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科技发展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科技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科技发展规划

公司科技发展规划范文1

关键词:科技资源;科技投入指南;原则

Abstract: Framing the guide to reg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S&T) inputs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collocating regional S&T resources, maximizing S&T output, and accelerating the regional S&T progress. The paper,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mmon characters in both the guide and the programming to S&T,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m,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 factors in framing the guide to regional S&T inputs, by exemplification of Beijing.

Keyword: S&T resources; the guide to S&T inputs; principles

0 引言

随着当今世界科技进步速度的不断加快,科技竞争力成为了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政府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迅速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有力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积极探索和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并已全面启动制定2006-2020年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明确国家发展目标,突出战略重点,强调科技前瞻,强化制度创新,体现区域特色,注重开放环境,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对我国未来15年的科技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统筹安排。为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部分省市也大力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前瞻性地制定了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指南。例如,2004年北京市为改进科技管理工作,实现区域科技跨跃式发展,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制定了《北京年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指南(2005-2008)》。

在世界经济科技已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和途径的背景下,研究各省市如何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指引下,科学制定区域科技投入指南,提高区域科技投入决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科学设计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以编制北京科技投入指南为例证,分析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技体制环境下,编制科技投入指南时必须遵循的若干原则,以供国家及其它省市在制定科技发展政策、规划科技发展领域、编制科技投入指南时参考。

1 科技规划与科技投入指南

科技规划是一项代表国家或地区施政的战略性决策,是为实现科技长远发展规划目标而制定的方案体系,对规划目标实现的途径、措施、步骤作出具体规定和设计。我国制定科技规划已有近50年的历史。1956年制定了第一个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规划》),之后又制定过《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等。

科技投入指南是根据国家或地方科技中长期规划而编制的科技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指南一般综合考虑科学、经济、社会发展等具体因素,以科技先行为原则,集中国家人力、财力和物力,对重点科技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重点扶持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科技规划与科技投入指南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时代性。二者都是依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及基本特点,针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科技工作进行政策性指导。二是科学性。二者都是依据大量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运用现代科技规划方法,构建科技发展指标体系及科技发展重点领域;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部署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目标实现和任务完成。三是可操作性。二者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计划来实现的。四是预测性。二者都是通过对发展环境、市场需求、发展态势的分析预测和展望,引导资源配置方向,把握科技发展趋势,确定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为制定科技计划提供正确的决策支持。

科技投入指南与科技规划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是导向目标不同。科技规划是一个科技发展的远景安排方案体系,它围绕规划目标的实现,在发展领域、发展阶段、资源配置、支持条件上的优势集成和统筹安排;科技投入指南的主要目标是集中人财物力,对当前需要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必要的扶植或支持,优先发展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又能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的科技领域与相关技术,统筹重大建设项目及布局、资金来源等。二是操作性不同。科技规划属于科技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侧重于政策指导性,是制定区域年度科技投入指南、规划科技重点领域的根本依据;科技投入指南属于科技发展战略的中微观层面,计划年限一般短于科技规划,其操作性和针对性要高于科技规划。三是文本格式不同。科技规划一般按照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政策与具体措施等为次序,安排文本结构与内容;科技投入指南一般以重点研究领域为主纲,按照“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技术方向——每个重点技术方向具体内容”的层次特征进行编制,针对重点领域设置业务处室和专项计划,将相关行业、技术综合起来考虑,在一个领域内涵盖了从研究开发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全过程。

2 编制科技投入指南的一般原则

科技投入指南是一定时期内科研经费投入与科技资源配置的依据,科技投入指南制定科学与否,关系到一国或地区科技发展方向和目标是否正确、科研活动是否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一般而言,制定科技投入指南应遵循以下一般性原则。

2.1 遵循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的原则

科技投入指南不是脱离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总规划的独立体系,而是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总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符合国家整体利益,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特别是在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的重大科技项目部署上,科技投入指南要服从国家战略目标的指导,从多角度、多层次促进国家目标和整体利益的实现。因此,编制区域科技投入指南,在选择重点领域及其重点内容时,要遵循国际中长期科技规划,充分考虑与国家项目的衔接,有效利用国家现有科技资源和条件,借势推动区域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2.2 发挥区位比较优势的原则

由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源于产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现已广泛应用于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各个方面。这一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分析区域科技发展战略选择。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物质技术基础比较落后,研究开发经费有限。因此,发展区域科技事业,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配置政府科技资源和有效引导社会科技资源,充分重视和利用区位比较优势原则,防止在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产业选择上的趋同和重复建设。

