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电商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电商概述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化肥行业;商业模式;实证研究
我国现已进入“十三五”期间,在我国网络系统的不断完善,全国人民普通使用宽带进入全新的生活方式的大形势下,传统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是威胁还是机会都还是一个问题,对于我国这样如此的农业大国,“互联网+”对于化肥行业更是如此,尤其是当前化肥厂星云密布,化肥产能过剩,而百姓对于农业的倾向度锐减的情况下,安徽L化肥厂面临着发货困难、经销商要货消极、全国农户化肥需求量减少的多重压力下,L化肥厂如何应对,如何转危为安,是其当前重要的管理课题。
一、互联网+”营销模式概述
(一)“互联网+”的由来
“互联网+”是当前一种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它是由“互联网”与“各种传统行业”实现相互交和,使得传统行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得以全新整合,从而减少管理成本、节省人力资本,更好地实现产品与最终消费者的对接,将供应商、竞争者、用户对于本企业的意见想法更快地传输至企业,从而加强了各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发展方向、发展战略的参考度,提高企业战略决策正确度,实现现代企业管理形式。“互联网+”不仅可以使得企业的运营效率提高,它对于当代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体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互联网+”实际应用模式概述
“互网+”的应用范围极广,它可以涉及社会各个环节,如工业、金融、通信、交通、民生、旅游、医疗等各个环节。
在“互联网+”与传统工业的结合应用中,传统工业一般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以此来改造原有产品以及研发生产方式。通过以上各种信息通信技术,可以使得企业用户远程操控、数据自动采集分析、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实现各产品的互联互通,加快生产资源与最终产品的优化配置。
(三)“互联网+”营销模式的疑问
“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积极意义非凡,然而,对于传统行业,“互联网+”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互联网+”技术没有适当地应用,其对于传统行业可能是一个毒药。传统行业要处理好“互联网+”技术,就必须对以下几点做好对应权衡:
1. 成本收益问题。采用“互联网+”必然需要传统行业开始涉及全新一种新技术领域,对于全新的技术领域,如果要全部把握的话,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人员投入,从而提高企业培训费用、时间成本的提高,那么增大的成本与潜在的收益之间就产生了一个疑问--采用“互联网+”是否是一种可带来收益的选择。
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问题。采用“互联网+”的本意在于,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费用,但是,对于本企业来说的成本降低,就意味着原本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减少,尤其是那些一直有战略合作的忠实经销商,如果采用新技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利益收割,那么经销商是否会成为企业技术创新采用的阻碍者。
二、传统行业――化肥行业当前营销模式分析
(一)化肥行业当前主流营销模式分析
1. 营销渠道模式。当前化肥行业的营销渠道主要有原料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用户等几大渠道。具体如下图所示:
从图1可知,化肥行业主要经历了原料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用户等五个环节,其中原料供应商将磷矿、硫酸、尿素等原料运输给生产商,生产商加工成成员之后,采用汽运或者火运等方式将成品运输给经销商、经销商将产品转给零售商及用户。
2. 资金回收方式。从化肥生产商的角度出发,资金回收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采用先款后货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生产商的资金风险,但是同时减少了生产商的销售量;二、采用先货后款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经销商的资金压力,大大提高经销商的销售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化肥销售量。先货后款方式在当前化肥产能过剩的前提下,更符合生产商与经销商的利益诉求。
(二)化肥行业当前资金结算模式分析
生产商与经销商资金结算价格机制。化肥生产商根据国际原料行情以及国内原料行情,市场需求量预测以及季节性需求变化等因素,对于化肥价格进行阶段性定价,经销商根据实际销售状况与生产商进行结算,即,每隔一个时间段对于化肥进行库存盘点,确定每一阶段化肥销售数量,再根据每一品种化肥实际合同价格进行汇总,从而确定销售款额。在此阶段,经销商可以凭借自己的风险承担实力及资金实力,对于价格即将上调产品进行买断,进而销售(即产品实际并非销售,但是经销商通过以低价买断的形式,欲取得高价售给零售商而得到的中间差价,经销商承担销售风险)
三、“互联网+”形势下安徽L化肥厂营销模式的几点思考
1. 安徽L化肥厂十多年来一直以传统的驻点直销模式进行化肥销售,即L化肥厂在全国各地派驻厂家代表到各地驻点,与经销商一起负责当地的化肥销售。一般以3个月为一周期,通过与经销商一起下乡宣传,了解当地化肥零售商对于当地用户的了解,进行前期的价格调查,从而向厂家汇报,确定各地不同的化肥销售价格与需求品种。L化肥厂需要支付对应的经销商中介利润以及厂家代表人员工资等费用。
2. 在“互联网+”形势下,传统的驻点直销模式依旧存在着必要性。第 一、传统的驻点直销模式,可以通过驻点厂家代表督促经销商销售本企业产品,加强对于经销商的控制与督促,同时,因为长时间与经销商的面对面沟通,更为有效快速地做出化肥发货以及货款回笼等工作;第二、传统的驻点直销模式,可以保证当地的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可以激发经销商积极性,提高本产品利润空间。
3. 在“互联网+”形势下,传统的驻点直销模式又存在着重大威胁。第一、化肥行业的几家龙头企业开始逐渐向“互联网+”模式靠近,通过区域试点、加强农化服务等方式,开始采用新技术,着力加强自身核发竞争力;第二、当前的产品发货量以及价格确定还处于模糊确定阶段,主要依据厂家代表与经销商的谈判博弈而确定,还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并没有结合往期的化肥销售量以及当前的市场需求等变量因素进行科学决策判断。
4. 因此,安徽L化肥厂在营销模式上也许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创新。第一、加强对销售员的电脑培训,对于中层领导进行高等数据分析工具培训,如EVIEWS、SPSS、STATA等工具,加强领导层预测销售量以及价格判定等能力。第二、对于L化肥厂重要的、忠诚的、资金实力强的经销商进行“互联网+”试点运行,通过采用云计算、网络交易系统等新技术进行合作经营,并对此工作进行评估、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罗珉.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5(01).
