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范文1
关键词:交通噪声;污染现状;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 P73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化的进程使城市交通迅猛发展,主要体现在城市道路的拓展和机动车辆数的成倍增长,而由此带来的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下面笔者针对绍兴市区近年来的交通噪声污染现状进行浅析,从而得出其防治对策和治理途径。
1、绍兴市越城区交通噪声现状分析
绍兴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东接宁波,西临杭州,距上海232公里。总面积7901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平方公里,东北部为水网平原,西部为丘陵山地,丘陵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2/3.是历史上的大都会和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华东天然交通枢纽,民营经济第一城,中国品牌之都,中国经济民富强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和全球纺织中心。绍兴近年快速发展,着力构建大绍兴都市圈(交通枢纽、商务集聚、旅游名城、新兴产业),重现东南巨郡风采。
市区交通噪声监测与统计分析情况:
市区城市面积101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人,人口密度为6637人/平方公里,道路交通主干线长32.51公里,平均路宽35米,平均车流量2348辆/小时,共有交通道路12条,绍兴市环境监测站对各条道路进行了交通噪声测试和统计,详情见表1、,从表1看出:市区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9.7dB(A),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总体情况好。超过70 dB(A)的有一条路,是二环北路—昌安立交桥已形成轻微污染。说明市区城市交通噪声整治重点应放在中兴路。噪声污染状况见表1、表2.
表1绍 兴 市 环 境 保 护 监 测 站
表2
2、交通噪声声源的特点分析
城市交通噪声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噪声源,越城区交通噪声声源主要为机动车鸣笛声,高达90dB(A)、载重货车行驶产生的轰鸣声为85dB(A),由此分析可知,越城区城市交通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于机动车的鸣笛声,其次是载重货车的行驶产生的轰鸣声。因此,只要对这此类声源进行严格控制,越城区交通噪声污染将能得到有效遏制。
3、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方法及对策
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在环保投诉热线中反映环境噪声污染的扰民事件不断攀升,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为了绍兴市 “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我们应当继续采取更加有效地措施,加强治理降低噪声。近年来,国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有关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在治理城市噪声污染方面起到了一些作用。但还应在噪声的治理更多地应是加强立法,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城市管理工作将是今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好的方法和建议如下:
3.1降噪路面——对于中小型汽车,随着行驶速度的提高,轮胎噪声在汽车产生噪声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修筑降噪路面对于控制交通噪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根据表面层厚度、使用时间、使用条件及养护状况的不同,与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此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3~8分贝。
3.2种植降噪绿化林带——树木及绿化植物形成的绿带,能有效降低噪声。植树绿化是防治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合适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可以达到吸纳声波,降低噪声的作用。
3.3声屏障技术——采用构筑声屏障的方式来降低噪声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降噪方式。声屏障降噪主要是通过声屏障材料对声波进行吸收、反射等一系列物理反应来降低噪音,据测试采用声屏障降噪效果可达10分贝以上。
3.4强化交通管理——交通噪声的产生与车流量、车辆的行驶速度、吨位以及路面和民用建筑的规划距离密切相关。因而加强交通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常车辆速度提高一倍,平均噪声要增加 6~9 分贝;车流量增加一倍,噪声增加 3 分贝;载重车辆的行驶噪声比小型车要高出20~40分贝。对噪声敏感的区域和居民居住密集的地区,要明确外环路的使用性质,合理调整交通流量,设置限速标志,特别是大中型载重汽车夜间行驶速度。另外,强化市区内禁止鸣笛的处罚力度,减少鸣笛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3.5土地利用政策——在规划中,应采用“闹静分开”和“合理布局”的设计原则,使高噪声区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点或小区;降低就业与居住的空间距离布置,方便居民就地工作、就地居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降低出行距离,减少潮汐流;形成多中心混和的土地利用布局,减少各类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4加强城市管理,加大交通执法力度和交通规则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守法意识。在城区范围内大力开展城市管理和交通秩序整治工作。一是严禁交通要道乱摆乱停行为,主要街道设置禁停区和单行线;二是加大交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三是加大交通法则宣传力度,提高市民交通守法意识,营造一个交通出行的和谐氛围。
结语
交通噪声污染已成为干扰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主要难题,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控制噪声源、规划城市功能区以及种植降噪绿化林带是噪声防治的可行对策。
参考文献
[1]绍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绍兴市城市环境交通道路监测报告书[R],绍兴,2012.
