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调研范文1
关键词:港口企业;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5-0000-02
一、现代港口的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未来趋势如何?这也是各界人士一直思考探索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水运在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也十分突出,与此同时,港口全面实现信息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港口信息化的建设,而且在这一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港口布局逐步网络化
当前船舶正朝向大型化发展,在未来几十年里,港口布局将实现全球性网络化。当前,全球港口布局依然以欧美、欧亚以及亚美三大干线为主,未来港口将实现以赤道环球航线中心港为核心的全球性港口网络。而这一港口网络主要的功能是为了支持三大干线,具体来说,一方面用于集散本地区的贸易货物;另一方面是向本区域的国际枢纽港运输国际贸易货物。
(二)港口管理逐步信息化
对于一个现代化的港口来说,其管理信息化水平越高就代表了其发展水平越高。大型船舶接卸港口全天候进出、快速装卸、通关与配送都需要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作为强有力的后盾。尤其是在现代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以来,必然会带动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有机结合已经是港口企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21世纪必须要拥有EDI。”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本密集型产业已经不再适应新一代港口的运作。技术与信息已经成为现代化港口生产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港口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港口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足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示,在我国已经有92.6%的企业设立了专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机构,但是却只有3.7%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入了成熟阶段。一般来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共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个别流程信息化阶段;内部集成信息化阶段;业务重组阶段以及成熟阶段。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成熟阶段主要是指真正的将计算机同整个管理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将组织外部、内部充分的整合利用,如利用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企业门户等来扩大企业资源的外延,以达到辅助公司高层处理公司信息决策的目的。与此同时,就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来看,其投入水平明显低于国际大型企业的水平。据统计调查显示,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投入占比总资产的比例仅仅为0.46%,这一数据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5%的标准。因此就目前来说,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仍然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具体来说,我国港口企业等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两大问题:
(一)数据来源渠道繁多,准确性较差
没有一套完整的数据集成系统,造成数据来源渠道太多、信息重复,信息资源浪费,不能实现管理信息与生产信息的集成,使得决策层得到信息的一致性、真实性、准确性都较差,容易造成决策层判断失误和指挥失误,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存在信息孤岛,数据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公司存在多个各自相互独立的信息系统,存在着条块分割现象,使得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难以实现共享,从而使得数据的实时性较差,这样就会使得员工的数据核对及统计的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有时信息获得滞后或有误,容易引起误会和工作矛盾,造成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
(一)总体目标
企业需要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综合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实现企业的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说,实现本企业的整体优化升级,提高本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成为企业迎接市场挑战的一项基础性建设。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技术队伍,与此同时,更应该造就一支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手段的高素质管理队伍。
(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其涉及到了企业上层领导对项目的重视程度、软件公司的产品成熟与否、用户的所有制体制、实施人员对产品的熟悉程度、企业上下对ERP流程认可程度、企业效益、企业业务人员对操作的熟悉程度、企业信息化组建人员的协调力度等诸多因素。因此,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需要领导层的精心部署,并协调各方的工作关系、合理地配置人力和各种资源;需要企业内部系统组建人员制定详细可行的工作进度,在保证系统实施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短该项目的实施周期,减少实施成本,从而实现企业预期利益。
1.建立高效的实施保证体系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真正的建立信息化系统(即,ERP系统),则需要在财务、营销、管理、物流等方面都实现信息化,这对于一个企业的转形来说是由为重要。如何打通各环节的阻碍,从而处理好各个环节之间道德衔接关系,优化企业资源,实现企业资源共享从而创建一个高效率的作业环境,对于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信息化企业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2.企业信息系统实施策略
企业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是一个新需求不断被发现、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并且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客户对系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其项目的实施主要包括项目的组织协调和进度管理、方案的制定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在项目的组织协调和进度管理方面。企业信息化系统维护小组要安排好自己内部的工作。尤其是系统在同时实施几个项目的情况下,更应该熟悉本项目实施小组每个成员的特点,包括哪个成员比较熟悉哪个子系统业务、谁较善于与客户沟通、谁的业务能力比较强、谁比较细心等情况都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合理的安排工作,以保证企业几个项目能够同时顺利的进行和完成。与此同时,企业要认识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以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其次,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的制定方面。企业要对系统做详细的调研,确定实施目标,界定实施范围和实施顺序,写出系统调研报告,双方签字认可后,作为实施的依据。根据项目情况,项目进度和工作计划可按天或周制定。对客户的需求,关键是要区分哪些是操作性的、哪些是流程性的。对流程性的要求,要进行认真的梳理,以区分哪些是受企业、行业乃至国家整个经济大环境影响,现阶段必须修改的,哪些是需要客户重组自己业务或修改自己流程的,哪些是不能迁就客户的,但前提必须是抱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
