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配送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配送方案范文1
关键词:物流配送;配送模式;电子商务;配送中心
一、引言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发展物流产业,这也为我国的物流行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而物流配送作为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与物流发展同步,甚至要超前一步。但是当前我国的专业配送中心很少,物流配送缺乏社会化和专业化,配送技术落后,严重的影响了配送的效率,而这也影响了整个物流的效率。在配送及时性和低成本方面,当前我国不完善的配送体系也存在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当前我国的连锁企业大多配送规模小、统一配送率不高、现行的配送方式相对落后、设备设施落,功能不全、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建设落后、缺乏专业化的物流配送管理人才,这些都给连锁企业的配送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所以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是物流企业和连锁经营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文献综述的角度具体分析一下我国企业,特别是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二、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和配送中心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物流配送存在很多问题。皱辉霞(2001)认为:物流配送体系薄弱,主要问题在物流平台构筑落后,物流配送效率低和物流装备标准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人才短缺。除此之外,吴静旦(2007)认为:物流配送的主要问题有物流配送模式选择不当,配送中心设施落后、功能不全等。李兴国、顾峰(2008)等认为:国内企业,特别是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在于存在多渠道的配送模式,统一配送效率低和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国内大部分连锁企业多采用自营配送却没有实现完善的配送作业,物流配送的标准化水平低。张亚娟、杜永刚、胡海英(2007)等认为: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在于未能实现集中采购和进货,未能实现统一的存货和库存管理,标准化程度低,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张卫星和王欣(2008)特别提到:由于缺乏对选址决策重要性的认识,只简单地考虑仓储租金,很少结合配送成本、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来分析使得配送中心选址不科学,由于没有合适的装卸平台、足够的车辆和设备以及技术而使得配送中心建设不规范。秦瑛、陈竹君、陈丹晔(2008)等人认为: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在于经营管理理念的不合理,配送中心发展不合理,配送中心机械化不高,配送的比率不合理。
对于物流配送至关重要的配送中心来说,除了上述的一些问题外,还存在以下的问题。张丽华(2009)认为:配送中心基础设施薄弱,利用率低,物流服务质量不高,配送中心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现代物流的一些思想和意识。徐贤浩(2008)认为:物流配送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障碍,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以及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和缺乏统一的战略思想。而物流以及配送基础设施呈现“瓶颈”现象,我国物流总体水平落后,存在物流配送技术和物流综合协调能力的约束。
三、物流配送模式
下面就简要的介绍一下国内学者认同的几种典型的配送模式,主要举几个学者的例子。曹宝亚(2008):我国的配送模式分为配送中心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就是各物流企业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而建立的一种功能联合体;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就是指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就是总部集中控制和集中采购,进而通过供应商配送到连锁店的一种高效的配送模式。多数学者采用的都是这几种配送模式,虽然在说法上可能有区别,但是其内容是一样的,如秦瑛、陈竹君、陈丹晔等论述的集团配送和供应商配送就指的是配送中心配送模式和连锁企业配送模式。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20世纪90年代依赖,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电子商务获得了快速发展,由此电子商务成为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新机遇。而电子商务对物流特别是配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就从电子商务的基础上论述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一)采取物流配送新技术,加强配送信息化建设
陈子侠(2001)认为物流配送新技术有条码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Bar Code(条码技术)、射频技术RF(Radio Frequency)等。而曹宝亚(2008)认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技术有:交叉配送技术、准时制配送和ABC配送。
另外,需要建立一套信息管理系统,皱辉霞(2001)认为包括五个子系统:需求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财务会计系统,配送管理系统等。在物流企业配送的信息化建设方面,朱鼎勋、沐林英、张丽辉(2008)认为: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和物流配送新技术的同时,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吴静旦(2007)也认为要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提升信息技术管理,做好技术开发和引进,以及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张卫星和王欣(2008):通过采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构造一个现代化的管理平台,改进配送调度、进行动态库存管理、实现在线交易处理,真正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成到一起。
(二)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
吴静旦(2007)认为:当前一些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逐步尝试将本企业的物流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这种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配送模式各有特色,连锁零售企业应当根据连锁企业经营的不同阶段和规模选择适当的物流模式。
秦瑛、陈竹君、陈丹晔(2008)认为:通过对五种典型的配送模式的SWOT分析,自营模式和配送中心配送模式适合那些实力比较强、资金比较雄厚的企业,可以通过发展自身物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商配送模式主要适用于店铺规模大、采购规模大的大卖场及综合超市公司,在我国多数连锁氽业采用这种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这种模式要求物流市场比较成熟,且连锁企、信息化程度较高;共同配送模式可以提高车辆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比较适合规模小、资金紧张的中小型连锁企业。
