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容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四化两型 农产品流通 农业现代化 农村金融

一、引言

“四化两型”建设是湖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战略抉择,其中农业现代化是“四化两型”的重要基础。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而且还包括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可以说,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是“四化两型”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农产品流通体系运作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农产品消费者的利益。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和流通领域明显的特点是“小而散”,主要表现为: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主体整体水平不高、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交易方式落后、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水平较低及农产品流通技术落后等,不但导致“卖难买贵”、“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等问题的交替发生,而且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难以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是伴随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运用先进的流通技术设施、手段与现代化的流通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对传统流通体系进行不断改造与提升[1],从而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发展过程。湖南是传统农业大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代化不仅是搞活农产品流通、发展农村经济、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湖南在新形势下调结构转方式,推动“四化两型”建设,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二、“四化两型”背景下制约湖南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金融因素分析

(一)“四化两型”背景下湖南农产品流通体系现状

近年来,湖南围绕新农村建设,以“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主要抓手,采取若干措施,快速推进农村市场与流通体系建设。特别是2011年商务部、财政部确定湖南等省作为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建立完善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安全通畅的湖南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加速成长;农产品流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超市、农产品销售公司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农产品市场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仓储设施及市场配套功能进一步改善;市场准入和检验检疫制度已初步建立[2]。湖南初步形成了以运作规范的乡村零售网点为基础,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现代农产品流通市场网络。

但是总体而言,湖南农产品流通体系与农业产业化进程还不相适应,离农业现代化和“四化两型”战略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湖南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农产品销售的高成本和低效率;农产品流通主体仍以农民经纪人、零售商贩为主,农产品加工企业与中介流通组织处于起步阶段,流通能力未能充分体现出来;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等物流设施以及信息、检测等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流通技术落后,致使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农产品流通方式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等。

(二)制约湖南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金融因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其推进与实现对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具有重要的市场调控作用[3]。发挥好金融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支持,推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建设,是促进湖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推动湖南省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乃至经济强省的关键。目前,湖南尚处于农业现代化的起始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湖南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建设,一方面为承载农产品资金流的农村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对当前相对滞后的农村金融发展格局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制约湖南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金融因素主要有:

1.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金融资源供给的有效性较差,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缺乏稳定的“金融后盾”。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和命脉,是货币化条件下工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相联系的重要渠道。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效支持。毫无疑问,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主要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和部门理所当然地应把工作重心和服务重点放到农村。

近年来,湖南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初步形成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体,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联手服务,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但从总体上看,农村金融仍然是湖南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湖南农村金融体系中,目前还没有保险、证券、期货、投资基金、风险投资、信托等单位参与支农资金的供给。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末,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1508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达85%以上。可见,农村信用社仍然是湖南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而以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代表的现代金融体系还未真正在农村扎根。在湖南农村地区,对于大多数农村居民和农村商贸组织而言,零星借贷主要依靠亲朋好友,一般大额借款主要通过农村信用社,金融资源供给明显不足。同时,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种类相对单一,地区垄断现象比较严重,缺乏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提高运营效率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导致金融供给效率低下,阻碍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2.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针对性不强,金融服务单一,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金融需求不匹配。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打破了行业和地区界限,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到仓储、运输、保险、检测等,涉及到众多的环节,需要金融机构提供从贷款融资、贷款结算到保险咨询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然而,目前湖南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以小额信用贷款、个人商务贷款、存单质押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业订单贷款、企业联保贷款等为主,贷款针对性不强。调查统计:近80%的农户和个体工商户希望金融机构开发多种形式的贴近农村的金融产品,如全省部分地区出现了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将土地向专业种植大户集中、通过土地入股参与股份合作组织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现象,但大部分金融机构针对这种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贷款以及对农村集体产权担保的贷款的探索仍基本空白[4]。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主要集中于农业贷款,而针对农产品流通中的仓储、加工、运输、配送以及零售环节的融资、保险以及等金融创新严重不足,缺乏较为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

3.农村金融市场滞后于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发展。近年来,湖南省积极推动“双百市场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扩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支持范围和规模,大力实施产销互动,走以市场为龙头、市场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一体化经营之路,加快以农产品基地为中心的产地批发市场和以城市为中心的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已初步形成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共同发展的多层次现代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而与之不相称的是,农村金融市场形态低级、割据明显。目前,湖南农村金融市场以信贷市场为主,证券、期货市场还基本上是空白。农村信贷市场割据明显,竞争不充分,导致农村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单一,贷款成本高。农业保险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工具,是农村金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湖南正在逐步完善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已开展包括水稻、棉花、油菜、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玉米、甘蔗等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全国农业保险补贴品种最多的省份之一。但这些保险主要针对农产品生产领域,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保险还未起步。这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对金融的需求不相适应。

