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报告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报告管理办法范文1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原名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心)在1996年就开始集中管理GF报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即由一名业务副主任(副所长)主管GF报告工作,科技处训练科为业务主管部门,设立一名业务参谋分管GF报告工作。在科技信息研究室设立GF报告管理小组,承担GF报告的业务管理工作,负责GF报告的形式审查工作以及收集、整理、上报、管理与交流使用等工作。2012年制定《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规定》,建立“GF报告联络员”制度,由各单位指定一名领导负责本单位GF报告工作,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本单位GF报告的日常管理工作,拟制本单位GF报告年度编写计划,并监督落实,组织本单位GF报告的撰写、审查、上报等工作,并负责本单位GF报告的初步技术、形式审查。
1.1GF报告的提交范围中心完成国防科技项目(包括试验技术项目、军口863项目及其他国防科研项目)、教育培训和管理决策项目时必须撰写GF报告,并提倡和鼓励完成工程型号任务和其他基础研究项目时撰写GF报告。学科内容涉及航天员选拔与训练、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航天服、航天食品、训练模拟器、飞船工程设计的医学工效学要求与评价、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等航天医学研究、航天工程研制与试验的各个方面。
1.2GF报告的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每年年初,各单位拟制“GF报告编写计划”,由训练科汇总,并编制下发“XX年度中心GF报告编写计划”,明确报告题目、编写人、完成时间节点等。科研人员按照《中国国防科技报告编写规则》,利用“国防报告管理系统”,撰写合格的GF报告后,呈交至相关业务总师或学科专家审查其技术内容,再交至GF报告管理小组进行形式审查(必要时修改后进行形式二审)。年底,管理小组对年度内GF报告进行汇总、整理,并在审定表上加盖中心公章,上报总装GF报告管理办公室,同时另存一份纸版报告以提供交流利用。
1.3GF报告管理现状GF报告的日常管理及利用等工作,按照《中心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规定》,并参照《中心技术文件管理规定》,严格做到闭环控制、准确及时。经统计,1997-2013年,由GF报告管理小组管理的GF报告约1000份,远不及每年近5000份的技术文件产生量。GF报告的交流使用量也不多,只在项目结题、实验室评估、课题查新、职称评定时,才有个别科研人员检索、查阅相关报告,年均检索量甚至不足20册/人次。GF报告数量少、内容、格式要求严格、管理系统软件与水印系统冲突等原因,导致GF报告的撰写、提交、征集、交流使用等得不到充分保证。
2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收集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GF报告是科研人员为了描述国防科研、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格式编写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具有一定密级的特种文献,详实记载了国防项目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GF管理的目的是积累、传播和交流,使科研工作者能够依据科技报告中的描述重复实验过程或了解科研结果。虽然军队院所开展GF报告工作已10余年,但进展并不是很理想,存在报告收集不全、管理体系不完备、交流使用不便等问题。
2.2未完全纳入科研管理程序GF报告的征集应贯穿于科研项目的整个过程,包括科研合同、科研项目执行、项目管理等各环节、全过程,但并未认真执行。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研项目承担者以及科技信息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局面,使GF报告不能完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不能完全纳入科研工作管理程序中。
2.3交流与利用不够充分GF报告的交流和使用在《国防科技报告管理办法》等文件中都有规定,但是目前只是体现在项目结题、实验室评估、课题查新、职称评定等方面。GF报告内容程度高、总量不多、技术质量难以保证,使其不能得到充分交流与利用。
2.4培训与奖惩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军队院所科研任务重、工作量饱和、时间节点紧、保密形势严峻等特点,科研人员的时间、精力往往不能保证GF报告的撰写质量,甚至不能按时间节点提交报告。另外,科研人员不能熟练使用GF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系统与水印系统或其他保密系统等,加之培训工作力度不够、奖惩机制不够到位,大大影响了科研人员对GF报告的撰写效率、提交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3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体系构建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军队GF报告工作中的问题,我们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与改进措施。
3.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构建GF报告管理体系为了保证GF报告工作顺利开展,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分级分层构建GF报告收藏和服务的管理体系[5-6]。
3.1.1构建系统级(或全军)层面的科研院所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负责系统级军队院所GF报告的收集、加工、保存和管理,对军队院所的GF报告工作进行指导。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军队院所GF报告工作的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相关方针、政策、法规,负责军队院所产生的GF报告的征集、审查、上报、业务建设、管理与交流利用,组织、指导、督促、检查和验收各院所的GF报告工作,使之正常开展。
3.1.2构建军队院所层面的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负责各军队院所GF报告的收集、加工、保存和管理。凡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单位,由一名业务副院(所)长担任该单位GF报告管理负责人,科技处(或类似的科技管理职能处室)负责GF报告业务主管工作,指定一名参谋任联络员(一般为负责科研项目管理的业务参谋),并在科技信息管理部门成立GF报告管理小组,负责各院所GF报告的日常工作,承担GF报告的业务指导和归口管理工作。制定、贯彻、落实本院所的GF报告工作规章制度和计划,负责GF报告的征集、审查、上报、业务建设、管理与交流利用,负责GF报告的规章制度落实、业务培训、协调沟通,负责GF报告工作总结、表彰和经验推广等工作。
3.1.3构建各军队院所下属各处、室级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各军队院所下属处、室指定专人负责GF报告工作,对本处、室产生的GF报告进行收集、初审,并及时提交至本院所的GF报告管理部门,确保本单位产生的GF报告在单位内部得到充分利用。负责贯彻落实GF报告工作的规章制度,拟制本单位GF报告年度编写计划,并监督计划落实,负责组织本单位GF报告的撰写、审查、上报,负责本单位GF报告的初步技术审查、形式审查等。
3.2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建立健全GF报告管理制度
3.2.1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立GF报告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将GF报告工作纳入科研管理程序。这是贯彻、落实GF报告工作制度的关键,是解决报告撰写、提交长效机制问题的迫切需要[7]。在项目立项、下达、实施、验收、鉴定和报奖等主要环节,明确撰写和提交GF报告的职责要求,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报告;在项目立项、下达和开题阶段,在立项申请报告、开题报告和任务书中明确撰写提交报告的数量和时限;在项目验收、鉴定、报奖阶段,将撰写和提交GF报告作为一个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研项目承担者以及科技信息管理部门之间要通力合作,将GF报告工作纳入本单位的科研能力建设中,作为关系本单位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
3.2.2加强制度建设,使GF报告工作有章可循军队院所应建立《军队院所国防科技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和标准规范,为GF报告管理奠定制度基础;梳理本单位制订和颁布的科研管理方面的文件,采取修订或专门发文的形式,将GF报告工作纳入其中,确保国防科技建设与管理的每一个领域和环节都有开展GF报告工作的依据和要求;提升GF报告工作与科研管理工作的融合度和收集的完整性,强化知识产权和保密管理、完善共享机制建设,推进科技报告的充分共享和交流使用。
3.3建立信息资源平台,加强GF报告的交流共享
3.3.1分级管理,严防失泄密,进行交流利用GF报告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国防科学技术秘密,还涉及到国家、国防建设的安全利益及专有技术或敏感技术。因此,对于GF报告一定要在坚持保密守则的前提下,按照“集中检索、分布获取、分级保障、设限受控”的原则进行交流和使用[8]。可定期出版公开、内部密级的GF报告,鼓励国防武器装备研制、承制单位使用相应密级的GF报告,要求管理部门使用相应密级的GF报告等。
3.3.2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促进开放共享在统一制定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构建GF报告信息资源平台,建立集成融合和无缝链接的信息资源系统。在降低撰写和形式审查的难度和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对GF报告进行信息审核和针对性开发,合理确定科技报告的共享范围和保密级别。向军队院所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人员等分级开放国防科研信息和科学数据,并由此建立军队院所自主创新知识库,依托互联(局域)网络形成分级、分层的GF报告全文信息检索系统,促进GF报告的开放与共享[9]。
3.4健全培训和奖惩机制,提升GF报告数量与质量
3.4.1加强培训,提高GF报告和数量的质量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能熟练使用管理系统撰写和提交报告。重视报告的技术质量和形式质量,不断完善由科研人员、主管领导、技术专家、GF报告管理人员组成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使之融入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本单位的报告撰写任务。
3.4.2建立有效奖惩机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建立奖惩机制是GF报告体系建设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对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报告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公平合理地将国防科技报告纳入本单位的技术职称和职务考核、晋升的指标体系,有效提高科研人员撰写提交报告的积极性。开展评优奖先活动,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将报告撰写上交情况与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利益相挂钩,逐渐形成写好多交报告的良好氛围。对未按要求提交报告的项目予以必要惩戒,如削减经费、取消承担延续项目的资格等,以引起项目组和科研人员的重视和警醒,促进报告撰写和上交。
4结语
科技报告管理办法范文2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正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随之应运而生的新型兴服务模式也已经不知不觉的出现我们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可以对它们不以为然,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新兴的服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有些甚至是不可或缺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进步,科技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科技情报机构既面临技术更新的压力,也面临由此引发的管理运行体制的变革,新兴服务模式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工作内容当中,悄悄改变着传统的科技情报服务方式。
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济南市科技情报服务工作的发展,开拓新的工作思路,特开展本次调研工作。本次调研选取具有较为前沿和引领作用的我国四个直辖城市和与济南有着相当城市规模的26个省会城市科技情报研究部门为调研对象,采用互联网检索部门官方网站的方式搜集数据,然后分别与济南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相关分析结论。因港澳台地区与我国内地城市的社会体制不同,相应科技情报行业不具备可比较性,故不纳入数据采集对比范围。
各市级科技情报研究院所常年开展的传统业务包括科技查新、科技声像宣传、科技翻译、工业设计展览、计算机信息开发、科技培训、科技统计、政策研究等,本次调研中收集到的数据如涵盖在上述业务范围内,不列为对比分析的数据范例,但在上述业务基础上有新型服务模式采用的则列入对比范围。
