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案例教学法国外研究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案例教学法国外研究现状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4-236-04
在行政法教学模式改革中,案例教学法是各法学院关注度最高、探讨最多的一种改革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但到目前为止,行政法学界对行政法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及实践问题仍缺乏系统的认识,存在着诸多的分歧。基于此,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行政法案例教学进行客观、全面、系统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行政法案例教学的客观必然性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又称为“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ocratic method),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于1870年前后首创。它主要是针对当时非常流行的传统演讲式教学法以及教科书式教学法,为了摆脱纯理论的课堂讲授方法而创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行政法案例教学是在行政法的教学过程中将行政案例作为教学基本单位或辅助单位的一种行政法教学。 与传统的仅将案例作为课堂教学以外的辅助功能不同,行政法案例教学是对行政法教学方法格局的改变,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一)行政法案例教学是由行政法学作为应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
在法学研究中,学者们通常将法学研究归于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这两个范畴之下,学者们普遍将行政法作为理论学科。但是,随着对行政法制度研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学者开始从应用法学的角度研究行政法学问题。应用学科的最大特点是能够解决发生于这个学科背后的具体事实。行政法学作为应用学科,面对的就是发生在行政法适用过程中的具体案件。据此,行政法案例就成为支撑行政法学科的基点。
(二)行政法案例教学是由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决定的
20世纪80年代末,教育部将行政法课程列入法学教学计划。相比较其他法学,我国行政法学教学的起步要晚一些,但这并不影响行政法学教学是法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学教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演绎式,二是归纳式。行政法学教学方式也不例外,演绎式行政法教学是由教师以单方讲授的方式从行政法律规范的基本理论出发,从一般到个别,演绎具体的行政执法过程及各种不同的行政法现象。归纳式行政法教学则是指从社会实践中的典型案件出发,通过对个别案件的分析、评议与总结推论出行政法的规范、规则并形成基本的行政法理论。
我国传统行政法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演绎式。比如:我校每学期开学之初,要求每门课程都要提交一份教学进度表,即是将行政法学的基本原理及行政法律规范按照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和需要,按照教学进度介绍给学生。而当行政法律体系由制定法转化为法治运作过程时,以按进度进行、单方讲授为主的演绎模式的法学教育和教学方法则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必须逐步向归纳模式转变。
(三)行政法案例教学是由培养法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所决定的
通常讲,我们讨论的行政法案例教学主要是针对本科教育中的案例教学问题。但是近来年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学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学占据了行政法教学中的很大部分,现在的研究生教学和以前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说,以前硕士研究生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法学研究型人才,而现在的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则越来越向着培养专业性、应用型以及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目前随着法学专科教育的萎缩,我国法学教学的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本科和硕士上,法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所突出的是实践性、应用性,这对法学教学中引进和发展案例教学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发生于法治实践中的典型案件在进行筛选、整理后引入课堂教学并予以广泛运用,通过分析与评议、讲解与总结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就成为以后法学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正确认识行政法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和价值
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朗德尔于1870年首次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法学教学,其被认为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最密切的一种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和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与双赢。
目前,在中国高校的行政法案例教学中存在两种弊端。一是缺乏对行政案例的精心筛选与选择,没有充分发挥案例在行政法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二是一味照搬国外的案例教学模式,没有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因此,对于案例教学法我们应该有正确的定位和认识。
(一)行政法案例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行政法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1.能够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法律知识与法律技能的同步掌握:通过行政法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行政法律问题和行政法律争议,而对行政法律问题和争议的提出、思考、分析、讨论、辩论,直到最后得出结论,老师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过程,既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行政法律知识和基本原理,又能够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解决具体行政法律问题的技能,从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法律知识与法律技能的同步掌握。
2.能够培养学生自学法律的能力:法律领域知识的变化日新月异,而行政法作为部门法之一,学科体系更为繁杂,内容较之其他部门法变动性更强。行政法案例教学通过要求学生独立分析案例并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法律规则原理,有效地使学生掌握了自我教育的技巧。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确实为学生以后自学法律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3. 可促使学生将专门法律知识内化,节约时间和精力: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法律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他们自己创造的法律信仰的一部分。法律教育的内化促使学生能够随时对法律规则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提出质疑,培养了他们在遇事时理性分析、谨慎行动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判例,同时也提供了法律评判的具体价值和标准,因此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二) 行政法案例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行政法案例教学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法律思维和技能,忽略法律知识的系统性:案例教学法过于强调强调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技能,而忽视了他们对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
2.重视法律规定,忽略法律原理:案例教学法较比较重视对个别具体案例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的分析,却忽略了对法律原理的解读和掌握,过多强调案例判决中所依据的法律规定,而对法律精神和原理的领悟不够全面和准确。
3.重视个性培养,忽略规则共识: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但过度的疑惑也会令一些思维不活跃、无法突破并实现创新的学生对法律产生迷惑。
三、行政法案例教学的要素
行政法案例教学包括三个要素:行政法、案例、教学。
(一)行政法要素
行政法作为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重要的法律部门之一,在不同国家的定义、内容和范围是不同的。英美法系国家将行政法定义为控权法,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行政法起步阶段受苏联行政法影响,将行政法理解为行政管理法,90年代中期以罗豪才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将行政法表述为平衡法。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对案例的选择和准备是不同的。例如,我国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行政法案例的选择,习惯以部门行政管理的内容为基础,而在判例法国家,行政法案例的筛选是以司法审查为基础。
(二) 案例要素
行政法案例最好以真实案例为选择。行政法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内容角度,繁杂性和过程均不同,因此案件的类型也不同。如有行政执法领域的案件、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等等。
(三) 教学要素
行政法教学是指行政法课程中的教与学活动。教学要素就是围绕行政法的内容而实施的教学活动。
行政法案例教学的三个要素中,教学要素是关键。行政法和行政法案例是普遍存在的,其如果不与教学联系在一起,行政法案例教学就失去其实质意义。因此,我们应当把行政法案例教学的研究重点放在教学上,即行政法案例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活动,无论是行政法还是案例,都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而存在的,行政法案例教学是对行政法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要真正实现行政法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进行方法论上的更新。
四、行政法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案例教学法重要性在认识上存在不足
在高校中,一些教师不够重视案例教学,认为其反而会影响教学的效果,甚至表现出怀疑、不认可的态度,他们认为传统的法学教学方式更稳定、可靠、系统。
有观点认为案例教学法毕竟发展不够成熟,往往会成为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投机取巧的借口。该观点认为案例教学对法律知识的储备和系统性要求不高,只侧重对具体案例所引发的具体问题的研讨,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对教师教学效果缺乏客观统一的评价,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自由度较高,完全可以简单组织让学生自学,为一些教师投机取巧提供了借口和机会。
