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案例教学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案例教学的问题

案例教学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工商管理;案例;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309-02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二者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案例教学就是尝试寻找这种联系的一种方法[1]。它秉承了经验管理学派的理论假设,通过对成功和失败管理案例的分析、比较和研究,从而抽象出某些有助于提高理论学习效率的一般性结论或原理。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应具备综合全面的知识结构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而不单是理论演绎,注重知识的综合性而不只是对某个概念、原理的理解,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正是促使工商管理教育由“书本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的有效实现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应该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工商管理类课程特点,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确定多维性的教学目标

案例在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对象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法学案例向学生介绍过去的判例,是作为一种可模仿的范例来起作用的,并不要求学生如何自己去处理;工商管理案例则提供了认识、解决管理问题的模拟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一名管理者如何处理,以培养他们的实际管理能力。因此,目标的明确是案例教学的前提[2]。

1.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带动理论教学。大学阶段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和形成的重要阶段,而持续的学习能力是理论教学效果提高的保证。现代高校纷纷实行“多课少时”的做法,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全面灌输”的讲授,教师和学生都会疲于奔命,而案例教学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虽然是单一的、具体的,但造成问题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要用到的知识是全面的。这就要求学生课下去了解案例环境,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在对理论知识理解和巩固的同时,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觉习惯,提高了学习能力。因此,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在开课之前针对课程的全部知识体系进行案例分析“布点”,从而实施“以点带面”的教学战略安排。

2.增强学生的实践感悟,体现工商管理教育的特性。案例教学是促使管理知识内化的有效手段,既符合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又紧扣管理学科的特点,具有传统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权变性,任何管理制度和方法都要在具体环境中结合具体的人和事来进行。因此大多管理能力的提升更多的不是靠“学”,而是靠“悟”,实践感悟是工商管理教育的根本特性。而案例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模拟的管理情境,让学生在角色的扮演中分析环境,运用理论,解决问题,一步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不同的管理人生。

3.培养学生的管理素养,提升管理潜质。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毕业后既能胜任工商企业实务工作,又已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者潜质。管理者所需要具备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冒险精神及诚信品质等,在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培养。而通过案例教学,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队合作中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决策素质、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日渐形成一定的管理者潜质。

二、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通常是指一个管理问题或管理决策的描述,提供有关存在问题及所需决策的各个事实与资料,再现管理者曾经面临的真实情景[3]。一个好的教学案例一般不包含案例所提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没有思考或分析某一情况的“确切”方法,没有唯一的“最佳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提供给学生争论、问题、选择以及信息,并希望学生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适合的行动方案。每个案例往往最后需要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面对案例中描述的环境,我将怎么办?”因此,在案例选择时应注意几下问题。

1.应紧密结合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和关注学生的特点,针对成教生和硕士生,可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将知识内容融于案例中,而不必拘泥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强调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针对本科生,教学应在强调知识内容完整性、系统性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画龙点睛,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运用和理解。

2.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阅历。对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开设较早的基础类课程案例的选择应更多地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将基础打牢,如果过多地涉及其他知识内容则可能使学生很难深入分析下去。而对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则可以运用综合性案例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3.案例的选择应考虑国情。有人提出管理无国界,一段时间哈佛案例曾经成为工商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首选,但不考虑国情的管理往往是无效的,管理方法、手段的运用离不开社会环境,针对本国企业编写的本土化案例更能满足学生应对未来工作场景的需要,从而更具有现实意义。

4.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应注意案例内容的补充与调整。工商管理对象内容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工商管理案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不能一个案例多年使用,一成不变,对于已有案例应不断地更新和修订,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5.教师应主动编写工商管理类案例。相对而言,根据文献资料或实地调研、走访各类机构和组织而自己动手编写的案例更加具有针对性,编写的案例应将现实生活中各经济组织所遇到的市场营销、生产运行、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仓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管理问题以通俗易懂并引入入胜的语言,紧凑的结构,生动的情节形成故事描述出来,避免出现带有主观性色彩的评价。在案例编写中关键是搜集数据,可以通过查阅文件、档案资料,对编写对象的相关人员访谈,直接观察编写案例对象的运行状况。在选择数据搜集的方法时,编写者必须综合比较各种数据搜集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管理的不同流程和阶段进行选择。

三、强调教学过程的全员参与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角,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全员参与、充分互动作为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1.教师应明确自身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知角色,而是可以局外第三人的角色评判案例,或以辅导员的角色推进案例的有序进行,或以智库的角色不断地答疑解惑,或以企业最高利益代表者的角色居间协调内部的矛盾、冲突,也可以公司竞争者的角色寻找案例分析中的漏洞。