李兴国、顾峰(2008)根据现阶段我国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能力和物流配送水平可以将连锁企业分为四个等级,从两个维度――企业的规模、经营管理能力、配送能力;企业对配送业务水平的要求程度来划分,通过二维坐标轴,得出四种类型的连锁零售企业或者物流企业,为各类连锁零售企业做出与之适合的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策略。
(三)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培养现代物流理念
物流配送中人才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荣凤英(2001):“发展物流,要有高度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体制作保证,要拥有系统的现代管理技术、管理手段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作支撑。而所有这一切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人,现存的赖以发展物流的人员队伍还远远不能适应要求,因此着力培养物流人才更是当务之急”。
吴静旦(2007)认为:配送中心可以设立自己的培训机构,对员工定期进行培训或轮训,了解各自岗位的要求及其在整个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集中组织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和现代化物流理论知识的系统培训。另外也可以依靠大专院校、研究单位的力量,联合培养、引进高素质的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人才。培养现代物流理念是很重要的,国内许多学者也有相关的论述,这里不再一一论述。
(四)配送中心的建设
配送中心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冯文龙(2008)认为:通过建立配送中心,连锁企业能统一购货,统一库存,统一配送,使得商品配送的时间缩短,物流配送中心运作成本下降,与商场前店后库的分散储存相比,大大降低库存,加快商品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费用,提高厂家、批发商的送货业务效率,降低送交货成本,使企业在未来更为惨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对于配送中心建设具体的步骤,张卫星和王欣(2008)认为:一是按标准化建设配送中心,就是配送中心要逐渐实现装卸搬运机械化,适当推进配送中心的配车计划与车辆调度计算机管理软件的使用,缩短配车计划编制时间,更合理地安排配送区域和路线,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并减少等候时间。二是科学选择配送中心地点和规模,这可以提高配送效率和节省流通费用,并且影响配送中心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对零售连锁企业而言,需要采用根据区域成片开发的战略,实施构筑以重点区域为核心的配送中心,采用扇形辐射面、步步为营、向前推进的配送网络体系。
但是当前我国的物流发展比较滞后,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循序渐进。吴静旦(2007)认为: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完全自动化的配送中心在我国不合适,条码、包装、员工素质等因素都制约着其正常运行。但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机械化还是必要的,有利于改善工作条件、加快作业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货损货差。但是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是一个发展趋势,这也是国内学者的共识。下面就论述国内一些学者对配送中心的详细规划。
对于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流程,徐贤浩(2008)认为:可以分为项目规划、物流中心规划方案设计、方案评估、工程施工设计、工程建设。确定这些方面之后,进行规划分析,具体有设计物流配送中心功能模组,进行顾客需求分析,物流作业流程分析,作业区域布局分析。而周盛世(2008)认为: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包括配送的对象和客户(E),配送的货品种类(I),货品的配送数量或者是库存量(Q),物流通路(R),物流的服务水平(S),物流的交货时间(T),配送货品的价值或者建造的预算(C)。
五、总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当前我国的物流配送发展还是相当滞后的,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阻碍我们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发展物流配送的重点是建设标准化的配送中心,加强配送中心的信息化、自动化、机械化以及柔性化。
参考文献:
1、吴静旦.我国零售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策略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7(15).
2、李兴国,顾峰.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08(3).
3、张亚娟,杜永刚,胡海英.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现状研究[J].商业流通,2007(2).
4、张卫星,王欣.家电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现状及优化研究[J].中国市场,2008(45).
5、秦瑛,陈竹君,陈丹晔.我国中小型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的比较选择[J].中国市场,2008(28).
6、张丽华.物流配送中心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经济管理,2009(12).
7、徐贤浩.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运作管理[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8、曹宝亚.基于物流信息化下的配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1).
9、张朝霞.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方式的优化[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10、朱鼎勋,沐林英,张丽辉.连锁企业物流信息化研究[J].物流科技,2008(5).
11、冯文龙.沃尔玛物流成本管理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12、徐贤浩.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运作管理[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物流配送方案范文2
关键词:社会经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门到门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1月1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普及,电子商务行业已经逐步赶超传统零售行业,呈现出“势如破竹”的态势,渐渐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俨然成为增长我国经济的“新亮点”。据有关数据表明,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达2.5万亿元,持续巩固和发展。电子商务步入成熟生长期,研究表明作为支持有形商品在网上进行交易活动的电子商务物流,现在已是严重制约电子商务成长的一个“瓶颈”。现在的电子商务物流整体模式建设还有待于提高,主要体现在物流配送环节中“最后一公里”实现的问题上。如果要推进我国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开拓顺利的进行下去,当下要紧的是我们需要寻找出强有力的解决策略并实行。本文主要以电子商务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末端配送的角度,对电子商务的企业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并对此问题提出合理化的解释与对策。
