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配送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配送概述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 连锁超市 物流配送 选择与优化
引言
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而出现某种零售行业运营状态,即连锁超市,是社会化的产生出来的物体。连锁超市数目和销售金额的一直大幅度提高使得连锁超市形成我国商业层面每一种零售行业中增加很快的主要行业。连锁超市利用物流配送统一购买货物、分开零售实施共享规模利益的商业运营形式。物流配送好差是现代连锁业的竞争热点也是全新利益增加点。连锁超市在运营活动中呈现分店超市多且范围广的现象,物流配送工作量较为繁杂。这时表现出物流配送的重要性,使得其影响连锁超市竞争重要因素。基于此种背景下,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并进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超市物流能力以及工作效率,在提升竞争力和经济社会效益有着非凡意义。
从以上所述可知,连锁超市规模扩大必然带来其配送的相关问题的产生,解决此问题将结合互联网+的背景优势展开研究。
一、互联网+及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概述
(一)互联网+
互联网+是现代产物呈现某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最大程度上发挥互联网在生产生活的各个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效果,把互联网的再创造效果进一步交融于经济社会各个层次上,提高实物经济的再创造力与生产力,形成更加广大的利用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与实施装置的经济发增长新形态。
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将主要用于促使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作为基石的全新一代数据技术和现代创造行业、生产服务行业等多个行业的交融再创造,制造出全新的行业经济增加点,给各个行业给予创造条件,能为产业进行智能化给予一定技术支持,增加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促使国民经济提升品质与增加效益提高。
(二)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概述
1.连锁超市
连锁超市是在之前单独超市上的进行相关联形成整体的一种经营模式,其借助超市的牌子效应展开统一管理形式的输出,利用对自己运营过程与零售技术展开专业化的创造和工作,在提升超市的统一程度,实施出各种资源共用局面下的多家零售商经营而创建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销售系统。我国在1980年引进“自选商场”,真正意义上的连锁超市却是在1990年才开始,现在其已经形成全国范围内商业层面零售行业中增加迅速的行业中的一种。
2.连锁超市物流配送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将“送”与“配”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方式,是依据每一个连锁店铺的补充货物要求与时间计划,对统一采用的各个种类商品展开挑选、处理、分开、包装、组成、配给货物等环节,并且使用科学路线快速、准时、可靠性高送至特定的位置,是某个小部分物流,是物流活动在局部的整理。
连锁超市中的物流配送要花费的金钱比较多,同时因为商品保质期限的影响,连锁店对物品进行配送的过程是很繁琐的,要在第一时间里将商品拆为零头,这样就可以使连锁超市对商品进行配送的时间缩短了。配送过程中的质量高低以及服务的水平会对连锁超市物流系统产生影响,使其可以满足对消费者以及商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二、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现状
(一)物流配送属于连锁超市发展的前提条件
就每个地区中连锁超市的成功运行来讲,人们将连锁超市当做先进的流通零售方式,其主要原因就是它可以将几个分店进行统一的管理与经营,要遵循五个统一的原则,也就是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志、统一核算,连锁超市的核心就是统一配送。这就意味着缺少物流配送的系统并不是实际上的连锁管理。
(二)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发展
连锁超市以连锁的方式不断扩大发展起来,分店的数目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导致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需求也随之增大,各个地区对物流配送就会越来越重视。第一,就超市管理的本质而言,物流配送要得到同步发展,其可保证超市的继续生存与发展;第二,如果要提升连锁超市的效率,就必须对物流配送各个环节的分析与研究进行加强,以进一步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并使物流配送得到了发展。
(三)现阶段连锁超市的多渠道物流配送方式
连锁超市的多渠道配送模式属于中国当前连锁商业管理的最大特点。尤其是因为当前中国从计划经济慢慢转化为市场经济,各个商店虽然采取了重组与改制的方式,但是当前该阶段还使用最原始的一、二级站批发的物流方式,在连锁超市占据主要地位的是生产者、批发商以及零售商,其配送的手段也是各种各样的。
三、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选择与优化
(一)选择合适连锁超市物流配送
就上述所说的超市物流配送发展现状来讲,都没有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每种配送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与缺点,连锁零售商选择合适的配送方式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通过定性的方式帮助连锁零售企业选择适合的配送方式。
1.连锁超市配送模式选择的标准
大家都知道如果公司要在市场上立足的话,就必须拥有成本优势或者价值优势,如果两者优势都具备的话就更好了。就论文所说的配送模式而言,连锁超市要选择的配送方式不但要拥有成本的优势,而且要在价值上体现优势,这就意味着如果要以低成本获取高服务质量的话,就必须将上述的内容考虑进来,而影响配送模式的原因主要包括了配送成本、配送服务、商品特点与其他因素这几点:配送成本,配送服务,商品特点等
2.选择方法
(1)定性分析。将两个不同因素进行重新组合,再用矩阵图来抉择相应的配送方式就是所谓的矩阵图决策法。其最关键的部分是决策因素的选择,再借助不同的组合形式形成相应的区域或者象限,最后在做出决策。
(2)定量分析。此方法通常是结合配送活动的费用与a生效益等因素展开相比,从而选取一种商品物流配送方法,是决策人员在许多种方案中选取某种方法的经过。从多个层面上分析,能对决策展开不相同的分出类别。依照决策对将来状态的掌握度,可以分成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以及风险决策等形式。
(二)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优化
1.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的分析与改进
通常状况下其配送模式较为适合分店数目小、单独店铺规模与购买力大的连锁超市。商品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是从供应商层面上直接把货物发送给连锁超市原先规定好的连锁分店。
伴随连锁超市数目增加与超市单独规模的持续增大,超市仅仅使用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产生出的不足就更加鲜明,这样的话,按照不同商品的特点以及需要配送的数量,通过直接与间接配送的方式使其融为一体而产生一种新的配送方式,这既能改善配送服务品质,也可以节省出一些部分配送费用,进而还可以解决配送车辆产生出的拥堵的社会难题。
2.自营配送模式的分析与改进
此模式对于缺少资金、比较小配送范围、较弱管理水准的连锁超市,尤其是中小规模的连锁超市来讲,使用自营配送模式难度比较大。
再结合几个连锁超市的供应链条来查看,自营配送需要各个连锁超市中心创建自己的物流配送部门,有可能会导致物流资源再次配备,导致资源较大的浪费。与此同时,还有可能造成连锁超市更大经济负累。
3.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分析与改进
我们知道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就一个地区的全部超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其可以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降低了固定资产投资与配送管理的成本。然而因为超市商品的种类比较繁多,这就导致不同商品的运输、储存以及流通加工等过程也是不同的。但是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还未达到很成熟的水平,其具备的物流功能也不是很健全,如果只是凭借第三方物流是无法实现连锁超市的配送需求,这时就要借助第三方物流进行服务。
4.利用现代化手段来加快配送速度和提高配送效果
(1)物联网的运用
传统物流配送速度慢,送错地方,丢失货件,送错商品,货件有损坏等问题,主要是由于企业和消费者对物流过程不能实时监控所造成的,可通过将连锁超市物流与物联网有机结合,解决这些问题。 优化配送运输流程 实时追溯货物的行踪,提高配送质量
(2)APP运用
