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产业发展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产业发展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食品产业发展现状范文1

关键词:绿色食品产业现状对策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是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国外的有机食品有着异曲同工的特点,即严格控制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化学肥料、农药以及化学物质的使用,尽可能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环境,但当前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仍有诸多方面有待提升,需要我们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完善。

一、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各级政府以及农业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都带动了绿色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

1、总量规模稳步扩大

全年共认证绿色食品企业2683家,产品6538个,同口径分别比去年增长19.4%和21.7%。全国累计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为6622家,产品总数为16825个,同口径分别比去年增长8.3%和7.3%。在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中,农林及加工产品占70%,畜禽产品占7.3%,水产品占3.9%,饮料类产品占10.2%,其它类产品占8.6%。2011年,绿色食品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畜禽、水产等主要产品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总量的比重继续稳步提高。

2、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提高认证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不断加大认证后监管力度,有效地保证了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绿色食品工作系统跟踪监测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抽查结果表明,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3、产业水平不断提升

全国已有368个单位创建绿色食品原料生产标准化基地536个,总面积1.26亿亩,带动农户1603.2万个,对接龙头企业1369家,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在9亿元。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70家,占国家级龙头企业总数的30.2%,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194家,占省级龙头企业总数的13.1%。此外,全国已有98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1932个绿色食品认证,分别占绿色食品企业和产品总数的14.8%、11.5%,成为绿色食品新兴的发展主体。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企业已发展到64家,产品200个,涉及肥料、农药、饲料、兽药、食品添加剂等5大类。

4、品牌效益日益明显

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影响力继续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绿色食品产品地进入大型超市,走向国际市场。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已建立一批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绿色食品生产转轨时期经济效益问题有待解决

绿色食品的生产手段和技术有异于常规农业产品,在转轨时期,单产降低,原有的市场往往难以利用,生产者可能承受一定程度的损失。此外,国内绿色食品一般要到转轨几年后才能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开发前几年农户的经济效益不高。因此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2、绿色食品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过高

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较多的劳动用于舍弃化肥、农药后的有机施肥、机械除草等作业,其包装、加工、运销等环节也需要大量的手工劳动,因此会大大提高生产成本。

3、管理力度不够

近几年我国绿色食品市场繁荣,给绿色食品企业带来无限商机,有力地推动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然而由于管理力度不够,市场上出现假冒的绿色食品种类,如在北京一连发生多起假冒绿色食品的侵权案件。此外也出现私自制造绿色食品标志及其包装物,甚至一些地区绿色食品机构存在滥发绿色食品标志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将严重挫伤致力于绿色食品生产的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也影响我国绿色食品在国内外市场的信誉度,最终阻碍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4、市场价格体系不够完善

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公平竞争、优质优价。国外绿色食品的价格一般比常规食品高,但我国的绿色食品价格体系尚不完善,不能体现优质优价的市场原则,由此影响从事绿色食品产业人员的积极性。

三、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对策

1、政策资金扶持

客观地说,绿色食品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发达国家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一般采取政策优惠、资金扶持以鼓励从事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而从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看,这种力度还不够。尤其在国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还不高的前提下,为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政府应对绿色食品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如发放特种农贷、减免工商税收、实行价格补贴、加强科技智力资助等以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2、完善市场法制建设

除了政府对绿色食品进行价格补贴外,为促进绿色食品业发展,必须完善绿色市场体系,使之体现优质优价原则。同时,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打击假冒绿色食品,杜绝非法制造绿色食品标志和包装物,保障生产绿色食品企业和个人的利益。

3、科技研究推广

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加工等过程比常规食品复杂且严格,产前要排除污染因素、产中要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和物质投入,产后要严格加工工艺和储藏,项项都涉及高新技术。因此,必须大力开展绿色食品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如培育高营养、卫生品质、抗病虫、抗污染品种,研制和推广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研究改进施肥和灌溉技术,提高肥水效率,推进环境、产品质量监测以及生产规范化技术研究等等。这一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一致的。

食品产业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腌腊肉制品;产业发展;科研现状;研究趋势

Trends in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ured Meat Products

WANG Hu-hu1,LIU Deng-yong2,XU Xing-lian1,*,ZHOU Guang-hong1,HAN Yan-qing3,XU Bao-cai3

(1. National Center of Meat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2. Food Safety Key Lab of Liaoning Province, Food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121013, China;

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at Processing and Quality Control, Jiangsu Yurun Meat Industry Co. Ltd., Nanjing 210041, 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cured meat products are always very popular with consumers due to their rich flavor and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whole meat consumption. Although the industry has recently developed rapidly and shown good growth prospects, its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is still low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food or meat industri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ured meat products and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the industry. Our emphasis is put on an in-depth analysis of research and future trends in the industr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standard, scientific, engineered and nutritional. Furthermore, the key points to be solved in each aspect are analyzed. This review will hopefully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inding scientific breakthrough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industry.

Key words:cured meat products;industrial development;progress;trends

中图分类号:TS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23(2013)09-0036-05

传统腌腊肉制品因其肉质紧密、色泽诱人、香味浓郁,深受民众喜爱,其在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腌腊肉制品是指畜禽原料肉通过加盐(或盐卤)和香辛料进行腌制,并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经过风干、成熟等工艺最终形成独特的腌腊风味[1]。我国腌腊肉制品的种类较多,代表性产品有金华火腿、宣威火腿、广式腊肠、腊肉、板鸭、风鸡(鹅)等。目前,因各地经济投入、宣传推广力度和产品风味的差异,各类腌腊肉制品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产品已实现工业化的规模生产,但多数产品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为了加速中国传统特色腌腊肉制品的工业化进程,推动该行业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目前我国腌腊肉制品的产业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剖析和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借鉴其他类型食品的成功发展模式并结合当代饮食消费理念,归纳、分析出未来腌腊肉制品的重点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以期为腌腊肉制品持续、健康发展寻求研究突破口和技术支撑点,为中国传统特色腌腊肉制品走向世界提供帮助。

