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1
1农民文化素质与农业技术推广
生产力诸要素中,人和物要素的内在积累和不断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如果物的要素发生了变化,必然要求人的要素也相应变化,只有人和物的有机结合,才能在生产中形成有效的物质力量。否则就无法合理地解决诸要素在结合上出现的种种矛盾或难以发挥应有的技术效果。
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向农民提供生产所需的先进物资装备和技术手段,但农民有效掌握并应用这些新成果的必要条件是必需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更多地强调推广的组织结构、运行模式、与农村经济结构的相互制约以及推广人员的素质等,这些要素对推广的作用固然是很大,但是农民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接受者,向来都是被动地接纳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反思农业推广过程,为了使推广的新技术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需要农民对新技术充分认可、掌握,并与当地自然、社会等各种条件相结合,创造性地应用新技术。因此,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尤其是科技文化素质[1]。而推广模式、推广员素质和水平等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助推剂”,没有农民思想深处认同和行动的趋向,推广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对推广起决定作用的是农民,农民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把握程度决定其运用科技的能力。农民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决定了农民学习和应用科技的能力,直接影响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现代化不仅表现在农业生产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手段上,也体现在农民所掌握的农艺流程和生产理念中,且后者更为重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要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农民是农业科技成为生产力的物质载体。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仅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2农村教育与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以农民为对象,以教育、培训、传播信息、咨询服务为主要手段,根据农村发展需要,向农民传播知识、技术和信息,改变农民的态度与行为,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团体发展能力,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2-3]。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农业技术推广是多种内容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性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在目标和内容上都充分强调农民素质的提高,突出其教育属性。尽管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内容是实物性或技术性的,但其本质是面向农民的一种社会性农业职业教育,同时伴随知识的传播,与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其直接功能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因此,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的教育性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脱离了教育与沟通,没有对新事物的原理、作用和使用方法进行传授,实物性农业技术推广便演化为一种商品交易,接受者对新事物不能有很好的认同与把握,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从实践经验来看,只有充分重视推广的教育属性,才能真正达到改变农民思想与行为、促进生产的良好作用。而忽视对农民的教育,只是向农民卖种子、苗木、农药、化肥或者生产技术,即便打着技术推广的旗号,其本质却仍是以获利为目标的商业行为,背离了农业技术推广的目标。因此,教育程度是实物性农业技术推广与商品交易的根本区别。
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是生产实践中某一特定问题的革新技术和信息,是一种片段式、局部的农村教育。而农村教育内容包含了农民生产、生活等诸方面的知识,是一种广谱、全息式的推广。科技工作者不仅要重视“片段式”的推广教育,更应该重视“广谱式”的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是技术推广的基础,技术推广是文化教育的目标。随着农业生产由增产型向增收型转变,推广活动也正由单纯的传授农业技术向与农民有关的生产、经营、销售、决策、信息甚至家政、理财等诸方面拓展;由单纯的技术服务向咨询服务和决策指导拓展。新形势下,应将推广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但进行技术性项目的推广,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而且进行长期的基础文化教育,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只有将科技推广与文化教育同时并举,才能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3农民教育与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生产经验和知识技能总结积累、传播扩散、继承发扬的过程。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农业推广又是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4]。随着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进步,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反而更加强烈,其根本原因在于科学研究的超前性与生产方式的滞后性,在于农业科研人员与农民之间越来越悬殊的知识文化落差。如果生产方式与科学研究同步,研究成果就无需推广便可以应用于生产;如果农民的文化水平与科学研究水平基本相当,或者农民参与了科学研究,那么研究成果也可以直接得到很好的应用[5]。在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科研与生产的文化落差相对较小,推广也较容易。
科技工作者通常会重视工作的过程,但更应该注重工作的结果。农业技术推广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教育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作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一种途径,农业技术推广自身的兴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农民素质与农业科技含量的切实提高,如果农民平均文化水平能达到大专以上,那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便不再步履维艰。因此,要真正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走科学兴农之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根本。如果只强调推广形式与手段,而忽视农民的作用,则难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事实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途径较多,农业技术推广也不是只有通过现有专业化网络体系才能实现,所有能够提高农民素质的活动都可以认为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面对我国农村教育和农民文化水平落后的现状,科技工作者应该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成功经验,让我国各地各级农业院校、科研部门同现有国家推广体系和其他相关社会组织共同肩负起农业技术推广重任,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缩小我国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剪刀差”。只有加强国内外各相关部门的合作与交流,才能真正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落后面貌,并使之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6-7]。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2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但目前,大量农民工在城镇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低,难以融入城市,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本质上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户籍制度改革方向是逐步突破户籍与福利合一的制度。
“市民权”不能与土地挂钩,尽快明确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探索建立农民工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或退出机制。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一个核心问题是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党的十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如何更好实现这些目标,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
