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循环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循环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循环发展

低碳循环发展范文1

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生产流通消费

 

到2025年,沧州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比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15.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累计提高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1%

 

河北日报讯(记者王雅楠)日前,《沧州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印发,其中提出,沧州市将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沧州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比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15.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累计提高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1%。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推进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重点行业和园区实施工业节能低碳改造、绿色化改造,打造一批绿色制造典型示范。推行产品绿色设计,争创省级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加强再制造产品认证与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河间创建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进度。以绿色产品为导向,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加大认证开发力度,2025年“两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100个以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保持100%,2025年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探索构建“一张网、两本账”机制,推进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加强肃宁县、吴桥县地膜回收试点建设,2025年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实施土壤改良工程,开展轻中度盐碱耕地治理试验,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2021年至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0万亩。加快发展壮大信息智能、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9家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搭建能源互济、资源共享、废物协同处置的公共平台,推进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废物综合利用。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物流园区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等“公转铁”“公转水”项目建设,推动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水路有序转移。加快铁水、公铁、公水等联运发展,加快布局建设“无水港”,2025年具有铁路专用线的大型工矿企业大宗货物绿色运输比例达到95%以上。继续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和电驱动货物装卸。加快5个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引导企业使用单元化、厢式化物流载具,鼓励采用“挂车池”“托盘池”等共享模式。健全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合理布局建设“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三级回收体系,推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以汽车产品为重点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引导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建立信息平台,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发展智能回收终端,创新商业模式,提升行业竞争力。优化贸易结构,鼓励企业扩大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农产品出口,严控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出口。强化绿色丝绸之路合作,引导企业对接多双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合作机制,带动先进技术、装备、产能走出去。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大力宣传绿色消费,倡导设立绿色产品销售专区,鼓励企业和居民选购绿色产品,提倡有条件的县(市、区)采取补贴、积分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引导企业开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等高端品质认证,探索创建质量认证示范区,强化认证机构信用监管。严格执行机关食堂制止餐饮浪费管理规范,大力倡导“光盘行动”,提高收储运等各环节节粮力度。推进生活垃圾分类,2025年沧州市城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和处理系统。继续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加大监督执法、替代产品推广和宣传引导力度。组织开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执法行动、计量监督检查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计量器具不准等违法行为。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不再二次包装。

 

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加快新能源发展,积极开发利用光伏发电、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等非化石能源。推动黄骅市南排河镇140兆瓦渔光互补、泊头市齐桥镇120兆瓦农光互补复合发电等光伏项目建设,合理有序推进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推广“厂—网—河(湖)”一体化、专业化运行维护,因地制宜布局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2025年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7%、95%以上。全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长治久清,对城区内5条河流开展全面排查“回头看”,杜绝水质反弹。确保建成的7座垃圾发电项目稳定运行,肃宁县垃圾发电项目开工建设,2025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实现全覆盖,“原生垃圾”零填埋。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集约利用土地、海域、岸线等资源,加强生态红线区域与交通线网规划协调,积极推进绿色铁路、绿色公路、绿色港口建设。

 

低碳循环发展范文2

关键词: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问题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开发问题。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首先,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气候状况,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近20余年来,我国的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要扭转这一局面,就要从其症结——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来着手。减少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符合我国的当前和长远利益。

其次,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有利于我国切实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着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

最后,发展低碳经济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增强创新观念与意识,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经济不仅是单纯能效的提高,而是整个产品的生产体系、生产过程、生产方式的改变,低碳经济必须由技术来支撑。所以,发展相关技术,使成本降低,就要提高能源的生产利用效率,提高生产的技能,无疑这对企业的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巨大挑战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着力点在于大幅度降低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就要进行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大转型、大调整,节能减排。在我国低碳经济面临着严重挑战,需要有相当的演进过程。

首先,以全面小康为目标,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势必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越来越大。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我国面临开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其次,以“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制约。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时期,不可能绕过发展“重化工业”这个资源、能源投入巨大,原材料工业增长速度快的“坎”。而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能源开发力度也将持续加大,“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还要延续一个阶段。

