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航空安全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航空安全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航空安全的认识

对航空安全的认识范文1

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民航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民用航空器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同时,随着民用航空器可靠性的提升,人为差错在航空维修事故中所占的比例却逐年提高。民用航空器的维修和安全管理与民航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当前要切实提高民用航空器的维修质量,就必须对航空器维修中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制定有效策略来避免问题的产生,保证航空安全。

【关键词】

航空安全;民用航空器;人为差错;产生原因 有效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民航事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民用航空器的可靠性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尽管航空器的可靠性日益提升,但在航空飞行中,仍有许多因素使得航空飞行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航空维修是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行业,现今,航空维修的质量对于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人为因素对航空维修的质量有着巨大影响,因此,要切实提高民用航空安全,就必须对航空器维修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制定有效策略来进一步降低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影响,切实保证民用航空的飞行安全。

1 民用航空器人为差错分析

1.1 人为差错产生的原因

1.1.1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的个人因素

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对于自身工作没有产生足够的认识,从而忽视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与严谨性,不仅忽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维修技能的掌握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自身的排除故障能力较低,排查工作也不够谨慎,从而导致人为差错的产生。

另一方面,某些长期从事特定维修工作的老技术人员,在故障排查时,思想过于僵化,且盲目自信,从而忽视了某些已经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导致人为差错的产生。

1.1.2不安全的组织管理

一线维修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航空安全中人为差错产生的直接原因,但其中,导致差错产生的原因往往来自于组织管理层的不作为与不重视。首先,管理层对于某些安全隐患不能进行有效的识别,从而使得航空器的危险因素排查工作完成的不够彻底;同时,在某些情况下,管理层的不作为,比如说,任由某些已知隐患的存在而不做修整,从而增大了民用航空器事故产生的几率。

再者,组织人员的日常管理不到位,对维修工作中所必须的工具、设备、材料等不能进行及时、充分的准备;忽视了对于维修人员的监管工作,或者是过多地对维修工作进行非专业的干预,从而增大了人为差错产生的概率。

1.1.3工作环境的影响

对于航空器维修的工作环境,特别是外场维修的工作环境,一般都比较艰苦,夏季高温,冬季严寒,都使得维修人员在生理与心理上承担着一定的压力。人为因素本就是航空安全中的不稳定因素,加之环境的影响,更加大了人为差错产生的概率。

1.2 人为差错的基本特征

对于航空器维修中人为差错的产生,其本身就具有必然性、可传递性以及不确定性。人为差错的基本特征本就决定了人为差错产生可能性,加之上述原因的影响,使得现今航空安全中人为差错产生的比例逐渐提升。

2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与航空安全

2.1 严格的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是航空安全的前提

民用航空器的维修与管理是以保障航空安全为主要目标的规范性管理,同时,由于民用航空器的维修工作贯穿航空器使用的整个过程,因此,对航空器的维修与管理是保证航空器严谨设计、严格维修等的必要措施与方式。

2.2 落实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是航空安全的保障

民用航空器的维修是以人为根本的重要工作,其对人为因素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因此,有效的维修管理制度是约束维修人员、防止人为差错,切实保证航空安全的有力手段。

3 民用航空器人为差错的预防措施

3.1 树立正确的维修思想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是保证航空器持续适航的基础,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维修工作的指导思想,才能有效地避免维修人员因为个人因素而产生的人为差错。首先,要对维修人员的个人行为准则以及维修质量评判标准进行统一,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手册”或“管理程序”,从维修人员的角度出发,以航空安全为唯一原则,最大程度地降低维修人员人为差错的产生几率,切实提高民用航空器的维修质量,保证航空安全。

3.2 提高培训力度

现今,全球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且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为了促进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保证航空安全,必须要提高对航空器维修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为差错产生的概率。首先,航空维修管理的管理层要以自身的发展现状为基础,脚踏实地,增加对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培训,加大对各个部门培训的资金投入。再者,科学、有效的培训与考核体系,是考察维修人员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等各项必备素质的有效方式。同时,管理层领导不仅要重视对维修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对于维修人员的心理与身体素质等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最大程度地稳定人为因素对维修质量与航空安全的影响。

3.3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是预防人为差错产生的第一道防线,其是战略方面的统筹防御。首先,我们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人是保证民用航空器维修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其的不稳定性使得管理层要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通过对人际关系的巧妙处理,合理配置与利用人力资源,以有效具体的激励方法来提高人为因素的积极性与活跃性,在保证维修质量与航空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热情。

3.4 强化现场监督检查

对航空器维修现场进行严格地监督与故障审查,是预防人为差错,切实保护航空安全的最后防线。所以,对于现场维修工作的监督检查,我们要严格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

一是,加强维修工作的规划组织,明确个人责任,从而合理配置与利用人力资源,并科学地控制个人工作强度,以保证维修人员工作的精神集中。二是,保证维修人员工作的持续性,即在工作中尽量做到专人专项,避免因为交接工作所引起的维修疏忽,从而产生人为差错。三是,组织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以确保自身对危险因素的辨识,从而进一步提高维修工作的质量,切实保证航空安全。

4 总结

随着民用航空器设备可靠性的提升,人为差错所造成的航空事故的比例逐渐提升。人为因素作为影响民用航空器维修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对航空安全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对人为差错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与航空安全之间的关系,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以切实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心理素质等,从而使得民用航空器的维修质量有所保障,以保证航空安全。