以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为核心,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记者:我国大量农民工融入城镇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韩俊: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3亿人。目前,不到4个城镇常住人口中,就有1个是非户籍的常住人口。大量进城就业、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就被统计为“城镇常住人口”,但他们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却比较低。主要表现在:
落户难。一些地方的户籍改革对流动人口基本没有放开,或者设置的门槛较高。
住房难。大部分地区未将农民工作为住房保障对象,缺乏针对农民工特点的租金补贴和实物配租政策。
看病难。由于新农合报销限制,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比例不高,以及经济状况不佳等原因,大量农民工难以获得城市正规医院的医疗服务。
子女入学难。目前约20%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无法入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最近很多省份陆续公布了异地中考高考方案,但人口流入省份的方案“门槛”整体还是比较高。
记者:大量农民工尽管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还没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韩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本质上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要以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为核心,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强化输入地政府属地管理责任,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利。全面实行输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逐步降低门槛,对长期在本地就读的,允许就地参加中考、高考。
根据常住人口配置公共服务资源,保障农民工平等享有安全、公益、便利的基本医疗服务,将农民工职业病防治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完善和整合“碎片化”的社保体系,扩大农民工社保覆盖面。实现农民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关系全接续,制定促进农民工参保的政策措施,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市低保范围。
推动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改善其居住条件。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和使用办法,扩大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
逐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福利,分类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记者:谈到农民工市民化,不得不提户籍制度,它是造成农民工不能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的最大障碍,今后如何突破?
韩俊:户口是造成城乡居民待遇差别的最大障碍。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将附着在户口上的福利逐步剥离,逐步突破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实行省级行政区域内“一证通”。居住证办理者,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方面享有与当地人口同等的权利。
分类调整户口迁移政策,逐步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居住地有序落户。逐步全面放开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的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宽中等城市户口迁移政策,完善落实大城市现行户口迁移政策,逐步赋予农民工与当地人口同等的权利。
“市民权”不能与土地挂钩,依法保障农民工土地财产权利
记者:有人说,给农民工城市户口,让他们享受均等公共服务,他们就应该放弃土地,否则两头好处都占,不公平、不合理,这种观点您怎么看?
韩俊: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计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不是国家无偿给农民的福利,而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
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以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换取城镇户籍,必须完全尊重个人意愿,不能把农民工获得城镇户口与放弃农村土地权利挂钩,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收回。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必须尽快明确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明确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内涵和实现形式。在确权的基础上,为农民颁发具有更明确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加快建立统一、权威的农地权利登记体系。
适应农民工进城落户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需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宅基地更大的处置权。要在健全法制和发育土地市场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建立农民工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或退出机制。
“新四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路
记者:如何理解“新四化”同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
韩俊:“新四化”同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路。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新的时代条件要求我们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和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支撑,必须使产业发展、就业吸纳和人口集聚相统一,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我们不能在农业衰退、农村凋敝、农民贫困的情况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而必须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新四化”同步是党的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推动“新四化”同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记者:实现“新四化”同步面临哪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韩俊:一个突出问题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但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的集成应用水平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必须推动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和全面覆盖,加快促进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带动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个突出矛盾是城镇化相对滞后、质量不高。我国城镇化水平不仅大大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城镇化质量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大量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平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城镇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城镇建设对“土地财政”依赖过大;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不同规模和层级城镇发展不协调;城镇水资源短缺和空气污染等问题突出,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城镇房价上涨过快,成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一大障碍。1990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由20%多上升到52.5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左右,峰值将在70%―75%之间。今后20年间,我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应当明确,推进城镇化,核心是推进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应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布局,既避免农业转移人口在大城市过度集聚,也防止小城镇遍地开花、盲目扩张。
“新四化”同步面临的最突出矛盾是农业现代化滞后。当前,农业现代化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现阶段推动“新四化”同步,应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克服农业基础薄弱这一瓶颈制约,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问题,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深层矛盾,努力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记者:推动“新四化”同步,政府应在哪些方面着力?
