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卫生管理研究

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1

关键词:危机;危机管理;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迎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但是新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2003年初,“非典”疫情肆虐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我国829人(含香港、台湾地区)死于非命;H5N1禽流感疫情开始在全球大面积传播,中国大陆截至2012年底确诊41例,死亡27例。全球15个国家总病例数虽未达700例,但病死率却在60%以上[1]。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墨西哥爆发并迅速向全球蔓延,截至2009年底,已造成全球12万余人死亡[2]。因此有效应对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事件,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研究,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的、不可预测的,有公共卫生属性的,危害性和影响达到一定程度的突然事件。正如其他类型的突发事件一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也会给人们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能诱发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3]。

一、长沙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1.长沙市简介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管理现状

长沙市管辖五区三县,共有54个街道办事处,81个镇,38个乡。总面积11819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633平方公里;总人口61038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400万人,市区人口2024646万人。据统计,至2011年底,长沙市共有卫生机构2680家,其中医院142家、卫生院113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2家,妇幼保健机构11家,卫生监督机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家,诊所1615家。共有床位47036张,其中医院床位数36679张,卫生院6275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共5303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100人,注册护士22956人。经过多年的建设,长沙市已经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长沙市卫生局是长沙公共卫生管理的直属单位,内设十四个机构,其中疾病预防控制处便是长沙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专门处理长沙市内发生的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它除了要处理本机构内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外,主要职责还包括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控制、救治、报告总结等工作。预防主要是要制定好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策略,降低突发性事件给公共卫生体系和社会造成的损害;控制主要是指要协调各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对突发事件地区进行隔离或防治,防止事态蔓延;救治是指应组织医疗机构和人员积极开展紧急救援工作,确保患者及时得到救治;报告总结是指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后,要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管理策略。

二、长沙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仍然存在“重治轻防”思想。因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往往事发突然、难以预测,在事件没有完全爆发时,相关部门与群众极易产生松懈心理。首先,当前长沙市的疾病控制机构仍不健全,相关防范措施难以落实;其次,私人诊所及民营医疗机构缺乏规范的传染病登记和上报制度,增加了传染病的防控难度;此外,部分乡镇卫生院防疫人员多为外聘人员,工资较低,责任心不强,人员缺乏稳定性。

2.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公共卫生工作属于公益性社会事业,收益较少甚至没有收益,容易出现资金不足,妨碍卫生应急工作顺利开展。据统计,虽然长沙市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每年都比前一年有所增加,但相比支出仍然呈现短缺势态。并且,调查显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在应急管理进程中的财政经费补偿的监管和评价存在缺位现象。

3.公共卫生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下,社会对于公共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数量却成为制约公共卫生体系健全的短板。长沙市的统计结果就明显的表现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长沙市卫生应急工作的瓶颈。据统计,全市乡镇卫生院共有人员4841人,其中卫技人员4558人,占总人员数的94%卫生技术人员中,学历层次不高。大专以上学历914人,占20%,市州卫校中专毕业生1527人,占335%,县级卫校毕业1181人,占26%,无卫生专业学历1024人,占225%。加之缺少应急防护和应急救治训练的人员,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新发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没有这些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就使得最新的疾病防控措施和技术无法深入传播到基层,无法从源头上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行防控。

4.信息网络不健全。由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突发性、意外性,各类初期信息难以及时获取,从而阻碍了政府和应急管理中心迅速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做出正确的反应,容易引发大范围的社会恐慌。长沙市已经启用了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网络直报信息管理系统,虽然这个系统可以及时通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和进展,但是对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的控制和救援活动帮助较小,缺少相关信息的公布。所以,总的来说整个卫生系统的资源共享程度不够。

三、完善长沙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

首先,明确政府职责。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政府重视是根本保证。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中,政府应处于主导地位。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危机意识与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其次,建立长效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我们应当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策略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来看待,所以政府的财政支撑应该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公共卫生事业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并设立应急专项资金,确保公共卫生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不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更为广泛地参与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中来,一方面,企业和社会力量可以为公共卫生事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企业和社会力量能够帮助监督资金的流向,确保合理有效的利用每一笔资金。第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卫生应急工作的前提,也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保障。21世纪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公共卫生事业人才的需要也是一样的。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人员必须要有全面的医疗卫生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当前长沙市公共卫生人员不足,专业技能不强,针对这一现状,首先应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通过讲座、授课、演练等方式提高其工作能力;其次应引进专业人才,采取切实有效的鼓励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另外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支持重点学科建设,针对新型传染病展开研究,从而增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第四,推动应急信息化建设。要加快长沙市卫生信息网络的建设。结合各地区不同的卫生管理要求和目标,在现有的公共信息平台上,扩充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建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有效的网络连接,形成全面的公共卫生信息库,确保政府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医疗机构都能够共享公共卫生信息资源。(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永怡,李军,张玲霞,关注新发传染病,攻坚H7N9[J].传染病信息,2013(2)