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范文2
【关键词】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现状、策略、建议、思考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abstract 】 the urban road traffic planning refers to the given the planning period, the scheduled target basis, according to the urban traffic investigation, analysis, forecast and appraisal social economic benefits etc, make rational urban traffic structure and road network line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urban road traffic plann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according to its own after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nd of the road traffic planning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and thinking.
【 key words 】 road traffic,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strategy, Suggestions, thinking
城市道路交通就像人体血脉,血脉相连生生不息,故道路交通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经济发展的快慢,规划好城市道路交通是推动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人口规模不断壮大、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也面临很多新的问题,本文就来探讨这些问题及缓解策略。
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1、道路交通堵塞拥挤严重。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壮大,资料显示全国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约有80%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人均道路占用面积,交通拥挤堵塞问题已经成为各城市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也成为民众忧虑的焦点,随后政府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颁布条例规定全国部分城市实施道路交通的“畅通工程”,通过行政手段促进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协调,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堵塞问题。
2、投入力度跟不上城市化经济发展,造成道路交通设施不足。人们在意识到“要致富先修路”的重要性后,加大城市道路建设投入,但城市化推进使得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涌向城市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多,没有足够的物力、人力或投入跟不上缓解道路网线压力,各项指标偏低,不能达到国家标准,供给不足造成道路设施不够先进,后续问题严重。
3、道路的增长速度不能满通增长要求,加之人行道标示过于陈旧,现在没有与时俱进、合理的设计和标志,导致车辆与行人混到一起,不利于出行交通安全。
4、道路网线空间结构不完善,尚未形成有效地规划管理体系,交叉口多、支路不完善、缺口大、路况差形成少、弯、窄、堵的交通网线,不利于城市交通发展。
5、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偏低,没有足够的宣传来宣导市民提高交通意识,乱停车辆、乱占车道、乱丢垃圾的陋习普遍存在。
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缓解策略
鉴于上述提到的交通问题,提出以下缓解对策。
1、缓解道路交通堵塞拥挤要建立整个完善的道路交通开放性规划系统。目前,许多城市投资巨大、修建立交众多的二环、三环主干道路,但由于辐射道路干线和支线建设滞后,没有形成与环线相配套的完整道路及相应的管理系统。所以笔者认为:解决交通堵塞问题的重点不要光局限于建设道路交通设施,而应扩大到建立一个以社会化公共交通网络为主体,以快速交通为骨干的多层次、多元化交通方式协调运行的开放性系统,此外在这一系统中,道路建设、客运系统、货运系统及相应的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都要合理的规划研究。
2、路网结构要与城市化经济发展和道路交通的增长相适应。以一个以城市干路和铁路围合的相对独立的居住区为例,之前多建设规划成方格网式路网,现为与道路交通增长相适应,可规划建成一个环放结构的路网,将交叉口规划设计成“T”形或“Y”形交叉结构,这种结构方便了居住区中心与道路的交通联系,更避免了机动车交通直接横穿居住区的危险,同时也减少了道路交叉口数量,减少路口冲突点数量,便于组织管理交通。所以说道路交通规划一定要设计层级清晰,功能明确,过境交通和日常交通互不干扰的路网结构,来顺应道路快速增长的需求。
3、建立完善的交通路网结构和有效地规划管理体系。近年来,河南省各地市加大对外道路建设和改造城市拥堵路段,逐步完善交通路网结构,形成合理的规划管理体系,我市修建地铁1号线,来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建成通往各地市的高铁,有效地分离了过境车辆,搭建沟通各地的桥梁;这些对道路交通规划都卓有成效。
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尽量减少私家车流量,因为公共交通运输效率高、污染少,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实施公交优先是快速有效地分流人员,减轻城市道路压力,缓解城市交通的有效途径。此外,如果不可避免私家车流通,可加大停车位建设进一步缓解城市道路交通难题。
5、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大力宣传交通意识,提高市民交通意识,使市民充分认识公共交通的地位、作用和性质。政府可颁布条例,实施措施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和安全设施建设,同时也要大力宣传倡导市民提高交通理念,树立交通维护人人有责的意识。
三、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建议与思考 针对目前城市道路交通现状,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对道路交通规划提出一点建议与思考。
