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服务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卫生服务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卫生服务规划

公共卫生服务规划范文1

【关键词】 避孕; 流产; 规范化

Effect of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on Contraceptive Behavior of Female after Standardized Abortion/MA Feng-ling,LI Yan,LIANG Zeng-xia,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6):102-105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on contraceptive behavior of female after standardized abortion.Method:Ni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bortion admitted to our center from October 2012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4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post-abortion care services,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raceptive measures in each period of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The control group was divided into the insist on contraceptive behavior group and did not insist on contraceptive behavior group,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insistence on contraceptive behavior were analyzed.Result:The proportion postoperative immediate implementation rate of contraceptive measures,after different time insist on contraceptive behavior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ontraception; Abortion; Standardiz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South District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Center of Zhongshan City,Zhongshan 528455,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6.029

人工流产是指采用人工或药物的方法终止早期妊娠,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由于人工流产后可能会发生并发症,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且重复的流产会严重危害女性的身体健康,甚至影响到正常生育功能[1]。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Post-abortion care,PAC)是一种标准化的人工流产综合服务项目,对前来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进行集体宣教、个体咨询和分析[2]。因此,为人工流产患者提供优质的PAC对于提高女性避孕率,选择正确、高效的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产率具有重要的意义[3]。笔者对来本中心进行人工流产的450例患者实施PAC服务,观察其对女性避孕行为产生的影响,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8月期间在本中心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9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非意愿妊娠且1年内无妊娠计划。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0例。研究组中,年龄19~32岁,平均(26.51±4.07)岁;婚姻状况:已婚208例,未婚242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01例,高中或中专138例,大学及以上111例;职业:工人及服务员182例,职员及技术人员例161例,学生47例,无业60例;经济收入:

264例,3000~5000元108例,5000~10 000元

57例,>10 000元21例;对照组中,年龄20~34岁,

平均(26.29±4.33)岁;婚姻状况:已婚185例,未婚265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89例,高中或中专143例,大学及以上118例;职业:工人及服务员195例,职员及技术人员156例,学生41例,无业58例;经济收入:

3000~5000元115例,5000~10 000元61例,

>10 000元1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经济收入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研究组实施PAC服务:PAC团队的医师及护士等均熟练掌握避孕节育知识、对PAC流程熟悉并具有优秀咨询技巧。

1.2.1 人工流产手术前的沟通 热情接待患者,为患者填写包括年龄、避孕失败的原因、流产后选择何种避孕措施等内容的咨询表,了解患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存在的困惑,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1];对患者进行科学避孕的健康宣教,也可进行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向患者讲明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虽然有较高的安全性,但短期内多次人工流产仍然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近期内可发生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损伤、感染、月经不调等,避免患者做出人工流产决定是由于一时冲动导致[4],使患者了解流产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为患者讲解避孕知识,帮助患者了解避孕方法的种类及术后立即落实高效避孕方法等,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以避免再次妊娠流产现象的发生[5]。术前患者需保持良好的情绪,可采用听音乐、聊天等方式缓解患者存在的紧张、恐惧等情绪,使患者心态平和[6]。

1.2.2 人工流产手术后的服务及避孕方式的介绍 向患者及家属重复交代人工流产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饮食等注意事项。向患者讲解可采用药物避孕、男用、放置IUD等多种避孕方式,但应注意各种避孕方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指导患者在人工流产后选择正确有效的避孕方式,兼具稳定、安全、长效性[7]。向患者介绍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COC)具有安全、高效、可对月经周期进行调节等优点,如排除宫腔感染、组织残留或子宫穿孔等禁忌证后可立即使用,对于已经生育且近期无生育计划的妇女尤其适用。部分患者对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医务人员可通过生殖器模型及节育器实物对患者进行展示,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避免在性生活中滑脱、破损,部分患者对于其他的高效避孕药均不适用则可将作为一种常规的避孕方法[8]。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干预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段避孕措施落实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在术后避孕措施立即落实、术后3个月坚持避孕行为、术后6个月坚持避孕行为、术后12个月坚持避孕行为方面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术后6个月坚持避孕行为及未坚持避孕行为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将对照组分为坚持避孕行为组及未坚持避孕行为组。坚持避孕行为组患者的年龄与未坚持避孕行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坚持避孕行为组已婚、大学及以上、职员及技术人员、月收入较高的患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未坚持避孕行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人工流产常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性观念和婚育观念的改变,人们的越来越开放,未婚也更趋于常见化,上述原因均促进了人工流产率的上升,且逐年表现出年龄化、重复流产多等趋势[2]。但由于人们缺乏一定的避孕知识,性生活中未采取避孕措施或者虽然采取了避孕措施但避孕失败,导致发生意外妊娠,部分女性还可能会面临流产的危险[9]。人工流产会导致月经失调、子宫穿孔、宫腔粘连等多种并发症,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甚至会导致继发不孕,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5]。因此,必须保证人工流产的安全性,并将流产前、流产后的宣传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

