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题研究调研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题研究调研方案范文1
一、设立年度“通化市高中英语教研活动实验典校”,取得政策支持
2013-2014学年开学初,确定吉林省通化市靖宇中学为本年度英语学科教研活动典校。通过实验典校的设立,为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起了积极作用,获得了师生们的好评和认可,满足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需要,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实现了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提高了个人对开展好教研工作的信心。
二、成立校级“英语学科中心教研组”,为打造教研组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组建由学校各年级备课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靖宇中学英语学科中心教研组”,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的集体智慧、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本校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根据学校学生、教师及办学水平的实际情况,有效开展特色教研活动
1. 改变传统听、评课活动为“问题设计―课堂教学观察―提交教学观察报告”活动。打破传统的开学初推门课活动,我利用开学初各年级集体备课研讨时间,先将各年级组教师及学生在英语学科教与学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然后组织中心教研组成员每年级确定1~2个问题,如高一年级“做好学生英语学科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策略”、高二“如何做好词汇教学”、高三“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等问题,和教研组成员共同研究,分解细化这些问题,听课前统一设计出课堂听课的要点,做好分工和记录,以“问题设计―课堂教学观察―提交教学观察报告”的形式开展听、评课活动。活动期间我们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与反思评比、学生单词比赛等竞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2. 改变口头反馈为书面调研报告。在开展典校教研工作中,改变以往听课后单纯和教师及相关领导口头评课、说出反馈意见和建议,我坚持做到每次对本校的教学情况调研结束后,细化调研工作,撰写书面教学调研报告,报告按类别细化提供给教师及领导,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领导决策提供有效参考。把点的思考转化为面的指导,既为学校提供教育教学政策制定的可信依据,同时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例如,2013年对靖宇中学通过为期一周的教学调研活动,主要通过听课、评课、教研组活动、教师交流、个人观察等方式,在初步了解了靖宇中学英语教学现阶段各年级的课程进度、课时安排及几位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和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后,及时撰写了关于取消高中晚自习后,英语学科教学出现的问题与策略方面的调研报告。
3. “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靖宇中学是我市的普通高中,学生基础差,特别是对于英语学科,学生们在初中已经形成了被动学习,甚至放弃学习;针对这样的学情,教师们对学生学习策略研究以及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的关注度越来越强。经过我和学校中心教研组教师多次研讨并达成共识,只有通过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实现本校的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于是,我们将课题研究作为为开展教研活动的突破口:
(1)确定课题。经过带领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回来做调研问卷、查阅资料等准备后,我们先后召开了四次教研组工作研讨会,大家积极献计献策,最后确定了“双案导学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简单地说就是运用“双案导学”的方式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调控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行为问题,高效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2)制定实施方案。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做好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组建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3)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我们增加了90分钟的理论学习时间,通过自学、网上学习、观看讲座及专家报告等形式学习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相关知识;了解研究动态、研究成果,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理论知识。
(4)定期开展不同课型研讨活动。一是坚持落实每月第三周为教学开放周活动。开放周内教研员要下校进行全面视导,使开放周的课堂教学从“表演课”转向“常态课”,督促课题实验的真实性和实践性。二是通过开展“引领课、研讨课、观摩课等现场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实现课题成果和课堂教学新模式在更大范围内共建共享共用。
课题研究调研方案范文2
(一)基于产品设计应用技能培养的“双轨道”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以设计创意与表达和设计实现为核心培养内容,既要注重创新意识与创意思维能力培养,创意思维的快题与效果图表达训练,又要注重产品后期物化阶段的材料选择,加工成型工艺等技能的积累。根据学生毕业后的从业岗位将课程体系构架确立为两类核心能力和两类核心技能模块。两类核心能力:产品设计创意与表达能力、产品设计实现能力。两类技能模块:设计创意与表达模块、设计实现模块。同时,将四年总的专业主干课程分解为:一般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培养———产品设计初步(创意思维实践)———产品设计(设计哲学实践),专业技能由低级向高级呈螺旋式上升的循环。
