动了畜牧业发展。德大、皓月、华正等大型畜禽加工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了养殖业发展。
四是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据初步统计,仅吉林德大公司一户企业就为近万名农民提供了直接就业机会,并间接地安排了15万劳动力,保证了社会稳定。
培育特色行业
“把发酵酒精业做大做强,确立吉林省在国内的优势地位,到2010年全省发酵酒精生产规模达到150万吨;以吉林德大、吉林正大等大企业为龙头,不断扩大饲料的生产规模,力争在2010年饲料产量达到350万吨,转化玉米230万吨,比现在翻一番。”穆可桢透露,“十一五”吉林省食品工业还要着力培育好酒精制造业、饲料加工业、方便食品业、民族特色食品业、水稻加工业等五个具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行业,以提升食品工业的整体水平,到2010年,全省食品工业总投入要达到400亿元。
如何加快发展,实现目标?穆可桢告诉记者,一是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加大投入。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难得机遇,积极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获得国债和国家政策支持。同时,用好国家给予东北的各项优惠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多渠道融资,吸引境外、域外资本、民营资本、国有资本、金融资本等投入到吉林食品行业。以现有优势企业和优势资源为平台,利用好开行软贷款等金融单位实施的政策性贷款。
食品工业发展的趋势范文6
食品工业的发展机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食品工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食品工业面临的挑战:我国虽然是食品生产和贸易的大国,但还不是食品生产和贸易的强国。
食品消费趋势:方便食品的发展和产品的多样化是今后食品工业展的重要特征;重视食品营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是食品工业的重要任务;食品安全是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第一要务。
食品行业产业链比较长,是一个复杂而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链条,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品安全监督任重而道远。食品安全问题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加强食品监管体制和监管工作,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保障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有机食品的发展
有机食品处于安全食品金字塔的顶端,无疑将成为食品消费高端市场的重中之重。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优质、营养、健康的安全食品已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市场空间巨大。
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都是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限制甚至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和其他化学品的安全食品。
安全食品是指广义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是出自洁净生态环境、生产方式与环境保护有关、有害物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经过专门机构认证的一类无污染的食品的泛称,它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我国有机食品市场现状
2007年,新认证有机食品企业285家,产品1113个,分别比2006年增加35%和9.2%,有机食品企业总数达到692家,产品总数达到3010个,分别增长33.1%和32.1%。
到2006年底,有机食品国内销售额达到56亿元,2007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1.7亿元,国内有机食品的生产企业达到2300多家。
目前,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年均20%至3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中国有机产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中国的有机稻米、蔬菜、茶叶、杂粮等农副产品和山茶油、核桃油、蜂蜜等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2006年,中国有机食品出口额3.50亿美元,仅占国际有机市场份额的0.7%。
有机食品市场分析
目标市场与客户
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逐步转变,开始重视食品质量和安全,这给有机食品的生产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
消费者对目前市场上有机食品的质量信任不足。
消费者对有机食品价格的接受程度有限:此外,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和日常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场所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购买行为。
有机食品是稀缺的、高品质的安全食品,它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它的消费群体。有机食品在高收入群体中就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如果所有绿色食品仅被城镇人口消费的话,绿色食品消费占其可支配消费支出的比例尚不足2%,更何况品质更优、数量更少的有机食品了,有机食品仅仅在占城镇人口20%的高收入群体就巨大的市场。
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逐步转变,开始重视食品质量和安全,这给有机食品的生产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