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课程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课程观

高中语文课程观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 高中语文新课改 两个关系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要求挖掘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重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审美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打破传统的“唯理性教学模式”,使语文教育走出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泥沼,还语文教育以本来的面目,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但是有的老师片面地理解为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目光只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忽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不重视对文本的解读,不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好像教学中一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改了。

有的语文课,学生连课文都还没读通,教师就开始“牵”着学生进入自己预设的“人文命题”,或深挖所谓“微言大义”,或以课文某一内容为由头,直接“切换”到社会现象进行时政评析,或生硬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情感熏陶和价值观教育。“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地解读文本,甚至游离于阅读文本之外的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时髦”。正像“所谓工具性、人文性统一,事实上,成了人文性的独霸天下”。

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在内涵丰富的语文学习中构建起来的。没有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没有了华丽。淡化语文认知,脱离语文情境进行人文教育,势必有碍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不但培养不了语文能力,也孕育不了人文精神。没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扎实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作依托,人文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借用孔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话来描述“语文”与“人文”的关系是十分恰当的。语知、语感、语能之“本”不立,人文之“道”又由何而生呢?刘国正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磨练是无可代替的。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基本点历久常新。”

人文教育应该依托教材、有机渗透,不能脱离学科特点,不能以突出人文性为借口,把语文课“异化”为政治课、地理课------应该在重视人文精神培养的同时,扎扎实实搞好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认真落实语文的“操作性问题”,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功――精于读、长于写、敏于听、善于说。否则,“文”远远大于“语”,只搞人文熏陶忽视语文习得,很可能会出现课上热闹课后空虚、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而用起来却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

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语文新课改特别强调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为他们自我实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是非的裁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是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尊重教育的规律,也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但是,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可以消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把学生主体性绝对化。有的教师认为“放”得越多越好,越能体现新课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求,于是乎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教学各环节的实施、评价都由学生来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不加以引导点拨,教师被挤到教学舞台的幕后,使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教学是教与学交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向反馈的教学相长过程。教要以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而学生的积极性又依赖教师的培养,两者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交替,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共同目的。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因为教师首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由于学生的组织应变能力有限,无法顾及其他个体的反应,必然导致课堂上的无序和失控,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如果没有教师的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学生的阅读水平将停滞不前,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及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等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张志公先生曾今说:“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能力必须通过操作实践。然而实际操作又不能没有指导,像演戏一样,戏要由演员来演,可是也并非不需要一位导演。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离开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只能导致课堂上的失控和混乱。

教师要扮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发挥和善于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该管的还是要大胆去管,因为纵容学生就是害了学生;该讲的还要放开去讲,因为“愤”而不“启”、“悱”而不“发”是教师的失职;该练的还要严格去练,因为不训练就谈不上知识能力的落实。要掌握准“宽”与“严”的标准,把握好“放”与“收”的度,找准“讲”与“练”结合的点,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

高中语文课程观范文2

【论文摘要】“和谐与发展”的师生关系是以高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和课程内容的教育作用为据提出的超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关系认知框架的一种新的浅显提法。它主张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能够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表面的形式活动向“和谐与发展”的实践体验活动回归中回复到师生思维、思想与语文课程内容融合的状态。通过语文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思想的同构建构教育主体与教育资源的理解,实现教学内容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师生在和谐发展的课堂形态中实现各自的和谐发展。

当前课程理念认为,课堂师生关系应该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这一关于师生关系的概念正在引导和指挥着基础教育(包括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方向,并逐渐成为衡量课堂优劣甚至成效的主导概念。然而,高中语文课程的特定内容和特殊教育作用决定了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决不仅是“主体和主导”的表面活动式的关系,而更应该是一种“和谐与发展”的内在本质样态。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在关系的交往中实践体验式的和谐发展的过程,应该是在师生之间的共在互动中,充分展现各自及与课程内容之间的丰富的发展,能性,呈现教与学之间的和谐的过程。

“和谐与发展”师生关系的建立立足于语文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思想的同构上。这种充分实现语文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思想的内在统整的教学思想,是由传统的控制教学走向相互促进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这一教学思想下的“和谐与发展”的师生关系是高中语文课堂师生关系应具的本质样态。这种师生关系呈现的是各个教学实体要素的同时在场,各种教学活动的相继发生,各类教学关系的功能的充分发挥,教学过程是一种实践体验式的系统演进。

