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

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范文1

[关键词]标准化;档案信息化建设;规范体系;重要性

0引言

近年来,国家档案局、国资委针对新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陆续出台了一些新标准、新要求,当下的档案建设工作主要体现在电子文件中心建设与数字档案馆建设、电子文件管理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在这一轮特色鲜明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大背景下,如何结合企业自身档案管理工作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规范体系尤为重要。企业档案工作新理念是在认识档案的信息和知识属性基础上,把档案信息资源确立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核心信息资源。建立核心信息资源管理理念,既是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未来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档案工作管理创新的必然,标准化规范体现的建设也就成了管理改革创新的重头戏,本文主要以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建设来阐述标准化工作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然性

档案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工作必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初期编制信息化建设指导纲领,描述了企业的未来信息工作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及主要工作内容,提出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的优先次序和项目初步的解决方案,其中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之一,体现在以下方面。

1.1标准化的必要性

档案工作从实体管理向信息资源管理转变是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对档案工作的要求。相应的工作模式转变,依据国家及行业的标准、制度,相关的标准规范及制度必须结合新的工作形式及要求完成制定,更好地规范指导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

1.2业务需求的必然性

随着“珍存企业记忆、提升公司价值、构建知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档案工作目标的制定,档案业务工作的明确。具体需要大力开发和利用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发挥企业档案工作的信息作用,实现企业档案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展现企业档案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3资源集成的必然性

企业的信息化工作经过井喷式的发展,即将完成从集中建设向集成应用阶段的转化,加之大多数企业数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逐步开展,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需求在档案业务中日益凸显,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

1.4信息价值的必然性

应用产生效益,信息资源的价值必须通过业务应用才能实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当前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在确保信息资源和系统安全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档案管理平台,更广泛共享资源,更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资源价值。

2标准化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企业开始档案信息化整体建设之前,部分下属单位通过该企业整体信息化工作的带动,建立了自己的档案管理系统、完成了目录数据库建设、相应地制修订了一些档案信息化的规章制度,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但从企业整体来看,各下属单位档案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平台,执行的业务管理制度以及标准化不统一,信息资源共享程度相对较低,不能适应企业业务发展需要,档案信息化建设亟需进一步加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标准先行原则,统一并建立了完整的业务规范及标准,保证标准化工作在管理、业务、技术层面为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尤为重要。

2.1编制统一的业务规范

充分调研企业下属单位档案管理的实际,结合国家及企业档案分类、标识、著录规则,规范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业务环节及流程,纳入企业档案工作规定,制定信息化管理要求,编制企业《档案管理手册》。其中重点对档案业务管理规范进行规范。包括对业务规范、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并在后期的系统设计上将业务规范向系统流程靠拢,实现两者的相对统一,在遵循规范统一的基础上,满足实际业务需求。(1)统一分类。广泛征求各单位意见,结合企业档案工作实际,确定档案分类原则及具体类别。(2)统一标识。按照信息化条件下简化整理的原则,统一全宗号和档号,简单直观,易于理解。(3)统一著录项。根据类别及具体档案业务特色,分公共著录项、公共必著项、专有著录项,并确定具体的数量。(4)统一业务流程。按类别及业务环节自上而下统一企业档案业务流程。(5)统一报表格式。结合实际档案报表需求,区分业务用表和统计报表。

2.2制定企业标准

在档案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对海量的电子文件进行归档管理。针对归档电子文件的格式及元数据需求,参考国家及档案行业相关标准,结合企业归档电子文件的特点,形成了该企业的《归档电子文件格式规范》《归档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企业标准。(1)合规的归档电子文件格式是电子文件长期、有效保存的基础保障,规范归档电子文件的格式是保障档案管理系统发挥知识内容管理平台、满足档案管理利用需求的重要环节之一。《归档电子文件格式规范》规定了归档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应具有的特征和选择原则,并给出了电子文件归档格式和利用格式的要求。(2)《归档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保障和重要内容,规范归档电子文件的元数据有助于跟踪电子文件的全生命周期和提高电子文件的后期利用水平。《归档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规定了归档电子文件元数据的元素、结构、表述方法和表述,并给出了有关封装格式的定义。

