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燃气市场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燃气市场分析范文1
关键词:城镇燃气,气源管网,分析
一、开县城镇燃气供给系统简介
开县城镇燃气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以下简称气矿)下辖的五百梯气田天东16、69井产天然气作为气源,通过(φ108×6~2.83Km)管线输送到南雅站保温降压分离计量后,再通过南开线(φ159×5~36.90Km)输送到开县关子口脱硫站进行干法脱硫,气质达到国家二类天然气标准,最后供给开县天然气公司和佛山新美陶瓷公司。
二、开县城镇燃气供气分析
1.开县城镇燃气供气特征分析
(1)用户供气结构分析
开县城镇公共燃气由开县天然气公司供给终端用户,包括开县城居民用气、开县CNG站、翠竹园职业中学、气矿开县基地和临江镇居民用气5家用户。开县工业燃气用户有2家,佛山新美陶瓷公司由气矿供气,欧华陶瓷公司由开县天然气公司供气。在2006~2008年,公共燃气和工业燃气用气量分别占总量的30%、36.3%、42.8%;70%、63.7%、57.2%,而其中主要用户佛山新美陶瓷公司和开县城居民用气分别占总量的70%、63.7%、52%;22.2%、26.4%、29%,其余用户气量合计占7.8%、9.9%、19%。
(2)用户供气参数分析
气矿根据开县城镇燃气各用户平稳生产需求,测算供气规模,结合供气合同进行供气参数的合理调配。最高瞬时流量根据气候变化能达到达到17.2~19.5×104m3/d,开县城镇燃气日供气瞬产变化见图1。〔1〕
图1 开县城镇燃气日供气瞬产变化图
通过对开县城镇公共燃气和工业燃气的日流量特征进行监控分析,〔3〕可计算出公共燃气日高峰系数Kd=1.23,小时高峰系数Kh=2.70;工业燃气日高峰系数Kd=1.1,小时高峰系数Kh=1.19;开县城镇燃气合计日高峰系数Kd=1.21,小时高峰系数Kh=1.69。。随着公共燃气比例的增高,高峰系数还有持续扩大的趋势,对于开县城镇供气稳定的困难将增加。
2. 开县城镇燃气发展趋势分析
(1)用户用气量历史增长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开县城镇的移民建设和经济发展,开县城镇居民燃气的需求规模迅速扩大,特别2006年后开县新城移民逐步形成规模,城镇居民燃气需求以年均30%~40%的速率增长。与此同时主要工业用户佛山新美陶瓷公司气量保持相对稳定,在2008年2月份该用户对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后,耗气量下降10%左右。用气量历史趋势见图2。
图2 开县城镇燃气规模变化图
(2)开县城镇燃气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地方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的相关数据分析,预计在2009年底开县地区居民燃气用户将达到9万户,2008~2011年燃气需求量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0%以上,其中公共燃气由于新城移民建设逐步趋于稳定,年均增长率将同比呈下降趋势,约10%左右,此后增长率还将进一步降低。规划预计年需求量最终在达到0.28×104m3/a左右。见表2。。
表2 开县地区主要公共燃气用户需求预测表(104m3/a)
城市燃气市场分析范文2
[关键词]非管输区域 市场开发策略 供气模式 LNG
中图分类号:F4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053-01
一 概述
天然气本身的特殊性使其销售市场和销售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管道的依赖性很强,必须依靠管道设施才能实现生产与市场用户之间的衔接。传统意义上,一个城市的燃气运营是以城市管网为基础的,通过城市管网连接供应和消费,供应端简单地可以分为管输和非管输,管输方式即燃气公司通过在经营区域内铺设燃气管网,通过从上游长输管网接驳气源,向下游用户供气的一种方式。
非管输方式是指长输管网尚未通达,或者由于地理状况和地形的局限、经营区域被隔断等因素,短时间内无法接驳长输管网气源,为满足旺盛的下游需求,燃气公司依靠槽车运输CNG(压缩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作为气源供应。
本文将从市场开拓、供气模式、用户服务等方面,探讨燃气企业如何在非管输区域做好燃气市场开发工作。
二 非管输区域市场开发思路
1、 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是开展非管输区域燃气市场开发工作的基础
市场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非管输区域市场的能源环保政策、用户的数量、消费习惯、用气需求等方面的情况,调研的渠道主要包括两种,一是通过政府,收集、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发改局、住建局、质监局、环保局等政府部门,收集年度纳税百强企业名单、上规模企业清单、区域内锅炉用户清单、年度重大项目清单,查询各园区(乡镇)工业企业平面图、规划图、通讯录等资料,重点关注区域环评公示。二是实地调研,拜访工商业用户,了解相关情况。掌握企业现用能源种类、价格、用量,工艺流程及生产特点,设备关键运行参数(压力)。通过沟通了解企业对天然气的接受程度、用气意愿等。
通过市场调研建立用户信息数据库,详细记录潜在用户、意向用户所属行业、效益、规模、生产工艺、用能现状等信息,为后续的市场开发工作打好基础。而且,市场调研是动态的连续性的工作,以便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情况。
2、 做好市场分析与预测,注重客户档案的建立
市场开发部门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做好市场需求的测量和预测。应注意的是市场需求的测量是对目前需求的估计,市场需求的预测是对未来需求的估计,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对燃气企业选择目标市场、采用何种供气模式,以及气源站大小的规划至关重要。
市场开发部门要将了解的客户信息及时建立客户档案台账,便于进行分析和利用。需特别注意的是客户档案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市场开发过程中,市场的一些情况要发生变化并伴随着客户的一些情况发生变化。市场开发人员掌握这些信息后就要对客户档案的内容不断进行添加和修改,使客户档案的内容及时更新,更能反映客户实际情况。落实客户档案的定期维护,对客户档案进行不断完善。
3、 做好市场开发策略的制定工作是燃气市场开发工作的重点
在非管输区域,应该在市场调研、排查摸底的基础上,细分市场、划分区域,实行重点开发、目标用户开发,针对居民、公商福、工业等不同类型的用户制定不同的市场开发策略。考虑到非管输区域气源供应问题,本文暂不对居民用户、公商福用户的市场开发策略作介绍,只针对工业用户作重点说明。
(1) 市场培育阶段加强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
通过组织举办天然气利用推介会,燃气安全进园区(小区)等活动,介绍天然气相关知识,提高居民、企业负责人对天然气的认知,加深对天然气的了解,从而消除人们对天然气的抵触。