3.信息化建设应和现代管理理念进行融合
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其实为引进并利用现代管理理念的一个过程,给参考并学习先进管理思想提供一定基础。当引入并利用现代管理技术时,要基于企业的具体情形,对先进管理理念及思想进行消化及汲取。进行传统管理思想的转变,使两者能进行融合。不可使高级管理系统不符合于落伍的管理方式。企业信息化建设应和现代管理理念进行融合,确保流程再造的实现,进行控制及管理的深化,会与有些习惯势力发生碰撞。因此企业领导应具有高度的信心。更应身体力行,如此下去,一定可以搞好企业信息化建设。
四、结论
现在,国内外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信息化”大潮的冲击,“信息化”也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企业如何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成为了许多IT界非常关注的问题。谁抓住了信息,谁就抓住了企业生存的命脉,而企业信息化建设则成为了企业走向胜利的必由之路。因此,对于港口企业来说,也应有层次地逐步实施企业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应该首当其冲,只有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决策的信息化才有坚实的基础,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就基于这种指导思想开展而来,并且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港口企业信息化将会在烟台港未来的生产建设中发挥极大的作用,而相应的港口信息化进程也将会进一步的加快。
参考文献:
[1]王众托.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3-24
[2]欧阳峰,傅湘玲.企业信息化管理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79-82
[3]王鲁滨.企业信息化建设:理论、实务、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89-90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调研范文2
1.1 企业开展信息化可以使管理更加直接
信息化本身的过程就可以使信息从传递到决策的过程更加便捷,大大缩短了反馈的时间,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更加扁平化。信息化使得资源在企业内部得到共享,决策层与基层之间连接更为紧密。
1.2 企业开展信息化有助于实现传统经营方式的转变
在当今这个时代,现代的消费方式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消费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家上网购物,传统的零售业离不开供、销、存等各个环节,而当今的消费时代,可将这一切环节都应用于网络,它减少了销售过程中的风险,也使得各个环节更加畅通无阻,同时企业开展信息化可以派生其他新型的销售手段,让顾客能从多个角度对产品进行全面的了解,更有利于商家实现他们的销售行为。
1.3 企业开展信息化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企业开展信息化,有利于它在第一时间了解市场的行情,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做出符合市场规律的相应的举措,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可以收集竞争对手信息、行业信息、产品信息,这些都是有利于企业在竞争过程中获胜的重要资源。每个企业都渴望自身快速发展,企业存在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信息化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它能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当今的社会形式。
2 推进企业信息化的重大意义
2.1 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企业的信息化可以优化企业供应链和产业链,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有效地提高企业内部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这样做的结果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它能提高企业市场反应能力,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
2.2 信息化可以促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形成
没有企业信息化就没有企业现代化,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企业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程序,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局面,很容易会被市场竞争淘汰。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我们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企业的信息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是促使管理制度形成的必要保证。
2.3 推进企业信息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推进企业信息化可使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有利地位,根据市场形势,企业可以完成产品的个性化生产,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融入全球的经济格局;围绕互联网开展企业信息化应用工作,可实现企业的扁平化管理,提高资金周转次数和使用效率,特别是在资金流、物流上可以实现实时监控与决策,这样做不仅降低了能耗和库存积压,还能提高资金周转次数和使用效率;以信息技术与设备为依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在能源上降低能源的使用率,同时也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产业的结合,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2.4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企业信息化能更有效地推进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实现企业的信息化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国民经济信息化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领域信息化和区域信息化,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只有将企业信息化搞好了,才能有效保证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实现。
3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企业角度来看整体规划,规划应与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二是从企业外部看整体规划,企业信息化规划应与整个城市信息化发展规划相一致。在企业外部应构建一个通过公用信息资源,提高企业间有效沟通与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经营运作效率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以企业信息化作为纽带,把政务信息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连接起来。
