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评课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评课建议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模式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新课程理念理解肤浅
社会上不管是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他们都会关注每年高考的录取率,尤其是很多学校把每年考取一本二本学生的多少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使得学校的管理者必须保证教学质量,频繁的考试,流水评卷,基本上周周都有考试,都有评卷,这些都让老师们不得不重视考试。更有甚者,学生的分数直接与老师的利益挂钩,就更造成教师对分数的重视。老师们不得不采用题海战术、应试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分数。这样就让教师没办法放开手脚,大胆进行新课程改革,当然对于新课程理念还有很多老师理解不全面,断章取义,用示范课,观摩课来展现,而无法让新课程理念深入常态教学之中。
2.对语文知识的漠视
改革开放以来,有很多人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凭借对时代的准确把握和勤劳务实的精神,获得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有目光短浅的人看到没有知识也可以获得财富,对知识采用了一种漠视的态度。新世纪之初,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没有了过去那种完全分配的制度,读大学就不是能够走出农村的途径了,这几年大学就业难的问题更是部分的家长和学生认为学习并不那么重要了。
3.不重视语文
高中学生直接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明显的带有功利色彩,很多学生认为考试的时候不考课本上的东西,所以学习课本没有多大的用处,尤其对于语文来说,要想提高成绩,是一件非常缓慢的过程,语文的提高,是高耗低效,浪费时间。在语文上努力获得一分,不如在数学外语上获得十分容易。部分学校不重视,部分老师也不重视,学生也出现了不重视的误区。对于理科生来说,语文以后估计用不着,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习; 对于文科生来说,语文还算自己的长项,也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习。在语文课本中,传统的篇目又占据了霸主地位,还有大量的文言文,这更加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基础缺乏
虽然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语文了,但是由于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没有把基本功打扎实,很多语法知识缺乏,连主谓宾定状补都不能很好地了解,对于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就更是难于理解了。在我教授学生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时,有的学生就对文中的“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无法理解,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这句话是讲“革命烈士的鲜血是淡红的,跟一般人不一样。”如此的知识出现在高中学生身上,让老师实在感到汗颜。
二、提高高效课堂的策略
1.确立语文教学新观念
在高中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师生的互动活动,在这双边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主导,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阵地,课堂的40分钟应该是学生作战的时间,学生的学习任务也要在课堂内完成,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变“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旧观念。教师要从旧有的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建立大语文的观念,不能只是为了考试而教学,而是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来做为教学目的。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思维力和兴趣爱好,按照新课程标准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解决“应该教什么”和“为什么教这些”的问题以及“学生应该学什么”和“为什么学这些”的问题。设计高效的课堂教学步骤,确定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能够获得最大,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益。
2.让我们的课堂焕发活力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空间,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活力。而语文课堂教学,最容易采取的模式就是灌输式,老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记,这样的语文课堂无声、无彩、无情、无果。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无作用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鲜活、高效起来呢?有以下2种做法:
(1)情景创设。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常常需要创设一定的情景,以便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虽然语文课是基本要用语言来传递一些信息,但有的时候,枯燥的知识仅用语言来表达可能会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疏离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辅以音乐、图片或者视频等手段,去帮助他们理解,进入课堂的情境,调动学习的兴趣。
(2)在多彩的课堂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有的放矢地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改变他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感和抗拒。比如在课堂上总结题型答题技巧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而不是老师灌输成品。让学生在对与错的讨论中总结最实用的技巧,变成自己固有的知识。
3.教师导航,面向高考,主体地位导演化
“自主”“合作”学习之后,教师一定要在“混沌”状态中“拨乱为正、力挽狂澜”,把难点问题找出来,把重点问题说出来,叮嘱考点。学生自己不能说明白的地方,教师一定要讲明白,说清楚。讲方法、说经验、谈考试。也就是说,教师是导演,是拍板人,学生是主体,是课堂的主宰。在读、写、说、听、观之后,学生要进行实践。这就要求教师精选典型,将偏、怪、难、刁等题统统删去,大胆取舍,舍后方可得,得方法、得思路、得思维。精讲精练期间也要把握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火候,最后规范一下答题的技巧思路。