最后,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耗结构仍是高碳结构。我国经济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仍然靠高碳能源所驱动,化石能源占我国整体能源结构92.7%,其中高碳排放的煤炭占了68.7%,石油占21.2%,低碳经济之路任重道远。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推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社会经济模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模式转型,使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两者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但循环经济追求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三位一体的三赢模式,而低碳经济聚焦于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的双赢上;在实现的途径上,二者都强调通过提高效率和减少排放。但低碳经济更加强调通过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循环经济强调提高所有的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所有废弃物的排放。从循环经济在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根本的不同是所对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循环经济是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全过程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低碳经济是新世纪新阶段应对气候变化而催生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可以说,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理念在能源领域的延伸,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循环经济发展的结果必然走向低碳经济。对于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是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低碳循环发展范文3

【关键词】: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哲学依据;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TF7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取得成就的同时,因为发展方式的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少。比如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相继出现。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事关我们国家命运的大问题。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加大力度转变比较粗放的、不平衡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坚持这三个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丽,才能实现13亿多人的“中国梦”。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也是我们国家的现实途径。这三个发展都有其自己的哲学理论依据,研究这三个发展的哲学依据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间是即联系又区别的辩证关系。这三个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当中,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涵,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哲学依据

绿色发展的哲学依据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的、比较粗放的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选择绿色发展的道路是破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要求,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

我们国家推行绿色发展的哲学依据是: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我们国家选择绿色发展是由当前国际和国内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日趋严峻的形式所决定的。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角度来说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次,正确的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作用,绿色发展观是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国家必须要追求绿色发展的道路。最后,我们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上。所以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一方面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给人民群众带来福祉,因此我们必须要坚持这一价值观。

循环发展的哲学依据

简单的说循环发展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目前我国资源短缺的现实条件下要选择循环发展是解决资源约束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我们国家目前开展循环发展也是有哲学依据的。首先,循环发展符合的认识论的观点。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的过程是个充满复杂性和曲折性的过程。循环发展充分体现了认识论的这个观点。其次,循环发展符合了哲学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循环发展模式不是只注重经济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探讨经济的问题,而是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还要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

(三)低碳发展的哲学依据

目前,对于我国来说低碳发展还是个新事物。所谓任何新事物都是不断走向成熟、不断系统化的过程,低碳发展也不例外。今后我国很长一段时间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阶段,能源需求还将刚性增长。同时,作为全球温室气体的第一排放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也在日益加大。因此,我们必须好不动摇的坚持低碳发展之路,只有坚持低碳发展之路才能减少碳排放量,才能把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发生深刻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我们国家提出要推进低碳发展也是哲学依据的。首先,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这原理要求我们不管要做什么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提出的低碳发展模式,是根据当前我国的发展阶段特点以及世界发展总趋势呈现区域协调可持续的情况而制定的。其次,哲学认为意识具有能动地反作用,我们要扬弃“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 的思想,要不断的解放思想、与时具进。在全球环境变化的客观条件下,必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低碳发展模式是大势所趋。最后,我们要把尊重发展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既要认识到事物运动的普遍性,低碳发展变化,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一面,建立与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接轨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联系

一是有相同的理论基础。这三个发展都以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为基础。二是有相同的技术手段。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都是以相同的生态技术为基础。三是都追求相同的目的。这三个发展都追求保护和改善日益恶化的资源环境,追求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现。

(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区别

一是三个发展的研究角度不同。绿色发展主要是以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注重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循环发展主要研究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应用,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中资源被重复利用、充分利用。低碳发展主要研究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低碳循环发展范文4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低碳发展之路

