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质量安全导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质量安全导论范文1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就是食品。而目前,我国的乳制品食品中还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而且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涌现,对人们的生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我们要高度关注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并加以研究探讨。
一、乳制品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
1.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
有些食品的生产者或者是营销者,严重缺乏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根本不考虑质量问题对消费者所造成的严重影响,比如,奶业从业人员,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乳畜的健康状况不进行严格的检查,不仅影响到了产奶量,而且可能将一些病源体传染给消费者,而在进行鲜奶的收购过程中,其严重的掺假行为,缺乏对产品的检测,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2.缺乏严格的乳制品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规范
一些生产厂家,在进行乳制品、食品的生产过程中,缺乏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机制,关于乳制品和食品运输、储存以及营销都没有进行有效地链接,缺乏完整的产业链,进而影响到乳制品、食品在储存、 运输和营销等环节上发生污染或者是变质的现象,而且也没有采取充分有效的保障措施,从而严重影响到乳制品和食品的安全。而且有些乳制品和食品,其有要求具备较高的储存条件,例如:牛奶在包装过程中,其必须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通常情况下,在2至6撮氏度之间。
3.缺乏规范的原料使用以及加工
在加工乳制品食品的过程中,工厂使用些劣质原料,过量地使用添加剂,屡屡发生一些添加有毒物质的状况,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给乳制品食品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还有,一些加工厂滥用或者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超出了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用量,使得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对身体的严重损害,严重时会危害到生命。 例如,近期比较严重的“地沟油”事件,一些工厂在加工熟肉制品,用病死的畜禽,并用“地沟油”加工油炸乳制品食品;又如:用有毒的二氧化硫使馒头、包子增白;利用甲醛浸泡蘑菇、海产品,进而使之新鲜、增亮,延长保存期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转基因乳制品、食品的产生,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而且,当前对于转基因乳制品食品研究是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转基因乳制品食品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潜在的危险:可能会有毒性、可能会发生过敏综合症、可能降低人体的免疫系统、影响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系统有害、存在潜在的对人类和人体的危害等等,这些都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4.缺乏完善的乳制品食品安全质量检测体系
目前,我国乳制品食品质量检测体系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规范,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的乳制品食品安全质量检测体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我国相关的食品资料显示,当前我国食品质检部门获得授权许可的数量不多,一般情况下,都分布在一些大城市,而对于一些偏远的地区,根本就没有相应的质量检测设施。而且,我国的食品公司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手段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检测水平不高,需加强与国际质量检测的接轨。
二、解决乳制品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的相关对策
针对以上提出的我国乳制品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以下应对性的策略,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严格规范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要健全我国的食品质量法律体系,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制,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食品质量安全立法的进程,为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提供正确的指引方向,促进乳制品食品质量向法治化轨道迈进。虽然我国也颁布了一些相关质量法规,比如《质量安全法》,但还存在着细节上的不完善,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的力度,严格规范食品的质量,对于由于工作不力所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做出严厉的制裁,并追究其责任。
2.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规范食品加工体系
我国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国食品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使得他们的操作水平以及道德素质都有所提升,为监管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要改善食品加工的生产条件,达到基本的卫生条件,加强监管的力度,保证食品的质量,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规范加工的标准体系,严格按照质量安全标准规范进行操作,推进乳制品食品安全标准化进程,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我国乳制品食品的质量安全。
3.完善质量检验检测和监控体系
要完善我国的食品质量检测体系,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建立质量检测和监控系统,促进对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收集的实时性与高效性,并且要开展乳制品食品的安全评估,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改善食品质量的现状,保护消费的健康安全,另一方面,还在很大程度上,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形象,从而使得我国食品质量的总体水平得以提升。
三、加强乳制品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
1.促进了我国食品行业的进步
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规范化,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提高了乳制品食品的质量,加快了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进程,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引起我国业内专家的关注,促使科技人员对其质量进行检测研究,为我国国民的健康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其次,促进我国食品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地提升,第三,由于人们对食品质量的高度关注,增强了相关行业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我国食品行业的进步。
2.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对乳制品食品质量安全的加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健全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了乳制品食品的质量安全,为我国人民的健康提供了完全基础保障,提高乳品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保护了我国消费者的根本利益,这也是我国食品行业的明显进步,其次,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3.准确把握食品安全的价值理念和宗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加强和完善乳制品食品安全,使我国正视食品安全的现状,找出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漏洞,完善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法规制度,建立了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法律屏障,从而最终形成完备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为我国的食品行业营造成一个健康的市场氛围。
总结: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的乳制品食品安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我我们必须要正视乳制品食品安全的不足,加强乳制品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规范乳制品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健全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进而保障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
[1]杨玉芬.浅议影响乳制品食品安全因素及防止措施[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0).