通过相关程序编程来制定一个手机APP 来实现配送工作。采用注册方式给各个连锁超市分店分配一个账号,其账号的作用为收货方。在运用APP 时应该根据当时自己的身份来自由切换模块。在超市分店虚拟终端有货物到达时,送货方利用APP 扫描货品包装上的快递单条码,并上传服务器,上传之后通过推送通知收货方货品已经到达终端。为了方便送货方和收货方的联系,手机软件上应该设计简单的沟通功能,例如短信或者语音,也可以在扫描同时获得收货人的联系方式。在货物送达之后,可以利用传统的签名方式进行收货,也可以利用 APP,两人在沟通后共同完成类似手机解锁的相同图案绘制,还可以用短信验证等一系列电子方式来证明货物已收到。为了完成配送质量的反馈,发货方和收货方模块都有共用的评价系统,类似于留言板,输入内容直接上传到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部门,来反映配送的实际质量。在配送过程中,保证货品安全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APP运用能提升配送效果。
四、结论
物流配送是连锁超市运营的重要一环,而配送要使用某些方式与策略去优化与改进,结合互联网+优势,其对超市商品供应链上的整个效益均会有一定作用。与此同时,超市的商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完成交易的供应商达到可上百上千家。这就意味着连锁超市必须选择合适的配送方式。正确地选取物流配送有利于物流费用节约、配送品质的优化、提升配送体系的运营效率与效益。还能推动物流配送的智能化。
参考文献:
[1]周蕾.连锁企业配送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李春琳.连锁超市配送模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3]贾兴洪.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及其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7,(7)
[4]徐双萍.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08)
物流配送概述范文2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下午好!
我是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李蔚田博士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流管理基础》第7章第1节“物流配送概述”这部分。授课对象是国际贸易专业07级1班,授课时间为1个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程序设计3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物流配送是在企业采购、生产、销售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营活动。它以集中的,完善的送货取代分散的、单一的取货;专业组织的集中库存代替社会上的零散库存,衔接了产需关系,打破了流通分割,很好地满足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实现物流社会化、合理化发展。
本节课,物流配送概述,则是学生学习第七章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了解配送活动的一个基础。该节以“物流配送的概念”为主题,介绍了各种物流配送的类型,以及物流配送的主要作业流程。从而让学生对物流配送有一个清晰地整体认识,为后续进一步学习有关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这部分内容作铺垫。
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内容的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两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方面、情感与思想方面。
1) 知识与技能方面
学生需要掌握物流配送的定义
能区分各种类型的物流配送
理解物流配送各主要作业环节的要点
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
2) 情感与思想方面
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鉴于课程实际应用性比较强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物流配送的各主要作业环节。
而在配送作业环节中,进行配货时,目前业内采用的两种配货方法:摘取式作业和播种式作业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上,我的思想是“学,以师为领,以生为主”。即老师只是起到一个领路人的角色,通过知识的讲授、问题的点拨,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老师以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经验带领学生进入其一个未知的领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能动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究、动手实践等方法,将所接受的外在感触和经历,转化成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本着这个思想,在本节课理论知识讲授前,我会展示一个有关企业物流配送的案例,让案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由案例引发问题,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并在讲授物流配送作业环节时,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来进行作业活动的模拟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手段上,考虑到学生大多没有进入物流企业实习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明了地展示配送活动的特点,采用了多媒体图文展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手段。使知识内容不是由老师照书本传授给学生的,而是由学生积极探究、挖掘出来的,然后内化成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三、教学程序设计(辅以PPT课件展示)
(注:1-7合计45分钟,另留有5分钟的课堂机动时间)
最后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这节课,我在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与尝试,体现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通过设置情境模拟,由传统的理论说教,改为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教学。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使学生得以认知、体验和感悟。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并努力实现经济与管理类本科教育由科研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物流配送概述范文3
1、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概述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四大运行步骤(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之一,它是将商品从供应者运送到消费者的过程,中间包括运送、保管、包装、装卸等一系列环节。电子商务物流与传统物流不同,其实现了信息化、资源共享及自动化等。配送活动包括:配指货物的集中、分类、装配;送则指对商品的送货行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是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物流配送。物流配送需要对整个物流过程的信息进行管理,对货物进行分配。例如:根据客户提交的网上订单,在理货地点对所需货物进行整理、包装等,然后将配好的货物运送到客户所在的地区。物流配送对电子商务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削减电子商务物流的成本,缩短货物的运送时间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等。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建设并完善电子物流配送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物流配送发展迅速,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很多问题:
2.1 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不健全。要想建设先进的物流配送体系,首先必须拥有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还相对比较落后。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城市以及乡镇村区域,由于不合理的管理模式,虽然这些地方有一些基础设施,但这些设施缺乏协调统一,所以其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更无法形成体系。
2.2 物品配送成本太高。致使物流配送成本较高的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所以物流配送所面对的客户位于不同的地区,这就很难做到集中配货、批量运输,进而加重了物流配送在各个环节的任务量,增加了货物到达客户的时间,这不仅使配送成本居高不下,还耽误了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降低了顾客的满意度。由于配送的高成本,再加上很多货物在运送过程中较难保护且又占据较大空间,客户往往就需要支付高昂的邮费,比如前段时间想在网上买一个脸盆架,结果陷入邮费比商品价格还高的尬尴局面,从而不得不放弃网购。