三、“四化两型”背景下湖南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金融创新

(一)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提高金融供给效率

资金互助合作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是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力度的有效方式。这类新型的金融机构和服务实体,一方面可以广泛地调动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为农村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增强竞争,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因此,湖南可以考虑借鉴美国的税收优惠政策、法国的贴息贷款等方式,通过财政的适当的税收补贴、收入补偿、贷款利息补贴等多种形式,以及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监管费率、资本金准入门槛等政策,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和服务实体。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发起设立农业保险公司、农产品期货公司、县域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多种市场主体,增强对农产品流通各环节提供一揽子服务的功能。针对农业投入少、农民贷款难、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缺口大的情况,要加快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拓宽金融支农渠道,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

(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展金融供给的多样性

针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需求领域拓宽、项目增加与结构升级的客观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延伸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不断扩大农村金融覆盖面,探索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金融产品配置上,加大对超市下乡、农资配送中心、集贸中心等的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建设;提供灵活多样的期限、额度设置、还款方式和利率定价方式,使贷款使用周期与农产品投资回报相适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目前全省农村经济的特点积极开展试点“合作组织+农户”贷款、土地流转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金融创新产品;针对一些地区现代农业呈现产业链化和纵向一体化的趋势,开展订单信贷、产业链融资等,通过整合农业产业链,使原来分散的信贷主体相互合作、制约,达到降低信贷风险、增加对产业链条中的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目的。

同时,针对农村金融需求时间急、金额小、用信频、期限短的特点,农村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管理体制和业务流程,通过创新信贷审批体制和优化管理流程,缩短贷款审批流程,切实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增强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另外,大胆创新金融服务渠道,可以考虑推行特许经营机制,促进大银行和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加强业务合作和资本联合,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三)创新农村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期货、保险市场

农产品期货市场可以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价格信息和规避价格风险的渠道,也可以为农产品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提供互换、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充分发挥其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和套值保值的作用,解决“订单农业”中的履约与价格波动问题。美国农业流通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其发达的农产品期货市场。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非常完善,比较著名的有主要交易牛肉、猪肉、黄油、活牛、木材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以豆油、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交易为主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这些交易所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便捷快速的信息网络,使交易的效率和速度大为提高。湖南应尽快建立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引导生产的载体功能,实现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稳定产销关系,保护农民和企业的利益。同时,期货合约的交割标准能引导农民实行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迫使土地和劳动通过各种方式与资本结合进行集约化生产。

进一步完善湖南农产品保险市场。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保险机构研究开发鲜活农产品流通保险产品,积极引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投保,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保费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积极利用国内贸易险这一金融工具,规范贸易行为,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规避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促进市场流通秩序好转。另外,保监会在农村保险上应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如设立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等。

总之,农产品流通是连接农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环节。湖南要充分利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这一契机,深入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培育多元化的农产品市场主体,健全多层次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从而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推动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连英,李崇光.中国特色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2):21-26.

[2]贺庆祝.浅析湖南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J].中国市场,2007(28):66-67.

[3]郑鹏,李崇光.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中国流通经济,2012(5):24-29.

[4]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情况调查[J].中国财政,2010(6):53-54.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容范文2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职业化农民;公共服务

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面对着人多地少的资源状况,如何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双重变革。这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国外发达农业国家和地区的基本经验。尽管农业经营规模有差异,但是细碎化经营的状况显然是无力承载农业现代化的。

经营方式上,现代农业是集约化农业,应当适度规模化经营。单家独户的小农经营面临着诸多困境,不利于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利于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也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小农经营更显得十分脆弱。尤其是在地形平坦、耕作便利的粮食主产区,应当适度推进规模化经营,扶持种粮大户、农业公司、合作社等。

生产方式上,现代农业追求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共同提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第三产业中去,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总数将会显著下降。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即单个农业劳动者的农业产出会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方是利用工业化发展成果来支持农业发展,如化肥、农药、良种、农田水利、农业机械等。这些现代要素进入农业,才能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显著提高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业综合产出。

二、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现代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是改变农业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也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民以食为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离乡进城,由农产品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肉、蛋、奶等粮食转化产品消费量大幅度增长,农产品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耕地和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约束日益趋紧,需求增加和资源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将低产低效农业建成高产高效农业,使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奠定稳固的基础。相反,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就无法保障,全面现代化就无法实现。

(二)农业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市的客观要求。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是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及市人大六届一次会议做出的战略部署,其核心发展目标就是要建立农业产业发达、农村经济繁荣、农民生活殷实,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代农业强市,这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实现发达的农业、富庶的农村、良好的环境的基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农业产业化是发达农业的重要体现,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由之路。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强市的过程,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它充分体现了建设农业强市的客观要求。

