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笔记整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历史笔记整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笔记整理

高中历史笔记整理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7302

史感是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对文化意义的理解和精神价值的追求,它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范畴,最能体现教育的本质追求。本文以《美苏争锋》一课为例,探索基于“人性化”教学立意的高中生史感培养的路径与策略,以期为各位同仁提供某些借鉴。

一、史感与“人性化”教学立意

史实、史料、史感是历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史感培养的根本旨趣在于将历史人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品格与学生的品格塑造融合起来,以此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帮助学生奠定完整人格、树立正确价值观。

教学立意中的“立”就是确立,“意”指的是主题、宗旨。因此,教学立意就是一节课的教学主题,它是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学情和教科书的基础上确定的,它包含了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等。“它是学生人格发展与历史知识蕴涵情意的融合”,是历史课堂的灵魂所在。“人性化”教学立意就是要从“人性”出发确定教学立意,并在教学立意的引领下实现史实整合、史料研读和史感培养,从而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悟历史,完善人格。

在高中生史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学立意的确定处于核心地位,教学立意品味的高低决定高中生史感培养的效度。

二、《美苏争锋》一课“人性化”教学立意的确定

(一)教材分析

《美苏争锋》这节课讲述了二战结束初期美苏两国由于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冲突,从合作走向对抗,最终形成了以美苏争锋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的历史。大部分的教学设计都是沿着“冷战”的原因、过程、影响几个方面依次展开的,同时穿插史料探究印证。这样的设计偏重知识梳理,也关注史料的探究,但却忽视了学生史感的培养,让历史教学陷入肤浅。如何让美苏争锋这段宏观的历史体现“人的踪迹”,充满“情的感染”,实现“魂的追求”?其根本之道就在于确定一个高品位的“人性化”教学立意。这种教学立意“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既贴近学生又服务于学生,既能统率知识和能力又不至于削弱知识与能力”。

(二)立意确定

“就教学立意而言,史观不仅可以确定教学立意的价值取向,也提供了教学立意的基本视角。”儿童史学是以历史上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史学分支,属于新社会史范畴,它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及其变迁作为研究的焦点。受儿童史的启发,笔者尝试透过儿童史视角,将本课的教学立意确定为“通过历史中儿童的经历看美苏争锋的世界”。

美苏争锋是一段“大历史”,它充斥着大国的博弈与纷争,世界的和平与战争。儿童是普通民众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把儿童与美苏争锋放在一起似乎并无较大的联系,但是历史的味道恰恰在这种“小人物”与“大历史”的角色冲突中迸发,并碰撞出更多情感与智慧的火花。

(三)选择素材

“主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一节课中学习资源的整合、学习程序的设计、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学习内容的编排等,都需围绕主题展开。”在“通过历史中儿童的经历看美苏争锋的世界”这一教学立意的统率下,笔者在教学设计中使用了大量的儿童图片,其意图首先是整合史实。《美苏争锋》一课涉及的主干史实很多,若是单纯地列举的话,学生的学习效率势必受到影响,而辅以相应的儿童图片的话,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衔接史料,儿童图片可以作为史料间的一种衔接,从而提高历史通感,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史料以及认知的建构。最后是激发史感,将历史中的儿童的图片展现给学生看,给予学生视觉冲击,进而促使他们思考问题,并且通过师生对话以及生生对话等方式将感悟表达出来,达成提升史感的目标。

三、《美苏争锋》一课教学片断的展示

片段一:马歇尔计划

展示图1。

师:材料一为我们展示了奥地利的孩子拿到美国皮鞋的情景,同学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图片中孩子的表情?

生:心花怒放、欣喜若狂。

师:很好,图片中孩子的开心是发自内心的,这也折射出马歇尔计划当时在欧洲的积极影响,哪位同学来归纳一下呢?

生: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恢复经济,许多欧洲人对美国心存感激。

意图分析:马歇尔计划是一个大事件,它对欧洲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照片中小男孩身上破旧的衣服和手上的新皮鞋形成了鲜明对比,脸上欣喜的笑容直指人心。这张照片是一个大时代背景之下小人物的直接写照。从对这样一个小人物的关注,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了马歇尔计划在欧洲人心中的分量。这种感性认识一旦激发,学生就不难理解马歇尔计划对西欧产生的影响。

片段二:德国分裂

展示图2。

师:这张图片反映的是德国的孩子隔着铁丝网和水泥墙眺望远方的亲人。看到图片中的孩子,你们有怎样的感受?