一、形式与本质的辨析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与“和谐与发展”的课堂师生关系的比较辨析。“主体”,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 它是就事物所占有的份额或比例的大小而言的;那么“学生主体”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而言,就是指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应该占据课堂过程的主要部分。“主导”,“主要指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它是就对事物所发挥的作用或功能而言的,同样的,“教师主导”指教师引导着高中语文课堂向某方面发展。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语文课堂师生关系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看似符合教学规律的表面形式的师生关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高中语文课堂确实出现了只体现所谓的主体在数量上占优和主导在指令性占先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形。

1.在考试激发的逐利性目标的侵蚀下,在语文教师的主导下,语文课堂被割裂为条框式的学生偏好和教师偏爱的课堂模式。在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这一至高无上的社会价值目标支配下,我们看到的是教师主导下的程序控制,他们无暇顾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内在心理体验,面前只有冰冷的精确标准性和步骤规范性,任务就是准确地诱导学生向这一单一方向行进。对学生而言,自己主体学习的就是教师画出的条框,所谓理解也根本不是自己真实意志的体现,而是根据教师灌输后得到的追求高分的所谓灵活作答。这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高中语文课堂哪里还有任何对真理的敬重,对学生发展的关注,更逞论人的创造力了。

砚例举备受各大网站和报刊推崇,更被高三师生视为金律的“诗歌鉴赏答题六种模式归类”的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课堂模式来说明问题。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第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展示规律完毕,利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对学生进行诗歌题目的主体性训练,教师再不断地主导,直至学生可以一成不变地主体为止。

我们不反对教给学生一些文本阅读和鉴赏的方法和规律,我们忧心的是这种表面形式的“主导主体”高中语文课堂师生关系的展现对师生本应“和谐与发展”关系的淹没,它淹没了教师自身能力的发展使其能力更加匾乏,更淹没了学生的艺术直觉,困住了学生的艺术潜能,诗歌“写了什么和怎样去写”的人和文的对话都被这种机械性的主体和主导代替了,我们为学生沦为考试的“奴隶”而苦痛哀伤,“救救学生”吧!

2在强调学生主动性因素的支配下,语文课堂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学生转,语文课堂过程变成了学生主体式的空谈、泛化的拓展过程。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主动和谐发展变化性的实体,然而,空谈、泛化的语文课堂硬是用所谓的“学生主体式多元”课堂代替了本应该是语文课程知识与师生思维思想统一的语文课堂。

学生主体多元思维只应该是课程知识基础上师生较为深刻的创新思维。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任意拓展”的虚无主义倾向,这种倾向较多地是在所谓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师生关系的形式下进行的,它展现出的形式主义的热闹是完全背离语文教学规律的。

我们认为语文课程知识、课堂过程与师生关系的和谐应该统一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讨论语文话题本身的内涵意义和哲学本质意义。

(2)讨论语文话题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背景。

(3)讨论语文话题与月门的工作、生活、学习的关系。

(4)讨论语文话题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5)讨论语文话题与人们公认的理论系统的关系。

(6)讨论语文话题典型的正面代表观点和反面代表观点。

(7)讨论语文话题的实证性做法和预测性展望。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主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世界与人类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问进行创造性沟通和趣味性转换。当前的课程和教材是“是一片五彩缤纷的人文天地;是由名家名篇构筑而成的文学殿堂……”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他人、主体与自我、人一物一人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依然是在语文的语境义和言语场制约下行进的过程,我们反对那种虚假的繁荣热闹之后学生空手而返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那种只注重表面形式的师生关系向“和谐与发展”的师生关系的转变势在必行。

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大都是承载和传输着“内容、思想和情感”的文化经典和优秀时文,因而使得其对师生思维和思想的提升有着特定的作用。然而,由于新课程以来构建出来的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形式主义的师生关系已经取得了主流价值观的地位,加之考试制度等社会功利性因素的影响,师生的思维和思想提升被忽视甚至放弃,使得“和谐与发展”这一符合师生关系本质的关系被掩盖和忽略,条框式和虚无式的教学反而可以大行其道。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忽视师生真实体验的做法必会因为逐渐缺乏课堂现实基础而遇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甚而会被彻底颠覆。

