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艺术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话语艺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话语艺术论文

话语艺术论文范文1

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是靠教师的语言艺术吸引而产生的。学生学习的本能和核心在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核心,在于教师在语言上的吸引、诱导和导向作用。我们只有把学生本能的学习动机开发出来,把学生的学习动机,本能的转化为更高层的主动学习、“自我”学习,那么学生在任何时候学习都会收到良好效果。因此,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言艺术的要求

1、纯朴明了。教师的语言要有风格,纯朴明了是教师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更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风格。这体现在:朴实的话语、丰富得体、自然大方、简单明了、语速适中、立意创新。

2、变序创新。教师的工作是复杂动态创新的,所以要求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必须具有创新性。教师必须真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点和启迪,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安排设计语言表达的顺序先后,让学生欣然接受。

3、反复强调。在教学中,关键问题教师必须反复强调提醒强调。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学习动机主要体现在“玩”上,这就需要教师反复多次地提醒、矫正、督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

语言的艺术技巧

1、声调变化。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达,除了要丰富、自然外,还有一个语音语调的变化。如果教师的表达能力较差、呆板,没有变化,学生就会觉得教师说话没有水平,这就直接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语言要有抑扬顿挫,声调变化。让学生觉得真挚、恳切、生动愿意接受。

2、语速变化。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做到语速适中,语言流畅自如,有自己的表达特点和风格,要把握好快慢、重轻、停顿等等。

3、语态变化。语态变化在体育课中非常重要。教师的语言要做到大方高雅、入理入情、和谐自然、动情动听、入化传神、富有感染力。但体育教师仅仅依靠口齿伶俐还不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要把肢体语言、心理语言与生动明了、准确自然、恰到好处地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准确,有艺术魅力。

4、风趣幽默。幽默(hunour)是外来词,意识是语言、动作有趣,招惹人笑。从语言艺术方面来看,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教师高品位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影响力不仅仅是博人一笑,还会使人获得精神,加深记忆,活跃教学气氛,保持良好师生关系。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语言。语言是人人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在现代社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从猿古人到人类,中华民族经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使语言得到了充分完善和升华,并且固定为普通话。语言的固定化,使人与人之间沟通更加和谐,情感得到升华。

教师的语言是一门学问,教师必须修整、简练自己上课时的语言。

话语艺术论文范文2

对于文化馆的发展来说,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存在统一性。由于人的素质是多元化的,有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技能素质,智力素质还有审美素质等方面。在现代,人的素质已经不能单单靠一方面的教育,也不可能只靠单方面的知识来实现了,审美素质也是一种基本素质,同时它也是作为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内容。在文化馆的基础教育中,馆内的系统训练可以分为六大类,即学科类,思想品德类,文艺类,体育类,科技类,以及劳技实践类。其中,文艺类主要是在文化馆的文艺方面培养群众们的兴趣,爱好,与技能等等。通过一些文艺活动,如舞蹈,音乐,艺术作品欣赏,美术等活动,来培养群众们的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艺术修养能力,提升自身的高雅情操,来引起群众们对艺术的兴趣爱好。所以,文化馆应创造艺术性的教育培训环境,应采用具有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对群众们产生艺术性的教育影响,奠定文化馆的以艺术为基础的审美素质。从而使受教者全方面的发展自身的特长,展现出这种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这也就是为何在文化馆的发展中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存在统一性的原因。当然,艺术教育也有它存在与审美教育方面的特殊意义,这也是不可替代的。

二、艺术教育优势是发展人的形象思维

艺术教育可以充分提高人的智力素质,发掘人的形象思维,这是艺术教育的优势方面。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人的思维的两大类,两者相互依赖而生。如果着重发展其中的一部分,那么就会形成不健全的思维模式,制约着一个人未来素质的全面发展。一直以来,文化馆的辅导与培训过程中,也一直从科学的角度去完善艺术教育。我们知道,如果要使人全面发展,那么就必须采用艺术教育,来提升综合素质的发展,发掘深层的潜能,促进人类在多方面的发展。通过审美教育对人形象思维的训练、审美过程中不断想象的实现,艺术教育有助于审美方面形象思维的不断发展,所以在文化馆的教育辅导中必须开展艺术教育,才能使受教者把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形象的联系起来,形成属于自己的高质量的健全思维。

