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理论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科理论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科理论知识

产科理论知识范文1

简言之,就是科技项目管理中项目的确立。知识产权评估工作应当坚持“紧扣需求、分类评议、讲求实效”的原则,促进知识产权科研立项评估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紧密融合,并最终为项目规划、政府决策和技术研发提供决策依据。在立项阶段,知识产权的各个种类,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权、集成电路布图涉及专有权、植物新品种权等都应当成为被研究和考虑的因素。知识产权评估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查新检索,而是一项贯彻到科研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量技术、法律、经济、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作者认为,以下应当成为科研立项中知识产权评估的主要内容:一是项目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包括权利类别、数量、法律状态、保护期限等;二是项目已有知识产权权利主体的合法性与权利稳定性的分析;三是项目涉及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主要技术的专利检索分析报告及其说明;四是项目预计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可能性;五是项目可能与他人知识产权发生权利冲突的风险分析;六是项目承担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状况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由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涉及的知识产权类别较多,技术领域广泛、专业性强,且知识产权的预期产出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这些评估内容既可以由项目申请主体提供,也可以由决策部门委托相应的中介服务机构或者信息服务机构提供,必要时应当组织专家团队和市场运营专业人员开展专题论证。

2建立健全科研立项中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体系

科研项目主管部门应参考知识产权评估意见,充分考虑知识产权因素对项目的影响和潜在风险,适时调整项目决策。同时,从政府层面,应当逐步建立健全科研立项中进行知识产权评估的制度体系,确保知识产权评估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2.1建立知识产权评估制度体系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了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工作,主要是服务于重大经济项目投资、重大科技计划制定实施、人才引进、企业并购、进出口贸易等活动。目前,贵州、浙江等地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要求,出台了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的实施办法。2010年,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等规定,一定程度上为科研立项的知识产权评估提供了依据。作者认为,科研立项的知识产权评估,也应走法制化的轨道,应当适时制定科研立项中的知识产权评估办法,对知识产权评估的具体条件、评估主体、评估程序、评估内容、评估意见的运用,以及因未评估而导致国家科研经费重大损失的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2.2加快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人才的培养整合资源,针对相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评估中介服务机构,鼓励通过联合培养、远程教育、专题培训、国际交流等方式开展项目评估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建立能够提供高质量专利分析和知识产权评估服务的人才队伍,逐步建立知识产权评议专家库。鼓励和支持高校在知识产权学历教育中纳入有关项目知识产权评估的教学内容。

2.3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研发活动是科技活动的核心和创新之源,政府对科研项目的财政支出能够发挥政府对自主创新的规划和引导作用。企业作为科研产品与市场研发的市场主体,是承担科研的中坚力量,也是科研项目重要的申报者、承担着和执行者,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能力直接决定着科研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益。因此,要站在为行业产业发展“导航”的高度,不断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能力,培养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引导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贯穿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企业科研部门要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法务部门协调配合,在科研项目申报之前进行充分的知识产权论证和风险评估,提高科研项目申报水平,抢占技术制高点。

产科理论知识范文2

[关键词]科研院所 知识产权 管理 问题 原因 对策

引言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也称智力成果权,它指的是通过智力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这种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割,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财产权是智力劳动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智力劳动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是人的心智、人的智力的创造,是人的智力成果权,它是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领域从事一切智力活动而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

1 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自身的缺陷

1980年我国才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4年才开始实施第一部《专利法》。目前虽然已经制定了较为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并应实际之需作过调整和修改,但是,我国的《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表现出一些本身的不合理性。例如,专利法规定的专利审批期限过长,专利费用过高,导致科研院所往往因害怕在专利申请中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浅尝辄止。实践中,专利审查机构由于不受期限的约束,常有任意拖延专利实质审查时间的情况出现。专利的审查期限过长往往使得申请的专利技术丧失先进性,损害了申请人的利益,打击了申请人的积极性。