【参考文献】

[1]曹海峰.民用航空器事故中的人为因素分析[J]中国民用航空,2008(02)

[2]朱吉.人为因素与航空安全[J]科技资讯,2012(13)

[3]黄书峰,端木慧子,陈燕飞.减少维修人为差错,提高航空安全水平[J]新西部,2007(12)

对航空安全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签派 人为因素 素质 改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218-02

飞行签派是航空公司航班运行管理体系的指挥中心,按运行规范和有关飞行运行管理规章的要求,负责组织、指挥、协调航空公司的各类航班运行,实施飞行计划、签派放行和飞行监控作业,保证航空公司飞行任务安全、正常按计划实施。同时又是空中与地面及各保障部门信息沟通的桥梁,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和航空运输产品的提供。

人是生产活动各个环节的中心,影响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是人为因素,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同这个观点,早期占航空事故的20%,现在已上升到75%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设备的可靠性显著提高,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航空安全事故的比例将会更加明显。

1 影响运行控制安全的人为因素

笔者认为,人为因素大致可分为两方面:

一是签派员的自身综合素质。自身素质又包含主观思想和职业素养两个方面。主观思想主要有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不够,自满或自信,表现在不遵守规章制度,不严格执行工作程序,盲目蛮干,凭感觉和侥幸做事等;职业素养主要有心理素质,应变能力,业务知识,纪律性和工作作风,沟通协调能力等。

二是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再优秀的签派员也有可能出现工作差错,如何将签派员的多个个体有效的整合成一个团队,尽量避免个体差错,增强团队凝聚力,使签派员的素质有效发挥,达到1+1>2的效应,则体现了内部管理对保障飞行安全的价值。运行控制部门的内部轮岗有利于签派员的知识面扩展,员工之间的配合默契,避免签派员的工作惰性;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特殊情况下的处置预案、奖罚措施等是保障飞行安全的层层屏障;建立人为因素差错防范可构筑网式结构安全体系,并使其常态化,系统化,最大程度的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航空安全隐患。

2 改善签派工作中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影响

对于航空公司来讲,要加快发展和保障飞行安全,提高运行控制能力,首先就是要充分挖掘从业人员潜能,运行控制中心是现场运行的中枢和指挥中心,而飞行签派员作为运行控制工作的核心,主要工作是制定飞行计划,飞行监控,航班放行,这就决定了签派员必须综合考虑公司的利益,考虑安全,对运行负责,所以签派员综合素质尤显重要。但是,仅仅要求签派员的素质提高是远远不够的。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个体的能力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才能发挥出较大的效能,对于团队来说,如何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把工作差错率降到最低,提高团队战斗力,在改善人为因素对签派工作的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将从签派员的素质和企业内部管理两个方面,提出改善建议。

2.1 签派员的综合素质

航空公司对签派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对签派员的要求不断提高,把签派员当作“ 地面的飞行人员,控制中心的机务人员”。对于人为因素在签派工作中的影响,各航空公司已经在培训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有关人为因素的课程,但实际情况是流于形式,没有贯彻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也没有把它变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很难避免因签派员的人为差错造成飞行安全事故。以下从签派员的主观思想和职业素养两个方面具体阐述。

2.1.1 签派员的主观思想

签派员作为航空安全敏感人员,在运行控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飞行人员、机务人员一样,要求签派员必须严格遵循规章制度,遵守岗位职责。但是在航班运行不正常的情况下,签派员会出现高度紧张和麻痹松懈。在长期重复作业的条件下,要求工作人员被动地执行规章和遵守纪律,工作出现差错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影响航空安全。所以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在工作实践中培养职业责任感,让工作人员确实感觉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担负其工作责任。要培养这种责任感,企业要努力营造一种团结、上进、务实且富有活力的工作氛围,并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使每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是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自己的工作失误会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以积极、乐观、严谨的态度去完成工作,对航班安全运行,公司效益的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从而,使工作人员逐渐养成一种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

2.1.2 签派员的职业素养

主观思想上有了提高,并不意味着就能将工作做好。随着航空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签派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应用、总结、再学习,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熟练使用各种专业设备,按照工作程序,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久而久之,签派员的职业素养将大大提高,减少工作失误,改善运行控制管理,保证飞行安全。要做到这一点,航空公司必须按照《签派员训练大纲》和《121部》的要求,对在职签派员进行各种培训,并注重培养签派员以下几种能力。

(1)签派员要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

为了让运行控制工作更具严谨性、科学性、经济性,要求签派员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筹帷幄,各种决策有理有据,避免盲目蛮干,顾此失彼。签派员对飞行的专业知识掌握得越牢固、对飞行动态把握得越严谨,在特殊情况发生时,才能有很强的自信心和控制力。因此签派员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且对飞机的性能、航空气象、空中交通管制程序、机场运行条件等各种知识等等,都应该详细的了解和学习。因此如果签派员熟悉航空方面的各种知识,能够给出具体明确的指示,提供专业的飞行建议,即使出现特情,地面签派支持有利于增强飞行员的信心,从而确保飞行安全。

(2)签派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在正常的签派工作中,这一点体现并不明显,但在特殊情况下,签派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将会直接影响飞行安全。特殊情况的常常具有复杂性和突发性,如果签派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自己先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把业务知识和规章制度抛掷脑后,就会丧失正确处理事件的时机。所以航空公司应从心理、智力、意志品质等方面加强签派员这方面的培养。