4.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弘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的重要表现。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切入点,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问题的发现和驱动,潜心引导学生开展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不同观点的交锋,在热烈而有序的合作探究中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使学生学会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习语文,以快乐的学习心态,在主动的参与和探究中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比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我们就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设置了如下的探究问题:①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②试画林黛玉进贾府路线图。③这篇文章有哪几个场面描写?(找出相应的段落加以标注)④按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内容?⑤你对其中的哪个场面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有问题作导向,学生学有目标,议有方向,学习自然地由被动转为主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因而水到渠成。
5.关注课堂情感因素,活化师生双边交流
认知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知识对流和情感对流两条并行的主线,情感对流是知识对流的前提和催化剂。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情感因素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构成要素,是活化师生之间双边互动、交流、合作的重要保障。要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关注课堂情感因素,在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原则基础上,将枯燥的语文知识动感而灵性地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一种轻松、畅快的心理感受,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下的情感因素调动策略值得尝试:①认真分析学情,全面细致地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做到教学预设由学情开始,教学过程依据学情展开,教学反思从学情切入,使我们的教学设计富有针对性,真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②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人格地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探讨制订教学设计方案,让学生对语文教学有建议、监督和评价的权利,进而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③创设新颖、生动的教学情境,呈现语文知识的灵性和美感,触动学生的兴奋点。④选择有生动故事情节的课文,组织学生以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方式对课文内容实施精彩演绎。这种演绎过程不仅给语文学习凭添了新意和趣味,而且让学生通过“角色”领会作品内涵,更深刻地体会课文的语言魅力和思想情感。
三、致力于“课型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语文教学材料分为不同种类,散文、小说、现代诗歌、古典诗歌、文言文等,不同的题材有着不同的特点,也决定了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还有阅读课、书评课、作文课等不同的课型由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潜心研究它们的规律、特点,因“课”制宜,因材施教。跟学生一起总结技巧,归纳特点,切实提高应对各种阅读材料、各种卷面题型的能力。但不管什么样课型,都必须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四、总结
总之,在新探索中解放了头脑,解放了课堂,教师尽量不再横加干扰,把大部分语文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生活处处有语文,走进大语文思维,鼓励学生去读书、读报、读杂志……只有走进生活才能最终走出生活,走进考点。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们要进一步解放学生、解放课堂、解放思维。把语文还给学生,但必须时时情系高考,不离考点,让它成为一条似无实有的风筝线,牵动着多彩的课堂在蓝天上自由的翱翔。
参考文献:
[1]黄婷.如何构建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J].知识经济,2013,(11)
[2]黄贤达.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
高中语文评课建议范文2
一、问题教学法及其与滥用讨论混淆的情况
问题教学法,即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的课堂讨论大都涉及问题教学,但课堂现状却不容乐观,这些课堂,大都讨论无中心主题,乱哄哄,此问题没解决,彼问题已来;学生层次不同,这组没讨论好,那组已经结束;小组中只有少数活跃分子参与讨论发言,其他多数没事做,吃“白饭”;讨论时间不够或过多,讨论话题过大或过小,甚至与教学目标根本无关,致使讨论大多无效;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很难在讨论中达成共识;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如何讨论,学生根本不会讨论;教师不能对讨论结果予以及时点评、总结;课堂纪律极差,是滋生班集体中“问题生”的温床;流于形式,成为点缀,完全是调节课堂气氛,赢得评课教师彩声的必要手段,为讨论而讨论。一言以蔽之,主要由于教师组织讨论的盲目导致学生讨论效果的低下。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把握好问题教学的程序。
二、如何运用好问题教学法
1.注意讲究问题教学的程序
有教师从实践中总结出了问题教学的有关程序,比较可取。例如,“触发问题”是前提,“交流问题”是手段,“筛选问题”是关键,“解剖问题”是反思,“深化问题”是升华,“评估问题”是反思,由此构建一个“问题链”,不断地形成“思维网路”,这就使得课堂教学程序化了。有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的关键就是要使其程序化,在问题程序化设计的课堂上,学生长期熏陶之后获得的将是一种规范的、深刻的思维智慧。这个程序中的“筛选”还解决了诸多矛盾,即问题众多与课堂时间有限,而且筛选出来的一定是课堂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必须筛选出来,以增加课堂容量和复杂任务。这个核心问题的解决将为学生建构一种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型”,它可以迁移、类比更多的问题解决,使学生尽快成长为解决语文问题的专家。
2.精心运用问题教学
(1)老师科学地设计问题。