3.2 未能充分认清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自身业务运作之间的关系
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看不难发现,在以往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少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手段,企业需求才是根本,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盲目迷信洋货,系统功能求大求全,所建造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自身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大相径庭,以至于实施后成效甚微。
3.3 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针对性
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缺乏大量熟悉企业特点、业务流程、管理特色的软件公司协助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有些企业采用拿来主义,照搬套用,方案论证过程中缺乏系统的需求分析,实施过程中又缺乏量身定制的二次开发能力,使得所建造的信息化系统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实施效果不理想。
3.4 没有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与企业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同步
在建立计算机网络和开发应用系统的同时,企业的基础信息资源的规划和建设要先行一步,我们要把基础信息建设摆在首位。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我们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只有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企业各种信息资源才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企业信息资源的规划、收集、整理必须与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同步进行。
4 企业信息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4.1 选准企业信息化突破口
从企业信息化突破口的选择原则上讲,信息化应该自下而上、由里而外,因为这样数据才能取自于源头,真实、有效。
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根据木桶理论原理,信息化建设选择企业管理最薄弱环节、最需要解决的环节作为突破口,可以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上升。
从企业独有优势入手。每个企业在市场上生存,能够适应竞争,一定有它独有的优势。从企业独有的优势入手,可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见效快,也为下一步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强整个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信心。
4.2 员工培训应在信息化实施前
我们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在信息化过程中,具体的有两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求员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理论基础,以便于未来的计算机理论学习;第二,员工还要有一定的应用基础,不能对计算机应用一无所知,在实际工作中要能跟得上企业的进度。
这样一来,我们就必须将员工培训放在信息化实现。
4.3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重组应互相推进
成熟的软件代表着一种先进或标准流程,必然与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这就涉及到业务流程重组问题。是先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还是先实施信息化,一直是困扰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难点问题。建议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选择先进行局部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局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循序渐进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即企业在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管理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解决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出发,一方面着手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基础工作进行整合与提升,使之适应先进管理软件的要求,这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工作;另一方面,对软件所要求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对一时难以达到的部分管理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修改某些难适用的部分,使之能与企业的现状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不把引入的软硬件看作是“死”的东西,而是作为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
4.4 软件的选择至关重要
企业信息化建设对软件的选择不只是选择产品,更重要的是选择未来长久的合作伙伴。软件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①选择商誉卓著、经营绩效良好、经验丰富的公司。②选择的产品既能满足企业长期发展成长的需求,又满足未来多样化的需求,质量要稳定,维护要容易。③选择的公司拥有完整的售后服务机制,可提供满足自己需求的服务。④选择的公司拥有广大的满意客户群,最好有其同行案例客户。⑤尽量选择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上线的方案。⑥在各方面的条件都一致的,选择成本较低廉的解决方案。
5 企业信息化成功之路
5.1 企业内外部环境要求企业必须信息化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所面临的信息化环境可概括为:外逼、内需、信息化意识逐步增强、客观条件基本具备。外逼内需都客观地要求企业重塑自己的神经系统,以信息化的手段支撑企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
5.2 冷静面对企业信息化的常见问题
