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科研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科研发展规划范文1
1.1科研管理理念的挑战高校院系科研管理工作通常只是在扮演“二传手”、高校院系科研管理协同创新工作探究陈斌(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27)“中转站”的角色,从而导致院系科研管理工作缺乏目标导向、无章可循等诸多问题,在科研管理中严重缺乏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理念。院系的科研管理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是作为校级科研管理部门在院系中“联络人”的角色存在,其科研管理定位不明确,从而导致其缺少服务创新和主动管理意识、管理目标仅仅局限于完成上传下达工作,工作流于形式,难以满足院系广大科研工作者对科研渠道等方面的要求。
1.2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的挑战目前,国内高校校级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由于有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都较为完备,且能够紧跟国家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而高校院系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处于未更新状态,甚至可以说在科研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缺失,因而,面临着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完备并突破现有的院系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的挑战
1.3资源投入保障的挑战资源投入保障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高校院系科研管理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国内高校院系基本上没有科研管理专项经费,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高校院系科研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也制约了院系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其次,高校院系科研管理人力的投入不足,高校院系科研管理工作者是高校最了解、最贴近学校科研一线工作的人,更应该承担寻找市场信息以及可供知识转化机会等工作,而现状却是院系承担科研管理工作的人往往只有一个,同时还需要承担其它非科研管理工作;最后,是院系可投入科研资源不足,往往学校的科研资源都掌握在校级机关手上,院系无可用资源来推动内部科研工作。
1.4管理文化和人员素质的挑战由于高校院系中普遍存在对科研管理工作不支持,不反对的激励不足的管理文化,从而导致院系科研管理人员选择谨言慎行,牢牢遵循院系领导意志行事,不偏不倚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对额外的、有风险的拓展、创新管理工作,总是尽量避免。协同创新也对院系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院系科研管理人员除了具备主动服务等基本素质外,还对院系科研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对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院系科研管理工作的一些建议
2.1紧跟协调创新的步伐,创新科研管理理念面向协同创新,树立以创新服务为核心,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服务理念,准确定位高校院系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以提供全方位、优质的综合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开展科研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创新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不断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建立一套高校院系层面适应协同创新完善、高效地科研管理服务模式。积极探索一条高校院系、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强强联手、深度融合,具有特色的直通车式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
2.2建立协同高效的高校院系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根据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和科研管理制度以及院系学科发展规划,结合院系自身发展状况和资源配置情况,建立完善院系科研发展规划和科研管理办法,让院系科研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将学科发展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科研发展规划相结合,建立学科带头人、院系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在科研项目申报中的指导和咨询作用,对重点重大项目的申报进行决策、论证和协调,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加强学科团队、科研人才队伍和科研基地的培育工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一套科研目标、学科目标和个人目标三者协调一致的体制机制。
2.3加强投入、形成学校和院系协同管理的新模式学校和院系应加强院系科研管理工作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为实现学校和院系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的时序化、信息化的管理协同提供必要保障。明确校院(系)二级管理责任制,给予院系科研管理部门参与或部分主导资源配置权力,最大限度发挥院系科研管理部门的主动性,协调调动院系各类型委员会(如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实现院系内部不同学术群体之间的协同创新以及跨学科、跨院系的协同创新,最终形成一套以学校科研管理为宏观主导、院系科研管理为活跃基本单元、以大跨度协同创新为目标、以科研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学校院系科研协同管理的新模式。
2.4重视院系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人员管理水平重视和加强高校院系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需,也是提升高校科研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重视院系科研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性工作能力,采取多种途径开展有计划、系统性的科技管理培训,在提升内部管理服务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院系科研管理人员的对外拓展和协调能力,以适应协同创新的需要。实行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针对管好管坏一个样的现状,尽量缩小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地位及待遇上的差距,引入合理的竞争和流动机制,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实现合理的流动,淘汰缺乏责任心、办事推诿拖沓的人员,形成一套合理的奖惩体制来推动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