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企业概况、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组织员工参加志愿者服务、关爱困难家庭等不同的形式的活动,扩大企业的影响力。最终目标是使公司获得较好的市场信誉,赢得用户较高的品牌忠诚度。
(2) 产品营销策略
根据非居民用户的区域位置、分布情况、地理条件、用气需求,为用户提供不同形式的产品,主要以LNG、CNG、杜瓦瓶划分。
对于地理条件差,施工难度高、企业分布分散、单个用户用气量较小的情况,若要通过管网敷设供气成本过高,满足用户用气需求可采取杜瓦瓶形式。企业取得杜瓦瓶充装资质,为企业配送。
对于企业分布较集中,用户用气量较大,又有条件建设气源站的区域,若周边150公里范围内有CNG母站,则可通过建设CNG释放站和覆盖管网,通过管道为企业供气。此种情况也可建设LNG气源站为企业供气。若150公里范围内没有CNG母站,考虑到经济成本问题,则只能建设LNG气源站来满足用户用气需求。
(3) 制定合理的业务收费价格体系,增强产品竞争力
任何企业在制定价格时都必须考虑目标市场战略及市场定位,此外,企业还要考虑一些具体的经营目标,如利润额、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因此燃气企业应结合当地市场情况制定本企业的燃气业务收费标准,鼓励推行阶梯价格。具体价格的制定或调整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补偿合理成本、税金,同时综合考虑市场竞争因素,以及用户的承受能力、市场潜力,地区差异等因素,并根据市场竞争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合理的调整。
(4) 做好增值服务,获得用户口碑营销
做好企业日常用气服务,定期对用户进行人员培训、设备安检,确保企业用气安全。建设24小时应急响应的服务队伍,做到有问题能够快速响应、及时应对,圆满解决。最终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可。
提高燃气企业人员综合素质,有能力提供用户用气以外的服务,比如能源使用成本测算,用气设备选型等。
城市燃气市场分析范文3
关键词:专业群发展研究;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22-02
一、城市燃气专业群发展研究背景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已探明储量达4万亿立方米以上,实现天然气的跨越式发展已有充足的资源保障。随着西气东输干线、西南输气干线、东海南海输气干线、中亚输气干线、中缅输气管线、东北以及最近启动的俄罗斯输气管线的规划和建设投产,将使我国形成7个大的区域性燃气管网:东北三省、京津冀鲁晋、苏浙沪豫皖、两湖及江西、西北的陕甘宁、西南的川黔渝以及东南沿海等,这7个大型管网由西气东输、中俄管道连络,形成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全国管网,大中城市2~3个气源。届时,油气集输内部、高压长输、中压配送三类管道长度将增加8~10万公里。由此可见,输气管道建设的快速发展,为我院城市燃气专业群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因此,为使我院培养出符合燃气行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对人才培养中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途径等进行适时地改革和调整,就成为城市燃气专业群发展研究的当务之急。
二、学院城市燃气专业的现状
我院城市燃气专业依托行业特色和多年专业化从事油气管道人才培养积淀丰富资源,本着贯彻实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理念,按照行业需求和国家有关文件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讲练结合,探索具有特色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在2009年经河北省教育厅高职高专专业建设评估专家小组现场考察评估,将该专业确定为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学院在“三会”上确定了突出管道和城市燃气特色,进一步加强城市燃气专业群建设,打造学院在管道和城市燃气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品牌的发展战略。课题将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关精神要求为依据,通过调研和市场分析,研究探索适应企业对城市燃气管道设计、建设、运营、维护、自动化技术等方面专业群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等,为落实学院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为建立具有强烈行业特色和引领示范作用的城市燃气人才培养基地奠定基础。
三、城市燃气专业群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1.是适应快速发展城市燃气领域对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需要。近几年随着城市燃气行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专业从事城市燃气管网设计、建设、管理、运营维护、应急抢修及客户服务等的专业化企业,各领域分工明确,对员工的技术要求具有专业性和具体性。
2.是国家高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理念的需要。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有关专业建设发展的部分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相关专业。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是学院建设“国内领先管道和城市燃气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需要。我院多年来依托中石油发展成了以管道建设、运营和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主,具有行业领先和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今年三会学院提出了“打造学院在管道和城市燃气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品牌发展战略”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城市燃气专业群建设的研究及实施,发挥学院办学优势,打造城市燃气领域人才培养的品牌,引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向纵深发展。
