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服务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卫生服务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卫生服务计划

公共卫生服务计划范文1

一、 上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健康档案的建立,存在电子档案的录入与纸质档案不同步现象,建档率低,致使各项重点人群的筛查率低于理论数字。

2、 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活动次数未达到项目要求。

3、 由于慢病患者外出,致使慢病管理频次及管理率不达标。

4、 由于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能力有限,慢病随访和其电子录入工作未能及时完成,个别随访无意义,甚至不真实。

5、 与门诊大夫未配合好,档案未很好的利用,大多数成了“死档”,失去了建档的意义。

6、 由于仪器及试剂等原因,65岁老年人体检中的辅助检查工作未完成。

二、20__年的工作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国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惠民政策,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全体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 长期工作安排:

1、健康档案。继续建立健全信息化档案,及时更新档案,并做好保密工作。在上一年度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完善返乡及流入等人群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

2、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至少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定期进行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并及时对其电子录入,尤其是高血压人群,应分级及时按月做好随访工作。利用随访宣传防病知识,使农民对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并做好资料汇总和信息上报。对慢病的管理率达80%以上,慢病的控制率达25%。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测血压率达100%。同时加大筛点人群,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做好门诊日志记录。

3、健康教育工作。要真实,有意义。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季节防病重点,每月更换一次室外及室内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内容,印刷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覆盖率达60%以上;要求相关人员在上门访视时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使居民基本卫生常识知晓率达80%以上;组织动员孕妇及3岁以下儿童家长参加我院举办的孕妇和儿童健康教育讲座;孕妇在孕早期或中期接受一次健康教育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3岁以下儿童家长覆盖率达到85%以上。每个月进行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每个月利用集市开展一次健康咨询活动;每天循环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六种;提供不少于十二种的印刷资料,居民覆盖率达30%以上;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60%以上,其相关资料(通知、照片、记录、教案、试卷等)必须规范存档。

4、老年人保健。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护和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尤其是管理的老年人辅助检查工作,今年至少完成95%以上。65岁以上的老年人管理人数达到90%。加强体检宣传工作,确保65岁以上老年人、特困残疾人、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体检率要求。全年对上述人群进行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做好宣传发动,积极参与强化免疫,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5、档案(纸质和电子)的利用工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今年不漏来院的任何一个就诊、咨询者,未建档的建档;建档的充分利用档案,如信息的更改,内容的填充,随访等,除特殊情况下,必须当面立即完成。

6、预防接种。建立规范化的免疫门诊,建立健全计免制度,规范计免接种操作,每月接种不少于8天,同时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到安全注射,为我镇儿童提供安全、有效、免费、均等化的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服务,熟练掌握接种前、后的全面情况,做好接种反应事故的处理登记,加强冷链管理,做好疫苗的进出管理、冷链远转管理、失效报损登记。根据上级疾控中心的要求,进行相关疫苗的强化和为重点地区的重大人群提供疫苗接种服务,有效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性的传染病。新生儿建卡率、建证率、卡证符合率都达到100%。入托学生验证率达100%。

7、传染病防治。

(1)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组织和传染病管理制度,全面规范使用门诊日志,建立健全发热、腹泻门诊登记,认真做好疫情报告、疫区管理及疫情登记。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防治法》,让医务人员全了解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分类、法定报告人、报告时限、方式、程序等业务知识。同时让更多人群认知疾病防治的重要性。要及时、准确上报疫情,及时完成疫情登记,保障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每月至少报一例传染病,报告率100%,报告卡及时、准确、完整率100%,疫情登记率100%。

(2)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病人转诊率达100%,同时开展病人的追踪治疗及随访管理,督促其定期复查,并将信息及时上报贺州市疾控中心。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普及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建立规范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

8、儿童保健。加强儿检工作,三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75%以上,新生儿访视率达90%。加强散居儿童保健管理,使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80%以上,婴幼儿系管率和使用生长发育图监测率分别达75%以上。及时发现与治疗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开展儿童保健技术培训。

依法加强托幼 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管理。对新入托园的幼儿一律进行体检,合格者方能入托。5-6月份完成所有幼托儿童的健康体检。保证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要求达到80%以上。

