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范文1
关键词:活动目标 生活实效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这充分阐明了“活动性”是本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课程目标主要是学生通过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活动是课程的呈现形式,是课程实施的“灵魂”。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精心设计活动
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师教学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的。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
(一)活动目标的定位要准确
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必须要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活动价值在哪里。教师预设活动目标必须在正确了解学生真实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行为表现的基础上,然后将活动目标准确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他们跳起来能摘到“果实”。教师要从活动的“质”上去思考、取舍,而不应该停留在诸如“这堂课有没有开展活动”“开展了几次活动”这些问题上。
(二)活动形式要为达成目标服务
只要能有效达成活动目标,就不应该乎活动数量的多与少,不在乎活动形式的新奇与简朴。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我长大了》一课时,我把本课的目标设计为:
1.通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和纪念物,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
2.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产生成长的自豪感。
3.体验家人的关心,尝试着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家人。
为了使活动有效,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根据二年级小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巧妙地创设一个个活动情境,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穿一穿、唱一唱中让学生回顾自己成长的历程。在“穿穿儿时的小衣服……读读出生证”等活动中,让学生非常专注地、努力地回忆,使他们兴奋不已。之后让学生在回忆成长故事、阅读“成长感言”活动中体验、思考: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及家人付出了很多,我们长大了,应该为父母或亲人做点什么呢?课堂上,学生讲述得很实在、很真诚。看得出,学生的内心已充满感恩之情。就是这份感恩之情,已然使课堂充满成长的幸福,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二、以生活为基本取向,使活动真实有效
《品德与生活》课要培养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发展的学生。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只有来自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乐于接受。
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世界中,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这一活动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其次,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最后,通过观察寻找、体验感受,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通过实践活动,促进知行统一
(一)实践时间要充足
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需要时间的磨练。
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行为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在对《秋天在哪里》《学做小雄鹰》《我要换牙了》等主题的探究中,我给学生一段较长的时间准备,让他们做好活动记录,以及图片、资料的收集。同时,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教师也应及时地督促,检查、反馈,确保活动的持续进行。这有利于学生体验更深刻,认识更丰富,行为落实更实在。
(二)活动形式要丰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活动感兴趣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参与,而不觉得这是一种负担。根据学生好新奇、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我们设计的活动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如在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我巧妙地把教学过程转变成为“安全小卫士”的达标闯关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兴趣盎然。再如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课后活动要延续
一节成功的《品德与生活》课,课前的准备必不可少。课前活动是反馈学情的一个窗口,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要点,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要注重课后活动的延续,它让道德规范回归于生活中,使道德规范焕发活力。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能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体验和理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树立良好行为,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总之,在我们今后的《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一定要把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活动的形式。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和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到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出现问题后的相应解决办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关注“童心”“童趣”,让学生在我们设计的具有生活化的活动中去感悟、探究、发现、体验成长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活动得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范文2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课时:课前,我先问学生,你和小伙伴之间曾经发生过矛盾吗?当时是什么情况,后来是怎样和好的呢?有没有遇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上课时,请学生谈谈邻居交往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将品德课堂教学方式生活化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如,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在“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教学《我的劳动感受》,在“我来露一手”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第一个是小门卫,着重体验劳动有时看来简单,但每项工作都有责任,做事要有责任心。第二个是小清洁工,着重体验劳动有时也是苦的、累的、脏的。第三个是小厨师,着重体验劳动中学到的一个本领。第四个是小校医,着重体验为他人服务、为他人减轻痛苦,也是一种快乐。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劳动的酸甜苦辣。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三、将课堂教学延伸至生活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范文3
关键词:“做中学,做中教”;《职业生涯规划》课;体现
作者简介:武莉莉(1979年―),女,辽宁抚顺人,大连电子学校讲师,大学本科
2007年,总理在职业学校调研时,曾提出:“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因此,职业学校最大的特征就是教学、求知、做事与技能结合在一起。”总理的讲话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揭示出职教课程及其教育要求的本质特征,为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那么,为什么要在“做中学,做中教”?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如何体现“做中学,做中教”?
