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研发展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科研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科研发展规划

医院科研发展规划范文1

产学研合作的特色与优势

产学研一体化思路明确

河南科技大学组建合并后,学校明确提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目前学校领导和科技人员都非常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在《河南科技大学2003~2010年科技发展规划》中,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方面都强调了产学研合作问题,同时学校制定了《河南科技大学横向科研工作管理办法》、《河南科技大学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河南科技大学专利管理办法》、《河南科技大学保护知识产权规定》以及《河南科技大学产业管理暂行规定》等政策,大大提高了全校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目前,学校已与河南省内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既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又解决了教学、科研基地问题,实现了学校与地方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工科特色和优势明显

河南科技大学是河南省内最早建立的工科大学之一,工科特色和优势明显。36个省级重点学科中的28个为工学。锥齿轮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轴承设计与摩擦学、新型功能材料、车辆设计与内燃机技术、数控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科研创新平台高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平台建设,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建设各层次的科研基地。如“摩擦学与材料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等研究基地以及“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和“电工电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齿轮教育培训中心”、“中国轴承陈列馆”、“河南省机械工业CAD培训中心”、“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等国家及省级教学培训基地学校还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的院士实验室。在洛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又建立了10个洛阳市重点实验室和5个洛阳市工程技术中心。以上这些成为学校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平台。

产学研合作主要做法与成效

本世纪初,省委、省政府把洛阳确定为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学校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使学校成为先进制造业理念的策源地,学校在科研开发、成果推广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积极参与洛阳先进制造基地建设,为地方经济和发展服务。

联合攻关,提高承担高水平科研课题的能力

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联合攻关,是当代科技创新的两大趋势,只有通过多学科合作,产学研合作,才能尽快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洛阳有一大批高水平研究院所,这些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学校加强与研究院所的联合与合作,可实现学校和研究院所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同时,洛阳有多家国内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加强与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合作,通过与企业共建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协助企业解决难题,争取企业对学校更多地支持,实现技术创新力量的合理配置。目前学校主要借助于政府搭桥,与企业和研究院所共同唱戏,实现双赢。洛阳市政府、涧西区政府多次举行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搭桥活动,浙江新昌县政府每年都要来学校进行项目对接和人才招聘洽谈会。通过政府“引线”,改善了过去主要由教师出面,以“小团队”出击的科研格局,大大提高了项目合作的针对性和成功率,科研力量进一步整合,承担高水平科研课题的能力大大加强。近两年,学校签订横向合同300余项,合作范围涉及机械、电子、冶金、石化、材料、生物工程、医疗、农业、畜牧等多个生产领域。

通过产学研合作,学校获得了许多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如与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合作的国家“863”项目“多元微合金化高性能CuNiSi系引线框架带材的研究与开发”,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的国家“973”计划“苛刻环境下抗磨材料的基础研究”,与中信重型机械公司合作的国家“863”项目“基于虚拟设计制造技术的大型矿井提升装备开发”,与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国家“十五”计划“轴承组件动态性能分析及试验”,与国家小麦种子工程中心合作的国家“十五”计划“旱作物小麦夏玉米节水抗灾培肥一体化技术集成与示范”,与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国家“863”项目“电子用浮法超薄玻璃生产的智能技术及装备研发”等等。

多种形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和形式积极推进成果转化,一是合作研究或技术转让,学校主要搞研究和前期技术开发,产业化由企业完成二是校企结合转化,学校向企业提供科研成果的同时,与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或合办科技型企业三是校办科技产业,学校分流部分科技人员,直接进行产业化开发并组织生产经营;四是校办科技产业与社会上企业结合,学校进行关键技术和杨心产品开发,向社会辐射,带动一批企业开拓新的产业增长点或提高产品质量。

学校“逆向工程与数字化设计”科研团队利用CAD/CAE/CAM技术,在一拖集团有限公司首次进行了系列“轮式拖拉机和重型卡车”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极大地提高了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仅70马力一个品种就达到月产2500台,年增产值17.5亿元。学校最新研发的“液压机械双功率流差速转向装置”实现了原地动力转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拖拉机履带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该产品在东方红1302R橡胶履带拖拉机上装机使用,新增产值6亿元。

学校20世纪70年代参与开发的我国第一代401型背负式谷物联合收割机,为我国背负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普及奠定了技术基础。目前新型背负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在十几个厂

家生产,年创利税近亿元。

学校与中铁隧道集团公司、中铁十八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长大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项目成果使我国隧道施工技术实现了第四次跨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学校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铸渗表面合金化导卫板”项目已转让9家单位,生产的复合金属导卫板占全国市场的60%,累计产值超10亿元。“半连续铸造高钒复合轧辊”寿命是现用冷轧辊的6倍,目前已占国内30%的市场份额。

学校与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合作,攻克了“钢铁磷引线框架铜带”制造的关键技术,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引线框架铜合金的综合技术水平,为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铜合金市场占有率达到35%以上,改变了我国该类产品全部依靠进口的局面,降低了我国电子行业的制造成本。

“甘薯脱毒快繁及产业化开发研究”项目,建立了以学校为技术支撑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推动了脱毒甘薯在洛阳、三门峡、南阳、焦作、平顶山等地市的推广应用,年推广面积4。万亩以上,平均增产幅度达到78.5%,最高增产幅度达269%。