1 直辖市数据对比(表1)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直辖市级科技情报研究院所基本保留了传统的科技情报研究业务内容。较为独特的业务包括北京科技情报研究所开展的创新基金管理服务,工作组按照科技部及中关村园区对创新基金(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承担起对创新基金(资金)的立项、监理、验收三阶段,及项目档案管理、企业信息变更等方面的常规管理工作。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由于与上海市图书馆合并,拥有较大的科技文献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其现有的科技文献数据库资源开展了诸如文献传递、虚拟电子资源、参考咨询等服务项目,以及通过其丰富的专家资源开展了定期的专业知识讲座培训服务。
2 省会城市数据对比(表2)
通过对比发现,省会级科技情报研究部门普遍从事较为传统的科技服务项目,基本没有创新项目开拓实施,大部分地市的科技情报研究部门甚至没有建设官方网站,缺乏与社会沟通联系的平台渠道,新兴服务模式严重匮乏。
3 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对比
通过调研分析对比,省会级城市与直辖市级的科技情报研究部门所开展的新兴科技服务业内容存在较大差距,直辖城市已经开展了有限的具有创新性的服务业务,而大部分省会城市则未开展相关业务。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城市,开创性的开展了诸如技术合同登记、战略研究、科技报告、人才引进、微信宣传等相关服务项目,虽然部分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在新兴服务业务的开展中迈出了第一步。
4 结论建议
总之,要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走出传统的管理服务方式,开展创新服务,调整业务结构,根据国家、省、市科技资源整体规划做好科技资源建设和管理,搭建科技基础条件服务平台,为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人和制度的和谐统一能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在这种“化学式反应”中,人始终是根本,而制度是保障。传统科技服务业若想在信息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的今天依旧占据主流地位,抱住自己的奶酪不被新兴服务模式夺走,融合发展是切实可行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新兴的科技服务业务必将逐渐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不断的探索创新,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在探索中求生存,才不会被改革的大潮淘汰。
科技报告管理办法范文3
关键词: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创新券;中小微企业;仪器使用费用补助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3-0166-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3.074
1 概述
为发挥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作用,鼓励由各级财政资金投资建设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在完成规定公益服务任务前提下,面向小微企业开放使用,对应用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的小微企业所需费用,山东省科技厅提出了探索实行发放“创新券”的工作方式。
2 “创新券”概述
所谓的创新券是针对中小企业经济实力不足、创新资源缺乏,高校和研发机构没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动力机制而设计发行的一种“创新货币”,其资金性质是财政公共投入资金,本质是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一种补助机制,重点针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创新力度不足而采用的一项政府投入政策。发达国家的创新券不仅支持设计、产品开发、内部技术转移,还支持创新管理、商业流程塑造和市场研究等。
山东省“创新券”工作方式:山东省创新管理机制,通过“创新券”方式给予小微企业仪器使用费用补助。目前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的是“先用后补”原则。先由各市科技局组织审查、认定、统计在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公用网上核对已通过,且兑现金额与平台数据一致的创新券,省科技厅对各市统计信息进行审核后,再进行创新券补助资金拨付。
3 烟台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的开展情况
3.1 烟台市级补贴原则
为更好地做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工作,烟台市设立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服务补贴专项资金,利用“烟台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网”,配合省科技厅“创新券”开展“省市两级”、“双向补贴”。用户使用入网仪器费用补贴依据“支持研发、先用后补”的原则。
3.2 烟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现状
截至2016年10月31日,烟台市入网中小微企业617家,入网大型科学仪器设备1237台套,设备原值突破10亿5千万元;中小微企业预约使用创新券共计1128次,按照补助标准省预计补助金额447万余元。
3.3 2016年度烟台市级补贴情况
2016年度“烟台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网”使用补贴,补贴周期自2015年9月1日起截止2016年8月31日,用户单位(中小微企业)申报75家、申请补贴金额146.48万元,审核后给予研发投入3%及以上的50家单位进行了补贴,补贴金额120.47万元;服务单位申报13家,服务总金额为1283.89万元。服务单位绩效补贴结合其服务对象的研发投入占比发放,其中研发占比不到3%的服务对象的服务金额,不享受补贴。最终绩效补贴服务单位10家、绩效补贴金额175.04万元。其中2家通过服务面覆盖、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及服务总金额等情况综合评定,被确定为优秀服务单位,享受最高绩效补贴金额30万。
2016年度,烟台市共发放专项资金补贴合计295.51万元,用户单位补贴比例为66.67%,服务单位补贴比例为76.92%。
4 中小微企业常见认识误区
4.1 只有通过科技部门认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才能享受“创新券”政策
山东省科技厅、省财政厅于2015年6月印发的《山东省小微企业创新券管理使用办法》中将小微企业的补贴范围由省级以上高新区内扩大到全省(不包括青岛市)的小微企业。办法中指出凡山东省(不含青岛市)的小微企业承诺遵守相关诚信条约,经企业所在地县(市、区)以上科技管理部门核准,在“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上注册成为用户会员,即可获得使用创新券的资格。原有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共享科学仪器设备扶持办法(试行)》已废止。
《山东省小微企业创新券管理使用办法》适用范围广泛、补助力度大,政策具有普惠性,确实起到了使更多小微企业受惠的作用。
4.2 小微企业是否用上大型科研仪器
《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规定使用财政资金购置的单台套价值在50万元及以上的科学设备必须录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就2016年烟台市使用补贴周期统计数据来看,使用设备原值50万元以上的预约单有719笔,预约单总数为1361笔,占比52.83%。由此数据可以看出,中小微企业完全可以用得上大型科学仪器。
4.3 在共享平台上找不到相应的科研仪器
入网仪器数量少,信息更新速度慢,导致在共享平台上找不到相应的科研仪器,无法使用“创新券”。目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试运行)已向社会开发,该平台录入科学仪器服务单元和单台(套)50万元以上的科学仪器设备共35764台套,山东省按期完成了“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对接工作,这意味着我省中小微企业通过国家网络管理平台预约使用省外仪器享受创新券补贴是可期的。
对于烟台市中小微企业来说,烟台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已与全省联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我市中小微企业可以通过预约使用全省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同时我市大型学科仪器设备也可服务全省小微企业。这种情况下,省创新券补贴政策仍然适用。
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存在共享平台上找不到相应科研仪器的现象,但是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和各市的公用网平台仍然是我们中小微企业寻找科研仪器的首选。
4.4 市补贴报了没给补
市补贴报了没给补,省补贴估计也没戏,还是不报了。以烟台为例,烟台市补贴是中小微企业和服务单位同时申报,双向补贴。申请条件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求上报的中小微企业满足企业上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3%以上。服务单位要求预约单10笔以上或检测次数50次以上(以合同及检测报告为准)。有了上述条件等的限制,不少中小微企业和服务单位就不能申报烟台市补贴。而山东省补贴是由服务单位申报,通过“创新券”方式给予小微企业仪器使用费用补助,对综合效益突出的服务单位进行后补助,限制条件比较宽泛,市补贴没能享受,不意味着省补贴也不可享受。
4.5 高校仪器设备入网,数量极少
据科技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截至2014年底,全国科研院所和高校所属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对外开放率为45%。目前驻烟高校共录入仪器111台套,但是提供服务的单位为0,出现了共而不享的现象,其成因是多样的,主要是缺乏长效稳定的管理运行机制、科研与服务的矛盾难以调和、实验室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设备缺乏升级改造使用质量不高等。不过,教育部所属高校积极制定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形成一种多维度的开放共享模式。
5 建议
分析创新券政策推行成效,不能仅考虑创新券补助金额,还应考虑是否盘活了已有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调控了设备增量。所以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创新券政策,不能仅从解决中小微企业认识误区入手,要多管齐下,现提出以下建议:
5.1 开展政策培训、加强政策宣传
政策宣传的前提是要保证各级相关科技工作者的政策把握是正确的,山东省作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试点省市之一,创新工作思路,提出了创新券工作方式,各地方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专项资金补贴办法,省市各级部门在政策转折点或是创新券补贴工作开展之前应该进行培训,以保证具体工作人员的工作思路正确性,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组织开展仪器共享服务推介活动。加强上门推介服务,组织服务单位走进园区、深入基层、加强与园区中小微企业开展面对面的对接,将平台的服务送上门,充分了解和挖掘中小企业需求。还可通过培训会、向企业发放宣传页、报纸、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帮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将创新券利好政策转化为创新红利。
5.2 完善共享机制、强化政策引导
加快制定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评价考核机制、明确后补助方式。以免政策执行不明,公众对后补助补贴发放存在歧义。
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管理监督机制、出台奖惩办法。严惩申报创新券补贴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情况,以确保财政资金拨付的公平、公正。
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规范检测收费标准。对于平台仪器检测报价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核、评价、
公示。
建立、强化高校与行业有关的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共享机制,设立设备共享基金,提高实验室技术队伍的业务水平。
5.3 探索创新券模式,增进创新券成效
在探索创新券模式的同时可以借鉴别的国家、省市先进的经验做法,如:国外创新券的特点具有普适性和公共性。申请中小企业的范围广泛,国外的创新券是针对中小企I设立的,申请主体只需是中小企业,无论是高新科技型还是传统型的中小企业都能申请。研究内容广泛,只要围绕企业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一个研究问题,无论是技术研发创新还是商业模式策划等软科技创新都同样有获得创新券支持的机会。研究机构的选择范围广泛,德国甚至将提供研发服务的研究机构范围拓展到外国高校。
5.4 推动地方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优化整合数据资源
将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积累的数据与每年科技部统计的地方科技资源调查中的科研仪器数据相结合,对平台建设进行优化升级,在对数据深入挖掘的基础上,为政府合理购置科学仪器设备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郭丽峰,郭铁成.用户导向的政府创新投入政策――
创新券[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8).
