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范文1

[关键词]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供应链;采购;优化;模糊

[中图分类号] F25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2-0015-03

[作者简介] 刘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北京 100083)

一、引言

目前,供应链管理已成为许多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于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也可以通过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中除了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之外,采购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最大,它对企业的生产利润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控制和降低采购成本,可以使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成本降低,最终达到企业利润增加,提高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的目的。本文将对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供应链的采购优化模型进行研究。

二、模型建立

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供应链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有些参数往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确定,如原材料的需求量受到自然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通常使用“原材料的需求量在a吨左右”这样的模糊语言,因而在建模时将其作为模糊参数更符合实际情况。在本文中,将原材料的需求量和各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均看成是模糊数,采用模糊的定量模型来描述问题。

在现有的n个供应商能够满足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原材料供应的前提下,给出多供应商和多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模糊线性规划采购模型。

模型中的符号意义如下:

下标i表示供应链中供应商的数量;j表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

决策变量:

xij:0-1变量,表示第i个供应商是否被选为第j个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供应商(1-选,0-不选)。

yij:表示第i个供应商给第j个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运输原材料的量。

常数:

Ei:表示向第i个供应商购买原材料的模糊量。

Mi:表示第i个供应商的模糊生产能力。

cij:第i个供应商给第j个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的单位原材料的价格。

pij:第i个供应商给第j个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运输原材料的单位运价。

约束条件(2)表示各供应商给企业的供货量应该等于运输原材料的总量。约束条件(3)表示实际运输的原材料的总量不大于第i个供应商的模糊生产能力。

这里,分别用三角模糊数Ei1,Mi2,Mi3)表示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对原材料的模糊需求量Ei,用三角模糊数(Mi1,Mi2,Mi3)表示各个供应商的模糊生产能力Mi。由于存在模糊参数,使目标函数(1)和约束条件(2)和(3)均没有明确的意义,在国内外一些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将模型进一步表示成下面的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其中,Pos{・}表示{・}中事件成立的可能性。模型中目标机会约束(6)表示所求的目标值c应该是在置信水平α下所取得的最小值;机会约束(7)和(8)表示约束得到满足的可能性至少应达到给定的置信水平β和γ。

三、模糊约束的清晰化

对于这种求解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一种方法就是把各机会约束转化为相应的清晰等价类。下面对模型中的几类机会约束的清晰化分别加以讨论。

由上面的讨论可知,在将原材料的需求和供应商生产能力均看成是隶属函数已知的三角模糊数的前提下,原模型的模糊机会约束均可转化为各自的清晰等价类:

该模型是确定性模型,下面讨论清晰化后模型的求解。

四、模型求解

上述模型是一个0-1规划模型,对于这个模型的求解,我们可以采用0-1规划的隐枚举法来求解,将原模型转化为下面的形式:

这样,我们就可以采用0-1规划的隐枚举法来求解。具体解法如下:

(1)令全部变量取0(因为目标函数的系数全非正,此时相应的目标函数值S=0就是上界)。如果此解可行,则为最优解,计算中止。

(2)否则,有选择地指定某个变量为0或1,并把它们固定下来(称为固定变量),将问题分枝成两个子问题。

(3)继续分别对它们进行检验,即对未被固定取值的变量(称为自由变量),令其全部为0,检查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则它们与固定变量组成的解就是原问题目前最好的可行解(不一定是最优解),不再分枝,其相应的目标函数值就是原问题的一个下界。

(4)否则,在余下的自由变量中,继续上述过程。经过检验,或者停止分枝,修改下界,或者有选择地将某个自由变量,令其为0或1,将子问题再分枝。

(5)如此下去,直到所有子问题停止分枝,或没有自由变量止,并以最大下界值对应的可行解为最优解。

五、模型的应用

本文从供应链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了影响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采购成本的多方面因素,构建了“供应链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采购优化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模型综合分析采购中的多项成本因素,包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等,构建了多供应商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采购模型;充分考虑了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把供应商的生产能力、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量看作是模糊的变量,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不确定性的采购模型;不仅构建了优化模型,而且针对模型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求解方法。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受自然条件和外界环境影响大的农业,因此,供应商提供给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原材料的量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受市场的需求影响非常大,从而导致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具有不确定性。上述模型恰好能够解决两者的不确定性问题。我们以三个供应商为两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原材料为例,建立模型如下:

根据前面所述的模型求解方法进行求解,我们就可以得到在成本最小的情况下,每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向哪一个供应商购买原材料,购买的量是多少。这样就解决了由于供应商生产能力的不确定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购买原材料的不确定,而使采购过程难以进行的问题,使采购和运输过程成本达到最优化,节约资本。

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在促使世界农业发生巨大变化,并成为支撑各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当前,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竞相发展的重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正逐步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增长点。我国是一个具有特殊国情的农业大国,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对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制约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据相关资料,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本金来源的57.1%为企业自筹,14.1%为银行信贷,国家投入为7.1%。当前解决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问题主要靠企业自筹资金,政府拨款、金融机构贷款也是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运用本文的模型,可以保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使用更合理,使决策更加客观、准确,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进而保证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Liu Baoding and Iwamura K. Chance constrained pro-gramming with fuzzy parameters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998, 94(2): 227-237

