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的区别

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 衔接 对策

高一历史的难教和难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一直是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关注的问题,初高中的分离办学使得这一课题更具现实意义。初高中两阶段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课程设置等不同,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难度上都比初中历史有所增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体系、内容编排、知识深度和广度、教法和学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因此,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历史学习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状况,他们的基础如何?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能力要求上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应转变师生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现导学案的制作与使用是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指导学生顺利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更多的是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的。然而笔者在任教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着初高中历史教学不衔的接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很有必要探求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差异

1.课程标准的差异

第一,课程理念的异同。初中历史课标更强调“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高中历史课标增加了对“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理念,以体现高中历史课程标特点和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能力要求上都有大幅度提高,加之知识间的跳跃性、综合性强,教师往往感叹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探究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高中历史教学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使我们的教学详略得当。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但如何做好衔接,在上述标准及其解读中并没有具体的解决思路和措施。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与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一系统中有着继承和发展关系的两个阶段。从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上看,二者存在很多一致的地方,如都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倡导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等。

第二,课程目标的异同。“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历史课程目标包括课程总体目标和课程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初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的总体目标则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虽然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上要求“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但二者的目标都是为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初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具体目标上都采用“三维目标”设计,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第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人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和综合性。高中与初中相比更加强调历史技能、历史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初中相比,高中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

第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感知历史、对历史的发展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则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历史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历史教学目的与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双边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情感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并且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总体来说,初中历史课程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过程中感知历史,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历史课程则要求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更加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首位。在初中,主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态度和一定的国际意识;高中则强调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历史思维意识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等方面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初中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要求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高中历史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第三,强化衔接意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历史教师的衔接意识强弱直接关系到初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现顺利过渡。对于高一历史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态度,从而用来指导教学。

2.转变学习观念

高中历史课标指出“历史课程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生作为普通公民,身为社会中的人,必须具备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人文素养;作为21世纪的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面对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力,必须具备历史意识、历史智慧,广博的知识和历史使命感,顺应时势发展。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对历史学习的理解仍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上。他们普遍认为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因而只要划书、背书就可以学好历史,临时突击就能取得好成绩。这种对历史的错误认识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不浓、方法不对、习惯不好,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首先为历史“正名”。在开学之初,教师不应急于上新教材的第一课,而应实施学生对历史认识的衔接教学。

3.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积累的过程,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历史课学习的具体方法有:

第一,培养兴趣,移情历史。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在兴趣的促使下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因素来看,加强历史自身的趣味性、密切联系实际、合理组织教学等做法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提高。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培养起来的。通过参与一些与历史有关的活动来触摸历史、亲近历史、玩味历史,进而学好历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于比较浅显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课上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协助,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册,投影仪以及多媒体等进行丰富多彩的直观教学。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集合起来,帮助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如深圳市宝安中学唐云波老师的公开课《后的中国社会经济》,通过设计《回忆录》的方式将前后国家的大历史与个人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使得原本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顿时鲜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查发现,教师上课生动与否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刘正萍的研究表明:对现任教师“不满意”或“说得过去”的占 61.8%。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因此,历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积累,较强的教学能力,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较高的引导水平。教师具备了上述几方面素质,才能发挥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二,敢于质疑,挑战传统。历史是指人类发展过程已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现象。对于历史问题的解读,我们要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作出独立的判断,敢于对任何传统的观点提出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有新的收获。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不断去探索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才会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第三,整理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学习历史,要注意理出线索,构建成历史知识网络结构。应按时空顺序,注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掌握历史发展的宏观线索,概括重大历史阶段特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

第四,多做比较,善于归类。比较和归类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历史概念的本质,更加深刻地掌握历史事件的异同,从而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培养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意识;通过归类,可以将历史知识系统化,总结出学习历史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对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区别和联系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改变传统的观念,才能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学习。合理改进学习方法,必将能事半功倍,学好历史科目,真正成为具有基本人文素养,顺应时势发展的21世纪合格高中毕业生。

