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工作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工作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工作方案

数字经济工作方案范文1

贵州省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抢抓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抢占新常态下发展制高点,大数据发展风生水起、方兴未艾,今年全省大数据为引领的高新技术产值达到3200亿元,极大地提振了我们发展大数据的信心,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得益于中央的关心、省委省政府的决心、全省上下共同的信心。在刚刚结束的经济工作会上,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作出“拥抱大数据时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向大数据要生产力”的战略部署,为我们加快大数据发展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坚持以新思路

开启大数据新时代

要实现国家赋予的“三大战略”,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必须紧紧抓住大数据时代的战略机遇,厚植竞争新优势;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必须充分挖掘大数据作为“智慧树”“钻石矿”的价值,引领高起点高水平开放开发;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必须坚持向大数据要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走出一条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发展道路。作为我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重点区域,我们满怀热情地拥抱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矢志不渝地发展数字经济,体现大数据时代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贵安责任和贵安担当。坚持“理念引领、集聚先行、应用主导、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思路,始终把大数据作为核心竞争力和主导产业进行培育,让贵安新区插上大数据腾飞的翅膀,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新路,努力为全省大数据跨越发展多做贡献。

坚持以新作为

引领大数据新时代

贵安新区建设是国家战略,大数据发展也是国家战略,作为承担“双重使命”的国家级新区,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贵安新区与贵阳市一起获批了全国首个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还获批了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和全国首批绿色数据中心,为新区践行新使命、勾画新蓝图找到了新动能、发现了新“蓝海”。

一是推进大数据聚集。坚持把大数据集聚作为“源头活水”,积极建园区、搭平台、引项目。建园区:规划建设32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和一批大数据产业分类园区,目前园区配套设施基本能满足企业入驻条件。搭平台:集中建设总面积150万平方米的数字经济平台和孵化器,聚集孵化平台11家,服务机构30家,在孵企业393家。引项目:华为云数据中心已实现土地摘牌,华芯通北京研发中心正式启运,富士康实现终端产值89.37亿元,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可容纳服务器15万台,微软、IBM、中兴、浪潮、腾讯、华大基因等一批引领性标志性项目快速落地,累计注册大数据及相关企业400多家。

二是推进大数据应用。应用是大数据的核心和关键,引领大数据融合发展趋势,坚持以应用为中心,充分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把大数据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探索以全面创新为特点的发展路子。以获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契机,大力探索“大数据+服务贸易”新业态;依托在全国统一平台上建立的影像中心、病理中心、检测中心、基因中心、心电超声中心“五大中心”,联影医疗助力全省打造首批“县域精准医疗中心”,实践分级诊疗、精准医疗的创新医疗模式。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按照“聚通用”攻坚会战的要求,实现9个云平台应用系统迁移至“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实施生态保护精细化管理,建成环保云,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森林、水文等生态要素并向社会公众及时公开环保相关信息;实施旅游的个性化管理,建成智慧旅游管理平台;建设精准脱贫云平台,实现助推新区实现全面高标准脱贫。服务广大社会民生。率先在全国建设集审批、监管、服务和监督于一体的云平台,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率先建成全国首批云社区,实现WiFi网络、云服务平台、云健康管理中心等设施全覆盖。

三是推进大数据大发展。短短三年,贵安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从“一张白纸”到超过250亿元,实现了快速发展、高质增长,随着大数据逐步形成生产能力,新常态下新区发展实现了云端起步、增长加速、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势头,2016年直管区GDP增速比前三年平均值高出35个百分点,以大稻菸引领的大装备、大健康、大旅游、大服务五大主导产业初具雏形,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坚持以新担当

领跑大数据新时代

站在国务院批复设立新区三周年的历史新起点,2017年,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同时做到稳中求快、稳中求好,充分发挥大数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内生动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作用,实现发展速度、经济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完善政策措施。大数据既是大机遇,又是大变革,更是大红利,发展大数据需要智慧和胆识,既要敏锐把握,又要精心培育,必须要积极研究大数据发展规律,并给予大力支持和引导鼓励,与时俱进形成战略和战术层面全覆盖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建设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等“1+7”系列方案和《关于贯彻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加快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的意见》等“1+13”系列政策措施落实,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南方数据中心建设、智能终端制造、大数据港、贵安云谷、“大数据千企入贵安”、大数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大数据行动、花溪大学城高校合作联动发展等9个“三年会战”,进一步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同时,制定完善支持数据中心落户、大数据核心业态发展、数据安全管理、大数据市场培育、大数据科技创新、大数据投融资体系建设等6大政策措施,形成较为完整有效管用的政策体系。

二是加快建设数据中心基地。一方面,加快数据中心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三大运营商、华为数据中心、现代汽车大数据研发中心建设,争取一批各类500强企业数据中心落地或灾备中心入驻,形成30万台服务器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应用为目的,积极探索制定大数据脱敏开放标准,以数据存储为基础,积极推进贝格大数据、数据宝、超算中心和华强方特等数据应用型企业发展,大力打造集储存、挖掘、分析、清洗、展示、应用、数据产品评估和交易等为一体的大数据核心产业链条,使“智慧树”枝繁叶茂、“钻石矿”流光溢彩。

三是加快构建大数据生态体系。发展大数据,形成闭合的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园。重点加快华芯通公司上海基地和贵安基地建设,与北京基地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加快研制自主安全可控的服务器芯片,按照集成电路全产业链进行布局,为大数据提供核心支撑。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抓住企业大量建设数字经济平台的机遇,搭建跨企业、跨行业的价值链、供应链合作大平台,推动企业数字经济平台聚集。加快建设大数据孵化园。实施大数据孵化工程,注重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下大力气打造开放、交流、共享的孵化园,支撑和推进大数据创新创业项目发展,孵化培育投产企业30家以上。加快建设智能端产品产业园。围绕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智能设备、机器人等产业,加快引进等一批制造企业。加快建设大数据综保区。搭建集服务贸易、电子口岸、申报审批、仓储物流、加工贸易一体数字化平台,进出口额突破10亿美元。加快建设贵安云谷。与清华启迪展开全面合作,建立完善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云服务应用示范及云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实施云计算服务应用示范工程,引进企业20家以上。

四是加快大数据招商引资引智。大数据先发在贵州、引领在贵州、发力在贵州,贵安必须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宽阔的眼界、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良好的环境,更加坚定务实推进招商引资,制定实施《大数据精准招商工作方案》,瞄准美国、韩国、印度和国内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分类实施精准招商,引进一流的产业、技术和人才,制定实施大数据人才引进和科研应用的支持政策,为大数据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一批大数据“小巨人”。

数字经济工作方案范文2

一、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部署工作

5月19日下午,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克刚亲自主持召开白山路街道解放思想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总结暨第二阶段动员大会。以沙河口区委下发的《解放思想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为指导,会议明确第二阶段要紧紧围绕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个核心,找准切入点,切实找准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通过专题调研、集中民智、专家会诊、交流讨论等措施,切实增强解放思想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徐书记在会上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在查找问题、正视问题、分析问题上体现解放思想;二是要在破解难题、解决问题、研究课题上体现解放思想;三是要在创新思维、创新工作、创新机制上体现解放思想。此次动员大会认真吸收街道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经验,并全面认真布署了第 二阶段工作方案,宣布了第二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表和项目推进表,明确责任,进一步将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动员大会结束后,街道机关科室和社区分别组织座谈讨论,大家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交流思想、查找问题、畅谈感受,为推动学习实践活动中第二阶段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奠定思想基础。