(3)签派员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航空运输过程中,签派员是代表航空公司与民航管理部门、空管、机场各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同时,还要和公司内部的飞行人员、机务部门、现场调度、气象部门、配载及情报人员进行不断地联络和传递信息。其中,航班计划的申请、天气资料的索取和分析、航行通告的收集和传达、航班动态的监控等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培养提高签派人员协调与沟通能力是保障航班正常,提高航班运行效率的内在需要。

(4)签派员要有纪律严谨的工作作风。

签派工作是一项极其严谨的工作,做到令行禁止,有章可循,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严格按照《航空公司运行手册》及相关航空法律法规行使职权,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培养签派员严格的纪律要从新进的员工抓起。对于新进员工的培训首先是严格的职业纪律意识,它是各种工作流程得到执行的基础。工作流程会不断地完善,但对流程的严格执行是永恒不变的。此外,当航空公司的经济利益触碰甚至越过安全边界时,签派员必须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正确的运行控制,这是对签派员的职业纪律意识更高的要求和体现。

人为因素造成的航空安全事故越来越突出,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已经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签派员要在主观思想和职业素养上不断提高,不断学习,培养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继续改进自身的职业素养。

2.2 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再优秀的签派员也有可能出现工作差错,如何将签派员的多个个体有效的整合成一个团队,尽量避免个体差错,增强团队凝聚力,使签派员的素质有效发挥,达到1+1>2的效应,则体现了内部管理对保障飞行安全的价值。具体阐述如下。

2.2.1 运行控制部门内部岗位流动循环

长期处于特定工作岗位导致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深,而在横向上,由于缺少相关知识的了解,在部门和部门接口上存在越来越模糊的倾向,由于缺少整体把握和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导致部门对相关部门传递的知识缺少把关,从而在错误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分析,必然导致出错,形成风险隐患。

新进签派员需要在业务层面内部轮岗,从而对整体业务支持工作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为签派放行和监控储备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可以合理应对放行中出现的问题。有工作经验的老员工,放行经验作为隐性知识存在签派员的大脑中,成为签派员的个人资产,同时具有管理人员潜质的签派人员还面临着岗位晋升,将隐性知识显性化,进而标准化,形成公司放行资产。同时由于他们曾从事签派放行工作,能够从签派人员的角度考虑如何最有效地支持签派放行工作。通过内部轮岗从而解决工作单调性问题,可以从整体上系统考虑放行过程中出现的应急状况,创新性解决放行问题。

职能制组织中人员和职位具有相对稳定性,对于上级命令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对于重复性工作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任务团队依附于临时的项目目标,项目成员来自不同单位和部门,具有不同的业务领域,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特长解决非重复性工作。

2.2.2 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防范人为因素的基础

规章制度是提供一种规范功能,把个人、岗位、部门统一起来,联系具体的工作流程,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协调组织,使得整个工作系统规范、协调有序地运行。签派员要熟悉与签派工作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公司内部规章、飞行运行手册、运行规范,在运行控制中要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员工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做到尊重事实,准确把握,赏罚分明,使规章制度得到职工的普遍认可,才能在职工的思想上牢牢扎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合理完善。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来有效保障飞行安全,克服人为因素的影响。

2.2.3 建立签派人为因素差错防范系统

根据事故链理论,只要将事故发生前的一连串的不安全因素去掉其中一个,该事故就不会发生。理论上,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即便是最优秀的员工也有出现疏忽和工作差错的时候,建立差错防范系统可有效的防范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影响。在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岗位与岗位之间,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交叉检查、复查,相互监督,有公司规章制度的规范,有各个网络间的相互制约,形成一个交叉的网状结构的防范系统,网络中的各个单元各尽其责,充分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即使在某个环节出现人为差错,差错防范系统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航空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谢春生,赵煜,韩红蓉.签派工作中的人为因素分析[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7(5).

[2] 臧宁宁.航空公司签派人员组织激励模式探讨[J].中国民用航空,2012(11).

[3] 孟骞.签派资源管理.科技资讯,2010(35).

对航空安全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 航空企业 地面作业 安全成本 经济效益

马航MH370失踪以及马航MH17客机的坠毁使得航空运输安全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综述国内外的各种航空事故发现,地面作业成为重大航空安全事件的主要源头,因此地面作业的安全管理成为有效控制航空事故发生率的首要工作。相关研究也表明,安全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为1:5关系。因此增加地面安全作业的预防性投入成为航空企业确保安全作业管理效果的直接手段。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剖析了航空企业地面作业相关的安全成本的内容,并进一步研究了与安全作业的成本投入相对应的安全经济效益,在此分析基础上进一步的阐述了航空地面作业的安全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最终为航空企业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提出了有效建议。

一、航空企业地面作业安全成本分析

安全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安全作业所进行的必要的人、财、物等的投入,简言之,安全成本就是与安全作业相关的成本投入。对航空企业而言,地面作业安全成本投入是指以提高民航运输安全及地面作业安全为最终目的,在进行各项地面作业时,为保证作业安全而投入的人、财、物等的总和。对任何企业而言,安全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物质保证,对航空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安全投入的分配问题决定了安全投入的经济产出,安全投入不足或过多都无法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安全投入的最大经济效益,必须清晰地了解安全作业的成本构成,为此,笔者针对航空企业的特点,重点剖析了航空企业地面作业的安全成本的构成。

