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思政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思政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职业高中;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24-02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职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的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的常识教育。因此,这门课程的开展对职业高中学生道德品质与价值观念的形成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高中《经济政治与社会》之教学现状
1、对《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重视不足
很长时间以来,职业高中往往注重于专业课的知识教学与技能培养,而对于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育重视不足。教学中教学方式仍然比较传统枯燥,教学气氛也比较呆板、沉闷,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满堂灌式的教学仍将学生置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再加上枯燥的理论教条和难以理解的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现实需求与教学内容的差距,抑制了学生们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遏制了他们学习思维与理解创造的有效发挥。
2、教学内容不切合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需求
职业高中《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理应切合职业高中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于职业高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着眼于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进行教学活动,但现实是大多数教师还是以照本宣科的方式来进行授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的实际思想活动缺乏观照和研究,使得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脱离,其理论性难以运用和发挥,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
3、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多样的教学活动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应当作为职业高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德育和思想教育的作用,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爱国、爱家、关爱社会的品质,为他们迈入社会,为社会建设献力打好基础。但是,在教学实际当中,教师却并没有将此教育作用进行有效的发挥,而大多只是照本宣科、进行理论知识的阐述和讲解,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缺乏有效的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去积极的教育、引导学生。而且在进行知识讲解的同时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没有让学生去充分的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形成了只重讲解,不重引导和思考的教学现状,而这些抽象理论的学习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与作用的发挥。
4、传统考核方式与实践成效测评相脱离
在职业高中的《经济政治与社会》考核中,其考核学习成绩的方式还是以传统的闭卷试卷考试为主,而忽略了学生实践活动中所具有和反应的思想价值观念情况,一切以学习课程的考试分数为依据,使学生的实际思想道德水平不能客观公正的进行体现。形成了考分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就好的一种认识偏离,而并不能全面客观的体现《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效果,不能良好发挥其德育考量的指导效用和开展课程教育的目的。
二、推进职业高中《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的措施
1、创新《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模式
当下时期,职业高中《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需要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实施,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加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思想情感。例如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与之有关的新闻、实事等,让学生们更加生动深刻的领会其思想。还比如,在学习商品交换与消费知识时,教师可加以拓展和进行提炼,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消费观念,以理论结合实际去切实解决一些实践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活动,通过建立活泼、生动的教学情境来强化学生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以便更好的听取学生们的意见,推进教学成效。
2、积极拓展、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开展教学,强化教学成效当然还应基于《经济政治与社会》的课程基本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以一些贴近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的事例来进行讲解、说明。同时,还可以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事件和知识来给学生们进行讲解,丰富课堂内容、形象理念知识,让同学们不再感觉本学科是枯燥乏味的。例如,讲解商品价格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用品来进行竞猜价格的小游戏和价格调查的活动,从而使他们更加乐学、好学,增长知识,培养更新端正的价值观念。
3、教学过程中灵活结合多样的教学方法
良好的课堂教育不仅要依靠教师的深入讲解和活跃的课堂氛围,还有赖于良好灵活的教学方法。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灵活的运用一些适宜学生理解的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等。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理解、深化学生的认识和感悟,从而达到推进教学、提高成效的目的。
4、理实结合进行课程的综合测评与考量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与现实实践紧密相关的,所以其考核评定课程成绩不能仅以试卷分数为标准,而是要将理论与学生实践与日常表现相结合。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考虑,以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全面与重点相结合、阶段与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与评价,以期更好的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促进他们的学习与成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要
重视其课程开展,立足于课程基本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拓展、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灵活结合多样的教学方法;理实结合进行课程的综合测评与考量,从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强化教育目的,提高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伟华.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广东教育,2012(08).
[2] 徐亚杰.浅谈提高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的课堂有效性[J].科技信息,2012(32).
