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业指导的内容以及就业指导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一、就业指导的内涵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的涵义是对社会放出有益贡献的有偿劳动,而就业指导也称求职择业指导、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之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求,选择并确定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帮助大学生按照国家就业政策的导向,及时落实就业单位。正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选择职业的技能及应对职场变化的能力。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各高等学校都对就业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许多高校也将就业指导工作列入高校常规工作。但是无论从满足学生需要、就业指导工作范围或是工作效果上来讲都并不理想,没有达到社会和大学生们所期望的要求,笔者认为主要有下列几个原因:一是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尚重视不够,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就业指导的重要工作内容: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和帮助实施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二是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不稳定,人员未达到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很难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三是高校进行就业指导的形式、内容有局限性,开展就业指导的手段和工具匮乏。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就业指导的课时少,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系统化、科学化、靛范化。

二、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1.更新就业指导工作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转变观念,宣传和提倡与时俱进的就业观念。观念可以变成生产力,观念也可以变成就业率。进一步增强为大学生服务的意识,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加强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应是就业指导的内容,也是就业指导重要的实施途径,是指导大学生确立的职业理想的重要方法;深刻理解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涵义,积极开展择业、就业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指导大学生确立和实现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给大学生播下创业的种子。以其将来抓住机会创业。

2.大学生就业指导要有稳定、高素质的就业工作队伍。实现就业指导人员结构的全员化加强培养、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是就业工作队伍建设的根本,就业工作队伍的高尚师德集中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生人格培养的全面负责上。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一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配备力度;二要加强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岗前和在岗培训,本环节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任务迫切。在职培训要规范化、讲实效。随着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对就业指导老师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理论素质等要求也水涨船高,学校要及时给他们以必要的培训指导,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要按“专家化”、“专业化”、“知识化”、“专职化”、“稳定化”来充实与调整,最终实现就业指导人员结构的全员化。

3.加强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

如果说“无业可就”反映的是就业制度、政策等大环境中的同题,那么“有业不就”反映的则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问题。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创业教育。首先,要教育大学生更新择业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择业过程中,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避免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高标准的职业选择不仅要对社会职业含义有高度的认识,还必须具有高水平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只有把对职业的社会认识、道德认识与职业的能力、兴趣结合在一起,才可能使职业价值指向远大的目标,形成稳定的职业态度和高尚的择业动机;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拓新就业观念,积极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化,主动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将个人建功立业的志向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联系起来,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和行业去就业、创业;第三,要加强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灵活就业,一旦机会来临,学生就会抓住机会进行创业,并能够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从就业到创业,既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也是传统职业价值观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即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之中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因此,要结合实际,进行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实现顺利就业。"

4.实行全程化、层次化、多元化就业指导,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

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决不能只放在毕业阶段。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正确择业观念的树立,应该从他们入学开始,直至毕业,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在校教育的全过程,指导学生将求学和求职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实行全程化、层次化、多元化、连续化,根据学生学习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一是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使每一位大学生知道就业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核心是自己的能力与素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理想,树立远大学习目标;二是告诉大学生现在的就业已从“精英”就业转向“大众化”就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的测试并付诸实践;指导学生形成就业观,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定位个人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三是对“大学生求职技巧”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就业过程各个环节的技巧指导与训练,让大学生掌握正确求职的技巧与方法;四是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就业信息、自荐材料”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掌握国家肴关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掌握各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指导学生作好一个内容详实的个人自荐材料。明确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做好求职应聘的准备。有计划、分层次、多元化地安排就业指导的内容,保持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

5.注意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2

(1)加大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政府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调和剂。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就必须制定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就如近几年出现的“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大学生小额贷款”等,就是为支持大学生创业而设立的,提供更多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平台,降低社会就业压力。与此同时政府要时刻掌握现阶段国家的经济体制与发展方向,给高校一定的专业设置建议,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2]。引导将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提上大学生教育的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职业素养。政府要制定相关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规范招聘市场,规范单位的用人制度,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2)完善就业评价指标,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融入其中。我国出台的关于控制和减少高校招生规模的规定中以就业率作为一个参考依据,但部分学校以虚高的就业率数据获取更多的招生指标。因此,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融入到就业评价指标更加科学、真实,从根源上杜绝或减轻人才培养不均衡的现象。