3.结语
高校科研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 高校经济圈;海河教育园区;教育经济
[中图分类号] F127.21;G52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1)06-0001-03
随着高校在城市地理空间的聚集与规模扩张,高校经济圈作为一种以“知识”为核心要素的新的区域经济模式得以兴起并日益成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本文基于对高校经济圈基本概念的把握,以对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实地考察为例,提出高校经济圈发展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1 高校经济圈的含义
我国高校经济圈初步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和意识的加强以及高校扩招的推动是我国高校经济圈形成的动力和基础。之所以这么说,一是因为扩招带来的人气聚集效应增加了城市人口流动,提升了城市的消费能力,拉动了城市消费经济的发展;二是高校集聚了大批的科技人才,使得高校成为科研成果产出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特别是高校产学研互动办学思路的强化,更是加速了高新技术的接受、消化和传播速度。高校经济圈的欣欣向荣已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动力引擎。
那么什么是高校经济圈呢?首先必须对教育经济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简而言之,高校经济圈就是以教育经济为主体功能的区域经济形态。天津津南区调研督查考核办考察组认为所谓教育经济,是指一定地域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采取政府规划和引导的产学研联合方式,把科技、人才、信息、人文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经济形态[1],这是从政府主体论的角度对教育经济的界定。教育经济从形成的条件来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然形成,另一个是主动建构形成,西方国家的著名高校经济圈一般以自发形成为主,比如美国波士顿,牛津和剑桥大学经济圈都是经过百年以上的历史自然形成的,但也有如美国的密苏里、日本的筑波大学城经济圈是由国家、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多方合作而共同构建而形成的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区域经济圈[2]。在我国,大多情况下是政府进行规划引导而形成的,因为自然形成需要经历很长时间,而且得到高度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程度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因此,当下以政府为主导推动高校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是主要形式。基于此,笔者对于这一经济现象的理解,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展开,狭义来讲,高校经济圈就是依托大学校园在城市空间的分布和学生聚集带来的消费效应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性消费经济;广义上来讲,则是包括依托大学的人力资源集聚和知识创造力而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和经济带[3]。
2 海河教育园区的规划与实施
根据对高校经济圈形成的类型划分来看,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很显然属于政府规划引导型的高校经济圈,目前河海高校经济圈还处于起步阶段,已初步形成以海河教育园区为核心的消费经济圈,至于作为高校经济圈核心的产业经济圈尚在规划和形成过程之中。通过对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考察发现,天津海河高校经济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呈现出如下特征。
1)科学定位,特色鲜明。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规划赢得了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表现出定位科学、特色鲜明的特点。首先,科学定位。天津海河教育园区被定位为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教育部直属高等教育示范区、天津市科技研发创新示范区,以及海河南岸人文型、生态型、创新型实验区,说明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从起步阶段就赢得了国家和天津市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承载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天津市科研创新的重要使命和期盼。其次,特色鲜明。教育园区形成“一廊两翼”的布局结构,注重园区公共资源共享,校园建筑群与生态环境和谐分布。河海教育园区和其他教育园区规划的不同在于,其不是单纯的校园聚集,而是功能的集聚,即按照高职园区、高教园区和高园区的整体规划,最终致力于实现“产学研”联合互动来推动区域科技进步、产业优化、人才集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目标。就目前建成的高职园区来看,呈现出“一校一景”的格局,本身就是富有特色的建筑群。
2)规划科学,稳步推进。海河教育园区规划选址位于海河中游南岸津南区内,座落在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双城”之间的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教育园区按照“一廊两翼”的布局结构建设,“一廊”是指结合城市生态走廊规划的中央生态绿廊,“两翼”是指绿廊两侧的院校、居住及配套设施建设区。园区按功能布局分为高职园区、高教园区和高研园,园区共分三期建设,一期实施高职园区建设,规划10平方公里,2009年6月底开工建设,仅用一年半时间就高质量完成了116栋单体建筑、133万平米的建设任务,于2011年3月顺利实现7所经过资源整合的职业院校入驻开学。二期实施高教园区建设,规划建设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新校区和其他高校园区建设,并规划总部经济区和科研项目转化区,已于2011年6月启动建设,预计2013年秋季投入使用。三期主要实施高研园区建设,构筑产学研互动平台,进一步实现园区功能完善。
3)资源集约,前景广阔。海河教育园区整体规划“一廊两翼”的空间结构,一条中央生态绿廊南北贯穿园区,文化中心、公共体育中心布局其中;两翼集中建设高等院校以及居住、配套设施。这种规划格局实现了园区公共资源的共享,避免了各个高校的重复建设,极大地节约了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海河教育园区规划总用地37平方公里,规划办学规模20万人,居住人口10万人,消费能力巨大,30万人的“衣食住行”将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按照当下每个学生平均月消费700元,每年按照10个月计算,仅仅学生的生活消费就达14亿元。另外,教育园区的建设还可以令周边土地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提高周围地区的投资回报率,也能创造出众多的就业机会。同时,高校的聚集意味着人才的聚集,可以为科研成果的研发、转化创造条件,为地区人才集聚搭建平台,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产学研”互动带来的效益将无可限量。