4.深入探索城市燃气示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作为省级示范专业,必须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理念上发挥引领作用。专业群的构建探索着眼于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将带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技能培养方式的变革。
四、城市燃气专业群建设发展规划
1.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就是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要求的对接。即由企业的技术专家和学院专业教师等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探索建设符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探索形成校企双赢的合作共建机制,建立学院为企业培训和技术服务,企业为学院学生提供针对性实习场所的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在师资培养、实习实训建设等方面制度。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专家作为学院的校外兼职教师,协助学院落实专业项目导向实训活动。同时派学校专业骨干老师参与企业的人才规划和技术培训,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共同实现互惠共赢的目的。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凭借学院的政策扶持,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探索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素质培养的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形成“校企合作、两环境、双循环”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指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职业岗位与人才需求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参与教学过程及指导校外顶岗实习等;“两环境”是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环境,学生的学习与在企业的工作有机结合;“双循环”是指:“学校―企业―学校―企业―学校”。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将学生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有机衔接,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生产岗位“零距离”就业。
3.课程体系建设,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1)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就是根据毕业生工作岗位(群)的任职要求,通过归纳典型工作任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以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2)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重点建设几门精品课程,根据岗位需求,组建精品课程项目建设小组,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实施校企紧密合作,按照工学结合原则,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实施先进的教学方法。(3)开发课程标准、设计学习情境。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在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下,利用学院实训基地资源,根据课程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重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同时进行优质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和特色教材编写。(4)编写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核心课程特色教材和课件。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按照“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模式编写行业特色教材。充分发挥项目组中行业企业专家的作用,并将企业培训理念、企业文化、职业工作情境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知识直接融进教材。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教学、虚拟生产两过程的有机结合。在原有两个物理仿真、一个计算机仿真实训基地作为相关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城市管网主要设备拆装与维护实训基地,构成由物理仿真和计算机仿真、城市管网与SCADA计算机监控系统、城市管网系统与主要设备维护、流体力学与天然气物性及自动化仪表等构成综合性和全方位城市燃气管网实训系统。通过展示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内容、操作过程指导、仪器设备介绍、实验实训考核方法及教学过程等,营造职业氛围,让学生一进入实验实训场就能受到职业环境的熏陶。
五、结论
总之,以燃气行业需求引导专业群发展,把市场、企业、岗位和社会需求放在专业群发展的首位,强化专业群内各专业的社会属性、职业特性和特色个性。加强专业群内涵建设,使专业群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和带动性。按照城市燃气管道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产业链对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以城市燃气技术专业引领带动城市管网建设施工、维抢修、项目管理、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建设,构建城市燃气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群。
参考文献:
[1]刘兵,刘辉.楼宇智能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构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王凤基.对我国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分析与思考[J].高教探索,2010,(4).