3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标准体系形成的推动

建设统一、先进、科学的标准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前期通过标准化的制定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日益成熟,分层次系统地梳理现有标准,查漏补缺,逐步形成了标准体系。由管理性标准规范、业务性标准规范、技术性标准规范三个方面全方位支撑业务的运行,形成统一、科学、高效的档案工作体系。

3.1档案数字化规范

形成企业数字化规范。规定了纸质、照片、录音、录像和缩微胶片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基本原则、处理流程和技术要求。

3.2档案分类规范

形成企业档案分类规范。规定档案分类原则和分类方法。适用于档案的分类整理。

3.3档案标识规范

形成企业档案标识规范。规定了档案全宗号、档号的结构,档案标识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适用于档案全宗号、档号的编制。

3.4档案著录规范

形成企业档案著录规范。规定了单份或一组文件、一个或一组案卷的著录项目、著录用文字、著录信息源以及著录项目细则。

3.5档案业务管理规范

形成企业档案业务管理规范。规定了信息化档案业务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与编研、统计。适用于档案业务管理工作。

4结语

任何企业管理的本质可以从效率体现,建立并执行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是企业发展的管理创新手段之一,也是企业能高效运行的制度保障。企业标准化的发展要始终按照“坚持标准先行,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发展质量”的总体目标,无论是档案管理还是其他领域的业务管理,标准化创新管理理念,建立和执行统一、先进的标准体系,使工作过程有标准可依、工作环节可控,提升管理质量、优质高效服务,任何时候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和平.《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

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范文2

所谓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指借助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信息化管理理念,对企业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化开发利用。可见,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即通过扫描、数字化转换等,将以纸质、胶片、录音录像带等载体形式保存的传统档案,转换成以计算机存储设备保存的数字化档案复制件;二是将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包括数码照像机、摄像机、录音机等)直接生成的文字、图表、音像资料等各类电子文件,经过归档形成可以数字化形态保管利用的电子档案;三是数据库建设,即根据企业科技档案的专业性、多样性和成套性等特点,建立不同专业、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科技档案信息数据库;四是计算机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包括网络化收集、归档、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网络检索、传输、利用;五是标准化建设,即制定和实施统一的技术标准、业务标准和管理规范,实现档案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机衔接和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交互共享。

二、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开展,企业、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相继步入实践阶段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一些制约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1.档案分类整理基础薄弱

由于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所属部门和下属成员单位较多,各部门、各单位形成的科技档案专业性强、保管分散,加之现有的企业档案分类规则定性不当、部分二级类目设置欠科学等,给企业科技档案的分类整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导致企业普遍存在科技档案分类整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例如,目前企业档案的分类整理多执行的是1991年7月4日的《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1]和2008年制定的国标《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2](GB/T11822-2008),而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行的分类和整理规则已不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亟待进行修订和完善。

2.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企业科技档案专业性强、形式多样、规格不一,且具有成套性等特点,其管理和数字化处理的业务标准和规范要求应与企业文书档案有所区别。由于我国的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3],不同企业、不同专业、甚至同一行业内各企业的科技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异构,数据接口的通用性、兼容性差,不仅导致“信息孤岛”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科技档案利用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3.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不力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的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总体上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尤其是企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方面,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缺乏有效的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大量的企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处于分散管理状态,游离于信息化管理系统之外,严重制约着企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开发利用,直接影响到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效。

4.信息化建设人才极度匮乏

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其特殊的人才需求,需要有一批既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能力,又精通档案业务、通晓本企业科研生产常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而目前的现状是,企业档案人员不具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能力,聘请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又不熟悉科技档案动态管理的系统需求,加之通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不完全适用于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特殊情况,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因此,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瓶颈。

三、推进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针对上述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1.加快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不仅是社会信息化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一是在现有的信息化标准规范基础上,加快制定、修订和完善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通用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国家工信、科技、标准管理部门尽快研究制定、修订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种标准、规范,为档案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三是各行各业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本行业科技档案的特点,研究制定各类企事业单位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标准、规范,使各行各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加有规可依。

