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碳循环的主要环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碳循环的主要环节范文1
一、碳循环是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
从物质及能量循环的角度来看,以碳循环为表现形式的物质转化过程是经济社会运行及发展的必然现象。
1、碳排放及消减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必然结果。人类在生产及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如生命存续、燃料使用、作物栽培、产品制造等环节,都会发生碳的排放和消减。碳的排放和消减虽然无形,但却是生产、生活活动发生作用的重要渠道,是生产、生活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碳排放及消减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始终伴随的一种现象。
2、碳平衡是动态的平衡过程。从短期角度来看,产生于生产及生活活动过程中的碳排放,由于人类活动不具有绝对的数量规律性,因而碳排放与消减不会处于绝对平衡的状态;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如果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活动方式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那么这种碳排放和消减将在平衡点上上下浮动,即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之中。
3、“碳循环”是实现碳平衡的渠道。碳循环系统包括产生与消减两个过程,其一是以生产―消费循环为特征的经济社会过程,这个过程不断产生温室气体,有逐步拉大碳存量的趋势;其二是以森林吸收、碳捕捉等手段构成的碳消减过程,该过程对消减温室气体起正面作用,有逐步减小碳存量的趋势(见表1)。
经济社会系统中的碳存量如何变化,取决于碳排放与碳消减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经济社会系统中的碳排放量超过碳循环中的吸收量,则碳存量不断扩大,导致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当前,我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碳排放量较大,超过了自然及人工手段之下的碳吸收量,因此应通过产业手段及技术手段,消减碳排放量与加大碳消减量并重,逐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推动碳排放均衡的形成。
二、碳经济是碳循环运转的制度性纽带
保持碳循环有序运转,是扭转碳排放与消减失衡、推动碳平衡形成的根本途径。由于碳循环中的排放与消减相互独立,缺乏天然的制衡机制,因此只有在排放与消减之间形成制度性纽带,才能促进碳循环的两个部分相互发生作用,进而保持均衡运转。在市场机制下,以价格手段为作用渠道的碳经济可以实现制度纽带这一功能。
1、“碳经济”突出了碳排放与消减中的成本和收益。从概念的属性来看,“碳经济”属于效益型概念,它表现了在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消减过程中的成本与收益问题,因而“碳经济”必然注重于“碳”的排放和消减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的联系和纽带作用。相比之下,“低碳经济”更侧重于表现通过一定的手段消减碳存量以及最终实现碳排放较少的状态,其主要阐述的是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增强时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手段和途径。
2、市场机制是碳循环有序运转的制度环境。在碳排放量与消减量失衡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市场手段才能将排放的一端与消减的一端有效联系起来,进而刺激碳排放量的缩减以及碳吸收量的增加;如果脱离了市场机制,则碳循环的两个部分在整体上缺乏系统性的信号与控制手段,不利于排放与消减的协调控制。
3、价格是碳循环运行的内在主线。通过价格手段来统一碳排放与碳消减,可以使碳存量在两个不同方向上的作用力有一个共同回归的方向,碳存量扩张了,则排放价格趋高,若碳存量有下降趋势,则排放价格趋低。因此,排放价格有自动保持均衡的内在动力,并将始终围绕着均衡排放价格,在价格调节的作用之下,促使碳存量保持一个动态均衡的状态。
三、发挥碳经济导向作用,构建低碳经济体系
对现有经济社会进行低碳化改造,打造低碳经济体系,是发展碳经济、实现碳平衡的必经阶段,也是当前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所必然面临的紧要任务。推动低碳经济体系的确立,须重点加强两大创新和四大支撑体系的建设。
1、制度创新。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市场机制等方面都要进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引导经营活动以节能、减碳、低碳的方式开展,建立能够推动技术创新有效发展的社会氛围及制度环境,以符合社会发展规模的方式去引导节能、减碳、低碳企业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技术创新。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内,我在关键性技术上不具有优势,因而在大力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应注重引进先进家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在技术的选择上应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经济性、能源安全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因素。
3、法规体系。法规体系是政策措施的体现,也是社会行为准则的规范;法规体系的建立,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过程,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前进,最终实现母法抓大、子法抓小的法律法规体系。
4、税收制度。税收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激励手段,在经济体系中尚未对碳进行评价时,税收是体现碳经济的重要手段;碳经济的原则已内在地包含了税收“征收多少”的问题。在应对气候日趋重要的背景下,应尽快制定相关的税收制度,以让市场进行更加合理的调节。
5、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是在碳经济时代走入低碳经济社会的重要手段,科技研发的选择与运用必须要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政府应综合考量既有成果与当今技术发展趋势,将低碳技术研发转化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6、交易平台。交易平台虽然不会对减碳起到实质性的效果,但可明显提升碳的经济效率,进而让碳排放这个资源达到最大化的经济效率;交易平台是制度创新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既定碳排放量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最大幅度的经济增长。
四、当前应加强开展的基础性工作
构建低碳经济体系,不仅需要继续强化碳排放减量以及碳汇收益的利益导向,推动碳排放与碳消减之间在利益关系上产生关联,系统性地控制碳存量,还需要发挥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上的积极作用,通过加大投入、制定政策导向等方式,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为碳经济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1、强化碳排放减量的利益导向。加强目前的能源结构调整、能效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等工作力度,通过金融、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排放限额等正面、负面激励措施的作用,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手段或其他手段,不断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树立碳排放的成本观念。推行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等级认证制度,通过向碳排放强度低或者节能产品加大补贴力度等方式,以减缓碳排放的强度。
2、推动自愿减排基础上的碳排放交易。碳循环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在非自愿减排的基础上,只有非自愿减排才能产生碳排放的购买方,才能阻止碳排放负外部效应的无节制扩大。为保障我的发展需要,我目前在采取自愿减排的前提下,为促进碳排放的适度、适量,推动基于自愿减排基础上的碳排放交易,也是必须的,通过这种运作形式,不仅可以积累非自愿减排情形下的碳循环实施、碳排放交易经验,也可以适度控制碳排放总量,并将有益于企业投入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研发,促进技术进步。
3、推动生态服务有偿化。加快各地区的碳排放与碳消减的数量统计和分析工作,使生态受益地区在享受生态效益的同时,分割享受生态效益所产生的部分经济效益,对生态保护区进行经济补偿,促进生态服务由无偿化向有偿化转变。通过家统筹等方式,加快地区间基于碳排放与碳消减的差异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再分配步伐,促进地区间经济发展平衡、社会发展公平。
4、促进低碳技术进步。明确低碳技术重点突破领域,特别是在共性技术领域,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技术进步步伐,降低低碳技术产业化及应用成本,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当前,这些领域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主要行业CO2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与工程固碳技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技术,先进煤电、核电等重大能源装备制造技术,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等。
5、建设低碳技术示范基地。只有走产业化道路,在形成较大规模低碳产业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产业基础上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进一步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借鉴上海开展低碳实践区等经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产业发展基础和科技、教育等相关要素禀赋条件,制定优惠的投资税收金融价格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外资参与开展低碳技术示范基地建设,从中摸索出推动低碳产业发展、促进低碳技术进步的市场化道路,为低碳产业的全面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6、将碳减排量纳入社会考核体系。对于地方政府,应明确将碳减排量纳入政府考核目标之中,强化政府在调控碳排放上的管理责任,督促政府加强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加强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对于企业主体,要督促企业制定减排计划,鼓励企业积极投入低碳技术的开发、设备制造和低碳能源的生产,并将企业自愿减排量纳入社会公益范畴。对碳减排成效大、技术进步显著的企业,应给予公共物品购买、项目建设、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的激励。
【参考文献】
