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历史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知识范文1
关键词:历史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137-01
一、 必要性:“无奈被他情担搁”
从初中七年级开始,学生开始接触把有关于历史常识作为一门课出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日程中,也成为全国各地学生中考很可能经常考察的一门必须科目。教育部在《九年义务教育历史国家课程标准》中就明确历史课的目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高中历史课较之而言,也就相对重要并突出一些,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甘肃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中就明确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一是历史知识的增长与深化,二是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和世界观、历史观的形成;三是健全人格的塑造和人生理想的树立。
高中历史讲授内容从初中完全常识开始向历史规律的探寻、历史事实的探究,历史事件及历史细节过渡。近十多年的几次教材改革和高考改革中,对高中历史的要求和重视由轻向重发展,这个可以从高中历史课的设置变化上看得出来。历史素质是作为一个人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人文素质,高中历史课承载的重要性也从中可窥一斑。那么人们为什么把这样一门课程总怀有那么沉重的误解和偏见呢?正因为这种态度,造成的结果是:人们习惯把这种误解和偏见延续――历史就是副课。这就决定了人们对这门课的轻视。但是从实质性的功能来说,人文素质成就学生的品质和人格,自然学科成就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两者都有重要作用呈现。我们应该消除这种愚昧无知可笑的偏见和误解,因为这种教学理念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与发展,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人生理想的树立。
所以,一方面,高中历史正是从常识向历史的抽象性理论思维转变,正是学生逻辑思维训练的时期,另一方面,在年龄特征上看也正是学生人格和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高中历史课在这方面正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中历史正好自身适合了学生的年龄变化特征。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应该摆脱那种所谓“副课”的观念,擦亮眼睛,让更多明眸看到象诗和山水画艺术般的历史知识素养。
上述是必须陈述的。这是高中历史课的性质、功用所在,只有在思想上澄清这些,才能决定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和方式去对待这一门课程,才能想办法做好这一门课程!
二、 目的性――“关山魂梦长”
高中历史和其他课程一样,近年来改革虽不少,但总体上有彻底的变化还是从新课改开始的。从新课改之后,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思维方式由过去的按时间顺序和国别的陈述方式变为按专题史归纳编写,同时,扩大了课程的内容,拓宽了历史视野,加深了历史思考的深度,这就对现在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但是,在这些变化中,主旨没有变,――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格品质;主题也没用变――学生成才必须要通过高考的检验。历史教学是否经得住这一指挥棒的考验?这就需要我们在这里弄清高中历史这一科目的目的。笔者的观点如下:
首先,从功利实在的角度来看――为了高考。现在高中历史教材的这种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和总结知识点。对于同一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主题的发展和演变脉络可以清楚掌握。比如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总体把握,在一节内容中,其兴起、发展、完善、顶峰一目了然,不同于过去教材,只有把所有时代内容学完才能做这种归纳。这种模块学习法让学生清楚这一知识点如何掌握,有利于学生高考备考和复习,在方法上教材本身就提供了便利。
其次,从普遍的观点来看,提高个人素质。学习历史课,简单一些说,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面,增长一些知识,加强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退一步说,和人说话聊天,总有一些话题,不至于一个高中生,聊历史不清楚,(现在中国有很多学生就闹这方面的笑话,各种新闻常见。)被别人问的瞠目结舌以至于被笑话。至少也能体现出自己的人文涵养。
再次,深刻一点看,借古鉴今。古人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培根也说过“读诗使人聪慧,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不仅仅是一门课,它是曾经切实存在过的事情,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得到启发,拓宽视野,开阔心胸,增长智慧,为个人发展做出更灿烂明智的规划。
三、方法:“知他几个黄昏”
常言道,教无定法。高中历史课的教育教学,我们的先辈都是以很严肃的态度和神情对待。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而且,还可以变得灵活一些。有些可以弄得人文气息浓厚一些,有的可以讲的诗情并茂,有些可以抽丝剥茧,有些可以汹涌澎湃,气腾山河。虽然我们人人都不能是纪连海那样的讲历史,但也可以有自己的一套来灵活的上高中历史课,并且得更有风格和吸引力。笔者为了提高课堂效果,也想了一些自以为是的方法。
1、课堂语言要使用的灵活多变
陈述,分析,抒情,幽默等要结合起来,先要让整个课堂在自己的语言掌控范围内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引用一些有效史料
史论结合,更重要的是结合高考,从高考试题中找出问题的切入点,这样更具说服力和权威性。
3、课堂导入不能陈式化
高中历史知识范文2
一、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
一位学者说过:“改革是一场心灵的战争。”因此,一线教师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这是课堂教学创新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辩证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们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学习主要是学生的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与内化的过程,“内化”要靠学生自己,老师绝对不能代替,就像吃饭、消化、吸收,别人不能代替一样。一个人的发展与成材,不是靠教师逼出来、教出来的,而主要是靠自己学出来的。课堂教学是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教师要认真钻研《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
每一位教师都要系统的认真钻研《标准》,熟悉《标准》对各个部分历史知识的要求;注重研究所使用的教材中个部分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每一专题内容甚至每一节知识在全教材中的地位等。在具体学习某一模块之前,教师最好能列出这一模块的知识网络、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要求,确定整个教学模块的教学重点、难点;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预习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做到有的放矢。