(三)农业现代化是保持社会长治久安的稳定器。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农民收入增长明显,特别是近几年更是连续快速增长,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不仅如此,农村人口的交通、教育、医疗、医保、养老等社会化服务水平与城市人口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无法真正实现农民的体面劳动、惬意生活,就没有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和谐稳定。

三、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新道路,带来了新机遇。新型城镇化将根本上改变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现状,在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后,既能增加可耕地面积,还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因而将是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良好契机。

(一)适度集中居住,增加可耕地面积。在农村地区规划修建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农民集中居住后,首先是原有的宅基地、村庄空地可以进行复垦,变为良田,而新社区的多层住宅也节约了农民的住宅用地。这样,国家基本农田不但不会减少,还会有所增加,为工商业发展和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提供了充足土地。

(二)加速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各个新型农村社区都具有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社区附近通常也规划产业聚集区,帮助农民本地非农就业,将更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新型社区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也免除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更愿意将土地流转给大户种植。应当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完善公共服务,加速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改善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

1、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备要素,是任何经营方式都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因此,中原农业的现代化应当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如上文所述,L村的农业公共服务建设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要整合惠农资金,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显著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立公益性质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推广测土配方,指导农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化肥,提高有效性;推广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正确使用农药,提高科学性。培育和推广优质种子,改善农作物品质。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建设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农田。有条件的地方尝试发展有机农业,推广无公害生产,创造农产品自主品牌。

2、培养职业化农民,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只要加大投入,合理规划,严格落实,即可在短期内显著改善,而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农民却不易大量产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经营更加集约化,应当出台扶持政策,建立完整的科技推广体系,将新的要素引入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四、进一步强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强市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措施作保障。

第一,要努力增加农业投入。不断开辟新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充分发挥畜牧业发展基金、保护地蔬菜开发以奖代补资金、榛子产业开发以奖代补资金、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的作用,重点支持主导产业和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特色乡镇、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推介以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加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力度,积极拓展农业信贷业务领域,放宽农业抵押贷款和担保限制,落实小额贷款政策,增加农业信贷投放量。

第二,要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一是要切实把农业项目招商作为项目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与二、三产业项目招商同等对待。要把农业项目招商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围绕所分管的产业积极招商,拓展招商空间和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方式,吸引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基地,特别是要鼓励采取有偿转让集体与农户土地使用权、转让集体闲置存量资产、转让农户承包地和自留山使用权等多种农业招商方式,加快引进一批农业生产加工项目。同时积极包装论证和贮备一批农业生产加工项目,建立农业招商项目储备库。二是大力培育农产品优势品牌,积极开展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争创活动,着力抓好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发挥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三是积极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农产品展洽会,全方位包装、策划、推介名特优新农产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四是积极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建立农产品域外销售窗口,发展连锁配送、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鼓励农产品进超市。搞活农产品营销。五是切实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第三,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抗旱水源充足、排水渠道畅通、防风固沙林带成网”的生态农业体系,大力开展以防洪、排涝、灌溉、水土保持、饮水安全“五大”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以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世行贷款项目造林、农田防护林建设等九大重点林业工程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建设。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容范文3

Explore the Demand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o Agricultural Special Talents

XIE Lifeng

(Harb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8)

Abstract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needs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in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cording to modern agricultural demand for talent, agricultural colleges to market-oriented agriculture, for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and constantly deepen educational reform,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pecial talent,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special talen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 initiativ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pecial talents; vocational education

1 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农业机械、原材料及农业生产资料等大多来自农业外部,且农产品主要是供应给城市居民,形成一种外部循环。所以,我们要大力增加农业以外的能源和物资的投入,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的进程也随之加快,农业商品率不断提高。但农业现代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全面的渐进式的过程。

一是内容的动态性。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变迁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变化。与二十世纪所谓的农业现代化相比,其内涵不仅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等,还包括农业标准化、质量化与信息化等,内容具有动态性特征。二是内容的包容性。现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生产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还涉及经济关系、农业政策、环境影响等。三是地域性和阶段性。不同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因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等实际情况的差异而制定的农业现代化的标准也是不同的。美国因农业技术水平高,所以它的农业现代化是通过先进农业机械的运用,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来衡量的。而日本由于人多地少,其必须通过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高产的经济作物品种来提高单位土地生产率和产值,从而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我国人口众多,而耕地面积相对不足,所以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推进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四是历史承继性。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在因循的基础上推进与实现,将传统农业中合理的生产技术、生产经验等继承下来,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化发展。

2 适应农业现代所需的人才

从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不难发现,要想实现现代化,农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是关键因素。

