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直播营销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直播营销的定义范文1
万达、小米、奇酷会钟爱花椒直播?
东楼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以花椒直播为代表的视频直播平台,正在成为一股企业进行营销表达的新平台。
事实上,在整个互联网业界,小米的营销术一直为人称道。特别是在微博时代,小米曾经通过微博聚粉无数,并直接带动了小米手机的销售。而最先尝鲜视频直播营销的恰恰也是小米。就在不久前,小米召开新品会,有六个记者同时在花椒进行会的现场直播,竟然有过万的观众进行围观,收获超过10万个点赞。
与此同时,善于营销造势的周鸿祎也不甘落后,在奇酷手机的前一晚,周鸿祎的宝马汽车“蹊跷”的着火自燃,而老周却淡定的通过花椒直播了着火的全过程,并调侃地表示难道这是在暗示奇酷手机要火吗?而在奇酷手机会当天,更是从展会的搭台、彩排、现场再到事后专访,以及现场的花絮全部都通过花椒直播进行了视频在线直播,最终总有100多段直播内容,总观看人次超过20万,而老周也是目前最为花椒上拥有粉丝最多的科技名人,获得点赞次数超过18万。
显然,如果说小米和老周来了,还不足说明视频直播正在受到企业和机构的青睐的话,那么在互联网人眼中的传统行业巨头,万达的入驻则很能说明问题。就在不久前,花椒直播与万达集团达成了深度的战略合作,万达集团整体进驻花椒直播,开通直播万达账号,向网友全方位展示万达的企业文化,不仅仅将自己的一系列的战略会全部在花椒上进行直播,而且还向网友展示万达的员工食堂,宿舍等,全方位展示万达的企业文化。
并且,打开花椒直播的App,你会发现,进驻的机构和企业已经有上百家,这其中既有如手机之家、钛媒体等科技媒体,也有像北京新面孔模特学校、闪匙教育等传统机构,还有电视剧组、学校酒吧、体育赛事等五花八门的企业机构。
在不远的将来,很可能企业在开会时,公关们叮嘱媒体老师们的不再是发个朋友圈呗,而很可能是上花椒上直播一段呗。
视频直播为何突然受企业热捧?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知道,像YY、六间房、9158等视频直播平台更多的是一种娱乐工具,很少有企业将其定义为营销阵地,更是鲜有企业进驻开通账号进行企业文化的传播。为何像花椒直播这样的视频直播App会突然受到企业热捧呢?在东楼看来,可能是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
1、移动网络提速和智能设备的普及
首先,从去年开始,像花椒直播这样的完全诞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视频直播app开始涌现,并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这其实得益于移动网络的速度的提升,以及流量资费的降低,视频直播能够比以往更加的流畅,并且更为重要的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们逐渐完全摆脱无线网络和电脑而可以直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视频拍摄上传,这就使得视频直播能够有更多的场景,从而让企业有了全新的营销机会,可以随时随地的更加立体的展示企业的文化,发出企业的声音,而不再仅仅依靠微博和微信。
2、企业需要更立体的营销平台
其次,在过去几年,很多企业、政府机构已经将在微博、微信开通账号,将其作为企业品牌营销和文化传播的标配。不过,这些传播主要还是基本以图文为主的,在微信上,可能的传播方式可还要更多一些,比如一些H5游戏或展示页面。但这可能远远不够。图文始终不够立体,用户看到的还都是静止的,并且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单纯的文字传播很可能被忽略。而现在视频直播正在兴起,正好弥补了以前企业进行营销传播时的缺憾,在微博、微信之外,多了一个更为立体生动的营销阵地,企业当然乐享其成。
3、网友看视频玩视频的习惯养成
直播营销的定义范文2
一、自媒体时代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人工智能云数据的不断完善,网络越来越普及,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也日趋成熟和完善,流量也日益打破限制,用户门槛不断降低的同时,互联网也逐渐将其产品触角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借着智能手机兴起的东风,网络移动端的用户指数倍增加——现已达到电脑端用户的两倍之多,人们对于趣味性、快捷、简单、高效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从以“得到”APP为首的碎片化的知识阅读摄取到“快手”“抖音”等为代表的直播平台和短视频的观看,中国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自媒体时代。
二、自媒体经济
随着微博、微信、QQ等网络社交媒体的功能的不断完善,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群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群体“自媒体人”,也就是网红。一件事物要想发展就离不开资本的助推,如果把自媒体比作是一个“新生儿”,那资本就是供给这个“新生儿”成长的奶源。而资本的“嗅觉”总是很敏锐的,它很快就“嗅”到了自媒体的发展前景,之后二者顺利结合,并带来了新的经济效益点——“自媒体经济”。
三、自媒体营销
(一)狭义上的“自媒体营销”随着网络社交工具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的传播媒介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消费者和市场双方面的变化使得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其营销模式以顺应潮流的发展,企业运用自媒体进行商业推广的营销方式就是自媒体营销。
(二)广义上的自媒体营销自媒体营销是一条完整的业务链,其中一个环节就是狭义上的“自媒体营销”,包括自媒体营销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相关运作。分析自媒体营销业务链可推出广义的自媒体营销的定义。广义的直播营销由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分别是自媒体营销前的内容策划、预热造势和信息,自媒体营销实施过程中的商业宣传,及自媒体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之后的长尾传播和二次包装的全流程商业运作,技术的支持和相关部门配合贯穿于过程的始终。
