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环境卫生存在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环境卫生存在问题范文1
__市总面积1687.5平方公里,总人口82万,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5万人,日产生活垃圾300吨,通过垃圾收购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了无害化处理目标。目前,__市辖11个镇、9个乡、2个办事处,530多个行政村,村镇人口57万,日产生活垃圾684吨,垃圾运输车11辆,收集车22辆,后装式垃圾压缩车18辆。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随着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农村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活垃圾不仅直接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而且会加剧对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的污染,使农村的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自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特别是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镇运、市处理”机制建设以来,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正逐步改善。但根据调查,总体上看,我市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建设形势仍不容乐观,整体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工作进展仍不尽人意。
当前,我市农村生活垃圾从产生到处置主要呈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垃圾的成分较以前更为复杂,由过去易自然腐烂的菜叶尘土、纸张、瓜皮等易分解的成份发展到塑料袋、快餐盒、废电池等许多不可降解的垃圾。主要可分为在木、纸、塑料、橡胶、玻璃、金属等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生活垃圾飞灰、医疗废弃物、农药瓶等有毒有害垃圾、废旧薄膜、果树枝、农作物秸秆等农业种植业垃圾。这些垃圾大多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混杂在一起释放出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同时,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又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集中处理。15%的镇区及其中心村、周边村均配置垃圾桶、垃圾房和小型运输车,建立健全“三支队伍”,采取普通的作业方式,通过人工将清扫道路的垃圾及垃圾容器内的垃圾集中收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统一填埋,定期覆土、压实、消杀。这些镇村道路硬质平整、处处通连、整洁有序,基本做到绿化、美化、亮化。尽管亮点纷呈,但在垃圾分类收集技术层面上还没有一家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
二是简易处理。35%的村组生活垃圾由所属行政村通过简易方式收集,征用废塘荒地露天堆放或直接填埋,几乎未作任何处理,而且周边环境肮脏,尤其产生的恶臭对周围农作物生长和过路行人危害很大。这些村环卫基础配套设施明显缺失,从事垃圾收运人员年龄在60至70岁,平均年薪5000元左右,没有其他任何保障。
三是粗放处理。50%的村组生活垃圾仍以各家各户就地消化为主,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有机垃圾、无机垃圾随意丢弃或向河道倾倒,白色污染严重,村民自行倾倒在房前屋后,沟塘河边。不仅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形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恶化了水系,增加疾病传播几率,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基本生活。
(一)部分领导对生活垃圾处理重视不够。经调研,发现部分乡镇领导重视不够,对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存在等政策、看风向、走过场的心理。
(二)缺乏专业管理机构,管理不够到位。乡镇政府虽然都设有城乡管理所,但只有六个乡镇城管所为城管局垂直单位,大部分城管所没有行使职能。即便有,其执法范围更多地是集中在镇区,在农村生活垃圾的执法管理方面明显不到位。
(三)缺乏资金扶持政策,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经费不足。乡镇普遍反映,其资金缺口大,财政经费严重不足,设施设备建设不够完善,多数乡镇财力难以自行承担较为庞大的运行维护费用。
(四)保洁人员实际配备不到位。我市农村保洁人员按要求应为每500人有1名保洁人员,虽然乡镇都按规定上报人数,但据初步调查,其中有很大水分,村、组保洁人员基本未固定,多为临时请用,存在年龄偏大、体格偏弱等问题。
(五)缺少农村垃圾处理的整体规划。对农村垃圾的收运处理上,没有形成一个全市范围的长期规划,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各镇各村各自为“政”。
(六)群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农民生活陋习难纠,对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的认知度知晓率很低,甚至有抵触现象,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作推进。
(七)市区范围内,城管局主要负责城区主次干道清扫清运,城区乡镇负责背街小巷,经调研发现城区背街小巷、河道等卫生死角垃圾积存现象严重。
请市政府下发配套文件,对建立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由于该工作涉及环卫新体系的建立,启动运作需要市、
乡镇、村三级联动,特别是需要各级财政增加投资,为此建议: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一是成立环卫清运公司。以省建设厅配备的垃圾压缩车为依托,各乡镇建立环卫清运公司,对所辖区内的垃圾进行统一清运。二是推行三种生活垃圾处理模式。(1)市处理模式(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建议将生活垃圾处理场周边30公里的乡镇村庄生活垃圾全部纳入清运范围。为此需要增加环卫工人、环卫设备等。(2)多乡镇共建共用模式(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镇处理)。由于我市市域面积较大,如都将生活垃圾运至市垃圾处理场,运营成本过高。建议由市政府统一在几个镇之间规划建设共用垃圾填埋场。该填埋场可以利用废弃的矿坑、石坑,工艺可以介于简单填埋与卫生填埋之间,污染防治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其他方面与“市处理模式”相同。根据调研,我局认为在盘上(__镇附近或__乡附近)、__乡镇(__镇附近和__镇附近)建3个简易垃圾填埋场比较科学。(3)村处理模式(户分类、村收集、村处理模式)。有些偏远村庄人口较少,位置偏僻,建议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垃圾分类后,倒入深沟简易填埋。三是免费开放公厕。村民反映如厕难问题,建议乡镇机关所在地工作时间,公厕免费对村民开放。城区公厕24小时对市民开放。