[2]谢明勇.乳制品食品安全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3]张旺璧.我国乳制品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对策[J].乳制品食品工业科技,2010(10).
[4]郑小芳.乳制品食品安全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1).
[5]张丁宇.我国乳制品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对策[J].乳制品食品工业科技,2011(12).
食品质量安全导论范文2
关键词:食品质量检验;职业岗位能力;教学内容
为了让中职食品质量检验专业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我们就食品质量检验职业岗位能力以问卷、访谈等调查方式,调研了广西区内八类食品85家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种类涉及有:糖类(16家)、茶叶(21家)、饮料(12家)、酒(6家)、其他粮食加工品(11家)、糕点(6家)、肉制品(7家)、大米(6家)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企业对检验岗位能力的要求
食品生产企业检验职业岗位能力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其中专业技能指学生拥有感官检验基础知识、理化检验基本操作、微生物检测基本技术、综合性检验能力及与食品相关的拓展知识。
(一)文化基础知识要求
2.专业技能要求
感官检验基础知识,糖类、饮料、其他粮食加工品、肉制品、糕点、大米等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岗位对感官检验基础知识与技能要求不高;酒类、茶叶类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岗位对感官检验基础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在90%以上;理化检验基本操作,主要是掌握分析化学原理及应用,如标准溶液的配制、滴定分析、重量分析法的运用;熟练掌握食品检验流程:采样-制样-检验数据处理-报告。除大米、茶叶类食品的出厂检验项目不涉及滴定分析外,其它类食品均涉及,特别是糖类、其他粮食加工品、肉制品类食品的检验岗位上应用广泛,比例在76%以上;微生物检测基本技术,在食品检验岗位上,对微生物检测基本技术的要求就是熟练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如灭菌技术、生物显微镜的使用、菌落总数的测定和大肠菌群的测定等,并能通过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对食品进行质量控制等。除糖类、茶叶、大米类食品出厂检验项目不需要进行微生物项目检测外,其他食品均要进行微生物项目的检测,而大多数需要进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见表2。
综合性检验能力及与食品相关的拓展知识,食品生产出来后需经检验合格才能出厂销售,食品检验员必须具备相应检验能力和相关的资格证书,如食品检验工。各类食品出厂检验项目不同,对检验中实验仪器的使用以及实验室规则和安全防护、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检验报告会有所不同,对检验人员综合性检验能力要求高。而与食品企业生产相关知识如食品质量管理原理及实践在300人以上食品企业应用广泛;食品添加剂应用基础知识在100人左右食品企业应用广泛;食品检验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知识在10人以下
小型企业广受欢迎;食品生产许可认证知识在各类型食品企业均需要。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初步掌握在食品生产企业中,食品质量检验这一职业岗位所需文化基础知识与能力、专业技能基本情况。各类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岗位要求检验员的文化素质学历须中职毕业,其中语文、化学和数学知识与能力要求应达到高中程度,英语、物理知识与能力达到初中以上程度。食品质量检验专业技能方面,因食品种类不同,技能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在食品检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标准溶液的配制、常用仪器(分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的使用、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的运用、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2)大部分食品都要测定微生物项目,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检验中是不可缺的一部分。要求检验人员能够合理规划微生物实验室,会微生物实验室中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具备微生物实验安全防护知识,掌握灭菌技术,会配制培养基,掌握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的检测技术。
(3)食品出厂检验项目的检验技术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具有很强的职业性。企业检验岗位的任务,就是做好食品的出厂检验,必需明白实验室的合理布局,懂得出厂检验的项目有哪些,清楚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及标准的有效性,会配制标准溶液,仪器设备的合理布局与正确使用,原始数据记录与处理(科学修约),如何出具出厂检验报告,并对所检验的食品做出评价。
(4)同样是执有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证的检验员,不同类别的食品专业技能偏重点不同。如茶叶需要更多的感官检验基础知识,检验人员岗位技能主要有理化实验室检验中常规实验仪器使用与安全防护、茶叶水分的测定、毛茶或精制茶中粉末与碎末的测定、茶叶审评室的设计与配备、茶叶感官审评技术“五项评茶法”(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对于茶叶检验岗位的人员需要执有二个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食品检验工证、茶叶审评员证。
三、相应教改措施