(二)高校方面

(1)认真落实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就是对大学生的就业方向、规划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好职业规划,让大学生真正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指导学生正确定位,要将职业与学业结合起来考量,开展一些专门的实践培训,将最新的就业信息整合起来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就业动态。第二,要提高就业指导的师资水平,职业规划教育的教师不仅具有合格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能真正地给予学生实际的指导和影响。第三,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包括就业指导中心和就业辅导两个部分,从上到下贯彻实施就业指导工作,使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第四,指导和培养学生拥有多角度的求职能力,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在模拟训练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3]。(2)结合实际调整专业。大学盲目扩招,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的需求,会造成人才短缺与饱和并存的状况,因此,扩招时要结合经济市场人才需求的方向进行专业设置,从而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用人单位

(1)树立合理的用人观。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一看学历,二看资历,三看关系,从而造成一些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得不到重用。因此。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就得从用人单位的用人观着手,让企业树立正确的用人观,重视人才,纠正以学历、资历、关系作为用人的标准。(2)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为员工服务;为业发展服务;同时也是大学生工作指导的老师。要想提高企业的实力和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首先就是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给员工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公平公正的去对待每一位员工,让员工在公平的环境中竞争、提升自己,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每一位员工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每一天,最后还要注重员工之间的友爱,要互帮互助,给员工帮助和关怀,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4]。通过以上的方法使得大学生真正的融入企业中,做到身心愉快,从而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四)大学生自身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3

关键词:主体意识职业生涯就业指导创业教育

引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尤其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与思路,同时必须通过教育指导使大学生对当前就业环境有一个全新把握,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认识,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学生在就业指导中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意识,从而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在西部高校,大学生能够坦然面对由于经济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能正确看待就业,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积极的关注,但同时,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主动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较为缺乏,等、靠思想较重,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不强。具体分析如下

1.1就业的策略及方向不明确。①对自己的就业方向与目标不明确。大部分大学生没有较明确的就业方向与目标,对就业方面的策略了解不足。②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规划。有调查显示六成以上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不明确,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走上社会时的事,刚上大学就做职业生涯规划太早了。还有的认为对就业成败的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职业生涯规划。③就业准备时间不足。考上大学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考虑就业问题,而选择毕业当年或毕业之后再考虑,充分说明大学生的就业准备意识不足。

1.2就业能力及知识技能有待加强①对就业指导了解不多。大学生就业意识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说,离不开高水平、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但在现实中,学生多数认为就业指导的意义不大。②创业意识较为薄弱。学生中大部分是等待、寻找就业岗位,没有积极创业的想法。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③依赖和盲从心理。部分学生并不清楚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应具备怎样的知识及技能要求,有少数的学生表示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1.3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当前,工作地点、经济收入、发展前途已成为许多大学生择业的三项重要指标,导致大学生就业期望居高不下。

1.4就业遇到新问题。①“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现象同时存在;②择业价值观出现多元化趋势;③政策依然存在;④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就业歧视严重(学校、专业、性别、生源地等);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权益保护问题;⑥就业稳定率低。

二、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的必要性

2.1主体意识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现实需要。人的主体存在是创造和发展的前提,主体意识是指作为主体的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世界并使其满足主体自身需要的意识。因此,就业主体意识是大学生在就业活动中表现自我的一种自觉的能动意识,即作为认识和实践就业活动主体的学生对于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客观表现。它同主动、进取、创造、克服障碍的限制分不开,而无主体性则总是同消极、被动联系在一起,主体性就业指导赋予就业指导以鲜明的价值内涵。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主体性就业指导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主体意识。国际教育界在谋求对现行的“制度化教育”进行革新的尝试时,就曾经提出了关于未来学校的新构想:“未来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2.2就业主体意识培养是高校就业工作体制与机制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实施的是“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政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日趋成熟的条件下,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劳动力供求,引导劳动者自主就业。高校就业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工作体制与机制,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模式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由此可见,如今各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将是就业指导,就业工作将实现从重就业服务到重就业指导、从全员全程帮就业到提高就业竞争力和从帮学生找工作到学生自觉找工作的转变。因此,高校就业工作体制与机制也要求加强对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的培养。

2.3树立就业主体意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十分突出,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只有实施主体性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克服“等、靠、要”的求职心理,培养学生的就业主体意识与主动精神,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自主能力与创造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变化的要求。