三、重点是优化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高质的课堂实质是简易、朴实的课堂。洋思中学校长认为:“课堂就是十分简单但是却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一个必须”:即培养学生有效问题的意识。在以往自学多数学生只是大概的看看书本,认真的同学更多也只是将书上的概念划一划,将不懂的地方做个标记,等待老师帮忙解决。这样学生不会有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不在学生而在教师,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作为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培养学生有效问题的意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比如利用精讲点拨的机会,培养学生有效问题的意识。在学生展示交流结束后,教师的精讲点拨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这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刚才学生讲解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讲解遗落的地方教师要及时补充,将重点、难点进行拓展。比如利用迁移应用,培养有效问题的意识。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中可以利用他们这种心理特征,将其转化为有效问题的意识。在历史课上,教师要注意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善于观察历史现象上来,要为一些探究问题提供必要的合理的问题情景。这样,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意识就会增强,学习的激情就会增强,课堂的学习的效率、质量就会提高。
(2)“两个允许”: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争辩。教师要改变那种过分强调统一的教学理念,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实施“因材施教”;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必须要大胆提问,发表个人见解。
(3)“三个要让”:即教材要让学生读,问题要让学生提出,答案要让学生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恰当引导和灵活点拨,对学生的分析解答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爱意和期盼,吸取智慧和力量,从而在师生之间建立相互尊重、互相信任的和谐互动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思维和能力,积极的独立思考问题,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借助于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能所在。”历史课堂教学要把知识体系的构建放在首位,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展露,多让学生“自己下水游泳”。
高中历史知识范文3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本;“历史纵横”;“学思之窗”
历史课本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材料,是最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本文试通过对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板块进行分类整合,使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教师的历史教学技能,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两个板块都是根据高中历史的内容、特点、师生教与学的需要而设置的,“历史纵横”栏目主要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各类历史知识,是对本课重要知识点的阐释、拓展、延伸,以加深、巩固历史知识,加强历史的联系性,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学思之窗”板块分为阅读内容和思考题两部分,提供了与正文重点内容有关联的历史材料,如原始文献、历史故事、人物评价等,通过思考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将这两个栏目的内容有效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对高中历史课本(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 、必修II、必修III)中“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板块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一)对“历史纵横”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在《历史》(必修I、II、III)中的“历史纵横”,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对正文内容的拓展、延伸
例如(1)必修I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在讲中央集权的发展时,正文是按时间顺序说明历朝历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在“历史纵横”中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补充说明,既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必修II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在讲“世界市场拓展”时,正文主要说明拓展的途径、手段和作用,课文结尾的 “历史纵横”中,用当时英国人安东尼-培根从事黑人奴隶贸易的具体事例,来说明世界市场拓展的实质和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也将市场拓展与需求增加以及技术进步联系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对与正文相关的重要概念、内容的解释说明
(1)必修II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在讲到“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时,正文讲到“明清时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微商和晋商。”而在其下的“历史纵横”中,对晋商从其名称、产生和发展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说明,使学生具体了解了晋商以及商帮在商业发展中的作用。
(2)必修III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在讲述“人是万物的尺度”时,正文对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的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以及代表人物进行了讲述。而其下的“历史纵横”对“智者”及“智者学派”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世界古代思想史的热荩大多数同学都是陌生的,在课本中涉及到的内容经过教师的讲述,学生才有所了解,而课本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通过“历史纵横”栏目内容的拓展,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内容。
3.对历史事件的场景进行描述
例如必修I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在讲述“光荣革命”的历史背景时,正文讲到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英国议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英国国王的矛盾突出,最终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大增。关于英国议会,仅靠正文的内容,学生是难以理解的,而借助“历史纵横”来介绍英国议会产生的背景、上下议院的构成及议会的权力,学生在了解之后就不难理解议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及《权利法案》的颁布是矛盾斗争的结果了,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上下文的联系。
因“历史纵横”栏目的设置,枯燥的历史概念变成了通俗易懂的故事,改变了以往过于抽象、理论性强、晦涩难懂的现象,淡化高中课程“学术化和专业化”色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正文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对“学思之窗”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在《历史》(必修I、II、III)的“学思之窗”,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原始文献资料