编制科技投入指南运用比较优势原则指的是,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和重点行业,有目的地退出或放弃不具比较优势的行业,把发挥比较优势与提高竞争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分工的积极因素,依据产业竞争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将比较优势转化和创造为新的竞争优势,保持优势产业和技术的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区域科技比较优势原则主要体现在供给、需求两个方面。供给,即依据本区域现有科技要素的绝对数量与特点、本区域科技要素和现有科技水平在周边地区、整个国家所处的位置,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降低科技成本,促进科技进步,使有限的资源获得更充分的利用。需求,即依据本区域当前的产业格局、区域分布和竞争力,选择本地优势产业在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需求较大的技术领域、能对本地优势产业发展产生基础性和推动意义性的技术领域,为未来新一轮经济竞争提供动力,储备后劲。

2.3 技术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新经济的迅速崛起,作为其关键要素的科技投入供给的动力机制不再是单纯的“市场需求导向”,而是由“市场需求导向”和“政府宏观调控”二元集成机制。在这种二元机制作用下,一方面,“市场需求导向”提供了新经济的资源配置新模式,形成和巩固了新经济发展需求刺激和创造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政府宏观调控”构成了科技产业化的内在逻辑,使“市场需求导向”得以持续。因此,编制科技投入指南一方面应通过对发展环境、市场需求、发展态势的分析预测和展望,引导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向,供市场主体决策参考;另一方面应通过编制科技投入指南对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会产生“市场失灵”的科技领域,进行必要的扶植或支持。如,城市化战略专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都是存在市场失灵或市场机制难以做好的领域,因此,政府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

2.4 自主创新与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先进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投入品,其来源不外乎是从国外购买,即技术引进;或者自主创造,即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和国外引进,既可以是相互代替,也可以相互补充。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既是提升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编制区域科技投入指南的一项重要原则。

技术引进是提高区域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战略技术过分依赖国外引进,将会导致自主创新的动力与需求不足,抑制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面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入世贸组织新挑战,区位科技发展战略要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为主转变:一方面要强调参与重大国际合作;另一方面要注重和鼓励原创性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观念、体制和管理创新,要加强宏观层次上的统筹规划,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先进技术,避免重复引进。因此,在科技投入指南中,应突出自主创新战略,提高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生产力要素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培育高素质科技产业人才,全面提高地方科技生产力的综合实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

2.5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合理配置的原则

确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三类研究的战略重点,一般存在两种模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模式和“发展研究—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模式。前者是指,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在国际上已经明显处于领先地位,那么该国或地区采取的科技发展战略一般是,优先发展基础研究,依靠基础研究的突破去带动新一轮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新突破,以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譬如美国。后者是指,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在国际上处于落后地位,那么该国或地区采取的科技发展战略一般是,采取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以此促进发展研究,同时实行有限目标,适量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后随着其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实力的提高,再相应增加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投入比重。目前,从我国现有科技和生产力水平来看,科技发展整体战略一般适应于后一模式。

但在我国多数省市的科技发展战略和指南制定中,存在过分重视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轻视基础研究的倾向。省市科技发展政策作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系统的重要支撑子系统,这一倾向既不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政策,也不利于区域科技的持续发展。正如李政道教授所言:“基础研究与科技应用和市场开发是水跟鱼,鱼跟鱼市场的关系。没有基础科学,就没有人类的应用科学,也就没有相应的开发研究,这个规律不会变”。因此,在编制区域科技投入指南时,应注意三类研究的协同发展,尤其应对与基础研究相关的需要进行长期、持续支持和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努力才能见效的关键技术予以充分重视。

3 北京科技投入指南的编制特点

2004年4月北京市科委编制了《北京市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指南(2005-2008)》(以下简称《北京指南》),提出了2005-2008年北京市的七大科技发展领域,即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农业、社会发展与城市管理、医疗卫生,以及重点扶植的30个细分领域,并将在此基础上,形成2005年北京市重点支持的项目(课题)。

《北京指南》充分遵循和体现了上述编制科技投入指南的一般原则:一是立足于国家经济社会纲要和远景规划,体现了北京区域科技发展服从和统一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思想;二是充分结合北京科技、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具体区位特征,坚持发挥北京比较优势的科技发展思路和重点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科技领域选择原则;三是紧跟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注重发展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协同发展,坚持自主创新和外部引进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四是遵循科技市场需求和政府调控科技发展相结合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符合未来几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总之,《北京指南》符合北京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尤其突出了北京的区位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合理配置北京科技资源