发生的妇女未避孕或避孕失败为非意愿妊娠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防止非意愿妊娠的关键问题为选择正确有效的避孕方法。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实施PAC服务,由于人流患者的年龄、生活背景不同,受到的教育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别,导致患者的理解能力也高低不等,因此,在实施PAC过程中必须制定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内容,医务人员需提高自身水平及专业修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为患者讲解计划生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满足患者的需要。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坚持避孕行为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未婚、受教育程度较低、工人及服务员、学生、无业人员、月收入较低的患者坚持避孕行为较差,应作为避孕教育的重点对象,对该类人群在流产时需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患者获得正规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并掌握避孕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促使其选择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增加流产后避孕措施使用的数量及提高使用质量,有效降低非意愿妊娠发生率,降低重复流产率及高危流产率,使女性的生殖健康得到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吴尚纯,干玎竹,张文.我国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2):76-80.

[2]曹媛媛,吴锡南.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对人流患者心理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8):313-314.

[3]万蕴华,刘丽红,吴洁,等.流产后关爱服务对流产妇女避孕知识和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5):49-50.

[4]邓翠兰.基层计划生育站如何做好人工流产后服务[J].河北医学,2011,17(12):1698-1700.

[5]施静芳.流产后关爱服务对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心理和术后即时避孕的影响[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5,34(1):38-40.

[6]刘云华,周平,郑瑛,等.改进流产后服务模式对育龄妇女情绪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1):35-37.

[7]万金华,刘爱鸿.流产后关爱对女性有效避孕的临床运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146-147.

[8]胡建芳,陆晓媛.流产后关爱服务在人流术后的临床干预效果[J].中外医疗,2014,33(36):145-146.

[9]黄金凤,黎荔,龙茜.流产后关爱对人工流产女性避孕方法选择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9):641-643.

[10]段秀玲,柳怡,颜焰,等.人工流产少女的及避孕现状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12):822-824.

[11]何培芝,张敏,万怡婷,等.人工流产妇女流产和避孕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5):4097-4099.

公共卫生服务规划范文2

一、全力抓好免疫规划整改。

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近年来,一免疫规划工作。疾病预防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县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较为重要的儿童免疫规划工作,2011年的工作中因为一些工作不到位,未能通过省级评审,被列为了全省免疫规划整改县。如何严格按照省、地要求完成整改工作,顺利通过省、地免疫规划复评审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必须全力抓好的重点工作。为此我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严格按照上级有关工作要求制定今年详细的整改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一是卫生部门必须认真总结和研究我县儿童免疫规划中存在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有计划地逐步整改和落实。

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上,二是各乡镇必须充分认识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想办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大辖区内儿童计划免疫的组织领导和宣传动员工作。要将儿童免疫规划与其它农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兼顾。今年对各乡镇的公共卫生目标考核,免疫规划将是重要指标。凡因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导致全县不能如期通过省地免疫规划复评审的乡镇,公共卫生工作目标考核得分一票否决。

进一步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力度,三是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等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依法做好各类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确保我县在雪凝灾害之后不出现大的疫情。