韩俊:“新四化”同步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问题。应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各个环节,以体制改革拆除妨碍“新四化”同步的樊篱,以制度建设铺就“新四化”同步的新路。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市场取向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动力。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既要鼓励地方探索创新,又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方向是注重社会公平,突破城乡居民身份界限和制度壁垒,改革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管理制度,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应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逐步创造居民自由迁徙的公平环境。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扶持一家一户的农民发展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的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
建立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和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事权改革,以财力定事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创新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新四化”同步不仅是城乡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也是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社区是社会管理体系的落脚点。应适应社会管理扁平化趋势,加快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基层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呼唤政府和社会各归其位。应改变社会是政府附属物的传统观念,明确政府与社会的边界,规范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让社会组织在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化同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所在
记者:“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请您谈一谈实现“三化同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韩俊: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强调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就是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现代化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加快克服农业基础脆弱这一瓶颈制约,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滞后和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问题,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深层矛盾,努力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第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农村人口比重很大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把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重点任务。
第二,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始终将农业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使用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农业发展中亟待加强的环节。必须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改善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第四,培养新型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培养造就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第五,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也是农村制度不断变革和创新的过程。必须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健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3
[关键词]城市化 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04-0088-06
一、问题的提出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二者的关系是,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推进器”,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推动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变迁。然而,在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是工业化的“单引擎”推动,由于长期奉行抑制城市发展的方针,工业化与城市化脱节,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割裂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不过,据一项权威研究,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由工业化的“单引擎”推动,发展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引擎”推动。21世纪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深入研究这一时期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城市化的“引擎”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各地出现了新一轮城市化发展浪潮。在新一轮城市化浪潮中,很多地方大力扩建城市,一些地方脱离实际需要圈占土地搞开发区,一些地方大搞“形象工程”,热衷于兴建宏大的广场、宽阔的街道和高楼大厦。随着城市占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大量农地非农化,大批农民失地,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所谓“三无游民”。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农民失地不可避免。然而,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土地征用权滥用,失地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合理补偿,就业和生活无着,不断滋生和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城市化就是剥夺农民吗?回想历史上农民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做出的巨大贡献。人们不禁要问,在新一轮城市化中,难道还要农民奉献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如果农民确实要献出土地,他们应不应当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应当怎样分享?
二、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是工业化进程中人口和社会生产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人口和生产力向城市集中是为了获得聚集经济效应,节省分工、协作和交易的成本。城市是聚集经济效应的载体,城市降低了社会分工、协作和交易的成本,实现了经济活动在空间的规模经济。
城市化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虽然城市化过程体现为城市在空间上数量增多,在地域上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经济不断壮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不断提高;但是,城市化不能理解为消灭农村,城市化是城市的先进生产力和现代文明不断成长并向农村传播与扩散,最终使农村被城市“同化”,把“异质”的二元经济转变为“同质”的一元经济,达到城乡共享现代文明。因此,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转换是城市化题中的应有之义。从这个观点看,城市化并不仅仅是城市人的,从一定的意义来说,城市化更是农村人的。具体说,一方面,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参与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直接创造并分享城市文明;另一方面,城市化为改造传统农业和农村提供了条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改善了农业的经营规模,提高了农业效率,城市现代工业帮助农业实现现代化,城市文明向农村的渗透和传播使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城市趋同,城乡差别消除,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由此可见,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二元结构转换才是城市化的本质。
