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理论;教学

音乐理论教学是各音乐院校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音乐理论教学不仅“给专业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并为学习其它理论课程做好准备”,学习音乐理论是为了为演奏活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为更深一步学习和声、复调、曲式等音乐技术理论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关注学生音乐才能的发展,智力的开发,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音乐理论教学是所有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课程,也是各类音乐艺术院校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可以说,音乐理论课程是学习音乐的重要领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奠基作用。

一、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

只有在音乐实践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得到巩固和提升,形成良好的音乐思维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创新欲望。作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笔者发现,在高职的音乐理论课上,单纯地进行音乐基础理论教学比较枯燥,比如讲乐音体系、节奏、节拍、调式等章节,很多教师只注意理论与概念的讲述,常常是纯粹的概念讲授,对学生缺乏感性方面的训练。学生不仅不容易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影响他们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导致音乐思维的僵化,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知识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

音乐基本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与生动具体的音乐作品相结合。教师需要明确音乐理论并非纯理论学科,它是作曲技术基础理论的“实践”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的倾向。比如教师在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简单地了解五线谱的概念后和音在五线谱里的位置后,再采用听唱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感性的认识。通过听唱单音的高低走向,看到五线谱里基本音级的上行和下行,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了统一,获得了对音的感性认识并加深了五线谱的印象。在讲音程时,说C到F是纯四度,是协和音程,C到#E是增三度,不协和音程,学生很难真正领会,尤其是结合钢琴键盘,两个音程又是用的完全相同的两个琴键,学生便无法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结合调式音阶,通过适当的谱例听一听,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可以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讲记谱法一章时,教师可在钢琴曲以及声乐曲中选择一些含有不同记号的典型曲例让学生弹唱,有的放矢地学与练,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含有各种演奏法记号的谱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教师可以将音乐理论的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相结合,如在《钢琴》课中使用音乐理论基础的识谱、节拍、节奏等知识点和方法,让学生分析所演奏的乐曲进,做到音乐理论和音响的实际结合。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传统音乐理论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手写板书,受黑板大小的影响,常常有写不下擦了又写的时候,使教学内容既不连贯完整,又耽误时间,坐在后排的学生又常有看不清谱的烦恼。而且在写谱例时往往影响了上课的进度,出现老师一抄谱学生就分心的局面。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为教学服务。在多媒体教学和校园网络普及的今天,学生与现代媒体接触日益频繁,他们早已不满足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形声性、再现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已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利用多媒体实施现代化的音乐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现在很多学校都配备了专门的音乐多媒体教室,为了给学生一个全方位吸收知识的环境,教师可凭借视听教学手段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音乐理论教学的实践表明,许多学生对多媒体音乐课件的运用非常感兴趣,而且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是不断提高音乐理论教学质量。

通过图片、动漫、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多样化方式,可以全面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神经,从而达到多方位传递音乐信息。在课堂中讲到关于音色的知识时,有木管、铜管、拉弦、弹拨、打击乐等多种乐器的不同音色表现,教师很难把这些乐器都带到课堂上来并进行吹奏,那么就可以将收集到的图片和部分音像资料结合起来制作成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既避免了由于纯粹的理论讲解而造成的空洞,又使整个课堂教学显得饱满而生动。在调式分析中,教师可以先呈现乐谱让学生们分析,然后放音响,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检验分析的是否正确,或者在乐谱出现之前先让学生听音响,分析是什么调式,再呈现乐谱,检验听的是否正确。

三、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国的教育制度为了适应时展需求,注重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注重身体素质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必须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这样才能够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对高校的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1.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并且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受以下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1学生因素

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在高校生活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体育缺乏浓厚兴趣。其实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将学校体育融入到学生的终身体育中,因为学生在高校学习结束之后,大都会步入社会,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那么对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将会非常不利。如今的高校体育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与兴趣,因此这个教学任务很难完成。

1.2教师因素

体育教师是各级各类学校中专门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学科专业教师。体育教师又被誉为人类健美工程师,这主要是基于体育教师的工作主要是面向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提出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促进作用。如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虽然国家的教育制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是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觉得自己才是教学的主体,使得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体育教师所制订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策略也没有针对学生实际,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决定,最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很难让学生对体育产生相应的热情与兴趣,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并不适合现代高校体育教学[1]。

