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碳循环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碳循环定义范文1
当今世界,人们不仅要实践生态文明,更要领悟一个道理,即人类经济活动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几百年前,人们第一次发现大地是球形时,便不断探索新型技术和新奇的可能性。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拘泥于狭隘的经济学模型。这些模型是200多年前,由经济学家通过对简单农业、家庭手工业甚至原始狩猎的案例研究建立起来的。由此,经济学家制造出一个假象——人类供需关系是宇宙的核心。
由于发表货币理论、制定货币相关法律法规的人们有利可图,所以他们并不情愿打破这一假象。他们一直将环境问题看作干扰盈利的负面因素。然而,如今人们已经领悟到,所谓人类核心的生产与消费循环,只构成地球整体环境系统的一个小齿轮。经济学所谓的生产与需求的循环流,从属于地球自然界的循环,尤其是碳循环。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编著的最为著名的教材中,经济学科的核心是一张图,图的名称是“宏观经济的循环流动”。由于人类生产的商品和服务非常多样化,因而此图只用价格进行统一描述。将所有价格相加,即得国内生产总值(GDP)。从相反的箭头可以看出,工资、租金、盈利等相加即为国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数额一致。
而在经济学之外的世界中,联合国近200个成员国已成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IPCC),召集成千上万的研究者,试图更好地理解备受人类摧残的整体环境系统。在此过程中,人们对碳循环愈发重视。每年大约有2000亿吨碳原子排入大气,同时植被、土壤和大海吸收的碳原子数目与之相等。与此同时,现代经济活动致使每年碳原子排放量新增100亿吨。
直至今日,对环境的实际测量(IPCC以碳原子吨数为测量单位)很难同经济活动(以美元为测量单位)相协调。一些研究者试图将能源会计学方法应用到经济过程中,来弥补这一缺陷。最好的策略为,不仅估算经济活动直接消耗的能量,也计算商品和机器的“实现能”(应用机器从事生产时,能量不仅涵盖相应生产活动中的消耗,还包含制造所用机器所消耗的能量,制造机器所用的能量称为机器的实现能)。然而,人们对“能量”一词的定义太多了,导致研究结果纷杂无序。传统经济学家则坚持,能量的投入仅是生产过程的因素之一。
经济学将“能量”视作生产过程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只会导致更大的混淆。实际上,能量一词的内涵比经济学定义更加深刻。所有自然力中,只有一种不是免费提供给人类的,免费的自然力不能算作成本。
1.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动量( 速度分别是2.66×1044kg/m2/秒 ,7.07×1033kg/m2/秒),带来了四季更迭,昼夜变换,以及大气和海洋的循环。
2. 地球引力无处不在,并且也是免费的。
3. 集聚原子核的“强作用力”,促成自然界92种原子,不受经济市场约束。
4. 地热能也是免费的。
电磁力(EMF)是唯一可被人类更改的自然力。重复一遍,我们无法改变地球的动量(因而也无法改变风力和洋流),我们无法改变重力。从实用角度讲,我们也无法更改原子核内的强作用力。有些形式的电磁力,比如阳光,我们也是无力更改的,只有原子间的化学键是我们可施加影响的领域。
经济活动其实是由一类特定的化学货币达成的。当碳原子断开同氢原子之间的连接,同氧原子相连时,释放出化学能。一个碳氢键的键能约为4eV,碳氧键键能是其两倍。了解个体、公司、国家,或全球的经济活动,只需计算相应时间内转换为碳氧键的碳氢键数目。人类个体每天消耗0.75公斤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以二氧化碳(CO2)形式呼出3×1025个碳氧键。2014年,全球经济活动消耗的碳氢键数目约为1.83×1039。
此时,你也许想问,人类在地球上到底干了什么?客观和科学的回答是:人们“做功”。1826年,科里奥利将“做功”定义为人、动物或机器提起一桶重物时消耗的能量。“功”是力和距离的乘积:W=Fd。为更加客观清晰地研究经济学家口中的“宏观经济的循环流动”,所有的商品和服务,都体现出是为实现其存在而消耗的能量。能量来源于食物和化石燃料中碳氢键向碳氧键的转化过程。除此之外,不再有其他成本,不涉及风力、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唯一的例外是原子能,为求简洁,此处予以排除。
人类的实际经济活动其实可同蚂蚁类比,这一点也许会让银行家们很不安。蚂蚁也有经济活动,它们觅食、运输、建造巢穴,甚至还有“国防”投入。即使它们也使用类似人类世界的债券、保险、福利等抽象概念,能够观测到的也只是它们的实际活动。只关注财务数据、罔顾物理现实的经济学家,实则落入了柏拉图所描述的陷阱。在这个陷阱内,人们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便认为世上唯一存在的只有影子,即便别人将现实世界指给他们看,他们仍不肯相信。
因此,人们意识到,1750年之前,人类经济活动只是地球循环系统的小小一环。那时,人类交易的碳原子键仅来自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其他生物质。从表面上看,后来的工业革命革新了技术,然而经济活动的真正驱动力(碳氢键向碳氧键的转化)其实并未改变。从这一观点来看,全球碳循环同经济学家眼中的生产消费循环,可以采取通用单位,画入一张图中,如图3所示。
