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案

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患安全为目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认真查找和解决医疗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质量、提高水平,努力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活动范围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心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将各类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活动范围,实现医疗卫生系统全覆盖。

三、工作目标

(一)加强班子和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卫生行政管理政策,着力解决综合管理中存在的水平不高、管理涣散、制度缺失、政令不通等问题,实现医疗单位纪律严明、管理严格、政令畅通、心齐气顺的目标。

(二)加强和规范质量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医疗服务核心制度,着力解决医疗卫生管理中存在的规范不严、操作不当、质量不高等问题,实现医疗单位规程齐全、照章办事、按规操作、合理诊疗的目标。

(三)加强行风建设。全面落实行业监督防控制度,着力解决药品和医用耗材购销不规范、医疗环境较差、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实现医疗单位药品购销规范、诊疗环境优化、服务态度明显好转的目标。

四、工作内容

(一)加强班子建设,提升管理能力。一要明确责任。院长是医院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坚持正确的政绩观。院长要尽量减少临床专业技术服务,以主要精力加强和改善医院管理、维护公益性质。二要强化考核。院领导要定期研究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服务态度等工作,确立质量与安全工作重点目标,组织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落实持续改进措施。要建立科室每周一次、医院每月一次的医疗服务质量讲评分析会,查摆问题、分析原因,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三要加强督导。要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要结合医师定期考核、医务人员医德考评等,建立医院及其医务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公示制度。院长重点要体现在“接地气”上。

(二)健全工作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要整章建制。各级医院要根据职责分工,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省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细则》及医院建设标准、医务人员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新医改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要规范操作。在具体工作中要严格依法执业,行为规范。三要严格奖惩。要根据相关制度制定具体的违规惩处规定,引导约束全体医务人员按章办事、按规操作,并建立长效机制,扭转因制度不落实、执行不力而引发医疗安全隐患等问题。

(三)规范医疗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一要严格落实各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度。坚决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医院核心制度。二要加强重点环节质量控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点加强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新生儿室、内窥镜室等部门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加强医疗技术和人员资格准入,严格对大型医用设备、介入技术、人工关节等高新技术的准入和临床应用管理,维护患者安全,坚持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因病施治。三要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营造关爱患者的氛围。临床护理工作要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倡导微笑服务,努力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帮助病人的氛围。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强化分级护理质量管理,切实落实基础护理和危重症病人的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健全护理业务培训制度,强化护理人员“三基三严”训练与考核,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四要开展专项活动。各级医院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大力发展重点学科。要开展以卫生政策学习考核、医疗护理技术操作演练、医疗文书书写、科研成果展评等为内容的岗位练兵活动,提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各县区卫生局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理论测试、督查考核、专家点评、突击演练、满意率调查等活动,检验质量大提升活动的成效。五要采取切实措施,努力降低次均医疗费用。全市各级公立医院要以2012年次均住院费用为基数,做到零增长,并采取综合措施,降低药占比,努力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一是要继续执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二是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三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率不得低于15%,二级医院不低于30%,基层医疗机构不低于80%。新农合患者目录内药品使用率市级三级85%以上,市级二级90%以上,县级医疗机构95%以上;目录内诊疗项目使用率市级医疗机构比例80%以上,县级达到85%以上;三是继续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费用限价管理;四是开展预约诊疗、错峰服务、延长专家门诊时间等具体措施,使患者的就医感受明显好转。

(四)加强学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一是强化学科管理,加大学科资源投入,增加临床绩效。加强单位和科室重点学科管理,建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明确人员分工,制定学科规划和具体措施,建立医疗、教学、科研、财务、质控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等相关档案。加大经费和设备投入,单独设帐,加强学科带头人经费使用自,建立经费管理监督审计制度,确保经费按计划使用、支出合理规范。鼓励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提高诊疗水平,临床绩效逐年增加。二是强化梯队建设,培养后备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学科带头人的管理能力、创新意识和学术水平。深挖后备学科带头人的发展潜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梯队结构合理。建立横向人才培养制度,学科内每年派出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加大人才储备。明确学科发展方向,使其能够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鼓励联合攻关课题,争取国家和自然基金课题,每年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杂志发表的论文,每两年有市厅级进步二等奖1项以上。科研成果能够被广泛推广,对学科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五)强化防控机制,改进行业作风。深入开展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加快推进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省统一实时监控软件的安装运用,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全面提升医院管理和行风建设水平。一要加强财务管理。要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原则,医院一切财务收支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严禁医院、部门、科室设立账外账和“小金库”。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重大项目必须经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实行分级负责,责任到人。要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在显著位置通过多种方式(如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公示栏、价目表等)公示医疗服务价格、常用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的价格。二要加强物资管理。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管理,严格实行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堵塞漏洞,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材料消耗。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管理规定,严禁擅自网下采购。三要加强收费管理。严格执行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将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告知患者。患者出院时,提供详细的总费用清单。要接受患者价格咨询和费用查询,如实提供价格或费用信息,及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投诉。要完善医疗服务项目的病历记录和费用核查制度,定期对患者费用进行核查,病历没有记录的医疗服务项目不得收取费用。四要加强行风督查。充分运用卫生系统典型案例教育警示医务人员,自觉抵制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坚决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断增强遵纪守法自律意识。坚持合理检查、合理诊断、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进一步完善行业监管制度,严格医疗服务行为监督。加强医患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处理化解矛盾和纠纷。