[1] 郑爽:全球碳市场动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6).
[2] 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Z].2008.
碳循环的主要环节范文2
【关键词】凋落物;节肢动物;指示动物;森林健康
森林是目前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其在森林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存在着明确的关系和研究工作重点。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系统中制备生长发育的关键环节,也是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重要作用和工作模式。在目前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层节肢动物群体活动和土壤动物、微生物以及植物根系之间都构成了一种综合性的工作模式和生物群体模式,是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并与森林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关系。鉴于此,在目前的工作中需要对其相关的指示生物监测生态环境和形成进行综合性的模式,然而在这个领域,目前我国还存在着较为薄弱的环节。
1.森林凋落层
森林凋落物层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独特的结构层次,其在工作中不仅是在森林土壤中存在着一定的发育功能,更是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组成作用和工作模式。在目前的水温森林体系中,各种林业供应效应逐步明显,尤其是在林业资源维持、能源供给方面,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凋落层一方面可以削弱由雨水造成的森林土壤的冲刷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涵养和吸收一部分江水,从而减少土壤表面的降水量。同时在目前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森林凋落层的存在对于改进地表径流的产生和阻碍水土流失的发生方面存在着极大的作用。
2.森林凋落物层的介质动物研究
在目前的森林凋落层研究中,其凋落物分解为土质和树木的生长提供了较多的物质资源和能量来源,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由各种生物组成并归还形成的一种地面维持生态功能以及相关的物质总称模式。一般在工作中,其分解凋落物环节中,主要是通过能量循环和转换供给的一种综合性途径模式,是凋落物分解速率的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系统模式,而且一般在工作中我们也需要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并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总结和研究,对其重要作用进行深入的总结和研究模式。随着森林凋落层节肢动物的多样性进行研究和总结逐渐深入,也促使了人们对凋落层节肢动物和生态系统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3.森林健康
森林健康主要是指森林营林工作中将森林作为一个整合体和有机的结合体,使得其在生长的过程中各种植物都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生长优势和生长效益,从而实现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优势与效果。
狭义的森林健康,沿用美国早期森林健康的内容,主要强调森林有无病虫害及火灾威胁。另一类可称为广义的森林健康,主要针对区域及森林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资源既能满足人类合理的需要,又能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和健康发育,这类的森林方为健康森林。目前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多趋向于广义的森林健康。
森林健康主要包括:(1)现代森林不仅具有环境属性、资源属性,还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应该被作为一个结构体来考虑,即评价的对象(森林) 应该具有特定性,不能随意变换被评价"森林"的时空尺度和功能内涵。(2)森林健康内涵中具有"恢复"的含义。(3)现代健康观所兼顾的森林本体状态和社会功能的特点,强调了森林功能的有限性。(4)兼顾了现状表现(状态)和内在潜力(能力)两个层面。(5)强调了森林健康价值取向的特定性,即满足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对森林功能需求情况下森林所应具有的良好状态。由此也决定了现代意义的森林经营具有很大程度的特定性。
森林健康核心:实现森林最佳的服务功能,通过对森林的科学营造和经营,按照自然的进程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的多样性,增强调节能力,减少因火灾、森林病虫害及环境污染、人为过度采伐利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引起的损失,使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得到适时更新,从破坏中恢复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满足多目标、多价值、多用途、多产品和多服务水平的需要。
4.森林凋落与森林健康关系
4.1与生态循环
碳循环和营养循环的研究为揭示影响树木生长和森林生产力的因子提供了契机。而要研究碳循环和营养循环,森林凋落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过程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经过研究总结得出,所有的凋落物类型置于冲击平原林中时,分解速率最快。而对于氮和磷的利用效率则恰恰相反,以石南林的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砂岩林,最后才是冲击平原林。据此可以推断,营养物质的供给对石南林的森林生产力影响最大,而对冲击平原林的影响最小。而且营养物质的供给对砂岩林的生产力也将产生影响,尤其是处于山脊和丘陵上的砂岩林尤为明显。导致这些森林营养匮乏的原因很可能是干旱季节森林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下降造成的。不同群落类型中,氮和磷的含量显著不同,这可以从小尺度上解释群落组成的不同。
4.2林业格局分布的影响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乔木层的林冠层是基质分解的重要源泉,它的功能相当于一个汇总。森林的凋落物垂直分布格局研究发现:分析林冠层凋落物量如此大可能是由3个因素导致的:①更多的树叶被林冠层上部或相邻树的冠层所遮阴,树叶和枝的死亡速率会随着森林的日渐成熟而加快;②当树叶的产量达到最大值时,林冠层凋落物的量仍然会增加,因为以前研究发现,树叶的寿命并不一样,有的会持续很长时间;③林冠凋落物保留在树木上面也许是种的特有现象。例如,我国的蒙古栎枯枝落叶可以在树上存留很长时间。研究还发现,林冠层凋落物总量与树木的径级成线性关系,而凋落物中叶的含量则随树木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4.3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因素
首先,凋落物分解是一个物理和化学过程紧密结合的生态过程。在这二过程中,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均参与其中,而且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对陆地生态系统气候、落叶化学性质与落叶分解作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认为凋落物分解主要受气候、凋落物性质、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影响。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大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多少、酶活性的强弱、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次,凋落物分解速率所依赖的环境条件存在尺度效应。从全球尺度上来讲,凋落物分解呈现明显的气候地带性,分解速率受光照、温度、水分等非生物环境因子的显著影响。而在局部尺度下,凋落物质量对森林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影响最为明显。
碳循环的主要环节范文3
关键词:低碳经济 土地利用 结构优化
2003年英国首相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从此,“低碳环保”开始提上各国的议事日程,人类也日益重视自身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也在与日俱增。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实质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并在民众中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理念,来减少人类行为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并建立一种新的资源结构,以缓解气候的恶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国也在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理念,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土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其合理配置也颇受关注。目前的土地结构问题表现在,耕地面积在不断缩小,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飞速飙升,此外,还存在一些土地资源的滥用、浪费等不合理现象,这些都与低碳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
土地利用结构与碳收支关系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对大气中碳排放量产生影响主要由于陆地生态系统是一种碳库。地表有生物质、大气圈、海洋、地质和土壤五个主要碳库,而且各碳库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进行碳储量的交换。其中,由于生物质碳库与土壤碳库直接地因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二者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较为密切。
而这种变化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功能上:“碳源”和“碳汇”。碳源功能主要体现在碳库的储量与积累速率,碳源体现在碳的释放强度。在土地用途的变化过程中,植被覆盖的增加和减少会直接地影响到土壤碳储量的大小。也正是通过碳源和碳汇两个功能,土地的碳循环才能得以进行。
因此,土地利用的变化,亦即生态系统的变化,都是通过地表覆被的变化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对碳循环影响较大的生态系统主要有森林、园地、草地和农田等。目前的研究表明,森林、园地、草地向农田的转化会减少土壤碳库的储碳量,而其逆向转化则能够增加土壤碳库的储碳量。国内有学者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例如吴建国等对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汇、碳源的关系进行过综合评价,并认为天然次生林系统转化为农田和草地后,系统碳储量、植被活体、残体碳储量都将减少,而农田、草地生态系统转化为森林生态系统这些碳储量又会增加。在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方面,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是强汇,人工林生态系统为弱汇,而农田、草地为碳源。