1.道路出入通规划设计。目前城市交通流量日益增加,快速公交路、主次干道、支路等越来越多,建议居住区车辆出入口不要设在城市快速公交路和主干道上,可设置在城市次干道和支路上,并距道路交叉口50米以外。此外在同一条城市道路上,建议不要设置多个出入口,尽可能归并为一个出入口,且出入口宽度要与相接城市道路红线宽度相协调,需要进行功能划分的应通过小区内部路进行交通组织。
2.对道路交通规划的设计要统筹全局,面面俱到。建议从道路基础设施状况、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交通管理设施及现代化程度、交通秩序、质量及交通安全以及交通管理体制、政策、规划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进行全面分析。
3.编制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仔细分析城市布局的结构特点。城市布局结构会直接影响居民出行方便与否,从而影响城市公交线路走向和公交基础设施的布置。建议大城市周边的地域面积小点的城市,为加强地域间的沟通,方便居民出行和促进城市发展,建议在公交路线的规划上,应充分考虑公交车运营线路的合理里程,在各区域内以“环形”公交运营线路为主,各区域之间采用“直线形”运营线路连接。 4.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使城乡实现“公交城乡一体化”势在必行 ,因为实施“公交城乡一体化”,可以有效地简化规划管理程序,充分结合地域的人文风情、自然资源等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方便地市的沟通和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5.建议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规划道路交通健康发展。政策的支持和法制的管理是保证公交系统健康发展的基础。对公共道路交通采取财政补偿、政策支持、并将财政投入予以法制化的保障,将其纳入强制性规划中,将交叉口优先的路段优先写入法律中,确保公交快速、准点、通畅的运营,同时加大对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设定合理的公交车票价,充分发挥物美价廉的导向作用,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
6.建议规划要适当提高城市路网密度和注意城市道路等级的综合协调,以保证城市的交通功能。在规划设计施工图中应充分考虑转弯半径、超高、功能性建筑和景观建设的综合要求,以确保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中的景观效果;在区块的控制性规划阶段应综合考虑高程、线型选择、道路与桥梁的衔接问题,以满足城市道路的坡度、防洪要求,同时尽可能降低城市道路交通开发成本。综上可知,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合理可以有效地推动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的成功实施和城市的建设发展。所以规划一定要立足长远,着眼全局,以人为本才可实现道路交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纲;浅议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11年28期
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范文3
关键字: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道路交通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人们科学的认识城市环境质量的途径,是环境科学中新兴起的科目,其内容繁多,涉及广泛,是新世纪全球面对环境问题共同所关注的问题。城市道路交通的环境影响评价给人们带来了经济效益,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借鉴有效经验,加强对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研究,能够为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制定城市交通法规的完善、交通发展的政策以及城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辅助决策数据信息,是我国现阶段人们急需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城市道路交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道路交通占用了城市大量的土地资源,据可靠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的城市道路总量增长一倍多。经济发展,机动车越来越多,相对应的城市交通规划也越来越多,很多自然植被区和农田被迫变成了城市道路交通的一部分。
城市道路交通大部分还是汽运,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例如,近几年,保守估计北京已有超过150万两机动车,每年需要消耗2、3百万吨的燃油。
城市中除工业排放的废气之外,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因素。空气污染、道路扬尘,城市的环境恶化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机动车排放尾气造成了空气污染,而不绝于耳的发动机噪声、鸣笛声也造成了人为的噪音污染。尤其是交通主干道两侧,据统计,有些一线城市的主干道两侧在交通高峰时,其噪声峰值达到了80分贝以上,长此以往,会大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是把双刃剑,带来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完善了城市道路交通,自然物资、原料的运输效率就提高,节省了运输时间,同时也节约了生产成本;城市交通线路发达,直接影响其周边干线的地产及物业开发,促进当地的经济、文化、贸易等的发展和交流。
二、城市道路交西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一)坚持科学实用的原则
城市交通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了很多的方面,物质上它包括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规划、管理、城市生产、生活活动以及资源等因素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人文上包括决策者、开发者以及广大市民等群体的利害关系等。
所以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实用方法,正确的调和物质和人文直接的关系,做出科学、实际的环境评价。
(二)遵循综合评价的原则