(六)开展创建活动,弘扬医院文化。通过一系列创建活动,使医院形成“优质、奉献、诚信、创新”的浓厚氛围。一要开展优质服务创建。具体为:加强窗口服务管理,创新窗口便民方式,配备相当工作力量,提高窗口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时间。科室楼层合理分布,标识指示规范清晰、醒目易懂。内外环境整洁、舒适,服务诊区安全、温馨。服务态度良好,语言文明规范,不说服务忌语,坚决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落实“首诊负责制”和“首问负责制”。提供双休日办理出入院手续服务,新农合患者大病保险实行出院即报。二要开展平安医院创建。具体为:抓好医疗安全责任制、生产安全责任制、治安消防安全等责任制的落实,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强化治安防范工作,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治安防范工作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措施,突出抓好门诊、财务、药品、剧、仓库、微机、配电室等重点部门的管理。根据公安部门要求,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加强内部保卫工作,建立健全保卫组织,二级以上医院全部设立警务室,提高保卫人员素质,配齐器材和设备。积极配合公安部门综合治理医院周边环境,防止和及时处置“职业医闹”,确保医院正常工作环境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

五、实施步骤

(一)工作部署阶段(2014年12月)。

市卫生局制定下发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各县区卫生局和市直各医疗单位根据市卫生局的安排,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特别是针对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患者意见大等问题要制定具体奖惩措施,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0月)。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制定实施细则,全面落实活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各县区卫生局和市直医院要及时将各医疗机构活动开展情况以工作信息形式报送市卫生局,每月至少报送一次。

(三)督导检查阶段(2015年11月)。

各县区卫生局对本辖区开展医疗服务质量大提升活动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医疗质量服务提升活动落到实处。市卫生局将组织力量,对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质量大提升活动进行全面考核测评,同时纳入对县区和市直单位考核目标。

(四)总结交流阶段(2015年12月)。

各县区卫生局要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公布检查和评价结果,促进医院管理评价制度和医院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市卫生局将对全市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通报。

六、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大提升活动的组织领导,各县区卫生局成立医疗服务质量大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辖区医疗服务质量大提升活动的指导、评价和监督检查工作。各县区卫生局要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负责本辖区活动的具体实施,并定期向市卫生局书面报告活动进展情况。各医院要成立医疗服务质量大提升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负责本单位活动的具体实施。

(二)深化活动内容。各县区卫生局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落实质量大提升活动方案,积极拓宽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创新活动举措,使服务质量大提升活动从阶段性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常态管理轨道。

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案范文2

关键词: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海口市,中国海南省省会,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在充满活力的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海口市的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也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医疗机构建设如火如荼,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是医疗机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其水平高低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也代表着医疗机构满足社会医疗需要的程度。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需求的日益提高及医疗纠纷明显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问题已成为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任务和核心问题。尤其面对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和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更明显地凸现出来。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保证和提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是医疗卫生行业的永恒目标,也成为加强监管的核心内容。同时,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监管也是医疗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研究选取海口市2012年~2014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和服务效率两方面各项指标,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期掌握该地区近3年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指标的大体变化与发展趋势,为医疗机构制定长远规划及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所采用数据来源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2012年~2014年海口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服务信息数据,数据准确、真实可靠。

1.2方法 本研究以海口市2012年~2014年各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质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查找分析优选法,筛选出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两方面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并采用Matlab软件和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把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通过识别、确定、控制和评价,取得数量、进展和价值的过程体系。本研究从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两个方面选取了12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对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卫生资源:①医疗机构:医院(X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X2)、专业公共卫生机构(X3);②卫生人员:卫生技术人员(X4)、执业(助理)医师(X5)、注册护士(X6)。