“十二五”以来,苏州市高度重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了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统筹低碳城市建设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工作。苏州市以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以低碳发展规划提出的低碳发展路线图为依据,制定了“五大领域、十一个行动、四十七项工程”的重点行动体系,在优化经济结构、推进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等方面多措并举,大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据初步测算,苏州市全面超额完成国家、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单位GDP碳排放降低20%的约束性目标,有效控制全市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了三个创新:一是创新低碳发展目标。提出2020年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50%、人均碳排放2017年实现拐点等三大指标突破,形成倒逼机制。二是创新机制体制建设。建立分市(县)、区碳强度降低目标分解机制和考核办法,完成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碳数据平台建设,制定市级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实施方案和部门报表制度,完善了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三是创新设立低碳发展资金。由市财政已连续三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绿色循环低碳基础能力及项目建设,有效推动低碳工作开展。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夯实低碳发展之路

苏州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顺利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到2015年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9%,首次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一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制造业领域新兴产业产值1.49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03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48.7%,45.9%。苏州高新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二是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170亿元,增长9%,高出GDP增幅1.5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5%。苏州工业园区、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获批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三是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实施万企升级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关停不达标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改善生态环境”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完成关停、淘汰落后企业1116家。

三、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夯实低碳发展之路

苏州市加大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开发利用低风速资源,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苏州市在相城区阳澄湖镇设立风力发电场,项目总投资5亿元,一期项目单机容量1.5兆瓦,共计33台单机容量为1.5M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容量为49.5兆瓦,2014年10月开始并网发电,二期项目预计在2016年10月开始动工建设,单机容量2MW,共计25台风力发电机组,拟装机容量49.5MW。积极开展公共交通“油改气”工作。在光伏发电方面,截至2015年全市光伏并网装机容量195MW,共计发电19537万度电。3个地面电站建成并网发电,装机容量共34.6兆瓦。苏州市华电集团望亭发电厂等6家天然气发电公司12台燃气机组,共计发电容量496万千瓦,发电耗用天然气227862万立方米。2012年实施锦苏特高压直流输苏工程,到2015年,锦苏直流工程输送电量增加至354亿千瓦时。

四、推进低碳设施建设,夯实低碳发展之路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区数量全省第一。苏州市建设全省领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相继建成了2条地铁线路,地铁通车里程达到46.8公里,2015年苏州市区公交分担率达29.2%。苏州市还制定实施了《2015年苏州市区推广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实施细则》,发展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15年新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608辆。组织实施国道312苏州段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建设示范工程,通过技术创新和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利用,使公路在全寿命周期内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的能源消耗、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降低。

五、提升碳汇水平,夯实低碳发展之路

苏州市努力加强生态建设,提高森林湿地碳汇能力,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2015年,市区新增绿地430万平方米、农村新增林地绿地768公顷,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9.56%,顺利实现《苏州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工作初步实施方案》提出的“2015年陆地森林覆盖率达27%”的目标任务。同时,苏州市认真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地“四个百万亩”全部落地上图。划定了生态红线区域。完善生态补偿政策,补偿标准总体提高50%。

六、创新低碳管理能力,夯实低碳发展之路

(一)构建温室气体排放动态管理系统

依托中国清洁发展机制赠款基金,委托并由国内著名高校设计开发完成管理系统搭建,目前已投入运行。管理系统具备“全面性、准确性、动态性、共享性、实用性”等5大特点。一是数据全面,包含能源消费、工业过程、废弃物处理、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等所有排放构成及林业碳汇,涉及6大部门36大行业4类指标 。二是来源准确,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既包括统计体系的官方权威数据,又涵盖了行业部门及重点排放源的汇总数据,数据来源相互印证,做到真实可靠。三是动态预警,实行部门、地区定期动态报送,实现对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连续动态监控和管理,为能源结构调整、减排任务分解等决策提供数据基础和依据;实现在动态排放数据上报与计划指标的达标预警,为精细化碳排放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四是数据共享。满足不同管理主体对所辖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的查询和管控。五是决策支持。实现区域碳排放总量、结构、强度、下降率,以及不同时间、行业、区域间指标的分析、对比与测算,进行实际排放量与预警值差距分析等。监测系统的建立为温室气体排放管理部门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满足了国家和省碳排放考核各口径下的数据核算。经监测平台对2013年至2015年监测平台数据分析,苏州市碳排放总量已连续3年处于峰值的平滑期,碳强度年均下降率达7.16%。