以产学研为载体,全方位服务社会

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利用人才、智力优势充分发挥为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库”作用,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

学校参与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积极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参与《洛阳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洛阳市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洛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洛阳市骨干财源“十一五”规划》、《洛阳市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洛阳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洛阳市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规划》等规划的制定,为地方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承担的“新时期河南省扶贫战略模式研究”、“洛阳市制造业信息化推进模型与实施研究”、“洛阳偃师城市一体化规划研究”等课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咨询;主持完成的“洛阳市钢制办公家具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已经被市政府采用并实施三年,巩固了洛阳钢制办公家具产业在全国销量第一的地位。

同时,学校面向企业、医疗、农村的生产第一线开展广泛的专业技术服务活动。学校作为省市牡丹研究项目的首席单位,承担的牡丹花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加快了产业化进程,使“甲天下”的牡丹为洛阳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校与龙门石窟研究院联合成立了“数字化文物保护中心”,对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进行了数字化保护。学校的司法鉴定中心已开始在法医病理、法医中毒鉴定等方面为社会提供司法鉴定服务,目前已累计开展全国各类司法鉴定3000余例,鉴定的典型案例曾被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大河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学校的“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三年来共培训各类技术人员4200余名,为河南省制造业向信息化迈进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一附属医院面向豫西地区免费培训乡村医生,并坚持向偏远山区、重病区、社区派出义务医疗队,完成了国家援外医疗任务。学校每年都承担有近20项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农学类专业的教师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每年都要举办各类培训班50余场,培训农民都在1万人以上。

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02年以来学校已把“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作为制订培养方案的重要指导思想,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统筹规划。学校利用与科研院所、厂矿企业长期合作的优势,引导学生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选题长期坚持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科技人员作为教学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仅2007年就外聘教师272人;学校与合作单位一起组织实施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并共同进行考核、记录学分以上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近年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生产实际和科研项目的比例逐年提高。2007届毕业生毕业设计题目中,有93.93%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学校连续多年被、教育部、等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在全国及河南省“挑战杯”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中,被评为全国、河南省优秀组织单位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总成绩排名全国高校第59名;在近三年国家级学术科技类竞赛(含省级赛区)活动中,学校学生共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120项。

医院科研发展规划范文2

1.1新技术有助于药物研发

传统慢性病新药临床研究时间长、费用高、风险大。基于转化医学模式的“多向药理学”(polyphar-macology)与“网络生物学”(networkbiology)等新理论、新技术,为疾病成因通路上的低丰度、瞬时、弱亲和力的节点靶标(nodalproteins)的富集与同步化研究及其功能确证,提供了极大的可能。个体化预防、诊断、治疗方案的医疗模式,成为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发展的方向,有助于针对性地探索药物疗效判断、疾病疗效评估、康复预后展望的分子标志物,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由于强调临床工作者参与新药研发,临床实验成功率提高,研发成本降低,研发周期缩短,个体化治疗将催生新兴产业。

1.2干细胞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干细胞技术是再生医学的核心。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可以应用于临床,形成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或“药物”。从事干细胞研究的国家,已批复一批具有特定适应证的干细胞产品用于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干细胞涉及人类胚胎等敏感问题,其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等尚未获得确证。人体组织细胞来源渠道的合理、合法,以及生殖技术领域直接面临的道德与伦理冲击,使之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探索。

1.3疾病相关基因分子研究及临床应用

通过生物标志物测定判断机体生物学状态或疾病进程,有助于疾病的鉴别、早期诊断及预防,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以及不良反应监控。在疾病的预测、诊断与治疗评估、个体化治疗方面具有广泛前景。但临床方案的监管审批、起始场所、志愿者募集、临床数据库建立与维护等相关分子基因领域的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准入管理,需要科研伦理介入评估。现阶段,强调上述三方面的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医学转化,已经积累了30年的基础和临床探索,将直接改善医疗和促进健康,更具竞争力和现实意义。随着移动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医学直面个性化、跨地域的大数据最优化方案,新技术的更新促使制药企业不断随之进步。

2转化医学直面诊疗健康服务

中国医学卫生事业在过去30年改革开放中,提升了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夯实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卫生科技管理中的现代医学理念,为科技型新创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原动力。综观国际转化医学发展的热点,我国整体实力并未处于劣势,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生命科学界,直面历史契机,通过各层面的整合、协调与管理,完全可以创新“中国模式”。