一、为什么要坚持“做中学,做中教”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章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做中学,做中教”符合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特殊教育目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一)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中等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较为显著的区别在于: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从事事务性工作,其劳动的首要特征是手脑并用,并落实在动手做上,用人单位对一线岗位从业者的要求,主要是“做其事”,而不是“论其道”;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专业课和实践课占有较大比重;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习惯、文化基础、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师资队伍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较多,具有一定的行业、企业实际经验和动手能力。
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生特点和教师特长情况来看,“做中学,做中教”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二)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理念呈多元化发展,有的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与谋生教育,实践中常常把职业教育设计成单纯的技能培训和知识传授,而弱化职业教育对学生立业谋生和长远发展的核心素质和能力的设计与培养。“做中学、做中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和技能,以谋求长远的发展。
“以人为本”在这里也就是以学生为本,“做中学,做中教”符合教育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的导师和学习伙伴,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导演者,作为指导者,不断引导学生独立学习、查阅资料、动手实践、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内在积极性,逐步实现了从“要我成才”向“我要成才”的转变。
“做中学,做中教”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那么,如何在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中体现“做中学,做中教”呢?
二、如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体现“做中学,做中教”
《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做中学,做中教”实质上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实践,也是教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做”的本质就是实践,并非限于双手做才是做,凡是耳闻、目睹,思考,调查、研究,都包括在内。
(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体现“做中学,做中教”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中职生特点,必须运用适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参与,讲究学生从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重视能力训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运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主动性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主,带出知识,案例在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借助案例展开知识认知、能力培养、品德教育等教学任务。案例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训练和主动参与、主动感悟的一种手段。在案例教学时,学生的独立、自主活动比重很大。
例如:在讲授“性格分析与调适”这一问题时,由学生表演案例:大连通世泰建材有限公司招聘作图设计部作图人员, 学生参加笔试当天,四名学生迟到,被监考老师拦在门口进行批评教育。四人对于此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截然不同。学生分组讨论:谁更适合通世泰的工作,为什么?另外三人也想去通世泰工作,怎么办?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分析案例得出结论,既掌握了教材内容,也了解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素质。
2.运用情境教学法,加强学生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载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中职生很快将进入社会,但是对用人单位的要求缺乏感性认识,利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对企业要求有更感性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角色转换。
例如:在给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讲授“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时,创设情境: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招聘维修人员,学生表演这一情境,并根据招聘信息进行提问。学生通过耳闻、目睹、思考、感悟……对面试要求和用工标准等,有了更感性、更深刻的认识,触动学生注重提升自身职业素质。
3.运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是一个计划好的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实际工作,有一件可以看到的产品。
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这是总任务,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写作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将总任务分解为下列分任务,布置给学生,给出要求和完成任务的路径,由学生按要求去完成任务。任务一:分析、了解自己,向老师、家人、同学、朋友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任务二:学习职业相关知识,利用网络和其他媒体收集了解社会环境、行业、职业基本情况和要求;任务三:整理以上资料,根据发展条件的分析,初选职业发展目标;任务四,根据初选的职业目标,制定阶段性措施以实现职业目标。
这样,通过完成“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的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章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和项目教学等方法,均注重学生参与,注重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和实践活动中受到启迪、得到感悟。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二)不断充实丰富教学内容,体现“做中学,做中教”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要求《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内容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1.教学内容应贴近实际,符合中职教育目标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内容应融入用人单位的要求,将用人单位招聘信息、面试要求、学生顶岗实习表现等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校期间就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有针对性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较高的职业素质,培养较强的专业技能,从而较快的适应岗位需求,实现角色转换。
2.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如果理论性太强,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应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例如:讲授模块三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时,多引入已就业学生成功案例,或者名人成功案例,这样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3.教学内容应贴近实际,促进学生健康长远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同阶段的其他教育,不是面对经过层层选拔胜出的学生,而是面对在选拔中被淘汰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学习能力相对较差,而这些学生经过三年的教育培养后,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要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自身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长处,弥补职业岗位不需要的短处,遵循教育规律,从而促进学生健康长远发展。例如:讲授“能力分析与提高”时,针对不同学生,应有的放矢,从而扬长避短,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三)加强对德育教师的培养,保障“做中学,做中教”得以实现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大部分没有企业经历或参与过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也没有参与过面向企业、面向专业的调研活动,甚至未参加过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技术培训。教师对职业生涯教育多为原职业指导内容迁移式的理论讲解。从业教师职业规划指导专业技能的缺乏,多使学生智力、性格、人格评价信息收集分析停留在经验分析阶段,缺乏科学性、针对性;教师对职业与专业认识不足,不了解用人单位要求,也不了解专业设置情况,直接造成职业规划时,“人职匹配”分析不准确。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范文4