相比IPCC采取的用重量衡量碳原子的手段,碳键的计算更加困难。化学键如同磁极间的作用力,没有形状,也没有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原子两侧各有一个氧原子。碳氢键来自碳氢燃料或生物燃料,即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其键能约为碳氧键的一半。在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甲烷(CH4)中,可以确定的是,1个碳原子连接4个氢原子,各氢原子之间互相排斥,四个碳氢键构成一个四面体。其他燃料的原子构成形式是,每个碳原子有两个键(石油),或每2个碳原子连接一个氢原子(结构复杂多样的煤炭)。
不论玉米、煤炭或其他有机质,都含有碳氢键,这是通用货币。2014年,人类饮食、燃烧燃料所消耗的碳氢键总数为1.83×1039。全球陆地每年通过光合作用捕获1.23×1040个碳氧键,经由植被处理形成碳水化合物。该循环的另外一半是有机质的腐败和呼吸作用。与此同时,海洋也以同样的模式,每年消耗8×1039个碳键。
这些数额如此巨大,如同希腊的巨额债务,简直不可理解。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通用单位,才能进行分析。一个典型的反例是,200年前,工程师为量化蒸汽机的动力,提出马力的概念。一马力指一匹马在1分钟内将100磅重物由220英尺的深处提到地面所做的功。而如今的科学家依然在使用这一单位,将航天飞机的动力标为三千七百万马力,这实在是很奇怪。
进一步分析,其实对动力的衡量无需涉及马匹。就拿人们每日的主食——馒头,米饭或面包来说,这些简单碳水化合物每100克包含920千焦能量,含4×1024个碳氢键。这些碳氢键在消化过程中被转化为碳氧键,每个键释放出4eV。这一衡量标准要比《经济学人》杂志推行的“巨无霸指数”更加科学。为契合联合国提出的全球年度碳循环概念,并同全球经济活动相对比,通用概念是“百万面包”。数据详见表1以及图3。通过这些简单的单位构建的模型,就像一个“卡路里计数器”,可衡量个人饮食/活动、企业运作乃至全球经济及其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
碳循环定义范文2
关键词:城市森林 城市生态系统
在目前以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国际人文因素计划(IHD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和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ES)为核心的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有关碳循环与温室气体的研究是主要焦点之一。
自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一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每年将大量的碳排放到大气中;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界的一些改造活动(如森林砍伐)使得碳排放量增加、吸收能力降低。这两方面的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呈不断升高的趋势,CO2质量分数已由工业化前(1750年)的(280±10)μg/g增加至当前的367μg/g。随之而来的是温室效应增强。据IPCC 2001年的第三次评估报告,全球大气的平均温度在过去的100年中上升了约0.6℃,而且在未来几十年内人为的增暖率将保持在每10年增加0.1~0.2℃的幅度。
1 城市森林的内涵
1.1城市森林概念的提出
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城市森林”(UrbanForest)这一名词。196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ERICJORGENSEN教授首次完整提出“城市林业”(Urban Forestry)的概念。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对于城市森林的定义为“城市森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研究潜在的生理、社会和社会福利学的城市科学,目标是城市树木的栽培和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城市树木和有关植物及培训市民”。中国有关学者将城市周围或附近一定范围内以景观、旅游、运动和野生动物保护为目的的森林称为城市森林。
1.2城市森林的指标
城市森林应有其相应的指标,如果没有指标,城市只有较少树木都可称为城市森林,那么城市森林就失去了其基本内涵。城市森林的指标应包含以下5个方面:
(1)生物量的主体地位。绿地生态系统中5m以上的乔木生物量达到和超过城市绿地总生物总量的50%。
(2)生态效益的主体地位。森林的吸碳制氧、调节气温、净化环境、保持水土等方面功能居主体地位,功能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功能的50 %。
(3)枝叶覆盖率的优势地位。乔木覆盖面积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面积的40 %。
(4)景观格局的合理性。景观分布合理,大、中、小型斑块分布均匀,并有绿色廊道连接为一个整体,有利于物种的交流及生物运动。
(5)经营的可持续性。大小森林斑块应保持地面土壤裸露,防止任何形式的人工硬化,保证城市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使叶落归根,形成枯落物层,促进物质循环,保持水土,促使林木天然更新。
2 城市森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森林已成为我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城市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且直接的调节作用。目前,通过在全国12个示范点的城市森林建设,以及对城市森林的建设理论、发展规划、构建模式、树种选择、城市森林功能与效益、评价指标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对我国城市森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示范和推动作用。