除生态系统之间的转化会影响到土地碳循环之外,生态系统自身状况的变化也会影响碳循环。例如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地初级生产能力下降,从而固碳能力降低,更多的碳素进入到大气之中。
低碳经济视角下区域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利用的高碳排放
除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总量较大这一普遍性特点之外,我国的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问题还存在以下特点:
1.土地利用的间接碳排放碳源效应显著。以1995年我国四部门碳排放综合水平为例,当年共计排放二氧化碳26.42亿吨,甲烷0.32亿吨,排放二氧化碳当量约为33.0亿吨。以2005年为例,共计排放二氧化碳55.5亿吨,甲烷0.3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63.4亿吨。
2.用地类型碳排放量分配不合理。农林用地的碳排放量明显低于建设用地。因为这一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传统,重视有机肥施用和秸秆还田,农业土壤有机碳蓄积效果显著,所以农地的碳排放强度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城市建设用地成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较高的用地类型。建设用地的碳排放强度达到55.8吨碳/公顷,是其他用地类型碳排放强度的几十甚至上百倍。从其内部结构来看分布也不均匀,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城乡商住用地的排放量依次是196吨、43.7和8.3吨/公顷。
3.土地利用碳排放地区分布不均。从地理区域来看,建设用地的碳排放强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华北、华东、西南、东北、中南和西北地区。总体而言,重工业发展水平高、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其单位面积建设用地的碳排放也较大。
(二)土地利用的低集约度
1.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低。总体而言,我国城乡建设用地人均指标远超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用地水平,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总体水平较低。土地产出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同时,地区发展也很不平衡,东部省、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
2.土地粗放利用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往往导致许多地方政府未能顾及到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问题,从而造成土地粗放规划、浪费使用、闲置撂荒等问题。我国地方城市多以外延式扩张方式进行,新增的产业发展不是通过对现有土地的结构调整实现,而是通过新增建设用地的方式实现。这就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和土地数量的增长远高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增长速度。而且,城市化进程中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土地利用过多,也加剧了土地利用的粗放程度。此外,城市规划时或规划执行过程中的局限性或短视性,可能导致城市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布局杂乱无章,土地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导致城市整体环境质量较低。
3.土地生态污染严重。造成土地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因素,也有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因素。随着城市绿地面积减少,城市荒漠化现象也日益严重,这一问题也威胁到城市土地生态状况。
低碳经济下区域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一)创新土地利用方式
1.基础设施建设低碳化。土壤对固持碳有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大面积的水泥、柏油和砖石等建筑材料覆盖在土地表面,导致地面过度硬化,土壤无法呼吸,更不能发挥固持碳的作用。地表的过度硬化完全掠夺了土壤吸纳碳的能力,也直接导致大气中碳排放量迅速增加。因此,对基础设施的低碳化建设,减少地面硬化面积,是保持土地碳汇功能、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必要措施。
在城市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土地的生态价值,高度重视对地面的非硬化铺设,尽量减少硬化材料的使用,保护土地生态系统,以保持地面固碳通气透水的自然功能。对于必要硬化的地面,应该积极开发新型的建筑材料来改良土地呼吸状况。
2.新型建筑低碳化。建筑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之一。有关研究表明,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能减少35%-50%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发展新型的低碳建筑必然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变革。建筑的低碳化不仅包括建筑材料要绿色环保,而且建筑的设计规划和布局等也应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也要针对既有建筑进行低碳改造。
3.保育城市土地碳汇。除了碳排放的“减源”措施,“增汇”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应该予以重视。碳汇效应的发挥需要依靠森林、草原和湿地等土地生态覆被。据麦肯锡的分析表明,造林、在造林、森林管护以及草原管理及恢复将会减少4.4亿吨的碳排放量。因此,城市发展中应该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保育城市土地碳汇。城市的发展应该避免无序、盲目的扩张,制定引导城市建设朝科学合理方向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根据植被覆盖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将城市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三类来进行规划发展。
(二)强化土地政策指导
1.强化土地供地供给政策的导向作用。政府的土地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引导区域经济低碳化发展。土地对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作用,这种约束表现在,不同的产业其发展必然会对土地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例如,区位、质量、数量、环境和气候等因素。所以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土地的供给质量与数量,具有较强的刚性。通过土地政策引导土地利用低碳化发展,就是要采取差异化的土地供应政策,对投资进行引流,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善。
2.创新现行指标控制体系。科学的考量标准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有效方式之一。指标控制是推动土地利用从粗放外延式开发转向集约内涵式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我国现行的包括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在内的土地利用控制指标体系尚不能客观地反映土地利用现状。这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和管理模式,容易造成一种节约、集约利用的假象。因而需要参照国际通行办法,采用包括容积率、建蔽率和体量、地价、就业密度或技术强度等在内的指标来表征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同时,还要加入碳排放的考核指标,即单位面积的碳排放量,以便降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低碳化发展。
3.加大土地管制力度,确定合理的耕地保有量。耕地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确保各类用途的土地面积比例协调,应该严格土地管制的力度。当市场失灵时,完全的价值规律导向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粗放性使用,因此必须依靠政府来进行一定的管制和监督来规范市场化运行,以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资源合理优化的配置。因此,政府应该制定和执行耕地保护政策,严格农用地转用的审批环节,以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利用低碳化发展。
(三)充分运用经济杠杆
1.培育完善土地市场。一般而言,市场经济能有效地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而要大力发展土地市场,尤其是二级土地市场,以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实现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为了加速土地用途转变和产权交易,用地者,尤其是企业用地者应该在政府的监督与管理下,积极进行直接、少量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减少土地的闲置与浪费,提高土地利用率。
2.建立健全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实质上就是碳排放权利的交易,它是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科学、技术和经济的综合问题,合同一方通过向另一方提供资金或技术而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建立也需要政府来引导,即制定规则、排放总量、排放权、排放量的检测与核证等。
3.合理更新土地税。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土地税包括土地占用税、土地保有税和土地转让交易税等。因此,可以考虑对农转非的土地征收土地占用税;征收土地保有税以打击土地市场的囤积居奇行为,增加投机者的持有成本,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开征土地转让交易税,以促使土地转向最有价值的用途。
(四)普及低碳发展观念
低碳、环保更重要的是人们对环境和自身行为意识的转变,因此,土地利用的低碳化发展也需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因此,政府部门应该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教育工作,向大众倡导一种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观念。同时也应该发挥政府职能,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倡导绿色GDP,规制高碳排放产业的发展。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等有责任和义务进行自主创新,发展低碳产业,开发绿色环保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服务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而作为个体的民众,则应该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地参与到节能减排中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根本上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彭欢.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碳循环的主要环节范文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信委、经贸委)、财政厅(局):