生:我感受到了悲伤和凄凉。

师: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生:因为一道柏林墙把德国分成两半,也隔断了很多普通民众的亲情。

师:二战后苏联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势力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后来德国一分为二。1961年东德政府在苏联的支持下修建起柏林墙,以阻碍东德人涌入西德。于是,一道水泥墙,无数铁丝网、机关枪将柏林一劈两半。一道柏林墙造成了多少亲人离散、骨肉分离,所以有人说柏林墙是德国历史上最难以抹去的伤疤和最大的伤痛。幸运的是柏林墙在1989年底被拆除,1990年两德重归统一!

意图分析:柏林墙是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的一个缩影。一道墙隔开的不仅仅是两边的交通,更隔断了很多普通人的亲情。分裂对于普通民众情感上的割裂是最让人震撼的。选取这组图片,目的就在于从分裂对儿童的伤害的视角审视两德分裂这段历史,使学生从内心更加珍惜祖国的统一。

片段三:越南战争展示图3。

师:《战火中的女孩》这张照片拍摄于1972年,此时越南战争已接近尾声。久战不胜的美国军队已经变得歇斯底里,对着赤手空拳的村民狂轰滥炸。凝固汽油弹从天而降,一个女孩不幸被弹片击中,不得不扒掉燃烧的衣服。而在惊恐失措的孩子们旁边,一群美国士兵在悠闲地散步,仿佛那些孩子的哭喊根本传不进他们的耳朵。我不知道大家第一眼看到这张照片是什么感受?

生:我的感觉是震撼。

师:为什么会感到震撼?

生:我看到了孩子对战争的恐惧以及战争对孩子身心的摧残!

师:是的,战争是一头猛兽,这头巨兽一旦出笼,必然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而这种灾难将苦痛降临在普通人身上,特别是这些无辜的孩子身上的时候,我们会对战争的危害体会得更为刻骨铭心。这张照片获得了1973年的普利策奖,同年,美军从越南撤军,有人说正是这张照片使越战至少提前半年结束。

意图分析:这张照片展示了一个叫潘金淑的9岁越南小姑娘在这场战争中所受到的伤害,战争对普通民众的伤害直观得令人震撼。这张照片一经问世便震撼了世界,使得包括美国民众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对越战的反感情绪与日俱增。通过这张照片,学生对战争的危害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四、结语

教学立意与史感培养越来越受到高中历史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人性化”教学立意可以使历史教学摆脱对历史知识的机械罗列,摆脱史料的简单堆积和说教式的史感培养,从而使历史课堂充满“人性”地展开,让学生在“人”的历史中感悟历史魅力,提升史感,完善人格。本课,笔者从儿童史视角确定“人性化”教学立意,整合核心史实,发掘多维史料,提升学生史感,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将继续发掘视角、提升立意,不断探索基于“人性化”教学立意的史感培养的路径与策略!

[参考文献]

[1]刘俊利.用“学术性”增强历史课堂“人性化”的研究与反思[J].历史教学,2014(11).

[2]陈家华.教学设计须凸显教学立意[J].历史教学,2014(13).

高中历史笔记整理范文2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历史 阅读能力 训练策略

新课改之后,对高中历史的教学要求发生了变化。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历史课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具体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而且要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提高学生的课堂阅读能力非常重要。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的经验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带着目标仔细读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高一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但不作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明确正文与小字的关系,正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

二、提问讨论受启发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前后四人结合起来分小组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三、思考归纳求深化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将来面对“会考”、“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一)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二)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另外,教师归纳还要注意一点:用:即将“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善善恶恶,用历史的经验昭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这样作,有个“度”,要注意自然而然地渗透,不要硬上。更根本的,则取决于教师自己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涵养功夫。

