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管理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卫生管理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卫生管理的意义

公共卫生管理的意义范文1

目的探讨信息系统在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医院公共卫生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构建信息上报、监控和预警的网络体系。结果不同的软件模块对于医院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有效的上报,其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率均>99%。结论借助信息系统能够切实的提高了医院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水平,值得实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信息系统;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现阶段,提高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是我国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前提基础。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与人们的生命健康具有紧密的关系,不仅能够使得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得到增强,而且还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对借助信息系统提高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现将具体的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各科室的医护人员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均在26~45岁之间;按照科室部门进行划分,包括发热门诊38例、肠道门诊26例、慢性病专科19例、传染病专科10例和职业中毒部门7例;将各个岗位的100例医护人员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联网管理。

1.2方法。(1)架构设计:按照公共卫生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文件要求,采用打卡的方式对公共卫生信息进行报告,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填写的质量和效率,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自动的额采集和录入,并在各科室之间实现信息的共享,最后在管理部门的端口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1]。(2)运行模式:将公共卫生模块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门诊、住院部和医技工作站等部门实现集成,当医护人员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公共卫生的相关案例,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网络报告;管理人员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在得出结论之后实现共享和预警,最后按照相关的规定上报给卫生行政部门[2]。

2结果

2.1传染病报告结果。医院传染病报告和预警模块主要是由各个工作站的传染病报告软件和预警软件共同构成的[3]。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医院传染疫情的报告速度和质量均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医护人员的危机意识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对于流行传染病的发现较为及时,报告的及时率和保卡填写的完整率为100%,漏报率<0.01%,而且成功的预警了麻疹的局部区域流行。

2.2肠道门诊患者报告结果。将信息系统应用于肠道专科门诊,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腹泻次数和持续时间、初步诊断等内容进行了准确的上报,对腹泻病例的发病趋势和地区分布进行了分析和统计,有效的控制了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其报告的准确率高达99%,且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之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发热门诊病例报告结果。信息系统对发热门诊和呼吸道专科所收治的患者信息进行了详细的报告,主要包括了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主要症状、发热日期、诊断分类和患者去向等多方面,并对患者的发病时间趋势和地域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于类似于非典型肺炎和禽流感等发热症状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做到了及时的发现,医护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判断准确率高达97%,报告的准确率>99%。

3讨论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医护人员往往对医院感染、传染病疫情等方面的问题不加以重视,在实际的工作出现了大量的漏报和错报的问题,对报卡的填写不规范,导致无法对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追踪,对于医院公共卫生的管理工作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言,其应急反应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信息进行及时而准确的收集和上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医院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建立起高效且灵敏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体系。在医院构建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管理系统,使得传统的对感染和传染病等病理报告不重视的问题得到了根本上的转变,当发生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可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追踪。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C/S结构和SQLSERVER2000数据库作为服务端[4-7],在全医院各科室的范围内建立起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医生填报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有效的避免了对病例出现漏报的问题,对相关公共卫生数据信息的采集变得更加方便、准确和快捷。在对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使用的过程当中,对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传染病专科和职业中毒等模块信息进行了准确的预先判断,使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被尽早的发现,同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其事件报告的准确率均在99%以上。

综上所述,应用信息系统使得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不仅提高了对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采集效率和质量,而且还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使得医院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保证了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实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庄哲华.医院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在公共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06:632-633.

[2]涂宏.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集成[D].四川大学,2003.

[3]杨长贵,欧秀莲,郑晓全.医院信息化系统在医院公共卫生监测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2,21:14-16.

[4]童蓉.基于GIS的社区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5]周益飞.试析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5(03)

[6]金会生.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31)

公共卫生管理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高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015-02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尊重人的本质,并尊重人的特性。一般来说,西方最初的人本思想,主张人性反对神性。而中国早期的人本思想,强调人比物贵重。《论语》曾记载,马棚失火,孔子没有问马,首先问的是人是否受伤。可见,在古代中国,人本思想已显而易见。[1]党的十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高等学校,“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时刻要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为学生服务的教育和管理观念。

二、传统观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弊端

1.高等学校日常学生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者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群体较为庞大,日常工作事务较重。管理者对学生的管理,就是一般的行政化管理。学生主要是客体,被迫地接受管理者的管理,很难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在日常管理中,工作方法出现简单、粗暴甚至武断的情况,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形成消极心态,参与较少,管理效果也不理想。

