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案例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学案例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学案例教学

教育学案例教学范文1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个案教学法,“就是以某部门、某单位的实际业务项目做实例,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教学。”[1]“案例教学法,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2]案例教学法最早出现在哈佛大学的医学院和商学院,先后逐渐被应用于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的研究和教学中。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离开了案例,案例教学就无从谈起。所以,欲真正理解案例教学法,需对案例及其特征做出分析。

案例译自英语“case”一词,原意为状态、情形、实例等,在医学上一般被称作“病例”,在法学上一般被称作“案例”,在商业或企业管理上一般被称作“个案”、“实例”、“案例”。关于什么是案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托尔认为:“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的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是在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3]理查德认为:“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育实践。他以丰富的叙述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4]华中师范大学的但武刚教授认为:“案例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收集的典型人物、事件或人物和事件的有机结合体。[5]综合以上各位学者的意见,我认为,所谓案例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特定的一个或者是几个问题,以基本事实为材料而编写成的对某一具体情境的客观描述,这种客观描述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启发性、时空性等特点。也就是说,指其描述的必须是已经发生的真实事实,这种事实必须是完整的,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一定的启发性,而且必须是发生于具体的时间空间当中。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案例教学法的重难点体现在“案例”上,主要表现在案例的准备、讨论和分析阶段中。

二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笔者于2011年2月份到10月份在华中师范大学做了一个关于师范生公共教育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课题。课题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听课、访谈法、问卷法、统计分析法。

学校共有14位讲授公共教育学课的教师,我听了其中12位老师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在必要的时候都会采用案例教学法;而且在学习重要的教育理论时,会专门设置案例分析课。一名刚开始讲授公共教育学的老师在讲“教育劳动的价值”这节课的时候,采取案例分析的形式,用范美忠(范跑跑)的案例和汪金权的案例作对比,由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并说出自己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看法,最后由教师引出如何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一名已经教了十几年公共教育学的教授,在他讲课的过程中,特别喜欢用案例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加深学生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响应人发展的因素”这节课时,让学生通过王安石的《伤仲永》的案例进行学习、讨论,最后使学生明白:遗传素质、环境、教育以及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在对所听课班级的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访谈了40名学生),87.2%的受访者对案例教学法持喜爱和支持态度,并提出了意见和要求。例如采访到的一名大二中文系的学生如是说:“我很喜欢这门课,所以希望老师以后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能够增加一些趣味性的东西,更多地使用案例法,更多地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去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采访到的一名大二物理系的学生如是说:“我觉得,在平常的讲课过程中,老师使用了案例教学,我很是喜欢。但是我认为,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有些老师没有对出现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也没有结合实际。”她希望这门课程应该更多地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案例教学中以及其他环节中增加学生讨论的环节。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放了4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78份。后用excel表格统计发现,在对案例教学法的态度方面,46.5%的学生更喜欢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法,对网络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的喜欢程度偏低(具体百分比见下表1);有69.7%的学生认为完全有必要结合案例教学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只有2.3%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结合(具体见下表2)。

从以上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在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新手型教师还是专家型教师,都在逐渐尝试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并且在尝试着开设专门的案例分析课;学生对案例教学法也表示了喜欢和期望,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更加科学地采用这种方法,以期待公共教育学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三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法遭遇到的挑战

虽然上面已经提到,案例教学法深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但是案例教学法在高师公共教育学这门课中并没有得到普遍地应用。我认为,这与案例教学法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的很多挑战是分不开的。只有弄清楚案例教学法面临的具体挑战,案例教学法才能得到普遍成功地应用。本文下面主要从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来对其遭遇到的挑战做出具体论述。

(一)理论方面的挑战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面临着挑战。下面我将从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法的过程的角度加以说明。

1案例准备阶段面临的挑战

在案例准备阶段,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准备。教师和学生需要做好的准备主要有以下几点(见表3)。

为教学准备案例本身就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它取决于使用案例的目的和与案例相联系的课程内容。在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一个案例随便使用到另外一个案例当中去,而不考虑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论。而且,因为相同的或者不同的教学目标而重复使用同一个教学案例很有可能导致案例教学法初衷的消失。一般说来,恰当地准备一个教学案例的时间要多于对课程内容进行回顾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案例准备也是一件很费时的事情。学生应该提前阅读案例并准备笔记。

2案例讨论阶段面临的挑战

表1学生对四种教学方法的喜爱程度

表2结合案例教学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必要性

表3案例准备阶段教师和学生需要的准备

在上课期间讨论案例时,应该由教师选择讨论的形式,可以选择采用大班集体讨论,或者是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的框架应该是这样的:从教学目的出发,依据相关的教育理论,与案例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相匹配,并最终服务于特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点。在讨论阶段,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遭遇挑战。

第一,引入案例的策略。案例引进的方式显著地影响到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兴趣和自愿程度。惯性的介绍、角色扮演、录像带或者是录音磁带的使用等等,都是有利有弊的。有效案例的引入取决于案例体验、学生动机、教师详细的评价、课程和案例内容的匹配度。

第二,案例的讲授风格。教授案例好像与案例讲授者的教学风格紧密联系。成功的教师必须是表达能力强的、幽默风趣的、精力充沛的,可以引导讨论却不会主导讨论,能够使案例讨论与课程目标相联系等等。然而,对于很多教师来说,这些要求可能与他们的教学个性、教学方法并不吻合。

第三,提问技巧。一些教师在提问的时候有困难,他们不能用问题去激发案例讨论。单纯地引出“是”、“不是”的问题不能为其他参与者提供足够的刺激,而且会很快地导致“讨论惰性”。因此,教师和学生在叙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得出回应。