(二)构建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统计制度

作为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市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实施方案和报表制度。包括适应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等5大类, 17个小类、36项指标。为推进统计工作开展,市发改委、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和行业协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提供切实保障。

(三)构建分地区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考核制度

按照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工作落实的总体要求,我市扎实推进基础工作与能力建设。以国家和省碳强度降低目标责任考核为依据,拟定了分地区碳指标分解制度、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及碳强度降低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责任和政策导向,成为推动低碳工作的重要举措。同时结合省碳排放强度监测统计实施方案要求,及时报送监测统计数据和相关数据核查表,确保核算的严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低碳循环发展范文5

关键词:碳循环;低碳经济;农户行为;农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4-0022-05

一、引言

低碳经济,其内涵主要描述的是在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变革背景下,通过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和工具,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最大可能地减少消耗煤炭、石油等高碳石化能源数量,减少大气温室排放效用,从而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福利持续提高的新型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阶段,根据有关学者的测算,203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2050年达到70%左右(汪冬梅,2005)。根据国际经验,我国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引起的能源消耗,以及由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量将居于全球前列(余猛、吕斌,2010)。

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国土空间。因此,本文将从国土空间利用视角出发,研究目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国土空间利用总体控制以及具体的农户家庭资源配置和农地利用行为,探讨提高我国政府农地利用政策管理效率的调整方向,为解决我国碳减排承诺与工业化、城镇化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寻找有效路径。

二、低碳经济与农地利用

碳循环可以区分为碳源和碳汇两个方面,其中碳源是碳排放过程,碳汇是碳存储过程,这两个过程具有相反的运动方向,共同构成封闭循环过程。按照该理论,如果要实现控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目标,需要在一国国民经济循环中考虑碳循环因素,要求两种循环达到某种科学意义的均衡。在此均衡路径上,要求在国民财富形成与积累过程中维持碳源与碳汇达到一种动态均衡,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既控制碳源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又不断增加国民财富和社会福利。上述两种循环的均衡构成了当代以低碳经济视角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

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现状要求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高程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而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建设用地上涉及的经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由此引起的巨大高碳石化能源消耗无疑将构成我国现在和未来碳循环中碳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农用土地上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森林、草地系统则在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碳汇作用。另外,与森林、草地系统相比,农田系统是在人类干预下地球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在碳循环中发挥着多重角色:一方面农作物的短生命周期决定了农地与林草地的碳汇功能有强弱之分;另一方面,农田的不当利用不但不能起到碳储存的作用,反而可能会增加碳排放(徐玖平、何源,2010)。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必然要进行大量碳排放、放大碳源功能条件下,重视农用地碳汇功能,不断提高其碳储存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无论是工业化、城镇化,还是农用地农业利用,都要在一定的国土空间范围内进行,研究我国国土空间的分布状态对于问题分析具有基础意义。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组成中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和区域水热组合条件共同构成了我国土地资源系统的多样性特征。而且,西高东低的整体地势特点必然使我国土地资源系统呈现出山地丘陵居多而平地少的地貌特征。据统计,平地、丘陵、山地三种形态的土地资源分别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3.6%、20%、46.4%。根据2006年的调查数据,我国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分别为98.58 亿亩、4.85亿亩、39.17 亿亩,占我国全部土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9.1%、3.4%、27.5%。其中按照土地二级分类的方法,98.58 亿亩农业用地具体分布状况为:耕地18.27 亿亩、园地1.77亿亩、林地35.42 亿亩、牧草地39.29 亿亩、其他农用地3.83 亿亩。