二、现状分析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企业占据了整个电子商务平台共享资源的42.9%,领跑行业,继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神话”。2014年比2013年Q1提高了整整1.2%。艾瑞咨询分析认为,2013Q2阿里巴巴股票价值由于其成员与P4P的快速增长(支付)的初步结果,2013Q2效应使其市场份额明显增加,有能力的消费者也在逐年增加。从战略角度,运输行业成为商业中的先行官、价值中的转换器、经济中的加速器,愈来愈受到相关部门的正视。2009年,新《邮政法》颁布并实行,第一次将运输业务写入了法律范畴之内,表明了快递行业在法律位置上的肯定,表明了快递行业成为照章规定成长时代的出发点;跟随我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等政策接踵出台,快递产业模式模糊的状态由变得清晰、有条理,蒙昧生长朝向科学宗旨发展、依靠计划,快递产业进入了有层次、有顺序和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态势。
电商与物流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完备的电子商务流程包括: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其中物流行业是电商活动得以通顺举行的重要保证。而配送是物流的紧要关键之一,是物流的一种综合活动形式,但同时亦是限制电商成长的最大瓶颈。电子商务的“最后一公里”指的是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在最后的环节在最终的分配,这是从最终用户的角度分布的销售活动。作为物流终端配送是面对面的外包物流或快递公司来完成。外包公司的服务好坏往往成为交易是否一次性成功的重要因素,而由于外包公司的服务质量难以监控,也会给电商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近年来,更是出现顾客拿到的产品在运送途中损坏,快递变慢递,贵重物品被换成便宜货,客服人员服务态度质量不好等情况。(图1)
如何降低电商末端配送的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是电商和物流两大行业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电商企业在评估自身终端分布风险评估的企业时,则需要建立风险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与系统对应的分布执行,制定合理的战略。
三、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出现的原因
电子商务是指在通达网络情况下,在世界各地范畴之内遍及的电商交易中,以浏览器或服务器形式为基础,一个新的相互使用电子付款网络为平台的全面服务的在线交易和各种商业活动的商业模式,销售,商业交易。买卖双方相互利用电子支付的方式通过网络为平台来完成在线交易往来及各种商务活动、商业交易业务和一系列的综合服务的一种新式的商业运营模式。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指如何向客户交付的货物,从物流公司对客户的距离。“最后一公里”有很多问题存在的原因,最主要的矛盾是物流成本的要求和商业顾客体验需求。在顾客的体验需求的业务,而物流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使发展非常不利。
这是不言而喻的,阻碍了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电商物流业的最后一公里。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物流病”,作为我国物流成本高的深层缘由之一是物流步骤太多,“最后一公里”步骤已经占到了全部物流流程的30%。电子商务面向消费者的唯一可行办法是“最后一公里”,服务储存的数据,蕴含着消费者的触角,能从中挖掘出信息、管理数据及其有价值的事物,伴随着电商和物流行业的急剧成长,“最后一公里”的商业价值会越发彰显出来。
(一)从技术上讲。通常包裹文件已成为物流业的主营业务,由于覆盖面积广、频次高、个人客户具有分散性,快递公司为了保证商品能够及时准确送达,雇佣大量的快递人员,无形中增加了快递的成本,专业人士把这种情况称作是“蚂蚁雄兵”。与此同时,快递服务者送物品时常常碰到消费者恰好外出,这就导致了多次运送的情况,也能给企业增添不必要的成本。根据市场预测,供应链管理是特别重要的,共同的零售商的供应链通常是制造商将大商品的批发商或零售商,所以有问题的成本没有增加。传统的模式是企业人才输送找顾客,然后发送到客户完成物流过程中的货物。但是并没有培养出顾客通过固定配送点主动领取商品的习惯,这样即使有一流完美的物流环节的设计,如若“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不好,同样会增加物流成本,降低效率和服务质量,影响顾客的实际购买力以及对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
(二)从政策层面讲。“最后一公里”的车辆进入城市困难,停车难,处理困难,城市配送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落后,布局不合理,一些城市为了疏通道路,减少交通压力,施行车辆通行证的方法。然而,这个方法使车辆通过寻租行为,但也降低了物流效率。其次便是政策上虽支持,但政府给予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我们想象的那样。电商物流行业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离不开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鼓励与支持,这样才能够创造出优越的外部环境。
(三)从企业管理层面讲。电子商务带来的大量的配送业务使得物流企业很难消化;愈来愈多的人、愈来愈多的网络弊端很难治理;分布频率越来越快,是很难处理的问题。大多数的企业缺乏协同和竞争意识,在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是沿用被动的,按照客户的需求,在输运、功能单一、处理、拼装、仓储、送货等活动,导致了物流公司获利少、增值空间小的弊端。
(四)用工难。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物流业,据报道,从事快递人员,“80、90后”占95%以上,90%人员来自从农村。因为快递行业需要充沛的体力和抗压能力极强的人员,而城市的大多是独生子女,很难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对于福利待遇要求较高,而物流企业很难提供高额的薪资,而且当电子商务的网购热潮过后,人员的移动性会加强。
四、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对策
第一,居民密集的场所兴建便利店。这些便利店在收发快件的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如香烟、饮料、火车票代售、话费充值、洗衣服务等业务。因为根据消费者日常生活比较忙碌,社区的便利店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消费者购买必需品,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型便捷服务。这样不仅节约快递配送上必须要花的钱,还可以增加便利店的盈利。如,便利店也可以设立官方和第三方网站,供应代油、大米和其他日常生活的必要产品,客户可以通过网站预定购买的货物,接下来货物交付给客户经过其网络。
第二,兴建自提点。对于具有网络渠道的实体店而言,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现如今电子商务的销售量已经远超过实体店的销售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能够存储自主提货,消费者可以使用网络预定货物,再到自提点去提取,也能够去实体店进行体会感受。这样不仅让顾客增加了对产品的购买欲望,也节约了成本,恰恰弥补了网络渠道与顾客之间缺少沟通,体验的缺点。让消费者进店体验,提升客户与电商企业之间的信任,建立对商品的合意度和诚挚度。
第三,与零售商合作。现在一些企业没有本领兴建便利店或自提点,亦或是认定实体店会远离企业的核心任务,增加企业的固定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选择与一些便利店进行合作的方式,进行品牌联合。因为销售行业与快递行业都有差别的竞争优点,因此品牌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值与信息,缔造出更具引诱力更多的品牌财富。零售店也会增加利润,而运输行业也节省了和消费者直接面对面联系所需要的费用。