四、自媒体营销的获利模式
自媒体营销的获利模式是在“流量、数据、内容”三者相互依托的基础上达到消费的转化。“自媒体”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而“自媒体经济”是“自媒体”这一时代产物的衍生品,这个衍生品通过“流量、数据、内容”三者的产出促使消费转化,最终获利。
五、美妆自媒体品牌营销策略及案例分析
在移动“互联网+”和“工业4.0”时代下,以“自媒体为中心”的新经济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锁定的焦点。其中“美妆(美容化妆)自媒体”是自媒体经济群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美妆(美容化妆)自媒体人”一般是以网络红人为主,他们是一群掌握美容化妆产品知识,在护肤、美容、化妆等方面有自己独特心得或者特殊技巧的网络红人。网络红人一般都具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他们通过“粉丝效应”对他们所介绍和使用的美容化妆产品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销售,不少知名化妆品品牌也已经加入到“网红带货”的营销策略中来,当然部分网红也开发、销售他们所自创的美容化妆品品牌的产品。显而易见地是,美妆自媒体营销缺乏市场监管,良莠不齐,部分网红所销售的美容化妆品品牌的产品质量存在问题。但以上问题并不能以偏概全地否定美妆自媒体营销的强大“带货”能力,而且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有非常成功的自媒体营销案例,例如pony及自创的同名品牌(pony)就是十分成功的韩国美妆自媒体营销案例,借助网络的传播,pony的美妆产品在世界各地畅销,但凡对美容化妆感兴趣的、喜欢上网的年轻人很少有人不知道pony,或者他们之中很少有人没看过pony的美妆视频。在国内,美妆类自媒体人营销成功的案例就更多了,以写文章“带货”出名的20世纪名媛Teresa为代表的内敛型自媒体营销策略和以视频直播“带货”出名的网红为代表的外放型自媒体营销策略,可以说都是非常成功的自媒体营销策略。女性在从女孩成长为女人的过程中,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美”是她们始终的追求,而Teresa满足了大多数女性对美的追求的“目标性结果”,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经过商海沉浮的、背负过“破产令”的Teresa更具备别的网红不具备的特殊吸引力,她在她的公众号所推荐的美容化妆产品,无一例外地注入了她对生活和美的独特感知和见解,让读过她的文章的人都想通过使用她使用过的产品跟她产生更近距离的接触,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纽带,这样,好像就能够距离我们所追求的“美”更近一点。所以在很多电商平台的搜索栏中,输入Teresa,很容易就出现了她在文章中所推荐的美容化妆产品,可以说这种自媒体营销策略是性对内隐式的,消费者所购买的更多是Teresa所验证过的这件产品的“品质”。如果产品好用,消费者会顺理成章成为该美容化妆产品品牌的忠实粉丝,如果产品不好用,消费者也会觉得产品可能不适用于自身肤质,但也享受到了偶像Teresa所使用的产品,并不会对该品牌造成负面影响。与Teresa相对内敛的自媒体营销策略相对的是网红的夸张的自媒体直播平台的营销,网红的“带货”方式更为直接,可谓“单刀直入”——“oh!mygod!买它!买它!”毫不掩饰地销售却意外地点燃了年轻人的购物欲,使这群快消时代下的年轻人的冲动型消费得以爆炸式增长,说到网红就不能不提到“视频直播”——视频直播是一种借助手机或者助屏工具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实时呈现的粉丝互动、即兴表演、产品展示等,是一种全新的在线服务、娱乐方式。公元2016年大量的资本看到了视频直播的营销潜力,它们开始转向网络直播平台,这一年被业内人士成为“移动视频直播的开元之年”,紧接着美妆网红开始走进大众视野,美妆网红可以在短短的十五分钟内就卖掉一万五千只支爆款口红,五个半小时内成交量达两万三千单。如果有人想买一只口红,又不知道该如何做出选择,那他最好去看美妆网红的直播;如果有人已经有了一只口红,想要尝试一下与已有口红风格迥异口红类型,那他最好去看美妆网红的直播。只要提到口红,大多数年轻人都能想到美妆网红,而大多数人能想到的,资本只会更早更快地想到,所以美妆网红不仅受到了来自美容化妆品品牌的青睐,还引来了无数资本想与之合作。
直播营销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首映式;电视直播;消费社会;视觉修辞;受众商品论
近年来,电视荧屏上节目花样不断翻新。其中,电影首映式的直播使得各大卫视群雄逐鹿。北京卫视、江苏卫视、安徽卫视等相继对各电影进行了首映直播,央视六套的《首映》以固定栏目的方式对电影进行首映式的宣传。随着电影首映式以直播的形式登上荧屏,它不再是电影主创人员简单的庆功、杀青、与观众见面,而是以新的豪华的包装形态、炫目的仪式呈现给观众,以确立一种“共同在场”的群体认同,让不曾谋面的观众进入仪式的盛宴之中,引发观众的收视期待。
我们在欣赏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的时候,也应当对其进行理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本文试图通过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视角,结合达拉斯·斯麦兹的“受众商品论”来对这一媒介现象进行梳理。
界定:电视直播,意义更加完备
约翰·费斯克认为,仪式就是“组织化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的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1]。电影首映式是电影首映举行的仪式,属于电影宣传的内容。在首映式中,电影的主创人员都会出席,还会与观众进行互动。电影首映式的初衷是为了庆祝电影顺利拍摄而进行的庆祝活动,借助电影首映来表达电影主创人员对于电影的某种情感。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宣传对于电影尤为重要。随着电影营销手段的不断丰富,电影首映式逐渐承担起了宣传电影重要阵地的责任。