根据国内航空安全数据统计分析,仅2014年4月就发生航空器地面事故症候三起,这三起事故起因均与地面运输车辆不符合安全操作规范引起。总结所有地面事故原因,车辆设备和地勤操作是地面安全作业的两大核心风险源,而且,事故影响较大,严重者造成飞行器损害,甚至影响航班正常运行。因此,航空地面作业的安全投入主要应侧重于这两项工作的开展,本文对地面作业的安全成本分析也以这两项工作为例。为了更好的分析地面事故的安全成本主要构成,首先需要分析所有地面安全事故征候的诱发因素,综合分析各类地面事故征候,本文将所有地面安全事故的诱发因素归纳为两类:与人相关的因素、与工作辅助工具(车辆等)相关因素。具体分析见表1。

根据表1,我们也对地面作业的安全成本划分为两部分即与人相关的成本C1和与物相关的成本C2,并对两类成本进行了分析,如表2所示。

综上分析,地面作业安全成本C可以用公式简单的表示为:C=C1+C2。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对地面作业的成本分析只是根据地面作业中影响较大的安全作业部分的成本投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于其它安全作业成本比如自然灾害预防、防恐作业等的成本投入不作进一步分析。地面安全作业成本是航空企业为了保证航空运输的地面作业阶段的安全而投入的费用,企业投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因此,地面作业安全投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将继续对航空企业地面作业的安全经济效益展开分析。

二、航空企业地面作业的安全效益分析

航空企业地面安全效益是指航空地面安全作业的实现对社会、航空企业本身以及地面作业人员等利益相关者所产生的利益效果,简单来说,是航空企业通过一定的人、财、物等的安全成本投入所带来的企业安全损失的减少或安全利益的增强。本文从经济效益与非经济效益两个层面来分析航空企业地面作业的安全效益。

1、地面作业的经济效益

就经济效益而言,地面安全投入可以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就前者而言,可以通过全行业地面安全作业损失减少和单位航空企业的地面安全作业损失减少体现出来。间接经济效益则从整个行业和单位企业的安全效用的增加得以体现。从上述分析也可以看出间接经济效益无法直接加以衡量,而是在长期的安全投入下,逐步得以体现。因此,直接经济效益是地面作业安全投入的短期效用体现,间接经济效益则为长期效用体现。

2、非经济效益

非经济性效益为航空企业地面作业的宏观效益。主要是指地面安全作业的强化对于全体社会的有利影响,侧重于地面作业安全投入所带来的长远利益。比如,地面安全作业的加强将降低航空事故率,增强全社会对航空运输的信赖感,从而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全体社会的运行效率,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根据上述分析,航空企业地面作业的安全效益可以如图1所示。

三、航空企业地面作业安全投入与效益关系分析

就成本投入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关系而言,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对立,然而,地面作业安全投入是航空企业为了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投入。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是矛盾统一的两面,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的关系。从数学角度而言,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函数关系,利用该函数关系是为了求解出安全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不同企业关于安全投入对经营生产作用的认识的不同导致他们对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点的界定不同,作为成本投入较大的行业,航空运输企业如何平衡安全与利益的关系至关重要。航空企业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安全是航空运输的头等大事,因此航空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作业的重要性。特别是作为航空运输的第一步,地面作业的安全性更为重要,因此,企业需要灵活把握航空地面作业安全投入与整体经济效益的关系。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地面安全作业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十分必要,本文几个方面就地面作业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展开分析。

1、安全与效益孰重孰轻的问题

安全与效益谁更重要的问题是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关键,《安全生产法》的出现,确立了“安全第一”成为我国各个行业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这就意味着,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务必以安全为第一选择。对航空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必须防微杜渐,从根本上认识和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切不可等到二者发生冲突时再去权衡和处理。

相关研究表明,安全生产贡献率(安全生产产出值与总生产之的比率)是衡量安全与效益的最有效指标。不同行业安全生产贡献率因其生产危险性及安全生产作用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行业危险性越高,安全生产率越高。因此,航空运输行业安全生产贡献率较大,安全是航空企业生产运营的重中之重,特别是要加大对地面作业的安全投入,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2、认识到安全与效益的相关关系

实践证明,安全投入与企业经济效益呈现正相关关系。对航空企业而言,安全就是效益。积极有效的安全投入可以使航空企业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显著提高航空运输作业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水平。

根据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发生前,有大约29起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1000事故隐患。因此任何航空事故都不是偶然的,增加预期的安全投入可以大大减少航空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有学者指出,从安全经济学角度核算,安全作业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故发生后整改效果为1:5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安全投入对经济效益这种正相关作用,为航空企业实现安全运营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可以断言,充足的安全投入可以使航空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当然这其中的经济效益可能是以潜在形式呈现出来的。不可避免地是增加地面作业的安全基础设施,增加技术装备对地面安全作业的保障能力会使企业成本投入增加,但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正相关关系,可以从长远角度提高企业安全航运能力。

3、生命安全与经济效益对安全投入的双重需求

充分足够的安全投入是企业一切生产运营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因此充分的安全投入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基本保障和需求。此外,如果没有安全作业条件的保障,一旦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事故,不但造成巨额经济损失,甚至可能造成死亡事故,这在倡导“安全第一”的今天是任何企业都无法承担之重。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充分的安全投入也是企业对生命安全保障的需求。综上所述,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必须认识到企业对安全投入的这种双重需求。