(二)组建乡镇、村组环卫队伍。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管理机构,乡镇按常住人口的千分之五,各村按500口人配备一名清运保洁人员。村组以村民自治的方式推选保洁人员,并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对群众满意的保洁人员兑现奖励补助。组保洁员负责垃圾清运和分类,村保洁员负责主要交通沿线、村组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
(三)强化分类减量和规范运作措施,建立二次分拣制度。垃圾分类减量环节是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垃圾处理运行成本的重要环节,对垃圾处理工作成效具有决定性作用。按照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要求,结合实际,立足源头,大力推进农户源头分拣、村街保洁员二次分拣的垃圾减量机制,要求村民在垃圾丢弃之前,尽可能的将厨余垃圾作为禽畜饲料或简单堆肥还田,有用的垃圾进行回收,或者留待卖出。村保洁员负责收集农(居)户的垃圾并进行再分类。再分类的垃圾,对于可回收废品、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采取就近处理的方式,可回收垃圾出售给废品回收站进一步分选回收利用;草木灰、土渣和建筑垃圾用做填埋修路覆盖层;不可回收和不易降解的惰性无机物和有毒有害垃圾经乡镇中转后统一送至就近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推行门前四包责任制。在村庄环境建设整治中,各村庄在所辖区内实行四包四无责任制,即包卫生无杂物、包路面无坑洼、包绿化无枯树、包治安无纠纷。
(四)以严格考核、严明奖惩为手段,建立长效督导管理制度。在强化工作问责中建立环境整治“以奖代补、绩效挂钩”的工作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细化部门责任分工,严明工作奖惩,强化工作问效,做到目标同向,工作同心,节奏同拍,行动同步,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建议市政府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列入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是市政府成立农村环境整治督查工作组,开展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暗访曝光。三是市政府考核组以奖代补,每季度对各镇开展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按分数高低在全县通报,低于60分的镇需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按考核等次划拨以奖代补资金。
农村环境卫生存在问题范文2
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创建美好家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根据市委的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20__年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历时三个月,先后赴市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林业局、农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水利局、发改局、经贸局、工业园区等有关部门和__镇、__镇、__镇、__镇、__乡、__乡、__镇等乡镇开展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剖析原因,寻求对策。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在开展生态市创建、经济结构调整、__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森林资源培育、城乡环境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进一步推进了我市的生态工贸城市建设。
根据我们的调研,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在水环境质量、产业结构和布局、养殖业污染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力资源开发、阔叶林保护、环境基础设施、生态思想认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
从过境断面监测结果看,__江(__段)受外县(区)上游外来污染影响严重,如新罗区的养殖业污染;大田县谢洋乡仕福村铅锌选矿厂废水直排我市__镇长塔村河道,造成严重污染。城区内菁城、桂林城区污水管网尚未完善,部分生活污水仍直接排放于__江,__江干流水质不容乐观;受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影响,支流水质富营养化指标高;洛阳溪依旧受到大深矿区选矿废水、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存在超标现象。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目前我市在产业结构上以能源建材、资源型企业为主,深加工、高科技方面工业企业较少,资源型占60%。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从城市空间布局看,规划区域功能布局不合理,城区周边围绕着工业企业,特别几个大的高耗能企业,加上目前无集中供热系统,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特别是东坑口以化工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振鸿水泥、__电厂距离城市中心较近,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群众反映强烈;从企业生产装备方面看,我市工业企业大部份是高耗能、资源型、传统型企业,高科技、附加值高的企业少,如电厂(2×30万千瓦)、红狮水泥、振鸿水泥、大深矿区、挂山矿区等均为资源型能耗企业;从单个企业方面来看,部分企业中存在占地大、投入少、土地空置闲置、使用率低、土地投资强度小,企业投产滞后,创造效益不明显,贡献不足等问题。