四、读书笔记不可缺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

高一年级第一节历史课就应向学生提出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如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划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划。必须准确记忆的用表示。…表示关键性的字词。表示对课文内容的质疑。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内容要点。表示难认的字或难理解的词。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

写评注即阅读时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做解释写评语。如读到美国独立战争经过时在书上相应的空白处写6条批注:①莱克星顿枪声(开始);②大陆会议召开(建军);③《独立宣言》发表(建国);④萨拉托加战役(转折);⑤约克镇投降(胜利);⑥英美签订和约(结束)。这6条正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提纲及6件大事。在书上作符号写评注可以使同学阅读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方便记忆;也可以突出要点,把书由“厚”读“北;还有利于今后复习。翻开课本,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了复习效果。

总之,要想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就必须提高高中学生综合能力,而这其中的关键是提高高中学生阅读历史课文的能力,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群,新课改后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历史课堂阅读能力,《考试周刊》 2008.28

高中历史笔记整理范文3

关键词:高一历史 学习困惑 应对策略

一、高一新生历史学调查反馈

2012年9月,我对本校的高一新生就历史学习问题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1.学生的困惑:①课后学习时间不够用;②想背书但不知到背哪部分;③做题时只想着查书或参考答案;④很难将历史知识点归纳起来;⑤材料题不会做; ⑥对老师分析的东西不感兴趣,听课注意力不集中。⑦不知道怎样记笔记;⑧不知道怎样学历史,很迷茫。

2.学生的期望 :①希望老师多详细解释名词概念,发现好多名词我以前会用,现在好像什么都不会了;②希望老师每一课都严格按照教材讲课;③老师将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抄写下来,要求学生背;④提醒学生哪些是重点,将历史背景、内容、影响抄给学生,否则容易记乱;⑤多讲些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课;⑥对完不成任务的学生要严惩;⑦多补充些课外知识,我以后学理科,只想多了解一些历史知识;⑧多讲解习题,多讲些历史学习方法。

二、高一新生历史学习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1.时间问题。客观上讲可能是高一历史教学周课时不足,主观上讲是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时间投入不足,或者是课后自主学习的效率不高。学生将课后的时间基本上用在了数学和英语上,而且长期以来形成了轻视历史学习的传统。

2.记忆问题。就历史教学而言,主要有三方面表现。其一对需要记忆的内容目标不明确,没有被高度注意的记忆目标,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的。这可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个体的注意投入不够。其二是记忆的品质差,常表现为记的慢、忘的快,记不准、易混淆。其三是教师的要求过高,学生负担过重。

3.理解问题。历史知识的特点决定高中历史学习的难度。历史知识是客观与主观的高度统一,也是史料和阐释的高度统一。历史都是过去的、无法直接观察的、客观的,对历史的学习只能借助史料进行间接认识;历史知识通常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主观认识,是对客观历史的描述和阐释。因此,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是典型的语义记忆,而“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对历史名词、概念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形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所以,习惯了初中“了解历史知识”学习的高一学生在适应高中历史学习上需要一个过程。

4.学习态度问题。①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不清,学习主动性不够,强调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本身;②功利主义思想泛滥。准备学理科的同学将自己“为什么学”、“学什么”定位在开拓视野的层次上,而对“怎么学”也仅仅定位在了解的层面上。

三、应对策略──做好学习笔记

从学生的角度讲,我认为目前摆脱困境的最好学习策略是:做好历史学习笔记。

1.课前预习笔记

课前预习笔记方法、种类很多,如批注、摘录、提纲、心得等。笔者认为最适合当前高一新生预习历史文本的方法是三步阅读法。即概览以列出提纲、精读以解析历史信息、深思以融会贯通。这种方法是带着任务和问题去阅读,按照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体现了由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阅读过程,符合思维的基本规律,避免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盲目性,容易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

预习笔记内容既可以在草稿纸或专门的笔记本上进行,也可以在书上进行;既可以完整、系统的表达,也可以记关键词的方式进行,甚至可以在书上以自己喜欢的点、圈、划的方式进行,我本人更支持高一学生采用后者。不管何种方式,良好效果的取得,关键是学生要带着阅读任务也就是历史问题去阅读。另外,还要注意几点细节:①若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牢时,一定要回过头去把旧课弄懂;②如果高一新生感到无从下手,可以结合学校配套的教辅资料中的“课前预习”问题设计进行,但是切记不能以教辅资料“课前预习”的内容代替自己对教材文本的预习阅读和历史解读;③可以结合教师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资源搜集相关资料或者做一些调查,以丰富自己的认识;④未知或不懂的问题一定要记录下来,向老师、家长、同学或其他人请教。