2.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存在的缺陷。为了生存与发展,任何机构和组织都有自己的存在目的和管理的理念。管理理念是指管理者在组织管理中的的一种指导思想和宗旨。[2]高等学校作为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的教育机构,承担着教育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坚持科学管理理念,必须坚持“服务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思想。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存在一些欠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物化观念致使教师责任意识不强。受到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部分高校管理人员被金钱及物质生活冲昏了头脑,认为只要完成了工作量就行了,而很少考虑工作的质量。一些高校教师工作意识淡薄,更别提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了。在这种物化观的影响下,部分教师认为从事教育工作只是为了谋生,而不是价值观的体现,从而不能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2)追求教育功利的思想致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畸形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其他社会工作者一样,也会有追逐功利的思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教育的功利性往往使人们只注重对某种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对人智慧的启发和人性的完善,致使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畸形化。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学校一再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也往往只是做题“机器”,而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3.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存在的弊端。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但自身却缺少如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高校里,教学和科研一直是学校的重中之重,高素质的任课教师也一直是各学校引进和培养的对象,有较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而高校管理工作者的培养和引进却相对滞后,管理者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同时,他们面对的学生却是知识结构多样化,思维较活跃,理念较先进。而管理者本身却呆板、单一、知识结构不全,管理理念较落后。部分管理者只是照章办事,严重地影响到了工作效率。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引进和建设势在必行。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针对在传统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弊端,笔者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从而更好地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来改进目前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1.通过建立大学生助理辅导员机制来完善目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在素质教育提出后,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不仅要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但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学校和学生都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个人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大学阶段,应该做好这个衔接,不但使学生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建立大学生助理辅导员机制,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在实践中培养自己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还能为辅导员减轻一些工作压力。所谓的助理辅导员制度,就是在高年级选拔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帮助辅导员在低年级从事一些日常的班级管理事务,同时又能够在专业知识方面为低年级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不仅能够锻炼了自己的社交实践能力,还且还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也能够对目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树立正确的“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一个学校或机构的指导方针,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正确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将会对管理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校推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我们应该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高校管理者应该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组织大家一起讨论、体会“以人为本”的内涵,使管理者能够真正地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去进行管理,更好地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2)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后,就应该认真贯彻和执行这一理念,更改学校规章制度中较为刚性的制度规范,改变原先的行政命令式管理,使学生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人文关怀。(3)在全校范围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典范。在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后,选出典范,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产生示范作用。并让其介绍自己的先进经验,从而在全校范围内推广,更好地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3.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队伍素质。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队伍素质,对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在招聘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时,要严格把关,尽量招聘师范专业背景的应聘者,或者有相关经验的人员,必要时对他们进行测试,检测他们是否具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不具备这样的专业知识,也不予录取。(2)对招录人员要进行长期、持续的培训。招录人员在入职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入职后,也要不断对他们进行充电,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外出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专业素养。(3)对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进行严格的、科学化的管理。并对他们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晋升职称和提高薪水的重要依据,不断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奖罚分明,使他们能够安心本职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全面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四、结语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如何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是人们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传统理念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只有不断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和改革,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3]才会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而“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将会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科学、更合理,更能够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李荣枢.以人为本在高校管理理念的创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8)

公共卫生管理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工作

教育部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将学生的就业率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作为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大学的学生管理不仅仅只停留在传统的学生管理之上,而是必须要着眼于影响毕业生就业因素的现实。

一、问题的提出及内涵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大学毕业生数量也不断攀升,而与此相伴的是就业率持续走低。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突出问题。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212万人上升到495万人,首次超过社会新增就业岗位。2008年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增幅为12.9%。而大学生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未就业人数逐年飙升。据统计,2004、2005年大学毕业生中分别有67.5万、91.26万人不能就业,2005年本科学生初次就业率跌至70%。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上一次性过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到2008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09年逾61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挑战。面对激烈的就业形势,只有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才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业能力成为一个直接反映高校办学效益、大学生竞争能力、社会市场对高校评价及其毕业生择取标准的评价参数。就业能力对高校而言,是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直接体现。当前教育主管部门把就业率作为办学水平评估、专业设置调整、招生规模增减的重要监测指标,而提高就业率的根本途径在于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学生本人而言,较高的就业能力使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实现充分就业。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与自我价值的前进阶梯。对社会市场而言,用人单位对高校的评价已逐步从过去注重学校名气转向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高低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和效益,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