城市燃气市场分析范文4
一、以气代油,大势所起
以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以LPG)代替汽油作汽车动力燃料,在当今已是必然的趋势。
首先,这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早在一个半世纪这前,恩格斯就告诫人们:在人类征服自然的同时,大自然也会向人类报复。如今人们已经深切地感觉到了这一“报复”。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类为此已付出了成千上万的生命代价,“世纪警钟”终于敲响了: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于是人们立刻注意到汽车所造成的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它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繁荣,车辆保有量剧增而越来越加剧。为了减少和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物的排放,人们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在所有的技术方案中,“以气代油”是既治“本”又治“标”;既有环保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好办法。
第二、汽油等石油产品作为传统的汽车动力燃料,面临着随石油资源危机而枯竭的威协。据报道,再有15年,全球石油产量开始资源性的下滑,全部石油资源只够用40年。若不未雨绸缎,届时整个社会经济会坠入灾难性的困境。而天然气储量丰实。有待开发。我国资源储量为39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达2.3万亿立方米,目前年产为170亿立方米,火炬放空几十亿立方米/年,丰实的资源远未开发利用,可以预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天然气(其中也含有液化石油气组份)将是接替石油产品的主体能源。并且,在目前已经是最现实的可以有足够数量供给社会需求的替代能源。
总之,由于能源资源结构的不可逆转的变化,天然气作为洁净燃料又符合环保的要求,所以国际社会都将天然气在一次消费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高低,视为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是否优化的标志。发达国家为30——40%,世界平均水平为21%,而我国只有2%左右。从这一差距,企业家和投资者将会发觉、他们正面临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二、以气代油,清洁实惠
天然气和LPG汽车有如下优点
1.尾气排放中不含铅和苯,硫含量极微、与汽油相比,HC减少60-70%,CO减少80~90%,NOx减少30—40%,CO2少20~30%,噪音降低40%,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故当之不愧地被称为“洁净能量”,天然气和L PG汽车的推广应用被称为“绿色革命”。
2.抗爆震性好,辛烷值达103一11O,远高于汽油,有利于增大燃气压缩比,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3.燃料以气态进人气缸,燃烧较充分,热效率高,积炭少,这使发动机的大修期延长30—40%,使油更换周期延长50%,降低了维护费用和运行成本。
4.采取了多项有效的的技术措施和设施,使燃气在完全密闭的系统中运行,比汽油安全、如LPG汽车从投入使用至今未见爆炸记录。
5.比使用汽油便宜,具体经济指标须视当地天然气或LPG供应价与汽油价格之差而定,以LPG为例。大体上说,可使汽车用户省10—15%的燃料费,而对于LPG充气站的投资者来说,大约1年半能收回全部投资,推广LPG汽车是一项可以得到回报的投资行为,并不象附加尾气净化器或增加电喷反馈控制功能那样是单纯的消费支出、增加购置成本而无回收机会。
此外,对于燃气供应商而言,汽车应用燃气等于新开拓了一个规模庞大的销售面。供一辆公共汽车的LPG量相当于供50—70户居民用气量,而且前者经营成本低、利润高。
通常用LPG、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的汽车统称天然气汽车。它们之间各有特点在推广中因地制宜,各显神通。其中LPG汽车的特点是技术上最成熟,安全可靠性好、能量密度大(一次充气的行程与汽油接并), LPG的供应方便。
三、以气代油,已成潮流
为适应汽车能源变革的大趋势,世界上各汽车制造商都纷纷投资开发天然气汽车。如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组成“天然气汽车技术联合体”,计划于1998年将天然气汽车造价降低一半,德国宝马公司从94年11月份起按年产2000辆天然气汽车投产。目前已有5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行驶在意大利、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法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印尼等十多个国家,其中近 400万辆是LPG汽车。据报道,这一类汽车在美国的年增长率为13.46%。推动天然气汽车应用的主要力量是各国政府、政府将应用和推广天然气和LPG汽车作为能源战略措施并立为国策,通过制订法规来实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又配套制定了各项优惠和补贴措施进行鼓励。在政策、法规和优惠措施的支撑下,许多国家都制订发展计划。如美国计划到21世纪初有2000万辆汽车使用天然气和LPG。俄罗斯计划2005年前18%的小汽车、40%的公共汽车实现天然气化等等。
在我国,从95年开始,已作为政府行为来推动,推动力度逐年加大、这使从事多年天然气和LPG汽车开发和制造的企业受到很大的鼓舞。许多有识之士也都纷纷投入应用和推广的行列,各大城市都在部署和采取行动,这从近来各报纸的报道中已可以看到。
总之,“以气代油”,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一股现实的潮流。
四、以气代油,现实可行
在国外,LPG和CNG汽车经历半个世纪的开发、实用和改进,在技术上已成熟,并实现了商品化,LNG汽车目前尚处在商品化的过程中(美国近三年来以38%的速度在增长)。在我国,澳华公司自92年引进澳大利亚SMARTGAS公司的专利和全套技术,按照澳大利亚的国家标准和ISO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采用了九十年代水平的设备建成年产6万套LPG汽车成套改装件的生产线。前几年主要是出口西欧、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约每年1万套。近年来开始内销,国内有一些厂家也在试制部分部件,但澳华公司是国内唯一的成套制造车用LPG供燃系统设备和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企业(在澳大利亚没有开发部和生产线),可以为现有的各种汽车(包括化油气式和电喷式的)提供合乎要求的LPG改装套件,并解决其中的技术问题,此外,各城市还通过不同的渠道进口了一些LPG改装件(品种已近十种)开展试运行与对比试验,目前,国内大约有400多辆LPG汽车和2000多辆CNG汽车在试运行。
