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物流配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物流配送范文1
关键词 网格式物流配送;理论;农村电商;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F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347-02
Analysis on Effect of Network Mod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on Rural E-commerce
YANG Jian CHEN Xiu-ying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Zhejiang 316022)
Abstract Theory of network mod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was expounded,and the network mod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was analyzed using SWOT metho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Key words network mode logistics distribution;theory;rural e-commerce;SWOT analysis
随着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大型企业将视野投掷到农村,农村电商发展规模逐渐扩大,2015年“双十一”购买数据分析显示农民网上购物比例约占67%,但农村现有的物流配送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大规模农村电商发展的需求。因此,改进和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迫在眉睫。“网格式”的物流配送方式根据农村物流特征而采取新型的物流配送体系,缓解农村物流发展滞后的不足。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等理论分析农村电商与物流的发展,旨在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
2015年11月11日,全国8 000余个农村参与2015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购买额突破900亿元。在电商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商对物流配送的要求也严格了许多,由于线下消费者直接与供应商进行交易,而供应商与订货商大多也是直接交易,加上农民购买产品相对来说少而单一,这就要求订货商一次性少数量、多批次订货,加大了订货商的成本,因此迫切要求建立一套集成化、规模化的物流运输配送体系。除此之外,待快递员送货到指定地点后,农民取件签收又是一件棘手的事。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设备较差、快件物流信息与网络不衔接、交通运输设备不健全、道路都是乡村小路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其物流慢且到达率不高,而农村的物流分布点几乎都在镇或者市,农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上门领件,若所买之物不尽人意,退换货也比较麻烦,长期以往会削弱他们对网上购物的激情,对农村电商的长期发展大大不利。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行,大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减少农户受灾损失、支持农户快速恢复生产活动、稳定农民收入等原因,使得农民在收入上有了一定的保障,以及农村网络设备的完善、道路的修建等,使得农民们边际消费倾向逐渐提高,带动了农村电商发展。曾经有人提出“要想发展农村电商,物流需先行”[1]。
1 “网格式”物流配送理论
“网格式”是指在物流到达指定地点后,根据农村村落的设计、农民的习惯以及距离农民居住点的长短等因素而分配多个物流分布点,将一个大区域分割成不同的小块,在空间上近似网格状,以方便农民们收取快件,更能满足农民网上购物收件的需求,其所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行为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Abrabam H.Maslow于1943年提出,分为5个层次,由低级向高级需要排列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2]。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恩格尔系数在农村家庭的比重渐渐降低,人们更加追求高层次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结构也发生空前绝后的改观,网购热潮致使对物流要求的提高。
1.2 区域经济联系理论
马克思唯物辨证法中提到,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完全孤立的事物,经济发展也不可能处于发展的“真空”状态。区域经济联系主要是指资金、技术、人才等的流动,包括很多方面,具体见表1。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依赖于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而物流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进步。
2 “网格式”物流配送方式对农村电商发展的SWOT分析
2.1 优势(Strengths)
首先,“网格式”物流配送主要是针对快件到达指定农村地点后,由相应的农村物流技术管理人员根据当地农村村落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并设定相应的物流服务网点,配备基础物流设备,以保证快件快速送到农民手中。此外,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堆积,“网格式”物流配送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型,使得一部分农民可以从事物流配送。由农村所在地人负责物流配送,更能保证快递快速送达。这是由于当地人对自己的生活区域充分了解,对村落里的每条道路通达及平坦程度、农户居住地编号都了如指掌,再加上村里物流配送服务技术含量要求低,所以农民完全能够胜任这样的工作。
其次,“网格式”物流配送实现了“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以顺丰快递公司为例,顺丰快递拥有今天如此之高的赞誉与它始终以服务客户为宗旨联系紧密,顺丰速递公司将服务至上作为公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2 劣势(Weaknesses)
2.2.1 “网格式”物流配送使物流成本大大提高。“网格式”物流配送大大增加了物流运输成本,农村电商的发展对物流的要求提高,使得农村物流服务网点增多,需要更多的物流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也需要消耗成本,加上物流配送车辆的短缺,车辆的修护、保养都增加了物流成本。其次,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专业化等特征,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撑,农村网络体系的不健全、网费普遍偏高等都在无形中增加物流成本。最后,由于农村道路不平等原因,“网格式”物流在配送过程中极易受到颠簸而破损,根据 《物流法》相关规定,物流公司对破损物件应予以原价赔偿。
2.2.2 “网格式”物流配送服务质量日趋下降。现今,农村电商发展规模逐渐扩大,需要更多的农村服务网点,有些对职业缺乏专业化的物流工作人员为一味求效率而忽视服务质量,使得广大农民为之不满。有些偏远地区的物流业几乎成为垄断产业,工作人员由于素质低下等原因,使农民不满程度加深。更重要的是,物流业发展到现在,它的职责不仅仅是送货,还需要负责协调、协助买卖双方完成销售活动的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由于“网格式”物流配送还未全面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专业化、自动化等目标,使得物流有些环节的脱节,最终引起消费者的不满[3]。
2.3 机遇(Opportunities)
农村电商发展的前景广阔,农村”网格式”物流配送在未来的20年内会取得惊人的突破,对“网格式”物流配送的要求也转向更加重视效率、人性化。而且,我国大部分农村开始进行城镇化的改革,村落分布状况由原先较为分散的状态发展为如今空间集聚,这将大大减轻“网格式”物流配送的压力。其次,农业保险政策的完善为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表2)。从表中数据分析,农产品保险完善,各级财政对农产品补贴是农民自交费用的若干倍,再加上对该地区而言,农产品种类的覆盖面广,大大保障农民收益。根据边际消费理论分析,这将为农民的消费提供前提,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保障。
2.4 挑战(Threats)
目前,城乡物流业发展存在很大差距,且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国家对绿色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物流的发展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在废弃物处理、汽车尾气排放、交通拥堵等方面,都将成为绿色物流发展的阻碍因素。
3 “网格式”物流配送的完善措施
3.1 提高“网格式”物流配送服务质量
提高服务质量,需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全面了解客户的需求,改变传统物流服务观念,即服务仅是客服人员的职责这种错误的观点,应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快递工作人员的素质。
3.2 合理分配物流工作内容,重视过程的精细化、合理化,提高专业配送化水平
由于技术、距离远近、物件大小、产品数量的不同,在计算出合理配送路线后,还应选择最优交通运输方式。从运输的速度,交通工具的灵活性、连续性,受外界自然环境的干扰程度、运输量以及运输价格等方面综合考虑,最终合理选择空运、水运、陆运、铁路运输还是多种运输工具相结合的运输方式以保证物流快速、有效、低成本地到达指定地点。
3.3 根据消费者消费习惯、行为等特征,预估所需产品种类、数量等,提前送达
根据以往购买数据推断出某地区人类消费行为以及经常购买产品的类型,推测出这一地区人们所需的产品种类及数量,提早将产品分派到与之相近的指定仓库,待客户下单后,就近提货,及早给客户送货上门,提高物流配送效益[4]。
4 参考文献
[1] 张高科.农村电商需物流先行[N].中国农资,2015-09-04.