二、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查找问题

街道转入解放思想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以来,以街道制定的《解放思想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为指导,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旨在深入查摆问题的活动。

一是外出学习考察,对照差距发现问题。街道考察组利用5月13日至15日三天时间,先后到宁波市江东区东柳街道和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进行考察学习。考察组先后对六个社区,八家企业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城管、楼宇经济发展等一系列先进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进行了调研学习。21日下午,街道召开赴南方学习考察团建言献策座谈会。考察组成员分别围绕经济发展、城区建设、社区党建、社区建设等做了专题发言,在全街形成真考察、真学习、真实践,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对整个街道的工作启发了思路、启发了灵感,对进一步解放思想起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召开专题会议,分析问题理清思路。5月20日,区发改局领导应邀参加了白山路街道经济工作研讨会,会议结合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学习实践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拓新思路、提出了推动区街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一是要借势以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和西安路商业区为重点的升级改造工作,制定沙河口和白山路经济发展战略决策;二是要实施品牌战略,想尽办法规划建设剩余土地,规划调整产业结构,运用政策加快经济增长,调动全区乃至全社会的积极性;三是要及时建立经济信息平台和招商引资协调机制,坚持特色招商,从宏观上推动全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楼宇经济等特色经济的发展,提高沙河口经济运行的质量。

三是聘请专家会诊,借助外力指出问题。5月28日,为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街道机关运作效率,白山路街道党工委特邀市委党校于晓静教授就提高执行力进行了讲授。培训围绕提升执行力从执行中的战略、执行中的人、执行的过程以及执行的文化等四个方面,通过破冰、游戏等多种培训方式一一展现执行力中的各个要素,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目的,对提高街道机关干部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为了使第二阶段学习实践活动的“专家会诊”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街道各科室分别邀请市区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就街道各科室工作的具体情况给出指导性意见,为全面推进街道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以敞开大门的方法听取意见

5月26日,白山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克刚率领相关领导,到八一大厦项目建设现场调研,深入了解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和存在的问题。5月26日至5月31日,利用五天时间,街道领导班子分别与各个社区书记进行调研座谈,深入了解社区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共商解决办法。

除了召开群众意见座谈会,街道、社区均在醒目处设立了意见征求箱,在白山路街道网站上建立了征求意见专栏,公开向全街道居民征求街道在市容和环境卫生、就业、养老、扶贫、平安、经济、社区建设等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干部职工及群众代表发放了《领导班子征求意见表》、《我为白山路发展建言献策》等。

四、以切合实际的课题推动工作

在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白山路街道党工委积极尝试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切实把解放思想的过程转化为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寻找出路、推动发展的过程。着眼街道工作全局,重点抓实六个课题,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一是抓重点,创建解放广场现

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强化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规划建设网络经济大厦、总部经济大厦、综合服务大厦、中小企业大厦、金融配套服务大厦、劳务大厦6座大厦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等为主要内容,着力创建解放广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推动现代服务业成为影响白山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强化街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抓难点,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努力建设“大连市最清洁的街道”。着眼白山路的实际,以建设“大连市最清洁的街道”为目标,构建街道城管科、白山路执法中队、白山路环卫所、社区卫生专干“四位一体”的城市卫生管理工作“捆绑式”考核机制,实行野广告招标管控清理机制,切实做到街净、巷洁、区绿、院美,把白山路打造成大连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三是抓基础,开展星级社区评比竞赛活动,着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结合白山路的实际,以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为长远目标,在7个社区全面推行星级社区评比竞赛活动,用和谐社区建设促进和谐白山路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

四是抓细节,畅通信息服务网络,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对“情满白山路”网站进行升级改造,以“一点通”、“点对点”链接等形式,将“情满白山路”网站打造成辖区的招商引资联系平台、就业信息平台、民呼我应互动平台、政策法规咨询平台,使信息服务成为推动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引擎。

五是抓核心,认真开展建设学习型团队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以强化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总支两级领导班子及街道机关干部和社区居委会干部两支队伍的“六种意识”,提升两级领导班子和两支队伍的“十种能力”为主要内容,制定《建设学习型团队措施》,扎实开展建设学习型团队活动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六是抓根本,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激发创新发展活力。设立50万元奖励基金,专门用于创新成果的奖励,出台《白山路街道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强化街道机关和社区干部的前列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三种意识”,用创新推动街道各项工作上档次、成亮点、出精品。

五、以令人鼓舞的行动激发活力

为开拓街道机关干部的思维,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激情,增强机关干部的团队意识,5月29日,街道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到大连市委党校进行拓展训练。所有参加拓展训练的机关干部在市委党校拓展训练基地,完成了拓展理论、团队建设、空中断桥,勇闯鳄鱼湖、勇闯地雷阵等系统培训项目。参加拓展训练的机关干部表示,拓展训练对提高团队凝聚力、战斗力,把大家的思想、智慧和行动统一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将进一步开拓思维、激发热情,促进广大机关干部在解放思想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5月30日,在儿童节来临之际,白山路街道、政协白山路街道联络组携市民盟、九三前往白山路小学开展“托起明天的太阳”爱心活动进校园,慰问该校外来务工子女及来自四川灾区就读的学生,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礼物,祝贺他们节日快乐,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自立自强,珍惜机会、勤奋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6月4日,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让在大连就医的四川灾区受伤群众能过一个欢乐、祥和的端午节,白山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克刚、办事处主任张宝玲代表街道到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看望、慰问在这里治病、养伤的四川灾民及其陪同家属,同时,街道为灾民们送上“爱心箱”,旅行箱内装的是全新的衣服和鞋袜。大连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大连晚报》、《半岛晨报》、《新商报》等多家媒体及时进行了宣传报道。此次关爱行动,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为推动学习实践活动不断走向深入奠定了感情基础。

数字经济工作方案范文3

一、及时召开新闻会,

回应不实传言

2008年10月,随着在业内颇有影响的东莞市合俊玩具厂倒闭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发酵后,广东企业大量倒闭、制造业陷入衰退、产业转移不合时宜等各种传言和质疑不断涌现。面对此种情况,广东省外宣办联合省经贸委及时组织召开了专场新闻通报会。10月31日通过通报第五届“山洽会”的筹备情况,回应了“国际金融风暴向全球实体经济转移的情况下,业界纷纷预言产业转移将出现退潮”的传言;在11月7日的新闻通报会上,不仅对引起公众关注的合俊玩具厂的倒闭原因进行了分析,而且用详实的数据说明广东没有出现所谓的倒闭潮,同时通报了省财政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情况。这两次新闻通报会,因针对性强,被媒体广泛报道。除《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网、广东电视台、广东电台等省内媒体及《广州日报》、《深圳商报》等地方媒体外,中国新闻网、人民网、天津视窗等省外媒体也广泛转载。