3 海河教育园区的发展措施
通过对海河教育园区的考察,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了推动教育园区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而形成高校经济圈对城市区域经济的集聚和辐射效应,特提出几点发展措施和建议,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发展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3.1 加强园区自身资源开发与合理规划
海河教育园区自身独特的设计格局和生态环境优势就是一种可资开发的资源,应该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实现内外部资源优势的有机整合。
1)充分开发校园景观旅游资源,形成区域旅游链。目前从海河教育园区入驻院校的校园建设景观来看,已经形成了生态化、知识化的“一校一景”的特色。教育园区所在的津南区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应该抓紧完善小站练兵园配套服务设施、改善提升松江生态农业基地建设水平,加快建设天嘉湖旅游度假区、天颐津城等在建旅游项目,启动建设“北石林”,使其与园区校园景观连成线、形成面,聚集人气,提升品位,形成校园游、生态游、民俗游、军事游有机结合的旅游链,使得园区成为游客和市民周末休憩的理想场所,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2)充分开发园区公共设施的资源利用率,发展体育和服务产业。教育园区目前已经建成大型体育场馆、文化会展中心、公共实训中心以及图书馆、健身休闲等公共设施,园区可以充分开发这些公共设施的资源利用效率,抓住承办大运会、东亚运动会、世界拳王争霸赛等赛事的机遇,充分利用场馆,并积极宣传,形成承办体育赛事的品牌。同时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会议、会展经济,积极发展体育和服务产业。
3)加强园区房地产开发,不断完善消费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学生,学生的消费具有周期性[4],一到假期,校园消费一片惨淡,要想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经济,单纯依靠学生消费是不够的。必须形成园区的常住人口消费群体,这就要求加快园区的房地产开发,由于高校的文化氛围,园区房地产价值不菲,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园区建设的资金补偿,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成片的居民小区,增强园区的人气,弥补假期带来的园区人气萧条。同时大力完善园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完善的餐饮服务设施,形成集旅游观光、生活休闲与餐饮消费于一体的消费经济模式。
3.2 建立区校企联动机制,推动产学研互动
规划与建设高校教育园区的目的是充分发挥资源集聚效应,一方面是人气的聚集带来的消费拉动,另一方面是以人为载体的知识的集聚带来的产业振兴、优化与升级。初具规模并形成集聚效应的高校经济圈其核心在于产学研的互动机制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
1)出台政策扶持,搭建科技产业化平台。国内高校经济圈的形成一般以政府主导规划为主,能否形成规模并发挥集聚效应还有赖于政府的政策推动和配套服务。以海河教育园区为例,目前的任务是尽快推进高教园区和高研园区的建设步伐,为人才的聚集和科研成果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平台,可以考虑出台人才引进、科技研发的优惠和鼓励政策,积极扶持和鼓励企业和高校合作,在企业和高校之间搭建桥梁,实现企业的技术需求和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形成无缝隙对接,实现科研成果的开发、转化以及产品推向市场周期的最短化。
2)加强综合管理,打造健康发展环境。健康的发展环境是高校经济圈形成、发展及壮大的重要保障。首先,高校经济圈的发展需要安全、清洁的社会生活环境,这是最基本要求;其次,产学研合作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包括为企业的入驻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科研成果的研发与转化提供一个有效的市场环境,以及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发展环境。健康发展环境的形成有赖于政府主导下的企业、高校、研发机构以及社区和社会组织的联合治理,这一治理机制的形成需要政府的政策激励与管理策略。
3)实现成果共享,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形成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是高校经济圈集聚和扩撒效应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高校、企业之间不是各自孤立的主体,而应该通过优势互补,产生“共振”,通过紧密合作实现成果共享,达到“共赢”的目标。“共赢”局面的形成和常态化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多方努力,最终构筑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推进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创新,除技术入股、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和人才委托培养等形式外,鼓励企业和高校通过共建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经济实体等,建立起企业与高校互动开发的新机制,从而建立合作双方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进而构建起产学研联动的长效机制[5]。
3.3 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发展不是孤立、封闭的,需要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信息、资源和能量的交流、沟通,应该与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实现有机互动。
1)实现海河教育园区建设与津南区经济发展一体化。海河教育园区位于天津津南区境内,规划面积占到全区总面积的近1/10。“海河教育园区作为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型的产业,可以有效解决海河两岸‘北重南轻’,南岸缺少重大项目布局的问题,大幅提升海河中游南岸区域城市化水平。”[6]目前,海河教育园区已经成立管委会,直属天津市管理,但海河教育园区的发展绝离不开津南区的支持,津南区的发展也需要海河教育园区的拉动。因此,应该统筹海河教育园区的发展,天津市和津南区应该尽快完善“高职、高教、高研”三大功能区的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园区建设与津南区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顺利对接,进而拉动周边地区发展,促进全市经济增长。
2)把海河教育园区规划与工业园区建设统一起来。根据天津市和津南区的发展规划,双港、海河、八里台、小站四个示范工业园区具备较大发展空间,各园区的发展定位、空间布局、项目建设要
与海河教育园区建设相对接,吸纳人才,主动承接教育园区成果转化,依托高校集中的优势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在项目引进上要科学论证,严把准入关,体现“高精尖”和产业聚集,把优质项目引进来,凸显示范工业园区的知识性、创新性和特色性,真正实现工业园区建设与海河教育园区的资源优势对接。
参考文献
[1]天津津南区调研督查考核办考察组.关于发展教育经济的几点思考[R].天津市津南区2010年调研成果汇编,2010:59-61.