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以发展创造型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从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一位老师对《菱角的喜剧》这篇美文的欣赏,根据文题“菱角的喜剧”,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最初发表这篇文章时所定的题目是《复杂》,大家认为《菱角的喜剧》更好一些,为什么?”他指出,这个问题是想让学生确定文章体裁,从情感认知的角度来分析文章题目对阅读接受的影响。从人类普遍的阅读接受心理上看,一般都更倾向于富有情节性的文章。学生就可以从中找出“菱角的喜剧”比“复杂”要好的理由:因为“复杂”这个题目看起来很公式化,很乏味,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而“菱角的喜剧”这个近乎故事型的问题则能使人天马行空。第二个问题:“那么据你们的理解,什么叫‘喜剧’呢?”他说,这个问题主要是为引入全文、贯穿全文而设计的。因为文章对“喜剧”的阐释是具有讽刺意味的。高中学生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欣赏过不同类型的喜剧电影电视剧作品,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回答起来不会太难,经过短暂思考有的学生迅速回答:“是一种很搞笑的东西。”有的答:“它往往是以大团圆结尾的,给人以轻松愉快地感觉。”这些无疑都是喜剧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但就本篇课文来说还没有达到要求。于是他点拨道:“喜剧的目的是什么呀?”学生回答:“褒扬好人好事,贬斥不良言行。”“那么本文呢?”“本文是作者在讽刺自己。”“我知道了,喜剧还包含着对不良行为的揶揄和讽刺。”学生弄明白了“菱角的喜剧”其实是作者自嘲后的感想。于是第三个问题出来了:“那么我们再想想作者是怎样一步步用‘喜剧’来引入正题的。”这个问题终于把学生从问题引向了课文本身。有了前面的问答作铺垫,这个问题学生很快就准确地理出答案。
所提的三个问题,本身都包含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三个问题之间,又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前两个问题的解决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作铺垫,最后一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但是,三个问题又各有自己的侧重点,第一个问题着重对学生阅读经验的考察;第二个问题是关键,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三个问题着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直接找到知识点,并加以归纳总结。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用问题教学法,开始由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但要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能独立地听、说、读、写,就必须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一方面,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师生互动贯穿课堂本身。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点拨学生理解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另一方面,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自主探究的空间。课堂上应把时间和任务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学思考,提出有独到之处的问题并有足够的解决问题的时间。
(3)认真对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寻求最佳解决途径。
高中语文评课建议范文3
【关键词】务本求实;课程改革;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自从实施新课改之后,怎样做才算是符合语文新课改要求,这是令中学一线语文教师深感困惑的问题。为了切实领会课改精神,笔者积极参与各种不同规格的课改实验课的听课评课活动,并参加了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培训班学习,慢慢地对新课改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
新时期之所以需要课程改革,是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传统应试教育”已经不适应新时期人才教育的需要。那么,什么是素质?爱因斯坦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当一个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以后剩下来的就是素质。”电视文化名人杨澜也曾说过类似的耐人寻味的话。这些人生感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要培养有素质的人才光靠一味的灌输是不行的,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才有可能优化他们的思维品质。其次,旧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是否都属于该改革的“传统应试教育”范畴?显然不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依然是三维目标所强调的。因此,创新应立足于吸收优良传统之上,互动不是表面上的嘴动、手动、身子动,语文课改应像巢宗祺教授所言,必须紧扣目标,务本求实。
语文教育的核心环节是阅读教学,下面就以阅读教学为例,谈谈笔者新课改之后综合新旧教学要求下的教学实践的认识。
一、分析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当读者深入其中,有所感有所悟时,就会感到心智为之洞开的豁然、灵魂受到慰藉的惬意。作为语文教师都知道,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石,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可是,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以名著阅读为例,高一年第一学期两个模块教材中要求鉴赏《家》、《大卫・科波菲尔》、《巴黎圣母院》。到了期末时,对所教的两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全看过的只有10%,看了两部的有40%(多数学生不爱看《大卫》),个别学生还向笔者建议,也像初中那样印一些提纲练习之类的能应付考试就行了。那么,是不是他们平时没阅读?也不是。学生的理由是,平时学业负担太重,好不容易有闲暇,自然是看电视上网,读不用动脑筋的书。可见,相当部分学生阅读品味低俗,不爱读书,不会读书,更没有终身读书的意识。
借助指导高一年研究性学习的机会,笔者设计了一次高中语文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结合平时的教学观察,对现状分析如下:
(一)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兼主体的教学观念有关
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教学是单向活动,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可以说,现在的课改工作者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教出来的。课堂上,教师讲字词、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学生记字词、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这样肢解文本,能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魅力吗?毫无疑问,很难。
(二)与应试模式有关
高考目前还是选拔人才的单一方式。教师不敢忽视学校、家长、学生的升学要求,教学时,自觉不自觉地就会受到高考考纲的束缚,把本来充满灵性的阅读变成为了应付考试需求的模拟练习。发人深思的是,笔者所教的年段有一个学生在高一年开学初的周记中写道:“高中语文教师该做的就是搜集高考资料,印发练习,其他的都没必要,都是浪费时间。”最后还得出结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下岗”。
(三)与教法程式化有关