3案例分析阶段面临的挑战

继案例讨论之后,可以是在上课期间也可以是下课后,学生们(个人或者是小组)通过他们最初的准备和班级讨论之后修改的结论形成自己的书面分析报告,以增强自己对相关的教育知识的理解,掌握教育理论。在分析阶段,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案例的重点。当新手型教师讲授案例时,他们经常为应该强调“什么”而发愁。考虑到大部分的教学案例都能够同时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的情况,教师必须选择从那些能够最大程度地为目的服务的角度来分析。很显然地,这需要教师擅长评估案例的微妙之处,选择合适的重点,以及怎么样最好地使案例得以呈现。

第二,案例的复杂性。不同的案例,其复杂性不同。然而,当学生把这些案例运用到课程内容或者是教育基础知识的时候,大多数的案例都包含有一定的意义。这种复杂性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例如,深层次的复杂性有时候是很不明显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发现;那些缺乏课堂经验的学生可能不能够认识到所呈现案例的好的一面。通常,那些师范生没有真正的教学实践,可能会被案例的典型性所迷惑。

(二)实践方面的挑战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遭遇挑战。

1班级规模

最恰当地进行案例教学的班级应该是人数少的班级。班级人数在12~15人可以为充分地参与提供足够的机会。在公共教育学中,基本上都是大班上课,像我听课的班级,人数都是将近100人的大班,所以这个理想的数目是很不切实际的。随着班级人数的增加,每个人平等参与的机会就会减少。班级规模越大,其它可能的干扰项越会成倍地增加。然而,另一方面,案例教学可能被过多的学生人数影响,也可能被过少的学生人数影响。例如,如果在公共教育学的班级中只有3~4个学生,那么,不同的观点、深刻的见解、认识将无法形成,特别是当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学生都不愿意参与到讨论当中的时候。

2时间

案例的分析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需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个体案例的复杂性、学生自愿参与到讨论中的程度、分配给讨论的时间、案例领导者的技巧。当一个案例的复杂性开始显现时,新手型教师通常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用完所有的时间。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和时间参数而限定案例分析的深度是很重要的。

3讨论所需要的物理环境

讨论发生的物理环境可以增加或者减少案例分析,并且可以影响到参与者的情感。在理想的情况下,固定的圆形或者马蹄形的桌椅排列允许学生有更多的眼神接触或者语言、非语言的交流;[6]另外,可移动的桌椅排列允许大规模的小组讨论;拥有一个书写平台比一个开阔的座位要重要的多;光线和空气流通也是十分重要的;物理环境对案例领导者的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

4学生的名字

知道学生的名字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可以方便交流,鼓励对话以及与班级其他成员的直接交流。前面已经提到,公共教育学课程的人数将近100人,所以在学期末,教师不可能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更不要提及时地把学生引入到案例讨论中去了。

以上就是我认为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法可能遭遇的挑战。在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工具,正在受到并将继续受到普遍的关注。虽然它越来越受欢迎,但是那些正在使用这种方法的公共教育学的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即使这种方法有很多的优点,也要彻底地想清楚其面临的一系列的挑战,并致力于去迎接这些挑战,以求得案例教学法在公共教育学的成功应用。

参考文献

[1]沈思义,秦世才.当代教学法:上册[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1989:228.

[2]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32.

[3]Towl,A.R.etal,ASCI case collection,1963,293.

[4]Richert,A.E,casemethodsand teacher education:using cases to teach teacher reflection.,in Tabachnich,B.R.etal,(eds.).,Issuesandpracticesininquiry-orientedteachereducation,1991.

教育学案例教学范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育学原理;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一、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原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学原理课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教育学原理的教学内容概念众多,教学内容比较空洞,无法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好。因此,就引入了案例教学法,使得教育学原理不仅仅是传授简单的理论,更让学生了解每个理论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和起到的效果。案例教学法最初的被运用在医学和法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提高教学成果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被尝试性地运用在教育学原理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教育学原理中实践的重要性

教育学原理作为一门指导教育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理论性的学科,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理论,发挥自身的真正作用。对于这种理论性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讲解一些基本概念,但是课程的教学不能只重视理论,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学原理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缺乏实践的情况,能够使得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的重要力量,用实践反复验证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学原理的内容。

(二)提高学生学习教育学原理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在传统的教育学原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运用一些生涩的教育术语和概念,上课的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无法真正理解教育学原理中那些知识的重要作用,表现为学生对上课不感兴趣,不注意听讲。但是如果教师能够运用一些实际的教育学案例来讲解课程,就会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也能够快速融入到课堂中去,积极主动地听讲和回答问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会有所提高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当今社会中,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非常短缺。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中来,使得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在案例的听讲、分析、研究和讨论过程中,能够获得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原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转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但是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原理教学中的真正实施,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本文作者通过翻阅一些参考文献和案例法在实际中的运用,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原理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下面就按照具体的实施步骤,逐步讲解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如下:

(一)案例的选编要合理恰当

案例的选编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关键,好的案例能够科学地反映出案例教学法的具体作用,使得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能够接受和采纳,并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案例在选编过程中有很多注意事项,选择好的案例应该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教师一定要根据教育学原理的教学内容进行案例的选择,在本案例中一定要体现课上的知识和内容,这样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课上知识或者已经学得的知识来分析案例、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第二,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注意案例的难易程度,必须考虑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选编的案例要有一定的难度,鼓励学生的思考和分析,但又不能太大,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内容不能太复杂,最好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能够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综合性地运用。