二、英国大学的就业工作经验

创建与提高就业能力相关的教学模式由于高校有责任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根据政府和企业活动的要求,培养学生具备更为全面的品质,在专业知识和学术技能方面充分发展。为此,英国的卢顿大学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措施。

首先,卢顿大学将就业技能的培养细分为三个级次:第一级主要针对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其目标为培养学生具备教学计划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如进行深入学习所需的各项技能;第二级和第三级的目标为培养学生具备在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中所需的各项技能。其次,提出对就业技能进行评估的方案,即在对需要进行评估的技能的范围、级次以及各种赞成与反对的理由进行充分讨论之后,形成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将就业能力细分为13项就业技能,并对所有13项技能进行评价,以向用人单位提供尽可能详尽的信息;对每一级,只考虑对是否具备相应技能的情况进行评估,以有效地减少评估所需花费的时间。

概而言之,卢顿大学这种主动进行能力培养的措施,对于学生而言,能够使他们认识到在大学学习阶段需要着力培养,并得以提高的各项就业技能,并确知应如何去做,以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对于卢顿大学,则希望通过调整课程安排,能高效提升学生们的各项就业技能,从而增强他们在劳动市场中的发展前景。

三、基于就业学生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学生心理引导,树立正确择业观

据《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7年度调查报告》分析,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的认识上,毕业生和企业的选择截然不同。毕业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认为提高技能和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在企业界看来,首要的却是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提高学生技能反倒退居其次。因此,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已成为大学生走好人生的重要步骤,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也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也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引导学生准确定位。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自己,学生经过多年的学校生活,应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包括自己的知识结构、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创新能力等,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合理定位,避免出现夜郎自大,好高务远,心高手低的现象发生;二是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要求,提高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避免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实际上就是通过对自己合理的定位和对形势正确判断而做出一种抉择,使得工作岗位与自己相互适合。学生就业也应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通过人才需求市场的杠杆作用来调节高校人才的输出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输入。

(二)转变教育观念,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高校应改变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设、人才培养机制应保持对就业市场中的人才需求的灵敏反应和积极应答。我国高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过于刚性的缺陷,面对市场多样的需要和变化做出及时调整和变动的能力太低;课程的广泛性或总量太少,“可拼装性”低,难以在学科专业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也难以应对经常变化的社会需要。高校应根据变化了的市场需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注重文科与理工科的交叉、综合与渗透,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知识层面。

同时课程设置应加强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合理制定实践性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公共卫生管理的意义范文4

    论文摘要:在诸如大学生住宿安排方式等管理决策上,大学管理者应结合管理对象的属性认定、管理目标的价值认同、管理抉择的依据选判、管理决策的现实考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针对大学组织结合的特性,大学管理者应突出会共决策过程中对公共性维度的把握。

    随着中国社会整体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活动不断出现新变化,产生新问题。以大学生的住宿方式为例,“校方如何安排和管理才合适”就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目前校方提供给学生的住宿方式主要有两种:要么按同一班级人住,而不考虑学生及其家庭之间的经济差异;要么打破院系和班级编制,按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而选择不同收费档次的公寓或宿舍。这类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如马斯诺所谓的“最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如果推而广之,实际上关涉大学管理者如何理性决策,而其关键在于大学管理者如何把握公共决策中的公共性维度问题。

    就大学生的住宿方式问题来说,管理决策至少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判断:

    一、管理对象的属性认定

    为什么会产生大学生到底按班级住宿还是按经济能力安排的纷争,这里首先涉及大学生的身份认定问题,即管理对象的属性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与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强制性义务教育性质不同,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既带有教育性质,又带有服务行业商品化的性质。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就是这种商品化服务、经济性质的体现。我们通常在探讨教育的基本属性时,会说教育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但它的本质属性还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基于此,大学生相应地就具有双重身份属性—既是大学的客户,又是高等教育的对象和产品,是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对于大学生的这种双重身份,视角和侧重点不同,相应的价值观和采取行动的抉择也不同。

    二、管理目标的价值认同

    对于大学生身份属性的不同认定,由此也引导出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平等和效率的矛盾对立。