三、艺术教育核心是对受教者进行情感教育

艺术教育可培养受教者的身心健康,丰富他们的感情世界,有助于他们形成高尚的品德和个性。每一种审美能力的发展都建立于对审美感觉的切身体验,这是一种超出单一知识的体验。艺术活动可以在多方面的调动人们对它的兴趣,丰富人的情感,从心里接受这种教育的,这也是艺术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在文化馆的辅导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美术方面的训练来陶冶情操、充分认识社会与自我、还可以与时代交流,更重要的是发展形象思维,启发自我的潜在力量,发掘画中独一无二的情感与时代气息。席勒说:“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产生特殊行为的动力便是情感,对美的追求便是来源于人们的内心,这便成为追求它的动力,所以,情感是教化人心的最佳选择。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受教者对美的追求,塑造受教者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科学文化、思想品德等方面是身心受益,全面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

四、艺术教育可以培养个性提高素质

艺术教育中既含有美,又含有情。首先,文化馆应重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因为艺术教育可以与情感产生共鸣,感人心,莫过于情,受教者的情感来源于情感的认知,超过情感,又归于情感是它的特点。所以,艺术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者带着情感进入艺术教育的世界。在艺术教育中,让他们进行艺术活动(唱歌,绘画,跳舞等)或欣赏艺术(欣赏影视作品,阅读文学作品等)时给自己带来特殊的情感体验,带来欢乐。歌曲,舞蹈,字画都给受教者们在视觉和听觉等方面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样既影响到了受教者们的心里活动,又使他们的感情产生了变化,进而潜移默化的使他们的行为发生改变。在绚丽多彩、丰富斑斓的艺术情景之中,他们丰富了自我的情感,追求更高尚的情操,健全了自己心智,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在生活中用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受教者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一方面,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艺术家们给受教者们树立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旗帜。齐白石先生曾经为了抗议日本侵我,占我领土,拒绝卖画给官家。另一方面,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本含义的艺术作品,就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艺术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创作,是在他双耳失聪后,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对祖国人民的热爱,是流传于世的瑰宝。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时,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受教者们都有正能量的影响。

五、艺术教育可以开发大脑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文化馆的教育与发展不仅仅影响着艺术方面的教育成果,还影响着我国文艺界整体的教育改革进展。我国在深化教育改革中曾提出,要实施以培养人们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祖国未来的接班人的素质教育。在当今趋于知识经济时展的大框架中,每个民族的灵魂已经受创新所掌控,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它的发展和生存,掌握着他的命脉。艺术教育对开动人右脑具有显著的效果,特别是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前文所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构成人的思维的两大要素。如果一个人的大脑思维受到了全面的开发,他才会就有较高的可能性成功,从历史长河中,不难看出,有成就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们大多都是文理兼修的人。例如,牛顿,爱因斯坦,拉格朗日,达芬奇,杨振宁,鲁迅,钱学森等人,他们对人类都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这个他们右脑思维的灵活性有关,与开发整个大脑脱不了关系。如今,科学家研究脑部功能的研究结果显示,创造可以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互协调配合,是不可分离的,对于创造者来说,如果缺少了其中一种,就不可能创造出新的东西。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教化人心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更可以开发人的形象思维和培养创新思维,使其与抽象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思维能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六、总结

话语艺术论文范文3

1.儿童画的天真无邪

绘画呈现儿童心灵的面貌,他们毫无掩饰、毫无保留地将内心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示出来,儿童画率真、直接,传递的内容和情感生动感人。

2.儿童画的夸张大胆

儿童的世界很简单,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对自己喜爱的对象会进行夸张的处理,大胆凭借自己的想象描绘着这个世界。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只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3.儿童画的求多求全