进一步落实儿童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四是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各乡镇要建立协作机制。要通过查验儿童接种证,及时做好未接种儿童的计划免疫补种工作,确保计划免疫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90%以上。同时要认真履行各部门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职责,加强和配合开展对以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伤寒、麻疹等为主的重点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和防治工作。切实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严密监测及应急处置工作。

卫生系统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工作。刚刚过去的特大雪凝灾害抗灾过程中。充分说明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党委、政府的强力领导,又需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卫生部门要抓住当前卫生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营造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浓厚氛围。各乡镇党委政府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要不遗余力抓好落实。一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公共卫生工作政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实施目标考核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提高人员技能、改善服务质量。三是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合作机制,构建城乡公共卫生安全网。四是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协调机构,坚持和完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完善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健全监测预警系统、医疗救治系统和指挥系统,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2.86%参合率稳步上升,今年。但如何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率、进一步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科学合理地完善我县各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和补偿办法、建立简捷高效安全的筹资机制,今年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重中之重的工作。

各乡镇及有关工作部门要深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发动工作,随着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及资金补偿比例的调整。让农民群众充分了解调整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各乡镇党委政府与县卫生局要在乡镇合管办的建设和管理机制上下功夫,认真研究和解决存在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管办分离”工作机制。县合管办要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强化人员培训工作,尽快推进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财务管理上,各级经办机构及医疗机构要主动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及社会各界监督,强化合作医疗资金监管,防范基金风险,保证基金安全。资金支付使用上要公开透明,地给群众一个明白,给干部一个清白。医疗机构的管理上,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监管。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要在推广适宜医用技术,采用安全、有效、价廉药品,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上下功夫。制度创新上,要认真总结评估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以来的经验,科学规范地完善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决杜绝在制度执行上不严肃、随意性大、误导参合群众的做法。

公共卫生服务规划范文3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乡自2009年10月项目正式实施以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在县卫计委和县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公共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我乡2018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乡地处地处南乐县城东北6公里,辖25个行政村,总人口3万余人,现纳入公共卫生健康管理35709人,全乡现有乡卫生院1家,村卫生室25家。乡村两级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全乡。 

    二、组织管理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确立了以王国刚院长为主要责任人的领导小组,下设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和项目技术指导考评领导小组。各项目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落实了责任医师制度,加强了项目领导和组织管理。根据上级文件印发了《谷金楼乡2018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和《谷金楼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等相关文件,并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纳入各村卫生室综合目标考核内容,明确我乡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执行机构,对全乡居民免费提供十四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确定乡卫生院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机构,负责对全乡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监督考核。初步建成了乡、村二级项目管理机构,基本形成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网络。为我乡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 

   (二)搞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为全面了解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上级相关要求,我乡对所有参与到该项工作中的管理者、业务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共计培训600人次,各项目试行机构采取全方位、多层次、滚动式的轮训,让广大村级卫生人员掌握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目标、任务,工作规范和要求,为我乡顺利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更好地为广大居民的健康提供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保项目服务保质保量得到全面落实。 

   (三)加强项目管理,严格绩效考核。一是乡卫生院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成立了项目技术指导组,认真做好对项目工作的综合业务指导,开展了对卫生室不低于每季度1次的技术服务指导;二是建立了乡、村两级督查制度和评估制度。我乡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多次检查指导。乡卫生院每月召开项目工作推进会,实行项目责任制、督查制、追究制,加强了项目落实情况的督查监控。三是建立了资金预拨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资金管理制度。 

    三、资金管理情况  

根据国家、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我乡根据上级规定印发了《谷金楼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实行了严格地考核和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使用效益。建立了和项目工作相匹配的资金考核分配制度,保证村级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所需的各项资金。

四、项目工作执行情况 

    1、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按《实施方案》要求,采取整村推进或以重点人群为主建档等形式,逐步为辖区居民建立了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截止2018年12月底,全乡共建居民健康档案35709份,建档率90%;建立电子档案35709份,电子档案建档率100%。 

    2、健康教育  各项目执行单位根据《方案》制定了健康教育计划,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了宣传咨询活动,在医院门诊大厅和留观室等场所摆放有供病人取阅的宣传资料,利用电视、VCD在医院内公共场所不间断播放了健康教育宣传片。截止2018年12月底,全乡共发放宣传资料14730份,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及咨询活动24余次、参加人数2770人次。 