[2] 陈修颖,汤放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路径及相关政策分析:基于广东省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农村物流配送范文2
一、引言
物流配送模式是指构成配送活动的诸要素的组合形态以及其运动的标准形式,它是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并根据配送对象的性质、特点、工艺流程而相对固定的配送规律。按照组织方式,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以下3种物流配送模式。
自营配送模式: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生产流通业或者大企业一般广泛采用该模式,通过组建自己的车队,自己的人员等,完成货物采购、货物配送、费用结算。
第三方配送模式:交易双方把自己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该模式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企业不拥有自己的任何物流实体,将商品采购、储存和配送都交由第三方完成。目前,我国的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提供商主要包括一些快递公司(如顺丰、申通、圆通等)和国内邮政体系(e邮宝)两种。
共同配送模式:几个企业为了各自的利益,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配送企业或者约定的几个配送企业提供配送服务,以实现整体合理化的协作型配送模式。该模式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配送活动,通过作业活动的规模化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城乡物流配送现状
城市与乡村的物流配送主要集中在“进城”物资和“下乡”物资的配送。“下乡”物资配送是指城市向农村配送物资,进城”物资配送是指农村向城市配送物资。本文提到的城市与农村均是指狭义的城市(市、县)和农村(乡、镇、村)。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农村经济建设,农产品的品种多样化和产量的规模化在不断增加,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线上电子商务也在蓬勃发展,“进城”物资与“下乡”物资也在增加,而线下的物流配送则明显滞后,仍停留在以前的自营模式为主,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下乡”物资配送
“下乡”物资主要为工业产品、农业物资、日常生活用品等。“下乡”物资物流配送过程: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城市商、批发商、网点乡村批发点、网点。生产企业通过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将产品配送到城市的商或批发商处或配送网点;城市的商或批发商大多通过货车把产品配送到乡村的批发点或网点。由于货物运输车辆的主体不同(第三方物流车辆、批发商自有车辆、农民自有车辆等),目的地也不同,同时运输车辆无法及时获得“进城”物资的配送信息,所以完成计划内的运输任务后,大部分车辆空载返回,造成运输成本偏高。另外,乡村的配送网点多是自发形成,没有合理规划,配送过程迂回曲折,运输路线重复,极大降低了配送的及时性。
2.“进城”物资配送
“进城”物资主要为农产品、手工品等。“进城”物资物流配送过程:农产品生产地农村集货地、配送网点城市分货地、配送中心、消费点。农产品生产地通过农用车将产品运送到乡村的集货地或者配送网点,回程时偶尔会运载些生活用品或者农业物资等,多数空车;乡村集货地通过货车将产品运送到城市分货地或者配送中心、消费点;农产品配送要求及时、保鲜,有时产品直接用货车从农产品生产地直接运送到城市分货地或者配送中心,不经过乡村集货地。同样,由于货物运输车辆的主体不同(第三方物流车辆、批发商自有车辆、农民自有车辆等),运输车辆无法及时获得“下乡”物资的配送信息,所以完成计划内的运输任务后,大部分车辆空载返回,造成运输成本偏高。另外,城市农产品分货地有很多家,分散在各个片区,造成运输路线杂乱,配送时间拉长,降低了配送的及时性。
城乡物流配送的主要问题是自营自配送,配送模式以自营配送模式为主,没有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多为单向物流、空载运输,加剧运输成本的增加,降低了配送的及时性。
三、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建设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颁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该规划把电子商务物流工程和城乡物流配送工程作为重点物流工程,在物流资源整合、城乡配送体系构建、物流服务平台构建、配送车辆标准和通行管控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基于城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指对“进城”物资与“下乡”物资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共享资源,实现双向物流,循环配送货物,以达到配送及时、成本低的绿色物流目标。
1.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
循环物流配送借鉴于循环取货。循环取货也叫牛奶取货,是英国牧场为解决牛奶运输问题而发明的一种运输方式。每天,卡车在牧场装好牛奶,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路线将牛奶送到各家门口,待原路返回牛奶场时再将空奶瓶收集回去。牛奶取货的特点如下:
其一,牛奶取货配送模式要规划好线路。规划好线路可以保证卡车的?b载率,运输里程比比传统方式大幅度减少,同时充分利用物流包装器具的周转效率。
其二,牛奶取货配送模式是“多频次、小批量、定时性”的物流网络配送,以高频次、小批量的配送降低库存,以固定的窗口时间的及时性的保证卡车回程时的装载率。
其三,牛奶取货配送模式一般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利用公共服务平台共享信息,实现目标化管理,及时保证货物的配送,同时利用现代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加强对运输环节的监控,提高配送效率。
牛奶取货模式通过装载率的提高、信息的共享、物流容器的循环、优化的线路等方面的改善,避免了单向物流,空车返回的现象,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这种模式逐渐为企业所借鉴,并逐步发展成现在成熟的循环取货模式。
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借鉴于牛奶取货模式:货车从城市公共配送中心出发,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到指定的地方装好货物,按照设计好的线路,将货物一一送到乡村配送网点,甚至到货物的最后一公里;待回程时通过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到乡村配送网点装好货物,按照设计好的线路,返回城市配送中心;在乡村配送网点A到乡村配送网点B的时候依照设计好的线路,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可以装载货物,提高装载率。
2.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实现货物信息化、车辆信息化,线路信息化。城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按照“政府推动、政策配套、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模式开展,依托原有的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逐步推进。城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可以同步从三个方面分别开展:货物信息化,利用商品编码录入系统,工作量大,而且更新很快;车辆信息化,将车辆的型号、载重、性质等信息录入系统;线路信息化,主要将物流节点录入系统,由系统规划好线路。技术要求较高。城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长期、繁重、日趋完善的工作,而一旦建设好了,受益无数,从根本上解决单向物流、空载运输的现象。
3.城市公共配送中心建设
城市公共配送中心是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的主要节点之一,连接城市与农村货物配送的中转站,通过储存、分拣、理货、配载等将货物配送到末端节点。政府作为物流基础设施主要投资方,加上配送中心投资大,功能多,设计难度大,一旦建成之后就难以改动,要确实做好配送中心建设工作。第一步:明确配送中心的功能及类型。每个地区的城乡经济不一样,在确定配送中心的功能和类型会不一致,有的侧重农产品,有点侧重工业品,可以建立一个,也可以建立几个,可以单功能,也可以多功能,依据实际情况决定。第二步:明确配送中心的地址。配送中心选址主要从配送中心综合效益角度考虑,方便城市外来货物的配送,也要方便乡村配送中心、网点、最终用户的配送。一般选在城市周边,先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考虑,优先选择公路运输方便的地点,因为汽车运输能实现“门到门”,然后确定合理的配送圈和配送时间,避免反复装卸,缩短配送时间,减少流通费用。