2.1政府直接主导健康卫生事业

诺贝尔奖得主诺斯教授指出“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具有相似性,同样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泉;技术设定了经济发展可能达到高度的上限,但它实际上能达到多少,则由制度决定;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必须与政府创造良好创新环境和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制度相结合”。此说与我国创新型国家学说不谋而合。政府主导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统一管理基础研究,参与投资大、风险大、跨学科、综合性技术及公共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和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对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给予税收优惠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建立了60个转化研究中心以及国立转化医学推进中心(NationalCenterforAdvancingTranslationalSciences,NCATS),投入制药公司既没意愿,也无资源实施的临床研究工作,促使潜在商业项目走出象牙塔,实现产业化。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科技产业强调市场调节,在“市场失灵”关口及时补位,依托强有力的经济与科技法律、法规,培育科技进步的大环境。与过去在文化体育上的国家投入体制相比,政府在现今涉及健康民生的生物医学变革中应担当重任。政府作为总体规划者从国家层面组织专家设计、论证发展蓝图,确立近、中、长期发展规划,对重大疾病和医学科研项目,制订战略并成立协调部门,提供发展资助基金,如国家与地方自然科学基金、产学研专项研究基金、成果转化奖励计划和各级科技发展基金等。通过财政专项预算,加大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矫正引导“市场失灵”。转化医学内涵跨度大,政府要承担卫生战略规划中的“托底”功能。我国科技发展资源的实质投入,与目前公众对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出期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实质是科研成果转化链上存在管理缺陷和环节缺失。国外职业专利买家因此乘虚而入,热衷于购买国内“点子”而非已形成的专利。笔者认为,转化医学的关键应是“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重构”,由卫生行政部门、医学高等校院所、医院的管理者和生物医药产业经营者提供“黏合剂”和“油”。比如,研究资金要长期投入,不仅鼓励争取纵向、横向科研经费和单位自筹资金,也鼓励专业技术服务收益、技术转让收益、专利收益以及社会捐款等全方位集合资金、人力和设备的日常运营。多部门、多学科的交叉合作中,引领创新思想碰撞是关键。政府设立转化医学人才培训中心、建立人员流动机制、组建联合科技攻关团队、指导高校博士培养体系改革、促进专科人才过渡到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重要手段。我国科研人员信息辅助管理系统和信用评估动态跟踪系统,保存了历年科研经历和诚信档案,据此选择专家可有效降低风险成本。通过科研成果转化配套优惠财税政策,疏导有利临床科研的医患关系,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在“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思路中协调主观能动性和执行力,强调团队协同力。由此建立的学科梯队在人员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上配备合理,提供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和学科技术骨干参加继续教育的学术自由和创新空间,将个人学术兴趣向学科建设方向引导。鼓励学科带头人以战略科学家为奋斗目标,拓宽学术视野,把握学科前沿,始终走在发展前端。政府作为转化医学环境的构建者,要协调利益、化解矛盾,修正“大包大揽”的治理方式。调动社会组织、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如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志愿者组织、慈善基金及科技中介机构协助政令执行、弥补政府管理缺位,发挥实际操作作用。政府除了立法与规划,同时也是转化医学规范的监督者,营造有利投资的法治和人文环境,维护医学信息标准及汇集,保障数据信息的对接共享和国际认可,在国际合作项目中掌握规则和话语权,增强全球科研竞争力。以国际学术交流为契机,借力他山之石,在消化吸收新技术、新理论中实现二次创新。依托国际知名同行组成的学术评审委员会,使人才、项目及成果的评议具备国际水准。

2.2学科管理面临现实挑战

由于交叉学科众多,转化医学研究机构需翻越传统壁垒。“孵化器”形式有利人员、技术、方法、信息、设备、管理的整合。《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强调“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体制,即围绕产业链系统部署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大学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整合、开放和共享各类科技资源,设立区域共性技术创新平台、试验平台、面向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集成平台等,面向社会开放运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精尖仪器设备为生命科学研究节约了时间和精力,政府统一购置高端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信息库(包括大样本病例收集、随访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学科间、医院与合作单位间的专业科研网络及其信息技术,加速研究渗透和深度应用,催化智能、融合和普适为特征的新一轮变革。上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不仅有利遵守国家规范性标准,也有益于扶持民营、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担当公益性的专业孵化器角色,据此培育和聚集研发与管理人才,又能提供自主创新成果及专业性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技术咨询,循环往复,促进市场和科研的结合,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及时调整传统学科建设中的象牙塔情结,在学科管理中融合国家行业标准制订、规划指南,体现时效性和灵活性,开阔思路,催生创新增长点、新理念和新设想,学科大类、一级学科及二级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引进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助推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参考美国NIH对转化医学研究T1、T2和T3阶段的划分,科研战略措施与自身资源紧密结合,深入研发全新或改良医疗产品、开展循证研究获得最佳诊疗方案,促进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3个不同阶段,集中多方优势,针对特定疾病,开展项目攻关。学科发展定位布局超前,建设目标细化,即阶段任务和实施计划体现系统性、综合性、开放性及可操作性,保障学科建设目标顺利达成。在此过程中,创新文化、诚信环境、尊重知识、宽容失败都是不可忽视的文化内涵。将基本绩效管理与时代要求和国际水平对接,为个人、团队设立清晰的工作标杆作为激励,在医院科技发展的战略性变迁中,实现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成就感。横向上可衔接高校、研究院所、医院、社区医疗中心、科技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社会学术团体,与产业、企业和科技中介等合作共建的责、权、利共同体,建立长效、互信、互助机制。纵向上从基因、分子、细胞、动物水平,再到药物临床试验Ⅰ~Ⅳ期,直至延续临床循证研究、社区推广和政策咨询研究等。作为庞大的系统工程,转化医学研究对海量医学信息数据的“破译”、对规模化生物样本库的“活用”,获得外部优势资源并融合利用,发挥嵌合体的作用。打通基础医学、临床应用和公共卫生的固有屏障,由此形成创新研发的良性循环,提高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例如,根据死因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等基础工作,梳理出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及高疾病负担的民众健康问题,结合国民经济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和风险基准评估,做出转化医学研究规划等。“十一五”期间启动的传染病防治重大科技专项和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就是典型的转化医学规划案例。