三、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的具体内容

3.1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主教育,增强主体意识。观念是思想和行动的先导,实施主体性就业指导首先要从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入手。主体性就业指导是一种全新的就业指导理念,它要求学校和教师首先要摒弃“训导观”、“灌输观”,倡立“引导观”与“选择观”,要充分相信学生有自我发展的意愿和潜能,不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被动的受教育者。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以培养他们的主体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最后,要扩展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和实践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激发其活力,使之成为学习、工作的主体。

3.2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程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就业指导。应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自主意识,帮助学生确定职业发展目标与方向,制定职业发展战略与计划,激发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的自主性,使学生从劳动价值观的角度强化职业意识,树立职业理想,重视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形成正确的择业观,明确未来职业方向,提前做好职业生涯预备工作,提高就业能力。

3.3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实践,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实践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大学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是大学生吸取课外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耳闻目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了解社会现状,提高思想水平。同时,通过把书本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可发挥怎样的作用,也能让学生明白,将来走上社会参与具体的工作时如何开展这项工作,让学生自觉地将理论和实际、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4强化创业教育,提升创业能力。鼓励、支持创业并不仅仅为了就业,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人才、激发社会的创新潜能。创业教育也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补充。无论学生最终是否成功创业,他们在创业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创新思维和整体的就业能力都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开展创业教育时,我们一定要明确此项教育的目标,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断探索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实践。

参考文献:

[1]周济.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

[2]邓艳葵.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25.26.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4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作为移动网络的终端,正在取代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主体地位,成为数字化新媒体的代表。每一种新媒体的产生都会弥补前媒体的不足,手机媒体是互联网时代,3G背景下的新媒体克服原有媒体的不足,实现自己存在价值的一种形式。它是以智能手机为媒介,以通讯网络为基础、以互动传播方式为主的信息传输载体。它突破了前媒体的局限性,满足了随时随处随想的传播需求,呈现出巨大的传播力量和魅力。

1.无可比拟的普及性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底中国手机用户达12.35亿,按现有人口数量计算,每1.13个人就拥有一部手机。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手机早已普及,近乎100%的学生习惯使用3G上网。目前,手机媒体的信号覆盖率高达95%以上,可以说它几乎不受任何时间、地点的限制,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信息传播和互动,实现了传统媒体和个人电脑终端都无法比拟的广泛性和普及性。

2.无可取代的便携性

手机媒体拥有超强的便携性,它突破了电视电脑媒体对空间和设备的要求,实现了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的信息传播与互动。由于设备的限制,大学生过去只能在教室或宿舍才能使用电脑,而手机小巧便于携带,人们保持通讯畅通的习惯使它实现了前媒体都无法企及的“随身使用”。学生们可以在排队,乘车,用餐的同时进行移动学习与娱乐,它已全方位的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并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越来越多的“低头族”便是手机媒体带来的现实效果。

3.无可赶超的即时性

3G背景下的手机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终端,己远远超越了通话和短信功能,它整合了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信息资源,以手机客户端的方式,在第一时间传播出来。手机媒体成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综合性多媒体平台,形成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糅合在一起的复杂的传播网。用户可以即时通讯,实时查收短信、邮件、新闻及定制服务,可以与互联网信息同步,实现资讯的同步更新,信息的接收和都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实现人际沟通与互动的即时响应。

4.无可复制的个性化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不能为个体量身定制,统一的版面、统一的设计、统一的结构都不能选择,无法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3G背景下的手机媒体可以满足这一现实需求,丰富的手机软件可供选择,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需求对资讯进行调整和设计,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效果,根据市场的细分和小众化的需求,提供更多DIY或定制性的服务,这些都是传统媒体不具备的功能。

二、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获取信息的快捷通道

手机媒体的便携性使它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的必然之选,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随时查阅最新的政策和招聘信息,通过“掌上电脑”随时随地接受就业的动态信息,不错过任何就业机会。避免了自上而下逐层通知的滞后性,突破了电脑查阅文件的设备限制。各地的就业指导机构都开通了为毕业生服务的就业平台,对于奔波于招聘会和面试中的大学生而言,手机媒体提供了信息查询与获取的快捷通道,可以直接浏览就业平台和网站信息,也可以下载各种APP软件查询特定信息。部分省份为了满足学生手机上网的现实需求,已经开发并使用了手机客户端的各种应用,如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创建的就业网络联盟,开发了适用于不同手机操作系统的个人终端,满足学生手机媒体查阅的现实需求,大大提高了网站信息的传播与实效,是就业服务平台的成功范例。