城市森林的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要体现在以下5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过污染的区域内人均有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坪,空气就能保持新鲜。据日本科学家测算,1hm2常绿阔叶林每年可吸收29tCO2放出22tO2。针叶林为22tCO2和16tO2,落叶阔叶林为14tCO2和10tO2。另据管东生等人对广州城市绿地的研究计算,广州城市绿地植物光合作用的固碳量相当于人口呼吸释放碳量的1.7倍,而绿地的放氧量为2242788t/a,相当于城市人口耗氧量的1.9倍。
(2)净化空气,削减噪音。城市森林对粉尘颗粒有着很好的过滤、吸附和阻挡作用,故能减少城市空气的粉尘污染。据测定,在居住区墙面种有五爪金龙的地方与没有绿化的地方相比,室内空气含尘量减少了22%。在用大叶榕树绿化的地段则含尘量减少18.8%。各种植物对于一些如SO2、HF、Cl2等有毒有害气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城市中的森林植物带还能消减城市噪声,提供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绿篱、乔灌草混合结构带可以降低噪音3至5分贝或6至8分贝。
(3)调节城市小气候,消除城市“热岛效应”。由于植物叶子吸收、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的作用,再加上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度、调节湿度,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有研究表明,在片林和林荫道下,夏季能够降低气温3℃左右,缩短高温持续时间3-8小时。
(4)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城市人为开发建设活动,使城市的风沙和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深圳、珠海、中山等三个城市,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达845.7km2,直接经济损失达9.5亿元。城市森林的阻挡、截留雨水,减弱风速和根系的固土功能,起到贮水保土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松树树冠可拦截雨水40%,阔叶树可拦截20%。
(5)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尤其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再加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呈持续性下降趋势。城市在人才、技术、设施和资金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有义务也有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城市森林范围较广,所以它能够较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真正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的和谐相处。
3结语
“城市森林”这门学科的出现时间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和所受到的重视却是空前的。这说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城市森林的发展和建设。波兰的华沙在市郊营造了6.7万hm2的城市森林;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引进我国的泡桐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建成了长150km、宽115km的环城森林绿带;朝鲜的平壤和我国的香港城市森林面积已分别达到城市总面积的86%和40%。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表明,2001年我国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已达到28.15%和2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83m2。城市森林的这种发展形势无疑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较多的。今后如何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城市森林,仍是需要政府部门和科学工作者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孙成权.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J].学通报,1999,44 (5):464-477.
[2]聂道平,徐德应,王兵.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问题与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1997,5:33-40.
[3]阎志平,秦素玲等.城市森林发展的战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41.