3伦理调适护航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研究以人为对象,带有实验性和不确定性,不可避免地对人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伤害和潜在危险。过去半个世纪,由于缺乏对此问题的客观认识,干扰了技术发展的临床应用,或者干脆中断了技术的研发,在人工授精和优生优育技术发展中尤为突出,宗教与社会等形而上的因素,影响了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对生命、人权、人本的敬畏是社会文明法则与国家政治伦理的体现,1974年贝尔蒙报告(BelmontReport)确立了进行人体实验的科研基本伦理原则———尊重个人、善行及公平等。报告阐述了科研和行医的区别,强调当科研是用来评价一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时,科研和行医是并存的,但该行为须以保护受试的人体对象而接受评审。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ouncilfor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ofMedicalSciences,CIOMS)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联合修订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规范了各国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政策,根据各地情况应用伦理标准并确立和完善伦理审查机制,这一指南成为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在第18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被采用修订,当科学的利益与人的利益产生矛盾时,要以人的利益居先,其主要包括“知情同意”及“有利无伤”两项原则。2000年,中国卫生部成立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依据《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和《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负责重大医学伦理问题的咨询和审查,但这些法规仍存在操作上的不完善。以风行一时的干细胞研究为例,我国只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与《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且比较宽泛,并没有规定从事干细胞研究的机构需要进行审批获得许可证,也没有规定相关人员所需具备的资质,更没有要求从事干细胞研究的机构,对胚胎来源、干细胞株系建立、克隆胚胎或杂合体和嵌合体如何形成和毁掉等细节进行备案,缺乏有效管理。

我国成体干细胞临床试用超越临床试验阶段,出现了一系列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卫生部2009年颁发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干细胞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规范,也有待细化,其原则是基础研究要宽松,临床试验要规范,医疗准入要严格。当前,医学伦理监管不善主要表现在伦理审查质量参差不齐,难以真正实现对研究项目的约束,医学研究者对生命伦理学不伤害原则的了解,正确率为78.33%;对生命伦理学基本范畴的审慎认识,正确率只有61.67%;在生命伦理的基本权利选择中,选择医生权利的占到51.67%,大大超过选择患者权利的41.67%。研究对象从了解知情同意书内容到签署知情同意书用时不足1日,难以深思熟虑。由于自身认识不足,目前我国医学伦理的进步,部分来自外界倒逼,如投递论文因缺少伦理审查程序,而遭遇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质疑和拒绝。生命科技回答能够做什么,伦理维护解决可以做什么。除了医学界通常思考的医生与患者、研究者与志愿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快速发展的技术进步为生命科学提出了科学伦理的要求。学者对科研方向和研究项目的选择,符合当下伦理或者违背社会伦理,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例如,克隆技术带来了疾病相关基因的细胞研究模型和实验动物模型,受益良多。但是现阶段没有国家政府与主流组织公开支持人体克隆。尽管无数的科幻小说和电影特技已经不断演示冲击大众传统认知的新技术,但在影响到每个个体的产业化决策中,如转基因粮食,社会共识同样面临最大的科学伦理障碍,而不是技术障碍。

4结语

医院科研发展规划范文3

关键词:科研管理;精益管理;医院发展;实践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学研究快速发展,科研经费逐年提高,科研立项呈瀑布式增长,因此,如何快速提升医院的科研管理水平,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命题。目前,大多数医院中从事科研管理的工作者一般来自以下两类人员:①具备科研能力和科研经验的研究人员,转行做科研管理,即“学而优则管”。他们的优势是对于科研相关流程十分熟悉,在科研管理中容易与科研人员沟通,利用自身优势快速提升相关学科的科研水平。但相应的,由于能者多劳,这类科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精力容易被分散,对于管理领域的先进理念往往体会不深。②具有管理学背景,并未从事过具体的科研工作,甚至无相关医学背景,凭借管理经验和相对较强的管理能力,来进行科研管理,即“外行领导内行”。他们的优势是尊重制度,严格按程序管理。但缺乏变通,由于对具体科研工作的理解有限,管理容易流于形式,增加科研人员的额外工作,难以把握科研发展的关键机遇。客观的说,目前多数医院的科研产出和成果转化根本无法匹配科研的相关投入与发展,为什么只见盖大楼,不见出大师?为什么只见投入,不见收入?为什么临床大夫总是抱怨科研工作繁重?医院的科研管理应做哪些调整来与我们不断发展的学术水平相匹配?我们无法苛求每一位科研管理工作者都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只能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来不断提升医院的科研管理水平。“精益管理”是源自于制造业的一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模式,“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非常适合医院系统的科研管理工作。

1精益管理的定义

精益管理源自于精益生产,是衍生于“丰田生产系统(ToyotaProductionSystem,TPS)”的一种管理哲学。二次世界大战后,丰田公司大力发展和应用TPS系统一跃成为汽车业巨头。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詹姆斯•沃麦克等将TPS系统总结为“精益生产”,并开始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大量实践证实,“精益生产”能够降低成本和浪费,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1]。随后,“精益生产”理论又被延伸至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变为“精益管理”,其核心都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浪费并提高产出。“精”即为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尽可能的降低成本;“益”即为多产出效益,最大化创造价值,最终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精益管理,要树立“精益思想”,如消除浪费、创造价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确定“精益目标”,如生产过程中的零差错、零浪费、零事故;掌握“精益原理和原则”,实现向优化管理程序要效益,向个性化服务要效益,向细节管理要效益,向沟通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益;建立“精益组织”,即扁平化的管理结构,而非多层的管理结构;采用“精益技术”,如标准化的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在医院科研管理中引入精益管理模式,对医院科研管理水平提升,实现医院科研工作的高效管理有重要意义。