(二)层进式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设计以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指导思想、服务就业为导向,做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设计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并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规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灵活分配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设计实践课,培养学生设计服务生活的意识与理念,构建层层深化,综合科学的课程体系。根据递进式课程系统的阶段性目标规划课程子系统,其中包含几门基础课,以及至少一个设计实践课,每个课程子系统内形成相互支撑,重点培养学生阶段性的专业知识与设计能力。课程子系统从低级向高级呈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子系统之间的课程具有知识体系的继承性与逐步完善性。
二、注重实践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应用型专业技能以适应职能需求
针对学生毕业后的从业岗位将课程体系构架确立为两类核心能力和两类核心技能模块,探索具有突破性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专业核心课程引入“项目教学法”,积极开展合理适用的课题项目,实现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一方面教师可自定长期科研课题研究,结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分阶段由浅入深的组织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并指导学生完成特色课程设计。例如,结合“‘坐’的艺术”为主题的长效课题规划设计专业主干课的部分实践课程。综合造型基础课要求学生完成“瓦楞纸的承重‘坐具’设计”的实验课题,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到“坐”与材料、结构、造型、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关联,接着学生会在人机工程学课程中学习掌握人体坐姿生理尺寸的知识,并完成公共空间座椅的快题设计实践,同样在产品结构设计、材料工艺学、产品设计程序等专业课程中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内容拟定诸如“坐”的骨骼、“绿色”座椅、座椅开发设计流程等实验课题,逐层深化“‘坐’的艺术”的课题研究,如此的“教、学、做”一体化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理论体系、掌握产品设计所需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教师依附工作室平台承接合作企业的实训项目,展开产品设计实训实践,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校企合作项目在项目实施流程、团队合作、作品呈现等方面更接近企业内部真实的设计项目:“Kickout———项目规划———前期调研———创意操作———效果图———物化实现”及各项任务的规划实施。”
三、服务区域经济,融合地域特色的专业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调研方案范文3
文化产业专项课题研究项目申报指南(2021)
一、设定依据
(一)《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办法》(深府规〔2020〕2 号);
(二)《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计划操作规程》(深文规〔2020〕3号);
(三)《深圳市文化和体育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文规〔2020〕2号)。
二、支持对象
本扶持计划资助对象是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从事文化产业开发、生产经营和中介、研究活动的单位,已在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网上申报系统注册提交企业基本信息,并经审核认定为文化产业经营单位。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具备《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第四条规定的基本条件(申报课题研究的单位不受深圳市内登记注册限制)。
(二)课题实施团队具有被调研项目必要的相关资质,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学习、从业或研究经历。
(三)课题负责人应具备五年以上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能亲自组织、指导和参与调研项目,开展实质性研究工作。课题其他研究人员应具备三年以上文化产业研究或工作经验,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与课题相匹配的研究能力。
(四)课题实施团队具有科学、完善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五)研究内容在如下研究方向中任选其一,题目自拟,要求立足深圳现状,对标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做法,做出深度的分析并提出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
1.深圳影视产业发展专题研究
2.深圳黄金珠宝业发展专题研究
3.深圳文化制造业发展专题研究
4.深圳文博会转型升级专题研究
5.深圳对外文化贸易专题研究
6深圳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专题研究
7.深圳文化消费促进专题研究
8.深圳动漫业发展专题研究
9.深圳中小文化企业孵化与培育专题研究
10 .深圳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专题研究
为保证研究质量,同个申报单位或同个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
(六)项目单位需保证全部研究成果不存在侵权行为,对于利用第三方工作成果的内容,需自行获得合法合规的使用授权,否则造成的一切后果由项目单位自行承担,且我局保留取消资助资格的权利。
(七)至本申报指南当天,申报单位已注册成立满1年。
(八)最终提交验收的课题调研报告原则上不少于2万字,要求立足于深圳、放眼全球/全国,就所选行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建议进行深度调查分析,论证清晰完整,对行业发展和政策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四、资助方式、数量及范围
(一)资助方式及数量:事前评审,事后资助。课题实施单位向我局提交申报材料,我局根据评审结果,每个课题至多择优资助1个课题团队开展研究工作。课题完成并通过我局验收后,我局一次性支付资助资金。
