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生培训考核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生培训考核范文1
中图分类号:G424.4;R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16)04―0139―03
随着国内各院校护理专业招生门槛降低及扩招明显,护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而实习数量逐年增加,基层教学医院存在临床带教资源相对短缺及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基层医院护生的临床实习质量不如人意。而护生临床实习质量是提高今后护理质量的基础,对我国医疗服务事业的发展影响重大。故如何提高基层医院护生的实习质量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对2015年度到我院实习的护生采用培训考核新模式进行临床带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和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到我院实习的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30人,男2人,女128人;中专121人,大专9人。观察组135人,男3人,女132人;中专126人,大专9人。纳入标准:①所有护生均属于中专、大专三年全日制护理专业学生。②所有护生实习时间≥8个月。③所有带教老师和护生均同意参与本研究调查。排除标准:①不遵守本院规章制度被辞退的护生。②因病需休学的护生。两组带教老师和护生在性别、年龄、以及其他专业水平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一对一的临床带教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培训考核新模式教学法,即护生岗前培训――每月护理部培训――每月护生分组培训、考核。具体实施方法:(1)护生岗前培训:对护生进行岗前培训3 d后方能分配到各科室进行一对一的临床带教。(2)每月护理部培训:①由分管教学的护理部副主任每月制定需培训及考核的内容,并于当月下旬发放次月培训及考核的通知。②当月上旬由护理部组织全体护生进行理论培训及操作示范。③培训后要求各个护生自学、做笔记及观看护理操作视频。(3)每月护生分组培训、考核:以学校为单位,将护生分为数组,每组6~8人,任组长一人(组长每月轮流1次,每人皆任组长),由组长负责培训、考核,各个学校的实及护士长、护理部进行督查指导。小组理论、操作考核时间为每月的20~22日,60分合格,对考核不合格的护生要补考到合格为止。各个小组考核的成绩由每个学校的实交护理部。观察两组护生的操作、理论考试成绩及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双向的满意度。
1.3评价方法
本研究设计《灵山县人民医院教学调查问卷》,包括学生问卷和带教老师问卷两部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比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两组护生操作、理论考核的内容及监考教师均相同,由护理部统一组织进行,对比两组护生操作、理论考试成绩。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15.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善于改革创新,培养跨世纪优秀护理人才
临床实习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时期,是认识护士角色的重要启蒙阶段,是培养护士规范护理行为的重要阶段,在护士的培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护理管理者要善于改革创新,为提高护生实习质量而付诸行动。传统教学的学生学习氛围差,学习热情低。观察组采用培训考核新模式对护生进行培训考核,医院从护理部、科室护士长、总带教及带教老师、各个学校的实层层重视、层层监督把关,使护生感到自己被关注、被重视,从心理上得到尊重和安慰。同时为促进师生合作和沟通,改善学习氛围,优化护理教育提供了良好基础,对培养跨世纪护理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3.2以培、考促学,目标明确,激发护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
采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组中,护生在实习阶段一直处于被教、被考状态,故护生易产生倦怠和排斥心理,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主动性,不利于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而观察组的护生分组参与培训考核,使人人有机会当老师及考核者,充满挑战和新鲜感,使护生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观察组通过以培、考促学的方式,每月制定护生的学习目标,激发护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通过护生之间相互考核,能增加护生对护理理论、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对进一步熟悉医疗机构的护理流程和护理工作操作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使护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提高实习质量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端正护生与带教老师的态度,密切两者之间相互的关系,提高双方满意度
医生培训考核范文2
2011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全科医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随着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对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高素质人才缺乏却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各地采取措施,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适宜人才,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目标是每万名居民有2~3个全科医生,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1]。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与老百姓需要的高质量的全科医生有一定差距。中心很早就实施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采用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提供“六位一体”的基本卫生服务,可明显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水平,提高满意度,但同时也发现,全科医生对外科疾病的处理力不从心,转诊率高。因此,在全科医生培训中,切实加强外科技能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值得探讨的。