[2]孙德宝.关于大学城建设规划中资源共享的研究[J].江苏建筑,2006,(6):8-12.
[3]司林波,孟卫东.高校经济圈的理论探讨[J].教育评论,2010,(6):10-12.
[4]司林波,孟卫东.高校经济圈调查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9,(6):134-137.
高校科研发展规划范文3
关键词: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科研人员
在国家刚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通过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学与科研向来作为高校的两大中心任务,而在新时期利用科研推动教学的趋势越发明显。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做好对科研档案的建档与管理,对保障和提升整个学校科研工作的质量与水平无疑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基于此,本人结合实际工作体会,谈一下对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点浅见,仅供同行借鉴参考。
1.明晰高校科研档案归档范围
高校科研档案是高校教师及专职研究人员在从事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形式的书面材料。要做好科研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前提是需要明晰当前高校科研档案归档的主要范围。
总体来说,科研档案包括以下几项:
1)科研成果档案:主要包括科研人员出版的著作、发表的论文、撰写的研究报告以及科研成果获奖的证书等。同时包括反映上述情况的年度或季度科研统计表。
2)科研项目档案:主要包括项目申报书、项目合同书、项目审批书(立项书)、调研报告、方案论证、结项报告和结项证书,以及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所形成的实验数据、实验报告等。
3)科研人员档案:主要包括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基本信息,包括研究领域的学科分类、研究方向、研究团队情况和系所分布等,同时包括科研管理人员的信息。
4)科研管理文件档案:主要指国家、省级及高校关于科研发展的管理文件和高校年度科研发展总结和规划等。
2.当前高校科研档案管理中亟待完善的方面
第一,不少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许多档案管理工作的滞后,甚至落实不到位,出现混乱、缺失、损坏等人为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员的持续研究,也使他们的内心受到了一定伤害。 第二,一些科研人员出于个人利益考虑而影响到科研档案归档的及时性与完整性。高校科研本身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内部竞争,一些科研人员为了个人荣誉、个人利益、知识产权的保密等等,将其在科研工作中的一部分科研资料私自保留,不愿上交学校科研部门,导致应该共享的科研资源不能及时归档,从而使得高校科研工作的很多材料不能及时、完整地归档,从客观上影响了科研档案归档的完整性。
第三,高校科研工作的广泛性影响科研档案形成的系统性。高校科研工作的广泛性,一是指科研项目的广泛性,随着高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科研项目的来源渠道不断拓宽,尤其是各种横向课题的增多;二是指高校科研工作范围的广泛性。高校科研项目研究周期长,不仅包括科研项目研究的准备阶段、研究阶段、鉴定阶段,还包括成果转化的后续实验、开发、推广等过程。
第四,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在科研档案归档工作中,档案部门不能经常与科研管理部门联系,对于接收来的材料是否完整心中无数,因而大大降低了科研档案的利用价值。另外,档案部门虽然建立了一些档案工作管理制度,但在某些工作环节中,管理制度仍然不够健全,还缺乏必要的配套措施和有效的制约手段,致使档案管理部门不能依据有效的规定运作。
3.改进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档案管理责任心和意识。科研人员是科研档案形成的主体,科研人员档案意识的提高,将会使高校科研档案的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将会使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档案部门要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深入宣传《档案法》、《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提高科研人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档案法制意识,把科研材料归档看作是自己的应尽责任。
第二,加强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的档案管理。重大、重点项目及高级别获奖成果最能反映一所高校的科研能力。这些档案材料既是学校的历史见证,又是新技术、新创新的基础。因此,对重点、重大科研项目应从立项起就实行课题组预立卷归档,然后对每个阶段产生的技术进步、最新成果、新立项的子课题分年度补仓到科研档案中去,以免遗漏。 第三,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理顺科研档案归档程序。科研档案是科研课题科技成果研究的全过程的反映,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项科研课题、某一项成果,它是课题及成果之间、学科之间的综合反映,因而就形成了科研档案的四个特点:专业性、系统性、集体性、和阶段性。为此,必须把科研档案工作与计划管理、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走实现科研工作与科研建档工作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建立合理的归档程序,掌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保证高校科研档案的准确、完整、系统。
第四,推广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科研档案管理的工作要考虑其开发利用的问题。目前的档案查阅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层面上,游离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之外,主要是靠手工翻阅档案目录,查阅起来既耽误时间,又浪费人力。高校校园网络化的建设和使用,为科研档案的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是档案能够充分发挥其提供信息资源职能的前提保证。档案工作人员应主动以现代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武装自己,学习应用现代办公技术,彻底摆脱长期沿袭的手工管理的方法,利用网络传输,将有关科研文献、数据、图纸等科研档案信息联机上网,既便于查阅也便于管理。网络化的管理弥补了手工操作的许多不足,省时省力,既提高了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科研档案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 [E B/O L].moe.edu.cn, 201 0-3 -31.