[2]李海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3]王锡义.驻点直销一个营销王国的十年报告[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06).
[4]徐骞.融入农村 扎根农村 精耕农村[N].中国农资,2016-05-27.
农村电商概述范文2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eva(392975479)”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乡镇社区教育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度黄村镇大力开展各色社区教育活动。在镇政府的牵头领导下,镇机关干部、村“两委”、镇直单位、退休党员等开展了全民学习周集中学习会,“平安行”全国交通安全日线上主题教育,通过观看宣传片、文艺演出的形式,大家对交通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要求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学无止境,形成习惯。同时,组织办开展对各村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扶贫工作站及人社所还结合当前扶贫工作,对广大贫困户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使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学到知识、学到技术,为他们送来过上美好生活的“鱼竿”。针对我镇老年人较多的情况,各村均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障主题教育,以及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知识讲座,加深辖区群众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加强为老年人服务,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在今年的社区教育培训当中,我镇开展企业职工培训400人次,其中贫困村培训185人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42人次,其中贫困村培训95人次;开展农村电商培训33人次,其中贫困村培训8人次。其余各类学习培训更是形式种类多样、群众广泛参与。我镇真正将社区教育落在实处,将教育扶贫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切实做到“授人以渔,教育脱贫”,让社区居民学以致用,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体会到学习带来的长远改变。
农村电商概述范文3
关键词:电子商务 农村 治理模式 演化路径 案例分析 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320;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007-03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近两年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势头。农村电子商务的典型代表“淘宝村”始于2009年,其特指大量网商聚集在某个村落,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以淘宝电商生态系统为依托,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的网络商业群居现象。截至2015年12月,“淘宝村”总量从十位数跃进到百位数,突破200个,活跃卖家超过7万家,这种“星火燎原”之势也引起了学术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参考迈克尔・波特(1998)提出的产业集群理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具有明显的集群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处于某特定的村、镇区域范围内;第二,紧密围绕单一或者少数特色农村产业;第三,大量处于电子商务价值链相同环节和上下游环节的农户家庭、企业、销售部门、网络技术服务部门、物流、其他支撑机构聚集在一起;第四,这些主体和机构在政府、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在某种治理模式的主导下分工、合作、创新,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有机群体。
从辩证的角度看,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发展创新了农村经济改革模式,促进了农村人口再就业和新型城镇化步伐,但是初期产业集群的天花板现象也逐渐显现。比如低端复制的产业模式僵化、同质化恶性竞争日趋激烈、电商生态系统脆弱、区域空间狭窄、管理效能低下等问题层出不穷。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更深层次来研究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问题,以期促进集群内各主体(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竞争和协同创新的效率。
榇耍本文将在产业集群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归纳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治理的典型模式,分析集群治理模式的内在演化机理,提炼演化不同阶段的治理特征。
二、集群治理的定义概述
治理的本质内涵是对社会或经济系统内各种关系的协调,集群治理是治理本质的实践延展。集群内部各种主体(包括上游供应商、企业、下游买方以及政府、协会等)基于权利分配的关系构成了产业集群的治理结构,它是主体在共同演化过程中相互博弈的结果。从集群的制度层面观察,集群治理是制约和激励集群内部主体经济活动的各种协调机制的集合,该集合囊括了社区规范、市场自治和层级控制三种微观治理机制。其中,社区规范是指集群主体基于互利、互信等非强制性规范开展经济活动和协调主体关系的治理机制;市场自治是指集群主体(主要是企业)依据价格信息和市场竞争原则开展活动的自发性和自治性治理机制;层级控制是指集群内少数特定主体(主要是政府)凭借政治或经济的权威影响力集权控制参与者行为的治理机制。这三种机制缺一不可,从制度层面共同构成完整的集群治理框架,协同发挥对一个经济系统的协调作用。本文将以制度层面的集群治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中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治理问题。
