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考核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培训考核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培训考核方法

企业培训考核方法范文1

【关键词】培训目标;培训体系;培训效果改进

一、企业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在分析企业培训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确企业为什么要培训,其目的和意义何在?企业希望通过培训达到怎样的效果?如果将培训放到整个企业经营的范畴中来看,培训和企业经营中的销售、市场、研发、生产等等没什么区别,目的都是为企业获取更多的效益。由此看来,培训和其它的经营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同,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为的是通过员工获取更大的效益,而培训只是实现效益的一种手段。如果员工不需要培训,企业也能获得预期或更多的效益,那么企业其实就不用对员工进行培训。有一种情况是,企业没有明确培训是为了效益,或者无法将培训与提高效益有机联系起来,只是看到别的公司在做培训而跟着做。这只是企业经营者的一种短期错觉,一旦真正投入培训,企业必然希望看到投入带来的回报。综上所述,培训就是企业为获得更大效益的一种手段,企业培训的宗旨是提升员工的人力资源价值,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效益。

二、企业培训的职责

企业培训的作用是:其一,提升员工个人技术能力;其二,团队文化建设,强化团队成员的协同效应。为实现这两个目标,企业培训的职责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培训要解决的是员工技能现状和公司对其目前岗位、任职技能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岗位、任职技能培训。这个技能是广义的技能,包括硬性的和软性的技能,硬性的是专业的技能,软性的是职业性、素质、综合能力。岗位技能培训,使员工的能力符合岗位要求,能够正常开展工作,是培训的最基本的工作。其次,员工在企业担任新的工作、承担新的业务、或寻求职业发展产生培训的需求,企业培训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岗位技能培训基础上,要进一步提升员工的技能,让他能够从事更高要求的工作,让他的职业得到更高的发展,也需要培训来做一些工作。第三,是整个企业、组织战略规划、组织发展、管理体系提升,需要培训参与其中。承担以上内容的部分工作,或知识理念的灌输,或工作思路、方向的引导宣贯,或企业文化和共同价值观的传递等,都需要企业培训达成。企业战略发展,组织发展,整个管理体系提升,比如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等,也需要培训参与其中,培训内容可能是知识和方法的改进,也可能是企业文化的宣传造势,这可以看作培训工作的长期目标。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是依次递进的,也可以看作企业培训工作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现实操作中,一些企业将培训当作员工福利来实施,培训对于员工个人可以是福利,但对公司来说不应该将培训作为福利。如果企业仅仅是将福利作为员工培训的目标,这个就有点舍本逐末,偏离了企业培训的目标和宗旨。比如有的公司觉得拓展训练不错,培训学员在体验式训练中能够获得强烈的直观效果,公司人力资源部决定便安排绩效最好的部门参加拓展训练。

总之,企业培训的内容应围绕以上三点内容,同时每个企业做培训都应该建立适合自身的培训体系,明确企业培训的根本目以避免偏离方向。公司做培训,切忌跟风,在做培训之前,应该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和培训总体规划,如此方能保证培训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

三、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

企业培训体系可以由三个层面的内容构建而成的:其一,制度层面,也就是培训各类制度、流程;其二,资源层面,包括培训课程、培训讲师和培训设施;其三,实施层面,贯穿整个培训过程,包括公司的培训需求是什么、计划怎么做、具体的组织实施怎么做、培训效果如何评估等。以上三个层面的内容有机结合、缺一不可,构成了整个的企业培训体系。也就是说培训资源要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培训制度能从形式上保证培训实施通畅有效,培训管理者实际的实施操作使培训真正有效的运作起来,达到好的培训效果。

四、培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讲,企业的管理层大都对培训相当重视,能充分认识到员工培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有长期或短期的培训计划,对培训有一定的投入,但是现阶段的许多企业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很多企业都存在着为培训而培训的现象,培训活动很少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相互配合,或者缺少明确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培训只是一种活动,而不是一种战略。

1.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不明确。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的调查数据表明,有近25%的员工认为自己的发展需求与企业的需求不太一致。其原因在于所在岗位与主要在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偏差,仅有18.2%的员工完全能在所从事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有一部分员工认为自己压力大,企业重视对员工的使用,对员工的培训开发实际投入不高,一些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率较低。有46.4%的员工认为通过培训能在工作上获得更大的发展,有25%的员工认为能提高薪酬。当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的时候,自然对培训也缺少了积极性;而没有较强技能的员工在本职工作上也很难得到更好的发展。

2.培训需求等级化。根据调查表明,企业中高层员工的培训机会要大大高于普通员工,这表明培训虽然受到了重视,但对不同层次的培训所表现出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由于普通员工培训受忽视,从客观上导致他们没有学习积极性,感受到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容易产生跳槽的想法。

3.培训内容与员工需求存在差距。从培训内容来看,新进员工培训一般包括理论培训和岗位实践培训。理论培训包括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安全教育等,这属于员工共性教育;岗位实践培训内容根据员工的岗位安排,培训时间长短不一。除岗前培训外,在职培训是企业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以技能培训和管理培训为主,事实表明,极少数员工认为企业组织的培训内容对自己没有太多的帮助,只有很少一部分员工认为企业组织的培训内容对自己有一些帮助,绝大多数员工认为企业组织的培训内容对自己有较大的帮助;对企业组织的培训和自己希望参加的培训内容进行调查时发现,员工的培训内容需求远远大于企业所提供的培训内容。