当前在国内推广LPG汽车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主要是要解决人们的观念的解放问题以及技术上解决改装套件产品与现有车型、车况的通配性问题,要着力于营造市场环境,创建LPG汽车的运行条件,包括建立标准与法规,建设车用LPG充气站的网点等。从经济性、市场的稳定和售后服务的及时可靠要求出发,国产化是必由之路。深圳市领导在该市的推广工作中一再指出了这一点。澳华公司已完成了国产化,并具备成套生产,装车设计,组织批量改装和售后服务的能力。这些环节,对于LPG汽车来说,是不或缺少的,因为这是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品。目前有些进口产品,进口商往往从不同的厂家选购货源。如此组合起来的套件,各部件之间是否适配,组合后是否适合现有车型与车况,供应商无法在供货之前妥善解决,此外,这类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安全,而且是人命关天,国外产品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目前已经发现,进口产品中有的是国外已过时的产品,早在70年代就因安全隐患处理不彻底而停止使用了,面对LPG汽车推广初期的问题,也引起了国家关部门的重视,最近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和LPG汽车标准化分委员会在深圳市召开了成立在会,这对于推动我国的燃气汽车在正常,有序的轨道上加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转贴于 总之,在我国各大、中城市推广和应用天然气和LPG汽车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良机在即,时不待人,这是一个有利于当代,造福于子孙的“绿色事业”,有着广阔的前景。
NGV与LPGV市场分析及对策
天然气(包括液化石油气)汽车为人类带来福音,也为企业带来效益,在我国正作为一个朝阳工业喷薄欲出,我们面临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现就NGV和LPGV的市场形势分析如下:
一、市场分析
当前天然气汽车(NGV)的市场形势是对NGV的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变化的进程已经开始,并已预示出较猛的势头,推动这一进程的因素有全社会环保意识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意识日益加强,各级政府的重视和介入,气源供给紧张局面的缓解,改装套件的性能价格比已开始得到国内市场的认衡,技术保障碍以实现,以及项目本身经济效益等等,这当中,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住这一机遇,将上述因素凝聚、整合,在国内培育出一个坚实有序的NGV市场。总之,当前 NGV市场已经在孕育,它正有待大力开拓面对这个市场的开拓,其有利因素有:
1.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000万辆,近二十个大城市的公共交通车辆超过万辆,可见NGV的潜在市场很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NGV产品的销售形态属于“完全新产品”(新型的供燃系统改装成套件)而使用形态为“不完全新产品”(定型产品的改装或改型),前一种形态意味着它将以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在政策的支持下走向市场;后一种形态表明该产品有着肥沃的土壤具备了通向现实市场的通道;
3.近年来,NGV的质量,数量和价格已接近国内市场的实际需求,正是这一供与求的合拍,可将其视为我国NGV市场开始启动的标志;
4.这是一种“不完全竞争”性质的市场,这类市场的要素虽然很多,但多数能够控制并有政策、法规作支撑和行政力量的辅助,因此预期目标(包括经济目标)的实现比较有保障,投资风险较小;
5.项目良好的经济效益,使NGV市场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经济动力。
不利因素有:
1.潜在市场的外表有一层保守性的心理障碍,对于新产品有本能的排斥性,特别是NGV有一定的技术密集度和涉及防爆品质要求,因此用户对NGV的了解与接受要一个过程,此外,还需要配套的售后专业技术服务。
2.系统的制约性使市场的开拓有一定的难度,如市场的规模受供气站的布局的制约,其布局的范围受城市规划及投资能力的制约,推广的进度受用户的观念和车辆组织和程度的制约等等。
3.改装车无现成的规范与标准。有关规范与标准的滞后,NGV的市场开拓要经历一个过渡期。此期间,产品的推广需要各个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以及政府的协调,而NGV市场本身也要经历一个无序的非规范的竞争局面的考验。
4.这个市场带有超前性,需要靠具备新型经营观念的市场开拓者去引导,去创造(这新观念在现代营销学中有的称之为“生活方式营用观念”)。必须造就一支新型的营销队伍以适应市场开拓的需要。
5.国内不少城市能用来发展NGV的资金不足,特别是对于推广新产品这类风险投资行为,相应的风险战略眼光及风险对策思维尚不成熟,使资金筹措存在一定的难度。
总的说来,形势很好,机会已到,优势与困难并存,成功与否取决于对策,“难得而易失也,时至击不璇踵者,机也,”如果我们能不失时机地利用这大好形势,采取有效对策,发扬优势,则我们就占住了“天时”,如果我们选准条件较好的几个城市,重点突破,造成发展格局,则就占住了“地利”,再汇聚人才,建立有效的决策和运作机制,不断更新观念造就一支适应性强的,讲究效率与效益的队伍,那么,我们就赢得了“天时,地利,人和”,届时发展NGV的目标,势在必得。
二、关于对策的建议
1.战略上立足于 NGV整个产业,采取因地制宜,多模式发展的途径,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尽快制定暂行标准与规范,推进其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
2.建议尽早确立统管全国NGV产业的行政主管,尽早成立全国性的NGV行业组织,进而构建适合国情的NGV市场机制,建立与完善诸如“参赛”资格,“比赛”程序和“比赛”规则之类的市场规则以保证进入市场的产品性能和质量,保护用户的安全,另一方面也便于逐步规范NGV的市场竞争行为。