2.强调全员的参与,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出现。案例教学应在学习型团队中进行,课下将教学班级划分为5~7个人的小组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小组成员之间表明观点;课堂讨论时以学生作为发言主角,鼓励小组之间展开争辩,教师则营造讨论气氛、引领讨论话题、进行必要的点拨,师生之间相互启迪、共同思考、分享体会,通过脑力激荡共同感悟管理真谛;课后学生撰写案例分析体会,组长对每个组员的参与情况作出详细说明,作为评价成绩的依据。

3.案例教学处在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可能会遇到节外生枝、偏离主题的情况。工商管理类课程案例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方案的制定都需要一定的前提与假设条件,如果忽视了这些条件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开展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合理地把握教学节奏,防止偏离主题。

四、强化案例教学的支撑和考核体系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与课程教学的整体变革密切相关,最为主要的即是支撑案例教学的硬件与软件环境以及完善的适合案例教学的评价体系。

首先,教师应对班级结构进行变革。变个体学习为团队学习,将行政班级改造成为教学班级,这是将案例教学引向成功的组织保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课堂由单向被动接受信息的场所变成群体性的感悟知识和分享体会的场所。其次,营造和推崇案例教学的校园文化和硬件环境。学校和教师应重视案例教学,互相支持,注重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推广,让搜集材料、撰写报告和制作PPT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在硬件方面,图书馆资料建设、网络环境建设,便于分级讨论的课堂设施建设都应以跟进。最后,建立和完善案例教学的评估标准和教学评价体系,创新相关课程的考试考核办法。以案例分析的综合情况取代传统的标准题型卷面考试作为课程成绩评价的依据。

通过国内外高校的广泛教学实践,案例教学已被证明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的教育中也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力推广已势在必行[4]。一方面,各高校要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加大案例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案例质量;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强调学生全员参与。教师要通过培训和自我学习来不断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案例。实施案例教学时,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并进行有效的控制,结合学生讨论情况,采用理论和案例实际相结合的讲解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植根于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中提升自己的管理应用能力,让理论与实践高度地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华明,杨慧,马义中,钟晓芳.分时段管理案例教学法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9,(6):430-431.

[2] 马庆栋,孙慧娟.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组织与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10,(10):42-43.

案例教学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 产业组织理论 案例教学 案例选编

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是研究产业内企业间关系的理论,企业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研究对象(泰勒尔,1998)。产业组织理论不同于企业管理理论,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将企业视为黑箱,并不研究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产业组织理论也不同于产业结构理论,后者研究对象为产业间(inter-industry)关系,属于宏观层次的问题。这三种理论的比较见表1。

表1 企业管理、产业组织与产业结构理论的比较

案例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于1919年首创的(周川,2006)。如今,案例教学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工商管理的教学,已经逐步应用于经济、法律,甚至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专业。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具有如下优点。第一,较强的适应性。案例教学可以同时兼顾不同类型学习风格的人,使其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完成学习过程,最终实现各有所获。第二,案例中设计的问题并不多,却能启发学生的思考。案例提供的情况有虚有实,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思维空间。第三,高度的仿真性。案例通过模拟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纷繁复杂的“迷宫”,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最终获得符合实际的决策。下文将讨论在产业组织理论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案例的选编与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产业组织理论教学可以并且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首先,案例研究方法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以前,案例研究方法是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的研究方法。哈佛大学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案例分析方法。从表1可以看出,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强调归纳与演绎并重,而案例研究法是一种归纳的方法。案例研究通过对现实中某个产业典型化事实的描述、剖析、解释,归纳出该产业的某些特征,或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理论。既然案例研究方法能够推动产业组织理论早期的研究并且现在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后来者学习产业组织理论也应该可以受益于这种方法。

其次,产业组织理论属于应用经济学。这种应用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MIT斯隆管理学院院长、美国著名产业组织理论学者Schmalensee,曾经在世纪之交担任微软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为该公司的垄断行为进行了辩护。Schmalensee为微软公司提供了长达328页的证词,力图证明微软公司的商业行为是有益于消费者的,而政府的干预是没有必要的。再如,本土公司淘宝能够击败ebay,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淘宝认识到网上购物是双边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向平台的两边,即商家和消费者都收费是不明智的。因此,该公司通过免收消费者的交易费用,吸引了数以亿计的消费者。众多的消费者反过来吸引了大量的商家加入淘宝商城。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产业组织理论对公司战略、商业模式同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目前,在中国大部分同学学习产业组织理论,以后并不是从事相关的理论研究,而是在企业、政府、中介等机构从事战略设计、政策制定与产业分析等。因此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掌握该门课程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工具。考虑到产业组织理论课程的性质与社会需求的背景,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到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同学们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掌握相关内容。