坚持职业教育面向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为企业一线培养技能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从岗位能力需求入手,以“能力为本位”,要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授课方式等进行调整。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1)打破学科研究型体系,按模块化教学模式开发食品质量检验专业的项目课程与综合课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专业技能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食品质量检验专业课程体系。
(2)按照“理论够用”、“技能实用”原则,妥善处理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强化文化课中的语文应用文写作、数学逻辑推理及计算能力的教学;整合化学与分析化学相关内容,为食品检验专业课程打下牢靠的基础;适当减少英语、物理教学课时,加大与食品检验专业相关的选修课比例,如质量管理、计量、标准化等方面的课程,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3)积极推行“双证融通” 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与中职学历教育相互融通为根本,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学、做”一体化,使学历证书与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让人才培养质量贴近企业需要。
四、根据食品质量检验岗位群的需求改革教学内容
(1)合理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与食品检验岗位实际紧密结合,从理论教学的“学科导向”内容模式向以职业活动内容为基础的“职业导向”内容模式转化,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根据食品检验岗位群的需求,在理论教学内容中可强化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弱化对分析理论的推导论证;在实践教学中将三大操作技能(滴定分析操作技能、重量分析操作技能和基础仪器分析操作技能)分为基本操作、单项实验、综合实训三个层次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体现出食品检验岗位群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知识。
(3)建立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动态运行的理念。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及时注意本行业、本专业知识更新与应用,克服教材内容滞后、专业知识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实问题,为实现学生上岗工作能力与岗位要求的零对接提供保障。
五、优化授课方式
(1)“阶梯式”的实践教学,将授课场所有针对性地从课堂转移到实验室。采取岗位见习认识(职场体验)-教学实训-专项与综合实训(实境训练)-顶岗实习阶段式实践授课方式,合理设计岗位见习、教学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关键环节,将实践教学分为四个阶梯即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和岗位专项实训顶岗实习,逐步递进阶段性完成,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食品检测机构及食品生产企业检验现场的介入和对接,检验标准有效性和学生的检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对接。
(2)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项目任务与职业岗位完全对接。设置企业岗位情景时,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行动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可结合课程特点承接某一具体食品的出厂检验项目,强化课程设置职业化、课程内容模块化、能力训练岗位化、素质培养行业化、实践教学仿真化。强调工作过程的整体性,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能力的养成。从而体现出以职业导向内容模式的特征:能力为主,应用为本。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职业教育的效果。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职业能力。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性采用案例分析法、行动导向法、启发引导法、分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演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微生物检验课程中“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教学环节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按照“标本处置细菌分离培养细菌涂片染色、镜检细菌鉴定结果报告” 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行动过程中,构建起知识及技能,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因材施教,以掌握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积极倡导并探索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这些产生和应用于技术和实践中的“能工巧匠”的能力会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希平. 浅谈职教实践教学的内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34).
[2] 陈芬. 高职食品分析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O07, (28).
[3] 夏莹.实习教学中四阶段教学法[J]. 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8).