2.加强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基础工作

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科技档案的构成特点,加强科技档案的基础管理工作,使科技档案管理分类科学、整理有序、归档齐全、检索便利,尤其应遵循企业科技档案形成的特点和规律,注重科技档案成套性、动态性保管及企业CAD电子文件等的归档管理工作[4],为档案资源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3.整合信息资源进行科技档案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应根据所属部门多、二级单位多和科技档案专业性强的特点,针对科技档案实体管理分散的状况,系统地分类整合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加强各专业、各项目相关的科技档案数据库建设,为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筑牢基础。

4.注重研发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适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实际成效的根本保障。尽管目前各种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充斥市场,但一些大型企业却很难找到完全适用于本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特殊需求的软件产品。为此,大型企业集团应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研发能突出本企业特殊需求、具有个性化功能的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由于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目前还不具备软件改造或自主研发的能力,因此,大型企业有必要凭借自己的实力,与一些知名的软件开发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服务公司合作,借助社会上的专业技术力量,相互合作、自主创新,共同研发、构建能满足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特殊需求的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范文3

关键词:信息化;原则;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档案是企业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它是一种信息资源,是信息和载体的统一体。然而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档案存放数量冗多、保管条件差、查找利用率低、管理人员知识单一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1.信息化档案实践中运用的意义

信息化档案实践中运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人们已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高效性,它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方便是非常显著的。在信息化档案实践中,信息化档案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较,有着存储量大、可靠性高、检索迅速、查找方便、有效性长等优点,这些优点不但大幅度的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同时让档案部门获得了更为科学、正规的管理方式,为我国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与世界接轨创造了条件。

2.信息化档案实践中运用应遵循的原则

规范性原则,制定档案管理工作标准以及工作规范,这不仅是信息化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提高工作质量,增加工作效率的必然需要。所以一定要坚持规范性原则,如数据处理格式标准、字符内部编码标准、信息输出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文件的归档,传统介质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的保管、传递、利用等工作都实现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重复建设等现象发生。安全性原则,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应该制定相关的策略,可采取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等。效益性原则,要实现信息化档案,需要投入较大的的人力、物力、财力,因为建设档案信息工程是一项巨大的工作,需要坚持效益性原则,以档案信息化工作效益最大为目的,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能力,根据馆(室)藏基础,分析用户需求,还要考虑馆(室)藏档案的利用率。选择数字化的内容要“经典”,主题要与社会、企业利用“热点”相结合,把重要的,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把那些利用率较高且利用后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档案数字化,可以带来巨大的效益。

3.实现信息化档案实践中运用的对策

3.1做好企业内部的建设工作。加强档案工作者的责任感,在企业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对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性,坚持高效、实用的理念,营造严格,谨慎的档案工作氛围,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做好档案资料整理和收集工作,遇到问题要主动解决,碰到难题要迎难而上,让每个档案工作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认真整理好档案资料。建设复合型的管理队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信息时代文件的自动登记、辅助立卷、归档、著录、检索、信息网络传递和安全利用都是在计算机上实现的。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电子文件的特征和电子档案的全程规范管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防护知识,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与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还应立足本职工作,强化自我学习意识,积极参与信息化教育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构建科学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体系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档案管理工作要做实事,而不是只注重外在形式,要为社会、企业的发展服务。注重企业档案资料收集的连续性、完整性、保密性、安全性,充分做好档案资料的价值分析,帮助领导快速的查找到所需的资料,同时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和使用效率。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我国的信息化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中,企业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信息化工作是档案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除了要购置计算机、强大的存储器等硬件设施以外,还需要选择适合企业发展、工作内容、工作量的档案管理软件,为档案的方便检索、安全存放提供技术支持。