广州市委外宣办也根据广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八条措施,及时筹办了24场经济类新闻会及媒体见面会,如2008年8月28日广州博览会新闻会,9月7日“创意广州”记者见面会,9月22日“广州市天河区现代服务发展规划暨政策、措施”新闻会,11月6日“首届大型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洽谈会”新闻会,12月4日第五届中国(广州)国际机械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新闻会等,从宏观角度促进了广州市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深圳市长则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新闻会(深圳站)上,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深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一是准确判断经济形势,为做好各项应对工作确定了基调、做好了准备、赢得了时间;二是全力应对经济挑战,成立了深圳市工业贸易调研服务领导小组,深入到近200家工业贸易企业进行调研,与130家工业贸易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全面摸清了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逐项解决企业反映的各种具体问题;三是果断出台了《关于优化政府服务促进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产业引导、市场拓展、产业转型、鼓励投资、资金支持、保障用地、优化环境等七个方面对企业提出了28条具体的扶持措施;四是强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现代产业体系建立。推出了《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以及一系列突破性的配套政策。这些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为推动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组织领导专访稿,

就热点问题答疑解惑

在广东省经贸委和《南方日报》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10月30日,该报刊登了经贸委主任杨建初《工商经济要突破四大瓶颈制约》的专访稿,鲜明地表明“要特别注意发挥流通业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中的原动力作用,有效应对国外需求减少问题”,“要努力把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成为宜居、宜商、宜创业、宜创新的乐土,成为促进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和提升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能力的重要平台,成为广东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载体”的观点;2008年11月11日,该报又刊登了杨主任有关产业转移的专访,针对金融危机下政府推进产业转移是否合时宜的质疑,分别从“大力推动产业转移是政府遵循经济规律、因势利导、有所作为的重要体现”,“加大对产业转移园的基础设施投入,加大产业转移项目的对接,这样,我们欠发达地区才能在新的一轮经济增长到来之前,做好喝头啖汤的准备”以及对“山洽会”产业转移项目情况等方面逐一进行了解答;2008年11月12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等刊登了佟星副省长的专访,再一次通过“摆数字”、“讲道理”解答了公众关于产业转移是否会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疑惑。

广东省落实中央政策的这些举措,引起了港、澳媒体的关注。2008年12月25日《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指出,国务院通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说明中央支持广东的转型升级思路。珠三角要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朝着自主创新、建立自主品牌的方向升级改造。产业升级战略固然会令一批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的港企倒闭,但有实力的港商,倘若能把握政策及扶持措施,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令企业的发展踏上更高的台阶。升级转型是挑战,也是机遇。

三、及时与媒体沟通,

通过主流媒体向外界说明情况

以出口加工业为主的东莞市,受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随着危机的加剧,有关该市经济遭受冲击、大批企业倒闭和新莞人离莞等负面传言引起了境内外的密切关注。东莞市外宣办针对外界热炒的问题,及时与媒体沟通,通过主流媒体向外界说明情况、澄清事实,为引导各界正确认识形势、坚定发展信心,营造了有利于经济工作开展的舆论环境。

如2008年11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特别节目“经济热点透析”中,特别报道了东莞市领导拜访在莞重点外资企业并鼓励企业扎根发展,市政府投入4个10亿元专项资金帮助企业融资和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并对常禾、龙昌等典型企业的转型升级经验做了深入解读。特别节目还对东莞系列举措进行了评介:“东莞市政府出台的政策是有远见的,他们出台的政策不止是眼前的,更多是长远的。这些政策不单说明东莞有足够的财力,更多的是给企业信心,让这些企业扎根好,发展好。”

2008年11月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今日观察》也以《广东玩具业:一个不可能倒掉的产业》为题,就合俊倒闭事件作出理性的深度评论,认为合俊是广东玩具业的非典型样本,其倒闭的直接原因并非金融危机,强调广东玩具业仍有其强大的竞争力。

2008年11月14日,新华社广东分社刊发通汛《逆势而上,在危机中发展的中国毛织业》,专门介绍东莞市大朗镇毛织产业较早推动产业转移、实施升级转型因而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的成功经验,突出早转型早好的视角,增强传统行业发展信心。同

日,《经济日报》在“坚定信心、应对挑战――沿海省市外贸出口企业发展纪实(广东篇)”专题中,推出《东莞:形成合力,共促发展》重点报道,详细报道了该市全力促进企业扎根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多项政策以及企业的积极评价,增强了外界对东莞市经济平稳发展、转型顺利推进的信心。

2008年12月19日,在莞的美国商人佘自龙和瑞纳德接受了《广州日报》记者的采访,他们不仅畅谈了在莞的生活,并且认为东莞制造业优势仍在。

事实证明,这些媒体对东莞出台的各项帮扶措施和成效以及主动转型升级、有效应对危机的客观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为密切关注该市经济形势的外国媒体提供了积极的信息。日前刊发了题为《广东倒闭潮:外资企业的危与机》的报道,认为倒闭企业以小规模为主,高度肯定东莞市的营商环境优越,政策措施得力,呼吁企业应更积极地提升自身竞争力来渡过难关。

四、以重大活动为平台,

正确引导外部舆论

“山洽会”集中报道营造声势2008年11月13、14日,两年一度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简称“山洽会”)在湛江举行。“山洽会”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而搭建的重要平台。广东省外宣办具体承担了本届“山洽会”统筹组织和新闻宣传工作。值此时机,该办紧紧围绕“生态盛会・协调发展・和谐广东”的会议主题,以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为主线,以推进“双转移”的进展情况和成效为主要内容开展工作。从2008年10月31日召开新闻至会议结束,有200多名记者参与了报道,其中新华社、中新社、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南方日报》、广东电台、中国国际电台、南方网、《广州日报》、《羊城晚报》、《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商报》等境内外媒体分别发表了《山洽会推动双转移》、《山洽会协议转移50万劳动力》、《山洽会首日签约714亿》等共约200篇文章,其中《南方日报》刊登有关“山洽会”的文章合计15个整版。媒体的积极引导,起到了消除疑虑,稳定投资贸易信心的作用。

积极推广系列活动,正确引导外部舆论 东莞市作为港资企业主要集聚地之一,莞港关系密切,加强对港宣传,是推动东莞市政策顺利实施、正确引导外部舆论的有效手段。为此,该市外宣办主动介入到“帮扶在莞企业、促进扎根发展”系列活动中,认真策划,制定了《“帮扶在莞港企,促进扎根发展”系列活动宣传工作方案》,对每项具体活动的宣传报道作了详细安排,并于2008年11月11日在港开展了推介活动。