(二)引入案例时机要准确

引入案例也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在正确的时机引入案例,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认识,做到按部就班地练习,能够及时反映出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引入具体的案例时,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对于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或概念,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案例中的问题,使得学生充分意识到运用哪些学过的知识去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教师可以利用案例中的问题或者矛盾的地方,引出对于课堂新内容的讲解,教师通过先给学生讲解案例,使得学生带着对案例中的疑问来学习本节课堂的最新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开动学生的脑筋,对于课程的讲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针对案例进行一定的讨论

案例讨论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案例讨论,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案例的选编过程中,曾经提到要选择一些难度适中,具有问题和矛盾点的案例,为后来案例的讨论打下基础。在案例的讨论过程中,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在案例的讨论过程中,学生自由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等,学生对于学到的知识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能够听取别的同学的看法,使得每个同学能够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角度看待问题;第二,教师应该把握好案例讨论的方向,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的争论点,剔除一些不必要的讨论内容,同时在学生遇到知识受限的情况时,能够及时给出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向。

(四)对案例作出真实客观的评价

案例评价是案例教学法中的重要一环。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学生和老师要对案例进行评价,案例评价能够对案例进行综合性地总结,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评价的过程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对于每个同学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评价,肯定观点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对于不合理的部分给予纠正,使得学生能够在以后的讨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第二,对于案例评价时,教师需要总结出案例中的主要观点,不需要公布最后的答案,这样才能够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涂荣豹、宁连华、徐伯华、张英伯.中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卢福波、禹明.21世纪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丛书: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梁祝、禹明.21世纪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丛书: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教育学案例教学范文3

班主任教育教学案例

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安庆东部新城新建立的绿地实验学校的憧憬和向往,今年九月我踏入了这所美丽和现代化的学校,并且担任了初一(2)班班主任的工作。

开学的第一周,在经过自己的考察和学生自己意愿的基础上,我迅速成立了班委会和确定了各学科的课代表,学生的座位也固定下来,整个班级在第二周时就进入了正轨。在第二周时我就细心的观察每一个学生,重点是那些不听话和调皮的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管理班级重在两头,两头的学生抓好了班级管理就十分轻松。第三周的时候我就重点建设班级文化,美化和布置教室,规范和教育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班集体的。

我们班有两个学生入学的成绩是班上最差的何凡和唐志成,观察发现他们上课不听讲,作业很马虎,甚至有时候都不能完成。通过了解我才知道他们在小学时就是调皮出名的,家长和老师都对他们束手无策,只能听之任之。知道这些情况之后,我并没有急于找他们谈心,而是召开了一个“新学期,新学校,一切重新开始。”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我首先表达了对于每一个新学生在老师们的眼里一张白纸的思想,然后我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论他们在新学期里如何改变自己,点名让何凡和和唐志成发言,对于他们说出的每一个积极的行为我让同学们热烈鼓掌,最后我说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期待和在注视着他们以后的表现。第二天,我又安排他们担任了班级的卫生委员和财产管理委员,这两个工作本来很多的学生都不愿意干,没有想到他们很高兴的接受了。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每天都盯着他们,以班级的工作为切入点,表扬他们做出的成绩。现在班级管理中事情最多最繁琐事情有了他们的积极加入和帮助,我们班级的管理也井然有序,最让我感到欣喜的是他们不再是在班级里无所事事和淘气的学生。通过和他们交谈,我知道他们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人,平时没有时间去教育他们,所以养成了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于是我就从他们字的书写开始,每天布置一些抄写,让他们把字写工整和干净,经过一段时间坚持和努力,我发现他们的字发生了天壤之别的变化,在班会课上我向同学们展示和传阅了他们的抄写,这次是班级全体的学生不约而同的鼓起掌声。我抓住时机说何凡和唐志成非常有诚信,兑现了他们在第一次班会上的发言,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后来我通过电话和他们的家长进行了联系,告诉他们家长孩子在新学校里所有表现,没有一句批评。家长也感到很意外和惊讶,说以前都是老师告状孩子在学校里犯了那些错误,要求家长如何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他们后来都觉得没有脸面到学校来,在家就训斥孩子,孩子和家长的关系都很疆,家长不得不听之任之。

从他们的行动中我看到了他们正在向着好的和积极的方向发展,我深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教育好一个有问题的学生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心,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独特的个人潜能,我们应该尽我们挖掘他们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一方面。

教育学案例教学范文4

关键词 教师教育 理论案例教学 理论型案例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8.022

The Difficulties and Outlet to Theory Case Teach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Take Education Psychology Course for example

ZHOU Panpan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Shandong 256600)

Abstract Case teaching is gradually used in the field of pedagogy.The research analyses the difficulties to theory case teach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n puts forward thre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heoretical cases: simulation and authenticity, highly fit with theory and heuristic. The researcher tries to explore a teaching model for theory case teaching to achieve for a double win between university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and norm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teacher education; theory case teaching; theoretical cases

实践出真知,教育理论的提出来源于对教育实践问题的探索,其目的是在于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然而当前大学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的“照本宣科”现象导致不少学生形成一种消极认识,将“教育理论学习”与“枯燥空洞”相挂钩,这恰恰背离了教育理论的真实初衷。为改变这一现状,不少研究者聚焦于案例教学,期望通过在理论教学中采用真实、具体的案例缩小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1 教师教育课程案例教学的独特性

案例教学发端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最早应用在商业、法律和医学领域的相关培训教学。目前国内关于案例教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管理类专业教育、应用型较强的中等职业教育、会计审计等、法学、信息技术、中小学部分学科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许立新教授认为,案例教学为学生(即师范生或接受在职教育的教师)提供了真实的、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让学生分析与思考,为学生在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是一种极具价值、值得借鉴的教师教育的新模式。①