最后,产业组织理论中相当一部分知识点与实践结合的比较紧密,有些比较前沿的领域还处于探索阶段,案例教学方法更加适合这些知识点教学。比如,在纵向一体化的教学中,结合具体产业进行案例分析往往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电视产业提供了一个研究纵向一体化比较好的例子。在电视产业中,内容提供商与网络运营商纵向一体化的好处是可以提高双方面的效率,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但是从产业角度而言,纵向一体化也给外部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网络运营商会优先考虑播放与自己一体化的内容提供商所提供的内容,排斥其他内容提供商所提供的内容(万兴、吴崇、胡汉辉,2009)。英国天空电视台就利用了这种纵向排斥,通过垄断优质节目来源,增加了观众的订购率。纵向一体化存在不同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在具体产业中考察这些因素,不仅仅可以考察各种因素在具体产业中的不同表现,而且可以提高同学们产业分析的能力,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并尝试用学过的理论框架去解释这些问题。

二、教学中的案例选编

案例选编在产业组织理论的案例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案例选择要符合三个原则:典型性、真实性及具有分析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的产业组织理论的教学用书中,卡尔顿和佩罗夫的《现代产业组织》(卡尔顿、佩罗夫,1998)采用了大量案例,这些案例的选编值得借鉴。这本书的创新在于将基本理论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产业组织方面的问题,如搭配销售、价格折扣、产品使用寿命、商业广告等。书中大量的案例用专栏的形式给出,既不影响整本书的完整性,又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

虽然《现代产业组织》提供了大量的经典案例,但是应该承认这些案例有两个缺点。第一,案例几乎都是国外的,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这些案例显得陌生,缺乏实际体验和感性认识。第二,由于这本书是作者于上世纪90年代初所写,距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缺少最近的经典案例。基于以上两点,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动态编写适合中国学生的产业组织案例。案例选编中,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发现案例?以下三点提供了发现案例的一些线索。

第一,与常理和公认的逻辑相悖的事件。这样的案例故事有一定的新奇性,引人入胜。人们不仅要看个究竟,而且会提出一系列问题,诸如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如何发生等。现实中一些免费的现象就属于这一类型,比如国内的观众可以免费收看足球赛事直播等精彩节目,而这在国外是需要收费的。通过这一案例,同学们可以理解双边市场理论。第二,明令禁止而又不断发生和广泛存在的事件。这样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戏剧性。人们会思考,禁止和反禁止的博弈过程中,什么因素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得这一博弈不断重复,这种博弈又如何结局。比如很多地方或产业禁止企业合谋,然而现实中企业之间的显性或隐性的合谋又比比皆是,如何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去解释这一现象值得思考。第三,内部充满矛盾、存在相互冲突、看似难以解决的事件。这类事件必然复杂曲折、跌宕起伏。读者需要在千头万绪中,找出关键因素、关键矛盾,这需要读者有较高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产业组织理论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在产业组织理论的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给出明确的指导语。教师应明确、简要地将教学目的、程序、方式、方法向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去思考相关问题。这个环节中,教师不仅要对案例和知识点非常清楚,而且必须用简明扼要的指导语向学生交代重点问题。第二,及时反馈。反馈是激励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引导教学的有利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板书、单独交流甚至肢体来反馈。第三,教师要善于打破冷场。冷场指当需要学生发表意见或看法时,课堂保持较长时间的沉默。这时教师或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熟悉案例与要分析的问题;或通过启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第四,如果出现背离正题,及时拉回。在分组讨论时,难免出现海阔天空、离题万里的偏差。这时教师冷静观察,学生可能主动纠正;如果时间紧迫,教师可以用委婉的方式将学生拉回,关键是培养学生在集体讨论中,自主控制讨论方向的能力。第五,做好讨论的收尾。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要给出的并不是“结论”,而是“评论”,包括对讨论过程和讨论结果的评论。第六,讨论中僵局的处理。如果讨论中各方观点争执不下,这时灵活处理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选择以反问启发诱导,提供补充情况;或先观察学生的讨论,待讨论达到一定阶段后,根据变化酌情处理。

总之,在产业组织理论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问题,改善课堂学习效果,并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选编适当的案例,控制好案例教学的气氛,通过有效的课堂沟通,保证案例教学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案例教学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82-02