4.选拔培训对象主观化。调查表明企业组织培训时,选拔参加培训人员的方式主要有领导决定,自愿参加,培训计划安排,考试竞争。从具体的调查数据中,可以发现,因为有的企业培训经费、机会有限,无法满足每一位员工的需求,有不少企业错误地认为直接由领导决定挑选培训人员比较直接、省事。这种方式容易挫伤员工培训积极性。

5.管理培训体系脱节。没有配套的培训管理体系来激励员工参加培训的愿望,引导员工培训目标,以及没有相应的奖罚制度。企业的培训活动成为参加培训的员工的一场作秀,没有起到正面积极的效果。

6.结果反馈体系不健全。培训部门对培训后的效果总结评估做的相当不够,有的企业对培训的结果不加评估,不过大部分企业都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事实上,不管是什么培训,培训的对象是谁,培训的考核通常只采用笔试的方法,对于技能培训,只考核笔试不考核动手能力,意义并不大,必须及时对员工参加培训之后的成果以及感想和问题及时汇总,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加以修正。

五、改善企业培训效果的对策建议

1.明确培训对象选拔制度。建立培训对象选拔制度有利于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做到有的放矢;可以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在选择培训对象时必须考虑员工掌握培训内容的能力以及他们在回到工作岗位以后应用所学习的内容的能力。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员工激励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效率问题。在选择培训对象上可以采用员工自愿报名和部门推荐相结合方式。

2.建立培训签约制度。培训签约制度有利于维护企业与员工双方利益。特别是需要较长时间脱产的培训,企业不仅投入较多的培训费用让员工参加培训,还要给员工提供工资待遇,同时安排相应人员顶替员工工作的成本。一旦参加培训的员工学成后跳槽,企业将遭受较大的损失。这也是企业培训员工的一大顾虑。如果企业制定规范的培训签约制度,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约束企业本身与员工:一是参加培训的时间、地点、项目、费用和形式等;二是参加人员;三是参加培训后要达到的技术或能力水平及参加培训后要在企业服务的时间和岗位;四是送培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及参加培训员工的权利和义务;五是参加培训后如果出现违约的补偿;六是参加培训员工与送培企业主管部门批准人的有效法律签署。具有可操作的和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才能有效。

3.强化培训考核制度。对于培训活动的评估,目的在于了解企业是否达到了培训目标,肯定成绩、找出差距,以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工作的水平。考核评价的对象包括绩效评估和责任评估两项绩效评估是以培训成果为对象进行评估,包括接受培训员工的个人学习成果和他在培训后对组织的贡献,培训绩效评估指标有:反映指标、学习指标、行为指标、成果指标等,这是培训评估的重点。责任评估是以负责培训部门和培训者的责任为对象的评估,培训责任指标有:培训计划评估指标、培训设施评估指标、培训师资评估指标、培训教材评估指标、培训成果评估指标。目的是进一步明确培训工作方向,改进培训工作。对培训绩效,可以分别运用问卷法、测试法、考核法和现场成果测定法进行评估。

4.激励制度。把培训、考核、晋升、薪酬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如把高学历培训作为对优秀员工的一种激励,以稳定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使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重视与培养,增强他们职业发展的信心,同时也将激发回报企业的意识和决心。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对于培训考核较差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参考文献

[1]董福荣.构建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的几个问题[J].财会研究.2006(6)

[2]葛梅.我国中小企业培训现状之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5(7)

[3]高其勋,王忠才.中小企业培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8)

[4]江历明.中小企业培训存在的误区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5)

[5]乔莹.如何做好中小企业培训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11)

[6]孙琳.国际经验给中小企业培训的启示[J].人力资源.2004,(9):28~9

[7]吴小妹.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科技.2007(10)

[8]武瑞营,丁玉平.中小企业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6)

企业培训考核方法范文2

企业内部培训师是指从企业管理、技术和技能骨干中选拔、培养出来的,从事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工作的人才。通过建立一支业务精、授课能力强,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内部培训师队伍,以“内部人培训内部人”的特殊培训方式,可以使企业培训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内部人才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使企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更加有效地传承。

江苏省电建一公司的员工主要涉及经营管理、施工管理以及土建、火电建设、发变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等专业,专业覆盖面很大。在工作中,员工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决定了工程施工质量、进程和经济效益。员工水平的高低,除了理论知识外,更多地取决于现场经验。这一点是企业外部培训师无法满足的培训需求。为此,自2005年开始,公司展开了内部培训师的培养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公司在内部培训师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制定规划,完善专、兼职培训师队伍建设机制

2005年,公司组织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十年规划,将“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期望通过加大培养力度、拓宽选拔渠道、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等措施,逐步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专家型培训师队伍。计划到2015年,公司所有培训师全部持证上岗,“双师型”专职培训师达到50%;兼职培训师达到公司员工总数的3%。