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有的老师就认为既然满堂灌不行,那就满堂问,满堂讨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其实,问得太多,就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生生互动若缺乏科学性,就流于形式,高耗低效。加上教师的分析多半来自教学参考书,缺少自己的个性理解,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标准答案代替了独立思考,教师用理性之框框住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四)与学生缺乏生活体验有关
学生被框在教材里,关在教室中。远离社会现实,缺少生活积累。这是“小学而大遗”的做法。文学源于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就失去了活力,阅读活动就死气沉沉,体会不到乐趣。
二、务本求实,有效进行阅读教学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
课堂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阵地,要努力展现语文的魅力,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热情。
1.让学生充分阅读。若不能进得书来,探究就成了“空中楼阁”,纵然课堂十分热闹,也是华而不实,难见成效。课前可布置预习作业,解决生字词问题。课内要安排阅读时间,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
2.提供思考时间。这一点在各种公开课中尤为缺乏。开课老师总觉得会“冷场”,所以一提出问题就不停的“启发”学生,甚至闹出笑话。记得有节诗歌鉴赏公开课,开课老师谈起中外诗歌鉴赏理念的不同,专业术语用得太多,学生听得蒙蒙地,老师发觉气氛不对就临时设题,“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什么思想?”(学生面面相觑)“天什么――”(学生一头雾水)“天人什么――”“天人合一!”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本得不到锻炼。长此以往,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经思索就脱口而出,养成不良习惯。
3.设置问题要适当。教师不能把所有要教的知识都变成问题,整节课提问。设置的问题也不能简单到只需回答“是”、“不是”的地步。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思索的兴趣。比如,在教学《窦娥冤》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大家爱说‘我比窦娥还冤’,而不说‘我比祥林嫂悲惨,比小白菜冤’呢?”“对窦娥的三桩誓愿,大家有何感想?有的同学认为第三个誓愿对老百姓打击更大,要取消,你们认为呢?”……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剧本所创造的悲剧效果,同时认识到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4.给学生讨论时间,鼓励自由表述。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但讨论不能流于形式,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论题的选择要扣紧教学目标,讨论过程要有记录,讨论要有结果(就算有争议),结论要有“人”表述(表述者不能只局限于个别口齿伶俐的同学)。
5.评价主体多元化。这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不能演变成相互攻击;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价要有针对性,要中肯客观。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又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包括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只要评价是合理合情,体现友爱、民主,即使是被指出错误的同学,也会乐意接受。
6.传授必要的语法知识和阅读技巧。初中语文教学淡化语法的做法直接影响了高中语文的学习效果。学生不懂句法和常见修辞,靠大量练习生硬记住答题套路来完成阅读训练,虽然也能在中考中考出不错的成绩,却打心里不喜欢语文。高中的阅读教学中要适当渗透语法知识传授,融入阅读技巧和能力的指导,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准备必要的知识储备。这些知识讲解时略显枯燥,尽量以文本为例,“用教材教”,循序渐进,不能因为担心学生的反应不佳就放弃努力或一味地怪责初中老师。
(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任何能力都是求学者“悟”之后练出来的。教师除了重视课堂教学外,还要创设一定情境,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
1.利用教材延伸阅读。学了《林黛玉进贾府》,可以指导阅读《红楼梦》。学了《守财奴》,可以指导阅读《欧也妮・葛朗台》
2.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适度的课外读物。
3.赏识学生阅读成果。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要十分关注,让学生有受到重视的感觉,从而热情投入;其次对学生的要求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子就提到很高的程度,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当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可以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对学生的阅读成果以肯定为主,让他们有成就感。
(三)重视教师自身建设
高中语文评课建议范文4
教育的尊严在于品质,教育的幸福在于研究。
教研员需秉承“理念与实践相伴”的信条,做一位“智慧与汗水同行”的引路者。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想扮美人生,让写作充实灵魂,让生命留下痕迹。
我和依波机缘可谓不浅,初次接触还是十三年前,作为汉沽一中德育主任的我,在新生军训的训练场上认识了这个年轻帅气、文静腼腆的小伙子,当时我心里还打小鼓,这么年轻的教师带班行吗?但随后三年的密切接触,我不禁为这个小伙子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勤奋精神所折服:他用高尚的师德去“垂范”学生,用无私的爱心去温暖学生,用真诚的期待去激励学生。
“错失的遗憾比起错爱的伤害,唯有遗憾过后才能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2003年,他调入了教研室负责全区中学语文学科的教研工作,虽然不在一个单位了,只能偶尔碰面,但有关他的消息仍不时听到,这也正验证了那句话: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机缘巧合,两年前我调任汉沽教育中心主任,使我们两个人又能一起共事。当年的小伙子已经步入不惑之年,在工作中让我看到了他“教研以精、科研以谨、敬业以勤、待人以和”的一面。