[4] 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
本文系2010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级立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食品方向)专业改革与职业岗位对接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0056)的部分成果
食品质量安全导论范文3
关键词 无公害农业;现状;问题;对策;辽宁沈阳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66-02
无公害农业即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过程。无公害农产品指产品的生产环境应符合生态环境质量,其生产过程应与规定的农产品质量规范与标准相符合,并经过专门的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产品。无公害是食品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是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要求[1-2]。
沈阳市无公害农业起步于2002年,至2009年12月,全市无公害生产基地369个,面积39.93万hm2,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数190个,申报企业数64家,无公害农产品151个,主要产品产量占同类产品的比重逐步提高,粮食类产品和蔬菜类各占40%左右,各年度相比,随时间的推移,无公害农产品所占比例有了大幅度提高,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1 无公害农业发展现状
经过8年的发展,沈阳市无公害农产品由一个朝阳产业逐步成熟,进入稳定期。2002—2010年沈阳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情况见表1。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沈阳市无公害农业发展呈现以下3个特点。
1.1 绿色食品种类全
截至2010年12月末,沈阳市绿色食品已涉及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共5大类23小类。
1.2 数量发展迅速
沈阳市企业的无公害产品认证积极性大大增加,无公害农产品数目平均每年以约40%的速度增加,2005年,认证企业的数目已达到30个,是1997年认证企业数目的30倍;2009年底,认证企业的数目增加到64个。
1.3 绿色食品覆盖面广
沈阳市的绿色食品实物的年产量为129万t,其中15%产品销往南韩、日本、欧盟等国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82 667 hm2,已覆盖了全市8个县(市)、区,每年的产值近28亿元。
2 存在的问题
2.1 扶持力度不够
作为一项新兴的支柱产业,绿色食品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扶持。自2004年,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沈阳市就开始对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给予补贴50%。但与其他地方相比,该市的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2.2 产品流通环节问题多
无法实现优质优价,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程实施,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农药、肥料等要求严格,生产成本必然增加,但销售价格并不比普通农产品高。
2.3 政策不到位
近几年,沈阳市出台了一系列农业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但是对生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的政策不明确。如有些区县虽将绿色食品作为主导产业提出,但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明确的政策扶持,以为企业进行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3 对策
3.1 加大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一方面要面向广大消费者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消费意识,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成为消费时尚;另一方面,要针对生产者办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培训班,通过印发技术资料,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法规,帮助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控制”技术规范,提高企业和农民的质量安全自律意识,把治理“餐桌污染”的关口前移到生产源头。所有这些,都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对绿色食品生产者给予适当的补助,营造出优质优价的健康消费环境,为绿色食品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
3.2 健全领导机构,促进绿色食品发展
实行项目立项、建设、申报及服务全程包保,建立领导相应的责任制。将绿色食品摆在农产品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建设绿色食品大市”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并纳入议事日程。各县、市应配齐绿色食品的专职管理人员,由编委正式定编,成立绿色食品办公室。主要负责辖区内绿色食品的产品申报、规划制定、技术培训、组织协调、基地建设及监督管理等[4]。
3.3 提高对发展绿色农产品的认识
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产品出口创汇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及重要的现实意义[5]。因此,应加强对环境、资源,特别是森林、耕地、水面(江湖海)、草原及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从生产方式及生产技术上保证绿色食品的开发,以适应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应从整体上提高全民对可持续农业发展及绿色食品开发的认识。
3.4 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加大绿色食品市场开发力度
加大绿色食品市场的开发力度,一是筹划组建绿色食品集团公司。资本的运营采取兼并、联合、股份制及收购等方式,以吸纳相关绿色食品生产企业,逐步实现企业联合,创出名牌,统一品牌,增强市场的开拓能力,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积极开拓本地市场。建立管理严格的绿色食品销售区及绿色食品销售专柜,选择条件符合的农贸市场及大型超市,通过配送服务、连锁经营,对绿色食品生产的辐射范围进行扩大。三是组织绿色食品企业参加各种宣传活动,建立沈阳市绿色食品网页。为了提高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扩大沈阳市绿色食品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可通过各种媒体对沈阳市的绿色食品进行宣传,还可以利用农业信息网,实现绿色食品网上销售。四是建立绿色食品配送服务机构,主打外埠市场。及时对国外绿色食品市场的信息进行了解,努力对绿色食品国际市场进行开拓,积极地组织和引导企业从事绿色食品出口贸易。5年内争取实现在省外大城市及省内大中城市建立起沈阳市绿色食品销售窗口。
3.5 实施依法行政,加强监督管理
开展绿色食品安全执法是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绿色食品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消费者的生活,假冒伪劣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开展相关安全专项执法工作尤为重要。一是开展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管理;二是开展农业生产用药执法检查,检查农业生产记录和农产品检测制度的落实;三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监督抽查消费者普遍关心的大宗食用农产品;四是开展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绿色食品的标志使用和冒用绿色食品等质量标志的违法行为。
3.6 实施绿色食品开发工程计划,加大发展力度
一是完善六大体系建设,包括农产品质量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农产品安全标准、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及农产品市场信息等。二是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普及和宣传,做到人人依法生产,依法经营,依法消费。三是以全国各省(市、区)中心城市为试点,定期或不定期地在蔬菜食品批发市场开展食品质量监测工作。四是扩大绿色食品的发展规模,促进绿色食品生产的快速发展。五是制定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以利于绿色食品的发展,重点对先进科技的运用、高效低残农资的推广及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
4 参考文献
[1] 刘建馥.绿色食品导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8.