公司培训中心严格执行专职培训师持证和竞争上岗制度,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优秀技术、技能专家培养提升专职培训师的操作技能;采取“送出去”的方式,安排专职培训师到生产岗位锻炼,增强现场经验和实践能力。组织开展技能比武、课堂教学竞赛、教案制作比赛等活动,促进培训师业务技能和培训能力的提升。同时,鼓励专职培训师参加技师资格鉴定,选拔技术技能骨干充实专职培训师队伍。

建立兼职培训师选拔、激励机制,每年开展一轮兼职培训师遴选活动,根据人才培养与开发工作需要,由各分公司按规定条件和程序从本单位所属员工中择优选聘,兼职从事公司培训教学、实训指导、培训项目开发、培训资源建设等相关工作。

除此之外,还要健全企业内部培训师资库,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技术技能骨干到培训中心担任培训师,促进核心技能传承。

明确职责,建立企业内部培训师管理体制

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工作实行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管理体制。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内部培训师队伍管理制度;组织公司层面培训师的选聘与管理;建立公司层面培训师资库和统一调配等工作。

分公司人力资源部要贯彻落实上级单位培训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以及制定本单位培训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方法。同时,还要负责本单位培训师的选聘与管理,以及向网省公司推荐优秀培训师人选。

除人力资源部外,各专业职能部门也要积极配合,推荐本专业范围内优秀的培训师人选,协助进行本专业培训师的选拔工作。同时,积极推荐本部门优秀员工担任兼职培训师,并为培训教学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培训中心的主要职责是,编制企业内部培训师的需求计划及任务书,负责培训师授课效果和工作效果的评价。协助做好企业内部培训师的选聘,并主持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负责培训师授课技能的培训工作;组织培训师开展教研活动;维护培训师资库等。

各部门的协助只是外因,最关键因素还在培训师身上。企业内部培训师要认真执行、落实本单位及上级单位下达的培训教学任务,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授课技能。同时,还要定期参加培训机构组织的教研活动,提出培训工作改进建议,积极参加培训项目开发、培训教材和培训设施建设工作。

企业内部培训师制度推行之初,公司很多基层单位不够重视,认为生产才是第一位,专业骨干在生产一线发挥的作用更大。甚至,一些专业骨干也认为自己在生产一线更能体现价值,临时担任项目制培训师还能接受,长期离岗到培训中心担任周期制培训师就很难接受了。面对诸多不理解,公司领导强调“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一方面下指标要求基层单位推选优秀人才到培训中心任教,另一方面要求培训中心精心安排并发挥好专、兼职培训师的作用。经过实践,专、兼职培训师在授课技能培训、参与教学研究开发、教材编写、培训设备设施建设、培训教学、竞赛集训、技能鉴定等方面,都取得了优秀的教学成果。他们将自己的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工作经验梳理和总结提炼,充分应用于教学工作之中,得到了培训学员和送培单位的普遍好评。

实践表明,“内部人培养内部人”可使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优秀专家的技术技能和丰富经验,可使学员的技术技能和现场问题处理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专、兼职培训师通过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梳理、多年经验的总结,自身也提高了很多,有的写出了高质量论文,有的出版了专业教材,收获颇丰。

加强激励,推进兼职培训师的选聘和使用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管理到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员工队伍,哪怕缺少资金和设备,也可以很快发展壮大。由此可见员工培训工作有多么重要。员工培训工作,仅靠专家骨干而不靠培训师可行吗?答案是否定的。各个专业的专家骨干虽然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但是他们却没有培训意识,公司也没有要求他们总结自己的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和经验,将之传授给其他员工。这一点,是最为致命的缺陷。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内部培训师队伍。为此,自2005年开始,公司就着力构建企业内部培训师激励机制。在一系列激励措施的引导下,公司员工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培训师选聘活动。

不过,只有符合培训师基本条件的优秀员工,才能真正成为企业内部培训师。

企业内部培训师的基本条件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培训工作,身体健康;具有所从事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专业的技术技能或者管理特长;具有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具备传授知识、经验或者辅导他人操作实践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并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对于能力和业绩特别突出的员工,可适当放宽选聘标准。

由人力资源部、专业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相关人员组成企业内部培训师选聘工作小组, 专职负责选聘工作。选聘工作一般按照个人自愿申报、组织推荐、择优选聘的程序进行。选聘主要对申报人员的授课能力、教学经历、业务水平、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一般包括材料审查和试讲两个环节。综合评价合格的,可聘为公司企业内部培训师。

企业内部培训师承担公司系统内培训教学任务期间,工资、奖金、津贴及福利待遇按原岗位保持不变,任课期间的交通费和住宿费由培训单位承担。培训师承担培训教学任务,按照培训教学的工作量,由培训单位给予一定数额的津贴。对企业内部培训师进行项目、年度考核,项目考核由培训机构负责,年度考核由单位人力资源部负责。根据考核结果,对业绩特别优秀的内部培训师,由各单位定期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在培训中心任教期间,所在单位要保留培训师原工作岗位。任职期满,对于考核良好及以上的培训师,所在单位要对其工作从优安排,确保不低于原工作岗位待遇。任职期满后的工作安排情况,要报上级单位人力资源部备案。培训师的人才培养工作业绩,将成为遴选公司优秀专家人才的重要依据。同时,公司优秀专家人才,也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培训任务。