《管理经济学》是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所规定的十门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许多高校MBA教育的必修核心课程。由于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工具类的理论课程,它主要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借助决策科学、数理统计等学科的各种方法和工具,制定和实施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决策。目前大多数MBA学员为工科背景,如何提高工科背景的MBA学员对管理经济学的理解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一直是本人授课时思考的重点。2007年我参与哈佛大学案例教学项目(PCMPCL)后,结合哈佛的教学经验,尝试结合《管理经济学》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对原有的授课方法作大的修改。

一、哈佛案例教学模式的特点

哈佛大学的PCMPCL项目(全称:Program on Case Method and Participant-Centered Learning)是哈佛商学院针对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商学院举办的高级师资培训项目,旨在推广哈佛商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方法。哈佛的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教学为中心以及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不死板的灌输相关理论,入学的第一堂课以案例研讨开始,课程结束仍以案例研讨终结。每次上课之前,每位学生都要精心准备自己的案例,以备讲解及回答教师、同学的发问。在哈佛,每门课程至少备有二三十个案例。学生每人每天要分析二三个案例。在为期两年的学习期间,须分析和研讨800个案例。哈佛案例库有约5万个案例供学生使用。

哈佛商学院的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通常其案例基于具体的企业运作实例,有人物有情节,其中隐含有待解决的问题,学习者在案例教学中能达到“亲历其境,感同自受”,化间接经验为直接经验,化死知识为“活知识”。其宗旨在于:“把通常需要多年工作实践方能获得到的经验浓缩到两年的课

程里。”

当然这种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案例研讨,PCMPCL项目中,哈佛商学院请来了教学质量好、能调动学员情绪的教师来给我们作授课示范。哈佛的老师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要求我们这些教师身份的学员也提前预习案例材料、准备发言提问,课程问不停的有讨论提问环节和小组辩论环节,课堂气氛特别热烈。这种互动教学很容易达到“激发思考,集思广益”之效。对学生来说,要当好“演员”,即根据案例提供的事实,置身“现场”,进入角色,踊跃发言,提出分析和处理意见。以教师而论,好比“导演”或称“导游”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巧加评论和指点。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个人准备;小组准备和观点验证;全班就话题和材料展开讨论;个人思考并将新的知识整合到个人的框架内。事实上,作为相关课程的授课老师,我们知道这种教学模式既要求讨论热烈,鼓励学生的参与,又要求突出需教授的知识点,其实对教师的引导能力、讨论话题的驾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管理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管理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科定位,是以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数理分析为工具,将实际问题简化成一个个有最优解的数学问题,通过求解这些数学问题,实现最佳经济效果的。具体说来就是:首先,管理经济学利用边际分析、需求弹性、最佳组合等经济学原理,对企业在需求预测、生产分析、成本决策、市场分析、风险分析等领域展开分析,指导企业决策,以寻求最佳经济效果。其次,管理经济学试图将企业在生产经营各领域内与决策有关的问题抽象成为一个个数学问题,以便利用数理分析的办法求得最优解。

这样管理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建便是建立在对现实经济世界的简化和抽象基础之上的,但这种过于简化和抽象给我们讲授时带来很多难题:如何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区分开来;大量的数学公式及其推导,让学生很难接受;管理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内容,如生产函数、成本函数这类概念,离现实的企业实践

太远。

这导致管理经济学的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讲得虽头头是道,学生听得却索然无味。因为从教师而言,是从理论到理论,对学生而言,既无亲身体验,对教学又缺乏参与热情,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是“空对空”。造成目前的学生对管理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不感兴趣,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对管理经济学课程中案例教学问题的思考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BA课程设置中并没有管理经济学这门课程(20世纪90年代还有这门课,但后来取消了),通过咨询哈佛商学院的教务人员了解到,管理经济学作为基础课程,哈佛是要求学生自学或要求入学前就掌握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哈佛的课程都以案例教学形式展开,管理经济学里面有较多的理论,不可能单纯以案例教学的形式来讲授。事实上哈佛的案例教学模式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也不是所有美国知名高校都在采纳,比如与哈佛一河之隔的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就仍开设管理经济学课程,也并没有所有的课程都完全以案例讲授的形式展开。

结合管理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大多数学员都是工科背景,并没有经济学基础的特点,有必要强调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理论,这部分理论知识只能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后的习题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虽然管理经济学不能完全以案例授课的方式展开,但为提高课程的生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仍需要加入案例的要素,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章节,在弹性理论、定价理论、博弈论、成本理论中都穿插了大量案例之外,我们在多轮教学实践后,采用了如下方法:

(一)分组作案例报告,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管理经济学较多的章节内容与企业决策密切相关,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思考相关理论对企业决策的指导意义。在近几届的管理经济学教学中,我将学员分成小组,要求他们结合课程讲授的弹性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定价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博弈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小组讨论,以PPT汇报的形式讲述相关理论在所在企业的应用,老师和其他学员都参与提问和讨论。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极大提高学员学以致用的能力,也让学员了解到其他行业的应用经验。一些好的案例甚至可以直接作为下届学员讲授相关理论的教学案例。

(二)重视案例报告中的互动讨论

每次的小组案例讨论之前,我都要求学员提前通读其他小组的PPT报告,围绕案例中的问题,每位成员提供各自的分析,当然组内各成员对某一问题分析的角度、方法甚至结论可能不相一致,由于不同学员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各不相同,在对共同问题的讨论中实现相互间知识与能力的互补,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而这正是案例教学的诱人之处。在讨论过程中,每位学员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须扮演知识提供者的角色。为了强化这一特色,我在课程总成绩中,赋予课堂参与情况相当大比重,这部分被我形象地称为“课内

贡献”。

(三)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对管理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感性认知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怎样作利润最大化经营决策的学科,理论教学中强调成本函数、生产函数等量化的概念,但目前国内的很多中小企业决策仍缺乏数据支撑,拍脑袋的主观决策居多。为扭转学生这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感知,我们在授课时我们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到课程教学中,讲授企业成本数据收集对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讲授弹性在企业定价决策实践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学员对成本理论、定价理论等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继续发掘相关企业资源并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学效果。

当然,保证案例教学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所需案例,目前国内商学院并没有将案例写作提升到与科研同等的高度,我们也期待伴随哈佛案例教学理念的推广,国内商学院能制定相关的晋升与教职标准,承认并奖励可用来开展学员中心式教学的,原创和创新的课程材料,在对教师的业绩考核中将高水平案例与其他科研论文同等对待,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从事案例创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张晓东,何攀.管理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新课程研究,2011.

[2] 金景,张毅.浅探管理经济学案例互动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11.

[3] 王英.提高MBA案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以管理经济学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1.

案例教学的问题范文4

一、初中数学问题案例的设置要体现典型性

典型、生动的数学问题案例,能够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学习难点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展示和体现。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案例的设置过程中,应将问题案例作为教学理念、教学要求的“代言人”,要结合课程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方面要素进行有效的渗透,使初中生通过对典型性问题案例的观察、分析活动,准确掌握和深刻理解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等关键要素。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案例的运用进程中,要将典型、生动问题案例的设置作为有效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前提,认真研析教学内容,找准教学重难点,同时,结合学生学习活动实际,设置出紧扣教学内容、体现教学重难点等关键要素的问题案例,使学生通过典型问题案例之“叶”而深刻理解掌握教学内涵,领悟教学意图。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内容的整体分析,认识到该知识点的“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重点,同时,教师结合以往教学经验,体会到此方面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在该节课问题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上述内容,选用“如图,ABC和EB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EBD=90°,D为AC边上一点。求证:(1)AEB≌CDB;(2)AD2+CD2=DE2。”数学问题。这样,学生在分析、解答该问题案例过程中,通过所学的有关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内容,能够对该问题进行有效解答,从而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帮助学生解决了“重难点”,事倍功半。

二、初中数学问题案例的运用要具有发展性

数学问题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有效载体。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探究实践、创新思维、合作探析等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以生为本、能力第一”的教学理念。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案例的运用上,要始终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作为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能力培养教学理念渗透融入到问题案例的设置解析过程中,通过引导和指导初中生开展问题案例的解析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掌握数学解题策略的进程中,实现学习能力水平和学习品质的有效培养。

如在“一次函数的图形和性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授完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相关内容后,将能力培养教学要求融入到问题案例设置过程中,根据该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设置了“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A(6,0),又与正比例函数图像交于点B,点B在第一象限且横坐标为4,如果AOB(O为原点)的面积为15,求这个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教学案例,学生通过对该问题案例的观察、思考、分析活动,认为该问题“实际是结合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内容进行问题案例解答的案例”,其解答问题的方法是“借助于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内容进行解答”,这样,初中生在自主探析、合作探究该问题案例过程中,其动手实践、自主合作等方面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提升,有效体现了新课改的“能力培养”目标理念。

