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1

关键词:高中学生;历史;整理;能力

高中生正处于理性思维形成时期,注重质疑,注重理性分析,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要能系统地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高中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包含了课程目标、模块目标和内容目标。而每一课的内容目标又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第一领域固然以知识为主,其余两个领域目标的达成也要以知识为依托。掌握学科知识是学好一门学科的首要目标。然而,高中历史学科的知识纷繁复杂,学生如何掌握?培养高中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此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按专题整理

高中历史课文以专题呈现,从专题这个角度整理知识,既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历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1.以同一问题为核心进行系统性整合

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为编写单位,但专题与专题之间又有着纵横交错的关系,故学生学习时常常顾此失彼。若以同一问题进行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并理解所学知识。如,以人教版为例,按“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为问题核心,可以把必修一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现代

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等单元进行整合,这三个单元分别涉及中国古代、近代与现代的政治制度,整合后可以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

2.以相关主题进行中外横向对比的相关性整合

普通高中的历史教材,不仅涉及中国史,还涉及世界史。进行中外对比,可培养学生横向分析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依然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师可以先把必修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单元进行整合归纳出若干主题,其中之一可确定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然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等单元整合归纳成“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这样就可形成有关于经济政策调整变动的横向对比。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是如何看待和处理政治制度和经济手段的关系?可以得出哪些启示?同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中苏又有哪些异同?为什么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这样对比,这样设问,不仅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帮助学生提高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按社会形态特征进行多角度整理

1.以同一历史时期为单位将某一社会的不同领域的内容进行整合

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科书必修部分有三大模块。必修一为政治及政治制度史;必修二为经济及经济政策史;必修三为思想文化科技史。在同一时期,社会历史现象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许多领域,而必修模块的知识呈专题体分布,这给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及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需要把同一时期的社会不同领域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例如,宋朝是一个争议较大的朝代,教科书涉及宋朝的知识点也不少,但是都零散分布在三本必修教科书中,教师可以引导把宋朝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和推进君主专制的措施,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上理学的兴起,文化上宋词的繁荣按各个领域汇集起来,总结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这样学生既可全面了解宋朝,又可锻炼到多角度观察历史现象的学科素养。

2.以同一时期中外不同的社会形态特征为对比参照进行整合

例如,17、18世纪,中外的社会形态差异就较大。17、18世纪,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已是封建社会晚期;在政治方面,君主专制一步步强化;在经济方面,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在思想方面,理学是官方哲学,文化专制,但也出现了短暂的清新之风,即产生了活跃的儒家思想;在文学艺术方面,明清时期小说繁荣,文人画兴盛。而同时期的西方,社会形态就大不相同了。在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思想方面,西方掀起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一波又一波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同时,自然科学也发展起来。这样进行对比整合,学生可以对同一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学生也易于理解这些不同的社会形态后面所隐藏的本质问题。

三、要善于构建单元知识结构,把零散的知识变得井然有序

这种办法适用于每一单元的学习,教师利用单元主题、课题及课文中每一目的主题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也就加深了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然,整理知识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愿意钻研,热心于教学,并鼓励学生多多交流,就可以把高中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2

1 重视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学科素养的培养

我们的历史教学,除了要求学生具备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之外,还应让学生具备应有的学科素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通过一定的试题进行量化的考查,譬如高考本来就是对学生理解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的体现,但我们认为我们的历史教学决不仅仅限于此种能力的培养,其他潜在的学科素养,尤其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既容易被忽略,还不容易被发现。

笔者在网上看到,国内某所高中在2011年秋季校运动会开幕式上,为了标新立异,居然有几个学生化妆成日本士兵的模样,带着刺刀驱赶前面的几名学生,更令人气愤的是,其他坐在观众席上的学生一个个高声喝彩,兴味盎然,令人义愤填膺。2011年12月,由著名导演张艺谋导演的历史大片《金陵十三钗》,看得人泪流满面,在新的龙年来临之际,让国人获得了一次普遍的爱国主义洗礼。然而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对自己民族的屈辱史表现得如此麻木,虽然上述所描述的一幕或许真的是个别的,但还是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加强化情感价值观的功能体现,这也是新课改下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到底应如何去较强爱国主义这一学科素养的培养呢?其实也不是要求刻意去为之,只要我们在上课时在适当的机会予以强化,效果就会相当明显。民素质的下降,我们不能再办没有灵魂的教育了。在历史教学中切实有效地贯彻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已是时代赋予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的神圣职责。