2精益管理用于医院科研管理的优势

2.1精益管理带来创新

科研的灵魂是创新。而创新是一种切实的、有目的的价值创造过程。在一般性的创新活动中,需要经历三个阶段:①第一个阶段称为“感知”。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需求。对于任何一个科研工作来说,这个阶段就是选择一个好的命题/假说。②第二个阶段称为“创造”。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对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所提出的命题/假说,进行解构、思考并产生大量的方案。这一阶段也是我们的科研工作者投入最大精力的部分,需要调动大量的资源,进行无止境的探索,不断对自我的否定和提升,最终选择最好的方案解决命题或验证假说。③第三个阶段称为“价值捕获”,这一阶段也是创新活动达到的最终目的,比如科研成果的、专利的获取,成果的转化、市场化等。这一阶段不可轻视,如果不能实现有效的价值捕获,那么这一轮创新不能完成,甚至可能被评估为不成功的创新。分析“创新”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精益管理在科研管理的每个阶段都可以发挥促进作用。在“感知”阶段,精益管理就是要主动审视当前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总思路,及各个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关键/瓶颈问题,增加科研成果转化及应用前景对立项评估的权重。从国家层面讲,精益管理能够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优中选优,从而避免盲目上新项目,避免“大而空”和“小而偏”。从立项角度来讲,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精益理念下,又能最大化避免立项不透明。只有加强多方的评估和论证,才能够增加科研立项的可行性,保证有限的科技投入用在刀刃上,减少科研经费的浪费。在“创造阶段”,精益管理要求科研管理既要尽可能地为科技人员创造宽松的环境。又要熟知科研工作需要借用和调动的资源,为科技人员组织和协调相关资源,但又不过多干涉和影响具体的“实施方案”。当研究项目遇到困难或者偏离方向时,管理工作人员要及时知晓,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支持,对于经过评估已经没有意义继续下去的科研项目,及时终止以降低损失。这样真正去实现有“管”有“理”。在“价值捕获”阶段,精益管理要求科研管理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最大程度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转化。要求管理人员在熟悉项目的基础上,对项目成果有最客观的评估和最准确的认知,进而才能指导研究人员将成果的价值最大化,如推荐报奖、临床推广或联系转化等。这对医院的科研水平提升,对研究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对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都将大有裨益。

2.2精益管理带来效率

效率的低下,其本质是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在粗放、随意的管理体系中,由于缺乏对科研项目的精确把握,容易出现管理流程繁冗、节奏失控、管理条目反复等情况,导致科研工作效率低下及临床资源的浪费。具体表现为:重要的工作重复做,重要的信息被丢失;不重要的工作和事务性工作消耗了大量精力;无论是管理工作者还是科技工作者,都长期处于疲于应付的工作状态,事倍功半。精益管理,就是要对科研工作具有全面、细致、准确的把握,把科研工作进行整体布局,对不同项目的立项、进度、预算、人力资源分配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安排,最大程度解放科研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整体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对许多传统行业都进行了颠覆和再发展,这就是“互联网+”的概念,其核心是“大数据”。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也要有“互联网思维”,要建立和使用相关的“大数据”,如临床生物样本库。在大数据平台的支持下,医院的研究人员能够更加精准地确定优势病种,把巨大的临床资源向科研资源转化,使优势病种的研究能够形成体系和传承,不断积累,更加有利于优势病种所在学科和专科的良性发展。这样,可以将现有科研资源进行最优化的调配和使用,激励科技人员发挥更大的积极性,最终建立起精益管理的高效科研管理体制。

2.3精益管理促进科研产出

管理是一种生产关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科研的管理工作,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将“精益管理”的理念引入科研管理,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对于医院的科研工作来说,应该首先明确自身的科研优势,明确医院科研发展的方向。这个方向要和医学发展主流方向和医院的医疗工作实际需求相结合,不能曲高和寡,脱离实际需求;也不能闭门造车,与其他同类医院的发展方向脱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研管理工作者要对医院的科研工作制定好发展路线图,做好顶层设计,然后相应的制订出近期—中期—长期的发展规划。在做好的“顶层设计”之后,具体的科研管理工作就都要围绕着规划来布局和进行资源分配。以精益管理的理念来看,应该集中优势资源来扶持进入规划的平台、科室、团队、人才,探索符合医院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但对于重复性的、类似的项目,也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进行甄选和合并。当科研成果出来之后,由于“顶层设计”已经做好,那么就要毫不犹豫、不遗余力的推动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医院为其提供必要支持。在这一环节,“精益管理”要求科研管理工作者不断优化成果转化程序、制定推动成果转化和推广方案,积累成果转化的资源和渠道,缩短成果转化的周期。因此,“精益管理”能够不断优化科研工作中的生产关系,也就能够不断促进科研的产出。