一、让课堂散发出生活的芬芳
传统的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自身的道德和情感体验。而这样的教学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活动,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
1.寻访调查,观察生活
国标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内容大多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可是学生往往是当局者迷,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和课后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寻访调查,留心观察生活,开阔视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变化”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伟大建设成就,课前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去了解家乡的今昔变化。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家的过去和现在,也可以调查教材中提及的居住、出行、公共设施方面的过去与现在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寻访调查中,对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战略决策,先有一个粗略的认识。接着,我让各学习小组利用搜集到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等各办一份手抄报并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上,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体会。可想而知,此时此刻,学生对改革开放这一战略决策的认识,已不再是粗浅的,而是真实而深刻的。他们在亲身参与的调查活动中,通过今昔生活的对比,深刻体会到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教师这样进行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模拟情境,再现生活
把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之中,是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必然要求。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角色扮演,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教学,把语言文字直接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生活画面,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就等于把学生的生活搬进了课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对教材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将德育的目标、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久而久之,学生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化课堂。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快乐的邻里生活”一课时,把课文的相关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演出,“小演员们”进入角色进行创造性劳动,同学们也被带进设置的情境,在艺术活动中不知不觉体验真情,受到教育。
3.实践操作,体验生活
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因此,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就必须亲自实践操作。我们品德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为学生搭建平台,创设实践操作的机会,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加深体验,深化认识,为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基础。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我的劳动感受”一课的前一天,我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后,亲自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同时还要仔细观察长辈的面部表情。第二天在课堂上,学生反馈良好,达到预期效果。有的学生陪爷爷谈话;有的学生帮奶奶烧饭;有的学生给父母洗脚;有的学生为外公捶背……在一件件小事中,学生自己品尝到了劳动的滋味,收获了幸福,长辈们同样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这不仅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了生活,而且也在体验中深化了认识,在情感的交流碰撞中提高了道德修养,在不经意间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
二、让生活孕育品德课堂
生活是孕育品德的田园。作为品德教师,我们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正确把握品德教学与儿童生活的链接点,将生活变成学生学习的生动教材。
1.寓品德教育于学校生活之中
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我们要让校园内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寸土地都能“育人”。校园里,有些学生踩踏草坪,破坏绿化;有些学生浪费水电;有些学生乱抛纸片果皮……针对这些不良现象,我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这一课前,主动与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取得联系,在课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我为校园设计公益用语”,并告知学生,学校将从中择优选用。尽管学生设计的标语并不是那么的让人惊喜,但是学生设计标语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学生自己设计的标语、发出的倡议,往往更容易遵守,更容易被接受。
2.寓品德教育于家庭生活之中
家庭是每一个孩子学习生活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的许多行为,都是从父母的为人处事及言行中模仿得到的。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疼爱”一课时,谈到“你是怎样尊敬长辈的”,许多学生都会提到,我妈妈是怎样关心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有时我也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些事。从孩子们天真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家庭生活对儿童品德培养起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
3.寓品德教育于社会生活之中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范文5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新课导入,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效果定然不佳。若能较好地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即能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以《难报三春晖》一课为例,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常回家看看》、《我的中国心》,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亲子之情,爱国之情;听完歌曲之后,我随即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讲述自己与他人、社会等之间发生的情感故事,并画出自己的“亲情树”。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激发参与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产生灵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巧用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造直观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去感知、去领悟、去思考,这样一方面增强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上《高雅生活情趣》一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有关的图片、视频、事件资料等,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情境、分析问题,自主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谈感悟、收获,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桌之间或前后桌之间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然后师生一起总结出什么样的生活情趣是高雅生活情趣,学生平时的课余生活哪些是高雅生活情趣,并让学生到讲台在黑板上写下来,加深学生印象。