[2]刘宝碇,赵瑞清.随机规划与模糊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程理民,吴江.运筹学模型与方法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范文2

(一)农业高新技术及其应用分类众所周知,传统农业由于技术停滞而发展缓慢。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顺应时代要求,通过多渠道增加农业高科技投入,促进农业增长。农业高新技术可以划分为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现代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等三大类。农业高新技术的领域范畴比较广,产业应用层面较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为了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培养和发展了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其典型代表为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通过体制改革和技术创(二)农业生物技术20世纪以来,世界生物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70年代DNA分子水平的基因拼接及重组,90年代之后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谱”的完成。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某些优势领域已经能够与国际发达国家同步发展、自主创新。例如,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与基因功能研究、生物技术育种、动物克隆及转基因动物技术、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肥料、重组工程疫苗、转基因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等。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培育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有2600多个,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此外,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2011年12月31日《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以及2012年1月29日科学技术部印发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都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三)农业信息技术从全球的视角来看,农业信息技术的使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由简单向综合、由低级向高级、由单机到网络化的发展过程。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各类信息技术和相关产品已经在农业生产各类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例如,美国的农业生产中有82%的土壤采样使用GIS,74%用GIS制图,38%收割机带测产器,61%采用产量分析系统,90%采用精确农业技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农业信息化之后,农业信息化发展非常迅速,取得了众多农业信息化成果,某些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前,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农业成为物联网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之一。农业信息化依托物联网,其整体水平迅速提升。(四)现代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在现代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方面,农业工程技术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成果、工业生产方式、工程建设手段和工程管理方法将农业生物技术、农艺措施、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利用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形成农业的标准化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例,当前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主要在于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属于粗放低效利用,加上现有的农业资源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要求。因此,需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总之,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需要引入新的动力,促进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这一新的动力则为风险投资。

二、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

(一)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现状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仍然表现出良好态势,我国农业在未来10-15年之内都将保持长期稳定成长,农业行业“抗周期性”强、投资风险小,而且具有很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13]。早在1999年我国政府就明确指出要培育适合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同时,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税收、贷款、土地使用费、土地租赁费及其他费用方面给予外资各种优惠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逐渐发展并积累经验,这使风险投资进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有了良好基础。截至2011年底,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资项目数9978项,较2010年增加1285项,增长14.8%。其中,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数5940项,占比59.5%。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资金额2036.6亿元,较2010年增长36.6%。其中,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金额1038.6亿元,占比51.0%①。可见,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强度不断加大。2006年5月,国际知名的红杉资本首度进军农业领域,向福建利农集团投资500万美元。随后,风险投资进军农业领域并不断深入。据统计,自2006年至2011年上半年,我国农业领域已经披露的投资案例累积达到114起,其中披露了金额的104起涉及投资金额17.6亿美元②。2006年之后,我国风险投资领域已扩展至农机生产与销售,环保农药,花卉、林业、有机农产品种植,农、牧、渔产品深加工等其他更广泛的领域。风险投资的投资方向集中于农业产品改良、农副产品深度加工、规模化养殖、农产品及农需品连锁经营、循环经济型农庄等。2011年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行业(按项目数统计)前五大行业依次为新能源与环保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其他行业、其他制造业,合计占比59.9%。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业的投资行业集中度略有下调,行业领域不断细分,投资重点仍以制造业为主体,主要聚焦于高新技术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依然是行业热点,但相对比重略有下降。与其他行业风险投资相比(见表2),农业风险投资项目数仍然相对较少,所占比例也表现出较大的变动。农业风险投资项目所占比重从2004年的3.8%下降到2007年的1.2%,随后上升到2011年的5.85%。农业风险投资相对较少,主要根源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资金供给主体缺位,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开发和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二)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1.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不足。Pereira研究发现,美国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了挤入效应,其中政府投资用于工业设备和运输设备时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尤其明显。刘忠敏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看我国政府投资都“挤入”了私人投资。可见,政府在吸引和刺激私人投资参与农业科技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我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非常少,农业科研经费占国家科研经费的比例较低,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支持不足,对私人风险资本介入的带动作用较小。此外,我国政府没有提供有效的制度吸引民间资金参与,退出机制不完善,限制了风险资本的流动性,造成风险投资资金供给不足。2.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直接影响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项目。张雨认为,受高新技术成果本身的复杂性、开发推广转化能力的局限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存在技术风险、转化风险、配套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此外,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也不健全。据统计,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包括公开上市(IPO)、出售、清算等。其中,IPO由于具有较高收益而成为风险投资的最佳退出方式。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主要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难以顾及中小及民营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很难满足公开上市的种种条件。缺乏良好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风险投资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3.农业企业制度及运行机制无法满足风险投资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因而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经营制度、分配制度、风险规避机制等。风险投资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非常高,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水平非常高,但我国农业整体的产业化还不够发达,且企业规模较小,没有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从种植到加工,再到渠道和品牌,无法实现对产品的完全控制,以保证产品安全。我国农业企业制度尚未完善,运行机制也不够健全,加上风险投资的特殊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高素质的既熟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又熟悉农村金融的复合型农业风险投资管理人才非常缺乏,远未能达到风险投资的要求。4.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相对较慢。2007年,我国对农林水事务的财政支出占国家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6.84%,2011年这一比例达到9.08%①。然而,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相对缓慢,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较低,每年评出的省部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获奖农业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为53.5%,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经费主要是靠政府财政拨款,农业科研经费增长的速度赶不上农业经济增长速度。由此反观,以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有利于风险投资进入农业领域。