作为一名基层教研员,他可以算得上语文学科领域内的一位领跑者。谦虚谨慎的态度、大度容人的气量、强烈的进取心和合作精神,是他作为一个教研领跑者的良好意志品质;机敏睿智的头脑、超常的耐力和毅力,是他作为一个科研领跑者的良好习惯素养。几年下来,由他指导的课多次在国家级和市级比赛中获奖,经他培养的年轻教师如今也多成为区域和学校的教学骨干。由他承担的市级课题“在读写中放飞理想——关于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被评为天津市第五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由他撰写的教学成果《生命体验与语文学习——经验性语文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被评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三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真诚地祝福依波,能够继往开来,渐行渐远。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教育中心主任 郑志刚)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要有静气,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与每个学生对话,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研究学问、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静静地品尝其中的乐趣、其间的意义。”前一阵,在参与第二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课例评比的指导工作中,我更加深刻地体味到“教师要有静气”,要学会并养成“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这些朴素话语中所含有的厚重的分量。
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此山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基于课标的教学
一节课该不该有目标?目标确立的标准是什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初步走进了某位教师的课堂,他教学的内容是高一《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登高》,他的导语与目标是这样呈现的:
【导语设计】秋是一个丰富的季节,秋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季节,秋也是一个多愁的季节。张继的《枫桥夜泊》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位羁旅者在幽寂清冷的秋夜孤独的身影;的《沁园春·长沙》同样是在深秋,呈现的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生气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可见,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登高》,在这首诗中作者又是怎样描绘秋的呢?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鉴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以及营造的意境,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与《秋兴》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体悟情景交融、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在课后的研讨中,我发现这样的设计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目标定位过大。
第二,教学重点定位是通过鉴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以及营造的意境,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课后巩固练习的选择项涉及的是诗句情感、表现手法、诗句内容理解等相关内容,造成了设计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第三,教学导语过于注重秋季的感悟,只是起到了对课程内容的单一引导作用,而对本课学习目标的确立毫无助益。
这让我想起了在参加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培训班学习中崔允漷教授的一句话:教师应该像专家一样思考标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虽然教师们都清楚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都能准确说出课标理念中的精髓:以学生为本,可就是总感觉在具体实施中只把它们作为标签贴在教学设计中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尝试着对之前的设计进行了修改。教师课前布置了司空曙的《云阳馆与韩绅宿别》这首古诗的赏析问题:诗句第三联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通过教师的归纳统计,学生的回答集中呈现为:前一问在品味意境方面对于“幽静”、“阴冷”能够体会得出,但是缺乏对诗歌意境理解的路径和方法,故多与情感相混淆;后一问的答题中情感理解出现了偏差,说明学生对于诗歌整体把握能力缺乏。进而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1.以杜甫的《登高》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诗歌意境的方法。2.以杜甫的《登高》为载体,使学生学会体味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至此,调整后的学习目标回答了我最初的三个问题:
1.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确立目标,一堂语文课不是“行云流水”的泼墨山水,而是“授人以渔”的工笔画。
2.目标确立的标准要基于课程标准的描述和分解,即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3.目标的提出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二、“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基于合作的教学
高中语文评课建议范文5
纪伯伦这句话,人们在反思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时,时常引用。新时期以来的三十多年间,语文教育经历了三次改革浪潮。每一次浪潮都涌现出一批勇立潮头的弄潮儿。《增广贤文》云:“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能够引领一次潮流已属不易,然洪镇涛先生却历三次浪潮而依然立于潮头,“手把红旗旗不湿”,殊为难得。在新课程实验如火如荼的当下,研究洪镇涛先生语文教育思想,回望洪氏为新时期语文教育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于语文教育大有教益。
一、学堂论
长期以来,支离破碎的分析,连篇累牍的讲解,成了语文课堂的常态,似乎忘记了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这就如同美食在前而不让其品尝,任你大谈其好处,学生始终难解个中滋味。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洪先生就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的主张,认为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为了“变讲堂为学堂”,他建立了以自学为主的“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提示、设问―阅读、思考―讨论、切磋―归纳、总结―练读、练写;并在教学上实行“三变”:变“全盘授与”为“拈精摘要”,变“滔滔讲说”为“以讲导学”,变“默默聆受”为“研讨求索”;方法论上,将“学堂论”具体化为“八字教学法”:“拈”(拈精)、“讲”(讲解)、“点”(点睛)、“拨”(拨窍)、“逗”(激疑)、“引”(引导)、“合”(综合)“读”(阅读和诵读)。
“学堂论”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育本体论认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多的是从语文教学的个性和本质出发的。语文教育的本体是语言,学习语言的途径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这就必然要求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的能力。决不能以教师为感悟代替学生的感悟,以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学习”。