2.全能服务的私人助理

手机媒体整合了电脑和通讯终端的功能,能够提供全面周到的生活服务,并发展成为大学生就业中的“全能助理”。它可以按照要求锁定相关的就业信息,可以存储简历、照片、证件材料、企业信息等各种相关资料,可以预约提醒各种重要事项或面试约定,可以查询路线地址、收发邮件、办公阅读、移动购物、在线支付强大的功能实现了“一机在手,万事通达”的高效与全能。

3.提升自我的电子课堂

就业指导是一个动态的、个性化的指导过程,在求职就业的实战阶段,大学生需要针对自身的问题寻求方法解决,曾经的资料室、图书馆、实验室、互联网都是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场所和工具,而手机的出现使得移动上网变为现实,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智能手机提供的多种浏览器和APP应用可以帮助大学生高效率的实现技能的提升和技巧的突破。各种就业指导的素材可以帮助大学生对比反思、查找问题,各种面试攻略和成功秘笈可以帮助毕业生借鉴他人经验,各种职业礼仪的资讯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各种平台和网站可以随时随地答疑解惑。手机媒体可以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在紧迫的现实需要中,帮助毕业生完成最后的冲刺与准备。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媒体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毕业生的使用时间更是高达6个小时,3G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主动探索下的移动学习拓展了毕业生的信息渠道,电子课堂的灵活性满足了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也弥补了就业指导课堂教学难以全程化、个性化的缺憾,成为毕业生就业中随用随学的知识库和智囊团。

4.交流通讯的最佳平台

求职中的大学生忙于自身的就业准备,作息时间不同步,同学间沟通和交流的频率大大降低,非常不利于信息的传递和经验的分享。手机媒体与生活的融合带来了信息交流的新模式,毕业生们可以借助于微博微信QQ群,24小时在线,实时信息共享,共同的境遇和努力会带来强烈共鸣,学生间的相互勉励会形成积极良好的氛围,顺境中实现经验分享,困境中可以挽手向前。毕业生间的交流沟通极为重要,手机媒体恰逢其时,成为就业工作中最佳的交流通讯平台,丰富的应用软件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非常容易,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软件如移动公司的“飞信”、腾讯公司的QQ以及“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建立各种特色的交流群和讨论组,发挥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一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并对学校就业服务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其中,“微信”软件更是可以将信息发送者的声音转化为数字信号,以短消息的形式发送到对方的手机,实现了手机对讲机的功能,非常直观生动。促进双方交流,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三、利用手机媒体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5

关键词农村贫困生;就业;保障

贫困生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当中的突出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然而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作为贫困生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对于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讨论的就更少。本文通过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认为农村贫困生的就业不仅需要个人的力量,还需要得到国家、社会、及学校的支持,并对我国农村贫困大学生建立就业保障体系。

一、调查说明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为有条件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河北省内本科高校的贫困大学生。调查内容涉及在校内勤工俭学和校外兼职的情况;对就业前景的预测和就业期望;影响调查对象就业的因素;政府和高校对调查对象就业的支持情况。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从河北省高校内的在校贫困生中随机抽取农村贫困大学生80名,共发出调查问卷80份,收回调查问卷8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73份,有效率达到91%。

二、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一)贫困生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兼职的机会少,成本高、风险大。

面对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大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都希望能在校内勤工俭学或在校外兼职解决一部分问题,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对于校内勤工俭学,根据我们的调查,43.84%的贫困生偶尔参加校内勤工俭学,34.25%的人是有就参加,没有就不参加,仅有8.22%选择的是总是参加从未中断过,从不参加的占到13.7%,这说明在高校中勤工俭学的机会很少,大部分贫困生不能通过校内勤工俭学的方式来解决生活问题,这必然促使他们选择在校外兼职,校外兼职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家教或者促销等,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收入比较低,还要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即使是这样兼职的机会也不多,并且校外兼职的风险比较大,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没有必要的劳动保障。因此校内勤工俭学和校外兼职都没有解决贫困生的生活问题。

(二)农村贫困大学生普遍感到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

农村贫困生与普通同学相比把就业看得更为重要,因为家庭的经济困难要求他们更早的承担起生活的重担,还有很多农村贫困生在毕业后还要偿还学费或者助学贷款,因此面对将来的就业形势87.67%的农村贫困大学生认为形势较严峻,甚至非常困难。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尽管就业压力很大,但是大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还很高,对于将来的就业单位,80.83%的人希望在将来能到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10.96%的人选择自主创业,6.85%的人选择建设新农村,这说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部分农村贫困生并没有放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希望找到收入高、环境好的工作,不愿意选择自主创新和到农村工作,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的就业期望值相互矛盾,导致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两难境地,使他们的就业更加困难。