[2] 李彦雪,李功越.推广创新券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应注
意的几个问题[J].价值工程,2015,(6).
[3] 张贵红,朱悦,朱金鑫.发达国家或地区创新券制度
科技报告管理办法范文4
关键词:中低产林改造;树种结构调整;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腾冲县
中图分类号:S7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 3168(2012)01 - 0050 - 07
Necessity and Suggestion to Speed up Reform of lowyielding Forest
in Tengchong County
SHU Xiangcai
(Tengchong County Forestry Bureau, Tengchong, Yunnan 6791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status of lowyielding forest in Tengchong County, and elaborated the necessity of speeding up lowyielding forest reform from following aspects: forestry development, promoting the level of forest management, forest resources expansion, and accelerating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tree species, and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and consolidating the results of collective forest right system refor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dustry。 Suggestions also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owyielding forest transformation, integrated lowyielding forest reform and forest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forest industry development, shortrotation industrial raw material forest construction, forest economy development, forest seed production bases construc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ategy on forestry, to establish a sou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number of high standards demonstration model, and multichannel financing to accelerate the lowyielding forest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lowyielding forest reform;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tree species; forestry industry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onstruction;Tengchong county
收稿日期:2011 - 06 - 28.
作者简介:舒相才(1973 - ),男,云南腾冲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和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实施中低产林改造是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规范低产用材林、低效林的改造行为,科学经营森林,国家林业局分别于1999年和2007年出台了《低产用材林改造技术规程》[1]和《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2],由于地方没有配套的政策以及改造过程中涉及的诸多问题,各地低产用材林、低效林改造的步伐缓慢。201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0〕54号),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改造400万 hm2中低产林。腾冲作为云南省的重点林区县,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较多,中低产林改造任务较重,自2004年以来,腾冲县共实施中低产林改造9 205.07 hm2。由于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对中低产林改造工作的认识不一,部分干部群众对中低产林改造信心不足,导致全县中低产林改造工作进展缓慢。研究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必要性,对统一认识,加快推进腾冲县中低产林改造工作,促进腾冲县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概况
腾冲县位于云南西南边陲,地处东经98°05′~98°46′,北纬24°38′~25°52′,属于云南高原滇西峡谷区,国土面积570 088 hm2。县城年均温14.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19.8℃,无霜期234 d,年均降雨量1 469.4 mm,年均日照时间2 153 h,相对温度79%。地带性土壤包括高山亚高山灌丛草甸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黄红壤、红壤7个亚类,非地带性土壤包括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火山灰土3个亚类[3]。主要植被类型包括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5个类型[3,4]。根据《腾冲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5],全县林业用地570 088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7.25%,其中:有林地384 207.5 hm2,疏林地479.6 hm2,灌木林地13 464.0 hm2,未成林造林地21 672.1 hm2,无立木林地2 305.8 hm2,宜林地8 242.3 hm2,苗圃地7.4 hm2,辅助生产林地17.8 hm2。全县森林覆盖率70.7%,林木绿化率73.3%,活立木总蓄积 4 872.04万 m3,林分单位面积蓄积125.8 m3/hm2,活立木年净生长量196.899万 m3,林分优势树种年净生长量193.578 0万 m3。
2中低产林改造的含义
低产用材林是指在用材林的立地上,并确定为用材林,因未能适地适树或经营管理不当,或受自然、人为不良因素影响,造成林木生长慢、质量差,明显低于所在立地条件应有生产力的林分[1]。低效林是指受人为因素的直接作用或诱导自然因素的影响,林分结构和稳定性失调,林木生长发育衰竭,系统功能退化或丧失,导致森林生态功能、林产品产量或生物量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相同林分平均水平的林分[1]。对中低产林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定义[6],白恩培认为,中低产林就是单位面积林产品产出的经济效益和效率相对低下的林地[7]。笔者认为,中低产林应分为中产林和低产林两大类,中产林是指单位面积林地产生的效益(经济、生态、社会)接近同类立地条件平均水平的森林,而单位面积林地产生的效益低于同类立地条件平均水平的森林就是低产林。中低产林改造就是通过分析中低产林的具体情况和立地条件,采用先进、综合、适合中低产林所在立地条件的综合措施提高林地生产力,促进林地向高产林转化的过程。中产林、低产林的概念是动态的,中产林是潜在的低产林,当一个地方低产林大多改造完成了,森林经营水平提高了,林地总体效益提高了,这时,原来的中产林的效益就会低于新时期林地平均水平而变成低产林,因此对中产林也要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促使其向高产林转化。
3中低产林现状
2010年,保山市林业局批准了《腾冲县中低产林评判标准(试行)》,根据该标准和《腾冲县中低产林改造规划(2010-2020)》,腾冲县现有中低产林196 422.6 hm2,蓄积1 319.812万 m3。笔者根据《腾冲县中低产林评判标准(试行)》,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判定,结果为:腾冲县中低产林有25 263个小班,面积为234 151 hm2,蓄积量2 097.119 m3。其中海拔2 500 m以下的23 455个小班,面积为202 637.6 hm2,蓄积为16 166 930 m3。
林 业 调 查 规 划第37卷第1期
舒相才:腾冲县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必要性与建议
海拔2 500 m以下的中低产林中,按类型分:中产林面积35 181 hm2、蓄积3 019 650 m3,低产林面积167 456.6 hm2、蓄积13 147 280 m3;按权属分:国有林场23 187.5 hm2,零星国有林731.7 hm2,集体178 718.4 hm2;按森林类别分:商品林202 561.7 hm2,生态公益林75.9 hm2;按地类分:纯林84 074.8 hm2,混交林114 920.8 hm2,疏林地332 hm2,其它灌木林2 455.7 hm2,竹林854.3 hm2;按树种分:栎类80 822.3 hm2,其它阔46 802.7 hm2,云南松39 280.7 hm2,桤木7 848.6 hm2,杉木7 726.6 hm2,秃杉7 457.9 hm2,华山松6 912.5 hm2,桦木1 309.7 hm2,木荷494.6 hm2,喜树325.2 hm2,软阔137 hm2,榕树105 hm2,铁刀木62.9 hm2,硬阔37.7 hm2,油杉0.2 hm2,灌木树种2 455.7 hm2,其它竹854.3 hm2;按起源分:天然林161 631.9 hm2,人工林24 060.3 hm2,飞播林16 945.4 hm2;按判定的标准分:定量标准判定70 337.4 hm2,非目的树种128 192.5 hm2,郁闭度小于0.3的中龄林、近熟林465.7 hm2,疏林地332 hm2,灌木林地2 455.7 hm2,其它竹(小径竹)854.3 hm2。可以看出,腾冲县中低产林的主要特点是:低产林多,中产林少;集体林多,国有林少;商品林多,公益林少;有林地多,其它地类少;慢生树种多,速生树种少; 天然林多,人工林少;按定性标准判定的多,按定量标准判定的少。
4中低产林改造工作现状
腾冲县的中低产林改造大致可以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2004年,是群众自发改造阶段;第二阶段从2004年开始至2009年,为试点推动阶段;第三阶段从2010年开始,为整体推进阶段。
20世纪90年代,腾冲县猴桥镇、中和乡等部分乡镇开始出现林权流转,由于流转的林地大多为次生林,林木生长慢,效益低,流转后的新业主为了在林地使用权属于自己的时限内取得最大的效益,纷纷伐除林地上原有的林木,种植西南桦、光皮桦、桤木、秃杉、杉木等速生树种。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①改造行为的自发性,没有政府部门的参与,没有规划设计,全部由业主自发组织实施;②改造措施的单一性,几乎都是皆伐后种植速生树种;③改造地块均为集体林,国有林场仅进行小面积的试验;④没有统计数据,无法统计全县到底改造了多少面积;⑤缺少总结分析,改造完成后,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对改造成效、改造措施、改造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