4、安全投入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正负效应影响

正确处理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必须看到安全投入所避免的负效应以及所产生的正效应。安全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企业蒙受巨大损失,这可以成为安全投入对经济效益的负效应。因此充足的安全投入则避免了企业蒙受安全事故损失的可能。

一般来说安全投入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通过劳动环境和条件来达到解决物的不安全因素的目的;二是通过对人力资源、人员素质等的投入来达到强化安全管理,解决人的不安全因素。这些安全成本的投入对企业经济效益会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这种正面效应可以从两个方面得以体现出来即直接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负效应转换为正效应。

四、基于安全与效益关系分析的相关建议

总结全文,航空企业是实现安全航运的责任主体,应该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安全作业,特别是地面作业的预防性投入,特别是要增加安全作业的科技含量,实现技术预防。必须根据航空地面作业的特殊性要求和时展,完善各种安全设施,找到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制定长远的安全投入规划,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为航空企业在进行地面安全作业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航空企业地面作业是航空运行安全的重中之重,根据安全与效益的函数关系,航空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安全投入的杠杆作用,将安全投入放到企业战略高度,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及长远利益,保障航空运输的安全进行。

第二,重视和提高安全经济的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水平,航空企业安全作业部门必须针对地面作业的特点,采用科学决策手段寻求地面作业安全投入的最佳水平,找到本文所论述的成本投入与经济效益的最佳平衡点。

第三,分析表明安全生产贡献率可以有效的评价企业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安全投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航空企业可以通过引入安全生产贡献率来评价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用以及据此确定最佳的安全投入的衡量标准。

第四,统筹企业全部安全成本投入,科学合理的确定地面作业费用投入。针对航空安全的基本要求,准确制定航空作业的安全成本费用,制定合理计划、统筹安排,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由专业人才管理和制定安全成本支出计划,确保安全专项资金的投入方向和使用效果达到预期效果。

良好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实现在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与协调的桥梁。航空企业要想实现长久安全航运,必须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特别是加大地面作业的安全管理,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飞机安全升空,实现航空安全的前提基础。因此合理安排安全投入,使两者达到相互促进的理想状态,是实现航空安全效益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民用航空安全经济学应用研究报告[R].2006.

[2] 曾亮:民航企业安全投入的经济贡献率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

[3] 南航集团安委办:南航安全形势简报[R].2014.

对航空安全的认识范文4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the study of human factors in aviation industry,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actors in Modern Times, focuses on summing up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incentives of human factors in production of aircraft maintenance, and tries to analyze the pos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a human factors management system that can apply to the entire maintenance system.

关键词: 人为因素;SHEL模型;航空维修

Key words: human factors;SHEL model;aviation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V2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035-01

0引言

对于航空运输业,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如果没有安全,就没有航空业的生存,更没有航空业的发展。在航空业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和制约,科学技术相对落后,飞机设计制造方面存在的缺陷成为影响航空安全的主要因素,占全部事故数量的80%以上。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航空器设计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飞机的设计制造原因导致的事故,已逐渐下降到20%左右。但是,人为差错在先进的制造设备下仍然存在,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航空器的可靠性已远远大于人操作的可靠性,人的失误会对飞机造成更大的威胁,这使得提高航空安全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人的身上。

航空器维修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航空安全。刚开始,人们将关注安全的目光重点放在飞行机组和空中管制方面,人为因素的主要研究也处于上述两个领域,而航空器维修工作中的人为因素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1人为因素及SHEL模型

人为因素指与人有关的任何因素,研究的中心是操作设备的人,是一门涉及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学、工程学、医学、社会学和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SHEL模型是目前研究人为因素管理的标准模型之一,它的基本要素分为五点,即人、硬件、软件、环境和其它人,还包括他们之间的界面(见图1)。SHEL模型用简化的方法表现了人为因素研究的范围,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SHEL模型中,方块界面之间需要非常匹配,一处不匹配就意味着一个人为差错。其中,人是这个模式的中心,也是认为因素的核心,是最关键的要素,其他要素都必须围绕人来展开,都必须与人的特征相匹配。人为因素管理就是通过建立人与软件,人与硬件,人与环境和人与其它人之间相匹配的条件,通过有效的培训,优化工作程序,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行为表现的局限性,发现和纠正易于导致差错的行为和习惯。

2航空器维修中的人为因素分析

尽管现代飞机设计已包含有自检和诊断的功能,但在航空器维修工作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航空器维修工作中的人为因素,就是航空器维修工作中与人有关的各种可能导致人为维修差错的因素,以及对人的影响程度。从SHEL模型入手进行分析,维修工作者是核心,其它部分必须适应维修工作者,并与之匹配,包括软件、硬件、环境和其它工作者。软件包括工作程序、工卡、安全检查单等,如对程序理解错误、编写不适用的手册、设计不合理的检查单;硬件包括维修工具设备,飞机本身,厂房设施;环境包括灯光、空气、声音等一切可以影响工作者工作的环境因素;其它工作者主要是其它工作者的行为对维修工作者的影响,主要包括心理影响和行为影响,如从众心理、工作压力、与他人的沟通等。

上述因素都可以引发维修工作中的人为差错事件。我们将这些因素分成可控因素和非可控因素。可控因素是该因素的存在对差错之前就已经知道这一事实,例如:维修过程中高温、噪音、设备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等因素。维修人员通常抱有侥幸心理,凭经验进行维修,从而导致维修不当或维修差错。非可控因素是该因素的存在对差错的结果存在可能的影响,但在出差错之前却不知这一事实。例如:自身的能力,工作程序,组织管理,培训、安全教育等潜在因素。