免费向我镇0-6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同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辅食的添加等营养及护理的咨询指导,对常见病的预防、心理发育、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对贫血、佝偻病、肺炎、腹泻等疾病进行预防,规范儿童保健服务,逐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9、孕产妇保健。免费向辖区孕产妇提供基本保健服务,规范孕产妇保健,做好早孕建册、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工作,并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追踪、随访和转诊等工作。继续加大实施母婴安全工程的宣传力度,以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掌握育龄妇女和孕妇情况,动员和通知怀孕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管理。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9%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7%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以上。孕产妇产后访视率85%以上,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减少孕产妇死亡。叶酸及孕产妇分娩补助及时发放。

10、重性精神患者管理。完成四次的随访等工作,如患者等情况许可,进行一次健康检查,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年底,在对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达到95%以上。

11、每月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重性精神疾病、孕产妇、儿童进行免费体检(辅助检查:彩超、尿常规、血糖、全血细胞分析、乙肝表面抗原、肝功、肾功、心电图等)

12、每月的22日各专项小组上报纸质的工作情况及相关数字到卫生院项目办公室,项目办公室审核完成,25日前上报旗卫生局。

四、阶段性工作安排

一月份:①召开第一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下发今年总的工作计划。③各专项小组上报各自的工作计划。④开展孕产妇健康知识讲座。

二月份:①召开第二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全院职工及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公共卫生相关知识培训。③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一次检查、督导。④开展儿童保健知识讲座。

三月份:①召开第三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一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③利用三八妇女节、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开展两次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两次,重点宣传生殖健康知识、结核病防治知识。对结核病的防治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一次。

四月份:①召开第四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利用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进行儿童预防接种知识的讲座一次,并开展健康咨询活动一次。

五月份:①召开第五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二次检查、督导。③利用5月3日世界哮喘日进行相关知识讲座一次,针对5月31日世界无烟日,重点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知识咨询活动。

六月份:①召开第六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全院职工及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公共卫生培训、学习、互相交流。同时召开一次村委会协调会议,并邀请分管镇长参加。③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二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④利用6月6日爱眼日进行眼部疾病及保健方面的知识讲座一次。对公共卫生半年工作进行总结。

七月份:①召开第七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开展碘缺乏病的预防知识讲座一次,并对相关知识开展健康咨询活动一次。

八月份:①召开第八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三次检查、督导。③进行滥用抗生素对人体的危害相关知识讲座一次。

九月份:①召开第九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进行村卫生室及全院职工公共卫生知识培训工作。③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三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④结合9月20日全国爱牙日,开展口腔保健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讲座一次。

十月份:①召开第十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总结一年的工作进展情况。③结合10月8日高血压、世界精神卫生日,大范围开展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讲座及健康咨询活动各一次。

十一月份:①召开第十一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三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③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四次检查、督导。④结合食品卫生宣传周和11.14的全国防治糖尿病日,开展食品卫生与营养、糖尿病防治的讲座及宣传教育。

十二月份:①召开第十二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利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讲座、宣传教育。③各专项小组对工作分析、总结,上报下年计划等。

五、临时性工作安排:

1、如有特殊情况,以上时间、工作临时调整。

2、按时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3、根据工作情况,对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培训、检查、督导。

4、抓住机会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如集市、学校开家长会、家长接送学生、接种日等。

5、根据情况,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的整理工作。

公共卫生服务计划范文2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加快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政府提出农村新五件实事,决定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农民健康工程的目标是,力争到20__年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村居民健康需求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政府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广大农村居民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根据省、市、县文件要求为做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关工作,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工作目标

为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服务与广大农民,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直接面向农村居民与农村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卫生服务、基本卫生安全保障服务等三大类8个项目。第一类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开展健康教育,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落实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等;第二类农村重点人群卫生服务,包括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慢性病和精神病防治及老年人的动态健康管理等;第三类农村居民基本卫生安全保障服务,包括对农村食品和饮用水等卫生监督监测、农村公共卫生信息收集和报告等8项工作目标制定如下:

一、开展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村村设置健康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户户获得健康教育资料,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与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指导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育龄妇女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咨询与教育等。

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做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抢救;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培训;承担或协助做好传染病病人的消毒隔离、治疗和其它防控工作;协助开展疾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等。