[2] 刘兆麟.论绿色食品与WTO-湖北绿色食品经济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 张勇.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认证[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食品质量安全导论范文4
摘 要: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关系到基本人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共处,其中主体监管研究更是其中的重点。从宏观视野下政府主导的体系构建、中观视域下社会中间层的促生完善、微观视角下生产者和消费者个体利益的导向和保护来浅析四元主体互促监管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中图分类号:C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259-02
禽产品是和人民的生活、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农副产品之一,但我国的禽产品确实存在质量监管不力,安全水平不高等现实困境,因此从主体着手,尽快构建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体互促机制对我国禽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宏观视野下政府主导的体系构建
根据米格戴尔提出的“国家的社会嵌入与互动”分析范式,国家嵌入于社会当中,并与社会发生互动,而且两者处于一种相互转换过程之中。根据这一理论,政府会以行为的形式采取某些选择来对社会公共利益起到某种程度上的能动作用,有时候甚至是主导作用。
1.1 政府监管的法律制度的具体设计
对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律制度,政府应该分别从主体法律制度,标准法律制度,程序法律制度,责任法律制度和救济法律制度进行设计。主要表现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中间层组织为支撑,形成生产者、消费者参与的四元主体法律体系;建立科学化标准的法律制度,把监管标准的制度机构、修改程序等内容纳入进来,提升监管标准的权威性,促进监管标准的有效遵守;制定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通过明确抽查程序、检测程序和处罚程序来实现我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程序法律制度的完善;制定行政监管主体严格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中间层组织参与责任的责任法律制度;建立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位一体的救济法律制度。
1.2 政府全程监管的追溯体系的完善
我国目前常规定义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一个能够连接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让消费者了解符合卫生安全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提高消费者放心程度的信息管理系统。(1)农产品溯源制度的实行一是给予消费者知情权,二是在制度上强化了产业链各责任人的责任。(2)建立可追溯体系是从源头把好禽产品质量安全关,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升禽产品市场的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但在我国,禽产品的追溯监管体系尚不成熟,全国性的禽注册体系尚未建立,离全面推广和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仍需要学习发达国家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经验,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禽产品可追溯管理体系。
1.3 政府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
以加强食物链全过程(即从生产、加工、保藏、运输、销售出口每一个环节)的监控作为出口食品安全的根本保障;以强化管理、抓好关键环节的控制为根本措施。(3)在对禽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时,应注重整合农业、畜禽、环保、卫生、质检等政府相关部门、社会中间层组织、高校科研单位的现有检验检测资源,拓宽检测项目;加大检测的科技投入,尤其是加大对基层监督检测机构的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和完善检测手段, 将市场检测与田间检测相结合,建立层次合理、 布局广泛的检测网点,为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提供快速准确的科学依据;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规范检验检测制度。合理配置检测设备,加快禽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
2 中观视域下社会中间层的促生完善