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北京具有明显的科技资源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中央在京科技资源。北京地区的R&D资源主要集中于中央在京单位,依靠中央在京科技优势明显。以科技经费支出为例,2003年中央在京单位科技经费支出360.3亿元,占全市科技经费的73.17%,其中在京科研院所科技经费支出占全市科研院所科技经费支出的48.6%,在京高等院校科技经费支出占全市高等院校科技经费支出的10.3%。二是国际在京科技资源。根据2002年国家科技统计数据,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的研发机构数量达到49个;在京设立研发机构的跨国公司数量达到44个;国内跨国公司设立的40个较具规模的研发机构中,北京市有18个,占比接近50%,远高出国内其他地区。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研发也呈现日益全球化的趋势。更大程度地凝聚、利用好北京雄厚的科技战略资源,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首都发展的竞争优势,走一条具有首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是加快北京科技进步的重要战略选择。《北京指南》提出的信息领域及其软件、信息通信和微电子三大子领域的发展策略,紧密结合和利用了北京的信息技术发展资源优势。

3.2 符合北京城市定位

北京“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未来十年,北京的发展定位是,“着力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和中关村开发战略,在加强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同时,大力发展首都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建设全国知识经济发展基地,显著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建首善之区,创一流城市,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的现代化”。这一城市发展定位与已往五年规划中的发展定位有很大不同,体现了北京的战略资源优势和北京在发展知识经济方面的现实产业基础优势。《北京指南》在信息、新材料、医疗卫生、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的选择及其重点扶持项目上,充分体现和利用了这一城市定位。

3.3 利用北京奥运机遇

针对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政府提出了“以科技助奥运,以奥运促科技”口号。“科技奥运”理念给北京科技发展战略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提出以下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科技攻关难题: 1)交通运输。北京市政府提出解决奥运会交通运输问题的原则是,低能量消耗、低环境污染、高运输速度。这要求北京市改善交通条件,开发并实施一批新的科技项目。如,智能交通系统(ITS)规划等。2)环境保护。改善能源结构、治理城市水系、提高空气质量、增加绿化面积等是改善生态环境、举办绿色奥运的必要措施,由此需要开展对清洁高效能源技术、饮用水源保护、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水质改善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3)奥运场馆设施建设。奥运村、奥运场馆和相关建筑中的关键技术水平是衡量一届奥运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为建设舒适、安全、环保的奥运场馆设施,北京市需要加大对对低成本能源使用结构、变频调速节能技术、新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经费投入。4)信息通讯。为了满足奥运会对通讯、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要求,提供先进、安全、稳定的信息通讯服务,北京市需要对奥运会通讯、信息处理、广播电视、软件、信息基础建设、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示范城市建设、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进行开发。

《北京指南》在七大重点领域选择上始终贯彻了“科技奥运”理念,并重点扶植上述科技攻关项目,积极发挥科技直接服务奥运建设的作用,利用奥运科技手段推动首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社会全面发展,提高首都人民生活质量。

3.4 发展首都安全技术

自“911”事件之后,美国和世界各国对反恐和应付新威胁的需求的关切,无疑会影响到未来世界科技研发方向。美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已增加了对国防研发的预算支持。北京作为国家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承担国家安全保卫重任。因此,在《北京指南》中,从保卫首都安全,防止恐怖活动,做好奥运安全保卫工作等方面,增加了相关研究重点领域,加大了科研经费投入。例如,提出发展新型安全设备和器材的开发和生产技术,新型高效安全防范体系和生物技术等;在“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中专辟“城市安全”子领域,提出发展“减灾防灾与突发事件的监测与处理”和“社会安全保障”等相关技术。

参考文献

[1] 申全升编著,《科技规划方法论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公司科技发展规划范文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赖,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

公司科技发展规划范文3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村电网建设

编者按:国家电力公司农电科技工作会议已于2001年6月召开。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对于今后农网应用"四新",提高农网建设水平,加快农网建设,加快实现农村电气化,将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本刊将大力宣传这次会议精神。本期摘编了国电公司副总经理刘振亚的讲话、经验交流材料和农电工作部李振生主任的大会总结。其它内容将在今后的期刊中陆续进行报道。