园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升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就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园区循环化改造的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各类产业园区应当组织区内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园区循环化改造列为循环经济重点工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重点企业和各类园区的循环经济改造。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就是推进现有的各类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各类专业园区等)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原则,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突破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合理延伸产业链并循环链接,搭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实现园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废物“零排放”,不断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园区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集聚区,也是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目前很多园区受到土地、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存量、构建增量,有效引导园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园区迈入创新驱动、自主增长的发展轨道,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机统一。
(二)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是提高资源产出率,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园区是能源资源消耗的集中区域,也是节约潜力较大的区域。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通过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构建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生产过程耦合和多联产,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的物耗、水耗和能耗,改变粗放的能源资源利用方式,切实提高园区的资源产出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对于提高园区资源产出率,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是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产业园区是生产的集中区域,也是各类污染物集中产生或排放的区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一些地方的产业园区成为污染物集中排放场所,对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有的甚至已对当地生态环境乃至群众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变末端治理为源头减量、全过程控制,实现园区废物“零排放”,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入园后集中生产的环境负荷,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区域环境风险,减少园区与周边居民的环境纠纷,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稳定。
二、总体要求、原则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循环化改造作为各类园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有效实现形式,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按照“布局优化、产业成链、企业集群、物质循环、创新管理、集约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园区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推进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共享资源,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能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把园区改造成为“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二)原则
1.坚持发展循环经济与提高园区竞争力相结合。依据园区现有产业结构和资源环境禀赋,发挥产业集聚带来的各种优势,把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贯穿于循环化改造的全过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构建具有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新的增长点,提高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2.坚持总体规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整体规划园区循环化改造,统筹考虑循环化改造的各项任务;同时要针对园区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阶段性的改造方向、重点和目标,对提高园区资源产出率,关键补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进行重点设计,力争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
3.坚持技术进步与强化管理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把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作为园区循环化改造的重要支撑,推进产业循环链接的关键技术突破,实现资源由低值利用向高值利用转变,由难循环向易循环转变,同时要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提高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关键技术、信息的共享。
4.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基于区域环境容量调整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节能、环保、安全、质量等标准,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强化污染物总量控制,使园区内的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速度与环境容量相适应,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5.坚持市场引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实施主体。政府通过编制规划,完善政策,健全法规标准,加强监督检查,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企业自觉参与循环化改造。
(三)工作目标
到2015年,50%以上的国家级园区和30%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通过循环化改造,实现园区的主要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大幅度上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基本实现“零排放”。同时培育百个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示范、推广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园区循环化改造范式、管理模式,为各类产业园区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转型发展提供示范。
三、主要任务
要从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清洁生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组织管理创新等方面,推进现有各类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
(一)空间布局合理化
根据物质流和产业关联性,开展园区布局总体设计或进行布局优化,改造园区内的企业、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体现产业集聚和循环链接效应,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二)产业结构最优化
结合本区域的产业和资源的比较优势,考虑园区环境承载力和地方发展需求,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和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调整和优化园区的产业结构。
(三)产业链接循环化
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实行产业链招商、补链招商,建设和引进产业链接或延伸的关键项目,合理延伸产业链,实现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首尾相连、环环相扣、物料闭路循环,物尽其用,促进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以及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四)资源利用高效化
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优先的原则,推行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开发能源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改造,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推动余热余压利用、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和水的循环利用;推进水资源替代,沿海地区的园区适当开展海水淡化,减少淡水的使用。
(五)污染治理集中化