当今社会,仪式有多种表现形式,传播也有多种媒介形态,作为仪式传播的电影首映式的电视直播,本质上是一种运用符号交流系统进行社会沟通的象征仪式。从电影首映式登上电视直播舞台的那一刻起,其能指和所指便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一仪式化的行为开始有了更多的意义。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庆功仪式,同时还是一档电视节目。这种电视节目包装下的典礼仪式成为视觉文化的消费品。这种仪式的功能不仅仅是组织间的典礼,它除了表达对精神的膜拜外,还成为一种具有展示性的、可以由众多观众围观的行为表演。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被撕裂,并随意地拼贴起来,构成了五颜六色的符号消费品。
鲍德里亚认为,当今社会已从物的消费发展到符号消费,消费已取代生产而成为社会的中心。他指出,在消费社会,商品的极大“丰盛”不是一种杂乱无章的“堆积”,而是通过橱窗展示、广告、商标等渠道,以“全套或整套的形式组成”,商品相互之间被设定为一连串具有暗示意义的控制链。
我们可以以鲍德里亚的视角来对电影首映式的电视直播进行审视。电影首映式是和电影捆绑在一起的。电影实质上是一种极具艺术性的商品,属于精神消费的层面。消费社会的诡异之处就在于人有精神消费,电影正好契合了这一点。仅从电影这一单一的商品符号而言,它在内容上不断丰富成熟,表现主题、拍摄手段、叙事方法等都在不断地发展,同时在符号形式的层面上也使得自己的定位和归类更为完善。从电影这门产业来说,它是通过一系列“全套或整套的形式组成”,通过电影营销将导演、电影、演员以及电影衍生出的一系列商品串联起来,成为一连串具有意义的控制链。电影首映式便是这控制链上重要的一环。
现在电影首映式通过在电视荧屏上直播,更是直接将这一物象的仪式符号化,并且成为培养受众收视期待的有意义的符号,这种符号和电影其他环节形成的控制链将受众的意志捆绑起来,受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被强制性地置于电影符号消费的体系中。在潜意识里收看过这场盛宴的观众被隐秘地控制着去电影院消费,这种隐秘的方式就是通过为观众描摹一幅绚烂的画卷从而引起其期待心理。一旦观众走入影院,便拥有了与他人进行评论的谈资,成为他们想成为的那个阶层或是圈子里的人。
策略:视觉刺激,引感需求
电影首映式说到底是一种预言式的话语,它是用来给受众以期待和想象的,是日后受众进入影院验证的预言式符号。符号文化的胜利导致了一个仿真世界的出现。记号与影像的激增消解了现实与想象世界的差别,电视传播的瞬时性抹平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2]当电影首映式和电视直播结合在一起时,这种预言的传播便从空间和时间上大为拓展,使得不同地点的受众可以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共同参与见证一场电影的首映典礼。电影首映式的仪式功能在与电视联姻的那一刻,便大放光彩,电视直播也因有了电影首映式这种节目形态而变得更加生动有意义,仪式和直播二者相得益彰。
电影首映式在电视上进行直播,它是如何影响和“劝服”受众的呢?
直播营销的定义范文4
本届奥运会,以BAT为首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将目光聚焦在社交互动营销上,并各自开展了相关布局,旨在通过大众参与赛事来进行精准营销。值得一提的是,里约奥运会首次提供了虚拟现实转播信号,在技术与硬件的发展速度上,VR正在经历一个爆发期,也让今年成为名符其实的VR元年。此外,全球主打电子科技产品的品牌们,也让本届奥运会成为一场不一样的“黑科技”秀场,这些有趣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让科技+体育呈现出越来越迷人的色彩,成为奥运赛场外的又一片赛道,巨头们在此竞逐,引领着全球科技产业的新方向。
这是一届刷新人们“视界”的科技奥运。
现代奥运会早已不仅仅是竞技体育的赛场,同时也是一场科技的较量,本届里约奥运会,火爆异常的VR技术首次登上了转播舞台。
今年3月,奥运转播服务机构(OBS)就证实,2016年巴西奥运会将采用VR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转播。此次,OBS除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转播开、闭幕式之外,也会每天选择一个赛事进行VR画面转播,用户除了可以实时观看VR转播,还可下载OBS提供的相关虚拟现实视频在非比赛时间观看。本届奥运会主转播商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还强调,这些VR直播将不仅只是通过VR头显方式呈现,PC端也会成为呈现终端。
事实上,VR出现在里约奥运的现场并不奇怪,随着VR设备的激增,广告主、媒体对该技术的热衷,国内诸多综艺节目,甚至国足的比赛都开始提供VR信号,VR营销案例也成倍增趋势。
VR+转播:更炫的赛事观看体验
无论是智能可穿戴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还是智能游戏设备,VR技术都慢慢渗透,逐渐成为当今科技巨头们主打的核心技术之一。三星、索尼、HTC等知名企业作为跨界玩VR技术的先行者,已经开始在技术和产品层面占领市场。
自1998年开始就成为奥运顶级赞助商的三星电子,曾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推出了首批支持3G网络的定制手机,2012年伦敦奥运会,Galaxy S3也随之风靡全球。而本届里约奥运会上,三星打出自己的营销组合牌,推出里约奥运定制版S7 edge。
不仅如此,三星更是采用了豪气地“讨好”运动员的方式,在本届奥运会上将送出共计12500台S7 edge手机给参赛运动员。想象一下当记者抓拍到的运动员清一色使用三星S7 edge自拍的画面,那绝对是个好广告。
除了手机,三星各种高大上的科技是必然要拉到里约来秀一秀的,据了解,整个秀场生态圈还囊括了三星的Gear VR头显设备,Gear 360全景相机和Gear IconX运动追踪蓝牙耳机等产品。而其中最有意思的杀手锏,莫过于三星倾力已久的VR科技。
从开幕式到闭幕式,包括男子篮球、体操、田径、沙滩排球、拳击、跳水和击剑在内的运动项目,三星将会和NBC一起提供总时长85小时的VR直播、点播内容。
“三星电子尽早试验虚拟现实技术有一定的意义,这让该公司能够在该领域中处于领先。”晨星分析师丹·贝克表示,“领先于技术发展的曲线,能够获得更好的回报与利润率。”
总的来说,VR极具代表性的头显设备在现在的市场上早就是五花八门。然而,要想让VR技术更加富有生命力,丰富的内容则是VR走向大众市场的关键步骤。而在这次全球瞩目的奥运盛会上,体育赛事内容的加入毫无疑问能够加快VR设备的普及和曝光。
高盛公司在年初的报告指出,如同PC和智能手机一样,VR将很快从科幻走向普及,从而颠覆许多产业市场,重塑消费者行为方式,并预测了可能颠覆的九大领域,其中就包括体育比赛直播。