接着让学生收集身边同学或是知名人士高雅生活情趣的例子,之后教师提供相关网站,让学生从网络上搜集表现高雅生活情趣的事例、片断、视频等展示在投影屏幕上,强化学生的感知、记忆。然后再问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培养高雅生活情趣?”(并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结合自身做法分组讨论,各小组归纳总结本小组的意见并在全班交流发表看法。通过讨论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明确思想,以理导行。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活课堂。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我在《礼貌显魅力》教学中,用动漫设置了两个直观的生活情境:一个青年拿着一份调查问卷表在向一位老人做调查:老头,填个调查表好吗?老人头也不回地走了;公共汽车上,一位中学生坐在“老弱残疾专座”上,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周围的群众纷纷指责那名中学生。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感受,得出了以下启示:礼貌待人就能得到他人的接纳,对人不礼貌,就会受到他人厌恶,就会伤害他人;礼貌能帮助我们成功。这样,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另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确实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果运用不恰当,就会适得其反,违背多媒体使用的初衷。多媒体教学确实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并不是使用越多越好。使用多媒体应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使用,不宜过多过滥,更不宜长时间甚至整节课使用。运用多媒体要讲求实际效果,不要华而不实玩花样。例如,在黑板上已经板书过的内容就沒有必要再用多媒体放映出来;与教学内容无直接联系的图像、音乐、动画和一些附加信息,也沒有必要一一放给学生看。
多媒体教学带动了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传统教学也有着多媒体教学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使用,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范文6
一、融入生活,充实教材资源
思品教材以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选择了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图片、生活照片、儿歌、游戏等多元性裁体,给学生呈现了一个缤纷的世界。然而,思品学科面对的是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课本再优秀,也不能穷尽整个生活,只有开放教材,到生活中去寻找丰富的题材来充实教材,拓展教材,才能真正诠释课例中所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师在使用手中的课本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与儿童生活牵手,及时地把社会中科技信息、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及时吸收到教学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思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如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考虑到只凭课堂上的教学,学生只会从理性上有所认识,但一定没有真情实感。于是课前,我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活动,让学生当一天家,从早晨买菜起,安排好家里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收拾收拾房间。真实的感受、深切的体会,充实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再想想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在做饭时最好需要帮忙;有的说,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有的说,妈妈天天做这些事情,真不容易啊。瞧,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与尊重自然形成了。
二、新近自然,感受真切体验
思品课程是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无论是经验的积累,自我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发展,品德行为的形成,都需要儿童自己直接地去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切实地去和周围的自然、社会、人、物发生实际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真实感受和情绪体验。这一要求不是仅仅依靠教室内单方面传授或形式上的手脑活动就能获得的。很多时候,它都要求我们能和孩子们一起走出课堂,为自己打开一个宽阔的生活空间。很显然,大自然无疑是最好的学习天地。开放性的思品课可以在任何适宜的地方进行。如阅览室、操场、花园甚至是郊外、田野……
如在《美丽的秋天》主题活动中,要求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丽。而秋天的变化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呈现出来的,更不是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或呆在家中就能观察体验到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了解到秋天的变化,都能参与到探秘秋天的活动中去,我们把组织学生观察活动的场地扩展到了田野、市场、商店、园林之中,让他们在动物、植物、人类生活等大千世界的点滴变化中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他们在秋风中奔跑,和落叶低语,在草地上寻觅小生灵的足迹……在这片广阔的开放天地中,秋天毫无保留地向孩子们敝开了胸怀,绽放了它的美丽,大自然也悄悄地向孩子们诉说了自己的秘密。在与秋天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对秋天的认识,对自然的热爱不断地积累、延伸。这种超越了空间的形式让孩子们忘我地投入到了发现的快乐中,收获的快乐中,参与的快乐中,体验的快乐中。
三、沟通内外,延伸活动时间
儿童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同的时令,不同的节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活动主题,决定了活动时间长短的不同。因此它不应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该终止于一次活动。它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的变化,事态的发展,了解的深入而不断地延续、深化下去。然而,由于受课堂四十分钟的限制,许多活动只能匆匆结束,草草收场,流于形式。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况,当许多孩子还游离在思品与生活融合的边缘时,下课的铃声就将他们拉了出来。所以,我们要灵活地延伸活动时间,开放课堂,对一些活动时间长的内容早做安排,给足时间。
如在对《春天来了》进行主题探究时,我给学生一段较长的时间准备,让孩子们做好活动记录,观察日记,你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随时写一写你发现的东西。以及图片、资料的搜集,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春天的图片,或者动手画一画,或者鼓励学生动手拍一拍。同时,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我还应该及时地去督促、检查、反馈。如在上《看我多精神》这一主题时,除了课上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以外,课外还要多监督,检查,多做评价,既保证学生活动的持续进行,也利于学生的体验更深刻,认识更丰富,行为落实更实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对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创新模式,激活学习兴趣
教学改革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教育即是自由,“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当代时代精神的最核心的内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在自主、和谐的气氛下才能进行,因此,构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1、体验领悟式。所谓体验领悟式学习,是一种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通过书本或者别人的传授而获得知识的方式。体验领悟式学习强调主体的亲身体验,这和任何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学生的一种自主活动:即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内化的活动。这种体验的积聚,生成为一种自我意识,进而转化为一种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比如讲尊重残疾人,不如让学生坐上轮椅驱车爬坡;讲拾金不昧,不妨让学生换位体验,体验失主的心情,这样更能增进对残疾人、失主的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