探索研究,提升企业内部培训师的教学能力

开发企业内部培训师培训方案

一名优秀培训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教学技能。可是,大多数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最缺乏的是教学技能。这种情况,亟待解决。

2009年,公司培训中心组织多名专职培训师开展“企业培训师职业能力培训方案”的研究,借鉴国际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吸取了多种关于能力模型建设、职业能力开发的先进理念,结合公司实际工作需要,对企业内部培训师培训工作进行了创新和改进。遵循“能力必备”原则,公司从工作域及工作要项分析入手,提炼形成了企业培训师职业三个级别行为能力标准,设计了服务于企业培训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培训单元、培训模块课程库以及培训实施进程表。

企业培训师的职业能力分为:培训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师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教学能力、培训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五大类。这些能力,界定形成企业培训师职业一、二、三级职业能力标准 ,其中二级职业能力涵盖三级,一级职业能力涵盖二、三级。

三级企业培训师的行为表现是具备成人教育心理基本理论,能在指导下进行培训教学设计,掌握理论、实训课程教学方法和PPT课件制作。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能够独立完成企业培训的授课工作任务,培训效果较好。

二级企业培训师的行为表现是熟悉成人教育规律和方法,掌握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具备现代企业培训理念。能独立进行培训教学设计,掌握理论、实训课程教学方法和技巧。了解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的设计制作方法,能编写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脚本。语言表达能力强,培训质量高、效果好。同时,能参与培训项目开发、评估及质量管理。

一级企业培训师的行为表现是培训教学能力强,具备独特的培训教学方法和风格。能够独立完成企业培训教学实施中的工作、培训项目设计开发,能组织大型综合演练方案设计和实施。同进,还能够组织开展培训项目评估及课题研究工作。

基于上述界定,公司将培训师五大类中的11个小类和39个能力项进行了职业能力分解,编制成培训单元组成表,并编写培训科目指导书。同时,依据“企业培训师职业能力培训方案”开发相应的培训教材和考核题库。这些,为企业内部培训师的培养、考核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开展企业培训师培训、考核及认证工作

公司制定了培训师任职资格标准和相应的考核认证标准,采用培训、考核及综合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说课或讲课、培训项目开发、培训评估方案设计、专题或论文答辩等。这其中,重点是培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最后,通过培训、考核、评估认证,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统一颁发相应级别的培训师资格证书。

企业培训考核方法范文3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内部培训师 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何谓企业内部培训师?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培训的工作经验,把此概括为,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各种培训技能,熟悉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情况的培训师。从企业内部培训师的特点可以看出,他们的培训往往比外请培训师更贴切企业的战略,培训目的鲜明,培训内容贴切企业实际,培训效果无疑会更加显著。很多知名的的企业都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培训师,如西门子、宝洁、海尔……据资料统计显示,在企业内部培训师的培养上,跨国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做得比国内企业要好一些,据报道,宝洁公司90%以上的培训任务都是由其内部培训师完成的。

1企业内部培训师的特点

1.1熟悉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以及企业运营流程及企业文化

因为企业内部培训师人资关系是隶属于该企业的,因此其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非常熟悉,理应掌握企业运营流程和企业文化,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时,能够很好地传达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同时很好地把熟知的运营流程和企业文化传授给受训者。与此同时,他也可以起到企业高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的一个传承,内部培训师可以完好地做到这一点。

1.2 升华了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

企业内部培训师选拔于企业内部员工,能够胜任者往往具有培训专业上的专业优势,在业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技术能手,比如:中高层管理者;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培训师还应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能够把自己的技能知识传授给受训者,如此这样,企业内部培训师无疑是企业中绩效堪优者,从职业生涯管理的角度而言,企业从内部选拔优秀员工充当企业内部培训师,也是对企业优秀员工职业生涯的管理与升华。

1.3 打造学习型企业,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内部培训师是从企业员工中选拔而来,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在培训实施中,与受训者能够形成良性互动,在培训中互帮互学,从知识传授角度来说,具有更好的知识传承作用,活跃了培训现场气氛,营造了企业员工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打造学习型组织奠定一定基础。

2培养企业内部培训师的方法

2.1 内部培训师的选拔

一般而言,内部培训师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素质,一是教学上的特质,具有很好的表达能力,能够把自己的理论知识表达给受众,掌握现代培训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课件的制作,现代培训手段的应用,比如管理游戏,比如培训软件的应用。二是在培训项目专业上具有专业优势,系统掌握培训专业理论知识,对培训专业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是技能型培训,要求具有很好的实际操作能力。最好是该培训项目的技术能手,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技术故障,具有丰富的工作实际经验。所以,企业在选拔内部培训师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要求,此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培训师时还要考虑员工个人意愿,是否愿意充当企业培训师,在知识和技能的共享上是否有“无私奉献”精神,所以,选拔企业内部培训师的一般流程是:个人意愿,组织推荐,素质考核,试讲,聘用。