1 传统腌腊肉制品产业发展现状

1.1 传统腌腊肉制品产业发展特点

中国传统腌腊肉制品因其风味浓郁而著称于世,讲究色、香、味、形俱佳。在当今发展形势下,中国传统腌腊肉制品与时俱进,吸收借鉴现代食品加工、管理运作、经营销售的诸多先进理念,全面推动该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纵观目前中国腌腊肉制品的产业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大优点:1)产品种类繁多,风味适口。中国地域广阔,多变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口味各异的产品[2]。借鉴引进新型工艺后,使产品类型进一步丰富,部分产品已融入了现代美味、营养的消费理念,在注重风味的同时,更重视了产品的营养功能效应。2)发展势头迅猛,加工技术稳步提升。在新经济环境和相关政策的推动及扶持下,该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各企业已普遍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性,在积极引进先进肉类加工技术的同时,也注重了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部分企业已组建专业技术团队,专项攻克生产中的技术难题。3)加工条件逐步改善,安全理念受到重视。各企业在重视加工技术的同时,已开始逐步改善生产加工条件,更加重视产品的安全性,并开始重新规划加工车间、更新/换代生产设备、改善卫生状况和改进加工工艺等。4)改变管理/运作模式,规模化龙头企业逐渐形成。部分企业率先改变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模式,并通过收购、合并、上市等手段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形成了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集团化企业,其可凭借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创新能力,引领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最终带动本行业的整体进步。5)重视品牌化经营,呈现跨区域竞争。众多企业已通过品牌化经营、销售策略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规模化的龙头企业,已通过技术革新、产品升级和广告宣传达到了消费者认可的目的,同时部分产品已走出本地,甚至销往海外[3],形成了跨区域竞争的局面。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目前中国传统腌腊肉制品发展势头良好,但因为基础薄弱、原有技术落后,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方面[4-8]:1)标准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原料肉标准化、加工技术和产品质量等方面标准缺失,导致最终产品的风味、色泽、质构等品质特性不稳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2)缺乏产品质量控制技术。我国传统腌腊肉制品的品质、风味形成机理等科学问题仍不完全清楚,生产加工缺乏理论指导;传统加工缺乏新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3)加工装备落后,自动化水平低。我国传统腌腊肉制品加工机械装备及配套辅助设备的研发能力和现有基础十分薄弱,大多数企业仍停留于小规模生产阶段,生产效率较低。4)缺乏产品安全控制技术。腌腊肉制品的加工过程中易形成亚硝胺、生物胺、甲醛和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目前对这些物质在不同产品生产加工中的形成、转化规律尚不清楚,缺乏产前“导向预防”的控制策略。

2 科学研究现状

我国自2002年第1次将“腌腊畜禽制品现代工艺技术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后,很多国家(省部)级项目中的子课题均涉及到了传统腌腊肉制品的科学研究,这些立项极大推动了该领域的研究进程。2013年,农业部启动了第1个独立研究中国传统腌腊肉制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公益性行业专项――“传统腌腊肉制品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多家单位联合攻克限制传统腌腊肉制品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纵观目前中国传统腌腊肉制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现状,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大方面:

2.1 品质及风味形成机制

腌腊肉制品的品质形成过程及机理探讨一直是肉类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食用品质和理化特性的变化[9-10]、蛋白质、脂质的降解氧化规律[11-12]、降解产物的形成和内源酶系的变化[13-15]、滋味物质的积累和风味物质的衍化形成[16-17]和调控[18]以及各组分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2.2 新型加工技术及工艺

虽然传统的加工工艺也能生产出较为满意的产品,但不能满足现代肉品工业发展的需求,寻求新式加工技术和工艺已成为科研人员和企业研发人员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自动控温控湿[19-20]、脱水干燥[21-22]、风干[23]、腌制[24]、成熟[25-26]等工艺对产品理化特性、风味形成、感官品质、质构特性、蛋白质/脂肪氧化和降解等影响方面。

2.3 亚硝酸盐替代物及新型发色剂

在腌腊肉制品加工中利用其他发色剂替代亚硝酸盐日益得到人们关注,它迎合了人们要求食品低硝化的愿望,为了使替代物达到与亚硝酸盐同样的发色、抑菌、风味效果,研究人员主要从以下2方面考虑替代物的选取和配制:减少亚硝酸盐的使用量或者完全不使用亚硝酸盐,阻断亚硝胺的形成。由于亚硝酸盐的功能多样性不可能被某一单一化合物所取代,因此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制多成分替代物方面,主要有4种[27]:亚硝基肌-血红蛋白系统、红曲色素系统、麦芽酚/有机铁盐系统、抗坏血酸和葡萄糖系统。

2.4 微生物区系及菌株特性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传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特定产品在不同条件工艺、加工阶段、贮藏时期的优势菌群及微生物区系变化、特殊菌体的筛选(如降解亚硝酸盐、强产酸等)、菌株发酵特性等方面[28-30],其中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菌种筛选已成为该领域近年的热点方向。

2.5 快速检测技术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现代色谱及其联用技术检测产品中的化学危害物[31-33];同时部分研究集中在光谱技术对腌腊肉制品的产品分级[34]、品质预测[35-36]等无损快速检测方面。

3 未来发展趋势及重点研究方向

传统腌腊肉制品原辅料的复杂多变性、生产工艺的多样性和有害物的易于形成使得产品质量安全难以控制。同时缺乏产品品质评判标准体系以及集成化的机械设备造成目前传统腌腊肉制品的工艺优化与控制、风味形成与调控、危害物的甄别与控制、加工装备及辅助设备的智能化等理论、技术和装备水平严重不足。突破这些瓶颈的核心在于解决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3.1 产业规范化/标准化

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可直接反映出产业的成熟度,这里的标准化不仅指生产工艺和检测方法的标准化,还应包括生产原料标准化、生产过程规范化和管理体系标准化等方面。目前,公认的食品安全最佳控制模式是在“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alture practice,GAP)”和“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GMP)”等的基础上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这些标准规范操作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食品安全,因此制定适合于传统腌腊肉制品生产和管理的规范要求是实现其现代化的基础保障。

完善与传统腌腊肉制品相关的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卫生标准、等级标准等)是确保腌腊肉制品质量的根基。依据腌腊肉制品的产品类型、工艺特点、安全属性等特性制定不同层面的标准;确保腌腊肉制品安全标准的科学性,消除各标准之间指标不统一、不协调甚至矛盾的现象,确保标准的适用性;依据“立足国情、确保安全、促进发展、国际接轨”的原则提升腌腊肉制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在标准指标设定和标准操作程序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消除腌腊肉制品进军国际市场的技术壁垒。