一是懂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满足高质量、高数量的市场需求,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迫在眉睫,而这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研发队伍。因而,在人才培养中我们要以此为导向,针对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选课与实践指导,以培养尖端技术人才为主,兼顾对农民进行科技知识普及,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二是有技能――农业技术推广现今已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科研成果要尽快尽早地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努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农业人才培养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支技能精干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三是善经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着眼全球视野,培养一支擅长经营管理,能够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农业经济型人才队伍。

除此之外,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还需要培养乐于服务农村,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人才是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得到社会认可的优秀劳动者,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和参与者。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化整体发展水平。目前,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人才资源匮乏,结构分布不合理,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在农业产业化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还比较弱,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充分认识加强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农业产业化人才培养,作为实施人才战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总之,发展现代农业,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培养一支既懂科技又有技能和善经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农业专业人才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是办学经费紧张。虽然中央不断强调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力度和增加资金投入,但由于具体指导政策不明朗,导致执行力度不够,转移支付不足,而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本身由于各种客观条件又缺乏相应的筹资渠道,最终使得维持其正常运行的经费捉襟见肘。由于办学经费不足,使得对学生进行基础培训的设施和设备都很缺乏,扩大教育规模成为空谈。同时,教师没有经费出去进修,很难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引入教学中,限制了学术视野,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职业学校自身办学的吸引力。

二是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且知识水平偏低。如前所述,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我们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复合型人才,这需要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教师与足够的师资数量作为保障。而现实情况是,由于办学经费、人才待遇及重视程度等条件制约,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且现有师资水平整体不高。

三是就业前景严峻。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扩招严重,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大众化教育趋势,精英教育褪色,且师资数量与学生数量不匹配,教育细分化不能得以实现,导致教育水平不同程度下降,培养的学生质量严重下滑,很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不能找到适应的工作岗位。加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向社会释放了大量的多余劳动力,就业变得越来越难。麦可思-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发现,近年来,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总体水平偏低,农业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只在30%~70%之间,明显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情况。

四是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为了谋取经济利益最大化,一些农业职业院校不顾自己的办学宗旨和师资条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迎合社会“热点”需求,盲目上一些专业,比如开设二、三产业的专业,这很难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再者,即使本着自己的办学宗旨,一些农业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存在短期行为,不能与时俱进地及时完善培养目标和及时调整相应专业设置,导致专业结构设置不尽合理,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差。同时,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一些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内容并未走进教学视野,导致岗位能力需求与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出现脱节,所学与岗位契合度低,学生不能适应岗位需求,影响了学校声誉。另外,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育现象,重知识、轻能力,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只会“纸上谈兵”,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 培养农业专项人才职业教育需要的变革

一是加快转变观念,重新树立人才观。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多层次、不同类型的多样化人才,不仅需要既懂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科学家和掌握精尖技术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各层次高级专业人才,还需要各层次的初、中级层次的专门人才和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一种新的人才观,根据社会差异化需求,培养大量的既懂理论又有应用、操作技能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农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近些年,随着不断深入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日益关注,我国农业企业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我国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应该以日益丰富的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地进行专业调整,明确农业职业教育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到“按体裁衣”,加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专业性。

三是改革教学设置,优化培养模式。农业职业教育要牢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现代科技农业服务和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服务的宗旨,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改革。具体做法是:(1)周期性地对现有农业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更新其农业知识,培养新技能;(2)要根据农村与农业发展现状,不断开发新专业,设置新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使学生和受训人员具有知识够用和技术一流的特点;(3)要采取贴近农村实际的培养模式,灵活办学。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与相关联的高等学校合作办学,以共享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专家下乡的方式,深入到乡村亲自指导农业从业人员学习。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容范文4

关键词:农村金融 四化同步 路径 立法

引言

党的十指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以说,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二元经济转换的阶段性目标,而“四化同步”则是二元经济转换的战略性路径,而在此过程中农村金融作为关联城乡金融资源的金融媒介,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村金融如何有效发挥其功能作用,有力支持“四化同步”推进,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拟就此作一点理论探索。

“四化同步”的关键是加大对农业的资本投入

众所周知,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突破,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转换是人类走出中世纪、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潮流。整体来看,这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是传统一元经济阶段。在这个阶段,传统农业和手工业普遍存在,没有或几乎没有任何工业;第二是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突破阶段,表现为工业萌芽、城镇初现,而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资本、劳动力剩余;第三是二元经济形成、深化阶段,表现为在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客观存在及国家政策推进等因素作用下,工业相对农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而资本、劳动力仍由农业、农村流向工业、城镇,农业发展缓慢甚或停滞,城乡差距相对扩大;第四是二元经济缓解、现代一元经济初步形成阶段,表现为在工业、服务业获得一定程度发展后,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成为可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城乡差距缩小,现代一元经济模式初步显现;第五即现代一元经济阶段,第一、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趋同,城乡差别消失。从前面分析来看,就“三化”而言,第二、三个阶段,大体可看成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镇的阶段;第四个阶段,大体可看成是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乡村的阶段。