    3、预防接种  为辖区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卡,积极组织开展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完成百白破疫苗信息1515针次,脊灰疫苗1737人次,甲肝疫苗455针次,卡介苗14针次,A群流脑1012针次,A+C疫苗1106针次,麻风疫苗511针次,麻腮风疫苗519针次,乙肝疫苗695针次,乙脑疫苗874针次。儿童预防接种建证率、建卡率均达到了100%以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覆盖率以村为单位达到了100%;各村卫生室能够认真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全面落实第一类疫苗的免费接种措施,不断加强接种单位的软、硬件建设,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前知情同意制度,切实加强管理,不断改进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稳定保持在90%以上;积极协助疾控机构认真做好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处理,规范开展应急接种工作,有效控制暴发疫情的发生;不断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接种门诊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2018年度完成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针9025次,无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 

    4、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处理  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传染病及时报告率、审核率均达100%,无甲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漏报情况发生,所有传染病均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置。各相关村卫生室配合乡防保站较好地完成了对疟疾病人的现场调查和处置工作,能及时将发现的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乡防保站,并对辖区的肺结核病人进行追踪督导管理。 

    5、孕产妇保健管理  我院孕产妇保健管理日趋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院能做到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早孕建册率明显提高;能严格按孕产妇健康服务规范要求进行管理。2018年度完成人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免费发放叶酸1046瓶。 

    6、0-6岁儿童保健管理   项目质量和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覆盖率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升。我院儿童保健室设置规范,在本年度初把儿童保健体检工作下放各社区及村卫生室,这样使社区及村卫生室能结合计划免疫对儿童进行各阶段体检,提高儿童体检率。2018年度完成3842人次儿童保健管理工作。 

    7、慢性病管理  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筛查,及时为发现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定期开展随访服务工作。截止2018年12月底,已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5060人,其中规范管理人数4915人,规范管理率97.1%;登记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1866人,其中规范管理人数1745人,规范管理率93.5%。 

    8、老年人健康管理  各单位均对在建档过程中发现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登记、体检,建立了健康档案,并进行了健康指导。截止2018年12月底,全乡累计登记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4229人,登记管理率100 %,其中已进行健康体检3044人,健康体检表72%。 

    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在继续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线索排查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随访服务工作,及时为辖区内诊断明确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及时上传到“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截止2018年12月底,全乡累计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65人,现已网络管理165人。 

    10、卫生监督协管  按照服务规范要求,落实了专、兼职人员,明确工作责任,及时做好了相关业务咨询、巡查、信息收集和报告等工作。 

五、社会满意度调查

    社会满意度调查  经满意度调查,社会群众对全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体满意率已达到98%以上,其中满意度较高的项目是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病健康管理,满意度较低的项目是孕产妇健康管理;社会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最好的是梁方村。测评结果表明我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了社会群众的普遍赞同,为我乡下一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推进奠定了群众基础。     

六、项目实施效果

(一)合理分配项目资金,开展项目绩效考核,制定了《谷金楼乡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谷金楼乡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分配计划》、《谷金楼乡对各村卫生室考核方案》等文件,每月对谷金楼乡公共卫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其考核周期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全乡均等化项目年度目标任务总体完成,但项目执行单位开展项目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不均衡,表现在卫生室和同一单位的不同项目之间,在项目工作进度上,有少数村卫生室未能结合本地本村实际,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深入研究,致使工作计划性不强、工作措施落实不力、工作进展不快、服务内容不全、信息报告不实。  

   (三)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多数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体质量在稳步提高,但仍有欠缺和不足,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率和更新率还有待提高,电子档与纸质档同步还有一定的距离;高血压、糖尿病发现率偏低,随访工作开展不够细致,内容填写较为不规范,随访内容不能够准确反映管理人群的真实情况。个别卫生室在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活动中缺少宣传主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缺少照片记录,有些照片记录不实,讲座内容空洞,居民对应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了解不多;个别卫生室门诊日志登记不完整,传染病报告不及时;免疫规划接种率需进一步提高。