    教育平等和民主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我们所理解的高等教育平等的含义,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教育平等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有密切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平等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教育平等的概念只有放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确定出它的准确含义;第二,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理想,任何人都不受限制地享受高等教育的各种权力和资源,任何人为的障碍(个人的经济收人和社会地位的差异)都是不合理的,人们甚至还试图借助高等教育平等达到消除社会差异的目的。“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包括三个方面:(一)进人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二)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三)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后结果平等。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所追求的是绝对平等。然而,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平等”只是相对的,不平等则是绝对的。目前,任何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都未能实现理想的平等,高等教育存在着各种不平等的事实:城乡之间的不平等、贫富家庭之间的不平等,等等。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平等”的实现程度可以不断提升,但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绝对的平等。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不断增长,使得高等教育平等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教育平等主张每个人不受外部条件限制平等地享受教育权利(包括人学机会、各种教育资源等),而教育效率又涉及到投人和回报的比例关系,教育效率它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追求投人与回报的利益最大化。显然这两种价值取向总是处在相互矛盾之中。把大学生当作客户,必然要追求高等教育的效率;把大学生当作受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必然要追求高等教育的平等。是高平等低效率,还是低平等高效率?面对这种矛盾,到底是更注重其一还是兼顾两者,如此,抉择就需要依据。

    三、管理抉择的依据选判

    上述大学生的住宿方式问题,就管理对象的公众性、管理目标的社会性特征,无疑使对其管理成为一个公共决策的过程。英国政治哲学家戴维·米勒在《社会正义原则》一书中谈到了公共决策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问题。他按组织、社区、群体和共同体的结合紧密程度,划分如下三种“公共性维度”:第一种是团结型社区(家庭、宗教团体、职业协会等紧密结合的小团体),其正义原则是按需分配;第二种是工具性联合体,如公司、社区等经济性关系,其正义的标准和原则是“应得”—所得与贡献相等;第三种是公民身份的联合体,如国家、民族等,其正义原则是“平等”,特别是“法律上的平等”,对应的主体是“公民的主体。”

    戴维·米勒的理论核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公共性维度”是进行“公共决策”首先要考虑的前提条件。根据这个“公共决策”的原理来看大学,大学是第二种和第三种公共性维度的复合体,也就是说既有“工具性联合体”的特征,又具有“公民身份的联合体”的特征。相应地,大学在对学生的住宿安排和收费方式等问题上,是更注重“应得”地效率原则还是教育平等原则,取决于该大学的“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如何。

    我们知道,国有大学和私立民办大学在“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由大学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国有大学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社会的投人,更多地反映为社会公众的共有性,而私立民办大学在创立之初主要依靠私人资本的注人,并依赖于办学维系其滚动发展,社会公众性较低;其二,尽管两者的培养对象都是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具有“工具性联合体”的一致性,但国有大学的工具目地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因此其“工具性联合体”的特征实际很大程度上具有公众性,而私立民办大学因其生存、发展的需要,比较偏重于办学的工具性效益。而当大学的工具性特征比重偏高时,其“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就会相应降低。

    由此可见,大学的公共性维度不同,进行公共管理的抉择和采取的行为方式也就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国有大学来说,应注重高等教育平等的考量,特别是精英大学,它的“公共性维度”的瞩目性及其自身作为优质资源的稀缺性,更加强化了高等教育平等的要求,一则是社会公共资源的倾斜要求公正、平等地分享国有精英大学的高等教育机会;二则是作为社会教化的重镇,也理应将公正、平等的理念落实于平常的管理活动中,熏陶现在的学子,未来的公民。而不能按家庭出生背景、经济条件等将尖子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对于私立民办大学,它更加注重对高等教育效率的追求来获得紧缺的办学资源,这也无可厚非。

    四、管理决策的现实考最

    然而,理性的决策离不开对现实的考量。决策的过程关键是达到一种合理与现实折中的平衡。对两种相互矛盾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抉择时,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还是“平等优先兼顾效率”,要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办学实力等具体国情而定:其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都还相当落后,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而国际竞争又相当激烈,这些都必须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从而实现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其二,要正视高等教育过程中各种不平等的现实,兼顾“平等与效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最大可能的平等: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另一方面,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因而对于不平等的地方,则只能用现实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而高校收费制度(住宿费只是其中一项)可以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因此,现实选择与总的趋势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这也是大学作为一种复合体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其“工具性联合体”的效用要求偏重于其公民身份联合体平等诉求的妥协与调整。