2 重视“熟悉概念”的教学

学习历史当然要重视概念。但我想说的是要重视那些极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概念,因为他“它”太容易被忽视,以至于我们都不没有去关注它,直到高考考倒了我们一大批学生甚者大学的教授。

在高一历史西方政治制度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略但又不太容易弄懂的一个概念“代议制”。当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一》有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岳麓出版社、大象出版社四个不同版本的教材。各版教材对代议制的概念问题处理方式不同。当前的学术界也没有对该概念给与一个统一而又明确的认识,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理解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利用教材,补充相关材料,说明什么是代议制。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重视概念的教学,尤其是重视那些看起来很熟悉,却又不是很清楚的概念的教学,在高中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之所以要突出概念的学习,是因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把主题聚焦到一两个核心概念上,就会显得主题不突出,学生的认识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只关注历史事实让学生死记硬背,就很难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更难以顾及知识迁移能力的升华。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一个个重要的概念理解透彻,把握准确,把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思维能力联系起来,与新课程高考命题导向的要求不谋而合,必然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实质性的帮助。

3 注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的互补学习的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学生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历史观。而正确的历史观的形成又有赖于历史教材表述的科学和客观,而有很多时候历史教科书在文字表述上有欠缺,这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增补和订正。一个非常性质有效的途径就是吸收其他学科的相关细节内容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直观理解。这样既未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培养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13页)

“我国紧紧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新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实践证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3

一、认真研读教材,适当参考别人的经验

在课程标改革之下,出现“一标多本”的现象,除人教版之外,还有苏教版、岳麓版。为了更能抓住知识复习的核心,我尽可能把各版本的教材都放到一起,查阅本知识体系,比较其中的异同,找到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历史教学知识。我始终认为只有自己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才能教会给学生。否则以己昏昏,焉能使学生昭昭。除此之外,我还查阅了这方面相关的书籍、注解,和其他教师在上本单元时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从中汲取上课时所需要的新理念和好的处理教材的方法。在认真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有些上课的思路就慢慢地清晰了。比如,我在看其他教师的课件过程中就发现,他们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较少,尤其是学了本单元知识对于学生有哪些积极的意义方面谈得不多,我想或许可以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

二、从“注重强度”到“注重效率”

实践证明,单靠延长学生滞留学校的时间、加班加点、加大学生学习强度,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科学备考、注重实效才是取胜之道。如何提高效率?一是要通过对课标、考试大纲和多种版本教材的研究,从中发现、提炼核心知识点、主干知识。二是要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复习课要注意精讲多练,“精讲”要讲得必要、讲得明白、讲得精彩,“多练”要强调用问题来驱动学生学习,使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三是要加强学生考试技能的培训,要特别重视非选择题答卷规范化的训练。为此,要求学生做到:其一,严格按照答题纸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作答,特别是不要超出答题区域;对应好答案与设问的顺序,以防颠倒错位。形式上要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段落化”指所需回答问题要按答题纸中的序号自成一个段落,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晰;“序号化”指回答问题的各个并列要点之间用①②之类序号分隔,使要点突出,一目了然;“整洁化”指卷面美观,整齐洁净。书写字体要大小适中,防止过小或过大。其二,答案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点齐”指所回答问题的要点齐全,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可比预测的要点多出1―2个要点,以免失分;“话简”指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用史实说话,避免文学化语言。

三、从“闭目塞听”到“关注热点”