三、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
在社区、市场和层级三种治理机制的交织作用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根据领导者的差异,治理模式主要分为农户自组织型、地方政府主导型、创新平台型和多边协作型四种形式。
(一)农户自组织型治理模式
这类治理模式下,农户通过血缘亲缘关系口碑相传认识互联网,经由亲友邻里帮带开设网店,并在网店运营利益的驱使下自主管理内部事务,开展平等互惠的竞争与合作。这类产业集群的内部主体以数量众多的农户家庭为主,即使出现较大规模的企业,也不能带来整体性的影响。市场自治在这类治理模式中起到主导作用,社会规范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而层级控制的治理机制则表现较弱甚至缺失。然而,农户自组织型治理模式的集群内部关系结构不稳定,当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经营,便会发生恶意压价、创意抄袭、商业模式僵化、人才掠夺等突破现有制度约束的过度竞争行为。
比如苏北沙集镇东风村的家具网络销售产业,起先是由大学生孙寒引入产业雏形和经营模式,后来邻里乡亲竞相模仿,在全村得到快速扩张,并带动乡镇家具产业从无到有,实现年销售额3亿元的惊人规模。沙集电子商务集群具有典型的农户自治的治理特点,集群成员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农户们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分工合作,形成了围绕家具生产、加工、网络营销、配送、售后等产业活动的全过程产业链。但是,随着沙集品牌的传播,沙集模式被周边县镇快速复制,加之集群内部网商数量的增加,导致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沙集一些经营能力较弱的网商甚至开始退出。同时沙集没有自身平台,主要依靠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第三方平台,随着平台化卖家的不断加入,沙集也暴露了同平台竞争力不足、销售渠道狭窄等问题。
(二)地方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
这类治理模式下,地方政府嵌入农民网商、服务商、生产商等多边关系,通过出台政策、建立机制、培育网商、寻找资源、设计载体、搭建平台等工作主导当地农村电子商务的生成与发展。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具备了全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的特点,同时由于政府具有强制力、公信力,且比农村企业、合作社、协会等治理主体拥有更多的资源,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凸显成绩。这类集群以层级控制的治理机制为主,社会规范和市场自治的治理机制相对弱化。然而,地方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也受制于政府的能力水平,且可能出现治理边际模糊的问题,阻碍企业和网商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浙江桐庐农村电子商务集群,就是典型的政府治理案例。2012年下半年,桐庐县政府按照省市的“电商换市”战略部署,对桐庐县发展县域农村电子商务进行顶层设计,确立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立足生态,从无到有,全面谋划,系统推进”的原则。县政府规划并实施了“启蒙”、“初步发展”、“提升发展”三阶段任务,建成200个村站点,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全覆盖的县。县政府还积极和电子商务龙头企业阿里巴巴开展深度合作,在选人选点、物流配送、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策划运营、技术支撑、佣金体系、考核激励和农民权益保障等各个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基本形成了一套清晰的“桐庐模式”,桐庐电商生态体系初具雏形。
(三)创新平台型治理模式
这里的创新平台是指在农村电子商务集群内部为电子商务经营者实现创新和价值链提升提供服务的组织。这类组织的核心成员可能是第三方行业协会、合作社、专业市场或者领军企业等。创新平台是由相对于法律制度等公共秩序而言的一种组织化的私人秩序团体组成,当地政府直接干预的作用较弱,它既具有社会性,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创新平台能够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向社会提供类似俱乐部式的产物。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是我国涌现的首个以“服务平台”为驱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在遂昌县5万人口的县城聚集了几千家网店。2013年1月8号,淘宝网全国首个县级馆“特色中国――遂昌馆”开馆,主营各种特色农产品。遂昌县以行业协会、合作社为主导,建立了农户向合作社负责、合作社向电商协会负责、电商协会向网店主负责的层层负责的规范制度,创造了C(农户)2B2C(网店)农村电商模式。在两个C之间增加了一个平台环节B,扮演这个B的就是电商协会与合作社。其中合作社面向农户负责原材料采购、组织生产加工、指导技术、检验质量,电商协会面向网店负责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制定质量标准、供货、配送。在合作社和协会搭建的服务平台上,遂昌县的农村电子商务围绕农产品价值链上的主要环节开展了比较规范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
遂昌模式是典型的创新平台型治理模式。协会、合作社作为农村电商集群的平台组织者控制了产品价值链的核心环节,而将其他次要和辅助环节通过层层外包分配给农户、网商、其他机构。这类团体作为平台组织者和上下游农户、网商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契约或承诺,并和电商集群外部的供商、客户、政府、相关机构进行直接联系,担当了农村电商集群的“守门人”。这种治理模式在信任、互惠、声誉等非正式规范的基础上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以社区规范的治理机制为主,层级控制和市场自治的治理机制为辅。这种模式有效控制了农村电商集群内部的过度竞争,有序协调了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但是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创新性可能受到抑制,需要平台予以保护和引导。