有些教学机构对案例教学不重视、不认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意见与建议缺乏应有尊重,不积极提供教学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二)案例教学课时分配不合理
在国内很多高校法学院系根本就没有安排专门的行政法案例研习课程,也没有在行政法课程中单独留出案例研习的实验课的课时,导致在整个法学案例教学中,行政法案例教学的发展面临更多的问题和阻碍。
(三)教师实务经验与案例教学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从法学案例教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目标看,该教学模式不仅对教师的法学知识储备及理论基础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法律实务经验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尤其是行政法案例教学,由于行政法课程的繁杂性、多层次性、内容的广泛性以及行政诉讼的特殊性,对利用案例教学进行行政法讲解的老师则提出了更高的法律实务经验的要求。但是在我国高校,许多行政法教师既没有在行政部门进行行政执法的机会,也缺乏在法院审判组织担任行政诉讼法官的经历,还没有从事行政诉讼办案律师的工作经验,甚至有很多教师没任何法律实务经验,无法很好运用和实施行政法案例教学。
五、行政法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根据行政法教学的需要,行政法案例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行政法教学案例的选择
行政法教学案例的选择非常关键,案例选择成功与否关系到教学预期目的能否实现。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认真做好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选择适合的案例。一个适合的案例应当具有以下特征:
1.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所谓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指通过案例达到教学目的。每个案例的选择都是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服务的,选择的案例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能够反映教学内容并达到教学目的的案例。
2.必须具有典型性。行政法案例成千上万,在案例的筛选上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经典案例,如田永起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孙志刚案件,105次违章,张先著案等等。学生对案件事实或情节的分析、讨论,对案例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或法律关系的争论、辩论,对行政案例处理结果的理由和依据的考察和评判,最后通过归纳和总结从研究分析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必须具有及时性。因为行政法的不稳定性及行政法律关系内容的易变性,对行政法案例的实效性、现实性要求更高。案例的选择应及时更新,选择一些能够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案例,保证让学生及时掌握和了解行政法的发展动态和行政法律实践的现状。
4.内容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可信性。案例的来源和内容要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这并不是说教学当中使用的案例只能是真实案例,案例也可以是精心编撰、组织的虚拟案例,但案例线索的来源及案例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要具有真实性、可信性。如果是真实的案例,案例的引用要尽量真实,不能随意改变案件的主要事实。案例必须要体现案例教学的科学性、严肃性和真实性,这样学生才会接受信服,才能收到成效,达到目的。
(二)案例教学的组织程序
1.案例准备。案例的准备是学生在行政法案例教学中的首要职责,是由学生在行政法课堂之外对新上课程中案例进行的准备。对于课前准备好的案例,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案例所涉及的有关行政法知识教师还没有讲,这种情况下由学生分析该案中所包含的行政法原理,最后由教师在讲授中将该案例中的行政法原理予以概括和总结。另一种是案例所涉及的行政法知识教师已讲授,该情况下则是由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分析该案件,进一步强调和巩固行政法原理和知识。无论何种案例类型,除了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外,教师要对案例教学的内容和程序进行精心设计,对教学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进行及时的解答与回应。
上述两种模式也可以在同一个行政法案例教学的课堂上同时运用,但要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并且教师要为学生安排好准备的内容以及需要完成的工作,才能给保证案例教学实施的顺利进行。
2.讨论案例及评议:
(1)讨论案例。课上,教师先将行政法案例介绍给学生,然后将事前准备和设计好的问题布置给学生。案例分析是行政法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指对行政法案件中的事实、法律关系、法律适用、争议焦点进行法律分析及理论解读并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在行政法案例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目的性决定了案例提供者是教师,但案例的分析应当由学生来完成。这也是行政法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在本质上的区别,即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为主导的单方传授知识的方式,必须重视和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案例教学中的主体转化就成为了必然。
(2)对案例讨论的评析。在整个实践环节中,归纳总结处于很重要的地位。结束讨论后,对案例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及法律原理进行恰当的评议和点评,及时归纳出有代表性的分析意见和创新观点提出表扬和奖励,对于不正确的结论应指出其错误之处和原因,并鼓励学生继续讨论。
3.成绩的评定。案例教学成绩的评定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考试方式应该有所差别。行政法案例教学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考核方式,全面客观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方式为“动静结合”,所谓“动”,即考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所谓“静”,即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否正确,分析案例的思路是否清晰、方向是否准确、结论是否正确和合理,论述的思维是否准确、有无个人观点和创新等等。
(三)运用行政法案例教学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教学有许多的优势,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1.选择合理授课方式:目前,比较常见的授课方式有案例设疑式、案例讨论式、案例比较式和模拟法庭式四种模式。
(1)案例设疑式。案例设疑式,是指在授课前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案例,预先设置一些问题, 引起学生对相关行政法律问题的预习和思考。在授课过程中,师生对预留案例的进行讨论和分析,使学生掌握并会运用行政法理论知识。案例设疑式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生接受知识有很好的效果。该教学模式可用于教学初始阶段,也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案例讨论式。案例讨论式,是指由教师针对行政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合适的案例,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共同讨论, 最后达成共识、获得正确结论的一种方法。案例讨论式教学会使行政法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容易理解, 学生经过讨论后记忆会比较深刻, 对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后遇到类似事件他们也知道如何解决。
(3)案例比较法。在行政法学中,有许多非常相似的行政法概念或术语,在学习中很容易辨别不清, 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准确掌握近似的或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具体的案例所体现的问题,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加深学生印象,举一反三,有利于他们准确记忆。
2.建立、完善案例数据库:案例教学需要大量且丰富的案例。教师搜集、选择案例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案例教学参考书、行政法学专业刊物(如《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网络等,对其内容、难易度进行适当修改,重新设计、整理和编排。所以,每一节案例讨论课的设计,都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授课难度。因此,应该组织人员根据行政法教学内容的不同收集、整理和筛选相关的具有典型性的行政法案例,建立且要不断完善行政法案例数据库,为案例教学的实施提供便利和基础保障。
3.尽量进行小班授课,适合高年级学生教学:行政法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效果取决于学生的积极配合,需要师生双方的互动交流,学生人数过多,必然会影响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更无法保证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锻炼。因此,应尽量控制行政法案例教学的班级人数,开展小班教学。案例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行政法律基础知识、自学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更适合较高年级的学生开展教学。
注释:
案例教学法国外研究现状范文2
关键词:大学法语;研究型;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中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交流的不断深入,法语受到国内各大高校和广大学生的青睐,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为学生开设大学法语课程,以期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备更多的优势。然而,传统的大学法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学习和日后就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大学法语研究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势在必行。
一、研究型教学理论
研究型教学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的内源性、美国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和瑞士皮亚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是“一种试图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打破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究和讨论中积累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二、大学法语研究型教学的现状与意义
1. 大学法语研究型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法语的教学大多还是采取“粉笔+黑板+课本”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占绝对主动、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不自觉地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语言技能的训练,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掌握了词汇和语法,却听不懂、不会说,无法用法语进行交流。