2.基于理论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

2.1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完成高校体育教学任务,必须在以人为本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改革,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听取学生的相关意见,针对学生需求,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并且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利,让学生能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比如说现代大学生一般都比较喜欢篮球与网球类运动,体育教师可以增加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并将篮球与网球方面的出色运动员事迹讲给学生听,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课上,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运动情况,尽可能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以此增强学生的体育能力。

2.2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统一

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学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许多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逐渐淡忘了核心理念。如今许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教学质量不高等相关问题,主要是因为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在核心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加强指导思想的统一,各种教学活动与教学策略都应该在统一指导思想的引导下展开[2]。教学内容应该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凸显,这样才能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2.3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要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同样要建立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论指导上。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首先可以降低期末评价的比重,增加平时表现的评价比重。其次,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之间身体素质的差异,制定不同的评价方式,最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找出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进行针对性的体育锻炼,以此促进学生发展[3]。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3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管理;问题与对策

一、 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招聘指导理念落后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必然有什么样的行动”。当前中职招聘中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与其背后指导理念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招聘理念中存在着问题,这是导致当前中职招聘存在的首要问题,也是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存在的首要问题。据笔者深入调查了解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在招聘理念中存在着招聘理念落后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招聘过程中注重学历文凭,用学历文凭作为招聘唯一依据,不可否认学历与学校出身与学生的能力有一定关系。但是学历与学校出身不错的就一定能够胜任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吗?这是一个值得让人深思的问题。这种落后的招聘理念必然导致中等职业院校在招聘过程中出现务虚不务实的,不能够招到真正符合中等职业院校发展的人才等问题。

(二)既懂理论又精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招聘数量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从事社会某一行业的专门技术型人才,而要成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专门技术型人才,就必须既懂理论又懂实践。“要培养这样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就要求中等职业院校有一支庞大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培养出符合中职培养目标及其符合上一等级职业院校要求的教师。当前中等职业院校理论的知识与专门实践完全分开,之所以这样是由于中职招聘过程中很少招到或者根本没有招聘到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所造成的。缺乏双师型教师使得中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陷入职业教育“两张皮”的境地,双师型教师招聘不足也就是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三)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

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问题,就是职称结构不合理。据了解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职称评定不合理,体现在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太少,绝大多数中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职称都集中在初、中职称,这种职称结构的划分很显然不利于中等职业院校的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能否顺利的发展成为骨干教师,对中等职业院校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还影响到中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流动状况及中等职业教师队伍的稳定。因此职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是当前中职师资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中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

(四)在职培训机制不健全

“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教育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管理的重要环节”,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管理的培训环节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就是培训机制不健全。表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培训目的不明确,培训对象的选择有偏差,培训内容不符合中职要求,培训效果缺乏具体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章制度做保障的情况下,当前许多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把培训看成仅仅是提供带薪休假的福利,或者视作自己评定职称的敲门砖。这固然与教师本人关系密切,但是不能不说这和培训机制有着重大关系,中职培训偏向于那些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老教师,而真正渴望提高自身的青年教师被拒绝门外,而把培训视为对教师提供的一种福利。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培训机制不健全,所以培训机制不健全也是中职师资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五) 激励方式单一

“教师激励对于师资队伍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教师激励对于教师价值追求及进行自我教育有着主要的推动作用”。教师激励这么重要,在师资管理中对于教师激励就不得不足够重视。反观今天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激励工作,很容易发现教师激励方式单一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对于教师的激励就是冷冰冰的物质激励,用无任何生命的几个数字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对教师进行物质奖励。当前中等职业院校用不科学的绩效考核作为对教师进行激励而且仅仅是物质激励自然是有问题的。目前中等职业院校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除了方式单一,还有就是不懂灵活变通。

二、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的对策

(一)改进更新招聘理念

招聘理念落后是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中存在最核心最首要的问题,思想认识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思想认识入手改进更新招聘理念才能解决招聘理念落后的问题。有关部门进行组织对中等职业院校招聘部门进行最新招聘理念的培训,通过外部培训这种方式使得中等职业院校从事招聘的相关人员认识到改进更新招聘理念的重要性;中等职业院校有关招聘人员应该学会更新招聘理念的自我教育,可以通过学习网上先进的招聘理念,进行自我反思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加强自我反思,通过这种不断的反思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总之,思想教育的途径无非就是内外这两种途径不断地进行改进更新。