加强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培育专业化废弃物处理服务公司,实行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强化园区的环境综合管理,开展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构建园区、企业和产品等不同层次的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
(六)基础设施绿色化
对园区内运输、供水、供电、照明、通讯、建筑和环保等基础设施进行绿色化、循环化改造,促进各类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集成优化,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使园区生态环境优美。
(七)运行管理规范化
建立园区循环化改造指导协调机制;建设园区废物交换平台,以及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及孵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激励政策;制定入园企业、项目的准入标准和招商引资指导目录,实行产业链招商、补链招商;强化对园区内企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管;开展宣传教育,促进公众参与,形成优美、清洁、和谐的环境和氛围。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规划
各地要高度重视,把园区循环化改造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各地方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财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地区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推进工作方案,确定改造的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并推动、指导各类园区制定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印发园区循环化改造指导指南。
(二)完善支持政策
中央财政资金将加大对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各地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801号)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用足用好有关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支持力度。各地要研究完善促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综合配套政策措施。
(三)创新改造模式
鼓励园区引进或培育专业化公司为园区废物管理提供“嵌入式”服务。鼓励园区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推进园区及企业节能改造。鼓励园区创新环境服务模式,积极推进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专业化、社会化。推动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企业间)“中循环”与社会“大循环”的有机衔接,发挥循环经济整体效益。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成立园区循环化改造专家组,对各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提供技术服务指导。
(四)实施示范工程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组织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工程,选择一些基础条件好、改造潜力大的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各地方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支持推动一批重点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示范。
(五)强化监督检查
各地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要依据《循环经济促进法》,督促各类园区组织区内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进行督导,对园区循环化改造成效开展评估。对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在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工程、重点项目安排等方面优先考虑,对循环化改造成效明显的园区,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其优先确定为 “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并加强宣传推广。
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阵地,要抓紧抓好,切实抓出成效。各地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财政部门要加强调研,认真总结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并及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财政部(经建司)提出意见和建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
政
碳循环的主要环节范文5
从考查内容方面看,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现象等主干知识。从能力要求方面看,主要侧重对读图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推理能力、阐释问题能力的考查。从呈现形式方面看,主要有两类:一是以模式图为载体考查地域分异规律,二是以区域图为依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特定区域中的表现和应用。
[基本概念扫描]
1.陆地自然带
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在陆地表面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植被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
2.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构成的自然带在空间上的规律性分布。地域分异规律包括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其中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非地带性现象
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某些地区表现出与地域分异规律不相吻合或者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不很鲜明,这类现象统称为非地带性现象。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大气循环等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
[知识梳理]
1.陆地自然带
(1)世界气候类型、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模型及其对应关系。如下图。
(2)运用整体性原理探究陆地自然带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决定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进而影响了气候类型、洋流的分布,并最终制约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自然带的分布。例:赤道附近气温高、上升气流旺盛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东岸受暖流影响,热带雨林带向高纬延伸)。北半球中纬度大陆西岸盛行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受沿岸暖流影响,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高纬延伸)。
经典研习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I)图2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5.该区域位于
(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答案:4.B 5.D 6.C
解析:本题组以区域遥感影像图为载体考查气候、自然带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强调考生对图示信息的判断推理及对自然环境各要素间联系的理解与认识。第4题,由该地区位于“45°N附近”可推断该区域受西风控制。图示东、西两地区相距不远,但地表植被差异显著,结合图中山脉等信息可作出合理解释:西侧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植被茂密;东侧地处西风背风坡,降水少,荒漠广布。第5题,根据前面的推理,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可判断该地区位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第6题,根据“45°N、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可判断山脉西坡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2.地域分异规律
经典研习
(2013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②为 (
)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
答案:3.A 4.D
解析:本题以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图示信息的解读及原理规律的迁移是其考核的目标所在。第3题,图2中③一②一①体现了以水分为基础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根据“落叶阔叶林”的信息和大兴安岭、贺兰山在气候上的分界意义可以判断②、①分别为草原、荒漠。第4题,图2显示我国东部森林带越往北宽度越窄。调动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我国东部越往北受夏季风的影响越小,降水越少,因此森林植被分布变窄。
3.地理环境整体性
[方法技巧归纳]
1.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技巧
(1)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2)山体所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
(3)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4)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副热带降水少、气温高,雪线高;赤道地区降水多、气温高,雪线低;喜马拉雅山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全球变暖,冰川退缩,雪线上升。
2.非地带性现象的分析方法
(1)非地带性现象的分布。从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人手分析非地带性现象的分布:
(2)非地带性现象的判断: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属于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经典研习
(2013年高考北京文综卷)40.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图14,回答第(2)题。(节选)