碳循环定义范文3
【关键词】因子分析法;化学质量平衡法;PMF分析法;源解析
1简介
黑碳主要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不定型的独特颗粒态碳质,在地球表面循环中很常见,在大气、土壤、冰雪、海洋和湖泊沉积物中也能发现它的踪迹。其在全球碳循环和圈层迁移转化中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而越来越受关注。目前,对于什么是黑碳,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黑碳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含碳物质的连续统一体。由于燃烧产物的复杂性,很难去划定一个清晰的黑碳定义界限[1]。
黑碳粒子刚进入大气中时呈链状结构,但这种链状结构会在大气中的输送过程中渐进崩溃[2],通常在研究黑碳的光学特性时都把它作为球形粒子来处理。
2黑碳的源和汇
2.1黑碳的源
黑碳气溶胶可以分为两大来源: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排放(如火山爆发、森林大火等)具有区域性和偶然性,而人为源排放却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使用和生物质燃烧是黑碳气溶胶的主要来源。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在煤燃烧利用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SO2、NO2、CO2粉尘等污染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3]。
2.2黑碳的汇
(1)重力沉降通量和向地面的湍流输送通量的干沉降能够使大气中的黑碳减少,前者取决于地表附近一定高度上气溶胶粒子的湍流扩散系数和气溶胶粒子的浓度梯度,后者取决于气溶胶粒子的降落速度和地表附近气溶胶粒子的浓度。
(2)降水属于黑碳的湿沉降,可分为雨冲刷和水冲刷两类。把最终形成降水的云的形成过程所造成的大气微量成分清除叫做雨冲刷,而把云底以下降落的雨滴对大气微量成分的清除叫做水冲刷[4]。
3 常用的黑碳源解析方法和适用性对比
3.1常用的源解析方法
目前对颗粒物源解析依然以受体模型为主,主要分为因子分析法(FA),化学质量平衡方法(CMB) ,多元分析方法,PMF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分析法和目标变换因子法 (TTFA) 等。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是目前环境相关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统计方法。它是一种互依分析(Analysis of Inter dependence)技术,是一种多变项统计法。主要目的是通过较少且无相关的新变数解释原本多而且彼此相关联的变数。因子分析用于颗粒物源解析的数学模型:假设收集n个大气颗粒物样本,每个样本测量了m个化学组分的含量,这样构成了一个n×m阶的原始数据矩阵:
在大气颗粒物的研究中,假设每一化学组分是各类源贡献的线性加和,同时污染源贡献可看作两部分的乘积:一部分是污染源排放的单位质量颗粒物中所含的该元素的量;另一部分是污染源对采样点处颗粒物贡献的质量浓度。这样,因子分析的模型如下:
式中,xij为化学组分i在样品i中的浓度(μg/m3 ),aik是化学组分i在源k排放物中的浓度(μg/mg),称为因子载荷,反映了源k对颗粒物样品中化学组分i的贡献大小,f kj是源k对样品j所贡献的质量浓度(mg/m3),它对所有的i种化学组分都有贡献,称为公共因子;vi为仅对第i种化学组分有贡献的特殊源的排放量(mg/m3),称为唯一因子;di为唯一因子系数(μg/ mg);εi是化学组分的测量误差及其它误差;;p为公因子数,即对采样点处颗粒物有贡献的污染源个数。
用矩阵表示为 X = A ·F + D ·V + ε
式中,F为因子矩阵,A为因子载荷矩阵,V为唯一因子矩阵,D为唯一因子载荷矩。因子分析的基本问题就是从环境样本数据X ij出发,根据数据的相关关系,对因子模型进行求解,从全部变量中综合归纳出最少个数的公共因子并计算各个因子的因子载荷[5]。
因子分析法应用于大气颗粒物污染源解析最早见于 Blifford[6]对NASA ( National Air Sampling Network) 数据的分析解释,他们用因子分析研究了美国30多个城市的气溶胶来源,分辨出汽车排放、燃料燃烧和工业污染等共7个污染源,并对其中的4个进行了细致的解释。
化学质量平衡法( CMB )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如下:
式中,di为颗粒物样品中元素i的含量,Xik为排放源K的颗粒物中元素i的含量gk为源强系数,n为颗粒物排放源类数,m为颗粒物中分析的元素数。若测出di和Xik,在m > n的条件下,则可解出gk,从而得到K源对气溶胶的贡献率[7]。目前CMB模型最常采用的算法是有效方差最小二乘法。二重源解析技术方法是利用3次CMB 模型计算的结果,即用CMB模型计算,不考虑颗粒物进入环境空气中途径的情况下,各单一尘源类对受体的贡献Ai,扬尘作为受体,其它各单一尘源类作为对其有贡献的源,各单一尘源类对扬尘的贡献率Bi,扬尘对受体的贡献值C (用扬尘代替与其共线最严重的单一尘源类进行计算 ) ,计算出单一尘源类通过扬尘对受体的贡献值Di= Bi×C,从而可以计算出每1种源类对环境受体的直接贡献值Ei =A i 3/ Di[8]。
PMF (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方法是对化学成分数据进行分析 ,该方法是基于受体模型的主因子分析方法(其数学模型见参考文献) [9]。
碳循环定义范文4
1.1城市森林概念的提出
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城市森林”(UrbanForest)这一名词。196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ERICJORGENSEN教授首次完整提出“城市林业”(UrbanForestry)的概念。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对于城市森林的定义为“城市森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研究潜在的生理、社会和社会福利学的城市科学,目标是城市树木的栽培和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城市树木和有关植物及培训市民”。中国有关学者将城市周围或附近一定范围内以景观、旅游、运动和野生动物保护为目的的森林称为城市森林。
1.2城市森林的指标
城市森林应有其相应的指标,如果没有指标,城市只有较少树木都可称为城市森林,那么城市森林就失去了其基本内涵。城市森林的指标应包含以下5个方面:
(1)生物量的主体地位。绿地生态系统中5m以上的乔木生物量达到和超过城市绿地总生物总量的50%。
(2)生态效益的主体地位。森林的吸碳制氧、调节气温、净化环境、保持水土等方面功能居主体地位,功能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功能的50%。
(3)枝叶覆盖率的优势地位。乔木覆盖面积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面积的40%。