全科医生进行外科临床技能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科医生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要提高全科医生的整体外科临床技能,必须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责任心[2]
教师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主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全科医生在外科轮转时,由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专职负责,他们具有多年的临床和教学工作经验,具有精湛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但更应强调是带教老师对教学的态度和责任心。全科医生培训属毕业后教育,所有全科医生均已完成外科实习阶段学习。事实上,由于诸多因素,全科医生的外科基本功不够扎实,培训中需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教老师和全科医生是一对一的带教模式,老师平时工作非常繁忙,手术量大,门诊时间少,这就需要老师全身心投入,热爱全科带教工作,才能做到言传身教。
紧密联系实践工作,增加新理论、新知识
首先必须明确教科书中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是每位全科医生应该掌握的。比如骨折的分类、如何对骨折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固定、包扎、转移运送,对神经、血管损伤的诊断、处理原则等。其次,要联系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全科医生的真正舞台在社区,社区居民常见的外科疾病是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如甲沟炎的处理。首先要判断切排的时机,另外要掌握切排的方法,包扎的技巧等等。全科医生不必掌握阑尾切除术等基本外科手术,但必须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常见外科疾病,烫伤、骨折、外伤处理,脓肿切排等,全科医生在轮转期间,遇到的病种是有限的,而且往往是严重的、复杂的大手术,这就需要带教老师结合全科医生工作特点,不仅要把社区中常见的外科疾病处理讲透彻,说明白,更要传授一些教科书外的社区适宜外科技术。让全科医生走上岗位后马上用得上,用得顺心。
加强对全科医生的管理和指导,重点是门诊教学
很多全科医生有不正确的认识,以为在社区工作,掌握内科疾病知识就绰绰有余,从而忽视了外科轮转的重要性。其实,现在实施的全科医生团队负责制的工作模式,要求团队核心成员即全科医生对内、外科均有较高的造诣的,能独挡一面,处理社区80%~90%的常见疾病。因此,在轮转中,必须加强对全科医生的管理,提高认识,将培训重点放在外科门诊教学。外科门诊往往是外科患者的首诊科室,最适合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生在这里不仅可以培训外科思维模式,更能提高动手能力,掌握常用的外科技能,如清创、缝合、固定、换药等等。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给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学习环境,结合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于一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和满足学员的求知欲望,实现课堂教学由以老师为中心向以学员为中心的转变,发挥学员的认知主体作用。多媒体教学可突出教学重点,对开阔学员视野,拓展知识有很大帮助。全科医生以往教学背景不同,对外科疾病的认识不同,况且,外科疾病的诊治进展很快,尤其是微创、腔镜技术、介入治疗技术日新月异。这些技术现场观摩学习不多,那么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总之,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特点,使全科医生在短时间内对外科疾病的诊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对外科疾病诊治的新技术有初步的了解。
建立完善的评估考核体系,提高培训效果
全科医生轮转结束后,由外科教研室定期组织考试,包括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这样的外科考核体系是最常见的。但是,这样的考核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考核的内容单一。全科医生考核的内容和其他专业的培训医生一样,这样就缺乏个性化,没有针对性。其次,评价的指标不科学。现在考核的指标以理论考核为主,实践操作也是口述为主,缺少真正的实践操作考核。需着手建立更加完善的全科医生的外科考核体系,具备针对性强、科学性好的特点,从而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与培训科室联系,做到因人而异,个性化的培养每一个全科医生。同时,培训要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努力提高全科医生的外科疾病诊治水平,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参考文献
医生培训考核范文3
本文探讨我国基层医疗单位全科医师的培训事业,分析了全科医师培训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改进建议:确定培训目标与对象;建立培训基地;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规范培训工作的具体任务;开展全科医师 CME 模块式培训;制定培训的最终考核制度。
【关键词】
基层医疗;全科培训
现在很多国家,居民已经享受到全科医生为其提供的医疗服务。但是,根据统计得知,目前全科医生制度已经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但是数量不足,只占到医生总数的30%―60%。随着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我国农村、城市社区需要医疗服务的人口也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面对传染病的压力、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数量的增加,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也已成为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但是我国全科医生的发展现状和服务能力,却与迅速增加的需求和日渐重要的地位并不相符。此外,现如今全科医生的发展还面临着教育和培养制度落后、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待遇较低、难以留住人才等困境。
同时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属于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是对医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一种强有力的形式。因此,为了适应我国卫生产业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就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
一、全科医师培训存在的不足之处