(三)学校和政府对贫困生就业关注不够,没有相关的就业指导,就业方式单一。

高校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仅仅考虑到了贫困生的就学问题,主要是解决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现状是贫困生除了感到就学压力大之外,就业的压力更大。在就业的媒介手段上,只有12.33%的贫困生除了利用招聘会外,还利用人才网站和人才市场寻找就业机会;对于学校现行的就业指导机制,只有52.06%的贫困生认为对就业有帮助,对于政府对贫困生就业的支持,86.31%的贫困生认为政府有必要建立农村贫困生就业扶持机制,这些数据表明,学校和政府现行的就业指导方式单一,就业渠道狭窄,没有针对贫困生专门的就业指导,没有使用现代化的媒介手段帮助贫困生就业,因此在现阶段,帮助贫困生就业是摆在高校和政府面前的新课题,高校和政府应该从就业渠道和就业路子上下功夫,对贫困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三、构建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建立以政府组织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

1.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给予更多的就业优惠政策

我国政府对农村的社会保障关注不够,而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更是空白,因此应该把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政府应在政策层面上加强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力度。政府要从政策层面上加强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支持,为农村贫困大学生制定一系列的就业优惠政策,例如设立政府基金工程,由政府从其它经费中拨款资助农村贫困生就业,也可以由政府规定高校将学费的一定比例留存用于资助农村贫困生就业。还可以由劳动保障部门对就业困难的农村贫困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费由教育系统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费由劳动保障部门适当减免。政府还可以开展农村贫困优秀毕业生的推荐活动,也可以召开农村贫困生的专场招聘会,通过报纸电视等传媒手段进行宣传公布,以获得社会的理解和广泛的支持。

2.吸引慈善机构和民间团体资助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

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和民间团体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只体现在就学上,而没有对就业关注,除了解决就学问题外,政府还应该吸引慈善组织和民间团体利用本身社会支持的优势,帮助农村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如一些企业除了对农村贫困生就学进行物质上的资助外,可以为农村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让农村贫困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工作,使企业节省了劳动成本,同时贫困生也获得了相应的报酬,还得到了锻炼,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或在就业时慈善团体和企业为农村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为他们介绍工作,帮助他们开拓就业渠道。政府应该在社会中广泛宣传资助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事迹,树立这样的典型,使社会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引起重视。

(二)拓宽学校资助渠道,帮助农村贫困大学生实现就学及就业

1.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

对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高校要引起重视,设立专门为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机构。首先,要建立农村贫困大学生档案,时刻关注他们的就业情况;其次,优先向农村贫困大学生提供招聘信息,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品学兼优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努力使他们早日就业;再次,帮助农村贫困毕业生分析职业及专业的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包括求职材料的制作、面试技巧、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等等;最后,对未及时就业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定期对他们开展心理咨询、网络咨询和等形式施以援助。

2.通过减免贷款和学费的方式,鼓励农村大学贫困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

高校应该针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制定适当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倾斜政策,减轻他们的就业负担。对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农村贫困大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对于拖欠学校学费的贫困生,可以采取减免一定数额学费的方式,对于不能按时归还贷款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可以采取延长贷款期限、减免贷款本金的方式,还可以增加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工资水平,使他们能在毕业的最初几年获得高工资,便于他们及时归还贷款。还可以设立农村贫困大学生“三支”专项奖励基金,激励更多的贫困学生参加支教、支农、支医“三支“服务活动。

3.与社会团体和企业联合,建立订单式培养的就业模式

解决高校农村贫困生就业问题可以采用订单式培养的渠道,农村贫困生在高校毕业生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本身的竞争力不强等因素,使农村贫困生在就业时处于劣势,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可以在校期间对农村贫困生进行有针对的培养,发挥他们的特长,弥补他们的不足,以使他们在就业时能够和普通同学没有差距,并可以发挥自己来自落后地区能吃苦的优点,顺利实现就业。