2.课堂笔记

首先是准备。其一是历史课前材料的准备,如笔、笔记本、草稿纸等。笔,最好准备双色的,至少是非黑色的。专门的历史笔记本可有可无,但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必须要准备一个历史笔记本,它不仅仅起到质疑和记录的功能,而且还是课后整理归纳文字,提高自己文宗能力的重要依据。其二是学生思想上的准备。谁都知道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的效果好得多,记历史笔记也一样。立足于自己的不解和未知主动记笔记,才能够抓住自己的学习重点,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其次是用好教材。教材是为我们学生学习服务的,是我们质疑解惑的基础,也是建构新的历史知识结构和经验的主要材料与情景依托,更是获取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要敢于在教材上点、圈、划,进行批注、列提纲。但是又要善于利用教材,有些同学将教材正文划得满满的,似乎很认真,其实是没有突出自己学习的重点,在未来的复习中会浪费你的大量时间并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教材上的笔记力求简约。

第三, 处理好在课堂上听课、读书、思考、讨论与记笔记的关系。记笔记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始终的,但主要是在看清、听懂、生疑下记录,不明白的更需要快速标记或记录,运用自己能够明白的文字和符号快速记录。

3.课后复习笔记

做课后复习笔记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借助老师或其他同学的笔记对比,在对比中辩伪、补充、调整,以补缺补差。最终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规范化。”②处理好释惑与生疑的关系。“释疑”,既解决在预习和课堂教学中自己的问题,掌握基础知识;“生疑”,即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和探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③处理好教材、教辅资料和笔记的关系。教科书主要价值是告诉我们“学什么”,笔记主要价值是告诉我们“掌握了什么”,教辅资料的主要价值是告诉我们“怎么考”,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④要与课后练习结合起来,克服做题的盲目性;⑤注意及时复习。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好复习的间隔时间、次数、强度,将课后复习与单元复习相结合,并将复习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别人请教。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历史笔记整理范文4

关键词:特征 内容 流程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13

一、高中历史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精心设计教学

学案导学教学设计要做到“三个要”。一是要根据高中历史课的内容安排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工作,这是设计学案最为根本的思路;二是要以从文本中提炼出来的学案问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活动过程为基本线索,还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和本课时的训练目标来设计学案;三是要潜心研究,准确解读历史教科书,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对文本教材进行整理加工、开发利用,从而形成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内容鲜明、条理清楚的、过渡自然的学案。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课型、不同的学段,设计出理想化的学案。

(二)讲课精练高效

一般情况下,教师连续讲课应把握在3-8分钟,整堂课教师讲课最多不超过15-20分钟,要做到精讲、互动(包括学生看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背诵记忆、动手练习等)有机穿行,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板书、三案(学案、教案(导案)、练案)等媒体的作用,力求课堂容量、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

我们的历史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杜绝走向习题化的弊端。在设计学案的时候一定要授之以渔,加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指导,积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听众的被动接受局面。精心设计学案,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来。教师一定要坚持执行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发扬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四)落实历史课堂的分层教学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今天的学案设计一定要体现出层次化,体现出梯度化,设计学案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训练中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创造出辉煌,这样学生会慢慢爱上历史课。

(五)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历史课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学生会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反馈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达成预先设计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方法与过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学案一般包括的基本环节(基本内容)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主要包括“识记”“理解”“运用”等不同层级的知识能力的要求。

(二)学习重点难点

告知学生本节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有侧重地去看,减少学生的盲目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应予以汇总分类,留到上课时再做统一解答。

(三)自主学习检测

以知识填空、知识问答p基本运用等试题形式对本课时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四)知识点拨

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化与拓展,主要对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思路进行分析,对易混淆知识点进行比较,并适当进行拓展和延伸。