(四)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从事基本公共卫生人员对公共卫生项目内容理解不透,未能按服务规范进行规范操作,对村级培训不够全面、细致,致使村医对公共卫生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及规范要求掌握不准。

   (五)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识有待提高   多数卫生室通过健康讲座、健康咨询、更新宣传栏等形式只是对某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宣传,而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政策宣传得较少,很多村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了解较少、理解不透。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组织管理,夯实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工作机制,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目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切实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程,确保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扎实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电子档案、重点人群筛查与随访服务等基础性工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队伍能力建设,合理人员配置,优化人员结构,建立完善基本公共卫生团队服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卫生室的网底作用。认真做好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打造公共卫生服务全员化,全面提升公共卫生人员综合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引导村医转变重医轻防的思想观点,提高村医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主动性。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参与  进一步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宣传力度,从不同层面多形式持续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宣传活动,对辖区居民重点进行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免费政策等宣传,以争取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落实  加强对各村卫生室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基本公共卫生各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重视并经常性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社会满意度调查活动,广泛收集社会意见,认真疏理整改落实,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树立良好卫生形象,提高社会群众满意度。 

  

公共卫生服务规划范文4

一、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目标

1、指导思想:以xx大和即将召开的xx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卫生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卫生协调发展,提升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增强人民群众健康素质。

2、工作思路: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基药、一费制和绩效工资制”成果;提升群众医疗保障水平,抓好卫生惠民利民工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稳步推进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提高正确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为群众提供安全、高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3、工作目标:实现全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重大传染病疫情零发生;医疗保障实现无缝覆盖面,保障水平全市;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资源配置合理,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公共卫生城乡实现均等化;完成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

二、具体工作

(一)以公共卫生为中心,加强重大疫病防控

推进11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达100%,在注重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严格执行公共卫生考核实施细则,实现全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重大传染病疫情零发生,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发展。

1、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健全卫生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急实战能力;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中的责任;确保依法规范、科学有序、快速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加强重大疫病控制。严格执行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加强预警预测工作,认真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强化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建设,防范手足口病、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做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防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落实扩大免疫规划政策,搞好疾病预防与控制,认真实施免疫规划,计免相关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杜绝接种事故发生;继续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抓好结核病人的诊治与归口管理;认真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开展免费咨询检测和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遏制艾滋病扩散;做好碘缺乏病等重点地方病的监测,普及健康知识,加强慢性非传染病防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另文下达 )。

公共卫生服务规划范文5

【关键词】护理;公共卫生服务;课程

人才培养是护理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基本点实际出发,培养适合我国卫生服务需求的护理人员成为护理教育者研究的重点。为基层护理服务提供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必须加大当今护理教育的改革,完善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通过对护理专业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培养具有较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基层护理人才。目前高专护理专业公共卫生课程设置在第四学期,课程为《社区护理》和《营养与膳食》。公共卫生课程显得薄弱,比重小、内容局限、教学资源少及教学方法单一等,没有形成适合护理专业的公共卫生课程体系,使护理人才在临床实践中缺少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为主、大卫生、群体的理念,缺少对医学统计和流行病学基本方法的了解,导致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以及国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项目研究对2014级高专护理专业公共卫生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第二学期增设《预防与保健》、《医学统计学》;第四学期增设《流行病学》;加强实践教学和社区实践基地建设。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在校期间系统掌握公共卫生服务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实践性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某高职高专院校2014级高专护理专业学生178人为调查对象。在第二学期增设《预防与保健》、《医学统计学》两门公共卫生服务类课程(以下简称“两门课程”),两门课程均使用人民军医出版社于2012年1月出版的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课程结束后采用自制《高专护理专业<预防与保健>、<医学统计方法>课程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在同一时间进行,10分钟内完成,统一发放、回收,共发出问卷84份,回收84份,有效回收率100%。数据经整理录入核对后,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对两门课程的认知和态度的、为考试而学习两门课的、将来不想从事预防保健类工作的占多数(均>59.5%)。在正面负面答案的选择率差异性比较中,学生选择有必要开设两门课程的多于选择没有必要的(P<0.01);将来不想从事预防保健类工作的多于想从事的(P<0.01)。2.2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对两门课程教学情况的评价表2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对两门课程教学评价的答案选择差异性分析表2显示:学生认为两门课程教材难度合适的、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习理论知识有帮助的占多数(均>66.7%)。在正面负面答案的选择率差异性比较中,认为两课程教材难度合适的多于认为难度不合适的(P<0.01),案例分析教学法、一课一实践的方法对学习理论知识有帮助的多于没有帮助的(P<0.01)。2.3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对公共卫生类课程教学认同和实际学习效果表3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对公共卫生类课程教学认同和实际学习效表3显示:学生认为学院对公共卫生课程重视的、公共卫生课程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学习公共卫生课程后希望参加实践活动的、学习《医学统计方法》后能独立完成统计分析的占多数(均>52.4%)。在正面负面答案的选择率差异性比较中,认为学院对公共卫生课程重视的多于认为不重视的(P<0.05);学习公共卫生课程后希望能参加实践的多于不希望的(P<0.01)。