医疗服务:①服务效率:病床工作日(日)(X7)、平均住院日(日)(X8)、病床使用率(%)(X9);②工作量:诊疗人次数(次)(X10)、健康检查人数(人)(X11)、入院人数(人)(X12)。

2.2熵权TOPSIS法的综合评价

2.2.1熵权的原理 在信息论中,熵值是对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信息被解释为系统无序程度的表达,表现为系统的某项指标的变异度。系统熵值越大,所蕴含的信息量越小,系统的某项指标变异度越小,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对应的权重越小;反之,系统熵值越小,所蕴含的信息量越大,系统的某项指标变异度越大,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对应的权重越大。所以在具体的评价分析过程中,可以根据各项指标的指标值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再对所有指标进行加权,从而得出较为客观的综合评价结果[3]。

2.2.2 TOPSIS法简介 TOPSIS法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是借助多目标决策问题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去排序,也称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其分析原理直观,计算简便,对样本量要求不大等特点。也多用于效益评价、卫生决策和卫生事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2.2.3评价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熵权TOPSIS法建立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步骤如下[5]:假设有m个评价对象,n项评价指标,原始指标值记为x

2.2.3.1对原始指标值x进行无量纲化及同趋势化处理,得到Vij。

2.2.3.2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评价对象指标值的比重Pij

2.2.3.3计算第j项指标值的熵值hj。

2.2.3.4计算第j项指标值的差异系数gj。

2.2.3.5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wj。

根据以上介绍的确定权重方法,我们可以得出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各项指标的熵权为:w=(0.0924, 0.0894, 0.0716, 0.0723, 0.072,0.0741, 0.0706, 0.0716, 0.1169, 0.0843,0.0716,0.0785)。

2.2.3.6构造加权规范化矩阵,因为各因素的重要性不同, 所以应考虑各因素的熵权, 将规范化数据加权, 构成加权规范化矩阵:

2.2.3.7确定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令Z+表示最优的方案,Z-表示最劣的方案。

2.2.3.8分别计算诸评价对象所有各指标值与最优方案及最劣方案的欧氏距离:

其中,j=1,2,…,n分别代表各个评价指标。

2.2.3.9计算诸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Ci,0

2.2.3.10从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服务效率、工作量四个方面分别用熵权TOPSIS法分析。

3 讨论

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多系统和多层次的性质, 因此对医疗工作评价时,选用代表性强、较为客观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医院医疗工作的质量。TOPSIS法是一种简捷有效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简单、灵活、方便、实用,对样本量、指标多少及数据的分布无特殊要求和限制, 可以消除指标量纲的影响,比较直接并且能客观而真实的反映各比较指标的优劣性和优劣程度。而基于熵权TOPSIS方法,避免了低层次多因素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更符合实际,其模型在应用于实证分析时具有可重复操作性,既可用于不同对象之间的评价比较,也可用于同一对象不同年份的比较分析,是对TOPSIS方法的发展。

通过熵权值比较,医院数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以及诊断人次数占的权重相对较大,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评价中占主导作用,而其他各项指标的权重值相对较小,且指标值差值也很小,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具有同等重要作用,也是评价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从综合评价的得分排序看, 2014年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状况最好,2012相对较差,这说明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状况在近3年呈现上升趋势。对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服务效率和工作量四个方面指标分别进行分析。从医疗机构评价值角度分析来看,2012年最好,2014年最差,其原因可能与该地区医院数量设置有关,医院数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也有所浮动;从卫生人员、服务效率以及工作量三角度的评价值来看,2014年医疗服务质量效率最好,2012年相对较差。通过熵权TOPSIS法的综合评价, 结果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符,对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具有参考价值,可作为该地区评价年度或阶段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手段,对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起到价值导向作用。

为了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和提升医疗机构综合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机制;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现住院全程服务。同时,市政府应切实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有效领导,研究制定全市性政策措施,统筹解决全市卫生服务问题。

参考文献:

[1]邱宏,陈静. 某医院2001~2010年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6):887-888.

[2]汪卓S. 基于TOPSIS法的某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2):104-105.

[3]刘茜, 吴黎军.新疆某3所医院的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22(3):349-352.

[4]宋文丰,田考聪.利用综合指数法和TOPSIS法评价医院医疗质量[A]. 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9年论文集[C].2009:7

[5]尚磊.卫生管理统计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1

[6]杨玉中,张强,吴立云.基于熵权的TOPSIS供应商选择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26(1):30-35.