社会中间层是随着社会的不同阶层的利益博弈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利益的聚合促进了中观视域下社会中间层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从而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影响政府及市场主体之间联系起到中介作用,是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相关的第三种力量。加强社会中间层监管作用的主要方式有:
(1)大力培育包括农产品行业协会、商会、消费者协会等社会中间层,进行行业自律。辜胜祖从经济学的视野来考察,商会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合纵”“连横”的治理机制,起着承上启下的“平衡器”、“协调器”、和“保险阀”的作用。(4)政府通过为社会中间层提供技术、标准等服务增强社会中间层的自身的实力,从而提升社会中间层对禽产品质量监管的能力。
(2)鼓励和扶持禽产品养殖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来承担禽产品质量检疫检验检测的职责,与各级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一起,共同构筑起禽产品质量安全的大堤,确保经过整个环节流通后到达消费者的禽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
(3)建立禽业专业的监测组织。建立禽业专业的监测组织从禽产品的生产环节、运输环节、认证环节、检测检疫环节等角度对禽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管。真正做到层层有标准、关关可监测、环环有守则,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开展禽产品安全研究。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等的联系与合作,进行安全检测技术、新型农业品种的授权与购买。不仅可以实现双赢,还可以充分利用科研结果为禽产品质量监管提出建议,从而更好的为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服务。
3 微观视角下生产者和消费者个体利益的导向和保护
生产者是实现禽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主体,不仅其自身应加强行业自律性,还应对进行导向和教育。消费者是禽产品的消费终端,对消费者保护的实质是对个体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的保护。
3.1 对生产者的利益导向,加强行业自律
严格管理确保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第一步的顺利实现。第一,从监管思想上,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使其认识到无公害生产的重要性和违法生产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将质量视为生命,切实承担起禽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使命,促使其责任意识增强;第二,从监管能力上,对生产单位和个人进行禽产品质量安全教育培训,对生产者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应实行资格认证制度。第三,积极指导企业和农户合法、合理使用养殖投入品,提高养殖技能,促进养殖环节的科学化、技术化和规模化,积极采取清洁生产、采用新技术等多种方式,不断创新和完善生产体系,提高生产者自身的监管能力。
3.2 对消费者的利益保护,提高监督意识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应该坚持对生产者宣传教育和消费者宣传教育并举并重的原则。个人将其权利对政府进行了让渡,因此有必要对政府进行监督,参与公众监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一,大力宣传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倡导消费者进行安全消费。开展多种形式的禽产品知识普及宣传活动,让消费者关心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成监管意识,配合政府进行监督管理;第二,消费者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等社会中间层主体直接参与禽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决策的贯彻施行,监督政府权力运行,推进政府权力的良性运作,间接地对禽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监管;第三,消费者可以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向社会宣传,对禽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督,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合力,保障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和合法权利。
参考文献
[1]陈小鸽.建立有效的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J].中国家禽,2008,(17).
[2]苏昕.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201.
[3]朱坚,张晓岚,张东平.食品安全与控制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24.
[4]洪涛.行业协会运转与发展[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8).