1、我国农村电网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基本情况

1998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农电"两改一同价"的重大部署。经过三年来的建设和改造,农村电网发展规模、装备水平、管理基础和服务能力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全系统共完成投资1227亿元,占下达计划的93.72%。建设和改造35kV、66kV和110kV变电所4618座,主变容量4399万kVA,线路5.2万km,10kV线路64.1万km,低压线路210.3万km,累计更换高耗能配电变压器56万台,改造农村台区75.5万个,已有1867个县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累计完成竣工县1237个。

到2000年底,全国农村电网共建成110kV变电所4017座,平均每县1.63座,主变压器6416台,容量17693万kVA。35kV变电所16395座,平均每县6.65座,主变压器26865台,容量11820万kVA,10kV配电变压器324万台,容量34458万kVA,110kV线路13万km,35~66kV线路31万km,3~10kV线路275万km,低压线路716万km。全国县及县以下总用电量为5669亿kW·h,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42.75%。乡、村和农户通电率分别为98.45%、98.23%和98.03%。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吉林省等5个省市实现户户通电;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广东、宁夏等14个省(市、区)实现村村通电。

在我国农村电网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农村办电初期,由于受缺少规划、缺乏资金等历史条件所限,农村电网比较简陋,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比较差。"六五"期间,国家提出对农网进行恢复性改造,重点改造了设备陈旧和危及安全的供电设施。"七五"期间,农网改造工作开始从恢复性改造,逐步转为以调整电网布局、进行设备完善化、实施标准化建设管理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开始探讨农网建设模式和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农村变电所小型化近期模式和远期模式。随着农村电力网络的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农电系统提出了调度自动化建设的要求,强化了对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工作的管理,并开始尝试采用载波、无线为通道,进行具有"两遥"功能的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发与试点工作。"八五"期间,强调对农村电网的科学化管理,注重电网改造以安全为中心,以节能为重点。为提高农网装备水平,制定了农网新设备开发计划,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了重合器、分段器和熔断器等21项产品,及时在农网中推广;县级电网调度被正式列为国家五级调度组成部分,调度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逐步达到了实用化要求,在县级电网调度实现科学化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网推广新型节能设备取得了显著成果,建成10个节电示范县。"九五"期间,农网技术进步工作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和实施了《全国农村电网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九五''''计划要点》,重点解决了农网电能损耗高、供电可靠率低、电压质量差的问题,全面推进了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农网节电工作。

2、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农网改造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1998年,国家提出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以后,各地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促进了技术进步工作。到2000年底,全系统已经建设成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805座,35(66)kV无人值班变电所2295座,调度自动化实用化达标县507个,已有743个县建立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有近1000个县建有电力专用通信网络,配网自动化和MIS系统也不同程度地得到应用。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成网架比较坚实、布局比较合理的农村电网,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都有较大提高,损耗明显降低。同时,积极推行变电所无人值班、配网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整体装备水平和电网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为保证农网改造工程的建设质量,国家计委和国家电力公司制定了《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各省电力公司在工程的组织实施中,坚持"科技兴网"的思想,认真贯彻工程技术标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将一批成熟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在农网中,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农网改造工程中,各单位推广应用"四新"项目达60余项。主要表现为五个特点:一是变电所无人值班开始普及。从"九五"开始的农村变电所无人值班建设,已经发展有常规式、小型化和箱式三种方式,每种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特点。经过多年实践,户外式、小型化、无人值班模式已经体现出应有的优越性。目前农网工程建设改造的变电所大多采用无人值班模式或过渡性方案。二是开关设备逐步实现智能化和无油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油断路器已被新型带有自具功能的重合器、分段器所替代,灭弧介质也从多油到少油,并逐渐变成SF6或真空式。既减少了运行维护工作量,又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三是自动化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和对电网的控制能力。调度自动化从"两遥"逐步扩展到"四遥",从简单的变电所监控发展到可以对电网运行进行远方控制和在线管理;县级城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实现了对故障段的隔离,提高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企业MIS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四是建设符合我国农村负荷特点的低压配电台区。随着农村配电变压器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多年来影响农网线损的64和73系列配电变压器已经被逐步淘汰,由S7型发展为S9型,现在S11型卷铁芯变压器也已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此外,非晶态合金变、干式变和全密封变压器,以其节能、免维护等特点,逐渐在一些地区挂网运行;农村供电方式形成了单相三线和三相四线混合供电方式,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五是新材料、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新型绝缘集束导线具有线路绝缘化,架设方便、施工造价低等特点,在三相入户尽可能从末端保证三相负荷平衡、降低线损和保证供电安全等方面,与常规建设方案比较,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辽宁、山东、河南等地的使用,其降损、节能、扩容、安全、防窃电等方面呈现良好效果。此外,紧凑型综合配电箱、复合绝缘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新型防雷技术和接地体技术、绝缘线架设工艺、箱体架构的防腐、防锈处理技术的推广使用,也为提高农网改造和建设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3、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农网建设水平