(二)资助标准:一般性课题不超过20万元,重大课题调研不超过50万元。
(三)资助范围:课题研究相关的图书资料费、专家评审费,调研费、研究人员劳务费、文件制作费以及与课题直接相关的其他管理费用。
五、申报材料
(一)项目申报书:登录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网上申报系统(网址:wczxzj.szwen.cn),点击“项目申报”,选择“网上申报”栏目中的“专项课题研究”,在线填报申报书,提供通过该系统打印的申报书纸质文件。(盖公章)
(二)法人代表身份证明复印件(盖公章)
(三)申报课题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案等材料。
(四)与课题相关的证明文件复印件。
(五)课题主要研究人员介绍及资格证书。
(六)其他有助于进一步说明课题的相关补充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如无可不提供)。
以上材料除法人代表身份证外均验原件存复印件,复印件按A4纸型制作,双面打印,编排目录页码并装订成册,一式两份,整本加盖公章(骑缝章)。
六、受理机关
(一)受理机关: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二)受理时间:
网上填报受理时间:2021年4月26日至2021年5月14日18:00。
初审结果时间:2021年6月4日前,由申报系统反馈审核结果信息。
(三)书面材料受理地点:通过初审的企业根据系统信息要求的时间和地点,按本指南第五项指引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四)咨询电话:88102735
七、决定机关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八、办理程序(流程图)
网上申报——网上初审——提交书面材料——专家评审——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委托财务审计——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会议审议——社会公示——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下达资金计划——拨付资助经费。
九、办理时限
此项目为2022年储备项目,2021年完成评审,预计2022年拨付资金。
十、其他相关事项
(一)我局没有和任何中介机构合作,也从未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资金申报事宜,请项目申报单位自主申报。我局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程序受理和评审,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申报主体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未被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无逾期未办理验收或验收未通过的项目。
(三)申报企业在专项资金的申报、使用、审核、管理等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形的,将按专项资金管理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并视情节轻重列入专项资金失信名录或风险提示名单,向市相关财政资金管理部门予以通报:
1、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的;
2、拒不执行信息报告制度的;
3、违反规定多头申报财政资金资助的;
课题研究调研方案范文4
关键词:集体备课模式;研究;成效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05-02
一、课题概述
1.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但由于我校教师担任的学科较多,工作量大,缺乏充足的时间去研究教材、教法,因而备课这个很重要的环节常被忽略。在检查中发现,有些教师备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甚至抄教案,课堂教学随意性大。长此以往,课堂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保证。
2.课题的界定与表述。本课题属于一种集体备课方式研究。它的价值取向在于追求教师教学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独立精备:即备课教师在集体研修,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执笔写出详细的教学预设过程,形成一份凝聚着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
资源共享:即其他代课教师人手一份精备的教案,共享集体备课之成果。
本课题是以新课程实施为导向,具体备课流程为“集体说课――独立精备――个性修改――教后反思”。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1.研究目标。①构建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从而探索出通过集体备课,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积累集体备课教学经验,提升教师备课能力,进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研究内容。①“独立精备,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模式有效性的研究。②研究和完善“独立精备,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流程。③集体备课制度的规范化建设。④形成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于一体的教师发展模式。
3.研究方法。①调查研究法:通过对教师备课现状的调查,分析教师备课存在问题,以了解备课改革的必要性,确立研究计划,把握研究方向。②行动研究法:开展集体备课实践研究,探索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形成良性的集体备课具体流程。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本阶段为课题前期准备,主要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确定实验教师及备课组负责人,调查分析教师备课的现状,收集有关集体备课的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方案,对方案进行论证。
2.研究阶段。本阶段为期一年,主要进行实验操作,信息反馈,资料积累,撰写论文等工作。立足课题,认真实践,通过集体备课讨论、研讨课、经验交流座谈会、反思交流等形式,探寻合理、科学的集体备课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
3.发展深化阶段。本阶段为发展深化阶段,主要对实验阶段的所有情况进行认真反思、总结,不断完善集体备课的具体模式和相关制度,使课题实验走向成熟化。
4.总结阶段。本阶段为全面总结阶段。主要整理和归纳课题研究成果,多角度地对课题进行了总结,撰写研究报告,整理教学反思、教学论文集,形成课题总结报告。
四、课题的探索