食品质量安全导论范文5
翻转课堂(翻译自“Inverted Classroom”)是指将课堂内外的安排互换,学习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的教学模式,其雏形是两位美国教师在2000年讲授“经济学入门”时采用的教学模式。2007年科罗拉多州的一名化学老师萨尔曼?汗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将视频与PPT教学结合起来,形成了课下学生看视频、课上教师辅导的新模式,这种模式逐渐风靡全美。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教学视频短小、内容清晰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节课的时长为45-60分钟,而萨尔曼?汗所制作的教学视频最多也只有十几分钟,但每个视频的中心非常明确,有很强的针对性,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查找视频。
(二)重塑学习流程、便于复习检测
一般来说,学习过程由“信息传递”和“内化吸收”两个部分组成,与传统模式相反,翻转课堂将“信息传递”放在了课堂外,由学生通过听讲视频自行完成,而“内化吸收”则放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每个视频的结尾都跟随着几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自我检测。
二、高职食品专业建立翻转课堂模式的必要性
(一)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特点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为社会输送的是技能型人才,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其教育方针必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这一点在技工、勘探等工业学科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但当下的食品专业课程仍遵循着理论重于实践的传统理念,培养的学生仍停留在基础理论以及简单的实验操作水平,无法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食品行业的不断细化,甚至连基本的就业能力都达不到。
毋庸置疑,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各界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这实际上是对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所优秀的高职学院,不仅要有先进的教学资源,更要有专业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专业课程与具体行业的充分融合。
(二)食品专业课程对信息技术、实验设备的要求日益提高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食品行业(如食品检测技术、食品质量管理)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高职院校开设的相关食品专业课程对信息技术、实验设备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下,实验步骤的讲解占用了大部分课堂时间,学生的具体操作时间有限,因而无法对一些关键性步骤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不利于其职业发展。
较之传统模式,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前已通过视频将实验步骤牢记于心,课上的全部时间都可以实际操作,并且有教师在一旁指导,为之解决疑惑。这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会增强其专业实践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食品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建议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先于具体模式的转变
所谓翻转课堂,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课上课下的内容互换,在这之前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迎合翻转课堂的潮流而做了形式上的变化,师生思想上并未摒弃原来的教育模式,这也只能是表面功夫,不能从本质上提升教育水平。
北京某高职在推行翻转课堂之前,专门请来有经验的教授进行了讲解,是学生和教师都逐步接受了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际应用时广受学生好评。反观一些急于求成的学校,调查问卷显示,进行教学改革的选修课程的学生选课率不足50%,理由是学生认为这种方式占用课余时间太多。很明显,这是学生的认识不足导致的后果。
(二)注重课程差异,使翻转课堂更具适应性
快速发展的食品行业衍生出很多相关专业,在高职院校中,食品行业同样被细化为技术操作、质量管理、质量监督等不同模块。对于这些课程的差异,绝不可一概而论,而是要结合每门课程的具体特点,制定更为合理、高效的翻转课堂方案。
山东省某职业学校对食品专业开设的《食品工艺学导论》、《食品检测技术》、《食品管理监督》等课程就有着不同的课堂模式,在课下自学视频的基础上,教师在三门课程的课堂中分别采取了讨论答疑、实验操作、分组考核的方式予以配合,从而使翻转课堂更具适应性。
(三)师生角色互换的相对性
从概念上说,翻转课堂是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对调过来,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置。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能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双方沟通。
但是很多学校在应用时错误的理解了“师生互换”的内涵,认为教师的任务只是课上指导。实际上,翻转课堂不仅没有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反而对其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教学视频的制作需要老师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把握,并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出来;其次,课上指导时由于学生问题的多样性和不可预知性,教师也必须有足够的知识作为支撑才能加以指导。因此,师生互换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并不是将学习任务全部堆到学生身上。
食品质量安全导论范文6
关键词:卓越人才;培养;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157-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各高校积极落实卓越计划[1]。吉林某高校以“一本招生”为契机,结合“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在试点专业中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自2012年起,面向2012级学生实施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涉及植物保护、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共三个本科专业。结合我校学科优势,在试点专业中分别实施以“应用型”为主和以“学术研究型”为主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加强教学改革,制定符合学生个性成长需要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和路径,努力培养基础深厚、学术精通、视野开拓、素质高超,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拔尖人才和有献身国家农林事业志向、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卓越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一年,我们对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1.按培养目标定位分别制定培养方案。①以分段和分类培养为原则,制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构建了有别于普通专业的卓越人才培养课程框架。②基础课程(外语、数学、化学)进行了改革,采取必修与自主选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重构课程内容和方法体系,以满足不同类型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体现个性培养。③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减少交叉重复,普通化学实验与分析化学实验整合。④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和新生研讨课程。由本专业权威教授主讲,引导学生尽快了解本专业,产生专业兴趣。