笔者认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案例教学与其它专业领域相比有其独特性。第一,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对象的自我求学生涯即独特的案例资源。师范生在求学生涯中经历过真实的教育实践,也体验过很多教育问题,师范生对案例教学中呈现的教育事实具有较高的熟悉度,这一点是商业、法律等其它领域案例教学所没有的。第二,师范生培养中均有实习安排,师范生通过实习再次进入学前教育或基础教育现场,以独特的参与方式体验或观察自然发生的教育事实,在实习中师范生会不自觉地将体验或观察到的教育事实与自我求学生涯中的教育事实进行比较分析,这都是丰富而又独特的案例原型素材。

2 教师教育课程案例教学的类型与特点

索桂芳教授在《面向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高师教育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中根据案例作用的不同,将案例分为教育理论案例和教育实务案例,前者主要是教育理论的运载工具,用于例证和阐明教育理论,后者主要是教育教学能力的训练工具。②笔者认为案例的类型可以根据运用案例讲授的内容特点来分类。教育理论案例主要是指在讲授经典理论时所采用的案例,教育实务案例则是在讲授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组织管理、教学与学习的原则策略等内容时所采用的案例。经典理论一般具有明确的代表人物、清晰的基本理念和完整的体系结构,结构性相对良好,但操作性和指导性不如教育实务。而教无定法,因此教育实务往往表现出“百家争鸣”的现象。基于此,笔者认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务在结构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上存在差异,相应的教育理论案例和教育实务案例的选择要求就会有差异。教育理论案例的选取要匹配所教理论良好的结构性,教育实务案例要匹配所教实务的强指导性和操作性。索桂芳教授分析案例选择策略时也提出类似观点,如果案例教学的目标以掌握基本原理为主,则应选择与所学理论有密切联系、隐含着所要学习的教育原理的理论型案例,案例要与所学理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③以教师教育课程之一的教育心理学为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很多经典理论,如何选择设计与理论高度契合的理论型案例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

3 教师教育课程理论案例教学的困境

案例教学强调案例的真实性,案例读起来像生动有趣的故事,但故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杜撰出来的故事即使再有趣,也不能称之为案例。④许立新在其硕士论文《教师教育的案例教学研究》中提出,所谓案例就是叙述发生在一个真实教育情境中的、蕴含一定的教育道理、能启发人思考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教育故事。⑤具体到理论案例教学,笔者认为理论型案例要基于真实教育情境、同时匹配理论的理念和结构进行设计,即案例与理论的高度契合性。笔者在教育心理学理论案例教学中遵循真实性和与理论的高度契合性进行案例选择和设计,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遭遇了两大困境。

第一,案例的真实性和与理论的高度契合性之间存在冲突,主要体现在案例和理论的结构化水平以及两者所涉及的教育事实范围上存在差异。其一,真实的教育实践情境是问题式的,结构性较差;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理论是经过概括化和系统化的思维结果,体系结构相对良好。其二,案例与理论所涉及的教育事实范围有别。教育心理学理论是基于对诸多教育事实的探索而提出的,范围较广;而理论案例教学中,无论案例的载体是文本资料还是视频录像,其展示的教育事实范围相对有限。

第二,师范生实际理论基础与理论案例教学对师范生理论应用能力的高要求之间存在冲突。案例与理论的高度契合性能够优化理论案例教学的效果,但另一方面也对师范生的理论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原有理论水平相对薄弱,虽然可以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但是通过案例讨论进行理论升华时会出现理论表述专业性不强、理论知识相对零散、理论体系建构受限等问题。理论型案例如何设计才能兼顾案例与理论的高度契合性和师范生的实际理论基础,这一问题促使笔者在教学中展开探索尝试。

4 教师教育课程理论案例教学的模式探索

4.1 理论案例教学之理论型案例的基本要求

优秀的理论型案例创编是理论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优秀的理论型案例应突出三个基本要求:第一,案例具有模真性。索桂芳在研究中提出,在案例教学模式中引人的优秀的案例,往往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事实和数据为根据,并将理论知识寓于案例。案例教学模式重视案例,但不止于案例,还要通过“直观”引出对本质结构的洞察。⑥对教育本质结构的洞察并非只能通过“直观”的教育实践中自然发生的事实才能实现。曹正文在《把握案例教学的几个关键点》一文中提出案例的模真性特点,由于教学时限的制约,案例作者往往按照自己意图基于自然发生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改编,使得案例最终呈现为一个被简化或者优化了的客观实际。也正是这种真实性和模拟性相结合所营造出的教学环境能极大地凸显教学的实践性的特点。⑦笔者认为案例的模真性是创造性改编理论型案例的前提,其中真实性要求教师在改编案例时需要以自然发生的教育事实为依据,而模拟性则是教师改编案例时创造性的真正体现。

第二,案例与理论保持高度契合性。理论的形成基于对诸多教育事实的探索研究,因此理论教学应该着眼于对更多或一类教育事实的分析,而不应局限于单一教育事实。基于此,笔者认为理论案例教学的案例创造性改编应该保持与理论的高度契合性。教师不能仅仅按照教材提供的理论框架进行教学,应该在深度研究所教理论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把握理论的基本理念和整体结构,据此对诸多或一类教育事实进行概括化和模拟化设计,通过创造性改编呈现简化或优化的教育事实,原教育事实只是案例的原型素材。

第三,案例具有启发性。教师教育课程理论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启发学习者透过教育现象洞察教育本质。理论型案例需要在保证模真性和与理论的高度契合性基础上,启发师范生透过案例情境中的角色、行为和事件“反观”自我和真实的教育情境。如笔者在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执教过程中基于“小马过河”进行创造性改编讲授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学生透过小马的经历能够反观自己的成长以及当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2 理论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理论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和设计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需要结合模真性、与理论的高度契合性和启发性三个基本要求创造性改编案例。笔者结合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案例教学说明理论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表1 理论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第一步,领会所教理论的基本理念,确定理论型案例选择的基本方向。