(2)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答案:①地:地处低纬地区,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景观。或②地:地处山区,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随之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解析:本题依托达尔文南美考察路线考查非地带性现象和垂直地域分异的成因,对阐释成因的能力要求较高,同学们要注意表述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图中①地远离赤道却形成热带雨林景观,需要从纬度位置、地形、盛行风、洋流等角度综合分析其成因。回答②地现象的成因(安第斯山植被垂直变化的成因)时要注意把握因果链:海拔升高一水、热变化一气候带变化一植被变化。
3.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解答问题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不仅是基本的地理原理、规律,更是重要的地理思维方法。下面以河流为例说明整体性原理在分析解答问题中的应用。
(1)河流特征。从影响因素入手进行判断、推理河流特征,如:水文特征:地形、地势决定河流的落差、流速:气候影响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结冰期;流域内的地貌特征、植被覆盖状况影响含沙量的大小。水系特征:地形、地势决定流向、水系结构;支流发育、河网密度、流域面积是地形、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河流与地形、地貌。根据河流特征判断地形、地势特征:河流发育在山谷中,向心状水系指示盆地地形,两流域的界线为山脊,河流流向指示地势高低起伏。河流塑造地貌:上游地形坡度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多形成沟谷、峡谷地貌;河流流出山口处易形成冲积扇地貌:中下游地区河流流速减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貌。
(3)植被与河流。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对河流水文特征及中下游地区环境的影响:河流含沙量增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河床抬高,湖泊淤积,调蓄功能减弱。
(4)河流与灾害。上游地区地形坡度大,水土流失较严重,多发滑坡、泥石流灾害;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泥沙淤积,易发洪涝灾害。
(5)河流开发利用。上游地区落差大,水能丰富,可开发水电;自然景观多样,可发展旅游;地形坡度大,应加强水土保持,适宜发展林牧业。中下游地区流速减缓,流量大,可发展航运。干旱区流域开发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严格控制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经典研习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Ⅱ)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节选)
、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
(4)我国西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解析:本题以“引种速生桉”为素材综合考查水循环、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对考生过程描述、原因阐释的能力要求较高。第(1)题,先要锁定地下水是沼泽的稳定水源补给,进而按图索骥,以“植被对径流的调节”为主线从“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进行描述和阐释。第(2)题,对照两图,找出种植桉树前后天然次生林、灌丛、沼泽的变化,根据图示地下水位的变化解释其原因。第(4)题,比较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与西南地区季风气候降水条件的差异,可从降水多少和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原因。………。
[创新习题]
下图为青藏高原各地理要素联系框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⑧分别表示(
)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C.空气稀薄、气温低、太阳辐射强
D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2.该图主要反映出(
)
A.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下图为六种主要植被类型的气候分布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序号①所代表的植被
(
)
A.在非洲分布面积最广
B.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上
C.能促进全球的水循环
D.破坏之后能快速恢复
4.序号②―⑤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
)
A.草原、苔原、阔叶林、针叶林
B.苔原、针叶林、草原、阔叶林
C.针叶林、阔叶林、苔原、草原
D.阔叶林、草原、针叶林、苔原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气候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图中各气候区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I区冬季多雨是由于受冬季风影响
B.Ⅱ区极端干旱是由于深居内陆
C.Ⅲ区夏季多雨是由于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D.Ⅳ区多雾是由于受暖流影响
6.阴影部分示意世界著名的“绿色坝”工程,该绿化工程中最常见的树种是
(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下图为我国部分山区降水量随海拔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图反映出
(
)
A.山区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多
B.山区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
C.降水量较多的山区,最大降水量高度相对低些
D.山顶降水量―般比山麓少
8.山麓地带的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的是
(
)
A.曲线1代表的山地
B.曲线2代表的山地
C.曲线3代表的山地
D.曲线4代表的山地下图为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10.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反映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下图中a为某地海陆水循环示意图,b为该地甲山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区域 (
)
①地势起伏大
②冰川侵蚀作用强
③夏季降水多④河流含沙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若甲山森林急剧减少,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有
(
)
①坡面汇流速度加快
②水汽输送量减少③蒸腾、蒸发量加大④地下径流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C.流经山地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米
14.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带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15.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又有非地带性。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从甲地到丁地所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2)写出甲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其未横穿大陆的原因。
(3)分析丙地气候的形成原因,并从气候对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的影响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16.读南美洲局部区域地图及南美洲南部(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科隆群岛是厄瓜多尔在太平洋中的火山群岛,地处赤道附近却凉爽宜人,降水稀少。
(1)科隆群岛全年昼夜长短变化幅度________,岩石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凉爽、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说明基多气温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3)指出利马附近自然带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4)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该地区南部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17.读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________(填序号)。简述该环节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图中绿色植物被破坏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1.D 2.A 3.C 4.D 5.C 6.B 7.C 8.B 9.A 10.A 11.C12.D
13.D
14.C
15.(1)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热量。
(2)热带雨林带;未横穿大陆是由于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高。
(3)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影响,再加上沿岸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丙地气候极其干旱。由于水分不足,丙地地表径流很少或有季节性河流,风力作用强烈,形成大片沙漠,植物稀少。
16.(1)不大玄武岩(岩浆岩)寒流降温减湿
(2)特征:终年温和,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成因:地处赤道附近,地势高。
(3)热带荒漠呈狭长的带状分布。原因:受高大山脉限制难以向内陆延伸;沿岸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使热带荒漠向低纬延伸。
(4)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大山脉;山脉阻挡西风深入,东侧降水减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植被逐渐演化为温带草原、荒漠。
17.(1)④化石燃料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
碳循环的主要环节范文6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进入胃中的牛奶 ⑥口服的抗菌药物 ⑦肌肉注射的青霉素
⑧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 D.①②③⑥⑦⑧