三、初中数学问题案例的解析要渗透思想性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对象。教师进行问题案例教学活动时,不仅仅是向学生讲解问题案例的解答过程和方法,同时还要逐步引导学生归纳解答问题方法,从而形成具有方法性、系统性的解题思想和策略。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案例的讲解过程中,既不能做解析问题的“甩手掌柜”,任由学生进行自主的解题活动,不注意有效引导和指导,又不能做解析问题的“包办者”,将解题方法、解题策略以及解析思路直接告知学生。而是在做好问题条件及其内容的讲解基础上,提供学生进行探析和解答的机会,并进行有的放矢的归纳和总结,借助问题案例让学生对解题思想策略内涵能够清晰的掌握,解题思想策略方法能够正确的运用,在长期积累中实现初中生解题思想素养的提升和进步。

案例教学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案例式教学;运用

一、凸显数学案例的概括性,实现学生整体知识内容的掌握

案例式教学最早起源于“哈佛大学”开设的情景案例教学课中,经过广大教学工作者的研究探索,而迅速成为一种为教学和培训机构所公认的最行之有效的培训和教学方式之一.通过对案例式教学活动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数学案例能够有效将课堂教学知识目标要求、定理法则以及深刻内涵进行有效地融合和展示,能够让学生在进行典型案例问题解答中,实现对教学活动整体目标和知识内容的有效掌握.因此,在进行案例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抓住教学内容的“精髓”,理清知识体系的“脉络”,设计具有高度概括特性的数学问题,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解题过程的思考和分析,有效理解和掌握数学教学整体内容,促进学生对整体数学知识体系的有效掌控.

如,在进行“直线与圆的关系”方面的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这一知识内容的性质、定理以及知识内涵,进行认真的概括,选取了“已知定圆A:x2+y2-4x=0,定直线L:x+1=0,求与定圆A外切又与定直线L相切的圆的圆心轨迹方程”这一案例式问题进行有效教学活动,学生在这一问题教学中,通过问题条件的探寻、内在关联的思考,解题思路的分析,对这一知识体系有了准确的掌握,从而有效巩固和提升了学生知识水准.

二、紧扣数学案例的开放性,实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数学案例具有显著的应用特性和形式的多样特性.数学知识体系内容可以通过问题进行展示,教学时,教师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和知识内容的着力点,采用创新的、联系的教学思维,将同一问题进行适当变形,创造出具有包含考查其他知识内容的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开放性问题解答过程中,通过采用不同方法,运用不同知识进行问题的有效解答,实现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达到“千条溪流汇成江海”的教学实效.

例题,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是Sn=5n2+3n,求它的前3项,并求它的通项公式.

这是教师在讲解“等差数列”知识内容时,所选取的一道案例式教学习题.教师在学生解答完此道问题后,根据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将此题进行适当变形,得出如下所示“在等差数列中已知d=1/3,a7=8,则a1=

;根据下列各题中的条件,求相应的等差数列{an}的有关未知数:(1)a1=56,d=-16,Sn=-5,求n 及an; (2)d=2,n=15,an=-10,求a1及Sn”问题,让学生再从其他方面进行问题的解答.学生在开放性问题解答过程中,能够借助所学知识主动从其他方面进行问题解答,有效实现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锻炼和发展的教学目标.

三、突出数学案例的内涵性,实现学生综合解题能力的增强

数学案例的选择和设置,必须遵循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当前,培养和提升学生对综合性问题的解答能力,已经成为高中数学问题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综合性问题也成为高考试题考查的重要类型,是考查学生知识点掌握和能力提升热点内容.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案例选择时,要深刻挖掘知识要点的深刻内涵,能够从知识章节体系中,找寻知识要点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设计出具有包含众多知识要点内容、考查多种思维能力的综合性问题,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问题有效解答活动,实现学生综合解题能力的有效增强.

案例教学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问题;导学案;教学案例;硫的氧化物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1-0056-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1.018

目前很多教师在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误区。如导学案面面俱到、冲淡教学重难点[1]。甚至一些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支架”也一并出现在导学案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一种流变生成的状态,不同学生、不同环境、不同教师等因素都将影响课堂的实际教学。而“问题支架”作为预设问题直接出现在导学案中,忽视了这些因素对课堂的教学影响。问题支架的过早出现,会使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者”“组织者”成为“多余者”,教师的教学过程模式化;同时也使学生思维限定在问题预设范围内,使学生思维训练的宽度、深度和强度难以达到较高水平,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学的着眼点应是在学生已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学生通过解决难度螺旋上升的问题,超越现有知识和技能发展水平[2]。因此,准确把握学生已解决的问题,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支架,成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思考重点。