3.确立“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的基础上,扶持和发展民族工业”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合理使用资金,让生产能力和规模随市场需要而发展,防止一哄而起重复引进、重复建生产线,以避免生产能力过剩,低价的次品冲击市场等不正常现象的出现。
4.规范化与非规范化的推广并举,“规范化”指车辆定型,建立标准,安排正规生产等。“非规范”指改装车辆,建立规章,规程或暂行标准等,在初期,宜以后者起步,但同时不放松规范化的工作,只是不能等一切都规范了再行动,“非规范。也不是蛮干,它只是相对于改装车与整车而言。
5.着眼于市场的开拓,以规模经济为投资目标,着眼于组建“改装一建站一供气一服务”一体化的系统工程,每发展一步均需保证改装的车辆都能得到越来越方便的、足够的燃气供应,都能得到及时的良好的技术指导与服务,亦即,每发展一步,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成熟。我们称此发展模式为“系统步进式”。政府将发展NGV产业列入正式工作日程,通过政策、法规、规划及协调等为该产业创造发展空间,疏通管理环节,以及提供资金支持,按规定优惠政策予以鼓励的扶持,而企业则在政府的引导下和支持下去操作每一个细节。
城市燃气市场分析范文5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与年俱增,基本上都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增速,房地产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房地产开发商的成功不只取决于现在占有和使用资源的多少,更在于他们识别、创造、有效整合与利用资源的能力,从而规避风险。所以,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一个项目前应将市场基本状况、国家政策、消费者选择以及项目特点有机结合,以便把风险降到最低,这其中关键的一项就是做好项目定位。
二、房地产项目定位的概念
房地产项目定位的概念可以进行如下表述:房地产开发经营者经过研究市场前提、技术前提和资金投入状况等一系列与房地产产品生产有关的前提条件,利用科学的方法,构思出房地产项目产品方案,从而在产品市场和目标客户中确定与众不同的价值地位。
三、房地产项目定位研究的主要内容
房地产定位一般包括:产品定位、客户定位和形象定位三部分内容。
(一)产品定位。产品定位就是形成市场差异化产品,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研究房地产市场环境,从而确定市场需求的种类、形式、大小和趋势,为产品定位提供市场基础;二是研究产品构成要素和目标客户消费使用过程,以便确定房地产项目形成过程中的外部和内部条件,分析产品构成的主要因素,形成市场差异化产品。
(二)客户定位。客户定位是确定房地产项目的目标消费群体和他们的特征。客户定位需要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动机以及消费方式,同时研究消费者自身的人格、观念、所处的阶层、环境、文化背景、偏好和生活方式等。
(三)形象定位。形象定位主要是找到该房地产项目所持有、不同于竞争对手、能进行概念化描述、能通过广告表达并能为目标客户所接受而产生共鸣的特征。形象定位需要研究房地产项目的市场表现形式,确定房地产项目从产品到商品的过程中的最佳表达方式。
四、房地产项目定位方法
房地产项目定位主要研究如何确定目标客户群体和产品内容,是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项目定位贯穿于市场研究、投资分析、产品规划管理和销售执行,是决定产品未来销售好坏的关键因素。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房地产项目市场分析方法。房地产项目市场分析方法是指运用市场调查方法,对房地产项目市场环境进行数据搜索、归纳和整理,形成项目可能的产品定位方向,然后对数据进行竞争性分析,利用普通逻辑的排除、类比、补缺等方法形成项目的产品定位。可以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访问和座谈会等多种方法进行市场调查。
(二)项目SWOT分析方法。SWOT是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合称,主要是对房地产项目内外部条件各方面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其中,优势和劣势分析主要着眼于项目自身的实力及与竞争对手的比较,机会和威胁分析是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项目的可能影响。
(三)建筑策划方法。房地产项目产品的核心集中体现在建筑环节,同时也是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生方式。建筑策划方法就是抓住这一点,根据总体规划的目标,从建筑学角度出发,依据相关经验和规范,以实态调查为基础,经过客观分析,最终得出实现既定目标的方法。
(四)目标客户需求定位法。目标客户需求定位法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在物业产品定位时,根据所选定目标市场的实际需求,开发建设出能满足他们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比如,各种酒店的投资开发。
五、“西安高新区国家级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实例分析
(一)项目概况。西安高新区木塔寨软件外包基地项目所在地的南北主干道为唐延路,南临城市交通干道――丈八东路,东接太白南路,交通网络完善。项目周边分布着众多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金融机构和商业配套,木塔寺遗址位于其间,项目周边生活条件优越、人文景观丰富。项目所在地域,近距离有高新区软件园、信息产业基地、长安科技产业园、银河科技园等大型科技产业基地和大唐电信、东盛集团、海星集团等知名科技企业,科技氛围十分浓厚。
(二)市场分析。据赛迪顾问预测,到2010年中国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70.28亿美元,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8.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2%。毋庸置疑,软件外包业务已经成为软件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IDC(国际数据资讯)预计,在2009年之前,软件外包业将保持每年50%的高速增长。计世资讯的研究报告也显示,在未来5年中,中国在IT与服务方面的投入将达到2.3万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软件外包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在未来的几年里需要大量的软件外包基地来满足软件外包行业发展的需要。