作为在电力基础产业领域起主导作用的国有企业,国家电力公司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控股型、经营型、现代化、集团化管理的国际一流电力公司"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改造传统技术为起点,以研究、开发高新技术项目为方向,以建设开放型、高水平的技术队伍为基础,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带动战略。

农村电网作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面临的建设和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农电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是今后农电工作的重要任务。

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在农网建设与发展中要高度重视技术进步。这次农网改造工程,由于国家投入巨资,解决了多年来农网发展中的一些紧迫问题,提高了电网的整体实力。各单位一定要提高认识,在制定计划,确定方案,安排资金,以及工程组织建设等方面,把技术进步与创新放到突出位置。

第二,加快制定和实施农网"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家电力公司制定了"十五"发展规划。在这个规划指导下,有关部门还组织制定了《农村电网"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五"农网科技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各公司要按照国家电力公司的总体规划和思路,认真制定本地区农电"十五"科技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切实抓好落实。

公司科技发展规划范文4

1、按照我县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知识产权试

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按时完成年度推进计划的各项任务。

2、举办大型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活动3场(次)以上。

3、完成专利申请受理量60件以上,专利结构有明显改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比重有明显增加。

4、积极推进与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的合作进程。开辟专利申请“绿色通道”,完善专利申请服务平台功能;发挥全县首批5个知识产权(专利)试点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实现年度内专利“扫零”企业5个以上,使全县专利企业达到20个。

5、实现省级重大科技成果登记2个以上。

6、申报省、市科技奖励项目5个以上,力争有2个以上项目获得省级或市级科技奖劢。

(三)组织实施我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成立我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专家咨询服务小组。专家咨询服务小组成员从全县涉农领域专家中挑选骨干人员组成,明确专家咨询服务小组职责。 3、制定我县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户)建设方案。推进农业技创新示范企业(户)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认定一批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户),并予以授牌。

4、扶持黄梅现代乳业公司发展。积极帮助其建立奶牛养殖技术研究中心和申报国家奶牛繁育基地(中心),积极为其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支持。

5、实施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计划。做好科技特派员到期换届工作,调整科技特派员组织结构,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服务的新模式,着力培育1—3个全省有影响的模范或优秀特派员,创造条件为其争取科技项目资金支持。

6、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发挥农技110信息平台作用,强化农业科技普及和培训工作,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四)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1、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出台关于加强全县校企合作的意见或实施方案,积极引导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力争年度内校企双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个以上。

2、制定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认定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确定全县重点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强名单,积极为其搭建投融资平台,争取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支持,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引进创业投资或风险投资为县内企业注资。指导和帮助规模企业建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引导企业用于科技研发的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逐步提高5%。指导和帮助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或企业研发中心1个以上。

(五)适应科技发展要求,提高争资立项质效。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科技政策精神。按照“面向需求、找准关键、设计目标、整合资源、形成体系”的原则,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制定局机关业务学习年度计划,不断提高全员业务能力水平。

2、跟踪服务已申报2012年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和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的立项。

3、下大力气申报青虾基地、五瑞生物省级研究与开发项目,实现2012年申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个以上,立项资金180万元以上。

4、建立和完善项目申报与立项管理的长效机制。按照发掘培育一批、库存备选一批、择优申报一批、立项实施一批、发展壮大一批(“五个一批”)的办法,集中集成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创造条件组织申报2011年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个以上。

(六)服从和服务于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完成县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1、积极参与团队招商引资,力争牵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2、积极完成扶贫帮困、联系挂点等工作任务。