二、探问与总结

“和谐与发展”的师生关系是高中语文课堂师生行为关系的本质归位,语文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和精神的同构是高中语文课堂师生关系概念向其本质回归的方法探寻。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人的发展,是在对立、转化、统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优化人自身的素质结构及与相关事物之间关系的要素与结构,提高适应环境、认识事物、变革事物、驾驭事物、创造事物与创造和谐关系的智能,从而提高人生的价值与精神境界。

语文课堂师生关系的和谐直接是师生之间的和谐,而二者之间这种和谐是通过“物”即“语文课程知识”连接起来的,这种和谐是人(课堂中的师生)和物(语文课程知识)完成了统一和整合的和谐。语文课堂中人的发展指“教师和学生”认识“语文课程知识”、变革“语文课程知识”、驾驭“语文课程知识”,在师生和语文课程之间形成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物的形态即语文课程知识的形态不脱离于人进行实践时的主动行为。

“和谐与发展”的师生关系表现在课堂上,除了应该注重知识的落实、学科价值的提升、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要注重师生的思考,注重师生的精神需要,使语文教学内容教育功能最大化,以“师生的发展”为归旨。因此,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体验性,它应该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而存在的,是师生语文课堂行为关系的本质样态。

1.课程内容与语文课堂师生思维的同构。师生关系“主体主导论”的形式主义的逐利性做法使语文课程内容和师生的思维结构分离,这种做法用外在的压迫力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表面化,程式化,甚至空壳化的状态,学生有时候把自己表现为教师的复制品,有时候在专注一种假体思考,课堂教学交叉互动无从谈起。

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的同构用思维的和谐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语文课程内容与师生课堂实践同构的基础方法。如《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是欧·亨利著名的短篇小说,篇幅适中,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情节曲折,故事感人,发人深省;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交织并和情节人物关系密切,这样的文章实现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的同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培养师生思维的发散性。

(1)同构过程:在不改变故事基本情节的基础上,从另外的角度讲述故事,并互相评论各自讲述的故事。

(2)同构结果:有的学生按时间顺序作了改编;有的学生从老贝尔曼的角度叙述;而有的学生更有新意,从常春藤叶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把故事改编成较有新意的寓言故事;有的认为按时间改编的故事平淡无奇,不能吸引人、打动人;有的认为寓言故事不太严肃,人物形象不太鲜明;有的认为还是原文曲折动人、扣人心弦、出人意料,尤其是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有的从人物形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等角度,认为原文的结构安排上更具特色……

【教学反思】:

学生思维覆盖全篇课文,思考得广泛丰富,涉及到小说的各个要素和文本的几乎全部内容。学生的思维面拓宽了,即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得到了培养。

方法二:培养师生思维的深刻性。

(1)同构过程: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什么拟为“最后的常春藤叶”,而不叫“琼珊重生”或“友情万岁”等呢?

(2)同构结果:有的从琼珊的角度来理解,认为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她的生命也将结束,但她在“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有的从苏艾的角度思考,认为叶子是友谊的象征。有的同学的思维越来越深刻,从老贝尔曼的角度认为那片叶子是老贝尔曼画上去的,所以叶子象征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有的同学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认为叶子是全文的线索。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最后的常春藤叶”为题目更好。因为小小的一片常春藤叶,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它对情节发展、主题深化、人物塑造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反思】: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参与,并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边阅读边思考,层层剥笋式地理解课文内容,既了解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了人物的性格,还领会了文章的主题。

方法三:培养师生思维的周密性。

(1)同构过程:周密地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

(2)同构结果:学生真正懂得了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是单纯看作者描写笔墨的多少,而是看其在全文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故事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这样学生就纵横裨阖、周密细致地体悟了本文的人物形象,

[教学反思]:

思维的周密性,一般可以从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两个方面去加以培养。

一是引导学生整理横的知识结构。所谓横的知识结构,就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但又能解决同一类问题的各种知识加以总结,形成一个完整的横的知识结构。

二是引导学生整理纵的知识结构,就是把知识的前后联系起来,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这样横纵结合,帮助学生织成周密的逻辑思维之网。