3.2 产业科学化

在全面阐明传统腌腊肉制品的系列科学问题时,应全程动态解析和优化调控生产工艺,以实现产品质量安全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保障转变的战略目标;针对影响腌腊肉制品品质、风味和危害物形成的工艺类型、原辅料配比以及与动态调控方法等展开基础研究,重点是从分子水平揭示品质、风味、多元危害物的形成途径及其演化规律;同时应确定标准化生产工艺的品质预测与产品品质风味等级的关系,阐明加工工艺对目标危害物的诱发、干预与阻断的相关机制,构建产品加工过程质量与安全的实时预测-动态反馈-调控优化的全过程优化与调控理论体系;解决我国传统腌腊肉制品加工工艺、品质形成、安全风险预测预报等关键科学问题,形成以传统腌腊肉制品加工全程安全评价为基础、以加工过程优化理论与控制技术为核心、以安全控制的生产过程设计为目标的“导向预防”新理论和技术体系。可在以下几大方面重点展开基础研究。

3.2.1 研究加工原辅料、新型工艺和产品品质之间的关系

可研究原料微生物状况对传统腊肠品质的影响,确定微生物初始菌相,分析不同微生物在腌制、成熟、干燥等工艺过程中生长、致死的变化规律;可研发低硝腌制技术,采用真空降解、还原氧化、离子絮凝等新型生化技术制备高纯度、低游离亚硝基的亚硝基血红蛋白,并完成其复溶、肉品混注、色度稳定等相关技术研究;可研究茶红素与腊肉肌红蛋白-亚硝基复合体的协同生成机理,开发新型天然发色助剂;可研究腌腊肉制品低盐腌制技术以及水-盐传质动力学,采用超声波等快速腌制技术研发低盐工艺,分析超声力学效应和微流效应等对产品肌细胞结构和产品品质的影响,进一步开发新型低盐腌制剂。

3.2.2 研究产品加工过程中风味形成机制及定向调控技术

可建立传统腌腊肉制品的特征风味指纹图谱,研究时间、温度、湿度等因素对风味形成的影响,确定传统腌腊肉制品的主体风味成分;研究辅料和腌制液的组分对腌腊肉制品色泽风味的影响;研究腌制、晾晒、熟化等关键工艺对特征风味的影响,确定关键工序参数及风味调控方法;采用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 SDE)法、吹扫捕集(purge and trap,PT)法、顶空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SPME)法、GC/MS技术,系统分析腌腊肉制品加工过程中风味的变化规律;研究产品色泽风味固化技术,优化参数确保传统腌腊肉制品工业化生产色泽风味稳定。

3.2.3 研究多元危害物的消长规律及控制技术

可深入解析传统腌腊肉制品加工过程中重要组分结构的变化,探讨多元化学危害物形成的物质基础;基于热(动)力学原理和结构生物学新技术,研究多元组分交互反应过程及其行为效应,分析并确定影响危害物形成的关键节点,从分子水平揭示腌腊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多源危害物的形成与控制机制;可研究传统腌腊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亚硝胺的控制技术,系统研究形成亚硝胺的前体物质、产生途径及其反应动力学,分别从微生物降解、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抗氧化剂等方面入手,探索形成亚硝胺的关键控制点;可研究传统腌腊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多种危害物的同时阻断、抑制、控制和消除的新途径,通过设计基于阻断生成有害物的化学/生化反应途径、控制反应速率/方向和消除已生成的有害物3个角度,研究产品加工过程中多元有害物的同步控制新途径,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更强的产品加工过程控制新策略。

3.2.4 研究产品的功能性评价及风险性评估技术

传统腌腊肉制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有害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产品中活性物质和有害物的含量及人体摄入水平。从活性物质的生物功能角度分析,目前仍不能完全确定腌腊肉制品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对其构效及量效关系仍不清楚。从活性物质和有害物的形成角度分析,目前仍缺乏对腌腊肉制品加工过程实时监测的动态反馈技术,同时对以下关键问题仍尚未阐明:如何才能在复杂的腌腊肉制品体系的扰动耦合作用下对多种生物活性物和多重有害物进行快速识别并进行海量数据采集;如何系统解析传统腌腊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活性物质和有害物形成的前体物质和中间产物的结构特征。从摄入水平角度看,不同人群不同膳食摄入模式对人群的健康水平有着本质的影响,不同腌腊肉制品中功能活性物和有害物的种类/含量的差异,造成其对人体的功能模式和损伤模式也不尽相同。传统腌腊肉制品加工模式中是否存在目前尚未知晓的有害物;我国特有膳食模式下腌腊肉制品中有害物的人群暴露水平;以及多种有害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如何确定;这些问题无法妥善解决,将难以在理论上设计出具有针对性腌腊肉制品膳食的健康阈值、风险等级和限量标准。

3.3 产业工程化和信息化

应重点研发适合于特定类型产品的机械装备及辅助设备,集成组装快速和高效的产品生产线。可研发腌腊肉制品自动化着色装备,结合其着色机理,将着色剂雾化、传动、自动控制等系统进行组装、集成、优化,实现腌腊肉制品着色工艺的自动化,以解决腌腊肉制品传统着色工艺中色泽不均匀,着色时间长等问题;还可研发传统腊肠的后熟人工气候装置,结合腊肠的色泽风味-时间变化关系,研发多点多因素人工气候系统,建立矩阵式信号反馈模式,实现温度、湿度、风速、光照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实时精确调节,使腊肠色泽和风味更加稳定。

同时应构建多源在线检测网络,如采用多元识别信息融合技术,集成智能化分析系统,建立性能稳定、重现性好的检测器阵列,实现高通量的实时检测分析,构建“感知加工”检测网络。可根据腌制体系、干燥脱水体系、成熟体系及烟熏体系等过程的工艺参数、标准规范和产品等级的要求,探索高效的监测新途径;围绕典型传统腌腊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危害因子基础数据,构建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产品安全敏感性指标,构建有害物质快速鉴定和溯源模型;采用“感知加工”监测系统,在海量采集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特征抽提、数据融合和模式识别理论,提取并集成有效信息,结合危害因子数据及时反映腌腊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对危害因子进行在线跟踪,实现智能化的监测、诊断、预警,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构建传统腌腊肉制品加工全程监控信息网络。