2.3 物品贮存成本太高。虽然电子商务不必负担租赁店面、聘请店员这些成本,但大量货物的存储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电商企业虽有心集中精力开发并更新市场,但受到货物存储的限制,不得不将部分物力、财力用于仓储问题上。这就增加了物品的贮存成本。
2.4 物流专业人才短缺。在国外,物流企业注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其公司内部有专门的物流培训系统,经常对员工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从业资格证才能上岗工作,由此可见国外对于物流从业人员、对于物流的重视程度,而在我国只有银行、会计、证券、司法等从业人员才必须持从业资格证上岗。此外,一些高校还专门开设了物流管理这个学科。我国对于物流人员的教育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系统的人才培养系统,导致缺乏物流相关的技术人才。
3、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
要想完成电子商务配送体系的建设,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在水、路、空、信息等方面的建设加大拨款力度。要想为物流配送体系提供外部环境的保障,就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运输流和信息流的顺畅。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鼓励社会各界力量投资建设物流设施来提高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尤其要加大建设城乡物流设施的步伐,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思想认识、生活水平、消费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所以城乡居民也是物流企业不可忽视的顾客群,因此早日建成二三线城市的配送体系也是当务之急。
3.2 建立第三方物流。我国物流规模化程度低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改善这个局面,就必须建设综合的物流中心。但我国受到资源方面的制约,缺乏充足的人、才、物,因此难以建设一个完善的物流系统。此外,我国少数的物流企业难以同丰富的网络资源相协调,所以为了更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需要建设一个第三方物流。通过这样一个既不属于销售商,也不属于供应商的第三方公司来更好地运用物流资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网络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规避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3.3 培育物流及电子商务人才。国内物流企业的员工整体教育程度和素质水平都偏低,企业缺乏真正的物流管理人才。随着技术的进步,今后物流配送将从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物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相应提升,员工不但需要掌握物流相关理论知识,还得具备一定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内部应该形成完善的物流管理培训系统,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从长远来看,我国应该在高等院校开设物流管理这门学科,尽早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解决人员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难题。此外,我国还可以从国外引进优秀的物流人才,引入国外超前的物流思想和技术。
物流配送概述范文4
电子商务开题报告ƪһ 一、对指导教师下达的课题任务的学习与理解
关于本体,它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哲学领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384-322 b.c.)。它在哲学中的定义为对世界上客观存在物的系统地描述,即存在论,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系统的解释或说明,关心的是客观现实的抽象本质。在人工智能界,最早给出本体定义的是Neches等人,他们将本体定义为给出构成相关领域词汇的基本术语和关系,以及利用这些术语和关系构成的规定这些词汇外延的规则的定义。Neches认为:本体定义了组成主题领域的词汇表的基本术语及其关系,以及结合这些术语和关系来定义词汇表外延的规则。后来在信息系统、知识系统等领域,越来越多的人研究本体,并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其中最著名并被引用得最为广泛的定义是由Gruber提出的,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的规范说明。可见本体是描述知识模型的重要手段,它为领域信息共享和相互操作提供了共同理解。
随着近年来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的频频发生,如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突发疫情等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系统运行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警和及时有效地处理有着迫切而现实的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网页形式存储的应急案例数据量呈指数趋势上升,大量应急案例信息以网页形式积累,我们面临着数据海洋,知识贫乏的窘境: 1)缺乏合理知识表达,对于应急案例表达,至今没有形成得到公认的、完备的知识模型结构;2)信息交互性差,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分布的体系,应急案例信息由不同机构和维护,其描述和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导致彼此间应急案例信息交互困难。决策者在面临海量数据、信息的情况下,如何满足其对信息查准、查全的要求,实现以更低的成本、更准确的数据和更迅捷的速度作出大量精确、及时的决策是应急决策支持系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利用本体对应急案例进行知识表示供决策者或领域专家选用,对于突发事件的及时有效地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阅读文献资料进行调研的综述
1、关于本体的概念、应用及发展状况的相关文献综述
东野广升、李克的《Ontology 简论》和高茂庭、王正欧的《Ontology 及其应用》介绍了Ontology(本体)产生的原因,探讨了Ontology(本体)的概念、构成及类型,重点分析了Ontology(本体)的用途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我对Ontology(本体)这一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孙雨生、詹萌的《国内外本体论技术研究与进展》介绍了Ontology 的概念、Ontology 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尤其是当前国内的研究状况,指明本体构建与基于本体论的信息组织与检索是信息管理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
陆科进、李新颖在《基于Ontology 的文本信息抽取》中提出了一种基于Ontology 的信息抽取方法对需要信息抽取的领域,抽出它的关键词和信息片,并将其组织成为数据库的元组属性值以方便查找,并用IT公司的招聘和应聘实例验证了Ontology 在信息抽取方面的应用是十分有效的。
现有的大多数本体都是通过手工构建的,然而,本体的构建是一项非常费时费力的过程,近年来如何半自动地构建领域本体的研究越来越多。张莉、姜浩在《领域本体半自动化建模工具的设计与实现》中提出了基于中文分词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半自动领域本体建模方法,该方法能大大提高本体构建的效率,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李万龙、房巍、郑山红在《基于本体的信息整合关键技术研究》中概述了本体的概念、表示语言、构建工具以及本体在信息整合当中的作用,介绍了现有的本体构建方法。设计了基于本体的信息整合方法,并对其使用环境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以上典型文献主要解释了本体的概念,阐述了本体的应用和发展。介绍了典型的基于本体的信息抽取方法和建模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并验证了其有效性。以上文献使我对本题的概念以及本体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2、基于本体的应急案例的相关文献综述
面对越来越多人为的和自然的灾难性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在减灾、救灾和灾后恢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广泛的关注。郑晓军,王奕首,滕弘飞在《应急系统开发与应用》中综述了目前应急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现有的应急系统大体分为三类: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急系统、基于人工智能(A I)的应急系统、基于多智能体(Multi2Agent)的应急系统以及基于综合方法的应急系统。并讨论了应急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大部分应急案例的描述形式主要是图表和文本的形式,不利于预案和案例的检索和作为智能检索的复用;案例的存储缺乏语义关系,每个案例都是显得非常独立,不能很好利用其中所存在的语义关系。蒋鹏的《基于本体构建的应急案例库的研究》提出了应急案例库的语义化方案,提出应急案例本体(Emergency Case Ontology,简称ECO)的构建方法。并用OWL语言对应急案例库进行描述,在这些应急案例之间建立起语义关系,让计算机可以更好的理解应急案例,从而提高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效率。