4.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相关研究表明,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在教学环节上的主要问题是:“知识体系的欠缺和能力培养的不足”。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主要是加强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衔接。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做好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能力,有利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系统的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材料较之无意义的材料识记效果好。所谓识记材料的意义,是指其所蕴含的事物内在联系及与识记者知识经验间的联系。简言之,透彻地理解识记材料的意义和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识记效果。调查显示,高一学生依然以机械记忆为主要记忆方式,在没有弄清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情况下,效果自然不好。要培养能力,必须转变学生的记忆方式,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歧路引领到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的阳光大道。理解的本质是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知识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通史体例。这种编排方式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能够促进学生在识记上融会贯通,在运用上触类旁通。

新课程历史教学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能力;历史阐释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力。能力的培养要适应学生心理特征,改变学生滞后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运用史实提炼观点,让史实归属于观点,用观点统领史实。如在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深层原因时,通过相关史实,提炼出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的观点。用观点统领史实,并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由史实记忆向观点记忆转化,并不是忽略史实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相关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对史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再对众多观点依据史实加以综合、比较、提炼、补充。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材料、阐释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真正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 利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开启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主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案。其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一切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学案导学在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并保持学生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角度出发,导学案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简言之,学案导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预习、听课、复习,继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在高中进行历史衔接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学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无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有助于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从而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

四 结语

作为一名耕耘在中学历史教学一线的教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不衔接深有感触。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不仅可以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是一个庞杂的工程,需要多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只是在这方面做了初步探索。由于笔者自身知识储备、理论修养等方面的不足,文中的相关论述略显苍白和无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继续探寻初高中历史教学顺利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余力.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汉国、王斯德.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教育部.普通高.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赵亚夫.我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几点建议[J].首都师大学报,2006

[7]陈其.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M].历史教学,2004

[8]郑和均、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9]陈家麟.当代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0]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0(1)

[12]刘正萍.关于新课改中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调查[J].教育探索,2006(2)

[13]黄慧红.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解决对策

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关系到中学教育承上启下的过渡。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许多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形成了对高中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在这一现状下,关注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使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形成合力,对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必须。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

只有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有清醒的认识,才能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大体说来,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教师教学取向差距较大

1、由于中高考的考察侧重点不同造成的差距

中考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体上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考试要求较低。而高考不仅重视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视考查学生对基本能力的掌握;重视“冷点”,关注“热点”和焦点;关注生活化素材。由此,不难看出中高考考察侧重点不同会造成教师教学侧重点的差距较大。

2、学生年龄特点造成的教法差距

由于初高中两个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不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都会有所区别: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应当体现历史的生动性和文化底蕴,注重学生的感性体验,要尽量多提供形象的图画或视听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和历史氛围,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应该体现历史的深刻性,重视历史的“明智”功能。学习方式应以探究式为主,教科书提供思维材料,提出问题或者给出不同观点,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达到“学史明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形式上的脱节现象

在课程内容上,初高中历史课程有所脱节。初中课程改革在“改变‘繁、难、偏、重’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取得了成绩,见到了效果。但在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的前提下,高中课程却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使得初高中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们就需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同时,初中对世界历史的要求大大降低,尤其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历史内容很少,导致学生对欧洲重要封建国家的产生缺乏了解,进而很难理解高中课程中这些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由来、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实际上现在高中教材涉及到从世界古代到当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问题,都将成为高考的内容,这无疑提高了世界历史的地位,因此,新课程下高中世界历史教学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从教材编排结构来看,初中为通史框架,高中开专题课提高。高中新教材“模块-专题”的编排方式宏观性强,便于对同类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忽视了历史的时序性,难以反映历史的全貌,会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而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结论也容易记忆;而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此外,与老教学大纲相比,初中新课标已经将教学难度大大降低,而高中新课标不再要求学两门通史,相比之下,高中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降低反而是提高了,导致在学生的初中学习与高中学习之间形成了比较高的门槛。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存在差距