3精益管理在医院科研管理中的实践

3.1“精益管理”管理的范围

“精益管理”是一种理念,在具体工作中要贯穿整个科研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医院的科研规划和策略,科研制度的制定和优化,科研平台的建设,科研项目的申报及评估,科研周期和节点的控制,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执行,科研项目的验收,科研成果的转化,科研人员的培养与激励等。按照“精益管理”思维,管理者要对科研工作有足够深的理解,建立符合医院科研发展需求的“大数据”,如临床科研一体化信息平台,依据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对每个科研工作管理环节进行梳理,制定相应的SOP,每年对SOP进行更新和优化,最大化的提高科研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效率;借助临床科研一体化信息平台,科研管理部门在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中能够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提高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科研信息统计、成果管理的效率。能够对医院科研发展中的重点工作进行更精确的把握,合理制定和调整相应规章制度,避免“拍脑门决定”。按照“精益管理”的理念,对“大数据”平台的管理要更加实际,不能只停留于“建设”层面,更要向“大数据”平台要成果,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助力医院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助力医院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助力医院参与更多的科研合作,特别是国际交流合作,不仅要“投入”更要“产出”。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两个概念:“精益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精益管理”不是一味的追求细致,而是把有限的资源、精力投入到最关键的工作环节中,要“高屋建瓴”,不要“事无巨细”,要“好钢用在刀刃上”,切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精细化管理”也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维,讲求的是“精、准、细、严”[2],但更适用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而对于科研管理这种需要鼓励创新的智力密集型行业来说,显然“精益管理”更加适合。

3.2“精益管理”管理的方法

(1)要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相应的SOP,建立了科研制度和流程,就可以淡化人为色彩,使任何工作和步骤都有据可循,让科研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坚定的执行制度和流程,并不断优化更新,对于长期不使用和过时不适用的制度和流程,及时废止,从而让制度和流程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科研工作。(2)要推广和使用信息及互联网技术,建立大数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管理科学也在发生不断的变革。企业资源计划的应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早已经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它可以大大提升管理效率[3]。在科研管理和项目管理中,也有很多进行项目管理和资源管理的专业系统与软件。但这些系统都相对独立,或偏于项目申报,或偏于经费管理,无法满足科研项目申报及过程管理中诸如信息统计、人员、成果转化跟踪等的工作需求,时效性也低于企业资源计划。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更体现出它巨大的力量。在精益的科研管理工作中,要学会善用新的管理手段,谁先进入大数据时代,实现信息和资源的整合,谁就实现了管理的转型升级,就更能精确、快速、高质量的实施管理工作。(3)要提高标准,严格要求。管理的升级,最终的效果还是体现在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在精益管理下,对于科研的每个环节都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丝不苟,严格把关,不要再保留“模糊地带”“灰色地带”,通过高标准、严要求,来促进科研成果的质量提升。如实现科研临床一体化,建立科研数据溯源机制,既能从源头上把关科学研究质量,避免数据造假及学术不端,又能保证临床资源更好的为科学研究服务。

3.3科研团队的精益思维建设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对人的思想管理才是最高水平的管理。在建立了精益的科研管理模式之后,对科研工作的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但为了让“精益管理”不断发展,就需要管理者致力于建立精益求精的科研团队文化。让精益思维深入每一位科技工作人员,科研工作者人人自觉自愿的按照“精益管理”的要求去工作。在遇到没有具体制度和流程的特殊情况时,能够按照精益思维去做出最佳选择,到那时,科研团队的精益文化就已经建立,而具体的科研工作也会进入一个蓬勃繁荣的高速健康发展期。

4结语

精益管理原本是来自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管理学名词,但管理总是相通的,虽然医院系统的科研工作有它的特殊性,但精益管理同样适用于医院的科研管理工作。通过对“精益管理”在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优势和具体实施进行了剖析,认为应该对“精益管理”进行深入理解和大力推广,相信随着精益管理在医院科研管理中的不断实践,一定能够提升医院的科研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质量,“精益管理”的思维也一定会越来越受到认可和重视。

参考文献

[1]马智宏,王治华.精益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远洋航务,2006(6):36-40.

[2]闫雪冬,陈瑛,张焕萍.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医学科研管理中的运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3,6(1):31-33.

医院科研发展规划范文4

一、驻保高校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凸显

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特别是近两年来,驻保高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成为推动我市科学决策的“智囊团”。早在上世纪70年代,河北农业大学就以承担“河北太行山区开发研究”项目为契机,在我市西部山区建设了一批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开创了山区开发建设的新模式,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此外,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金融学院等高校分别承担了《打造“低碳保定”,推进节能减排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研究》、《加强文化强市建设研究》、《保定市“十二五”金融产业发展规划》等一批重大课题研究,有力地服务了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

(二)成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提升产业上助推。近两年来,驻保高校积极为我市三大主导产业及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二是在技能培训上助推。河北农业大学在2001年就成立了科教兴农中心,配备了30名专职推广员,每年投入200多万元,长期从事兴农、扶贫和技术骨干培养工作。三是在服务企业上助推。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分别与天威、乐凯等百余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签署160余项技术合作协议。

(三)成为我市人才的“摇篮”。据统计,近年来驻保高校就培养各类毕业生近14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近8万人,硕士研究生6千余人,博士生346人。每年有近万人留在保定工作,成为支撑我市三大主导产业及其它各个行业的一支生力军。