2004年,云南省林业厅项目办安排英国志愿者在腾冲县林业局沙坝林场实施了26.67 hm2低产用材林改造项目。2005年,省林业厅安排腾冲县为低产林改造项目试点县[8],实施低产林改造试点133.33 hm2,标志着腾冲县中低产林改造试点推动阶段的开始。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①政府推动,除上述2个项目外,2006年省林业厅还安排了1 003.63 hm2低产用材林改造项目,2007~2009年,腾冲县林业局安排实施了1 374.77 hm2低产用材林改造项目和部分低产油茶林改造项目,腾冲县的中低产林改造工作从群众自发改造为主转向以政府推动为主;②改造措施的多样化,林业部门安排的低产林改造项目都实行项目管理,改造前有设计,改造后有验收,改造措施也由单一的皆伐改造转变为皆伐改造、抚育改造、综合改造并存;③改造的林地权属多样化,包括国有林、集体林、私有林(权属为个体)。
201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工作的意见》,保山市相继出台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实施意见》(保政发〔2010〕230号)、《保山市林业局关于中低产林改造采伐管理的意见》(保林发〔2010〕177号)、《保山市林业局中低产林界定指导标准》、《保山市中低产林改造工程实施管理办法》,腾冲县林业局也制定了《腾冲县中低产林评判标准(试行)》,并于2010年1月22日得到保山市林业局批准,腾冲县编制的《腾冲县中低产林改造规划(2010-2020)》得到保山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标志着腾冲县中低产林改造整体推进阶段的开始。这一阶段的特点:①规划先行,编制了《腾冲县中低产林改造规划(2010-2020)》,规划到2020年改造中低产林10万 hm2[9];②管理规范,制定了《腾冲县中低产林改造管理办法(试行)》、《腾冲县中低产林改造实施细则(试行)》、《腾冲县中低产林改造考核办法(试行)》、《腾冲县中低产林评判标准(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技术规定,使中低产林改造工作走上规范的道路;③改造规模加大,仅2010年就实施改造中低产林6 666.67 hm2。
5中低产林改造的必要性
5.1林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腾冲县国土面积为570 088 hm2,其中:林业用地440 396.5 hm2,占77.25%,农业用地107 311.2 hm2,占18.82%[5]。2010年,腾冲县国民生产总值为70.402 2亿元,农业总产值29.089亿元(农业产值10.879 4亿元,林业产值5.252 9亿元)[10]。林地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7.25%,而林业产值仅占全县总产值的7.46%;农地面积仅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8.82%,而农业产值占全县总产值的15.45%。从单位面积土地带动的产值来看,林地1 192.77元/hm2,农地10 138.18元/hm2,是林地的8.5倍。只有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大幅度提高林地生产力,不断提高林业对国民生产总值、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才能提高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最终促进林业自身的发展。
5.2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的必然要求
腾冲县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为125.8 m3/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世界第73位的亚美尼亚[11],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的高低是反映森林经营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说明腾冲县森林经营水平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中低产林改造是综合的森林经营过程,通过在中低产林改造过程中综合运用树种选择、良种生产、壮苗培育、综合抚育、林分施肥、森林采伐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大幅度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是提高腾冲县森林经营水平的必然要求。
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主报告》整理。
5.3扩大森林资源总量的根本途径
森林资源总量一般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①面积;②蓄积。扩大森林资源总量一般也包括2个途径:①大力造林,扩大森林面积;②加强森林经营,提高单位面积蓄积,从而达到扩大森林资源总量的目的。腾冲县宜林地8 242.3 hm2,仅占全县总面积的1.45%,而且这些宜林地中有836.6 hm2是海拔高于2 500 m的难造林地,因此,通过人工造林的途径来扩大森林资源总量的空间已十分狭小,只有通过加强森林经营,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提高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才能达到尽快扩大森林资源总量的目标。
5.4树种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由于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生长速度也不一致,腾冲县部分优势树种在不同年龄时的平均每公顷蓄积。
注:根据2006年腾冲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图层属性表统计计算
不同树种生长情况差异极大,以桤木和栎类为例:5 a生的桤木平均每公顷蓄积14 m3,5 a生的栎类没有蓄积;10 a生的桤木平均每公顷蓄积达59.5 m3,栎类12.3 m3,比桤木低47.2 m3;15 a生的桤木平均每公顷蓄积89.8 m3,栎类29.3 m3,比桤木低60.5 m3;20 a生的桤木平均每公顷蓄积142.6 m3,栎类44.4 m3,比桤木低98.2 m3;25 a生的桤木平均每公顷蓄积190.9 m3,栎类60.4 m3,比桤木低130.5 m3;30 a生的桤木平均每公顷蓄积258.7 m3,栎类86.9 m3,比桤木低171.8 m3。
腾冲县林分总面积为383 455.3 hm2,面积1 000 hm2以上的优势树种按面积大小依次为:栎类127 141.1 hm2,云南松94 751.7 hm2,其它阔81 953.1 hm2,桤木20 513 hm2,杉木14 364.8 hm2,华山松13 259.6 hm2,秃杉9 643 hm2,硬阔7 348 hm2,铁杉5 450.3 hm2,冷杉4 115.6 hm2,桦木2 322.2 hm2,木荷1 286.9 hm2。速生树种杉木、秃杉、桦木、桤木的总面积仅46 843 hm2,占林分面积的12.22%,而慢生树种仅栎类的面积就占林分面积的33.16%,慢生树种比例大是造成腾冲县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低的主要原因。要提高林业的效益,必须进行树种结构调整。树种结构调整的方法一般包括采伐更新、树种更替、林下补植,这3种方法都是中低产林改造的措施,进行树种结构调整就是实施中低产林改造,因此,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是腾冲县调整树种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做个假设:现有1 hm2 10 a生的栎类林,蓄积量为12.3 m3,若不进行改造,10年后这片栎类林蓄积量44.4 m3,增加了32.1 m3;如果现在进行改造,皆伐后种植桤木,10年后此林分蓄积量59.5 m3,增加了47.2 m3,而且改造时还可以采伐利用栎类12.3 m3。
5.5增加林农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有效手段腾冲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集体林权登记面积达26.5万 hm2,确权村民小组2 659个,确权宗地41.16万宗,核发林权证12.52万本,集体林均山到户率88.9%,商品林均山到户率89.5%。基本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但距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还很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解放林业生产力,不断提高林农的收入。怎么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变为经济优势,群众的办法不多,难以从分到的林地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7]。他们所分到的那片林子,如果不进行改造,还是原来的状况,绝不可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7]。群众难以从分到的林地上得到收益,爱林护林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林农的收入得不到提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就得不到巩固。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中低产林资源,增加林农近期收益,另一方面还能通过改造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林农的长期收益。再做一个假设:现有1 hm2 15 a生的栎类林,蓄积量为29.3 m3,若不改造,15年后蓄积量为86.9 m3,按栎类出材率40%、原木价格400元/m3估算,可生产栎类原木34.76 m3,产值13 904元;若现在进行皆伐改造,采伐后种植桤木,可以采伐栎类29.3 m3,按出材率20%估算,可生产栎类原木5.86 m3,产值2 344元,15年后此桤木林分蓄积量89.8 m3,按桤木出材率75%、原木价格800元/m3估算,可生产桤木原木67.35 m3,产值53 880元,则进行改造的总产值为56 224元,是不改造的4.04倍,比不改造增加42 320元。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不但能增加林农现在的收益,还能大幅度提高林农将来的收益,是增加林农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有效手段。
5.6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腾冲县2010~2020年规划实施中低产林改造100 000 hm2,改造地块蓄积655万 m3,规划采伐蓄积359万 m3,大量的采伐会产生大量中小径材和伐区剩余物,促进木材综合加工利用产业和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腾冲县古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有一条纤维板生产线,利用中低产林改造的小径材和伐区剩余物生产木制品和纤维板,年产值超亿元。2010年,该公司看准了腾冲县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有利时机,投资1.8亿元新建一条年产15万 m3中高密度纤维板的生产线,使公司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达21万 m3/a,预计3年内产值超过5亿元。中低产林改造的伐区剩余物不但可以用来生产纤维板,还可以用来生产机制木炭、颗粒燃料等生物质成型燃料,较细的、纤维含量少的剩余物还可以用做生物质气化燃料的原料。
中低产林改造还需要大量的苗木,能有效促进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根据《腾冲县中低产林改造规划(2010-2020)》,腾冲县规划实施更新改造和树种更替3.33万 hm2,约需要壮苗5 000万株以上。
大规模地实施中低产林改造,必然会促进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等的增多,改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人,改造后的集约经营也需要较高的科技支持,会促进调查、设计、评估、技术支撑等林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如果合理引导,还可能会促进调查设计公司、采伐公司、造林公司、营林公司等林业科技服务企业的产生。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可以带动木材加工产业、新型生物质能源产业、种苗产业、林业科技服务业等林业产业的发展,是促进腾冲县林业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6对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建议