高中历史新课程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从学生的表现看,他们在初中形成的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与高中的要求之间存在很大反差。浙江省初中阶段是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来实施历史教学的,但中考是开卷笔试而且,历史和社会科目合计才100分,使不少学校对该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师资参差不齐,教学方法简单,甚至简单到了一节课依次叫上几个学生来读上几段文字就算完事,在师生中形成“《历史与社会》是‘副课’”的观念,根深蒂固。实际上学生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中很容易养成对教师的过度依赖,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甚至连基本的记忆能力也得不到发展。进入高中后,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完全没有用”,对自己的历史学习要求也不是很高,同时会考、高考都采取闭卷笔试形式,在知识的深度与系统性上的要求要远远高于中考。这种差别严重的影响到了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解决对策

就高中教学而言,解决初高中历史脱节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升入高中后,学生要实现学习方法的转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知识的结构化,甚至适应、接受全新的教学风格。从新课程的实施环境来看,笔者认为应该从下列方面来探求解决对策。

(一)教师转变观念――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根本

从教学现状来看,我认为转变教师的观念是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根本。这种观念的转变实际上是教师对自己角色和教学理念的重新认识、定位。

1、角色观的转变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教师的角色转变不仅意味着教师要以自己的角色作用来们实现新课程的有关要求,而且要通过教师角色的转变来更好地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问题。在新课程中,教师应实现以下角色观念的转换:

(1)由课堂控制者变为促进者。教师应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把教学的本质定位师生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共同感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是“跑道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

(2)由教学权威转化为组织者。即指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转向“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具体到每一课,应表现为:引发问题情境,同时在内容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在方式上组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成果汇报等形式,然后教师以引导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问题解决思路与模式。

(3)由教学实施者变为合作者。合作者角色是指教师以平等的身份,用合作的方式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角色应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即当教师把某个问题变成了学生孜孜以求的要得到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以平等的、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互帮互助,互相鼓励与启发,最终求得问题解决。

2、教学观的转变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本质和过程的基本看法,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传统教学观是单向性的,包括“传授知识”和“应付考试”。新课程强调的是互动培育式的“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的教育观。教学观的转变,对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有现实意义。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历史的最大价值就是对现实的人文关怀,教学作为中介,力图传达历史的人文内涵。教师应重视德育功能与教学的结合,明确历史教材、教学和考试只是认识历史的一种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2)强化世界文明史观。高中新课程教材无疑是大大提高了世界历史的地位,但高中生世界历史知识基础的贫乏也是不争的现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世界历史教学,正确看待世界文明中心的问题,要以世界为全局作综合安排,不能局于一隅,要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拓视野、补基础,提高学习世界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3)转变历史教法观。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这并不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放弃或否定。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从而影响、引导或决定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4)树立学习型、合作型的教学观。初高历史教学脱节,要求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加强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了解,从宏观上认识与把握中学历史课程,并展开与初高中同行、伙伴乃至和学生的合作,以一种学习的态度、合作的意识开发课程资源,改变“孤军作战”的工作状态。这也是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二)调动学生活动――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关键

教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的程度如何,是实现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关键。为此,高中教师不仅要成为高中课程的开发者,还须要熟悉初中历史教学状况,能初步分析初中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思维品质,尤其是内在需求,进而合理的寻求教学衔接的切入口。这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前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主要体现在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主动参与上,我认为最好的实现途径是解决问题,即把教师设计的疑问成功转化为学生心中的疑问,直至激发学生的兴趣。下面以“问题解决”模式为例来探讨初高中教学中的衔接。