部分内容提供与正文相关的原始文献资料及问题。例如必修I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讲述“伟大的开端”,学生在读懂“学思之窗”原始文献资料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正文所讲相关内容思考回答问题。这一过程可以训练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深化和拓展重点的历史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历史故事及其思考
用历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探究历史本质。例如必修I第11课《运动》在“天国悲剧”这目中“学思之窗”的内容通过历史故事的真实再现,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并结合正文内容,由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3.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论及观点
有35个“学思之窗”涉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论及观点。例如:(1)必修II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一目 “学思之窗”的内容, 学生对持不同观点的历史评论,通过思考阐明个人的思想观点,对学生形成客观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2)必修II的第5课《开辟新航路》、必修III第23课《美术的辉煌》的“学思之窗”以图片和问题的形式展示,这样的设置与课本内容相衔接,为教学服务。
“学思之窗”的设置,解决了历史课本中各个板块之间分裂的问题,通过提问思考,学生对重要的历史问题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该设置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合作性、探究性和自主性学习,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教育理念。
二、“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板块的实际运用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趋向于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了解,对事件、现象背后的问题只看现成的结论,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缺乏思考,关注不多,认识不够。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对历史事件、现象多讲解,又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思考。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 “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栏目所提供的历史资料,可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启发学生通过这些历史资料探究历史知识,提高学习历史知识的技能。例如:
必修III第8课“历史纵横”据这段材料,可提取的信息有:西汉以后至唐朝时造纸技术不断进步,唐朝通过战争的方式使得造纸术外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理解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以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这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材料,搞清材料的基本内容,这样的训练过程对于学生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自身的有意义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理解能力和学习历史知识的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段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造纸术传入欧洲,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理解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以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借助问题对材料做出进一步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能力在各种历史材料中发现、汲取、整理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提高理解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问题设置也为接下来本课教材内容的学习及与“学思之窗”中“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做了铺垫。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的史料,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历史思维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概括与归纳、联系与比较、判断与评析等,对已有的信息进行重新加工组合,训练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必修III第1课“学思之窗”结合教材正文内容,学生根据材料从多种角度对问题进行相对全面的认识,并由此认识这些观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历史问题加深理解,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而且也要知道“这是为什么”或“为什么这样”,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再如必修III第12课“学思之窗”的材料,学生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再评价,先要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出别人的评价,然后再做分析。学生在评价别人认识的过程中,确定自己采取什么样的价值标准以及评价方式,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认识。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独立自主地评论历史、发现历史问题的价值体系,激发学生乐于研究和探讨历史问题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一过程贯穿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三)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历史知识是一个有系统、有结构、有层次的整体。对历史整体的认识就来源于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但就历史知识本质而言,历史材料只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媒介,而历史课本中所提供的材料是有选择和经过编者加工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学生要通过对历史材料进行研习,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正确认识。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学生直接接触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通过研读获取有效信息,独立做出相应的结论,有利于养成探究的习惯,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主动去思考、理解、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总体上整合教材的内容,依据课标要求调整主次、恰当取舍,根据教学需求,重新整合知识,并注意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正文资料和辅助内容,合理利用、开发历史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煜 张连生: 《从“教本”到“学本”――论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向》, 历史教学,2003年第2期.
[2]刘永青:《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优缺点及其使用建议综述》,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2年3月.