第四,建立智能投递箱。面对一些经济实力基础雄厚的顾客能够采购一个智能投递箱,智能投递箱中的电子芯片把公司的数据库链接起来。当送货者使用特殊的代码开放智能投递箱,快递公司的数据库会把数据记载下来,直到传递整个流程完成。当消费者用特殊的代码开启箱子,快递公司的数据库将显示相应的记录,直到整个过程完成。但智能投递箱会增加消费者的成本,这将影响消费者的感知价值、消费者满意度和认同度。加上现如今快递公司数目越来越多,一般快递业都是各自为战,智能投递箱想要大力推行起来也需要高额的经济成本。但是,一些大客户或公司客户,快递公司则有能力为客户安装智能投递箱使他们能够留下来成为忠实客户。
第五,和政府进行沟通,提供切实的有用政策。“最后一公里”行路难,车辆标准问题是当前必须管理的问题。物流企业与政府多做交流,发放免费的通行证和运营证,但前提是,物流企业必须购买合法正规的配送车辆。政府可以加大帮扶力度,由政府亦或是行业协会共同联合,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创立运输企业。在配送末端,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这样配送公司可以服务于人民大众。
第六,强化对物流英才的教育,转变思想观念。近年来,随着“物流热”不断增温,社会需要大量的物流英才,加强物流指导和培训已被提上重要战略计划。许多院校和大学开设物流相关的课程,目的是培养21世纪物流创新的高端英才,向科学规划的培养目标和各种正确定位物流的发展方向。优化教学设施,同时参考国外人才培养体系,将大学正规教育、物流职业教育培训和有关资格认证体系的多形式的培养体系结合起来,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企业不妨吸进国际电子商务高端物流英才,或将有实力的英才输送到国外进行相关物流知识的进修等。其他学校应在现代物流供应链创新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多功能的综合物流采购、运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其他综合仿真系统,配备了先进的电子软件,为实践性教学创造条件。
第七,倡导联合配送。在联合配送网店兴建电子商务关键有三种形式:一是通过快递公司或企业投资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一个新公司,特别是在“最后一公里”的运输步骤,这也是日本、德国等国家在物流配送所选择的一种方式。二是由政府或协会进行协调,以政府投资为主,设立联合配送的公司,联合达成实现“最后一公里”的目标。三是由企业出资建造运输公司,但选取这种形式比较少。原因在于投入资金过多、浪费资源严重等问题。电商实行联合配送,能够大大节约社会资源,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对企业来讲,大大降低了成本。
第八,利用高科技弥补最后一公里带来的不足。积极使用信息化技术,如手机APP、GPS定位、GNS、智能储物柜等,充分减少人力成本的增加,提高配送效率。例如,贵重商品提供送货上门并赠送GPS定位服务,商业区、高校、便利店三者可形成合作的关系;小区可以设置自提点或者提货柜等。
五、总结
由于电子商务正飞速进步,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瓶颈日趋突显。更多的电商公司开始成立各自的物流配送中心和快递网络主要是因为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速度滞后。但其种种弊端也显现出来:电子商务企业自行兴建运输中心对投资回报时间长,资本需求大、必需谨慎决议。政府要积极倡导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发扬各种领先决策、法例和准则,大力支持物流企业的发展和与区域间的协作。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应优先考虑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以及成功的经验借鉴企业物流的发展,建立企业的物流网络优化。建设高效、柔性的智能系统。电子商务企业的增长可以说是物流能力的竞争,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和优化与市场竞争的电子商务企业赢得未来。我们需要一个全面调和、统筹兼顾的方案。如何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相应物流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商和物流业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设备技术,不断地克服难题,相信终有一天大家将不受诸如此类问题的困扰。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丹.浅析电商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方法[J].管理观察,2013.14.
[2]林跃.电商决胜最后一公里[J].销售与市场,2013.2.
[3]诸方鸿.最后一公里困局[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9.
[4]路欢欢.基于共同配送的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探析[J].物流科技.
[5]黄小军.深刻认识和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N].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4.2.14.
[6]黄验然,吴光先.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收货模式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4.4.32.
物流配送方案范文3
在电子商务实践活动中,物流一般都是以商流的服务者和后继者的身份出现,但是物流往往是商品实体价值和服务价值的最终表现。没有上好的物流服务活动,电子商务在前端商务环节的基本价值就不能得到体现,电子商务活动最终变成一纸空文,因此,只有在良好的物流配送活动支撑下,才能真正实现电子商务的完整交易流程。与此同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配送系统管理指的是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流动全过程进行全方位和全局性的把控,如对商品的储存、运输、配送、保管以及商品的信息管理等活动。具体而言,包括商品的配送分类、配送作业管理、配送中心规划设计、配送信息管理以及配送成本管理等。除了信息咨询、电子出版物以及相关信息软件等少量商品服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物流配送管理外,多数的商品服务还是需要通过物理传输的方式来实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配送系统的有效管理,不仅仅可以保证商品服务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安全、便利的物流服务,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特点
1.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特点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从商品服务物流配送方面来看,大量的商品服务交易在电子商务平台环境之下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和随机性,这样可能导致物流配送的量小频率高,这种情况的出现会给物流配送日程调节、路线规划、配送车辆调度等带来诸多的挑战,从而使得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越来越复杂,最终导致物流成本的高涨和服务水平的不增反降。
二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响应快,能及时配送需求。现代企业在降低库存的不断努力中,使用即时生产、取零库存等相关管理策略,对原材料提供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可以保证客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完成网上订购后,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收到准确的商品服务,从而保证供应商能够顺利进行生产。因此,物流配送管理系统需要在接收到电子商务平台发送的商品需求指令后,及时进行商品服务的组织、配装和运输服务,从而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准确的商品服务送达到消费者手中。