4.乡村配送网点建设
乡村配送网点是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的主要节点之一,能实现乡村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原来的乡村配送网点多为自发形成,散、杂、乱,多为单一的大规模节点(乡镇点)和单一的小规模节点(村点),无法满足需求。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一带多”末端节点模式更适合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一带多”的“一”是指设置一个位置相对偏僻但规模较大的货物集散地(借助邮政物流点),“多”是指多个小型末端节点。每天,指派专门人员多次到小型末端节点收派货并进行货物再集散。可以借助邮政、申通、韵达等快递公司在乡村的物流节点,建设好乡村配送网点。
农村物流配送范文3
不同的连锁零售企业由于其战略、规模、发展阶段、供应链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其物流配送体系的战略定位和具备的功能会有所不同。定位一般分为四个层次:降低成本;提升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我国中小规模的连锁零售企业多数将配送体系定位在前两个层次上,大型规模的企业常定位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少数以物流为主业继而拓展连锁零售的企业自然将配送定位在企业战略的核心。战略定位不同,对配送体系的投入和功能定位就差异很大。定位在提升核心竞争力及企业战略的,一般建有完善的分层级的物流网络,仓储点、转运站等节点功能完善,干线、支线等物流动线衔接有序,与企业ERP系统对接的物流信息系统功能齐全;配送体系涵盖采购、仓储、运输、拣配、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信息传递、售后及退货处理等较完备的物流配送功能,能较好地平衡企业、门店及用户需求,为企业赢得长久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撑。定位在较低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多数建有部分仓储设施、运输线路等,具备仓储、运输、装卸搬运、拣货包装等部分物流功能,侧重在某些关键环节降低成本或提升服务水平;有的连锁零售企业主要依托社会化的配送中心、快递公司、物流公司等,自身较少投入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除了硬件投入的不同,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策略也会有所不同。那些具有完善配送体系的企业根据用户需求、商品销售区域、销售规律等制订不同的配送支持策略,将配送渠道与营销渠道适当分离,为每一个仓储点、转运点制订详尽的存储品类及配送流程,将物流延迟、快速反应、联合库存管理等供应链策略应用于日常管理中。
2改进物流配送体系
2.1电子商务的战略定位
连锁零售企业借助电子商务进行转型升级,首先要明确电子商务在企业战略中的定位。目前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将电子商务定位在四个层次:实体门店销售的补充,电子商务主要为销售展示、增加渠道;全渠道策略,开发基于电脑PC端、手机端等网上在线销售渠道,线下门店与线上网店互为补充;转型升级的主导方向,将网上在线销售作为企业未来的主导方向,线下门店为补充;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创新引擎,借助“互联网+”进行企业流程再造,创新商业模式。借助电子商务进行转型升级,电子商务就不能仅仅为线下门店的补充,而应成为全渠道策略的重要方向或企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2.2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挑战
相对于有限范围的线下门店,网店用户的分布区域大幅扩展,网店用户的购买特点及对配送服务的高要求对原有配送体系及配送策略带来新挑战。如配送范围的大幅扩展;小批量多品种购买导致物流“碎片化”,配送品类的扩展及多样化组合要求,配送流量及成本控制变得更复杂;用户对物流信息实时跟踪的要求使信息化管理难度加大,成本提高;“双11”促销等短时间的爆发性需求突破配送量极限等。虽然国内涌现出多家快递公司和专业物流公司,但其规模、服务模式和水平还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升级发展的高要求,这也是电商巨头京东、阿里巴巴等近年来投巨资进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重要缘由。具有一定物流配送设施和若干线下门店的连锁零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对其原有配送体系构成的挑战有时是巨大的。一些连锁超市曾尝试将线下产品放到网上开辟新的销售渠道,结果发现其配送成本高居不下,反倒挤压了线下门店的盈利空间。
2.3基于连锁门店的“O2O”物流配送体系重构
借助电子商务优化商业模式,连锁零售企业必须进行物流配送体系的重构。大中型连锁零售企业一般具备较大的门店规模及合理的空间布局,发展电子商务时充分拓展线下门店的物流功能,对企业内外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创新,使线下线上协同,构建“O2O”物流配送体系。
1)物流网络规划的调整。
确定新的物流配送体系的配送范围、网点数及空间布局、层级划分、节点功能等。如苏宁易购在全国范围调整构建了层次清晰、功能合理、配送区域衔接的庞大物流体系,支撑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转型升级要求,创新商业模式。
2)设施设备、信息软件等技术升级。
电子商务销售、配送常常面对诸多不确定性,这对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柔性配送能力等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多数企业需要提升原有设备设施及信息系统的技术水平,如采用自动化存取及分拣设备、高效订单处理系统、快速信息识别、处理及传递系统、先进的线下线上综合管理系统、应对爆发性需求的柔性配送系统等。
3)配送策略创新与细分。
出于提升服务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许多网店创新配送策略,将配送服务分为多种规格、多个档次。如配送时限分为一周、48小时、24小时、半天、2小时、按指定时间配送到位等;配送费用分为用户承担和适当减免等类别;配送环境条件分为常温配送、冷藏、冷冻恒温配送等。据商品特性分为是否易碎品、是否贵重物品、是否危险品配送等。总之,企业要从用户视角、企业运营视角、监管视角等多维度制定细分的配送策略,平衡企业、用户、线下线上门店的需求,为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供长久竞争优势。
4)流程再造与融合。
部分具有前瞻性企业将电子商务作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创新引擎,将企业战略由“商务+互联网”转向“互联网+商务”,创新重塑商业模式。这类企业以新常态下用户需求为导向,对原有工作流程进行颠覆性的重塑和再造,改进组织结构和运营秩序,创新用户响应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盈利空间,以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行业标杆式的先进企业。
5)关注“最后一公里”和“最后100米”问题。
电子商务突破了原有企业线下门店的布局边界,县域乡镇和农村地区成为电子商务的新领地。目前县域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较低,物流配送发展相对滞后,少数开辟了县域以下经营区域的快递或物流企业由于流量少、费用高难以盈利。因此,解决“最后一公里”和“最后100米”问题需要企业慎重思考、科学筹划。一些部委、知名电商、快递企业开始布局推进涉农物流体系建设。国家邮政系统依托遍布乡村的网络优势(加流动服务车)、政策优势、业务优势等,2014年初启动“快递下乡”工程,增加乡镇服务点,开展多地区与交通运输部门合作带货等。全国供销社系统多年来以“新网工程”等推进农村地区双向流通。阿里巴巴大力进军农村电子商务,2014年10月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在3年至5年的时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京东加快县级服务中心建设,并与“京东帮”互补推进农村电商发展,2014年上半年京东在农村的利润增长比城市高了3倍。苏宁于2013年将触角伸向农村电商,将原建的三四级市场的代购点、售后服务网点等升级改造为集销售、物流、售后、客服等功能为一体的苏宁易购服务站,目前全国已建1000多家,未来规划达到10000家。2015年苏宁计划除、新疆和青海以外,全国乡镇配送24小时送达。顺丰速运、韵达、中通等少数大型快递企业布局发达乡镇、季节性临时村级点等,拓展农村地区快递配送业务。连锁零售企业拓展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可与部委、知名电商、快递企业的农村物流战略结合起来,在县域农村地区多方合作,推进一网多用、双向流通,减少重复建设,实现渠道优化和合作共赢。城市地区末端配送,连锁零售企业发挥连锁门店的布局优势,将部分门店设为取货点或转运点。门店不足的区域,可考虑建设部分综合服务店,或与顺丰的“嘿客”、邮政系统的社区配送点等进行多方合作,合力解决末端配送问题。