1、于看似无疑处设疑

这里的无疑,仅仅是指在浅层次理解与分析上的“无疑”。再往深处想,或者换个角度思考,新的问题就会出来,这就是于无疑处设疑的内涵。“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专题“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两课内容其实就是对初中教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内容的再现,主要强调知识和情感目标,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也没有太多的新意。教师在处理时可以合为一节课完成,以课后“自我测评”的三个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即可完成教学任务。一堂课就可以平淡无奇甚至沉闷的上完,学生也能按照预期的那样掌握结论。如果教师将初中教材课后“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为什么一再失败?”这个开放性问题的引用到教学中,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去解决,势必会引发“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个问题设置的意义在于: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的兴趣,并主动进行串联、再加工,得出自己的结论,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而三维目标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以整体性的体现、巩固。在讨论总结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留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如果现在的中国也遭到侵略,遭遇会和近代中国一样吗?”

2、于枯燥乏味处引疑

在教学中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教材在编写上显得枯燥乏味,讲起来往往催人欲眠,使教学难以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积极探索,于枯燥乏味处设疑,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高中教材“百家争鸣”一课是直接介绍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讲解,学生是很难适应的。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除了有“变革与争霸”作铺垫外,在“百家争鸣”目开始时也有这样的叙述:“春秋战国时期,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士人们为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相比而言,初中教材更能让学生接受。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学情,在导入时适当唤醒学生的初中知识记忆,强调“动荡与变革”这一社会特征,让学生按四大学派分组,对思想家、思想主张、影响分类归纳。对学生而言,这个环节必定是枯燥的,于是接着抛出现实问题“如果你是班干部,你如何对待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请每组派代表回答,学生的思维必定会活跃起来。在小结的基础上设计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思想流派呢?为什么能形成“百家争鸣”现象呢?学生会有短暂的沉思,教师再适时引导:同学们可以想想初中教材是怎么介绍“百家争鸣”的背景的?这样引导后,学生的答案会多种多样。这时教师不能急于表态,而应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说的都较好,但在深刻性与全面性上还欠下功夫,老师希望你们在认真思考后,以组为单位再交流与分享一下,然后把你们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个问题解决后,马上再作进一步的提问:“百家争鸣”局面对后世有什么影响?这样就会既能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又能让学生探究、分析、评价、辨伪等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3、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问

在理解教材的关键处设问,关键处即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如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专题,虽然学生学习了三课知识,可如果没有比较,就不会对各国政治制度有准确的把握,整个专题教学的重点难点就难以突破。初中教材的“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课后“自我测评”第1题就为这种比较提供了情境化、实例型的思路和样本。教师在借鉴的基础上,可设计此类问题:在近代,同为君主立宪制国家,英王乔治二世否定内阁建议导致政治危机,而德皇威廉二世则成功罢免了第二帝国的缔造者、首相俾斯麦;同为共和制国家,美国总统由民选产生,而法国总统则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会议选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就会围绕各国代议制的确立和特点等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肯定会非常活跃。这是因为这些问题非常形象、具体,也问到了点子上,能激起思维的波澜,会很自然的把学生带到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使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三)多元评价――让学生热爱历史学科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会决定课堂教学的效益高低。学生在回答包含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的较为开放的问题时,往往会偏离教师预期的思路与模式,如果教师坚持唯一的评价标准,那么评价的后果可能不仅无助于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还会对情感态度造成伤害。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出路就是变单一的评价为多元的评价,即首先从较大的范围内肯定学生的解答,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教师的引导,然后再根据问题本身的需要向学生提出期待性的目标。例如这类评价,“对于这个问题,你能站在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去思考,说明你是一个社会责任感很强的学生,老师相信这会推动你不断的创造自己的人生辉煌,也会推动你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请你再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还可以引起你怎样的思考?”,不仅是在范围上的多元,即在较大的范围内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多肯定学生,使之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还是在评价构成上的多元,既有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角度的评价,还有对问题本身的评价与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收获知识与能力,更会获得对于这门学科的良好的情绪体验。实际上,初高中历史课程评价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初中阶段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而高中阶段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过程性评价。教师应对初高中课程评价体系的连续性有充分的认识,才可能实现对学生的合理评价,达到评价目标。

总的说来,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学习方法和能力的转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在新课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下,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工作,才能使历史学科不断地焕发出迷人的魅力,真正实现历史的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6.