三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中车辆路线选择问题凸显。物流配送活动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在城郊进行的,主要特征是运输路程短、商品配装多、运输路线和客户分布信息复杂等。物流配送管理系统在接收到网络订货信息后,需要根据相应的配送点来选择最佳的配送路线,可见配送路线和配送方案的选择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
2.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中GIS的运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集数据库与计算机图形于一体,将空间数据进行储存和相应的处理,结合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将地理位置等相关属性进行合理结合,通过较为直观的方式来分析、组织和管理相关信息,并根据实践需求图文并茂、真实准确地将相关信息输入给用户,实现物流信息的可视化,以此为物流配送管理者提供形象的决策支持模式。GIS在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的运用核心是将地理坐标信息及相关位置信息等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管理,并以较为直观的方式(一维、二维电子地图)表现物流空间地理位置。GIS将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应用融合和交叉分析,为用户提供监测、预测以及规划管理决策支持服务等,GIS的空间分析查询优势决定了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查询方法,更是一种信息模式挖掘的有效技术。
GIS在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中的运用,不仅可以表达和管理物流实体的属性和空间信息,还可以分析物流实体在空间要素方面的几何关系。GIS的空间分析查询优势与MIS进行深度集成,可以更好地实现物流配送中道路空间分布、道路通行状况以及客户位置分布等的有效管理,从而使得物流配送从空间上达到可观的效果。GIS图形表达功能可以在物流配送可视动态监测上将物流配送空间信息转化为网络图,使得物流配送空间表现得更为形象,并通过智能启发式车辆路径分析方法自动生成最佳的物流配送路径,通过物流配送空间信息网络图实现物流配送活动的动态监测,发挥GIS最大功能实现物流配送活动的顺畅和资尽其用。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策略
1.电子商务环境下GIS在物流配送系统中管理功能的实现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作为一个集数据管理、配送运输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其物流配送中心决定了物流配送路线及方案的选择,是整个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在电子商务环境之下,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优化可以通过将物流管理系统与GIS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客户可以利用客户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订单的网络填报、货单位置等相关信息的查询,物流公司则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货单相关信息,对物流配送方案进行全面优化管理,科学合理分配物流配送车辆路线和配送方案等。
2.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管理功能分析
首先,从订单信息处理方面来看,物流订单信息的处理包括订单收集及网络托运申请等,根据收集的订单进行货运量的统计分析,为物流配送计划方案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同时,建立客户信息管理档案库,加强对客户相关资源的管理分析,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加合理的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的对外形象,推进企业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其次,从浏览查询方面来看,对相关图像数据比如放大、移动、图层管理图片等,通过地形图数据、道路图像以及车辆位置等进行显示,并对相应的位置属性进行信息查询、空间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实现对物流配送、司机以及车辆信息等的跟踪查询。
再次,完成对物流企业路线选择、需求分析以及成本费用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表。最后,对物流配送路线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根据系统统计分析的位置信息合理制定相应的配送车辆和配送路线方案,根据物流配送动态运行图实时进行车辆调度,并由系统自动生成物流配送路线方案图,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工和车辆调整。与此同时,需要从长远角度对企业物流所涉及的地图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加强对数据的日常维护管理,随时为物流配送管理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
3.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管理技术分析
首先,从物流配送系统技术角度来看,电子商务环境下GIS与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的融合主要集成了MAPxtreme服务技术、服务技术、SQLServer服务技术以及COM组件技术等,物流地图对象相关数据主要通过地图集以及图层的方式储存在MAPxtreme服务器上,关系数据库中相关地理对象属性与图层数据之间集成,通过可视化来表现相应物流信息。用户可以以不同的登录名进入到网络进行订单填报,并通过途径连接到SQLServer服务器的相关数据库中,实现对原始数据的收集。MAPxtreme在MAPX的引擎下在DELPHI7开发平台上实现物流空间和属性数据的相互访问。
其次,从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存储结构来看,GIS(地理信息系统)虽然具备较多空间分析功能以及空间拖布结构功能,但是在大量数据操作方面显然不及ACCESS以及SQLServer服务技术等专业数据库操作软件。因此,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属性数据需要在大型数据库中进行实践操作处理,为达到数据库资源节约和检索便利性的效果,应该在遵循相关原则下来进行数据库存储结构的优化设计。
再次,从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的物流配送点快速准确定位方面来看,在物流配送方案实施前,应该对物流配送坐标点所属位置道路进行准确定位判断,并及时对该段路实行内插;对于一些限制性道路、单行道等应该根据不同的路况和时间实行权值调整。判断物流实际地点与坐标地点的定位是否一致时,可以对坐标进行转换,并遍历所有的数据库点,计算定位坐标点与这些数据库点的距离,从中找出距离最短的点确定为物流实际地点。对数据库的查询方式进行优化,可以提高整个物流配送系统的运行效率,改善系统的综合性能,提升企业物流配送的整体效率。
物流配送方案范文4
[关键词]生鲜物流;路径选择;层次分析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04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十分在意生活品质化,生活健康化。生鲜物流的发展就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种趋势。生鲜通常是指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经过简单处理和包装,不需要深加工等步骤的产品。
1生鲜物流配送