2.2 内部培训师的考核与培养

根据培训体系理论,为了达到培训效果,免遭培训流于形式,节约企业的人、财、物。在对培训项目实施评估时,可以制定对培训师的评估。考核指标可以包括:培训师的授课技巧,知识深度、难度、是否贴切实际,培训师的权利和义务,培训项目完成效果考核;培训师绩效考核;培训师职业发展等。在实际操作中,在对培训师进行考核时可以结合培训项目的考核同时进行,互相借鉴。

在培训师的培养上,可以明确培训师的任职资格,加强职业培训。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目录,可以明确企业培训师需要具备的素养,其把企业培训师划分为三个层次,助理培训师,培训师,高级培训师,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借鉴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企业培训师进行认证要求,从事培训的企业培训师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此外,在培养企业培训师上,可以外请专业培训机构对企业培训师进行训练,提高其专业技能,比如“TTT培训”、“专家讲座”、“企业挂职锻炼”、“高校送培”

参考文献

[1] 张全忠.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培训资源――建立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10)

企业培训考核方法范文4

关键词:西门子;大中型企业;培训

我国大中型企业的企业培训系统一般起步很晚,现有培训体系由于当前的学术浮躁氛围以及历史文化原因大都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我国企业的培训人借助国外先进的成熟的理念和方法,结合实际,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培训模式。

一、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企业培训模式

(一)管理者对培训高度重视,大力投资

公司对员工培训方面的费用占到工资总额的15%甚至高达20%,西门子早在1992年就拨专款设立了专门用于培训工人的“学徒基金”。现在公司在全球拥有60多个培训场所,如在公司总部慕尼黑设有韦尔纳・冯・西门子学院,在爱尔兰设有技术助理学院,它们都配备了最先进的设备,每年培训经费近4亿欧元。在我国,西门子与北京市国际技术合作中心合作,共同建立了北京技术培训中心,西门子投资2000万欧元。

(二)完整的培训体系和科学的培训手段

西门子公司的培训分为多个层级,考虑到各种水平的雇员和不同职能的岗位分工,其系统主要由下面几部分构成:

1、以双元制为基础的新员工培训。新员工培训又称第一职业培训。在德国,一般从15岁到20岁的年轻人,如果中学毕业后没有进入大学,要想工作,必须先在企业接受3年左右的第一职业培训。在第一职业培训期间,学生要接受双元制教育(DUAlSYSTEM)的企业培训(IN-COMPANY TRAINING):一周工作5天,其中3天在企业接受工作培训,另外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知识。由于企业内部的培训设施基本上使用的是技术最先进的培训设施,保证了第一职业培训的高水平,因此第一职业教育证书在德国经济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由于第一职业培训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年轻人进入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也深受年轻人欢迎。在德国,中学毕业生中有60%-70%接受第一职业培训;20%-30%选择上大学。

2、大学精英培训。西门子计划每年在全球接收3000名左右的大学生,为了利用这些宝贵的人才,西门子也制定了专门的计划。进入西门子的大学毕业生首先要接受综合考核,考核内容既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公司根据考核的结果安排适当的工作岗位。此外,西门子还从大学生中选出30名尖子进行专门培训,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培训时间为10个月,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让他们全面熟悉企业的情况,学会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第二阶段,让他们进入一些商务领域工作,全面熟悉本企业的产品,并加强他们的团队精神;第三阶段,将他们安排到下属企业(包括境外企业)承担具体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获取实践经验和知识技能。目前,西门于共有400多名这种“精英”,其中四分之一在接受海外培训或在国外工作。大学精英培训计划为西门子储备了大量管理人员。

3、员工在职培训。西门子人才培训的第三个部分是员工在职培训。西门子公司认为,在世界性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在革新、颇具灵活性和长期性的商务活动中,人是最主要的力量,知识和技术必须不断更新换代才能跟上商业环境以及新兴技术的发展步伐,所以公司正在努力走上一个“学习型企业”之路。为此,西门子特别重视员工的在职培训,在公司内部每年投入的6亿欧元培训费中,有60%用于员工在职培训。西门子员工的在职培训和进修主要有两种形式:西门子管理教程和在职培训员工再培训计划,其中管理教程培训尤为独特和有效。

西门子的人才培训计划从新员工培训、大学精英培训到员工在职培训,涵盖了业务技能、交流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育,为公司新员工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储备,员工知识、技能、管理能力的不断更新和提高提供了保证,因此西门子长年保持着公司员工的高素质,这是西门子强大竞争力的来源之一。

二、我国大中型企业培训体系现状

在我国大中型企业中,拥有完备有效的企业培训系统的企业只是很少一部分,尤其是数量和资产比重上占大多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一)培训投资严重不足

我国各类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很低的水平。除职能错位举办子弟学校和政治任务性质投资助学外,真正用于员工培训的投资微乎其微。据对282家国有企业的调查,员工培训投资经费只有工资总额的2.2%(职工人均教育经费仅49.5元),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