(4)景观格局的合理性。景观分布合理,大、中、小型斑块分布均匀,并有绿色廊道连接为一个整体,有利于物种的交流及生物运动。
(5)经营的可持续性。大小森林斑块应保持地面土壤,防止任何形式的人工硬化,保证城市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使叶落归根,形成枯落物层,促进物质循环,保持水土,促使林木天然更新。2城市森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森林已成为我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城市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且直接的调节作用。目前,通过在全国12个示范点的城市森林建设,以及对城市森林的建设理论、发展规划、构建模式、树种选择、城市森林功能与效益、评价指标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对我国城市森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示范和推动作用。
城市森林的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要体现在以下5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过污染的区域内人均有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坪,空气就能保持新鲜。据日本科学家测算,1hm2常绿阔叶林每年可吸收29tCO2放出22tO2。针叶林为22tCO2和16tO2,落叶阔叶林为14tCO2和10tO2。另据管东生等人对广州城市绿地的研究计算,广州城市绿地植物光合作用的固碳量相当于人口呼吸释放碳量的1.7倍,而绿地的放氧量为2242788t/a,相当于城市人口耗氧量的1.9倍。
(2)净化空气,削减噪音。城市森林对粉尘颗粒有着很好的过滤、吸附和阻挡作用,故能减少城市空气的粉尘污染。据测定,在居住区墙面种有五爪金龙的地方与没有绿化的地方相比,室内空气含尘量减少了22%。在用大叶榕树绿化的地段则含尘量减少18.8%。各种植物对于一些如SO2、HF、Cl2等有毒有害气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城市中的森林植物带还能消减城市噪声,提供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绿篱、乔灌草混合结构带可以降低噪音3至5分贝或6至8分贝。
(3)调节城市小气候,消除城市“热岛效应”。由于植物叶子吸收、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的作用,再加上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度、调节湿度,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有研究表明,在片林和林荫道下,夏季能够降低气温3℃左右,缩短高温持续时间3-8小时。
(4)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城市人为开发建设活动,使城市的风沙和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深圳、珠海、中山等三个城市,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达845.7km2,直接经济损失达9.5亿元。城市森林的阻挡、截留雨水,减弱风速和根系的固土功能,起到贮水保土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松树树冠可拦截雨水40%,阔叶树可拦截20%。
(5)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尤其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再加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呈持续性下降趋势。城市在人才、技术、设施和资金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有义务也有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城市森林范围较广,所以它能够较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真正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的和谐相处。
3结语
“城市森林”这门学科的出现时间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和所受到的重视却是空前的。这说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城市森林的发展和建设。波兰的华沙在市郊营造了6.7万hm2的城市森林;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引进我国的泡桐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建成了长150km、宽115km的环城森林绿带;朝鲜的平壤和我国的香港城市森林面积已分别达到城市总面积的86%和40%。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表明,2001年我国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已达到28.15%和2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83m2。城市森林的这种发展形势无疑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较多的。今后如何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城市森林,仍是需要政府部门和科学工作者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摘要】从城市森林建设的分析入手,阐述了城市森林的内涵,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政府部门和城市林业科学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森林城市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孙成权.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J].学通报,1999,44(5):464-477.
[2]聂道平,徐德应,王兵.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问题与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1997,5:33-40.
[3]阎志平,秦素玲等.城市森林发展的战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41.