互动+社交:更酷的体育参与方式
从本届奥运观看方式的变化,以及品牌营销方式的变化,与移动互联网在过去4年中对网民生活习惯的根本性影响有一定关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去年底,中国网民规模高达6.88亿人,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改写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分析人士王利阳对记者表示,随着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信号传输手段日益丰富,人们对网络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体育节目的发展也从网络带宽不足的文字直播,进入宽带发展的网络视频阶段,也由此带动了一批视频网站的兴起。当下,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服务理念的不断革新,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方式正成为主流。
另一方面,随着VR技术的发展和日渐普及,接下来体育节目可能将迎来VR直播时代。网络直播、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视角观看,以及互动直播将成为未来体育比赛观看方式的主流。用户能够沉浸到直播现场中,通过VR技术,可以瞬间“穿越”到屏幕对面,与主播零距离互动。
据了解,今年在距离奥运会开幕还剩17天的时候,央视开始分销新媒体版权,腾讯在这次里约奥运会的资源布局上可谓早有准备,最先入手拿到了让行业羡慕的独家资源,并主打“社交奥运”,以“社交+技术”来定义2016年里约奥运会。
腾讯在社交上一直极具优势,本届奥运会以“社交”为切入口,利用最热的网络直播、虚拟现实VR等技术,自然能极大地分羹市场。就连Facebook都以20亿美元收购了VR知名厂商Oculus VR,并且成立了社交虚拟现实团队,旨在打造社交+VR的融合体验。目前看来,“大鱼”游向VR这片蓝海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而阿里巴巴在“奥运争夺战”中则采用联盟形式攻占市场,联手百度、优酷土豆、微博和新浪体育,结成奥运营销五环阵,囊括了巴西奥运期间的核心广告资源。阿里巴巴的天猫代表购物平台、微博代表社交平台、百度代表搜索平台、新浪体育代表门户平台、优酷土豆代表视频平台,五大平台共同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奥运营销生态,电商+搜索+视频+社交+资讯,这将形成全新的媒体闭环,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体育:更广的市场空间
自2014年起,体育产业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6号文件”(指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第46号文件,其中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像一道闪电划亮了整个体育产业的星空,诸多大公司和资本巨头日益重视体育产业,纷纷在此领域布局。政策的利好,互联网巨头的参与,推动了大文娱产业的火热局面。
公开数据显示,到2025年,提出具体目标的27省规划体育产业总规模超7万亿元,其中拥有多家体育用品制造龙头企业的福建省提出力争达到1万亿元。
事实上,今年不少巨头开始布局体育,势头最猛的莫过于乐视体育,80亿元“天价”的B轮融资,拿下中超独家新媒体合作权,乐视体育计划把VR和360全景引入到未来多项比赛的直播中。
近日,连续四个赛季转播英超的乐视体育表示,将在本赛季正式开启英超的全媒体传播时代,直播手段也将全面升级,9场比赛信号同屏播放技术都将被使用在新赛季的英超直播中。
此外,各路资本早已开始在体育产业围猎的步伐。如华人文化产业基金与中信资本联手入股英超劲旅曼城俱乐部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团,阿里巴巴拿下FIFA俱乐部世界杯冠名权,更有苏宁旗下的苏宁体育产业集团以2.7亿欧元的总对价,收购意大利国际米兰俱乐部70%的股份等。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3574亿元,2015年体育产业基本实现增加值4000亿元,超过176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0.7%。预计到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达到1%;到2025年将实现5万亿元的政策目标,年复合增速在10%~20%。
不过,尽管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尤其是在一众互联网公司与众多资本的介入下,中国体育产业近年来显得热闹非凡,但国内体育产业要迎来空前的爆发,时机尚早。
直播营销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新业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网红;产业融合
新媒体是运用数字技术,凭借无线网络、卫星等渠道和手机、电视等终端向用户传播信息和提供服务的一种传播形态。新媒体在空间上和传统媒体是相对应的,新媒体将数字进行压缩,并凭借无线网络技术,充分利用无线网络容量大、交互性强、实时性的特点,将信息跨越空间实现了全球化的传播。新媒体技术打破了媒体之间的壁垒,将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壁垒进一步打破,方便了信息传播。新媒体具有个性化明显、受众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信息及时的特点,其通过数据连接着一切,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能够智能融合,技术化手段的突破也将有助于新媒体实现产业生态的融合。近年来,电商行业在新媒体行业的带动下发生了巨大变革,尤其是在营销和销售渠道方面,新媒体为电商行业赋能,新媒体电商应运而生,当前,新媒体电商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各种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本文即对新媒体电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探讨。