许多评级对象涉及的因素、环节等繁复多变,因此需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客观评价。
(三)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的原则
人们对于道路交通发展与环境的影响做出准确的评价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树立全面的需求观、正确的目的观及科学的资源观。
城市道路交通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因素选取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不仅仅需要研究侠义的自然环境因素和城市环境因素,还要具体的考虑城市中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等综合因素。根据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可以把需要考虑的因素分为自然生态因素、经济生态因素、社会生态因素三大类。
城市交通影响的生态环境因素包括绿化、水质、空气质量、噪音等多方面;社会环境因素则包括地区性质、发展、社区传统等。
(一)自然生态因素
空气质量:通过机动车排放尾气的超标率、排放浓度、机动车净化装置安装率等几方面来反应。
噪音:在城市交通噪音的测试中,大都是以累积的分布声级和等效连续声级来反应城市噪音。
累积分布声级包括三项:L10,L50,L90;
等效连续声级Leq是指声级能量的平均值,我国采用噪声评价标准为Leq;
噪声污染指数Lnp是指在等效连续声级的基础上,加上表示烦恼度增加的噪声起伏值:Lnp=Leq+d,d=(L10一L50)o
绿色覆盖面积:绿色覆盖面积就是在城市交通道路的逐年增加情况下,绿地覆盖面积包括绿地率、绿化覆盖面积、干道绿化率(干道绿化率=已绿化主次干道长度/城市主次干道总长)等。
(二)经济生态因素:城市道路交通影响还包括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提高运输效率,节省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
(三)社会生态因素:包括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可以综合临街群体的居住满意度、出行满意度、交通安全度等。
城市道路交通影响评价程序及内容
综合上述城市道路交通影响评价的准则、对象、范畴等,其内容及程序如下:
(一)城市交通行为简述:城市道路交通的法规、管理制度、工程项目等相关交通行为的时间、内容。范围等方面的概述。
(二)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现状:对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的多方面调研及分析。
(三)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因素的确定:对城市交通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后,掌握未来城市之间交通发展的要求,选取相关的环境因素,并注重环境因素的重要程度,从而决定环境影响评论的深度
(四)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预测和分析:根据城市交通行为,例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路线走向、距离、宽度、车道数、建设材料的等参数结合城市用地规划对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
(五)城市交通环境保护与治理:提出合理的治理交通环境污染,检验效果。
(六)方案评价与选取:总结城市交通行为的环境影响,在对相应的环境治理基础上比较,以环境影响分析为基础,最后立足于高起点,把握全局选取方案。
五、城市道路交通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范文4
关键词:交通;规划;现状问题;目标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1 我国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特征
一个城市、一个地区,运输系统的一个国家,都由各式各样的相对独立和相互合作,相互通信类型添加到。城市交通是一种独特的交通系统,由不同类型的流量相同的组合。现代交通的优势是能够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包括速度、 方便、 舒适的程度。在此意义上,现代交通工具已与现代社会 (包括城市规划) 集成的各个方面。
1.1是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外联系和交往的加强,城市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的联系加强了,概念的综合的运输和综合的交通规划,更清楚地要求我们加快对外交通设施的建设,清除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通道,利用对外交通条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1.2 是随着城市交通机动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城市交通的机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城市交通现代化的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趋势,我们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对策。现代城市交通的“流动性”是最重要的亮相, “流动性”是“快”和“效率”的追求的精髓,这是与时代精神,城市交通“机动”必然的趋势正在迅速上升是一致的。西方国家城市交通机动化的进程伴随着非机动交通的衰退,因之而产生的相对单一的机动交通的组织和交通问题的解决都比较简单。中国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发展很不均衡,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机动化水平还比较低,由于大量以自行车为主的非机动车交通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城市交通的复杂性是很明显,解决交通问题是非常困难。城市交通是顺应城市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的。城市交通拥堵是在一定程度上经济繁荣的城市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性能。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城市的人口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人口密度越来越密集,人口减少的整体质量水平在一定程度。