(二)缺乏完整有效的培训系统,培训手段单一

据一份权威机构对我国企业的培训调查报告显示,92%的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在企业的培训管理机构方面,仅42%的企业有自己的培训部门;在培训制度方面,64%的企业声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经座谈和探访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承认自己的培训制度流于形式;在培训需求方面,没有几家企业进行过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很多企业一提到培训,就是来场讲座,外派学习一周等单调方式,从来或者说很少考虑自身需要,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为培训而培训。

(三)缺乏科学的培训评估和与之相配套的绩效措施,培训实践效果差

缺乏培训绩效,即企业所实施的培训对于原状并无直接或间接影响,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毫无促进效果。

缺乏评估使培训成为训而无用的培训。“用”是指培训后,可以将所学用于现实实践中。既然有了一种能力,就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不是培训后,原来该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仿佛培训的那段日子只是企业好心施舍的一个特殊“福利”。来自同一份资料显示,培训的成果转化方面,大多数企业的培训仅产生10%-20%的转化率,即80%-90%的培训资源被浪费了;在培训评估方面,有6%的企业曾做过二级评估,所有被访企业均没有进行过三级评估,也就是说,连企业自身都不清楚培训到底有没有实际作用于经营和管理中。

(四)在职培训与学历教育混淆

国企较其他非国企更倾向于MBA的学习和大学老师讲课。作为一种综合的素质教育,MBA学习固然有其优势所在,但企业的在职培训,与企业进步、个人职业发展有更为直接的联系,并有着与学历教育不同的方法和目的,它是通过培训改变员工行为,进而改变业绩。企业在职培训,必须经过严格的需求分析、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及时的评估反馈、有效的辅导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当前,被调查的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从企业培训学校化向现代企业培训方式的转变。

三、借鉴西门子经验完善我国企业培训

结合我国企业自身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我国大中型企业有必要在培训方面建立新思路:

(一)在加大培训投资的同时,通过科学手段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果

这样才能避免为了培训而培训,随意引进培训计划和课程,盲目高薪聘请专家学者,造成高价培训与企业现实脱钩,达不到培训的真正意图和效果,最后沦入做秀的尴尬境地。

(二)建立以科学方法为基础的完整培训体系,实施战略性培训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一个涵盖企业各阶层,包括员工职业生涯各阶段的培训系统,如借鉴西门子经验,建立由新员工培训,在职培训和转岗培训,大学精英培训在内的体系,把全体员工都纳入企业培训体系中来,在新员工培训和大学精英培训中可利用德国双元制IN-COMPANY TRAINING的优势特点,与高校和职业学院广泛合作,使学生在未就业阶段就能深入企业真正得到实习和锻炼,同时增加对本企业的文化认同感,一方面高校提高了其教学要求的生产实习的质量,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人才储备和招聘录用的信度效度以及选择幅度,最后还节约了招聘面试的成本和培训的成本,是一件企业学校双赢的好事。

(三)培训评估与绩效挂钩,严格考核与晋升、淘汰相结合,提高培训转化率

任何一项制度,离开了考核便形同虚设。而考核结果不与加薪、晋升、持证上岗、末位淘汰相结合,考核便失去了真正意义。培训当然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

1、谢志强.浅谈企业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J].消费导刊,2008(2).

2、李淑娟.中国企业培训的国际差距――西门子企业培训剖析[J].继续教育,2007(5).

3、朱映凯.德国“双元制”职教体制的考察与启示[J].湖南教育,2005(7).

4、牧野风.用人当学西门子[J].学习月刊,2005(4).

企业培训考核方法范文5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企业如何用好人才的关键所在。虽然企业管理者都开始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并也大力开展员工的各项培训工作,但往往让管理者们感到矛盾的是培训工作所产生的大量的人力、物力支出,却并不一定能即刻带来立竿见影的成效与回报。这是因为企业的培训活动对象是一批思维成熟的成年人,他们有着独立的主观判断思维,因而造成与培训内容中部分信息内容无法全盘接收的现象。而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所进行的培训活动多以在职培训为主,在培训必须服从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和培训本身的各环节与流程对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培训活动的效果也会有所缺失。因此培训需求分析工作被认为是非常必要与必然的工作。

企业培训需求调查的手段有问卷调查、座谈等多种形式。一般而言,结合多种形式来开展企业培训需求调查,以克服单一性企业培训需要调查形式所产生的信息片面性。

另外,企业培训需求调查的范围与层次要从满足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和企业建设工作目标实现的角度出发。例如:涉及公司长期战略、愿景规划方面的调查,应以公司董事会成员、总经理等为调查对象;涉及公司服务形象、产品质量方面等的调查,应以公司中层管理者和一线员工为调查对象;涉及公司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沟通渠道方面等的调查,应以中高导管理者为调查对象。涉及公司基本技能掌握方面的调查,应以基层操作人员为调查对象.

