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评课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评课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评课建议

高中语文评课建议范文1

(一) 现状分析

1. 数据统计

2006年6月我们对全市初一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成绩进行抽样统计(总分100)

2. 数据分析

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问题:① 两级分化提前了;不及格中的低分学校以及低分学生数在增加。试问在未来重语数外高考形势下,这么多人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太可惜了。② 全市初一学生在第一学年已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已接近放弃的边缘。

(二) 原因分析

1. 地区发展不均衡

从课程开设情况来看:由于各校师资力量不均衡,小学课时开设严重不足。

从师资队伍来看:小学英语教师学历达标不均衡,加之多数教师教龄短、缺乏教学经验,所以难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从对英语学科的重视度来看:各地小升初语数外分值不均衡导致对学科的重视度不均衡。

2. 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现状分析

从教学条件上来看:小学、初中民办学校电教设备其全,小学小班化教育优势明显,家长重视并配合学校教育;而公办学校经费不足,教学设备落后,家长素质偏低,不重视也不配合学校教育。

从学习时间上来看:住宿制学校安排早读和晚自习时间,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的环境。公办初中为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按照规定课程设置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每天下午5点左右放学。细想一下,面对已失去学习英语兴趣的初中生,课上又无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后没有家长的配合,每天怎能完成10个左右生词记忆任务?英语学习的屡次失败,使学生渐渐地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长期下来,痛苦的学习对学生的心理构成了伤害。

3. 新旧教材教法对比分析

新教材是对旧教材的改进。《牛津英语》教材语言好、理念新、有时代感,但对教学要求比以前高,例如:初一第一学期新教材要求掌握的词汇超过旧教材200多个。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现状来看,不少教师只具备“教”教材的水平,而不具备“用”教材的能力。此外,英语教学评价标准也过于单一,教师和学生都感到精神压力和学业负担过分沉重。

(三) 调查结果

公办小学、初中现状:① 地区发展不平衡 ② 师资力量薄 ③ 教学设备差 ④ 教法需改进 ⑤ 学法待研究 ⑥ 两级分化已提前 ⑦ 评价体系需构建 ⑧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要重视

二、具体对策

(一) 加大投入强化管理

1. 加大投入开发资源

落后的教学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限制了教师教改的积极性与教改的热情。建议学校要结合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习的资源,如:鼓励学生制作班级小报、墙报;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资源;鼓励英语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制作直观教具,共享实物、挂图、图片、单词卡等资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通过聘请外教、利用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光盘资料、举办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2. 加强管理多加指导

建议管理部门① 督查各地区开足开全上好小学英语课。② 调研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情况。③ 调研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情况。④ 检查英语课堂教学是否有实效。

3. 重视起始年级教学

建议管理部门根据英语学科特点,重视小学三年级、初中一年级英语教学。小学三年级要配备语音较好、教学能力强的英语骨干教师;对生源差的初一年级允许在初一第一学期多上英语课,这样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提兴趣、改习惯、会音标、懂学法。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提高英语教师语言能力。真实自然的语言输入不仅仅来自课本和录音,还来自教师的语言,如果教师的语音语调不正确,语言表达不清楚,会使学生过早放弃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自信。

2. 加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建议教研和培训部门要定期有针对性地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供和加强对课堂观摩的研究,使之系统化、经常化。培训内容可为:小学英语教师应有的三大教学技能①常规技能―教态、课堂管理、板书、课堂用语、简笔画、制作教具②专项技能―字母教学、语音教学、语汇教学、句型语法教学、课文教学③综合技能―新授课、巩固课、练习课、复习课。

3. 建议人事部门在招聘小学英语教师时,增加教学技能考核;招聘中学英语教师时,增加语言运用考核。

4. 建议学校鼓励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充电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

(三) 优化教法指导学法

1. 加强英语教学法研究

建议研究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研究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希望小学研究出音、形、义相融的教学模式。