现如今,在全科医师培训的过程中仍有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为:1、只注重培训数量,忽视培训的最终质量。2、基层培训较为普遍,并没有深入研究。3、全科培训的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明显偏差。4、医学教育的经费不足,因此未能建立持续稳定的教学体制。
二、培训的目标与对象
全科医师培训的对象主要是高等院校医学本科毕业后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医生们。而培训最终达到的目标是按照全科医学专业主治医生的要求制定的,具体如下:
1、要让每一位医生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可以全心全意的为病患服务。
2、要熟悉本学科及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新的发展方向,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3、要具备全科医学的思维能力,能在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中发挥技术骨干的作用,能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帮助社区居民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享受经济有效的卫生服务。
4、能够掌握医学科研的方法,从而运用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中。
三、培训基地
培训基地主要分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两大机构。其中二级甲等或县级以上医院可申请作为临床培训基地,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申请作为社区培训基地。而培训基地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或其授权机构审查、批准认可的。已经被批准为“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医院,可以向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备案,作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培训基地。然而两大类培训基地都应该根据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制定具体实施计划,严格进行培训与考核,从而确保培训质量。 因为培训基地可以成立全科医师培训管理的机构,应当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具体管理工作,从而把完成大学毕业后全科医师的培训任务做到最好。因此应该为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适当安排人才及培训经费。
四、培训内容、培训时间
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业务培训和计算机这四个方面。其中业务培训分为理论学习、医院轮转和社区实践这三个方面。而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是始终都贯穿在整个培训当中的。最后的计算机主要是自学的。
培训的时间主要是根据培训内容的要求进行安排的,具体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利用3个月的时间来进行全科医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其次,利用33个月的时间进行医院轮转。轮转期间参加“临床培训基地”的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同时还要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最后的12个月将进行社区实践,这也是培训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深入社区,在上级全科医师的指导下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锻炼医生最为有效的一步。
五、规范培训工作的具体任务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行政部门全面负责本地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其具体任务有四点: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培训、考核的实施方案;明确各个培训基地;精心指导、检查培训工作;及时组织对培训质量进行评价。
六、开展全科医师 CME 模块式培训
面向全体医疗卫生服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强化医疗服务岗位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加强培训基地的具体建设;增强医学教育师资队伍扩建;建立信息化医疗服务体系,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交流与合作;创新全科医师CME 制度。
在全科医师 CME 中积极推行模块式培训模式的优势:可以做好全科医师 CME 顶层培养计划,规范全科医师 CME;可以规范项目过程的管理,将过去无序、单一的效果以客观评价的培训项目,调整为按照理论与实践模块进行。通过重复性的训练模块进行规范与设计,使得每个模块都能制定出详细的培训计划,这样既有利于不同地区教师的教学,也有利于学员进行学习,最后还有利于管理人员对 CME 项目的科学管理;对过去只抓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考核进行改革与创新,强化各模块培训后的统一考核,这样可以有效监督培训的质量,同时也能使全科医师 CME 专家、师资、管理人员的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七、制定培训的最终考核制度
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培训结束后,由各培训阶段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等。而在第三阶段培训结束后,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组织对培训内容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 然而培训对象在完成三个阶段的培训任务后,各阶段考核均合格的医生,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审核后,发给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属于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阶段,是培养住院医师的一种良好形式。因此为了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是重中之重。在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进步,全科培训的管理观念也应当不断改革与创新,以战略性、超前性及全面性的培训新理念促进医疗卫生产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医生培训考核范文4
医院医生学习培训总结1