错因分析 本题错选的原因是不清楚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如不知道血液与血浆的区别,误认为①正确而错选。
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有②③⑦符合题意;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递质小泡在神经细胞内;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生殖道(如输卵管)是人体的外界环境,故⑤⑥⑧对应的场所都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
答案 A
易错点2 内环境理化性质及调节掌握不准
2.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含量无关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
错因分析 易错点1: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的中枢在下丘脑,但渴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易错点2:内环境的稳态主要包括pH、温度、渗透压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的稳定。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记牢、记准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的pH能够保持稳定,与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密切相关。细胞内、外的Na+、K+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
答案 A
易错点3 血糖平衡调节认识不足
3.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
C.结构③通过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血糖降低能直接刺激胰岛和肾上腺分泌相应激素
错因分析 对血糖调节的有效刺激、神经调节的作用机制及三种激素的作用机理理解不透彻是出错的原因。如分不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细胞,导致错选B项;不清楚神经调节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方式,而错选C项。
解析 由图可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可以由血糖浓度直接刺激,也可以由下丘脑某一区域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通过有关神经进行调节,所以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受下丘脑相应的神经中枢控制,血糖不能直接刺激肾上腺分泌相应的激素。
答案 D
易错点4 水盐平衡调节认识不足
4.如图甲表示人体内ADH(一种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乙是正常人一次性饮入1 000 mL清水后的排尿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DH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垂体后叶释放
B.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引起ADH合成、分泌量发生变化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ADH发挥作用的调节,属于激素调节
C.若“+”“-”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则a、b、c分别表示“+”“-”“+”
D.若“”“”分别表示增加和减少,则引起图乙中AB结果的调节是ADH合成、释放量“”,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排尿量“”
指点迷津 (1)排盐一定伴随着排水,但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
(2)水平衡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只有体液调节。
(3)人体对K+需求量较少,对Na+需求量较大,因此人体内更容易缺Na+。
(4)Na+、K+的来源主要是食物,排出途径都是大肠、肾脏和皮肤,肾脏是可调节排出量的排出途径。Na+以肾小球、集合管重吸收多少调节含量,K+以肾小管分泌的多少来调节含量。
解析 ADH是抗利尿激素,该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最终导致ADH分泌增多,该过程为神经调节,抗利尿激素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属于体液调节;a表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表示水分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后,抑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c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进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抗利尿激素;AB表示排尿量增加,说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
答案 D
易错点5 体温调节掌握不到位
5.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为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当人体处于41 ℃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____。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
(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理解人体体温调节的机制。如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不知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如何发挥作用,需要哪些器官、腺体、激素的参与,具体调节途径如何等。
解析 当人进入寒冷环境中时:①从神经调节看,调节过程为:皮肤内的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内的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汗腺不分泌、骨骼肌战栗);②从激素调节看,在上述过程中,有关神经的兴奋还可以促进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相反,当人进入炎热环境中时,同样可通过一系列调节活动,使人的体温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当环境温度超过人的体温后,其散热方式主要是蒸发散热。
答案 (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 肾上腺 (2)皮肤 蒸发散热 (3)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 非条件 (4)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易错点6 免疫过程理解不到位
6.如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给未感染过禽流感病毒的人注射灭活的H5N1禽流感病毒可以诱导M细胞迅速增殖分化
B.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C.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D.图中具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M细胞
错因分析 不能正确识别M、E细胞的类型、功能及图示代表的特异性免疫类型是错选的原因。如误以为M、E细胞分别为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而错选A或B选项。
解析 图中所示的过程是体液免疫过程,其中M细胞为记忆B细胞,E细胞为浆细胞。未感染过禽流感病毒的人,体内没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浆细胞来自记忆B细胞和B细胞;图中除E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外,其他细胞都有识别抗原的功能,但吞噬细胞的识别功能没有特异性。
答案 D
易错点7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机理不清
7.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错因分析 易错点1:对神经纤维上兴奋产生的机理不了解。不知道动作电位的高低与细胞膜外Na+浓度呈正相关,而错选A项。易错点2:对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和检测的部位不了解,同时,没有注意到图示中两条曲线在未受到刺激时是重叠的,而错选B项。
解析 本题通过图示的方式考查Na+内流引发动作电位的原理。依图示,在受到刺激后,由于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大,所以Na+迅速内流引发较大的动作电位,对应于曲线a,故A项正确。未受刺激时,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故B项正确。在两种海水中,均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的,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C
8.如图为某一传出神经元与肌细胞形成的突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参与突触形成的肌细胞膜面积增大有利于神经递质的作用
C.④兴奋时,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D.②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会使肌细胞兴奋
指点迷津 (1)神经递质的分泌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属于胞吐。
(2)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3)神经递质可能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也可能作用于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使肌肉收缩或某些腺体分泌相应物质。
(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①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②受体具有专一性,不同的受体接受不同的信号分子。
③受体接受刺激过于频繁则敏感性降低。
④受体的合成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类似。
(5)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立即被酶催化分解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解析 图示突触结构中,①为突触小泡,它起源于高尔基体;②为突触前膜,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并且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相应神经递质的受体;③为突触间隙,即两个神经细胞或神经细胞与肌细胞之间的间隙;④为突触后膜,图中由肌细胞膜构成,肌细胞膜面积增大有利于接受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两种,一种是兴奋性递质,一种是抑制性递质,突触前膜(②)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使后一个细胞兴奋或抑制。