我们认为,必须强调城市化要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本质。目前,很多城市化战略研究关注城市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即所谓“城市的城市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偏颇的。我们的质疑是,如果忽视城乡二元结构转换,我们建起的现代化城市只是城里人的,而不是农民的。按照城市化的本意,城市化并不仅仅是城里人的,城市化也是农村人的,农村人也要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农村人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并非仅仅是进城打点工、挣点钱、顺便看看城市;而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效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由“异质的”二元经济转变为“同质的”一元经济。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城乡发展差距扩大。我们认为,在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任务远未完成的情况下,忽视甚至放弃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二元结构转换这样的命题,在理论上是迷失了方向,在实践上是对“三农问题”的严重冷漠。
三、广东城市化偏差的实证研究
按本省户籍非农业人口计算,2000年广东省的城市化率为31.2%,2005年广东省的城市化率为51.7%。根据美国学者诺瑟姆(Ray・M・Northam)提出的城市化发展阶段S型曲线规律,广东在世纪之交步入城市化中期阶段快速发展的时期。
广东城市化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从外延来看,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结构改善,城市规模扩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正在形成;从内涵来看,城市经济力量增强,城市经济结构日益健全,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大批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农村乡镇涌现,城市对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增强。进入21世纪。广东城市化已经呈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
但是,广东城市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城乡非均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转换滞后,主要表现在:
(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城市化发展滞后是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不足的一个基本评价。一般说来,城市化滞后是指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从本质上说,城市化滞后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分道扬镳,割裂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阻碍了城乡二元结构转换。与整个国家的情形相似,广东城市化的发展也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我们用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工业化率,用本省户籍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城市化率。1978年,广东省工业化率为41.0%,城市化率为16.3%,城市化率滞后于工业化率24.7个百分点。到2002年,广东省工业化率为41.1%,城市化率提高到36.2%,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差距已大大缩小,但依然滞后于4.9个百分点。2003年,广东省工业化率为43.5%,城市化率提高到47.7%,城市化率首次超过工业化率。此后,广东的城市化率一直超过工业化率。需要指出的是,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数量关系不是说它们的绝对值相等,而是增长速度协调,即所谓“同步增长”。有研究认为,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的合理范围是1.4-2.5:1。从这个观点来看,虽然1985年至2003年广东省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的增长速度基本同步,表现为工业化率与城市 化率之间的差距没有明显扩大,但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
(二)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值结构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经济结构变化的规律之一是就业结构转换与产值结构转换同步,即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然而,改革以来,广东省就业结构的转换却明显滞后于产值结构,相对于产值结构,广东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偏低。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初期的1980年,广东农业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3.2%,就业比重为70.7%,二者之间相差37个百分点。到2005年,农业的产值比重下降到6.2%,农业的就业比重仍然高达32%,二者仍然相差36个百分点。广东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值结构,反映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业仍然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战场”,农村土地承载劳动力过多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改善。
(三)农业土地资源流失严重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广东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经营规模较小,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地非农化,农村土地资源流失严重,农业经营规模改善十分困难。统计资料显示,从改革之初的1978年到2005年,全省耕地从4168.22万亩减少到3153.9万亩,平均每年减少38.9万亩,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从0.82亩减少到0.43亩,全省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从0.98亩减少到0.83亩,全省第一产业劳均耕地面积从2.48亩减少到1.96亩。近年来,广东农业经营规模不仅没有扩大,反而缩小。根据《广东统计年鉴》的资料,据抽样调查,1990年全省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3.25人,人均经营耕地面积1.04亩;此后,平均每户劳动力数量基本没有变化,但人均经营耕地面积不断下降,1995年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3.11人,人均经营耕地面积下降到0.9亩,2000年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3.11人,人均经营耕地面积下降到0.85亩,2005年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3.23人,人均经营耕地面积下降到0.66亩。
(四)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一定程度退化。1980年广东全省有效灌溉面积2920.28万亩,占耕地面积70.8%,到2000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减少至2217.77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下降至65.6%,2005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减少至1976.72万亩,占耕地面积62.7%。1980年广东省旱涝保收面积2195.20万亩,占耕地面积53.6%:到2000年全省旱涝保收面积减少至1626.68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下降至48.11%:到2005年全省旱涝保收面积减少至1403.06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下降至44.5%。
二是农业生产手段改善缓慢。农业生产手段主要反映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根据《广东统计年鉴》的资料,对2560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2000年全省平均每户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4504.29元,其中农林牧渔业2172.85元,2005年全省平均每户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3842.26元,其中农林牧渔业2269.54元。1990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127.88亿瓦特,1995年提高到166.96亿瓦特,2000年提高到176.39亿瓦特,2005年提高到178,21亿瓦特。2005年末,全省机耕水平达到69.35%,水稻机收水平达到13.5%,水稻机插水平达到0.1%,机械化植保水平达到16.78%。虽然全省50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的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已接近40%,但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24.97%,低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劳均拥有总动力指标可以更好地反映广东农业生产手段改善的情况。据傅晨等的一项研究,1999-2005年,广东省劳均拥有农机总动力从1.13千瓦提高到1.16千瓦,距离现代化标准值(4000瓦)达标率从28.3%提高到29.1%,六年间仅提高了0.8个百分点。