(二)扩宽双师型教师来源

针对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中存在着双师型教师招聘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内部挖潜的方式,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有培养成双师型的青年教师,进行专门的在职培养教育,如果他们是缺少理论就进行理论培训,缺乏实践就进行专门的实践教育,这种内部挖潜能够一定程度地缓解中职双师型教师不足问题;坚持以实力、能力、需要三者结合为标准,进行中等职业院校教师招聘,只有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教师招聘,才能够走出教师招聘的误区,招聘出符合学校需要的双师型教师;另外可以通过学校教师推荐或者社会人员自荐等多种形式扩宽双师型教师。

(三)改进完善职称结构

针对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中存在着师资职称评定结构不合理,不能够有利于大量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问题。改进完善职称评定结构。首先探寻调查中职教师职称评定要求,通过制定问卷或者访谈获取本校教师群体的职称评定要求,调查了解学校的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职称评定的需求,需要说明这里只是了解情况,在问卷的制定、访谈尽量要做到客观公正的记录,问卷或者访谈的答案,为后面进行相关分析奠定基础;其次分析讨论这些要求,在此过程中可以征询有关专家的建议,让专家参与到分析讨论之中;最后按照讨论的建议制定出合理的符合学校需要的职称评定结构。当然职称评定结构的合理还离不开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只有形成一股合力一定能够促进中等作业院校师资评定结构合理。

(四)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笔者以为可以通过下面几种具体的途径。首先进行教师职业培训意识教育,也就是说让培训人员明确培训的目的,使得其树立为了提高自身能力水平,进而确立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奉献一生的信念;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确定培训对象的x择,真正选择出那些具有培养前途而且愿意进行培训的教师作为在职培养的对象;最后加强中等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效果监督评价制度,也就是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跟踪的评价,不能评价完了就不闻不问,这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培训效果的监督,才能够督促培训人员进行认真培训。从培训意识、培训对象、监督评价入手就一定能够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激励

针对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过程激励方式单一,而且激励的依据不科学的问题,解决之道就是选择较为科学的依据,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激励。教师工作许多是复杂的不可以量化的,这就需要改变目前对于教师依靠数字绩效考核做为依据,而是应该向定性方面转化。对于教师的激励方式也不应该单纯的依靠物质激励这种方式,而是应该向精神激励方向转化,通过深入调查的方式了解需要,然后依照需要对教师进行激励,而且还应该依据性别、年龄阶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激励,对教师多一些人文关怀、弹性工作时间等方式进行激励,不能够拘泥于某种具体的激励方式,而是应该依据教师的合理需求进行激励,以达到最大程度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为最终的目的,只有围绕这目的进行激励才不会走错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梦卿,杨妍F.“双师型”视阈下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13,19:53-58.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4

关键词: 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化教学实践问题

1.问题提出

湘南郴州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问题之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和营养状况越来越好,但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却在不断下滑。伴随发生的还有肺活量继续下降,肥胖学生明显增多。问题之二是体育教学呈盲目的随意性且学生厌学情况严重。问题之三是缺失独立完整性的中职学生运动能力评价体系。我们针对郴州市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式教学的思想,并对在实施“健康第一”的模块式教学探讨中遇到的问题一并提出讨论。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可以优化提高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导致体能下滑和影响学生身体机能状况、运动能力的诸多不利因素,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促进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2.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优化模式――模块化教学方案实践问题的探讨

2.1有关以构建“健康第一”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模块化的必然性。

模块理念自上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以培养素质与能力为中心,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章节为系统而建立的学科知识体系。这一理念广泛运用于岗位技能培训和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科学整合中,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很好的效果。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来促进身体机能发育而增强体质的,但众多的因素共同导致了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呈盲目的随意性。和谐教育,倡导以“健康第一”教育思想,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为基础、以毕业生未来劳动岗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为目标,因此,我们科学、合理地整合体育教学内容,实施体育模块化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体育锻炼效能最大化,以强健的体魄投身社会经济建设就显得非常迫切。