为了对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应急预警并及时有效的处理,谢红薇、周慧和李娟莉在《基于应急案例本体的信息抽取的模型及应用》中提出了一个基于应急案例本体的信息抽取的模型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该模型首先使用本体来描述应急知识领域中的案例,再在领域知识的指导下抽取Web资源中的相关案例并构建其案例库,供决策者或领域专家选用。
张英菊,仲秋雁,叶鑫,裘江南,曲晓飞的《CBR的应急案例通用表示与存储模式》针对目前基于案例推理的应急辅助决策研究中只能对某一特定类型应急案例进行案例表示和案例推理的局限,设计了一种基于应急概念树-突发事件本体模型-事件元模型的三层架构的通用应急案例表示与存储模式,为4大类突发事件应急案例的表示、存储与推理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平台,并通过原型系统的开发证明了该通用模式的实用性。
李华在《基于本体的应急领域知识表示与复用研究》中提出将知识管理理念和本体工程方法引入应急领域,在指导和规划应急系统建设的同时实现对应急领域知识的管理。重点研究了应急领域知识的表示和复用,对于如何实现应急领域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即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基于语义去搜索和推理决策者所需的显性和隐性知识,以语义导航的方式展示,给出重要提示和类似案例的关联,以辅助其迅速决策,并在决策过程产生新的应急领域知识。
王文俊,杨鹏,董存祥的《应急案例本体模型的研究及应用》研究了网页应急案例知识表示模型,提出了应急案例本体模型( ECOM)。其中,以扩展的ABC模型为上层本体,实现与其他领域知识的共享,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应急案例应用层本体
电子商务开题报告篇二 论文课题:
浅析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京东为例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众多的b2c电子商务企业的崛起,物流配送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越来越多的文献就关于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的研究做了不同观点的阐述与分析。人们对物流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观念陈旧、商业环境相对落后、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落后,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和物流人才严重缺乏。更提出我国物流瓶颈形成的原因包括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网络无法解决物流问题;目前呈现出重商流、轻物流,重信息网、轻物流网的倾向比较严重;物流基础设施还不能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和管理体制和服务水平的落后,以及物流人才的匮乏。针对以上种种提出建立与完善法规政策,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树立物流信用体系,提高科技含量的对策。长期以来物流瓶颈问题一直都是电子商务企业的主要问题之一,信息流、商流、资金流都能在高速发展的网络上完成,唯独是物流,它是商品的物理移动过程。
分析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更有的学者深入的着重于我国b2c电子商务模式企业的物流配送瓶颈问题进行分析。包立军、章扬、李旺彦在《我国b2c物流配送瓶颈问题及分析》一文中认为b2c模式下物流配送的最大特点就是用户分散且距离远近不同,面对庞大和分散的消费者,电子商务运营商要想抓住每一个客户,除了要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外,更要能让消费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享受到商品或服务带给他们的乐趣和福利。概括b2c企业主要有邮政体系配送(特别是ems体系)的物流模式、网站自建配送的物流模式和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模式以及网站与传统商业结合的模式。并指出了b2c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应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发展物流行业联盟及信息交流、适当发展自建物流和充分利用邮政物流的配送方式的相应对策。文献主要观点是支持b2c企业发展第三利润源,将企业的物流配送外包。毕竟就现阶段我国b2c企业在b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需面对的顾客数量极多,要做到具有快速及时、准确无误、安全优质高效、低成本是极为复杂的。我国b2c企业,大部分着重于在网站上的销售业绩,能有效的进行电子商务经营,为实现最大利润化目的在资金的问题上企业不得不考虑将物流配送外包,将物流配送系统的各大问题交由第三方物流来完成,从而专注于商品的销售。
无可厚非发展第三利润源对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来说是一条不错的物流配送经营模式,但是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要取得长期的发展,必须要有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与之相匹配,提出b2c物流配送体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物流管理柔性化、物流服务系列化、配送流程自动化和物流配送信息化。阐述b2c电子商务的物流体系水平不一,经营模式各不相同,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企业自营配送模式、外包给第三方的物流配送模式、自营和外包相结合的配送模式以及共同配送模式。着重提出b2c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企业规模、行业特点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比如企业自营配送模式适合与a企业,并不代表它就适应于b企业,或许b企业更多的适应于外包给第三方的物流配送模式。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经营特点,选择适合的配送模式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b2c企业物流配送探讨的文献大致分为三类:对现阶段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的剖析优化物流体系、在物流瓶颈剖析的基础上支持发展第三方物流以及针对企业的自身经营选择相适应模式的研究。b2c企业要能长期发展就要把住消费者这一关,为零散客户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是我国b2c企业物流配送的当务之急,必须从物流配送这一关做起,毕竟网上购物能与客户面对面的就只有配送这一关,能使消费者对企业的初步认知也在这一点上。增加便利性的服务是旗下b2c电子商务企业的当务之事。
国外的文献对b2c电子商务的探讨要更丰富和深入,但更多的文献只是着重于分析b2c电子商务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市场的开发,对b2c企业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细述,而极少的文献会就关于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做专题的论述。纵使有有关于物流配送的文献,但主要是结合其本国、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论,各国的经济发展不一,物流配送模式的建立与运作也不同。从20世纪60年代起,货物配送的合理化在美国就已经普遍得到重视,发展至今,物流配送体系已相对的成熟。如美国的亚马逊书店是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书店,物流是亚马逊促销的手段、开源节流是亚马逊促销成功的保证、完善的物流系统是亚马逊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在欧洲诸国,尤其是德国,近XX年来德国的物流配送己经摈弃了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传统配送模式,基本形成了商品从产地到集散中心,从集散中心(有时通过不止一个集散中心)到达最终客户的现代模式。各国的物流配送模式都结合了其本国的国情,故此论述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配送亦要从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国外较为成熟的物流体系对我国b2c企业物流配送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启示。