三是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缓慢。我们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定义农业劳动力。统计资料显示,广东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而且,由于农村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落后,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十分缓慢。据《广东统计年鉴》的资料,2000年广东全省农业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占43.7%,初中文化程度占40.2%,二者合计占83.9%;2005年全省农业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占36.3%,初中文化程度占46.2%,二者合计占82.5%,没有明显的改善。在农业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数很少,2000年未受过各种专业培训劳动力占97.2%,2005年占95.9%,改善不到2个百分点。
(五)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扩大
改革以来,广东城乡居民的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反而扩大。改革之初的1978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2.13元,2006年增长到16016元,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3.25元增长到5080元,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由218.88元扩大到2006年的10936元,相对差距由2.13倍扩大到3.15倍。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仅仅发生在1980年和200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1.72和2.67。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8.3%,是十多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接近城镇居民收入8.4%的增长率,但是依然抑制不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以上的分析是以全省农民的平均收入进行比较的,实际上农村居民内部收入的差距很大。其一,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的农户所占比重高达60%。其二,广东农民收入的区域差距扩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收入水平较高,增长也较快,但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农民收入水平低,提高也慢。因此,城乡收入差距更大。还需要指出,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的城乡收入差距数值偏小,农村居民收入中大约30%用于简单再生产。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并没有反映城市居民实际消费中住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福利性收入。如果考虑城镇居民的福利性收入,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大。
(六)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扩大
收入决定消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反映到消费上来。虽然改革以来广东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有明显提高,但是,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不仅存在,而且呈扩大的态势。统计资料显示,广东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90年的1983,86元增加到2005年的11809.87元,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90年的932.63元增加到2005年的3707.70元,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由1990年的1051.23元扩大到2005年的8102.17元,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相对差距由2.19倍增加到2005年的3.19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1990年广东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是57.7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是57.2%,相差很小。2005年,广东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8.2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12%,城乡消费差距至少十年以上。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4
有关农业经济管理小论文范文一:农业经济管理和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性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代生产技术的不断优化,农业现代化发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经济管理一定要及时跟进脚步,从多个方面充分发挥功能,做好农业产业的调整和发展工作,为我国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现代化;相关性
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农业经济管理能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从政府职能发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等多个方面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探究农业经济管理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加快我国农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涵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是指将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运用现代工艺进行生产的农业生产方式,现代生产工艺主要是指现代科学以及相关技术设施。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相比,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农业现代化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机械进行生产,并且用相关设备代替人工作业,并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化肥和农药等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其次,农业现代化在生产技术方面是通过良好的农业环境、高效的农业生产力对自然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和改造进行的,农民的生产经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很多生产经验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就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力。最后,在农业生产规模方面来说,农业现代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专业性特点,在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十分明确,提升了相关的生产效率,提升土地利用率,直接、间接的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农业生产力达到了空前的成绩。
2农业经济管理的内涵探究
农业经济管理是指通过社会上的资源和产品等的分配、交换、消费等过程统筹、调配、协调农业经济活动,促使农业生产、农业经济的有机统一,确保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包括了农业管理、农业经济的各个相关部分以及相关的企业和经营活动管理等等,是包含整体农业生产的管理。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也应当随着发生改变,才能够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首先,农业经济管理要做好技术改进,要根据农业现代化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要求做好相应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其次,要适应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农业规模经济,规范相应的经济管理活动和过程。总体来说,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下,农业经济管理要从农业管理的要求和规范、农业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做出相应的改变。
3农业经济管理和农业现代化相关性提升和发展探究