(七)加强部门自身建设,树立政风行风形象。

1、组织制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组建以局长为主要负责人的规划起草工作专班,深入乡镇、部门和企业开展调研,认真编写《“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3、努力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和影响力。加大科技宣传和政务信息报道力度,采取多渠道、多层面和多形式的宣传报道方式,准确、及时、系统、全面地宣传在建设创新型黄梅的工作中所反映的科技工作动态和科技绩效。办好《黄梅科技简讯》、《黄梅科技网》、《黄梅知识产权网》。确保政务报道量全省排名前5名、全市排名第1名。 5、积极开展党的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公司科技发展规划范文5

关键词:农村电网;电网建设;科技发展

0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国家电网公司适时召开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工作会议,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用以指导和推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目前,我国农电系统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对农电系统的现实状况和发展目标及任务做出充分的分析与判断,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本文主要对我国农电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各方面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探讨。

1农电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1.1“两改一同价”与“十五”建设取得的成绩

实施“两改一同价”以来,农村电网建设大大加强,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逐年提升。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发展,对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两改一同价”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农村电价过高问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发挥了重大而深远的作用。归纳起来,经过实施“两改一同价”与“十五”期间的建设,农电系统取得的成绩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农村电网更加坚强。通过农电系统科技规划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农电系统布局,提高了电网的供电能力和自动化水平,降低了电网损耗,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电网结构不尽合理,网架薄弱,多数县级电网为单电源供电,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的不合理局面。农电系统的供电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及电能质量水平都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电网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农电系统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取得了显著效果。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占有率达95.5%以上,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有载调压主变压器占有率达到60%以上;实现开关无油化的35kV及以上变电所占有率达到58.8%;微机保护和综合自动化装置占有率达90%以上,无人值班的35kV及以上变电所占有率达49.5%;35kV及以上小型化变电所占有率达25.6%;推广使用了782个35kV箱式变电所;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和调容配电变压器得到了应用;基本淘汰了高耗能配电变压器、过励磁变压器、铝线圈变压器、多油开关、阀型避雷器、电磁型保护装置。

(3)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县级调度自动化技术和配网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快速普及和发展。“十五”期末,农电系统613个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建设完成,其中通过实用化验收的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达538个;完成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26个;完成调配合一自动化系统建设25个。

(4)现代化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技术比较成熟的财务管理系统、用电营销管理系统、线损理论计算系统、95598客户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得到了广泛使用;生产管理系统、负荷预测系统、远程集中抄表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得到了应用。“十五”期末有970个县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有666个县建立了生产管理MIS系统,有540个县实现了负荷控制和需求侧管理,有1270个县开通了95598客户服务系统。

(5)农电系统线损率、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指标逐年改善。通过大规模的农电系统建设与改造,不断采取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措施,农电系统线损率指标得到不断地改善。农电系统的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的调控手段和能力得到不断加强和提高,变电所内电容器补偿容量占主变压器容量的比例达到15.2%;安全性评价、带电作业和状态检修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各类电压监测仪及供电可靠性管理软件得到推广普及,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十五”期末农电系统客户端电压合格率达到95%;供电可靠率RS1达到了99.2%,RS3达到了99.6%。

(6)农电系统科技人才队伍得到发展。通过不断加强农电系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电系统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十五”期末农电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占农电系统总人数的比例达到27.47%,比“九五”期末提高6.19个百分点。

1.2存在问题

同时,农电系统的科技进步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农网科技发展的长效投资机制没有形成,限制了农网科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农电事业在社会发展、电力事业中的特殊性,世界各国都给予了特殊的政策倾斜和扶持,但在我国还缺乏在政策上的持续支持和健全的机制体制保障。农网改造工程结束后,由于没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农电企业缺乏自我积累发展的机制,建设改造资金短缺。

(2)农网科技进步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农网系统、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优势没能得到充分的调动,针对农网系统生产运行和建设运营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较少,一些难点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3)现有的农网科技队伍,还不能满足农网科研开发、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的要求。由于农网的行业特点,其对科技人员的数量和专业面要求都很宽广,科技队伍建设已成为制约农电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

(4)农村电网相关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不够健全。淘汰、制定、修改农电相关标准的工作任务相当大,目前投入的人力、物力与实际需要差距较大。

(5)农村电网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规约,重复开发、孤岛运行,造成资源浪费。

(6)安全生产和农村安全用电缺乏先进有效的控制手段。农网安全管理基础不牢固,人员设备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由于农村电网改造不彻底,加之农村用电点多线长面广,设施安全可靠性较城网差距较大;农网改造后,农村电力资产维护界限不够明晰,属用户产权的用电设施安全可靠性不高,加大了企业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引发出一系列延伸服务带来的安全责任和服务责任;窃电、外力破坏和盗窃电力设施等违法案件屡禁不止,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同时严重威胁着电网安全。