3.2作好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统筹规划。要把企业的档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有序的储存起来,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首先我们需要对馆(室)藏的基本情况进行彻底调查,包括档案的类型、载体形态与状态、储藏数量、档案信息利用等情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合理科学的制订档案数字化规划,包括扫描仪、计算机等硬件的购置计划和数字化处理计划。要全面实行档案数字化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硬件的购置不可能一下就做到齐全,在购置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要做长远打算,确保扫描仪等重要硬件设施配套等且兼容性好,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和扩展能力,为日后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档案数字化规划需要坚持“突出重点,分步进行”的原则,对馆(室)藏中的重点档案和利用率高的档案先进行数字化,方便利用者的使用需求。

3.3 注重档案保管设施的基础建设。企业的档案馆(室)面积过小,达不到档案管理的基本标准,想要档案馆(室)能够实现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企业就必须重视档案馆(室)的基础建设工作,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并且要重视档案的保管设施建设,如配备统一的管理设备,实现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全覆盖,建立专门的档案馆(室),完善安全保管设施,运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真正实现档案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同时还要加强档案保护设备的配备,如档案馆(室)的去湿设备、灭虫设备、灭火设备等等,这些保管设施建设和技术是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

3.4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统一档案管理标准,标准规范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档案管理标准化包括档案整理标准、统计标准、服务标准、各项技术标准等,它是衡量工作效率高低的尺度。如果没有这些标准,档案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就无法建立;如果相关档案部门不按统一的标准去做,各搞一套,自成体系,那么档案信息网络就无法畅通,资源共享也就难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实施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一项内容,企业要重视这项内容的建设,可以参照国家推荐的信息化管理标准,然后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方向、信息需求,总结出可以适应企业内部需要的标准,在实践过程中,在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标准与规范,加快企业档案管理的进程和质量,减少档案管理中因人员、设备、格式、项目等的变化引起的信息传递的障碍。

3.5确保信息化档案的安全。随着信息化档案实践中的运用,使得档案信息技术得到了大幅度的开发与利用,但是信息技术也让企业的档案资料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威胁,面对这种威胁,企业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防治,如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制定保密条例、建立信息安全规范、实施好信息的备份和异地存储等。

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范文4

1.企业内部管理力度有待加强统计部门在企业中属于基层部门,在企业内部权限很小,因而也就造成了一些上级人员对统计工作的干预。企业中统计工作有时由预算人员或会计人员担任,而且对于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般无人进行审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正之风。一些领导为了掩饰自己的问题,而对统计人员进行干预,对统计数据进行篡改和造假,以获得个人利益。而企业统计人员迫于领导的压力,只能遵照领导意愿修改信息。如一些领导为了使企业在大众面前看起来是盈利的,而故意修改统计信息。或者一些企业上级人员在财务中偷空,获得一己私利而强制统计人员修改数据。此外,还有一些人为了升职,故意制造高于实际情况的计划来迎合领导,以至于在考核时因达不到计划要求在统计数据上造假。2.统计规范科学性有待提升统计规范即统计制度,统计规范不科学是继外在干预因素之后影响统计信息失真的又一重要因素。当前的统计规范包括统计指标、统计方法和统计标准。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一些统计指标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但是由于新的适应现实需要的指标还没有得到研发,只能沿用旧的,因此就造成了一些信息统计不全面、不准确的现象。传统的统计方法虽然易操作,但是难以应对大工作量,不能准确地进行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从而造成统计质量的下降。而且统计过程中抗干扰能力比较差,很容易影响数据的真实性。统计工作的标准不全面,不能做到与国际接轨,很难适应现实需要。还有统计标准因地而异,各个地方有自己的一套统计标准,这样就会造成统计信息的地方差异,使得统计数据产生地域性的差异,从而最终引发统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统计报表方面,由于报表间指标体系重复计算,给统计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工作量,而且还要在限定期限内提交报表,所以只能编造数据上报,从而造成了统计信息失真的现象。3.统计信息的准确性有待提高统计信息失真的一部分原因是由统计信息不准确造成的。统计信息不准确包括统计数据收集不准确、信息处理不准确和信息存储不完善等。由于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常常会造成信息收集不准确现象的发生,而信息收集不准确势必会造成统计信息失真。统计人员在做好数据调查和收集之后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如果在数据整理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错误地将数据进行整理,也会造成统计信息失真。在信息的存储过程中也会存在由于失误产生的信息失真现象。