企业领导受外逼、内需所迫,心急求成,全力支持信息化。领导为信息化批了钱,给了人,信息部门喜出望外,粗粗调研,匆忙规划,急速上马,OA、财务管理、人力资源、营销系统、外部网站等等,硬软件一同采购开发,想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信息化水平是常见问题之一。面对众多的ERP厂商,多数管理咨询商与ERP厂商明分暗绑,前咨后卖。对企业提出的模糊需求一概应允,先签单后对付。企业失去自我,迷失方向,生搬硬套。把自己本来既能走又能跑的脚硬塞在那好看不好穿的鞋子里是常见问题之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本身在信息化方面失败过,今天又看到别的企业失败的残局,就缩手缩脚,错失良机是问题之三。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调研范文3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流程管理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受多方影响,能够更好的对行业模式进行划分,在原有的发展趋势上,实现建筑市场的开放性,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先进的管理技术,强化企业自身的能力建设,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一、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管理意识不够。虽然信息化建设在各行业都迅猛发展,尤其是大型综合性企业、金融行业、计算机行业等,能够更好的对企业管理进行技术层面的支持,有效的把握企业的管理实施内容,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分配到合适解决的对象,从而促进预期管理目标的完成。但信息化建设在传统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却并不如意,主要是拘泥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有一种骨子里的不安全感。其二,对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不够深入。通过技术层面对工作流程的支持,可以增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惯性发挥,在保证企业管理正常有效进行的同时,并进而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更大程度的发挥出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促进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的不断深入。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里,即使迫于外部环境的压力开始了信息化建设,却由于不够深入理解的应用,以及员工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够,不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高效率,有时反而将程序变得更加繁琐,对业务的开展有一定的桎梏。
二、业务流程管理的发展历程
在业务流程管理上,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一)业务流程重组
这项业务是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拆、诠释,再思考、再设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的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效率等方面的改善与突破。
(二)业务流程优化
业务流程优化需要明确改革思想,通过降低流程活动的非增值业务,优化流程活动的增值业务,对业务流程进行调整、修正,以达到改革目的,更好的促进业务流程的管理服务,在满足客户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更好的建立增值业务,提升企业效益。
(三)业务流程管理
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中,需要对各个管理模块系统进行优化,稳定业务中心,保证各组织的基本管理,从而达到稳定组织的目的。从纵向角度来看,这种管理具有一定的信息导向性,而且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的传递速度。通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评价,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实施,对基本组织机构进行合理设置,充分让各个实施人员了解其组织设置、权责,将工作安排妥当,有效的跟上信息组织建设的步伐,从而避免业务流程管理的尴尬,达到大家工作方向的统一。
三、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对流程管理的影响
信息化建设作为一种对企业全盘产生影响的管理模式,与传统建筑施工企业碰撞,产生独特的影响。我们从具体问题出发,进行合理的分析解释,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对其流程管理产生的影响分析如下。
(一)促进高效系统团队的组建
对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首先需要一个高效的信息化建设与维护团队,在团队的组建过程中,一方面保证能满足企业原有的基本管理需求,另一方面保证新的信息化建设能有序开展。根据管理的需求,做好团队基本战略定位和组织定位,通过技术手段来加强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分配上,可以进行相关的技术手段的维护,通过组织模型的建设来达到系统设计,完善信息技术管理,维护了成员之间的团队建设。让信息技术模型组建更加具有协调性,保证了成员之间的专项管理工作,做好各自相关决策权,通过团队来形成优势互补的叠加效应,更好的达到系统建设的效果。
(二)帮助明晰实施路径
在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原有企业各项管理流程进行系统的分析,认清企业现有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现有管理优势,然后再定位要建设的信息化管理。首先进行相关的组织调研工作,针对原来的管理流程权限做出理性的分析,从企业管理实际情况和个性化理念出发,结合企业的战略定位和企业文化,协调各组织之间关系,进行具体的流程管理权限分配。然后对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把握好调研的范围,对调研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细致到流程的每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处理对象,处理权限。帮助企业明确管理的实施路径,实施对象,实施权责。从信息化角度加大管理力度,做好管理权责的分配。进而加大信息量,考虑得更加周到细致,充分发挥出信息化建设的优势,用流程制度约束来代替原来的人工约束,即使面对人员的变动与业务的大幅增长也不用担心管理缺失。
(三)不断协同改革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明确改革意识,加强理念和执行两大支柱的力量。通过对思想层面的解放,可以促进执行理念的发展,在原有的执行范围内做好管理,将管理理念系统化之后,又能更好的促进下一步改革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建设更好的管理目标。
(四)做好切实的标准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建设也是关键。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虽有自己既定的管理模式,由于涉及的内容相对广泛,一般没有稳定的制度约束,容易出现制度外的例外,对制度的执行不够彻底。通过对信息化流程标准的落实,可以对管理的深入程度进行分类,然后进行有效的技术分配。根据企业管理现状将管理系统进行前瞻性的分配,既完善了原有管理标准,又更好的推进了有层次化的信息化管理。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让制度得以有效执行,从而有效的推进信息化服务,促进信息化建设,更好的完善公司管理流程,提升公司效益。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以管控为核心,加强企业的流程管理,更好落实企业制度,明确业务实施路径,落实相关人员权责,旨在降低企业整体成本,提升企业效益,保持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鲍锦山.ERP信息化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3,02:135-137.
[2]祝连波,白玲.《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业务方面评分细则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6:61-63.
[3]马智亮.《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要点解读[J].工程质量,2012,08:1-6.
[4].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2,04:16-17.
[5]李金梅,马维珍.基于MFC的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软件的开发[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2,03:96-99.
[6]徐根连.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研究[J].管理观察,2014,07:14-16.