二、企业培训需求分析

1、业务分析

通过探讨公司未来几年内业务发展方向及变革计划,确定业务重点,并配合公司整体发展策略,运用前瞻性的观点,将新开发的业务,事先纳入培训范畴。

2、组织分析

培训的必要性和适当性以及组织文化的配合是极其重要的前提,否则培训后,如果造成公司内更大的认知差异,就得不偿失了。其次,对于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及组织优劣等也应该加以分析,以确定训练的范围与重点。

3、工作分析

培训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工作质量,以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表为依据,确定职位的工作条件、职责及负责人员素质,并界定培训的内涵。

4、调查分析

对各级主管和承办人员进行面谈或者进行问卷调查,询问其工作需求,并据实说明训练的主题或应强化的能力是什么。

5、绩效考评

合理而公平的绩效考核可以显示员工能力缺陷,在期末绩效考核完成后,反映员工需要改善的计划,能够激发其潜力,因此绩效考核成为确定培训需求的重要来源。

6、评价中心

员工提升过程中,为了确保选择人选的适当性,利用评价中心测定候选人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可以兼而测知员工培训需求的重点。

三、企业培训实施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培训计划的时间统筹

企业培训作为在职培训必须遵循与配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而设计,遵从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合理统筹培训计划的时间。企业培训的时间统筹上不应在生产经营旺季时安排得过于频密,而在淡季时则可相应加强培训课程时间的频密度。另外一般的企业在年初和年底都是进行整体目标计划和总结表彰时期,各部门的工作强度也比较大,因此在培训计划的安排上则要尽可能的回避这一特殊时期。

2、培训课时的长度掌握

企业培训的培训对象都是成年人,成年人的接受知识和学习方式的特点是:自我意识强,实践经验多,学习的目的性强。因此对于在职培训,企业员工的反应多为被动式的接受培训,所以应按照成人学习的特点安排每次培训的时间长度,或者安排中间休息时间,切忌“满堂灌”,以求保证企业培训的整体效果。

3、培训的频率

企业培训频率要考虑的培训计划、生产情况和员工的意见来进行妥善合理安排。鉴于有些企业可能因企业发展战略的原因导致企业培训计划的相对集中,培训频率的密集不一定能产生良好的培训效果。俗语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企业培训工作者一定要谨记企业培训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同时企业高层管理者也要树立企业培训是一项长期而可持续动态发展过程的管理意识,将企业培训作为一种战略来抓。新晨

4、参加培训的对象

企业培训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技术技能、文化观念的灌输过程,因此企业培训的培训对象应是全员性的,包括企业的各个管理层和执行层,这样方能取得统一员工意识提高员工技能的效果。

5、培训的形式灵活多样性

成年人的学习形式表现为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达到一定年龄阶层的人对于学习的效果判断性越强。虽然成年人的理解力比较强,但记忆力相对比较差,因此在企业培训中应该尽量减少单纯的课堂讲授,特别是纯理论的讲授。应该加大互动的比例,课程的内容也要以实际操作和案例为主。

企业培训考核方法范文6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深入开展,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电力企业面临更多、更新的问题,这对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的发展要求有一批专业知识扎实、职业素养高的职工队伍,对员工的培训也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展的特性。

随着主辅分离、竞价上网等措施的实施,电力企业在融入市场化的进程中,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加强人力资源战略,增强企业软实力,促进企业发展。笔者根据当前电力企业培训的现状,结合自身实践,强调提高忧患意识、拓宽培训视野,以更长远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和规划电力企业培训工作,通过不断总结提高,大胆创新管理模式,将现代管理和培训思想融入人力资源工作中,以期在较短时间内提升电力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质量。

二、电力企业开展人员培训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开展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在于: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如图1所示:

图1 人力资源对企业的重要性

物质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三大要素,而人力资源由于其自身具有能动性、再生性、可变性和高增值性特点,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有利于推动企业发展。

进入“十二五”时期后,我国提高了对电力工业的投入,加大力度对配电网进行改造和优化,并深入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这为新时期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对兼具技术与管理综合素质的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电力企业中,开展培训工作的目的,就是将企业要求的素质和能力,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和培训,来提高员工相关的素质,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二,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有利于员工自身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学,通过科学的培训方案制定、使用良好的培训方法、建立严格的培训后考核机制等方法,将培训作为对人力资本持续提高的手段。专业培训可使员工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素质不断提升,进而利于他们自身发展。

第三,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有利于企业的资本运作与扩张。

员工培训有利于电力企业智力资本的增值,培训系统成为智力资本的培养和发展中心,沉淀和传承企业内部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并进一步推进企业的资本运作与扩张。

第四,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有利于实践“以人为本”管理观念。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中,首先重视员工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组织员工培训是最佳体现方式,也是新时期电力企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企业与员工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三我国电力企业人员培训情况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培训在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局有待解决。

第一,培训讲师之困。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具有天然垄断性质,近年来,虽然不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但是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很多最新最优的先进管理理念还未引进。表现在培训工作中,就是企业未设专职培训讲师,多由企业优秀骨干担任兼职讲师,这种情况下,专业内部培训的讲师缺乏,兼职培训讲师的授课水平参差不齐,在讲师素质、培训课时等方面,都不能进行系统的制定和管理。

第二,培训方法之困。

电力作为与人民大众联系最紧密的行业,自身具有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一线生产人员多,约占企业总人数的70%-85%左右,这也使得电力企业的培训有区别于其它行业的鲜明特征。