【小结】:

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的同构使教学中物与人的要素处在了各自特定的时间、空间。它们都发挥着自身的优势,共同维护着课堂的和谐发展。这种做法需要教师逐层深人地设计问题,由表及里地进行诱导的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也绝不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浮光掠影,而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前后联系、相互贯通地进行思维,这样师生的思维与课程内容实现了同构,也必然地促使课程内容进一步与师生思想同构的深化。这里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就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2.课程内容与师生思想的同构。当前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是在分化和冲突的态势中再度觉醒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辨证联系地跨人整合的历程的。知识的学习更多地转向对人的发展的关注。师生内在的情感态度、人生价值观应该在思维的实践活动中得以深化和确立,从而使师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都感受到彼此心理、精神的变化、发展和成长,这才是高中语文课程内容教育功能的最应然体现。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思维脉络是:第一次出门远行,寻找旅馆—寻车—敬烟—搭车—抛锚—修车—遭劫—挨打—司机抢我的包—找到旅馆。这种思维脉络的理解只是文本内容与师生思维的一种表面的同构,我们还必须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师生根据文本的思维脉络,理出主人公所有的心路历程:兴奋、兴高采烈—执着—渴求、焦急—期盼—心安理得、舒服—痛苦、失望—生气、愤怒—悲伤—沮丧、恐惧—自我安慰。

课程内容与师生思想的同构得出这样的结论:青春之旅往往始于热情与幻想,而现实世界往往是令人失望的。由此师生理解了“十八岁”、“出门远行”这一行为的象征意义,以及“旅店”、“外面的世界”等事物的象征意味,师生较深刻地把握小说关注的“少年的幼稚”与“成人的经验”这一命题。

【小结】:

语文课程内容与师生思想的同构过程是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同构过程的进一步深化,是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思想共同生长和谐平衡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师生的智慧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师生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师生的生命个性也得到了尽情的舒展。在知识能力的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得以深化,人生的价值认识得以很好地确立。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高中语文课程观范文3

关键词:观摩课;预设;生成

2010年8月,甘肃省新课程改革顺应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全面拉开帷幕。“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研究型的专家”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身在一线的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理念,积极实践新课程的热情高涨,各类公开课、观摩课和课堂教学比赛精彩纷呈,使英语课堂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但是,在很多看似成功的课堂教学后面,也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中,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问题最为突出。

一、过分追求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容量,预设多,生成少或无生成

课堂教学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而不是一切都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观摩课中,很多授课教师过分拘泥于预先设定的教案,备好每一句要说的话,甚至每个环节需要几分钟都精确地预设好了,对于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话题,当学生出现几秒钟的沉默时,教师便急于告诉学生答案,或在给出问题时做了太多的暗示,学生不知不觉按照教师指定的路线,不用深入思考便轻易得出教师需要的答案,从表面上看,整个课堂教学井然有序,节奏快,容量大,一切按照教师的预设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回味整节课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回答是否定的。学生就像是游乐场里被牢牢固定住的旋转木偶,机械地旋转,既不能近,也不能远,思维被紧紧地束缚住,没有精彩的生成和意外的惊喜,没有心灵的碰撞和人性的张扬,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必然会在这样的依然由教师牢牢把控的课堂中被扼杀,这与新课程倡导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彰显生命活力”的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叶澜说:“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

沟通。

强调生成并不意味着忽略预设。新课程召唤着精心的预设,也召唤着精彩的生成。因为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整节课乃至整个单元的脉络和结构有一个清晰、理性的安排,但是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推进中,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碰撞中总会邂逅始料未及的意外,这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未曾预设到的新情况决定了预设必须是留白的,有弹性的预设。给学生的即兴创造和动态生成留足空间,同时也体现教师尊重学生精神需求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人文关怀。

二、在课堂教学的预设中,很多教师只是关注了备教材,备教学内容,却忽视了备课堂,备学生,致使课堂上有效的生成性资源白白流失

新课程实施标准明确指出,对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时产生的各种信息,包括问题、见解、经验、感情、态度等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应予以重视和利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抓住课堂上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并力图使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促进动态生成,活化课堂。

一日,笔者上课正在讲分词的倒装,发现班上一名爱睡觉的男

生又打盹了,立即引导学生一起造句:

1.Sleeping in class is a boy who is clever but doesn’t work hard.