班杜拉认为“效能是一种生成的能力”,⑧自我效能的生成性这一特点突出了个体自我效能感培养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这一基本理念。在真实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每个人(包括老师和学生)都会有“小马过河”中“小马”的经历,当我们接受某种学习任务后,自身之前的成败经验、他人的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的自我效能感。小马接受“磨面”这一任务后,其自我效能感发生了阶段性变化:首先是遇到从来没有渡过的河流时产生的自我设问“我是否有能力成功过河”;其次是在老黄牛的言语鼓励下产生的自我设想“我可能成功过河”;再次是在小松鼠的言语劝说下产生的自我否定“我没有能力成功过河”;然后是在妈妈的言语鼓励下产生的自我期待“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并在实践中尝试过河;最后是成功过河后产生的自我肯定“我有能力成功过河”。可以说小马的自我效能感是在诸多因素影响下逐渐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与所教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理念高度契合。

第二步,建构所教理论的整体结构,对案例中模真性的教育事实合理设疑,并进一步“反观”真实的教育问题。

首先,笔者从妈妈布置磨面任务前对小马目前所拥有能力的评估进行设疑。从“小马妈妈为什么鼓励小马独立完成磨面的任务”。讨论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学生汇报提炼如下:(1)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合理评估后给予适当的任务。小马妈妈自己有过“过河”的经历,所以通过对小马过河的能力进行合理评估后,给予适当的任务,充分信任,并鼓励其独立尝试,增加小马的实践锻炼机会,丰富其自身经验。从教学效果来看,师范生可以就教师的设疑进行案例分析,学生做出的总结与理论的基本理念和整体结构保持较高的一致性。

其次,笔者针对老黄牛、小松鼠和妈妈在小马过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设计问题请学生展开讨论“小马对自己能否成功过河的判断有什么变化,分别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同时笔者根据班杜拉所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生成时的影响因素对案例故事进行改编设疑,引导学生自主挖掘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1)如果在小松鼠之后,另外一匹跟小马个头差不多的小马顺利地从河的对面走过来,小马会有什么改变?(2)如果这是一场竞赛,鼓号声、啦啦队的加油欢呼声此起彼伏,小马作为参赛代表会有什么改变?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总结出的影响因素有言语的积极鼓励、言语的消极暗示、过程中的困难挫折、个体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榜样作用、外界环境、个人的性格等,与班杜拉的理论体系高度契合。

再次,引导学生“反观”当下家庭教育热点问题并进行讨论“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低估孩子的能力,不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某些任务,束缚孩子的发展空间,剥夺孩子自主探究和发现学习的机会。高估学生能力的家长和教师常常表现为对孩子抱有过高期望,给予难度过大的任务,使得学生失败经验不断累积,如果得不到积极的引导,就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无效能感”,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像小马一样的学生,作为教师如何培养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鼓励学生自主提炼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原则与策略。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能够提炼出合理评估学生能力后给予适当的任务、对榜样和自我进行合理的比较评估、正确评估言语劝说的性质和作用、恰当利用外界环境,调控和维持积极的情绪情感等培养原则,表明学生对所教理论具备了初步的应用能力。

笔者认为,理论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所教理论的后续发展,对案例进行延伸设疑。班杜拉在自我效能研究的基础上进而提出“集体效能”的概念。基于此,笔者将案例进行了延伸性改编设疑:马群马拉松比赛现场,刚开始小马们都是热血沸腾的,跑着跑着,参加比赛的小马中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太远了吧,你看我都喘不过气了,我坚持不下来了”,于是有小马停了下来;“算了算了不跑了,我不行的”,又有一些小马停下来……小马们陆陆续续地退出了比赛,只有一匹小马坚持到了终点。当人们为它欢呼庆祝时,才发现原来这匹小马又聋又瞎,它根本听不到同伴们说了什么,也看不到同伴们退出比赛。同学们有什么启发?学生能够结合自我成长经历进行分析,反观真实的教育实践中“我能行”的自我效能感与“我们能行”的集体效能感之间的双向激活以及“我不行”的自我无效能感与“我们不行”的集体无效能感之间的恶性影响。基于此,笔者认为理论案例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疑不仅要关注具体理论的体系,还应全面了解所教理论的后续发展,回归实践进行延伸性设疑,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建立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教育事实。

第三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经历过的教育事实或实习中观察到的教育事实,结合所学理论进行分析。教师教育课程理论案例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师范生这一丰富独特的案例资源。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理论,因此,理论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应该回归真实具体的教育事实,可以是单一的教育事实,也可以是某一类型的教育事实,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5 结语

教师教育课程理论案例教学可以促进高校教师和师范生的共赢发展。从教师的角度看,理论案例教学可以促使高校教师兼顾教学和科研两项基本工作。一方面理论型案例的模真性要求教师广泛搜集教育事实,并充分发挥教学创造性对教育事实进行改编,呈现出简化、优化的教育事实案例的过程可以促使高校教师不断丰富自身一线教育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案例与理论的高度契合性和启发性要求教师深度研究所教理论完整的发展过程,准确把握其基本理念和整体结构,对案例中的教育事实进行合理设疑,引导师范生“反观”真实的教育实践,促进高校教师不断培养自己的理论研究意识和能力。从师范生的角度看,一方面通过挖掘自我求学生涯中的教育事实这一独特的案例资源,可以培养师范生的反思意识和研究能力;另一方面理论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观察分析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专业理论视角。因此,教师教育课程理论案例教学作为兼顾高校教师教学科研质量提升和师范生专业发展的教学模式应该受到重视并推广应用。

注释

① 许立新.案例教学:当代中国教师教育模式的新视野[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1):17.