    从另一个角度看,突出人的主体精神(如心学)、道德人格(如理学)是中华文化的传统,只不过相同的主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思想变奏;而中外哲人对人的道德和主体精神的探究,无疑对现实的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有重大指导意义,是大学管理者进行理性决策的又一个思想基础。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在“心与物的关系上”,就突出了“作用于物的心”的首要性和重要性,强调主体改造客体、心对物的改造,包含一种立足于现实、发挥每个个体的主体精神作用和自觉创造性的意蕴,体现出“进去向上”的人生观和新的人文精神。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对人的自由意志和“人为自己立法”的道德律进行了论述,人能够自己立法自己遵守就是意志自律,就是“自由”。人比自然界更高就在于人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产!所以,从道德层面来讲,即使把大学生当作了大学的客户,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人不完全是环境的产物,还应有人格意志和精神力量,要发扬“颜回精神”。当年西南联大师生住的是茅草房,头顶上还有日本的飞机和炸弹,依然能够培养出杰出的一流人才。这些事例集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逆境和贫穷首先给人带来的是困难,但是一旦当你克服它之后就变成了人生的巨大的财富。住宿方面的贫富差距的不平等并不是成才的实质和关键,能够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机遇中得到“有教无类”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已是在目前社会的现实条件下可以获得的最大的“教育平等”了。

公共卫生管理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教育;目标;以人为本;学生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与拼搏竞争,终于金榜题名。这些蟾宫折桂的“天之骄子”带着现实的喜悦和梦中的遐想,犹如“鲤鱼跳龙门”般踌躇满志地闯入了静谧的大学校园。但由于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当最初的惊喜与激情逝去,开始实实在在的大学生活时,不少同学在这全新的环境面前出现了种种“不适应”,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作为基层管理工作者,只有及时了解情况,把握学生思想动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才能帮助学生们渡过“适应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而高校学生管理干部工作的质量,对于推进院校改革,培养青年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作为管理者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

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涵盖了社会全体成员,又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以人为本中的“本”,应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去把握。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基层管理者为本。俗话说:“眼睛一睁,忙到熄灯”,这就是基层学生管理干部的工作,更多的事情都需要在8小时以外去完成。所以需要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如确确实实提高学生辅导员的地位、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专职和兼职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管理人才到学生工作队伍来,加强院校的校风、学风建设。

(1)作为学生管理干部要加强自身学习。要想胜任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认识水平及工作水平,才能在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提高自身素质必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让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在学生面前要表现出对人生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要有乐观向上、心胸豁达的心理品质;要善于化解矛盾,提高自身的教育影响力,用自己的人格风范去感染学生。

(2)作为基层管理干部要做到“三个换位”思考。一要换位到广大学生的角度思考并做好工作,二要换位到基层管理干部的角度思考并安排好工作,三要换位到上级领导机关的角度思考并开展好工作。做到三个换位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一是对后进学生不歧视、不排斥,而是宽容相待,为他们提供宽容的心理氛围,这样就会找到诱发他们进步的触点,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二是在工作中学会克制、学会理解。学生普遍反感的是在做工作时迁怒于人,向学生宣泄自己的不满,强调自己的权威。应对学生充满信心、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三是在工作中要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管理,要协调好各部门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支持。

(3)作为基层管理干部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作为工作目标。建立集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将思想工作落到实处,避免空洞的说教;将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制度保证相结合,使思想工作更有成效;将管理、服务和教育结合,提高管理和服务的质量。

①转变教育观念,变管理为引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树立远大的理想志向和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既奉献社会,又完善自我;要积极筹备策划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并以此带动校风、学风建设。

②树立服务意识,变管理为服务。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意识,努力维护广大学生的正当利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其主体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二、作为教育者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

以人为本还要以学生为本。建立感情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当真诚相待,互相接受对方的情感和观点,互相理解。在教育过程中,管理教师不是选择者、组织者、计划者、指导者、决定者和评价者,而是学生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

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是尽职于学生的“侍人”。在进行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应做到“望、闻、问、切”四个字,“望”就是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将学生中的种种“不适应”现象尽收眼底;“闻”就是广开言路,听取学生的感受和来自各方面的反映,对学生中的思想倾向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问”就是主动询问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切”就是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解决根源,对症下药,制定切实可行的攻心方案。