3.4 产品营养/功能化

新产品的研发是维持腌腊肉制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保障;目前的腌腊肉制品产品功能性不明确,部分产品食盐含量较大,这与现代饮食需求的多样、低盐、功能性不相统一,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结合现代健康饮食理念,寻求有效的食盐替代物,降低终产品的食盐含量,如研发新型咸味肽和复配盐制剂,在降低食盐含量的同时,又不影响产品的品质特性;同时,应注重腌腊肉制品中功能性活性物质的富集,在探明其生理活性的基础上,寻求新型的产品载体,实现对腌腊肉制品的进一步深加工,以求更高的经济价值;如研究金华火腿中的多肽类活性物质[37],可在阐明金华火腿多肽类的生物活性以及稳定性的基础上,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验证其功能特性,以此为依据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工艺流程对其中的功能活性肽进行富集,提高产品的营养功能性。

4 结 语

中国的传统腌腊肉制品是几千年人类智慧的的结晶,流传发展至今仍然广为消费者喜爱。目前,借助于现代食品科学和工程技术手段,虽然传统腌腊肉制品产业有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其它食品产业和肉类工业相比,传统腌腊肉制品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很多基础科学研究仍然较为薄弱,加工理论仍不成熟,机械装备水平有限。因此,为了全面提升腌腊肉制品的产业化程度,支撑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科研人员和企业研发人员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装备等领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周光宏. 肉品加工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2] 刘登勇. 气味指纹技术的建立及其在腌腊肉制品中的应用[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08.

[3] 李宁, 章强华, 应珊婷, 等. 金华火腿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农产品加工: 学刊, 2007(10): 66-69.

[4] 赵谋明, 吴燕涛, 孙为正. 广式腊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食品科技, 2007, 23(6): 55-58.

[5] 孙东跃. 中国传统肉制品现代化工业加工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2(5): 203-206.

[6] 武晗, 刘怀伟. 中国传统肉制品发展新思路[J]. 肉类研究, 2007, 21(1): 25-27.

[7] 卢进峰, 王雅静, 程榆茗. 我国传统肉制品现代化进程的系统性探讨[J]. 肉类工业, 2010(11): 10-12.

[8] 励建荣. 中国传统肉制品的现代化[J]. 食品科学, 2005, 26(7): 247-251.

[9] CHEN Wanzhu, RUI Hanming, YUAN Haitao, et al. Analysis of dynamic chemical changes in Chinese cantonese sausage: factors influencing content of nitrite and formation of flavor substances[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7, 79(4): 1191-1195.

[10] 史培磊, 刘登勇, 徐幸莲, 等. 风鹅现有工艺加工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J]. 肉类研究, 2012, 26(8): 6-11.

[11] SUN Weizheng, ZHAO Haifeng, ZHAO Qiangzhong, et 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peptides extracted from Cantonese sausage during drying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ies[J]. Innovative Food Scienc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09, 10(4): 558-563.

[12] QIU Chaoying, ZHAO Mouming, SUN Weizheng, et al. Changes in lipid composition, fatty acid profile and lipid oxidative stability during Cantonese sausage processing[J]. Meat Science, 2013, 93(3): 525-532.

[13] SUN Weizheng, ZHAO Mouming, ZHAO Haifeng, et al. Effect of manufacturing level on the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ntonese sausage during processing[J]. 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2011, 35(4): 1015-1033.

[14] ZHAO Gaiming, ZHOU Guanghong, XU Xinlian, et al. Time-related changes in cathepsin B and L activities during processing of Jinhua ham as a function of pH, salt and temperature[J]. Meat Science, 2005, 70(2): 381-388.

[15] WANG Daoyi, ZHU Yongzhi, XU Weimin. Composition of intramuscular phospholipids and free fatty acids in three ki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uck meat products[J]. Poultry Science, 2009, 88(1): 221-226.

[16] SUN Weizheng, ZHAO Qiangzhong, ZHAO Haifeng, et al. Volatile compounds of Cantonese sausage release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processing and storage[J]. Food Chemistry, 2010, 121(2): 319-325.

[17] DU M, AHN D U. Volatile substanc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Jinhua ham and Cantonese sausage[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01, 66(6): 827-831.

[18] SUN Weizheng, ZHAO Mouming , CUI Chun, et al. Effect of m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derived from the hydrolysate of mechanically deboned chicken residue on the antioxidant, textural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Cantonese sausages[J]. Meat Science, 2010, 86(2): 276-282.

[19] 于荟, 陈有亮, 王联潮, 等. 全程智能化控制生产的金华火腿蛋白质降解情况研究[J]. 肉类工业, 2011(11): 3-5.

[20] 陈妹, 郇延军. 风鸭加工过程中肌内和皮下脂肪水解特性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7): 176-180.

[21] 刘成国, 龙昊, 娄爱华, 等. 热风干燥条件对中式腊肠微生物及质构特性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 2012, 28(4): 42-46.

[22] 陈海光, 曾晓房, 白卫东, 等. 热风干燥工艺对广式腊肠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 2012, 12(7): 148-154.

[23] 王永丽, 章建浩, 靳国锋, 等. 风干成熟工艺对风鸭脂质分解氧化影响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9, 30(14): 81-86.

[24] WANG Jiamei, JIN Guofeng, ZHANG Wangang, et al. Effect of curing salt content on lipid oxidation and volatile flavour compounds of dry-cured turkey ham[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48(1): 102-106.

[25] ZHANG Jianhao, JIN Guofeng, WANG Jiamei, et al. Effect of intensifying high-temperature ripening on lipolysis and lipid oxidation of Jinhua ham[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44(2): 473-479.

[26] ZHANG Jianhao, ZHEN Zongyuan, ZHANG Wangang, et al. Effect of intensifying high-temperature ripening on proteolysis, lipolysis and flavor of Jinhua ham[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09, 89(5): 834-842.

[27] 陈瑶, 刘成国, 罗扬, 等. 亚硝酸盐在腊肉加工中的作用及其替代物的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10(5): 32-36.

[28] WU Yantao, ZHAO Mouming, YANG Bao, et al. Microbial analysis and textural properties of cantonese sausage[J]. Journal of Food Process Engineering, 2010, 33(1): 2-14.

[29] 冯秀娟, 刘成国, 娄爱华, 等. 湖南腊肉中优势菌种的筛选及初步鉴定[J]. 中国酿造, 2012, 31(5): 127-130.

[30] 秦丹. 四川腊肉和香肠加工贮藏过程中微生态系统的RAPD分析[D]. 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11.

[31] 李念念, 周光宏, 徐幸莲, 等.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腊肉中的苯并芘残留[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1): 319-322.