三、配合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主要包/!/括结核病、血吸虫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其他各类传染病防治工作。

四、做好妇女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包括实行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建卡率90%以上;向孕产妇提供5次产前检查、3次产后上门访视和1次产后常规检查;向已婚育龄妇女每年提供1次常见妇女病检查等。

五、做好儿童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包括向0—7岁的儿童免费提供省免疫规划规定的一类疫苗的接种服务;加强afp及计免相关传染病调查、报告、标本采集工作,规范实施儿童计免保偿。确保新生儿和4岁以下儿童建卡率>98%、脊灰、麻疹接种率>95%、百白破、卡介苗、流脑、乙脑苗接种率>90%、四苗全程接种率>90%、脊灰疫苗基础免疫接种及接种率>85%、新生儿乙肝疫苗合格接种率>90%、首针及时率>80%。开展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服务,0—3岁儿童在首次体格检查时建立系统管理档案,定期接受8次健康体检等。

六、进行慢性病与老年人的动态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对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和精神病人提供咨询服务和治疗指导;为60岁以上老人和特困残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户等困难群体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定期随访等。

七、加强农村食品和饮用水等卫生监督监测,主要包括开展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和职业卫生监督监测等。

八、做好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主要包括收集和报告传染病疫情,及时掌握食物中毒、职业危害及饮用水污染、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外来人员等信息。

主要策略及措施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狠抓落实

在卫生院院长的领导下统筹安排全年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制定奖惩措施,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与奖金挂钩,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为了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及时完成。院长董利波负责全面工作,苏阳华负责公共卫生工作安排、艾滋病、寄生虫病的防治管理,石莉娟负责健康教育工作,柏娇负责结核病防治,李栋负责计划免疫工作,许红波负责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工作,许江负责肠道传染病,急性传染病防治管理,曹化负责慢性病管理,庄晓娟负责农村食品和饮用水监督监测,李伟负责公共卫生财务管理。

二、部门协调,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积极与教育、宣传等部门协调,落实健康教育和中小学传染病和防治工作。对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时与分管领导沟通,强化责任意识,努力做好健康教育,中小学生体检和传染病防治。

三、加大督导力度,提高工作制度

根据工作目标,为了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及时完成,成立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督导小组,每季度到村卫生室、青阳医院进行公共卫生工作验收。对在督导过程中发

现的问题及时拿出督导意见,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使村卫生室管理、传染病防治、肠道门诊建设、健康教育等各项工作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落实,同时卫生院根据工作进度,每月拿出工作计划并对上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回顾性自查,每周有工作安排,每周召开一次院周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每项工作有安排、有措施、有落实、有结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四、注重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为此,我们将加强对卫生院人员和村卫生室人员的业务培训频次和力度,根据工作内容确定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使业务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工作质量。

五、加强思想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卫生队伍

按照上级要求,我们将在本年度深入开展“行风廉政建设”,培养职工的廉政意识、服务意识,以思想建设保工作,使每位职工都能做到爱岗廉洁奉公,同时注重排查,调处卫生院及医疗室内部矛盾,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纠纷,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环境,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卫生队伍。

六、抓住重点,以点带面,促进全年工作目标的完成。

本年度,我们将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卫生服务、基本卫生安全保障服务等三大类8个项目为村(居委会)及各卫生室为重点工作,努力提高四苗覆盖率,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服务,传染病报告和疫点处理率,加强村卫生室内部建设,在此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健康教育等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按照上级的工作要求,狠抓措施落实,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全面完成。

公共卫生服务计划范文3

一、主要工作任务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计划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

每月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4、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四)、健康教育覆盖