三、发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快速,其风险投资也越来越受青睐。目前,发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如何?本文就此进一步探讨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以便为我国未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发展提供借鉴。(一)美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美国是风险投资的发源地,1946年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成立的美国研究发展公司(AR&D),标志着现代意义上专业化与制度化风险投资的开始,是风险投资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的风险投资发展快速,得益于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医疗保健等行业蓬勃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制度扶持。在生物技术风险投资方面,2011年风险投资公司向美国446家生物技术公司总共投资了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2%,创下自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拥有非常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其生产的主要农产品占世界总产量的1/5。美国有一套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从而使现代农业科学得到广泛而又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美国建立了高新技术推广运用激励机制,其农业发展资金来源也多样化,包括政府和私人两大投资主体。其中,私人投资包括企业和风险投资。目前,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已经成为美国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重要途径,美国有40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每年为1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美国每个农业比重大的州都有许多专业风险投资公司,每年为农业企业提供风险投资支持,资金总额达上亿美元。(二)加拿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众所周知,加拿大生物技术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而农业生物技术成为仅次于医疗保健领域的第二大生物技术领域,集中了加拿大22%的生物技术公司,5%的生物技术科研经费,17%的生物技术从业人员。1952年,加拿大成立了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加拿大查特商斯有限公司。20世纪80年代之后,加拿大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兴起,带动了风险投资业的迅速发展。加拿大实施了产业研究支持计划(IRAP),引导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04年,加拿大拨款2.5亿加元建立种子基金和运作风险投资,资助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学技术、环境技术等优先领域技术的早期开发和商业化,并对私人投资产生示范效应。2011年,加拿大的风险投资总额为15亿加元(约合15亿美元),加拿大风险投资机构共投资了444家企业。在投资的行业分布方面,2011年加拿大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其他生命科学领域的风险投资为3.43亿加元,占23%;可再生能源等清洁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额为2.45亿加元,占16%②。总之,加拿大非常注重生物技术的发展,并大力引入风险投资,在推动生物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三)欧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早在1997年,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投资基金两大金融机构就合作建立了“欧洲技术便捷启动基金”(ETF),该基金将25%的股本引入风险资本基金,支持风险资本基金投资于有新研发成果的研究中心和科学园区的中小企业。随后,欧盟各成员国纷纷建立了各种风险投资基金。欧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为德国。长期以来,德国生物技术在欧盟中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其生物育种水平雄踞欧盟各国之首。德国将生物技术分为白、红、绿三种,其中绿表示生物农业(包括育种)。2012年5月,德国联邦教研部了《德国生物技术行业报告2012》,指出2011年德国专门从事生物技术业务的公司年总产值达到26.2亿欧元,该类公司的数量达到552家。此外,德国还有126家非专门从事生物技术业务的公司,聘用员工总数达1.7万人。风险投资是德国生物技术行业的主要融资方式。2011年,私营部门在德国生物技术产业领域的投资为1.42亿欧元,政府公共研发经费投入依然保持在4500万欧元水平,为广大中小型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提供重要动力。(四)亚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在亚洲,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发展比较迅速。日本风险投资的发展主要经历如下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1973年的初步发展阶段,1974年至1982年的调整消化阶段以及1983年至今的全面发展阶段。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日本生物技术风险企业数为334家。日本政府为了促进基因制药的研究及生物技术风险企业的培育,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生物技术在韩国占据重要地位,韩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发酵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发酵工业是韩国生物技术产业中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仅氨基酸产品就占全球市场的20%。此外,韩国在体细胞克隆牛、艾滋DNA疫苗开发、抗除草剂作物等领域达到世界水平。长期以来,印度一直把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锁定在信息、生物和材料三个领域。其中,生物技术受到更多的重视。早在1983年,印度就制订了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长期计划,确定了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国家发展目标,提出了生物技术的产业化问题。2003年,印度的风险投资位居亚洲第二,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一些风险投资商建立了生物技术孵化基金,风险投资者主要以私营中小企业为主。总之,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亚洲一些国家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本上以农业生物技术为主,风险投资发展迅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四、主要结论与启示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范文3