2、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高一上、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6-12.

3、李丹.《新课程理论与实践》[M].青海教育出版社,2005.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刘旭.《听课、说课、上课》[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7.

6、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刘向荣.《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率的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12.

8、陈其.《高中历史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J].《历史教学》,2004,12.

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历史 教学 预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43

当中学生们进入了高中阶段的学习,就意味着他们已经上了一个台阶。经过初中历史的接触与学习,相信学生们对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与掌握。到了高中阶段,历史的学习不仅仅是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需要锻炼学生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能从历史事件中提炼观点,判断观点,分析与阐述观点。这些看似是在试卷上的笔下功夫,实际上是要让学生们展开思维,锻炼独立学习的能力的。高中学习阶段是紧张而又充实的,高中历史是多样而又复杂的。针对高中历史,预防教学能够巧妙地化解教学难题,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水平。下面我就浅谈关于高中历史预防教学的三级预防。

一、一级预防

预防教学,就是教师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教学措施,以保证学生们保持、维持、恢复学习历史的平衡与稳定,获得最佳的学习状况。可见,要采取预防教学就需要教师们在平时工作中的仔细观察与了解,从而才能获悉学生们的变化,指导采取恰当的预防教学措施。一级预防指的是教师们在学生们还未出现不良学习状况的时候,就采取了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学习与掌握高中历史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学习时间紧迫、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学习阶段。高中历史学习包括中国古代史、近代史,还包括世界近代史。这些历史知识固然会有类同与区别,这些知识的掌握与辨别必然会给学生们造成一定的压力。如果学生们还是按照初中历史的学习方法,或者是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高中历史,那么,学生们可能会逐渐地落下功课,从而以失败告终。考虑到这些情况,高中教师们要在历史教学之初就采取一级预防措施,即控制或者减少影响学生们学习的不利因素,加强学生们的学习应变能力。三年的历史学习任务的确有点沉重,因此在最初学习之时,教师们不能给学生们带去太大的压力。同时,由于进入高中学习阶段的不适应,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反应能力和接受能力还没有完善,教师们应当减慢教学步伐,带领学生们慢慢适应我们的教学。这就恰当地减少了学生们的负担。当然,学生们学习的压力除了来自教师,还来自家长们。高中三年的努力是为了高考的背水一战,许多家长在刚开始就不断地提醒、教育学生们。作为教师,我们能够理解家长们的殷切期望,但是也应记得提醒家长们不要让关爱变成压力,而是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表达,为学生们创造宁静的学习空间。当然,随着成长与学习的深入,学生们也应加强自身的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即使教师们教学的是历史,但是教师们同样有责任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呈多面体式地成长。一级预防措施提醒教师们善于观察、思考,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二级预防