这些也是导致交通问题复杂的问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增加的速度,机动和非机动车辆,行人没有交通激化矛盾,机动车交通守法意识薄弱日益明显的矛盾。同时,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旅游和交通量的日益增加的人口数量,增加行驶距离,交通需求的增长,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在销量上,将始终保持与城市交通发展的步伐,这是一个客观必然性。然而,城市和城市交通的发展肯定不是无限制的交通挤塞情况将会导致地理、 搬迁和运输交通来源 ; 变化我们的城市公共交通近期发展已成为解决效果明显的城市交通问题。因此,我们不能把城市交通的发展视为洪水猛兽,我们必须了解的城市交通形势的发展,解决的信心和决心城市交通问题。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机动化势必会对人的行为与城市窗体巨大影响,城市机动化的发展将会限制的城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现代城市交通的复杂性要求我们的战略对城市交通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全面规划,城市规划为城市和准备的城市交通发展的现代化。
2 现代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基本内容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分析和城市交通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研究,统称为:
2.1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重点工作,并作为城市道路网规划的根本依据,它的基本组件包括:
2.1.1 现状分析:
分析城市交通发展的过程、出行规律、特性和现状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2.1.2 城市发展分析:根据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和模式,分析城市社会经济和空间发展,城市交通的整体发展水平预测;
2.1.3 战略研究:
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目标的决心,确定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使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交通的政策,预测城市交通的发展,交通运输结构和指标,指出其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政策的实施规划;2.1.4 规划研究:
结合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并初步计划的基本结构。2.2在网络计算入城市路网规划的传统城市交通规划和道路交通,统称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重点结合的布局与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关键要素。
2.2.1 规划方案:
基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结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特别是城市对外客运和货运交通,城市道路系统,城市交通系统和设施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案,确定选址的执行有关的技术要素的规划和建设标准和土地大小城市的主要陆路运输设施 ;
2.2.2 交通校核:
基本形成在规划方案中,对规划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检查交通的运输规划方法给予反馈,并从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两个方面进行修改,以确定最佳方案;
2.2.3 实施要求:
提出对道路交通建设的分期安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要求。3 现状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一方面要解决运送大量城市客流,以满足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需要,同时又要解决由这些活动产生的矛盾,这些矛盾包括交通拥挤、交通肇事、交通污染及对城市景观的破坏等等。在分析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是交通发展战略的城市交通网络规划研究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和城市道路的基础。现状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3.1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不能满通增长的需求
城市交通需求的增长与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市人口增长、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和城市人口分布有关。城市人口的过度增长,城市布局的不合理,城市人口分布的不合理,不必要的加大了城市交通的出行量和出行距离,是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3.2 南北不通,东西不畅
这种状况表明,城市交通设施,城市路网体系缺陷的缺陷。
3.3 交通混杂,交通效率低下
这是现状无论城市交通网络功能(交通,无论生活),速度,没有区别,以及功能和缺乏协调,造成道路侧与自然。
3.4 重要交通节点拥堵
除了汇聚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现状,并缓冲处理不当的事情,对重要节点的规划细节的安排是有缺陷的。此外,设计问题和道路交通管理在城市的细节往往是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生产和运输效率的重要因素。
4 现代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目标
4.1通过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率的提高;
4.2确定城市交通结构合理,充分发挥运输联运潜力的各种模式,促进城市客运系统,货运交通的协调发展和高效运行;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有很多(如历史遗址),以解决金融允许居民搬迁,很快就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交通设施;