1900年,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杜威说:“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
20世纪30年代,杜威的学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继承和发展了“儿童中心”论,提出“六大解放”,认为教学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因此,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但是,解放后的苏联模式一统天下,使教育成了政治的附庸;改革开放初期,国门大开,各种教育理念蜂拥而至,让人莫衷一是,洪先生的一声呐喊震聋发聩。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时至今日,“学为中心”的思想还远没有占到主导地位,“学堂”理念深入人心尚待时日。
在初步构想“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项目时,本人将洪先生的“学堂论”作为贯穿整个方案的红线。虽然从实验到全面推行,方案在不断完善,但“学为中心”的基本指导思想并未改变。
近几年来,我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为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我们设立了“特级教师大讲台“和“名师大讲堂”,为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和学术讲座搭建平台。一段时间后,我和同事们发现“讲台”和“讲堂”都侧重于“讲”,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突出。于是将二者整合,更名为“名师大学堂”,既有“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展示,又有紧贴“学堂”的专家讲座,还有线上线下的评课和互动,教学理念实现了由“讲”向“学”的转变。
无论是在本人主持的语文名师工作室,还是在全市的名师工作室建设中,我都主张学员的个性发展,要求每个学员要根据自身的特长,量身定制专业发展规划,导师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帮助学员实现专业成长。八年来,温州名师工作室建设已产生了全国影响,《中国教师报》和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对此作过专门的长篇报道。
关于“学堂论”,洪先生谦虚地说:这些主张都只是从教育的角度,从各学科共性的角度,从解决教与学的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言下之意是:“学堂论”并不是专门针对语文教育而言的,其“语文性”还不够强。但在笔者看来,这恰恰是洪先生基于语文教育,又跳出语文教育,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提出的,是洪先生对于整个教育的一大贡献。
二、本体论
“语文课的本体是语言……语言是个载体,它承载着思想、情感、知识、文化,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自然会接受相应的思想、情感、知识、文化。‘学习语言’是语文课有别于其他课程的个性和本质特征……至于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陶冶、知识传授等等,都是派生的任务,是在教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与‘学习语言’自然地和谐地融为一体的。” 洪镇涛先生虽然承认“派生”的任务也很重要,不可偏废;但他更强调:“根本任务”和“派生任务”不是平列的“姊妹关系”,而是包孕的“母女”关系。学习语言是母体,其他几项是包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
新时期以来,我们走出了僵化思想的桎梏,便很快自我膨胀起来,觉得语文“无所不能”,肩负了太多太多的任务。时到今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即有10项之多,而且如洪先生所反对的那样,呈平列的“姊妹关系”:除“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外,还有“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样一来,学习语言这个本体,反而被掩盖了。
时至今日,笔者还对洪先生执教《雷雨》时的情形记忆犹新:课文节选的虽然只是整部《雷雨》中的一幕,但一万余字的篇幅,使许多语文教师不知从何下手。而且,从戏剧的体裁特点、思想内容、人物性格、社会意义各方面出发,似乎都大有文章可做。洪先生举重若轻,只紧紧抓住人物个性化语言这个“牛鼻子”,就让这头笨重的“牛”服服帖帖的了。
“如果脱离语文教育的本体――语言,而去一味追求‘人文’,那必然会导致语文课的异化。”洪先生似乎对语文教育中的“泛人文化”问题早有预见。语文新课改起步之初,一些老师对文本望上两眼就畅谈心得,放纵学生脱离文本“个性表达”“独特感受”“情感体验”,语文教育成了无本之木:上《兰亭集序》热衷于与学生对话王羲之的书法;上《六国论》抛开文本跨越千年进行所谓教学对话;上《失街亭》大半时间用于讨论“失街亭谁之过”……各种所谓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招术泥沙俱下。
为了使“学习语言”落到实处,洪先生编写了语文新教材,让学生学习“精粹语言”(通过诵读古汉语精品,奠定语言及文化功底)、“目标语言”(通过阅读现代名家名作,揣摩语言,提高语言素养)和“伙伴语言”(通过口语交际,直接模仿运用,提高语言操作能力)。本轮课改以来,关于“精粹语言”的定位,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在语文教材编写中,表现为打着“推陈出新”的旗号,大量减少古汉语精品的数量。以人文主题组元的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的96篇课文中,文言作品仅27篇(其中还有4首是诗歌),占28%;鉴于这种情况,浙江一些有识之士,将一些经典文言文补充到教学计划之中。人教社初中语文的169篇课文中,仅39篇古诗文,占23%;今年秋季开始实施的由温儒敏教授主编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一下增加到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2%。古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根,文言文是“长效补品”,通过长期反复品味揣摩,奠定文化底蕴。 洪先生和温先生年龄仅相差几岁,对语文课程建设“英雄所见略同”,不知是早有沟通,还是一种默契。
现在,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出炉,但权威人士已透露相关信息:“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于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是并驾齐驱的吗?哪个是基础和载体?哪个是渗透其中的?哪个是派生出来的?“核心素养”时代来临,我们需要冷静思考。
在笔者看来,以洪先生的“本体论”观之,则问题迎刃而解:在四项“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即洪先生之“学习语言”)无疑是本体(或称“本分”),它包括积累与整合,语用与语理,语境与交流。要求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思维发展与提升”包括直觉与灵感、联想与想象,实证与推理,反思与创造。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审美鉴赏与创造”包括体验与感悟,欣赏与评价,表现与创新。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鉴赏文学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包括意识与态度,选择与继承、包容与借鉴,关注与参与。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本体”,“思维发展与提升”以语言为工具,“审美鉴赏与创造”以语言为途径,而“文化传承与理解”则是从语文学习中派生出来的――在即将到来的“核心素养”时代的新困惑面前,洪先生以他的远见卓识,为我们指出了正确的航向。