3案例与启示
农村物流配送范文4
[论文摘要]配送业在现代物流中处于关键地位,传统农资供应物流存在许多问题。该文应用现代物流新理念,结合当前供应物流业的实际,提出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的战略思路。
1农资供应物流业面临新挑战
物流配送业是指从事配送业务的组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将供货方的货物,通过各种作业,按照需求,配送到需求的场所。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体,是在某一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物流缩影[1]。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物流配送研究方面已经起步。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陆续构筑起了不同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配送中心作为现代的流通形式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商品物流。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关注和重视现代物流的研究。但目前物流配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90年代以来我国很多城市的物资部门都设立了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通过配送新的流通方式,提高了流通的效率,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方便的服务,改变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和方式。虽然我国城市物流配送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配送业来说,在运作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物流配送的重视,这个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然而,国内农村物流配送尚处于萌芽状态,与城市物流配送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当前“三农”问题是全国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大力发展农村物流配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有力保证。特别是农资流通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而目前传统农资供应物流又存在许多问题,难以适应实际的要求。根据加人WTO所作的承诺,我国将全面开放中国农资市场,我国的农资流通业环境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农资供应物流业的经营与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探讨在国际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应用现代物流理念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问题。
2传统农资供应物流存在的问题
农资物流有农资供应物流、农资生产物流、农资销售物流和废弃物流之分。本文讨论的农资供应物流是以组织农业生产资料的物流为主要内容。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是指种子、肥料、农药、地膜、农机具以及农资生产需要消费的其他原料、材料、燃料、电力和水利资源等。本文着重讨论前四者。传统农资供应物流存在如下几个的问题:
2.1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成本过高
传统农资供应物流业大多是通过行政部门逐级调发的形式,基本上没有面向最终客户,特别是省、市一级的供销社所属的农资供应物流业,其销售的产品往往经过若干级经销商最后才到农户手里,这就造成了流通环节多,成本居高不下。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世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2]。
2.2配送率低,只“送”不“配”的现象十分普遍
配送的核心作用是服务。现阶段的农资供应物流业,基本上是由各专业公司独自进行,经营范围较窄,可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的内容较少,多只是“送”而不“配”。即使配送只作送货上门,配送率也很低。我国连锁企业配送率一般只有60%-70%,差的仅有30%,甚至更低[3]。
2.3流通的方式陈旧,调度管理难度大
传统农资供应物流业的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仓储基础上的调拨,由于目前农资仓储容量不足,库点分布不科学、不合理,规模小,且仓型与机械装备水平低,导致资源配备有限,有些农资从采购到终端需要多次储存。加以交通运力不足,交通运输线路短少,农用专用线配备欠缺。据估计,农村机动力运输量约只占总运输量的20%[2],不能适应农资运输的需要,这些状况造成统一调度管理难度大。
2.4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降低了物流效益
目前,农资信息网络不健全,配送操作大多仍停留在半人工化状态。农户居住分散,沟通渠道不畅,许多信息难以收集、传递,信息化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信息化手段不能适应需要。农资标准化程度低,不少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大多凭人工感觉,误差过大。产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管理都没有统一标准,难以统一操作,给农资的储存、运输和加工造成一定困难,降低了物流效益。
2.5农资管理主体繁多,市场秩序混乱
农资管理主体分散,多头操作,难以应对,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农资流通市场的逐步放开,国家原在农村建立的农用生产资料服务体系正逐步退出或转变,个体经营户迅速崛起,而管理工作又没有及时跟上,目前其流通状况令人担忧。农村市场常常成为假冒伪劣农资的倾销地和批发地,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害农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理顺农资管理体系,整顿市场,迫在眉睫。
3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的构思
在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构传统农资供应物流业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应用现代物流新理念,结合当前农资供应物流业的实际,提出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的思路。
3.1以业务流程为中心,构建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