公共卫生服务计划范文4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均等化 和谐社会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the equality of basic public health in Songzi,the contents of service are constantly developing.The service group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The quality is improved.but recently there exist many problems such as.The pubic funds can‘ t satisfy the need of work.The quality of service group can′t catch up the upgrade of work contents.The arrangement of slow disease is below.How to make it develop.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ing in our city.I think it‘ s social united action that can realize it.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城乡居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等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市作为湖北省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县市,近几年来,医疗卫生服务在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筹资补偿等方面均进行了开拓性的实践和探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随着我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社会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呈上升趋势,面对这样的新形式如何结合医改方案,促进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力争让群众少得病,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一项惠民措施。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的城乡差别,城乡居民在享有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促进城乡居民均等化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表明了政府对每一个人生存质量的关切,也彰显了政府维护健康公平的责任意识。所以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政府一项惠及城乡居民的民生工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公共卫生工作主要是对危害健康的因素进行早期预防,以达到减少疾病发生,延长寿命的目的,是一种投入低、见效高的健康投资。目前我市流动人口多,卫生资源相对贫乏,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放在第一位,强调预防为主,体现了卫生工作的内在规律,是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重大举措。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第53届卫生大会上《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卫生系统:改善绩效》报告显示,中国被列为卫生负担最不公平的国家,所以在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方案中,国家提出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其目的就是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影响城乡居民的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公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 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不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市2235平方公里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曾经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自实施免疫规划以来,全市大量减少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肺结核、破伤风等传染病的发生和死亡率。近年来逐步扩大免疫规划项目,对甲肝、乙肝、麻腮风、无细胞百白破、卡介苗、脊髓灰质炎、麻疹、A群流脑、乙脑等九种疫苗实施免费接种;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初步遏制了艾滋病的蔓延势头,结核病实行免费服药,控制策略覆盖达到10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逐步规范,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列入社区重点管理。现已获得省级卫生城市称号,并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控烟履约工作扎实推进,全市22家医疗机构和56所中小学被评为无烟单位。本市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前的8.2/10万降低到目前的1.5/10万,婴儿死亡率降为零,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也落实到位。卫生监督体系向基层延伸,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职业病、放射、学校、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以及血液安全等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但是,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外来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尚有差距。由于外来人口自身流动性等客观原因,目前他们除享有计划免疫接种,结核病管理和其他传染病的管理外,而在慢性病、精神卫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规范管理方面尚未开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和界定外来人员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享有的权利和相应的管理模式。二是不同区域人群公共卫生享有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别。总的来说城镇范围内的卫生资源多与农村,由此造成城镇和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资源有一定差距。三是三级卫生服务人员数量和能力水平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百姓的健康需求。医学行业是特殊行业,医务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是疾病诊治的第一要素,由于历史等原因,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数量和能力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卫生服务继续发展的瓶颈,从医务人员的数量来看,以往的医务人员数量的配置是按照户籍人口制定的,显然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人员质量来看,我市公共卫生和全科医师的数量和能力水平显得相对不足。

    要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需要系列的措施来保证,我市刚开始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切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此,就如何保证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顺利开展,本人借鉴国内外和其他县市的经验,并结合自己在基层开展此项工作以来的经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探讨实际可操作方法。

    3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探讨

    3.1 加强财政投入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前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能否得以顺利推进,财政投入是关键。根据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03—2009年,我国财政医疗卫生投入从831亿元增长到1277亿元,即人均年1213元的医疗卫生总费用支出中,仅98元由国家财政负担。因此,应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减少居民个人的卫生费用支出水平。2010年国家、省、市三级财政对我市卫生支出的总费用为16539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按国家规定的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方’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成本保障等的投入。

    3.2 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顺利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前提。根据相关权威机构的调查,目前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年轻化不够,其中35岁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39.4%,远低于临床技术人员的53.1%,并且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50%以上。我市公共卫生技术人才缺乏尤甚,市疾病预防中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机构人员总数的45.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专业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占专业技术人员的67%,青年专业技术人员面临断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医疗、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于一身,目前由于待遇偏低,无法吸引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加入,一些新进的技术人员仅仅将目前岗位作为过渡,一旦取得相应资格后也纷纷离开基层岗位,所以我市目前急需公共卫生和预防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基层。为解决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在提高技术人员待遇的前提下,多方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为他们营造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可采取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送上级培训等手段,加强本地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要让他们体会到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自身价值在本职岗位上能得到体现。

公共卫生服务计划范文5

一、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要通过二个途径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其一是在例行的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活动的评估,尤其是对于重点人群,如妇女在孕产期的情绪状态,老年人的记忆、智力活动等,以早期发现抑郁症、老年期痴呆等。二是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开展咨询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读物、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促进其精神健康水平。