(四)多边协作型治理模式
多边协作型治理模式是联合当地政府分支机构、电商协会、领军企业、网商等主体协同治理电商集群的模式,市场、规范和层级机制能在这种模式中和谐地各自发挥作用,促进了集群的稳定发展。Brown认为,多边协作治理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理模式,它不仅实现了多边力量的均衡,还保证了治理行为的有效性。从网络关系上分析,上下游关系的农产品生产者、网商能够实现平等议价,并在当地政府、相关机构的协调与制度保障下建立互利互惠的关系;竞争关系的网商之间可以基于资源互补的前提实现战略性的协作从而达到规模效应;在政府、领军企业或电商协会的带领下,网商也有机会和集群外部的电商知识型机构、公共服务机构或其他群外主体实现交流与合作。
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治理模式的演化路径
(一)演化的内在机理
上述农村电子商务集群的治理模式均为某一时间横截面上表现出的治理特征。随着治理环境的变化,农村电子商务集群的治理模式将发生动态演变。例如,江苏颜集镇花卉电商集群,在2005―2008年期间主要处于自组织阶段,村民自发进行花卉电商的创新创业,跟随者模仿进入。随着网商规模的扩大,恶性竞价、产业区域局限等问题也开始暴露;2009―2011年,随着电商农户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和规模化,该地区出现了“淘宝花卉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为农户提供了多样化的花卉品种,提供了鉴定、培育技术,创新了“一件”、“月末结账”等合作方式,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电商服务平台,使颜集镇发展到以创新平台为主导的治理模式阶段;在2012年以后,政府积极进行政策干预,引导农户进行升级转型,大力推进培训、引入合作资源、出台扶持政策,促使电商集群从创新平台型治理阶段向多边协作型治理阶段转化。
根据集群演化理论解释,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环境不确定的提升,现有治理模式所代表的制度安排将无法有效协调企业双边或多边关系,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创新效率降低,创新风险提高。集群参与者为了对抗日益加剧的经营风险或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便会自发或者人为地突破现有的治理框架,在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主体行为三个方面产生变革的需求。这三者的交互作用不断影响现有治理模式,当正向作用小于负向作用,则集群的治理模式溃败,产业萎缩消失;当正向作用大于负向作用,则成功的经验被不断积累固化,原有的关系特征被改变,新的双边多边关系确立,新的制度和规范形成,集群过渡到新的治理模式。
(二)演化的过程与特点
农村电子商务集群因为面临的环境、先导机制和集群参与者各有差异,因此其治理模式的演化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案例调查和分析中,课题组发现淘宝村电商集群在早期形成阶段往往有自组织型治理模式的特征,并且以此为原点发展出5条一般性的演化路径。路径一:农户自组织型地方政府主导型;路径二:农户自组织型创新平台型;路径三:农户自组织型多边协作型;路径四:农户自组织型地方政府主导型多边协作型;路径五:农户自组织型创新平台型多边协作型。这5条路径是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主体行为共同影响的结果,他们的发展演化经历了雏形、失效和再造三个阶段。
1.雏形阶段。在农村电商集群发展初期,由于电商行业规模较小,技术、服务、制度等条件尚不成熟,村民们选择了交易成本较低的自发组织形式,其形式具有较强的临近性、亲缘性和社会同构性。主要特点表现为:(1)治理结构。网商主要在集群内部开展上下游供应链的合作与竞争,根据商品质量、价格、交货时间进行双向选择,治理结构呈现线性垂直的特点。(2)治理机制。由于没有真正形成规模化企业、电商品牌或是地域影响力,地方政府部门、行业机构参与协调和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治理机制以市场自治为主。(3)主体行为。由于缺乏政府、行业协会及其他机构的介入,从事电商的农户作为市场的主体而存在。他们根据价格信号和互助原则开展交易活动,通过模仿、借鉴、人员流动来促进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
2.失效阶段。随着产业逐渐成熟,先行示范作用吸引其他村镇模仿,从而导致从业人员激增,市场日益饱和,集群开始从自组织的有序状态走向无序和混乱。负面影响表现为:(1)过度模仿和复制导致电商产品类型单一,营销模式僵化,制约创新。(2)市场饱和、供需失衡导致网商通过偷工减料、侵夺知识产权、争抢人才、恶意竞价等恶性竞争的手段来谋求生存。当然,市场的失效也为资源整合与关系重构提供了条件,正面影响表现为:(1)小网商可能在这场竞争中消失或者重新定位,较大规模的网商获取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并逐渐成长为领军企业,网商们通过重构供应链关系建立起以领军企业为核心的稳定的合作关系。(2)创新不足所带来的恶性竞争促使网商开始探索与群外企业、行业协会、合作社、培训组织、专业市场等的合作,以求扩大经营规模、获取货源渠道、创新营销思路、拓展分销渠道等。(3)市场自治和社区规范的失灵要求地方政府探索政府职能介入的方式和方法。这些创新实践活动具体通过集群的治理机、治理机制和主体行为表现出来,但是这个阶段的集群治理模式还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3.再造阶段。失效期过后,农村电商集群面临两种选择,衰败或者新生。衰败意味着创新的治理尝试失败,集群走向衰退;新生意味着集群治理模式成功演变到一种新的稳定状态。本阶段集群治理模式的演变趋势可以归纳为上面提出的五条路径。
路径一:在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治理并取得良好成效,集群通常会向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发展。其集群特征主要表现为:(1)治理结构。网商在地方政府的权威治理下共享公共服务设施、终端产品市场和外部战略资源,关键资源通过政府设立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配置,治理结构呈现线性水平的特点。(2)治理机制。地方政府的治理职能在集群中起到主导作用,治理机制转换为层级控制为主。(3)主体行为。地方政府通过出台政策、建立机制、培育网商、寻找资源、设计载体、搭建平台等举措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网商受制于地方政府,与初始阶段相比,网商内部突出表现为协作与共享,并加强了与集群外部的联系。