2.2有关以贯彻国家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为基础,适时开发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式教学大纲的必要性及要则。

2009年国家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对指导全国各级各类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无疑是最具权威性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但是,但由于南北地域的差异,学生的实际素质,以及各校办学条件的不一,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困难颇多。因此,科学制定区域地方性的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模块式教学大纲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中职学校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的构建者。因此,模块式《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紧贴市场,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培养人才,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的构建人才。

模块式《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拟按基础必修课模块、拓展模块、选修模块三大部分实施人才培养目标。其中基础必修模块拟分健康教育、田径类、体操类、球类四大子模块进行;选修模块系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身体状况开设;拓展模块则根据各专业相对应的劳动岗位对身体素素质的要求进行岗前培训,培养学生以健壮的体魄参与社会竞争,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适应性。

2.3有关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模块式校本教材及电子文档的参考实用性与要则。

2008年各中职学校配发国颁的具有唯一性《体育与健康》教材替换了上世纪80年代的《体育》教材,这对指导各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义十分重大。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教材对指导健身具有极大的广泛性,且教师(含非专职教师)对国颁《体育与健康》教材的理解程度的差异,以及各校教学设施、器材的拥有量和人才培养方向的不一,因而教学内容的取舍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随意性,学生锻炼效能受到一定的影响,也无法实施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为基础,按未来岗位对身体素质的具体要求,实施岗位体能定向训练的模块式行业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编写参考性的模块式校本《体育与健康》电子教材及文档,对改变教学现状,促使锻炼效能最大化,实施模块式人才培养目标是十分有益的。

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模块式校本参考教材及电子文档的编写首先要充分体现模块教学理念,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为基础”,强健学生的体魄,使学生具有毕业后直接上岗投身建设的能力。其次要注意教材的参考指导性,以专业为基础,结合岗位特点,有的放矢地增减、取舍、整合教学内容,以帮助教师实施模块教学。再次要注意教材内容结构的多元性:(1)根椐就业目标综合没计以增强学生体能为主的体能训练模块;(2)结合未来岗位的特点设计以增强学生智能为主的智能训练模块;(3)结合社会、企业文化的需要设计学生团队协作、思想品德养成的训练模块。第四要构建模块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在体育健身实践中实施“观察与发现”、“讨论与分析”、“小群体按需健身”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块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进行自主锻炼。最后要注意电子文档的观赏性,文档要做到动作要点口诀化、动作技术图解(或动感)直观化、教学案例标准化,以提升模块式教学品位。

2.4有关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方法、手段和学业成绩量化标准问题与要则。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一直沿用传统的传授式考试手段方法来评价学生的运动能力,沿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来判定学生的身体素质。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学情的变化,根据分数判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能力失去往日的威严和凝聚力,尤其是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来衡量当代中职学生的运动能力势必将体育课引向随意性的自由状态。因此,根据分数判定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兴趣的做法必将退出教育舞台,符合学情、教情、社情的以“健康第一”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按需培养体系必将应运而生。

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手段应包括:(1)必考项目。主要包括运动能力的测试,从中获取学生个体运动能力的量化数据;(2)机能测试。主要获取学生身体机能的评价数据;(3)自我锻炼。从中获取学生的锻炼态度。

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方法应包括:(1)自评。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主观评价能力;(2)学生互评。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3)师生共评。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鉴赏能力。

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量化标准,应以学生个体运动能力量化值与身体机能现实评定值为参考值,根据未来岗位对身体体能的具体要求,综合分析与判定:(1)学生身体承载劳动强度的负荷能力;(2)现实身体机能与未来岗位适应性的差值与等级。结合医务监督机制对承载劳动强度差的学生出具运动处方,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健身积极性。

3.结语

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已不能引领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发展,终将退出教学舞台,全新的教学理念和量化办法,不仅是改变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现状、优化教学的需要,而且是倡导贯彻“健康第一”,“以就业为导向”,达到“按需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需要,因而应倍受关注。

参考文献:

[1]陈龙,刘秋良.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现状调查及模块化教学培养体系构想的研究.新闻天地,2009年63期.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5