[7]曾娜.海南省三甲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4.

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案范文3

努力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近几年来,我市始终把加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作为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了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等活动,形成了每年一个主题,多种形式培训,强化制度建设,依法监督管理的工作路子,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我市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对医疗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医院管理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各医疗机构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卫生改革不到位、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双重矛盾逐步凸现,医患矛盾愈演愈烈,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给医患双方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严重干扰了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损坏了卫生系统的整体形象,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为了切实解决这些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我市从2000年起,把医疗质量管理摆在了重要议事日程,贯穿于卫生工作的全过程,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活动。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我局专门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医疗质量管理活动的督导,定期检查、考核和调度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要求各医疗机构建立健全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科室分工明确,精心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确保了活动顺利实施。

二、明确主题,确保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内容丰富

2000年以来,我市以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为指针,以整顿医疗秩序、保证医疗安全、强化内涵建设、杜绝医疗差错事故为目的;以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法制意识为重点;以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严格诊疗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为主要措施,每年明确主题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引导、带领各医疗机构抓质量、抓管理、抓发展,使医疗质量管理逐步推向深入,努力塑造卫生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要求。

2000年,组织开展了以“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切实加强医院管理;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强化法制教育,搞好医德医风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技术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医疗质量安全年”活动。

2001年,组织开展了以“医疗质量控制、评价、监督、管理、奖励、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

2002年,组织开展了以“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常规、规程规范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医疗质量教育年”活动。

2003年,组织开展了以“延伸医疗质量教育年”为主要内容的“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

2004年,组织开展了以“环节质量控制、服务模式转换和合理用药”为主要内容的“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

2005年,组织开展了以“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学习,急诊急救技术比武,完善和执行制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

2006年,组织开展了以“提升医疗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十项适宜技术推广,镇街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

2007年,准备开展以“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职责落实,实施十、百、千培训工程,镇街卫生院规范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通过以上活动,使我市的医疗质量管理达到了思路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的目的。

三、强化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

医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培训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水平才能得到更新和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才能不断增强。为此,在每年组织的医疗质量管理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医务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业务技术人员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具体做法是:

一是组织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规程、常规规范的学习。我们编印《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文件汇编》、《医院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各医疗机构所有人员人手一册,通过聘请专家讲座、单位集中学习、医务人员自学、专题讲座、典型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使各医疗机构所有人员了解掌握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规程、常规规范,强化其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执业的自觉性。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几年来,我们组织了院长培训、业务骨干培训、病例书写培训、“三基”“三严”培训、护理培训、药品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疗纠纷防范等培训活动,使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明显提高。

三是实施科技兴医战略。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卫生事业的思想,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学科带头人选拔和培养、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措并举,着力抓好人才培养、科研和特色专科(项目)建设,提高卫生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是规范医疗文书,加强病历质量控制。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诊疗护理常规与操作规程》,规范医务人员的病历书写,提高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从2001年起,每年坚持实行了病历质量逐级控制和评审。在各医疗机构院科两级病历质量评审的基础上,我局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出院病历,抽调专家集中评审,结果全市通报,按规定处理,并与医务人员的工资福利挂钩,有效地促进了病历质量提高。

五是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比武。近三年来,我们以培养提高镇街卫生院医护人员急救技术、程序、常用方法和治疗方案的应用为重点,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每年遴选适宜技术向镇街卫生院医护人员推广。方法是:局里组织专家,采取理论讲座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镇街卫生院医护人员培训、应用;年底,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的掌握应用情况进行理论考试,在此基础上,选3-5常用技术组织竞赛比武。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六是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讲座。对省、市两级组织的各种有关医疗质量管理和业务技术培训讲座,积极组织各单位参加学习,使医务人员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观点。

四、依法监管,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

为了确保各项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得到落实,我们一直坚持“依法监督为主、行政管理为附、管理和处罚并举”的医疗质量管理监督机制。首先,坚持依法监管。变事后的被动说教检查为事前的主动依法监督,把医疗质量的综合监督检查与专项重点工作监督检查紧密结合,通过日常工作中依法下达监督文书,严格对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监督管理;其次,注重各项制度、措施落实。从制度、职责完善到执行,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安全隐患;第三,健全组织,明确责任。要求各医疗机构建立健全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达到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工作协调,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院长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组织职能科室,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指导检查、监督考核;第四,形成制度落实监控体系。局和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制定医疗质量考核标准,采取专家组质量考评、科主任座谈会、医疗质量警示谈话、医疗质量院长大查房、查房参观学习等形式,广泛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和监督工作。