对可控因素,控制的重点是调整人的心理因素,辅以环境、设备等的改进与完善,重点要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安全教育与训练、培养遵循规则的意识,消除侥幸心理,量化工作程序。

而对非可控因素,控制的重点是消除人的认知障碍(如强化知识技能的培训、细化工作单卡或在设备上贴上操作规程和操作提示);如果认知障碍无法消除,则辅以物的改变、更换(如更换设备或调整人员的岗位)。

3人为因素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

对航空安全的认识范文5

身在文明古国与礼仪之邦,讲文明、守秩序、懂礼貌、求和气一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也曾是中国人始终恪守的人间伦常,不仅人与人的交往要遵从“和为贵”的原则而不可乱了章法,“以德报怨”、“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师言家训也在劝导人们和善待人。但最近几十年来,原本温柔敦厚、怯懦向善的中国人却突然变得戾气十足且极富攻击性了,爱打架、信奉拳头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当代中国人的一大真实写照,虽然中国人的架大都“打时痛快,打后难受,重则判刑,轻则拘留,罚金罚款,一样不少”。有分析认为,当代中国人大都丢掉了“有话好好说”的传统,转而热衷于“二话不说先干一架”,其原因无外乎这样几点:一是好面子,即在围观者面前谁都不愿认熊,谁的拳头硬谁是英雄:二是法律意识淡薄,往往受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歪理支配而行事,在打架之前完全认识不到自身的违法性;三是个人英雄主义作祟,即喜欢逞能,做事不计后果;四是对社会规范的蔑视,即以破坏规则为荣,常以不受某项规则制约来显示自己的地位……

如今一些爱打架的中国人还将“战场”拓展到了飞机上,将自己变成了歇后语中的那一个个武林“高”手,结果是近几年来我国各地频繁出现旅客在飞机上打架滋事、在机场打砸、殴打机组或地勤工作人员等严重扰乱民航正常运行秩序的行为,部分国人甚至将这种动辄发飙伤人的陋习带到了国际航班上,从而将“丢人丢到了天上”演进为“丢人丢到了国外”。令人嘘唏的是,坐飞机出行原本是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如今却被一些中国同胞闹得跟挤地铁的感觉一样,不仅令国家和国人的形象受损,也严重威胁着民航飞行安全与空防安全。为此,我国民航部门已开始对这样的行为习惯说“不”!

半月连发两起“打空架”

今年元旦节晚上,在从海南三亚飞往湖北武汉的JD5147次航班上,一名湖北成宁籍男性旅客在正飞行于万米高空的飞机上挥拳打伤了同机的一名女性旅客,而这起“打空架”事件的起因竟是本可一笑了之的芝麻小事。当飞机降落后,涉事男子被天河机场警方拘留。

来自多家媒体的报道称,在2015年的新年第一天晚上,武汉天河机场公安局航站楼派出所于当晚8时45分突然接到来自万米高空的警情:“从三亚飞往武汉的JD5147次航班上有旅客打架,目前机组人员和同机旅客已将打架双方分开、控制。”10多分钟后,该航班准点降落在天河机场,航站楼派出所民警迅速登机,将涉事人员带至公安值班室调查。原来,该航班于当晚6时30分从三亚凤凰机场起飞,飞行了约一个小时后,有多名旅客都起身排队等候上厕所,56岁的武汉女子张某在排队时,身体靠在了过道旁的座椅上,不小心压了一名2岁幼儿的脚。孩子的爷爷施某对此极为不满,便起身推搡张某,进而一拳打在了张某的脸上,将张某的眼镜给打碎了。张某的丈夫和女儿闻声赶来,多次欲与施某“理论”,但被机组人员和同机旅客及时制止。机组人员随后又将冲突双方分开,直到航班降落。

机场警方介绍说,民航客机的航行高度为数千米至万余米,飞机在起飞前都经过货仓装仓位置、配油等程序,且在飞机起飞降落时都要求乘客坐在座椅上并系好安全带,这些都是为了保证飞机重量分布平衡。若旅客们在飞行期间发生肢体冲突,很可能因破坏飞机重量平衡而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在航空器内打架、酗酒、寻衅滋事等危及飞行安全和扰乱秩序的行为,违者将被给予相应的处罚。为此,天河机场警方依法对在飞机上施暴的男性旅客施某作出了行政拘留5天的决定,办案民警还表示,近期各地不断曝出发生在航班上的冲突事件,不仅有损国人的文明形象,更对航空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对这类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我国警方将依法从严处理。

在这之前的2014年12月17日上午9时,由重庆起飞前往香港的国航CA433航班上,也有机上旅客在飞行途中发生了肢体冲突,原因是前排的两名女性旅客嫌坐在后排的小孩太吵,后排的旅客则责怪前排座椅的靠背放得太低影响到了他们,于是多名旅客便在处于万米高空的飞机上大打出手,航班差点因此返航。当航班抵达香港后,香港警方立即介入了调查处理,几名在飞机上打群架的内地旅客也刚抵达香港就被警方带走调查处理。