1.2 知识产权司法机关执法不力

法律的保护不仅在于立法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依赖于有力的执法。然而调查表明,科研院所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指责更多地集中于司法机关的执法不力。法院与仲裁机构在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处理中无法达到及时、正确的裁断要求,使得侵权纠纷中无法及时确定权属,打击侵权行为。这里除了由于司法机构、组织制度原因造成的工作作风拖沓、办案效率低下问题,同时也有司法机关人员的专业知识欠缺的原因。

1.3 中介市场很不完善

市场经济中,中介机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知识产权管理这种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的市场中,专利机构应发挥应有职能。知识产权机构不仅可减少科研院所申请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还可抓住侵权行为的要害,收集有利证据打击侵权。然而我国的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缺乏,人员素质难以满足相应需求。

1.4 科研院所自身知识产权管理意识不强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比较晚,知识产权管理意识比较弱。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4.1 科研院所能真正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在内部建立知识产权制度、运用制度为自己的技术开发和科研院所发展服务的还不多。

1.4.2 专利的申请量少,质量不高。⑧知识产权的管理大多停留在保护层面,还没进入资本化运作。

2 原因分析

2.1 科研院所行为方面体现出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科研院所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即科研院所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行为方式及结果。例如,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缺少主动性,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缺少战略等。原因之一是过去体制的惯性影响。我国过去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成果管理体制,转向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制的时间较短,人们还受过去成果管理体制的惯性影响,从而对知识产权管理缺乏了解和认识,取得的研究成果往往不是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而是以等方式处理。原因之二是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完善,削弱了科研院所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取得的收益,导致科研院所缺少进行知识产权管理的积极性。

2.2 制度方面导致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面的分析表明,制度缺陷是我国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更深层次原因,其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那么,造成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方面缺陷的原因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制度的形成进行分析。制度不是天然就有的,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路径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前者是指一群(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后者是指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自发性制度变迁通常也需要政府行动来加以促进。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在获利机会的诱导下利益各方长期博弈的结果,其变迁是缓慢的,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则可由政府直接颁布法令实现。而且,如果诱致性创新是新制度安排的惟一来源的话,那么一个社会中制度安排的供给将少于社会最优。因为自发性制度变迁通常也需要政府行动来加以促进。科研院所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的形成主要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也是我国科研院所内部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目前仍不健全的原因之一。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的外部环境则主要是强制性变迁,依靠政府颁布的法令。然而我国政府过去阶段的任务重心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政府本身的机构改革有些滞后,这造成一方面立法不完善,另一方面政府机构效率低下,执法不力降低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作用。

3 政策建议及对策

3.1 政府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上要发挥更大作用

第一,政府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方面的交流,了解世界知识产权法律、政策方面的新进展。从而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制定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和法律。

第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涉及的法律法规较多,知识产权本身的专业性很强,使得这方面的执法难度较大,而我国执法人员的水平也有待提高。

第三,政府可引导和加强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建设。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对中介市场加强管理和指导。并逐渐放开,通过行业自律和市场化运作,促进知识产权中介市场的完善。

3.2 科研院所应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

第一,科研院所领导要增强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战略研究,并与科研院所业务战略和技术创新工作紧密相结合。

第二,科研院所要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配备专门的人员,并受科研院所决策层的直接领导。这一部门的职能是制定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其实施情况;负责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工作,开展知识产权管理的策略研究;负责科研院所员工的知识产权知识培训等。

第三,科研院所应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加强对员工知识产权管理知识的宣传与培训,把知识产权管理意识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另一方面,还要学习和引进国内外科研院所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利用专利文献,为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与运作提供指导。

产科理论知识范文3

1 在妇产科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技能训练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也越来越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性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妇产科学作为一门外科性的临床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内容过多,但实际安排的课时量较少,而且没有足够的实验训练时间,实习期较短,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对学科的了解程度不够。因此,在进行妇产科学教学时,学校要在保证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目前,我国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护士上岗考试等专业性考试都对实践技能操作有着一定的要求。另外,医学专业在进行课时分配时,总会将妇幼、助产专业理论与实验课时控制在1:1,而临床专业则控制在2:1,这充分显示了医学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性。