以往,我们经常用“以不变应万变”、“以本为本”的态度对待各种热点问题,两耳不闻窗外事,照样能指导学生参加高考。新课程背景下,这种态度显然是不对的。热点问题是历史命题不可回避的兴奋点,热点是加强历史与现实联系“桥梁”,它能充分体现史学“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功能。寻找热点要注意把热点问题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准热点与学科知识的联结点(切入点)。具体地说,要求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就某一热点问题,研究其可能从哪些角度设问,涉及哪些知识点,怎样规范答题,切忌泛泛而谈、过于空洞抽象。要把热点问题考点化,并设计成具体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以热点问题为背景的试题,其设问的角度大都很小、很具体,这就要求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

热点问题除了我们平常所讲的“社会热点”外,还应包括“学科热点”。关注“社会热点”要结合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当今世界各个方面。关注“学科热点”,要结合学术研究动态、课程改革动态、高考试题研究等方面。关注“学科热点”时要注意:一是学术动态要与历史教学实际适当联系;二是课改动态要与教育法规相结合;三是试题研究要与新课程改革省份高考试题特点相结合。

四、关注课的导入

导入犹如戏曲表演中的锲子,锲子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戏曲演出能否成功。一节课的导入亦是如此,导入是否精辟、恰当、合适,关系到能否一上课就抓住学生的思想,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有些教师平时上课就不是很关注或不关注,更何况是复习课,往往上课是就一句话:“今天我们来复习××。”“今天我们来学习××。”等等,然后直接上课。这节课学生本身就关注不够,再加上知识点不易掌握,势必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必须一开始从气势上就让学生引起共鸣。

五、注重复习方法

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历史知识的理论性和实用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偏重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什么办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高中学生历史复习的质量呢?这就需要运用适当而有效的复习方法。运用正确的复习方法,具体的复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通过多年来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总结出基本的复习方法有以下几种。

1.搜集和处理材料的方法。近几年的高考,材料题明显增多,而许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往往会接触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材料。面对这些陌生的材料,首先学生要利用复习的时间大量搜集各历史阶段的有关材料,这些材料可以从图书馆或网络等途径得到,这种不仅可增加历史知识,而且可对各历史阶段历史特征和概貌有了更多的了解。其次是在解决历史材料题时,首要的是对所给出材料的中心内容要归纳出来,然后根据材料尽可能把材料放回到教材中去。在答题时,一般答案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答案是材料本身的归纳,另一种是从相关教材中来。

2.阅读材料的方法。这里说的材料,主要指的是历史教科书,阅读历史教科书是复习历史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近年来高考的历史内容给我们的启示是历史高考试题越来越偏向教科书的基本知识,尤其是高考选择题。要想尽快地掌握课本知识,主要是靠阅读教科书。一般地说,阅读包括认读和解读,认读是要搞清历史课本的基本知识,如历史人物、事件,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等等。在认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了解阅读教科书各阶段内容的内在含义,这就是解读。此外,为了提高阅读的效果,可以在阅读时做必要的记录,如划线、标符号、写批注待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4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将历史知识按专题的形式进行编写,单独呈现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个模块。以专题模式编写教材,打破了空间限制,将本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结合,把本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的舞台背景中进行叙述,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并形成全球史观。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编写体例打破了空间限制,割裂了时间联系,使学生在学习时只记住了一个点,无法形成线和面,也无法构建正确的知识时空体系。学生只知道某一历史事件本身,却不知道在这一历史事件之前和之后发生了什么。如果在高考中遇到综合考查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试题或考查以时间为线索的历史试题时,学生就很难考取高分。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题呢?具体做法是,把通史和专题结合起来,适当地打乱专题的结构和书本的顺序,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教材中的知识按时间顺序一一对应到阶段中去,最后再归纳本阶段内的专题体系。以中国古代史中的隋唐时期为例,相关知识点如下。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的政治(必修1)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的经济(必修2)农业城市及商业

隋唐时期的文化(必修3)楷书步入盛世雕版印刷术火药用于军事唐朝诗歌进入黄金发展时期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上图就打破了现行教材的编写体例,将三本历史必修教材联系了起来。同学们可以此为参照列出隋唐之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这样以时间为序,以专题形式为依托的中国古代史就呈现在眼前了。以通史为基础,在阶段的基础上巩固专题,能把通史和专题巧妙地结合起来。