(1)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核心。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这种变革对跨世纪人才的急切呼唤,能否在充满竞争、充满挑战、充满机遇的大学生活中发展自己、奋发进取、拼搏成才,关键在于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成长的核心,也是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教育重心。坚持正面教育,开展多种活动,有的放矢,常抓不懈。从学生入学开始,坚持政治学习,教育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古人云:“才者德之资,德者才是帅。”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注重对道德理论、原则、规范的掌握和人文知识的学习。开展重视自我实践活动,教育学生树立自己的道德榜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改正不良言行,端正品行。

(2)从严管理,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制度是组织工作取得实效的必要保证,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学生工作规章制度是规范学生行为、行使有效管理的需要。遵纪守法是大学生成才的保障。教育大学生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提高法律修养和纪律观念对于自己成才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自觉学法、懂法、知法,提高法律意识,增强纪律观念。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考核有标准可依,奖罚分明,推动严而有序的管理工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严格执行制度,以制度管人,令行禁止,并以此来约束和处理各类违纪人员。

三、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1)要做好疏导工作。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教育他们不要做“人上人”,而要做“人中人”。后进生的言行往往对一个班级、一个年级的全面工作影响很大。对于上进心不强,缺少服务精神的学生,一般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同学们热情帮助即可解决;对于自控能力差,不守纪律,自由散漫的学生,主动接纳他们,给予温暖和关心,切忌冷嘲热讽,失去教育良机,这类同学常有反复,但当他发现辅导员老师的真心、爱心时,总是趋于进步的。

(2)要做到“真爱、执著、包容、肯于接受”。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爱”就是用心去感化学生;“执著”就是强烈的责任心;“包容”就是学生以前的错绝不追究;“肯于接受”就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接受。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由于思想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尽相同,一些学生遇到挫折往往是情绪低落,态度消极;或是破罐破摔,不求上进;或是万念俱灰;或是玩世不恭。遇到这些情况,要掌握工作方法和态度,对违反制度的学生要严肃处理,不回避、不姑息,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但一定切忌只管不教,只处罚不摆明道理的做法,应做到严慈相济、循循善诱,一视同仁,才能服众。

总之,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应该定位到人的发展上来。无论是教育目的还是教育过程,都应该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反对把学生当作工具、当作“人力”来培养。针对当代世界的迅速发展,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学会学习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教育目标既包括知识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也包括情意的发展,它是对整个人的教育。教育目标还包括促进人的潜能充分发展和自我实现。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在早、恒、细上下工夫。所谓早,就是在学生入学时扎扎实实抓班风、学风建设;所谓恒,就是持之以恒;所谓细,就是制度定得细、思想工作做得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基层学生政治思想和教育管理工作唯其平凡、辛苦、烦琐,却是净化人心灵的工作,责任重大,绝不容忽视,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成都医学院人文社科部

参考文献:

[1]陈大柔.思想政治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2]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公共卫生管理的意义范文6

[论文关键词]以人为本 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辅导员 理念创新

高校中学生的管理工作是由“人”(即辅导员老师)来具体实施的,服务的对象也是“人”(即学生),而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促进“人”(即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工作理念也应当是“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含义

首先,人是现实性的存在,人的现实性包括自然性和社会性。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现实的人开展的实践活动,而不是某些虚幻的、空想性的东西。德国哲学大师康德曾经指出:“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身上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上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成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成是手段。”人的存在即目的,康德的目的论思想指导我们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不能只将“管理”这个行为视为一种带有命令式的强制性的方式,更应该把“学生管理”这一行为看成是一个实现人本化的过程。这里体现了人的社会性,而人的自然性是人的基本属性,旨在挖掘人内在的潜质与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促使人在社会中得到尊重与激励。所以,在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中,就应该首先实现人的自然属性,进而不断地发展其社会属性。其次,人是主体性的存在,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性,马克思强调“人始终是主体”,即在强调人作为自己的主人始终有着自主性,也就是说,在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简单地看作是管理的对象、被动性的存在,而应尊重学生作为主体的差异性,积极引导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施行因人而异的管理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最后,人是发展性的存在,人的本质是全面自由地发展。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学校不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实现知识结构的建构与完善,还应该在心理、精神、体质和情感等诸多方面不断完善,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而言,社会是由单个的个体组成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发展,只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才能促使人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的缺失性表现