养殖业规划所列的禁养区、禁建区、适度养殖区范围内仍存在养殖或环保设施建设没有跟上;部分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够强,“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落实不够到位,治污染资金投入不足,治污染设备不够完善;投入关闭拆除的补助资金不够(猪舍关闭每平方米补助30元,改为仓库或其它用途的每平方米奖励30元),由于猪舍建筑成本较高,补助60元养殖户不给予拆除,猪舍只关闭没拆除,容易导致复养;散养户点多面广,由于其规模小、投入少,大多建在房前屋后、采取家庭作坊方式,污染治理设施不配套,废水不能做到达标排放;按照省、龙岩市要求,在20__年底前完成80%的规模化养殖场治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点多面广、治理工作存在较大难度。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主要体现在一是超标准、超范围使用农药、化肥、农膜,随意丢弃有农药残留的袋、瓶等的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给地表水、地下水、农产品质量和土壤带来严重影响;二是水土流失、土地退化问题显著。2010年__市水土流失面积28.875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6.47%,其中茶园果园过度开发、工程建设、采矿区,特别是非法稀土开采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污染尤为严重。由于农用地重用轻养及水土流失,地力普遍下降。三是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未全面有效建立,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路边、河塘或低洼地,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而且造成河道淤积,污染水体,使得农村河网水质普遍较差。
水电站分布在全市大大小小河流上,把河流截成阶梯式水库,河流湖库化加剧,因利益驱使,不少水电站企业没有严格执行最小流量规定,河流自净
能力变弱,水库大坝蓄水本身易造成水土流失,再加上有的电站清库不彻底或根本不清库就蓄水发电,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有的在施工过程中,弃土、弃渣乱倒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道路施工时有的直接把弃土往河里倒,堵塞河道,河水中悬浮物明显增加,河水变浑,导致水库库面漂浮物很多,水葫芦疯长。我市一些群众受利益驱动盗伐、滥伐阔叶树甚至生态公益林中的阔叶树来加工木屑作为种植食用菌原料,严重破坏了我市的森林资源,特别是北片新桥、__、__、__等乡镇形势尤为严峻。同时,毁林开山,毁林营造茶园、滥挖树头等的现象屡禁不止,每年破坏的阔叶林相当可观。而阔叶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过度砍伐阔叶林,已给我市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破坏,我市境内新桥溪和__溪水量已逐年减少,就是很明显的例证。另外,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生态林保护、管理和建设。
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低,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尚未完善,污水收集率低,大部分的乡镇未建成污水处理厂,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影响地表水水质的改善;未形成规范的危险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系统,乡镇垃圾收集处理率普遍较低,处理设施简陋,未能达到无害化填埋要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不同程度地使土壤、地下水受到二次污染;城区环卫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城区脏、乱、差还没有根本改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还比较低,绿地管养不到位。
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保护生态环境尚未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在经济建设中由于考核考评机制不够合理,存在重量不重质,环保工作仍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局部地区形成先破坏、后建设,先污染、后治理的现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长期偏低,生态建设措施难以真正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体制不够健全,人员、设备、经费不足,执法监督能力不足、监测技术与手段较为落后,部门、地区之间的统一协调有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生态理念有待提高。
围绕“打造闽西对接闽南的桥头堡、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海峡西岸经济区宜居宜业的生态工贸城市”目标,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保障、公众参与的生态市建设机制为手段,实施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工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弘扬生态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力争全市80%的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镇指标要求,实现创建国家生态县(市)目标,把__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的宜居宜业生态工贸城市。
要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重大事项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要充分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把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事项以人大决议、决定的形式确定下来,充分体现全市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确保实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建设重大决策实行公众听证制度,对重要规划、政策以及重大项目实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加大决策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程度,形成政府、专家与社会团体、公众相互配合的民主决策机制,科学有效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在市域进行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时,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进行环境战略评价。