为提升我乡村医生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提高乡村医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结合我乡村医生实际情况,我院于20xx年x月x日至1月x日完成了对新安村、新坡村、关天平村、浮桥村、白龙村共5名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现将20xx年乡村医生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时间
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
二、培训地点
东江乡卫生院二楼会议室
三、培训人员
培训班班主任:李胜忠
培训班指导老师:刘丽君
参加培训人员:陶连秀、陈仙丽、黄丽华、印长辉、冯邦文共5名乡村医生。
四、培训内容
我院根据视频教学内容对4天的培训课程进行了合理安排,组织各乡村医生对视频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学习。主要内容如下:
1、临床常见症状;
2、临床常见疾病;
3、常用临床基本技能;
4、常用急救基本技能;学习期间,所有乡村医生均能按时到课,认真听课,并作了学习笔记,而且能积极展开计论。
五、培训考核
20xx年x月x日培训内容结束后,对所有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进行了理论考核,考核结果基本满意,每位乡村医生考核分数均合格,本次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圆满结束。
医院医生学习培训总结2
为加快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步伐,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质量,2014年1月13日-6月6日我院组织各临床科室专业技术骨干,通过举办理论讲解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先后组织17场培训,对全区9个乡镇610名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乡村医生进行了专项培训,现将培训本阶段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要求各乡村医生转变重治轻防的思想,要把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疾病治疗当成同等重要的工作去抓,两手转,两手都不能放松。通过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减少辖区居民患病率,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及精神病等病人的生活质量,当好辖区居民生命健康的守门人。
二、加强学习,强化乡医自身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核心,也是此次培训的重点。通过强化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传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及时有效的诊治辖区内居民的疾病,科学的指导重点人群(辖区内的老、弱、病、残)的日常活动、饮食和治疗,将高血压、糖尿病和精神病等病人症状控制在理想水平,提高重点人群的生活质量。通过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学会和辖区居民有效的沟通,指导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常识,提高广大居民对医务工作者健康教育的依从性,从而不断提高人民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减少许多常见病、慢性疾病的发生,进一步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这次培训,从健康人群的体格检查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再到后续的健康指导,都做了详细的培训和指导,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专业人才保障。
三、转变思想,为辖区居民搞好服务
医改后,国家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基层的卫生工作人员要转变思想从要我做过渡到我要做。要主动服务、热情服务,为辖区内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群众氛围。
四、存在问题
1、部分乡村医生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认真。
2、乡村医生业务水平低下,在培训经时间紧、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乡村医生在短期内难以领悟部分政策内容。
此次培训工作中,在东港区卫生局、东港区卫校、东港区医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位参训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圆满完成了此次培训工作,并且成效显著,使培训人员:
1、领略了医改总体政策方针;
2、重新规范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3、对医学法规常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4、医学业务知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5、了解并掌握了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儿童保健等相关知识和要求;
为保障此次培训工作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区院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做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健全考勤制度,严格培训纪律,力争使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达到100%。其次,保证学习质量,每次授课完毕均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档案。本阶段乡医培训指导思想与培训目的明确,培训内容实用,考核程序规范,培训进程安排有条不紊。本次培训得到各乡镇医院和各位乡医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此次医生培训圆满结束。
医院医生学习培训总结3
本人在今年的护士职业培训中获益良多。在培训过程中的体会、感想等深深地影响了我,通过培训学习,我对医院文化、发展历史及医院的概况,医院的办院宗旨、行为规范、服务理念及愿景都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以下为我的年终工作总结。