(四)成为我市名城效应的“放大者”。每年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特别是庞大的亲友团,把感受到、经历过的保定人文、历史、经济及社会发展现状等信息广泛向社会进行传播,这无疑对提高保定的知名度起到了“扬声器”的作用。

二、驻保高校自身也得到较快发展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近年来,驻保高校在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校自身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目前驻保各高校本科专业达到335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7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博士授予一级点8个、二级点69个,硕士授予点245个。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一是生源持续增加。调查显示,仅2008、2009两年,驻保高校就招录新生近10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741名、博士生213名,较前三年分别增长了3.3%、8.4%、2.6%。二是就业前景更加广阔。近三年来,我市累计有2533家企业与驻保高校提前签订用人协议,吸收毕业生1万余人。较好的创业环境和毕业生就业率为驻保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增强。2007年以来,驻保高校共承担“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30项,省级科研项目629项;申请专利225项,其中发明专利160项,获授权专利65项。

(四)创新发展的理念明显增强。一是优化调整学科设置。去年以来,驻保高校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形势和需求,新增了新能源、汽车设计等专业8个,删减合并专业2个,培养了一批“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二是推进校企合作。近两年来,驻保高校直接参与或服务的企业达到409家,与重点企业共建了20多个研发机构,承担或合作项目428个,技术服务项目241个,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培训7万余人次,获得企业科技服务经费高达2629.5万元。

三、制约高校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是封闭办学,眼光向上。当前,尽管高校在开放度、外向度等方面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多数高校仍只是重视与上级教育机关及各高校间的联系,轻视与地方政府、企业间的联系。学术研究多,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匹配课题研究少,满足上级需求多,与地方结合、对接少。二是只重研究,不重市场。据了解,我市高校每年都在科研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成果的实用性却不高。参研人员往往只重视成果在刊发上的转化,忽视成果的市场转化。三是学用不一,用学脱节。虽然我市每年都有近4万人的毕业生队伍,但其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率却不足30%,相当一部分学生只重理论、不言实践,只重老套、不言创新。

四、加强政校、校企合作,实现互惠共赢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政府启动机制,搭建高校与地方互动平台。建议成立政校合作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各高校校长担任,市财政、国土、规划、公安、发改、教育、人事、科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负责综合协调和具体工作开展。当前主要应开展好四项工作:开展定期互访活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开展定期研讨,重要决策征询制度。

医院科研发展规划范文5

郑州瑞孚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2030万元,经过7年多的滚动发展,形成以董事会为核心,以瑞孚实验室净化配套设备工厂、销售、工程安装、区域分管为框架,以工程部、设计部、研发部、销售部、采购部、财务部、人事部、安装售后部、工厂生产为支撑的现代化综合性企业;公司具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拥有多个国内外先进医用设备、耗材、试剂授权,是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AAA级质量诚信工业企业。

郑州瑞孚拥有自己专业的设计、施工团队,在医院洁净手术室、ICU、血液病房、消毒供应中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科学实验室、净化车间等领域领跑河南。在“精细铸经典、品质育未来”的质量理念指导下,凭借超前的设计构思,精良的施工工艺,先后为各知名单位服务,铸就出一批批经典工程。

公司拥有独立的工厂,专业的研发中心,先进的生产流水线,中高级技术人员100多人,先后研发并成功申报多项专利,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售后为一体的专业化实验室装备生产基地。快速成长的郑州瑞孚,目前已发展成为河南省最大的实验室设备生产加工基地,最专业最具实力的实验室设备提供商。

郑州瑞孚本着以“真诚服务、创造感动”的服务理念,设立专门的售后服务中心,为全国各区域项目及产品用户提供最高效快捷的服务,开通400电话方便客户咨询,24小时专人值班,随时为客户解决使用、维修、保养、操作方面的所有问题。

郑州瑞孚在“和谐沟通、换位思考、认真践行”十二字方针的指导下,正在向集团化、产业化、规模化、多元化的方向迈进。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郑州瑞孚愿与国内外各界同仁和朋友加强联系与合作,打造国际化“瑞孚”品牌。

拥有8年经营史的郑州瑞孚在业内有口皆碑,多年来,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瑞孚累积了宝贵的运作经验,使其在人才、管理等各方面的软实力与日俱增。8年里,面对历次行业洗牌,郑州瑞孚积极而沉着的应对多方因素的影响,公司不仅没有放慢发展节奏,反而一路稳健扩张,其在运营战略方面的优势可见一斑。

郑州瑞孚进军医疗卫生行业,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水到渠成之事,所以,面对这一行业的膨胀式发展,在医疗卫生行业时局多变的今天,郑州瑞孚将以其深厚而先进的经验塑造医疗卫生行业大格局。一个生产企业需要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恰当的营销定位和严密的生产管理,才能够做大做强,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是提升产品价值的关键,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灵魂。郑州瑞孚始终坚持以科研为导向,不断积聚人才优势,建立了自主完善的技术开发体系,同时与各高校、科研单位积极开展长期、深入的科研合作,有效实现了优势资源的整合。多年的科研建设和技术投入,使郑州瑞孚极大的提高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并牢牢占据了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成为行业内一面鲜明的旗帜。