导学案最大的优点是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优点。导学案不合理编制的最大缺点是限定和固化了学生思维。鉴于此,笔者在对“硫的氧化物”进行教学设计时,采取以“解决核心问题”为引领的教学模式,将学案细化分为课前自主学习学案和课堂自主探究学案两个部分,利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将问题进行优化重组,从而引领课堂教学。

一、教材分析

“硫的氧化物”是人教版《化学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的第一课时内容,是中学阶段学习非金属氧化物性质的重点内容。这章内容,教科书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环境问题,最后落实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污染,对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等方面。总体的教学思路是先弄清污染物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3]。因此,具体到“硫的氧化物”这堂课上,教学的重点为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氧化性、还原性及漂白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物质的类别观念,强调酸性氧化物的对比学习;同时树立元素观,即物质的特殊性质由核心元素决定。

二、基于学情的三维目标构建

心理学研究指出:“如果人能够用他现有的知识去回答某个问题,那么思维过程就不能发生;当提出的问题需借助于那些他所没掌握的知识才能解决时,思维过程才能发生。”学生在初中及高一前一阶段的学习,已涉及了碳及其化合物、二氧化硫造成酸雨、硅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相关知识。因此,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已能解决部分问题,如物理性质、酸性氧化物等;同时也具备了深入解决问题的基础,如在自主学习学案中预设了氧化还原的概念等。因此,为激发学生的思维,笔者将三维目标分步设立,并设置了以下三维目标(见表1)。

三、教学过程设计

该教学案例以“学生的问题”为线索,通过对导学案的设计,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通过教师的整理、分类以及集中展示,让不同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层面所提出的问题得到充分的交流,也让学生考虑问题的方式、方法、角度等得到新的认识。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也为后续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基础。同时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二氧化硫所属物质类别、氧化还原理论等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后续探究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维度。

1.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阶段

表2 课前自主学习学案(硫的氧化物)

【设计意图】

课前自主学习学案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前意识到学习中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理论,如酸性氧化物、氧化还原反应等,为后续的深入教学提供基础。

同时,根据SOLO理论[4]编制了部分习题,以了解学生自我预习的效果以及学生思维的深度。如A、D均为能从课本中直接寻找到的内容,可划分为单一结构类型;B、E、F、H则需要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内化,并要能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多点考虑,如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需要催化剂及更高的温度,可划为多元结构类型;C、G项需要学生联系氯气、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二氧化硫自身性质才能做出判断,可划为关联结构类型。

最后“留白”,让学生结合预习及习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深入的思考,发掘问题,为后续的“教师课前整理问题”及“课堂解决问题”埋下伏笔。

2. 教师课前整理问题阶段

学生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⑴对教学无实际意义

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对该课堂教学无实际意义和帮助。如有学生提出品红的化学式及结构是什么,SO3能否直接转化为SO2,为什么常温下SO2是气体而SO3是固体等。对于这一类问题,在教学过程的选择中,可以进行淡化处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也可以去查阅资料进行解决。这样操作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⑵对教材进行补充

有的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如可逆符号是否一定要写;亚硫酸盐的溶解性如何;三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硫与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什么等。这样的问题可以适当选择穿入课堂教学环节中。若过多深入,组织讨论,则会冲淡教学主题,使核心知识的学习受到冲击。

⑶对核心知识进行深化

有部分学生针对课本内容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很多在课堂中值得讨论的问题。如鉴别SO2和CO2的方法、SO2的漂白与氯水漂白的原理是否相同、SO2能否与强氧化剂(高锰酸钾、硝酸、氯水、浓硫酸等)反应;二氧化硫能否转化为硫单质等。这类问题,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归类整理,并进行二次备课,重新修订教学设计,以学生的问题引领课堂教学。

【设计意图】

针对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并将其排成图片,进行剪辑、编排。学生的问题之所以仍然保留图片形式,是因为当学生看到课堂教学的PPT上出现自己的字迹时,学生的思考得到充分肯定,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程度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3. 课堂解决问题阶段

(1)课堂教学流程

【问题1设计意图】

选择回答较为全面的学生的学案进行拍照投影,可起到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作用;同时可以拓宽学生认知的宽度和深度;同时,这些来自于学生群体间的字迹更易集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专注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问题2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加深对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认识,并且通过迁移类比CO2,来认知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等;同时也加深学生对亚硫酸酸性与碳酸酸性强弱的认识。