②⑥索桂芳.面向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高师教育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7(7):72.

③ 索桂芳.面向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高师教育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7(7):73.

④ 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36.

⑤ 许立新.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2.

教育学案例教学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案例教学; 审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63-03

作为一种有效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具有“以案论理、活化教学内容,讨论为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分析、提高学生掌握并应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良好教学效果。[1]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在运用案例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案例教学的深刻认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甚或形成了一些不良倾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的方法特性与实践要求。

一、案例教学的学科源流

案例教学有着特定的学科渊源。①案例一词大约已有100年的历史,作为判例法国家,美国将普通法视为法律原则和规则的渊源,把案例作为归纳法律原则的原始材料。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运用案例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他认为,改变忙于个案跟踪学习的现状,引导受教育者摆脱从案件到案件的经验式思维,法学教学应通过研读具体案例、推广个别决策来归纳与总结法学的理论逻辑,通过对法律规则的一般化理解进一步把握美国法律和法律背后的精神实质。1910年,美国所有居于领衔地位的法学院都开始使用“案例教学”。

继法学院之后,哈佛商业管理研究生院开始采用案例方法,一些工商管理行业人员走进课堂展示管理问题,并提供了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诸多方法。最初,案例教学在法学与商业教学的应用上进展较为缓慢。1919年,受过正规案例方法训练的德汉姆担任哈佛大学商学院院长。他认为,商业课程应以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为中心,案例教学在管理情境中有被加以运用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在德汉姆的努力推动下,案例教学在哈佛商业教育中不仅占据了重要地位,还建立了具有规模的案例教学管理系统。20世纪30年代,案例教学从最先运用于法学和医学教育,逐步运用到管理学和其他学科领域。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传入我国,成为各门学科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并形成了一股案例开发的热潮。

二、案例教学的方法特性

现代教育学认为,案例教学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传授教育对象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方法,并由此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最根本的要求在于通过案例资源的开发应用,设定、模拟、重现、复制现存的生活场景,引导、激励、帮助学生介入案例场景并积极参与讨论或研究,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并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组织的情境性。所谓案例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素材而编写成的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在案例教学中,案例通常以叙事的形式呈现,它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人们编制案例的明确目的是为了进行充分的讨论,在案例描述中一般都不加入编写者的评论和分析,编写者仅仅原原本本地描述事实发生的情节和过程。在案例教学中,案例应能够比较客观而多维地承载事件发生的背景、参与者和大量的细节等信息,力求情境的真实性,以引发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对案例进行主动的分析和解读。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直接取决于教育对象能否在教育者指导下介入案例教学,依托案例探究建构学习共同体,并达成获得新知、自觉学习的美好愿景。

教学目标的内隐性。在案例教学中,教育者不能简单而直接地向教育对象说明教学目标,而应在营造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塑造教育对象的案例角色,使之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分析、思考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转化。案例教学既包括以教育者、教育对象互动为特征的外显学习,更包括大量的以不知不觉接受为特征的内隐学习。在案例教学中,案例充当了教育主客体理解教育环境和分析教学内容的触媒,案例在经过教育者精心选择、设计并呈现之后,案例教学将可能由有意识的教学设计转化为无目的的、自然发生的教学事件。教育者能否有效主导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分析案例,通过案例研讨不断丰富对知识与学习本身的理解,成为拓展与深化案例教学的行动指向。

教学效果的生成性。由于案例是作为教学媒介为学生提供借鉴和引申的范例,面对同一个案例,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观察视角和分析方法,案例教学的效果不是预定的,而是生成的;案例教学的结论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在本质上,案例教学不只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在动态中生成的有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的单向讲授不同,案例教学不在于刻意寻求唯一不变的答案,而在于以案例为教学载体创生一种丰富的教学情境,促进教育和学习过程的持续发展。案例教学体现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过程,其要旨在于通过启发式、亲验式学习分享案例分析的信息和结果,分析和解决案例情境所包含的矛盾,在教与学的矛盾生成转化中实现思想认识的同化与顺应、跃迁和提升。

三、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的现状

在学科的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通过呈现问题情境,分析讨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某一基本原理或思想观点。“05方案”实施以来,各地高校广泛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效。[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如何编写案例、开展案例教学、建设网络案例平台以及开发多媒体教学案例取得了丰硕成果。案例教学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成为大多数学生喜欢的授课方式。案例教学的开展培养了一支擅长案例教学的教学团队,形成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的基本原则、操作模式、教学评价的基本认识,积累了案例媒介的多样化、案例效果评价的多元化、案例资源开发的课程化等基本经验,为进一步推广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成果和经验奠定了基础。

然而,综观现状,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在有力改善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存在着被简化为事例论证,泛化为生活碎片,固化为教育程式,异化为灌输教育的突出问题。

正如列宁曾经指出的,“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3]。由于在案例教学中缺乏方法论意识,一些教师将案例教学机械地理解为举例说明,案例教学被简化为事实和材料的堆砌。作为案例教学被简化的表征,许多无丰厚思想理论内蕴的日常生活事件被泛化为教学案例。由于案例不具备现实性、典型性、思想性、教育性、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失去了学科个性,不能发挥主导课堂生活和引领课程文化的作用,案例教学甚或变身故事沙龙、小品欣赏,游离了服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视域。