1、邀请香港主要专业财经媒体来莞采访

为配合“帮扶在莞港企、促进扎根发展”推广活动,东莞市外宣办邀请了香港财经界及中小企业投资者关注度较高的专业媒体《经济日报》、《星岛日报》到该市采访,为2008年11月11日举行的推广活动提前预热。2008年11月7日,《经济日报》以一个整版推出了《东莞30亿抗海啸,港企受惠》、《东莞塞车、全球缺货》、《港商双管齐下,逆境突围》等重点新闻报道,并配发了《急救中小企莫贻误时机》的评论文章,认为该市帮扶企业措施具有“危机意识”。《星岛日报》也推出《东莞20亿助融资,港企受惠》、《玩具大王乐观,有危也有机》、《制衣商销售跌,逐步缩厂规模》等重点报道。这些报道重点关注并积极评价了莞市各项扶持企业渡过难关和转型升级的各项措施,香港多家媒体进行了转载。

2、赴港召开媒体见面会开展集中宣传

数字经济工作方案范文4

一、经济运行平稳快速发展

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大势,为我市交通邮电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促进了全系统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天津港:上半年生产再创历史新高,货物吞吐量完成1.28亿吨,同比增长7.5,高居北方各港之首。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78.3万标箱,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同比增长22.9,高于全国沿海港口的平均增长速度。尤其是4月份,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首次突破2300万吨和50万标箱,创历史最高纪录,5、6月份集装箱吞吐量再创52万和52.9万标箱的历史新高。

为更好地服务广大腹地省市,天津港先后在新疆乌鲁木齐、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等地设立了“无水港”,增辟了通往腹地的绿色通道。上半年,天津港70以上的货物吞吐量和55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其他省市,使滨海新区成为我国内陆地区对外贸易的前沿。

目前,天津港集装箱单桥作业效率达到每小时38自然箱,处于国内领先水平。6月24日,世界最大集装箱船“新洛杉矶”轮在天津港的成功首航,标志着天津港接卸超大集装箱船的能力已跻身世界一流。

5月24日,天津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分拆天津港发展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天津港发展在香港公开发售认购总量980亿股,获超额认购1703倍,创联交所有史以来新股发行超额认购最高的记录,最终融资12.5亿港元。天津港发展在香港的成功上市,提升了天津港的地位和影响,不仅为天津港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而且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和认识了天津。

天津机场:上半年各项运输生产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旅客吞吐量完成122.8万人次,同比增长26.3,超过20__年全年(110.2万人)的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完成4.34万吨,同比增长24.6;完成飞机起降2.64万架次,同比增长16.8。

天津机场上半年新开辟洛杉矶、乌鲁木齐、贵阳和延吉四条航线,每周增加航班35个、70个班次,先后吸引国航、海航、山航、奥凯、大韩等航空公司加大在津的运力投放,上半年净增飞机6架。同时,新开通的新加坡—天津—美国货运航线,填补了天津至北美航线的空白。天津机场国际航线因全货机运力的增加,货邮吞吐量增幅较大。上半年共执行全货机航班669架次,同比增加50.3,全货机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8340吨,同比增长66.7。全货机货物吞吐量占国际航线货物吞吐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5.9增至63.2,同比上升了17.3个百分点。天津机场上半年的发展充分表明竞争实力逐步提高,多年积蓄的能量正在逐步释放。

道路运输:上半年旅客运输量大幅增长,货运量稳中有升。完成客运量1862万人,周转量18.86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36.6和52.6;完成货运量9414万吨,周转量36.77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4和2.8。交通集团上半年实现综合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10.96;实现增加值2.48亿元,同比增长11.23。

上半年还圆满完成了春运及“五一”黄金周旅客运输任务,共完成旅客发送量459.58万人次,同比增长30.6,实现了无一起重大责任事故、无一例旅客投诉的目标,有效缓解了群众集中出行的压力。

铁路运输:上半年运力相对紧张,经我委与北京铁路局和太原铁路局的积极协调,保证了我市重点企业、重点物资的运输。国铁天津地区上半年完成货物发送量1743.1万吨,同比增长10,客运量完成762.8万人,同比增长0.7。铁路集团上半年完成到发量2390万吨,同比增长42.6;实现增加值1.41亿元,同比增长11.5。蓟港公司今年走出了运输生产低水平徘徊的局面,运量呈逐月上升趋势,完成1013.84万吨,同比增长54。根据蓟港公司投资主体的变化,我委组织制定的《关于蓟港铁路有限公司资产重组的意见》,已报铁道部。

水路运输:由于受国际海运市场波动的影响,上半年水路货运量增幅略有下降,水路客运量稳中有升。完成货运量6236.2万吨,同比增长3.7,周转量完成5494.2亿吨公里,同比下降8.2;完成旅客运输1.4万人次,周转量1558.2万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2.5和6.4。

邮电通信业:在连续多年大幅增长的基点上,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上半年完成业务总量101.4亿元,同比增长17。移动公司完成业务总量47.1亿元,同比增长25.47,在全国省级公司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中名列第一;邮政局完成业务总收入6.61亿元,同比增长20.1,增幅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网通公司完成业务总量25.07亿元,同比增长1.59。

设计施工单位:积极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上半年产值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航局完成施工产值59.43亿元,同比增长45.65。航道局完成产值14.01亿元,同比增长31.83。一航院完成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110。铁三院营业收入8.47亿元,同比增长23.2。

全系统经济指标稳步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①增加值上半年市考核单位共完成71.34亿元,除中散公司受波罗的海指数波动影响未 完成进度计划外,其他7个考核单位实现增加值60.5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4.39,同比增长8.92。

②劳动报酬总额完成11.93亿元,同比增长10.89,上半年人均收入20847元,同比增长11.83。增加就业岗位1529个,完成市年考核指标的51,其中安置下岗人员936人,完成年考核指标的156。

③委托监管单位利润总额完成5.85亿元,同比增长37.2,上交税金5.02亿元,同比增长117.9,均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

④上半年委托监管单位资产总额占全市的5.09,实现利润总额占全市的19.96,上交税金占全市的11.19,净利润占全市的21.65。

上述数字充分说明,交通邮电系统上半年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

市考核单位上半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3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0.4亿元增长63.7%。

天津港。以建设世界一流大港为目标,积极推进港内十二大工程和港外配套设施的建设。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85亿元。25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30万吨级油码头工程、北港池三期工程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东疆港建设全面展开,其他各项港口建设工程均提前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今年以来,征地拆迁工作及建设施工进度明显加快。上半年飞行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700万元,工程进度超过计划,航站楼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提前21天完成正负零以下基础混凝土工程,现进入航站楼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还较好地解决了东郊农牧场205户职工拆迁安置问题。

京津城际轨道工程。今年以来全线工程建设有突破性进展。征地拆迁完成80,天津段完成85;三电迁改完成40,天津段完成71;建筑物拆迁完成65,天津段完成70;桥梁下部基础完成16,天津段完成46。在市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解决了劳动技校等难点单位的拆迁安置问题。从工程整体情况看,天津段进展明显快于全线工程。

其他铁路工程项目。经与铁道部的沟通与协商,铁道部对京沪高速铁路、津秦客运专线、天津站综合交通枢纽、蓟港铁路扩能改造等天津境内铁路建设项目及投资进行了较大调整。调整后的方案,铁道部将在我市增加投资约80亿元。目前上述项目已完成规划的调整,正在履行工可研审批,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始相继开工建设。