路径二:在地方政府较少参与治理或是治理成效不佳,又或是主要采用点对点扶持战略的情况下,集群通常会向以行业协会、领军企业、合作社、专业市场等为核心主体的创新平台型治理模式演化。其集群特征主要表现为:(1)治理结构。行业协会、领军企业等代替政府参与集群治理,通过平台为网商提供资源、技术、周边支持服务,网商在平台的规划协调下促进了角色分工与合作,治理结构呈现线性水平的特点。(2)治理机制。创新平台的民间组织性质决定了集群内部的合作分工建立在非正式社区规范的基础上,治理机制转换成以社区规范为主。(3)主体行为。电商协会、领军企业、合作社、专业市场等民间组织创新了服务平台,为网商提供供应链优化与管理、产品质量认证、技术服务、咨询培训、物流配送等服务,并和网商形成相互合作、互利互惠的经济利益关系。网商受制于创新平台,与初始阶段相比,网商内部突出表现为合理的分工协作,并在产品、价格、服务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差异化策略,同时网商与外部的联系也得到增强。
路径三:当地方政府和创新平台核心主体协同发挥了治理作用并卓有成效,同时网商内部的自发治理也被保持或激发,则三者合力推动集群治理模式演化成为混合的治理体系,即多边协作型治理模式。其集群特征主要表现为:(1))治理结构。地方政府和创新平台核心成员共同治理电商集群,集群的开放程度高,网商通过各种渠道与产业外部加强了联系,治理结构呈现网状特点。(2))治理机制。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集群治理,治理机制转换为市场、层级和规范三者的混合机制。(3))主体行为。地方政府参与协调、保障制度和引入资源;创新平台核心主体整合优化集群资源,为网商提供服务支持并创新合作模式;网商在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的双重作用下发展到战略性协作和有序竞争的阶段,并进一步加强了与外部的交流合作。
此外,地方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随着政府与多边关系的深入合作,可能衍生出多边协作型治理模式;而创新平台型治理模式当核心组织出现严重的决策失误而失控,地方政府治理角色的加入,也可能将创新平台型治理模式转化成多边协作型治理模式。因此有可能出现另外两条演化路径:从自组织治理型模式到地方政府主导型(创新平台型治理模式),再到多边协作型治理模式。
五、结束语
现阶段打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瓶颈,开拓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格局有必要从治理研究入手,其中治理模式的研究是其重点之一。另外,治理模式的形成和演化会受到集群主体成员、产业类型、地理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网络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本课题组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调查,广泛收集调研资料,构建合理的理论模型,从影响因素的角度研究变量对治理模式演化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完善对农村电子商务集群治理模式的系统性研究。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Y201223532);温州市科学计划项目(编号:R20140133);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224272)。]
参考文献:
[1] 陈亮,盛振中,张文涛等.2014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R].阿里巴巴研究院,2014:1-15
[2] Porter M 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77-90
[3] Lisa De Propries. Systemic Flexibility, Production Fragmentation and Cluster Governance [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1,9(6):739-753
[4] Bradach J L, Eccles R G. Price, Authority and Trust: From Ideal Types to Plural Forms [J].Annual Reviews in Sociology,1989,15(1):97-118
[5] Ross Brown. Cluster Dynamic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Application to Scotland[C].Regional and Industrial Policy Research paper. European Policies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United Kingdom, 2000:1-30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温州大学科技处 浙江温州 325000)
农村电商概述范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035-01
一、农业电商及我国发展现状
(一)农业电商概述
农业电商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农产品的交易为中心的商务活动。农业电商是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体现和组成部分。农业电商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转型,活跃了农产品市场,提高了农业产值。
(二)我国农业电商发展现状
随着电商和互联网的普及,我国农业电商发展迅速。依托“淘宝”“一号店”等平台,农产品交易额实现了井喷式增长。据统计,目前全国涉农电商平台己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商平台己达3000家,2013年交易额超过3500亿元。仅在淘宝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达到203 9万个,涉及农产品商品数量1004.12万个,交易额到达500亿元。我国农业电商市场广阔,但起步较晚,农业电商领域所蕴含的的巨大商业潜力尚未充分爆发。
二、理论基础
本文运用传播学中的“使用满足”理论,从消费者出发,探讨受众的需求及需求满足机理,揭示影响消费者网购农产品的潜在动因,希望在“互联网+农业”概念火热的今天,对农业电商发展提供借鉴。
(一)“使用满足’理论模型简介
“使用满足”理论是传播学有关大众媒介适度效果的理论,1974年卡茨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提出。该理论认为受众会根据媒介能否满足自身的需求主动选择媒介,并经媒介印象和媒介接触可能性这两个接触条件获得不同类型的满足。