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2

一、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的基本情况

人人享有基本免费就医惠民服务,是我国医改的核心,也是在努力完成的目标,而基本公共卫生资金是国家各级财政部门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为了实现其资金的规范管理,我国相关部门也相继颁发了一系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其资金的筹集、使用与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以保障资金高效运转。

( 一) 资金筹集

医疗资金筹资标准也代表着我国国民综合实力,因此资金配套会随着经济发展等因素提升,按照十二五期间医改政策的落实,当前我国的基本公共卫生筹资标准,要求每年人均45 元,有些发达地区已经达到50 元/ 人/ 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其医疗资金的筹集也会不断的增加,为城乡基层医疗服务提供了实际保障。

( 二) 资金拨付

当前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的拨付方法,主要以年初预拨、次年结算两种形式为主。年初会根据管辖实际情况实行部分年度项目资金的预拨,确保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次年初按照实际工作量、相关文件规定等,测算项目成本,并根据项目资金补助总额制定成本补助的标准,最后根据绩效考核等进行资金清算。

( 三) 资金使用

针对于资金的使用,按照相关标准规定,采取了使用对象、使用范围两手抓的对策,明确规定项目资金使用单位的性质,以及能够列支的费用范围。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使用该资金,而行政机构不能使用;县区级卫生计生和财政部门要按照《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暂行管理办法》( 财社〔2015〕255 号) 的有关要求,根据本地项目内容和任务量,合理测算各项服务补助或支付标准,按照购买服务机制,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拨付资金,在核定服务任务和补助标准、绩效评价补助的基础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获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可统筹用于经常性支出。

二、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资金列支指导性文件问题

我国对于该资金使用的原则等进行大概性的规定,多种条文规定界限模糊,在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绩效考核时,针对尺度的把握因人而异,甚至很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执行中感到无从下手,造成资金违规支出、按项目比例分摊等问题,尤以职工福利表现最为明显,大大的降低了资金的支出率,也会出现结余过大等现象。

( 二) 会计费核算与专项管理问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中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作为经常性财政拨款实施会计核算,基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角度将基本公共卫生资金,当做是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并明确规定要专账核算等专项管理,而经常性的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是不能进行专户储存的,基层医疗机构以单位基本户的形式存储资金。按照相关规定,基本公共卫生资金不能超出其使用的范围,更不能利用其弥补医疗支出亏损。目前,2011 年印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中基本公共卫生资金核算办法与项目组专项管理模式存在部分冲突之处,时常混淆专项资金管理概念,这为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带来严峻挑战。

( 三) 项目资金支付方式问题

结合《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暂行管理办法》( 财社〔2015〕255 号),依据公共卫生服务常住人口数量、人均经费标准,采取因素法进行详细分配,做好绩效工作的审核任务。在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中,项目资金支付方式还有待改善,尤以绩效考核措施为典型代表,再加上财政资金的补助标准逐年提升,部分地方群众得不到相对应的优质服务,实施有效的监管制约手段显得迫在眉睫。目前,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相关部门利用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别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效益,但如何落实资金管理标准、提高服务绩效,成为当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完善服务项目资金支付体系的关键要务。

三、完善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的对策

( 一) 落实指导性文件

首先国家卫计委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卫生部门的联系,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办法、意见、手册等,细分并明确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的使用内容、范围、原则等,规范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统一性的公共卫生资金资金管理办法,有效的规避当前资金混乱使用或结余过大的问题。

( 二) 注重资金专项管理

从目前医疗卫生机构方面来看,做好公共卫生资金专项管理环节,在国家政府明文规定文件的基础上,以项目支出、耗材支出为关键构成,定时定量检测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预防违规操作现象( 造成结余、亏损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专款专用管理方案,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预算与计划,并做好具体数目核算工作,保障资金支出记录数据的可靠性;立足于财政补贴、项目投资等情况,整合各项公共卫生资金应用资源,设定财政资金支出、卫生支出核算计划,从医疗卫生支出公共卫生支出科衡量标准来考虑实际问题,调整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规定,完善各项公共卫生资金利用机制;基于财政部门稳固保障机制,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科学管理制度,重点考察服务质量、绩效考核等内容,严加审批手续、项目购买管理流程,强化成本补偿、待遇水平、福利保障,激励资金专项管理优质化、科学化发展,有助于服务社会大众。