(7)农电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用电安全、质量、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农村用电服务的方便性、规范性都还有差距。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农电服务中的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

2农电科技发展的基本方向

《国家电网公司农网“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的战略发展目标、“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与农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密切结合“县供电企业创一流”及“同业对标”工作安排,明确提出了以切实提高农网在电网建设、供电质量、节能降损、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四新”技术应用、企业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的科技发展目标。

该规划纲要将大力推行“科技兴电”战略,贯彻国家科技政策,加大农网科技投入;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和建设;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因地制宜、符合国情;坚持长远目标和近期需求相结合,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相结合,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机制,积极推广成熟适用的“四新”技术;坚持降损节能、保护环境、节省耕地,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三农”,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作为未来农电系统科技发展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农电系统科技发展方向和任务。

2.1电网建设

电网建设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内容主要包括:

(1)研究适合于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符合农村经济和用电负荷发展特点,在电压等级组合、变电所布局、供电范围、变压器容量配置和网络接线等方面进行充分优化论证的农网建设方案。

(2)研究适合农网负荷变化特点的主、配变容量选择和变压器负载率、主干线电流密度、供电半径的合理配置方案。

(3)研究建立农网中低压配电网络指标评价体系。

(4)完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农村电网规划软件和管理系统。

(5)推广应用农网10kV及以下工程和35~110kV(66

kV)变电所典型设计;推广应用10~110kV(66kV)组合式箱式变电所。

(6)推广使用变电所户外组合电器、小型化的一次电气设备;研究开发35kV以上电压等级和10kV大容量调容变压器;推广使用S11型及以上的节能型变压器,积极推广应用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推广应用外露带电体绝缘化的配电变压器;积极推广使用配电变压器用新型熔断器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推广应用复合绝缘材料制造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绝缘子。

(7)制定集保护、控制、计量、无功补偿、防雷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配电柜选用标准。

2.2自动化建设

自动化建设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适合于农网特点的运行可靠、维护方便、功能完备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方案,特别是FTU模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积极开展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的应用试点,在城区、重要城镇、工业园区等区域努力实现配网自动化的馈线自动化(DA)功能,努力实施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配电网监控功能和就地控制功能,因地制宜扩展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

(2)积极推广使用最新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图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等技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电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的大、中、小型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模式,建设完成600个实现SCADA功能的小型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完成400个实现SCADA功能、电网应用分析(PAS)等功能的中型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完成200个实现SCADA功能、电网应用分析(PAS)、电能量计量、配网自动化等功能的大型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

(3)积极采用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安全。

(4)推广应用变电所遥视系统,有效解决变电所现场可视化及环境监控问题。

(5)积极探索农村电网经济适用的通信技术,重点解决农村电网偏远变电所、配网自动化、低压集中抄表中的通信问题。在自动化系统推广公共通信网络的应用模式,完善公共通信网络在自动化系统应用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2.3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研究企业管理的数据信息流,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共享。②深入研究网络、信息技术在农网管理中的应用,制定农网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规范和实用化标准。③积极应用国内外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做好农村电力信息安全工作。

2.4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内容包括:

(1)推广应用供电可靠性评估技术。建立适应本地区的输配电网、中低压用户的可靠性统计管理及决策专家系统,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寿命进行评估,实现可靠性目标管理。

(2)研究推广以状态检修为特征的设备优化检修、主设备监控和诊断技术,开发适应农网的事故诊断装置。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在线监测技术和设备,有效地对设备进行在线监督、分析和诊断,实现设备的优化检修,提高设备运行管理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3)推广应用高电压等级带电作业技术和带电作业设备,努力提高中压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4)推广应用降损节能新技术;研究开发新型节能技术和设备及配电网络线损在线计算软件,有效降低电能损失;推广农村电网电压和无功综合调控方法,推广应用自动无功静态补偿和动态补偿新技术,采用电压无功的综合调控方法,实现无功电源和无功补偿最优化,实现农网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进一步降低线损,节约能源。

(5)研究推广先进实用的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建立电能质量实时监测及监督管理体系,开展电网谐波污染的预防、测量和分析工作,积极采用改善电能质量的抑制干扰和降低电能污染的控制措施。