儿童对世界认识的不完整性形成了儿童画的求全性,儿童在绘画过程中会把自己所看、所知、所想都罗列出来。他们不会考虑视点、构图、排版、主次之分,只是单纯地涂满画纸。这样的创作思维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美感。

4.儿童画的浮想联翩

想象是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儿童的奇思妙想往往无章可循,表现在绘画中更是趣味横生。儿童的世界可以逾越现实的界限,他们纤尘不染的心灵正是幻想的源泉,他们看似无稽的幻想也正是当代艺术家所缺失的。

5.儿童画的简单稚拙

观察儿童画不难发现,简单的线条和稚拙的图形是儿童画最突出的特点。由于认知和描绘能力有限,儿童用自己的方式概括看到的事物。但是看似简单稚拙的图画往往生动地体现出描绘对象的本质特征,儿童画简单稚拙的特性还原绘画本真,值得艺术家深思。

二、当代绘画中呈现的儿童画艺术语言

对儿童画艺术的关注早在20世纪初便开始了,来自不同画派的艺术家们为了突破自我,开始追寻艺术本源,儿童画作也曾同大师作品同时摆放在画展中。毕加索曾经说过:“每次见到小孩子在街上、在沥青路面或在墙上乱涂乱画,我都会停住脚步,他们笔下的东西往往令人感到意外,总可以让我学到一些东西。”又如法国画家杜比菲也曾收集过未受过教育的儿童绘画作品来为自己的创作寻找灵感。儿童画也深深吸引了当代艺术家的目光,他们由衷地感叹儿童画艺术语言的奇异与真实之美,致力于回归真我,试求以儿童的视角及艺术语言进行艺术创作。如今,儿童画艺术语言在当代绘画作品中的运用为画坛带来一派生机。

1.当代绘画中呈现的儿童画元素

儿童画点、线、面的构成超乎常理,画面大胆夸张,简单却生动有趣。儿童画的色彩运用完全靠直觉,忽略事物的固有色,色彩对比性强,饱和度高,极富跳跃性与生命力。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霍安•米罗,他的作品所描绘的人物、动物和静物都采用儿童简化的几何线条和形状进行表达,画面简洁而又不失生动,如他的《加泰隆风景》中的幻想,极富神秘色彩,又不失生动,画面中黄色和橙黄的两块平面,相交于一条曲线。猎人和猎物都用几何的线条和形状描绘,一些不可思议的物体散置在大地上,有些可以辨认,有些好像暗示海上的生物或显微镜下的生物,颇具儿童般的烂漫色彩。中国漫画艺术的奠基人丰子恺创作的漫画造型也展现着他的童心未泯,其画风天真质朴,饶富幽默,童趣十足,如他的《花生米不满足》。当代还有许多画家的作品呈现着十足的童趣,受到世人的喜爱,如卢梭的《梦》、夏加尔的《我与村庄》、保罗•克利的《唠叨的机器》、齐白石的《牧牛图》等,这些画作无一不流露出画家天真烂漫的情怀,亲切自然,饶有情趣。

2.当代绘画中呈现的儿童画创作情感

当代艺术家的绘画创作受到社会文明发展的束缚和商业的同化,艺术家的真情实感或多或少地被无意识地隐藏。而儿童画就是自己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绘画本身自然而然变成了单纯的情感创作,观者更容易被作品所感染。所以当代艺术家模仿儿童的视角,期望能回归真我,直接坦诚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在20世纪当代绘画流派中,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中,画家的作品呈现出新的生命力,这源于画家对内心情感的尊重、慷慨的表达以及对儿童绘画的“模仿”和“借鉴”。

3.当代绘画中呈现的儿童画创作思维

当代绘画与儿童画之间有着许多共通之处,研究表明,儿童画表面吸引人们的是其想象大胆,色彩明快,趣味盎然,而实际上儿童画最珍贵的是暗含在这些表象特征之下的儿童精神和儿童情怀。他们不染世俗的心灵、纯真自由的“无意识”思维模式是人类对生命的美好诉求,是绘画艺术的本质和根源,这都与艺术大师的追求不谋而合。