三、语感论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对“语感”视而不见或避而不谈,甚至从未出现过“语感”二字。2002年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提出并强调语感培养。洪先生谦虚地说“这为我们于上世纪90年代初倡导并逐步发展起来的语感教学实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依笔者愚见,应该是洪老师为旗手的“语感派”十年的教改实验获得广泛认同,而课程标准正好体现了这一成果。2002年版课程标准共6处提到“语感”,而2011版的课程标准则8次提到“语感”。上文所引的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简要阐述,“语感”一词也出现了两次。
笔者是语感教学的自觉也是执着的追梦者。不仅上世纪末即参与实验,还蒙先生不弃,参与主编《洪镇涛语感培养教程》,并为《洪镇涛语感教学实录》点评,使我有机会向同样参与编写的大家学习。后来,又应《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之约,作《语感教学的魅力》一文。后来,与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相识,成为忘年之交,似乎冥冥之中与“语感论”有一种割舍不断的缘分。洪先生自1993年开始语感教学实践,20余年来惠及全国20多个省市数十万师生;王先生则致力于语感教学理论研究,1995出版著作《语感论》,10余年间修订3次,探讨语感的性质、类型、地位和作用、心理因素、语感的形成与培养问题。跟随大师的旅程,感觉“风景这边独好”,内心充实丰盈。
说到语感,一般人都觉得很玄,看不见摸不着,洪先生却想出了一套妙法将其牢牢地“抓住”。他把语感分为分寸感(规范确当感、逻辑严密感、适境得体感)、和谐感(多样统一感、搭配相宜感、生动流畅感)、情味感(文情感、文质感、文势感、语味感)三大类;建立了一套语感教学模式: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生成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他还创造了一套语感分析技法,有“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联一联”、“改一改”、“读一读”等,通过比较、推敲、品味,以形成语感。这样就为语感大厦的建设提供了脚手架。
在本轮课程实施之初,我在全市推出“新课程样本课”,其中有些课例,温州的语文教师至今耳熟能详。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樯橹灰飞烟灭”改成了“强虏灰飞烟灭”,我指导的样本课中有一个这样的环节:让学生比较“樯橹”与“强虏”孰好,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的精彩:“强虏”虽能体现出对手的强大,但意蕴却比“樯橹”相差何止千万里!“樯橹”与后文的“灰飞烟灭”搭配得当,语意连贯;且体现出火攻的特点,战争场面如在眼前。后来,在教材出版单位召集的研讨会上,我举了这个例子,赢得了与会者不少掌声。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里采用了洪先生的语感分析技法――“换一换”:置换课文的字词,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
在二十年的语文教研生涯中,我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洪先生的“语感论”渗透其中。如《胡同文化》,教材要求以概括胡同文化的特点为教学重点,但胡同文化封闭、易于满足的特点,如果只对课文进行概括,学生难有真切的感受。执教者思路受教材束缚,没有从语文的特征出发,我建议他好好琢磨,还举了“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的例子,仅一个“嘿”字,不同的读法,感觉就不同,我特别强调“要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因为这最能体现出胡同文化的特点)!后来,他的课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其中最出彩的地方,恰恰是对一个“嘿”字不同读法的揣摩。“读一读”,文章便境界全出。2006年,刚刚30出头的他即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同样的技法,被两位语文教师分别用于执教的《声声慢》、《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比较阅读,分别获得全国中语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十年中,我市一大批优秀高中语文老师脱颖而出,在全省课堂教学、论文、案例等比赛中屡获佳绩,涌现出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市级名师20余名,令全省语文同行刮目相看。
高中语文评课建议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机智思索实践
一、研究缘起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有生命的。课堂生命的精彩,关键在一个“情”字,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所说:“教育短缺了感情和爱,就成了没有水的池塘,任凭是方是圆,总免不了空虚之感。”“情”不在大小,而在不经意的流露,尤其是在教师毫无防备的情境之下。这就要求教师有一颗宽容之心,能容自己的尴尬处境;有一颗温柔之心,能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有一颗细腻之心,能察课堂的最新走向。
二、实施策略
如何让“情”焕发出课堂生命的精彩呢?下面是笔者在高三课堂教学中几个精彩片段的思索。
1.化尴尬为激情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的合理需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这些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教师适当的引导方法。教师要根据特定的教学情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以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不断地追求和自我完善。
请看一个“扩展语句”教学的精彩片断:
师:根据下列情景,以“笑”为描写重点,扩展一段话,不少于30字。
情景:彩票中奖;他俩;笑
(五分钟后,从不交作业也不做作业的生1举手)
师(有点惊喜):现在让我们来请生1表情朗读他的精彩描写。
生1(抑扬顿挫地):一天,两个朋友在街上牵只猪溜达。(“猪”音重读,有几个学生在偷着乐,教师用手制止)
生1(有点迟疑,教师微笑鼓励):突然,那只猪一个“野猪猛回头”,再以“野猪冲下山”的速度跑开了。(教室里笑声顿起,教师措手不及。尴尬一)
生1(抓耳挠腮状):俩人在后面猛追。只看见那只猪鼻子上吸了张彩票。(全班哄堂大笑,此起彼伏,课堂秩序全乱。尴尬二)
生1(自己也忍俊不禁,索性一鼓作气):原来那里正在摸奖,他俩无心地看了看那号码,没想到竟是头等奖。他俩抱着猪狂笑。那只猪也像吃了蜜一样,眨着它那迷人的双眼皮。(全班早已笑得像炸开了锅,有的在拍桌子,有的在顿脚,有的笑得前伏后仰……尤其糟糕的是,我竟然也与学生一起笑成一团,师道尊严不在。尴尬三)
生1:(红着脸,讪讪地坐下)
师:现在我们来给该同学描述的文字打打分。
生2(笑中带着一丝嘲弄):没有抓住重点写“他俩”怎么“笑”却莫名其妙跑只猪,我打0分。
生3(笑嘻嘻地望着生1):推断不合理,“他俩抱着猪狂笑”,不合情理,我打1分。
生4(尖锐地):没有审题,字数远远超过30字,写了一大堆笑话,却是无用功,我最多打1分。
……
生1:(耷拉着头,似有一股怨气,又似有一丝自责。)
我注意到班级的气氛有嘲笑生1的倾向和生1不易察觉的受伤的表情,便临时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
师(走到生1身边,以诚挚的眼神望着他):如果从扩展语段的要求来看,刚才几位同学的评价还是中肯的,希望生1同学多加操练,仔细审题,相信今天这节课,你是最大的受益者。
生1:(慢慢抬起头,满怀信任地望着我。激情一)
师(眼神鼓励,回到讲台中央):如果换个角度,我们能不能从生1的回答中得到一点启示?