与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是建立在高效的现代物流的基础上不同,我国的电子商务是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的道路上。因此,本文尝试以从现实的约束为条件建立理论,从b2c配送模式选择、物流配送等基层作业实施以及物流配送的系统化三个方面着手提出增值性的物流服务,从而引出:第四方物流,并且结合国内各大b2c企业网站案例进行分析说明,以及国家政策对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影响,以便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在现行约束条件下的选择以及这个选择给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现状带来的影响,为我国b2c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经验参考。
研究目标: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b2c电子商务市场交易活跃,b2c电子商务企业随之而崛起,网上购物成为了百姓购物的新方式。随着新生购物方式的诞生,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配送发展存在一定的障碍。
纵观全球,国外在物流以及物流配送研究方面起步相对较早,目前己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现已基本上构筑起了不同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相比之下,我国物流体系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其规模还比较小、发展水平也比较低,导致了电子商务高效快捷的优势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在电子商务的几种模式当中,物流对b2c电子商务模式的影响和制约最大,这是因为在b2c模式下,由于分散客户所需商品较少,且所购商品一般为低价小件商品,这样物流费用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这导致b2c的配送相比b2b更难做。并且绝大部分b2c商家都没有与第三方物流建立完善长期的合作关系,缺乏规模优势,无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本该比起c2c应成为优势的物流效率和物流成本没有体现出来,有时还因为企业自身的问题,变为了劣势。
面对如此的形式,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应如何提出对策,抓住机遇,寻找出路,逐渐走向成熟,稳定电子商务企业的地位,本课题以制约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因素进行浅析,并为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管理运作提供有效的经验参考。
文献综述
我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而物流发展相对滞后,远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物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我国电子商务能够健康快速发展。
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
1、资料收集法,通过书籍、期刊、网络等途径,收集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分析资料
2、归纳法,通过收集资料,归纳出各个文献中的观点和类别
3、引用分析法,引用文献中的方法和工具,对研究的内容进行阐述
4、案例分析法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本课题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现状,包括对b2c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概述、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发展史与现状;
第二部分,介绍了制约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因素分析,包括对现阶段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阐述、现阶段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剖析、b2c企业物流配送的外包分析、b2c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分析和b2c物流配送基层作业分析;
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b2c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瓶颈的解决对策,包括b2c物流配送基层作业效率、增值性物流服务和第四方物流;
第四部分,总结全文。
研究计划和方案
XX.01.17~XX.02.02 :网上查阅、寻找资料,确定研究课题,完成开题报告。
XX.03.03~XX.04.06 :根据所选课题继续查阅资料,根据计划进行研究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XX.04.07~XX.05.04 :根据修改意见进行完善,完成论文终稿。
参考文献
[1]丁立言 张泽 .物流配送[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年.
[2]陈晓 .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问题 [j]. 山西:山西科技 . XX第一期.
[3]李云芝 张贵荣 . 发展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j]. 北京:情报杂志 . XX年.
[4] 张润彤 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XX年.
[5] 杨路明等.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年.
[6] 吕廷杰. 电子商务教程[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XX年.
[7] 王芸. 电子商务法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
[8] 赵林度.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XX年.
[9] 潘军.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XX年.
[10] 姚国章. 新编电子商务案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XX年.
[11] 吴军等.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XX年.
[12] 刘萍. 电子商务物流[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XX年.
物流配送概述范文5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物流;农村网络的配送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7-0260-03
1概述
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网络配送体系尚未得到很好的完善。为了加快农村物流业的发展,使亿万农民通过“触网”走上“双创”的新舞台,实现农民购物便捷。黔东南州电子商务逐步进入农村传统的经济市场,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物流的发展,通过对黔东南州农村网络配送发展的现状进行探讨并研究,提出农村网络配送体系更好的建设对策。
丁雪峰、高攀、魏芳芳(2016)的研究对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提出的发展对策:1)增加物流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通过加入,租赁,合作,重建等措施,在农村乡镇建立综合运输服务站,重点推进农村物流建设综合示范。最终形成了“物流园一物流配送中心一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物流节点服务体系。2)促进创新“最后一英里”物流业务模式:推进Z归“货运线+村客运”客货联盟模式,开通农村物流“乡村进城”双向快速通道,努力打造多元整合,覆盖县乡现代物流服务体系。3)根据“最后一公里”的公共模式探索物流业务模式。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尝试分析黔东南州物流配送为例。黔东南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势高,经济落后,能够上网查.资料并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人极少。但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到外面工作,也将原来的老人机换成了智能手机,即他们也渐渐学会通过互联网上网购物,再加上农村的交通设施也逐步完善,然而农村物流配送逐步走向各个乡镇,农村连锁经营网络的配送体系建设可以解决信息鸿沟问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目前,黔东南的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未完善,应加快完善农村网络配送体系,鼓励快递物流企业建设农村快递物流仓储储存和包装设施,开拓乡村快递物流业务,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向行政村,自然村延伸,加快网络覆盖到乡村,落实通信速提速降费政策,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网络服务能力和水平,降低农村电子商务网络服务成本。
2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现状