五、工作成效和体会

通过以上措施的积极开展和有效实施,使我市各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依法执业意识明显增强,医疗服务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医疗纠纷的发生逐年减少,特别是事故性医疗纠纷一直很少,医患关系明显好转,连续三年保持了滕州市民主评议行风前三名的好成绩,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多年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只有树立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生命线这一理念,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持续增长。

(二)技术创新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不竭动力。技术创新、特色诊疗、科教兴院是医院经营管理的三大战略。只有坚持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医院才能在竞争中形成和保持学科学术地位和技术水平在同行中的优势,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才有可能在市场中立足和发展。

(三)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促进医院发展的根本理念。在深化改革中,转变观念,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助于医疗服务水平上新台阶、上水平。

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案范文4

一、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总体工作部署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实施,立足实际,持续开展医疗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工作,以加强“三基”训练为基础,坚持技术监管与指导并重,明确医疗服务和行政管理并重的双项工作原则,切实加强全员业务技能和素质教育培训,重点搞好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培训考评工作。

二、继续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和义利观,以党的宗旨凝聚党心民心,坚持民主建设;以优良的作风带动政风民风,坚持廉政廉医;以亲民的行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医疗事业大发展、医院建设大跨越。

三、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依照省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要求,不断完善改革举措,要逐步制订并实现以“科学管理,多劳多酬,绩效结合”的考核制度,为大力推进全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和发挥试点医院的作用。

四、突出科技兴院,做好重点科室和骨干的培养工作。坚持以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为平台,加强与国家各大顶级医院的医疗协作,以省第四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为依拓,综合市两大综合医院的发展模式,紧跟县级现代综合示范性医院的总体发展目标,继续广开思路,深挖潜力。加紧现代化医疗技术设施的建设步伐。

五、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新医改方案关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方针政策,2015年我院拟于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隶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合作,更好的推广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成果----《数字化眼科区域协同医疗平台示范工程》项目。发挥我院眼科影像诊断及远程医疗技术优势,实现专家资源、设备资源、服务管理资源共享,使该项目真正成为全县眼病预防和治疗的社会公益事业。

六、深入做好县、乡两级医疗队伍的人才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好对口帮扶单位人员、技术、设备的培训帮扶工作,提升全县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并充分结合县主管单位意见,面向全县基层医疗服务单位,建立定期的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实现全县最大范围的医疗资源共享。

七、始终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着力点,紧扣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国家物价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积极响应国家医改政策号召,带头践行医疗体制改革各项制度,逐步完成县二级医院的改革深化,不断探索改革医院管理新模式。

八、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惠民举措,积极做好服务拓展工作,在开展的食管癌早诊早治、眼病普查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报免工作基础上,以更大的信心和优质服务接诊新城合参合居民,切实保证各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案范文5

关键词:医疗矛盾 医疗服务态度 医患关系 影响 措施

中图分类号:R - 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医院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医患矛盾逐渐增多,对医疗工作的开展、医院正常运行管理及患者就医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医疗是民生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化解医患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找到影响医患关系的的相关因素,对症下药,探索解决问题的出路。

一、医疗服务态度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医患关系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一种临时性人际关系,对医患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医患关系指医生和患者两个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指以医务人员为中心的包括所有与医疗服务有关的一方,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包括所有与患者健康利益有直接关系的一方所构成的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1]医生与患者的关系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只要医疗行为存在,医患关系就成立,医患矛盾就不可避免。要正确认识医患关系及医患矛盾,通过矛盾的化解来促进医疗体制的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要重视医患矛盾所带来的积极意义。[2]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乃至医患冲突、医疗纠纷的诱因有很多,是由医、患双方共同造成的。由于患者面向全社会,群体庞大且个体差异性大,无法对其进行管理,是不可控制的,所以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对策中,只将医务一方作为研究对象。影响医患关系最为直接的两个原因是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和医疗质量。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恶劣、医疗质量缺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都会破坏和谐医患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转变,医患关系也随之改变,“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思想使传统的以医生为主导的医患关系模式受到严重质疑,医患关系从主导与被动的关系向更加平等的供需关系转变。在此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角色转变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态度上。