4.当代绘画中呈现的儿童画创作内容

儿童画呈现的是一个没有束缚、没有疆界,纯净、自由的世界。一切事物在一个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儿童眼里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内容。他们没有被学院派的理论锚定,没有高超的绘画技艺;可是他们以独特视角、充满好奇的目光,为我们定格出了一个纯真、瑰丽的世界。当代艺术家尝试着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回归真我,感受生命和自然自身的美。中国国画大师齐白石擅长描绘花鸟鱼虫和山水,他笔下是一片清新真切的自然世界,他用儿童般单纯的心态看待人生,其作品常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漫画大师丰子恺很爱儿童,他的绘画选材理由很单纯,只因看到了好玩有趣的事情便画下来,作品亲和力强,在各个阶层都广受欢迎。

5.当代绘画中呈现的儿童画创作技法

绘画不单纯是技法的表达,更强调技法与画家心灵的结合。通过对儿童画艺术语言的研究,当代艺术家将儿童画极具生命力与创造力的创作技法与自身对生命和世界的感悟结合于一体,形成自己美好的艺术愿景。儿童绘画艺术彰显着艺术的本质,是原创性最高的艺术形式。对儿童画艺术语言的探索是许多艺术家终生研究的课题。国内外众多艺术大师大胆地放弃了理性的创作与对技法的揣摩,他们开始思考绘画的初衷和艺术的本源。他们的作品呈现着鲜活的色彩、交错的构图、怪诞的想象。艺术家们应保持不泯的童心,将跳跃的生命力注入当代绘画中。

三、结语

话语艺术论文范文4

呈现的第一性与呈现的第二性艺术呈现是指艺术作品展现、传达艺术中所要表现内容的过程。绘画艺术的呈现是艺术家在完成绘画作品后,艺术作品不受任何因素的干预,直接地呈现于观众眼前,犹如第一人称叙述,可以较直接、较完整地反映艺术家的审美理想。而音乐艺术则不同,它是在第二人称——音乐表演的“转述”中被呈现。众所周知,音乐作品是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但乐谱毕竟不是音乐本身,它只是一种符号,只有被演奏出来,成为音响,才具有音乐上的意义。由此,音乐在传达创作者审美理想显然不如绘画更具“本真”性,甚至出现表现上的歧义,然而,正因为音乐呈现上的第二性和不确定性,使得表演者在忠实原作品的同时,或多或少地融入自身的审美理想,从而一同传达给听众,所以这也是音乐表演至今依然散发着魅力和乐趣的原因之一。

二、存在方式的区别

(一)视觉空间性与听觉空间性

绘画艺术的空间性与音乐艺术相比表现的更明显也更易理解。绘画作品不但本身存在于空间,具有物质实体,而且在其呈现的内容上也具有表现空间的能力,即视觉空间。它通过构图、光线和颜色的设计等创作手段,以及欣赏者所处位置和角度,构建出一种虚拟空间,它是存在于欣赏者视线中的空间,如三维立体画。所以绘画是具有实体空间性和视觉空间性的双重属性。然而,音乐具备空间性是存在一定争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音乐艺术的材料是音响,人们在现实当中并不能找到其物质实体,所以在此意义上音乐是不具备空间性的。然而,音乐可以通过模仿、象征、暗示等的表现手段以表现想象中的空间。如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之“牛车”,此作品鲜明地表现出“牛车”由远及近,由近至远的空间感。所以,在此意义上,音乐又是能表现空间的艺术,但此空间存在于审美主体的想象之中。

(二)时间上的静止性与延展性

话语艺术论文范文5

体育教学语言艺术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而言语表达能力对思维能力有很强的反作用。体育教师的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对教材的处理、对概念的分析、对动作的理解以及对教学的策划等实际能力,而这些能力最终要通过语言表达体现出来。从教学实际来看,提高语言教学艺术,是对体育教师认识水平的再培养、教学能力的再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再拓展过程,这些都有益于教师自身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培养与运用