[2]杨国祥.档案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高校科研发展规划范文4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科研成果 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05
Abstract The main form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colleges to serve the reg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s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rough research cooperatio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adhere to the road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gradually find out a distinctive local university cooperation model,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build research cooperation platform, to carry out technology transfer services, promo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ulti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Enterprise-College-Research Cooperation;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cultivation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是实现教育、科技同产业相结合,增强全社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地方高校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①我国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等多方面激励和支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并把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次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②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对于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③
目前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正日益成为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动力,高校及企业对科研成果的需求与日俱增。虽然企业的有效需求比较旺盛,但我国地方高校存在科研成果的有效供给较少,转化率较低,在成果培育、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坚持以“立足地方产业,面向地方经济,服务地方企业”为服务面,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逐步摸索出一套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鼓励培育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及综合服务能力,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加快科研成果的培育及转化,更好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校要采取多项措施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技术转移服务,促进科研成果培育及转化。
1 提高思想认识,加快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
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及转化,无论对于区域经济、企业及高校都是一个相互扶持、互惠互利的过程,其对整个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也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④但是,目前还是有不少人认为高校产学研培育科研成果是高校及相关专家为谋求项目经费或是赚钱的一种方式,也有人认为这是高校为培养学生,将企业作为教学实习基地的一种方式。⑤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高校集聚了大量的人才资源,而这些人才没有为区域经济、地方企业的发展发挥他们在相关专业领域的中的作用,大量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没有带来实际的应用价值,无论是对国家、高校还是企业,这都是一种损失。因此,只有提高对产学研合作认识,才能更好地培育和转化科研成果,才能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先,产学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是应用型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高校的社会责任。高校在培育科研成果时应致力于将项目同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使得科研成果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当前,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及形式的多样化,加快科研成果的培育及转化,能够更好地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支持。同时科研成果的转化也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对高校的办学具有补充作用。
其次,产学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是地方高校体现其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方式。地方高校的科研队伍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能够深入地了解企业,了解考虑市场需求,深入地参与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不仅能够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而且也是校地互动发展、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这对于社会、高校及企业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因此只有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对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发挥其巨大作用。产学研培育科研成果的模式并不仅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发展的重要模式,同时也是地方高校科研能力与其社会服务角色相结合的一种体现。