在国外,研究型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大学教育本科阶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在中国,直到近年,研究型教学才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开始受到各大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视,并逐渐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迄今为止,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已经就研究型教学在大学法语教学中的应用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王军(1996)关于改革法语教学的几点思考;白丽虹(1998)浅谈法语教学中法英双语的相互影响;彭莹莹(2010)对基础法语教学中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思考;彭莹莹、杨芬(2014)TV5在大学法语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中的运用;王
佳、杨芬(2014)多媒体辅助下的大学法语研究型教学;邓争艳(2015)大学外语分类教学方法探讨――以大学法语为例等。由此看出,研究型教学在大学法语课程中的研究和探索尚有不足,应成为未来大学法语教学改革的重点。
2. 大学法语研究型教学的意义
许多高校开设了大学法语课程,也有很多学生饱含激情和憧憬地在学校提供的几门外语中选择了法语,然而高校的大学法语教学现状却并不乐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学生兴趣缺失,目标不明确;课程课时紧张,教材老化;专业师资薄弱,缺少交流;教学模式传统,方法单一等。
研究型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大学法语研究型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法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就教师所设置的情景、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谈论自己的观点、感受,做到“寓乐于学”“乐在其中”。其次,通过大学法语研究型教学,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充分运用法语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法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最后,在大学法语研究型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与阅读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从而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有利于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大学法语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
1.大学法语研究型教学的实施模式
(1) 转变观念,增强教师的研究型教学理念。研究型教学以“启发式,探究式”学习为核心,以学习能力的提升为目的。这就要求大学法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学习和接受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研究型教学理念,确立以学生创新能力为本的教学观念,并真正把研究型教学贯彻到大学法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和研究能力的新型法语人才。
(2)改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量。在大学法语研究型教学模式中,必须改变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适当缩短教师的讲授时间,延长学生主体的参与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思考与讨论。而教师则更多地担当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
(3)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大学法语教学模式相适应,在授课时,教学内容也应该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和时展需求,合理选取和补充学生感兴趣的、鲜活的、与时代步伐一致的辅助材料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例如,法国TV5频道的教学栏目就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平台。
而教学方法的革新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大学法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不同的教学主题,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讨论式教学法、情景模拟式教学法、研究实践式教学法、分类对比式教学法等,激励学生运用语言知识与技能去探索和解决各种问题,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方面的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在我国现阶段,研究型教学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模式。考试方式可以改变过去以期末笔试为主的形式,结合课堂讨论、课堂发言和任务实施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了确保评价更加客观公正,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互评。而考核的内容也应该从以知识考核为主转变为以能力考核为主。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确保研究型教学在大学法语教学中的顺利实施。
2.大学法语研究型教学在实施中应避免的误区
大学法语的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学习本门课程的学生都是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法语,尚处于启蒙阶段,有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中以掌握语言规则为主,研究型教学的一些常用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本门课程。
因此,在大学法语研究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避免以下误区:在实施研究型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获取资料的过程中,重视网上拿来,轻视阅读分析;在实施研究型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研究型学习,轻视学生直接的接受式学习;在学习方式的变革上,重视课外实践,轻视课内的研究性学习。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语言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使得高校大学法语的教学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本文对当前大学法语研究型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思考,希望能对大学法语的教学有所帮助,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具备创新和研究能力的综合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卓明.对“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实践[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案例教学法国外研究现状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10.166-02
1、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为主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属于实践教育,强调专业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近几年来,高职英语教学和研究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正在形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交流互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对外贸易合作活动中,对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愈加旺盛。然而,一方面是大量高端商务英语人才的缺失,另一方面却是大量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无法就业的尴尬局面。2003年前后,教育部连续召开三次研讨会,探究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发展议题。会议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发展思路,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的指导性方向”,将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性提到关系高职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此后不久,国务院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第十条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并规定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时间不得少于半年。在这一背景下,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技能训练与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广大英语教学研究者特别是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者结合商务英语教学实践,开展了一些关于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改革和研究。笔者作为一名从事高职教育多年的工作者,阅读了大量的文献,现综述如下。
2、国外职业院校外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是与职业教育关系最密切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迎接这个挑战,全世界各国都在改革他们的职业教育,尤其是改革外语实践教学的课程。外语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西方国家,学校的实践体系教学环节占的比例很大,比如在荷兰,德国,法国以及北美国家的四年大学本科生教育中,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时间的比例是一年级2:8,二年级4:6,三年级6:4,四年级8:2。国外的这些职业教育的研究已经采取了许多实际行动,也革新了许多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所有这些研究都给我国英语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了高贵的经验。
3、国内职业院校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研究现状