[32] 王桂瑛, 殷红, 曹锦轩, 等. 宣威火腿加工过程中生物胺变化规律[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4): 192-195.

[33] WEI Fashan, XU Xinglian, ZHOU Guanghong, et al. Irradiated Chinese Rugao ham: changes in volatile N-nitrosamine, biogenic amine and residual nitrite during ripening and post-ripening[J]. Meat Science, 2009, 81(3): 451-455.

[34] 姚璐, 丁亚明, 马晓钟, 等.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金华火腿无损分级检测研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2, 3(3): 162-166.

[35] 王丽, 韩晓祥, 徐欢, 等.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金华火腿生产过程中的品质参数[J]. 中国食品学报, 2011, 11(7): 181-184.

食品产业发展现状范文3

1.法国汉吉斯国际批发市场情况

汉吉斯国际批发市场是一个以法国大巴黎为主,活动范围覆盖巴黎及至世界各地的农产品批发物流中心。整个市场占地280公顷,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批发市场。汉吉斯国际批发市场于1969年建成投入运营,由政府投资兴建,建成后由事业法人代替国家进行管理,目前有驻场企业1200多家,工作人员1.2万人,每天有2.5万客户进场交易。大巴黎地区占其销售量的60%,法国其他地区占25%~30%,出口占10%;年交易农产品数量达18亿吨,年交易金额达75亿欧元。国际流通范围涵盖了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等。据了解,法国有15个类似性质的农产品批发物流企业,对农产品销售集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汉吉斯国际批发市场十分重视食物安全和环境卫生,要求所有在售商品符合欧盟标准,市场有完善的卫生检疫部门,对市场内出售的肉类、乳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进行严格监督检疫,不符合标准或过期的食品如肉类、水果等及时处理,不得出售;市场设有废弃物再处理部门,对垃圾进行回收集中处理,每年可再处理废弃物10万吨,确保市场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通过考察,了解到汉吉斯国际批发市场的3个特点:一是物流的有效性。该市场物流平台系统、配套、仓储设施非常便于机械装卸,铁路连接市场,公路四通八达,每天有20多趟货运列车、3000辆大卡车和26000辆小卡车进出,并与海运、空运形成便捷的对接。目前,从南非、南美生产的农产品经过汉吉斯国际批发市场的流通渠道,两三天内就可以出现在巴黎居民的餐桌上。二是政府投资的主导性。汉吉斯国际批发市场最早是国家投资建设,经过多年建设运行,目前形成了多元投资格局,但是政府投资仍占51%。其中法国农业部占30%,地方政府占21%,企业自筹和银行投资占49%。法国农业部是最大的股东,派员参与市场的监督管理。三是信息采集的时效性。市场有完善的信息网络,每天及时采集信息,为国家制定政策和指导生产经营提供依据。价格采集方面,每个交易日分别采集进货、批发和进出口等价格,计算平均价格指数,及时反映价格变动情况。信息方面,做到每天第一时间市场信息,主体是政府部门,在网站等媒体上及时公开,有效满足了生产者、批发商、销售商和消费者需求。

2.法国农业统计信息工作情况

法国是欧盟内第一农业大国,对农业统计工作很重视,农业部设置了统计预测司,该司专门负责农业统计数据采集、整理和工作。

2.1依法统计方面 法国农业统计法制法规健全并注重执法监督。1951年出台的统计法规,就明确规定了统计工作的独立性、统计数据的中立性、统计信息时限性和统计调查人员、被调查者承担的责任义务等,从法律规定的角度,有效保障了统计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性,促进统计信息共享。

2.2组织工作方面 法国农业统计由农业部负责,国家统计局派员到农业部统计预测司一起工作,据有关资料统计,法国农业部统计预测司有统计人员180人,还有近500人分布在大区和省一级的农业统计处(均属法国农业部系统人员)。统计任务由农业部下达,各大区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和完成信息采集、汇总和上报工作,省级农业部门协助大区完成信息采集任务。

2.3调查内容方面 主要有农户和农场基本情况、种植业(耕地及用途、播种面积和产量、生产结构调整等)、畜牧业(动物存栏出栏、废弃物处理等)、林业、渔业和农民收入、生产成本、粮食库存等。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统计调查来反映监督政策执行情况,也是该国农业部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2008年欧盟出台了在植物种植中限定使用杀虫剂的规定,在统计项目设计中,近年来就增加了使用杀虫剂情况调查统计,行使统计监督职能。

2.4统计方法方面 法国农业部有农业普查、常规统计调查和专项调查等。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常规调查每年3次。常规调查以抽样固定地块调查为主,全国共抽取32000个固定地块作为调查点。调查安排是每年的4~5月调查全年农作物种植情况,7~8月预测全年农作物面积和产量,11~12月进行秋季作物调查并预测下年种植意向。调查主要采取4种形式:问卷调查、电话调查、实地调查和召开有关各方人员会商评估。

2.5信息方面 价格信息,如水果、蔬菜、花卉、畜产品的价格信息每天都,种植等生产信息每月的第二周,同时还收集来自国外的农业市场信息,尤其是商务交易中价格的变化和市场的趋势。

3.启示

3.1坚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特征 法国、西班牙等欧盟国家和美国、日本认识到批发市场具有加快农产品流通、保障食品安全、承担政府的价格调控等公益性职能,非常重视对市场建设的投入。据了解,欧盟农业基金的25%用于扶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加工、储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汉吉斯国际批发市场前期全部由国家投资兴建,目前政府投资所占份额仍达到51%。针对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起步较晚,多数市场设施简陋、功能不配套,特别是在调节农产品流通的功能发挥不充分等实际情况,应借鉴法国等国家批发市场建设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公益性事业的重要性,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切实增加政府对市场建设的投入。

3.2加强批发市场建设统筹规划 法国的农产品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以汉吉斯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二级市场指农产品零售市场。汉吉斯批发市场建设时就依据严格的规划设计,从而为此后向国际型大市场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我国应借鉴法国市场建设经验,加强市场的规划布局。要统一规划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按照“政府规划扶持、社会多元投入、企业市场运作”的原则,综合考虑农产品生产规模及其商品流量流向、地理区位和交通状况,处理好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的关系, 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运营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布局合理、统一有序、流通顺畅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