2.Written on the blackboard is an announcement which said,Don’t sleep in class.

学生热情高涨,声音异常洪亮地跟着老师造句,很快掌握了这个语法点。笔者接着问:

Who is the boy that is sleeping in class?

学生微笑着齐声回答:

It’s Wang Zezhou.

那位男生突然惊醒,发现大家都在看他,一脸不好意思,说:I’m sorry, I...I won’t sleep in class again. 课堂一时出现的违纪行为,变成了随手拈来的教学资源,避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不愉快,也让该生感受到了老师的胸怀与期待,受到了教育。

在讲授人教新课标必修三Unit 2 Healthy Eating的阅读课教学时,笔者和班上一个很胖的男生展开对话。

T:Do you think you have a balanced diet?

S: No, I know I have an unbalanced diet. I eat too much every day and I love to eat meat with a lot of fat.

T: Really? Do you have any plan to lose weight?

S:Yes, I really want to lose weight. But I always failed. I always break my promise. But after learning this unit, I’ll try my best to lose weight.

T(joking): So you want to become slim, just like Yong Hui in our textbook?

S:No, no, I don’t think being slim like Yong Hui is good. As a boy ,I just want to be strong and energetic, not fat,not slim.

和学生的这一席看似随意的谈话把课文内容和该生的自身问题结合起来,既充满生活气息,又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观,促进了有价值的生成。

三、教师备课不充分,课堂互动中教师用语单调贫乏,影响生成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不仅是教学的目标语言,而且是师生课堂互动的教学媒介语。一方面,教师通过英语发出命令,讲解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学生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课堂用语贫乏主要表现在:

1.教师用语缺乏引导性和启发性,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致使在某些教学环节中出现教师提问、学生冷场的现象

如,在人教新课标必修四Unit 2 的阅读文章Chemical or organic

farming?的教学中,教师上课伊始就提出问题:How do you understand

green food?学生一时语塞,教师又重复了一遍问题,依然是沉默。其实,如果教师对问题稍加引导,有效的生成就产生了。When we talk about agriculture, we’ll think of the food we eat,right?And green foo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with people,do you think so?How do you understand green food?What do you think is green food?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green food?

2.教师鼓励性用语单调贫乏,不足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

情感

纵观各类观摩课,充斥课堂的Very good!great!Excellent! You are very clever !不仅使听课教师感到乏味,长此以往也会使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真诚而面对表扬无动于衷。因此,表扬和激励除

了适时、适度,还得有艺术性。例如,Oh, you have made a lot of

progress in your home work recently and you are active to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s in today’s class,congratulations!又如,在学生

把一个讨论变成思维跳跃的辩论赛时,教师发自肺腑的 Today I have learned a lot . It’s you, my dear students, who have made this class lively and interesting! Just keep up!

四、教师引导不当,造成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偏离

案例:一位教师在讲授Canada——“The True North”的第一课时让学生讨论Do you think Lanzhou is suitable for human beings to live in? Why? 学生齐声回答:No. 然后开始七嘴八舌:Lanzhou has serious pollution!There are sandstorms!The air is not fresh. And there are a lot of traffic jams...教师接下来通过幻灯片提供了一些

关于加拿大的地理知识和风景图片,接着和兰州对比。

T: What’s the color of the Yellow River ?

S: Yellow.

T: Is it clean?

S: No, it’s dirty.

T: What about the rivers and lakes in Canada?

S: They are very clean.

T: Which is more beautiful? Canada or Lanzhou?

S: Canada.

T: Do you think Canada is a very suitable place to live in?

S:Yes.

T: Do you want to go to Cananda?

S(异口同声):Yes!

学生学习加拿大的兴趣是激发起来了,可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远了!加拿大要爱,祖国家乡更要爱!以别国的优点和自己家乡的不足比较,家乡必然败下阵来。显然教师在预设教学的情感目标时走了极端。如果通过兰州和加拿大的比较让学生思考:As responsible citizens , what should we do to make Lanzhou a place as suitable as Canada to live in? 学生不仅会有精彩的生成,也定会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全面、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

极、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是英语课程目标的有

机组成部分,是通过外语教学来实现对人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英语学习的目的,一方面,要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意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在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从而增强祖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自己首先得树立看待事物一分为二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把握好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否则,最后的生成可能是畸形且无效的。

参考文献:

[1]兰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工作手册.兰州市教育局,2010.