[7]毛瑞雄.论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23+25.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调研范文4
本次调研对象的选择,我们注重被调查企业代表性与标杆性,但总体来讲偏重于中大型企业。从业领域包括丝绸、鞋品、男装、女装、羊绒、童装以及面料等企业;从企业发展阶段来说,既包括**等行业领头羊,也包括品缘、小玩皮等行业新秀;从企业性质来讲,69.23%的被调查企业属于民营企业,30.77%的被调查企业属于外资或三资企业;从企业规模来讲,45.45%的被调查企业门店数量超过300个,53.85%的被调查企业员工人数为1000人以上,58.33%的被调查企业销售额超过10亿人民币。
中国服装企业----**信息化现状深度调查报告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无论是几十个亿销售额的行业巨头,还是只有几千万的行业新秀,都在全力打造适合自已的信息化平台,试图依靠优势信息平台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反应周期或者加强终端控制能力。
在信息平台成为核心资源的行业趋势下,做为个体的服装企业该如何开展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呢?基于此,《中国服饰》杂志社与**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国内服装行业**年底的信息化现状与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度调研,调研的内容主要分为信息化投入与制约因素、IT组织现状、IT应用现状及未来考虑、IT策略及管理等4个方面。
一、信息化投入水平与建设制约因素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投资,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头的重视与关注,而是需要企业实实在在的投入,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国外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一般至少要达销售额的2%以上,领先企业甚至达到5%~10%。国内服装企业信息化投入水平如何?一个企业信息化建设要面临诸多资源瓶颈,如技术方案、人力资源、企业信心以及资金,我们应该首先关注那个因素呢?
1.信息化建设投入水平
被调查企业**年信息化投入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有所上升,55.56%的被调查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在0-1%之间,11.11%的被调查企业投入达到了1%-2%,3.33%的被调查企业信息化投入水平达到2%-3%。这种信息化投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的服装企业信息化处境。
IT组织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资产,是企业信息规划、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化项目落地的有力保障。一支精干、敬业、技能综合的IT队伍不仅可以解决企业运营的诸多难题,提高服装企业的运作效率;还可以成为高层决策的信息使者,通过数据挖掘、电脑看板等工具的应用,为高层提供数据依据。
基于IT组织的重要性,服装企业的组织架构应该怎样设置,信息组织领导权该由谁掌控?服装企业IT部门应该有多大?信息化部门的人员流动性如何呢?
1.信息化建设投入水平
被调查企业**年信息化投入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有所上升,55.56%的被调查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在0-1%之间,11.11%的被调查企业投入达到了1%-2%,3.33%的被调查企业信息化投入水平达到2%-3%。这种信息化投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的服装企业信息化处境。
图表1信息化投入占销售额比率
2.企业信息化的制约因素
企业信息化的制约因素方面,58%的企业认为“缺乏技术积累,技术风险大,技术创新成本高”,50%的企业认为是“缺乏高素质人才”,42%的企业认为是“缺乏资金”,调研结果说胆,服装企业的信息化任重而道远,技术积累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将是长期又艰巨的任务。
图表2信息化的制约因素
从本次调研的结果来看,国内服装企业的投入水平普遍偏低,较低的投入水平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不如意。服装企业要改变信息化现状,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只有在适当的资金投入下,才有可能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也才有可能进行技术创新,打造出以高效信息化平台为核心的竞争力。
1.IT组织层级分布
对IT组织层次的调研表明,大部分服装企业充分意识到信息化组织因素对信息化工作影响,55%的被调查企业设置了信息化总监岗位,并直接对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从组织层面上为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27%对“副总经理”负责,18%对“其他职能老总”负责。其中对副总经理负责与对其他职能老总负责的区别在于:对副总经理负责指信息化工作是副总多个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对其他职能老总负责,则是指主要职能是财务或行政,而兼顾信息化工作。
图表3IT组织在企业组织中的层级分布
2.IT组织员工数量
**年IT组织的员工数量与**年相比增长幅度为68%,其中普通员工增长比例为93%,软件维护人员增幅为78%,软件开发人员增幅为40%。**年服装企业的信息化工作需求与**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图表4IT组织员工数变化示意图
3.IT组织员工的流动性
**年,IT组织员工流动性调查曲线呈现马鞍型,67%的被调查企业IT员工流动率在5%以下,25%的被调查企业IT员工流动率在10%-15%之间,两个数据占总量的92%,说明在大部分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走向成熟的同时,仍有不少服装企业的信息化存在着较大的管理问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调研范文5
原文