新媒体行业融合发展现状研究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其对各行各业有了更深入的影响,其影响着“四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而新媒体行业在这“四新经济”中也进一步得到了融合发展。(一)新技术。新媒体行业表现形式多样,各类信息可以凭借各种媒介进行传播,而其中做凭借的媒介就给新媒体行业在技术领域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以5G技术来说,5G技术在2019年投入使用,该技术逐渐投入到了商用当中,5G技术对于新媒体产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促使VR、AR、MR的有效落地,进一步推动了万物互联。一方面,新媒体基础发展迅速,同时这也对通信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5G技术正处于关键发展阶段,需要落地实施、使用调试、不断试错,两者的结合在满足各行需求的同时也赋能了产业,5G技术有助于媒体行业传递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比如通过5G技术,实时高清渲染视频的传播得以实现,并且对于接收方而言,对本地计算机的能力的需求有所下降,这有助于大数据的实时传输,使得网络延时得到控制,不仅使得高清视频传播变得方便快捷,还可以使得AR/VR这些对时延和画质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得到更好地发展,这让互联网通信业、零售行业、广告行业等诸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二)新产业与新业态。新媒体+新产业不仅是业态的叠加,其更是一个资源重新组合、价值再塑造、行业融合与赋能的过程,最终能够产生新的媒体生态体系,并且在这个生态体系下产生新的产业生态。新媒体与产业的融合进一步滋生出了新的行业和产业,如短视频、直播、社交电商等行业都是在新媒体与各种产业融合的趋势下发展而来。短视频行业是我国2019年来互联网领域发展最快的产品形态,以快手和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领域用户具有极高的活跃度,5G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使得短视频行业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得以对更多的用户和场景敞开。当前,在生活中运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对浏览短视频已经成为了诸多消费者的习惯,这使得短视频的发展更加势不可挡,逐渐成为了各大品牌、组织、机构宣传内容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催生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变革,如零售行业的营销方式随着短视频的加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直播带货”“网红经济”“KOL营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线下线上的产品在线上“直播带货”进一步促使了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给零售行业的业态革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总的来说,新媒体行业与各行业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更是由此产生了诸多新的产业和新的业态,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新模式。信息围绕着人们的生活,目前,人们在新媒体平台上能够获得很多的信息,新媒体平台是人们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实体经济在新媒体的促使下能够获得赋能,通过数据,新媒体行业和其他行业得到有效链接,行业之间的链接不仅只是单纯的业务沟通,它们更主动地融合互生,大到产业与行业,小到新模式的产生。新模式的产生主要是各行业凭借新媒体的渠道和途径创新自身发展,形成新的模式。例如,对于新闻行业来说,在新媒体的发展下,新闻媒体得以一边将新闻信息在第一时间挂入互联网平台,一边通过传统媒体进行深度报道,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形成新的影响力和运营能力,强化报网互动,强化品牌形象,打造新型主流舆论阵地,以更好看的报纸、更迅捷的新闻,服务用户、传播价值。
新媒体电商的发展现状探讨
近年来,电商行业在新媒体行业的带动下发生了巨大变革,尤其是在营销和销售渠道方面,新媒体为电商行业赋能。当前关于新媒体电商学界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新媒体电商一般指的是新媒体行业和电商行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或者电商行业运用新媒体作为途径进行营销和销售的模式。本文对新媒体电商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对其中面临的阻碍进行归纳总结:(一)新媒体为电商营销带来创新。新媒体为当前的电商营销带来了更多可能,短视频与直播、社群及小程序、跨领域KOL及网红都逐渐成为了电商营销的重要途径。当前,短视频和直播领域发展迅速,直播行业在熊猫tv等大型平台倒闭之后,斗鱼和虎牙平台得到了腾讯的投资,在直播行业起到了带头作用,诸多网红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借助于直播平台带货,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淘宝也开通了直播频道,为消费者提供碎片化的、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互动性的商品信息,提高了用户的沉浸体验,使得用户获得更高的参与感,进一步使得消费者的试错成本得到控制,进而刺激消费者的感官和购买欲望,为商家和产品都带来了很好的人气。社群和小程序当前也成为了电商营销的重要渠道,微信群已经成为了每个微信用户都会使用到的功能,运用微信群进行营销,具有一站式、支付快捷、目标受众针对化、实时性的优势,诸多电商企业逐渐深入到微信社群中,甚至逐渐“微商化”,通过微信群的渠道来商品和企业信息,能够有助于商家和消费者间互动关系的维护,相对于互联网信息而言,社群能够进一步缩小受众对于信息接收的范围,有效规避了互联网信息内容冗杂、信息过载、难以筛选的问题,使得用户在对信息进行选择时能够更加自如。