这次培训也使我们的执业素质有了提高,为我们能够快速成长为一名有修养,有素质,有能力,有水平的护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帮助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专业的价值和自身的价值。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作为一名临床护士,我们与病人接触最密切,应该给与病人亲人般的关怀,时刻了解他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要用我们的爱心去帮助每一个患者。这不仅能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同时给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通过护士长对护理的核心制度、护理程序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工作中各项工作的操作程序。护士工作职责为我们明确了工作内容和责任,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护士年度培训总结护士年度培训总结。作为护士一定要脑勤、眼勤、口勤、手勤,要细心,有爱心、耐心、责任心,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医生培训考核范文5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2000人拥有一名全科医生才能满足新世纪的健康需求。我国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全科医生,以满足《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提出的“到2020年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的要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是目前最有效的培养方式之一[1]。本院是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基地之一,于2012年正式启动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呼吸内科专业是内科学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是全科医生应该重点掌握的基础课程。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要求,本科临床带教医生对转岗全科医生进行针对性培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1 体现全科医学理念与特色,明确呼吸系统专业培训的要求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主要是针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按需进行1~2年的转岗培训,以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主。全科医生的服务范围主要是社区和家庭,主要职能是为居民和家庭提供初级医疗保健,包括基本医疗、预防、康复及公共卫生服务。根据全科医师的工作特性,要求他们对医疗专业掌握应该是广,而不是专。所以作为培训老师,应该充分贯彻全科医学的理念与特色,明确教学目的,结合实际需要,因材施教,以掌握临床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主,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2]。就呼吸内科专业而言,体现的就更为明显。因为呼吸道系统疾病涉及的病种多,常见易发病也多。根据全科医生“宽、浅“的原则[3],对培训内容作了统一要求。①培训内容应紧扣《大纲》要求:对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带教老师对其内容要讲透、讲清,要求学生对此内容要融会贯通,并能运用于实践。对要求熟悉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要求学生对此内容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对要求学会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其操作方法、步骤,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通过呼吸内科的培训,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掌握吸痰术、胸腔穿刺术等操作的适应证;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处理流程;了解胸部X线、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检查的适应证;通过对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的方法,胸部X线、常用临床检验及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具有正确评估及处理重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能力,识别疾病的不稳定状态及高危状态,掌握转诊指征,并能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给予及时、正确的急救与转诊[4]。②对培训的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转岗培训时间短,涉及内容多,转岗全科医生基础水平差异较大,对不同地区服务需求不完全一样,大纲培训内容很难进行针对性的考虑,与实际工作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采用一对一的“导师制”,一个指导老师只带教一名学生,根据全科医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不相同的教学计划,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教学[5]。如全科医生来自的地区肺癌发病率很高,带教老师即在肺癌的发病、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给予重点培训,增加肺癌诊治的新进展尤其介入诊治、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如果来自矿区的全科医生,带教老师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尘肺等与粉尘关系较密切的呼吸道疾病方面进行重点培训,让学生了解以上疾病的最新进展,尤其是预防和治疗方面,指导学生进行简易肺功能的操作、吸入装置的使用、呼吸操的锻炼等,以便以后工作中对患者及有高危因素人群的筛选、预防和指导。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帮老百姓看好常见病、多发病,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真正发挥全科医生的职能。
2 多种教学方式灵活结合
转岗培训的全科医师多来自城市社区和乡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知识不够全面,经验不够丰富,社区服务技能缺乏,服务意识淡薄,存在学历低、职称低和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6]。据统计[7],来本院培训的全科医生的学历和基础参差不齐,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为73.6%,中专学历为26.4%,工作3年以上约为52.1%,3年以下为47.9%。为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全科医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灵活结合,具体方式如下。
2.1 临床具体病例讲解