论文关键词:后危机时代,高新技术产业,湖南

当前,来势汹涌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消退,经济复苏迹象日益明显,“后危机时代”已悄然来临。从国际以及国内各地区的政策动向中不难发现,新一轮以新兴战略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正在孕育,争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的竞争将愈加激烈。北京、上海、广东、深圳、苏州、武汉等地在金融危机以后都出台了加快本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科技部全国创新城市评价结果显示,深圳、苏州、上海、北京等地创新指数在全国处于前列,而湖南的长株潭地区仍处在中等偏低的位置。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竞争格局、发展态势的研判,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将直接影响“后危机时代”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乃至湖南经济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竞争地位。

一、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高新技术产业企稳回升,规模不断壮大。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遇到了较大困难,但由于一系列政策刺激,该产业企稳回升较快,表现出较高的成长性。2009年,全年共完成增加值4500.90亿元,增长31.1%,占全省GDP的10.9%,比2005年比重提高3.7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4283.99亿元,实现利税471.66亿元,分别增长29.5%和30.6%[1]。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3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4个企业管理论文,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6家,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71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635家。一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长丰与广汽集团实现战略重组,广汽菲亚特轿车落户湖南,比亚迪汽车落户长沙,陕汽重工长沙基地、北汽株洲基地建成投产,北汽福田、吉利汽车快速发展,长株潭有望成为全国又一个重要汽车产业基地;湖南有色控股与中国五矿集团战略重组,有望进入世界500强。

2、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培育下,湖南省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近年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按当前的增速估计,到2015年,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将达到50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将超过20%[2]。与国家敲定的九大战略性新型产业相比,湖南省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都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其中,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3大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等4大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先导产业。特别是湖南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国同类行业中处于前列,已形成了以广电、出版、动漫三大优势板块为龙头,演艺娱乐、文博会展、工艺美术为第二梯次,电视购物、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集群为补充的多层次产业体系。

3、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湖南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与信息产业、生物与医药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为代表的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方面,以长沙为中心的现代工程机械产业群,以株洲、湘潭为中心的现代电力机车、轻轨地铁产业群,和以衡阳为基地的高压、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等产业群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地位;新材料产业方面,重点企业有博云新材、金瑞科技、杉杉科技等,电池材料四氧化三锰、氢氧化镍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之首,钴酸锂电池材料产销量居世界第三;电子与信息产业方面,重点企业有摩托罗拉、思科、诺基亚、湘邮科技、长城信息、三辰卡通等,聚集了全省70%以上的软件企业,原创动漫制作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生物与医药产业方面,重点企业有惠霖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双鹤药业、九芝堂等一批医药重点企业,具有全国重要的中成药研发、生产和物流配送基地;现代农业产业方面,已建成隆平高科、亚华种业、金健米业等十多家重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群。

4、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布局呈现聚集态势。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3+5”城市群,即长株潭、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娄底等地区,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截止2009年,长株潭地区拥有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743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47.0%,实现的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全省的56.9%、57.4%、59.9%,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快5.6、6.7和13.2个百分点[3]论文格式范文。在长株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的带动下,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娄底等5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企业管理论文,2009年五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487.81亿元,占“3+5”城市群的比重为36.9%,比2005年提高6.6个百分点。

5、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支撑逐渐增强。金融危机以来,湖南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新材料、冶金、数控机床、仪器仪表、机械装备等方面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为推动湖南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全省新增2个国家级、2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4个国家级、6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湖南技术转移中心启动运转;全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982项;完成省级及以上新产品开发项目2841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0项,居全国第3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2件,位居中部第1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6万件和8309件,增长13.8%和35.5%;成功研制“天河一号”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目标取得重大进展;大功率机车、高压电抗器、220吨电动轮自卸车等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成功投产[4]。

二、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规模依然偏小。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速度依然不快,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从总量上看,2009年,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4500.90亿元,全省的总量比深圳、苏州等一些城市的增加值还低,如深圳、苏州、上海、广州等城市在2008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就分别达到:8710.95亿元、6510.8亿元、6041.98亿元、3981.3亿元[5]。从比重上看,2009年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0.9%,而同期山东省、广东省的比重均超过20%。近年来,湖南一些欠发达的市、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度缓慢,制约了湖南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如大湘西地区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206.66亿元,比重仅为全省的4.5%,增速低于全省平均增速9.7个百分点。

2、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仍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是跨三次产业的企业集合,产业内既包括工业和建筑企业,也有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活动的企业。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呈现一业独大的局面,第二产业占据绝对地位,高科技农业和创新服务业总体规模不大,部分新兴产业规模小增长慢。2009年,第二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值4403.76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的97.8%。农业和服务业所占比重很低,分别仅为1.0%和1.2%。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六大装备制造行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5.4%,接近一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的比重为33.2%,达到1/3,重加工、高能耗特点明显[5]。目前,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中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航空航天、资源与环境等行业的规模小,发展缓慢,2009年,两大行业完成的产值分别为26.43亿元、58.75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分别仅为0.6%、1.3%,增速分别为19.5%和13.5%企业管理论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和9.6个百分点。