2.制定并论证课程方案。①开课前一学期组织课程教师制定课程方案,内容包括课程设计、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以培养目标为依据重新设计课程体系。②组织专家和卓越计划专业负责人从课程基本情况、课程设计、与专业之前开设该课程的差别、课程实施后的效果等方面对课程方案进行论证、指导。③自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对外语、微积分、动物解剖学等15门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论证。
3.课程实施。①必修课程:每个专业一学年开设20至23门课程,1000学时左右。②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③课程考核:在卓越计划专业开设课程中积极推进考试改革,强化过程考核和多元化考核方式,开卷比例和过程考核所占比例均比普通班有所增加,开卷课程占50%。
4.质量保障情况。①教学条件与经费保障。公共基础课的实验室为全校学生使用,为了提升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水平,在省级以上项目建设上,优先推荐涵盖基础课实验室的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充分保障了卓越计划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②师资保障。授课教师主要由教学经验丰富、热衷教学改革的副高级及其以上职称教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讲师担任,个别课程受师资限制由助教承担。
5.教学效果与成绩分析。①期末考试成绩。对动物医学、草业科学、水产、植物保护、农学、应用生物科学、食品科学、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012级学生成绩进行分析,卓越班与普通班相同课程,与同学院其他专业学生成绩进行了对比,无论是平均分和及格率都无明显差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成绩略好些。②教学质量检查情况。学校教学督导员对实施卓越人才培养的三个专业教学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与相关领导、专业教师和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总体上任课教师教学态度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能严格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努力学习,完成作业,但仍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进入卓越计划的学生层次参差不齐,无法按既定目标培养。①卓越班高考成绩平均分略高于全校录取平均分,但各专业内差异较大:植物保护456分,低于全校平均6分;动物医学471分,高于全校平均9分;仅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录取平均分509,明显高于全校平均水平。②卓越班学生来源中有三分之二为二本学生。卓越班总人数195,一本招生数48,二本招生数147。③卓越班内部学生层次差异较大。卓越班共有40%的学生高考成绩低于全校录取平均分,二本招生中一半以上学生高考分数低于全校高考录取平均分,卓越班内和卓越班各专业内的学生高考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最高589分,最低403,相差186分。
2.学生缺乏专业了解,专业指导不到位。列入卓越计划的三个专业学生当中,很多学生对专业不太了解,学院缺乏较为深入地专业指导,有的专业组织教授开设了专业指导课程,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3.优质教学资源学生满意,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对学校提供小班授课的优越条件感到满意,也有一小部分一本学生对享受优质资源感到心理有压力。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授课质量很高,但课程学时太多,为完成课时,教师讲课速度太快。部分学生反映,小班授课课堂人数太少,课堂气氛沉静,课堂互动不起来。
4.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与其他学生无明显差异。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对于学生的选拔没有成绩考核,学生认为没有什么优越感,二本学生学习基本没有压力,只有部分一本学生觉得有压力。学生学习没有激情,缺乏主动性,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效果方面与普通班并无明显差异。
5.学生活动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造成影响。学校校园文化较多,学生参与学生活动较为频繁,分散学习精力,第二课堂内容设计和时间安排上与第一课堂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学校在考评方面,对学生要求较高,考评分占学生整体评价分数的30%,直接影响奖学金的评定、入党、保研等,不参加活动就没有考评分数,尤其是有的专业人数过少,参加活动的人员较为集中,还有的专业经常被要求硬性出观众。
三、解决措施
1.从2013级开始,卓越计划分班(英才班、实验班)时间从第三学期调整到第一学期。即新生入学后进行选拔,分出英才班和实验班,其中英才班学生从全校学生中选拔,选拔出真正对专业感兴趣,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培养,避免优质教学资源浪费。
2.英才班实行滚动机制,不合格学生可退出,实验班优秀学生可进入。
3.加大指导、检查和监督力度,组织学校教学督导员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及实验教学情况进行随时跟踪和检查,提高对授课教师的考核评价要求。
4.加强对学生学习风气的引导,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兴趣。
5.完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并对承担卓越计划专业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以确保课程实施效果。
6.协调相关部门,为卓越计划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卓越人才计划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2],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深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基础扎实、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强、个性与人格健全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水平人才。要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坚持“重素质,夯基础,强能力,扬个性”的育人理念。对于实施过程中不合理因素要及时地进行调整,以便能更好地实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汪云香,等.卓越人才自主学习行为的观察与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3,(4)26-29.
[2]韩响玲,等.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推进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