二、开展精神疾病线索调查,建立疾病档案

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线索调查,是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首要任务,也是动态掌握社区精神疾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社区精神疾病的建档立卡率应不低于社区覆盖人群的0.6%。还将组织精神科医师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年度的免费检查。如果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病情复发加重,紧急住院治疗,出院后其住院治疗有关情况将被及时转入社区,以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进行社区康复治疗。所建立的是一套完整的连续的疾病档案资料。将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坚决维护患者的隐私权。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疾病资料。

三、定期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进行管理治疗

精神疾病,尤其是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由于疾病自身的特点,多不承认有病,不主动治疗,特别是在疾病的严重期,因此需要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看护。个案管理员,每个月至少一次主动对建档立卡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家庭随访,通过随访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服药情况、病情稳定情况等,并指导家属开展家庭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以此提高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率,动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可就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论坛进行服药期间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化验检查,以保证用药的安全。

四、开展社区康复治疗,促使早日回归社会

个案管理员在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随访的同时,将对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社区康复治疗的内容包括:心理康复指导、家庭护理指导、劳动技能训练、工娱治疗和职业康复等。社区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精神残疾的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中国残联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范要求,加强精神病康复机构建设,统筹规划,每县(市、区)都将扶持建立一所示范性精神病康复机构。康复机构的形式有:工疗站、农疗基地、活动中心、托养中心、中途宿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在残联的配合下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疾病康复工作。

五、建立应急处置机制,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对于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实行管理治疗的首要目的是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不良事件包括:急性药物不良反应,自杀自伤行为和肇事肇祸行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有应急处置机制,制定有应急处置预案,将在最短的时间,最直接的渠道,以最恰当的方式做出应急处置反应,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及周围人员提供应对精神疾病突发事件的专业指导。

六、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提供无缝隙服务

负责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诊断的确定和治疗方案的拟定,负责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治疗和康复指导,共同为社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无缝隙的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有双向转诊的制度,社区中的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病情反复或加重,需提请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会诊,如果不适宜社区管理治疗,将转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紧急住院治疗。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紧急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后,应及时转回社区进行管理治疗。所倡导的原则是紧急住院要果断、及时,社区康复治疗要坚持、要有耐心,要细致。

七、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争取社会支持

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多在青壮年发病,病程迁延,多呈慢性,致残率较高,主要危害劳动力人口,极易造成家庭贫困。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工作,但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疾病自身的特点,多不承认有病,拒绝治疗,给救工作带来困难。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可以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掌握的情况,配合民政、残联、劳动等部门积极为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合法权益,争取适当的社会支持和政府救助。

公共卫生服务计划范文6

【关键词】 公共卫生中心、以人为本、生态化、有序性、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 TU9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With the project Kunshan health care center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design concept of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al function and spiri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how to integrate human experience, green environment, fluent traffic circulation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s into the architecture,so that an efficient, harmonious health care center can be created, nature and culture can be felt as continuous presence throughout the buildings.

【Keywords】health care center,people-oriented,ecological,ordered,individual

1.项目背景

昆山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处上海与苏州市区之间;北至东北与常熟、太仓两市相连,东与上海嘉定、青浦两区交界,西与苏州工业园区及吴中区接壤,南部水乡古镇周庄与浙江相通,是江苏省3个试点省直管县(市)之一。东西向最大直线距离33公里,南北48公里,总面积927.68平方公里。总人口164.7万。

昆山是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县级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近年来,昆山还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蝉联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一名。根据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框架,为与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使昆山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昆山市政府决定将昆山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保所、血站、健康促进中心、药检所、采购中心、市红十字中心、卫生局药监局机关等单位搬迁至昆山高新区前进西路以南、通澄路以东地块,组建昆山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中心用地3万平方米,建设规模8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融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学术研发、服务管理等多元化功能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疗中心。

2.项目规划及设计原则

昆山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在规划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上,主要遵循了四个方面的基本设计原则。

2.1 “以人为本”原则

深入研究大型综合医疗服务机构的内在功能关系,从健康人群、患者、医护、科研、管理人员等多种人群出发,努力创造安全、高效、优美、舒适的就医和工作环境。力求使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并重。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因地制宜,体现现代建筑的精神内涵。