( 三) 完善项目资金支付体系

在实践工作中,为满足老百姓的生活补助需求,依据国家规范标准,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制定全面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以资金补助、卫生服务为关键性内容,达到惠及百姓的实施目的。从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服务视角来考虑,做好地方财政部门、基层卫生机构联系工作,适当增加经费支出管理弥补措施,通过法律政策规定的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健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体系;倡导竞争考核机制,参考城乡交通状况、服务数量、人口密度相关方面,并统一规定资金补助的标准内容,遵循讲求绩效,量效挂钩原则,构件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制度,避免均衡分配不合理现象;合理有效协调医疗机构公共费用占比情况,以人员支出40%、医疗补贴20%、健康教育10%、耗材支出20%、其他公用10%作为主要经费管理依据,充分发挥财政协调杠杆功能,保障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效益。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预〔2015〕163 号) 内容,结合专业项目分配特点,平均分配基层单位经费支出比例,以确保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这对资金管理项目具有促进作用。

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3

关键词:建设施工;安全生产;危险源;管理

随着多年来油田企业配套的相关工程不断增多,某些高危场所施工难度也不断加大,施工建设中的安全事故也逐渐增多。科学研究表明,造成生产事故的根源在于针对危险源的管控不到位,为了对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必须针对安全生产危险源展开系统性分析[1],这是保证建设施工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从不同角度针对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中的危险源管理展开了一系列分析。

一、施工建设过程中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

首先,安全生产管理体制问题。从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大环境中,目前相当一部分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够健全,安全生产投入、主体责任落实及应急救援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其次,由于施工项目大多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加上自身施工作业种类多样性,各项工作被危险源包围[2]。从施工环境来看,施工作业中露天作业量所占比重大,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露天作业量在施工作业中占总量的70%,很容易会受到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增大施工难度以及危险性,同时施工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施工环境频繁发生变化,施工人员容易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中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增大危险概率。从施工作业特点来看,施工项目工序种类繁多,环境影响因素比较突出,同样大大增加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概率。从施工作业人员来看,作业人员操作复杂程度较高,劳动强度较大,加上人机混合作业,同样很容易会发生机械伤害。

二、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安全危险源管理的意义

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可能对安全生产造成影响的危险源,主要涉及到了由于生产活动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而隐藏的安全风险。这其中主要包括材料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环境与地理地质条件影响等等。由于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源比较多,同时可能会出现的事故也比较多,因此危险源转变成具有一定破坏力的机理也会变得非常复杂,这种情况下利用传统方式及手段针对危险源展开管理,已经不能和当前建设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具体标准相适应。有必要对危险源在风险上进行识别和评估,从而为基础性安全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基础,通过危险源管理可以有效避免伤亡情况的出现。

三、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中的危险源管理

1.危险源识别

危险源是威胁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效辨别危险源可以实现对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从而规避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相关条例及规范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应该从项目的工艺、地理条件、施工程序及施工设备多角度着手,对施工安全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做出更加全面分析和判断,有效识别各类风险,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体来说,施工过程中危险源识别可以细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针对施工材料、运输、组装等进行危险识别,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对其他施工环节造成影响的事故,对这些事故进行识别,同时还要对例如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以及突发事故进行危险识别等等。

2.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有效辨识施工类型及特点以后,应确认安全危险源,针对危险源造成的安全事故进行有效评价,将造成事故的资料收集起来。具体来说,风险评估工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着手:分析存在的危险源因素、危险源可能会出现事故的几率、危险源造成事故以后会产生的影响等,并针对出现事故及风险进行合理评估。通过对危险源事件出现概率以及会造成后果进行整体分析以后,比较安全目标生产数值与事故风险评价结果,观察风险数值是否存在于合理的范畴,如果超出合理的范围,则应及时制定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解决,从最大程度上将危险源风险降低到最低的程度[3]。