碳循环定义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 风险投资 分析 预测
一、引言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正是因为“低碳产业”的可持续性优势,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12月3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继此之后,“低碳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低碳行业的公司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投资者见其发展迅猛频频将手中的资金投向该行业,其中不乏大型的机构投资者。
二、低碳经济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在《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一文中作者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发展势态。并指出近年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进行预测和分析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措施。
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条件如何,怎样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研究综述》一文就中国如何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求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均衡的角度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分析,旨在引导中国低碳经济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同样是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一文跳出了低碳经济本身,将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联系起来,从环境金融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环境金融创新的各种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就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金融的创新提出了一些见解,对低碳经济和环境金融的相互促进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国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和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几大方面。作者支持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只能说是初露萌芽,发展相对滞后并存在诸多问题。
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综述后,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如何科学地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将低碳经济同其他行业合理的结合,如何引导投资者正确地投资于低碳行业,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通过对目前低碳行业风险投资的分析及预测,希望能科学地引导低碳行业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其原因正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已开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进程。工业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想要减少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发展低碳行业无疑是一种解决之道。低碳行业泛指任何以低碳排放或者致力于减少碳排放为特征的行业,如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这个行业是符合保护自然的规律的,因此具有很光明的前途。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低碳行业产值不降反升,表明这个行业正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
碳循环定义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政策建议
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汽车、住房等产业是较强的推动因素。这些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源并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随着全球不断变暖,低碳经济成为了新型的发展模式,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促进节能减排是当前各个国家的发展重点,也是我国的发展重点。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1.低碳经济的内涵
2003年2月24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详细提出低碳经济概念,这个理念的提出,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于低碳经济这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当前还没有相关的统一定义。结合它的发展特点和社会的现状,对于低碳经济,可以理解为使用技术和手段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有效降低碳能源的消耗和排放,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可持续发展是最基本的理念,节能减排是最直接的呈现。
2.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并不是单纯地降低碳的排放,对于二氧化硫、甲烷等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也会是低碳经济的处理对象。所谓的低碳经济,首要的就是要实现“低碳排放”。我国的能源结构有着“煤多、油多、气贫”的特点,因此要尽快地进行节能减排,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淘汰力度,尽快使得我国的现有能耗得到降低。低碳经济的第二个特点是低碳发展理念在整个社会当中都得到良好的树立。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使得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得到良好的建设,因此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会得到全民的支持,并且深入人心。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困境
1.我国的能源结构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重工业的国家,近年来,我国在工业发展上开始对一些高耗能的产业进行淘汰,但是依然改变不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我国的能源中,主体能源是化石能源,这种类型的能源所含的碳量比较高,属于高碳排放型的能源。这些能源的广泛使用导致我国的低碳经济在发展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技术水平落后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需要利用技术手段提高能源利用率并且开发新能源。因此,对于低碳经济发展来说,技术是基础也是关键。如果技术不到位,那么节能减排的效果就会不理想,并且不利于新型能源的开发。我国处在发展中,在技术层面上面临着严重的壁垒,使得低碳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技术的研发和技术人才的储备和发达国家相比远远落后,从而使得我国的低碳经济在发展上困难重重。
3.“锁定效应”影响了低碳经济的长久发展
当前,我国的资金和技术一旦投入使用,就会受到使用年限的限制,a生“锁定效应”。这个年限限制一般都会在15年甚至是50年以上。在使用年限当中,基础设施一般都不能被轻易地淘汰,还需要继续使用。以建筑物为例,绝大部分的建筑都是高能耗的,在短期之内难以对它们进行改造。
三、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1.调整产业的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在各类产业当中,服务业的耗能是比较低的,并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比较小,它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旅游、广告、金融及保险业等。从低碳经济的发展来说,服务业是最佳的发展行业,因此应该在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模式上进行转型,推动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服务产业虽然在近年来不断地进行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十分落后的,因此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一些高技术产业也是具备低排放这样的一个特点的,例如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它的能源利用率高,且对经济有着较大的拉动作用。因此,我国应该从政策的角度,凸显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功能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进行合理低碳化的调整。
2.加强低碳技术和能源的创新
低碳经济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就需要有技术作为最基本的支持,因此加强技术创新是首要的,也是必需的。我国要加强政策的制定,对技术的发展给予大力的支持,同时提高待遇条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技术人才。在人才和技术的支持下,我国才能更好地对低碳能源进行研发,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使用,并且对新型绿色能源进行开发。我国在低碳技术和产品上,自主研发的产品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可以通过和国外进行合作,不断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为自主产品的研发积累基础。
3.对群众的消费行为进行引导,对奢侈消费进行遏制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件长远的事情,它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普通的群众也有义务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居民的生活习惯、消费方式和社会的风尚都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影响,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通过政策引导或者其他各种手段对社会的文化习惯和居民的消费方式产生改变,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和促进者。
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上,我国和发达的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却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发展的效果也不断地提升。要想更好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需要明确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并且能够结合现状和国情,利用政策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清.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探析[J].经济论坛,2012(12)
[2]李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