6.1加强宣传,统一认识
部分干部群众对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对中低产林改造的信心不足,是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主要障碍,因此,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首先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认识。宣传的内容主要是省、市、县中低产林改造的政策,中低产林改造的必要性、重要意义、迫切性,广大林农对实施中低产林改造的迫切要求等。宣传的途径要多样,可以是标语、墙报、报纸、电视、网络、传单等,必要时应举行中低产林改造电视演讲比赛、电视辨论赛等。宣传的目的是打消部分干部群众对“改不改”的疑惑,统一要“改”、要加快“改”的认识。
6.2做到六个结合
部分干部群众担心实施中低产林改造会破坏环境,影响生态安全,还担心改不好,怕越改越差,越改效益越低。为确保越改生态越好、林分质量和林业效益越高,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要做到六个结合。
6.2.1与林业生态建设相结合
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求[12]。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不能以破坏生态安全为代价,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运用国家林业局提出的“高保护价值区域”的概念。2006年,国家林业局在《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13]中提出,具有下列一种或多种属性的高保护价值区域应优先区划出来:①在全球或国家水平上,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生物多样性(如地方特有种、濒危种、残遗种)显著富集的区域;②在全球或国家水平上,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主要物种仍基本保持自然分布格局的大片森林景观区域;③珍稀、受威胁或濒危生态系统区域;④提供生态服务功能(如集水区保护、土壤侵蚀控制)的区域;⑤满足当地社区生存、健康等基本需求的区域;⑥对当地社区的传统文化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由于具有这些属性的高保护价值区域基本涵盖了森林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价值、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社会与文化价值,这些区域维护好了,生态安全也就维护好了,因此在实施中低产林改造时,只要首先识别了这些区域,保护好这些区域,就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不会影响生态安全。由于腾冲划定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海湿地保护区等保护区,部分旅游景点周围也划定了保护小区,还界定了大面积的生态公益林,因此在改造商品林的中低产林时,只需要特别注意识别和保护⑤、⑥两类高保护价值区域,小范围水土流失或滑坡地区、个别珍稀保护植物及其小生境就可以了。
6.2.2与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相结合
特色经济林是一项长效产业,能为林农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而用材林的收益对林农来说是一次性的,因此,实施中低产林改造要与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相结合,要选择那些立地条件特别好,适宜特色经济林树种生长发育,群众又愿意改造的中低产林改造成特色经济林,既调整了林种结构,又为群众建立起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6.2.3与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建设相结合
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一般是指轮伐期15年以下的工业原料用材林。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能有效带动综合利用小径材和伐区剩余物的加工业的发展,一旦中低产林改造完成后,将不再产生这么多的小径材和伐区剩余物,到时候,这些企业的原料来源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从开始实施中低产林改造起就必须与这些企业联系,通过林权转让、林地承包、联合造林、代造代培等方式共同建设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这样做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使企业放手发展小径材和伐区剩余物加工利用产业,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林农改造后集约经营森林的资金压力,有效地整合资金进行集约经营。
6.2.4与发展林下经济相结合
发展林下经济是增加森林经营收益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腾冲县在林下种植草果、石斛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发展林下种植:①要对林下作物进行施肥、松土等管理措施,有利于促进林木的生长;②要对林下作物进行保护,防止人畜损坏,在保护林下作物的同时也保护了森林;③发展林下作物能获得除林木收益以外的其它收益,增加森林经营的总体收益。发展林下经济要充分考虑森林经营的需要,不能妨碍森林经营活动的开展。发展林下经济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部分真菌与部分林木具有共生关系,真菌需要与林木的根系共生才能正常生长,而这些真菌也能促进林木根系对水分或无机盐的吸收,利用这种关系,把菌种接种到林木壮苗的根系上,然后造林,或在造林后,在林地上接种菌种,在菌种生长出子实体后合理采收,就可以在森林经营期内长期获得真菌的收益,达到以短养长的目标,这就是现代菌根技术的利用。
6.2.5与林木良种生产基地建设相结合
近年来,腾冲县良种繁育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选择了一批腾冲红花油茶优树,培育了几个腾冲红花油茶良种,建设了几个腾冲红花油茶苗圃和良种采穗圃,秃杉、桤木、西南桦等部分乡土树种的优树选择工作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良种生产,特别是乡土树种良种生产远远不能满足林业发展和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工作的需要。群众采种一般都选择树干矮小、采摘容易的母树,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培育的苗木造林后生长不良,一代不如一代。近几年种植的杉木生长不良,有的甚至不足2 m就开花结果,就是因为这样的采种方式导致杉木品种退化。林业发展必须依靠良种,而良种必须来源于良种生产基地,只有来源于良种生产基地,档案清楚,可以查阅到采种母树,才能保证品质。在实施中低产林改造的过程中,要对优良乡土树种进行种质资源调查,选择一批优树,然后利用这些优树建设几个优良乡土树种的种子园。以提高良种生产能力和中低产林改造的良种使用率。
6.2.6与实施科技兴林战略相结合
实施科技兴林战略是国家发展林业的基本战略,也只有通过人才兴林、科技兴林,才能为林业的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多年来,由于林业试验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结论,又缺乏资金支持,影响了广大干部职工甚至林业科技人员对林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的兴趣,导致林业科技的发展十分滞后。目前,腾冲县林业科技的发展现状是十分令人痛心的,自从利用3S建立腾冲县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以后,腾冲县林业尚未得到过任何科技进步奖;进入21世纪以来,县林业局曾支持了部分林业试验项目,如杉木迹地更新、腾冲红花油茶改造、腾冲红花油茶施肥等,但由于项目实施单位都是整片实施,没有按试验设计要求进行设计,更没有长期、连续地进行监测,没有产出任何科学数据和科技报告;腾冲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近10年,由于没有建立完备的监测体系,目前没有可靠的数据来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效益和影响,也没有可靠的监测数据来分析退耕还林工程树种选择的成败。如今要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如何选择改造地块和树种,如何培育壮苗,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如何促进林木生长等问题:一方面,要通过科技支撑来解决中低产林改造中选择改造地块,目的树种、措施和科学采种、育苗、造林、营林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实施中低产林改造来选择一批优树,建设一批种子园,建立一套中低产林改造监测评价体系,培养一批干部,培训一批人才,推广一批先进技术。县林业局每年应该拿出10~30万元作为科技基金,在中低产林改造中开辟一些小型科技试验或推广项目,每个项目投资1~3万元,由全县林业科技人员通过申报、答辩等方式申请,对于较大的科研或调查项目应由县林业局组织完成。
6.3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
部分干部群众因为中低产林改造涉及面广,技术性和政策性强,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又严,担心稍有不慎就触犯法律,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中低产林改造管理体系或操作指南来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目前,腾冲县已成立了中低产林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腾冲县中低产林评判标准(试行)》,编制了《腾冲县中低产林改造规划(2010-2020)》,并制定了《腾冲县中低产林改造管理办法(试行)》、《腾冲县中低产林改造实施细则(试行)》、《腾冲县中低产林改造考核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技术规定,这些规章制度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另外,还要尽快组织制定《中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操作细则》、《中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审查办法》、《中低产林改造监督办法》、《中低产林改造检查验收办法》、《中低产林改造监测体系建设办法》、《中低产林改造档案管理办法》、《中低产林改造科技项目管理办法》、《中低产林改造资金管理办法》等管理体系文件。这些管理体系文件可以称为操作指南,一方面要有利于中低产林改造工作的开展和管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护实施中低产林改造的干部职工,要具有可操作性。详细的操作指南,可以让人不需要动太多脑筋,按指南一条一条做应可以了,虽然工作量大一些,自由掌握的活动空间小一些,但不用担心触犯法律。
6.4建设一批示范样板
为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必须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示范样板,可以根据改造方式、改造后经营模式的不同建设样板,每个样板的建设除突出特色外,还要按照中低产林改造的要求建设到位,包括设计到位、管理到位、监督到位、改造到位、检查验收到位、监测体系建设到位、档案管理到位。在突出特色上,可以每种模式建设1~2个样板,如抚育1~2个,更新改造1~2个,林下作物1~2个,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1~2个。在资金扶持上要重视长效机制,避免改完就丢,通过长期的扶持,使其发挥长期的示范带动作用。