建议公办初中重点研究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次教学”是解决学生两极分化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我们要珍惜小学三年级起点公平,重视初一年级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分层次教学的具体要求是在提出问题、布置任务、学习探究、作业设置、测试练习等方面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合适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充分挖掘其发展的潜能。

建议没有晚自习,周末不补课的初中重点研究自主学习模式。

建议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有关教学模式及课型研究。

2. 加强英语学法指导

学必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对预习、听课、作业、错题整理、课外学习方法以及复习方法进行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鼓励学生质疑,善于、敢于、乐于给学生留下独立体验和思考的机会等。

(四) 构建合理评价体系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

1. 建议重视形成性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会使学生主动积极性、自觉愉快地学习。其方法有:① 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建立过程可分为:指导学习――准备档案袋――累积、搜集学习资料――将所搜集的作业、作品放入――反思、总结、评估――挑出最满意的作品――建立学习档案。② 要求学生写学习周记。周记长短不限,但应注意要求学生每周尽量运用近阶段所学的词汇、句型和语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反映师生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给予反馈。③ 访谈评价。

2.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提倡以学论教

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方面进行评价。

3. 构建合理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的评价,多以考试的形式进行,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导向、监控、反馈和激励作用。

建议小学三年级考试只有听力和口试部分。

建议小学英语竞赛只设口语比赛。

建议1―6年级英语考试题干部分用儿话语言。

建议小学英语试卷把写英文短语放到听力部分中。

建议小学英语考试要确保均分不低于80―85(100分制)。

高中语文评课建议范文2

清华大学“快乐英语写作”课程是2006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英语写作”(1~4级水平)系列课程组成部分。本课程为2学分,16周的英语学习提高阶段选修课,课程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八个不同体裁的写作任务(见表1),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为适应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支持下,根据“以评促学”理论,采用“单周写作,双周评议,期间多元反馈评改,然后阶段性反思自评”的过程化施教方案。根据“社团学习”和“临近区域”理论,在课程教学中,由教师和助教一比一配对的“教研团队”,以学生为中心,在一个学期中,根据学习者性别、爱好、专业、学习需求,英语水平,写作水平等组成三人互读互评“学习团队”,师生团队协作共同提高写作技能。如表2所示,两周两次课完成一个写作任务:(1)课堂讲解(单周):教师主要澄清写作任务和评价标准,启发学生思考,了解课程“期待表现”,提供范文参考,设立学习目标,为学生课外独立完成写作做铺垫。学生聆听课堂讲解,明确任务描述,掌握评价标准,研读范文,向教师求问解疑。单周课后,学生完成初稿,首先提交在线评估软件,根据反馈修改后,再提交给“教研团队”书面和口头录音反馈。(2)课堂评议(双周):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全班写作情况课堂总结,参考其他“小组展示”内容,研读同学范文文本分析,进一步启发学生做修改和反思。学生了解全班情况,然后参考其他小组互评情况,仔细研读同学范文。双周课后,学生再把自己的修改稿发给同组同学互评,最后酌情修改后定稿,完成自我反思报告。教师反馈是“课堂讲解”延伸,根据写作任务“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写作强项后指出其弱项,帮助其明确个人“当下表现”和“期待表现”间差距,并提供可行性修改建议。为保持“评价标准”一致,同伴反馈参照教师根据课程任务“评判标准”设计的同学互评表进行,通过互评学生进一步熟悉和实践“评价标准”反观自己的写作文本,并落实到写作自我修改。反思自评也围绕“评价标准”来完成,使得学生有机会内化外部反馈,了解自己和评级标准及其他同学的差距。

二、技术与教学运用框架及特点

针对社会对于复合型高级人才的需要,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中,清华大学外文系“快乐英语写作”教研团队,结合大学生英语写作技能培养,采用了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的“多平台多模态”教学模式,通过建立由多种技术支撑的多元立体化反馈评价模式,来实现师生、生生、人机互动,以便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以下结合“快乐英语写作”在教学、学习、评价、研究等四个环节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描述分析,旨在构建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运用框架并论述其主要特点。