高中语文课程观范文4

伴随着中泰两国各方面合作的密切发展,泰语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需求。各高校相继开办泰语专业,培养泰语方面人才。在开设的泰语相关课程中,听力课程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听力技能的培养也成为了泰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云南省曲靖师范学院为例,着重分析目前泰语教学听力的现状以及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泰语 制约因素 听力教学 策略

目前,在诸多高校开设的泰语专业课程里,听力是必不可缺的课程之一。学生学好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中,听力是最基本的一项技能,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听力是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目前开设的听力课程中,听力教学仍隐藏着缺陷与不足,怎样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值得我们泰语教学工作者需重视的问题之一。

一、泰语听力教学现状分析

就曲靖师范学院而言,自2007年开办泰语专业以来就开设了《泰语听力》这一门课程。在《泰语听力》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教学思路不明确、教师教材选用不当、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自信、讲授效果不明显等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加强关于学生对泰语听力课程的学习和听力技能的培养,重点分析制约学生听力技能提高的重要因素,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提出对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制约学生听力水平的因素

1.教师自身因素

在《泰语听力》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在教材选择、讲授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教师选择的听力教材过于老套、单一,学生无法接触到新的内容及某些新的现象和观点;在教授方法上表现得过于呆板,没有创新点,重复播放,重复听力练习,这样的讲授方法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学生必然不会花心思在这门课程上。

2.学生词汇量有限

掌握大量的词汇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是极其重要的,听力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听力技能,它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在听力过程中听不出或听不懂某些词汇,也是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3.学生内心排斥

大部分学生觉得《基础泰语》《综合泰语》才是重要的课程,对于《泰语听力》这门课程的认识度不够。学生把情绪带到听力课堂中来,极大影响了听力教学的效果。语言类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重点突出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假如学生内心排斥,那么必定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外界因素

刚刚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学生在练习听力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从学习泰语的第一堂课开始,就是由中国老师用中文传授泰语相关的语音、语法、词义等基础知识,与泰国外教面对面交流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无法真正在一个泰语的环境下学习泰语。在听力过程中,说话者的语音、语调、语速等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听力水平。另一方面,学生对泰国文化知识缺乏认识和了解,也影响到学生对所听内容的理解。

三、如何提高泰语听力课堂效率

目前开设泰语等小语种课程的高校越来越多,泰语等小语种专业也成为近些年的热门专业。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学到知识,是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问题。针对我校听力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泰语听力课堂效率:

1.教师自身素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具备良好的知识文化素质是必备的条件之一。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体现教师的文化素质修养。在听力教材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实施、课外知识的补充等方面,教师都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

2.课堂设计方面

如今的学生思想开放、活泼,比较容易接受外来事物和思想,他们接受能力快,反映灵敏,喜欢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设计不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训练。低年级的学生选择语速较慢、内容通俗易懂的材料,高年级的学生则选择语速正常或含有连读、内容多样的材料。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还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包括娱乐、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增补,设计多彩的听力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实施方面

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本课的主题给学生导入泰国的相关礼仪、风俗文化等知识。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学生提前分组,分别对与主题相关的泰国礼仪文化进行了解,在听力开始前请大家积极发言,与大家分享了解到的知识。这样既做到了泰国社会文化知识的课堂导入,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另外,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可以采取视听材料和图像材料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体验视觉感受。

4.听力与其他技能

听、说、读、写是学习外语的基本技能,而听力技能的训练是建立在其他三项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的。在泰语的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增加学生的泰语词汇量。在听力的教学中,教师在听力开始前让学生阅读并准备与听力相关的材料。在听的过程中,让学生用笔尽量将自己听到的内容记下来,反复进行训练。听力结束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这样下来,听力课堂也训练了学生读、说、写的能力,学生的表达、复述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本论文系曲靖师范学院云南省泰语听力精品课程系列论文)