通过前面分析看,“四化同步”推进实质是二元经济转换进入中后期后,工业化、城镇化达到相当程度,工业、城镇具有了反哺、支持农业、农村的“可能性”,社会具备了这个“容忍度”,“四化”之间获得均衡。“四化同步”的这种均衡状态,只是二元经济转换中后期阶段的一个理想模式,人类历史上始自工业革命的二元经济转换反复证明,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自然形成这种均衡,一些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取得明显进步后农业停滞不前,或大量贫困人口涌入城镇形成“贫民窑”等就是反证。

根据发展经济学关于在二元经济转换中最重要的标志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与之对应的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比例增加的基本原理,本文认为“四化同步”均衡互动的条件是:一方面,工业、城镇形成的资本剩余对农业、农村资本投入的速度,决定农业部门对非农部门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另一方面,农业部门对工业、信息业、城镇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决定工业、信息业、城镇资本增长的速度。

进一步分析,加大对农业的资本投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是“四化同步”均衡实现的关键所在。从要素投入角度而言,农业生产的投入主要是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到来,农业的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将逐步减少,而资本和技术投入将日益增加,并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因素。换言之,正是资本、技术投入在农业部门的持续增加,才可能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城镇的持续转移,从而也才可能有工业、城镇对农业持续提供资本反哺,实现“四化同步”均衡。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国台湾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四化同步”取得较好发展中获得启示。据测算,1953-1986年中国台湾农业平均年增长率为2.04%。在农业增长的四个主要要素—资本投入、劳动工时、作物面积和技术进步中,贡献最大的是技术进步,达102%;其次是资本投入,达27.8%,而劳动工时和作物播种面积的贡献都呈负数,这表明在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业资本投入和农业技术提高(见表1)。

总之,如果说加大对农业的资本投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是“四化同步”均衡实现的关键所在,那么包括城市金融、农村金融在内的整体金融支持“四化同步”的基本态势为:一方面,城市金融将仍然主要发挥支持工业、信息业、城镇的功能作用,以确保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所需资金的支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另一方面,农村金融将发挥支持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功能作用,将农村金融剩余全部配置到农村;同时,全社会还通过市场与政府的“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将部分工业、信息业、城镇的金融剩余转移到农业、农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步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其中,“无形之手”表现为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联同,将一部分城市金融剩余转移到农村(如通过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将部分城市金融剩余转移到农村等);“有形之手”表现为在国家政策强制下城市金融将一部分工业、信息业、城镇金融剩余投放到农村(如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商业银行以一定比例资金投放农村等)。通过上述金融运行,最终实现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获得发展的同时,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农村金融支持“四化同步”的路径选择

(一)目标清晰:促进农业现代化使其同步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四化同步”推进虽然是二元经济转换的中后期,但现代一元经济仍未形成,经济的二元性仍然客观存在。经济的二元性决定金融的二元性,在二元经济背景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将仍然长期分野。整体而言,城市金融将仍然主要发挥支持工业、城镇的功能作用,农村金融则将通过农村金融剩余的“保水于田”、与城市金融的联同将部分城市金融剩余“导流农村”而主要发挥支持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功能作用。如果农村金融目标淡化甚至蜕变,如二元经济转换的第三阶段一样存在“脱农化”倾向、实际具有“抽水机”功能,那么农业发展所需资金将更加难以为继,农业现代化将无从谈起。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这个阶段农村金融发展路径的首要特征亦在于其具有清晰的目标,即支持农业现代化。

(二)功能健全:农村金融不能简单商业化

“四化同步”推进是现代一元经济形成前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仍将长期、客观存在,农村金融如果商业化,或者抽象地认为越“先进”、越市场化就越好,那将加剧农村资金外流、减少农业资本投入,延缓农业现代化。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一部分人在简单考察英、美、法等已经形成现代一元经济的国家农村金融商业化转型后,简单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也应推进商业化转型。这种不顾国情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没有看到我国与这些发达国家具体、历史的差别,将可能使农村金融改革进入误区,最终限制农业现代化。

(三)体系完善:政策性、合作性、商业性、微型金融与非正式金融优势互补、适度竞争

就农村金融而言,其基本目标、金融功能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农村金融需求具有主体多元化、层次多样化的明显特征:一是农户的生产性和生活将形成农村金融的微观层次金融需求,而且必须认识到,满足这部分需求对中国“三农”问题解决、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二是随着农业小微企业、农产品企业集团、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以及公司+农户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农产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链条的整合延伸等,将产生与农业现代化直接相关的农村金融中观需求。三是传统农业现代化改造、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粮食安全保障等将形成农村金融的宏观需求。在满足上述金融需求过程中,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微型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各有成本、管理、服务优势,要借鉴世界各国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建立一个契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优势互补、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四)政府干预:确保对农业资本的投入和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