假设我国国土面积中未利用土地处于碳循环平衡状态,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则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碳循环平衡的两种重要土地形态。进一步分析,在农用地中,草地和林地占到我国全部农用地面积的75%,为叙述方便,本文将剩余农用地中的耕地、园地和其他农业用地统称为耕地,其面积占比为25%。如上文所述,耕地利用中的碳循环发生机制是复杂多变的,其碳源、碳汇功能是否能够平衡关键在于耕地利用的方式,而耕地利用方式主要取决于农户家庭的具体经营行为(凯萨琳・B,2003)。总体而言,从低碳经济视角考察国土空间利用方式,强化控制建设用地面积,尽量降低碳源排放水平,引导农户低碳排放的农用地利用行为,不断扩大森林、草地面积,改变耕地利用中的不当碳排放经营方式,对于我国实现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低碳经济与农户行为

(一)低碳经济与农户家庭收入

如前文所述,农地利用在整个地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碳汇作用,在我国目前农地利用制度条件下,农户家庭是农地利用的主体,因此发挥农地碳汇作用离不开对农户家庭的具体经济行为分析。西方经济学通过对欠发达国家农村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的大量研究,形成了具有重要分析价值的农业家庭收入模型(Agriculture Household Models,AHM),该模型不是将农业人口个体,而是把农户家庭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和消费决策单位,运用收入内生和预期效用最大化两种基本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农户家庭在外部因素扰动下的行为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理论分析(泰勒,2003)。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正处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型阶段,AHM模型虽然能够为分析我国农户经济行为提供启发性的思路,但其严格的假设条件并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从收入角度分析,农户家庭的收入离不开土地、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直接与农户家庭组织上述要素的经济行为密切相关,因此,从收入角度分析农户的家庭经济行为也是一种可行的研究路径。总体上,我国的农户家庭收入可以分为农业经营收入、外出务工收入和政府补贴收入三大部分,其中农业经营收入显然离不开农户家庭对农地资源的利用。在理论上,根据舒尔茨理性小农行为假设,目前我国农户家庭在经济活动中会主动按照经济理性原则高效率地配置资源禀赋以实现收入最大化(孙文凯等,2007;任旭峰、李晓平,2011)。

根据低碳经济条件和前文分析,农地资源依然是当前我国农户家庭收入函数中重要的影响变量。由于在地球碳循环中的不同作用,低碳经济条件要求构成农地资源系统的林草地和耕地必须占有一定合适比例的国土空间,二者缺一不可。但是,林草地和耕地经营对于农户家庭而言,是两种具有不同物质产出的经济行为,其对农户家庭的收入影响机制和效果是不同的,而正是这种不同的影响机制为政府农地利用管理调控提供了必要的弹性空间。因此从农户家庭收入最大化视角,分析低碳经济转变对农户不同农地利用行为施加的影响,对于政府农地利用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基础性理论支撑作用。

(二)收入最大化条件下的农户家庭行为

由于在地球碳循环中的不同作用,林草地和耕地必须占有一定比例的国土空间,二者缺一不可。为问题分析需要,可以将目前我国农户家庭农业经营收入进一步细分为林草地经营收入和耕地利用收入两种类型,同时假设农户家庭经营林草地和耕地将获得不同的政府补贴,将政府补贴看作是两种收入的函数(斯托尔特等,2005)。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农户家庭收入函数:

[y=y1+y2+y3+y4+y5] (1)

在公式(1)中,[y]代表农户家庭整体收入,[y1]代表农户家庭林草地经营收入、[y2]代表耕地利用收入、[y3]代表外出务工收入、[y4]代表农户家庭林草地经营获得的政府补贴收入、[y5]代表农户家庭耕地利用获得的政府补贴收入。因为我国目前的农户家庭经营建立在小规模经营基础上,因此可以进一步假设农户家庭的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皆不需要大的资本性投入,即两种经营方式不受资本方面的限制;同时假设林草地产品和耕地利用产品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产品价格外部给定,且林草地规模和耕地利用规模窄幅变动。农户家庭在林草地经营、耕地经营和外出务工中分配自己的劳动力资源以获得收入最大化。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