2 加强妇产科学教学实验技能训练的相关措施

在妇产科学的实际教学环节中,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训练:

2.1 制定实践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针对不同专业制定出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操作项目考核与评分标准。采取随堂抽查、期中测试、期末抽考等形式,记入妇产科总成绩。对学生严格要求,使学生重视每一次实验课,熟练掌握每一项操作。

2.2 充分利用实验课进行技能训练 要求学生明确技能操作的目的,学会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规范各种操作规程;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各种器械。做到认真听、仔细看、反复练,为今后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产科检查中腹部四步触诊及骨盆外测量,平产接生,妇科常用检查方法,计划生育手术等操作都在实验室模型上进行模拟操作练习,达到初步掌握操作方法步骤。要求认真分组,专人指导,手把手矫正后进行测试,以提高达标率。

2.3 合理安排临床见习 临床见习是学生与临床接触的第一步。见习分组以每位学生都能有1-2次听、看和做的机会为准则,一般4-5人为一组。见习中要求学生熟记理论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德风尚。如学到“妇科病史及体格检查”一章时,带学生到妇科门诊见习。初次接触病人,学生不知道该问什么,怎么问?做什么?可以先听老师怎么问,按什么顺序问。然后带教老师细心诱导学生,注意少用医学术语,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逐步掌握主诉、现病史的采集,做出初步诊断、处理,进而完成门诊病历的书写。同时学生应仔细观察老师做各种妇科检查,遇到典型病例听老师讲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效果很好。

2.4 采用病案讨论,巩固理论知识 选取典型病例,打印后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病例,然后提出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如当学习到“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一章时,先让学生熟悉病史资料,提出问题:该病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主诉、现病史)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初步诊断、发病机理)还需要哪些检查支持你的诊断?(辅助检查、鉴别诊断)。接着提供查体资料及辅助检查资料,逐步把学生领入诊断程序,使学生逐步掌握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发病机理、鉴别诊断,使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衔接。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学生积极思考,在讨论中获得锻炼。通过分析、讨论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5 安排实习前专项训练 在下点实习前学校应安排1-2周时间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强化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妇产科门诊、住院病历书写格式;妇产科常用检查的操作方法;常用手术器械名称及其使用方法等;以便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为实践技能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2.6 合理运用辅助教学手段 利用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多媒体教学,动画、声色并茂,演示分娩过程、新生儿处理方法、会阴切开等妇产科手术过程。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手术过程,学生乐于接受,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了理论知识,弥补了学生多,进入产房、手术室见习参观困难的不足。

产科理论知识范文4

通常实习生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只学习过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如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等。在讲解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时采取现实病例作为小讲课内容,教学中鼓励实习学生积极发言,积极向主讲老师提问题,师生之间相互探讨,从而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法。

2组织讨论

教师在进行小讲课时,多采用现实病例进行分析、讲解,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讲解患者从入院时临床表现、诊断分析、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采取的治疗方法及理论依据、该怎样去进行预防,实际病例紧密结合课本理论知识,并拓展讲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前沿性知识。又如子宫颈癌,选择实际病例,其病理改变、转移途径、临床分期、怎样分期、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案、预后情况进行分析讲解。并多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多思考、进行讨论,遇到疑难问题主动去看书、查阅资料,不断强化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由老师总结、点评。

3总结评价

通过病例分析,最后主讲老师把零乱的知识[3]点进行贯穿联系、归纳总结,并强调本次小讲课重点内容。教师必多采用鼓励、表扬为主的语言进行总结、点评,提出缺点时注意语言技巧,如“通过这次锻炼,相信下次你一定会讲得更好”,又如“如果……再加强一些就更完美了”,学生的讨论也能反映临床教师带教的薄弱环节,也反过来督促带教老师去学习和提高,甚至有时从学生的讲课、回答中学到自己未曾学到过的东西,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4讨论