从同机旅客到网上的现场图片中可见,几名罔顾机组人员劝导的内地旅客正在机舱左侧扭打成一团,其中一名头发散乱的女性旅客更是被挤到了行李架上,场面显得非常混乱,几乎失去了控制。同机的不少旅客都为此而提心吊胆,担心如此激烈的打斗会影响到飞机的正常航行:有关专家也于事后表示,机上旅客在飞行途中的肢体冲突可能会导致飞机失去平衡,而飞机在飞行中一旦失去平衡姿态,就可能酿成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还不到半个月时间,国内航班上就接连发生两起“打空架”的恶性事件,虽然都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但在国内外都已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何国人在飞机上的“全武行”总是不断上演?国人的“火气”又为何总是这样大呢?面对类似的追问,有网友的回答是,这恰恰体现出了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国人,在社会公德与法治信仰等方面所存在的缺环——自己的点滴利益都“神圣不可侵犯”,甚至做到了锱铢必较、睚眦必报,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自然就会少了些理解与包容,而与日俱增的火气、浮躁与大国之民那种惯有的“唯我独尊”的扭曲心态,则会促使人们无视个人素质修养、时时刻刻都只会用拳头说话,再也没法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飞机上打架事件近期多发

作为一种被指“混杂着现代性焦虑、后现代式狂欢、前现代的歇斯底里”的社会暴力现象,“打空架”事件当然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了,而是在近年里日益呈现出突出的多发性。换句话说,近年来每隔上一段时间,就必然会爆出一起中国内地旅客在飞机上打架的惊爆事件,卷入此类事件的人要么是同机旅客、要么就是机组人员。

2014年10月29日晚,在河北航空由重庆飞往浙江温州的NS3316航班上,坐在头等舱的男性旅客郑某某不听机组人员多次“关闭手机”的劝阻,仍强行开机,并辱骂、推搡甚至殴打了飞机安全员。在被机组人员及其他旅客强行制服后,郑某某竟然扬言自己是福建省福鼎市市长的儿子,威胁会让其父亲报复当班安全员和证人们。飞机降落在龙湾国际机场后,这名23周岁的涉事成年旅客被温州机场公安带走,随后被处以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事后经温州警方和媒体证实,这名“打空架”的旅客确实是福建省福鼎市常务副市长郑敬国之子,其所涉违法行为已严重影响了飞行中航空器的秩序。

2014年8月4日晚,在西部航空公司由重庆飞往合肥的PN6305航班上,两名乘客则在登机后因座位调换问题发生冲突,从而大打出手,导致航班延误近1小时。据相关媒体报道,该航班在登机完毕后刚刚关上舱门,突然两个坐在一起的成年小伙子便打了起来,由于事发突然,乘客们都很惊讶,原因是不知道他俩为啥打架,甚至没听到他们争吵。乘务员很快便将这两名旅客拉开,并给他们调换了座位。人们本以为这场“小冲突”就这样平息了,没想到在短短十分钟之后,两人又在飞机上打了起来,并且把对方的衣服都给拉扯破了,周围的乘客们忙上前拉架,但两人还是不肯罢手,其中一人还趁机跳起来踹了对方一脚……所幸乘务员联系了地面,几个民警很快便上飞机来将两个人带走。事后从重庆江北机场公安局传出的消息称,“打空架”的两个小伙子都是重庆人,因换座位发生了纠纷。

2014年4月16日凌晨,在泰国航空公司由曼谷飞往北京的TG674航班上,三名30岁上下的中国男性:旅客突然发生了激烈的言语冲突,进而用飞机上用餐的刀叉互殴了起来,导致有人受伤流血,直到空乘人员赶来制止后,这场冲突才得以平息。从这三人争吵的内容来看,应该是其中两名旅客想要睡觉,而与之坐在一起的另一名旅客则要吃饭,前两名旅客嫌这名吃饭的旅客“声音太吵”,于是双方便起了冲突,最终发展到“兵戎相见”。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后,这三名旅客被带到了机场派出所接受调查。

2014年2月16日凌晨,在泰国的普吉岛国际机场上,也有两拨来自中国武汉的旅客在等待起飞的飞机上因换座位问题发生了口角争吵,一时间“汉骂”充斥了整个机舱,最后还演变成为了一起场面混乱的群殴事件,当地警方赶到后争斗才得以平息,参与斗殴的多名武汉旅客随后被泰国警方登上飞机带走,共有29名旅客因此耽误了回国行程。事件发生后,同机旅行的中国旅客们无不感觉到如坐针毡,觉得好似自己的脸上被扇了一记重重的耳光。

有关媒体还报道说,稍有不满便口角不断或拳脚相向,这样的“闹机”现象近年来在民航客舱内已屡见不鲜。如2013年8月27日,在从三亚经停武汉飞往沈阳的C26761航班上,一名女旅客因使用机窗遮光板与一名男旅客大打出手;2013年7月26日,在一架由厦门飞往北京的班机即将起飞之际,两名旅客却因在机场办理登机牌时的不快而在机舱中大打出手,导致航班延误起飞:2012年10月6日,在川航从南宁经停武汉飞往哈尔滨的3U8726航班抵达武汉后,3名男旅客因在取行李的过程中发生争执而致其中一人被打伤:2012年9月7日,在四川航空由塞班岛飞往上海的航班上,也出现了多位乘客在万米高空互殴的场面,起因是座椅靠背调整问题;2012年9月2日,在从瑞士苏黎世飞往北京的航班上,两名中国籍旅客亦因椅背调整问题爆发肢体冲突,迫使航班在飞行了6个小时后返航……民航警方近将出手消戾气