2.2 “生态化”原则

符合公共医疗建筑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趋势,实现建筑的园林化、花园式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精心划分各功能区,由建筑围合而成的中心广场提供了充分的景观资源,立体丰富的绿色空间营造,不论何处都可以直接感受贯穿建筑的生态气息。

2.3 “交通有序化”原则

在满足城规、消防、卫生、环保、抗震等要求的前提下,创造开敞、通透、流畅的空间序列。合理布置各功能单元的流程关系,以达到资源共享,合理组织不同人流物流,为现代化管理提供有利条件。

2.4 “个性化”原则

建筑风格具有时代气息,以新的理念作出与其他任何建筑不同的创新,本方案造型设计为满足其建筑独特的平面功能要求,以大幅度的现代建筑创新意识为宗旨,融入江南水乡的轻盈风格,使建筑风格在当地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在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前提下彰显个性。

3.实施方案分析

3.1 用地现状分析

昆山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规划建设用地呈长方形,总用地面积3公顷(图一)。总体地势平坦,略北高南低,基地东侧为居住预留用地,基地南侧为城际高铁,西侧为景观河道。按该地块的控制规划要求,疏浚并保留此河道,最终形成城市公共景观绿地,与前进西路城市绿带融为一体。周边道路交通发达,配套设施齐全,供配电及给排水设施到位。综合分析规划用地现状及场地四界环境.规划设计应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1) 妇保所、血站、健康促进中心等社会公共医疗服务部门的定位。它们功能容量大、工艺流程复杂,同时大量的人流、车流物流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最直接。因此,这些部门的选址和定位决定着整个服务中心的格局。(2) 基地内部交通系统结构的确定及其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关系.是解决基地内功能分区是否明确,分区间联系是否方便,人流、车流,物流、污流等组织是否清晰合理的关键。(3)因地制宜、利用或改造基地现状生态环境,打造人文生态主题空间,使其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是规划方案设计的重要主题。

(图一)

3.2总平面规划设计

3.2.1功能分布

基于地块特点,为最大限度的缩短流线和加强内部联系,呼应城市规划及减弱南部城际高铁之影响,规划设计秉承“公共中心”为设计原则,故各单体分散布置通过中央连廊将各个建筑单体串联起来,使整体建筑群具有“公共中心”的体量感及整体性。规划设计中将疾控中心实验楼、疾控中心业务楼沿前进西路布置,红十字血站及会议中心依次向南布置,会议中心西侧为办公楼。各建筑与周边红线及建筑单体之间间距均满足设计要求,并通过中庭、连廊、下沉式庭院等手法尽可能在采光通风、环境观感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纵观建筑布局紧凑而齐整,便于室外环境的营造(图二)。

3.2.2交通组织

公共卫生中心人行主入口位于前进西路,基地中部沿西侧通澄路开设主要出入口,沿基地南侧开设次要出入口,另在南侧规划道路上开设应急处后勤入口。在出入口的性质划分上:北侧次入口作为人行出入口,通澄路两个出入口均为主要出入口分别满足红十字血站及办公楼的使用要求,南侧规划道路出入口作为应急及后勤出入口。

公共卫生中心建筑布局整体居东、居北设计,为通澄路主入口留出足够的广场,内部下沉式景观庭院在改善景观的同时,也较好的解决了地上与地下人流交汇的问题。在各单体入(图二)

口处,设置一定数量的地面停车泊位,便于临时停车,办公人员及外来人员的主要停车处于地下。地下室设三个机动车出入口,坡道宽度为7米;两个非机动车出入口,地下机动车总停车581辆,非机动车停车约400辆。很好的满足了最大人流时的交通压力需求。

消防车道环绕建筑物设置,宽度最小为5米,连廊梁下净高不小于4.5米,满足消防车道的宽度与净高的要求。高层建筑的消防扑救场地满足要求,并靠近主楼的消防电梯,满足消防要求。确保紧急情况下万无一失。

3.3建筑设计

由于昆山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是一个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各个使用单位功能要求相对独立,建筑形式又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就决定了该项目是一个多功能的集合体。我们在设计上采用多元化与多样化的功能布局,在充分尊重现有环境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融合建筑一园林一庭院的设计手法,提高本区域的环境品质。追求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互动,通过空间组合的流动和渗透,体现出环境的均好性原则。