1.培养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方法。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培养主要包括节奏的控制、语气的掌握、语调的调整、比喻的运用以及幽默的发挥等方面。

(1)节奏的控制。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技术动作要领、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时,需要运用口头语言。这些口头语言的运用要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相适应,必须掌握好节奏。若讲得太快,学生来不及理解重点与难点,跟不上教师讲解的思路,听起来感到吃力,注意力会随之分散;若讲得太慢,就不能使技术动作的关键问题吸引学生的意识,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会妨碍对技术要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要根据教材特点与课堂中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控好语言的节奏,做到快慢适时、错落有致。

(2)语气的掌握。根据体育教学的时间、地点、对象等不同情况,教师要注意语气方面的变化,以便及时调节教学氛围。例如,在下达练习任务、提出具体要求时,语气要坚决果断,掷地有声;在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时,语气宜高亢有力,活泼奔放;当学生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时,语气宜亲切自然,轻柔温和;当学生动作练习热情过于高涨时,体育教师则要弱化语气,压低声音,放慢语速,以控制学生的情绪,避免学生过度兴奋。

(3)语调的调整。语调是语言中抑扬顿挫的旋律模式,是语言的“灵魂”。正如周殿福先生所说,“语调是一个句子中间高低、快慢、轻重、停顿的各种变化,同音高、音长、音强都有联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高音声调会给人以生硬、粗暴、强加于人的感觉,会增加人的“心理负荷”,易产生对立的情绪;而低中音的声调则会使人感到亲切、和蔼,易被人理解和接受,能获得心理上的宽慰。因此,体育教师讲课时声调、音量要适度,以学生能听见、听清为宜。声调太高、音量过大,对学生刺激过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反之,刺激强度过弱,也难以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注意。

(4)比喻的运用。遇到问题比较深奥或技术较为复杂,三言两语难以说清时,则可选用人们生活中较熟悉的事物来说明。例如,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学生学习时可能有畏难情绪,体育老师就可以“卖油翁”的故事为例,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学生就能理解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需要下功夫才能掌握。再如,练习山羊分腿腾越时,有的学生能够跳过去,但因存在畏惧心理或者减速退却,或者手不敢往前伸,或者直接坐在跳马上。遇到这种情况,有教师把“踏板和推手点”形象地比喻成“一块烫人的铁板”,意为不可停留,必须快速踏跳和推手。然后通过正确的示范,辅之以保护措施,学生跳过去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体育教师要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平时多搜集、总结一些精妙比喻,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就会起到触类旁通、立竿见影的效果。

(5)幽默的发挥。幽默风趣的语言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风趣语言、滑稽动作的运用,要简易明确,适应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欣赏水平;要切合课堂要求,与教学内容相关;同时还要掌握好运用幽默的时机。例如,在学生刚开始上课,气氛低落时,适当运用幽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为上课树立一个良好的开端;当学生在长时间练习后感到疲劳、注意力下降时,在学生短暂休息后,及时运用幽默,可以调动学生再次练习的热情;在下课前的整理练习中,幽默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充分放松下来,有利于身体、心理的快速恢复。

运用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

运用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主要是简洁精炼、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新颖优美等。