1.健全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通过座谈与问卷调查,对备课现状进行调研,确定了课题研究总体思路,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2.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为了提高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组织教师搜集和学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杂志上有关集体备课的资料,使教师认识到集体备课的意义与好处,从内心接受并认同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3.专业引领,强化课题研究。为了加强教师专业成长的力度,学校安排教学骨干、教学能手作课题示范课,观摩课,以达到导向、引领作用。
4.建立相关制度,构建规范、成熟的制度化备课。在课题研究初级阶段,我们通过多次研究、讨论,制定了《课题组成员研究职责》《集体备课制度》《说课制度》《教学反思交流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
5.落实责任,加强过程管理。在课题研究之初,我们成立了备课组,确定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组长,明确了各实验教师的分工。
6.以教研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为了激励实验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学校先后开展了优秀教案展评、反思交流、课堂教学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五、主要成果
1.增强了教师对集体备课价值的认可,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质量。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进一步体会到:①通过集体备课,大家充分交流、沟通,既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又有利于教师站在高起点上发展。②通过集体备课,大家可以从多角度分析,诊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既有利于群策群力寻求有效教学策略,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③通过集体备课,促进了学校的教研氛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构建了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①集体说课:各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由备课组长组织进行集体研讨,探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通过研讨,取长补短,最终达成一致,确定出最优教学思路。②独立精备:主备教师根据集体讨论结果,认真写出详细的预设过程,形成一份凝聚着一份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③个性修改:其他教师在拿到复印好的精备教案后,结合自己面对的学情,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对集体教案进行修改补充,形成集众家之长,又兼有个性特色的特色教案,并将其应用教学实践,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④教后反思:教学结束后,执教者要根据教学实际,总结得失,认真撰写教后札记,并与同级教师进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
3.形成了集体备课有效管理机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逐步完善了《课题组成员研究职责》《集体备课制度》《说课制度》《教学反思交流制度》《集体备课激励制度》等相关制度,使“独立精备,资源共享”备课模式管理不断规范化。
4.教师与学生得到了发展与提升。①促进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集体备课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鉴于课题研究的有效性,我们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课堂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战场,为此,我们深入课堂,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现实验班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学习主动、积极,学习能力有了质的提升。②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平台,使教师在互助合作中,克服了“单兵作战”的思维方式,达到了资源共享,增强了教师的教改意识与创新意识,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打破了教师在业务上自我封闭的状态,激活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5.形成了《集体备课反思集》《优秀论文集》。
六、困惑与思考
课题研究调研方案范文5
教育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每个公民的发展基础和基本权利。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历史和制度性的原因,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教师专业化发展缺乏切实有效的途径,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专业互助与共享联系,教育如何摆脱“唯分数论”的现实困扰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是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作为公共教育的细胞,其活力所在、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所在,越来越成为教育质量能否得到普遍提高的关键。尤其在中国已加入WTO的大环境下,以及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与深入推进的教育现状下,学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而近年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推行的显著成效带来生源骤然下降的社会现实,也同时带给学校必须实现“以质取胜”的生存挑战。因此,寻找并激发学校内在的发展动力,帮助学校建立有效的自我发展机制,成为当前教育内部首要关注的话题,也成为学校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发展”等这些校本教育的策略和话题成为当前的教育热点。