2 建立有效制度,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
当前在高校的评价体系是与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挂钩的,因此,地方高校的科技人员也无不例外地在项目的申报时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在、成果产出的难易程度等方面来考虑,其项目、成果的质量,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及产业化前景则不是项目负责人所考虑的主要问题。因此,要建立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科研制度,才能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
首先是要建立健全市场统筹协调机制,改善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及转化。由于各单位的科研人员在人事上分属于不同单位,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而科研成果大多在各自的实验室中完成,在成果的孵化、小试、中试等过程中,产学研各方大多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在科技情报、市场需求、技术及生产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从而导致各单位的科技人员缺乏协同,无法对相关科研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形成合力。有的甚至会出现重复研究的情况,从而对科技成果的培育及产业化造成迟滞等情况。因此,高校科技成果的培育要以项目为纽带,建立健全市场统筹协调机制,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行协作研究,才能成为产业核心技术服务,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次是要建立利益保障机制,激励高校科研人员培育成果。产学研合作的过程是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人力、智力相结合的过程,其相互合作的基础在于共同的经济利益。⑥许多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项目由于其资金投入、成果产业化后的利益分配等相关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从而导致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搁浅或中止,直接影响了科技工作人员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无法实现长期合作以培育科研成果。因此,无论在成果培育还是成果转化,都需要建立合理的科研成果产权制度及其权益的分配制度,以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才能有效地激发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成果培育及转化的热情。
再次是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科研成果培育的政策环境。我国虽然在在法律中较早的在相关的政策法规中涉及产学研合作科研等方面的内容,但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至今也尚未出台专门的针对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培育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目前相关的科技计划支持产学研联合项目的申报,但是项目偏重于技术,对科技人员的学术需求缺乏必要的关照,直接影响了科研工作者及相关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的积极性。因此只有产学研合作拥有法律和制度的有力保障,对高校科研人员的成果培育、职称晋升等方面进行政策性引导和鼓励,在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予以保护。才能使一些研发真正能够培育出成果,取得经济效益。
3 以市场为导向,加大高校科研成果的供给
科研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科研成果,但是由于科研人员自身的市场意识不强,科研人员很少会主动同相关企业联系,充分去了解相关企业的技术需求和碰到的技术难题,往往是关起门来一心搞理论学术研究,研发出来的科研成果往往在理论上技术比较先进,但同企业的实际生产及市场的需求是脱节的,科研成果难以应用于现实的生成过程中,从而造成高校的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
因此地方高校科研人员要摒弃重理论研究轻应用价值的惯性思维、摒弃重个人研究偏好轻成果的适用性和生产的可行性的研究偏好,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研究,将科研成果与社会生产进行有机结合,将科研成果同现实的生产力进行对接,进而转化后产生经济效益。
同时地方高校要摒弃原有的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的生产适用性和经济效益进行切实的评价,建立长效、紧密的“立足地方产业,面向地方经济,服务地方企业”产学研合作关系,以项目为纽带,以人才为核心,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利益共同体, 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科研成果的有效供给。
实践证明,地方高校在科研成果培育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产学研合作,学校近年来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与产学研合作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一所以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的地方高校,坚持走产学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的道路,是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注释
① 马云泽.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求知,2014(8):56-57.
②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6.2.
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Z].国务院办公厅,2016.4.
高校科研发展规划范文5
在我国严峻的学科割据形势下,科研人员的学科观念单一,他们研究内容往往只涉及到单一学科或者学科方向,且各学科都只在本学科领域内开展研究;而以院(系)为单位考核和评价机制,也使得其学科交叉意识比较淡薄,影响了学科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学科带头人在超越本学科的战略思维、交叉学科的拓展和综合能力上受到各种限制,从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交叉学科的深远发展。在交叉学科研究的能力上,科研人员应同时在两个或以上专业领域均具有较深厚的学识功底,这是我国传统的学科培养模式所不及的。
2.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加强交叉学科建设的建议
2.1切入点:改革学科分类机制,制定利于交叉学科发展的政策法规