加上当前微信小程序处于不断优化中,其具有丰富的流量入口和使用场景,能带给用户良好的体现,通过小程序能够实现很多的服务功能,有助于电商的营销生态的形成。传统的电商要获取流量大多是通过seo搜索优化来实现,但是目前这样的优化途径竞争非常激烈,诸多企业都通过B2B平台来进行竞价排名,资金需求量巨大,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社交电商则有所不同,社交电商能够更方便地实现跨领域合作,通过KOL及网红来对用户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将受众对于网红这类个体的信任和喜爱转化成对品牌和产品的认可和忠诚,从而进行推广营销。这样的方式具有相对较高的转化率和更低的成本,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从微观上来说,商家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积累自身流量,聚集目标领域的粉丝,从而通过卖货和广告流量来变现;从宏观上来看,可以运用KOL及网红进行跨界合作,实现内容的价值,在“产品-平台-跨领域KOL及网红-受众”之间形成活跃的互动,并将这种互动转化为受众的兴趣和购买力,这对于商家而言是一种常见且受用的变现途径。总而言之,当前新媒体为电商营销带来了更多可能,“新媒体+电商”的模式发展迅速,尤其在2020年初的疫情期间和疫后时期,由于不方便去实体店,消费者们大多通过线上渠道购物,诸多线下的商家也转战线上,线上竞争也日益激烈,拓展营销途径、丰富营销内容成为了商家的必然选择,而新媒体就为商家们提供了诸多机会。(二)新媒体拓展了电商的销售渠道。新媒体作为内容和信息展示的平台,其也能够展示商品和商家信息,是一个很好的销售渠道,新媒体平台对于电商的作用不仅是营销、引流,更多的商家还直接将新媒体作为销售的平台。以微信为例,根据《中国微信小程序电商应用市场前景研究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2019年微信小程序电商用户规模达到2.91亿(见图1),对于移动电商市场,微信小程序就有着去中心化的特点,其在2017年兴起,凭借微信平台的社交属性,相对于App而言在流量获取上更加具有优势,因此,微信电商是当前电商商家致力于开拓的一个重要领域,微信电商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并保持高速的增长。当前,许多电商将销售渠道设立到微信上,通过受众细分和人群定位、培养用户习惯、用社交属性丰富购物功能等手段将微信与电商充分结合,打造出一条基于微信社群的电商的销售渠道。首先是受众细分和人群定位,很多导购类的自媒体,针对特定人群推荐每个品类中最优质的产品,消费者可以在推介的页面上直接付款购买,成为时下电商与新媒体融合的典范。其次是培养用户习惯,在基于微信进行的商业行为中,培养用户习惯是非常必要的,用户的习惯并不是一层不变的,特别是在移动端的消费,目前,通过微信端,消费者可以进行酒店、车辆、外卖等的预定,这些都是属于用户消费频率很高的场景,消费者在社交的同时“顺便”进行了消费,方便快捷,也便于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再次是社交属性丰富购物功能,当前营销发展的趋势是沉浸式、体验式和场景化,微信由于其自身的开放性,能够将公众号、App、实体店和电商网站进行有效的融合和拼接,微信具有多元化的开放流量的入口,加上微信用户已经形成的社交圈,微信一定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新的消费体验,消费者在微信平台购物势必能获得更多的互动和体验,同时也给商家带来了更多机会。新媒体不仅是电商重要的营销渠道,更能够成为电商重要的销售渠道,在微信设立销售端口甚至于线上门店已经成为当前部分电商的选择。新媒体由于其的强互动性,更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培育消费者的习惯,其作为电商的销售渠道颇具发展潜力。(三)新媒体电商的发展困境分析。当前,新媒体电商虽然发展迅速,广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其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当前新媒体电商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地依赖新媒体的形式,转化率不高。随着新媒体热潮的冲击,电商行业在原有的营销和经营模式中看到了曙光,纷纷试水新媒体营销,直播带货、推文广告、社交推广等一时间充斥着电商行业,然而,很多电商商家在其中对各种营销和经营模式试水,在这一过程中,诸多商家过于关注的是营销和销售的形式,认为将产品拿去直播、拿去写成文案推广就能吸引到客户购买,然而,无论是怎样的营销模式,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促成销售,如果商家过于注重营销和销售的形式,而忽略了消费者的需求的话,将势必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容易造成引流大,但是成交少的局面,使得转化率低。新媒体电商的发展能够丰富消费者的体验,吸引客流,这是新媒体营销的优势,然而要促使消费者留存,进行消费甚至复购,与产品和营销的过程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满足是分不开的,只有产品切实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营销过程带给了消费者良好的体验,新媒体电商才能被商家更好地利用起来。另一方面,当前新媒体电商的同质化竞争严重,例如当前火热的网红直播电商模式,充分利用网红带来的粉丝效益,将其商业价值最大化。但是网红的直播门槛较低,没有所谓的标准,网红爆红所吸引的粉丝迅速地转为商业价值。随着电商直播的发展,很多网红将视野放在电商平台上,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直播,利用粉丝大量吸金。但是,随着网红数量的增加,很多店铺出现了同质化竞争,也让消费者对于网红主播产生了审美疲劳。另外,网络直播门槛比较低,同时厂商投入的成本也比较低。从网红的商业价值以及厂商的成本出发,进而造成了同质化竞争严重,让消费者面对大量的直播,极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当然,同质化竞争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当前网红直播模式的混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同质化的竞争,让网红之间的优势难以得到发挥,使得厂商之间的区别逐渐缩小。最开始电商商家利用新媒体的形式突出重围,标新立异进行营销,但是当大家都开始进行新媒体营销的时候,又该如何再突破重围,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的新媒体电商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过多地依赖新媒体的形式,转化率不高,同质化严重等,我国的新媒体电商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新媒体电商的发展趋势前瞻