基于时展的要求和教育实践的需要,顺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帮助广大学校探寻新的发展起点,确立新的发展方向,由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重庆巴蜀小学和新世纪课程网发起,并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和中央教科所及其他教育研究机构,共同开展“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
该课题旨在通过整合各方优势资源,通过严谨有序的调研、论证、资料分析、实验等课题研究过程,和广大学校共同探索新世纪学校发展之路;同时,将契合学校发展之需,有的放矢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干预研究和个性指导;并通过定期的课题交流活动和制度化的信息分享工作,为广大学校的发展建立一个教育思想传播、经验交流、实践探索的公共社区。
二、 研究的预期目标
“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以“严谨求实、探索创新、分享争鸣”为特色,以“打造名校、培育名师;创建一流学术社区、塑造未来教育家”为目标,汇集当代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精粹,以迅捷的速度、便捷的方式传播国内外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和信息以及来自教育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使教育理论研究与一线实践深度结合,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学校建设提供理念、方法和操作手段的咨询和指导,提高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致力于帮助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追求进步、渴望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校长、教师和学生获得持久的成功。
具体而言,预期达到如下目标:
1、 促进学校管理者教育观念和管理能力的专业化发展;
2、 改善学校管理,创建新时期下学习型的学校组织;
3、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个人素质,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
4、 提高学校、教师教科研能力,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
5、 总结并提升优秀经验,树立学校品牌;
6、 增进与专家、同行间的交流,构建一流的、具有广泛影响、独具特色的学术社区。
三、 研究内容
“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将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一系列研究:
1、 学校办学特色:真正的名校并不依托于外在,而是依托于其内在丰富且深刻的思想追求与精神传统。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灵魂的体现,它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通过全面的调研和剖析,和学校一起探索、建设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并基于此构建学校的发展规划。
2、 学校管理:优质的管理是学校办学理念得以贯彻落实、教师队伍得以建设、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的关键因素。学习型组织是近年来国际流行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它强调员工改善心智模式、形成共同愿景、构建学习团队、不断自我超越,在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引领下促进组织的发展。“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以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思想为先导,在学校管理中增进教师民主参与和自主发展的权利和空间,改善学校管理,尝试创建新时期下学习型的学校组织。
3、 学校教科研: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此,“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以调研、座谈的方式,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剖析学校已有的教科研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以干预研究的方式,切实培养学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完善学校的教科研制度。
4、 课程实施与建设:随着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提出,新课程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将课程实施与建设地纳入到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中。为此,“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通过总结、借鉴国外有关课程实施与建设的研究成果和优秀经验,帮助学校充分挖掘学校、社会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努力实现高质量实施国家、地方课程的同时,形成反映时代特色的、灵活多样的“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学校课程体系。
5、 教师专业化发展:每一次划时代的教育改革,都必须依据教师这支队伍来实现。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永远是教育研究中最为热点的研究课题。“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分析新时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要素、影响因素,并通过干预研究的方法,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策略和方法,为打造名校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