传统农资供应物流业,一个完整的工作需要跨越多个职能部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协调与沟通工作,这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构建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可以突出业务流程,把原有农资供应物流涉及的多个部门的职能,统一由配送中心来完成。在特定区域范围内,有效地组织物流活动,实现物流组织由职能化向过程化转变。农资物流配送中心下游与投递站衔接,通过投递站面对终端客户;上游与供货企业相连,形成简捷的供应链。由于不同地域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对农资需求的不同。如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对农资需求迥然不同。以福建为例,闽南地区气温高,病虫害发生率高,农药需要量大些;农膜需要量相对少些;该区农业发展水平高,复种指数高,水稻品种要求生产期短些;土壤较瘦,需要化肥多些。而闽北地区气温低,病虫害发生率较低,农药需要量小些;农膜需要量多些;该区农业发展水平低,复种指数低,水稻品种要求生产期长些;土壤相对较肥,需要化肥相对少些。而且闽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为主,闽北地区发展粮食作物为主,这又引发对农资需求更多的差异。凡此种种,都说明农资供应的时间、品种与数量区域性差异特别明显。因此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必须突出区域性特征。根据农业区划原则,考虑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特性和农业发展方向的相似性,建立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它在组织形式上由垂直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变,在功能上由漫散型向针对型转变,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益。3.2以需求拉动思想为动力,促进农资配送与技术配送迅速黏合
需求拉动思想是以顾客的最终需求为根本动力。农资的使用有明显的技术特征,像化肥、农药的用量不是越多越好,多了不仅造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当前盲目施用化肥、农药的现象十分普遍。据报导[4],一些地区使用农药用量是常用药量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常造成药害;化肥的施用量是适用量的几倍,常常造成肥害。又报导[5],我国化肥平均每公顷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使7%的土壤受到杀虫剂的污染。这些情况都缘于农民缺乏科学知识,所以技术指导成为农资客户的急迫需求。随着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对生产资料的供应,不仅仅满足于数量,而是要求多品种搭配。例如化肥供应要按“配方施肥”的方案,多品种按比例搭配,才能获得最佳效果。这些操作过程都必须以技术指导为核心。陈勇认为:我国农业与物流业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共生性。在农业与物流业的“黏合效应”下,重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既为其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又为自身改革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6]。面对农资客户对技术指导的渴望,为了更好满足这一需求,可将农资销售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农资配送与技术配送的“黏合效应”,这应是重构传统农资流通业的最好选择。而且目前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不务正业”,没有真正在推广农业技术上下功夫[7],这又是发挥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作用的好作法,“一举两得”。据此,设计把乡镇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作为农资配送的投递站,面对辖区客户,签订农资购销合同,这种合同必定是技术含量很高的订单,可以保证农资供应时间、品种、数量的准确性,体现出农资配送与技术配送的“黏合效应”。这样可以在相似的农业区内,把分散农户对农资的需求转化成一定范围内对农资的统一需求,形成大市场,取得规模效益。这一配送新体系的构思是:供应商区域性配送中心投递站终端客户。
3.3树立快速反应思想,尽快建立配送管理信息系统
快速反应思想就是企业根据深度了解顾客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满足顾客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此,要建立起以配送中心为枢纽的配送管理信息系统,才能使配送中心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使现代物流管理成为现实。配送中心通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加强与上游企业即农资生产厂家的联合合作,向供应商实现电子订单,开放业务数据,共享库存信息,更好地开展与上游企业信息沟通;另一方面通过物流信息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流动,能动地对市场作出快速的反应,及时地通过投递站将经营触角伸向终端客户,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有利于销售额的提高,从而形成一张高效的配送网,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如智农通物流配送管理系统v1.0致力于敏捷供应链的建设,强调“以要货订单驱动物流,随时保持动态供需平衡”,使得上游的供货商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配送中心所需货品的数量、时间,从而大大降低了库存。这个系统还可以协助物流配送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配送业务流程和资源调度分配计划,从而将客户的需求、物流资源、业务过程和信息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个完整的业务模式中,在保证订货、进货、库存、出货、配送等业务畅通的基础上,实现配送调度、客户服务和订单管理网络化,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物资流通总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8]。
3.4实施关注价值链的思想战略,优化配送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关注价值链的思想战略就是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整合各方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优势,从而实现系统整体效益,使其效益大于单个企业独立经营物流所得效益之和。以这一战略思想指导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加强物流相关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政府在物流现代化上应明确定位,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着眼点,而不是行政干预[9]。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是物流配送技术创新重要成果的一种体现,发达国家已经推行。但鉴于我国对共同型配送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现在还没有系统地分析研究出在我国发展的路径[10]。在这探索过程中,政府要充分认识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的重要性,研究制定构建农资配送新体系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办法,将建立农资配送新体系作为工作的重点,精心组织这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从典型推及全面。同时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上,鼓励构建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农资生产与市场的紧密对接。政府还要组织探究农资物流业变化发展规律,努力打造反应迅速、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平台。建立高效的农资流通的运行监控体系,监测市场,把握市场动态,及时反馈企业。并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优化农村物流环境,调控和规范农村物流市场。
参考文献
[1]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03.
[2]任登魁.现代农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1):72─75.
[3]何阿毜,刘晓敏.建立现代配送中心提高连锁店竞争力[J].福建地理,2006,21(1):23─27.
[4]使用化肥农药要得当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EB/OL].
[5]化肥农药超量使用污染环境触目惊心[EB/OL].