在案例教学的简化和泛化中,思想政治教育固化出一套刻板的原理加事例的教育程式。一些教师缺乏敏锐的理论洞察力和全面的思维应变力,不能充分考虑和处理思想理论与案例的合宜性与复杂性,使得案例教学成为万能的例证教学。长期的程式化案例教学排斥了思考、交流、碰撞,不仅带来了教育者的审美疲劳,使他们无从获得课程生活与专业成长的情感体验,也因其忽视了案例教学的深度开发而产生了受教育者的接受疲劳。在传统的思维惯性支配下,一些教师仍然将受教育者当作知识接受的“容器”,只关注教育的结果而忽视教育的过程,常常将结论作为教条和约定,用灌输和辩驳取代沟通和对话。或陷入狭隘经验主义,就案例谈案例,忽视案例与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或随意拔高与任意夸大案例的教育功能,将牵强附会当作理论注释,使案例蜕变为艳丽而浅薄的课堂花絮。

四、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的深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没有固定的教育程式,只有通过创建流动的课程生活,引导受教育者体验和感悟教学案例中隐含的深层意蕴,才能不断提升教育者的教育智慧,促进受教育者关于课程知识的内化。案例的精心选取、多维应用、立体呈现及其过程评价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案例资源的开发利用、评价反馈成为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

努力把握案例折射理论逻辑并反映思想理论内涵的总体性。“案例”不是“事例”,而是具有一定情节和理论逻辑的事实与知识,包含着具有真实性、问题性、目的性、典型性、陈述性等诸多要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的表达、阐释、追问,分析思想与行为中存在的各种困惑,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这些案例应当是“能够说明、证明这门课程所涉及到的理论、原理、观点以及制度、方针、政策科学性和理性,增进学生对这门课程内容的认可、接受和理解的例子”[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案例“作为矛盾聚焦点的事实”有着较为完整的理论内涵和理论逻辑,它可能是反映社会基本属性和根本矛盾的“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的事实”,也可能是反映社会矛盾尖锐化和对抗程度及其病根和问题所在的“最反常、最病态、最不尽情理和最不可理喻的事实”,还可能是预示着社会矛盾发展趋势的“大量出现、且不断增长并具有普遍化趋势的事实”。[5]

充分实现案例创造教学情境并贯穿思想教育过程的动态性。案例教学是师生围绕某个特定的案例展开相互作用,共同对案例情境中包含的疑难问题进行研讨与分析,以求解决疑难问题,做出相应决策的过程。因此,一个案例要成为有效的教学触媒,必须能够创造教学情境并贯穿整个教学流程,“将读者带到一个充满目的性、不确定性、偶然性、随时要作出决定的熟悉环境中”[6]。在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案例在充分利用中活化为丰富的教育生活并物化出崭新的思想观念,教育者必须培养案例选择、案例呈现、案例分析方面的教育智慧,精心构筑以教学案例为基本元素的课堂生活。尤其是,在案例的表达上,不能平铺直叙,枯燥乏味,要引人入胜、跌宕起伏;在案例的呈现上,要采用精品课件、教学故事、大众传媒、网络媒介等多样化的载体,使案例真正成为“教学心灵的故乡”。

深度开发案例创造教育生命的生产性。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和认知失衡理论。作为师生共同的课程体验,案例教学不仅要激活概念与理论,还要在交流研讨中增添新的理论内涵,使最初的理论得以深化、延伸。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认知结构发生改造和重组,并各自从案例方法的运用中获益。[7]案例的深度开发反映了案例教学的生产性特征,为了创建教学相长的学习共同体,教育者在案例教学中将面临着理论争鸣、思想交锋、社会矫正等复杂的教育冲突。随着案例教学的发生发展,教育者必然要总结和反思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评价情况。这些反思和总结促进了现存案例的分蘖再生,形成了以既有案例教学为支持的新的教学案例。一个作为“教学问题源泉”的案例经历着案例设计—案例教学—教学案例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在深度开发中转化为“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8]。同样,正是这些被深度开发的案例,催生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专业意识,丰富着受教育者发现学习的情感体验。而这一切,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的生命力和有效性所系。

注 释

①一些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可以溯源到古代的教育实践。如,祖嘉合认为,“孟母三迁”、“孔融让梨”、“车胤萤囊”;邹文认为,庄子是案例教学的鼻祖(参见:祖嘉合.思想道德教育案例分析若干问题探讨[J].教学与研究,2002(11);邹文.简析庄子的案例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5(9).)。而从学科和有效教学模式的视角进行溯源,教育学是案例教学的理论原点,现代法律和工商管理无疑是案例教学的学科渊源。

参考文献

[1] 戴艳军,等.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15.

[2] 戴艳军,杨正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经验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49-52.

[3] 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4.

[4] 姚洪越.关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案例定义的争论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64-66,73.

[5] 侯惠勤.方法论的四大基本命题辨析[J].哲学研究,2010(10):3-5.

教育学案例教学范文6

关键词: 任职教育 案例教学 军队院校

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推进和使命任务空间范畴的不断拓展,对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作为一种成人继续教育的特定形式,成为对受训者进行知识的更新、弥补、拓展,以及技术和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逐步成为军事教育的主要模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员创造性地学习,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员快速决策的能力。在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实施案例教学可以扩大知识来源,优化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一、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特点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是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特定形式,属职业教育、学历后教育,是指军队培训机构对完成学历教育的受训者进行教育,使他们通过学习得到知识的更新、弥补、拓展,以及技术和能力的提高,以增强其自身的素质,为当前或今后适应任职岗位的需要做准备。与生长干部的学历教育相比,任职教育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一)教学对象具有多元性

任职教育学员经历了系统的学历教育,有过部队岗位任职经历,并构建了具有个性特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生源结构复杂,个体差异较大。首先,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不同的军种和部队,他们的保障任务、保障环境、工作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决定了他们在入学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上呈多样化。其次,参加培训学员在学历层次、文化基础、专业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历上有大专、本科、研究生,文化上,有文科、工科、理科,专业上,有军事专业、政工专业、后勤专业,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决定了他们在成才需求上呈多元化。另外,参加任职学员年龄差距较大,老中青都有,社会阅历不同,这也决定了他们在价值取向上呈多元化。