(二)消费者“使用满足'’理论视角下的农业电商
卡茨格里维奇和赫斯把大众对传播媒介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划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认识需要(获得信息、知识和理解),情感需要(情绪的、愉悦的或美感的体验),个人整合需要(增强可信度、信心、稳固性和地位),社会整合需要(加强与家人、朋友等的接触),纾解压力需要(逃避和转移注意力)。农业电商而向的互联网消费群体作为受众,对互联网这一媒介的选择是基于其特定的需求的。消费者使用互联网购买农产品的动机,与上述五大需求密切相关。
三、“使用满足”理论视角下的农业电商
消费者在网上购物过程五类需求的满足及媒介接触印象的改善可称为农业电商制定营销策略的贴入点。
(一)“使用满足”理论的案例分析一一以对“新农哥”的营销为例
“新农哥”坚持“只为一颗好坚果”的品牌理念,借助互联网己成为坚果行业里的领军品牌,与其顾客导向的价值观和品牌营销策略分不开。
1.“新农哥”的互联网营销满足了消费者的五种需求
认识需要。消费者首先要求食品绿色无添加,需要获得企业食品健康的信息。“新农哥”迎合了这种需要,把生产基地建设在中国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临安石源,并且给消费者提供到庄园亲身体验坚果生长的机会,缩小互联网销售带来的信息鸿沟,获得消费者的理解和青睐。
情感需要和纾解压力需要。“新农哥”倡导“慢生活”,注重食品背后的健康休闲理念,致力于为地处喧嚣都市的人群带去白然的气息和味道。其“慢生活”和亲近自然的理念使得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的审美体验。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传播能力,“新农哥”促成了消费者对这一理念的价值认同。
个人整合需要。“新农哥”提出消费者众筹农场的活动,使得消费者“反客为主”,改变了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的局而,提升了消费者的地位和威信,通过“我有一个农场”“我的双十一”等微博转发活动及护林员的招募提升了消费者个人影响力。
社会整合需要。农场众筹和“我有一个农场”活动促进了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和分享,改变了以往只是商家宣传的模式。“新农哥节日礼盒”满足了消费者和家人朋友沟通的需要,把品牌理念蕴含其中,利用消费者的共鸣和人际关系网达到宣传和销售的目的。
2媒介印象的改善
“使用满足”理论认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相对于传统的在实体店购物的消遣经历,通过网络购物是一个非常差劲的替代品。“新农哥”通过对消费者五中需求的满足,改善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互联网媒介的接触印象,使得人们乐意并适应网上购买。
(二)“使用满足’理论对农业电商的启发
1消费者需要充分认识农产品是否真正绿色健康。应在种植、加工、包装、销售全程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做到食品安全管理透明化,尽量为消费者提供到产地亲白体验的机会。
2以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为出发点创造故事点,使农产品及理念借助故事得以传播。寻找消费者情感需求满足点和的品牌认同感之间的平衡点,打造独特的消费文化。
农村电商概述范文5
摘 要:2010年3月到12月,消费金融公司在北京、成都、上海、天津四个试点城市相继出现。作为新型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本文通过介绍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概况,分析其目前所存在的发展障碍,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金融公司;耐用消费品贷款;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048-01
一、消费金融公司概述
ィㄒ唬┫费金融公司的含义
ニ谓消费金融,是指通过向消费者直接提供贷款帮助消费者实现跨期消费,同时扩大当期消费品市场需求的现代化金融服务方式。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ィǘ)消费金融公司的特点
1、资金来源较为特殊。彰显消费金融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吸收公众存款。消费金融公司只可以通过境内同业拆借、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发行金融债券等进行筹集资金。
2、风险控制要求高。由于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在我国尚属试点,且其主营贷款的风险较高,因此其风险控制较为严格。其主要表现包括:消费金融公司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比普通商业银行高出2%),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
3、主营业务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但不涉及房贷、车贷。
4、与商业银行相比,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通常1小时内决策)、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等特点。
ィㄈ)发展消费金融公司的作用及意义
1、宏观层面:拉动即期消费需求,加速社会资本的流动速度,有利于扩大再生产,对宏观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2、微观层面:有利于帮助消费者实现跨期消费决策,增加消费者的总效用。
3、有利于丰富金融机构的类型,完善我国金融体系。
二、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障碍
ィㄒ唬┮滴穹段Ы衔局限
ハ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包购买约定的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不包括房屋和汽车);个人及家庭旅游、婚庆、教育、装修等消费事项的贷款。但是目前,我国居民对于除了房屋和汽车的消费品信贷需求仅占个人消费信贷总需求的20%左右。因不能满足居民对于房贷、车贷的较大需求,故其业务范围较为狭窄。