高中思政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实施策略
目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没有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制定,也过于形式化[1]。三维教学目标设置不够明确将会给教学实施带来较多的困难,导致高中思想政治课效率降低,因此必须要引起教师的特别注意。以下基本文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设计及其实施策略进行研究。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以教材为中心
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教师能够紧扣教材的中心内容,从教材内容出发,进行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确立,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前需要加强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并结合教学大纲和新课改的理念进行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
(二)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应该要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因此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这些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学生的学习基础上,还表现在学生的智力发展、能力发展等多个方面。新课改指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求教师能够重视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的成长和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也应该要做到从全体学生出发,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因此,如有必要,教师需要对不同的学习进行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如,对于学习基础较为差的学生,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应该为:“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能够了解理论知识的含义和一般运用。”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就可以是:“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能够了解理论知识的含义和一般运用和灵活运用。”
(三)重视三维目标的确定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以三维目标取代传统的二维目标,即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以及情感和价值观目标[3]。但是,在三维目标的确立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既要把握目标的难度适中,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如,教师可以设置目标为:“提高学生实践运用理论联系实践原理的能力。”主体是“学生”,目标内容将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上升到“实践能力”,难度适中,才可以达到教学目标设计的效果。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以教材为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实施也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和技能目标是紧扣教材内容进行设计的,教师只有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才能够完成这一目标;另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脱离教材内容而设计的教学活动,其带来的教学影响是不完整的。当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不意味着要完全照搬书本。事实上,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够推动教学目标的完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要完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求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放松,要提高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让学生主动去进行学习探索。但是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营造出来的教学氛围较为紧张、压抑,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十分不利。因此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且积极营造轻松和愉悦的氛围,为教学目标的实施奠定课堂环境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设计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为了保证三维目标的落实,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求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具体来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均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能力,并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有助于保证教学目标的实施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目标的设计对于引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教材的角度出发,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在设计了科学的三维教学目标之后,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还需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浦.让思想政治课奏响生命之歌――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命教育之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5):177-179.
高中思政教学设计范文3
(淄博桓台第二中学山东淄博256400)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力推进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的重要性无疑又进一步得到提升。那么在数学教学中为什么要使用信息技术?我们知道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思维能力。信息技术以其交互性强、运算速度快、图文音象并茂、及时反馈结果等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发展自我思维能力的空间。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数学教学
在新课改的大力推进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的重要性无疑又进一步得到提升。那么在数学教学中为什么要使用信息技术?我们知道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思维能力。信息技术以其交互性强、运算速度快、图文音象并茂、及时反馈结果等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发展自我思维能力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可能会发挥其巨大的优势,也可能产生副作用,这主要取决于教学设计。现代教学设计最基本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新课程把教师看成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建构者、创造者、实践者,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必须在整合下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其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1993年,美国教育部组织了十多位资深的专家(如B.Means等)提出了一份题为《用教育技术支持教育改革》的报告,该报告为如何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改革提供了指导性的框架。报告指出,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投入型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并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教育中使用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学形态从被动型向投入型转。