6.5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
中低产林改造投资较高,如果改造后按常规经营管理,则不同改造方式的投资如下:采伐更新改造当年投入资金为20 250元/hm2,改造后前3年每年投入资金为1 500元/hm2,后两年每年投入资金为750元/hm2,5年后投资资金为180元/hm2。抚育改造当年投入资金3 840元/hm2,改造后每年投入管理资金180元/hm2。综合改造当年投入资金为4 500元/hm2,改造后前3年每年投入资金750元/hm2,3年后每年投入管护资金180元/hm2。这些只是常规经营管理的直接费用,如果集约经营,直接费用还要成倍地提高。中低产林改造的作业设计、检查验收、档案管理、试验示范、长期监测等还需要大量的间接费用。政府应加大中低产林改造的投资力度,按照“业主自筹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多方吸引社会资金”的筹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扶持资金应主要用于间接费用和科技费用。业主可以通过林权抵押贷款、联保贷款等方式筹资,也可以将林权转让给有资金的企业或个人进行改造,还可以与木材加工企业联合发展工业原料林,还可以探索由企业把资金借给林农,与林农签订代培合同,林农采伐后将木材销售给企业,偿还借款和利息等方式筹措资金。
参考文献:
科技报告管理办法范文5
职称制度是中国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和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职称评聘工作是我所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关系到全所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结合职称评聘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科研院所;职称评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116-03
职称制度作为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实施50年来,在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创造性,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推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职称评审工作在我所这样一个军工科研院所实施已有30多年,它在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刻苦钻研、促进我所向前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一制度仍是一项相对复杂、容易引起矛盾的工作,存在着管理方式陈旧、职称功能定位不准确、框架体系不健全、服务范围不全面、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方法量化不足等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需要不断改革、完善和创新,本人结合我所职称评聘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1 职称评聘工作在我所的发展、现状与成效
20世纪80年代,我所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开始实施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和职务聘任工作。近年来,随着我所科技产业化大力推进,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引进力度加大,职称评审工作任务加重,评审的规模和频度增加,职称评审办法进行了大幅度改革。2007年修订了《七一二所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2011年进行了量化评审改革,重新制定了《七一二研究所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量化评审办法(试行)》,并且出台了纲领性的《七一二所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办法(试行)》,两份文件相得益彰,指导着我所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聘任工作。与以往评审办法相比,新办法具有以下特点:
(1)进一步明确了适用范围,即适用于所工程系列中职、副高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程系列正高职的推荐评审,实验系列评审基本条件单列,评审办法同工程系列,我所接受委托评审,为我所控股公司自行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提供了晋升渠道。新办法规定工程系列副高职评审由两年一次修改为每年一次,评委会任期由四年变为三年。
(2)规定了参评的必备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学历、任职资历、论文、外语水平、考核等五项基本要素。
(3)提高了门槛,严格了参评条件。以往的职称评审,外语未考,可以先参加评审过后再补考,论文未发表可以先参评,过后补齐论文。新办法规定,论文和外语为必备条件。
(4)分类细化了评分标准,量化了评审因素评分办法,使职称评审工作更加客观、科学、公平。新办法包含的评审因素与原办法基本相同,但各因素所占权重做了调整,突出了能力和业绩导向。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由20%调整为15%,工作业绩由25%提高为30%,工作能力由20%提高为30%,论著与技术总结权重为15%,保持不变,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权重为15%,保持不变,外语为参加评审的必备条件,不占比重。其中工作能力、工作业绩改变了以往难以衡量的定性描述,采用可度量的指标,可操作性强。具体评分标准为:
(1)新办法量化了工作能力要素的评价:根据工作类型细分为军品科研类、军品试验、技术服务类、生产类、民品类、营销类、保障条件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等,根据参评人员任现职以来在工作中承担任务的角色和作用情况划档计分,政策考虑了军品试验、技术服务类、生产类、民品类、建设类和营销类等岗位人员。
(2)新办法、细化并量化了工作业绩要素的评价。新办法对原科研成果的界定进行了量化,以科研成果的级别为标准进行分档,其他各类成果用类比法进行分档。新办法以科技成果为主要评价指标,兼顾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管理等其他工程专业技术岗位贡献。根据参评人任现职以来(不含任现职当年)取得的能体现个人最大贡献的工作业绩等划档、评分。考核项目分为:科研技术成果、生产经营成果、技术支持成果、QC成果、管理成果等五项。
(3)新办法量化了论文论著要素的评价。根据参评人员任现职以来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与本岗位工作相关的论文、著作、国防科技报告、已颁布实施的技术标准以及已出版的译著等情况划档、评分。明确了论文论著类别、数量及对应的分值标准,其中详细规定了论文和学术专著的研究范围、作者有效排名,期刊类别等。新办法明确界定了几大级别期刊:权威核心期刊、核心期刊、国家级刊物、省级期刊。
(4)新办法量化了专业知识与业务水平要素的评价,提出该项要素主要从学历、继续教育、专业技术技能水平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评价。①界定了第一学历和后学历,明确了学历类型及对应的分值。首次提出学历应与申报的工程系列具有专业相关性,否则降一层次确认学历。②将继续教育纳入评分标准:根据近三年(不含评审当年)的年均学时完成情况计分。③将专业技术技能量化:综合考虑任职年限和工作经验、技能等情况,确定分值。任职年限从现职被聘任的次年起算。
(5)新办法量化了对现实表现要素的评价。根据任职期内的奖惩情况和最近3年(不含评审当年)的职工年度考核情况计分。
(6)改革了划档和评分方式,使评审结果更科学、客观、公正。新办法在遵循原评审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改进。原办法评委根据介绍直接划档、打分,再进行投票,评委往往容易根据印象和个人好恶划档打分,主观性和随意性大。新办法为避免这一问题,划档评分标准非常详细,并成立专门的评审因素小组,各负其责,严格对照评审办法,将参评人员的各项评审要素归入对应档级,提出合理的档级建议,提交评审大会,评委会最终确认档级,避免了随意性,评委只能在最终确定的档级范围内打分,大大减少了人情等主观因素。投票环节,新办法进行了分类,分为A、B、C三档,即排名在当年投放指标前30%,划入A档,直接投票通过;中职30%-105%以内的,划入B档,副高职30%-115%以内的,划入B档,B档人员进入投票角逐;中职105%以后的,副高职115%以后的,进入C档,不再进入投票环节直接淘汰,简化了流程,更好地体现了优胜劣汰。
(7)严格了破格条件。新办法细化了破格申报条件,标准更高。原办法规定,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可破格:获得省、部级(含集团级)二等奖及以上的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的获奖人,及在上述获奖项目中担任主要任务,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做出突出贡献者;省、部级三等奖的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的前五名获奖者;获得国家(含国防)发明专利的前两名完成人,或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首位完成人;获得集团公司及以上级别的科技或管理方面专家称号的人员;对我所科研生产和管理做出重大贡献者。新办法规定,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可破格:获得省、部级(含集团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前五名及以上、三等奖前二名的获奖人;国家(含国防)发明专利的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含集团公司)及以上级别的科技或管理方面专家称号的人员;对我所科研生产、管理和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者,受到所特别嘉奖的。新办法更严格、量化,精确性高,操作性强。
(8)注重各相关部门的参与、配合,增强了评价的透明度、客观性和可信度。职称评审涉及到全所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大家都比较关注,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矛盾和不满,为切实做到评审的客观、公正,成立由干部人事处、所办、科技处、民品经营产业管理处、质量管理处、条保办、财务处、科技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评审因素小组,协助资格审查,提出划档建议及理由。各相关部门按管理权限及时审核、提供参评人员相关信息,并对人员信息的准确无误负责。
2 新办法实施意义及作用
2011年评审工作采用新办法,参评人员和评委耳目一新,新办法虽然有一些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但瑕不掩瑜,具有开创意义,明确了业绩和贡献导向,为全所专业技术人员指明了方向。新办法顺应了我所科技产业化发展的大势,激励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激发了各级各类各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热情。新办法打破了以往以科研成果为标准的单一的评价体系,建立了量化为主、多类别的评价模式,有效地将军品、民品评价融合为一体,维护了从事科研生产、民品经营和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利益,帮助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为我所产业大发展铺平了道路,推动我所从研究所向高科技企业集团迈进。新办法是我所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又一次有益尝试,是量化考核、精细化管理、员工价值链评价的具体实现。