在强劲的政策东风和商业需求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为共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如火如荼,政府、企业上网势不可挡,企业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现代化成为了必然。然而,在企业目前的信息化进程中复合型IT管理人才非常缺乏,特别是对于一个中小企业的CIO,如何克服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和经验的限制,成功地实施一个信息化建设项目,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同所有项目一样,有效的管理也是信息化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中小企业IT项目的实施情况一直很不乐观,面临着大量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者感到毫无经验和把握、需求描述不清、项目满意度差、项目经常延期和超支、忽视培训和维护等方面。
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项目管理典型问题,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软件工程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简单实用的中小企业IT项目管理模型。在该模型方法的指导下,灵活运用成熟项目管理软件(MicrosoftProject2000)工具,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将有助于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快速有效地实施IT项目,为企业带来效益。
该模型把中小企业IT项目分成了启动、计划、实施、收尾4个实施阶段,并从系统规划、供应商选择、合同条款、项目的目标和范围、项目组织、项目计划、进度控制和报告、项目任务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问题跟踪、项目成本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文档管理共13个方面开展项目管理工作。
目录
摘要3
ABSTRACT4
前言5
致谢8
一、项目管理概述9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现状13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13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的特点13
(三)中小企业信息系统的构成和类型13
(四)中小企业信息系统的实施效果实例分析14
(五)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项目管理问题18
三、调研结论19
四、解决办法:一种简单实用的项目管理模型,帮助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19
(一)中小企业IT项目管理模型概述19
1、中小企业IT项目管理的内容19
2、中小企业IT项目管理的工作流程20
3、使用MicrosoftProject2000辅助开展项目管理的步骤20
4、中小企业IT项目管理的文档清单21
(二)系统规划22
(三)供应商选择23
(四)合同条款24
(五)项目的目标和范围24
(六)项目组织26
(七)项目计划28
(八)进度控制和报告29
(九)项目任务管理31
(十)项目质量管理32
(十一)问题跟踪33
(十二)项目成本管理36
(十三)项目风险管理37
(十四)项目文档管理40
五、实例应用:使用MicrosoftProject2000软件开展项目管理的实例42
(一)MicrosoftProject2000软件简介42
(二)航空工业出版社网站项目简介42
(三)航空工业出版社网站项目实施过程43
1、MicrosoftProject2000的安装43
2、在Project2000中建立项目计划43
3、利用Project2000跟踪与管理项目进度49
六、对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建议54
七、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54
八、参考文献55
参考资料
1、威廉•J•史蒂文森著,张群、张杰等译:《生产与运作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2、左美云、周彬编著:《实用项目管理与图解》,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3、金英勋、杨磊、王增东著:《如何准备PMP考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4、郑乔予编著,北大宏博改编:《Project2000中文版项目管理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王立福、张世琨、朱冰编著:《软件工程——技术、方法与环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凯西•施瓦尔贝著,王金玉、时彬译:《IT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7、袁鸿鸣等著:《MBA毕业论文精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
8、斯蒂芬•哈格、梅芙•卡明斯、詹姆斯•道金斯著,严建援等译:《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9、甘仞初主编:《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10、陈佳贵主编:《管理信息化:新世纪生产管理变革的主线》,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
11、张根保、杨孝荣、陈友玲编著:《企业信息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
12、董春连、吴宇昕译:《企业电子商务》,海天出版社,2001年。
13、朱良生、武常山撰写:《用友ERP项目管理指南》,用友公司,2002年。
14、博惠思华:《HR管理信息化步步走》,《HR世界》2002年第3期,pp7-10。
15、吴茂林:《拖死“黄世仁”》,《IT经理世界》2003年第2期,pp16-17。
16、王筝编译:《CIO的休假秘诀》,《IT经理世界》2003年第2期,pp64。
17、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AGuidetotheProjectManagementBodyofKnowledge(PMBOKGuide2000),2001.
18、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AGuidetotheProjectManagementBodyofKnowledge(PMBOKGuide1996),1996.