【参考文献】

【1】王天晓.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探究,沈阳师范学院

【2】王守元,苗伟.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03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D】.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高中语文课程观范文5

【关键词】语文课程 教学策略 媒介 课程整合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00-02

媒介素养在现代社会中,主要培养公民有效并且正确使用媒介的能力,在面对大量的媒介信息时能建立合理的思维意识,独立地对信息的价值和信息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的判断。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后,使公民有正确判别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并且合理地利用媒介提供的资源,改善并且监督我国的传媒,成为有判别能力和责任心的人。

一 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势在必行

1.高中语文课程的发展要求

专家学者曾经提出这样的说法:整合的p实践的p生成的课程观才应是新课程观。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后,所有的学科已经突破了制度化,不再像以前完全给定的模式,所有课程都发展为可再创造的和动态的、分化的p单一的内容体系已经被淘汰,只有发展多学科整合,提倡文化间的跨越式交流才能更好地发挥新课改的作用。这种新的教学体系,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封闭的教学体系,教师应把日常的实际生活与对学生的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方式p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以及一些实际的社会要求结合在一起,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特别是这种方式增加了学生的生活阅历,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掌握了更多的社会生存能力。

若将高中语文课程与实际需要进行整合,高中语文课程将与媒介素养教育形成相互整合的趋势。对媒介信息进行理解、思辨、评估、质疑的能力是每个公民所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社会进步逐渐要求公民还应当具有制作和创造媒介信息的能力。传统的语文课程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这就使学生并没有得到应变现实语文的能力,所以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意义很大,这关系到学生知识范围是否能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还关系到语文课程的实用性和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2.媒介素养对提高高中语文涵养的意义

媒介素养是对语文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在西方的一些国家,他们对语文课堂的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口头交流、读文章和认识文字这么简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文章、课文等,他们的教学范围超越了课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判别或分析媒介中所提供的文本,并且能根据不同的受众进行杜撰,通过媒介文本的形式对自己的思想观点进行表达,这使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范围得到了拓展。媒介素养要求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后,学生能具有创造性的、积极的、批判的识读和交流能力,这样语文素养就不仅仅局限于会写、会读、会说、会听,还要求会制作和会判别。

二 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方法

1.提倡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媒介素养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多提倡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自选课题,积极创新设计并且自己分小组进行学习的方式,使语文学习更具开放性p自主性p实践性。除了对学科框架内的知识进行学习以外,还应当让学生多了解与课内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然后将课本内容与生活知识进行融合。

2.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方法

为了提高中国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步伐,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然后将学到的比较成熟的方法用于整合教学中去。在整合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批判或质疑媒介的能力,只有有了基本的信息判别能力才能逐渐融入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这就要求语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对新闻“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的教育上,而是应当把教育的主题放在运用判别性的目光对信息进行质疑,寻求真实的新闻,建立更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的能力。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教学,学生在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就能准确而快速地提取出信息,并且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评论意见。

3.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组织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对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进行探讨、提问等方式,认清媒介信息的整个架构,并且对所剖析的媒介信息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选择性地提取相关真实、有效的信息。如在网络中获取新闻或信息时,让学生对所看见的信息进行自我的评判,说出自己对消息真实性以及多方面的想法,并且客观地对这类消息提出自己的判断。教师还应当多鼓励学生自己学会制作一些媒介信息,通过博客的形式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评论,或对原有的媒介进行修改创新,在遇到电影、广告、照片等方面信息时,选择自己觉得较好的或觉得对自己有用的,将其摘录然后进行核实的改编,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媒体信息。如在遇到一则有意义的公益广告时,应当让学生从这则广告的镜头、灯光、拍摄角度入手,了解画面的独特意义,然后让学生通过这则公益广告的内容、意义进行评论,了解广告中叙述的是怎样的主题及作者通过对此件事的叙述想表达的观点。最后学生还可以谈谈对这则广告的看法,并且做出设想,如果自己来做这样一个公益广告,会从哪几方面入手。教师对学生做这些方面的训练,能更进一步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三 结束语

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实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推进了高中语文课堂的改革,在我国只有改善了整合过程中做法单一以及教学重心太过于落在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多多吸收国外的先进实践和理论才能在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帆.高职聋生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的实践探索[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8):105~107