3.危险源控制的具体措施

(1)利用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控制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安全技术实现对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控制。首先,可以利用网络安全技术规划处不同施工程序的时间,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材料及相关设备的管理,更好的规避某一时点材料过多问题的出现,有效降低危险源风险。其次,利用安全网络技术手段全面分析技术模型,一旦危险源的危险性超出了范畴,应提前对这些工序做好安全防范及相关工序的调整工作,以提升施工安全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施工安全性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危险源的危险性。第三,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还有助于全面掌控施工技术的应用,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工序做出合理调整,从源头上控制危险源风险,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危险级别,甚至消除危险源的危险系数。(2)利用工艺技术降低危险源危险系数选用合理工艺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危险系数。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按照建筑物的具体构造对工艺进行合理组合,将不同工艺组织到一起,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在施工环节中这一整体可以得到有效衔接,为整体施工带来了便利性和规范性。从施工工艺环节上来看,应利用合理的工艺组合与专业施工队伍相匹配,这样就可以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危险源的危险系数。

四、结语

对于整体工程施工来说,危险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从最大程度上控制风险,从而促进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危险源管理展开了分析和讨论,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施工安全危险源管理提供一些思路和对策,这样也可以为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白睿 单位: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油建公司

参考文献:

[1]姜秀慧,朱渊岳.基于《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的水利水电施工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评价[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10):185-190.

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4

关键词:妇幼;公共卫生经费;应用;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经费管理包含的问题

严格来讲,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经费应为政府机构统一拨发,同时较大一部分经费需要由地方财政单位进行层层下拨。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因此,造成了经费挪用问题,致使相关经费无法按时足额发放。在一些时候,一些单位经费刚刚下发,而一些区域经费早已超额下发,该现象对公共卫生经费的应用造成了负面影响。要想使经费真正实现合理发放,首要一环在于做出合理科学的管理监督。然而由于官官相护,各部门编织形成的关系网,导致非法行为屡禁不止,直接损害的则是老百姓的利益。总体来讲,政府单位下发妇幼公共卫生经费需要遵循严格标准要求。然而,实践操作阶段中,发放经费的流程上,却呈现出账目不清的问题。本应该独立进行核算的费用同他类账目互相混合。当前一些医疗单位仅仅依据有关科目做核算管理,更有甚者将妇幼公共卫生卫生经费项目合并入其他应付款费用之中。这样一来,不但令我国经费管理陷入了一片混乱的格局之中,同时还令资金过于短缺,因而不能做出有效核实,致使公共卫生经费的应用以及财务管理陷入较大的困惑之中。

二、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经费应用与财务管理策略

依据上述分析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经费的应用始终包含一定的不足问题。因此,我们为确保广大妇女儿童享有公共卫生经费上的规范权力,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对策与财务管理规范,方能真正激发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经费应用效益,令其最大化发挥应有价值。

1.发放经费应全面到位

各地地方政府单位在获取到中央财政发放的经费标准后,应严格的依据有关指示进行妇幼公共卫生经费的安排管理。应直接将该笔经费转入到指定账户之中。针对互相挪用经费的非法行为,应给予严厉的惩处,明令禁止。应不惜一切代价禁止不良社会风气的肆意蔓延与传播,预防其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妇幼公共卫生经费能否可以及时快速的发放,会直接影响到其应有的功能以及效果。因此,相关单位只有真正明确如何科学的应用公共卫生费用,方能使它们准确的用于项目中去,发挥应有的价值。

2.加强监督管理,提升执行力

为对妇幼公共卫生经费的使用提供完善的保障,我国应创建起完善周密的监督管理系统,可组建专项监督小组,通过定期抽查检验、实时评估,确保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经费得其所用。通过该管理模式,可充分明确公共卫生经费的具体应用状态。对于每一次的经费开支,则应建立定期公开制度,使百姓人民全面了解经费去向,并吸引大众积极参与到监督管理的行列之中,享有民主参与的权力。在严格监督系统的约束管理之下,定会令妇幼公共卫生经费十年真正有效合理的应用。

3.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应用公共卫生经费的阶段中,对每笔款项进账均应做严格详细的记录。在相应的会计账目登记编辑中,我们不难发现,妇幼公共卫生经费的登记在现实操作阶段中会呈现出一定的不足问题。同时在较大层面上,该类问题致使款项账目无法明确清晰,甚至会造成较多项目冗余混乱处理的问题。款项的应用去向与存入到项目之内均没能做明显清晰的区分,进而导致该转款项目欠缺应有的合理科学规划方向。因此,我国妇幼公共卫生机构与相关管理单位应全面提升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真正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另外,该项工作对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全面履行岗位职责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应使该类工作人员岗位发展变成无关痛痒的职位,只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注重财务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锻炼培养,使他们本着继续为我国财务会计工作谋求更大利益的目标,方能继续前行,激发工作人员核心潜能价值。