4.1培养医学生临床综合技能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新的医疗形势要求临床医生对医疗和科研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因而在许多教学医院,部分医生的教学意识越来越淡漠,重医轻教的现象日趋严重。根据医学职业特点,妇产科室系统开展临床小讲课,不仅有利于学生强化、巩固理论知识,加强了师生的互动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感情,还注重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综合技能的培养,今后加强以学生为主讲的小讲课,促使学生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积极备课,由此形成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临床小讲课模式已成为妇产科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

4.2提升医生授课综合能力

近年来,小讲课教学法已在临床教学中逐渐推广应用,不断提升临床教学效果和质量。妇产科临床小讲课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对小讲课模式的实践,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将不完善的地方及时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和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小讲课的开展,涉及教案撰写、妇产科专业理论知识、文献检索、网络信息搜索、课件制作和使用,语言表达、沟通技巧等知识[1],提高了医生授课综合能力,完善了带教老师的知识结构,激发了带教老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促进了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妇产科教学能适应学生的需求,适应现代妇产科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合格的实用型人才。

4.3小结

产科理论知识范文5

目的:探讨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妇产科实习的护生38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名和观察组19名,然后将两组护生进行出科前的基础护理知识及护理操作进行考核,进而比较两组护生的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基础护理知识及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护生带教应用逐步递进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使护生更熟练的掌握妇产科理论及操作,对妇产科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妇产科;逐步带教模式;护生;应用效果

医学类专业是一类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并重的的学科,所以医学生在学校学习了大量专业基础理论之后,需要把理论投入到实践,让理论指导临床。所以要通过临床上的大量实践操作,最终把理论变成临床技能。在这样的转变之间,临床带教是连接二者的桥梁,一方面要加强和巩固医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使得他们可以掌握临床应用中的很多技能和经验,提升对理论的理解,使得理论和临床能够融会贯通,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妇产科护理操作项目不同于其他科室较为特殊,而且需要学习和掌握较多最新的知识点,因此,护理带教过程中,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关键,同时要让护生更能适应该科的护理工作。本组研究中对2016年8月份于慈溪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实习的护生采用了逐步递进教学模式,即基于不同带教对象能力之上进行由浅至深的针对性护理教学[1],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护生38名(均为女生),均为同一学校同一年级护理专业学生,随机选取其中19名学生为观察组,该组采用逐步递进教学方法,另外19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两组护生在年龄及学历等方面情况类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观察组采用逐步递进的带教模式进行临床教学,也就是先对每位护生的能力与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然后根据对他们的评估结果制定适合自己的带教计划,由浅入深,即个体化带教,然后对临床教学知识的难度进行个体化调整,使之能够符合每位护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全面提升护生实习质量。对照组则采用照常规的带教模式,只对护生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两方面的教学,即对全体护生的整个实习过程制定一致带教提纲,然后将每部分内容分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两部分进行带教。一个月后,对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进行考核并评分。②评分标准:优秀为90分以上,良好为80~89分,一般80分以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评分,进而比较分析两组护生不同带教方式效果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护生考察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带教前后妇产科理论理知识及实践操作评分结果数据为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处理,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行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后,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考核评分高的人数比对照组多(P<0.05)。见表1.