3 职称评聘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我所,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工作按照新办法顺利运行,但放在整个行业和企事业单位来看,职称评审工作虽经过不断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单位为提高评审通过率,频繁调整本单位设计师人员名单,报奖时根据评职称需要报项目组成员名单,而不是实事求是报实际做项目的人员。一些技术人员自己做的项目却不能做设计师,不能得奖,却挂着别人做的项目的设计师,得着其他项目的奖,失去了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侵占了别人的利益。领导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有投机取巧之嫌,挫伤了部分真正为项目做出贡献的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2)非工程系列及政工系列职称评聘难以量化。
工程系列职称评审从2011年开始量化,随后每年都进行修订,不断完善。非工程系列(在我所主要包括卫生、出版、档案、图书、资料、翻译、经济、统计、会计、审计等)在我所不是主流,人员少,专业分散,难以量化,缺乏科学的评价办法,以往参照工程系列评审办法,导致无法套档,不能客观评价非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
(3)评审条件过于刚性,制约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造就。
目前的职称评审标准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科学评价“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不太吻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现行各系列职称的评审条件“一刀切”,几乎都包括学历、任职资历、论文著作、业绩成果和职业道德与工作表现等方面的要求及外语考试等项目,而针对具体专业及具体岗位的考评还缺乏客观的标准,导致一些业务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而缺少论文和科研成果的专业技术人员达不到评审要求。而一些为了评职称把主要精力放在学历教育、或科研成果上,对本职业务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尽管可能业绩平平,实践能力一般却可能较早获得任职资格,这样必然会挫伤部分优秀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4)岗位设置不科学,各单位标准宽严不一,导致水平层次不齐,存在不公平现象。
目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主要采取结构比例和控制最高职务档次的办法,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只能按照上级规定的设岗比例实行岗位总量控制,难以真正做到“以事定岗,因事设岗”。在我所,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密集,一些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因为受到指标限制,参评多次也未能通过评审,挫伤了工作积极性。而在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的工厂或其他院所,因为指标富余,一些技术、资历等条件一般的技术人员却较早评聘了职称,这样必然会给职称评聘工作的公平性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即使在同一个单位的不同部门,由于部门重要性不同,通过率和难易程度有很大差异,容易产生矛盾。
(5)评价机制不适应激励人才辈出的时代要求。
一是评价方法不尽科学。目前职称评审中实行的量化评价难以准确完整地考察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工作创新能力;二是评价考察的内容僵化。按现行职称评审政策,统一要求外语考试合格,才能参加评审,这一要求限制了部分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审高一级职称;另外目前职称评审中对专业知识的评价大多通过学历来评判,专业水平则通过工作年限来考量,非工程系列的考试仅在会计、经济、统计、翻译、卫生等系列开展,造成各专业技术系列之间评审条件差异很大;三是评价标准相对落后。比如晋升职称资格条件,明确规定必须达到相应的学历、任职年限等要求,从充分激励人才的角度看,这些限制条件,就成为限制有突出贡献人才、积极上进人才、致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天花板”。
(6)职称评价体系与现代企业管理不相适应,不能完全满足事业发展要求,不能充分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调动其积极性。现代企业发展,强调的是业绩和贡献,遵循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而职称评聘体现的是任职资历,论资排辈。当前,在许多国有企事业单位职称往往与待遇和福利挂钩,评上职称则享受相应级别的待遇和福利,在福利分房、公积金缴纳、医疗、差旅报销和退休金等方面享受对应的待遇。在新形势下,职称制度存在不合理性,人才合理流动才更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多种手段激励人才,才能激发活力和创造性。我所现在虽然实行岗位工资,但在福利分房、公积金缴纳、医疗、差旅报销和退休金等方面仍与职称紧密挂钩,造成一些评上高级职称的人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同时评不上职称的人丧失了工作积极性,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从外企或私企调入我所的职工,由于原单位没有职称评聘,到我所就没有职称,一切从头开始,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引进社会人才。
4 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具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适时修订评审制度,不断完善评审办法。针对评审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细化标准,堵塞制度漏洞,同时加强协调、沟通,完善成果管理制度,联合相关部门做好成果申报名单的核查工作,尽可能维护实际贡献者的合法权益,让实干者得到尊重。
(2)非工程系列职称评审问题。非工程系列和政工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虽然不是我所的主流,但在不同岗位上为我所的科研生产和科技产业化服务,发挥着辅助作用。我们要根据各专业和岗位特点探索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定性与定量评价综合运用,最大限度调动在岗人员积极性,促进我所各项事业的发展。
(3)改进职称评审方法,调整评审条件和标准。实践证明,职称评审工作实行单一的考试或评审,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局限性,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才能使评审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可以参照会计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考评结合的办法,在对申报人员进行统一的业务知识考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审,这样既可以从一个侧面检验和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印证申报人员提供材料的真实性,最大限度的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和公正。另外,制定评审标准和条件,要突出工作业绩和实际能力,并将其客观量化,使职称资格能真正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成就、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等情况。
(4)严格实行评聘分开,科学设岗、竞争上岗。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开的有关规定,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按需定岗,按岗招聘,动态梳理,优胜劣汰”。各单位要根据各自的职责任务,科学设岗,合理定编、定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对岗位和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建立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优化人才资源,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使专业技术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增强本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
(5)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新机制。建立新形势下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人才评价机制,促进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围绕能力和业绩两个方面,结合各系列、专业间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分类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明确的有针对性的要求,以能力和业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区别对待其它要素,不搞“一刀切”。
(6)探索并改进评价制度,淡化职称评聘的福利功能。国家相关部门应明确职称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推进职称分类改革、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健全职称评审和考试的管理机制等方面推进职称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以构建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评价机制为核心,形成科学、分类、动态、全面的职称体系,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企事业单位可以借鉴欧美等外资企业和知名私企的评价机制,淡化职称的福利待遇作用,设置多条职业发展通道,探索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如设置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职业经理人、优秀设计师和金牌营销师等发展通道,分类分级管理,激励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余兴龙.以公平为导向的职称评审制度构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11)
[2]李建钟.论职称制度改革[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11):72-76.
[3]董志超.我国职称制度的发展与改革[J].中国卫生人才,2011,(5):66-67.
[4]李越等.新时期我国职称制度人才评价与管理机制的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5]余仲华.人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六大问题[J].劳动保障世界,2012,(9).
[6]职称制度改革将分类推进[N].团结报,2013-04-03.