一线生产人员由于自身工作性质所限,脱产培训的机会较少,多靠企业内部集中培训来完成。另外,一线生产员工的培训对电力实操和基础知识的实用性要求较高,这就给电力企业的培训带来了新的要求。

然而,当前我国电力企业还缺少一套完整而科学的培训评估制度,对员工的培训多数基于培训班机制,缺少长期的人力资源开发目标。培训时,也多依赖上下级之间的上传下达,未形成体系。同时,对企业培训开展的监督机制建设也不够,由于没有将其纳入考核机制或与绩效挂钩,可能使培训流于表面。

第三,培训内容之困。

如上文所述,电力企业以一线员工为主,对培训的实用性要求较高。然而,一些企业未能有效结合企业和员工的需求,缺乏实用的培训教材,照搬理论知识。

首先,培训方式单一。在培训时,采取“老师讲,学员听,考试测”的方式,双方的交流与沟通不够,课堂氛围严肃,学员感觉枯燥,培训效果不佳。

其次,实用性不够。在培训前未进行有效的培训需求调查,仅以培训讲师的主观意愿为向导,在培训时,进行单纯的理论输灌,大段的公式分析,高深的理论知识难以达到指导实践的效果。同时,对企业在电力基建、生产发电、设备检修等不同阶段的需求,以及企业不同岗位和层次人员对自身知识技能的需求等考虑不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

第四,培训环境之困。

完善的培训环境包括培训制度、激励机制、培训课件和试题库等,但是,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培训环境还有待完善。

首先,培训激励机制方面,学员听课完全靠自觉,容易引起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内部培训存在敷衍的现象。其次,许多培训没有完善的课件,讲师课随意性较大,不利于培训质量的提升。另外,在培训文档方面,很多电力企业没有自己独立的试题库,而是购买或照搬其它单位试题库,不能很好的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第五,培训效果评估之困。

培训评估分为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结果评估四种,按评估时间还分为即时评估、中期评估、长期评估三种,通过对学员的反应、学习的效果、行为的改变等的评估,来总体评估培训产生的效果。

评估也是一种辅导,是培训工作的延续。然而,目前电力企业大多采取试题型评估的方式,试题型评估仅为学习评估,仅能评价学员对培训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有效的反应评估、行为评估、结果评估,无法具体掌握学员队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和满意程度,无法衡量学员通过培训在工作中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的改变,以及该培训项目所引起的业务结果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四、电力企业开展人员培训的提高措施研究

虽然电力企业的培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但是,电力企业培训的主流趋势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面对这些困难,应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结合电力企业自身实际,努力打破困境,为电力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使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打造精英讲师团队。

电力企业的培训工作开展,首先应打造一支有激情和专业素质的培训讲师队伍,同时,由于电力企业培训具有自身特殊性,具有一定电力专业知识,又经过专业学习的培训讲师无疑是电力企业最需要的。

其次,进一步加强对培训讲师的授课知识与技能培训,促使培训讲师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特点,制定有效的培训机制,完善培训流程,确保培训质量的提升,并对培训讲师授课能力进行考核评比,促进培训讲师授课水平的提升。

第二,建立丰富的培训方式。

目前,大多数培训的效果之所以没有达到的原因,和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氛围不够,导致学员积极性不高有很大关系。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努力完善企业的培训方式,采用培训、竞赛等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效果。

首先,坚持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吸纳电力企业内部的优秀培训方式,并与现代的管理培训理念相结合。

其次,坚持“重点岗位重点培训、优秀人才优先培训、新进人才加紧培训”的原则,对不同岗位和不同层次的员工,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开展促培活动,激发员工的培训热情,根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不同的员工培训的内容也相应侧重,从而给他们发挥自身特长的舞台和机会。

最后,使用以考为主,各种技能培训、拓展训练等为辅的方式来组织,还可以采用专业知识竞赛、岗位技能大比武的实际操作比赛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并设置一定的奖励,激励员工参与。

第三,完善培训制度。

完善的培训制度是确保培训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完善的培训制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严格培训制度。要求培训讲师开展培训前,精心准备课件,并经过相关的专家和领导对课件的深度、实用性进行审核。其次,为保证培训质量,以及资源共享,在培训时建立严格的签到制度,培训后将相关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培训网络上共享。最后,认真选择企业培训使用的试题库,使其贴合单位实际情况,起到真正的考核效果。

第四,深化培训结果运用。

完善员工岗位聘任、培训管理、绩效考核、评先评优、后备培养、人才选拔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将培训的考核结果与绩效兑现、薪资调整、评先评优、人才选拔、岗位晋升等方面挂钩,充分激发员工参与学习培训的热情。

第五,健全培训评估考核。

加强培训满意度测评管理,及培训成果后期应用的跟踪评估。通过抽查问卷的方式,及时收集对培训课程、培训组织、培训讲师授课的反应评估;通过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等方式,及时开展对应知应会业务培训的效果评估;通过定期回访参训人员、用人部门,分析员工培训前后对工作绩效的促进提升作用,开展培训的成果评估。对培训成果评价较好的,总结经验加以推广运用;对培训成果评价一般或较差的,及时调整相关培训方案。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