随着新媒体电商的不断发展,其的发展不断突破阻碍,呈现出诸多新的趋势,本文基于电商和消费市场发展的角度对新媒体电商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一)产业与行业深度融合。新媒体行业在我国已经发展比较久,不难发现其发展的脉络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去“参悟”网民用户的行为习惯,网络购物分析网民的消费行为,网络文学、视频等分析网民的心理轨迹,通过种种寻找到目标受众,如果从商业角度去定义新媒体,那就是一种更快捷和精确的信息收集方式。新媒体目前已经越来越具有精准营销的功能,新媒体和电子商务行业有机融合。一方面,新媒体越来越具有电子商务的功能,另一方面,更多的商家开始开发自身的新媒体以为自身的电子商务模块提供服务,新媒体电商就是如此产生的。越来越多的电商通过自身的方式构建了新媒体矩阵,并运用新媒体推动电商发展。在此情形下,各行业的边界更加模糊了,电子商务和媒体之间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价值链。2019年以来,无论是淘宝和抖音,还是京东与快手的合作都充分体现了产业和行业融合程度加深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营销模式被创造创新,不管是淘宝短视频、快手商家还是抖音商家,变现的模式比起纯直播更加落地,传播性也更强,销售路径更短更直接更多元化。除了竞争得如火如荼线上企业,传统的消费品企业也积极发展新媒体电商,包括百事可乐、阿迪达斯、耐克等在内的诸多国际公司,都建立了自身的虚拟社区,以便于与消费者进行密切沟通,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这些虚拟的社区媒体来进行消费购物。当然,这并不需要公司一定要发展从媒体到电商消费端的所有环节,在这类企业的从新媒体到消费端的价值链当中,有着相对专业的分工,其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由专业的公司来提供运营服务,例如新媒体端可以由广告公司提供精准营销的专业服务,电商端可以由专业的电商公司提供日常运营维护的服务。电子商务和新媒体的融合不仅使得电子商务和新媒体都发生了改变,并且两者的结合使得新的商业机会被创造出来,使得更多的产业能够参与其中,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多的新的机遇。(二)头部优势明显。新媒体电商的头部优势明显,并且随着市场发展有着更明显的态势,头部电商品牌及传统品牌方因为有资源优势及品牌优势,在线上保持着一定的竞争优势,新兴品牌只能凭借个性化、差异化且有强烈市场需求的产品,方能打开市场。这样的市场环境也就形成了很稳定的一个市场态势。大多数商家受限于自身的团队素质,之前形成惯性的业务操作模式以及有限的资源,多数无法在这样的行业困境中冲出重围。一般而言,头部的电商平台占据了我国的一二线城市,在此情形下,新兴电商想突破重围是非常有困难的,因此可以将焦点移向三四线城市,基于社交的切入口是新时代电商获得市场的关键点。总之,随着新媒体电商的发展,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头部优势趋势逐渐明显,给了中小电商以机遇与挑战。(三)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新媒体电商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在2019年末,肺炎疫情发生,实体经济受到疫情影响,众多实体零售商在危机中寻求转变,从而催生另一种复工方式。在疫情蔓延阶段下,为应对疫情造成的挑战实体零售业纷纷将目光转向线上电商平台、线上社交和新媒体推广,发挥大数据和云平台的优势持续助力实体商业经济复苏。线下的实体零售商,也开始拓展线上业务,多渠道资源融合的实施计划。特别是疫情特殊时期,大部分商店关门歇业甚至造成一些实体零售商的资金断裂、门店经营困难,实体商期望以新零售形式助力企业渡过难关。这场防疫战,也是零售企业停下脚步重新思考的阶段。一些实体零售商线下门店客流锐减,营业额大幅下降,疫情之下对实体零售业的冲击让他们不得不思考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广州市在疫后就进行了一次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媒体电商营销活动,2020年6月6日至6月8日,广州了举办“首届直播节(中国•广州)”,是全国第一个以城市为平台的直播带货节,创出了新高度:3天时间直播场次将超20万场、各电商平台直播间将累计发放超过10亿红包、大部分商品将有5折优惠;除特色商圈、文旅项目、各大商场和各大品牌企业外,还带动住宿、餐饮业、制造业、租赁、商务服务业、教育行业等开展直播;设置主会场和多个分会场,多阵地、多品类、多场景实现全城直播;将联合淘宝直播、微信小程序直播、抖音等知名直播平台,以及跨境电商平台、带货达人,并选拔80多家优质MCN机构。商家、物流以及电商平台的配合,让供销变得顺畅,三者交叉赋能,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对实体经济都形成了良性支撑,而新媒体电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自身也不断地完善发展。虽然新媒体电商并不能取代传统的面对面销售,是因为线下门店能够带给消费者线上无法体验的综合的沉浸式体验,两者结合给电商行业和新媒体行业都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是新媒体电商发展的一大趋势。
总而言之,新媒体为电商营销带来了更多可能,同时也拓展了电商的销售渠道,虽然当前我国的新媒体电商发展面临着转化率不高、同质化竞争严重等方面的阻碍,但由于其能够便利消费者购物、带给消费者更多更丰富的体验,发展势头仍然锐不可挡,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新媒体电商还将促使产业和行业融合程度加深,创新出更多的营销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产品和体验,为商家带来更多的盈利机会。