(1)简洁精炼。在体育课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各种体育概念、动作要领的说明,健康原理、养生技能的分析以及动作要领、练习方法的讲解等,都要求做到言简意赅,详略得当,精讲多练。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口诀、顺口溜等,就体现了语言艺术的简洁、精炼原则,如果与示范动作相结合,就会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对于篮球动作要领,在讲“行进间传球”时,可以用“奔跑如常莫慌张,侧身面对球方向,一步接来二步传,不停不跳不慌张”这一口诀。在讲“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时,可以用“放松跨步迎接球,上步踏跳快举球,眼看球篮臂上伸,轻轻压腕指拨球”这一口诀。这些口诀的运用,能明显起到简单易懂、便于操作、不易忘记等效果。平时要特别留心搜集这一类口诀,这对加大学生训练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2)生动形象。教学语言只有生动形象,才具有感染力、吸引力,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体育课堂上来。在讲授新的技术动作时,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讲解,巧妙的比喻,对动作进行声情并茂、细致入微的刻画,把动作的原理、要领和方法进行惟妙惟肖的揭示,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比如,在给学生讲解羽毛球中“鞭打”动作时,教师让同学们回忆小时候抽鞭子的动作,然后用细柳条抽打地面,或手指抽打自己的大腿,让学生体验“鞭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用鞭子抽打陀螺的动作作比喻:“举起鞭子———羽毛球技术中的举拍;鞭子向上扬起———羽毛球拍向后摆;鞭子从上向下抽打———羽毛球拍从后向前甩动;鞭子的前端击中陀螺———羽毛球拍击中羽毛球”。这样就会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鞭打”的概念,能掌握并牢记动作要领,提高教学效果。

(3)风趣幽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授课环境宽广、授课形式多变,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间长,活动量大,学生容易疲劳,注意力下降;在一些耐力性、力量性的素质训练中,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畏惧心理等。因此,体育课教学急需体育教师适时地以风趣的语言、幽默的故事、夸张的动作,调动情绪,振奋士气。例如,在学习跳高、跳水、游泳、单杠、双杠等具有挑战性的内容时,可以先讲一则“跳伞”幽默:在高空中的飞机上,严格的教练让每一个队员勇敢地往下跳,他严格到回手抓住一个队员就往飞机下推,这样队员们一个个只得很服从地往下跳。忽然,教练发现他抓住的一个队员在挣脱他的手往后躲,于是他很生气,头也不回就把那个队员扔下了飞机,并且对其他没跳伞的队员说到:“刚才的队员太懦弱,我们不要向他学习!”这时,一个队员突然说:“您刚才把驾驶员扔下去了!”听了这则幽默,学生的疲劳感觉、紧张情绪和畏惧心理就会在会心一笑中烟消云散。

(4)新颖优美。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体育老师语言的优美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内容美要求语言富有哲理,蕴涵新意,能体现现代教育、体育科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方法;形式美则要求语言表达规范,格调清新,整齐美观,让学生有如沐春风、如饮甘露的审美感受。比如,讲解体育功能的知识时,可以用“三胸”来进行概括:拓展“胸廓”,增强体质;开阔“胸襟”,健全心理;加大“胸围”,提高审美。从生理学(胸廓)、心理学(胸襟)、美学(胸围)三个方面对体育的基本功能进行了概括,语言整齐,言简意赅,学生听后觉得很新颖,也容易记忆。

话语艺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水彩画教学 当代艺术语境 教学观念 更新

改革开放以后,西画体系的水彩艺术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们的水彩队伍空前壮大,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有了相当的影响,以至上世纪末的第九届美展第一次将水彩作为一种画种与国、油、版、雕一样单列展出,登上大雅之堂。近几年来,中国水彩沿着良好的态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国内举办了多次有影响的展览,他们得到了全国美术界、文化界的关注。但我们还应实事求是地看到,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水彩艺术还远未达到理想的境界,它的分量还不够,对观众的号召力也不够,在人们的观念中还不能与其它画种并列,依然难以摆脱附属的小画种地位。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摆在我们面前,水彩艺术在前两年火热的艺术市场中并未像其他画种那样成为宠儿。在国内外的国油版雕其它艺术领域,当代性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遗憾的是,水彩艺术自身对当代没有更多的反思与探索,很难看到有人在认认真真做当代艺术这一块,历届画展中当代性题材的作品几乎没有,没有触及当代艺术的本质问题。