二、统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1.加大管理力度,杜绝外在干预企业管理是企业各项工作正常进行以及各个部门正常运转的保证,企业领导层出现对统计工作干预的现象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严格,对领导层的管理不到位。企业领导是企业的核心部分,对企业起着支柱作用,如果企业领导的一些行为出现问题,势必对企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企业要加大管理力度,更要加强对领导的管理和监督,以便保证企业高层的透明度。在加强管理方面,企业要定期对企业各部门进行检查,检查各部门的工作是否做到位,工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另外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检查其工作中的问题。这种检查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各部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治理,而且还能对各部门进行有效监督,督促其提高工作质量以减少问题的产生。领导层工作产生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常常是极其严重的,因此对领导层工作的检查需要更加严格、更加全面。加大企业管理力度,可以使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从源头上杜绝一些违规现象的产生,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2.提高统计规范的科学化水平统计规范是统计人员用以进行统计工作的标准,包括统计指标、统计方法和统计标准。如果统计规范不科学会使统计工作失去依据,因此,统计规范不科学会造成统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统计规范会呈现地区性差异,各地区的统计规范各不相同,这样在进行统计时依据的标准会不一样,产生一些信息失真现象。在统计方法方面,如果沿用传统的方法,必定与统计实际有一定的不符。因此为治理统计信息失真现象,需要提高统计规范的科学化水平。首先,应当促进统计方法的科学化水平,在统计过程中更多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使统计方法趋于现代化,与统计实际紧密联系,更利于实际统计工作。其次,企业应当进行统计标准的规范统一,从而使统计工作的实施有具体的依据,也有利于对统计结果的监测和评定。另外,还要对统计指标进行规范,才能全面提高统计规范的科学化水平。3.提高统计信息的准确性统计信息准确性与否与统计信息失真现象直接相关,统计信息不准确是造成统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因素。统计信息不准确包括统计信息调查与收集不准确、统计信息处理不准确和统计信息存储不准确。统计信息调查与收集不准确是指统计人员在统计过程中由于个人能力问题,无法做到信息收集的完整性而造成的。统计信息处理不准确是指统计人员无法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处理,这是由统计人员的操作失误和统计人员能力不足引起的。统计信息存储不准确是由于统计人员没有做好信息的统计归档或者归档不完全造成的。提高统计信息的准确性首先需要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包括统计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统计专业知识主要有统计学理论知识和经济学理论知识,这些是一个统计人员所必须习得的。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包括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等能力,扎实的专业能力可以帮助统计人员更加轻松地处理日常统计工作,并且能够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了,可以在此基础上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另外,统计信息处理完后还要对其进行完整合理的归档保存,以便日后进行研究。

三、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范文5

【关键词】 会计准则; 会计工作标准; 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6-0046-03

1996年财政部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启动会计工作标准建设,1999年修订后的《会计法》中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提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原则要求。随后,财政部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掀起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高潮。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了我国企业行为,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维护了社会市场经济秩序。2008年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相继颁布实施相关配套指引,会计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的开展以及近几年我国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对如何有效地实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会计研究者提出了很多的对策与建议。国内会计与财务理论界尽管对会计工作标准的研究方兴未艾,形成了多种观点,但对会计准则、会计工作标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鲜有归纳和总结。

一、会计工作标准是一套程序和方式

(一)会计标准

有一种传播最优经验的做法叫标准。会计标准主要包括会计技术标准、会计管理标准和会计工作标准。其中,会计技术标准是指处理发生的会计业务所采用技术方法方面的规范,一般是由会计处理方法和内部管理要求确定的,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有关会计业务技术方面的规定以及财政、税收、审计法规和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会计管理标准是指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为代表的会计日常工作基本要求方面的规范;会计工作标准是指处理会计业务过程方面的规范,是把会计技术标准要求转化为科学工作的正确思路,一般是由企业依据本单位实际经济业务内在的规律性和内部控制制度来制定。