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是准确解题的基础。高考历史试题由各种各样的信息组成,如文本信息、图表信息等。在这些信息中有的对解题有帮助,有的没有帮助。对准确解题有帮助的信息,我们称之为有效信息。反之,对解题帮助不大甚至没有帮助的,就是无用信息,又被称为干扰信息。实际上,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就是排除干扰信息的过程。在高考中,有些考生在面对试题的时候感觉不知所措或者无从下手,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提取出材料或者设问中的有效信息。那么如何才能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审题的时候要遵循先审设问后审材料的原则。有些考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先读材料后读设问,这样做,一是会浪费时间,造成解题效率低下;二是会造成不能有效提取信息。因为,有些考生读完材料后,不知道材料说的是什么,看完设问后,还得再重新读一遍材料。最重要的是,先读设问,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有利于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三、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欠缺,要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016年高考全国历史考试大纲提出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属于最高层次的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中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试题一般难度较大,有些考生在这方面容易失分。论证问题的前提是确定论点和寻找论据,这就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因为只有在熟料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找出充分的论据。另外,还得培养和训练逻辑推理的能力,因为论证问题的过程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探讨问题,就是探究和讨论问题,与创新性思维能力挂钩,所以要多注意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性思维能力。

四、史论结合能力欠缺,要培养史论结合的学科素养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考对学生学科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几年高考历史学科的主观题突出考查了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史论结合能力。但是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好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能史论结合,要么直接摘取材料中的原话,要么直接摘取教材中的原话。

历史知识包含“史”与“论”两个方面。“史”指历史事实。它是历史学习的基础,是历史知识的本源,它的突出特征是客观性。“论”指结论,是分析历史事实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论”属于历史认识论范畴,具有主观性和多元性。史论结合,即客观史实和科学理论的结合,它是历史学习与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唯有尊重客观史实、确立唯物史观、贯彻论从史出,才能真正解答好历史问题。

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导向,要坚持从史料中来,到史料中去的原则。从史料中来,即善于从史料中提炼出理论观点,尽量挖掘出史料中蕴含的理论因素。到史料中去,即自觉地把理论观点应用到史料的分析当中去,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5

1.误选

自北宋徽宗时期画家张择端(1085―1145年)的《清明上河图》卷问世后,特别是明清以来,画界代代不乏追随者。以“清明上河图”为题材的长卷,流传至今的宋元明清本达数百本之多,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三本:其一是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故宫博物院藏,称宋本),代表宋代风俗画最高艺术成就,是此类绘画题材的原创本或祖本;其二是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卷(辽宁博物馆藏,称明本);其三是清代宫廷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五人合绘的《清明上河图》卷(博物院藏,称清本)。一般情况下,教师囿于研究深度,并不清楚有版本之别,所以容易出现误选。

例如在2012年浙江省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中,《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的执教老师用图1来说明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乍看之下,大家都以为这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看上去很写实,是很好的史料,很说明问题。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教师选用是有误的。这位教师选用的是清本《清明上河图》,在清本中,“虽然画家依然想表现汴京,但这些清朝画家大多生于江南,于是汴京城的市井场景被换成苏州城繁华的都市景象和江南风俗”。①

能作为史料反映北宋情况的北宋版本是图2所示的内容。

这位教师还选用了另一幅画(见图3)进一步说明北宋“市突破空间限制”这一变化。但是在与宋本《清明上河图》进行比对时笔者发现,这幅画根本不是它的局部,并不属于宋本,笔者经过比对确认图3属于清本。既然如此,图1和图3如何能作为宋朝史料来说明宋朝状况呢?