[6]陈勇.现代物流发展与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重构[J].农业经济问题,2006(4):74─76.
[7]李宗如.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徵农业科学,2005,33(4):738.
[8]智农通物流配送管理系统v1.0[EB/OL]..
农村物流配送范文5
[论文关键词]配送业现代物流农业生产资料
[论文摘要]配送业在现代物流中处于关键地位,传统农资供应物流存在许多问题。该文应用现代物流新理念,结合当前供应物流业的实际,提出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的战略思路。
1农资供应物流业面临新挑战
物流配送业是指从事配送业务的组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将供货方的货物,通过各种作业,按照需求,配送到需求的场所。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体,是在某一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物流缩影[1]。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物流配送研究方面已经起步。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陆续构筑起了不同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配送中心作为现代的流通形式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商品物流。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关注和重视现代物流的研究。但目前物流配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90年代以来我国很多城市的物资部门都设立了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通过配送新的流通方式,提高了流通的效率,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方便的服务,改变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和方式。虽然我国城市物流配送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配送业来说,在运作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物流配送的重视,这个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然而,国内农村物流配送尚处于萌芽状态,与城市物流配送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当前“三农”问题是全国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大力发展农村物流配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有力保证。特别是农资流通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而目前传统农资供应物流又存在许多问题,难以适应实际的要求。根据加人WTO所作的承诺,我国将全面开放中国农资市场,我国的农资流通业环境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农资供应物流业的经营与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探讨在国际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应用现代物流理念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问题。
2传统农资供应物流存在的问题
农资物流有农资供应物流、农资生产物流、农资销售物流和废弃物流之分。本文讨论的农资供应物流是以组织农业生产资料的物流为主要内容。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是指种子、肥料、农药、地膜、农机具以及农资生产需要消费的其他原料、材料、燃料、电力和水利资源等。本文着重讨论前四者。传统农资供应物流存在如下几个的问题:
2.1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成本过高
传统农资供应物流业大多是通过行政部门逐级调发的形式,基本上没有面向最终客户,特别是省、市一级的供销社所属的农资供应物流业,其销售的产品往往经过若干级经销商最后才到农户手里,这就造成了流通环节多,成本居高不下。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世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2]。
2.2配送率低,只“送”不“配”的现象十分普遍
配送的核心作用是服务。现阶段的农资供应物流业,基本上是由各专业公司独自进行,经营范围较窄,可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的内容较少,多只是“送”而不“配”。即使配送只作送货上门,配送率也很低。我国连锁企业配送率一般只有60%-70%,差的仅有30%,甚至更低[3]。
2.3流通的方式陈旧,调度管理难度大
传统农资供应物流业的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仓储基础上的调拨,由于目前农资仓储容量不足,库点分布不科学、不合理,规模小,且仓型与机械装备水平低,导致资源配备有限,有些农资从采购到终端需要多次储存。加以交通运力不足,交通运输线路短少,农用专用线配备欠缺。据估计,农村机动力运输量约只占总运输量的20%[2],不能适应农资运输的需要,这些状况造成统一调度管理难度大。
2.4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降低了物流效益
目前,农资信息网络不健全,配送操作大多仍停留在半人工化状态。农户居住分散,沟通渠道不畅,许多信息难以收集、传递,信息化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信息化手段不能适应需要。农资标准化程度低,不少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大多凭人工感觉,误差过大。产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管理都没有统一标准,难以统一操作,给农资的储存、运输和加工造成一定困难,降低了物流效益。
2.5农资管理主体繁多,市场秩序混乱
农资管理主体分散,多头操作,难以应对,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农资流通市场的逐步放开,国家原在农村建立的农用生产资料服务体系正逐步退出或转变,个体经营户迅速崛起,而管理工作又没有及时跟上,目前其流通状况令人担忧。农村市场常常成为假冒伪劣农资的倾销地和批发地,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害农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理顺农资管理体系,整顿市场,迫在眉睫。
3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的构思
在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构传统农资供应物流业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应用现代物流新理念,结合当前农资供应物流业的实际,提出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的思路。
3.1以业务流程为中心,构建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
传统农资供应物流业,一个完整的工作需要跨越多个职能部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协调与沟通工作,这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构建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可以突出业务流程,把原有农资供应物流涉及的多个部门的职能,统一由配送中心来完成。在特定区域范围内,有效地组织物流活动,实现物流组织由职能化向过程化转变。农资物流配送中心下游与投递站衔接,通过投递站面对终端客户;上游与供货企业相连,形成简捷的供应链。由于不同地域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对农资需求的不同。如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对农资需求迥然不同。以福建为例,闽南地区气温高,病虫害发生率高,农药需要量大些;农膜需要量相对少些;该区农业发展水平高,复种指数高,水稻品种要求生产期短些;土壤较瘦,需要化肥多些。而闽北地区气温低,病虫害发生率较低,农药需要量小些;农膜需要量多些;该区农业发展水平低,复种指数低,水稻品种要求生产期长些;土壤相对较肥,需要化肥相对少些。而且闽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为主,闽北地区发展粮食作物为主,这又引发对农资需求更多的差异。凡此种种,都说明农资供应的时间、品种与数量区域性差异特别明显。因此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必须突出区域性特征。根据农业区划原则,考虑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特性和农业发展方向的相似性,建立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它在组织形式上由垂直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变,在功能上由漫散型向针对型转变,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益。