我国农村金融支持“四化同步”推进,应当借鉴发达国家对农村金融进行适度干预的经验,可以从两部分入手:一是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优惠与支持,二是对城市金融反哺农村的强制与监管。就前者而言,主要包括:财税政策方面,遵循普惠制原则,对凡是农业贷款规模达到一定支农要求的金融机构,都给予所得税和营业税优惠,逐步建立健全支农贷款项目的财政配套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等,调动投资主体的积极性,降低投资的风险;建立农业贷款风险保障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资力度等。货币政策方面,降低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再贷款利率,适度安排免息专项借款;在信贷总量调控过程中,对涉农贷款规模给予一定倾斜,实行涉农贷款规模单列;根据农村金融机构存款流动性强弱、银行规模大小、银行所处地域等实行差别准备金率,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等。就后者而言,主要包括强制商业银行以一定比例资金投放农村等。

农村金融支持“四化同步”的立法保障

加快制定《农业政策性银行法》。加快制定一部农业政策性金融法对“四化同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实际,可考虑先行制定一部《农业政策性银行法》。立法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法原则。应当遵从政府主导、自主经营、适度盈利、原则性和规范性相统一的原则。二是立法重点。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方向、发展蓝图、政策体制框架、监管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内部管理、内部控制体系、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是政策性银行立法的重点。三是立法内容。要理顺外部关系,包括与政府、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关系,特别是要规范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补偿机制等;要完善内部关系,包括股权设置、内部治理结构等。四是立法技术。在立法过程中,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使其立法既符合中国实际,又具备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在立法模式上,可以采取单一立法的立法模式。

制定强制城市商业性金融“反哺”农业的法律。一是应该在农村金融领域借鉴《社区再投资法》立法模式,尽快出台一部《县域经济促进法》,规定一定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吸收的存款按比例支持农业、农村、农民,有效保证农村资金回流农村或“保水于田”。二是以立法明确类似印度的“优先部门贷款”惩罚机制,规定商业银行对优先部门贷款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银行总贷款的年均增长率,对商业性金融进入农村实行“硬约束”。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容范文5

关键词: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规模化;精细化

改革开放以来,以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标志,中国农业经历了一系列比较成功的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理论的局限性和实践经验的缺乏,中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的特征。农业脆弱的基础地位在中国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中暴露无遗。据国家统计局的信息,2007年,中国居民CPI上涨4.8%,涨幅比2006年提高3.3个百分点,而食品价格上涨成为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最主要原因。2008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势头有增无减,仅2月份的CPI就达到8.4%,创下十二年来的新高。可以说,中国“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发展时期已经过去了。农业是食品加工工业的基础,深刻反思中国农业发展的不足,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通货膨胀问题,更有利于中国农业抓住契机,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传统农业发展理论的局限性

传统农业发展理论以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和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为代表。应该说,这两大理论都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对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农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理论本身的缺陷,非常苛刻的理论应用前提,加上缺乏实践经验的必要总结和提炼,很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农业在经历一段短时期的繁荣之后再次陷入停滞,回到那种投入产出的低水平均衡。以《二元经济论》为例,刘易斯最重要的假设就是农村存在隐性失业,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者为负数。在对农业生产没有任何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加人工业化进程。当农村劳动力流出到一定程度时,农产品产量下降,价格上升,追求利润的动力将促使农民把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引进来,从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然而,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不仅是刘易斯的假设站不住脚,刘易斯所描述的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也过于简单。首先,正如美国西奥多·W·舒尔茨所指出的,农村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为正,不是零,更不是负数,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出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其次,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几乎伴随着劳动力流出的开始而开始,并不是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滞后期。因为相对于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工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即使在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也会上升。再次,农产品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利润,并不能肯定把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引进来。因为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其中许多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具有很长的生产周期。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波动足以扼杀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整体引进,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从而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功败垂成。最后,考虑到经济开放的因素,农产品的进口足以阻止任何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和农业生产利润的获得。因此,无论是二元经济理论还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它们都存在先天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农业发展中充分暴露了出来。