西安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3月,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已完成开发配套35km2。自1994年以来,各项综合指标一直位居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前列,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1997年率先加入APEC科技工业园区组织;2001年被列为“十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五个国家示范高新区之一;2002年12月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考察认定为六个“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和地区”之一;2004年通过了ISO14000验收,成为国家环保示范区;2005年成为全国首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园区。目前,正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高新区一起,共同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西安高新区作为西安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区和引领区,在西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后,也及时出台了《西安高新区促进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表明了西安高新区对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决心。
综上所述,高新区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软件外包市场投资环境和优惠的产业政策,将依然是众多软件外包及相关行业投资商的青睐之地。
(三)定位分析。结合市场调研,主要从SWOT(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对该项目进行分析:
1、优势分析。(1)高新区经济高速发展;(2)项目区位优势;(3)投资商资源优势;(4)科技氛围浓厚;(5)西安高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不断完善。
2、劣势分析。(1)相比其他区域,该项目所在位置现有公交线路覆盖不足;(2)涉及大量的拆迁、安置和补偿,工作进展中将会遇到较大的阻力。
3、机会分析。本项目存在着以下发展机会:(1)高新区不断发展壮大,被列为国家以及陕西重点开发对象,西安要通过自身的比较优势以及积极营造出的产业环境,来确保成为全球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中的桥头堡;(2)软件行业持续发展,新成立的软件公司不断出现,对基地的需求强烈。
4、威胁分析。目前,很多城市的高新区以及西安本地的一些经济开发区都在筹划建设软件园,投资者的选择余地变大,如何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将成为项目实施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定位结论
1、产品定位。项目进行包含地上建筑物和建筑物的拆迁、安置、补偿,以及上水、下水、电力、道路、燃气、热力、通信、场地平整等在内的“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将来定位于西安高新区软件外包基地、办公、住宅、商业、城市景观为一体的城市高新科技开发综合配套区。
城市燃气市场分析范文6
【关键词】电力市场;企业;营销策略
引言
随着电力企业体制不断深化和改革, 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条件下严重缺电的电力分配阶段到不断扩大电力生产,安全可靠供应市场的以销促产阶段,然后逐步进入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市场需要为目的的新阶段。如何顺应新形势、面对新要求,
1 思想观念创新
思想观念是工作实践的先导。供电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就是做好电力市场营销,抓好电力市场营销的前提就是思想观念创新。首先是树立整体营销观念。将供电企业市场营销宗旨定位于“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真正树立“大营销、大服务、大提升”的理念,并有效地贯穿于电力企业的市场经营服务中,供电企业管理模式也要顺应整体营销的变化,真正完成从生产为导向的生产观念向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其次是要树立全员营销的思想观念。使供电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围绕和服从于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具体而言,供电企业要以市场为指挥棒、以客户为主心骨,对外以客户服务中心为窗口做好优质服务工作,对内规范营销工作流程管理,供电企业领导要围绕市场营销转,生产部门要围绕客户服务中心转,市场营销人员要围绕客户转。
2 营销机制创新
电力市场的营销机制创新不是一两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供电企业的整体行为,无任是决策层,还是具体的普通工作人员,都要在电力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有效开展营销机制创新,从而确保供电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置于优势地位, 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1 优化建立电力市场营销体系