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医患关系。过去常常是医生盛气凌人,患者小心谨慎,敢怒不敢言;如今医患关系转变,患者地位提升,不再容忍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上的缺陷,而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平等意识滞后,服务态度未及时转变,成为引起患者不满和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应针对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服务态度方面的问题,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制定服务标准,改善当前的医患关系。

二、医务人员在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表现

(一)不重视与患者沟通,态度冷淡,语言简略生硬

部分医生在给患者诊病时惜字如金,不与患者沟通,表现独断,对患者的病因、病情、治疗方案交代不详细,对患者的疑问敷衍作答,缺乏耐心。[3]一些医护人员在给病人治疗和检查时态度十分冷淡,面无表情,将给病人治疗当做一种任务,以完成任务为标准。更有甚者,对于一些患者因为疼痛而发出的或是提出什么要求还会大声呵斥。对待患者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无视患者的痛苦,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二)语言情绪化明显,用语随意

部分医务人员将个人情绪带入到工作中,尤其是负面情绪,不注意克制和收敛,甚至将患者作为出气对象,引起患者的不满。对患者病情的解释与指导用语随意,不科学、不规范,引发患者的信任危机。[4]

(三)动作粗鲁

一些医护人员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做到认真、仔细,动作粗鲁,一味求快,而不是温柔、细致地给病人诊治,经常因为粗鲁的动作触碰到患者的伤口等增加患者的痛楚,或是在给患者发药、开单据时不能礼貌地递给患者,而是扔给患者,给患者留下较差的印象。[5]

三、医疗服务态度差的原因分析

(一)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大、压力大

医生的工作时间不固定,经常会因为患者病情的恶化而加班,一些医疗技术比较高的医生一天可能会安排几台手术,急诊医生夜间还要安排值班,因此医生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加上治疗的过程中,医生要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责任重大,承受着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压力。在面对患者的时候,医生很可能因为已经很累了,或是为接下来的工作心理存在一定的紧张现象而没有足够的耐心应对患者,导致服务态度较差。

(二)患者原因

一些患者认为自己花了钱就是上帝,在接受诊治的过程中完全不体谅医生的感受,对医护人员颐指气使,提一些不合理的服务要求,造成医护人员心情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服务态度。还有一些患者不听从医生的安排,不配合治疗,导致医务人员不能与其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还有极少一部分患者及其家属暴力就医,稍有不满就大打出手,甚至利用医疗差错、医疗事故恶意索赔、威胁勒索,加剧了医患矛盾。

(三)服务制度不完善

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淡薄是一种普遍现象,医院也没有相关的制度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进行规范和考核,因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服务态度存在问题。没有相关的考核来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进行约束和督促,医护人员的自我约束力不强时,就会出现医疗服务态度不佳,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四、提升医疗服务态度的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已经在逐渐提高,人们在对医生的医疗技术认可的基础上,对于医院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在医学生培养阶段加强服务意识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输送医学人才的重要责任,应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他们既具备精湛的艺术,又有较高的人文修养,时刻教育学生“医者仁心”,医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是良好医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应结合实例,展开情节式教学,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树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意识,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积极提升医护人员服务意识

对于医疗机构来讲,医院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不仅关系着患者在就诊时的体验,同时也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患者已经不单单是要求医护人员按部就班地进行治疗,而是希望医生能详细解释自己的病情,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态度温和、工作仔细,以便于在治疗期间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都能达到最佳,从而提升治疗的效率。

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医护人员是与患者直接接触的人员,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患者就医体验和心情,同时医护人员的耐心、仔细等优秀品质还可以促进自己医疗水平的提升,防止在治疗的过程当中由于粗心、慌忙等造成的误诊和病情特征的观察遗漏等情况。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一些老年患者或是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在面临医护人员恶劣态度的时,不仅会造成心情不佳,还有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恶化等情况。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差会造成患者就医过程出现不愉快,增加医患矛盾,另外也会造成患者的流失,医院应该积极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水平,从而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在提升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也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在治疗时,要注意自己的语气、态度,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就医体验。对于病人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详细讲解病人的病情,避免出现不耐烦的情绪,要给予患者应有的尊重,根据病人的病情科学合理地检查,合理收费,减少医患矛盾发生的概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三)医院应主动构建良好的服务环境,完善服务监督制度

医院应该构建良好的服务环境,引导医护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引导医护人员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首先医院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向医护人员灌输服务态度的重要性,让医护人员明白提升服务质量与病人康复以及医院信誉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医护人员服务质量的提升。医院要制定详细的服务标准,并要求所有医护人员熟知服务标准的内容,加强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监督,定期对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并将之与医护人员的绩效相结合,督促医护人员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水平。