公式(2)中[p1]、[p2]分别代表林草地产品价格、耕地产品价格,[q]代表产出量,[w]为工资收入,[l1]、[l2]、[l3]分别代表林草地经营、耕地利用、外出务工的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投入,[la1]、[la2]分别代表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需要的土地资源数量,[k1]、[k2]代表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需要的资本资源数量,[s1]、[s2]分别代表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获得的政府补贴收入。根据公式(2)构建拉格朗日函数如下:

该收入最大化条件表明,在农户家庭自由配置劳动力资源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劳动力资源匹配能够实现自身的收入最大化。同时也应当注意,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正在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型,行业比较利益落差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因此农户家庭外出务工投入的劳动力边际收入贡献将大于劳动力投入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获得的边际收入贡献。在此背景下,政府应当根据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产品价格的变动趋势,运用财政补贴手段增强农户家庭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劳动力资源投入对收入的边际贡献效应,才能刺激低碳经济条件下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对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的投入,从而保证农地利用在地球碳循环中发挥积极主动的碳汇作用。

(三)农地利用规模变动条件下的农户家庭行为

考虑农户家庭林草地和耕地规模因不同经济因素导致的动态变化情况,放松前文农户家庭收入函数中关于土地资源投入数量固定的条件,在农用地总体规模固定情况下,林草地经营与耕地利用变动必然会引起农户家庭经营行为的改变,从而对整体碳循环系统造成非预期的扰动。在上述放松条件下,农户家庭收入函数将加入新的变量和新的约束条件,公式表示如下:

同样利用构建拉格朗日函数的方法求解农户家庭收入最大化函数,可以得到放松条件下的农户家庭收入最大化条件:

继续使用公式(5)中符号的意义,同时令[MRLa1]、[MRLa2]分别代表林草地经营用地和耕地利用用地对农户家庭收入的边际贡献[?ql1,la1,k1?la1]、[?ql2,la2,k2?la2],令公式(8)说明,政府根据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不同产品的价格变动趋势、不同劳动力资源和不同农地利用的边际收入贡献等因素调整财政补贴水平,仍旧能够保证农户低碳经济条件下实现家庭收入最大化的条件。

四、政策建议

寻求碳循环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的平衡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农地利用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将影响我国国民经济中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而不同经济活动对地球碳循环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用是不同的。针对各种类型经济活动的不同碳循环效应状况和现实经济条件下农户具体的经营行为,积极地进行农地利用管理政策调整,引导科学合理的农地利用方式,对于我国发展低碳可持续经济是必要的。

(一)科学进行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控制农用地转用

从我国整个土地分类和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视角分析,建设用地上进行的经济社会活动与碳循环中的碳源循环极具有正向相关关系,而农用地上的经济社会活动则与地球碳循环中的碳汇循环极具有正向关系,二者之间相互制衡,共同构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碳循环均衡过程。一定水平的碳循环均衡必然要求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规模与之相适应,因此在总体上,我国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和政府的减排承诺,测算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上所开展经济活动对碳循环均衡造成的扰动,科学合理地进行国土空间利用全国层面和区域范围内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并以此科学规划为纲对我国土地管理政策进行总体动态调整。在建设用地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效应远远大于农用地利用的边际贡献效应的现实背景下,宏观上严格控制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用,使二者保持适应低碳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的规模。为保护农用地规模,逐步扩大林草地占全部国土面积的比例,除严格执行现有的耕地占用占补平衡制度、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强制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收入按比例投入农地建设制度以及农地征收补偿制度外,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根据建设用地上开展经济活动形成的不同碳排放量,实行标准定价基础上的差异化价格,并将该部分超出利益用于对农地科学利用的奖励,以达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碳循环均衡。