会计标准在实务中主要指会计准则,会计标准和会计准则在英文中均译为Accounting Standards。会计准则是规范财务会计信息处理、加工、生成和传输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标准,指导会计工作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其内容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方面的规范,使得会计工作人员最终能从财务方面完整地概括反映出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

(二)会计工作标准

会计工作标准是财会工作人员在管理标准许可的时间范围内,严格遵守技术标准的规定,将需要完成的财务会计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归纳、整合、加工、分解和排序处理,形成一个最佳工作结果的财务工作过程规范。

会计工作标准实质上是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操作方法。针对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每一交易事项,为了使企业在一定的会计业务范围内获得最佳的工作秩序,对现在或潜在的会计问题归纳、制定、和实施共同或重复使用条款的业务处理流程。会计工作标准是将每个会计交易或事项涉及的工作目标、工作开始和结束时间、工作部门、工作人员、工作地点、相关资料(事前准备资料、事中运用资料、事后产出资料)、工作时限及工作流程等要素进行有机整合的程序和方式。

如果说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会计信息处理更加流程化、精细化、规范化,那么会计工作标准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推进整个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职业的流程化、精细化、规范化,有助于引导会计工作人员日常行为,规范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模式,改变会计工作人员的思维模式。

(三)会计工作标准体系

一项具体的会计工作标准,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全面地表现各种会计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制度要求。组织实施过程中,再对这个完整要求根据时间先后进行分解、排序,这个分解与排序是会计工作标准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

会计工作标准体系,是以会计工作标准为基础,明确会计岗位工作目录,指导岗位设置、科学成立机构,进而建立科学量化考评机制的一套系统。工作标准体系从研究角度来看,具有将工作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各部门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的能力,通过对会计工作流程进行归纳和整理,把需要完成的工作的各个工作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新的、整体性的工作过程和规范。由此,会计工作标准体系的实施其实是一项系统工程,会计工作标准体系的有效执行需要各个层面的密切配合。

二、内部控制为会计准则实施提供重要机制和内部环境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

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该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为实现控制目标,即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我国财政部于1997年颁布了第9号具体审计准则,准则中认为内部控制是一个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为了实现其发展战略,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确保信息的正确可靠,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

(二)内部控制是企业自我约束的重要机制

有效的激励制度可使员工不断创造新思路,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合理的约束机制则有助于使人力资本产能处于最低水平的契约要求上,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需求。在市场竞争激烈、资源逐渐稀缺的环境中,企业会计人员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计准则执行的有效性和公允性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所在企业的管理当局,这个毋庸置疑。在缺乏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下,企业管理当局必然会优先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采用的会计政策是为自己量身定做。企业会计准则不能有效实施必然会带来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是杜绝各种违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情况发生,最为重要的意义是为员工的自我约束提供指南。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可以规范企业行为规则,调整企业主体行为规范,激励和约束企业内部经济交易过程中的各种行为,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内部控制就是持续均衡企业内部各个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合约,规定了各主体在交易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每个主体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受到怎样的奖惩等,从而保证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保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三)内部控制为会计准则有效实施提供内部环境

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大要素使得内部控制成为一个整体。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反映了董事会、管理者、业主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和行为,构成一个企业的主体氛围和总基调。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环境,无论其他几个要素质量如何,都不可能形成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

在瞬息多变的经济和市场竞争环境下,执行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判断多数情况下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经验”和“合理判断”。企业管理当局应当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模式和运行机制。只有这样,内部控制才能产生实效,才能为有效实施企业会计准则提供制度保障和重要基础。

三、会计准则、会计工作标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会计准则是一种会计契约

从实质上讲,会计准则是一种会计契约,会计准则的实施是为了减少契约成本。会计契约的履约机制可以分为自动履行机制和强制履行机制两种,前者主要依靠会计契约的内在机理构造来实施,后者主要依赖于司法来进行。