(五)经典体验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试题(高考、联考、模拟等试题)2-3道,让学生感知、体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它由解题思路和答案两部分组成。

(六)自主(合作)探究

设计2-4个契合本课重点和难点的问题,让学生先自学、合作学习,再自已动脑动手,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七)课堂反馈

对当堂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题目要少而精,点面结合,力求举一反三,符合高中历史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四段八步”是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四个教学阶段各有两个教学步骤,一共八个步骤。

(一)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

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这是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的独立学习。这一自主学习具体来说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就是在学习历史课程之前,教师根据学生提前预设的学案内容自主探究文本,在学案三维目标、学案重难点、学案方法的指引点拨下,再结合自身的文化底蕴,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以及网上查询等方法,与历史教材亲密接触,完成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的习题,初步整体感知文本。第二就是质疑,将自己不懂的问题、不理解的问题标记出来,做好批注,以备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合作探究。

(二)合作探究

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合作学习阶段,分为两步:(1)对学――学生结对相互检查学案的完成情况,指出错漏处,并相互启发,解决独学时的部分疑难。(2)群学――首先,在学习小组内,组员各自提交问题进行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再解决部分疑难;然后,各小组将共同的问题提交班级研讨,进行更大范围的展示交流。

(三)评价反馈

学生在展示的时候,教师要适时点拨,完成学生的能力体系,形成相关技能。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突出历史知识的重点,突破历史知识的难点,让学生整理历史笔记,建构自己的历史知识网络。

总之,在历史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学案,多层次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依据学案导学,让学生实践、练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赵恒烈,冯习泽.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刘军主编.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齐健主编.历史教育价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历史笔记整理范文5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课前预习 探究引导 活动巩固 社会实践

优化教学手段的关键在于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应当从以往片面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在教学准备上师生同步,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启发引导,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组织上整合资源,为学生营造全面的成长环境,有效实现教学质效的提升。

一、强化课前预习,奠定坚实学习基础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许多学生都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学习活动主要依靠课堂教学45分钟,这就导致课堂教学时间紧、任务重,难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应当对学生强化课前预习指导,通过预习活动来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科学制定预习提纲。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制定历史预习提纲,将自己需要在课前完成的学习任务列举出来,在预习过程中逐一对照完成,使预习活动有序进行。二是提高有效预习能力。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方法,使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对照注释或是查阅工具书进行自学,并边预习边记笔记,将一些重点内容摘记下来,便于学习时候巩固强化。同时对于一些自己无法直接解决的地方也要记录下来,留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加以消化吸收,培养学生“眼到、手到、心到”的良好预习能力,让预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充分准备的过程,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新授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及时开展成效监测。学生在预习活动结束以后,要适当进行预习成效的检验,自己选做课后习题,自我检测预习成效。

二、强化探究引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当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素质化程度,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探究指导上面,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努力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在其中发挥引导与点拨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抓住三个着力点:一是拟定好探究思考题。探究思考题设计要遵循全面、联系和逐层深入的原则,全面体现教学目标,注意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内容编排要逐层深入,体现对学生思维的引领作用,让探究思考题成为促进自学探究活动不断深入的线索。二是做好重难点的点拨。教学活动虽然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更多的学习自与空间留给学生,但是仅仅依靠学生自身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应当在其中体现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尤其是在一些难点问题的突破上,学生往往会受到自身阅历与思维方式的限制,无法做出正确或是深入的理解,此时教师的作用就应该充分体现出来,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范围进行帮助,让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得以继续深入下去。三是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对学习内容与成果进行有效的罗列与归纳,也是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方面。教师应当在学生探究活动的最后环节强化这一点,指导学生对自学成果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与提炼,让学习成果更加科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系统归纳能力。