[2]李公文.论自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体系的建设[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3):107~109

高中语文课程观范文6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程 早读环节 新课程教学改革

语文课程的早读环节是提升学生知识积淀、有效推进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早读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不正确的教学定位,形式单一的教学表现及目标的模糊性导致高中语文课程的早读环节教学效果不够显著。老师的放任自流使得学生在语文早读环节流于形式,不愿意投入课程内容的熟悉了解中。面对高中语文早读在实际操作环节面临的问题,老师要依据教学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

一、高中语文早读课程的教学意义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学生学习、记忆力最好的阶段,充分利用早晨这一黄金时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程的早读环节是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教学方式。与此同时,由于语文课程的教学特性决定了学生需要掌握必要的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文能力,在早读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是提高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最佳方式。

语文课程的有效推进需要学生广泛阅读,养成热爱阅读的学习习惯,而有效的朗读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请,在对语文课程的憧憬与渴望中投入课程学习。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早读环节,老师可以及时完成信息的反馈与纠正功能,在早读时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也可以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遗漏的知识要点,发现在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优化教学结构。

二、高中语文早读课程的实施措施

(一)具备充足的时间基础。

高中语文早读课程的顺利开展最重要的是具备充足的时间。学校可以每周至少安排三次早读课程,每次的时间保持在三十分钟左右。倘若时间太短就难以达到早读的效果,时间太长学生就容易陷入疲惫、无聊的消极情绪中,不利于学生投入课程内容学习中。所以保持高中早读环节的时间是开展语文课程的重要前提,坚决避免老师任意占用早读现象的发生,学生的早读课程不能随意地被挪作他用,坚持高中语文早读课程开展的连贯性,避免被外界客观因素所打扰是保证早读效果的基础条件。

(二)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早读环节的顺利开展需要老师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强烈目标意识的指导下井然有序地开展语文早读。首先,早读环节的内容主要以背诵与朗读为主,老师要给学生制订明确的早读内容。引导学生在压力的指导下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老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将具体的高中早读环节细化到每一天或者每一个小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可以依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制订集体朗读计划或者个人化的朗读计划,以不同层次的朗读操作内容更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强化机制。

保证高中语文早读课程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建立有效的监督强化机制不可避免。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形成不同层次的监督群体,比如在早读课程开展之前教务处可以进行长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查,对课程的人数及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记录,依据检查情况对班级的管理情况进行不同层级的评比。对于值班的教师人员来说,老师要提前五分钟进入课堂进行早读环节的准备,在早读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老师不可以坐着上课,也不可以在课堂上批改作业,刷看手机或者进行课程的讲解。在正式的早读课程开展过程中,老师只需要在教室内巡视查看,帮助学生提高早读效率。

(四)创新表现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早读课程的内容安排可以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的划分。比如将不同的学习内容分配到不同的朗读单元,拼音、成语及字词句段进行不同时间段的划分以保证学生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对于早读需要背诵的篇目老师可以灵活地选择诗歌、现代文、文言文进行不同种类的背诵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发现自己难以解决的学习问题,从而在拓展学生学习思路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高中语文早读课程的形式表达中也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比如领读、范读、分段式朗读,灵活运用。在领读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领读的环节有效地培养吐字清楚、发音准确的小老师。范读是指老师依据课程的重难点亲自指导朗读,加深学生对新课程的了解并且扫除基本的学习障碍。分段式朗读是指将早读环节进行不同层次的时间划分开展不同的学习内容,比如一部分时间用于复习,一部分用于预习,剩下的一部分用于拓展,在不同阶段的时间划分中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高中语文课程的早读环节是语文课程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对于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熟悉度与学习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面对不同情况的早读教学现状,老师应该明确认识到早读环节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影响,在明确早读角色定位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开展早读课程。一方面老师需要对早读课程的开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监督早读环节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老师需要不断地丰富早读内容与具体的表现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足的时间基础是开展高中语文早读环节的重要因素,在科学合理的安排中发挥早读环节设定的初始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冬梅.《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服务意识与行为的研究》实验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

[2]王金玉,杨军,陈岳纯,曾强.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3]陈伟.新时期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报告[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