3.2以需求拉动思想为动力,促进农资配送与技术配送迅速黏合
需求拉动思想是以顾客的最终需求为根本动力。农资的使用有明显的技术特征,像化肥、农药的用量不是越多越好,多了不仅造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当前盲目施用化肥、农药的现象十分普遍。据报导[4],一些地区使用农药用量是常用药量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常造成药害;化肥的施用量是适用量的几倍,常常造成肥害。又报导[5],我国化肥平均每公顷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使7%的土壤受到杀虫剂的污染。这些情况都缘于农民缺乏科学知识,所以技术指导成为农资客户的急迫需求。随着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对生产资料的供应,不仅仅满足于数量,而是要求多品种搭配。例如化肥供应要按“配方施肥”的方案,多品种按比例搭配,才能获得最佳效果。这些操作过程都必须以技术指导为核心。陈勇认为:我国农业与物流业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共生性。在农业与物流业的“黏合效应”下,重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既为其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又为自身改革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6]。面对农资客户对技术指导的渴望,为了更好满足这一需求,可将农资销售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农资配送与技术配送的“黏合效应”,这应是重构传统农资流通业的最好选择。而且目前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不务正业”,没有真正在推广农业技术上下功夫[7],这又是发挥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作用的好作法,“一举两得”。据此,设计把乡镇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作为农资配送的投递站,面对辖区客户,签订农资购销合同,这种合同必定是技术含量很高的订单,可以保证农资供应时间、品种、数量的准确性,体现出农资配送与技术配送的“黏合效应”。这样可以在相似的农业区内,把分散农户对农资的需求转化成一定范围内对农资的统一需求,形成大市场,取得规模效益。这一配送新体系的构思是:供应商区域性配送中心投递站终端客户。
3.3树立快速反应思想,尽快建立配送管理信息系统
快速反应思想就是企业根据深度了解顾客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满足顾客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此,要建立起以配送中心为枢纽的配送管理信息系统,才能使配送中心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使现代物流管理成为现实。配送中心通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加强与上游企业即农资生产厂家的联合合作,向供应商实现电子订单,开放业务数据,共享库存信息,更好地开展与上游企业信息沟通;另一方面通过物流信息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流动,能动地对市场作出快速的反应,及时地通过投递站将经营触角伸向终端客户,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有利于销售额的提高,从而形成一张高效的配送网,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如智农通物流配送管理系统v1.0致力于敏捷供应链的建设,强调“以要货订单驱动物流,随时保持动态供需平衡”,使得上游的供货商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配送中心所需货品的数量、时间,从而大大降低了库存。这个系统还可以协助物流配送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配送业务流程和资源调度分配计划,从而将客户的需求、物流资源、业务过程和信息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个完整的业务模式中,在保证订货、进货、库存、出货、配送等业务畅通的基础上,实现配送调度、客户服务和订单管理网络化,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物资流通总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8]。
农村物流配送范文6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配送;B2C;电子商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之中,淘宝网的出现也使得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物流配送与电子商务处于同一条产业链上,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物流配送的发展,而目前的物流配送现状有些差强人意。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模式有利于提高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同时也能够使得物流配送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如何选择则是B2C电子商务商家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B2C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概述
1.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概念
(1)B2C的概念B2C所指的是消费者通过网络来直接购买自己所喜欢的产品,而不需要经过一些中间商的经手,这种购物方式能够减少在商品因为经过的商家过多而提价的现象发生,让消费者享受到最优的购物价格。(2)物流配送的概念物流配送所指的是物流配送员根据顾客的要求,通过分拣、运输等流程,最终将货品送到顾客指定的人手中的一个过程,这是物流中一个较为综合的活动形式。因为我国进行网上购物的消费者遍布全国各地,所以在配送过程中如何合理分拣货品是十分重要的。
2.第三方物流配送在B2C电子商务中的重要作用
在B2C的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显得极为重要,它能够保证交易的完成,并且物流配送环节做得好的话,也能够让电子商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壮大。在B2C的电子商务中,大部分的商品都是需要通过物流配送来完成最终交易的,仅有一小部分是全程在网络中就能够完成交易的。物流配送是在电子商务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绝大多数的商品由卖家发货,经由物流配送这一环节之后才算真正完成了商品交易。目前,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网上购物的发展,电子商务得到了新的发展,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物流配送发展较慢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使其没有办法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购物体验。物流配送对于B2C电子商务来说是一项可以进行利用的有效资源,若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那么物流配送将成为B2C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一项十分有利的竞争因素,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例如,当有一个客户急需一样产品时,其他商家没有办法让物流按其指定时间将货品送到,而你可以,这样就能够让客户对你产生一种信赖感与依赖感,从而让自己的企业比别家的企业更加具有竞争力。因为网络的普及,不论全国何地都有从事电子商务与进行网络购物的人,在以往,过于偏远的地方物流是不会进行配送的,若物流配送能够扩大其配送范围,这样就能够给电子商务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从而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有利于B2C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在B2C电子商务中的应用问题