提高商务英语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内很多高职院校的工作者对商务英语实践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3.1商务英语毕业生岗位能力分析研究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职院校职业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优秀,具备一定的商务操作技能和业务处理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参与国际商务活动,与实际工作零距离对接的应用型人才。而现实工作岗位中,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往往不能很好的适应与外贸相关的工作中,与实际岗位的能力要求存在巨大的差距,在《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能力岗位要求的调查报告》一文中,作者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不同层级岗位对英语需求及使用偏好,各岗位对英语技能的使用偏好,以及用人单位对英语各项技能的期望。该调查报告通过对150家当地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分析,数据准确,从而清晰地分析了企业对于商务英语毕业生英语技能要求。表明促进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一文中,作者通过调查分析,归纳出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能力。提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群主要是“涉外企(事)业单位文员,外贸公司业务人员等”,并指出其相对应的就业能力分析,主要包括“熟练掌握涉外企业文员涉及的语言应用能力,具备在商务交流中翻译英文资料,接待境外商务人员的能力;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技能,掌握商务谈判技能,熟悉合同签订,进出口业务流程,具有与人沟通的英语口语翻译能力等”。从而作者强调了促进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3.2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现存问题研究
笔者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得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现行实践教学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其中,问题比较严重的几个方面包括:(1)复合型教学人才,双师型师资的缺乏。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方案,要求从业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修养,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事实是,这样高素质的多面专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目前的高职院校里为数甚少。促进具有双师素质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已是迫在眉睫。(2)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很多院校虽然重视到了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但是对该专业的时间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培养学生在哪些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都不是很明确。(3)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对于这一方面,是大多数笔者所阅读的文献中涉及最多的一点,商务英语专业具有“英语”和“商务”的特点,要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把两者有机结合,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体现商务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而当前实践教学基本上是各课程任课教师进行的单项训练,教学内容也是有任课教师自行拟定,教学的随意性大,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不够,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4)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机制不完整。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评价是确保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书本展开,没有统一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这样就不能客观的反应实践教学的真实状况,教师也无法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状况和实践教学效果,不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不足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达不到实践教学预期的目标。这些问题这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新探》与《构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等文献中,都探讨的非常详细。
3.3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综合对于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研究,研究者们提出了如何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时就爱你教学体系的若干方法。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理念,加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重视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探索并实行“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笔者总结了多数文献关于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得出以下观点。首先要提高商务英语教师素质,彭枚芳在《构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思
考》中提到,提高商务英语教师素质,包括扩大引进既有专业英语语言知识又有商务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英语教师,完善合理教师结构。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特别是纵深其专业商务知识的结构体系。其次是合理设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熊伟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提到,高职院校设置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应体现“专业英语+商务知识+实际技能”的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应开设相应的课程模块,包括专业英语课程模块,国际贸易模块,商务文化模块以及实训模块,尤其开展跟单业务,网络营销或商务谈判,组织展会,签订合同等实际情景操作等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第三,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这在多数文献中都涉及到。孙伟在《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探究》以及丁金珠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索》中提到,教师职能从自己为主讲人的角色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模拟设置各种商务情境,进行情景教学;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以此来加强学生对实际商务工作的认识,让学习者了解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当然,笔者认为还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方,项目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教学法,顶岗实习等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最后,要促进产学结合,校内外实训。蒋宏在《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表述的非常详细。要使企业需求与学生实训真正接轨。包括校内实训环境的完善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只有充分利于校内实训坏境,并与校外实训基地有机结合,学习者才能真正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经验和实践技能,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同时也给教育者提供了最准备,详细的市场信息,更好的服务与教学。尤其要与进口企业,外贸公司,合资企业或其他对外经济机构建立密切的联系,经常给学生提供学习观摩,参观调研的机会,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打造实训平台。真正做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4、结语
通过阅读大量有关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论文,笔者发现,不少刊物和杂志中的质量也参差不齐,观点较多重叠,学者文章以思辨居多,教师文章的经验雷同。但同时,通过文献的阅读,受到了许多启发。使笔者自身在从事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研究中,获得大量可靠的资料和信息,并启发笔者进一步开展国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对比研究,以缩小与国外实践教学的差距,真正通过研究,促进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伟成,向前进,陈孝.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能力
岗位要求的调查报告[J].教育与职业,2009(14).
[2]任宇佳.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模式探析[J].辽
宁高职学报,2010(12-lO).
[3]李友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新探[J].湖
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09c5).
[4]彭枚芳.构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教育教学研
究,2010(6).
[5]熊伟.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J].商业现代
化,2008(10).
[6]孙伟.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09(12-2).
[7]丁金珠.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索[J].佳木斯教
育学院学报,2009(4)。
[8]蒋宏.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辽宁高职学
报,2010(13-1).
[9]刘玉昌.关于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动态实践教学体系的
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3).
[10]孙小军.需求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
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1).
[11]刘白玉.商务英语教学研究[J].扬州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6(4).
[12]杨文明.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J].深圳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02.
[13]Hutchinson&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A
案例教学法国外研究现状范文4
关键词:地方高校 汉语国际教育 协同 实践
一.引言