生鲜物流就是指针对果蔬、肉类、水产品等产品进行的物流过程[1]。随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的发展,人们可以方便食用到来自全世界的粮食、果蔬、酒品。所以,物流配送方面的生鲜物流的地位及作用日益增加[2]。生鲜食品不同于其他消费品:其水分比较大,保鲜成本高,容易腐坏的特点,就要求在物流方面的时效性一定要控制;作为大众食用品,在物流配送中环保、健康和安全的要求也要考量。所以,一般生鲜物流具有三个基本要求:
(1)消费环节需要极少时间和极少流通来完成;
(2)在物流配送中保证产品安全、环保及完整;
(3)减少生鲜配送过程的破坏,避免产生回收,节省物流费用。
生鲜物流中生鲜物流配送是整个过程的重中之重,而生鲜物流配送中车辆路径的选择是确保生鲜物流配送合理完成的关键[3]。
2层次分析法
2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运筹学家TLSatty提出的一种将定性和定量思想整合一起的决策手段[4]。就是将需要判定问题的因素分解成为方案、准则和目标三种层次,用相应的判断标准,将人的主观认知进行数学量化,在量化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决策方法具有简单、易懂、便于操作和节省时间等特点[5]。
22层次分析法建立步骤
步骤1:构造层次分析结构。针对生鲜物流配送路径的选择问题,把需要判定的问题进行规整,建立结构模型。模型建立的完整合理,决定了问题决策能否得到有效解决。
步骤2:构造判断矩阵。建立构造模型之后,在各层因素中进行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求解权向量。
步骤3:一致性检验以及单排序处理。为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我们需要引入指标:CI=[SX(]λmax-n[]n-1[SX)],根据指标RI,我们可以计算出比率CR。当CR=[SX(]CI[]RI[SX)]
步骤4:层次总排序。为了进行总排序,需要计算每层各因素对目标影响权重,以确定构造结构中方案层各因素在目标层中的重要程度,以便于排序。
即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路线,将生鲜运送到客户手中。因此,需要给各个路径进行评比和排序,从而选择出一条最优路线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来解决生鲜物流配送路径选择问题。
3基于AHP生鲜物流配送路径问题上的应用举例
对生鲜物流配送路径的选择进行分析,可将每一个选择当成一种决策。本文的决策目标是:选择最优路径。影响决策的因素有很多,如路程、时间、成本、客户满意度。我们可以使用AHP方法进行问题研究。
(1)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如下图所示。
路径选择的层次结构
(2)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分析法是要对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中的元素进行重要程度量化,主要通过引入适合的标准,使用数值构成判断矩阵。判断矩阵表示本层次与上层次各元素之间的重要性比较。如果有n个元素,得到比较判断矩阵可以表示为C=(Cij)n×n,其中,Cij表示的是因素i和因素j对应于目标重要值。构造判断矩阵具有以下特性:①Cij>0;②Cij=1/Cji(i≠j);③Cii=1(i, j=1, 2,, n)。我们假设生鲜物流配送具有三条备选路径,每条路径所需要的距离、时间、成本和客户满意度都不相同。
比较矩阵A是准则层和目标层之间经比较得到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
4结论
生鲜物流配送路径选择属于一种多选择目标问题。需要根据生鲜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在距离、时间、成本和客户满意度中进行权衡比较,得到一条最优路径。本文采用了AHP来对生鲜物流配送路径进行研究,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实际情况中生鲜物流配送路径更加复杂,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袁仁喜JIT在生鲜产品超市配送中的应用[J].市场论坛,2011(1).
[2]杨华龙,计莹峰,刘斐斐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节点布局优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3).
[3]王栋,索志林,李海成,等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1).
物流配送方案范文5
1.1蔬菜配送模式的研究
张弘杨(2012)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城市蔬菜配送体系,系统采用“网上下单+基地供应+第三方物流+集中配送”四段式直配模式[1]。高特等(2014)对第三方物流公司参与限时蔬菜配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考虑了蔬菜配送问题的特殊性,采用RSG-GA混合算法对其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2],同时阐明了第三方物流公司参与蔬菜配送的价值所在及其产生的影响和意义。白羽等(2013)针对哈尔滨市同城绿色蔬菜配送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要建立相对完善的配送服务流程及销售体系,加强产供销相互衔接,拓展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并完善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等。
1.2配送中心及配送路径研究
关菲等(2013)提出了模糊多目标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FMO-LDCLM),该模型可以为决策者进行配送中心选址提供参考依据[4]。何静等(2011)构建了3种典型的冷链物流网络模式,即“一体化网络模式、区域内网络模式、跨区域网络模式”,目的是为实现降低连锁超市的经营成本、提高其运营效率[5]。谷炜等(2013)针对大规模零售点配送问题,研究了基于GIS的物流配送车辆路径优化两阶段启发式求解框架,提出了生成车辆优化路径方案的混合智能优化算法[6]。施成湘(2014)将物流配送时效建模为带权值的具有方向的无环图,且通过对比关键路径的权值和与配送时限的大小,从而进行配送时效的可满足性判定和检测[7]。
1.3物联网技术在蔬菜配送中的应用
都牧等(2014)提出了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配送拒,将手机信息服务和物联网技术植入蔬菜配送过程,实现了支持异步签收的蔬果商品网上直销“农-宅”配送模式[8]。杨勇等(2014)构建了基于RFID技术的有机蔬菜追溯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但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而且能够促进整个有机蔬菜供应系统的良性发展[9]。通过以上文献回顾可以发现,无公害蔬菜配送体系正在逐步丰富与完善中,如何实现对无公害蔬菜的安全、及时、准确的配送,构建一个快速响应的配送系统是关键,核心是利用现有的物联网先进技术对蔬菜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
2无公害蔬菜电子商务模式与物流配送系统构建
2.1无公害蔬菜电子商务模式
蔬菜商品由于自身具有多种特性,而且需要依据订单进行采摘和包装,同时其又有易腐性等,必须在采摘与包装后很短时间完成配送任务。因此,在无公害蔬菜的网上直销模式中,需要设立一个信息中心来完成协调整个流程。信息中心主要完成客户订单管理、安排蔬菜采购与包装、规划调度车辆及配送路线、控制配送物流末端签收与反馈等。无公害蔬菜网上直销电子商务模式如图1所示。客户可使用PC或手持移动设备(如PDA、智能手机等)通过链接有线或无线网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下订单,电商平台收到订单并将数据分析后传入信息中心,信息中心依据订单内容通知供应商、基地和农户对所需的蔬菜进行采集、分拣、洗选、加工、配菜和包装,并制定物流配送策略和终端接货签收方案,再将实施方案分发给配送员和智能配送终端。配送员根据信息中心下达的物流配送方案将蔬菜送达指定地点,蔬菜送到之后,信息中心会给客户发出一个包含货物订单内容、接收点位置和签收时限的信息。当客户收到信息后,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取回蔬菜,并在确认蔬菜无误后,通过上网或者短信的方式完成确认签收,并给予此次服务进行评价。
2.2基于物联网的无公害蔬菜配送系统构建