3讨论

逐步递进的带教模式使临床教学更有针对性,计划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3.1激发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护生刚离开校园,少了学校的约束,思想不定性,难免会变得迷茫,在临床学习过程中少了方向性,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怎么学,不知道该学什么,每天以为只是完成带教老师教给的任务就行[2],简单盲目干活。因此这种带教模式很适合这些刚出来的护生们,由于逐步递进教学法是个体化的教学方式,每个护生都有着自己的问题和困惑,这就要求护生们通过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寻找答案,在完成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寻找答案能让护生们感受到经过自己努力后有所收获的成就感[3]。从护生们反响来看,大部分的护生很认可这种教学模式,认为相比于常规的教学,逐步递进教学更加让人轻松活跃,积极有效,更愿意自主学习,而不是灌注式的教学,每个计划都具有针对性,能够有效解决护生们临床所遇的各种问题,从而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3.2拓展了护生的临床思维

在常规的带教方式中,主体是老师,所有护生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对护生下达其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的命令,护生也只是将学习当做一种作业,作业完成之后就不会再巩固和完善自己,只是应付式的学习。逐步递进式教学的主体是护生,带教老师起到的只是引导和纠正的作用,护生想要获得更多的新知识,必须是由他们自己完成,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或者通过大家分析讨论,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大大拓展了护生的思考能力。这种带教模式也提升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临床的学习兴趣,再没有带教老师说之前,就会主动预习新的理论知识。组成讨论小组,针对收集相关病例中的护理技术,进行讨论[4]。此外,带教老师给护生讲解和介绍新的护理内容,比临床授课显得更有针对性,因为可以结合临床上的相关病例,让护生学习起来能够形象具体,不会像以往课堂那样抽象,显得枯燥无味,会让整个教学变得活跃起来,护生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3提高对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在妇产科进行逐步递进带教模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运用以往在学校学习的的理论知识,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不断地巩固,加上带教老师结合临床上具体的病例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如果不懂,事后可以有针对的温习或者查阅资料,这样反复记忆能够增强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且更加稳固,避免了临床与理论脱节现象的发生,使他们对相关护理知识及实践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

3.4提升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

因为逐步带教模式是个体化的教学,老师必须清楚自己带教的每个护生的优点及缺点,临床教学中要求有针对性的教学,不是撒网式的讲解,应该根据每位护生的不同情况,有的对某个知识点掌握了,有的没有,对没有掌握的进行重点解析。而且带教老师要教育他们,护士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打针输液,只有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收获才能比别人多[5],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且能提升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护生在临床实践的同时,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是老师也不可能一一解答,老师遇到自己不能解答的,也能自己去查阅文献,与学生们共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从而进一步提升临床的教学能力。

3.5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护理人才

现在的大学生的质量大不如从前。医学院校的学生也如此,几年本科下来,到了临床还是不能很好的胜任,加上现在临床的上还是原来常规的带教模式,使得实习的效率和质量不是很高,甚至还是没有完整临床思维。相比之下,逐步递进的带教模式就显示出了优越性。个体化的教学适合每一位临床实习的学生,它是根据你个人的不同情况而指定的属于自己而别人不适合的教学方法,当然属于自己才是最好的,告别常规式的那种乏味的实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利用每位护生的价值,挖掘他们身上的最大潜能,使每位实习生的价值得以体现,这样必然会提高实习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

参考文献

[1]袁莉,袁玲,胡晓鹰.逐步递进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8):96.

[2]严光容,程霖.临床路径在妇产科中专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护士,2016(9):163.

[3]杨伟红,右天明.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J].江西教育,2011,44(22):78-79.

[4]杨小春.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6):122.

产科理论知识范文6

1.1成立领导协调小组

本研究课题领导协调小组由5名组员组成,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主要负责拟定研究主题,编制专家咨询表,遴选咨询专家,以及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1.2遴选专家

根据Delphi法的特点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对象,拟订选择专家的条件:(1)具有高级职称临床产科医疗和护理专家,包括高级职称助产士和高级职称医师;(2)从事专科、本科的妇产科护理教学15年以上,并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育者;(3)具有助产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4)熟悉妇产科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或长期从事妇产科护理学专业教育研究;(5)愿意参加本研究并回答专家函询问卷;(6)能保证在课题研究的时间内持续参加本研究的几轮函询。本研究依据遴选专家条件,共聘请了专家20名,分别来自10个地区的10个单位(4所医学院校,6所三级甲等医院),且分别来自妇产科临床护理和医疗教学医院、大专及本科妇产科护理专业教育及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临床带教老师等领域。专家组成员于本课题研究内容相关性较好。