(二)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引导农户家庭加大农地投入

农地合理利用能够充分发挥地球碳循环中的碳汇极作用,抵消建设用地上所开展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碳源极作用,达到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下的碳排放量控制目标。通过上文分析,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二元经济特征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这种经济发展特征决定了农户家庭外出务工的收入效应将在很长时间内高于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对农户家庭收入的边际贡献效应。因此,为达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农地合理利用,政府有必要对农户家庭农地利用实施财政补贴。只有对农户家庭农地经营行为实施政府补贴,提高其边际收入贡献效应,才能在总体上引导农户家庭加大农地利用和保护投入,科学合理地利用农地。另外,政府在实施财政补贴时,应与农地管理政策的整体目标相适应,一方面刺激农户家庭在农用地上科学地进行林草地经营,充分发挥林草地的碳汇极作用,另一方面应当通过政府补贴引导农户家庭进行低碳排放的耕地利用,尽量减少耕地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同时,为提高政府补贴对农地合理利用管理的调节作用,应当将影响政府补贴的基础变量确定为林草地和耕地利用的实际数量,以提高农地利用管理政策调整的动态弹性和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规范农户农地利用行为,保持各类型农地比例适当

从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角度分析,由于二者投入形成的最终产品不同,必然会存在对农户家庭收入边际贡献率不同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林草地经营边际收入贡献率低于耕地利用边际收入贡献率的情况下,如果不通过价格干预或财政补贴手段的调节,在农地利用总体规模内,大量的林草地可能转变为耕地,反之亦然,从而在总体上可能会形成破坏碳汇功能极发挥作用的不当国土空间利用行为。因此,政府需要积极跟踪林草地经营和农地经营产品价格变动,根据该变动价格测算二者对农户家庭收入的边际贡献水平,从而通过财政补贴、价格控制等手段建立科学的价格补偿机制。运用该机制引导、规范农户合理利用农地,使各个农地利用类型保持经济社会低碳发展要求的适当比例。另外,应当尊重自然规律,严格限制在不适宜耕地利用区域内进行的毁林开荒行为,对已经毁林开荒的区域应当投入必要的财力尽快予以恢复,扩大林草地覆盖面积。

(四)加大研究力度,提高农地利用管理政策调整的灵活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延伸,动态变动的经济社会结构决定了我国国土空间中各种类型的土地利用规模都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在国土空间利用宏观控制层面上,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调查,掌握各类土地规模的变动情况。为达到该目标,需要加大国土使用动态变化研究投入,为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和保障,例如通过卫星遥感等现代科技手段及时了解各类国土空间利用的动态变动数据等。另外,政府制定和调整农地利用政策,提高政策的实施效应和效果,增加政策调整的灵活性,需要及时跟踪了解各类经济数据的变动情况,这些数据的获得需要政府多个部门提供大量的实际材料。总之,只有持续加大研究投入和力度,切实掌握部分关键经济变量的变动规律,提高政府农地利用管理政策调整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才有可能保证实现低碳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Burt, O.R.1986.Econometric Modeling of the Capitalization for Farmland Price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68).

[2]Catherine, B.2003.The Famer as conservationist[J]. 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18),4.

[3]Stolte J.R., Istsenma C.J., Bouma J.D.2005.Developing Interactive Land Use Scenarios on the Loese Plateau in China, Presenting Risk and Economic Impact[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105).

[4]Taylor J.E.,Adelman I.2003.Agriculture Household Models:Genesis,Evolution,and Extensions [J]. Review of Economic of the Household.1(1).

[5]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中文版.华夏出版社,2006.