构建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体制机制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协同,已经成为系统推进工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方法。”(李儒寿,2013)目前,国内关于协同培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站在教育管理者的角度从宏观层面研究协同培养机制的内容、实现路径(何郁冰,2012;杨路,2013;张兄武,2013;罗尧成等);分析当前校企合作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蔡新良,2012;李忠云,2012等)
(2)从微观的角度研究某个专业或某门课程实践内容的协同教学。其中以医学、工学专业的研究居多。
虽然国内关于协同培养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但仍存在一些缺憾,如:重视协同培养宏观理论的构建,缺少具体学科协同教学研究;医学、工学的协同培养研究较多,理学、文学专业相关研究较少。
而当前“落实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建立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我校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总体思路。在此思想指导下,在医学、工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协同培养研究的带动下,对人文社会科学等具体类别课程教学资源的协同建设研究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之一,是将“协同培养”落到实处的具体努力。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为例具体探讨“协同培养”在人文类学科的实施办法。
二.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资源匮乏
在我国,地方高校尤其是内陆地方高校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学习资源缺乏、专业发展缺乏特色等问题。而地方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这些问题更为突出。首先,教师需要通过学习交流的方式才能掌握国内外汉语教学的最新资源,而这些资源集中在北京少数高校中,虽然每年北京语言大学会组织汉语国际教育暑期培训班,但能够参与其中的教师还是少数,而真正能够运用到教学中的可共享教学资源仍然无法做到充分共享。其次,地方高校留学生生源不稳定,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实习基地较远,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
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地方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毫无优势可言,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与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实践内容,构建可操作性强、可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库是发展本专业的方向之一。
(二)课程教学强理论弱实践
地方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同其它教育学类别课程一样,强理论而弱实践。学校采用211教学模式,虽然大学四年最后一年都是教学实践时间,但是前三年的学习基本上以理论学习为主,少量的实践学习也是以发展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主的自主创新训练项目。因此,学生未进行汉语教学实践之前的理论学习,任课教师的教学犹如纸上谈兵,与学生之间无法建立直接的理论感受;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困难,教与学都味同嚼蜡,课堂互动较少。传统的理论讲授式教学模式难以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问题亟待解决。
(三)实践教学条件较差
由于地处中部省区,本地区的对外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国外的交流合作相对较少,学校的留学生生源不稳定,数量少,只能通过与外校合作的方式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但这种实践教学耗时长、学生管理不便且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导致外在实践教学条件难以保证维持。这种实习状况仅限于毕业实习,日常教学实习更是无法保证。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开展协同培养方式,就是要打破地域和资源壁垒,突破自身的这种缺陷,一做到资源共享,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四)缺乏对实践师资力量的评价与监管制度
学生在外实习基本上是散养的方式进行,没有固定、统一的指导老师,主要靠自己的力量摸索锻炼,与在本地进行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相比,还未形成成熟完善的实践师资力量,对实践指导教师也没有相应的监管与评价制度,无法保障教师与学生的权益,也无法保障教学实践的科学有效。
三.“协同教学”在语言学类课程的实现路径
协同教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负责”的教学模式(王少非,2005)。这是一种综合教学模式,由学校协同教学、学生协同学习、社会协同合作的方式构成,能够将学生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各方力量互动协调起来,促使资源和平台的充分利用,使学生学习手段最优化。高校的协同教学主要分内部和外部两种模式。内部协同指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专业及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外部协同指不同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所之间、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地方政府或其它社会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的协同教学可通过这些方式实现。
(一)通过校内协同的方式整合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课程资源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种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汉语语言本体、教育学、第二语言习得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可以和本校内部的教育学、学前教育、外国语学院的相关课程协同合作,打破不同学科、专业和院系之间的壁垒,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分享教学资源。
通过校内协同的方式建设语言教学类课程群教学资源,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学资源的浪费。比如:与学前教育专业协同教学儿童语言习得部分内容;与外国语学院协同合作共建《汉英语言对比》、《第二语言习得概论》、《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文学院内部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法》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可进行资源整合、改革,使校内外课程资源配置优化,避免资源浪费,也使整个课程群的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通过校企协同、高校与培训机构协同的方式开发新的教学实践点
学校与校外机构协作是协同培养的重要方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采用与培训机构、中小学协同开发的方式能够保证教学资源的实践性和真实性。湖北文理学院地处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襄阳以其历史文化、汽车工业和中学教育闻名,其中汽车工业与法国、日本等国有密切的技术交往。据调查,近年来到襄阳进行长期技术交流的外国人员越来越多,工作之余学习汉语的意愿也比较强烈,学校可以通过为来襄外籍工作人员提供商务汉语培训的方式与二汽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而在本地寻求并建立一个小规模的实践教学点。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建设,关于语言康复、儿童语言口吃等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创新的社会实践方式建立语言康复中心,为有语言障碍的特殊人群提供专业帮助,从而寻求一种新的语言实践方式。
(三)通过利用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的语料库整合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很多教学资源,如中介语语料库、课堂教学示范课、教学软件等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等网站都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材料。教师可利用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方式引导学生收集相应的学习资源,建立本课程群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各种教学案例资源库、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等。以教学案例作为协同开发的课程资源主体,保证实践课程教学资源真实有效的同时,使教师的教学能够有的放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也能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为语言教学类课程群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做好储备工作,保障该课程群科学有序地建设。与此同时,资源库建立应以社会需求为指导思想,以汉语言教学的最新课程标准的符合度为原则,收集、整合教学案例,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四)通过创新机制鼓励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
通过各种奖励机制鼓励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创新学生协同学习方式。一、同一班级内部建立学习兴趣小组,进行分小组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与互相帮助。在分组教学中,教师需要转换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充当活动的组织者或者资源库,在必要阶段对学生工作进行点评与提示,或在充分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答疑解惑。总而言之,淡化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此外,这种协同学习方式需要求小组内部分工精细,责任到人,人人参与。二、将高年级学生中的优秀学员挑选出来以助教的形式一对多辅导低年级学生的课程学习,甚至可以让高年级学生以教学实践的方式给低年级学生讲课。
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运用协同教学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各方的资源和力量,克服地方高校的一些条件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盘活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内外的学习中来。但是如何协调好各合作单位、个体的权责和利益仍需要我们去专门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少非.协同教学:模式与策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3).
[2]黄学锦,向敬松.谈高校课堂上的分组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8).
[3]练有扬.协同培养: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路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4)
[4]袁久和.地方院校经管类专业“四位一体”协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
[5]杨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3(1).