第三方物流是目前我国B2C电子商务行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物流配送模式,但是因为第三方物流配送在目前尚不够完善,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许多消费者对第三方物流的满意程度并不高。针对这个问题,B2C电子商务企业应该去寻找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到底存在着哪些不足之处,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来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以这样的手段与方法来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从而带动我国B2C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1.没有独立物流配送体系
物流配送的发展速度不及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这导致我国许多B2C运营商没有办法找到适合他们需求的物流公司,在这种情况下,B2C运营商就需要与多地物流公司来进行合作。因为送往固定地区的货品量并不会特别多,因此在与物流公司进行洽谈时,B2C运营商尝尝会使自己陷入不利之地。而为了寻找更优质的服务,B2C运营商有时会不得不选择那些并不能完全满足自己需求的物流公司,而为了使得消费者拿到商品后能够满意,B2C运营商还会对物流配送过程进行监管,这样会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增加B2C运营商的运营成本。
2.综合实力较低
在我国目前的第三方物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物流公司的功能较为单一,并且在货品的运输与配送过程中都没有能够很好的为B2C电子商务企业来服务,没有一套专门针对B2C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方案。与欧美国家对比,我国第三方物流所存在的问题就更加明显,尤其是在服务质量与内容上,这样就会导致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较为迟缓,并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3.无法对物流配送公司进行有效管理
B2C电子商务企业并没有办法直接参与到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的管理中来,当发生配送问题时电子商务企业也没有办法及时进行处理。这主要是因为两方知识一种合作关系,并没有明确的从属关系,所以电子商务企业仅仅只能制定一些条约来对物流配送企业进行约束,但这些条约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而发生物流配送问题时,消费者往往都会把过错归咎于电子商务企业而不会去找物流配送企业,这就使得物流配送质量对B2C电子商务企业的信誉造成了不利影响。
4.物流配送费用较高
因为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因此B2C电子商务企业没有办法控制货品的运输成本,在物流配送这一块需要支付的运费较高,不能很好的降低运费来使得自身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三、改善B2C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现状的措施
1.制定严格准入评估考核制度
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应该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体系,对自身提出一定的物流配送要求,以此来满足B2C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的要求,并寻求更多的合作共赢机会。例如,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要求B2C电子商务企业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水平进行考核评价,如果发现问题就取消双方的合作关系,选择更好的合作伙伴。这样的做法能够提高消费者对于物流配送这一块的满意度,让其对电子商务企业也感到满意,并且也可以让B2C电子商务企业对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感到更加安心。
2.加强与B2C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管理
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在与B2C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之后应该要签订合约,并且配送应该要严格按照B2C电子商务企业的要求来做。比如,当电子商务企业要求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必须在自己所所规定的时间内将货品送到,并且需要保证货品的完好无所,如若出现破损则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赔偿。并且,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可以收集消费者的物流配送体验,并将其反送给B2C电子商务企业,以此来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实力,促使合作的长久进行。
3.建设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中心
为了能够让消费者更快地拿到货品,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可以在一些物流配送的枢纽城市设立一个专门的配送中心,以这样的方式来加快货品配送的效率。而配送中心的设立需要考虑一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点是配送中心应该设立在何处,规模又该有多大等。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需要考虑配送中心周边的交通是否便利,建设又需要多少费用等问题;第二点是配送中心建成之后的管理问题,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应该参与到配送中心的管理中来,将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知识运用于配送中心的管理之中,让其的物流配送技术与管理水平都达到最优程度。
4.组建第三方物流配送联盟
为了能够满足B2C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第三方物流配送的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互相之间可以加强合作与沟通,在不断的交流与互动中,学习彼此企业之间的先进思想与技术,组建起物流配送联盟。这种联盟的存在能够降低彼此之间的物流运输成本,缩短货品的运输时间,良好的服务质量还能够改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与B2C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四、总结总而言之,第三方物流配送对B2C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因此电子商务企业需要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也需要根据目前现状来做出一定的调整与改变,这样才能够让二者得到共同发展与进步。
作者:荣玉伟 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苏雅娜.基于第三方物流的B2C电子商务物流瓶颈问题解决方法[J].发展,2007(1):143-143.
[2]李杨.“自建物流”还是“外包物流”?--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J].对外经贸实务,2012(7):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