3、开发园区尚未形成具有较高关联度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构建产业链和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但湖南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还处在雏形阶段,发展滞后。一是区内企业的聚集度比较脆弱。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创办之初甚至到现在仍然是通过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以及劳动力价格等优势吸引企业进区而形成的空间聚集,企业入区的主要动因是享受政府给予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而不是开发区本身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因而缺乏可靠的根植性。二是湖南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仍未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链必须具备的科技环境、金融环境、物流环境和人文自然环境等,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困难重重。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普遍缺乏集群成长的公共关系网络。因而,湖南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值在产业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2006年,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益阳、郴州七个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为56.9%,2008年降至51.2%,2009年下降到48.4%。长沙、株洲、湘潭三市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高新产值占三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也出现下降,从2006年的80.3%下降到2008 年的78.4%,2009年下降到74.3%。

4、融资难,尚未建立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风险投资体系。高新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点。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资金短缺状况,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风险投资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高新技术产业资本融通渠道狭窄,多数企业的发展依靠银行贷款,容易受宏观政策的影响,一些中小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而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企业很少。湖南省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体系,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不足,影响着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5、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创新体系整合效率不高。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企业主体大部分是脱胎于传统产业的民营企业,习惯于模仿,没有自主创新能力,而不少龙头企业也没有担负起带头技术创新、引领转变发展模式的重任,从而导致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内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企业效益不高、发展速度偏慢。同时,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人才队伍不够,在很大层面上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且流失严重。另外,科技创新体系整合不够,产、学、研相互脱节,一方面,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氛围,另一方面,大学和科研院所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脱节,其科技研发与经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脱节,导致大学或科研机构并未较好地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重要外部力量来源和科技创新始发性资源的重要供应源。

6、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政策氛围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大轻小。即重视对大型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支持,相对缺少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合理的政策扶持和政府指导,信用担保体系以及综合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二是重过去轻未来。即偏重于对业已发展起来的前景比较明朗、风险比较小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缺少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但目前存在较大风险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三是政策资源不够聚焦,政策效果减弱。现有政策中,无论是大企业、成熟企业,还是小企业、新兴企业都予以扶持;无论是成熟产业领域,还是新兴产业领域,政策都顾及。但政策资源有限,政府服务能力亦有限,最后导致“普惠式”政策变成了“撒胡椒面”,“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大打折扣企业管理论文,政策效果不尽理想。

三、加快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建立和完善更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政策氛围上的偏差,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体制机制问题。目前,湖南正在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下阶段,湖南应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契机建立和完善更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要落实各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从财政投入、土地规划、投资融资、人才使用等方面全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并将优惠政策由原来的向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争取重点支持100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行业龙头论文格式范文。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积极开展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强化政府采购对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2、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面临自身结构调整问题。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态势下,湖南应结合省政府敲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利用湖南省现有产业基础,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以长株潭国家高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将省内科技创新资源较为丰富,投资环境相对较好,民间资本投资积极性较高等有利因素,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各类资源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利用人们生活水平以及节能环保意识逐步提高的趋势,积极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电动汽车、节能环保以及物联网等技术的试点示范,促进新兴产业应用市场的拓展。

3、以服务平台和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强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加快构建产业化生态体系。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中试转化基地,扩大专业化高新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规模,满足企业专业化共平台需求。转变高新区发展方式,引导园区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产业基础,选择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由“大而全”转为“少而精”,加速产业集聚。具体而言,要整合8座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园区,长株潭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业为主导,岳阳以石化工业为主导,衡阳以综合制造业为主导,常德以农产品深加工和制造业为主导,益阳以新能源工业和休闲旅游业为主导,娄底以能源、原材料工业及配套工业为主导。构建娄底、衡阳原材料工业与长株潭先进制造业之间的上下游关系,长株潭不再新建、扩建火电厂,在周边地区发展火电、水电以及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为长株潭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撑。将烟草、食品工业引导至常德、湘潭,农产品物流和商贸产业调整至湘潭、衡阳、常德,将湘钢的扩建调整与岳阳、娄底的钢铁产业调整相结合,将株洲的石化工业部分调整至岳阳[5]。

4、优化风险投资机制,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资本是产业发展的血液企业管理论文,湖南省应积极培育和引进风险投资机构,壮大风险投资规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大力推进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适当扩大政府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的规模,建立财政风险投资补偿资金,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要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渠道,促进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上市,或者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要扩大风险投资领域的对外开放程度,鼓励组建中外合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或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来湘建立分支机构。

5、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要加强技术创新的源头建设。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鼓励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和政府等各方面优势,鼓励产、学、研各方在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共同开发关联平台技术、联合研究制定技术标准、联合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互相兼职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二要完善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经费,增加财政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原始性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扶持,支撑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三要建立企业家创新能力培训的长效机制,通过组织考察学习国内外企业自主创新经验,邀请国内外研究企业自主创新的专家来湘指导,帮助湖南企业家不断提高对产业发展方向的洞察力和战略创新与组织创新融合的实现力。四要优化创业环境,汇聚各类创新人才。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才是关键,湖南要坚定树立“人才立业”的观念,坚决贯彻“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构筑创新型人才集聚高地。

参考文献

[1][2][3]湖南省统计局.2009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 湖南统计信息网

[4].2010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M].湖南省门户网站

[5]张世平等.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思考[J]. 咨询与决策报告,2010(45),湖南统计信息网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范文4