19、华鼎项目管理资讯网:“PM文章”栏目,2003年1月。
20、北京书之奥信息咨询公司网:“学术中心”栏目,2003年1月。
21、工业工程网:“项目管理”栏目,2003年1月。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调研范文6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 高职 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40-02
一、汕尾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及需求研究
(一)汕尾市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的背景及目的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汕尾作为广东省一个最为落后的城市,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为进一步提高汕尾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及其应用能力,09年8月,广东省汕尾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在汕尾成功举办。汕尾市中小企业研发服务中心创建了汕尾市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市政府提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
汕尾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与需求调查。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实行“企业信息化试点”活动、“企业信息化合作方案”,切实推进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调查情况
(二)汕尾中小企业的特征描述
汕尾是广东省最为落后的城市,汕尾市中小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小,据统计汕尾市区的中小企业有80多家,海丰有90多家,陆丰有80多家,陆河40多家,规模较大企业城区有15家,海丰有48家,陆丰有47家,陆河有20家。企业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为主,服务业为辅,其他行业相对较少。本次通过企业自填问卷、电话询问、企业面访的方式对60多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信息化应用、企业信息化产品的应用及需求、企业期望获得信息化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合作方案。
(三)汕尾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概况
1.企业基础IT配置情况
基本上,中小企业都配置了计算机协助工作。其中约40%的企业配置计算机的数量在10台以下,计算机配置数量超过100台的企业约%;11%的企业配置了服务器。计算机的普及还不是推行信息化建设的障碍,大部分企业均具备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2.企业信息化使用的情况
约77%的企业采用宽带接入方式上网, 约78%的电脑都与互联网连接。大部分企业使用互联网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如文字处理、日常办公管理、数据处理等;宣传企业树立企业形象、保持与改善客户关系、网上业务办理、发展电子商务等更深层次的应用较少。
3.管理软件应用情况
管理软件虽然已经被应用,但45.8%的企业采用单机版管理软件,采用企业集成管理软件的企业只有16.5%;说明企业对集成软件的应用意识仍然较低,意味着这方面的发展空间潜力较大。大部分计算机的主要应用在日常的办公管理方面,对于能帮忙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及内部管理方面的软件仍缺乏应用意识。
4.IT专业人员的配备情况
只有6.6%的企业设有信息中心并设CIO职务,22.8.%的企业设有信息中心主管职务,10.7%设有IT经理及多名专职人员,18.2%的企业设有专职IT人员。说明企业仍缺少信息化方面的专业人材,可以通过合作的第三方对这些企业提供专业的人员支持,实现信息化的导入。
5.企业信息化规划情况
目前有60%的中小企业并没有成文的信息化规划。说明企业对于信息的投入仍处于试探阶段,在规划时较为谨慎。信息化的投入主要分为硬件设施、软件配置、咨询服务、IT人员配置四个部分,在硬件方面的投入比例出现了下降趋势,其它各个方面出现了增长趋势。说明企业已将信息化的建设重点投入在应用方面,硬件不是主要原因。
6.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使用类型
对于已经使用ERP的企业,办公管理应用软件的认知度普遍较高,其中办公自动化系统OA和财务管理软件EFM的认知度最高。目前需求度较高的是客户管理系统CRM、人力资源管理、辅助设计软件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制造资源MRP 、客户管理系统CRM 是需求较迫切的管理软件。
7.网络业务的使用情况
目前企业应用比较广的网络服务有企业邮箱,企业内部局域网,但是企业在电子商务的应用,信息与搜索、商机管理、交易与支付管理、视频会议、远程监控的应用都明显较低。企业对目前的应用评价一般。
二、汕尾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两大支持
从上面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得出汕尾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二方面的支持,一是政府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资金、政策、协调作用等的大力支持。二是来自第三方的信息化技术及专业人才的支持。
(一)政府支持的有效方式
1.政府可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所购置的必要设备提供信贷担保,并给予优惠贷款、贴息贷款等政策扶持。2.政府有关部门要将中小企业信息化纳入整体培训计划予以支持。3.政府要健全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支持体系,引导本市高级教育机构、科研机构、服务机构、行业商会,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帮助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4.政府应充分利用各行业建立起来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构造公共信息网络。这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进行信息查询,而且能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
(二)信息化技术及专业人才支持
对于汕尾市这种相对落后、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管理基础薄弱的地方,要得到长期有效的信息化技术及专业人才的支持,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当地及周边高职院校的深度合作。下面将重点讨论其合作的基础与方案。
三、高职院校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三个有利条件
(一)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汕尾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节省了资金投入,为其在开发、应用、长期维护、培训等方面提供了技术保障
作为汕尾市唯一的一所高职院校,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目前专任教师280人,副高以上专业职务的6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1人,其中在读博士2名。在计算机信息专业教师中,有获得网络工程师资格的,有获得高级程序员资格的、有获得高级网页设计师资格等等。近年来,我院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共405篇,主编教材11本,获得省级教科研课题10项,立项院级课题65项。
与汕尾市最邻近的深圳职业技术学的师资力量更加雄厚,教职工队伍素质很高,其中专任教师926人;正高职称45人,副高职称366人,博士80人,在攻读博士学位的60人,硕士598人,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超过70%。其他省内几十所高职院的师资力量都已附合了国家的评估要求,其师资力量不容置疑。