(二)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

任职教育是以岗位任职能力为导向的,学员一般在校时间较短,多则一年,少则一两个月,教学实施中应坚持“能力本位”的原则,要求学员学了就会做、顶用,所学的知识很快能在部队工作中发挥作用。因此,教学内容不宜按学科细分,也不宜过分追求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侧重知识的实用性、针对性和综合性,注重选择对部队建设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岗位任职带有普遍性的难题、任职发展带有前瞻性的课题进行横向综合、纵向贯通,力求理论与实践不脱节,现实与发展相衔接。

(三)教学方法注重灵活性

任职教育属于学历后教育、成人教育,学员一般年龄较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和传授式教学方法显然不合适。所以,在教学方法手段上应该注重灵活性,积极采用适合成人教育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式教学等。案例教学通过建立一种以学员为主体、平等民主、情感交融、启发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引导学员积极思考、自我监测、多向交流,从而调动学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在学习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

二、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员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这些特定情境(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处理方案,从而提高学员创造性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2]。哈佛商学院将案例教学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简单地讲,“案例教学实质上可归为一种研究性学习”[3]。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包括案例选编、课前准备和课堂实施三个主要环节。

(一)案例选编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本材料,精心选编一些合适、恰当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当前,有关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各类经典战例汇编、战例集出版不少,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案例集较少。选编案例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针对性是案例选编的首要原则。选编任职教育的教学案例,必须根据任职教育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事例,特别是现代战争中关于一些新理论、新技术、新战法、新训法及新装备运用,以激发学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的兴趣,加深学员对案例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认识。

2.问题性原则。问题性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征。案例教学以案例中的问题为起点,以问题表征和问题解决为指向。案例中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问题的答案也应该是多元的,不必刻意追求唯一性和标准答案,允许学员提出多种合理方案,以激发学员的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锻炼学员在各种情况下分析问题和作出决策的能力。

3.军事性原则。案例教学把理论学习与训练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任职教育教学案例离不开军事实践,经典战例是其重要基础,但案例不等于简单的战例,它包含对典型战例的借鉴、模仿、移植、创新,以及从军事问题和军事现象入手,提出解释的理论来指导学员分析环境、局势变化规律,训练处理军事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员现代化的战略视角。

(二)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的灵活性、多变性,要求教员具备很强的案例组织能力。在案例讨论前,教员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1.明确教学目标。案例教学同样是传授知识的过程,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学员获得新的概念、树立新的观念、学会新的方法。案例教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更加注重学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决策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等。教员必须深刻领悟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2.选择教学案例。好的案例不一定是合适的案例,只有适用的案例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选择教学案例时,一方面要考虑是否适合教员自身,即教员能否对案例所涉及的知识完全掌握,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能否具有相应的解决和处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考虑案例是否适合学员,是否超越学员的知识及能力范围。对于初级任职培训,可以选择侧重传授知识、理解概念的基础性或中等难度的案例,对于中高级任职培训,可以选择侧重找问题、分析问题、如何决策等大型复杂的综合案例。

3.设计教学环节。实施案例教学的课程,一般应有3-5名教员组织课程小组,共同开展课程设计,编写教学准备手册。教学准备手册主要反映教员如何开展课堂讨论,内容包括教学目的、关键问题确认、开篇提问、案例总结等主要环节。编写教学准备手册,可以使教员熟悉案例的背景、事实、数据,明确案例应传授的知识,掌握课堂讨论中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等。

4.布置教学环境。有效的案例教学要求建立配套的案例讨论室和案例教室。案例教室的布置要符合交流的需要,特别是课桌椅要布置在不同的阶梯上,成环状摆放,便于交流。板书仍然是案例教学最重要的媒介,可以根据分组情况,配备6-8块黑板,教员在课堂讨论中,根据学员不同主题、不同观点的发言,用精练的语言记录在不同的黑板上。另外,多媒体、幻灯片、录像带等也要考虑周全、布置合理,恰当地运用,增强教学效果。

(三)课堂实施

案例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组织好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重点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1.个体自学。案例教学中,有关知识的讲解不再是教学的重心。但是,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员需要简明扼要地讲授与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者让学员自己阅读一些教材和参考书。另外,教员要对案例的种类、性质、内容、问题和对分析评价的要求等进行必要的介绍,并连同案例发给学员,要求他们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包括记住案例中的关键数字,回答案例后面的提问,准备好自己的建议方案等,为下一步小组讨论做准备。

2.多种形式讨论。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可以采取先小组讨论后课堂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员仅仅是“导演”,对学员的观点不作或少作评判,也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当讨论脱离了主题时或在某些细节上纠缠不清时,教员要及时加以引导。把讨论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这是使案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性环节。

3.案例总结。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员需要进行课堂总结和点评,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观点。教员在总结中,不要简单对案例做出结论,而要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有争议的问题,给以澄清,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引导学员进一步地深入思考,对学员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正确观点予以表扬,对欠缺之处予以补充。总结阶段是学员向教员及同学学习的好机会。从个体自学到小组讨论到课堂讨论再到教员点评,是学员对案例认识的不断深化、教学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

四、结语

案例教学的采用,并不是对其他教学方法的完全否定。案例教学要求学员首先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对理论知识透彻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开展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以达到教学目的。任职教育属学历后教育,学员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岗位任职能力和社会经验,因此,案例教学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展现,而在学历教育和基础教育中,案例教学的优势只有在与传统教学相互补充中才能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