关键词:风险投资;知识产权;多层设计;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008-02

知识产权风险投资是一种以非传统融资方式,结合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家精神等力量,为支持创新活动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形成的新型投资模式。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产权风险投资也快速发展起来,作为高新技术成果形成及其产业化的催化剂,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在中国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有关知识产权风险投资的研究涉及到多学科、多层次。学者们从许多不同的学科视角对知识产权风险投资问题进行了阐述。

一、企业层面

(一)风险投资对知识产权形成的作用和影响

杨大楷(2010)在研究风险投资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时,发现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有更多的专利,专利方面的诉讼更多,这表明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与非风险投资背景公司相比,前者从事着更加重要的创新活动。王玉荣、李军(2009)指出中小型企业的风险投资与自主创新则表现出更明显的相关关系,风险投资背景的中小企业型企业公司与非风险投资背景的中小企业相比申请专利数要大的多,自主创新效果差异性较大,研究开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明显要高。

龙勇、杨晓燕(2009)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利用专利申请数(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技术创新效率)两个指标来刻画技术创新能力,研究证实了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然而,王建梅、王筱萍(2011)利用中国 1994—2008年风险投资额、R&D经费支出和国内发明专利量等数据,通过SPSS回归分析发现了风险投资额对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影响作用不明显,而 R&D经费支出对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影响作用较明显。

风险投资在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武巧珍(2009)指出企业高科技含量的自主创新项目少,大大影响了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此时要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孵化器的作用,将国家高新区和风险投资相结合,共同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周运兰、郑军(2010)指出风险投资是自主创新的发动机:风险投资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资本和增值服务,促进资本和技术的融合,为自主创新分散风险。

(二)风险投资对知识产权产业化的作用和影响

知识产权需要通过产业化来实现其价值。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专利产业化工作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白银宝、马永红(2008)指出国内的企业总是忙于应付专利纠纷,或者只是重视专利数量,而忽略了专利的产业化。

在专利产业化的过程中,国内企业遇到了形形的问题。科技型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是“融资难”的问题,张文春(2011)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资金是关键,因为专利技术产业化过程是高投入、高风险过程,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很难果断投入,企业技术人员及科研院所基本上没有能力独自实现把专利转化为商品及产业的能力。更多企业在专利产业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实施难”的问题。吴国艳(2011)分析了中国专利实施及产业化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体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国专利技术层次较低、质量不高,限制了专利的实施;市场投融资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还不完善。

杨沛沛(2011)指出风险投资通过聚集社会闲置资金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风险资本,对科研成果进行投入,缓和了高科技风险企业对初创资本大量需求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靳晓东(2011)提出在中国目前的投融资体制下,风险投资对于推动企业专利产业化的进程、克服科技企业融资困难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采取规范风险投资的运行模式、优化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等措施,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专利产业化的促进作用。

二、产业层面

张慧清、徐继超(2011)指出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其发展依赖于高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体系以及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业,依赖于技术和金融的有机结合。

郭占力(2009)提出风险投资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等具有重大作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数量少且发展缓慢。通过风险投资的引入,高新技术产业建立过程中的高风险、高收入的矛盾就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王玉冬、颜小惠(2008)指出黑龙江省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许多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产业化规模较小。因此,积极引入风险投资,加快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化和全球化发展,是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赵扬(2009)总结了现阶段中国农业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的特点:风险企业所在行业多样;风险投资主体和风险资本来源多样等。赵扬提出风险投资有解决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分散其运营风险、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其管理水平的作用。

当下存在的一些因素阻碍了中国农业风险投资发展。张淑慧、王宗萍(2011)指出的阻碍因素有: 政府在农业风险投资发展中的作用有限;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业本身的弱质性和各种风险的不确定性;缺乏熟悉农业行业的风险投资人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风险投资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有促进作用。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庄华城(2010)提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提速,不仅需要政策与人才的支撑,而且还要大幅度地提高科技投入,包括巨额的资金支撑投入和风险性投入。张红美(2011)提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困难,承担巨大的风险性,需要风险资本的加入;风险投资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也有重要作用。

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资金筹集方面,张爱琼(2011)认为有以下三种途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持有者与投资者合作创办“产学研”相结合的股份制企业;设立不同类型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基金;在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开发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基金会”。

三、地区层面

知识产权风险投资的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中国不同地区的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别。马云来(2009)指出,东北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地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东北地区市场化进程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一度成为社会各界对东北地区发展开具的有效良方。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东北地区风险投资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朱鹭宁(2010)指出随着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政府资金自身的限制满足不了风险投资更大规模的资金需求,需要政府出台扶持政策,解决筹资难题。2007年,国家颁行了重要的激励创业风险投资的政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长三角的上海、江苏成为首批设立省级引导基金的省市。引导基金的成功设立,为政府支持创业风险投资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而珠三角的深圳证券交易和科技部火炬中心于2005年发展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资源的调查工作,进行创业板试点,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首批创业版企业在2009年国庆后正式在创业板挂牌交易,创业板真正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启动起来。林宗卿(2011)提出随着资源环境瓶颈压力的加大,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为长三角增长方式的转型指明了方向:资源利用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工业化和城市化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方面转变,以经济为主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