3.3切实加强农业统计信息工作 农业统计信息是国家制定宏观政策、指导农业生产经营的依据。法国对农业统计工作非常重视,单从人员配备而言,在专业部中农业部的统计人员是最多的。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整个现代化进程发展中长期面临的基本问题。现阶段我国正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统计信息工作尤显重要和迫切。总的看,我国农业系统特别是基层农业部门,统计信息工作基础十分薄弱,人员严重不足,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采取措施强化农业部系统统计工作基础,健全机构、充实队伍。

食品产业发展现状范文4

__是一个农业大市,是湖南省粮、油、棉、麻、菜、蔗、水产品等主要产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商品率较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一、__市农产品加工现状

自农村实行以来,__的农产品加工业以部分农民自行开设家庭作坊(主要从粮食、白酒粗加工)开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苎麻热使我市的苎麻加工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经过近几年来的产业资源整合,产业链条延伸,产品国际、国内质量认证意识加强,国内、省内知名品牌增多,__农产品加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并涌现出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据调查,我市现有大大小小农产品加工企业3030家,其中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有1066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9家,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共83家,涉及到粮食、蔬菜、肉类、水产品、油脂、水果、茶叶、甘蔗、木材、竹业、棉花、苎麻、芦苇等多个产业。个体加工有13436户,从业人员123752人,农产品加工年总产值达33亿多元。并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品牌,其中有全国名牌“益鑫泰”,湖南名牌“粒粒晶”、“油中王”等。“粒粒晶”米业的三个品牌取得了国家农业部的绿色认证,同时申报成为国家免检产品,至20__年底全市已取得认证的产品达285个。在第八届省农博会上,口口香大米、粒粒晶大米、克明面条、松花皮蛋等一些名牌产品参展吸引了很多客商,林结巴坛子菜、乡里乡土菜等一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倍受客商青睐,短短几天时间内,共获产品销售收入1125万元,签定产品销售合同2.5亿元。随着农产品加工的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也渐成气候。

一是优质农产品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近几年来,加强对原有农产品基地的改造与管理,根据市场需求扩建了一批新基地。优质稻基地达200万亩,年产80万吨以上;优质麻基地40万亩,年产量达6万吨以上;优质棉基地30万亩,年产量5万吨以上;优质双低油菜面积100万亩,年产优质菜籽10万吨;优质茶叶、水果、竹业、畜牧水产等产业基地规模和产量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是通过外引内联、招商引资扩大了规模,增强了竞争势力。湖南辣妹子公司与湖南友谊阿波罗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集资金、品牌、资产、信息、商贸、管理、技术优势于一体,使各项指标逐年攀升;__泰升果汁公司与香港迎溢公司合作,既解决了产品出口问题,又增强了企业的经济势力;南县顺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与江苏淮阳市进出口公司合作,资产扩张到近3000万元,产品远销美国、欧盟、东南亚等国,创汇100多万美元。

三是产品出口创汇有好势头。__泰升果汁、湖南建玲竹业、__三益茶叶、南县顺祥水产食品、沅江市湘中木业等公司的优质产品陆续打入国际市场,年创汇在3000万美元以上。

四是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各农产品加工企业非常重视科技投入。湖南油中王实业公司、__粒粒晶粮食购销公司、__泰升果汁公司、湖南建玲竹业公司、沅江湘中木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引进了国外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如湖南建玲竹业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分别从德国和台湾进口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自动生产线和两条紫外固化生产线,确保了产品质量标准。

五是公司带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致辞富农民。湖南辣妹子食品公司年产值1.5亿元,消化桔子2万吨,水产品1000吨,辣椒、豆角、大豆等蔬菜3000吨,带动农户3万户,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3000万元,带动相关乡、镇企业增收3000万元。南且顺祥水产食品公司带动农民建龙虾基地2.5万亩,按合同年收购水产品4000多吨,带动农户2万多户,仅龙虾一项就帮助农民增收800多万元。

二、__市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对策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没有农产品加工环节,就根本谈不上农业产业化,更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产品经过精深加工后,其价值可以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3﹕1左右,美国高达5﹕1左右,而我国仅为0.5﹕1,相差6—10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会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虽说__的农产品加工业在近几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等原因,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着企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快__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实现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产业化经营,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手:

(一)高起点谋划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首先,培育好主导产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传统产业,在已具备的粮、猪、禽、蛋、油、棉、麻、茶、果、菜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基础上,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系列;分作物建立优势产业区域,重点培育南县的棉花、沅江的苎麻、赫山的水稻、资阳的“三薯”、桃江的竹业、安化的水果等,使之逐步形成区域主导产业;注重特色产业的培育、开发,安化的山野菜、大通湖的水产品、赫山的莲藕、杨树产业等。其次,拓展加工领域。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要放在食品工业、饲料加工、精深加工方面。进一步扩大米业、油料、柑桔、苎麻、蔬菜、畜禽水产品等加工规模,提高主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拓展副产品加工升值领域,通过挖潜改造,开拓新产品,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带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第三,把农产品加工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建设 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工业化的重点之一,进行合理布局,防止新的雷同。结合城镇发展规划,避免分散、低效的“乡村工业”格局。分行业集中优势建立并逐步形成产业园区,如米业加工的兰溪米市。

(二)大力培植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在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是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龙头”,他们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不仅是生产加工中心,而且是信息中心、科研中心和服务中心;不仅要搞好自身的经营管理,而且上要开拓市场、下要组织带动农户搞好原料基地建设。因此,对于已有的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和各地认定的龙头企业,一是在财税政策上予以扶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对龙头企业和新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一定年限税费的减免。二是在信贷政策上予以扶持。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安排专项贷款用于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三是在投资政策上予以扶持。各级农业、林业、水利开发资金,商品基地、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等重点向龙头企业或与龙头企业相关的支柱产业、农产品基地投放。四是在外经外贸政策上予以扶持。加大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发展“三资”企业龙头。五是在科技政策上予以扶持。对与龙头企业相关的农产品和加工制品的生产技术,给予科研攻关支持和技术推广服务。

(三)加强基地建设,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足量、优质的原料。生产基地是主导产业在地域上的表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当前,我市农产品品种结构与现代农产品加工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虽然几个大宗农产品在全国名列前茅,但真正用于精深加工的并不多。加工企业要注意培育自己的优质原料基地。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建立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条件的话,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市场和加工业的需要,建立高度专业化、优质化的大型原料基地和健全的储藏流通体系。政府要引导农民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种植大户、专业村、专业乡等群体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乡一品”或“一县一品”的连片生产格局。并积极发展订单生产,不断提高生产标准,最终形成稳定的生产基地。