1课程环节与技术运用

(1)教师教学操作层面上(如表3),教研团队课前借助网络资源,收集材料,组织备课,准备电子教案;课中采用写作教学资源平台,“清华大学网络学堂”(简称“网络学堂”),电脑,投影仪和USB存储器等完成课堂教学;课后在“网络学堂”,句酷批改网和写作教学资源平台布置作业,在“网络学堂”上传电子教案,教学公告和批量下载作业,返回作业。(2)学生学习操作层面上(如表4),学生学习从聆听教师单周“电子教案”讲解开始,明确任务,了解标准后,去“网络学堂”下载“电子教案”,参考电子范文,复习“评价标准”,同时,使用电脑在网络上查找资源和使用电子字典或数据库完成作业。然后提交“电子文本”作业到在线评议软件上接收机器反馈,在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反思自主学习和文本修改;然后通过“网络学堂”接受“教研团队”书面和口头录音反馈,继续反思修改。双周“课堂评议”时,学生通过了解全班写作情况,其他展示小组互评,同学范文分析,深化理解“评价标准”,反思学习。课后,学生修改文章后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和飞信等社交网络联系对方,邮件或qq等聊天软件将作文传给对方,在“评价标准”指导下,同伴互评,最后反思自评,提交“网络学堂”,等待终结性评估结果。(3)反馈评价操作层面上(如表5),“教研团队”使用Word的批注和修订功能进行书面反馈,电脑录音软件或手机录音应用软件等进行口头录音;学生通过使用“句酷批改网”在线评议软件和写作教学资源平台得到机器自动反馈;学生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和飞信等社交网络联系对方,邮件或qq等聊天软件将作文传给对方,在“评价标准”指导下,使用Word的批注和修订功能进行书面反馈,电脑录音软件或手机录音应用软件等进行口头录音,完成同伴互评,边评边反思,最后反思自评,提交“网络学堂”。教研团队通过检查学生在线自动评议软件的使用情况,评阅学生作文和阅读反思自评报告,了解学生,矫正教学。(4)教学研究技术有利于收集数据,同时又可以为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数据。教学和研究一体化,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新特征。那么,如何设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整合,使用和建设数据是摆在每位课堂教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操作层面上(如表6),第一,在线评价软件,除反馈评价外,还可以作为数据统计和分析工具;第二,学生自己存档,档案袋建档,形成性过程化记录,为研究和教学提供参考;第三,教师可建立多种资源数据库,包括课程课件数据库,学生习作数据库,学生小组展示PPT数据库,建立教师评语库和学生评语库等。

2技术综合运用框架及特点

(1)技术综合运用框架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高度融合是21世纪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这种结合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教师教学、评价、研究和学生学习。如图1所示,多平台,多媒体和多模态结合技术运用始终贯穿各个教学环节,由于信息技术的融入,师生在教学,学习,评价和研究的四个方面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从现实课堂延伸到了虚拟空间紧密促学互动。在多种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教学环节完成后,反馈评价在向学生提供充分反馈信息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到反馈评价的过程中,熟悉“评价标准”,注重反思自我修改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给教师,以便及时矫正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经过设计收集到大量有效数据,进一步促进教学评价研究,了解学生学习规律,提高教学、评价和研究质量。由于技术的介入,教研团队内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频次和深度增多加深。(2)技术运用特点综上所述,技术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运用的主要特点如下:第一、学生在技术的辅助下实现了团队学习和反思个性化学习并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了更丰富频率更高的技术手段。第二、在反馈评价方面,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过程;引领终结性评价为辅,兼顾结果质量的多元评价反馈模式。在技术的支持下,可以痕迹追踪,使得评价过程更客观,准确公正达到饱满评价透明度。第三、在教学研究方面,人机互动,“教研团队”和学生群体协力进行数据建设,分析和整合,实现教、学、研相长,促进教学新一轮革新。第四、在“多平台多模态”的信息技术支撑下,为了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了一条多维信息传递渠道,促成教学和多主体多模态反馈评价过程的紧密联系,促进师生,生生和人机有效互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和课堂文化。和传统课堂相比,在各种技术平台支持下,建立师生互动参与机制。1)在交流空间上,实现现实和虚拟方式相结合。现实课堂提供了现实交流空间,“网络学堂”和各种网络社交平台则为大家提供了虚拟交流空间。2)在交流时间上,可采用时交流和异时交流两种手段。课堂讲授、描述任务、范文讲解、教师总结、小组展示、范文分析等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实时交流形式实现;教师上载电子课件、学生下载,浏览课件、布置作业、学生提交作业、提供反馈建议、网络答疑等可以通过异时交流形式实现。3)在交流方式上,可以分为面对面的交流和电子文本的交流。