3.结论

3.1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对两门课程的认知态度分析显示为考试而学、将来不想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的学生占多数(1)学生对国家方针政策不了解,需要带领学生学习相关文件。2012年国务院下发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同时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2)学生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不清楚,对公共卫生服务人才的需求量不知道,需要解释、说明。目前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不足、人员匮乏,为满足社区、农村地区对医学人才的需要,加强医学教育与卫生需要结合,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培养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1]迫在眉睫。

3.2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对两门课程教学评价分析显示教材选择适宜,学生对理论课学习与实验实训课结合比较认同(1)加强公共卫生类课程建设,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避免追求“高”、“广”、“深”但不切实际的选材理念,为公共卫生类课程选择适合且适用的教材,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2)学生对案例教学法、一课一实践的教学方法比较认可。因为实训课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帮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体验公共卫生课程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思维能力及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公共卫生课程教学认同和学习效果分析显示学院能重视公共卫生课程的安排,希望学习公共卫生课程后参加实践活动(1)领导重视、支持公共卫生课程的改革,从人力、物力、精力上增加投入。引进专家讲课、开设讲座,拓展公共卫生服务学习内容。制定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形成一整套教学改革方案,并给予实施,能帮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和水平。(2)满足学生学习公共卫生课程后参加实践的要求,要研讨教学手段,增加实践课教学内容。除在校期间增加实训课教学外,需创立多点见习、实习的途径,利用学生课余、周末、假日时间,安排他们去学院附近的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进行公共卫生服务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公共卫生类课程的实用性、成就感,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参考文献】

公共卫生服务规划范文6

一、督导内容

1.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组织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落实情况。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项目任务的分解落实情况,项目计划执行进展情况。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质量及工作真实性核实。

4.十一大类服务基本服务项目任务落实情况以及具体操作人员是否熟练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和工作要求。

5.村卫生站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以及完成质量(每乡镇抽查2-3个村卫生站)。

6.乡村医生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经费兑现情况。

二、督导方法

1.听取汇报: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困难;下一步工作计划。

2.查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是否按要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否按要求开展慢病管理、老年人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普通居民档案和专病档案存放管理是否科学、规范;免疫规划疫苗保障供应、安全接种及时效性;传染病报告管理的准确和及时情况、兑现乡村医生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经费发放情况等级。

3.现场调查:上户核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走访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的满意情况。

4.向被督导单位及有关人员反馈检查结果和建议。

三、督导时间

1.10月—11月份开展年终考核和年初工作督导;

2.2月—3月份对公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

3.5月—6月份对公卫工作整改情况进行督导;

4.8月—9月份对全年公卫工作开展情况和迎检准备工作进行督导。

四、检查组成员

督导检查由县公卫指导中心具体实施,县卫生局领导带队,卫生局相关股室、县卫监大队、县疾控中心、县保健院、抽调部分乡镇卫生院公卫人员等组成专项督导检查组。

五、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