2.1信息基础设施未完善
我国学者杨国军,刘为敏等对农村高成本分布情况和问题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农村消费需求和生产经营特点,在农村基础上分布能力发展的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向邦豪等对于高成本分配农业高档,困难和一系列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由农村配电网,配电,区域配电中心,技术人员和农户设计的物流配电系统,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在文章“中国农村连锁市场趋势”中,文章强调了中国农村分销市场的趋势。本文详细阐述了苏果超市如何在农村物流配送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案件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栾国T对农村物流配送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中国各省市城乡分布的现状如火如荼,特别是在各乡镇农村分配的各种企业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回报和社会福利。
目前,黔东南地区的网络信息基本流行,县级以上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和政府网络。政府,企业,商家,消费者,农民,认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机构等各方面要素在一起,其中网站内容除了县的基本信息外,信息,市场预警,供求信息,价格报价,农业科技,最新品种,种子公司等栏目。有需求的互联网用户可以从上面得到一定数量的信息,这些网络信息是一个大型数据库,信息更新速度快,可以使农民了解很多信息。而黔东南各县已建立了物流配送中心,但这些只能在乡镇实现。
据了解,网络只覆盖乡镇,行政村和自然村使用的电脑家庭很小,大多数农民正在使用手机在线购物,然后到乡镇接收包裹。在农村地区,45岁以上的妇女没有接受小学教育,对于45岁以上的男子,大多只有几年的学校,一般不完成学业,可以在80年后使用电脑和90,他们没有电子商务的概念。
2.2农村物流配送还在起步阶段
农村网络配送对于黔东南州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黔东南州为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5]28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15150号)以及《黔东南州电子商务发展“北斗计划”实施方案》(黔东南党办发[2015]23号)等精神,结合黔东南州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其工作计划是:(1)2016年10月底前,建成16个县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村中心村电业服务站覆盖率达到80%;截至2017年12月底,泉州农村电商业务覆盖率达到100%,形成了泉州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格局。(2)到2017年底,国家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10个以上,各州行政村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鼓励县创建电子商务园区,2017年达10家;努力培养和发展在我县和县电子商务公司注册的100多个;发展2000多家农村店铺;培训农村电子商务员工3万多人;创造我乡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成功,力争农村产品(包括农产品和农产品,民间工艺品,农村旅游产品等)在线销售增长超过30%,实现农产品销售,畅销,促进购买,促进农村发展,加快转型。(3)到2017年底,国家积极努力打造1-2家全国电子商务进入农村综合示范县,积极争取阿里巴巴,苏宁,京东平台运营商驻扎在我国农村电力公司,实现我乡村的权力“百花开花,百家争鸣”气氛良好。
3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3.1物流仓储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贵州省东南州农村信息化建设背后的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地势高,村庄位于山坡上,即使电信网络相对薄弱,在一些地方甚至手机信号都没有,网络设施提供宽带更加薄弱;其次,政府的财政和物质资源有限,缺乏对农业投资的热情,以及贵州东南部在该地区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也很少,同时,各级网站管理者忽视了农业信息源和出版物的有效管理,内容很少,特别是供求信息,农村经济和市场信息。
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不能与匹配物流系统分离。供应链不完善,这是国家电子商务的共同问题,目前,产品包装,处理,运输,仓储物流设施和设备,物流企业和人员培训滞后,物流管理困难而昂贵。他们大多分散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虽然它们靠近农业生产基地,但物流和分销网络一般只到达县,有些地区延伸到村镇,大多数村庄和城镇,村庄不到达物流公司。物流配送,货物储存设施滞后。
3.2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规划无序
现阶段,我国农村分布还处于初级阶段,重复覆盖的基础设施和覆盖面有限,没有人能从分布式系统中学习。在本文中,我们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构建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系统的经济,合理科学的日用消费品和农村物料对流,解决上述问题,实现需求分布最小化和及时响应。
目前,东南州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有着很高的热情,县级以上积极创建电商平台,政府还积极支持地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电商平台开放本地特色博物馆。
4推进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4.1加快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基于不完善的网络配电系统,要加快网络配电系统的完善:1)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专业的信息传播和中介平台。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影响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农村是否赶上各种农产品的发展趋势,能够及时调整农产品的生产;专业信息平台使业务和客户信息以最快的方式相互转移,提高业务和客户信息传递的速度和透明度,中间平台的建设是为了确保资金转移的安全性,只有人们放心该交易为了提高潜在客户的交易潜力。2)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高电子商务网站的质量,更新网站内容,增加网上交易部分,而不仅仅是信息,也有利于农业流通。政府应重视和增加相关投资,使其能够迅速发展,从而促进农村发展。
根据黔东南农民教育水平低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及时组织人员培训农民的电子商务知识,引导农民使用电子商务开始就业,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政策引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农村青年创业团体,带动农村居民从事电子商务创业和就业;指导农村市场,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引导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生产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家庭农场,民间艺术家工匠,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在在线产品和服务营销的使用。支持“数千村庄和数千农村”农场店,供销合作社农业连锁店,农村邮局(站),农村信息基层信息服务站,农业信息服务站等电子商务组织保证使用农产品进入城市,货物进入农民。农村物流服务站作为一个节点,县,乡,村一体化的新型农村物流配送网,农村物流配送开放“的最后一公里。
4.2科学制定区域性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规划
首先,由政府主导,商务相关部门协调黔东南州和县(市,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制定,市,县设立电子商务协调服务组织,负责为区域标准化和品牌化建O,网络宣传,活动策划,促销等,共同推动电子商务农产品的发展。二是有序推进地方特色建设,大力扶持,避免电子商务平台不同部门同一地区的重复,造成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重复,浪费资源分散。第三,根据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区域分布的优势,市场对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主要传输信息的需求,并根据需求生产,协助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通过品种的信息载体,生产信息及时传递给消费者,以提高信息的生产和市场需求对称性。
物流配送概述范文6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共同配送;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4-0087-04
1 引 言