案例教学法国外研究现状范文5
摘要目的:探讨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 方法:结合国际化护理人才的培养经验,分析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结果: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程建设,注重师资建设,并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结论:本研究为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可以为国际化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培养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63
随着国际间交流活动的日趋频繁和涉外医疗机构或综合性医院涉外门诊的不断开设,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各护理院校陆续通过加强与国外院校交流合作,开展师资与学生互换,开设涉外护理专业或者涉外护理方向班等多种形式,培养不同层次的国际化护理人才。关于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或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对国际化护理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的研究报道较少[1-2]。明确国际化护理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对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培养方法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本研究将结合国内外文献及临床实际需求,就国际化护理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进行理论阐述,并对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为国际化护理人才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为国际化护理人才的培养和任用提供参考依据。
1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定义的界定
能力是指个人完成某项工作所具备的才能。而核心能力(competence)则强调个体深层次的潜在特质和工作属性,它涵盖了满足岗位需求的个人特质,如个体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行为模式等[3]。护士的核心能力是建立在护理职责基础之上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优势,是提供安全、优质、合乎伦理道德的护理服务上的反映[4]。护士核心能力是护士综合业务素质的反映。各专科护理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应体现专科特色。因此,国际化护理人才的核心能力是在国际化护理过程中,提供安全、有效、合乎伦理道德法规的护理服务的综合能力的反映。
2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内涵
2.1专业能力是基础专业能力是指完成某项专业工作所具备的专业才能。专业能力关系到护士是否能够胜任护理工作,关系到护理的质量和安全,在国际化护理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中应处于首要地位。关于专业能力所包含的内容,根据国内外文献及临床护理工作需求,确定专业能力应包括日常护理工作所需的知识、态度、技能等。知识是从事护理工作的基础,应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是从事护理工作关键的条件,应包括护理评估技能、护理问题的确定及优先次序的排列、各项操作技能等;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同样关系到护理工作完成的质量。
2.2语言能力是桥梁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要掌握服务对象的病情及需求,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语言能力是顺利完成护理工作的桥梁。因为国际化护理人才所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外籍人员,掌握和灵活运用服务对象所使用的语言尤为重要。在与服务对象的交流中,不仅需要使用公共语言,更多的涉及专业术语,需要使用专业语言。因此,语言能力应包括公共语言能力及专业语言能力。要求能听懂服务对象所使用的语言,并用相应的语言给予应答,可以读懂外文文献和病历,并可以正确书写外文病历。
2.3其他综合能力是补充为了更好地完成国际化护理工作,除了需要专业能力、语言能力外,还需要其他综合能力作为补充,如遵循护理伦理与法律、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自主学习能力等。护理工作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知情同意及自主选择的权利;护理工作的对象是病人,他们因为生理和(或)心理的痛苦,需要护理人员的帮助,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需要具备极强的爱心、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要求国际化护理人才尊重服务对象信仰与习俗,尊重服务对象的价值观;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先进的医疗护理知识和技术日益更新,要求国际化护理人才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为病人提供更先进、更有效的服务。
3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
3.1立足于课程建设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合理的课程设置,要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的核心能力,首先应从课程设置入手,合理的课程设置包括课程的种类及比重的设置。 首先在课程种类的设置上,应使课程种类与核心能力对接,使课程种类设置体现出对核心能力各要素的培养,如对专业能力的培养应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对语言能力的培养应设置语言课程,包括公共语言课程及专业语言课程,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可突出与国际接轨的特点,设置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ISPN)等相关课程,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可设置相关课程,包括《护理人文》、《伦理与法规》等;其次,在课程比重的设置上,应体现出核心能力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即较重要的条目相关的课程所占的比重可稍重,其他相关课程所占的比重可稍轻。根据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内涵要求,应体现涉外特色,侧重专业课程、兼顾语言课程、补充其他课程;加大实验课及实践课的比重,调低理论课比重,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部分相关理论知识。
3.2注重师资建设国际化护理人才的培养需要优良的师资,尤其是国际化护理人才语言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应着重引进和培养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师资。在政策上支持现有专业教师通过海外学习取得学历学位,或进行短期进修,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为国际化护理人才的培养保驾护航。另外,还可以通过聘请外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以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3.3改革教学方法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语言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讲授法已满足不了人才培养的需求,急需探索出新的、行之有效教学方法。语言能力应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国人语言学习的普遍现状是“哑巴英语”,针对这一现象,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增加学生口语练习时间,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可以设计案例场景让学生进行全英文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地“要讲”,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在专业能力的培养方面,也应该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可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
4小结
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应明确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内涵,首先对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定义做出了较为科学的界定,并对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内涵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解释,对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为国际化护理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可以为国际化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淑玲,闺秀静,刘莉. 构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和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一体化教学模式[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6):917-920.
[2]余薇,陈文松. 涉外护理( 专科) 国际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784-786.
[3]王章安,黄宝芹,韦艳华.护理核心能力的概念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62-564.
[4]徐少波,叶志弘.护士核心能力概念和构成要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764-766.
案例教学法国外研究现状范文6
关键词: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西方经济学》;双学位本科;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作者:黄林秀,邹冬寒(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市,400715)
目前,中国的中高端教育产品存在严重的供给与需求脱节现象,一方面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高端教育供给不足(如北大、清华等),市场机制作用受限,导致外溢严重。2014年中国留学生境外消费接近2000亿元。另一方面,中国长期以来全日制学制、学术型教育占主流地位。教育模式的单一让众多教育需求群体难以得到满足[1]。随着城市化发展,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人员迫切需要职业教育,但因无法适应脱产走读、统一授课的方式而不得不放弃。
本文选择双学位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某高校双学位本科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效果和课程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一层面供给侧[2]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供需对接的基本思路。
一、双学位的发展背景、发展历程
(一)双学位的发展背景