从经济学角度看,会计契约的自动履行机制主要通过市场,以自动实施机制、信誉机制、内在保障机制等形式范畴体现,会计准则是由特定的机构和专门人员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规范财务会计信息处理、加工、生成和传输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标准。会计契约在一定的假设前提要求下,不需要直接依靠外界的力量,能够自我履行。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具有契约属性,是企业重要契约机制的组成部分,内部控制为会计准则的自动履行提供一个基础,具有节约交易成本、补充企业不完全契约的优势,使得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具有很强的可靠性,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内部控制与会计准则

内部控制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美国于2002年7月颁布了最为严格的SOX法案,要求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备案的上市公司必须提交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令上市公司最紧张最难达标的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成型。实施会计准则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较长的完善过程。可以说,一套高水平的会计准则体系不是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充要条件,还需要会计准则体系的有效实施。

内部控制是执行和实施会计准则的难点,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就不可能有效地执行和实施会计准则体系,也就不可能生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更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要想生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会计准则体系的有效实施,更需要各个方面的通力配合,完善的公司治理、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以及完善的内部控制是关键要素。其中,内部控制对于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它是生成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础性工程。企业管理当局应当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会计准则体系,生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和相关性,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服务。

(三)会计工作标准与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工具,是形成会计工作标准的基础,它应用会计理论来指导会计实践。会计工作标准有机形成并科学固化是对一项具体工作所涉及的制度要素的整合。建立会计工作标准,可以指导会计工作人员科学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合理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也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实现企业程序化管理的有力抓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会计工作标准的制定,应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严格遵守财政部颁布的1项基本会计准则、41项具体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会计工作标准是合理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并为科学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合理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提供评价的标尺,在实践过程中应加强各方整合,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升企业控制目标,提高企业生存能力,促进企业健康成长。

(四)内部控制与会计工作标准

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是杜绝各种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生,核心内容是建立有效工作流程,将企业战略目标构思转变为工作方案,将工作方案演化发展为可执行的工作计划,并科学付诸实施,实现目标。会计工作标准是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方法,并从根本上保证财会工作质量的提高。没有会计工作标准,内部控制就无从谈起。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抓住各个要素之间、各部分制度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机渗透、交叉和融合,设计适合企业工作标准的过程,设计清晰的流程图,将各种制度控制点明确在每一项具体会计工作标准之中,企业按照设计的会计工作标准进行管理,企业按照设计的标准执行日常工作,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并随着企业不断发展而变化、调整,使之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

建立科学的会计工作标准体系需要明确工作岗位职责,适时对风险进行有效监控;可以理顺决策层、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的关系,保证企业工作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通过会计工作标准执行过程的记录与跟踪,能够定期审核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合理性和效益性,以便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建立企业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体制。会计工作标准给会计工作人员以指导和引导,把科学工作的理念转化为科学工作的正确思路,带给人们科学工作、快乐工作和享受工作的意境。会计工作标准扩展人性的真善美,而内部控制限制人性的假恶丑,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尽力改善其带给人限制、约束、被动和压抑的感觉。企业要想有效执行会计准则和实施内部控制,必须建立科学合理、内容完整的会计工作标准体系。

四、结束语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会计工作标准是会计人员在管理标准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严格遵守会计准则等技术标准的规定,将需要完成的工作,通过科学的归纳、整合、分解、排序和加工处理,形成最佳结果的描述性文件。企业会计准则是建立会计工作标准的基础,内部控制由一系列政策和程序组成,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旨在为企业管理层实现控制目标。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就不可能有效地执行和实施会计准则体系,也就不可能生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更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内部控制必须以会计工作标准为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会计工作标准是企业有效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与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企业要使内部控制真正落地,充分发挥其效用,就必须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要求通过科学的会计工作标准化措施来实现,做到内部控制程序化、程序标准化、标准信息化、信息透明化。

【参考文献】

[1] 田高良.以圆通会计工作标准为抓手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J].中国总会计师,2013(2):124-125.