四、结论

通过对国内知识产权风险投资相关研究的回顾和总结,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和启示:近年来国内学者分别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地区层面,对有关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做过不少研究。普遍认为,在企业层面,风险投资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形成和产业化有促进作用;在产业层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新兴的培育都依赖于技术和金融的结合,都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在地区层面,不同地区的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别,知识产权风险投资的发展与地方政策息息相关。

目前中国知识产权的形成和转化相比国外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对高新技术创业企业重要资金来源的风险投资进行深入研究显得格外重要。从风险投资有利于促进企业知识产权的形成和产业化,有利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就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导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建梅,王筱萍.风险投资促进中国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4).

[2] 龙勇,杨晓燕.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2).

[3] 杨大楷,邵同尧.风险投资中的创新度量:指标、缺陷及最新进展[J].经济问题探索,2010,(7).

[4] 武巧珍.风险投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路径分析[J].管理世界,2009,(7).

[5] 张文春.基于知识产权介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融资的机理分析[J].财会通讯,2011,(10).

[6] 靳晓东.中国专利产业化中的风险投资制度研究[J].商业时代,2011,(15).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范文5

本文选取2006-2010年浙江省嘉兴市高新技术产业数据,利用Malmquist指数法,对其进行浙江省嘉兴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嘉兴市高新技术产业在过去的5年内创新效率在近两年内有较大的提高,其提高主要依赖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技术进步促进作用较小,但资源配置效率存在下滑趋势。

【关键词】

创新效率;高新技术产业;Malmquist指数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也以来,科技园区的出现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得以聚集并快速发展。嘉兴市作为浙江省的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先后创建了高新技术园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等创新载体。因此,研究其创新效率对于进一步提出嘉兴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促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一)研究方法

Malmquist 指数是由Malmquist(1953)在消费分析的过程中首次提出。根据Malmquist指数的定义,可以将其分解为不变规模报酬假定下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当技术效率(EFF)>1,表示技术效率上升,反之为技术效率衰退;当技术进步指数(TC)表示技术进步,生产边界提升,反之为技术衰退。当TC>1时,表明生产前沿面向外移动或生产前沿面“向上”移动,即出现了技术进步。

(二)变量选取

本文选取了浙江省嘉兴市5个产业2006-2010年的科技投入和产出数据,数据来自于2007-2011年《嘉兴市统计年鉴》。5个高新技术产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选取R&D经费支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研发人员人数衡量科技投入,选取专利申请数、新产品产值衡量科技产出。

三、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利用Deap 2.1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以下Malmquist指数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

(一)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变化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以2005年为基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出现阶段性变化,2006-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TFP)有较大幅度下降,但2008-2010年创新效率的又得以显著提升。总体来看,创新效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而不是技术变动。资源配置效率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增长贡献了10个百分点,而技术变动反而呈现降低的趋势,年均降幅达14个百分点。

(二)高新技术产业分行业创新效率变化分析

从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行业差异来看,如表上2,只有工艺品及其它制造业创新效率有所提高。另外四个行业创新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表3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的5个行业在过去5年里,创新效率均来自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技术进步则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结合表2和表1的结果来看,这并不能说明各个行业的资源配置日渐完善,效率逐步提高。因为考察期内,特别是2007-2008年间,科技投入增长缓慢,可能导致技术进步速度缓慢,使得技术进步总增长速度慢于资源配置效率。虽然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但仍没有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

四、建议

综合以上结果,本文认为浙江省嘉兴市需继续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提高创新效率,使得嘉兴市在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在保持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和加快技术进步的同时,应注重两者的平衡发展,使两者能够协调发展与增长,有效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虽有提高,但仍需要继续加强,继续提高科技园区管理和企业管理水平以及政府的政策指导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3):23-78

[2]基于DEA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07(5):135-141

[3]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19-33

[4]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J].经济研究,2010(10):84-86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范文6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随机前沿分析

一、 引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强化创新的引领作用,把创新发展提到一个更高的位置。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攻坚时期,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最关键的是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转变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中关村科技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园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不仅可以为提升示范区创新竞争力提供科学理论支持,对全国其他地区的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壮大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目前已有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研究,如张等(2012)利用29个省份的数据研究金融市场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欠发达地区金融市场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胡振华和杨琼(2015)把中国分成东中西三大区域,研究各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运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发展相应高新技术产业的策略;刘伟(2015)利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了我国高新技术行业的研发效率,研究认为未对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等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前存在低估纯技术效率的问题。

已有研究多从行业或区域经济等宏观层面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的创新效率分析,而较少基于企业或科技园等微观视角测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并探索其驱动因素的作用机制。本文基于中关村科技园2011年~2014高新技术产业的全样本调查数据,将知识生产函数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相结合,测度高新技术产业不同技术领域的创新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有效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促进我国创新竞争力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三、 实证分析