目前国家已在学科建设上积极探索,如2009年,国务院学位办已允许有条件的高校可按一级学科学位授权权限,在二级学科目录内,开设具有交叉学科特征的专业。下一步应加快促进学科门类的设置和调整办法改革,建立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相对稳定和动态调整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可尽快在学科专业目录的12个学科门类下,增加“交叉学科”这一学科门类,以给交叉学科提供更大发展机遇,推动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
2.2前提:转变传统观念,形成学科交叉共识
根据现有学科情况,高校可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营造良好的学科交叉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如开展交叉学科研讨会、学术交流会等,通过牵线搭桥,促进学术层之间的沟通与碰撞,形成学科交叉共识,发展创新性思维,为培育不同学科间交叉融合提供有力的思想基础。如麻省理工学院设置多种促进学科融合的品牌活动项目,如实验性小组学习和跨学科非常规学术活动,活动人员由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教授及不同学科的学生组成,通过开展试验性讨论班、独立研究计划、高级计划和研究会等,来促进交叉学科环境下的教与学,推动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深入开展交叉学科的融合和实践。
2.3关键:加强交叉学科组织管理,组建灵活高效的交叉学科团队
为了更好的推动和促进交叉学科的组织管理,高校可以制定适合本校的交叉学科发展规划战略和平台建设方案,组建专门的交叉学科管理机构,并积极开展促进交叉学科长远建设的理论研究。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在2008年就专门成立了交叉学科管理小组,依托医学部科研处专门负责交叉学科的发展规划和组织管理。同时,可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校交叉学科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搭建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前沿学科交叉领域的平台,如高校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据此,高校跨学科研究中心可以项目为依托,以技术渗透为前提,以科研攻关为任务,在宏观管理上要结合我国现有实际,处理好交叉学科平台、院系和研究人员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心内研究人员可具有相对流动性,其在编制上可隶属于原学科院系,而在中心只负责交叉学科的科研创造;而中心内工作人员具有相对固定性,负责设施维护和后勤服务管理等工作,以此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良性竞争激励机制。在高校交叉学科平台内可以以导师负责制为管理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在平台内部,不同学科研究人员要本着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原则展开长期的磨合与合作。同时,培育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交叉学科团队的核心。
高校科研发展规划范文6
【关键词】科技创新;现状分析;改进措施
0 引言
科技创新是电力设计企业设计水平提升的源动力和具体展现,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力设计企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创新。
1 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1.1 对科技创新根本目的认识不到位
科技兴企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根本宗旨,如果对科技兴企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会造成科技创新工作的被动。科技兴企被搞成了为了科技而科技,忽视了兴企的根本宗旨,忽视了技术创新的实质是实现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
1.2 科技创新工作与企业发展规划的脱节、科研导向的作用不能在企业中彰显
在技术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一定是技术发展规划,技术发展规划是结合当前和未来市场的变化趋势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经多方论证得出的用以指导企业在未来数年内各项工作的总则。虽然企业都在制定技术规划,但是由于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匹配的办法未能使规划在企业的运营中得以充分的落实,好的战略和规划变成了口号。对科技发展规划的漠视、规划与现实工作的脱节已成为电力设计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中的最大瓶颈。
1.3 科研管理机制已成桎梏、科研队伍似有似无
企业科技创新的平台是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学的科技管理制度。这种制度绝非是有部门、有岗位就可以,必须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充分考虑科技工作的特色,尤其是设计企业,更要考虑科研与生产任务的联系来确定制度。
1.3.1 职能管理部门管理权限的严重越位
企业的科技归口管理部门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但肩负着体系的建立、项目的管控、最终的考核评价,而且还有许多事务性的工作要进行处理[1]。这就要求科技归口管理部门要在资源配置方面有一定的主导权利,但是企业中的计划、财务、审计、采购等运营的重要职权部门,习惯于应用于管理生产和经营的措施和办法。一些计划部门把科研是同生产任务一样量化管理,一个月内完成了什么,都要量化到文字上甚至数字上,对科研项目的开展作用不大。单独项目的财务管理严格意义上应按明细进行费用的统计,但对多个项目的群体来说,如此细分的资金管理对于科研管理来说并不适宜。
1.3.2 研发队伍的问题严重
研发队伍是一个企业科研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了分工明确,配置合理的研发队伍,才能够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电力设计企业不是单纯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也有生产任务,而且大多情况下生产任务都很重,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生产科研二者难于兼顾。
缺乏优秀的科研团队,所谓的研发队伍往往是为了申报项目临时拼凑。在生产部门实施的科技项目,往往由项目经理独自全面负责,一些项目经理工龄短,资历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作用,不能有效组织项目团队进行项目研发,往往形成单兵作战的局面,在部门内出现重申报轻建设、重形式轻实效,缺乏部门内的有效组织,项目人员没有保障。
1.4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严重滞后
科技成果的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然而在现在的设计企业中,科技成果的转化却只高喊口号不付之行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出现“两张皮”现象。