食品产业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 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限制因素;对策;吉林榆树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057-01

玉米是榆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连续9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标兵,但与世界玉米高产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其玉米单产还是比较低的。为提高玉米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对榆树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当前制约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

1 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1.1 玉米生产概况

榆树市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海拔为157~220 m,年均温度5.6 ℃,无霜期135 d左右,年均降水量500~700 mm,年均日照时数2 654.2 h,≥10 ℃有效积温2 860 ℃,是春播玉米的主产区。榆树市28个乡镇街道,有耕地35万hm2,常年种植玉米30万hm2以上,2012年全市玉米总产量达239.285 1万t。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主要有先玉335、郑单958、良玉99、利民33等,杂交玉米良种普及率达到100%。

1.2 玉米用途及供求情况

一是玉米加工业。以中粮生化能源有限公司、吉粮天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荷兰帝斯曼公司为依托,使玉米产业基地生产的玉米进行初加工成淀粉、化工醇、L-乳酸、聚乳酸等产品,再深加工成医药、食品添加剂等高端产品。年消化玉米200万t。二是过腹转化。以四海食品有限公司、长春汉德食品有限公司、长春隆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年可实现屠宰加工生猪150万头,肉牛10万头。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玉米过腹转化的大量增加。2009年榆树市生猪发展到320万头,牛发展到117万头,家禽发展到4 500万只,年转化玉米55万t,转化秸秆120万t,推进玉米产业发展。三是青穗销售。小部分农户与榆树市粘玉米加工企业签订合同,种植糯玉米,由其以0.4元/穗左右的价格收购,纯收入10 000元/hm2以上。四是口粮消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作为口粮的消耗量逐年减少。

2 玉米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2.1 品种杂乱

目前,农民科技意识提高,已经认识到选择优良种子是实现增收的关键和前提[1]。因其对高产优质良种认识增强,造成种子经营企业多方引种,使品种出现多乱杂的现象。目前市场在售的玉米品种多达上百种,品种出现多乱杂的现象,农技指导困难,无法实现良种良法,制约玉米产量的提高。

2.2 干旱少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榆树市处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雨量500~700 mm,分布不均,春、夏伏旱经常连续发生。同时,榆树市大部分玉米种植区均无灌溉设施,属于传统的“雨养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

2.3 玉米连作,水土透支

土地承包到户以来,玉米作为榆树市的主要种植作物,多是单一连作,虽说玉米较耐连作,但持续性连作,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水土流失严重,保肥保水能力弱,肥力下降;加上农民施肥技术水平低,致使土壤的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玉米生长条件恶化,极大地限制了玉米产量的快速提高[2]。

2.4 农技服务力量薄弱

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力大部分外出务工,从事生产的多为老、弱、病、残者,其文化程度一般较低,虽说能够认识到先进实用技术带来的效果,但在应用中经常是对技术掌握不到位;而农技部门力量有限,不能做到跟踪服务,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5 产业链条短

玉米属于多功能的产品,在一些发达国家都形成了多样化的产品和很长的产业链[3]。在榆树市的玉米加工业中,虽然以中粮为代表的深加工企业在玉米深加工产品开发方面处于世界前沿水平,但在整个玉米加工业中为数不多,多数加工企业还处于初加工阶段,在玉米加工产品的结构中,淀粉仍占很大比例,这就意味着玉米加工业中初级产品仍然占据主体地位[4]。

3 发展对策

3.1 稳定玉米种植面积,提高栽培技术水平

目前,在玉米超高产品种及栽培技术还有待突破的情况下,保证玉米种植面积是促进玉米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同时,充分发挥农技人员的力量,把先进实用的种植技术送到田间地头[5]。

3.2 健全玉米产供销信息网络

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最新手段获取玉米生产、经营的信息,有利于及时与相关专家进行科技咨询和技术交流等;把技术推广、科技研发依托给农业科研院所,将科研、技术、品种、示范、推广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3.3 用地养地结合,重视培肥地力

玉米平均单产水平偏低可能不仅仅是品种问题,高产也来自于较好的土壤条件。要提高玉米产量,就应该重视土壤培肥。以秸秆还田为突破口,用地养地相结合,实施沃土工程,建立持续的用养地观念,才能提高榆树市玉米单产水平。

3.4 筛选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随着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加剧、土地流转等集约化现象的日益突出,筛选抗病、耐密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玉米品种已是大势所趋。榆树市农技服务部门应做好试验示范,引进适合该市的良种良法,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简化栽培,保证榆树市玉米产业的发展[6]。

4 参考文献

[1] 徐艳荣,孙发明,焦仁海,等.公主岭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J].现代化农业,2011(5):17-19.

[2] 郭庆海.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玉米科学,2011, 19(5):128-133.

[3] 王永宏.美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25-29.

[4] 张世煌,李少昆.国内外玉米产业技术发展报告(2009年)[R].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食品产业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 青稞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优势;对策;四川甘孜州

中图分类号 S512.3;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329-02

青稞是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青稞秸秆柔软香嫩,营养含量高,适口性好,是高原家畜的优质饲料。青稞籽粒品质优异,脂肪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适中,并含有较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质元素等。大力发展青稞产业,对甘孜州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发展现状

1.1 生产条件情况

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幅员面积15.3万km2,辖17个县1个市325个乡镇,2014年户籍总人口约113万人,其中藏族人口约占82%。全州共有耕地面积9.08万hm2。属大陆性高原山地型季风气候区,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明显。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滞后,自我投入不足,农田基本建设严重滞后。青稞在甘孜州除泸定县外,其余17个县(市)均有分布。甘孜州种植青稞的垂直分布在海拔1 900~4 000 m之间,一般种植地区在3 000~3 800 m范围内。青稞种植品种以康青系列青稞品种为主,本地品种为辅。

1.2 面积和产量情况

近年粮食作物播面约7.33万hm2,其中青稞种植面积一直都为3万hm2左右,总产9万t左右,目前青稞平均产量为3 000 kg/hm2左右。

1.3 消费及产业化开况

目前青稞的主要利用方式还限于传统食品,深度综合利用研究、产业化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最普遍的青稞食品品种是糌粑和青稞酒(藏酒)、“炒青稞”。产业化程度极低,青稞的消费量很少,农牧民缺乏青稞生产的供求信息。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消费理念的变化,青稞外向消费开始形成。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甘孜州属于青藏高原裸大麦主产地区,低温、霜冻、雹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州内大部分地区土地贫瘠,农业基础设施及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仍十分脆弱,设施农业和农田装备仍十分落后,生产基本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