一、借助信息技术能够生动地演示数学的思维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发展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把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摆在突出的位置上。在应试教育教学中,教师授课大都是“注入式”,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丧失,学生几乎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整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的强大优势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作用及学习中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案例1、高中数学必修1:函数与方程在函数与方程的内容在教学中,仅仅老师讲,是讲不清楚的,必须结合信息技术来突破难点。信息技术在处理图像方面的优势使得函数与方程联系容易表现,也令二分法讲解得以直观地进行。同时二分法是一个很好的算法实例,可以在算法教学中借鉴。此处使用信息技术弱化数值计算从而突出其算法实质。
以求方程f(x)=lnx+x-4 在(2,3) 的近似解为例。首先建立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作图像,让学生探索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大概在哪儿,能不能准确一点再准确一点。通过探索过程,让学生体会并归纳二分法的步骤。最后,学生动手用计算器实践求解过程。这是一个不能离开技术支持的内容,除了作为学习计算工具这一作用外,信息技术还起着多元联系的作用。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动态的特点,可以方便地呈现对分区间的过程中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情况,这种对图像的“"操作在没有信息技术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另外,由“准确一点再准确一点……”归纳步骤的过程正是算法形成的过程,虽然不提算法概念但其思想渗透其中,这对学生信息素质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案例2、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图像的教学过去一般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师依次画出y=Asinx 、y=Asinωx、y=Asin(ωx +?)的图像,然后通过推理合成函数的图像,再分析这个函数的性质。这样教学,许多学生不但对函数性质的理解感到困难,而且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认识顺序。
我在教学中引入了实验的方法:先为学生准备好演示软件-几何画板,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探索当A 、ω、取不同的值时图像如何变化,研究它们对函数的周期、取值范围、单调区间的影响;接着让学生对A 、ω、自由赋值,输入后观察图像的变化; 再让学生变换输入这三个值的先后顺序,反复实验、探索。学生通过自己实验、互相交流和探讨,很快发现了规律,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正,正确写出函数的周期、取值范围和单调区间。通过实践,他们懂得了在分析若干个参数对函数图像的影响时,应该对各参数分别研究,改变一个参数的值时要保持其他参数的值不变。这样,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探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这样的探究活动,利用传统教学手段是很难实现的。
二、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进行数学实验的工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一大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实践所学的知识。因而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意识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知道正态分布在医学领域中应用很广。首先,有不少医学现象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如同性别、同年龄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同性别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脉搏数等。为了让学生形成对正态分布的直观感知,我在教学中出示正态分布的几何画板课件并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修改。在课堂上先提出教学目标:
1、作出正态分布函数当 取不同实数时的图像,归纳出正态分布函数图像的种类;
2、归纳正态分布函数性质。
利用几何画板画图方便快捷,学生只要说出 μ和 σ的值,运用课件图像就会立刻出现。一会儿电脑上都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图像,学生的兴致高涨。很快有同学发现固定 σ的值,而 μ变化时,则密度曲线的形状不变,它沿着x轴方向平行移动接着,接着又有同学发现固定μ 的值,而 σ变化时,图像呈现“高矮胖瘦”的变化趋势,即当 σ较大时离散程度大,曲线平缓,分布散落在x= μ周边较大范围中;而当 σ较小时离散程度小,曲线陡峭,分布集中在 x= μ附近这样,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完整地获得了正态分布函数的性质,而且印象特别深刻,从而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案例:在复习概率中独立重复试验一节的内容时,制作将几何画板与 相结合演示掷硬币与掷硬币与掷骰子的模拟,再参考2014年山东高考理科数学第18题 ,以乒乓球比赛作为背景,给定条件下求概率与分布列问题。进行教学时我对题目进行演化,设计问题为不同比赛如足球、排球、篮球等比赛在给定条件下求甲乙某方获胜的概率、不同比赛制度下哪种比赛公平等相关的问题,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学习热情很高。概括出此类问题的求解思路由学生身边的事所引出的数学问题情景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紧密和谐的关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
因此,教学设计中要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设计富有情趣,联系生活的教学课件,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画面,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并能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新课改中,普通高中课程内容编制的基本原则中强调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中,要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把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如在立体几何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中,制作的课件以powerpoint 呈现,设计了四个适合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教学设计中,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都有学习层次有差异的学生组成),按题号对应组号的责任分工完成学习任务。利用电子白板完成学生错误解答与讨论交流后正解的对比呈现。通过生与生思维的展现,解题过程的展示及教师点拨、教师规范解题步骤的示范,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在这种创造了交流与讨论氛围的课堂中,学生澄清了认识,纠正了错误。学习效果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这种设计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更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二项式定理“杨辉三角”的教学中,制作内容精练的几何画板,画面简洁的幻灯片,设计探究题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将课件设计成一些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按自己组织教材需要,针对个人教学思路,灵活调用各模块里的探究题。