从史料价值角度而言,不同版本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观察社会的视角不同。宋本从现实主义角度出发,不回避市面上的各种矛盾;明本反映享乐主义,各种供享受和消遣的店铺应有尽有;清本出于粉饰太平的需要回避官民之间的矛盾冲突,“具有矫饰主义动感中的华贵品质”。①第二,民本地位不同。宋本中的商业街是财富和汗水的汇集,张择端较多地描画了普通百姓的商业活动和市井生活,不回避官与民、官与官的矛盾,正因如此,研究者才会透过表象发现北宋末年社会存在的危机。明本和清本则处处体现画家的官本思想。第三,风俗民情各不相同。三个版本中的衣冠服饰、市井生活、舟车用具、建筑规格形制均不相同,分别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宋本宋朝,明本明朝,清本清朝。

版本的差别对教学会产生以下不利的影响:第一,误导学生,以讹传讹;第二,史料不真,史论无着。

因此,教师在选材上要慎重,要遵循求真求实的原则。

2.有限解读

“有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题材有限。从目前来看,教师对于《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解读基本上局限于呈现北宋经济状况,主要结合的是人民版必修二《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的相关内容,而且基本上局限在“虹桥”那个部分,虽然这段最精彩,但它不能代表全部内容。要知道,整幅画长达528厘米,虹桥仅占1/20而已。除此之外,《清明上河图》中还有很多地方,例如繁华的商业街,遍地皆是的店铺,酒馆,旅舍,熙熙攘攘的人群,各行各业各色人等也可以说明同一问题。事实上,《清明上河图》是宋人写给我们的生活日记,免去了书籍中可能存在的鲁鱼亥豕,生动而直白,透过它还可以解读出经济发展史之外的很多有助于历史教学的信息。

第二,方式单一。“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位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②但是,大多数教师只是就画论画,在做绘画解读时不太注意结合画家本人,画家所处时代或其他图文史料,这样的解读比较肤浅、表面,而且容易陷入主观猜测、判断偏差甚至牵强附会。例如谈到中国12世纪即北宋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城市生活,文字记载当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最为详尽;而图像资料,则唯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堪与之匹配,使人们对北宋汴京的印象形象而具体。相反,唐朝长安城的文字记载虽然不少,但由于没有图像资料,其形象在人们头脑里还是模糊和抽象的。③

合理解读是有效利用的基础,所以,教师首先要从历史角度,本着求真求实的原则,尽可能做出合乎历史逻辑,符合历史史实的解读。如何做到合理解读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史实,合理推测

绘画作品具有一定的内涵,会引发一定的联想,在解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推测,但推测应该是在充分的历史依据支持下才会产生的合理历史逻辑和有效历史联系。

历史记载,宋太宗时期采取鼓励文人谏言的政治措施,关注社会现实和朝廷政治成为宋代画家较为普遍的创作趋向。有学者研究认为,《清明上河图》并非只是简单的描绘百姓风俗和日常生活,在商业繁荣的表面之下暗藏玄机,明线下交织着一条令人心悸的暗线。①张择端希望通过《清明上河图》向宋徽宗展现一些社会痼疾。那些本不是赏心悦目的绘画内容,张择端却精心描绘,成为其作品深处丰富的潜台词。

从文献中可知,汴京是12世纪初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达到137万,8厢120坊,绝大多数建筑都是砖木结构,消防是当时朝廷十分关注的问题。当时汴京的防火措施非常严密,每个坊都设有一个望火楼,专门观测火警。楼下又有被称为“潜火兵”的军队驻守,专司消防。学者余辉研究后说,张择端画了望火楼,但楼上无人观望,望火楼下的军营被改成了饭馆,这说明消防缺失。而比消防缺失更可怕的是城防的涣散。画中城墙上下没有一个守卫,土墙上也没有城防工事,原本应该是重兵把守的城防机构所在位置居然是一家商铺,老板正在验货,账房正在记账。从画面上看整个汴京沉浸在浓厚的商贸气氛中,但却是一座完全不设防的城市。这幅画真实反映了徽宗朝初期已经日渐衰败的军事实力和日趋淡漠的防范意识。这一解读有利于学生突破教材的约束,体悟历史的多面和绘画的隐喻,学习从表象看本质。

2.结合其他类型史料,多角度解读

在中学课本中,《清明上河图》被教材编者放在了人民版必修二的封面,可见其作为经济史料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王安石变法》一课中,《清明上河图》作为插图放在了第54页,用来说明东京的繁华。教师在解读时,如果结合其他史料一起说明,则能更好地提高绘画类史料的信度和效度,教师也可以因此而避免单纯的主观臆断和凭空想象。