二、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985年,在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不仅全面铺开,其效应也已开始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现在,中国农业的发展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的进口在全部进口总额中只占很小比重,这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和不足。总体上说,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中国农业仍是一个低收入行业,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工业化能力的限制。这两大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维持着中国农业投入产出的低水平均衡。需要指出的是,农业的低收入使农村劳动力流出,极大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这对主要依赖人力资本的中国农业现代化造成了致命打击。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意味着农村较低的消费和生活水平,也意味着农村的低储蓄和低投资,意味着改造传统农业所需要的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投入都面临不可克服的现实困难。然而资金的缺乏还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中,只要有丰富的人力资本,信用仍然能够弥补货币和实物资本的不足,但务农的低收入恰恰又让农村本已稀缺的人力资本进一步流失。现代农业需要的不是廉价的低素质劳动力,而是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和相当技术含量的高技术劳动者,这种劳动力在农村很奇缺。然而在农业劳动低收入的刺激之下,不仅有一定技术水准的劳动力走向了城市,甚至具有强壮体力的简单劳动力也离开农村,这意味着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体是老、弱、病、残,他们无论在劳动力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可能胜任中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产品价格偶然性上涨所带来的经济刺激,其结果不可能是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而只能是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简单追加。农产品销售的高价格最终对应着农产品生产的高成本,而不是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多的农业利润,从而使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如果说,务农的低收入为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制造了巨大障碍,城市工业化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则使传统农业维持的低水平均衡获得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受工业化产品市场容量的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城市的发展遇到瓶颈,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表明依靠城市工业化来完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民以食为天,廉价的劳动力大军盘踞在农村,也就为传统农业的延续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尽管中国的农业机械总三、规模化与精细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方面,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工业化市场容量的限制;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又必须以大批农业劳动力的退出为前提,只有这样才可能产生资本对劳动的有效替代。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开辟一个新的就业领域作为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吸收器。新的就业领域只能来自农业内部,但它绝不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现代农业,在严格的意义上,按照刘易斯模式实现的现代农业应称为大田农业。新的就业领域是特种农业,也称精细农业、都市农业,它在日本、东亚四小龙甚至东南亚一些国家已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特种农业生产满足人们特殊需要的农产品,大田农业生产满足人们日常需要的农产品。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产品而言,特种农产品异质性高、产品差别化程度大,大田农产品同质性高、几乎完全可替代;就要素投入而言,特种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大田农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尽管二者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都很高。特种农业和大田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两个方向,每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时,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自主决定特种农业和大田农业在本国农业部门中的比重。

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绝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农业发展理论,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理论。西方的农业发展理论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适合西方的国情。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农业除以廉价的资本取代昂贵的劳动力之外,没有任何选择,以机械化为基本特征的西方农业现代化完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后来的农业电气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都是在机械化的基础上完成的。这种在特殊情形下完成的农业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的农业现代化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全部内容,充其量它只是告诉我们,通过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可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更多的农业剩余产品。从这种意义上说,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讲述的是西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是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情形下的农业现代化,这条道路对于有着严重过剩劳动力的中国农业是否适用值得商榷。相反,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与其说它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不如说它为西方农业现代化理论补充了新的内容。因为就大田农业而言,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显然更具有说服力。大田作物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最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地方就是改变劳动的投入方式,这是西方农业现代化首先从以资本替代劳动开始的首要原因,在机械化全面铺开之后,才有化学化、生物化等其他农业现代化技术。这种以节省劳动力为基本目的的农业现代化注定了其产品的劳动含量较低,农产品具有明显的资本密集型特征,但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然不应局限于资本密集型农产品的满足。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在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具有可替代性的同时,认为可以通过增加劳动的投入来弥补资本的不足,却无意识地把人们引导到一个农业现代化的全新空间,这就是特种农业的现代化,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果说大田作物满足的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特种农产品满足的就是人们特殊生活的需要。舒尔茨理论应用的结果是,如果要取得成功,只能是特种农业的出现和特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这也许是舒尔茨当初提出这一理论时所没有想到的。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容范文6

关键词: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规模化;精细化

改革开放以来,以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标志,中国农业经历了一系列比较成功的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理论的局限性和实践经验的缺乏,中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的特征。农业脆弱的基础地位在中国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中暴露无遗。据国家统计局的信息,2007年,中国居民CPI上涨4.8%,涨幅比2006年提高3.3个百分点,而食品价格上涨成为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最主要原因。2008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势头有增无减,仅2月份的CPI就达到8.4%,创下十二年来的新高。可以说,中国“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发展时期已经过去了。农业是食品加工工业的基础,深刻反思中国农业发展的不足,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通货膨胀问题,更有利于中国农业抓住契机,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传统农业发展理论的局限性