公路枢纽工程。上半年初步完成了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修编工作。列入天津市20件实事之一的津北客运站和滨海客运总站,施工进展顺利。津北客运站已完成主体工程,今年“十一”前将投入运营,滨海客运总站6月18日已开工建设,预计20__年春节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明显

按照“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的要求,在着力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我们还抓了以下重点工作的落实。

1.深入开展服务年活动

按照市委、市政府“坚持服务第一、打好服务牌”的工作要求,围绕“服务千万家、满意在津城”这一主题,在全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交通邮电服务年活动。通过宣传发动、制定标准、强化培训、查找差距、认真整改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全系统的“服务年”活动,呈现了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宣传发动声势大,社会认知度高;二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参与活动的人员范围广;三是查找问题有深度覆盖面宽,整改力度大;四是与落实全年目标任务结合紧,效果突出。天津港集团广泛走访客户,征求意见,搞好整改,尤其向内陆客户推出了优惠服务政策,一方面在港口费用上给予内陆客户优惠,另一方面在港口集疏运作业和船舶装卸作业方面给予内陆地区进出口货物优先安排,得到了内陆地区的好评,扩大了市场份额。天津机场注重在新航站楼建成前,充分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搞好品牌建设,他们与各航空公司签订了服务质量互保协议,改进了服务措施,提升了服务质量,使上半年的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大幅攀升。交通集团开展了“三学四比一创”活动,提升了客运站的服务功能,改善了旅客的出行环境,树立了我市长途客运的新形象。邮电各单位分别推出了“阳光业务、阳光服务”,开通了违规短信举报平台,制定了“一杜绝、二严禁、三减少、四达标”的服务标准,提升了服务水平,扩展了发展空间,赢得了用户,抢占了市场。一航局开展了以服务创信誉、创品牌的自主创新建设活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务标准,制定了稳固北方、扩展南方、开发西部的发展战略。中散公司从维护客户的利益出发,开展了走访客户、征询意见的活动,提出了为货主提供运输以外的延伸服务措施,密切了与货主的合作关系。铁路集团把开展“八荣八耻”职业道德教育与更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紧密结合,制定了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天津港建设的服务措施。各行业管理部门,结合行业和部门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活动,规范了市场秩序,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总之,通过服务年活动,全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2.积极组织重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一是,完成了《天津市综合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围绕“两港两路”建设,全面规划确定了我市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项目、发展目标和任务。

二是,按照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我委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交通部水运研究院、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等单位成立了联合课题组,起草了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研究和发展纲要。分析论证了有利条件和基础优势,明确了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了保障措施,提出了争取国务院有关部委支持的有关政策及意见。

三是,配合交通部编制了《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指导意见》,重点规划了滨海新区通往北京、西北、东北和南部地区的四条公路通道,规划了快速进港、疏解分流、高架为主、“四横两纵”的港城分离交通体系。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港口的集疏能力,提升滨海新区辐射“三北”地区的服务功能。

四是按照《天津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在科研院校的配合下,加大了对物流业发展的调研,先后起草了《天津市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和《天津市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并正在积极筹备全市物流工作会议。

3.抓班子,带队伍

今年以来,我委把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和打造一支优秀团队、强化机关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组织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深入学习了总书记和立昌书记今年以来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一系列重要讲话,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机关、建设创新型处室、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负责任行业”的教育活动。活动期间,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了现代管理理念系列培训课程;先后邀请大型企业集团主要领导,进行了企业发展战略的专题讲座;组织了天津港全国劳模孔祥瑞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了以“学习创新、高效和谐、服务敬业、公正廉洁”为主的机关文化建设活动。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全委机关呈现出如下三个方面变化:一是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一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氛围,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工作斗志,精神饱满、富于激情的工作状态;二是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深入基层指导工作的力度明显加大;三是责任感、使命感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形成了自觉放弃公休,日以继夜,不计时间,不计报酬的忘我工作精神,表现了对事业、对工作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使命感。

首届中国港口城市市长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对我委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是一次全面考验。论坛筹办的整个过程中,全体工作人员履职履责,密切配合,日以继夜,连续作战,保证了论坛的圆满成功,受到了交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及与会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天津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广播体操比赛中,交通两委机关代表队获得了全市第三名、市直机关第一名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我委机关干部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的良好精神风貌。事实证明,我委干部队伍是一支拉得出、打得赢、过得硬的优秀团队。

4.口岸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围绕建设“一流口岸”的目标,全面推进大通关建设,努力提高口岸服务质量和运行水平。制定并颁布了《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管理办法》,确定了机构,明确了职能,规范了管理,加强了对进驻单位尤其是监管执法单位的协调与服务。推行了政务公开,开展了文明共建活动,落实了服务承诺,提高了服务水平。完善了电子口岸服务功能,启动了电子通关报验、海运舱单数据传输等建设项目。推进了区域通关,优化了通关环境,推广了“提前申报、货到放行”“登记验放、集中审征”“集中查验、分批放行”“属地接放”“网上预检”等新的通关模式,并实现全天候通关。扩大了京津海路口岸、空港口岸直通业务。上半年口岸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大通关时间海港不超过20小时,空港不超过10小时,为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5.加强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建设

上半年组建了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领导班子、健全了中心管理机构、加强了职能建设,理顺了“一站式”通关服务流程、建立并开通了“呼叫中心”、落实了服务承诺,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中心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内部管理、业务流程已基本适应中心运行和服务需要。上半年,海关窗口受理报关63.8万票,检验检疫窗口受理报验35万批,天津海事局、天津边检总站窗口办理各类业务行政审批8.3万件和2400件,天津港集团窗口受理集装箱业务253万标箱,电子口岸办理入网审批及变更企业1265家。中心经过半年多的良好运转,不仅较好地发挥了国际贸易、政府服务、市场运营、信息集散、社会监督等功能,受到了各方的好评和认可,而且已成为全国各省市了解天津、认识天津、互动共赢的一大窗口。

6.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服务行业发展

运管、维管、航管、稽查、港口等各行管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关于道路、水路、维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坚持以规范市场准入、市场监管、服务交通邮电发展为中心,以“服务年”活动为主线,以加强班子建设和执法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法规培训,落实执法责任,加大执法监督,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运管部门推行了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加强了营运车辆的技术管理工作。稽查部门开展了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专项稽查,建立了安全运输的长效管理机制。地方海事局加强了对渡口渡船、低质量船舶的专项整治工作,保证了水上交通的安全。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航海日活动,启动了共建海河上游“安全、畅通、文明”的航线活动。维管部门开展了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用考评工作,加大了对维修市场检查、指导、监督的力度。港口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并颁布了《天津港口章程》,结束了天津没有港口章程的历史,为港航企业在天津港口区域内的建设、经营、管理、安全、环保等活动提供了指导,对加快港口和港航企业的发展,提升天津港口现代化管理水平,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各行管部门的积极工作,维护了我市道路、水路、维修市场的秩序,为交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安全生产呈现良好局面