三、讨论启示

在信息时代,不管语言教师是否愿意,都无法返回到单凭粉笔与黑板就能成功地进行语言教学的时代。教师作为课堂主导因素,首先要根据现有技术条件,结合所教内容,课程目标,教学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对象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学习、评价和研究环节的设计。“从早期语音唱片的使用,到后来语音实验室的普及,从最初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到眼下时兴的网络在线学习,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言教师不但是语言学,心理学先进理论的积极使用者,更是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勇于实践者”。新世纪以来,中国语境中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赋予了大学英语教师更多的职能和角色。在这种情况下,一位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学会扮演多重角色。“新型的复合型大学英语教师,其特征是熟悉外语教学理论(教育学、语言学习理论、测试学等),具有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较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知识面广”。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成效如何取决于是否拥有一大批具备良好教学和信息技术素养的师资队伍。同时,技术也不可避免地给教师教学、评价、研究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第一、技术素养应是教师职业素质的一部分,教师职前,在职培训和日常自我提升应把技术素养作为一个必要内容。第二、教师教学、评价和研究理念因技术介入需与时俱进。技术革新了教学,评价,研究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熟悉现有技术功能,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第三、教师对技术运用的态度不能盲从,但也不必恐惧。技术的某些功能会帮助教师实现一部分职能,但它永远不能代替人;不必惧怕它,因为技术最后还是人在设计。第四、教师工作量和工作效果的平衡问题。有了技术的支持,是不是工作量绝对减少?效率是不是一定提高?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结合具体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来周密设计,实践和不断改进,最后达到工作量与工作效率动态平衡。第五、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共享共赢新型师生关系。针对目前90后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技术化的现实,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甚至远远超出教师。那么,如何将教师的知识经验优势,因势利导,和学生的技术高超结合,建立共享共赢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四、结语

高中语文评课建议范文3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 新要求

1.着眼于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语文教学工作作出规定,主要包括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效果,容易忽视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转变。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语文认知水平提出要求,而且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同时,语文课程目标力图在课程标准、内容目标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的人生设计和选择。

此外,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张扬人文精神,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强调全球视野、科学精神和现代意识。

2.突破学科中心。为了给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语文课程标准首先根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特点,确定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同时重新界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改变教科书难、繁、偏、旧的状况,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加大语文阅读量,加强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鼓励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在学习方式方法上,课程标准则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变授受习得的传统学习方式。

3.立足于学生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摆在了重要的地位,重视学生主动地学习与探究,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得到确认,教师的角色自然需要发生转变,教学方式也要作相应的转变。

课程不仅是规定好的一系列学习内容的组合体,而且是学习主体一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必须有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主动地学习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标志。简言之,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生学习的原有状况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备课当然要“备教材”,但更主要的是“备学生”。重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结合点,变“教材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组织者。教学评价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为主要标准,除教师讲授外,还要看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的教学条件是否合适,是否有效。