(6)开展电网故障、负荷控制、运行方式、运行状态、经济运行和环保状况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工作。

(7)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开展安全性评价和标准化作业工作,应用“两票”管理系统和安全违章预控系统,有效地预防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8)研究推广中低压配电网防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

(9)研究推广农网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和防盗窃的技术措施。

2.5营销管理和服务

营销管理和优质服务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制定营销信息管理规范;完善营销信息管理系统、95598客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系统等数据整合平台。②按照统一规划的原则,建设具备电能计量、电费回收、业扩报装、决策分析等综合功能的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③全面推广具备用户咨询、查询、事故报修、投诉举报、停电预报、业扩报装等功能的95598客户服务系统,实现农网服务的信息化和社会化。④研究开发用电需求侧管理系统,对受电容量在315

kVA及以上的用户加装负控装置,逐步实现农网重要负荷的有效监控。⑤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使用远程(集中)抄表系统。⑥研究开发农网系统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着重解决与银行、农村信用社、邮电、电信等联网后的电费代交以及网上业扩报装等问题。

2.6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重点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制定农网科技人才发展规划。②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定培训计划,利用现代化的培训手段,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科技素质。③提供优惠的用人条件,建立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为推进农网的科技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培养一批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和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队伍。④在国家电网公司、各网、省市公司建立农网科技人才专家库。

为确保农电系统科技发展目标的实现,贯彻科技工作“有效投入、投入有效”的基本原则,未来农电系统将在7个方面陆续推出相关政策和要求:建立科技创新和发展机制;加大农网科技投入;建立科技工作的激励机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农网科技进步工作;加强技术标准化管理;加强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农网科技进步的服务体系。

3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电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照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标准,当前的农村电气化技术还处在较低的水平。鉴于农电系统的特殊性,农电科技发展必然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农电科技进步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推动。

4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农电管理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工作会议文件,2006年3月.

[2]国家电网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2006,4.

公司科技发展规划范文6

近日,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口气拿出20余万元重奖2011年度科技创新成果。创下枝江市属企业专项奖金之最。奖励金额208389.50元,其中,合理化建议奖124项,奖励76889.50元;有效专利申请22项,专利奖励44000元;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奖14项,奖励金额79000元;科技12篇,奖励8500元。这是湖北三宁化工继去年对上一年度获得国家授权的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给予2.6万元的奖励之后,对2011年度科技创新成果进行奖励。

据了解,去年以来,湖北三宁化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职工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先后出台了《专利管理制度》、《职务发明专利奖励办法》,对取得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的员工分别给予20000元、12000元、6000元的奖励。同时,成立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设四个专业委员会,即煤化工专业委员会、磷化工专业委员会、化工设备专业委员会、电仪控制专业委员会,明确科技发展路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科技项目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奖励。设立湖北三宁化工首席专家职位和科学技术进步奖,旨在不断加速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加快捷的技术支撑。

2011年,湖北三宁化工科技创新不断攀登高峰,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湖北省技术中心,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一年共开展科技开发项目17项,完成16项。其中,“CO2压缩机无油技术研发及应用”、“NDC法脱硫技术研究及工业化应用”、“磷石膏湿排干堆及滤液回用技术开发及应用”等13个项目被鉴定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10项成果为国内领先,3项成果为国内先进。“全低变(等温)变换新工艺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作为石化行业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2000万元资金补助;“10万吨/年湿法磷酸精制新技术及产业化”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已通过湖北省科技厅初步审核,列入2012年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将获得配套科技经费500万元。

2011年,湖北三宁化工积极派遣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氮肥和磷肥行业的各类专业会议,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将高新技术,好技术新经验引入公司;同时积极参与行业的经验交流。去年,湖北三宁化工还累计在《小氮肥》、《化肥设计》、《化肥工业》、《磷肥与复肥》等期刊杂志以及各种协会会议共发表科技论文12篇,极大地提升了公司在行业的知名度。

湖北三宁化工董事长、总经理李万清表示,2012年,湖北三宁化工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管理制度,完善人才管理和研发机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提高技术创新和研发水平。通过不断地引进新技术,实施技术改造项目,提升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同时,将加大公司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专利申请上的奖励力度,积极推进科技论文的发表,严肃合理化建议的评审制度,规范评审工作,将各项科技工作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力争湖北三宁化工科技创新工作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