交通系统作为高危行业,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安全工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今年以来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市政府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严格落实安全教育、专项检查、隐患整改、责任追究等各项工作制度,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了港口设施保安的各项措施,并妥善处理了“鑫海7”轮善后工作。确保了“两节”、“两会”和“五一”黄金周期间的 交通运输安全和生产安全,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铁路集团实现安全运行8317天、天津机场实现安全飞行47年、国航分公司实现了安全飞行41年的好成绩,使全系统安全生产呈现了非常好的走势。

同时今年3月份,我委圆满完成了接待美国海岸警卫队代表团在我市开展的港口设施保安检查交流活动。为确保此次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委高度重视,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并先后多次深入到天津港对接待工作的全过程进行了严格细致地审查,落实了港口保安检查交流的各项内容及设施,并进行了全面整改,使检查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美方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得到了国家交通部的高度评价。

数字经济工作方案范文5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窗口建设,提高行政服务。

1、加强教育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政治、思想、业务、文化、作风等各方面的素质。中心定期不定期召开全体窗口工作人员会议,学习贯彻全市、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市委黄书记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调研时的讲话,全市行政服务及企业房产证办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市中心有关行政服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升服务。

2、加强入驻中心窗口建设。中心管委会制定了中心工作职责;中心“六制”办理及“六件”管理制度;中心投诉督查管理办法;中心工作例会制度;中心窗口服务考核制度;中心统一缴费制度;中心计算机管理制度;中心服务窗口考勤制度;中心学习制度;中心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规定等。加强对窗口人员的管理,要求窗口人员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在岗杜绝串网、脱岗、聚集聊天,禁止利用计算机炒股、玩网络游戏等,并定期对各窗口进行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基本杜绝了玩游戏、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保持了较好的运行态势。

3、确实转变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要求窗口工作人员按照“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杯热茶暖心、一身正气行政、一腔热情办事、一句亲切道别”的接待办事群众“六个一”服务要求,热情接待办事群众。引导窗口工作人员由“你找我办事”转变为“我为你服务”的理念,改变不良作风。转变服务态度,结合“创五优争先行”,认真开展“五比”竞赛活动。每季度从服务态度、工作质量、办事效率、组织纪律、办件量等方面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测评,同时评出“示范窗口”,年度评出“红旗窗口”、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设立意见箱和投诉电话,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4、推行“五心”微笑服务,打造“四最”环境。按照大厅业务办理零误差、服务质量零投诉、项目收费零违规、两地受理零出现的“四零”目标,严格按《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规范各窗口行政行为,推行咨询服务要热心、工作过程要细心、受理投诉要耐心、听取意见要虚心、服务要诚心的“五心”微笑服务。同时,推行“零差错”工作法,要求中心所有工作人员每项业务不出现一次差错,每项工作不出现一个纰漏,建立工作差错登记制度,将工作差错分为一般差错、较大差错和重大差错3种,明确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和具体人员责任,对一年内出现5次一般差错或3次较大差错或1次重大差错的年度考核只能评为不称职,中心向原单位退回该窗口工作人员并向全县通报。通过推行“五心”微笑服务和“零误差”工作法,树立了“人人都是环境”的理念,大力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发生,打造了“成本最低、回报最快、信誉最好、效率最高”的投资环境。

5、深入开展“四个不让、五比”活动要求,打造优质可依的政务环境。按照全县招商安商“四个不让、五比”活动总体要求,中心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的目标,深入推进投资软环境建设,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和行动,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取得良好成效。中心在“四个不让、五比”活动期间,克服时间紧、经费少等困难,从服务水平、廉洁自律、文明用语、业务素质和办事效率等方面请客商企业、服务对象和县直单位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评议,以求不断改进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从而更好地立足窗口服务于群众、服务于客商、服务于企业。

6、进一步规范统一受理窗口的管理。根据明政务〔2009〕6号文件精神,中心下发了《关于行政服务工作综合考评考核报送材料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统一受理窗口的管理。1-11月份,共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96579件,其中即办件为191756件,承诺件为4823件,办结率为98%。并不定期对统一受理窗口的一次性告知单,受理事项开具承诺书通知单,严格按照承诺时限办理,在承诺时限内办结等进行抽查。

7、召开全县行政工作会议,部署下阶段工作。5月31日,11月13日,我县召开全县行政服务工作会议,会议由县政府办施春发主任主持,会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蔡礼俊做了重要讲话,同时安排部署下阶段行政服务的各项工作。

8、确实抓好乡镇行政服务试点工作。认真落实全市行政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四百”活动要求,扎实抓好乡镇行政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工作,在中片、南片、北片各确立一个示范点,即中片光明乡、南片黄潭镇、北片大源乡三个乡镇行政服务中心示范点。光明乡行政服务中心已于11月6日正式运行,半个多月来,共为群众办结170项服务。同时,光明乡行政服务中心把服务延伸到各行政村,在行政村建立了便民服务室(点),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黄潭镇、大源乡示范点正在建设之中,年底可正式运行

9、扎实抓好中心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认真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的政策法规、政策文件和业务知识以及相关的工作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二是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切实按照双重管理的办法,加强窗口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和监督,为确保窗口工作人员的稳定性,规定选派到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必须连续工作至少满2年,原单位不得随意调用或更换,部门确因工作需要调用或更换人员时,须经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同意后,方可调用或更换。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对窗口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从今年开始,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由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负责,窗口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优秀”考核指标由人事局实行单列,适当提高“优秀”考核指标系数至20%。并逐步完善激励机制。

10、切实做好办件统计及办公室日常工作。办件统计是业务科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反映出“中心”业务运行的情况,各窗口办件中是否存在问题,便于开展业务督察,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办件统计包括周统计、月统计和专题统计,这项工作我们做得很扎实。同时认真做好办公室每天的日常工作,确保一切工作运转正常。

(二)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为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中心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利用政府信息化资源平台,逐步推行网上公告、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审批、网上投诉和网上监管。

1、扎实做好网上审批项目清理上报工作,进一步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建设。为了顺利开

展网上审批工作,中心继续抓好网上审批系统建设拓展工作。根据市中心文件精神,制定了《关于印发推进网上审批和项目清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对各单位的行政审批、许可、服务和涉及审批服务事项的收费项目进行认真的梳理,进行一次再过滤、再筛选,摸清项目办理程序、条件、依据、标准、时限及收费等情况,为政务公开和网上审批创造条件。11月3日下午召开网上审批系统工作培训会,18个具有行政审批服务职能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同时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切实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建设。

2、继续做好电子印章的申购工作。

为了全面推进网上审批服务工作,确保网上审批系统顺利运行,保障网上审批数据的安全,防止审批数据丢失和被篡改,根据市政府办和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的部署,县政府办下发了《将乐县人民政府关于统一申购电子印章的通知》(将政办函〔2008〕31号)文件,规定县直具有审批服务职能的单位,必须向县行政服务中心统一申购电子印章。截至今日全县具有审批服务职能的63个单位有49个单位上交了电子政务数字证书申购款。