ィǘ)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ハ啾扔谄渌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的消费信贷业务,消费金融公司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尤其是与信用卡业务相比,其贷款业务具有很高的同质性,却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势。其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应用资本费用较高,所以其服务价格也相对较高。例如上海的消费金融公司实行的年利率最高达到15.84%,大大高于信用卡。第二,消费金融公司最高贷款额度是消费者月收入的 5倍,可能低于信用卡可以授予的透支额度。第三,信用卡结合了循环信贷功能和分期付款功能,而使用消费金融公司的信贷业务时则需每次审批,较为繁琐。第四,已经习惯信用卡的人群,往往会选择继续这项他们已经熟悉并且服务内容不断完善的金融业务。
ィㄈ)风险控制较为困难
ニ淙灰监会对业务范围以及发放余额等方面的规定有利于其风险控制,但是消费金融公司的风险控制仍较为困难,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的业务特点很容易引发违约问题。第二,其业务更多吸引的是不满足银行信用级别但是又有贷款需求的群体,他们一般收入相对较低且不具稳定性,很容易产生信贷问题。第三,我国个人征信体系仍不完善。截止2009年6月,我国征信系统收入6.5亿个人信息资料,但征信记录的来源主要是银行、工商部门等,消费金融公司的大部分客户―中低收入者的信用资料较为缺乏。
ィㄋ模┪夜居民的消费观念及消费水平的制约
ナ紫龋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与居民的消费观念密切相关。相比西方国家对信用消费的大量使用,中国居民则更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提前消费的观念。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月末,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突破18万亿元,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这种消费观念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社保制度不健全,居民在子女教育、大病预防、养老等方面需要较高支出;另一方面是我国传统文化使居民有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习惯。
テ浯危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也与居民的消费水平有很大关联。相比于我国GDP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较为缓慢,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制约了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潜力。
三、促进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ィㄒ唬├挂滴窨占洌挖掘潜在市场
ニ淙灰监会对消费金融公司所能涉及的业务范围有明确的界定,但是消费金融公司在业务空间拓展以及潜在市场挖掘上仍大有可为。
ナ紫龋现阶段消费金融公司在耐用消费品分期付款业务上的合作伙伴主要为零售商,由于零售商处于供应链的末端,造成提供的服务价格较高。因此,消费金融公司可以联合生产企业、总经销商等处于供应链较前端的机构开展业务,降低服务价格。
テ浯危加大宣传力度,充分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我国农村地区因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信息技术较为落后,对于新生事物的认识较为滞后,但近年来农村市场对于家电、教育的消费需求增长明显。消费金融公司可以联合农村信用社,利用其“网点多,覆盖面广,深入农户”的优势,以具有较为稳定收入的农户为目标人群,进行农村市场发掘。
ピ俅危立足客户需求,推出个性化服务。如允许客户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自主确定还款期限。
ィǘ)创新运营模式
ナ紫龋消费金融领域可以逐步引入民间资本。一方面为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高利贷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将民间资本的借贷逐步纳入监管体系,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其次,可以逐步建立客户管理系统,根据之前的记录,对客户进行划级,实行差别利率。
ィㄈ)完善消费金融公司风险防范机制
ハ费金融公司应该对于客户的个人信用有较为明确的掌握。一方面应该利用已有的征信系统尽可能多的了解客户信用,另一方面也要尽量了解用户个人支付电话、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以及法院判决、欠税等公共信息,达到全面了解客户信用状况的目的。
ネ时,消费金融公司应逐步完善贷款审核制度和审批流程,及时跟踪贷款流向,建立合理的催帐制度,减少死账呆账的发生,有效控制风险。
おげ慰嘉南祝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9年第3号):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Z].
[2]向志容,颜 蕾.对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的冷思考[J].武汉金融,2009(9).
农村电商概述范文6
移动通信的大多数技术进步都是由设备制造商推动的,但是UMTS900却是由运营商首先提出的。运营商提出将UMTS扩展到800MHz-900MHz频段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1)低频段的电磁波能够提供更广的覆盖,因而能大大节省在边远农村地区的建网成本。根据瑞典HI3G的估计,由于瑞典地广人稀,覆盖偏远地区10%人口所需的投资,与覆盖其它90%人口所需的投资大致相同。在链路预算结果相同的情况下,UMTS900的小区半径为UMTS2100的两倍,因此站点可以减少75%,从而节省大量的投资。这是UMTS运营商对UMTS850/900甚至更低频段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2)在城区,UMTS900能提供更好的室内覆盖,这是因为低频段电磁波的综合穿透损耗要略小一些。
(3)UMTS核心频段的频谱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容量需求,因此需要寻找额外的频谱资源,UMTS900是个很好的选择。目前900M频段主要用于2G的GSM系统,运营商可以退出GSM并把其频点用于UMTS,从而节省大量的投资。