4.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妇幼公共卫生经费应用

针对妇幼公共卫生经费的应用与财务管理,我国应制定专项的工作规范,进行严格要求管理,确保公共卫生经费可实现最为有效合理的应用。同时,应不断的提升财务管理控制力度,使妇幼公共卫生经费的具体应用范畴进一步清晰明确。要想令这笔经费用在刀刃上,就必须做好前期的充分调研与科学规划。从现实入手,对于各地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经费的应用以及财务管理状况做全面的分析,把握合理平衡的原则,真正掌握妇幼保健机构具体的公共卫生费用用途,并明确经费应用阶段中包含的不足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应及时制定合理化的工作建议。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设立专人负责,为相关会计人员提供继续学习、不断升华的广泛机遇。一旦财务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发现存在经费应用不合理、出现纰漏与错误的问题,应及时上报,通过赋予他们相应的独立权责,有效预防领导决策层失职渎职行为。

三、结语

总之,为提升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服务管理水平,确保公共卫生经费的合理科学应用,全面提升经费价值,我们只有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做到全面到位的发放经费、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执行力,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规范妇幼公共卫生经费应用,方能真正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创建和谐文明的现代社会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朝君.公共卫生费用,怎么花,怎么管[J].中国卫生,2011,(7):46-47.

[2]刘平安,张昊华.经费投入总额达107.32亿元 社区公卫服务人均经费去年超十元.中国社区医师[J].医学专业,2009(6):14.

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5

关键词:中职院校;以人为本;学生管理;意义;策略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概述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指的是在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以人才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具体体现,其是科学管理的核心,且对现代化教育管理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该理念的核心在于以人为基础与核心,在中职院校学生管理中运用该理念,首先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充分肯定,并且一切管理工作都应围绕学生来开展,需要将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激发出来,让其内在潜能得到有效发挥,进而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完善其人格的目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必须要合理制定出与组织管理实际相切合的管理目标,并且一切组织管理活动均围绕学生来开展,从而实现科学人才的培养。

二、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采取以人为本意义分析

1.实行人性化学生管理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升高,要求人才不但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而且还要求人才具备完善的人格。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往往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无疑与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背道而驰。而在中职院校中应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则能够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在全面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下来有序进行学生管理。在选择管理模式时应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如此一来,才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调动起来,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约束以及发展的意识,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型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自我价值的不断提高。

2.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与现代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符合

当代学生的平等观念与独立意识很强,且具有较强的个性与自尊心。如若仍旧采取强硬的方式来管理学生,则极易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使得学生进个性被抹杀,学习斗志下降,使得学生创造能力受限,这和现代化学生个性特点不相符。这样一来不但加大了对学生的管理难度,而且无法培养出与当代社会需求相符的人才。所以,中职院校应实行人性化的学生管理方式,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增进和学生间的交流,转变以往强硬的管理方式,让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在一个民主、平等与良好的氛围中开展,从而让学生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

三、以人为本的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策略研究

鉴于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采取以人为本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这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策略着手进行。

1.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人性化管理意识

在进行学生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结合社会对人才需求来转变以往陈旧的管理理念,并树立人性化管理意识,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管理知识,从而能够更好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应打造一个人性化的良好环境以供学生成长,并大力推行全新的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不断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知识与综合素养,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找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从而让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取得质的飞跃。

2.建立完善的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制度

在以往的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是由管理人员站在其如何更有效的管理学生的角度上来制定出管理制度的,而学生仅仅是一个被管理的角色,往往容易忽略其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但是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则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学生的需求来制定管理机制与制度的。所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需要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到管理活动当中。不仅如此,通过科学划分管理权限,可以将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激发出来,以达到有效管理学生的目的。总的来说,中职院校所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必须将人性化思想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制定管理体制的工作当中,通过学生听证的方法来有效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最终经过多方商讨后制定出完善的中职选择学生管理制度。

3.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健全的管理体系是保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条件。第一,在院校中构建一个由校领导、部门负责人以及班主任组成的梯形管理组织。并且组建一个由共青团、学生会、班委会共同构成的学生管理网络。由于学生管理需要在全方面管理学生,并且涉及到众多部门,所以应当有效协调起各个部门,并且让各部门通力合作。第二,应当将广大教职工的作用发挥出来,转变以往仅靠班主任管理的方法。只有将管理人员、教师以及职工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并相互协作,才能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第三,需建立起完善的学生评价体制。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从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习成绩、实践能力、组织能力、思想文化修养、集体意识、交际能力等方面内容来多方位着手,鼓励并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与个性发挥。第四,构建严谨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并且应做到宽严相济、奖罚并举。当前,面对中职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的状况,中职院校可实行“三全”管理方法,即全程、全面与全员,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事无巨细均作为学生考核的依据,并量化成为分数,进而让学生养成一个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样不但与现代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符合,而且还能培养出现代化社会需求相符的人才,这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有着极为积极的现实意义。所以,中职院校管理人员应当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进行积极研究,以全面促进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6