【问题3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去认知二氧化硫的漂白与氯水漂白的机理不同。

【问题4、问题5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元素观的角度来认知问题,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认识到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性质上的差异,拓展学生认识的思维宽度,树立全面认识物质的科学观念;同时从二氧化硫的认知逐渐迁移到+4硫元素的认知上,深化学生认识问题的思维深度。

【问题6设计意图】

问题1至问题5都是在螺旋式地提升学生认知问题的宽度、深度,为问题6的展开进行了铺垫。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的重要环节就落在了最后一个问题上。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活动,探究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讨论、比较、归纳、动手操作等活动。因此,在学生已经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加强学生对物质变化的深层次规律性的认识,注重思维的宽度、深度及强度,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树立严谨科学的认知观念。

(2)课堂教学学案

表3 课堂自主探究学案

(3)学生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总结

将装有二氧化硫的试管倒置于盛有蒸馏水的水槽中,并轻微晃动试管,至水面不再上升为止,并将所得溶液分为5份,分装于其他试管中。

①亚硫酸的酸性与漂白性

取其中一支试管,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可以观察到溶液变红;另取其中一支试管,滴加品红溶液并振荡,溶液褪色,经加热后,溶液恢复为红色。

结论:二氧化硫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强(碳酸不可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硫不能使紫色石蕊褪色,但可使品红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只能漂白某些特定物质,加热恢复为红色,说明漂白具有可逆性,为化合漂白。

②亚硫酸与氯化钙是否反应

取其中一支试管,滴加氯化钙溶液,未见白色;滴加1~2滴氢氧化钠溶液,可见有白色沉淀产生;振荡试管,沉淀溶解。

结论:H2SO3与CaCl2不反应,不会生成CaSO3沉淀。若真的反应,则化学方程式为H2SO3+CaCl2[=]CaSO3+2HCl,违背强酸制弱酸原理。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在局部发生反应H2SO3+2OH-+Ca2+[=]CaSO3+2H2O;振荡试管后,溶液中还有过量H2SO3,发生反应CaSO3+H2SO3[=]Ca(HSO3)2。因此,将二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会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取其中一支试管,滴加1~2滴Na2S溶液,可见有淡黄色沉淀产生,其原理为5SO2+2Na2S+2H2O[=]3S+4NaHSO3

④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取其中一支试管,用胶头滴管取少量二氧化硫水溶液,分别滴于2只点滴板上,在其中一只点滴板对应孔穴中分别滴加1~2滴双氧水、新制氯水、高锰酸钾溶液、稀硝酸,观察现象,可见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他无明显变化。然后,再向2只点滴板的对应孔穴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可见未滴加氧化剂的无明显现象,而滴加了双氧水、新制氯水、高锰酸钾溶液、稀硝酸的孔穴中均有白色沉淀产生,因此,滴加氧化剂以后,溶液中有SO42-生成。

⑤Na2SO3是否也具有类似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对照上述③和④,用Na2SO3再进行一次反应。

⑥Fe2+也应该具有类似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对照上述③和④,用Fe2+再进行一次反应。

四、案例反思

1. 鼓励和拓展开放性问题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读书, 独立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对话、 交流和研讨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促进学生中学化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把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互动者,要创设心情舒畅、 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能把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融为一体;兼顾学科本体知识、学生视角、学生基础等多方面的因素,设置难度平行、深度递进、维度宽广的问题支架。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高效的课堂。

2. 备课模式的转变――解决和深化核心知识体系

通过SOLO理论可以有效了解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状态,帮助教师制定高效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方法,向更高层次学习水平发展[5]。因此,学生在深入学习时,应具备一些基础能力,以便在课堂教学的引导过程中,不断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以及强度。譬如,本案例中,从CO2SO2性质迁移是思维宽度的一种体现;从SO2+4价S(Na2SO3)Fe2+的转变,则是思维深度的一种体现;从SO2SO42-SO42-检验对照试验的产生,则是思维的强度在不断深化。

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转换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认识问题。而如果只是简单的思考,理想地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则所设计的教学过程往往会有一些疏漏。因此本教学案例从开始就努力梳理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和问题,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但又不仅仅停留于学生所提问题层面,而是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形成实验方案。

本案例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困难和疑惑,对核心知识和体系进行解决和深化。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思考学科本体知识,更要注重搜集学生问题,对问题进行新的整合设计,以及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变,及时组织、加工形成新的问题支架,为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搭好桥梁, 为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侯国伟,葛玉宏,邹庆松.高中化学导学案编制的误区分析及其对策[J].化学教与学,2012(6):27-28

[2] 于鹤伟. 构建基于问题的科学思维课堂 [J].化学教学,2016(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