在出现医患纠纷时也不能一味地指责和惩罚医生,首先要详细了解医患纠纷的原因,确定责任是否在医生身上,确定是由于医生的服务态度引起的纠纷,应该给予医生批评和教育,让医生明白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的可贵,正确引导医生改善自己的态度。同时完善的医院的投诉机制,对于医患矛盾及时处理,根据患者的投诉意见对内部工作进行调整,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改善当前的服务状态。

(四)合理科室设置,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压力

经调查,医生服务态度不好很大原因是由于工作过于繁忙,工作负荷大,工作压力大,因此医院在安排科室工作量和值班情况时要充分考虑医务人员的自身情况,要合理安排医生的工作和值班时间,帮助医生改善工作压力过大的情况。[6]

(五)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人文素质再教育

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医院要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过硬的专业技术是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医护人员不能忽视自身人文修养的培养与提高,现代医学模式对医患人员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一些与医学形成交叉边缘学科的知识也必须了解掌握,将这些知识进行内化,提升人文精神,关爱患者。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较高的人文修养是良好服务态度的内在决定性因素。医院可以定期开办讲座,树立医德典范,评比服务态度标兵,构建良好的医院服务氛围。

总之,在新形势下,医患关系已转变为指导与合作型关系,患者更加注重自己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主体平等性,从医务人员角度来优化医患关系,必须要增加与患者的信息交流,采取因人而异的沟通方式,增强服务意识。院方也应完善医患关系的监督机制,检测医疗服务质量,对医务人员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文娟,郝艳华,吴群红等.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4,27(04):44- 46.

[2] 钱治淮,戴晓支.浅议医患关系及医患冲突[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10):60.

[3] 王立波,张东航等,浅谈医患关系的协调与发展[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08):45- 46.

[4] 张月秦.因护士不良服务态度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03):358- 359.

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案范文6

关键词:公立医院 国际医疗 公益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007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007-01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发的进一步扩大,医疗机构经营自逐渐增强,在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医疗市场日益走向国际化的今天,国际医疗实体化合作模式也正逐步发展,然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容易忽视了公立医院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公益性[1],2010年4月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办的中国大型公立医院国际医疗合作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70多家大型公立医院的代表就研究建立公立医院国际医疗实体化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对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和公益性进行了分析[2],在此,作者针对当前大型公立医院国际合作的公益性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和思考,为今后更好开展国际医疗实体化合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或线索。

1 当前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存在的问题

尽管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并不等同于福利或者免费医疗,但是它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救死扶伤、防病治病[3]。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是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形成原因一般认为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政府投入不足、卫生资源的不公平性和医疗卫生系统“创收”的趋利动机[4]。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近年来,我国一些公立医院开始出现营利性模式运营模式,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盲目扩张、医疗服务满意率滑坡等公益性淡化的表现,淡化医疗技术的提高和社会公益性,而医疗技术不能有效提到反过来影响医院形象和病人来源,从而医院可能会更依赖于医疗收费和服务收入,这种恶性循环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因此,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医疗卫生公益性表达主要载体的大型公立医院必须要有正确的改革方向-公益性,我们认为,开展国际合作,向国际最先进的医疗机构学习,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打造国际知名的品牌医院,这是公立医院增强公益性的必然要求。因为,大型公立医院代表着我国最高医疗技术和水平,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研究和疑难杂症的诊疗任务,更有社会责任去帮助提高二级、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学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让患者享受到更高水平和质量的医疗服务,从而达到大型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医疗服务需求。为此卫生部决定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公立医院维护其自身公益性以及提高自身效率的具体形式,改变公立医院的运行和发展模式,提高自身的医疗业务水平,增强医院自身的实力和社会形象。

2 国际医疗合作给大型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带来的变化和挑战

国际医疗合作的成功实践一定程度上增强大型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弥补政府主导责任的缺失问题。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具体可以概括为服务可及性、服务适宜性和服务的较高质量和较高效率三个层面。以笔者所在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医二院)为例,与世界上排名前三位的医疗中心――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UCLA)中心建立的联合诊断中心和学术中心,开展国际远程病理会诊服务,并逐步拓展至影像直至临床的全方远程服务,为医院改革发展、为病人患者、为医学发展带来了实质性的利益,国际医学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大型公立医院提高自身服务能力,更好地体现公益性的一条不可低估的重要途径。