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点,在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已经得到体现。比如,语文实验教材的呈现方式就是要多站在学生角度说话。以前教材开篇的编写说明,多侧重于讲编写的原则、教科书的结构,这一次则有所不同。语文出版社的七年级《语文》前言是“给同学们”,结尾处是:“希望我们能多多联系,真诚欢迎你们提出意见,真诚欢迎你们推荐新的课文、活泼的练习设计和设计有趣的附件。祝你们学习进步!”还留有通讯地址、电话、网址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语文》也是用“写在前面”开篇,把语文学习设计为“语文之旅”。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使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在信息时代,教师在拥有知识方面,不再具有绝对的优势,学校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学习渠道多样化,如电视、网络等,让学生有更多更快捷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和渠道,这与我们以往的学习环境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样,与知识的传授相比,方法的学习和寻求知识的观念更为重要;与接受知识相比,选择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教师的职能不能只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上,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要改变。教师在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科专家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使自己成为教学专家,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

高中语文评课建议范文4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课程标准;方法;评价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课程中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并列的内容,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口语交际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新课程理念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人们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人们往往认为口语交际在生活中就可以学到,不需要教学,这是一个误区。无论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规定,语文课程名称的由来和构成,还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特点都说明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

明确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研究教学方法也就成为必要的了。语文教学是系统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既然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那么口语交际教学也应该是系统的,也应有一系列的教学方法。

有学者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必须根据口语交际教学“情境性”、“互动性”、“综合性”的特点来设计,方法包括“听讲”、“诵读”、“复述”、“答问”、“讲述故事和见闻”、“专题演讲”、“即席发言”、“讨论或辩论”、“创设生活场景”等。应该说这几种方法就是口语交际教学在课堂中的常用方法,这几种方法是语文教师胜任课堂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所必备的。另外,“要充分拓展课程内容,既要焕发课堂的生命力,又要感受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广开思路和言路”,这和很多人的观点不谋而合。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学生学习口语交际也不例外。所以有些人提出了口语交际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即“口语交际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它强调以生活的实际需要为交际目的,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实现某种需要的生活的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这种生活化策略不仅是课堂中的,也可以是“让口语交际训练在课外得到有效延伸:走向大自然,可建议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大自然游览,丰富其知识储备;走向家庭,让学生把在学校看到的 听到的 感兴趣的事告诉父母 亲友,在多交流 多表达中提高交际能力;走向社会,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学习交际,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提高”。

有些人对口语交际教学延伸到课外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要求口语交际教学训练贴近现实生活,并不是形式主义地把教学训练搬到大街上去,搬到社会上去。而是通过训练话题的选定,将密切贴近生活,将与学生密切相关、或者学生能够理解、而且有兴趣的社会问题引进课堂教学训练中来”。显然,口语交际教学主要是在学校和课堂内部完成的,将口语交际教学放到生活中去是难以完成的,也超出了教学的范围,不过教师在生活中遇到学生可以对学生的口语交际相机指导。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

评价可以对教学起到反馈作用,没有评价的反馈作用就无法得知自己的口语交际教学水平和学生口语交际学习的效果,目的就是改善口语交际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提出了以下建议:“口语交际的评价,须注重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口语交际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意态度和表达能力。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评价宜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并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考察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评价建议,在实施中要恰当的使用。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评价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原因有多个方面。有些人认为是因为口语交际教学没有纳入教师的评价体系所以有人提出要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就小学阶段看,有人提出“第一,打破按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导体系; 第二,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第三,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评价模式, 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型课堂评价模式”。

更有人提出了要通过增加口语交际测试改变当前不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无论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从语文教育和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出发,都应重视听说。语文教学和考试增设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测量,是符合课改课程目标和要求的,它也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当然在口语交际测试的具体实施还没有人作出具体的探讨。

综上所述,长期以来,口语交际教学没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有必要说明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师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口语交际教学应该占有重要地位。口语交际教学不能仅是方法的堆砌,而首先是要有明确的内容,没有明确内容,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就只是可有可无的地位。它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和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方法是在内容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有利于口语交际教学的系统开展,应该注意区分日常口语交际和口语交际教学的区别,也应该注意口语交际教学生活化与生活中的口语交际的区别。而教学评价的目的就是要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提高,考试改革增加口语交际测试是对语文考试改革的大胆设想,对口语交际教学将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2] 蔡明、王文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陈惠琴.新课程背景下口语交际教学的三种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1(12).