1. 数据与变量说明。本文使用数据为2011年~2014年北京市中关村海淀科技园的全样本调查数据,涵盖了科技、财务、人力等多项微观信息,根据《高新技术领域代码》的四位码分类标准,中关村海淀园高新技术产业内共包含59个技术领域,数据来源为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局。因变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使用专利授权数来表示,记为Y。自变量的选取中,R&D存量用拥有有效专利数表示,记为A;研发人员数采用R&D全时人员数表示,记为L;其他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具有影响的变量从金融支持、政府扶持、产业集中度和规模等方面考虑,选取的具体变量包括:以银行贷款及各种社会融资总额反映金融支持水平(Fin);以补贴收入和税收优惠反映政府扶持情况(Sup);计算59类高新技术企业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反映产业集中度(HHI);以产业整体收入水映产业发展规模(Size)。

2. 模型结果。模型估计结果见表1,方程一测度了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影响作用,方程二测度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非效率项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计算得到的γ为0.99,显著不为0,证实了使用随机前沿模型方法的合理性。由模型构建部分可知,方程一中产业技术创新非效率项系数为负,因而若方程二中的影响系数为负,这说明该变量对技术创新非效率的影响为负,从而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为正。可见:

(1)R&D资本存量、研发人员投入和产业发展年限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R&D存量水平提高1%,创新产出相对提高0.23%;研发人员规模提高1%,创新产出水平提高0.27%;发展年限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创新产出的影响系数为0.49。

(2)金融支持,政府扶持和发展年限对技术创新非效率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这些因素可以有效驱动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高;产业规模对技术创新非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从而对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产业集中度对高新技术产业非创新非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金融支持和政府扶持水平每提高1%,创新效率会提升0.12%;产业规模每增加1%,创新效率会提高0.64%。

究其原因,随着R&D资本存量和研发人员数量的增加,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从而促进了企业自身和产业整体创新产出水平的增加;外部的银行贷款等金融支持和政府相关财税扶持,有效降低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成本,缓解了创新过程中的高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促进了企业创新积极性的提高,从而产业整体的创新效率和创新产出水平也有所提升;发展年限的增加对创新效率和产生水平的正向影响可以理解为研发和管理经验累积及能力提升带来的促进作用;而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拓市场的内在动力相对于新兴企业可能有所减弱,从而创新效率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3. 创新效率分析。根据式(8)计算中关村海淀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创新效率均值2011年~2014年分别为0.27,0.29,0.30,0.35,呈平稳增长趋势,从数值上看,该指标与最优生产效率差距较大,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水平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2011年~2014年间,创新效率均值排名前10的四位码高新技术领域见表2。可见,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的创新效率均值最高,4年间均值为0.69,且呈稳定上升趋势;排名2到5位的技术领域分别是其他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微电子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及相关产品、信息处理设备。排名前5的技术领域在二位码分类下均属于电子与信息产业,这说明近年来在中关村海淀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与信息业的创新效率最高,也印证了电子与信息业作为中关村龙头行业的重要地位。排名6到10位的高新技术领域分别为中药、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治产品、设施农业工程与设备、航天器、人工智能产品。从数值上看,排名前10的高新技术领域中仅前2名创新效率超过0.50,说明中关村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潜力仍待进一步释放。

四、 结论

本文基于Rome-Jones知识生产函数和随机前沿模型方法,测度了中关村科技园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并就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R&D资本存量和研发人员投入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弹性系数分别为0.23%和0.27%;金融支持、政府扶持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提升作用;产业规模的扩大对创新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产业集中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仍然较低,但呈现逐年提高的态势,到2014年总体创新效率均值为0.35;对不同技术领域的创新效率进行排名,整体创新效率偏低,排名前5的技术领域均属于电子与信息产业,中关村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为充分释放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潜能,提高创新效率,现提出几点政策建议:①协助高新技术产业拓宽银行贷款、股权投资等多种融资渠道,增强外部投资者对产业发展的信心,缓解高新技术产业由于研发成本大、风险高导致的融资难问题;②为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创新研发活动提供良好的财税支持环境,制定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充分发挥企业孵化器的培育作用;③借鉴近年来创新效率排名领先的技术领域发展经验,并结合不同产业的发展经验和未来规划,给予创新动力不足、效率偏低的产业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黄德春,马昭结.产业集聚与产业创新效率:金融市场的联结和推动――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创新为例[J].产业经济研究,2012,(6):17-25.

[2] 胡振华,杨琼.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33(2):32-35.

[3] 刘伟.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测算――基于三阶段模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34(1):17-28.

[4] Griliches, Z., 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ivity growth[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1):92-116.

[5] Battese,G.E.,Coelli,T.J.,A model for tec- 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production frontier for panel data[J].Empirical Economics,1995,20(2):325-332.

[7] 董晓辉.技术效率对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促进机理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1.

[8] 李晓梅.技术体制视角下中国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率实证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学位论文,2012.

[9]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学位论文,2010.

[10]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11.

[11] 张晓宁.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2] 张金胜.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规模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3] 唐晓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4]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5]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位论文,20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号:11ZD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