【关键词】语言交往;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

一、引言

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实践越来越来显示出其交往性质,新质的发展催生了交往实践的生成。交往实践作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建构着语言交往辩证法的基础,而在语言交往中又生成着共有的真理、价值和审美。交往实践走进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的现实基础。交往实践的引入,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对象性结构转变为主体间性结构,主体间性结构的转变,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变身为语言交往,语言交往的生活化、抽象化和逻辑化的多极发展趋势,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创新。

二、交往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的基础

交往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的现实基础。正是由于交往实践取代对象性实践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基础,才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面向生活世界的人本学,成为面向精神世界的价值观,成为面向知识世界的科学观。

传统实践观将实践界定为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这种对象性实践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它撇开了实践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或社会联系,使实践中的主体、结构和关系单一化,将实践活动自觉不自觉地视为没有‘主体—主体’关系介入的片面的‘主体—客体’相互作用过程。”[1]建立在这种‘主体—客体’对象性实践基础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具有线性思维特征,教育者尊为主体,具有绝对的权威,赋予了先在性话语权,而受教育者成为客体,降为被改造的对象,失去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对话权。质言之,以传统实践观为基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没有能够正确理解实践主体、实践和社会交往关系的三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就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成为宏大叙事的强制性灌输,成为功能性的道德说教,成为远离生活世界的玄学。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拓展,市场经济的建构,实践逐渐跃出地域性存在,其世界历史性的交往行为越来越显示出普遍性。换句话讲,交往实践取代对象性实践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普遍性方式,“人类存在与发展方式上的这一重大改变,使人们在哲学上重新关注交往问题,将之突显到主题的地位,多极主体间的交往实践必然成为全球的主导思绪。”[2]建立在‘主体一客体一主体’的交往实践基础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具有了非线性思维特征,教育者走下权威的神坛,从昔日真理的化身,变成与受教育者平等的主体,受教育者获得文本的解释权,从往日的被灌输者,成为具有言语、实践和交往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对话视界发生彻底转换,由过去的抽象的形而上世界的宏大叙事转向了具体的现实的生活世界的微观叙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还原步入交往实践,将深刻改变其话语体系的语言逻辑结构、意义表达方式和功能作用机制,从而极大丰富话语对话、沟通和交流的意义。

三、语言交往的生活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更涵人本意蕴

交往实践的普遍性发展,使建基于之上的语言交往走向生活世界,通俗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构成语言交往发展的极向之一。语言交往的生活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摆脱了灌输化、抽象化和教条化的语言运用模式,这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语言表达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更加丰富的以人为本的价值意蕴。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脱离人的生活世界,执着于抽象的理念世界,一味地对大学生进行教条的、呆板的和规范的价值原则的灌输和说教,根本没有将教学话语体系置于具体的生活情景之中,而是追求普遍性的、总体性的、同质性的政治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正是由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对生活世界的疏离,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教学目的理想化,流泛于崇高玄远的道德说教,忽视了生活世界中的最基本、最普遍、最真实的道德要求,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显得空泛而无效。正是由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对生活世界的脱离,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教学内容知识化,知识取代价值成为其话语体系的核心原则,阻断了大学生德性发展的源泉和渠道,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教化功能的弱化和人文精神的流失。正是由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对生活世界的剥离,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教学方法简单化,学生被视为权威话语的纯粹接收器,话语体系走向自言自语的独白,成为脱离了生活世界的概念木乃伊。

在当今生活世界全球化背景之下,语言交往的生活化已经成为话语世界的主旋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返回到生活世界,建构起基于生活世界的语言交往,现实生活世界的结构生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语言交往的结构,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语言交往的结构生成现实的关系世界和意义世界。也就是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语言交往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建构,共同生成其共识性的思想政治品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必须从远离学生生活世界的格局中走出来,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生活世界中的经验、情感、经历、需要和体验。唯有如此,才能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人文价值关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实效性。