[4] 刘伯奎.让中学生的口才都雄辩起来――关于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5(6).

高中语文评课建议范文5

查一查: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课外书籍,查报纸杂志,查网上相关知识库;课前查,课上查,课后查。

说一说:说学习目标任务,说学法教法,说学习思路,说学情,说作者和写作背景,说教学反思意见、建议。

看一看:看生字新词卡片,看教学挂图,看书中插图,看板书设计,看多媒体课件,看相关图片与文字资料。

读一读:学生自渎,教师范读,听录音跟读,分角色扮读,小组读,比赛读,齐读;课内外广泛阅读、研读。

听一听:听音乐入境,听师生感情朗读,听老师精讲,听学生积极发言,听小组汇报展示,听师生总结反馈。

记一记:书中勾画圈点标记加注,用专用笔记本记知识点,心记当天要完成的作业,在备忘录上记课外练习。

议一议:议课题,议重难点,议主题思想,议文章写法,议集体质疑难题,议小组探究问题,议情感魅力教育。

评一评:评价教学能力,评价个体差异,评价小组合作参与度;评价目标达成,评价过程与方法,评价效果。

做一做:课前预习做,课堂强化训练做,齐动手演示做,分角色编演做,课堂达标检测做,综合实践活动做。

背一背:背诵课文精彩部分,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精品佳作,背诵古诗文,背诵名人名言、警句和熟语。

写一写:正确规范书写汉字;仔细看图说话、写话,精练描写某片段,课余小练笔写作,独立完整写篇美文。

想一想:课前想如何有机高效地组织课堂,课上想如何有机高效地解决问题,课后想如何有机高效地改进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高中语文评课建议范文6

关键词: “时事周评” “生活课堂” 议论文 教学方法

议论文是高中写作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一般而言,议论文教学是让高中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明了议论文的基本要求、能写简单的议论文。老师的教学基本上是遵循怎样审题、立意、提炼论点,怎样选择材料、选用论据,怎样开头、结尾,怎样运用论证方法这一由浅入深的程序进行。

常规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是学生通过被肢解的议论文教学过程的培训,无法对议论文形成整体的感知。学生的思维多被程式化,丧失议论文写作的兴趣,在实际运用中收效甚微,这一点从多数高中生高考议论文写作得分可见一斑。

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形成阶段,要求其在写作中直接体现理性思维的严谨是难度之一;学生缺少生活积累,不会反思生活,无法从生活现象中归纳、提取有思想、有深度的话语,此其二难。议论文写作中有此二难,教师在教学中即使下了诸多功夫,施展了十八般武艺,也将成果寥寥,真可谓事倍功半。学生的作文往往论点不明、思路混乱、缺少思辨,确实让人不忍卒读。

笔者从教多年,在议论文教学中尝试过诸多方法,但效果一直不理想。后来受南京十三中曹勇军老师“时事演讲”的启发,尝试以人本主义为指导,在尊重学生兴趣取向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实际,精选网络时评,以“时事周评”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有了一定的收获,颇有感触,现将此总结梳理,以求教方家。

所谓的“时事周评”是“周记”形式的强调。传统意义上的“周记”以周为周期,以记录所经历、所见闻为主,多培养学生记叙和积累生活素材能力,对思辨性并不做特别强调。把“周记”改为“时事周评”就是强调对时事的“评”,突出在兴趣激发下的对时事的评述、评论、评价。这是对高二以议论文为主的写作教学的一种突围尝试。

所谓的“生活课堂”是对“课堂”内容的强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最好的课堂。平时课堂上作文素材的时效性、新鲜感、时代感不强,不能满足对社会关注度高,拥有自主看法,有强烈评价欲望的高中生的需求。而“生活课堂”强调用写作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时事,学生才会拥有“我思故我在”的成就感,教师也才会有存在感。