关键词:微型企业 财务制度 人力资源 营销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微型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解决并带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吸引了大量的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参与到创业中。但现实情况是微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在3年左右,除了融资难,税收负担重等外界因素,我们还发现以往的理论研究大都忽略了对大学生微型企业管理模式的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微型创业公司在财务、人事、营销三方面的研究为例对大学生微型创业提供建议。

一、合理的财务制度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财务管理是监督、管控各项经济活动的核心,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规划和控制的活动。在大学生微型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由于企业经营者缺乏相关的财务知识,导致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财务监管不严、财务信息失真等现象发生。据此,从以下方面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1.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控制水平。微型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需求,合理定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建立对资金筹集、成本控制、税务申报、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的管理制度,实施全面符合企业实际要求的管理制度,切实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2.建立高效的财务监管体制。构建独立的内部监督审计制度,正确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避免个人主义和专断行为,同时提高团队决策的效率与速度,加强科学规范管理,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

3.开展财务外包降低财务成本,弥补财务人才的不足。综合企业资金、能力等多方面原因的条件下,合理确定财务外包范围,实现信息化对接;选择合适的外包商,签订详细合约(外包范围、期限、价格等)及保密协议;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处理能力,提高财务人员的个人能力与素质,避免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过分对外依赖。

二、高效率的人力资源管理

大学生微型企业规模小、投资少,没有足够的能力提供员工可观的薪酬。因此,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不适用于大学生微型企业的。介于团队思想和微型企业的相似特点,故从高效团队的思想启发探索微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1.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若要满足企业不断的成长和发展,就必须从招聘、培训、薪酬等各个细节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这个管理体制将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而更新发展,而在现阶段最主要的是规范,而非精细。

2.借助团队创业维系核心优秀人才。微型企业在创业初期员工较少,人员流动性较大,各个员工所处的岗位对企业决策、战略方面的影响大,因此就需要培养一个“团结、信任、拼搏”的创业团队。优秀的创业团队将会为团队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提高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3.提升领导者的企业家精神。要想把企业做大,必须要在优秀领导者的带领下,让每位成员有充分的发挥才能的平台,使整个团队发挥最高效的作用。而优秀的企业家应该是集智慧、勇气、责任、以及善于发掘人才等能力与一身的。

4.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激励机制。大学生微型企业初期通常规模会受到限制,对员工的物质奖励有限,提升员工积极性的最优方式是建立基于心理的激励机制。企业可以通过描绘企业发展愿景以及员工个人愿景及发展空间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或让员工入股或期权,以及实行底薪加提成等工资模式,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三、建立“微观营销”模式

“微观营销”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营销词汇,国际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给出的定义是指企业针对某些特定的地点或人物对产品的需求而专门制定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活动。

1.借力服务的差异化,合理定位产品市场。大学生微型企业更适合选择专业化服务,做市场补缺者,避免和大中型企业竞争,也可以通过个性化服务来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即找到整个市场竞争下的“鸡肋”或是遗漏的细分市场。

2.网络营销,利用网络时代的最大特点――信息爆炸,做好电子商务的建设。电子商务能够更加快四准确的获得商业信息,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所以微型企业应巧妙利用网络,打出品牌的同时扩大市场。

3.依据企业具体情况,制定高效的渠道开发策略。协同营销,企业可以选择与自身规模相近的微型企业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营销渠道和产品推广等方面进行合作,以此来突破自身资源的限制。借势营销,微型企业可以借助大企业的规模、品牌等优势积极寻求合作,例如生产配件、“贴牌”生产等。但是,这种营销方式不可长期依赖。

大学生微型企业现在面临着诸多问题,但同时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微型企业是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的就业渠道,减轻了就业压力,提高了大学生的民族素质,培育了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稳定器。

注:本文为重庆工商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马蔻.浅议我国微型企业财务管理.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2]蔡福裕、卞晓慧.浅淡中国现代小微型企业财务监管.中国商贸,2012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