UMTS900并非什么新技术,与已经成熟的UMTS2100相比,只是工作频率有所改变。对于终端来说,支持UMTS900只需要在现有的设计上对射频部分加以改变。因此,在大规模商用的情况下,终端的成本不会由于支持UMTS900而增加很多。
2 UMTS性能及应用场景
2.1 覆盖能力分析
根据无线电波传播理论,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损耗和频率的平方成正比,UMTS改制到GSM900频段可以减少空间传播损耗,提升基站的有效覆盖能力,并且在现有的UMTS覆盖区域内与UMTS2100相比还可改善室内覆盖。
UMTS2100~UMTS900因频段引起的传播损耗差异约为33dB,WCDMA改制到900MHz相对于现有频段可节约站址资源75%,可使得建网成本大大降低。
2.2 多频段应用场景
根据来自市场的信息,UMTS850/900、UMTS2100多频段主要应用于三种无线场景,即农村广覆盖、城区连续覆盖和室内覆盖。
(1)农村广覆盖场景
如上所述,由于低频段具有良好的传播特性,农村广覆盖是900MHz频段被运用于UMTS的主要场景。由于农村和郊区的话务量较少,通常情况下UMTS900的一个频点已经可以满足容量要求,因此基本不存在建立连续覆盖双频网络的需求。仅在部分热点,比如风景区、城镇中心等,在话务增加到一定程度、UMTS900不能满足需求时,需要增加UMTS2100频段建立双频网。
(2)城区场景
在城区场景中,可以使用UMTS900和UMTS2100单频网络覆盖,也可以建设双频网覆盖。将低频段应用于城区场景中,主要目的有两个:1)增加热点地区或者全网的容量;2)增强盲区覆盖。
(3)室内覆盖场景
由于低频段具有良好的传播特性,尤其是良好的室内穿透能力,使用低频段组网可以明显增强室内覆盖,增加室内网络容量。
2.3 多频段组网覆盖特性
多频段组网的场景根据不同频段的网络层次的应用。大致分为:
(1)UMTS2100城区覆盖,UMTS900网络作郊区广覆盖;
(2)UMTS2100城区覆盖,UMTS900网络作城区的补盲覆盖;
(3)在已有网络的基础上,由于同频段频点资源有限,使用异频段进行扩容。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路径损耗、慢衰落、室内穿透、快衰落、多普勒扩展等均有差别,同时天线增益、馈线损耗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不同频率系统之间的容量、覆盖差异。
从前面的分析看,UMTS900主要用于解决广覆盖和室内分布,UMTS2100t要用于解决全网的容量,因此二者的组网策略,包括负载水平、小区半径、业务承载策略等都不相同。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网络容量,因此很难对UMTS900和UMTS2100的单小区容量进行对比。由于频段的差异对基站的解调性能影响很小,因此单纯从链路角度看,频段差异对容量的影响并不大。
2.4 多频段组网策略
(1)初期发展阶段
在初期发展阶段,网络容量充裕,低频段网络的引入主要用于郊区、农村的广覆盖,减少建站投资。另外对于城区已有的UMTS2100网络,可利用UMTS850/900网络对部分区域进行补盲覆盖,以增强覆盖性能。
(2)中后期发展阶段
中后期发展阶段,农村地区的中心城镇等相对热点地区容量需求增加,在原UMTS850/900网络上添加UMTS2100扩容小区,组成分层网结构。
城区UMTS话务增加,包括逐渐吸收原有的GSM用户。对于原有频段网络,已无扩容可用的同频段频点资源,因此需要使用异频段网络进行扩容。
小结:尽管在相同链路预算情况下,UMTS900的小区覆盖面积约为UMTS2100小区的4倍;但UMTS900站点少,容量小于UMTS2100。为了节省投资,推荐UMTS900与UMTS2100分区域建设。
3 UMTS900系统农村场景的应用
3.1 UMTS900农村场景的引入策略
针对农村广覆盖的场景,引入多频段UMTS系统,在达到覆盖要求、为农村地区提供3G业务的同时,能够大大节省运营商的投资。具体分两个阶段进行:
(1)在项目初期,通过建设UMTS900进行农村区域的连续覆盖。在农村及郊区引入UMTS900,比UMTS2100少用较多站点,同时可利用GSM900剩余频点;
(2)在业务发展起来后,针对部分地区用户较多、容量受限的场景,引入UMTS21D0系统进行扩容。
3.2 UMTS900农村场景组网方式
为了满足城区的容量需求和农村地区的连续覆盖,在城区建设UMTS2100连续覆盖网络,在郊区和农村建设UMTS900广覆盖网络。建网示意图见
此建网形态的初期成本会比单频组网略高,但可以快速满足城区的容量需求及郊区的覆盖需求。
4 联通应用UMTS900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1 WCDMA占用频段宽度分析
目前联通GSM900系统共有2.6MHz频段,可用频点29个。考虑到两系统同频段共存的窄带阻断要求,两系统之间的载波间隔至少是2.8MHz。因此使用1个WCDMA频点后,剩余可分配给GSM系统的频点只剩下29-25-1=3个(预留1个GSM和WCDMA之间的保护频点)。根据地图着色原理,要满足主覆盖区域地理上邻接的扇区不存在邻频的情况,最少需要4个频点;而按照蜂窝网络结构,则平均最少需要7个频点才能保证相邻扇区不存在同频的情况。可见以目前联通的900M频段资源,不能满足同时部署GSM和WCDMA的要求,而只能单独部署900MWCDMA。
通过对现有GSM系统频率复用方式进行分析可知,在现有900MHz频率资源限制下,GSM和WCDMA在900M共存时,考虑到正常通信对无线信号质量的要求;GSM不能实现连续覆盖,但是有可能采用插花的方式进行局部不连续的覆盖。
4.2 解决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将WCDMA系统改制到900MHz进行部署可大大节约3G建网成本;可是考虑到联通现有900MHz频率资源非常有限,将对原有GSM900系统的频率复用造成严重限制。建议采用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1)方案一:维持现有GSM900系统不变,重新申请5MHz的900MHz频段,用于郊区和农村广大地区的覆盖。
优势:大为降低建网成本,要达到相同的覆盖性能,站点可明显减少。
缺点:新的频率资源的申请时间不可控,方案有可能落空。
(2)方案二:WCDMA和GSM共用现有的6MHz带宽。
需对现有GSM900系统中2/3以上的基站进行替换,换成DCS1800基站。考虑到郊区和农村的基站一部分已近使用年限,因此可考虑直接替换成DCS1800的设备。并且剩余1/3的GSM900基站也需要配置为S111。
优点:可充分利用900MHz的剩余频点完善网络覆盖和容量。
缺点:1)GSM900和DCSI800插花覆盖,双频网频间切换多,系统切换性能可能存在问题。2)需要替换2/3的设备,改造工程量大,实际困难会很多;并且由于DCS1800的覆盖性能较900M有一定差距,替换之后不一定能实现很好的覆盖效果,需核算现有GSM系统的覆盖余量;对于替换后会出现覆盖空洞的有效区域,需考虑新增基站补充覆盖。
(3)方案三:WCDMA占用GSM900频点,GSM覆盖区整体替换成DCS1800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