无公害蔬菜配送系统主要包括蔬菜物流配送子系统、电子商务服务子系统、客户信息服务子系统以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跟踪监控系统四部分。其中,物联网技术智能跟踪监控系统为实现无公害蔬菜配送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所配货物的精准实时定位,以及配送信息收集和智能控制等,是整个无公害蔬菜配送系统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无公害蔬菜配送系统的模块构成如图2所示。蔬菜物流配送系统包括配送车辆安排、配送人员管理、配送货物管理等,其主要功能是将订单所需货品分拣配装好,而后按配送方案将货物配送到既定的接收端,同时负责收集反馈配送发生时的所有信息。蔬菜电商网站系统是蔬菜进入市场的网络平台,客户可以查看蔬菜种类、价格及相关信息,能够完成在线订购与支付。电子商务平台导出的数据传递至信息中心进行处理,为配送中心进行配送做好准备。客户信息服务系统主要负责完成给客户发送即时消息,通过联网发送在线信息或者借助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的消息中心应用GSM系统向用户手机终端传送消息[8]。该模块主要根据物联网监控系统得到的货物配送状况向客户端传递提醒信息、配送信息以及确认信息,客户端也可以通过客户信息服务系统向信息中心反馈。物联网智能跟踪监控系统目的是要确保整个无公害蔬菜配送系统的安全完成,包括从源头蔬菜的采购质量监控、配送中心流通加工监控、蔬菜在途跟车监控、直到客户接收签字前的过程监控,从而确保蔬菜的质量安全。
3基于物联网的无公害蔬菜配送系统方案
3.1基于物联网的无公害蔬菜配送系统工作流程
在无公害蔬菜配送过程中,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负责物流信息的收集与监控,而客户信息服务子系统主要应用于和顾客实时信息交换,信息中心则负责整个系统的信息管理与控制。其工作流程如下:步骤1客户通过终端登录蔬菜电子商务网站,查看的蔬菜信息,根据自身需求可以在线下单和在线支付;步骤2信息中心根据客户订单和仓库库存信息,自动产生配送方案和蔬菜采购方案;步骤3信息中心将方案分配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跟踪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接受后会配合信息中心调度收集各种即时信息并反馈,信息中心接收到反馈后,开始指示物流系统进行配送;步骤4蔬菜货物配送到指定地点后,物联网智能跟踪控制系统将货物到达信息反馈给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再告知客户信息服务子系统将货物配送到货信息发给客户,提醒客户按时签收;步骤5配送过程完成后,在约定的时间内,客户到指定地点取菜,取菜后通过确认签收,客户服务系统发送已取货信息到信息中心,完成配送;步骤6若客户未按时到达指定配送点取走货物,或者客户拒绝签收,那么系统将通过特殊情况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并将相关信息通知客户、信息中心和配送中心。
3.2基于物联网的无公害蔬菜配送系统实现
3.2.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配送系统设计。本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无公害蔬菜配送系统的设计当中,通过传感技术和RFID技术实现对配送过程的实时动态分配和监控。物联网技术智能控制配送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如图3)所示。配送开始前,信息中心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平台传输的订单信息,计算生成配送方案并发送至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根据配送方案进行备货,并将所涉及的配送设备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关联,备货完成后保证所有的蔬菜都在监控体系内,确保无公害蔬菜的安全。配送过程中,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在途情况。整个运输过程有GIS/GPS监控,能具体了解在途位置和时间。当配送车辆按计划到达配送站点时,系统会自动把信息反馈到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接收到到站信息后,将给客户服务系统通话,再有客户服务信息系统通知客户按时到具体地点取货。整个配送周期内,信息中心通过Internet/Intranet和电子商务系统、客户信息服务系统和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客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产生的数据被平台后台数据处理程序处理后交付信息中心,信息中心产生的分配数据操纵物联网和物流配送中心运作,物流中心与物联网监控信息即时提交信息中心,和客户端的交互则由在信息中心监控下的客户信息服务系统完成。
3.2.2系统数据及集成实现方案。本文采用数据集成的方法对整个系统进行统一部署。首先,采用Web服务技术把现有的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封装成Web服务器组件,采取消息中间件方式实现数据系统的集成。采用Web服务器接口形式把系统中的各个子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应用程序等进行组合、封装和集成,使之成为可重用的组件。此外,各个子系统间的数据传输采用SOAP协议,以XML作为数据标准格式[8],将现有各子系统整合进无公害蔬菜配送系统总平台中。系统数据集成的原理图如图4所示。在此基础上,将蔬菜电子商务子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监控系统、蔬菜物流配送子系统和客户信息服务子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单独进行封装并成为相应的Web服务,系统包括客户端、WebService容器和后台系统。利用JSP动态网页技术实现个人客户端的信息浏览,而企业内部终端则通过EJB组件直接调用企业内部信息[8]。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公害蔬菜配送系统集成架构图如图5所示。
4结束语
物流配送方案范文6
关键词: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需求;策略
快速消费品市场在日趋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消费者消费习惯和质量不断提升的消费环境下,对于物流配送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可以说快速消费品的成功关键在其经营市场能力,高效的物流体系是满足快速消费品成功的关键。加快快速消费品渠道的整合和创新物流配送体系是快速消费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快速消费品特点,结合其特点对现代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进行较为完整的阐述,分析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和措施。
一、快速消费品及快速消费品物流
1.快速消费品定义
快速消费品的概念是相对于耐用消费品提出的,其内涵和内容能够从“快速消费品”字面意思上有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分析和总结,快速消费品主要包含以下特征:首先,从快速消费品的需求看,快速消费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品,满足日常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大众化物品;其次,从快速消费品的价格看,快速消费品是生活必需品所以价格相对较低,一些高层次的快速消费品属于享受型消费,其价值就相对较高,但是这个在快速消费品比重相对较小;再次,从消费量和消费周期看,快速消费品属于便利品,消费量大,消费的周期较短,一般周期不超过三个月,并能够及时补充,并且消费的忠诚度不高,一般属于就近消费;最后,从快速消费品的消费习惯看,由于快速消费的价格相对较低,以及快速消费品属于便利品,消费者对于快速消费品的购买习惯是:就近,便捷,快速和感性。
2.快速消费品物流特点