水彩艺术的当代性不足必然引发对培养准艺术家的美术学院的教育体制和水彩画教学进行反思。目前一些本科院校的水彩画专业学生的创作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水彩画创作“中国性”不够,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过于表面、肤浅,中国传统笔墨还未在水彩艺术中进行有效的渗透,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水彩太少。其二,题材单一,水彩艺术创作一直徘徊在风景静物题材方面,人物水彩创作过于滞后,水彩艺术中那种干预社会,触及社会问题的重大题材、历史题材、风俗题材等太少,水彩艺术作品中缺乏那些包含当代人视觉感受和精神反应的作品,缺少对社会深层次的关注。缺失对现实的人文关怀。其三,重视技术,忽视意识。大部分创作者仍然沉浸于对某些最基本的技术问题的摸索和训练之中,满足一般性的写生、小风景的反复摹写,是艺术长期陷于俗套之中。水彩艺术当中,传统写实的作品过多,磨照片的作品比比皆是,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艺术观念方面有创新的作品太少,对艺术语言和艺术样式的实验性、探索性不够。水彩艺术创作除要有深刻而真实的个性体验外,还要具备独特的艺术语言。另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作者能通过某种过人的敏感捕捉到个人与时代、传统与变化、主体言说和个性表达之间的微妙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艺术创作站在为时代精神代言、为群体生存代言的高度,仅仅把水彩艺术作为个人样式的创造,在今天已失去意义,等等。我认为水彩画教学该从下面几点做出反省,更新观念。

一、强化水彩艺术的中国性

水彩艺术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以往我们有盲目地随着西方潮流走的迹象,没有把水彩艺术的创新真正扎根于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没有形成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绘画艺术。中国水彩的当代性转型,要反对文化后殖民主义,割裂自己文化艺术传统的历史,无视地域性、无视自己的文化。我们提倡中国水彩的当代性转型要具有“中国性”,要具有国族精神,制造自己本土的当代性,不盲目跟风,从文化的根性入手,真正反映中国文化个性,具有中国艺术精神。中国水彩艺术家必须深刻理解中国艺术传统,认识整个中国艺术发展的格局,还要研究世界各民族艺术的现状与趋势,而不能仅限于研究水彩画本身。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绘画传统,其中意象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也是中国美学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个突出典范,中国水彩应该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精神、体现中国人的艺术审美价值,吸取其精华。

二、拓展水彩艺术的创作题材

现代主义非常关注画面形式问题,极度张扬个性,很少注重画面的精神内涵,步入当代艺术语境中,“画什么”与“怎么画”同样很重要。中国水彩长时间徘徊在风景静物题材,很少触及重大题材,水彩画业内对当下发生的事情不够敏锐,对时代精神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差,缺少一个大画种应有的人文关怀。任何艺术形式应该都是时代文精神、时代审美的一面镜子,水彩画家应该积极了解自己的时代,感知、了解表现当代事物,从人的当下状态的体验与把握入手,关注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兼顾艺术的“个性”与“时代性”。对艺术而言,问题意识是当代性的核心,水彩画家还需树立问题意识,当代是一个充满问题的时代,生态问题、人权问题、底层问题、女性主义问题和多元文化问题等这些在当代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中国都有十分突出而又独特的反应。任何学术命题都需要意义,基于文化层面的当代艺术,其意义建构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必须关注当下;必须是针对当下的反思与批判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智性。当代水彩艺术的意义应该来自对当代一些问题的反应、反思与反省而不是回避,对问题的体验集结着水彩艺术家艺术良知和批评责任。