三、强化活动巩固,深化课堂教学成效

高中历史教学是一门内容丰富、蕴含情感浓厚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脱就教材讲教材的陈旧模式,将各种主题活动引入历史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巩固教学成效。一是开展教学信息补充活动。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所包含的教学信息量是较为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成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与此相关的教学信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汇报交流,强化学生的直观感知,深化教学成效。例如教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代表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近年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如载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基因技术等,通过鲜活的实例增强学生的学习感悟。二是开展思想观点辩论活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思想疑惑或是矛盾,因势利导地组织一些辩论活动,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直面交锋,相互谈论点、摆论据,以事实说话,最终统一观点,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出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与震撼力,学生理解更为深刻透彻。三是开展课堂教学环节延伸。教师可以对教学环节进行延伸,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征文竞赛、读后感撰写及专题研究活动等,巩固课堂教学成效。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内容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专门针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失败教训等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重点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等,培养学生敏锐的政治判断能力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高中历史笔记整理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历史 作用

在国家大力倡导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下,教育要求不能用单一的手段和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地思考和学习,去除“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而历史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单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述和文字展现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枯燥和乏味,从而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多媒体刚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把过去抽象的历史事实动态的展现给学生,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历史信息,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历史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一、节省板书书写时间,增加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书写大量的板书来整理历史线索和传递历史信息,这需要占用很多课堂时间,但如果简略板书,又可能造成学生不易理解,降低学习效果。而且由于书写的板书容量过大,可能需要重新换版,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又会造成前版的内容无法再现。同时教师在书写板书的过程中也无法更好的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这些问题都会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但运用多媒体手段来教学就可以简单解决这一难题。多媒体中的单片播放和即时回放功能能使教师随时可以将内容再现和消失,从大容量的板书中解放出来,时刻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讨论,即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例如,有些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思想经常开小差,在教室书写板书时不但不认真记笔记,还乘机与其他学生说话、打闹。不仅影响课堂纪律,也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但由于教师不能够前后兼顾,很难发现问题。而多媒体教学只需教师运用遥控指挥,教师一直面对面与学生交流和讲解,很好的杜绝这一问题,使课堂能一直处于良好和有效的秩序中。

二、通过多媒体中播放视频、图片功能,使学生对历史有更直观、深刻的感受,强化德育教育

历史主要是回顾过去,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即将成人,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逐步形成和确立。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与多媒体手段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达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目的。但单依靠教师口头讲述和黑白文字并不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受。而视频、图片是动态的、色彩的、有声的,这可以让许多思维和判断力不是很强的学生通过最直观的感受来学习历史、深入历史,使其产生强烈的思想和情感共鸣,深深的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例如在讲解高一上册第三专题中的第三课《伟大的》时,通过播放被日军侵略的场景和的场面时,很多学生义愤填膺,而当看到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敢就义的场景时,学生们又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这些典型的片段剪辑,虽然只有几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却能引起学生们感情上的强烈共鸣,而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不仅能学习到这段历史,总结出这段历史的重点、要点,更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培养学生爱国、向上的情感。这对于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是非常有效的。

三、多媒体教学使历史知识和材料更易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更易掌握历史的重、难点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不论横向和纵向对比都有大量知识需要学习和掌握。同时它又是过去的历史,在现实中不可能重演。这个特点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增加了难度。特别是一些不容易说明,头绪较多的历史知识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具体形象地的描绘和阐述的,这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历史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而多媒体技恰好能够有效地将这一问题解决。其可以动态的将大量年份、事件分析对比出来,触动学生的视觉感官。比如人教版高一上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夏商周一直到清朝为止,跨度几千年,各个朝代根据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的不同,都分别对本朝的政治制度作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例如就中央官制来说,历经秦始皇创立三公九卿制,隋唐调整为三省六部制,宋又改为二府三司制,到元设中书省,明初废宰相设六阁,直至清雍正设军机为止,重大的变革都有五次,而每一次官制的改变又涉及到各部职能的变化,可以说知识量既大又繁琐,学生学起来既难理解又容易将各代弄混淆,而这仅仅只是这一专题政治制度的其中一部分而已。这些知识容量大,地图多,时空跨度广,变化大,离今天又非常遥远,对于教师对教材的掌控要求非常高,学生学习起来也不好掌握。而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历史课件,把历史知识、地图、年代、制度变迁等有机的排列起来,缩短时空距离,加大信息容量,然后动态的播放给学生,使学生在鲜明生动的图像中一目了然的感官历史的变迁,从而使学生能够更细致、全面的观察思考及分析历史,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