3、开展网上审批系统建设情况调查。为了便于下一步网上审批工作,中心配合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开展网上审批系统情况调查。要求具有行政审批服务职能的单位上报本单位网上审批系统的运行情况、项目清理、内网建设、印章申购等情况,汇总到市中心管委会,同时会同县政府办有关工作人员深入发改局、经贸局、人事局等19个单位,行政审批项目外包与县政府网站建设是否脱节、网上审批的硬件接入是否到位(接入政务网)等方面落实情况进行了现场督查。其中计划局和人事局的政务网络已经联入审批科室。同时中心对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的线路重新测试布线,保障中心大厅的网络畅通,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全、顺畅的网上办事空间。为下一阶段开展网上审批工作提供依据。

4、协调试点单位,开展网上审批工作试运行。为了更好的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工作,中心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确定县发改局(含物价局)、人事局、民政局、国土局、建设局、卫生局、广电局、经贸局、劳动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环保局、文体局等15个单位在12月底前全面完成网上审批试点单位,确保2010年1月1日起与省里对接。以便下一步在全县推行网上审批系统工作。

5、中心窗口解决硬件设备,保障网上审批工作顺利进行。中心文体局、物价局和气象局窗口购买了电脑设备,用于网上审批工作。同时中心大厅在每个窗口开通了政务网,只要接入网线,就可以进行网上办公。

6、确定增加入驻窗口单位。按照全市行政服务和企业房产证办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结合县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的实际,进一步增加职能部门和扩大项目进驻中心。共确定县农业局、林业局、民政局、计划生育局、人防办、房管所、消防大队等7个与群众关系比较密切的职能部门于今年12月低前入驻中心。

(对照明委办〔2008〕6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的规定》,目前,我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与市里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单位对行政服务中心工作还是重视不够,进驻中心窗口的单位和审批服务项目不够理想,影响了中心综合功能的发挥。

2、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尚未完成。一是审批服务项目清理还不够到位。少数单位没有按要求和进度上报。二是硬件接入还不够到位。网上审批要求具有审批职能的科室接入政务网,目前除发改局、人事局等少数单位已经接入到各审批职能科室外,其他大部分单位审批职能科室只接入了互联网,未接入政务网,影响了网上审批工作的进度。三是电子印章申购工作尚未完成,到目前为止,还有14个单位未完成申购工作。

3、窗口人员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部分入驻中心单位没有派驻业务骨干或业务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到中心窗口上班,同时授权不到位,影响办事效率提高;个别单位派驻人员不够多,窗口拥挤,群众有所意见等。还有,现在推行网上审批工作,部分窗口工作人员还未能熟练使用电脑,难以适应网上审批服务工作的需要。

4、中心大厅办事窗口少,影响中心功能的发挥。未设立统一收费处,造成办事群众两头跑。

5、部分窗口硬件设施滞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三、下步工作

1、加强和规范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的规定》(明委办〔2008〕64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创五优争先行”活动要求,建立和完善中心管理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对现有入驻中心窗口单位,进行规范性管理,确保为业主和群众提供高效服务。

2、继续开展网上审批的各项工作。继续清理审批项目,继续催缴电子政务数字证书未申购的单位。督促有关职能单位将政务网接入具有审批职能的科室,配置符合网上审批系统运行的电脑设备。

数字经济工作方案范文6

(一)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7亿元,增长15%,超计划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7.4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11.3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32亿元,增长12%。农业保持平稳发展。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产量26.9万吨,油料产量9.8万吨,蔬菜产量72万吨,肉、奶、禽蛋产量达到7.2万吨、12.5万吨、0.7万吨,分别增长6.4%、10.8%、20.9%。工业发展稳中有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56.3亿元,增长20.3%,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2%。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97.8亿元,增长26.7%,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5.5%,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工作顺利推进。乡村游、农家乐等生态休闲旅游不断升温,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981.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6.2亿元,增长20.6%。

(二)投资消费协同拉动,经济增长释放新动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8亿元,增长31%,超计划11个百分点。其中:市属完成投资424亿元,增长35.3%。23项重点监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1.5亿元。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46%,第三产业投资增速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较上年提高了12.5个百分点。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丰富、社会各项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和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3亿元,增长17.1%,超计划1.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2亿美元,增长22.3%。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6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19亿元。

(三)经济效益持续向好,运行质量得到新提升。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工业效益向好,物价总水平高位回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42元,增长12.5%,超计划2.5个百分点。随着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增加和务工工资水平提高等因素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34元,增长21.4%,超计划8.4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5.3亿元,增长31.1%,超计划14.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50亿元,增长38%,其中:新增财力的80%用于社会民生建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76.8亿元,增长19.5%;利润总额36亿元,增长21.7%。贯彻落实《平抑市场物价保障市场供应工作方案》,严格执行“四包四定”和社会义务价格监督员工作制度,实施了批零差率控制、政府补贴、蔬菜调运储备、集贸市场专项整治等一系列平抑物价措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涨幅5.7%,较涨幅最高的3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

(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建设获得新突破。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注重城市功能配套建设,城市运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现代、大气、特色”的城市品质新要求,全面完成了《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和城市部分详规的修编工作。火车站综合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新庄路、小寨规划路等市政道路开工建设,南山路二期、享堂路、七一路东延段等道路建成通车。继续实施畅通交通工程,建成人行过街天桥7座、地下通道2个、机械立体停车场4个。海湖新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科技馆正式开馆,大剧院试运行,海湖广场全面开放,城市品味得到提升。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117亿元,增长22.9%。商品房施工和竣工面积分别达到1276万平方米、427万平方米。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31905套、163.2万平方米,实施农村奖励性住房30250户、危旧房改造18000户。

(五)宜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二期、园林绿化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增园林绿地40公顷。主题公园建设有序推进,6个示范片区、83个村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顺利实施。启动“清水入城”工程,加快实施排污口综合整治,停产和取缔了一批违规采砂场。细化分解节能减排任务,强化目标责任,主要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7.36万吨、0.4万吨、6.58万吨以内。推进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煤烟尘、扬尘综合整治,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6天,比上年增加5天。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我市被列为国家餐厨垃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