导写实践中,“时事周评”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评议身边事,解决高中学习生活的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缺少议论文写作的入门基础知识,直接的程序化教学会让学生厌烦。学生初写议论文往往有文体不明、结构凌乱、思路狭窄、观点不清、素材匮乏甚至个别学生利用网络直接嫁接写作等情况。

笔者要求学生就校园学习、生活、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给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解决方案。学生表现出比以往写作高得多的激情和兴趣,写出不少的内容。这些文字虽不是理想中的议论文,看不到议论文的哲理美、结构美和语言美,但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表现出对参与学校管理,积极营造生活、学习环境的热情和主人翁态度,增强公民意识,并且体会议论文说喻、倡导、批评、对辩的实际功用。

第二阶段:泛读天下事,借鉴时事评论材料。

“评议身边事”虽解放了学生从“课堂”到“校园”的兴趣困境。但它具有随意性、随机性,和学生真正关注的社会生活仍有距离。

笔者利用学生喜欢积极利用网络的特点,拓展、扩大时评范围——直接寻求各大门户网站关于社会生活的相关时评材料,并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编辑印发给学生。通过类似如《百万重奖教授教学只是一个开端》、《大学女生12岁时择偶标准:房140平方米车12万》涉及的价值观、劳动付出与收获;《青岛石油管道泄漏》涉及的“责任”“管理”;《云南公务员考试评论:德优,还是德忧》、《美国高中生上好大学难,每天睡四小时很正常》涉及的“心态”、“追求”、“价值”等。主题时评阅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不少学生直言对写作有了以往不曾有的兴趣,同时以往在考场上畏惧作文写作的心理也有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第三阶段:先供时事材料——学生自由写作——教师评阅引导——再供相关时评材料。

这是对第二阶段的改进。学生反馈中提出笔者提供主题时评的阅读材料虽然呈现了各家评论,但是留给他们自己思考、拓展的空间太小了。于是学生主动建议:笔者先给材料,由他们对材料加以评议写作后再由教师提供各家评述文章。笔者接受了学生的建议,通过这一调整,学生在一段时间后的反馈信息中谈到这种拿到相关材料的感觉和考试的新材料作文写作的形式很相似,给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写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感觉更强了。

“时事周评”虽仅是一个尝试,但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时事周评”具有以下特点。

1.激发了学生阅读、讨论兴趣——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时事周评”的素材就是精选每周发生的时事新闻和评论,具有新颖性、高聚焦性、社会性。它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和可资探讨的资源,给了学生一个“开眼”看社会(世界)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激发,主动思考、参与讨论的热情大涨。给笔者比较深刻的印象是课间以往以男生谈体育、游戏,女生谈穿着、饮食为主的现象,现在经常被时事热点讨论取代。比如《别把“雾霾退兵”当做“警报解除”》、《取消英语课救得了汉语吗?》、《美国高中生上好大学难,每天睡四小时很正常》等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时评引发了学生极大的阅读、讨论兴趣。学生对雾霾的成因、影响有了深刻的认知,对环境保护有了深刻的体会;对汉语的困境及其原因有了深层的了解,对振兴汉语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对美国学生很轻松,中国学生特别苦的意识有了更客观的认识,从而激励自己更努力地学习。

2.为学生提供了新颖、多角度解读的写作素材——把学生领进了作文“生活馆”。

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的压力比较大,课外阅读的时间相对较少。一般的作文阅读材料以月刊、季刊或类型化形式出现,缺少时效性,又是整理后的“成品”。它虽可节约学生时间,但学生成了被迫游离于材料之外的旁观者,加大了识记的、运用的难度。

“时事周评”每期给学生提供一个或两三个主题,如前文所述事例,涉及教育、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有时效性和多角度的解读示范功效。不仅保障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而且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选择,为其对同一主题素材进行积累和重组建构提供了平台,既是对学生思考深度、广度的拓展,又是对学生素材厚度的支撑。这非常类似于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和选材。不少学生利用“周评”积累素材,在考试中一改以往材料单一、陈旧、雷同的局面,给阅卷老师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获得阅卷老师的认可。