[6]哈尔・瓦里安.微观经济学[M].中文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低碳循环发展范文6

山阴县是产煤大县,故有“煤都”之称;山阴县是畜牧大县,故有“奶都”之誉。近年来,山阴县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立足优势,不断探索,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和绿色朝阳产业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坚持“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创新了黑色煤炭、白色乳品、绿色生态的“三色经济”多元循环发展模式,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和时代性的低碳循环发展的“山阴模式”。2011年9月底,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0.5亿元,同比增长33.4%;一般预算收人完成7.64亿元。

依靠黑白两翼,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山阴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被有关专家称为“山阴模式”。黑色的“煤”,白色的“奶”,绿色的“树”,构成了山阴县经济发展的主色调。县委书记侯元对山阴县的发展一语中的:“山阴因煤而必,却又为煤所困。转变发展方式,足必然选择。要坚持龙头引领、园区承载、特色取胜,依靠黑白两翼,驶入循环发展的快车道。”

“黑”:山阴是全国重点产煤县,近儿年,围绕煤炭这一优势,以煤为基,人力推进煤炭经济资源褴合、煤矿兼并重组以及标准化矿井建没,全县煤矿由39座整合为21座,平均单外生产规模由年产32万吨提高到126万吨。同时,强力推进煤炭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机械化综采和安I牟=质量标准化建没进程;存煤炭产运洗销环节注重清洁化,建成技术和规模业洲第一的15.5公里全封闭皮带式输煤专线。

在做好煤炭产运洗销产业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产业链升级改造,形成煤一电冶建以及粉煤灰、废弃水、电厂余热综合利用的集群延伸工业循环链,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发展,初步实现了“吃干榨尽、闭路循环”。以中煤金海洋循环经济工业同为核心,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冶金、建材、服务业等下游产业、形成了黑色煤炭、绿色开采,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喜人局面。

“白”:山阴素有“北方奶都”的美誉,是全国乳品加工示范县、全国奶牛生产强县。近年来,全县火力推进“白包经济”的发展,日前全县奶牛存栏7.5万头,鲜奶产量达到28万吨,占全市的一半,全省的1/4,全国的1%,每天约有200万元的奶款进入奶农腰包,乳品业已经成为山阴的“富民工程”,也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同时,乳品产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新建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81个,建成“健康奶业”远程监控系统,在仝省率先实现了奶源监管自动化、信息化,位居全国牛奶生产强县第14位。

以白色乳业为代表的农业,也进入循环发展轨道。全县积极发展奶牛养殖、牧草种植、沼气建设,形成农业产业循环链。向上发展饲草、饲料、玉米等种植业,向下推进奶牛、畜禽粪便的清洁化、沼气化利用,全县已形成14个大型沼气站,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同时,利用沼渣、沼液改良盐碱地和发展设施蔬菜,仅一年时间就集中连片建设3330座、6525亩设施蔬菜大棚,全年力增达到20000亩,形成了牛一沼一粮、畜一沼一菜的农业循环链条,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连续多年获得“山西省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荣誉。

“绿”:山阴县是全国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项目区,经过合理整合国家和省生态绿化项目,大搞荒山绿化、村庄绿化、环城绿化和厂矿、单位、社区绿化活动。仅2007年到2010年,全县累计投资就达5亿元,林地面积由2002年的9万亩跃升到目前的53万亩,8年时间造林面积增加了近5倍,人均林地占有面积达2.4亩,荣获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今年大打生态造林攻坚战,投资5亿多元完成植树10万亩500万株,三年任务一年完。

为改善生态环境,山阴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污染集中整治行动,全县工业企业用于污染治理、减排降耗投资达6705万元。目前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0天,同比增39天,在全省环保工作“四合一”考核中跃居全省32个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县(市、区)考核第六名。

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成果,全县致力于发展以绿色生态旅游为主、联动三产的绿色发展新格局,以广武旅游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旅游,以“一心、两带、四片区”的旅游大格局推进,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边塞文化、古军事遗址、现代生态文明为特色的旅游区。同时,大力发展连带产业,在广武旅游区周边,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果品采摘、特色餐饮等,连带商贸、物流等产业,继而辐射带动全县三产进入发展快车道。

作为煤炭大县,山阴还努力改变过去煤矿采走大量煤炭,留下一片荒山的情形,让煤矿在采煤的同时搞好所在地区的绿化。他们倡导“一矿一山”绿化工程,采取煤矿自投自治的方式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