四、语言交往的抽象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更具价值藉蕴

交往实践空间范围的扩展和层级范围的深入,交往实践进入到实践反思阶段,交往实践由事实层面的物质实践发展到价值层面的道德实践,建基于其上的语言交往走向精神世界,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构成语言交往发展的极向之二。语言交往的抽象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超越了日常生活层面的经验局限性,实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概念、范畴和观念的把握,从而建构起超越现实的意义世界。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运用的是最经典的本质性抽象能力,从现象中抽象出本质,从个别中抽象出一般,并以之建构起作为大学生价值源泉的抽象的道德世界。正是由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专注于纯形式的思想理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流于形式化的空洞说教,本来是提升大学生理智能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却造成了大学生道德形而上学资源的亏空。正是由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钟情于同一化的道德标准,消解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主体性意识的缺失。正是由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钟情于脱离语言结构的抽象实在,教师成为神圣的布道者,学生成为待拯救的芸芸众生,使教师和学生在语言交往的具体语境中创造性地获得共识性意义成为空想。

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也走向生活化,然而语言交往的生活化发展并不必然地提升生活世界的认知能力,甚至有可能导致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降低,因此有必要以语言交往的抽象化发展来洗练大学生的认知思辨能力;语言交往的生活化发展并不必然地提升生活世界的道德能力,甚至有可能导致生活追求的平面化,因此有必要以语言交往的抽象化发展来来滋养大学生饥渴的精神世界;语言交往的生活化发展并不必然地提升生活世界的审美能力,甚至还有可能导致感官层面的审美愉悦的至上性,因此有必要以语言交往的抽象化发展来丰富大学生的形式审美能力。当然,语言交往的抽象化发展并不是通过思辨来维持一种唯理论的结构,而是借鉴本质直观的现象学方法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创造,获得比生活世界还要真实的现实体验。

五、语言交往的逻辑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更富科学底蕴

交往实践的普遍性发展,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人类的逻辑认知能力,语言交往的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即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构成语言交往发展的极向之三。语言交往的逻辑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超越了日常生活语言的局限性,提高语言表达的清晰化、条理化和科学化程度,进而实现对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精确把握。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更多地看重的是语言的反映功能,强调的是对象化的实践对语言交往的线性的决定性作用,而没有看到语言交往有其自身的内在矛盾和内在的发展逻辑,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过程。正是由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对执着于反映性的语言交往,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停留于感性经验层面,在概括事物的抽象性、间接性和深刻性方面明显不足,这极大地削弱了对大学生科学理性能力的培养。正是由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对沉浸于反映性的语言交往,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弱化了语言交往的建构功能,降低了大学生对具体事物的提纯能力和对未来事物的想象能力。正是由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对固执于反映性的语言交往,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走向客观化、定型化和模式化,形成封闭性的语言框架、语言定势和语言圆圈,严重束缚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使语言交往超越了自然语言的局限性,构建出纯粹形式化的科学语言,从而在更深更高层面把握外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在现代水平上,科学技术决定着语言交往,这既表现在语言交往被越来越多地赋予科学的性质而日益现代化,同时,也表现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交往的性质而应用于交往活动。”[3](P103)如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语言交往超越实践经验的有限性,升华为具有理论层面的普遍性。众所周知,真理、规律、必然性等是不能由经验的重复单独归纳得到的,它需要的是语言交往的建构功能和反思功能,把混沌的具体蒸发为抽象的实在,这体现为语言交往的真理提纯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就要充分重视科学语言在语言交往中得应用,发挥语言交往的建构功能和反思功能,实现对经验的真理性升华。也就是说,通过语言交往的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发展,将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从理解经验的机制走向理解真理的机制,借此获得更为清晰也更为真实的世界图景。

六、结论

实践的交往普遍性的显现,交往实践取代对象性实践成为解释世界的基本哲学范式。在坚持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通过回归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中生成现实的关系世界和意义世界。在坚持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通过其抽象化发展,来保有超越现实的道德理想追求。在坚持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通过其逻辑化发展,实现超越经验的科学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是以交往实践为基础,以语言交往为载体,以生活结构、实体结构和逻辑结构为内容的框架模式来实现的,正是在生活力、实体力和逻辑力的共同牵引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不断实现创生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平.交往实践观与主体性问题[J].哲学研究,1991(10):12.

[2]任平.走向实践交往的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9(1):54.