4.4通过各种投资,以改善交通可达性,扩大了城市的发展空间,以确保新发展地区能够获得高效率的公共交通服务;的前提下,满足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的速度,在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拥塞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多元化4.6有效的财政补贴,社会支持和科学,交通运输,是价格水平,以适应市民的承受能力越好。
结束语:城市综合交通覆盖存在于城市和各种形式的运输城市方面,包括城市交通与城市交通,无论。城市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而复杂的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更突出,全面的思考和全面的方法已势在必行,经过艰苦的努力,出行难,难在城市交通的真正意义上的驾驶这样的民生问题,更加安全,顺畅。
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范文5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 车辆的迅速发展与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不协调
自21 世纪开始,国际汽车市场全面开放,汽车价格也一降再降,加上国家大力支持私人购车,近几年我国私家车数量增长迅速,造成城市交通严重拥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正因为太过重视经济的进步,而忽略了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而导致车辆的不断发展,交通建设的不断滞后,这样供给和需求之间就必然产生矛盾,从而导致交通拥堵的问题,它也成为了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实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严重矛盾所在。
1.2 交通发展战略不明确,缺少合理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
在我国城市中,大型城市道路主要分四种: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中小城市往往没有设置快速路。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一直强调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道路交通设计也是如此,我们要首先对城市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且在执行过程中要有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工作健康持续的进行,不能盲目。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要将规划和管理统筹结合,但是这点也正是我们所缺乏的,而且一部分工作人员对道路划分标准的理解还各有不同。正是由于这种一直以来的对各类道路划分标准的理解不一,交通发展战略不明确,缺少合理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使得道路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存在一些失误。不利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同时也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
1.3 道路规划中的主干道和支路建设主次关系不合理
长久以来,我国的道路交通建设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在规划建设中只重视主干道及立交桥的建设而忽视支路或次干路的建设。这种规划建设,在车流量增大之后,得到的必然是交通拥堵,在我国城市道路支路网的密度大大低于国际通用标准,也是由于这个原因造成的。正是由于这种主路网与支路网的不合理性,决定了城市交通不得不集中在几条主干道上,这就容易造成车辆过多而形成交通堵塞。
1.4 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建设被城市规划所忽视
从最近几年的交通规划工作来看,三块板道路断面布置是非常常见的,也是规划中较为普遍的,但是往往正因为这样而忽视了对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专有车道的设计和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造成交通不通畅的情况发生,尤其是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原因就在于没有专用车道,各类车辆会相互干扰。还有原因就是环境、经济等带来的影响,所以单单只依靠拓宽现有的道路,又或者加大路网密度都是对于解决交通拥堵方面不太现实的做法。所以,只有加大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利用率,才能有效避免城市道路交叉口因各类车辆干扰而影响城市交通通畅程度的情况发生。
1.5 道路建设对人居环境的破坏
由于道路规划建设的规程中需要拆掉现状道路两边的房屋,而往往这些需要拆迁的房屋是城市的风貌或者文物古迹;另外需要拆迁的有些居民区是体现城市建筑特色或者城市环境风格的重要保护区;同时道路建设往往是通过减小道路绿岛、人行岛或者非机动车道来增加机动车道宽度,便会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1 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调查
在我国大中城市,交通拥堵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在上下班、节假日更是堵上加堵,要想从根本上做好城市交通规划就要从交通现状出发,做好深入的调查,这是根本。在调查中,要对到手的资料进行细致的划分和查阅,例如:位于重要交通地带的小区划分、经济区域划分、土地利用资料、机动车出行特征资料、往年的交通道路的车流量、城市居民的出行规律、现有交通管理设施及效果资料等等。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下几个特点,交通调查面广,调查工作量大,资金投入多,由此可见,有的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单位,甚至有关政府部门领导对基础数据调查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在原有交通规划资料搜集的基础上,作些补充调查即可,以致于规划方案与现实脱节,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在一些有价值的方面我们在规划中要给予重视。