在设计中我们反复比较,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七大功能区块。依次为疾控中心实验楼、疾控中心业务楼、连廊、红十字血站(包括妇保所、血站、健康促进中心)、会议中心、办公楼、地下室。总建筑面积8587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3060平方米,地下22818平方米。本工程疾控中心实验楼及办公楼均为15层,疾控中心业务楼为13层,红十字血站及会议中心为4层。各子项首层层高为5.4米,二三层层高为4.5米,三层以上层高均为4.2米,地下一层,层高为5.7米,其上设有0.8米的覆土层。主要结构选型为多层框架结构,高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疾控中心实验楼及疾控中心业务楼设于整个建筑群北侧,为两栋板式大楼,上部通过连廊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南北朝向,沿前进西路形象突出,个性分明。具备良好的识别性。实验室独立分区,通过门禁系统进行交通管制,限制无关人员出入,最大限度减少与其他单位的相互影响。实验室内部分为办公区、更衣卫生区和实验区,进出实验室要经过严格的消毒防护。实验室布局根据洁污分离的原则,由洁净区到半洁净区到污染区的流程,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流程,把工作人员交通核心、办公室、卫生更衣等设置于走廊东侧。走廊西侧布置紧急疏散楼梯间及污物货梯。根据实验室工艺要求,把理化实验室置于建筑最上部分,便于直接向屋面通风排气,其余实验室利用专用管道向屋面高空排放。

红十字血站(包括妇保所、血站、健康促进中心)位于整个建筑群中部,由南至北并列。主要出入口都位于西侧,共享宽大的交通连廊以及中心广场。在建筑内部又设置了3个中心庭院。无论内外,都保证前来接受服务的社会大众享受到优美的景观。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南侧办公楼自成一区,独立出入口。避免对北侧的公共服务部分产生干扰。其中二至七层为卫生监督所用房,八层为采购中心用房,九层为市红十字会用房,十至十二层为卫生局药监局办公用房。顶层为应急处置用房。配套的会议室和食堂位于连廊东侧。与办公楼联系紧密。

主楼地下室为平战结合设计,主楼地下室为平战结合设计,人防等级为六级,平时作为设备用房、车库等,停有急救车;战时加以封堵车库出入口,改建人防出入口,内部管线、设备等均预留战备。

高层交通通过电梯来解决,核心筒位于建筑的端部,根据各单体的建筑性质设置了消防梯、医梯、大型客梯,电梯爬升速度均为2.5-3.5米/秒,以满足高峰期的使用,做到以人为本。多层建筑主要竖向交通通过电梯楼梯来解决,电梯主要设置与公共人流较多处,便捷联系交通长廊,竖向交通与水平交通合理设计,各功能体内外部人员及货物有各自入口,互不影响。

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造型设计,我们认为应以新的理念作出与其他现有建

(图三)

筑不同的创新。我们把主楼外观设计为统一体,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利用主楼大玻璃幕墙与浅灰色实体墙面的对比处理,虚实结合,体现简洁、大方、整洁、精致的公共卫生建筑特性。多层建筑通过柱廊、玻璃联廊、屋顶架板等衬托出主楼建筑形体的挺拔与丰满。达到建筑艺术形象统一、大方、舒展、简洁的视觉效果。在建筑细部处理上,轻巧、精致的柱廊、突出屋面的机房、楼梯间电梯间、构架等均作为建筑本身的装饰品处理,使建筑通透简洁轻盈飘逸。建筑外部色彩采用银灰色调,玻璃为无色透明玻璃,外观现代感强烈。体现时代性与时效性,从而实现建筑的内涵和风格的统一(图三)。

4结束语

目前,公共卫生中心设计在我国仍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它要求设计师在我国现行的政策法规前提下,必须对项目有一定的前瞻性研究。在昆山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创作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建筑的空间形态与功能组织这一矛盾体的仔细研究推敲,在冲突中去寻找协调,矛盾中去追求统一,最终创造出了富有特色的现代化综合医疗服务机构的形象,为城市空间带来了愉悦的视觉享受。

参考文献:

[1] 李晨 王国栋.潍坊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规划方案设计浅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7/9

免责声明

中文期刊网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期刊咨询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