3.1建立农业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形式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迫切要求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有效地延伸农业产业的链条,发展集生产、养殖、加工、销售、产业、商品为一体的农业现代化产业链条。首先,要积极优化农业结构,根据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优势确定和调整农业结构,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逐渐建立安全、生态的农产品生产销售降低。其次,要充分发挥农业企业的积极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和增加企业的辐射面,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管理模式。另外,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解放工作,降低社会就业压力,构建稳定的基础,这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3.2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科技化,充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率。首先,要对农民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农民是整个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民的科学技能就直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其次,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重要保证,从农业水利工程、灌溉工程、生产路修建和平整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另外,要在农业技术发展方面加大相关的科学技术投入,强化农业生产与相关科技机构的合作,不断引进新的品种和新的技术,提高科技的转化速度,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3.3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随着社会上对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也不仅仅是提高产量和质量,而是要尽量的降低农业生产的耗能,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效应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和循环农业的理念深入到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并且将减量化和循环再利用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原则,在沃土工程、新型农药研发等多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3.4加强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是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经济管理的主体和主要对象,要从资金、技术和政策等多个方面强化农业的综合素质。政府应当对农民展开积极的培训,注重农民的转移就业和技术培训,鼓励农学院学生、相关人才和工商企业等参与到农业生产、农业经济活动中,积极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程,不断引导农民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持。
4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农业经济管理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必备环节,要加强农民现代科学技术的培训,从优化农业结构、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等方面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J].福建农业,2015(,4):32.
[2]王丽莉.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4):218.
[3]林海慧.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管理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3(,17):159.
有关农业经济管理小论文范文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摘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均逐渐成为了我国各行业、各领域共同的发展趋势。然而,针对于农业经济管理而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必然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因此我们理应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一、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意义
在目前这个信息时代中,传统农业已经逐渐开始向知识型农业转变,依靠各种高新技术(如生物工程等)以及先进科技成果与信息技术的利用有效实现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都是以资源型农业为主的,信息化水平一直就比较低。那么,要想从根本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化,就必须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激发农民劳动积极性。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并没有在农业生产经济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就使得供求信息出现滞后、闭塞的现象,导致农民长期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局面,使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严重挫伤。基于此,广大农民理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变传统劳作方式,学习现代先进的科技农业知识,依据市场需求来对生产经营方向进行及时、适当的调整,以此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然而,对于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向以及农业产品的均衡发展来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必然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已经按照国家的农业发展要求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服务系统,但明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这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很多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服务系统并没有实现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在互联网上的那些与农业信息相关的新闻都缺乏权威性,而真正具有权威性的农业新闻又不能及时进行更新与共享。显然,在这样的状况下,农业信息化服务就很容易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信息化服务系统的作用根本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二)政府投入不足,信息化技术的实施难以落到实处
要想让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实现完美的融合,俨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实际的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需要知识储备较深的农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同时还需要拥有大量的资金以及与信息化技术相关的设备。但是,目前很多农民都认为使用网络的成本过高,且并不是必需的,这就直接导致农村网络覆盖率较低的现状。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十分广泛,虽然国家政府在农业的发展上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明显还不足够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很多农业地区都严重缺乏先进的现代化农业设备,加之信息化网络的覆盖率较低,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实施必然将受到严重影响。
(三)农业信息化建设人员素质较低
不难发现,目前我国从事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人员大多数都是编制人员,并不是专业人士,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不专业性,导致他们很难有效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对经济管理和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产生阻滞效应。另外,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都较低,无法正确认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而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的信息化发展。
三、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要想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系统,首先就应该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此来实现对农业信息的不断丰富,从而保证所农业发展信息的科学性与真实性以及信息内容的完整性与全面性。同时,应该充分结合农村地区在信息化发展上的实际情况,撰写具有针对性的农业发展信息,这既能够有效保证农业信息的及时性,更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与认识到农业发展状况。
(二)强化农业信息化人才建设
专业素质人才,是现阶段我国农业信息经济管理主体中最欠缺也最需要的。上述说道,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聘用的人员基本都不是专业人士,多为编制人员,整体素质较差。那么,为了彻底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首先就应该正确认识信息社会的竞争主体(即人才之间的竞争)。然而,为了让科技创新成果得到保障,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就必须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的专业素质。针对于政府来说,要想实现对农业信息人才团队的完善,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就应该投资建设相关的培训机构,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与优秀信息工作人员的选拔工作。
(三)完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备