三、水彩艺术写生创作化

为了训练学生的造型基本功,我们常常把写生当成手段。它不失为一种好手段,可是水彩画写生教学现状却非常令人担忧。很多学生“为写生而写生”、“为技法而技法”,只把写生当练习,把写生当成训练基本功的一种手段,割裂了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去着手搞创作。这样往往导致学生在搞毕业创作时茫然失措。水彩画教学中出现的这种写生练习、技法材料训练与毕业创作这种先修与后续后续课程脱节。4年本科学习下来学生创作能力得不到提高的弊端使我们不得不更新水彩画教学的观念与思考水彩画教学程序方面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水彩艺术写生要创作化,把对景写生改为对景创作,要“为创作而写生”、“写生即创作”、“为创作表现而技法材料”,而不是“从写生到创作”,要拉近写生与创作的距离。当然,以这种观念实施教学,并不是扬此抑彼去忽视基本功的训练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创作能力后劲不足,而是培养学生自觉把创作的因素和手段融入写生训练,在写生的基础上做更概括更深入的艺术创作,以创作带动基本功训练,使学生在创作中发觉基本功的不足,然后针对性地、目的性地加以增强。写生之前就要做好创作构思,以创作的高要求去写生,即“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为此,对于美术学水彩方向的课程,我们可以把水彩艺术创作放第一位,“从创作到技法”,强调创造意识贯穿水彩画教学始终。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内容,力求课程之初就得通过较为系统的水彩画历史、水彩画鉴赏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眼界,明确水彩艺术创作的当代性要求,水彩技法材料实验练习、不同题材的速写、写生练习都得围绕创作高要求而开展。先谈创作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技法材料训练与实验,而后者都是围绕为创作表现而服务的,即阶段目标必须为终极目标服务,基本功训练、技法材料实验与探索必须指向创作。

四、加强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

粗线条地看,20世纪以前西方水彩画家看世界的方式都是物我对立模式,画面都是尊重客观,画面物尽其形、其色、其态、其情,旨在栩栩如生地模拟客观世界,20世纪以后西方水彩画家看世界的方式逐渐向物我相融式转变,画面更多关注直觉,心灵的独特体验,音乐的律动,纯粹的形式本身,质地的感染力,等等。水彩艺术西学东渐后,国内对西画体系的水彩的教学,长期以来,沿用物我对立式,侧重表现客观对象。相比之下美国的学生强调表现主观,美国的大学非常重视短期作业,重视性情自然流露,注重训练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他们的学生没有我们学生写实基本功扎实,但他们思维活跃,手法多样,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创造力。现在大多数院校的水彩画教学主干课程多是以题材命名课程内容,如《水彩静物》、《水彩风景》、《水彩人物》等。学生依赖客观对象即“画什么”太多,这样很容易造成作画客观描摹而不主动主观、全班画两组静物风格雷同、学老师却太像老师千人一面等不良现象。其一,遵循多元化原则,重视主观表现,张扬个性,避免趋同而力求多样,关注“画什么”的同时更为关注“怎么画”。如本课程强调技法材料实验、色彩整合练习(图底关系不变,更换物象色彩或提调和降调,目的都是建立和谐的色彩关系和使色彩表达某种情感)等在培养学生在水彩画写生与创作中变得主观主动方面发挥的作用;其二,加强意象、抽象风格的水彩画教学。水彩艺术技术性太强,尤其写实水彩更为艰难(如写实人物水彩)。传统本科水彩画教学以写实水彩画教学为主,这样其一,教学没有遵循艺术创作多样化原则,在具象写实风格水彩方面耗时太多,学生无暇进行本课程针对不同学情加强意象抽象等方面的训练。其二,没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学情是多样和多变的,本课程一方面从具象到意向再到抽象,加强意象抽象等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针对视觉型、触觉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视觉型的进行偏向具象方向的训练,触觉型的进行偏向抽象象方向的训练。第三,根据学生基础不同进行具象、意象、抽象方面的训练。

五、大力提倡新媒介的实验、新技法的探索

中国水彩画家,受传统绘画重道轻器思想的影响,长时间轻视物质技术的进步和工具材料的改进,顽固地坚守着所谓的水彩艺术“本位”。在水彩画的学习中,学生应大胆采用新的科技成果,探索与实验新媒介、新技法,扩展水彩艺术所用材料的范围,对水彩艺术最基本的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综合材料技法,去寻找新的绘画语言和达到以往不同的画面效果。尤其是青年水彩画家画家应该最大限度地反映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反映年青一代的审美趣味,做当代审美的前晀者和实验者,探索新的艺术形式与艺术趣味,使中国水彩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