科技成果要转化就一定要符合市场的需求才能为市场所接纳,最终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选题立项机制,对于电力设计企业来说我们的产品是先进技术的集成,我们的市场就是业主的需求、专业技术的需求、工程实际的需求。
1.5 缺乏科学的科技工作评价指标,激励措施反成祸首
1.5.1 缺乏客观的评价准则,科研不与生产力紧密结合
搞科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技术难题,产生新技术,并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应用与实际,以提高生产力水平。但在进行科技成果评价的过程中却漠视科技成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或者用是否申请专利、是否发表核心论文来定义成果的先进性。评价准则的扭曲,造成了巨大科研经费换来了几篇论文却换不来生产力[2]。
1.5.2 盲目的激励成了制约科技成果质量的祸首
艰辛的科研工作需要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全身心投入、对枯燥的科研探索有浓厚的兴趣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然而在企业中作为科技管理者,都希望在自己的管理期限内有所作为,自然希望能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希望建立一些具有说服力和显示度的评价指标。部分研发人员虽然对科研没有什么兴趣,但对科研成果带来的利益却有着十份浓厚的兴趣,更不能容忍没有回报的持久探索,迫切希望找到功成名就的捷径。
在电力设计企业中,科研的前、中期都是用以服务生产的,我们当然不能够完全像纯科研机构那样花费几年时间去研究每个课题,但是我们做的每一个课题都应该紧密地与生产实际结合,对于大多的科研项目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一定水平的成果,及时补充生产所需,但是绝不是说没有成果而人为的造就成果。
科研是允许失败的,没有风险的科研就是没有价值的科研。对于设计企业来说,科研的失败是要区分对待的。首先科研立项的选题就要区分对待,要将科研项目在最初期就进行分类别、分级别对待,新技术开发、技术攻关类的重大科研项目,周期要长、资金要足,科研队伍要稳定,而且允许失败。对于引进消化吸收类、一般类项目,周期适当缩短,资金适当控制,队伍适当松散,而且坚决不允许失败,因为企业出钱、出人、出工去消化吸收一项成熟的技术,而且是工程设计亟待掌握的技术,作为工程设计人员,没有任何理由学不会。
2 电力设计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改进措施
2.1 以科技发展规划为导则,以生产任务为主线,围绕科技兴企的根本宗旨开展工作
2.1.1 科学、客观地制定企业科技发展规划
作为设计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全面地对外界环境,自身实际进行科学、客观、合理的分析与评价,确立自身的优势,找到自身的差距,明确要攻关的目标,确定要开展的工作。规划必须全面涵盖企业的所有技术领域,要敢于暴露缺点,敢于体现不足,科学明确目标,合理安排工作。规划一旦形成,就必须坚决遵从,决不能在没有规划的指导下每年盲目、随机地进行项目立项,不然将造成科研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违背,还会给正常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干扰。
2.1.2 科研与生产密切结合
设计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设计,科研工作的开展必须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产,绝对不能脱离生产搞科研。科研和生产的关系应该是由来源于生产转变到服务生产再到最终的引领生产。
科研的立项首先保证是生产过程中未能解决的技术问题,科研的任务是要满足于生产的所需,但绝不仅是满足所需,而是要在满足生产的需求之上,还要有一定的创新,成果要超越生产的需求,要有额外的产出。
2.2 全面改进项目管理手段,加强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
科技项目是科技创新实现的载体,科学规范的项目的管理是保障科技创新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应注重项目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从项目的立项到最终成果的转化,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一个环节都不能放过。
2.2.1 区分内外部立项,双管齐下
对于电力设计企业,研发的科研项目来源主要有外部项目和内部项目两大类,上级单位的课题往往代表着行业先进技术的趋势和方向,内部项目主要代表着企业自身的需求和渴望。
对于外部项目,总体策略是大胆走出去、合理引进来。将企业内的符合各类政府机构申报条件的课题进行积极的申报;同时积极承接上级单位的科研课题,努力将自己重点的项目申请立项,得到上级单位的重视与认可。对于高校的科研课题,企业采取的策略应该是精诚合作,互惠互利,校企双方共同投入,通过研发设备以及技术、人力资源的共享实现创新资源的整合,提高项目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对于内部项目,改进立项方式。对于设计企业来说,以往的课题往往是由专业部门提出,由科技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后确定年度项目。这种课题的产生方式虽说是来自于专业,但是却很难代表企业的发展大方向。改变现有立项方式,每年由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技术专家等就本年度专业技术的进步与缺陷,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下一年应主要关注的技术方向结合企业科技发展规划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科技发展规划形成科技研究方向意见,自上而下提出在科研课题。
2.2.2 合理进行项目实施管控,重视研发基地建设,推行项目式管理
对于研发项目作为科技管理部门必须建立独立的研发组织机构,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管理,或成立专门的技术研究中心比如研发中心,或由科技管理部门直接设置专业研发管理队伍直接管理。采用项目式管理模式后,项目经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工作目标会更加明确,项目管理指令一致。
2.2.3 改进验收模式
科技项目验收中“和稀泥”、“当好人”的现象层出不穷,归根结底还是验收的方式存在问题。设计企业在科研项目的验收中应采用明确的指标来量化考核,这就要求任务下达时将项目的预期成果分条理罗列,在验收时对照预期指标进行逐条对应验收,每一条预期成果是否达到,是否超越了成果的预期都应该有客观的评价,杜绝验收专家个人喜好,对项目做出不客观的评价。
2.4 合理进行科技工作考核评价
科技工作的考核评价必须注重引导性。考核评价带来是研发人员的直接收益,同时还会给其他职工带来影响,要推动科技工作的进步,就得有适当的激励,只有激励措施的恰当与适宜才能带动大家的科研热情,促进优质成果的产出,才能保障引导科研的健康发展。
以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可转化度作为考核评价的第一准则。在严格客观验收的基础上,形成客观的评价意见,配以切合企业实际的奖励额度,让潜心研究的人付出有所回报,让投机取巧者无所依附。
3 结论
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电力设计企业的科研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了客观的评估,才能得出科学的解决措施。让科研有效地和生产相辅相承地发展进步,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质的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