例如在《清明上河图》中,汴河贯穿始终,图中的商业活动和市井生活基本上是沿着交通要道展开的,显得随意和因地制宜,突出说明了宋朝时期“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这一重要的经济变化。2012年浙江省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中,执教教师在上《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时就在展示《清明上河图》后进而请学生观察《宋汴京城平面图》,引导学生注意到商业区、旅社区、仓库区基本分布在汴河两岸,这样就进一步证实之前得出的结论,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再有,可利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对东京的记载或者《宋史・食货志》等史料,从文字角度对《清明上河图》加以说明。多元材料相互印证后,教师对绘画的解读会更加趋于合理,更有说服力。

3.历史视角,辨别真假

《清明上河图》被视为具有档案性质,是因为个别细节的真实(如亭台楼阁、桥梁、舟船等建筑构造)。但倘若因为《清明上河图》单一细节上的局部真实,便断定此画的一切均为真实再现,画面描述特定时间、空间内真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此逻辑显然需要修正,因为艺术的写实不等于世界的“真实”。②所以,在以绘画史料解读时要注意鉴别哪些是真实再现,哪些是画家的艺术加工,进而做出合理的历史分析。这里的辨别真假不是书画鉴定,而是看哪些绘画元素能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否有史料价值。

例如虹桥、城门这类实物题材无疑是具有极高价值的史料。据研究认为,虹桥的修造技术在北宋灭亡以后失传,正因为《清明上河图》的存在,我们才有证据证明中国古代桥梁修筑的高超技术。更有趣的是,明清以来的仿本作者都没有一人见过真本,只凭借他们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眼见风物来描绘,基本上都画成常见的石拱桥,书画鉴定者便可以借此判断《清明上河图》的众多版本中到底谁真谁伪。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课从拓展知识面的角度来说明中国在12世纪达到的水平。

另外,画中威武的城门楼的城门洞口样式,在宋代及宋代以前,都做圭角型门洞(梯形门楣),到宋代以后就以券门(圆拱形门)为主了。城门的特征有助于美术史学家判断绘画作品所处的历史阶段,确定时间位置,中学教师可以从史料角度来说明“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的历史观点。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而言,囿于认知局限,绘画类史料的利用有效率不高,笔者期望在合理解读基础上通过教学设计做一些尝试,尽可能实现有效利用。

1.教学实际

在人民版历史教科书中,涉及宋史的部分主要有如下知识点:必修一,宋朝二府三司制;必修二,水转翻车、棉花种植及纺织技术,丝织水平的提高,用煤做冶铁燃料,制瓷业,海上丝绸之路,市与草市的发展,都市商业的繁盛,重农抑商政策和关津之税、市肆之税;必修三,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兴起、发展,北宋科技的发展(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书画,诗词曲;选修一,王安石变法。这些内容分布在三本必修和一本选修教材中,内容琐碎、凌乱。在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打通历史知识关节引导学生做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联系,形成对宋朝史实、现象、特征和规律的深入理解。

2.教学设计

笔者尝试以《清明上河图》为平台,以《历史碎片中的北宋背影》为题,从历史的视角观察绘画作品的细节,利用其中反映北宋历史的一些元素进行整合,在课程标准基础上,不拘泥于教材,引导学生从绘画作品中具体形象地体悟历史,从而提高获取、分析和应用历史信息的能力,拓展历史的视野,加深对历史与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环节一:展示《清明上河图》(教师事先将《清明上河图》分段拍摄成照片,再用幻灯片的连续播放功能制造如画卷展开般播放的效果)。

设计意图:通常教师只采取局部展示的方式,学生只闻画之大名却难以从局部的画作中感受到画家作品的整体风貌,毕竟这是一幅长达528厘米的巨制,局部观赏虽突出了某些重点,但影响了整体观察和很多细节的发现、研究。