生5:想象力丰富,“猪鼻子上吸张彩票”,也亏他想得出来。
生6:观察细致,“猪”会“眨着它那迷人的双眼皮”,下次回家我真的要仔细看看。
……
生1:(坐直,一扫先前的自卑,激情二)
师:掌声感谢生1同学的精彩描写,勾起了我们对《红楼梦》的美好回忆。
(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的还情不自禁地对生1竖起了大拇指)
生1:(红着脸,露出灿烂的笑容。激情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的点滴成功给予充分的鼓励,满足他们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从而使他们产生成功感,并积淀和参与的信心,让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2.化枯燥为情趣
在上字形专题的记忆方法总结时,我注意到学生的眼神有点散漫冷淡,甚至有点厌烦的情绪。我立刻意识到原先设定的教学环节有了纰漏,显得枯燥呆板,便果断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一改老师的经验总结为学生的自主总结。要求他们先整理出自己平时最弄不清楚或最易弄混淆的字,再用可操作的方法记住,至于方法可以是老师给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创的。下面是字形教学的一个精彩片断,足以印证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使学习不再是枯燥、艰辛的事。
师:现在让我们比比看,谁的方法最好最妙最能记得牢。
生1:我用的是激趣记:“家具是东西不是人(没有单人旁),有人谋划方能万事俱备(有单人旁)。”
生2:我用的是对称记:“近义对称的有,伶牙俐齿、好高骛远、丰功伟绩、纷至沓来、翻云覆雨、提心吊胆、山清水秀、层峦叠嶂;反义对称的有,一张一弛、前倨后恭、怨天尤人、貌合神离、惹是生非、经文纬武。”
生2:我用的是谐音记:“用手拾掇房子,用线连缀裙子,用车接回辍学的孩子,用嘴啜泣伤心的日子。”
生3:我用的是对联记:“门可罗雀喝雀巢咖啡,两只麻雀无处可逃;鸠占鹊巢想声名鹊起,双喜临门好不热闹。”
……
掌声雷动,在轻松的氛围中,化解了枯燥的机械记忆,并使字形识记教学变得富有情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而且乐此不彼。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催生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在那堂课中,我以诚挚的态度与爱心,用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心态,洞察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体验,使学生觉得师生是朋友、伙伴。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
3.化蓄积为喷发
生活中的课堂是没有彩排的,每一次都是现场直播。而“现场直播”的课堂最具有鲜活性、生命力。
那是一堂有关母爱的作文讲评课,当一个学生在读到自己的范文时,因情到深处,忍不住流下了动情的泪。其他学生也身受感染,情不自禁为她鼓起了掌。本来这堂课到此可以完美地化上句号,我预设的下一个环节是让学生修改作文。这时,从一个角落里冷不丁冒出一句:狗屁母爱!声音不是很响,但大家都听到了,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转过头去,满脸的诧异。接着,有了一点小骚动:有的窃窃私语,有的一脸愤怒,甚至有几个还有点幸灾乐祸地望着我。此情此境,我想装作没听见都不行。我先用镇定的眼神扫了一下全班,然后静静地望着这个胆大妄为者。他似乎也没想到那四个字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响”,正用眼角的余辉偷偷观察我的反映。从他的眼神中我分明地看到他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我判断出他不是故意针对我和这堂课,再联想到他(以下以生1代替)在随笔中提到的,父母离异,缺少母爱,还是叔本华的忠实追随者。我想可能是情之所致。
我先在黑板写上“走进母亲的世界”七个大字,然后走到学生中间,开始了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师:刚才生1同学冒出的那句话,的确“惊世骇俗”,也有点大逆不道。但我还是感觉到生1同学有他自己的独特思想。其实爱与恨常常如影随形,而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往往首先针对母亲。究竟是爱,是恨?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现在先请生1同学和大家谈谈,好吗?
生1:我不相信母爱。在我三岁那年,我母亲为了自己的幸福就狠心抛弃了我,而且从来没有看过我。我恨她!总有一天我要报复,但我不会杀她,因为那是一种愚笨的行为。我要做出一翻大事业,我要给她看看,她当初的选择是个永远的错。我崇拜叔本华,叔本华从他的著名作家母亲身上继承了智慧,却没有得到母爱,相反却被他母亲痛恨,他也痛恨自己的母亲。有了这番经历,他便终生不会忘记,外面的世界在他眼里也从此改变。叔本华是寂寞的,所有的天才必将独守寂寞,但他成功了,靠自己的力量!亚里士多德说,人要独居,必须是野兽或神。他忽略了第三种情形,必须同时是二者——哲学家。叔本华就是。
三、结束语
将尊重植入我们的教学,将真情注入我们的课堂,将关爱倾入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生活在阳光中,这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的追求。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认识到:一言一行总关情,我们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建立起平等对话的机制,让师生共同构建知识,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最终课堂教学就会焕发生命的精彩!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