传统农业发展理论以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和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为代表。应该说,这两大理论都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对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农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理论本身的缺陷,非常苛刻的理论应用前提,加上缺乏实践经验的必要总结和提炼,很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农业在经历一段短时期的繁荣之后再次陷入停滞,回到那种投入产出的低水平均衡。以《二元经济论》为例,刘易斯最重要的假设就是农村存在隐性失业,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者为负数。在对农业生产没有任何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加人工业化进程。当农村劳动力流出到一定程度时,农产品产量下降,价格上升,追求利润的动力将促使农民把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引进来,从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然而,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不仅是刘易斯的假设站不住脚,刘易斯所描述的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也过于简单。首先,正如美国西奥多·W·舒尔茨所指出的,农村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为正,不是零,更不是负数,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出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其次,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几乎伴随着劳动力流出的开始而开始,并不是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滞后期。因为相对于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工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即使在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也会上升。再次,农产品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利润,并不能肯定把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引进来。因为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其中许多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具有很长的生产周期。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波动足以扼杀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整体引进,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从而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功败垂成。最后,考虑到经济开放的因素,农产品的进口足以阻止任何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和农业生产利润的获得。因此,无论是二元经济理论还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它们都存在先天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农业发展中充分暴露了出来。

二、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985年,在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不仅全面铺开,其效应也已开始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现在,中国农业的发展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的进口在全部进口总额中只占很小比重,这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和不足。总体上说,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中国农业仍是一个低收入行业,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工业化能力的限制。这两大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维持着中国农业投入产出的低水平均衡。需要指出的是,农业的低收入使农村劳动力流出,极大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这对主要依赖人力资本的中国农业现代化造成了致命打击。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意味着农村较低的消费和生活水平,也意味着农村的低储蓄和低投资,意味着改造传统农业所需要的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投入都面临不可克服的现实困难。然而资金的缺乏还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中,只要有丰富的人力资本,信用仍然能够弥补货币和实物资本的不足,但务农的低收入恰恰又让农村本已稀缺的人力资本进一步流失。现代农业需要的不是廉价的低素质劳动力,而是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和相当技术含量的高技术劳动者,这种劳动力在农村很奇缺。然而在农业劳动低收入的刺激之下,不仅有一定技术水准的劳动力走向了城市,甚至具有强壮体力的简单劳动力也离开农村,这意味着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体是老、弱、病、残,他们无论在劳动力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可能胜任中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产品价格偶然性上涨所带来的经济刺激,其结果不可能是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而只能是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简单追加。农产品销售的高价格最终对应着农产品生产的高成本,而不是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多的农业利润,从而使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如果说,务农的低收入为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制造了巨大障碍,城市工业化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则使传统农业维持的低水平均衡获得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受工业化产品市场容量的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城市的发展遇到瓶颈,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表明依靠城市工业化来完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民以食为天,廉价的劳动力大军盘踞在农村,也就为传统农业的延续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尽管中国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所增加,但中国农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没有显示出来,更没有显示出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强大竞争力。

三、规模化与精细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方面,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工业化市场容量的限制;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又必须以大批农业劳动力的退出为前提,只有这样才可能产生资本对劳动的有效替代。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开辟一个新的就业领域作为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吸收器。新的就业领域只能来自农业内部,但它绝不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现代农业,在严格的意义上,按照刘易斯模式实现的现代农业应称为大田农业。新的就业领域是特种农业,也称精细农业、都市农业,它在日本、东亚四小龙甚至东南亚一些国家已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特种农业生产满足人们特殊需要的农产品,大田农业生产满足人们日常需要的农产品。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产品而言,特种农产品异质性高、产品差别化程度大,大田农产品同质性高、几乎完全可替代;就要素投入而言,特种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大田农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尽管二者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都很高。特种农业和大田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两个方向,每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时,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自主决定特种农业和大田农业在本国农业部门中的比重。

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绝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农业发展理论,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理论。西方的农业发展理论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适合西方的国情。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农业除以廉价的资本取代昂贵的劳动力之外,没有任何选择,以机械化为基本特征的西方农业现代化完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后来的农业电气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都是在机械化的基础上完成的。这种在特殊情形下完成的农业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的农业现代化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全部内容,充其量它只是告诉我们,通过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可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更多的农业剩余产品。从这种意义上说,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讲述的是西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是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情形下的农业现代化,这条道路对于有着严重过剩劳动力的中国农业是否适用值得商榷。相反,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与其说它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不如说它为西方农业现代化理论补充了新的内容。因为就大田农业而言,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显然更具有说服力。大田作物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最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地方就是改变劳动的投入方式,这是西方农业现代化首先从以资本替代劳动开始的首要原因,在机械化全面铺开之后,才有化学化、生物化等其他农业现代化技术。这种以节省劳动力为基本目的的农业现代化注定了其产品的劳动含量较低,农产品具有明显的资本密集型特征,但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然不应局限于资本密集型农产品的满足。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在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具有可替代性的同时,认为可以通过增加劳动的投入来弥补资本的不足,却无意识地把人们引导到一个农业现代化的全新空间,这就是特种农业的现代化,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果说大田作物满足的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特种农产品满足的就是人们特殊生活的需要。舒尔茨理论应用的结果是,如果要取得成功,只能是特种农业的出现和特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这也许是舒尔茨当初提出这一理论时所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