6、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此,“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通过前期调研和现场评估,分析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并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干预研究中促进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7、 学生发展:学生的发展状况最终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通过前期调研,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通过相关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干预研究,共同探讨和完善新时期下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并将之纳入规范化的学校管理体系和运作之中。
8、 信息技术: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素养不仅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也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为此,“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在国外大量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和学校一起探索如何避免简单、误用的“电灌”现象,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在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同时,促进学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
9、 家校与社区协同教育: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和需要整个社会参与的大事。因此,新时代要求学校走出象牙塔,注意吸纳家长、社区及其他社会人士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在与外界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发展。“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在调研和座谈的基础上,分析该校协同教育的现状,并挖掘可能的家长及社区教育资源优势,结合国内外的优秀经验和研究成果,设计、规划新时期下家校与社区协同教育的新模式、新思路。
四、 研究方法与过程
针对本课题研究的各项内容,“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开展研究,促进学校的专业化发展。研究拟分为前期调研、干预研究、成果展示三个阶段,以确保实验学校能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最大化的专业支持。
在各个研究阶段,“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的研究方式主要遵循“标准模版+个案研究”的原则。即,通过科学、标准的研究程序,在前期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各研究内容开展研究的标准模版,以确保研究在不同实验学校进行的科学性与标准化;同时,在模版中留有适应不同学校发展需求的选择与调整空间,根据学校发展的需求,无论在前期调研,还是干预研究、成果展示阶段,开展个案研究。
(一)前期调研
根据课题实验校的要求,课题组专家将以问卷调查、访谈、座谈、资料分析、现场观察、情境测验等不同的方式,围绕“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的内容,深入课题实验校展开前期调研。调研的目的,主要是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并结合课题实验校的具体需求和现实条件,给出详细且有针对性的诊断评估报告。
根据课题实验校的要求,诊断评估报告可以是围绕学校发展形成的全方位报告,也可以是围绕某一内容形成的专题性报告。报告中还包括相对应的学校发展建议,供学校制定下一步发展计划时参照。发展建议应具有可操作性,并应反映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
各研究内容的调研方案及工具另见研究细案。根据课题实验校的不同要求,细案中的相关内容可做适当调整。
(二)干预研究
干预研究主要是指根据课题实验校的要求,在对学校发展诊断评估的基础上,课题组专家有针对性地、个别化地制定干预计划,并根据干预计划以课题研讨、现场指导、在线交流、模拟训练、实验基地、校际协作、挂职流动等不同的方式,提供相应的咨询、指导、培训等专业支持服务,并以内部通讯、期刊杂志、图书资料、光盘录象、会议纪要等不同的方式,提供各类研究动态、优秀实践经验、国内外专题研讨、专题培训等信息服务,帮助学校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在干预研究中,课题组专家主要负责制定干预计划,为计划的实施提供专业支持,监督并随时调控计划的执行情况,评估计划的实施效果等专业指导环节。
干预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不是强化或形成学校对专家的依赖,而是通过寻找并激发学校内在的发展动力,帮助学校建立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即帮助学校建立自身的“造血”机制,从而使学校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自主权。
各研究内容的干预研究方案另见研究细案。根据课题实验校的不同要求,细案中的相关内容可做适当调整。
(三)成果展示
“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组将整合已有的资源优势,跟进课题研究的进程和课题实验校的发展状况,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系列学术研讨和课题实验校自助交流活动,通过展示各项课题研究的成果与进展,创设信息高度集中的合作交流平台和一流的、独具特色的学术研讨社区。成果展示的目的,旨在争取更多的社会理解和专业支持与参与,从而增强“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持久的生命力,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为“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实验校创建“新时期,新教育”的品牌创造条件,进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
成果展示的主要方式有:
以年会的方式,每年定期召开一次“新世纪学校发展”大型研讨会,内容包括:
对一所课题实验校进行全方位或专题性诊断评估;
围绕诊断评估专题,遍邀国内外教育名家针对最新教育学术进展进行专题报告;
获得理事课题实验校荣誉的学校优先。
每两年举办一次“新世纪学校发展”国际研讨会,内容包括:
聚集国内外教育界学术权威、教育行政官员、媒体精英和知名校长等人士,交流不同国家学校发展动态和趋势,研讨热点问题,探求学校发展最佳途径,促进学校向多元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促进校长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
分专题,每两年进行一次阶段性研究成果交流与评比。评比结果将专门结集出版。
把握改革动态,不定期举办有关“新课程与学校发展”的专题讲座或培训。