高中历史知识范文4
一、影响衔接的原因分析
高一新生的认知水平基本还停留在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面对全新的教材、更高的要求,出现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但认为历史很难,甚至有同学开始决定要抛弃这门课程,这就比较严重了。为什么会在衔接上出现这样的状况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大部分高一新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和理论认识,这是影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主观原因。这种状况是由功利观念所造成的。功利性使得初中历史所有的教与学都围绕考试指挥棒进行。历史教学中,中考要考的就教,否则就不教,同时,在中考总分中,历史科所占的比重有限,这就在学校部分领导、教师和部分学生及家长心目中,历史似乎是“副科”,由此,使初中历史课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大打折扣,学生态度上的轻视也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中考范围一般只选取中国史、世界史的部分单元进行考核,学生最后只需对较少的零碎的考试内容进行强化复习、训练,从而使学生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把握。
第二,初高中课程设置的巨大差异和跨度,这是影响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这种差异和跨度主要体现在:
1.课程体系的设置:初中采用通史体例,中国史、世界史分编,基本按照从古至今的时序,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基本规律。而高中则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模块+专题的体例。这种体例跳跃性大,时序颠倒,没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很高。
2.课程内容的编排: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重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相对薄弱;内容编写浅显易懂、生动有趣。而高中课程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占一个模块,三足鼎立;内容偏深、偏难,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可读性不强。这样的差异和跨度,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高一新生来说,学习是有一定的难度,而一旦由此产生畏难情绪,则十分不利于历史教学的进行。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成为高一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二、有效的解决措施
第一,做好课程内容的衔接。教师在面对高一新生时,要对初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的要求和特点、中考的范围等都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知晓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状况,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第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针对高一新生历史知识零碎,缺少知识结构的状况,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尽量将三个模块的内容融会贯通,将中外历史在宏观空间中联系。比如在讲授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之前,可以先给学生整理一个中国古代史的朝代更替表,接着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三个方面,把必修三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构成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全貌。同样,对于某一个单元甚至某一课,我们都可以帮助学生去构建知识体系。拥有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复习,还能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第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高一新生的学习方法基本还是沿用初中那一套,习惯于机械背诵,总以为读读背背是拿高分的法宝。其实,高中历史不管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初中大的多,知识结构也更复杂。因此,在高一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用灵活多样的手段,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复习,保证学生学习各个环节的科学、正确,以此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意识。比如在做笔记环节,可以指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下重点、难点和一些相关的说明,而不是全盘记下。这样既节省时间,也提高效率。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将笔记记在书本空白处,这样便于结合教材理解掌握。
高中历史知识范文5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课堂目标;实施策略
课程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课堂教学,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才能够确保教学的方向正确,从而增强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联系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实际,就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实施策略进行进行如下探讨。
一、确定目标的有效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人文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确定时,主要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因素。一是以满足学生学习历史的需要为目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摸清学情,掌握学生的历史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需要,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相符合,从而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二是要关注社会背景特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说的就是历史借古鉴今的作用。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与历史社会大背景相结合。只有尊重当时的社会背景,才能够真正地还原历史、了解历史。三是要注重时展。应用时展的眼光看问题,以确保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时代特点相适应,体现历史发展的时代性,体现时代的进步。 如在教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时,从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目标来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当时秦朝统一时的时代背景、经过,了解皇帝制度、郡县制,分析秦朝统一实行中央集权的历史意义,归纳总结君主专制所采取的举措,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能够绘制当时的疆域图,认识到割据到统一的进步。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的重要意义,增强自豪感,充分认识到中央集权建立的基本国情,从贵族制到官僚制、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感受到政治文明进步的必然性。
二、整合内容的有效策略
确定目标后,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现代的历史课程教学应该树立大课程观,不仅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还要突破教材的局限,不断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广泛采纳各种教学资源,根据教学需要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而且更加与学生实际需要相符合,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故此,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时,必须紧密围绕目标选择内容,以促使教学目标更好地达成。在整合教学内容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历史教学资源,突破课堂教学信息的局限性,以丰富教学内容。在选择好内容后,就要进行内容的组织与整合。这些选择的内容就像一些没加工的原材料,只有对这些内容进行加工处理、重新整合,才能够更加方便于教学。如仍以“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举例,探讨一些如何整合教学内容。这一课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六王毕,四海一”,海内为郡县,百官公卿。从秦朝统一来看,虽然了解了背景、发展经过,但是这个伟大历史事件究竟有何影响呢?教材中涉及的少。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补偿这个方面的内容。从关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相关内容来看,郡县制的合理性及影响也没有明确交代。如果仅仅就教材内容,就难以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它的运作方式。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探讨其合理性并引入官僚政治的相关内容。
三、实施目标的有效策略
确定了教学目标,整合了教学内容,关键就在于实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就要选择科学恰当的策略,从有关策略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构建互动的高效历史课堂。教学需要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去完成。故此,采用合作探究教学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历史课程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科学设计和引导下,可以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进行对话,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升华学生的情感,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针对“剪辫子”浪潮,有的学生提出了“从剪辫子这一习俗的转变,我们读懂了什么内涵?”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通过师生回答和生生互动,同学们畅所欲言,在相互探讨交流中,达到了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目的,提高学生应用历史知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教师对新课改下的探讨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理解并不完全准确,只是注重探讨交流的形式,没有抓住探讨合作学习的本质,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没有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因为独立思考不成熟、准备不充分,讨论交流也就无法深入,这样就容易导致学习过程流于形式,从而将自主探究的历史课上成了甩手课、放敞课,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是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要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就应做到古今结合,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历史中看到现实社会中的影子,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分析与思考,并联想到当代社会中的相似情况,通过古今分析比对,可以从中找到相同的地方,也可以发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与当代社会情况的异同。如在学习运动的相关内容时,将其与近代史上中国进行对比,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如在学习现代史中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时,将其与历史上的商鞅变法、等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的历史文化素养。当然,此外还有很多种实现教学目标的措施,用多媒体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引用历史故事等方式方法,只要切实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安排,加上合理应用,就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应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中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发展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文中所述的相关内容,仅仅是个人在历史教学中一点体验和感慨,作为教师,只有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围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君岗.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实施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12.09.90-91.