1.重视社会发展的价值意义,忽视个体发展的价值实现。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是为了实现学校生存、稳定、发展,以及学生成才成人的目标而进行的,以解决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必要前提,不断地调和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过程。就传统而言,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偏向于集体利益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容易忽视个体利益与个体价值的实现。对于学生个体而言,社会发展的价值意义与个人发展的价值实现,是相互融合的统一体。个体需要为自身的发展确立既定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资源,促进既定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赋予个体的价值意义,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作贡献。在高校日常学生管理中,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的价值意义即为实现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确定的目标、制订的计划。学生的发展问题往往被学校忽视了,学生是学校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学生的发展问题是学校工作的核心问题之一,只有学生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学校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全面提升。许多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本着自己能够顺利完成上级领导部门指派的各项工作任务,达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把学生视为其顺利进行工作的手段与工具,随意分配工作给学生,往往学生在参加了许多学校的活动后,自己本身的能力和素养却没有得到明显地提升,这就严重忽视了个体发展的价值实现问题,片面强调学校和社会的价值意义,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的生存与发展,阻碍了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2.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心理和道德教育。有一位学者说过:“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些关乎个人存在、意义生存、幸福生活的内容,由于种种原因却被淡化、忽视或遗落了,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中的低效。”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全部内容,它可以作为实现思想教育政治工作的目标前提,但是却不能当成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政治教育是核心,但不是全部,还应注重从学生的心理、道德以及思想上进行教育,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部分,这四部分的有机整合才能形成教育的合理,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学校管理工作中只重视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其他三方面,是需要引起注意的。在以往的大学教育中,政治教育课程是大一学生首先必须开设的课程,其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能力也越来越低下,在高校中,自杀、轻生的现象越来越多,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又一项难题。道德教育也越来越少,我们在反思以往的道德标准的同时,也应该反思现代社会为什么存在着道德缺失的问题。功利性色彩不仅存在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在现代高校的教育和管理中,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这从本质上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忽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是应该值得思考的问题。

3.情感交流上的沟通严重匮乏。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物质水平相对较高,社会思潮呈现出“一切向钱看”的趋势,这种功利化的潮流日益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现代网络信息化的高度发达,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逐渐生疏。当然,在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中,大多数还是人与人之间事宜的商谈,但是,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不仅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依据马斯洛人性需要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了五个等级,人在实现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就应该向更高的层次追求。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需要就是人的情感需要,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中,除了进行制度化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外,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师生之间的交流仅仅是例行公事,缺少从必要的情感需要上进行交往等;传统的教育模式,也是导致情感交流较少的原因之一,缺乏自由、民主、轻松的讨论氛围,缺乏对学生进行人格发展的引导和激感体验的方法。

三、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理念

大学学生工作“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是“以人为本”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应用。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体现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日常管理、完善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个方面。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改变工作理念,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成长成才。

1.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落实素质教育。高校学生工作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要结合当代大学生大多为“90后”的特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多途径、分层次、全方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全过程,做到在思想上引领学生。高校教育在于不断地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自理和自立能力,从而真正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素质教育不仅包括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及健康的心理素养。辅导员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注意适度原则、发挥杠杆作用,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给学生以独立空间和发展空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在实践中充分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2.提高日常管理水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积极探求学生管理长效机制,突出强调规范化、稳步推进法治化、全面实行信息化、充分体现人本化,切实提高学生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教育管理与时俱进,科学规范。同时有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学生管理系统一体化,使各项管理工作精确便捷,提高工作效能。充分采用柔性管理手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用人文关怀引导学生,使其树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积极探索实践路径,将他律转化为自律,将外部约束内化为自觉行为。

3.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做好心理疏导与资助服务工作。“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和完善服务保障机制,积极主动地在经济资助、心理调适、学涯规划、场所保障、智识支持等方面了解学生需求,解决学生难题,优化育人环境。辅导员要重点做好心理健康和资助服务工作两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工作的实效性和心理教育的普及性,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时利用课程教学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努力陶冶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做到既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又在精神上培育学生,实现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促进每位受助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落实国家关于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方针措施,体现资助指向的政策性;努力培养受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勤俭节约意识和感恩奉献意识,体现资助效能的教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