在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有效提升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供电企业的市场营销的中心任务。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建立以电力市场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研究市场需求和分析市场动态。必须在市场分析、市场调查和市场研究方面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化建立电力市场营销体系。改变目前供电企业市场营销职责分布散的问题,可以尝试成立专职部门专司供电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统筹用电、计划、调度和财务等几个部门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从而便于制订供电市场营销总策略,便于对电力市场需求进行总体评估,也有利于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营销活动。
2.2 转变观念确立电力市场营销的市场经营思想
计划经济时期电力企业是围绕发电进行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发电要围绕着销售转,销售要跟着市场走,即以销定产。对新形势要统一认识,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的变化,公司的每个员工,特别是营业部门员工,要有充分认识,在具体业务中找市场,扩大电力销售。
2.3 建立强有力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
市场营销要求电力企业一切以电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特别重视市场的分析和市场需求的动向研究。要求以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市场分析、市场调查和市场研究,建立完整的庞大的营销体系。目前电力公司的市场营销功能分布在用电、计划、调度和财务等几个部门,公司本部和基层供电企业都有对应归口,若能成立专职部门来统筹公司的整个市场营销,有利于对电力市场需求的总体评估和营销总策略的制订,便于组织统一的多层次的营销活动。目前由计划、调度、用电等部门协调运作只是一种组合式的体系,不能适应新的市场形势。
2.4 加强电力市场需求分析和预测
市场需求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市场对电力发展的引导作用日益明显,电力市场分析是电力企业营销活动中的主要内容,电力市场预测是电力企业营销的基础,要建立和健全电力市场预测的信息系统。
2.5强化电力发展规划和电网建设
在电力市场需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好电力发展规划和电网建设是发展电力市场的基础。电力企业发展一要有充分的电和热供应市场,二要拥有电网,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电网就是拥有电力市场开拓市场很重要的方面是建设电网。所以要在加强网架安全可靠性的基础上加快城市中低压电网和农村电网的改造,提高供电能力,为拓展用电市场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
2.6 形成良性循环的电价机制
电价是电力企业经营的生命线,它既是电力企业经营利润的体现,也是开拓用电市场的重要手段。电价偏离实际价值造成电力市场畸形,价格偏低会使电力企业难以为继,电价偏高则会失去用户的支持,最后制约电力市场发展,这两种现象均会影响电力的发展更会给整个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电价定位要兼顾电力企业,电力用户和社会三方的经济利益。
3 营销战略的创新
3.1 观念创新
(1)要树立整体营销观念,将企业宗旨定位于“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并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企业管理模式要完成以生产为导向的生产观念到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2)要树立全员营销的思想观念。(3)要树立依法经营观念,不仅要严格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开展营销工作,而且要掌握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
3.2 组织创新
营销组织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各项创新的保证。电力营销必须贯穿于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并在各个环节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营销组织机构和以客户服务中心为依托的优质服务体系;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政治素质、营销技能全面,适应市场开发、引导消费和善于经营的营销队伍。
3.3 市场创新
供电行业从总体上呈现买方市场,但供过于求是相对的暂时的,电力市场有许多时空上的空档,是“卖不掉”与“买不到”和“买不起”同时并存的市场。通过市场创新,力求在买方市场总格局下,挖掘局部性的卖方市场,开拓区域性的卖方市场,营造阶段性的卖方市场。
4营销服务的创新
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整个发展战略构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有效途径,必须把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市场营销的自学行动。
4.1 形象服务
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提高服务水平,注重服务内容,以特色服务赢得市场。包括便捷服务、紧急服务、信息服务、难题服务、上门服务、超值服务和特殊服务等内容,强调与客户的沟通,不断使服务内涵深化,服务外延扩大。随着电力市场的日益社会化,供电企业为家庭和工业消费者提供电力和燃气等综合能源服务也将成为可能。
4.2 质量服务
提高供电质量和紧急服务能力。加强电网建设和改造,提高设备和线路的供电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对故障抢修的反应能力、抢修质量、抢修速度和服务态度,注重服务时效,实施全员、全天候、全过程的快捷服务,提高客户对电力企业售后服务的满意率。
4.3 信息服务
以电力营销计算机系统为依托,通过建立业扩项目负责人制,形成以营业窗口为龙头。
集营业、咨询、设计、施工、监督为一体的优质服务系统。建立具有客户信息查询、客户投诉等功能的因特网站,并逐步发展成为以“网上申请、网上付费、在线咨询”为内容的电力商务系统。同时充分利用多家宣传媒体,展示电力安全、经济、洁净、方便、高效的优点,使客户处处感受到供电企业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5 价格营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