(六)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呈现新亮点。全面完成了10大类6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民生幸福指数显著提升。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各类失业人员再就业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35.1万人次。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顺利启动,新农保参保率达92%。为困难群体发放低保金1.75亿元,其中临时补贴5307万元。顺利通过国家“两基”验收,加快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湟川中学、二十一中迁建项目交付使用,建成了一中、胜利路小学等44个校舍安全工程和10所幼儿园。市中医院门诊综合楼、大通县和湟源县医院住院急救楼交付使用,6个卫生监督所和4所乡镇卫生院项目进展顺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村村通”建设等工程,建成352个农家书屋和11个乡镇文化站,嘉禾数字影院投入使用。实施了72个村整村推进和10个村易地搬迁项目,惠及4.7万人。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社会管理“三加六”模式,实现社会管理的精细化。建成社区服务中心8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30个,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七)各项改革继续深化,体制创新迈出新步伐。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加强人才引进和智力引进,政府雇员制度顺利实施;推动政务公开和透明,制定了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民旁听、涉及民生的听证会现场直播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成立了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市医疗机构药事服务监管中心。出台了《市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和《市迁入户口管理实施细则》,全年共办理落户手续5452户、16034人,办理居住证31507人。建立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组建了湟水投资管理公司、园林旅游体育资产经营公司和公共租赁住房发展运营管理公司等市场主体。全市确权集体林地面积188.4万亩,发放林权证2900本。加快园林体制改革,5个市级公园免费开放。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和主要措施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体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主线”和“主要路径”,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方针,大力实施“一统三基”发展战略,围绕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目标,围绕“五个三”工程,加快优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注重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牢牢抓住城市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提升、民生保障等重点,抓细节、做精品,全面加快“四个发展”,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用新举措丰富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新内涵。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要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精品理念,全面提升发展质量。以精细化规划、精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为支撑,打造精品城市,增强城市竞争力。二是坚持项目带动,着力扩大投资规模。以城乡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建设为重点,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切实发挥投资拉动作用。三是坚持优化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调整优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为着力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成为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排头兵。四是坚持规划引领,不断增强承载功能。以东部城市群建设为契机,深化细化城市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五是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和对城市的满意度。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旅游总收入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农村转移劳动力30万人次;节能减排控制在省上下达目标以内。

年,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省委关于要实现“三个新突破”的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体会议精神,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围绕投资消费协同拉动扩需求,为率先实践“四个发展”蓄势能。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继续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30亿元。千方百计统筹项目建设资金。围绕“十二五”规划、国家和省上重点投向,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支持。推动政银、银企合作,努力扩大信贷支持规模。落实重大项目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工作责任制、重大项目工作例会制,推行建设项目ABC分类管理制度。加大全市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力度,对政府投资项目概算审核实现全覆盖。优化投资结构。确保工业投资达到290亿元以上,争取社会事业、民生领域和服务业投资有新的增长。引导非公经济主体加大投资,力争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继续提高。落实促进消费政策,鼓励发展旅游、健身、文化消费和社会化养老、家政、医疗保健服务,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5亿元。加快城乡流通体系建设,支持“万村千乡”、家政服务、早餐工程、标准化市场等工程建设,降低商贸物流成本。

(二)围绕现代服务业引领中心抓提升,为率先实践“四个发展”闯路径。扎实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带动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5%。研究编制全市服务业发展战略。加快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税、信贷、土地、价格等政策,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深层次开发文化旅游,推动旅游由单一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加快景区设施、综合配套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游客服务中心、海湖新区五星级酒店、体育公园、青藏高原现代林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区、鹞子沟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以“环湖赛”、“世界青年电影展”等赛事和节会活动为载体助推会展业快速发展,建成国际会展中心C馆。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抓好商业巷、水井巷商务区、建国路等重点商圈建设,建设海湖新区商业中心和三榆商业广场,提升商业中心档次和竞争力。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引进华润集团、北京新华联、大连万达、家乐福等商贸企业,不断完善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功能。培育发展生产业。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做大做强市农村商业银行,新引进2家金融机构,成立10家小额贷款公司。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引进大企业总部、区域性总部和管理中心、营销中心及研发中心。实施好朝阳物流园区商务中心、物流大厦等项目,积极培育物流企业群体,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三)围绕现代工业集聚中心促转型,为率先实践“四个发展”强支撑。积极应对当前工业经济突出问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工业“双百”行动,确保工业增加值增长17%以上。落实省政府促进工业稳定发展的十大措施,全力做好运输、电力等运行环节的协调服务工作,积极争取省上财政扶持资金,协调解决电解铝、多晶硅、铁合金等行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工业持续稳定发展。聚力推进园区建设,全力做好征地拆迁、水电供给、社会保障等工作。在着力帮助企业克服当前困难的同时,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硅铁、铬铁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轻工业。加快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帮助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大锂电、铝箔、电子材料、高档电解铜箔等领域技术研发力度,为促进项目发展创造条件。大力发展轻工业,支持藏毯、生物医药、高原特色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强化工业企业财税支持和信贷倾斜。落实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措施,积极构建企业信用信息辅助平台,提高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能力,缓解企业融资压力。积极争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四)围绕现代农业示范中心增供给,为率先实践“四个发展”夯基础。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和设施农业建设步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特色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农畜产品生产规模。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新建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3000栋、大棚3000栋,改造旧温室1500栋。新建畜棚4000栋,建设奶源、肉牛(羊)、生猪基地各10个,禽类基地5个。加快防洪及流域管理、灾害沟道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设施建设,抓好安全饮水、设施农业和养殖基地水利设施建设。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抓好以工代赈和易地搬迁项目,实施60个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解决5万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五)围绕东部城市群建设拓空间,为率先实践“四个发展”寻突破。适应东部城市群建设新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步伐,切实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围绕东部城市群“一核一圈一带”空间格局,继续实施“东延、西扩、南活、北优、中疏”发展战略,逐步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力争启动多巴综合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海湖新区基础设施,推进公共服务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城市重点片区开发,启动“城中村”改造,实施好火车站综合改造、中心广场北扩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加快京藏高速公路南过境公路建设,完成祁连路道口、南山路二期、德令哈路南段和柴达木路二期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凤凰山快速路、德令哈路北段、兴贸路、民和路(桥)等道路,打通果洛路、门源路等断头路。抓好畅通交通工程,加快实施新宁广场地下停车场,建设2个客货运换乘枢纽中心。加强能源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热电联产项目,实施东部城市群东区供水工程、第七水源配套供水管网改造一期等项目。加快房地产开发步伐。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约束”的总体要求,加快城市房地产综合开发、重点片区改造和海湖新区建设,积极发展旅游地产、商业地产和办公地产,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持续发展。适度发展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13758套,开工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5000户、奖励性住房17000户。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加快县域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县城和重点城镇整体形象和聚集人口、产业的能力。继续推进人口、土地、产业“三集中”,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实施“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推进农村公路、安全饮水、信息通讯、环境整治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六)围绕“创模”攻坚推宜居,为率先实践“四个发展”增绿色。按照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冲刺年的目标任务,抓好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工作,推进生态建设与节能减排,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打造高原山水花园城市。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快城市出口道路绿化美化和城区“三河六岸”绿色滨河景观带建设,构建以城区为核心、南北两山为屏障、县域为纵深的三环生态布局。完成“三北”防护林、公益林等造林工程26.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6.2万亩,封山育林10.1万亩。实施北山危岩体综合治理四期、河湟公园、文峰耸翠景区、城市绿地和休闲场地建设项目。实施《至2015年大气综合整治方案》,重点治理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工业废气排放,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5%以上。深入推进湟水干流及支流污染源管理和治理,实施“清水入城”项目,加快再生水利用一期项目进度,积极争取资金开工建设第四、第五污水处理厂,启动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继续实施一批节能示范项目,从源头强化节能减排,推进铁合金、水泥等行业余热发电,工业窑炉改造,电机变频技术,鼓励和督促高耗能行业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完成5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抓好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发展,在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硅材料、化工、“三废”综合利用、餐厨垃圾再生利用等方面积极谋划一批技术和工艺先进的循环经济项目,推行清洁生产。抓好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