(二)多种专业类型、优秀的高职毕业生为中小企业提供合适的长远的专业人才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在校学生六千多人,涵盖教师教育、电子信息和经济管理三大专业群的35个专业。有10个专业被评为省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有16门精品。其中计算机专业的有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软件开发、企业信息化,电子信息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微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经济管理类的有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商务管理、旅游管理等适应当前汕尾中小企业需求的专业。计算机专业毕业班学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用技术,具备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实施与维护、商务网站的开发与维护等能力,多数取得相关专业资格证师。
同样离汕尾最近、对汕尾起到支援力量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其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水平更高,专业总数达到89个,基本覆盖主要产业和行业;现有1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精品专业,4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6个专业被评为省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三)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是中小企业在开发应用信息化软件中最好的模拟环境,是信息化建中岗前、在岗、进修培训最好的保障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条件日臻完善,新建、扩建教师教学技能实训室与专业实训室30间,多媒体教室24间,投入实训设备500多台套,也建有校园网,初步实现了教学信息化管理。
相比之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内实训建设就更为完善了,她拥有教学科研行政仪器设备3.58万台;建有主干带宽4000G、拥有2.7万个信息点的校园网,校园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建有设施齐全的校内工业训练中心,面积9.26万平方米,有实训(验)室26个。
四、汕尾市中小企业信息化与高职院校合的合作的基础
在广东省高职院校中,汕尾中小企业信息化合作对象的首选应是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因为他们是兄弟的关系、是左右手的关系,他们应用互相扶持、荣辱与共。基于“深汕特别合作区”和深职院是全国有名的高职院校的原因,合作对象的辅选应该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汕尾市中小企业信息化与高职院校合的合作的基础是政府的支持,企业和学校共同呼吁政府制定有效的政策,协调设备提供商、电信(数据安全的保障)、银行、高职院校、第三方技术支持、企业,整合多方资源,创造多赢的模式,推进汕尾经济的发展。
五、汕尾市中小企业信息化与高职院校合的合作的方案
1.合作需要签订正规协议并具有法律作用,政府提供部分资金、牵头搭线。
没有政府的法规约束,校企合作只流于形式,企业冷,学院一头热,因为一般企业的期初合作会有所损失,看不到长远的利益,社会责任心不够。
2.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互补学习,企业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则培养了“双师型”的人才。
高校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对某个企业的某项业务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不熟悉,而企业的管理人员却对企业信息化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因此应该在课余时间、寒暑假、定制的时间到企业进行系统的、分时段、多岗位的顶岗工作、学习。
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允许他们选择某一相关专业的一些课程,到班班级进行系统学习,或是开班进行培训。在互补的学习中,经过教师与管理人员的互相沟通,教师可以从理论的新角度去发现企业生产线的问题、业务流程的问题,协助企业重新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整理。科学的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3.选拔优秀的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共组成信息化建设的开发小组。
目前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购建费用昂贵、而且服务不到位。采用合作开发的方法,可以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适合企业实际需求的管理软件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一批复合型的人才,节省费用,培训、维护、更新等后续服务都有很好的保障。同时学校雄厚的实训室资源、及专业学生可以给开发和安装使用提供模拟的环境,减少企业的风险、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
4.企业和学校都需要保证学生有一个到位的校外实训过程。
学校的招生广告中实训部分宣传很好,可是操作起来,往往有些不尽人意,特别在汕尾这样环境下更是如此。
所以学生的实训一定要形成法规。教师与合作企业要保证学生的校外实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企业不要认为学生的实训只会是添加麻烦要从长远的效益出发。企业为学生提供短期的见习实训指导,中期的顶岗实习、长期的就业机会,给学生机会的同时就是给自己企业新增专业技术人才好方法。
5.共建技能技术实训室。
企业在搞企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调研培训、安装使用培训,企业日常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继续教育都可以由校企师资共建高技能培训班。
6.开设“订单式培养班”。
这是按企业方提出专业学习的培养目标、技能要求,由校企共同研究学习课程、甚至共同教学的一种新的合作模式。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新开设的“云计算技术”,就一个与“汕尾静水飞云公司”合作开办的专业班,王鹏教授及多位研究人员会亲自授课,其专业教材也采用了王鹏教授自编的。另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共济科技订单培养班”正式开班,也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7.企业提供学生工作技能的反馈意见,与学校共同修订教学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校企共同完善教学体系,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结合企业岗位生产实际的需要,共同编写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技能培训系统化教材,建立“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体系,开发适合现场生产实际的培训教材。校企共同参与开展市场调研,进行岗位技能需求、专业开发、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
六、总结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水平还整体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亟待发展。汕尾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更是难处重重。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是企业获得实质性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支持的最佳方式,这种合作需要制度化,这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这也必须建立在基层职业院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尤其是广大职教工作者深入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基础之上。
这种校企合作必须坚持长效发展、必须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让企业、学校共同承担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形成对企业和学生巨大且持久的吸引力,让企业真正看到学校办学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彭常青.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 [2]陶溪. 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 .
[3]史灵歌.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