所谓双学位是指高等学校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课程、取得该专业所属学科学位的同时,跨学科门类攻读另外一个专业的课程并取得另一学位[3]。依据层次可分为双学士、双硕士和双博士。双学士作为一种新的学位制度出现在我国已近三十年,截至目前,国内双学位制度通过多种办学模式已经推广到硕士与博士学位的层次。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到来,各学科间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4],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新的变化,迫切需要能胜任多种职业、适应性强、自我调节能力强的新型从业者。在美欧各国,mba的学生希望多学技术课程,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则希望获得管理方面的经验[5]。基于这种交叉的需求,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双学位教育应运而生,且正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二)双学位的发展历程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单一的学位已经不足以应对这个日趋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单一人才向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转变[6]。在此背景下,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建立双学位制度并逐步推动其发展完善。美国双学位发展历史悠久,有证可查的是1934年,芝加哥大学在其健康行政及政策系开设了研究生课程,允许学生获得健康管理研究证书的同时,还可获得不包括本校商学院在内的各大研究生院中的任一硕士学位。其后,根据社会发展对交叉人才的需要,美国授予双学位的人数与种类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在欧洲,2002年正式启动了契合“博洛尼亚宣言”主题并被寄予厚望的“联合学位计划”。研究生双学位被认为是高校国际合作[7]的一项创新举措,是促成未来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催化剂和试验场,适应了欧洲学术的发展和满足劳动力市场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这项计划为高校之间增进理解、达成共识、分享经验和教训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目前已经有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士、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100多所高校积极参与到这项计划中来。总的来说,美欧各国对双硕士的培养更为突出。
在我国,1987年6月6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培养第二学士学位的试行办法》,北大、清华等早期试点的17所院校主要在本科生中开展双学位本科教学的试点,允许优秀学生可以在本校跨学科选择二专业[8]。到后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水利水电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五所院校在湖北省教委的领导下,实行了“五校联合办学”,进一步打破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边界,学生在五校之间可进行选课、辅修,以获取双学位。到目前,双学位作为一种新的学位制度在我国运行已近三十年,并且基本完成在全国各大院校的普及。在此过程中,国际联合培养、校企联合培养、校所联合培养[9]等多种模式相继推出并推广到硕士与博士学位的层次。今天,双学位制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教学制度改革的普遍举措。
二、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在我国,双学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同时教学中也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一是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往往一个教室里涵盖文、理、工多学科学生,如何设计课程、满足学生不同需求,难度很大;二是很多高校出现办学上的偏差,将其视为创收的工具,招收门槛不断降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掌控;三是少有老师不够了解二专业学生需求和培养目标,基本上一套教案同时用于本专业本科和双学位学生,鲜有调整。更有甚者,有些学校还会因为各种原因降低二专业教学要求。因此,本研究希望实现的目标:基于社会、教育部门、学生需求三个层面确定培养目标,针对目标的实现进行问卷调查,在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杨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特色。调整《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优化《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手段。
(二)研究对象说明
全球化背景下的办学模式多样化且越来越具有跨地域、跨国际特征,全球双学位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涵盖学士、硕士、博士各个层次,涉及的学科也日益宽泛。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难以覆盖全部双学位学生。
本研究主要以重庆某高校二专业学生最多的经济管理学院作为调查对象,该院办学历史长,有20多年的二专业办学史。问卷针对全部二专业在校学生(已经修完经济学的课程)发放,问卷回收率97.6%。样品基本覆盖了这个专业的全部学生,经济学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又是这个专业的二专业学生都必修的通选课。总的来看,选择的学校与专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样品覆盖率大,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选择的课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满意度。本着学生“自愿参加调查”和“无记名填写”两个原则,对已经修完《西方经济学》课程双学位本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计500份,回收问卷488份,问卷回收率97.6%。
同时,从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5人进行访谈,以进一步获取详细信息。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老师在授课情况、授课内容、教案准备等方面进行了沟通,并旁听了10个课时。
在此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方法等对双学位本科现有《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精准发现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这一层面教学供给侧改革提出对策。
三、双学位《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定位分析
围绕社会需求,以教育部办学宗旨为导向,以实现学生需求为目的,进行双学位本科教学,方能培养出具有交叉与融合的知识结构、多方位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社会、教育部、学生三方面需求是什么?是否满足?如何满足?是问卷设计的基础,通过问卷设计找准问题又是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
(一)从社会的角度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瞬息万变的市场让社会对“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要求毕业生能够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与互补,具有更多的知识储备。企业更是要求员工能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各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在这个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首先,让学生对经济理论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其次,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本专业同经济学知识结构的交叉与融合,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快速适应能力。
(二)从教育部门的角度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受学校管理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高校侧重本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忽略从其它学科中获取知识营养,造成文理科分割现象严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下降等问题[10]。如,文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理科学生则书面表达能力不佳。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正是针对一批重点大学学科专业限制过死、过窄、过专的问题开始试行双学位制,此项改革使得高校在拓宽专业口径的背景下因材施教,培养出复合型人才。随后的20世纪90年代,我国展开了有关知识、能力和素质何者更为重要的大讨论,目前各高校在重视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方面已达成共识。而双学位本科教育目的逐步从打破文理界限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转变。
由此,《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应是:在双学位本科生原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多学科相互融合的学习能力,将双学位本科生打造成具备综合能力的高素质群体。
(三)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市场经济下,教育提供的归根到底是一种满足消费群体需求的服务。《西方经济学》是其他专业学生进入经济殿堂的敲门砖,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理应成为教学的终极目的。
表1是对某高校经济类本科双学位报读原因随机抽样调查,其中:A-个人兴趣;B-对主修专业的学习有帮助;C-想在学习过程中认识更多朋友和老师;D-想通过修双学位充实自己;E-第一专业不理想,想寻找更好的发展方向;F-为了获取第二学位证书,增加竞争力,为就业/考研做准备;G-在家人或朋友的要求下报的;H-看到许多同学报,所以自己也报;I-其他。
表1本科双学位报读原因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双学位本科的报读原因集中表现为:F.为了获取第二学位证书,增加竞争力,为就业/考研做准备(25.63%);D.想通过修双学位充实自己(21.65%);E.第一专业不理想,想寻找更好的发展方向(16.27%);A.因个人兴趣而选择修读双学位的本科生占比也较多(14.60%)。
目前,双向选择、学生自主择业是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分配制度不复存在。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本科生选择修读双学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自己将来的竞争增添砝码,扩大就业范围。他们希望通过双学位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为以后在人才市场上参与择业竞争创造有利条件。另外,随着当今社会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很多本科生希望能够选择一个更有利于今后就业的专业作为研究生阶段的就读专业,所以,双学位学习也成为很多本科生为之后换专业考研所作的一个准备。当然,还有基于个人兴趣等其他原因而学专业的。
鉴于学生需求的多样性,《西方经济学》教学应首要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考研需求、自我发展需求,同时兼顾其它需求。对抱有不同目的学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设计上应该实现趣味性、知识性与应用性的统一[11]。
四、《西方经济学》教学满意度分析
(一)双学位本科生能力提升调查与分析
表2从5个方面反映了双学位学生能力的提升状况,分别是:1.加强学科间基础理论知识体系;2.拓宽专业方向口径;3.提高工作能力;4.提升自身素质;5.促进本专业的学习。对这5个提升目的进行调查,得出修读双学位后这5个方面的提升情况如下表:
表2双学位本科生能力提升调查结果(百分比)
若对“非常有帮助”、“比较有帮助”、“一般”、“不太有帮助”、“非常没帮助”按1~10的偏好程度分别赋值9、7、5、3、1,则可得到5个方面提升情况的得分分别为:
由得分情况可以看出,“提升自身素质”的得分最高(6.3034),基本实现教育部所希望的素质的提升目标,而素质的提升能帮助学生快速地适应社会,学生对此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反映在“提高工作能力”上得分比较高(6.1104)。若按6分为及格来考量得分情况,剩下3个指标的提升情况都不及格,其中“促进本专业学习”的得分最低。对于理论体系的融会贯通、专业口径的拓宽、二专业对本专业的促进上学生打分比较低,反映出教学上的缺陷,老师没有引导学生从学科的交叉角度去提升自己能力,老师的启发式、引导式教学不足[11],学生感到素质有所提升的同时,却认为对本专业帮助很少。两个专业相互割裂的学习现状,让学生很难成为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交叉型人才。
总的来看,二专业教学部分实现了素质提高、工作能力提升等目标,但二专业所需要的学科交叉能力严重不足,这显然是不满足社会对其所需求人才的素质的要求的。对于教育部和学生、尤其是希望考取经济类专业研究生的本科生而言,双学位的教学目标定位应该更侧重于双学位本科生学科间基础理论知识的加强、专业口径的拓宽、学生本专业学习的促进。由这几方面的调查结果明显可以看出,现有教学基本达不到目标定位的要求。
(二)《西方经济学》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
1.《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和教学特点的满意度情况调查与分析
国内现在的双学位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且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该高校双学位本科生的培养上,三种模式的教学对象所占比例分别为:1.以课堂授课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模式(82.04%);2.以实践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如案例教学法[13](9.18%);3.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平等的启发式教学(8.78%)。对这三种教学模式,及目前主要的三种教学特点分别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得调查结果如下表3:
表3现有教学模式及教学特点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百分比)
类似的,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按1~10的偏好程度分别赋值9、7、5、3、1,可得到三种教学模式及三种教学特点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
由于5.9852<6.4664<6.8604,故对三种教学模式按满意度偏好排序有:注入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然而,由前文可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三种教学模式按教学对象所占比例进行排序,其排序方式却恰恰完全相反,即启发式教学(8.78%)<开放式教学(9.18%)<注入式教学(82.04%)。
考察教学特点的得分情况,则发现学生更倾向于“理论应用相互穿插”的课堂教学方式。
经济学产生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并着力于寻找如何使稀缺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方法。由此,树立基本的经济观念,有助于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教学模式仍然主打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这种填鸭式的教学[14],使得学生接收的知识并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转化为自己的经济观念。相反,理论应用相互穿插的开放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理论、掌握经济学思想,也更受学生的青睐。社会需要多方位应用型人才、教育部渴望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学生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开放式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启发式教学强调师生互动,能有效地让老师帮助学生实现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和融合。可见,若将开放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组合应用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加以教师的合理教授,是能够实现社会、教育部、学生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的。
2.《西方经济学》学习后收获、困难及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首先,通过访谈的形式,总结出《西方经济学》双学位本科生主要面临的学习收获和困难。(1)收获:A.知识结构有所优化;B.知识面得到扩展;C.经济学理论功底有所提升;D.实际应用取得进步(开始学会用经济学的视角看现实问题);E.完全没帮助。(2)困难:A.文理差异,思维方式不同;B.老师讲课太快,学习有难度;C.课时安排太密集,精力不够;D.课程进程快,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E.对课程本身的学习有难度。然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将选项设为多选,统计分析出各项收获和困难所占比例。
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包括:(1)教学方法;(2)教学内容;(3)教学手段和工具;(4)作业和考试的匹配;(5)教学的差异性和共性平衡的掌握;(6)教学的总课时。采取在0~10分范围内打分的方式获取反馈结果,然后计算平均分数。调查结果如表4:
表4《西方经济学》学习后收获和困难调查结果
可见,《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对大部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还是有帮助的,但是在对知识结构的优化方面,结果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这同1的调查结果的情况一致。学生的学习困难归结起来,均源于课程的进程太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理解,这一弊端也从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得分情况表现出来。一方面,这是由于课时过紧、课程教学任务量过大;另一方面,注入式教学的弊端就在于一味地灌输,教师不与学生互动,在不清楚学生是否理解的情况下,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
师生互动是教师能够得到教学反馈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可以反映老师当前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采取什么方式的教学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调查结果从侧面反映出:正是缺乏这种师生互动性,导致双学位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优化程度稍显欠缺;同时,由于没有学生的反馈行为,导致教师不知道学生是否理解已讲知识,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课程教学计划。这些问题从多个角度导致双学位本科生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难以实现。
五、《西方经济学》教学供给侧改革路径
2015年11月10日,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后迅速成为近期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何谓供给侧改革?它是相对于需求侧提出的。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我国提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是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而需求刺激却效果甚微。目前中国经济供需错配表现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教育产业作为高端服务业,同样存在供需错配的问题。教育市场的细分以及不同市场差异性、分层性、针对性从未在高等教育里得到足够的重视。如前所述,一方面高端教育供给严重不足,大量富裕阶层将子女送往国外就读,导致教育资源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城市化所带来的亿万进城农民工因得不到技能培训而不得不从事最低端的工作,从农村贫困转变为城市贫困。
本研究以二专业本科学生为对象,旨在发现这一层面的供需错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而是满足需求群体的需要,完成供需对接的问题。研究发现四个方面的供需错位现象:一是培养目标上没有完成这一层次应该实现的学科的交叉、融合;二是培养模式上还是灌输式、理论学习为主,参与式案例讨论严重不足;三是内容上没有考虑学生生源的复杂性和水平的差异性,相当部分学生逃课,因为听着听着就完全听不懂了;四是学生与多媒体结合运用不充分,大多是老师自己制作的简单PPT课件,课堂活跃度、趣味性都较低。由此,提出三大供给侧改革思路: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当前教学模式仍主要是沿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那么适用于现代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开放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同时,教学特点和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从不同角度,或正面或侧面地表明,开放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结合使用更能满足学生需求。
开放式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理解并深化理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激发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对经济学核心理论、模型、结论都可以用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结合本专业设计案例后加以点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精髓的同时,能将思考的视角引入其本专业之中。
选择优秀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并讨论,让学生变成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相对于传统注入式教学法,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学习完全听命于教师的做法,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认识主体。获得知识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单向传递过程,而是双向交互过程,是使学生主体的认识结构同教师客体的知识结构不断和谐统一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重点要突出,要注重教学的层次性,主次分明。由于二专业学生两个专业的课程同时学,课程多,压力大,如果教学内容面面俱到,最终除了赶进度,学生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围绕核心理论——价格理论和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展开,而像寡头理论的寡头决策、经济周期的计算等可以适度弱化。最终的落脚点应该让学生深入领会“二只手”的作用和边际的分析方法上。
要更加强调知识体系的构建,定量分析适度即可。知识体系的掌握可以让学生思维框架较为明晰,而每个章节里的具体内容(如诸多经济学的函数和模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行调节学习的深浅,西方经济学是以实证、定量分析为主的学科,但过度的量化分析会让相当多的学生无所适从、难以适应。量化分析应该更加注重规律的学习而非函数本身[15]。
适当引入当代经济热点问题,可以极大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三)教学手段和工具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