医院科研发展规划范文6

一、打造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之举

(一)从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看,打造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可以大幅缩减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发展落差。京津冀地区经济规模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但京津冀三地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从产业结构看,北京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82%,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天津、河北则仍处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产业结构的不同导致京津冀三地发展水平上的明显落差,在京津冀地区形成了明显的虹吸效应。近年来,北京企业向外转移的趋势增强,但由于产业层次落差过大,北京一些转移企业宁可到江浙地区寻求合作,也不愿意到河北进行对接,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河北的产业生态不能满足转移企业内在需求。在京津冀地区打造一批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统筹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京津冀产业和服务落差过大的问题。

(二)从非首都功能亟需疏解的主要领域看,打造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可以有效缓解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大城市病。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点领域为一般制造业、服装建材批发市场、部分教育医疗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从这四个领域看,一般制造业和部分建材批发企业采取分散疏解的方式相对比较容易,教育医疗属于公共服务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人口聚集、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为北京城市功能的提升和疏解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功能的疏解也应该按照这样的思路,通过采取整建制集中疏解的办法解决北京功能淤积问题。

(三)从非首都功能疏解遇到的主要问题看,打造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可以不断增强疏解单位主动疏解的积极性。受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发展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北京一些搬迁企业主动疏解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一些搬迁出去的企业,由于经营环境变化和经营收入减少也出现部分“回流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搬迁企业担心失去北京的发展条件,影响企业的产品信誉和人才稳定。如果能够在北京周边打造一批集中承载平台,搞好跨区域政策对接,可以很好地解决转移企业的后顾之忧,为一些企业和机构主动向外疏解创造条件。

二、京津合作示范区具备集中承载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的有利条件

京津合作示范区位于天津宁河县茶淀地区,距离北京80公里,天津25公里,滨海新区15公里,是北京在天津的一块“飞地”,可以同时享受京津两市的支持政策,具备承接非首都功能转移的双重优势。

(一)京津合作示范区具有承载非首都功能的历史基因。京津合作示范区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历史上曾属北京市监狱局清河农场,1999年划转北京市经中实业开发总公司,2010年随经中实业总公司整体并入首创集团。2013年,京津两市政府签署《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提出共同规划建设京津合作示范区。同年,天津市启动未来科技城建设工作,将示范区纳入未来科技城总体规划范围。2014年,京津两市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天津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京津优先支持教育、医疗、科研等资源向示范区集聚”。同年,天津滨海高新区与首创集团及首创经中公司签署《共建天津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的合作协议》,把京津合作示范区纳入天津滨海新区规划范围。

(二)京津合作示范区荣升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战略平台。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京津合作示范区被确定为4+N重要发展平台,成为非首都核心功能转移的承载地和支持共建的协同发展试点示范区。2016年,工信部会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政府联合《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将示范区产业方向确定为“环境技术研发、健康医疗、休闲旅游”。京津合作示范区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与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领域十分契合,可以成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基地。

(三)京津合作示范区拥有京津两市深度合作政策优势。京津合作示范区是京津两市战略合作的重要基地,其土地所有权归北京市,行政管权在天津市,可以同时享有京津两市的政策覆盖。2016年,首创集团全资子公司首创经中公司正式获得该地块(约34km?)的土地证,为集团未来发展储备了巨大的战略资源。

(四)京津合作示范区具备跨区域发展先行运作成功经验。首创集团是北京市国资委所属大型国有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构建起环境产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金融服务四大核心产业,成为具有良好国内外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跨国企业集团,连续多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京津合作示范区既是首创集团体现政治和社会责任的重点项目,更是首创集团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战略资源。搞好京津合作示范区的建设,不仅可以为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有效载体,也可以为集团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快形成有利于京津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政策环境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三周年之际,再次视察北京,明确提出非首都功能疏解要确保“疏得出、留得住”。认真落实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大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关键是围绕重点疏解领域,建设一批集中承载地,为整建制功能疏解创造条件。

(一)明确细化示范区集中承载非首都功能的战略定位。京津两市政府应尽快明确京津合作示范区“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的发展定位,将示范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建立非首都功能疏解对接机制,与首创集团共同组建示范区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专项工作小组,梳理制定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相关目录,协助首创集团对接有意愿迁址、扩建的医院、学校及科研机构,推动疏解项目与示范区的对接。

(二)加快推动连接京津两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京津两市应联合铁路总公司,争取将京唐城际铁路和京津第二城际铁路纳入国家层面的建设计划,协调京津第二城际铁路在示范区周边设立站点,尽快推动两条城际铁路开工建设,重点打造京津1小时经济圈,为示范区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提供交通条件。

(三)研究制定有利于示范区承接非首都功能的支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将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重大事项纳入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决策议事范围。积极协调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卫生部、科技部等相关部委研究出台支持示范区承接高校、医院疏解的相关政策。共同设立示范区功能疏解促进基金,实施支持社会化办医、办学的财税和价格政策。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引导基金,为示范区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医疗、高技术研发等产业提供支持。

(四)推动示范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与京津两市并轨运行。完善促进跨区医疗发展政策,推动异地医保直付结算试点,将示范区内的医院纳入北京市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定点医院范围。允许在京的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在示范区开办分院,鼓励北京医师赴示范区异地执业。比照自贸区对外资医疗机构落地政策,支持外资医疗机构进入示范区发展。研究制订社保、就学、住房等鼓励政策,推动北京市高端人才到示范区工作。实行更为宽松的人才落户政策,在示范区工作的高端人才,可以选择办理北京或天津市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