参考文献:
1.李宁.新媒体电商发展下的童书营销模式探析[J].出版广角,2019(14)
2.周正.我国电商物流一体化典型模式及发展趋势[J].经济纵横,2018,395(10)
3.施薇.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碎片化形态及其发展进路研究[J].农业经济,2019(4)
4.马小平.新媒体时代农产品品牌营销新思维[J].商业经济研究,2018(9)
直播营销的定义范文6
2009年,白冬立加入Zynga,负责Zynga数据分析部门和技术团队,对Zynga全球业务进行支撑。
彼时,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公司,正伴随网游的兴盛而崛起。公司很多游戏如《City Ville》、《Farm Ville》借助Facebook社交平台的“病毒式传播”,让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游戏厂商之一。
在Zynga,白冬立团队构建了跨地域和语言的数据分析平台。“最高时,平台上每月活跃用户将近3亿,数量非常庞大”。
白冬立团也潜心做了很多深度数据分析模型,像德州扑克运营中要用到什么模型,《Farm Ville》“偷菜”游戏在用户增长过程中又用到什么模型……
这些模型帮助Zynga游戏实现 “病毒式传播”。如Facebook用户间可以相互送礼物。“我们运用统计学算法,判断哪些用户社交性特别强、积极为别人送礼物,哪些不太愿意与别人交互。然后,会把活跃用户每天送礼物的上限提升,让他们能拉动周边更多的人,使Zynga游戏更广泛地传播。”
白冬立团队还做了AB测试模型,帮助产品经理从量化角度判断哪些运营活动或产品功能更受用户欢迎。
“那时,Zynga是游戏行业中数据分析做得最好的企业。”前Zynga 中国区CEO田行智回忆说,“我们在3年内投入近1亿美元打造数据仓库,能实现多维快速分析,直到现在也无人能及。”而白冬立经历了全程建设,也从实操角度感受到了大数据的威力,这为他后来的创业奠定基础。
结束割裂的数据分析
2013年底,白冬立创立热云数据,定位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服务上。最开始,公司从熟悉的游戏垂直领域入手,之后渐渐拓展到直播、电商、金融等其他热门移动互联网领域,提供营销和移动广告监测服务。
但白冬立认为,这只是企业大数据分析的初级阶段――针对企业业务的某一个点进行分析判断。而下一阶段,企业数据分析应该贯穿到整体运营过程中。
现在,企业不同部门都是从“自己那摊事”,而不是从企业整体出发来看待数据分析的。市场部和产品部关注的点就不同,KPI也不一样。
同时,市场上涌现出大量大数据企业,或聚焦营销分析,或聚焦用户行为分析,开发独立的工具。因为投放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没有打通,分析结果很难做到全面准确。如果要放在一起分析,还要数据部门通过人工方式,效率不高。
“现在是时候进入大数据分析的新阶段――从企业完整业务视角开展数据分析。”白冬立说。今年热云数据推出一体化数据分析产品TrackingIO。最近,一家客户发现自己产品的用户次日留存只有百分之十几,而它的竞品是30%左右。采用TrackingIO分析发现,原来,新增用户的一半来源很差,导致整体留存率不高。
强烈的精耕细作需求
不仅如此,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客户精耕细作的需求越来越高,这要大数据平台支撑。
“移动互联网已没有壁垒。只要有一点点赚钱的机会,无论是直播还是共享一个充电宝或单车,都有大量资本涌入。而且任何产品都能被拷贝,任何营销团队都能被复制。”如今正在直播行业创业的田行智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精耕细作。”
据统计,即使如今直播行业已被“清洗一大半”,市场上仍有500个直播APP,竞争激烈。“在直播行业,一个付费用户应该在第一天就能付费,这跟游戏不同。所以,我们要把最好的主播以算法方式呈现给最合适他的观众。我们还要监控长期的投资回报收益。如果你不懂数据,就没法做”。
而在诸葛找房产品合伙人刘子曜看来,最要紧的是找到“流量空白区”。
根据热云数据的监测报告,有62.51%的客户都通过几家头部渠道,如今日头条、UC、广点通等获取用户,这让头部渠道的流量竞争异常激烈。“但实际上,移动端流量是高度分散的,比如美团、墨迹天气、快手、美图秀秀与今日头条的用户是有重叠的。如果用大数据技术,不一定非要挤到头部渠道,可以找到一些相对廉价的流量空白APP,获取想要的用户。”白冬立说。
开放数据能力
一旦企业从整体角度看待数据分析,白冬立说,大数据分析的又一新阶段将接踵而至,那就是数据能力的开放,这让数据能真正发挥价值。
“现在,行业做的是让工具发挥价值,而不是数据能力发挥价值,还处于很浅、很粗暴地商业化尝试,如营销DMP,这让数据价值被严重低估。”他说,“未来,数据能力开放后,它会告诉企业,接下来该怎么做,着力点放在哪。”
经过3年多的运营,热云数据已累计包括10亿多台真实去重移动终端设备数据,中国1800多家APP、移动广告平台流量数据等。在游戏行业,它覆盖85%以上的公司。
“我们希望尽可能把数据的价值挖掘出来,进而把某些能力或价值开放出去,反哺2B的客户,并尝试让数据发挥更多价值的方式。这是热云数据的愿景之一。”白冬立说。
目前,业界提出数据开放原则“可用不可见”。白冬立说,这也是热云数据坚持的,可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但原始数据不出热云数据的平台。热云数据也在开发支撑数据开放的技术平台,预计二季度完成内测。
“我们也会坚持做一家中立的大数据分析公司。不会因之前服务那么多游戏客户,就去做款游戏或者做个发行”。
热云数据还具备全网设备黑名单。它监测累计超过30亿台设备,发现75%的设备没有任何行为数据,能从每天3.5次点击数据中,识别虚假流量,彻底解决企业面临的刷量问题。
不做定制化项目
现在,热云数据SaaS产品付费客户数超过800家。面对市场的定制化需求,白冬立坦承,以公司愿景和团队结构,不提供定制化项目。2016年,热云数据曾做过定制化服务。“虽然客单价很高,但开发周期特别长,回款特别慢,通常交付时有一半以上是不能满足最开始承诺的,客户说行就行,说不行就不行”。有了这些经验,白冬立他们决定公司坚持做标准产品和服务。“在这个方向上,天花板还很高,可做的事也很多。
不过,热云数据通过系统设计功能实现部分个性化需求。如行业看单功能,不同行业需要不同指标,系统支持客户实现数据分析的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