答案 D
易错点9 激素分泌调节理解不透
9.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可通过分泌激素调节垂体的活动
D.血液中较高的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抑制作用
错因分析 因为不理解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而不能准确作出判断。
解析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然后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会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起反馈调节作用。
答案 A
易错点10 神经、体液调节之间关系不清
10.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是一种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图中甲、乙所示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丙、丁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图表示激素调节方式,则参与这类信号分子分泌的细胞器肯定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结构看,②属于传出神经,并且乙图的调节比甲图更准确、更迅速
C.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受的信号分子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人体性腺所分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应为丙图所示的作用方式
错因分析 本题错选A的原因是不知道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除蛋白类激素外,还有其他成分的激素。错选C的原因是不知道下丘脑通过合成并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来调节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激素。性腺分泌的性激素是固醇类激素,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因此性激素是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后发挥效应的,如果是多肽或蛋白类激素,则只能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后发挥效应。
解析 体液调节中的激素有氨基酸衍生物、固醇类和肽类(蛋白质)等,氨基酸衍生物和固醇类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垂体接受的来自下丘脑的化学信号分子有多种,不一定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性腺分泌的固醇类激素是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后发挥效应的。
答案 B
11.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P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是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B.当生长素浓度高于P点所对应的浓度时,茎生长仍被促进
C.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当生长素浓度高于M点所对应的浓度时,该植物的根生长开始受到抑制
错因分析没有理解植物的不同器官对同一浓度生长素的敏感度
不同,导致不能正确分析图中的曲线变化。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根,其次是芽,最不敏感的是茎,图中生长素浓度为M点所对应的浓度时,对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但对根的生长来说早已受到了抑制。
解析 图中的曲线可表明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茎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茎的生长;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度高于茎,所以,当生长素浓度高于图中的M点所对应的浓度时,该植物根的生长早已受到了抑制。
答案 D
易错点12 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
12.南京地处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的刺激。某些植物通过调节各种激素的合成,使得冬天休眠、夏天生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0 ℃有利于过程①②和过程①③④,30 ℃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
B.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C.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①②和过程①③④,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①③⑤⑥
D.由图可知,植物的休眠和生长都只由一种激素调节完成
错因分析 一是不能从题中提取“冬天休眠、夏天生长”的信息,二是不能将冬天和夏天与10 ℃和30 ℃联系起来,三是不能将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与植物的休眠和生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联系起来,导致易错选A项。
解析 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较高,夏天生长时植物体内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故10 ℃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30 ℃有利于过程①②和过程①③④,可见植物的休眠和生长等过程都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 C
易错点13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理解不透
13.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
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与环境容纳量无关
指点迷津 (1)K值与K/2在实践中的应用
项目 灭鼠 捕鱼K/2 灭鼠后,要防止鼠的种群数量在K/2附近,否则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无法达到灭鼠效果 捕捞后,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附近,这样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 K值 改变环境,使之不适合鼠生存,从而降低K值 改善鱼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升K值 (2)在K值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即出生率=死亡率,但种群数量达到。
解析 A项中,d处的波动是出生率和死亡率波动造成的。B项中,“涸泽而渔”使鱼的种群数量过少,小于K/2,增长速率低,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项中,灭鼠时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即剩余K/2,此时鼠群增长速率,很快能恢复到原状。D项中,环境容纳量限制了c处种群个体数量的上升。
答案 D
易错点14 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能力差
1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网。如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2个,它们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3个营养级
D.只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
错因分析 对种群之间的关系分析不透,析图能力差是导致错答该题的主要原因。在分析食物网图中种群的关系时,只考虑到“丙”是“辛”食物来源的重要环节,而忽视了“辛”处于营养级,有多条食物来源。错误地认为“丙”的数量下降,会使“辛”的最终食物来源减少,从而导致“辛”的数量下降,错选B项。
解析 由题图可知:除丁和辛、丙和乙间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外,乙和丁之间也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答案 D
15.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错因分析 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全过程理解有偏差是导致本题出错的主要原因。
解析 图中“获取量”代表动物获得食物中的总能量(如获得100 kg草中的能量),“食入量”代表动物吃进体内食物的总能量,“同化量”代表被该动物固定到体内的总能量(未同化的能量主要存在于动物粪便中),“有机物质积累量”代表该动物体内增加的有机物质量(用于动物生长、发育等过程)。恒温动物需要通过呼吸作用产生更多的热量以维持体温,因此,恒温动物呼吸代谢消耗量大,④/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生态系统中,某营养级全部生物通过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中只有10%~20%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同化,因此,哺乳动物的/①值不符合生态系统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③/值越高说明动物对食物的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动物的生长量,但食肉哺乳动物与食草哺乳动物的/②值大小无法比较。
答案 C
易错点16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关系不清
16.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如图表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分析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2)图中表示生产者的字母是__________,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F、D的数量将________。
(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若D增加1千克,则至少需消耗E________千克。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图中的D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
错因分析 不能正确分析碳循环过程中各部分的名称;对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中传递效率按10%还是20%计算混淆不清;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不能尽量用生物学术语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