实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区域环境保护规划,依法对各类建设项目进行环评预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治本之策,一严格产业准入。要制定产业发展导向,设置鼓励、限制和禁止建设的产业目录,限制发展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工艺技术落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较高,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产业和项目,凡列入禁止发展的产业和项目,不得办理新建、扩建的相关手续,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明令一定期限内淘汰、关闭、停产的发展产业和项目,政府主管部门依法检查、督促其按相应规定执行。二优化工业结构。要充分利用__市区位优势,促进轻纺、机械电子、冶金矿产、农林产品加工和建材化工等主导工业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循环利用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能源和物质的利用效率,目前,要着力推进水泥产业的深加工发展,水泥企业不能只生产熟料等初级产品,而是要在生产水泥成品的基础上,向下游的制造水泥枕木、预制板等方向拓展。同时,加快推广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应用,提高支柱产业的发展质量,优先发展环保产业,支撑主导产业生产生态链的形成。三调整产业布局。要强化各类工业区块的功能整合,明确各区块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目前,应抓紧推进东坑口化工小区“优二进三”,做好规划搬迁工作,并在搬迁中促进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做大做强;按照产业集聚模式,明确各片区主导产业,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向龙头企业集聚,增强产业的关联度,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应重点督促金大鑫钢铁企业下游高附加值产业的落地,打造百亿产业园;对物流、商贸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要站在未来和整体的高度加以考虑,宁缺勿滥,以构建大物流为目标,通过现代物流基地建设,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做强闽西南现代物流业。
促进工业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统一规划排污等环保设施,发展特色园区,实行排污集中控制和处理,以保证治理设施共享和污染物集中治理。针对我市规划区砖瓦行业较多,尽快制订我市淘汰落后产能计划。推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拆除小锅炉,配套相关优惠政策。要通过强化技术改造,推进清洁生产,延伸工业产业链等途径,促进工业经济的循环体系建设。尽快启动红狮水泥两条生产线烟气脱硝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时加强建设项目投产后的环境管理,确保增产不增污,通过清洁生产,发展节能、降耗、节水、节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循环型经济。
一要加强水源地水污染源治理,实行严格分级管理,保护水源。严格按照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禁止在保护范围内开展影响水源保护的一切活动,禁止新建工业企业项目,加强上游污染源治理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应急管理机制。二要完善__江流域监管机制,坚持流域统筹、疏堵结合,建立分区控制、联动治理、上下游联合交叉执法、全面控源的污染防控体系,要加强执法监管和监测监控,探索完善分段管理、分段负责制,将各项整治任务和整治责任落到实处,构建流域上下游水质水量综合监管系统,加快流域交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加强涉水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加强跨区、跨部门水质信息沟通,构建上下游的水环境综合预警预报系统,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水量水质综合调度,提高水污染风险预警能力和防控水平。当前,特别是加强对湖库甲藻监测工作,建立有效应急处置措施,防止藻类异常大量繁殖现象的发生。三要强化水生态保护,提升重点区位的森林、湿地
生态功能,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加快污染严重河流水环境治理,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落实水电站库区垃圾清理责任制,严格执行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在线监控制度,关闭并拆除部分严重影响流域生态修复功能的小型水电站,提升流域自然净化功能。几年来的养殖污染治理实践证明,以离河流远近来划分禁养区、限养区,简单地把养猪场往山上搬,并不能解决养猪污染问题,反而会使污染往支流、山涧甚至水源地蔓延。要根据区域环境容量、流域水质现状、山林植被吸纳能力来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合理规划布局生猪养殖场。积极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采取封闭型生态养殖产业链,目前要重点推广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干清粪减排措施,扶持发展以猪粪为原料的有机肥厂,要鼓励试行“养治分离”的养殖污染治理模式,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要组织养猪户成立养猪合作社或养猪协会,由养猪协会征收养猪污染集中治理费,委托有机肥厂或专业化的公司集中收集和处理猪粪尿。要禁养与治理并举,奖励与处罚并用,对在禁养区、禁建区违规新建的养猪场要坚决予以;对没有环保设施的违规养殖户和超标排放的养猪场要依法征收排污费,并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要依法关闭。对治污措施落实好和推广生态养殖模式的规模化养猪场,政府要给予一定资金奖励,以政策引导农户走生态养殖的发展模式。
一要严格矿山开发建设准入条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依法审批备案,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检查巡查,共同指导矿山企业实施“边开采、边治理”,督促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义务。二要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范围和复垦指标,由采矿权人负责保护和治理;对无法落实业主的废弃矿山,根据属地原则,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整治。三要进一步强化矿山环境综合整治,突出解决矿业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坚决取缔关闭不符合最小开采规模规定的矿点,依法查处非法采矿,严禁在禁采区内新建矿山、矿点,当前要重点打击稀土的非法开采活动。