科技报告管理办法范文6
一、目标与实施原则
(一)目标
到2010年,建立与平台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搭建由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六大平台为主体框架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全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主要目标:建成资源丰富、面向社会开放的重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信息平台,率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建设和完善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推动全国仪器设备资源高效利用;新建一批大型科技基础设施,整合、优化各类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成以20余个资源、环境等领域的观测、考察数据中心和科学数据网为主构成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科技期刊资源的50%以上,实时服务系统延伸到县市;在自然科技资源领域,农作物、林木、微生物等种质资源保存率和利用率实现大幅度提高;建成全国统一规范的科技成果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在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建立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原则
1、有限目标,科学部署。贯彻落实《20*-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平台建设的有限目标,强化科学部署和严格论证,按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2、分层建设,分级管理。根据国家、行业部门(单位)(以下统称部门)、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分层次开展平台建设,国家层面的平台建设在部门和地方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责任和权利,分级加强管理;促进军民优势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有机结合和高效共享。
3、整合为主线,共享为核心。贯炒\"整合、共享、完善、提复\"的平台建设方针,按照不同类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高效利用,积极推进与国际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互补、共享。
4、调控增量,激活存量。有效调控新增经费,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协调涉及平台建设的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有效调控新增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
(一)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1、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对全国单台(套)价值50万元以上,总价值超过150亿元的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八个中心城市现有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依靠各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性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相结合,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科学仪器的综合使用效益。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和各级分析测试中心集聚了我国各类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这些中心的能力建设,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开展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整合和推广工作,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发展、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在综合集成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新建若干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2、研究实验基地
进一步强淮\"开放、流动、联合、竞沾\"的运行机制,在国家、部门、地方现有实验室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在生命、海洋、医学、农业、林业、地学等重要基础学科和部分前沿学科领域,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若干为多学科研究服务并具有强大支撑能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支撑新兴学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3、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体系
按照不同类型野外台站的特点,结合不同学科领域和区域科学发展的需求,以现有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为基础,遴选出百余个具有代表性的野外科学观测台站,源\"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阶段稳步实蚀\"的原则下,进行整合与布局,改造并完善野外台站动态观测与研究所需要的野外仪器设备、站内试验室、标本和数据存储等实验研究基础设施,分别形成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台站网络、材料环境腐蚀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络、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特殊环境和特殊功能观测研究台站网,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4、计量基标准体系及检测技术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体系,重点完善长度、力学、光学、热工、无线电、时间频率、电学、电离辐射、声学、化学等计量领域的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加强重要标准物质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计量基标准。解决量值传递及量值溯源的关键技术,建立完善计量基准标准共享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检测资源共享体系。重点解决涉及国家与社会公共安全、人身健康、食品安全、公平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在线、快速测试技术及检测技术标准;着力解决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信息工程、生物技术、现代农业、大型工程等领域重要参量的有效测量;建立完善国家检测/校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二)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1、植物种质资源
重点开展农作物、林木、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热带作物、牧草植物、药用植物、野生植物等种质资源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加强植物种质资源共享条件建设,形成新型共享机制,提高保存设施的水平,实现约45万份植物种质资源实物共享。
2、微生物菌种资源
整合具有一定科学意义、有实际或潜在研究应用价值的细菌、真菌、病毒及相关的信息资源,重点开展农、林、医、药、食品、兽医、海洋基础研究及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和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微生物菌种资源约10万株。
3、人类遗传资源
结合我国人种特点和民族众多的国情,以我国各民族生命健康和人种安全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遗传资源、特殊健康体质人群遗传资源、亚健康人群遗传资源为重点,整合共享人类遗传资源约15万份。
4、动物种质资源
根据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充分调研我国动物种质资源的发展现状,筛选、整合现有的畜禽、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寄生虫、经济昆虫等种质资源,开展珍稀、濒危动物的种质资源库建设。选择具有种群数量优势的单位,进行种质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5、标本类资源共享体系
重点开展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和菌物标本等生物标本资源的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实现约1000万号生物标本的整合共享;开展岩矿标本、化石标本和国家紧缺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矿床模型整合共享体系建设。
6、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及实验细胞库
整合目前国内已有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开展常用实验动物品种资源的种子中心建设,建立以7~10个国家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中心及20~30个功能独特的实验动物种源单位共同形成的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开发、自主创新、国际合作等不同方式,不断扩大资源种类。建成细胞株(系)近千种、容量超过5,000份、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实验细胞库。
7、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
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规范,对植物、动物、人类遗传种质、微生物菌种、生物标本、岩矿标本和矿床模型、实验材料等资源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实现约1,100多万份(号)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形成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推动我国的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的全面共享。
(三)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1、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针对国家长期布局的公益性、基础性科学数据采集系统持续积累的科学数据,重点对观测性、考查与监测性数据汇交整理,按照行业特点整合集成规模化的主体数据库,建设和完善包括气象、测绘、地震、水文水资源、农业、林业、海洋、国土资源、地质与矿产、对地观测等领域在内的10余个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实现数据采集、加工、保存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科技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取科学数据,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2、科学数据共享网
在数据资源管理相对分散的科学技术领域,集成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和科技人员拥有的数据资源,按照学科领域构建主体数据库,在地球系统、医药卫生、基础科学、能源与交通等领域建设约11个科学数据共享网。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建立科学数据共享信息系统;开展科学数据元数据资源目录库建设及其检索等系统的开发;形成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信息系统。
(四)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1、科技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主体,按沾\"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洗\"的原则,扩大科技期刊、图书、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声像文献等文献资源的收集和服务;到2010年外文科技期刊总量达到约30,000种以上;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网络服务系统为基础,加强与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国家图书馆等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互联与对接,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刊物的50%以上;向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和可定制的文献信息服务;实施精品战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国际影响力。
2、专利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文献资源为主,收集我国相关部门和世界各国的专利文献信息,使专利文献收藏数量占全世界出版专利文献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立联合目录和全文数据库,构建从目录到全文的检索和传递公共服务系统。
3、标准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标准文献资源为基础,整合行业、部门与地方标准文献,提高我国标准文献收藏比率;建设标准文献全文数据库;开发标准检索、阅览和服务系统,形成完善的标准文献的检索与传递公共服务系统;推动我国和世界各国以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标准文献信息网的链接,拓展标准文献的资源和服务范围。
(五)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1、科技成果信息服务体系
以全国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网络为基础,集成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工程化中试、创业孵化相关的信息资源,完善成果信息资源库、技术交易数据库及创业孵化服务数据库,构建基本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深入到基层中小企业和农村。
2、公益与行业共性技术转化平台
建立行业技术评价推广服务体系,制定重大共性技术、公益性技术推广绩效评价体系;整合重点共性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产品测试等领域的基础条件资源,在国家安全、社会公益领域和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每年选择建立10个左右公益与共性技术转化中心,提高公益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能力和工程化技术服务水平。构建国家、部门和地方在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转化方面的协同工作网络平台。
3、技术标准支撑体系
开展农业、能源、环境、公共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标准研究和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开展与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工作相关技术标准的支撑性研究,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构建全国技术标准研究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建立与技术标准相配套的研究和验证的工作体系,提高技术标准研究能力。
(六)网络科技环境平台
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应用服务支撑系统
围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信息共享的目标,制定统一的平台信息系统标准规范,集成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平台应用服务系统,实现与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的互联与对接,向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信息服务。
2、网络计算应用系统
依托成熟的网络计算技术,在全国范围规划建设若干个计算节点,在气象、地震、医药等领域开展网络计算环境系统和网络计算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设,为重大科学发现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突破提供重要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3、网络协同研究与工作环境
充分利用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于全国的视频、音频及数据交互服务系统,开发便捷的网络协同研究工具软件包,形成网络协同研究公共支撑系统;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远程操作应用示范系统,打破科研工作中的地域和时空界限,促进我国科研方式的变革。
4、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
联合有关部门,汇集国内现有的数字博物馆资源和相关科技资源信息,通过开展优秀科普作品评选征集活动、择优购买版权、扶持开发创作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可利用的社会科普资源进行数字化入库,制定规范要求,综合集成,实现与相关科技信息资源的连接,形成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为我国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全民素质教育提供基础性支撑。
5、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
整合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建成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国家级科技信息资源库,提供分类科学、实用有效的科技信息;形成以1个国家级、30个省级科技信息服务节点及部分地区科技信息服务节点为支撑的全国科技信息资源加工处理、共享利用体系;建立县(市)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试点示范,扩展基层科技信息的推广应用渠道。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国务院有关综合部门成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平台建设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工作,对平台建设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协调,联合审定平台重大建设任务,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发挥平台建设部际联席会和平台建设专家顾问组的作用,保障平台建设规范、有序地开展。
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办事机构设在科技部。
2、各部门、地方是平台建设组织实施的主体,负责本部门、地方平台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
各地要根据本地特点和需求,成立本地方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采取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明确投入渠道
1、各级财政根据需要安排平台建设资金;原有用于支持文献、数据、种质等资源采集,仪器设备购置和基本建设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的经费渠道保持不变,并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2、各地方财政负责地方平台建设的投入,各部门负责落实本部门平台建设的经费,中央财政平台建设专项经费主要支持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
3、政府资金要发挥引导、调控作用,调动有关企业、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等为平台建设投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4、各级财政应根据需求安排平台运行经费,运行经费要与绩效考评挂钩。具体管理由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负责。
(三)强化监督管理
1、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实行对平台建设项目和运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2、建立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奖优罚劣制度,对执行良好的项目、运行服务效果好的平台和在平台建设中有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表彰,及时调整或中止执行不力的项目,充分体洗\"谁先共享,谁先受掖\"。
3、平台建设工作要公开透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数据库,及时将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向社会公示,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4、财政部门、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实行新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1、强化牵头部门(地方)的权利和责任。平台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及滚动支持的机制,对于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拟实施项目的牵头部门(地方),由牵头部门(地方)负责,联合各有关部门、地方根据整体框架和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方任务和责任,负责协调各方面关系,保障平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
2、实行资源整合、制度规范以及队伍建设三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平台建设项目执行过程中,制度规范、标准规范以及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要结合具体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平台建设同时开展,项目验收时,每一个建设项目成果都应成为服务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资源共享平台。
3、建立有效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资源共享平台必须建立、健全资源汇交管理制度,制定可行的共享服务方案,保障一定规模的相关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持续增加、不断汇集和对社会开放服务,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和稳定的工作场所;组织管理模式实写\"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执\";成立用户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平台的运行服务加强监督指导。
4、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方式。建立符合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设置相应的岗位,在有条件的领域推行上岗资格认证工作;设置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相关的学科专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开展从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有关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技能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工作;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基础条件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五)营造共享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