全科医生参与病房病例管理,选取合适病例,实行负责制,参与讨论,带教老师对每个病例进行诊治要点、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讲解,包括该种疾病临床注意事项、风险及预后评估,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员对疾病有较明确的认识,并且与其他系统疾病相联系,分清异同,不过分强调专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体现出全科医学的理念及思维模式[8]。如胸腔积液的病因,要让学员了解多种系统的疾病均可能导致胸腔积液,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胸腔积液的性质、辅助检查,初步判断最可能的病因,作相应的处理。
2.2 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媒体视频,能更直观地了解呼吸系统专业的有关内容,除了呼吸系统体格检查、胸腔穿刺、血气分析、肺功能等基本操作的视频外,还包括胸腔镜、纤维支气管镜等更专业的学习[9]。另外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如胸片、胸部CT等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学习和比较。让他们掌握检查和操作的适应证、禁忌证,了解患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检查。对呼吸系统基本操作,多次看视频,熟悉操作程序,在标准模型上进行反复练习,最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实际操作。
2.3 门诊教学
全科医学的本质和宗旨决定了门诊服务是其医疗重点,转岗全科医生将来主要面临的是门诊患者,所以门诊教学也相应成为全科教学的重中之重[10]。在培训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全科医师的门诊轮转时间。每周2~3个半天,主要以观摩学习的形式,适当病例可以简单问诊和查体,最后和带教老师共同诊治。学员主要学习老师的诊治方法和诊断思维,学习如何与患者沟通交流。
2.4 其他培训方式
如每月1次的疑难病例讨论,每周1次的业务学习,定期的社区实践、义诊、健康宣教等,都是学习的好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学员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临床诊断思维都得到很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学体制
医生培训考核范文6
1.乡镇卫生院改革初见成效。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医生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30.1%,明显高于2009年卫生院统计的中国乡镇卫生院拥本科学历人员2.2%,博士、硕士学历的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为零的比例,同时也高于李延华等人2010年对承德市乡镇卫生院调查的8.96%本科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的结果。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随着河北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乡镇卫生院改革相当程度地解决了人才引进等改革前夕滞后的问题。其次,教育部于2011年《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提出以国家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的形式为基层培养医生的政策,使各高校为基层卫生部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毕业生。更为主要的是相关改革政策的出台解决了乡镇卫生院资金链的问题,一改经费不足导致的乡镇卫生院发展劲头不足的局面,使得培训费用不再是影响卫生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的首要问题。可以说,河北省乡镇卫生院改革初见成效,为乡镇卫生院增加了大批高学历的年轻骨干,使得乡镇卫生院能够稳步发展。
2.继续医学教育普及率低,政府拓宽培训模式迫在眉睫。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仍有40.4%未参加过继续医学教育的培训,虽然政府对乡镇卫生院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多,但派出学习的仍为少数医务人员,缺少机会成为阻碍乡镇卫生院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最大障碍。河北省乡镇卫生院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过程中采用最多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授,远程教学仅占第四位,而姚芳、赵翠芳等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村卫生室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研究”中指出开展乡村医生的远程培训是解决现有乡村医生人员专业素质偏低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政府应利用现代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拓宽培训模式,为乡镇卫生院医生提供更多的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机会,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普及率。
3.教师队伍缺乏规范性,教学质量差。参加过继续医学教育的人员中仅24.8%对继续医学教育状况非常满意,对于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表示不满的人员最多。张屹立、周增桓在《基层继续医学教育四个‘不能少’》中指出,当前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师资队伍以兼职为主,教学难以与基层医疗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高期望值相匹配。导致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因此,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医学相关专家积极申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加入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的师资队伍,使继续医学教育更符合基层需要。
4.培训后考核切实性不佳、激励方式欠合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仅33.3%的人员在培训后进行了考核,各乡镇卫生院为推动培训采用最多的激励方式是让培训和福利待遇挂钩。圣人曰“温故而知新”,无论知识还是技能都需要不断温习才能得以巩固,在落实培训后考核的同时也要注重检验的实效性。由于培训主要与福利待遇和晋升挂钩,使未参加过继续医学教育的医生在这两方面的机会少于他人。因此,在继续医学教育普及率低、培训机会不足的情况下将培训和岗位聘任与年度考核、职称晋升挂钩可能会造成培训目的不纯、参培风气不正的局面。所以,各乡镇卫生院领导一方面应加大对临床实践的考核力度,加大其在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建立切实有效的考核体系,另一方面也要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以完善培训的各个环节。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