一要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监督和执法力度,完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积极落实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和森林资源多元投入机制。二要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加快生态公益林基地建设,停止炼山造林、停止毁林造茶园、停止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及大面积单一竹林。三要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落实防治措施,加快林种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阔叶林,严格控制以消耗阔叶林木材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规模,从源头上抓好严控落实,加大对锯台、滥砍乱伐和非法运输木材锯屑的打击力度,同时,要做好食用菌种植户的转产工作,鼓励其开展竹业、烟叶、金银花、熏衣草、蔬菜等种植,建议提高烟农生产补助,烟叶税返回烟农鼓励发展,增加收入。四要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措施,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可采取逆向倒查机制,依法打击乱砍滥伐林木,蚂蚁搬家式偷盗林木、滥挖树头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严格控制林木采伐,大力提高林木蓄积量,恢复和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实现林业和林产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五要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提高并多方筹集生态公益林管护资金。
以人为本,坚持“适居性”、“特色性”的原则,遵循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根据__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统筹协调推进,把居住环境的改善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以建设生态型江滨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加强城市绿地管养,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加强城市坡道路交通、停车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积极改造完善城市水厂建设和供水管网,提高城市供水安全;加强城市雨污水管网建设,完善城市排污管网,实现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同时加快建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升城市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强道路扬尘和机动车尾气与餐饮废气的治理,建立健全空气质量日报制度;加强对娱乐场所、建筑施工、车辆等的噪声污染管理;加快完善垃圾池(场),垃圾中转站、果皮箱、垃圾运输车、公厕等环卫基础设施,加强城市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管理,打造专治优美人居环境。
一要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从治理农村“脏、乱、差”入手,扎实推进以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全面清理公路沿线、沟道两侧、村道里弄的垃圾,加快完善村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垃圾清扫保洁、清运和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要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五改”(改圈、改厕、改厨、改水、改路),要通过建立一批沼气示范村,以点带面,带动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净化美化村庄环境,同时,建议有偿回收农药使用完后的残留袋、瓶,以防止二次污染。二要做好生态移民工作,对生活在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高山区、深山区,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群众,以及配合生态建设重大工程项目需要移民的群众,要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的引导农民下山,通过科学规划引导山区农民向中心村、中心镇和城市集聚。三要积极调整农村能源结构,逐步推广以电代薪,增加电力、液化气、优质煤的供应以减少对薪柴的信赖,鼓励使用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
一要开展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领域是生态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我市应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生态知识和环保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重点和优先群体包括决策者群体、生态环境工作者群体和学生群体等。二要借助现有的教育途径,广泛深入地普及生态知识,通过报刊、电视、广播、政府互联网、宣传标语和墙报等多种形式,进行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征集一些形象生动易于记忆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语与广告语。三要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推行城镇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组织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环保义务劳动和志愿者行动、设立公众举报电话、奖励举报人员、建立环保问题公众听证会制度等公众参与活动,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和保护生态的行为规范,激励公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同时推进企业文化的转型与创新,树立企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