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范文6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治理设计

标准体系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是保证信息系统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的基础。只有通过统一技术要求、业务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标准化手段,才可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盲目和重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规范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快速和健康地发展。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实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做好标准体系建设这项工作,对信息化的建设和推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组成

标准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在信息化建设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企业信息标准体系可以表述为在跨行业的范围内,以实现企业信息化为目标,将涉及的所有标准按其作用的范围、相互关系组成的具有层次结构、相互协调补充、密切配合的全面成套标准。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应该涵盖标准以及标准制定、运行和管理的整个过程,即,包括标准体系、标准运行机制和标准管理机制。标准体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标准管理体系是指制定和贯彻标准应遵循的标准化管理方针、原则、组织制度和标准体制。标准运行机制是指制定和贯彻标准过程中运行的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

二、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设计

标准的属性体系包括每个属性及其取值范围的明确定义,如所有者、级别、适用对象范围、层次等。标准属性及其取值范围都可以根据业务或标准管理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流程进行更新和增加,以保证能够灵活适应标准体系的发展需求。通过对企业架构的服务领域的分析,建立起以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为划分基础的企业信息化标准分类体系。业务架构可以分为业务架构指导原则、企业流程框架标准、业务流程标准、关键业务指标(KPI)标准、业务模型标准、业务角色和位置标准。应用架构可以分为应用架构指导原则、应用功能标准、非功能需求标准、用户组标准等。对于每一类企业信息化标准,首先考虑使用/引用国家、行业标准,当国家、行业标准不适用时,再参考国家、行业标准进行企业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标准关联关系定义是标准关联体系的基础,而关联关系的管理是关联体系作用发挥的保障。只有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在标准制定时进行标准间关联关系的识别与确立,在标准更新时实现标准间关联关系的更新与维护,才能体现出标准关联体系的应用价值。根据UML关系模型,归纳制定了替代、使用、扩展三种关联关系。标准体系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早期的急用先上的单个标准的建设方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化工作的需求,各行业已普遍认识到必须加快建立一整套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实现信息化的重要保障。例如:国土、测绘、环境、交通、林业等行业已经建立起了信息化标准体系,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对指导和规范各相关领域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信息化标准治理体系设计

信息化标准治理必须全面、方便有效的执行,那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标准形式,重新建立标准的管理形式。构想将标准文本内容拆分各个模块,将各个模块进行数字编号。编号、模块和适应物料(机型)等参数作为基本单元,将这些基本单元建立数据库。最后将所有的基本单元整理成整个标准数据库,由操作平台调用数据库数据进行应用,构成新的标准管理形式。这种全新的形式命名为“标准数字化管理”。这种数字化的管理,既解决了标准繁杂难寻的问题,又解决了标准内容错漏的问题,还解决了标准执行问题。基于企业架构方法论,融合国际通用的TOGAF架构治理理论,构建以组织角色、治理流程、标准度量和治理工具的标准治理框架。标准治理组织分为信息化标准管理委员会、信息化标准办公室、项目组三个层次。具体的角色包括CIO、业务/IT标准负责人、标准管理协调人等。治理流程由遵循流程、例外流程、标准制定流程和标准沟通流程组成,遵循流程促进信息化标准的执行,例外流程用来处理信息化标准无法被遵循的情况,标准制定流程处理创建和更新信息化标准,沟通流程促进标准在整个组织的宣贯和沟通,四个流程互相联系,互为输入和输出。标准度量主要分为两类:企业信息化标准资产实体度量和治理度量,如标准制定次数、标准制定通过率、标准遵循次数等。通过IT工具支持企业信息化标准资产的可持续管理和治理体系的长效管理,包括流程管理、企业信息化标准资产管理、企业信息化标准度量指标等。

四、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标准的目标是为信息化建设服务,最终服务于业务活动,用来约束、管理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标准不仅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框架,还需要企业信息化标准的完整治理体系,保证企业信息化标准能够正确地、可持续地建立和实施。在制订信息技术标准过程中,坚持标准化与信息化相结合,总体与局部相结合,规划与实施相结合,体系与应用相结合,制标与采标相结合,管理与流程相结合,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有序进行。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充分体现标准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体系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持续渐进、循环往复的过程,通过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全力推进标准体系运行、标准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逐步推进科学规范的标准化工作秩序和作业行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