如果学生们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已经出现了问题,教师们需要通过采取二级预防措施,将问题造成的影响最小化。根据经验总结,造成学生们学习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分别是教师和学生们本身。从中国的教育特点来看,来自教师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因为在中国,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中占据着主动位置。为了帮助学生们理解、掌握历史知识点,教师们会从多个方面考虑教学方式,揣摩讲解的方法。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尽量将知识最明了化,希望通过讲解能让学生们懂得知识,记住知识。并且,教师们会从自身的学习经验出发,告诉学生们学习历史的方法,让学生们按照要求去学习。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们逐渐占领了主动权,从而也促使了学生们慵懒学习思维的形成。当要让学生们独立思考问题的时候,学习状况就出现了。因此,教师们需要明白,教学中我们只是站在协助者的角度,学习的应该掌握在学生们自己的手里。况且,作为高中生的他们应当学会独立面对问题,分析问题,他们需要在学习中找到个人的特色,建立属于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针对教师们的因素,应当采取诱导教学的方式。通过历史问题或者情境诱导学生们的思考,引导他们联系其他历史事件,从而帮助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来自学生方面的因素才是关键的,其又分为本质和外界的影响。个人质素不同造成学生们的个人学习能力不同,当接收难度稍大的知识时就会显得更加吃力,从而造成学习滑坡的现象。至于外界影响因素,例如家庭、学生们相互之间、教师、朋友等等都可能影响学生们某段时间的学习情绪,可能就会造成学习不理想的效果。学生方面的问题,教师们只能是鼓励和建议。鼓励学生们努力,将知识琢磨透彻;建议学生们豁达,接纳不能改变的事实,掌握自己的命运。二级预防措施是让教师们早期发现学生们的问题,早点解决学生们的难处,从而降低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三、三级预防

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历史 教学 改革 探索

对于课程改革的最前沿的一线老师,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上要先行一步,大胆进行改革、探索,至少在理念与方法上我们要开始改变:

一、改变教学观念,构建适合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在正式课改之前就要改变传统观念和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尽量做到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适合课程改革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现行高一年的历史教科书的编排已经呈现出多样化,设有必读课、选读课和活动课等,注重历史结论与历史过程的有机结合,为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学创造了条件。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各章节的具体教学中,更要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删减,突出重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改革呈现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反思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象。只要用心挖掘,每一堂课都能成为师生互动课,关键是老师要如何创设教学情景来引导、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如“”一节,教材对战争发生的背景讲得一清二楚,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教材提供的内容可以看出导致这场战争发生的因素有几方面(日本、西方、朝鲜、中国)?,各个因素对促成战争的发生各起什么作用?从战争的背景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同学之间的讨论,不仅掌握了书本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而且主动介入问题的思索、探究,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

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学完“”、“”后,都可以让学生对这两次运动失败原因、历史作用进行分析、评价,也可以通过活动课、讨论课、辩论课对其成、败问题进行探讨。当然还可根据通过单课性选修课或开展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二、培养历史兴趣是推进课改的重要环节

第一、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适合课改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意学,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最重要手段和方式。要求老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策划、构建知识结构,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通过课堂师生的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意学。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地位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总之,要强化历史学科的学习气氛,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第三、是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欢学。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区别较大,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普遍感到困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通过问题的形式让不同层次学生参与不同问题的讨论,让不同层次学生解决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是学习的主体,都成为教学的参与者。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在课堂上表扬,也可以在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较高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墙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或参与各级小论文比赛。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对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三、把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世界近现代史教学有机结合

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的区别范文5

伴随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的逐步开展,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也逐步走向多元化,由全国一个版本、一种教材发展成为多个版本、多种教材。这些教材都在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特色,符合不同的教学要求,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应对不同的教学环境。对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结构、使用上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更深刻领会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在实践中指导教学并促进教师的成长,进一步推进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本文以山东省普遍使用的“人教版”和“岳麓版”两种教材为例,比较分析两种教材各自的不同特点。

1 两种教材结构体系上各具特色

“人教版”和“岳麓版”两个版本的教材都在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符合“新课标”对中国高中生的教育和教学要求,并促进教师的能力提高。从教材结构体系上看,两种版本的教材又各具鲜明特色。人教版教科书全书由前言、目录、正文、附录、后记等五部分组成;岳麓版教科书由导读、目录、正文、附录等四部分组成。两者的附录部分“中外大事年表”都按时间顺序排列,但是岳麓版以思想文化和科技发展为主要内容,中外分列,并附政治、经济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使政治、经济、文化之间以及中外之间产生横向互动。这种编排上的大胆创新,是和人教版教材的最大区别。