电子商务的发展尤其是网络购物的爆发式增长,提高了对物流配送的需求,产生了诸多问题。第一,很多电商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状况,在不同地区分别建立自己的物流仓储设施。这样容易出现在顾客聚集的城市重复建设,在顾客分散的偏远地区物流仓储设施不足的现象[1];第二,电商企业为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相继推出了“次日达”、“半日达”、“一日三送”及由消费者自行决定收货时间的“定时达”等服务,这会增加物流配送成本[2];第三,垂直型电商企业纷纷向网上综合购物中心转型,随着规模的扩大,订单数量大幅上升,对物流配送提出更高要求;第四,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最后1千米,出现大量重复投递现象,引起交通拥挤、环境噪声及车辆废气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3]。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要求引入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物流配送模式。因此,共同配送作为一种既有利于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又能够降低配送成本的物流配送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4]。
2 电子商务共同配送概述
2.1 共同配送的含义
共同配送(joint distribution)起源于日本,又称作协同配送(collaborative distribution)、联合运输(consolidated shipment)或者合并运输(merge-in-transit)。汤浅和夫[5]将共同配送定义为:共同配送即为了提高车辆车载利用率,将单个公司较少的配送量与其他一个或者多个公司集中起来,在单个公司配送合理化的基础上,联合其他公司达到联盟整体配送的进一步合理化。我国关于配送的国家标准(GB/T 18354—2006)中对共同配送的定义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共同配送的实质是企业之间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在互信互利的合作基础上,对不同商品进行优化组合后再进行配送,以此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配送成本,快速反馈信息,促进整个社会商品高效流通的配送,其核心思想是在资源共享的理念下,建立企业联盟[6]。何明珂[7]指出共同配送并不仅限于几个企业物流作业环节的联合,还包括物流资源、物流设施及设备、物流管理的共同化。
2.2 共同配送的特征
电子商务共同配送除了具有传统物流配送虚拟性、实时性、个性化、增值性的特征外,还具有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等基本特征[8]。
宾厚[9]指出物流配送信息化,主要表现为信息搜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物流配送自动化,指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物流配送网络化,指物流配送体系的通信网络化和组织网络化,以及所谓的企业内部网络化;物流配送智能化,指物流配送作业运用大量的运筹和决策方法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物流配送柔性化,指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多批次、短同期”等特点,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实现配送活动的柔性化。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电子商务共同配送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共同配送是在长期物流运作中形成的一种配送模式,宾厚等[10]将共同配送在日本的产生归纳为3点原因:①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导致多家配送企业并存,资源无法合理分配和利用。②提运货频率增高,引发了交通拥挤、环境噪声及车辆废气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③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物流配送更加高效。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现状与当初的日本非常相似,于是,很多学者认为电子商务开展共同配送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杨建华等[11]对三种不同模式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证明,共同配送与第三方物流在发展城市绿色物流配送方面,比企业自营物流配送具有更好的环境效益。
王孝坤等[12]指出面向社会效益的城市共同配送是研究为减轻货物运输对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影响而推动的集约化货运组织方式。对于货物周转量和市内配送量日益增长的大城市而言,共同配送的推动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杨浩雄等[13]从安全库存和日常库存控制两个方面建立了虚拟共同配送系统的库存控制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当多个企业构建虚拟共同配送系统后,各企业均可降低安全库存和经济订货批量,同时不会增加各企业的库存成本。
李丁等[14]提出了在虚拟环境下3PL 企业实施共同配送的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最后得出共同配送具有增加单车装载量,降低物流成本,实现运力资源有效利用的优点。
电子商务共同配送的社会经济效益主要包括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两个方面[15]。从社会角度,实现共同配送主要有以下好处:①减少社会车流总量,改善交通运输状况;②通过集中化处理,有效提高车辆的装载率、节省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③可整合制造业者、批发业者、农业生产者及一般零售业者,有效强化弱势生产供应者,健全商业渠道,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④整体规划建立物流专业园区,解决企业土地需求困境,提升商业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从企业角度,实现共同配送主要有以下好处:①达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②不需独立投资物流系统建设,可以节省企业的资源;③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心业务,促进业务的成长与扩散;④能够利用更大的销售网络,与同行业者共存共荣。
3.2 电子商务共同配送的运营模式研究
根据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电子商务共同配送主要有横向共同配送、纵向共同配送、区域共同配送、末端共同配送四种运营模式,下面将对这四种运营模式进行分析。
3.2.1 横向共同配送
如图1所示[16],横向共同配送运营模式是指企业在开展共同配送前,就包装货运规格完全实现统一,然后建立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共同购买运载车辆,企业间的货物运输统一经由共同的配送中心来开展。
横向共同配送运营模式能够减少企业对物流固定资产的投资,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优势,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有利于实现专业化,配送水平也相对较高。但是,这种运营模式的最大缺陷是配送中心管理杂乱,企业间合作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多头管理”等问题。另外,由于配送业务的共同化和配送信息的公开化,企业自身有关商品经营的机密容易泄露给其他企业[17]。
3.2.2 纵向共同配送
如图2所示[16],纵向共同配送运营模式是从供应链的角度考虑电商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开展的共同配送模式,核心是上下游企业间实力较强的一方拥有配送中心或配送网络,部分或全部完成与另一方企业之间的货物配送任务,是物流配送过程的集中化、共同化。
纵向共同配送运营模式能够有效缩短订货提前期,提高客户服务水平;货物是由供应商直接递送给客户,降低整个供应链库存水平及货物运输成本。但是,这种运营模式使企业丧失了因为保有安全库存而得到好处的机会,而且给供应商品牌的识别带来麻烦[18]。
3.2.3 区域共同配送
如图3所示[19],区域共同配送运营模式指由电商企业在互信互惠的基础上组建一个虚拟的物流联盟。在虚拟物流联盟的组织之下,由各电商企业共同组建区域共同配送中心,进行共同配送。
区域共同配送运营模式能够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物流配送成本;配送路径可以在配送网络上整体优化,进而提高了整体配送效率。但是,由于多个企业共同配送,商品种类、管理模式存在差异,共同配送必须实现标准化,不能满足每个电子商务企业的全部需求,势必降低物流配送服务水平[20]。另外,随着合作企业数量的增多,加大了信息管理及货物跟踪的难度[21]。
3.2.4 末端共同配送
如图4所示[22],末端共同配送运营模式指以社区或者学校一千米为半径,为同一区域的快递公司和电子商务企业设立共同配送中心,统一协调配送货物,降低物流成本[23]。