这样很好的贯彻《高中数学新课标》中“培养每个学生具有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他们自己的判断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反映出更高层次的思维水平。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学生自觉创新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优势,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上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努力创设信息化的数学教学情境,为数学课堂教学现代化开辟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谢忠新《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影响因素与推进策略》,期刊: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9月
[2]汪志平《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期刊:教育探索2009年7月
[3]刘艳丽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整合中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甘肃省教育网2011年2月
投稿小常识
高中思政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 精细化管理 策略
在初中各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其中重要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德育教育开展的主阵地,其教学效果优劣以及教学效率高低均会对初中德育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能够获取必要知识,同时也会在教师引导和指引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这对于其日后人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初中思政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学效果。[1]
一、教师在初中思政教育课堂中应针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学习能动性管理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初中思想政治要想实现有效的精细化管理,首先应遵从新课程理念指导精神,教师应对课堂时间有充分把握,采取有效措施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学习能动性。同时还应优化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与教学目标加以明确和强调,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课堂知识中的要点和难点,并对教学形式予以拓展和丰富,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其不仅可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学效率也可有整体性提升。例如可着眼于教材内容,选择相应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因图片富有直观化特性,教师可对此加以充分利用来强化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的能力。在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兴中华》之“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章节教学中,教师若直接讲述“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纵然有所理解,但缺乏深入性,或仅仅停留于表象认识。而结合图片,将日常生活用品、饮食、果蔬、植物动物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进而引申出资源有限与人类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战争、自然灾害等图片来凸显资源匮乏对人类的影响,并通过图表形式描述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从而令学生对于我国资源现状有清晰的认识,而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对于教材内容有了直观认识,同时也接触了大量图片所传递的信息,教学内容显得尤为丰富,教学效果也随之提升。此外,教师还应遵循精细化管理理念,设计小组讨论、演讲比赛或者辩论赛等课堂互动环节,尽可能拓展学生认知度,为其创造自主探索、自由发挥的课堂氛围。
二、在初中思政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管理
1.从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出发,实施有效的德育渗透。在初中思政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初中教材内容大多与日常生活存在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可选择不同着眼点,从不同角度入手来展开课堂德育教育。但应注意教师需要对教材相关德育教学任务有熟练掌握,同时能够将其与政治教学活动联系为一体,从而有效提升学生道德意识水平,使其道德行为逐渐趋于规范。
2.开展法制教育。初中生年龄普遍偏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也是人成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其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尚未成型,同时现代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其思想行为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而被左右。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开展法制教育,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出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并对是非对错有一定判断能力,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面对各类不良诱惑,做到日常行为的自我规范,严格约束自我并控制自我。以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清是非》之“面对诱惑,学会说不”章节教学为例,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各类不良诱惑,并剖析了此类诱惑产生的不良影响、发生原因、表象以及对我们的危害,并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运用实践教学方法来探讨应对不良诱惑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从而使学生应对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2]
3.组织课堂活动,提升学生合作意识。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活动课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组织各类课堂活动,为学生创设自主发挥的课堂氛围,并在活动过程中推动学生参与团队合作,提升合作意识。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活动课能够有效提升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意义重大。在学生们积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予以指导,与学生一起思考、探讨并归纳总结。还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来取代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非必要环节,学生们通过明确分工以及相互交流而提高了自身认识,其在团队实践过程中能够进一步验证理论知识,有利于教材知识的消化吸收,同时其集体意识以及团队责任感得到强化,。
三、结语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应始终坚持以新课程改革相关要求为中心,其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延伸的课题值得我们在日后教学工作中予以深入分析和探讨,相信随着教学实践经验的逐步丰富,我们会不断丰富完善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精细化管理,使之更有效地辅助教学。
参考文献:
[1]连丽梅.初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高中思政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专业;中学政治教师;胜任力;培养
高师院校不同于一般综合性院校,其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职责。在顺应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当前高师院校的办学宗旨十分注重提高师范生的综合技能水平,特别是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胜任力。中学教师胜任力是指中学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人格特质和专业价值观。它隶属于中学教师的个体特征,是中学教师从事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1]思政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取向多以从事中学政治课教学为主,但是从高师院校思政专业学生培养的现状来看,这些学生现有的职业能力与中学政治教师胜任力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鉴于此,加强对高师院校思政专业学生的中学政治教师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对高师院校思政专业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培养思政专业学生胜任力的对策。
一、高师院校思政专业学生胜任力的现状及其成因
1.课程设置不合理,考评机制不科学
科学的课程设置和考评机制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由于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当前高师院校思政专业实践性课程的课时很难得到保证。政治课教学技巧与教学艺术等与教学实际紧密相关的课程开设得较少,学生对教学实际、教育机制等知识了解较少,因而实践性技能也匮乏。时事政治、形势政策等与政治视野关联紧密的课程多为选修课,没有引起学生重视,致使部分学生的时事政治素养较低。此外,当前多数高校的学业考核检验过度倚重于期末考试,但由于期末考试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往往“临时抱佛脚”,只记重点,留下了知识的盲区,结果导致其专业知识掌握不牢不全。而部分高师院校的奖励机制不科学,专业课成绩往往决定着奖学金的档次,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容易忽视对其他相关科目的学习。这样的做法导致部分学生为了获奖而学习,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不足,最终很难胜任中学的政治课教学。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科研训练环节缺失
在当今,仍有不少学校存在思政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相脱节的问题。虽然多数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实行学分制,但是部分学校在学生分散实习的态度上表现过于“宽容”,集中实习管理也比较松散,最终导致师范生的分散和集中教育实习都较大程度上地流于形式。微格教学、试讲和说课等教学实践因缺乏专业指导,也常常流于表面形式。因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技能总体不强。在思政专业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绝大多数高师院校未及时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高到中学政治教师胜任力的高度上来认识,缺乏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科学评价。加之由于科研训练环节面临着组织管理无效、资金支持薄弱和实践基地缺乏的现实困境,因此就容易造成学生的科研能力处于“未开发”状态,难以适应中学对政治课教师的能力与素质要求。
3.工资待遇低,职业认同感不强
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思潮的影响,中学政治教师“沦为”中学教师群体中的“二等公民”。在低经济回报和低职业认同的双重冲击下,中学政治教师失去了往日的光环。语数外是“主科”,政治课是“副科”,较少的课时安排和较低的工资待遇,使得中学政治教师的职业待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削弱了思政专业学生的职业热情和从业欲望。另外,社会公众对中学政治课缺乏正确认知,错误地认为“政治就是阴谋”“政治学而无用”等,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思政专业学生对中学政治教育事业的热爱,削弱了其对中学政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
二、高师院校思政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对策
1.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拓宽考核评价渠道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根据中学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需要,按照少而精、博而广的原则对学科专业课程进行整合,适当减少学科专业的非主干课程,形成结构精炼、主干课突出的学科专业课程结构。此外,增设政治课教学艺术、中学政治教材分析等与教学实际相关的课程,注重第二课堂的建设,加强与当地中学的教学交流,也势在必行。高师院校在培养思政专业学生教师胜任力方面,要注重制订科学的考核机制。力求形成以考试测验法为主的综合评价法,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综合评定,多维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自评与互评法,促进教学评价的多元化。高师院校可以依靠学生本人的自评以及同学之间的互评,激励学生将各种能力评价目标吸收内化,切实增强自身教师职业的胜任力。
2.创新教学培养方式,营造良好科研氛围
当前高师院校的思政教育专业教学虽然逐步采取了实验教学、才艺教学、微格教学等方式,但是受应试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仍有部分高师院校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不能很好地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此,高师院校的任课教师仍有必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认真分析高校教学中的真实案例及其解决方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使之运用多媒体试讲、教学观摩,不断培养思政专业学生板书、语言表达、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师范技能。此外,高师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要给思政专业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自,让其在角色转换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形成特色。实习指导教师对思政专业学生的实习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从而提高其师范生技能。为适应高中新课改对政治课教师能力的要求,高师院校思政专业学生必须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积极完善毕业论文评价制度,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3.健全职业保障机制,加强职业意识培养
健全的人财物机制是中学政治教师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合理的工资待遇是教师坚定职业信念的前提。当前的中学教育要合理安排政治课课时,提高政治教师的工资待遇。同时,中学领导要重视政治课教学对于中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给予政治教师一定的教育补贴,譬如科研补贴等。众所周知,加强对思政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是强化学生的教师职业选择和身份认同的有效方法。[2]高师院校思政专业要经常开展经验交流会、职业规划课,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高师院校也可以通过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校培训等途径,加强对学生职业理想、奉献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强化思政专业学生对中学政治教师身份认同感。此外,还可以通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和辩论赛等校园活动,宣传中学政治教师职业的历史使命感和职业重要性,号召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政治教师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刘先锋.高校教师胜任力及发展策略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8(02).