1.3初拟指标体系草案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妇产科护理学理论和临床教学的情况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后,研究小组成员制定了专家函询表,包括说明信、问卷正文及专家基本信息。初步将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分解为6项(表1),二级指标23项。专家按照Likert5级评分进行评价。(最重要赋值5分,最不重要赋值1分)

1.4专家咨询

在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草案基础上,课题领导协调小组设计出专家咨询表及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亲自发放或E-mail方式发放并回收专家咨询表。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3和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用频数、构成比、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权威程度用指标的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及协调系数表示。缺失值处理:及时审核咨询表信息,减少缺失值的出现;对出现的缺失值,赋予均值以减少数据的损失。

2结果

2.1专家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两轮函询的14名专家均为副高级或以上高级职称,职称结构:教授、主任护师、主任医师共8名,占57.14%;副教授、副主任护师、副主任医师6名,占42.85%。年龄结构:30~39岁1名,占7.14%;40~49岁9名,占64.28%;50~59岁4名,占28.57%。学历结构:大专1名,占7.14%;本科10名,占71.42%;硕士2名,占14.28%,博士及以上1名,占7.14%。

2.2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2.2.1专家的积极程度

积极系数主要反映在专家函询表的回收率上,回收率的高低能说明专家对该项目研究的关心程度,也是进行专家咨询的关键。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函询,两轮均发放专家函询表20份,每轮均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每轮函询均认真完成表格,部分专家还对指标内涵及指标分级提出建议和意见,并通过书面或来电等方式针对一些问题给予指导和探讨。

2.2.2专家对本研究课题的权威系数(Cr)

Cr取决于专家自评熟悉程度(Ca)及判断依据(CS),Cr=(Ca+Cs)/2,一般认为Cr大于0.70即为信度较好。本研究中Ca=0.92,Cs=0.84,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

2.2.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分析

协调系数反映全部专家对全部指标评判意见的协调程度,用W表示,W越接近1,表明专家对指标结构认同的一致程度越高,所有指标的协调程度越好,结果越可靠。显著性检验是专家一致程度的可信检验。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8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713。同时,全部指标的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4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经过两轮调查、整理和分析,确定了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讨论

3.1运用Delphi法的科学性

Delphi法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后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并主要作为决策分析、指标筛选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等。该方法的核心是通过调查征求专家意见,再通过综合、整理、归纳后反馈给专家并提出新的论证,多轮论证后得到一个可靠性较大且比较一致的意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初步拟订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Delphi法搜集妇产科领域专家和妇产科专业教育者对评价体系进行咨询论证,依据咨询结果构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果分析显示: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熟悉系数、专家判断系数等均表明专家参与积极性较高;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可以认为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13,说明专家意见认可程度非常高,协调性好。

3.2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了6项一级指标和23项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中,理论学习能力赋值最高,包括了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文献检索能力、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4个方面。在本科教学中,专家认为要培养学生应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并掌握除开专业理论知识外的英语、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同样,专家们认为妇产科护理学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外,临床学习能力也十分重要,包括临床上主动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病情和用药观察能力及应急能力。这说明专家认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强化巩固理论知识,另外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要培养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和观察能力。在一级指标中专业精神和慎独素质被认为仅次于理论和临床学习,强调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慎独性,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目前随着健康定义的扩展,需要临床将患者的生理、心理作为整体来护理,所以对即将转型为临床护士的护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需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患者需求。护生要学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要求护生自己学会自我调节,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为患者提供护理。另外专家们认为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也是在妇产科教学中需要被关注的方面,这包括关爱妇产科病人,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将护理伦理学知识运用到妇产科护理中,并且要学习和掌握与母婴相关的法律知识。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