2.2 科研基础薄弱,良种推广速度慢,综合技术覆盖率低

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生产品种更换周期长,新品种推广慢,老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没有完备的种子繁育加工体系,统一供种率低,全州良种化率低;现代植保技术措施未得到全面应用,在青稞生产管理中不防病、不治虫、不除草、不施肥的情况依然存在。

2.3 服务流通体系不健全,种青稞比较效益低

自给性生产观念、自然与交通条件阻隔和青稞自身的区域性消费特征使整个区域的青稞流通贸易处于一种原始无序状态,导致生产积压与需求短缺并存、贸易流通不畅。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渠道不畅,单产与价格低,经济效益差,种青稞比较效益低,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2.4 良种与良法不配套

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制约,青稞生产耕作粗放,栽培技术水平相对很低,管理粗放,投入较少,先进的栽培技术难于推广,使其生产水平不高,产出率低。即使有了良种,良法也不易配套,从而限制了新品种产量潜力的正常发挥。

2.5 加工技术落后

糌粑、青稞酒等青稞传统食品主要通过分散的手工作坊生产,很难批量走向区外市场,更谈不上产业化经营。青稞加工总体现状是新产品档次低、老产品不对路,有产能无原料,有原料没产能,而以加工促外消难度较大,导致比较效益低。

3 比较优势

3.1 独特的资源优势

与其他禾谷类作物生态区相比,青稞具有更强的适应不良环境与抗逆生存能力。同时,因为长期在不同区域种植,各区域都形成了大量适应本产区生态条件的青稞品种和资源类型,发展潜力和选择范围都很大。青稞是典型的高蛋白质、低脂肪、多纤维、多维生素、多矿质元素作物,青稞不仅是传统食疗作物,也是补充维生素与膳食纤维的极好来源和理想的保健粮食作物。

3.2 突出的生产优势

一是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增产潜力大。二是技术进步、良种储备充足。以现代科技为主导的青稞生产技术体系基本形成,核心农区良种化率高达80%以上。不同时期的康青系列新品种在生产上应用,青稞产量增产显著。三是政策鼓励支持,周边形势有利。

3.3 食品安全优势

一是长期的民族信教习惯,群众一直抵制农药、化肥及诸多工业生活品的使用,也使实际污染降低到了最低程度。二是区域客观上长期封闭,与其他地区交流较少,现代农业技术应用推广普及程度低,化肥、农膜、农药等用量少,造成污染的可能小。三是甘孜州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尚未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的地区之一,基本上没有大的工业污染。

3.4 区位优势

甘孜州东连四川阿坝州和雅安市,南接四川凉山州和云南迪庆州,西隔金沙江与昌都地区相望,北接青海玉树州、果洛州,甘孜州是我国第二大藏区康巴地区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3.5 广阔的市场优势

一是青稞食品主体消费群体会随消费需求变化而持续扩大。二是青稞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方便食品和保健食品开发价值;青稞中的一些提取成分,经临床医学研究证明具有良好的保健和医疗作用,标志着青稞有更大的产业化加工价值;青稞是发酵工业的主要原料,在加工青稞酒、青稞啤酒、青稞干红、燃料酒精等方面都是主要原料,这充分说明青稞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三是青稞生长在雪域高原,在这块净土上生产出的农产品可谓是无争议的“绿色食品”,这为青稞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4 对策

4.1 加快发展青稞生产的指导思想

紧紧抓住国家、省加快藏区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青稞市场竞争力、促使青稞由自给性生产向产业化经营转变为基本目标;以全面提高藏区青稞生产能力,实现藏区青稞供求的区域平衡和总量平衡为出发点;以推动青稞流通体制建设、农田基本生产条件、良种繁育体系、科研服务体系为突破口。因地制宜,优化结构,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在保证自给的同时,逐步提高精深加工和外向型消费比重[1]。

4.2 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实现科学研究超前化

强化青稞基础理论研究,配置先进的基础研究设施,倡导国家投资筹建青藏高原青稞研究中心,从生物工程和遗传工程的高度对青稞种质资源进行深入研究,为育种工作的发展奠定良好理论基础[2]。

4.3 建立和加强基地建设

建立和加强青稞基地建设,加强横向联合,做到产量、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建立青稞原种、良种、专用青稞及产、供、销服务体系完备的青稞生产基地,建立一个种子的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管理等环节共同发展、有机联系的产业化体系[3]。

4.4 加速成果转化

加快青稞良种选育工作步伐,选育适合不同生态条件的优良品种。加强良种良法组装配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加强青稞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形成推广网络。开展青稞综合加工利用的研究,扩大青稞综合加工利用领域。重视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4]。

4.5 重视青稞加工工艺

重视青稞加工工艺,开发保健食品、方便食品,如青稞饼干、青稞茶、青稞降脂胶囊等新产品,以提高青稞的经济价值[5]。

4.6 加强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市场,疏通产销渠道,拓宽流通渠道,建立、健全青稞生产的农、工、贸市场体系,实行产、购、销、加工一体化服务。积极吸引资金和人才,围绕青稞产业开发,建设抓特色、创名牌的龙头企业;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生产和销售[6]。

4.7 着眼长远,建立预警机制

甘孜州是农业生产灾多灾频的地区之一,建立青稞生产预警机制系统,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生产情况进行合理调度;建立生产预警机制还有利于青稞的生产、科研、产业化发展[7-9]。

5 参考文献

[1] 强小林,冯继林.中国青稞产业发展战略研究[EB/OL].(2008-10-17)[2016-03-30].http:///old/show.php?articleid=1765.

[2] 贾炜汉.甘孜州青稞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中国种业,2015(8):35-36.

[3] 梁珠英.试论藏区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措施[J].青海农林科技,2014(3):41-45.

[4] 甘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甘孜州州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5] 冯继林,杨开俊.甘孜州青稞生产与育种成就[J].农业科技,2011(1):33-35.

[6] 贺风玲,刘梅金,卓玛草.甘南州青稞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09(2):35-37.

[7] 马生祥.青海省青稞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13,41(10): 4620-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