2.2 积极做好交通需求预测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要积极的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它是决定交通规划工作的“开路先锋”,也是基础性工作,交通需求预测的进行第一要务就是对城市交通出行量做一个事先预测,当然这个预测不是随意编造的,要考察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每个路段在一定时间内的行车状况等等。其次就是要对交通设施或系统进行分析、论证,各个路段、路口以及整个路网的通行
能力都必须满足现状、近期或远期出行的交通需求,因此只有搞好流量预测才能了解该路网能否满足该城市的出行需求,并由此加以改善。
2.3 促进公共交通发展
我国的交通规划及管理的水平其实还相对落后,交通信息服务、公共交通管理的整体水平都还有待提高。一是交通组织不合理,客流分布不均,影响交叉口路段的通行效率,导致路网交通拥堵;二是缺乏交通需求管理,大部分城市仍然缺乏有效的措施,迅猛增长的交通需求与发展滞后的交通管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促进大容量、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的发展,确立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形成以地面公共交通为主体,以客运轨道交通为骨干,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立体化、高效、安全、经济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2.4 增大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投入,统一规范道路功能
道桥设施是交通的前提,是缓解交通压力的基础保障。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的背景下,我国将增加对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投入,大力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网的密度,特别是支路和次干路的路网密度。在建设过程中要统一对快速路、主干路、支路等道路规范标准的理解,确保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相适应。
2.5 实施智能运输系统
智能运输系统(ITS)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且高效途径。ITS 是通过对关键基础理论模型的研究,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有效地应用于交通运输系统,从而建立起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2.6 引导居民低碳出行
低碳出行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出行。运用交通政策和市场机制引导和鼓励居民在出行中选择低碳交通方式,倡导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鼓励和推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自北京迎办奥运会以来,北京的低碳出行政策就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包括使用无污染公交系统,鼓励小距离步行等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反应。北京在低碳绿色交通建设上的经验可以推广到全国有条件的城市。
三、结束语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使得城市建设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所想象的“畅通工程”也在加快着运行,要保证这些工作都有序进行,就要各地市积极响应,进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编制工作。在众多的实例研究中,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整个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城市的发展所服务。一个良好的城市道路规划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庄严,罗辑. 促进城市交通发展、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之路[J]. 交通工程通讯,2000(2).
[2]盖春英,裴玉龙. 基于公路网的路段交通量预测方法研究[J]. 交通工程通讯,2001(2).
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范文6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道路等级;交叉口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道路的定义和现状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按一定的长度、宽度经人工修筑,可供人、车通行的带状构筑物。
现状:进入21 世纪,随着我国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镇)人口的集聚,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大,以及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客观事实,我国现有各类城市都面临着现状道路的容量不足,道路功能不分明,路网布局不合理,各类车辆与人流混行,城市公共停车场缺乏,高峰时段车辆拥堵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因此编制好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已成为各城市人民政府的当务之急。
二、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意义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总体布局的骨架,其规划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而。
(一)城市道路系统不仅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还反映着城市的而貌与建筑风格,体现城市特点
例如政治中心城市与工业城市、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平原城市与丘陵、山地城市,它们的城市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它们的城市道路系统也各有其不同之处与其特点相适应。通过规划相应的道路系统,使城市中各个有关组成部分,由城市道路系统构成相互协调,有机联系的整体。