[3]姚亚平.论人类语言交往中的科技进步与科技转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4(1):103.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认同

一、ACSI理论与学生学校认同度

满意是指人对事物表示肯定性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美国学者费耐尔1994年建立了美国的顾客满意度指数(AmericanCustomerSatisfactionIndex),简称“ACSI”,是在对瑞典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式加以修正的基础上,以顾客价值感知、顾客质量感知和顾客期望为基础,对顾客满意度进行评价。价值感知是顾客在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感知和价格水平进行比较后做出的评价。价值感知这一变量表达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价值判断以及对其的喜好程度,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目前,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式是世界上上影响最广泛、应用效果最好的顾客满意度评价模式。

学生满意度是将销售领域的顾客满意度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把高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看作是商品,学生则是享受高等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根据顾客满意的概念,学生满意是指学生对学校所提供的全部教育服务,包括整个求学过程中可感知的效果与其期望值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由于顾客满意度是顾客用自己的实际认知与最初的期望进行对比而作出的一个认可度评价。”[1]因此,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与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是正相关的关系,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学生对学校满意度高,学生在对学校的评价上表现为对学校的高度认同;学生满意程度低,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偏低。因此,研究学生学校认同度就是研究学生学校满意度,因而顾客满意度评价理论适用于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研究。从学生认同影响上讲,学生认同度高,将影响社会对高等教育进行再次消费,如果学生满意则会向新生及家长、朋友推荐,如果不满意则会更多抱怨。学生认同度高,学校可以借助学生的口碑建立良好的社会声誉,就能够吸引和保持更多优质生源,往就业单位输出更高质量的毕业生。这也会促进高职院校品牌形象的树立,增强在同类型学校中的竞争力,影响到高职院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二、ACSI视角学生学校认同提升的对策

“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与高校所提供的教学服务质量有关,而且与接受教学服务的学生的自我感知有关。”[2]因此追根溯源,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学生学校认同感。

(1)加强职业观教育

就业率作为教育部规定的硬性考核指标,一直受到广大高校的高度重视,就业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高校招生计划和财政拨款数额,还影响着学生的前途,影响着高校的声誉与威望。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平均就业率高达90%以上,但是高就业率不代表着高满意度。“就业满意度一般是指求职者在工作找寻过程中感知的就业质量的高低,它取决于求职者的感知与就业期望之间的差异程度。”[3]在2012年和2013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对2011届与2012届的高职毕业生进行了“对母校的推荐度”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仅为56%。“对母校的推荐度比较低代表着对工作的满意度也比较低,”[4]意味着学生对学院的认同度仍然偏低。

1.帮助学生树立现代职业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得到更大程度的解放,国家和社会在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上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这给当代大学生尤其是80、90后学生提供了比较自由和苑诺乃枷牖肪常也扫除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价值约束和价值障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现代价值观念如自由、平等、诚信、自强等逐渐深入人心,我们应该充分让学生认识到:人们的职业自由度大大提高,因职业而引发的社会流动更加频繁。与传统社会的“身份决定地位”不同,在市场化的职业行为中,职业地位评价与个人社会地位的关联度越来越高,职业评价日益成为社会流动的主导因素。以“自由”为重要标准的个人主体性的自我决策,正是职业价值观“现代性”的表现,人们的职业价值观不再以身份论地位。当前,官本位不再是第一位的因素,而更多地让位于依托德才、术业(职业)造就的影响力,并且超越了辈份、经济地位等因素的传统的简单排序,逐渐形成了一种近似于“德才兼俱的能者自然受尊”的职业地位观念和“人人皆可出彩,处处皆可受尊”社会地位观,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在未来更加成熟的“后市场经济”社会,社会运作的核心将是知识和人才。

2.引导学生适度的职业期待

引导毕业生设立适度的职业期待。就业满意度是毕业生对自身就业状况的总体感受和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个性特征。毕业生对个人发展空间、薪酬、行业状况、职场环境等期待越高,与现实的差距越大,则其就业满意度越低,对学校的认同度也相应较低。因此必须引导学生适度职业期待,使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能够面对现实,根据就业市场现状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对此,建议高职院校将职业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专业教学相结合,使之贯穿于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将职业目标、职业规划与专业、行业的实际发展相联系,让学生在毕业前了解专业行业的职业发展规律、人才成长周期、薪酬状况、行业前景、企业文化等,设立符合现实的适度职业期待,减少因期望过高产生的巨大落差,提高就业满意度的总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