2.1 国际医疗合作提高了大型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公立医院客观上需要不断吸取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自身运营效率。公立医院的服务内容和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更高的管理水准、更高质量服务和效率,充分节约医疗资源,比如,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后尽可能达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有效提高诊断效率和治疗,减低医院运营成本。

浙医二院近几年来通过与台湾著名的台北万芳医院合作,吸取其先进的医院管理方法,同时与美国综合排名第三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合作,成立联合诊断中心和学术中心,在成立后5个月时间内,就吸引了100多例来自包括香港、内蒙古的全国各地患者参加远程会诊,涉及肿瘤科、外科、骨科、妇科、消化内科和呼吸科等十多个临床学科,全面快速提升医学各个学科水平,带来了一些新的运作及管理理念与方法,同时也提升大型公立医院的医院品牌形象,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良好的“辐射源”,对国内其他省市地区进行医疗协作和远程医疗服务,使基层医疗机构能同步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使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最大化利用,实现城乡区域协同医疗;同时依托远程医疗平台进行远程教学、学术交流等,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的学术水平,实现诊疗同质化。

2.2 国际医疗合作增强了大型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原卫生部《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报告中指出,一些公立医院过度去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社会责任,不仅加重了群众就诊的难度,也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和卫生行业的社会形象。事实上,能让更广泛的患者享有更好的医疗服务是公立医院的根本社会责任,大型公立医院借助国际医疗合作的平台,不仅在医疗技能和学术水平上都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增强,其自身的社会形象和水平也得到改善,给病人直接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也在实践中带动发展了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提高,使基层和偏僻地方的病人在时间、空间、经济上都得到节省,让更多病人得到更高效、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上得到更好体现。浙医二院本身具有近150年的悠久历史,自身拥有大量的病人来源,为实现低成本医疗服务提供了现实基础,因此,通过远程网络联通美国一流医学中心,将医疗服务辐射远至那曲、贵州湄潭,覆盖100多家县级医院,使诊疑难杂症得到更为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国际远程医疗中心将进一步加快国际-省市-县-乡四级远程会诊和教育管理网络体系建设,实现医疗资源特别是国际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院纵深辐射,为新医改的成功推波助澜。

2.3 国际医疗合作加强了大型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适宜性。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临床经验、同行意见、参考文献、病人选择等大量信息,当这些信息非完全正确或全面时候,医生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最好的治疗。医疗服务中病人接受了不合适的医疗(即“医疗服务过度利用”)或病人没有得到适当的医疗(即“医疗服务未充分利用”),都是卫生服务不适宜的表现,适宜性是指适合于或恰当或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因此,大型公立医院和国外顶尖医疗机构的合作能充分加强医疗服务的适宜性,在临床信息采集和分析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判断和治疗,避免出现病人接受不合适的治疗或者病人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于2009年成立的中美联合抗过敏中心就诊患者超过4000人次,避免了许多不适当的医疗,典型例子是曾经一儿童患者反复腹痛、腹泻,并最终出现腹水,患者经历了各种复杂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免疫检查、腹部CT、胸部CT、骨髓穿刺、腹部穿刺等,病因和诊断始终不明确,也未能得到正确的治疗方案,后经中美联合中心确诊为浆膜型嗜酸细胞胃肠炎。

3 目前大型公立医院国际合作中存在的几点思考

首先,政府在公共医疗卫生领域严重缺位、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严重不足、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欠佳一直是困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的难题,现行医院运行和管理体制下,公立医院经济上依赖于医疗服务和药瓶收入的商业化运作,因此,在宏观的政策制度上需要为公立医院创建一个公益性的条件。也就是体制的改革带动机制的转变,在这样的形势下,国际交流对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学科发展,满足日益走向国际化的医疗市场需求,实现医院战略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次,从公立医院的卫生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角度考虑,是否可以考虑减收或免收国际医疗中一些费用,或者部分纳入保险业务范围。国际医疗合作目的是实现人人享有更好的卫生保健目标,更好地对口支援更多地区和县级医院,并向其它省市辐射,实现医院医疗资源的最大化合理利用,服务更多的病人,这都符合国家的《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对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

只有不断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充分利用公立医院现有的品牌和资源,消除公立医院现存的弊端,增强竞争力,才能促使公立医院健康持续发展,增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有利于医疗卫生改革健康有序地进行,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参考文献

[1] 陈英耀,厉传琳,鄂琼,田丹,韩鹏.改善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的政策建议.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10):pp649-651

[2] 浙江大学举办中国大型公立医院国际医疗合作论坛.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pp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