有业内人士警告说,近年来中国内地旅客在飞机客舱内甚至是在飞行途中打架的案例已比比皆是,但旅客们在天上打架所涉及的已不仅仅是个人素质和道德的问题,而是关乎着所有机上人员的生命安全,因为在飞行途中,人和物都必须平均地分配在机舱里以保持平衡,如果机上旅客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必然会造成客舱内的混乱,此时若再有几个旅客上前劝架,飞机的平衡状态就会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飞机失事。

由于近期在飞机上吸烟、打架、滋事等非法干扰行为频发,因航班延误等矛盾问题引发的违规行为也居高不下,这些危害航空安全和破坏民航运输秩序的案件既属于旅行不文明行为,又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因此从今年1月16日在京闭幕的全国民航空防安全会议上传出消息,中国民航公安机关近期将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打击力度,从而遏制威胁民航飞行安全犯罪活动多发的势头。

对航空安全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员 心理素质 交通安全

中图分类号:U23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344-01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空中交通作为出行工具,为了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需要加强空中管制工作,因此需要注重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心理素质。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工作是使航空器在地面、空中都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然而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且逐渐与国际接轨,给空中交通管制员带来了更多的压力,此时需要管制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保障管制工作的有效性,提高空中交通的安全性。

一、空中交通管制员心理素质的作用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受到各界因素的影响,所形成性格及心理等体现,心理素质不仅仅代表其心理的变化和影响,其还会对人们的行为和外在表现产生影响。空中交通管制员的主要工作是使航空器在地面、空中都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维护空中交通的畅通,因此其需要较强的心理素质,避免在出现问题时而产生慌乱的情绪和行为。空中交通管制员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针对飞行中出现的问题,在有效的时间内给出解决措施。因此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心理素质,能够直接影响空中交通的安全。

二、空中交通管制员心理素质要求

由于空中交通管制员能够直接影响空中交通的安全性,因此该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安全和管制工作为主要思考内容。一般空中交通部门主要是通过对人才的智力水平及心理素质进行全面的考核。其中智力水平主要包括观察力、思维力等,主要运用于实际的工作内容。而心理素质则主要是人才在面对工作压力、工作环境及其他外界和内在因素时,所产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变化等。

首先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人员要具备自我认知能力,即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各种方式利用自身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使自己在管制工作中能够更加完善的完成任务。每个人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所产生的的反应各不相同,当空中交通出现突发问题时,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冷静思考,并及时给出处理方案。另外管制员无论在遇到什么情况,都需要以冷静的态度处理和思考,并时刻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确保飞行工作的安全性。由于管制工作能够影响空中交通的安全性,如果处理方案不正确,则会给国家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管制员需要具有高强度的抗压能力,能够针对各种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空中交通管制员也会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但其要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不可将不良情绪带入到工作中,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提升空中交通管制员心理素质的方法

(一)注重情绪能力的管控

空中交通由于其特殊性,需要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其中交通管制工作负责空中交通的安全,其更加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工作能力。并能够控制自身的情绪,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以冷静的态度和正确的处理方式,解决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使其能够提升工作能力。人们在生活或工作中,会因为很多事情对自己的情绪产生影响,如果将不良情绪引入到工作中,则会对工作产生影响。因此需啊哟通过团队活动和心理讲座等方式,调节管制员的情绪,使其将消极、自大等不良情绪管控至最小化。

(二)注重责任心的提升

人们在面对危险时,有些人会选择逃避,有些人则会迎难而上。空中交通管制工作需要保障飞行任务的安全,如果不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则无法完成工作任务。空中交通部门可以通过训练、比赛、讲座等方式,提高管制员的工作热情,并让它们认识到管制工作的重要性及价值所在。另外其还应该通过奖励制度,使管制员在工作中具有主动性,从而使管制工作更加完善。

(三)合理安排管控任务

一个人的工作精力有限,不可能一直保持较高的观察力和注意力。而空中交通管制工作需要管制员能够集中注意力,密切观察飞行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合理的安排管控任务,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出现疲劳工作的情况。只有在清醒的状态下,才能够对突发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处理。因此管制员需要形成系统的作息时间,且不可随意调整管制员的工作时间。另外还可以采用模拟训练的方式,使管制员在工作中保持冷静的思维模式和良好的应变能力。

(四)注重交流沟通能力

由机飞行非常注重安全性,其会常常需要与地面进行联系。而管制员的表达常常会影响飞行任务的安全性。曾经便有因为管制员表达不够清楚,而导致飞机出现恶性事故的问题,因此管制员必须具备清楚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需要很快理解对方所表达含义,才能够根据对方的问题给出处理措施。

(五)注重全面素养的提升

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需要保证飞行任务的安全,因此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管制工作中,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素养继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需要具备决策能力、再创造能力等。因此我国航空部门应该加强对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保障飞行任务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航空安全问题,其中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作为保障航空安全的重要岗位,其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能够影响航空的安全。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考虑到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特殊性,航空部门应该通过提升管制员情绪管控能力、责任心、管控任务、交流沟通能力等,使管制员的心理素质达到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 韩圣玺.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心理素质及压力问题简析[J].硅谷,2015,03:161+163.

[2] 梁宗诚.空中交通管制员心理素质培养初探[J]. 科技风,2015,12:267.

[3] 李越.空中交通管制员心理素质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21: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