推荐课题实验校的研究成果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之光明网》、《新课程》、《学科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素质教育大参考》、《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等核心教育期刊、杂志和媒体上公开发表。
此外,“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还将根据课题实验校的实际需要,支持课题实验校在当地发起校长沙龙、校长论坛、举办课题研讨、校际互访、送教育下乡、论文评比、教学大赛、信息技术培训等丰富多彩的课题实验校自助交流活动,并提供必要的策划、组织和学术报告等专业支持。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还拟将编辑出版“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组丛书,收录课题实验校的优秀学术论文、学校管理案例、校长访谈、“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组活动选集等精华内容,并请教育名家、名师予以点评。
五、 研究课题成员
“新世纪学校发展”研究课题成员主要由专家组和课题实验校构成,还可酌情包括一些个人成员。
1、“新世纪学校发展”专家组:
主要包括来自全国十五所高校中教育部下设的各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以及各高校、科研机构中教育管理、教育与心理、课程与教学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一批全国知名的名校校长。
其中,专家组核心成员全程参与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制和实施工作,现均为各课程改革综合项目组或学科标准研制组的负责人或核心成员,对于把握新课程理念及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有着深刻的见解。
2、“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实验校:
为确保课题实验校在当地的“品牌”形象,同时为促进课题实验校在当地形成专业互助团队,建立可持续的内在发展机制,原则上每地级市3-5所实验校。
3、“新世纪学校发展”个人课题组成员:
除学校以外,可酌情考虑一些有志于以教育事业为己任的学校校长个人、有潜质的学校学科骨干教师,以及部分致力于教育研究的地方学科教研员、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等,以“个人课题组成员”的身份参加。
所有的课题实验校和个人课题组成员,原则上必须经过课题申报程序,经“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批准,正式颁发项目通知书。之后,实验校或个人成员将享受课题组成员相应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六、 课题实验校和个人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1、权利:
课题实验校和个人成员均可享有本课题研究的所有内部资料和信息,并分享本课题组的各项研究成果。此外,课题实验校有权参与本课题的各项研究,并获得相应的专业支持;个人成员主要参加面向个体的专业化培训、教科研指导、学术交流等专业服务。具体权利如下:
享有“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提供的各类诸如在线交流、内部通讯、研究资料、会议纪要、图书资料信息,以及校际参观、与国际国内名校名师互访、评优活动等系列综合;
优先参与“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组织的各项交流、研讨活动,包括考察互访、专题培训、课题研讨、现场观摩、模拟训练、校际协作、挂职流动、教学互助、评优竞赛等,获得理念提升、方法引领,增进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面向社会公开组织的各项培训或专题研讨活动中,均可享受优惠待遇;
课题研究调研方案范文6
一、写开题报告的方法
开题报告是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掌握课题研究进度、对课题进行有效管理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研究者合理安排研究时间和进度、对如期完成科研任务,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写开题报告的过程也是学习科研理论,全面把握课题研究领域理论的过程。
二、开题报告的基本结构:
1、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2、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4、课题研究工作的时间安排、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共四个部分组成:
1、课题名称即课题的选题、申报和批准情况。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批准文号、课题负责人及所在单位。课题开题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及开题的形式等。
2、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这部分主要阐述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社会价值,以及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题研究的意义,就是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你研究的课题有什么实际价值?这个课题研究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要点和目标。这一部分主要阐述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确定研究的视角,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要点和目标。指出研究的出发点和已经过的途径。
4、研究工作的安排,组成研究队伍。这部分阐述研究阶段、步骤时间及分工。阐述研究进度、子课题设置及人员分工,每个阶段要取得什么形式的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所需的经费及承担单位。分工是将课题研究组负责人、成员名单及分工情况写出,目的是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组成员的责任感,以利于计划的落实。研究工作的安排,是研究实施步骤、时间规划,就是研究的每一步骤、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每个阶段需要的工作时间,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这样,就可以严格按步骤和时间要求进行研究,自己督促自己,自我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