高中历史知识范文6
【摘要】史料是反映历史事件最直接的证据,要想真正学好历史,就必须正确对待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对待教材中的史料,让学生从史料中了解真实的历史,提高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高中历史;历史教学;史料教学
史料教学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材上引用的史料或者教师找的其他史书上的补充材料来对相关历史学习的主题进行分析和佐证,使得学生历史史料中提升对历史的领悟力,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历史学习的成绩。高中历史教材中常常引用史料来佐证历史世界和历史人物,高考历史教学中也常常引用史料来出题,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历史史料需要很强的古文功底,才试题中有些历史史料的引用完全不明白什么意思。面对这样的情况,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多引入历史史料。《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专门就史料教学问题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与建议,新编高中历史教材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史料。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理论
所谓史料,简单来讲,就是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所遗留下来的一些证据,史料有助于重现历史的,有助于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同时它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础前提。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中学生们理解历史有着比较大的难度,并不能真实的感知历史。而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若是将史料运用于教学中,不但能生动形象的还原历史的原貌,让中学生真实的感知历史,主动接受知识,还进一步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找史料,从而掌握科学的学习历史的方法。此种教学方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就有历史教育学家进行开始实践。多年的实践证明,史料教学的方法更符合新课标下的教学,大大缩短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从而能生动清晰的认识并掌握历史知识。
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
1.落实史料教学方法,史料教材和试题的编写必不可少
众所周知,课标是编写教材的出发点,而在新课标下,要充分落实好史料教学的方法,则应紧紧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对教科书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新的改革,打破以往的编排模式,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养成学生独立学习思考习惯,以突显史料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这就要求,新的教科书按照历史主题进行编排,每个主题中都应当配有大量的史料信息和史料练习题,同时还应配有史料资料的探究方法和能力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努力做到“史论结合”。同时,经过每一次的教学,教师也做到了史料分类、史料概述、史料转述、作者推断、史料质疑等环节教学,从而形成了模型化的史料教学。不仅如此,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历史试题的编写也在史料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有了新的变化,试题中出现的结构性试题的提供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等,都充分彰显了史料教学的魅力。
由此可见,在新课标要求下,要落实史料教学方法,不仅仅是要把控好教材的编写,还应当把控好考试试题的编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和推进史料教学方法。
2.关注细节,才能让史料教学更具持久力
在史料教学的研究过程中,英国的研究者十分注重细节,从微观着眼,许多论文都是在研究如何让史料教学更具持久力。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中,有作者发现,要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对史料感兴趣,就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应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而在另一方面,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将史料学习的方式方法都教给学生,以便学生可以有效的学习史料知识。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历史资料的浏览和获取系统应运而生,极大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英国学者还指出,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桥梁,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史料教学中来,积极的分析史料,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史料资料的准确性,一般情况下,“原始资料”比“二手资料”更为可信,也更能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3.根据学生情况来选择适量的史料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学生的情感的改变和行为变化都会影响到教学有效性,因此,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史料。新课标下的教材,大幅度增加了史料,蕴含了较为丰富的历史信息,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教材里的史料,并且组织学生对这些史料进行有效的研讨。通过对史料典故的仔细讲解,精心设问和引导,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开动脑筋,充分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思考能力。当然,不同年龄和能力的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的史料教学方式,比如高中生在学习历史时,受教材的篇幅限制,难以提取学习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对原有史料进行讲解的同时,补充那些容易理解的史料,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惠丽.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
[2]王红微.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索及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12(06)
[3]廉旭光.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之史料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