高中思政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中职; 经济;政治;社会教学;现状;解决
一、导言
经济政治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开设这门课程有利于引导中职学生学会为人处事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但现有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和评价机制都需要解决好,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 中职学生课堂表现分析
我校中职学生多来自云南边远山区,大多是初中分流未考起高中那一部分同学,这部分同学的特点是底子薄、基础差、学习能力偏弱。加之各地的民族风俗及文化差异、有的家庭父母有矛盾没有处理好家庭关系影响孩子身心发展、有的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关爱太少,爱的教育缺失等等。这些问题传导到课堂上硌生表现为没有学习热情、被动接受、学习效率低、不关心集体、没有集体荣誉感、同学关系不融洽等现象。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是德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仅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三、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德育工作是一项持久、复杂的系统工程,紧靠有限的课堂教育很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很难帮助学生养成懂得感恩、爱国、爱家、乐于奉献的好品质。德育工作是一个慢长的过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也应该循序渐进,我认为教材只是一个栾本,教学内容当然不能偏离教材主线,其实在教材框架内完全可以设立一些专题的德育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尽量切合合学生所学专业,这样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的运用待完善
中职学生处于未成年阶段,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很多同学一堂45分钟的课,只能集中到上课前的半小时时间,往后的15分钟大多都会分心,相比之下中职学生拥有更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男生,男生的思维方式多是直线思维,动手实践从实践中学的更加直观、明了。目前的教学多为课堂教学而课外教学、实践教学、活动教学则是少之又少,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太少了。带学生到校外实习可能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现在的家庭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会担心孩子的人身安全,学校也同样会有顾虑。带学生到要校外实践会承担许多未知的风险,而现有的《职业教育法》对这方面没有作出详细的规定,对责任的划分太过笼统,这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风险,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各级政府和学生家长的重视,学校当然会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来考虑,这就制约了校外实践课的开展。
3.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考核方式仍沿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居多,这种考核方式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力,体现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符合德育的发展和评价规律。实际上评判一个学生的品质是优秀还是合格,不能仅靠一张笔试的试卷,而应该是多方位、全面的考查。班主任、辅导员对他的了解、同学对他的看法、学生平时的一些行为表现、还有参与老师安排的德育课程的表现如何。这都应该体现在考评里边。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合理评价学生的德育表现。
四、如何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1.立足学生实际多措并举
杜威说:“教育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德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不可急躁冒进,应该形成一个多方联动、相互配合的机制。专职班主任和思政教师应该形成联动机制合力开展德育工作,一堂课只有45分钟,德育课教师很难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经历了些什么以及学生的一些思想动态。真正了解学生需要花很多时间做调查研究,对个别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要特别关注,对问题学生要建档立案个别帮扶。只有真正了解学生,德育教育才能有针对性,才能收到成效。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班主任和德育教师联合行动。再者,班主任和德育教师承担的管理和教学任务偏重,也很难抽出时间去对每个学生做调查研究。教育部门应当设立专项基金,专款专用,设立奖项,从制度上激励德育工作者努力做好中职学生德育教育,鼓励德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爱的关怀与教育。问题学生要给予特别关爱,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引领学生向善、积极进取。
2.教学内容应因专业不同有所调整
一堂教学设计不可能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适用,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应根据相关的专业进行适当串联,学生对自己学的专业方面的内容会很感兴趣,德育课程内容同样可以和不同的专业串联起来,再者德育课程是一门时事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大量引进最近发生的时政、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对一些在学生中间传播较左的言论进行剖析,引领学生学会辨别,形成独立的思想,不偏听偏信,不盲目跟随,能够辨别是非曲直。如果能做到实例化教学、案例化教学会避免空洞,会更具有说服力。
3.完善教学手段
除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外,中职学生更容易从动手、实践中学到真知,课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应用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离校不宜太远,要综合考虑学生在校外的生活、交通等成本。也可通过参与社团的方式来完成德育的实践,比如参加志愿者学会,或者其他社团。让学生自己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执行、总结经验。要让学校、老师放心的带学生到校外实践,还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调整和支撑。
4.完善考评方式
试卷考核加上校外实践考核、活动策划、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多方面对学生接受德育的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价方式可分比例,期中试卷考核占10%,实践考核占50%,期末活动策划方案考核占30%,平时表现占10%。
五、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职业院校在培养祖国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更应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搞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要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找到对策才能提高德育的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