众所周知,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主要是依靠人力与传统运输类机械为主,在播种、收获等环节的信息化接卸设备明显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之中。显然,传统运输类机械这种最为基础的机械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同时这种滞后的基础设施配备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具体来说,我们不能够单纯的认为农业经济系管理信息化就是某一个村、某一个村民的事情,应该达到全国一盘棋的局面。作为政府机关,理应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并通过对信息的综合整理来为农村地区提供适合开展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机械,并定期组织农民开展信息化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与操作的培训活动,提升农民信息化热情,强化农民信息化技术。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5
[关键词]农民教育 新农村建设 重要保障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298―0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就要提高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最根本的还得依靠农民,特别是要依靠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加快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升,农业问题才能得到很好解决,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1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从单一农户、种养为主、手工劳动为主,向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现代科技转变,现代农业已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青黄不接,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许多农民不会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强。只有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发展才能实现。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群众,现代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从根本上讲,要想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应该解决农民问题。新农村建设既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改变过去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改革不合理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取得各项成果。新农村和现代化农业建设需要新型的职业农民,新农民才能建设新农村。社会主义最核心和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从甘肃当前农村农民素质现状分析,需要我们不断强化对农民教育培训力度。甘肃省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目前我省农村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还不到四成,远远低于城市比例。为此,只有不断加大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才能保障未来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稳定发展,同时,农民和教育培训也是实现现代农业的一个必要途径。
2农民教育培训对策分析
2.1积极探索构建全新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现阶段,积极探索全新的农民教育体系实质是要解决为农民群众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实施这种教育,如何保障农民的教育等问题。在探索过程中,通过规范和强化组织体系,完善教育体系,对教育内容进行创新改革,并针对农民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模式,对农民群众实施基础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技术水平,因此,在创新教育体系过程中,必须紧抓战略重点,做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以及农村妇女培训等工作,最终形成一个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相互依存的农民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素质。此外,还要努力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依托,统筹完善各种教育资源。
2.2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机制
农民教育培训机制的创新必须结合国内外市场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教育自身的规律,通过知识、技能的高效传递,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终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这是建立农民教育创新机制的发展目标。此外,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还应该及时转变发展观念,为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创新管理和培训机制发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从而全面促进农民各项能力发展,建设现代化的职业农民。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6
1.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机推广的有效进行,可以促进农机设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从而提升农业身缠效率,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的生产负担和劳动强度,进而逐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以我国南方地区普遍种植的水稻为例,从插秧、护理到收割、打谷,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农民的生产忙季长达半年,而且由于劳动强度大,工序繁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增加农业生产成本。而利用现代化农业设备,可以大大缩短水稻的插秧、护理和收割时间,将原本半年的生产忙季缩短到3个月,同时可以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简化生产工序,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实现农民增收。
1.2转移农村剩余劳力
由于农业生产有着非常明显的闲季和忙季之分,如果农村劳动力都留在农村,则在农闲时期,农村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的情况,而如果大部分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则在农忙时期则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农机设备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缩短农忙时间,减少农民劳动强度,解放农村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一方面,可以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劳动力支持,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助力。
1.3加快农业科技应用
农机推广从表面上看,是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设备向广大农民推广,而从本质方面分析,是向农民展示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因此,通过农机推广的方式,可以将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力,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事实上,农机设备可以说是农业科技的载体,体现出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各类农业机械,可以帮助农民实现深耕深种,简化生产工序,保证施肥均衡,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但是,要想确保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实现农机推广效率的最大化,还必须从农民入手,提升农民的认识,确保每一个农民都能够熟练掌握农机的操作技术,将农机顺利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
1.4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资源和生产两个方面着手。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而生产则是农民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料的过程。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关注两个方面问题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生产问题都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对于农业生产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农机推广,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生产力,提高资源的转化和利用率,打破传统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的禁锢,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