首先,稳定性高,由于快速消费品的消费量较大,且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所以物流配送的稳定性较高,能够较为简单的掌握物流配送的规律;其次,物流成本敏感度高,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快速消费品的价值相对较低,这就造成单品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小,企业必须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成本投入,其中物流就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再次,快速消费品的种类繁杂,末端配送成本高,对物流网络的支持力要求高,需要物流配送体系专业、稳定并且成熟的配送能力和水平,不同的企业在物流配送的选择上,也要结合自身的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方式;最后,快速消费品的消费习惯呈现小批量,多品种以及结合消费者对快速消费品的消费忠诚度不高的问题,要加强配送的灵活性和对供应链的严格控制,这样才能保证物流配送的整体效果。
二、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的主要策略
目前,从我国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的现状来看,大型公司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物流销售网络,从而实现生产,配送一体化。但是大部分企业还是选择物流外包形式,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快速消费品采取的物流配送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优势:供应商直通物流;连锁超市自营配送;第三方物流,分析比较三者配送存在的主要优缺点,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找出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帮助快速消费企业找到合适的物流配送方式。
1.供应商直通物流策略
供应商直通物流配送是快速消费品生产商根据超市的供需状况,直接向超市送货达到补货的目的的物流配送形式。以雨润食品为例,雨润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物流渠道,通过各大城市的办事处,联系所管理范围内的主要超市供货情况,及时的补充超市货物,达到快速有效及时的供货。这个过程中,供应商承担主要的物流配送成本,对经销商来说是非常有利,利用供应商直通物流策略主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首先,受到超市品种繁多的影响,以及季节性供货的均衡的制约,生产商承担的配送成本会大大增加,无疑对于生产商的物流链以及信息、人员、资源的协调沟通能力是巨大的挑战,小企业是无法满足和实现这一高昂的代价;其次,管理压力巨大,各大办事处和直接配送主要面对的是大超市,例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对于小超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就明显不足,而面对如此巨大的小市场,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不能放弃,管理的难度和投入的精力就会大大增加,生产企业就可能顾此失彼,造成得不偿失。
2.超市自营配送策略
超市自营配送的物流配送方式是超市结合自身的经营范围,组织所需物资配送的过程。以沃尔玛为例,沃尔玛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在各地建立自己的仓储物流,根据自身需要及时配给各地区超市的物资,最大限度满足超市自身需要。超市自营配送使经销商在商品的供给上占据主动地位,掌握物资配给的主动权,通过超市自营配送主要需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首先,自营配给的一次性投入巨大,小心经营企业承担能力有限,不可能建立庞大的自营供给链;其次,超市的产品繁杂,在自营规模上,也不能完全依靠自身的配给实现自给自足。超市配送作为一种企业大型自营配送模式,需要进一步克服困难,获得更加高效的配送效果。
3.第三方物流配送策略
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是最主要的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模式,其特点是利用专业的物流公司负责快速消费品的物流配送,大大减少经营风险也减轻经营企业的负担。从目前快速消费品的整体物流配送来看,采用第三方物理配送需要克服和解决以下问题:首先,物流企业传统物流模式,物流企业采用传统的仓储模式,以运输和仓储为主,看似仓储能力过剩,但实际企业的需求供给严重不足;其次,分散和整合。面对全国市场,我国物流企业虽然快速发展,但是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还不能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物流企业的配送质量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低准时率和高耗损率使得物流公司的成本居高不下;最后,快速消费品,在商品运输上要求是“准,快”。市场信息反应准,物流配送速度快,这就要求企业信息化水平和配送能力必须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三、提高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能力的措施
对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的主要形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比较,针对三种物流配送模式,对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提出有针对性解决建议,重点对第三方物流配送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多种配送模式相互结合
在直通配送和超市自营配送中,突出反映的问题是,快速消费品区域的覆盖以及品种覆盖上。所以必须加强这三种配送模式的相互整合,形成多层次的物流配送,相互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快速消费品的市场覆盖。以雨润食品为例,在采用以办事处为基础的直通配送基础上,雨润在各个地区建立了雨润冷鲜肉专营店,满足当地对于雨润产品的消费,并且采取第三方配送的形式,将产品的覆盖面辐射到各个小超市,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就近消费。
2.加快物流网络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我国物流企业处于大发展发繁荣时期,物流网络建设不断完善,但是整体水平还不够,还需要在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上,加强物流网络建设,加快中心地区配送仓储中心建设,提高配送能力和速度,整合快速消费品生产商、分销商、经销零售商的资源建立完整的物流配送服务。加快信息化,利用电子商务,及时了解各地区的供需信息,通过管理控制对物流配送的全程实现协调,整合各类资源,及时传递有效信息,实现物流配送自动化。
3.提高快速消费品配送的时效性,缩短配送周期量
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要提高快速消费品配送的时效性,缩短配送周期,首先,要加强企业管理,建立专业的物流部,及时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协调和沟通,缩短配送周期,减少物流费通用;其次,缩短配送的时间,提高配送的时效性,通过提高物流配送时效性,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加快速消费品的产品附加值,把物流配送作为企业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监督物流企业对于本企业产品的物流配送,满足消费者各方面需求,加深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印象和信任程度,提升企业的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附加值。
四、总结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快速消费品的物流配送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环节,竞争关注的不仅是产品的质量,也关注产品的物流配送速度以及产品的服务水平,所以加强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能力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刘敏.基于ABC分类法的超市快速消费物流配送模式新探[J].消费导刊,2011(0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