教学环节二:请学生凭记忆回想看到的景物,写下印象较为深刻的一些内容。

设计意图:从学生印象深刻的内容展开分析,容易引人入胜,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研究型的课堂氛围得到营造。

教学环节三:整理归纳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内容加以研究和分析。

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以下内容兴趣颇多:

1.汴河与船

2.虹桥、河市与摊贩

3.城门与驼队

4.纤夫、舵工、挑水工、搬运工

5.画家细致入微的绘画风格

教学环节四:分组活动,请学生根据本组主题,以及教师事先准备好细节分解图和相应的文献史料提出疑问、进行分析、呈现观点和结论,最后形成对宋朝部分历史的基本了解。

第一组:汴河与船

材料1: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汴河岁运江淮米三百万石、菽一百万石,黄河粟五十万石、菽三十万石,惠民河粟四十万石、菽二十万石,广济河粟十二万石……到至道(995~997)初,汴河运米五百八十万石;大中祥符初,达到七百万石。

――《宋史・食货志》

材料2:开封府。崇宁(1102―1106年)户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口四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县十六。

――《宋史・地理志》

材料3:运舟旧法,舟载米不过三百石,闸成,始为四百石船。其后所载浸多,官船至七百石,私船受米八百余囊,囊二石。(宋制:每石合今市斤一百一十斤。)

――沈括《梦溪笔谈・官政》

材料4:《清明上河图》画了大大小小船只二19只(见组图1)由上至下依次为漕船、游船、客船。

设问:

(1)西汉以来历代都仰仗东南粮食通过水路运输到京师及其他指定的地方,称为漕运。根据材料指出北宋时汴京漕运主要由哪些河流承担?

(2)材料1中汴河与其他河流相比的地位如何?结合材料1、2说明汴河与汴京的关系。

(3)从经济和技术角度分析汴河的繁忙与船只载重能力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旨在说明以下要点,在北宋,漕运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一环,汴河是汴京重要的生命补给线,是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因素之一;担任运载任务的各类船只反映了北宋时期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北宋经济的繁荣与交通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第二组:虹桥、河市与摊贩

请学生仔细观察以下组图2中的人物及其活动,将店铺进行分类并思考图中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

按照店铺性质基本可分为三类:一为流动摊贩,二为地摊,三为定点商家。按照经营类别分类,有酒店、糕点馒头店、饭馆、茶坊、修车铺、药店、旅店、香药铺、算命摊。

设计意图:换些图片和换个视角来说明商贸的繁盛,饮食服务实施的完备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三组:城门和驼队

请学生仔细观察组图3后设问:

(1)城墙上应该是有士兵把守■望,但是画中的城墙上空无一人,说明了什么?

(2)在城门洞里正在穿行着一支驼队,结合汴京(开封)的地理位置和北宋历史说明北宋时期的对外贸易情况。

(3)城墙下本应有军队驻守,但是取而代之的是一间税务司,官员正在收税,这说明北宋政府在管理方面存在哪些得与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北宋政府的政治和经济上对内对外措施,理解政府政策对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组:纤夫、舵工、挑水工、搬运工

请学生观察组图4,思考这些专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人大量存在说明什么?

说明:从上至下依次为舵工、搬运工、纤夫、挑水工。

设计意图:北宋时期,大量农民因土地流转而游荡在城市靠出卖体力为生,由此说明北宋社会存在尖锐的矛盾并认识到促进北宋城市发展的劳动力因素。

第五组:画家细致入微的绘画风格

张择端的绘画细致入微,描画对象又都是平常百姓,市井生活。绘画是反映时代思想,请学生思考,结合北宋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艺术风格呢?除此之外,宋朝文化领域还有哪些突出的成就?

设计意图: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兴起,对当时的文风和画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使学生理解思想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环节五:整合历史碎片,勾勒北宋背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北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状况,进行知识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北宋的特点。

在这个以解读《清明上河图》为核心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并不期望包罗万象,也不能说明教材所列一切与宋史有关的内容,但期望尝试引导学生挖掘尽可能多的有效历史信息完成一次不完整的北宋历史探究,拓展学生历史视野,建立历史联系,发现历史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