(二)城市道路系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我们说城市道路是城市总体的骨架,它一旦形成就极难改变,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不仅要满足当前的交通要求,而且要能适应近期和远期的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就是从城市远景的交通要求进行道路系统布局,以城市的近期交通需要来逐步实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三)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使城市中不仅有方便的内部交通联系,而且有完善的对外交通联系
城市交通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城市范围内的交通;二是城市与其它城市或地区之间的交通,即城市对外交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中,汽车交通在城市的对外交通方而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编制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时,必须使城市的道路系统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等有直接联系,保证城市对外客、货运输任务的完成,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三、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要点
(一)道路交通通行等级及其规划
1、快速路
一般大城市、特大城市,以及城市用地窄长(长度超过30km) 的带状城市,可设置快速路。快速路应与其他干路形成系统,与城市对外公路便捷地联系。快速路的断面原则上不设非机动车道,即不允许非机动车通行。对外交通量大的路段,为确保行车安全,可在双向车道之间设置中央隔离带。应尽量控制和减少快速路与其他道路交汇的数量。另外,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大型公共建筑,如必须设置时,其出入口应设在次干路上,快速路穿过人流集中的地段,应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
2、主干路
主干路一般作为城市主要的交通干路,其道路断面应分别设有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让它们分道行驶,其分隔带在两个交叉口路段之间宜连续,以防止人 行经非机动车道横跨机动车道。主干路两侧不宜或尽可能减少设置公共建筑的 出入口,必需设置时,要经过交通管理部门的审批。
3、次干路
次干路相当于城市地区级或居住区级的道路,其道路两侧可以设置公共建筑,并可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以及公共交通站点和出租汽车服务站。
4、支路
支路可以与平行快速路的次、主干路相接,但不可以与快速路直接相接,对于不得已必须与快速路相接时,应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或下沉式立体交叉穿过快速路。支路允许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市中心区,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交通设施内部的道路相接,支路应满足公共交通线路的正常通行的要求。
(二)城市道路网密度
城市道路网密度要兼顾城市各种生活的不同要求,密度过小则交通不便,密度过大则造成用地和投资的浪费,也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一般认为主干路间距为700-1200米,次干路间距为350-500米,支路间距为150-250米。快速路的进出口道路间距一般不应小于300米并且道路间距为300米以上。一般情况下,城市中心区交通量大,市区中部次之,边缘区交通量较少。因此,中心区道路网的密度应当较大,市区中部次之,边缘区最小。即中心区道路间距为300-400米。密度为5-6km/km2;市区中部道路间距为500米左右,密度为4km/km2左右;市区边缘道路间距为600-800米,密度为3km/km2。根据城市建设的经验,大城市的道路密度以4-6km/km2为宜。
(三)城市道路交叉口空间规划设计
1、通行能力匹配设计
按进口道通行能力与路段相匹配的原则,应增加进口道的车道数,以弥补通行时间的损失。具体增加的车道数要视各进口道流入交通的实际需求情况等加以确定,同时,出口车道数不应少于每个进口道的该流向车道数。
2、交通流空间运行秩序
(1)机动车通行空间
通过地面划线或交通岛的形式,将每一股车流的流线加以确定,使车流各行其道。渠化路线应简单明确,根据各流向车流的安全行驶轨迹设计。交叉口内把各流向的交通流行驶轨迹所需空间之外的多余面积用标线或实体构筑成导向交通道。导向交通岛间导流车道的宽度应适当,避免因过宽所引起的车辆并行、抢道现象。
(2)自行车与行人通行空间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多为三块板构造,混合交通流在交叉口合理的渠化方法是 将自行车与行人过街通行区域并行设置,与机动车分离,避免左转自行车随机动车直接斜穿交叉口,通过二次过街实现左转。对于道路等级较低、断面较窄的一块板道路,自行车流与机动车流交织,干扰严重,可采用自行车提前待行的方法,设计自行车与机动车前后分开的双停车线,避免自行车主流与机动车的交织与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流混杂。
3、通行效率设计
(1)右转车储车空间的设计
人行道位置靠近交叉口中心,当右转机动车在相交道路的人行横道前受阻时,车辆就停在本向的人行横道上,这样即占用了行人过街的通行空间,同时也阻挡了直右混行车道中的直行车,还会给本向的非机动车通行带来很大的不便。为此,可将人行横道适当后移,在两条相交的人行横道之间留出一个小汽车的停车间距,这样可大大降低右转机动车对行人和直行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的干扰。
(2)自行车膨胀流的处理
当自行车在交叉口排队时,间距很小,排队紧密,而当自行车在停车线驶出时,由于安全行驶的需要,其前后左右的间距均需加大,形成膨胀流。故在交叉口空间处理上应考虑自行车通过交叉口时的膨胀宽度。即在直行机动车与自行车通行区域之间留出一定的安全空间,以消除影响。
4、交通安全设计
在机动车道较多、人行过街横道过长时,绿灯末期行人无法安全通过,应在道路中央进出口道之间辟出一定宽度的区域,作为过街行人安全待行区。过街行人安全待行区的宽度应不小于2m,最小不得小1.5m,否则起不到安全待行的作用。具体设计方法为:
(1)有中央分隔带的道路,利用分隔带做安全待行区,并保留端部1~2m的分隔带,对驻足的行人起保护作用。
(2)无中央分隔带的道路,应压缩进出口车道宽,设置安全待行区,并以彩色涂料醒目标出。
(3)自行车与人行道的无障碍设计和各种管线的布设位置不应使交通流运行通道上产生物理障碍。
(4)动静统一协调的交通环境,构成优美的城市景观,交通存在于城市之中是为了输送和联系,这种运动创造了视觉感受的运动美。交通流运行轨迹平滑、柔顺,不仅便于交通管理,还能提高道路设施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