末端共同配送运营模式具备横向整合资源能力,减少了客户收货次数,提高了末端配送效率。但是,共同配送点属于独立企业,存在着“二重委托”问题,导致货到付款等商流物流相结合情况更加复杂,容易出现责权不清。而且,物流配送是电商企业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唯一环节,采用末端共同配送不利于企业了解客户需求。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共同配送运营模式具有以下优劣势:①横向共同配送,能较好地解决信息化和专业化问题,降低物流配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但存在管理隐患,不利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②纵向共同配送虽然兼顾了管理隐患,但无法保证专业化要求,而且给供应商品牌的识别带来了麻烦;③区域共同配送比较合理地兼顾了管理主体及理念,在信息化、专业化方面做到了能集中力量运行,在物流设施的配套性和兼容性加分方面效果也更加明显,这非常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不利于电商企业提供差别化服务;④末端共同配送在整合资源、提高配送效率、解决交通问题上有很大优势,但存在着配送企业内部管理的风险与所有权转移的风险。
4 电子商务共同配送的信息平台研究
有效地利用信息和现有的资源履行客户订单,是电子商务共同配送成功的关键[24]。由于共同配送涉及多个企业,需要管理的货物可能达到几万甚至十几万种,要使共同配送能够高效运作,需要建设共同配送信息平台,实现对企业及货物的有效管理。
袁义等[25]指出共同配送信息平台的设计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持,通过对物流各个环节进行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并结合运输、交通、贸易等方法的理论与实务的实现,从而实现将消费者所需物品以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方式、最小的成本送到指定地点。该信息平台设计目的是将不同企业的货物整合到一起,统一进行配送,实现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一体化,降低配送成本。郑颖[26]指出电子商务环境下共同配送信息平台的建设原则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协调与市场化运作有效结合;兼顾兼容性与可扩展性;开放性与安全性。
宋心宇[27]指出共同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应能够监控货物购、运、调、存、管、加工和配送的全过程。系统功能模块包括:系统设置与系统维护模块、基本信息管理模块、仓储管理系统模块、配送加工系统模块、运输管理系统模块、数据报表中心模块、物流计费系统模块、成本核算系统模块、客户服务系统模块。宾厚[28]指出基于电子商务的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商品进销功能、商品配送功能、商品流通加工功能、仓储保管功能、信息处理功能。
李为为等[29]设计提出了城市共同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B/S 的架构。许国兵[30]构建了面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共同配送信息平台系统,指出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柔性调度技术、虚拟库存管理技术、XML技术等。
信息管理是阻碍电子商务共同配送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对共同配送信息平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5 结 论
共同配送是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发展的总体趋势,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研究与实践比较成熟的运营模式主要有四种,即横向共同配送、纵向共同配送、区域共同配送、末端共同配送。每种运营模式各有其优劣势,电商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状况,选择适合的运营模式。电子商务共同配送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平台的建设,信息的传递与共享是共同配送成功的关键。电子商务共同配送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企业之间管理协调问题,成本分摊与利益分配问题,信息安全问题等,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开钊.“十二五”时期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发展与展望[J].中国经贸导刊,2011(24):13-15.
[2]周志成.电子商务物流回顾与展望[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9):58-61+8.
[3]Punakivi M,Yrjola H,Holmstrom J.Solving the last mile issue:reception box or delivery box[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01,31(6):427-427.
[4]Karkkainen M,Ala-Risku T,Holmstrom,J.Increasing customer value and decreasing distribution costs with merge-in-transi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03,33(1):132-148.
[5]汤浅和夫.物流管理入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59-71.
[6]胡从旭.浅析共同配送[J].交通企业管理,2010(9):50-51.
[7]何明珂.现代物流与配送中心:推动流通创新的趋势[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52.
[8]刘文芳.电子商务物流中的联盟配送研究[J].中国商贸,2011(20):111,112,119.
[9]宾厚.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08(9):95-96.
[10]宾厚,袁义.共同配送——中小物流企业发展新趋势[J].包装工程,2007(10):129-131.
[11]杨建华,郭继东,马书刚.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J].城市问题,2012(12):37-41.
[12]王孝坤,杨飞,杨东援.面向社会效益的城市共同配送研究进展[J].物流技术,2007(3):1-4.
[13]杨浩雄,何明珂.虚拟共同配送系统库存控制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48.
[14]李丁,黄远新,田红英,等.虚拟环境下3PL企业实施协同配送的仿真研究[J].物流技术,2009(7):117-120.
[15]陈然兰,洪杰,孙彦飞.共同配送模式研究综述[J].消费导刊,2009(9):108,110.
[16]周仕仁.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0(11):56-58.
[17]刘小东,尚鸿雁,许志强,等.基于共同集配模式下的广西对东盟物流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12(13):35,38,102.
[18]Oleary D E.Reengineering assembly,warehouse and billing processes,for electronic commerce using “merge-in-transit”[J].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2000,1(4),379-387.
[19]付强.B2C电子商务企业区域共同配送系统的构建[J].今日科苑,2010(4):251.
[20]王乐鹏,刘轩,张世翔.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研究[J].商业经济,2012,No.40517:44-46.
[21]Ala-Risku T,Karkkainen M,Holmstrom J.Evaluat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merge-in-transi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3,14(2):67-82.
[22]刘涛.快递最后百米问题探究[C]//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2012:53-56.
[23]第七章 “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预测[J].物流技术与应用(货运车辆),2012(3):36-38.
[24]Lee Hau L,Whang Seungjin.Winning the last mile of E-commerce[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Summer 2001,42(4):54-62.
[25]袁义,宾厚.基于电子商务的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信息平台构建框架及策略[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12):53-54.
[26]郑颖.电子商务环境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2(8):138-139.
[27]宋心字.共同配送中心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规划及关键技术研究[J].系统工程,2004,增刊:25-27.
[28]宾厚.基于电子商务的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信息系统探析[J].电子商务,2009(1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