3.给学生摹写、效法的范本——用精彩引领了模仿。

《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时事评论实际上是既具说喻、倡导之效,也具批评、对辩之用。它兼具谨严的逻辑、深刻的议论,也有明晰的文义和明确、有力的论据。时事评论写作者都是各家媒体精选的个性比较突出、见解比较深刻的人物。其见解、角度往往独特;其气质表现、价值观念往往崇高;其语言模式、篇章结构往往简洁、实用。

学生既可以直接借鉴其新颖、深刻的观点和深入的论述,又可以用自己喜好的论证方法选择角度对素材进行重组,还可以直接进行语言模仿来改进自己的语言表达。这一过程实质上是把作文的语段练习融入“读——借——融”的过程。把作文教学中一直流于形式的“改”的过程融入“借鉴”、“化用”的过程中。这样的模仿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思维体系、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

4.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涵养正气——对国家的未来负起负责。

时评材料广涉公民的道德取向和伦理底线,如《摔倒的太婆不要又跌进“罗生门”》、《网络暴力打不出“天下无贼”》;或引导我们审视、反思人生价值追求,如《丁俊晖十年旅英路:中国血液英国心跳下一站辉煌》、《小学生毕业赠言“努力是为了人民币”是一面镜子》;或涉及国家法制民主建设进程的,如《大量死甲鱼入药,没办法还是没想办法?》、《喜羊羊制作方担责 国产动画艰难面对非暴力》、《有事没事坐地铁言论,太伤公众自尊了》等。

这些社评、时论大都代表主流媒体价值取向,嬉笑怒骂、赞扬挞伐,各具其妙。它们观点深刻、新颖,有开放的视角和较强的批判意识、反思意识、忧患意识,对国民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当代高中生的价值追求将决定我们国家未来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我们的社会对“九零”后缺少认同感,但是有的学生阅读了《小学生毕业赠言“努力是为了人民币”》一文后,对当前国民教育极端功利化的弊端有所警醒,之后在周评中以《无邪仍在,不见天真》、《谁斑驳了少年》、《有责任心就有办法》等文中表达了与家长、老师等平等沟通的愿望,并借此传达了心中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提出了用责任心对待社会问题的看法。相信这些足以说明对高中生只要引导其明辨是非,涵养其正气,就能对国家的未来负起负责。

用“时事周评”打造“生活课堂”,引导作文写作,是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一次尝试。它基于一个现实:学生受困于僵化无趣的课堂说教式作文教学,缺少社会生活体验,苦苦挣扎,丧失了写作的兴趣。“时事周评”的开展,就是考虑到学生对作文写作情感上抵触,行为上敷衍,文字上的涩、泛、假,行文思想上的低、俗、误的毛病的现实。

学生缺少“成就感”,教师就不会有“存在感”。引导学生从枯燥的“理论课堂”进入到能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生活课堂”,从“时事周评”的练习中学习议论文写作就是教师追求“存在感”的有效方式。

曹文轩说:“自然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美学原则。”笔者把“自然”理解为情感激发的自然,学习模仿的自然,思考表达的自然。

用“时事周评”打造“生活课堂”,引导高二作文写作,遵循用“社会时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情感思维,引导他们感知生活。针对一些社会现象的不同解读、不同表达,学生可以在阅读讨论、交流中唤醒自己自由争鸣的欲望;在模仿中逐步形成自己写作表达的个性;在反思中感悟生活、优化自己的品质。让学生从兴趣出发,在内容上合理选用,从技巧上创新模仿,于精神上自信升华。

用“时事周评”打造的“生活课堂”,学生人在课堂,心系社会。高中生关注时事、反思社会,对生活拥有个性的解读和思考,既是对社会公德和公义的追求,又是证明学生和老师“成功”与“存在”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