此外,在单元结构和课文安排方面,两者也各自具有特色,见表1[1]。

两种教材都以单元为主安排课程,人教版教材分为8个单元,岳麓版分6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提纲挈领的单元导语。不同的是人教版每单元讲一个主题,而岳麓版个别单元讲两个主题,并且在内容上更注重文学艺术史的讲解。在课文安排方面,人教版教材分为引言、正文、课后小结和课后练习等四部分,岳麓版教材分导读、正文、课后练习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讲述主要教学内容。人教版在正文的结尾设置了“本课要旨”,对本课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总结,让学生在学习完本节内容之后有一整体印象,以便加以巩固,这是传统型教材的特色之一。而岳麓版的正文特色在于,采用不同的字体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加了小号楷体字的阅读部分,起到了辅助正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正文知识的作用。此外岳麓版另增设“活动建议”部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方案,以此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充学生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授课内容的选取与整合上,人教版和岳麓版均依据课程标准,但是却不完全拘泥于课程标准的规定,将中外历史合编,避免了与初中历史基础知识的简单重复。特别是岳麓版教科书,做了大胆的整合,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中外历史的学习兴趣和整体理解。

2 两种教材不同特色的成因

两种教材有不同的特色,与其各自的编写队伍有一定关系。人教版的作者队伍则主要是由教材编写专家和大学教授两部分组成。在中国的出版社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中小学教科书时间最长,也最富有编辑出版经验,一直是中小学教科书编写的主要力量。所以,由于其多年的编写经验和教学实践,人教版教材总体来说编写水平较高,尤其对重点、难点的处理方面,可以较好地与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程度相结合。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人教版教材,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与人教版教材相比,岳麓版教材进行了大胆的补充和扩展,而且在内容选择上也“最大限度地采纳了目前学术界已产生共识的成果”[2]。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岳麓版的主编曹大为、赵世瑜都是知名教授,整个编写团队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为主。他们在历史科研一线工作多年,了解历史研究动态,在教材中积极吸收了史学研究新成果。无论是内容的选择、文字的表述,还是总体思路和结构的处理,都有历史学者的印记体现。这样的教材,能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开阔视野,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

3 两种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

不管历史教师采用何种版本的教科书,他们都应该在授课时灵活利用,以便于充分发挥教科书的“学本”功能,这就要求教师们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首先,无论使用哪种教材,都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标准从整体上规定本学科的性质及其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内容范围以及选择内容的主要依据、编排学科内容的顺序等[3]。因此,任何教学都应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其次,无论使用哪种教材,都应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教与学是互动的过程,其关键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材是载体,必须充分发挥载体的作用,达到“学会”和“学好”的目的,并激发出学生的“爱学”。再次,由于两种教材各具优缺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照、比较两种版本的教科书,真实做到取长补短,以充分利用“多本”的优势讲授知识。灵活使用,使教学既有传统性又有创新性,既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又给学生拓展兴趣的空间。

具体到两种教材,人教版教材体系完整,内容翔实,历史老师需要善于通过教材这个载体进行教师、学生与教科书的互动,充分发挥辅助部分的作用,如影像、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板块,可以增强学生产生浓厚的史学兴趣。同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那些有较深历史兴趣并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分利用历史学习网站扩大自己的视野,加深对历史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地的历史资源引导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为更好地使用和解读新教材提供本土资源保障。

当教师使用岳麓版教材时,需要注意岳麓版整合力度大的特点,在备课的时候注意各方面知识的对接,掌握好重点和难点,以此引导学生产生整体的历史观。由于岳麓版教科书助学系统更具时代特色,因此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意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科书呈现“一标多本”的局面,无论采用何种版本,教师均应根据课本特点灵活处理教材,使用教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合上述,本文对山东省正在使用的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和“岳麓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两种教材都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由于编写团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备课中充分发挥“多本”优势,灵活运用两种教材,达到更好的备课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娟,郑慧淑.人教版与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特点、优缺点比较及使用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