(三)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通过努力实现就学和就业

1.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渠道

对高校贫困生就业的资助急需高校和政府建立有关的政策支持,而贫困生也应该想办法找路子,不能养成“等、要、靠”的习惯,应该依靠自身的努力实现就业,在就业渠道方面,不能单一的依靠学校和招聘会,要学会利用人才市场、网上招聘等新型的就业媒体,拓宽就业渠道,在就业方式上,改变过去的就业观念,不能只盯着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铁饭碗”,而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就业方式,可以选择灵活就业或毕业后自主创业等方式。

2.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到基层锻炼

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前景不容乐观,而大部分贫困生的就业期望值都很高,都希望到工资待遇高、经济条件好的大城市工作,这与严峻的就业形势相矛盾,因此贫困生在就业时应该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不能单单选择经济条件发达的沿海城市和大城市,而应该把眼光放宽一些,改变精英教育阶段就业的观念,择业时应当从自身的条件出发,摆正心态,合理定位,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到基层单位、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许传新王平.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因素分析.社会,2002.7

[2]莫军成陈默.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探析.前沿,2007.3

[3]褚惠萍.高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教育与职业,2005.11中期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大学生网瘾 需要层级理论 马斯洛

一、“网瘾”的界定

“网瘾”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登博格于1990年提出的。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KimberlyYoung)博士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通行的对“网瘾”的定义是:“由于重复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网络欲望的现象,其对于上网所带来的一直有心理上与生理上的依赖。”

美国匹兹堡大学金伯利・扬则采用实证的方法对网络成瘾进行了定量研究。金伯利・扬提出,要诊断一个人是否形成网瘾,通常是根据其在过去一年内有无下列十种症状中的四种以上:一是上网时间全神贯注,下网以后还念念不忘网事;二是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三是无法控制用网;四是一旦减少时间上网就会明显焦躁不安;五是一上网就能消除种种不愉快,精神亢奋;六是为了上网而荒废学业和事业;七是因上网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工作等;八是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九是对亲友掩盖自己频频上网的行为;十是下网后有孤独失落感。大学生网瘾综合征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上聊天成瘾、不良信息成瘾及网络强迫行为成瘾等。

国内外的一些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是网瘾的高发人群,大学生网瘾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大学生网瘾群体因感觉、心理等与其他网瘾群体的不同,造成他们心理上的种种差距感,从而导致他们在行动上的与众不同,逐渐游离于学生正式组织之外,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对大学生网瘾特殊群体的治疗必须从查找其特殊原因出发,进行特殊的“脱瘾”,最终使网瘾特殊群体不再“特殊”,从而进行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二、当代大学生“网瘾“的现状

在当代社会,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复杂和多元的社会,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范围和媒介更加广泛。尤其是现代社会网络和计算机的大规模应用,更为在校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快捷便利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但是在享受着网络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在校的大学生却有许多沉浸在网络中不能自拔,进而发生网络成瘾的现象,成为高校教育的一大隐患。

综合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呈现“两多”、“三高”、“四明显”的特征:学生网瘾的总人数多;存在较明显网瘾倾向的学生人数多。男生网瘾比例远高于女生;低年龄学生网瘾比例较高;低年级学生网瘾比例最高。网瘾群体的网络活动明显更倾向于娱乐性;网瘾网民明显更倾向于玩网络游戏;网瘾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上网活动娱乐性明显增强的过程;网瘾群体上网从事的活动明显相对单一,而非网瘾网民从事的活动则较为丰富。

三、大学生网瘾的“需求层级理论”分析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七层,第一层为生理需要;第二层是安全的需要;第三层是爱与归属的需要;第四层是尊严的需要;第五层是求知和理解的需要;第六层是审美的需要;第七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相信人类的需要是呈层级分布的。他认为一至四级的需要属于缺失需要(deficiency need),五至七级的需要属于成长需要(growth need)。网络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无非就是在这些“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之中,不可能超越其外。所以,可以认为人在网络上所达到满足的需要都是看似合乎人的正常需要的。

1.大学生处于青春中后期,生理发育已成熟,而网络的开放性与匿名性可以为在网上吸引异性的注意力、获取异性的好感、直接对异性表达爱意提供极大的便利,满足其一定的“生理需要”。而一旦发展成网恋,往往就会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2.由于网上身份的隐秘性强,人们在从事网上活动的时候安全需要也同样获得高度满足,甚至于较现实世界的复杂来说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群体,获得集体的“归属感”。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善现实交际的同学而言,在虚拟世界里,他们可以重新塑造一个形象,一个隐藏自身缺点、增加更多优点、能够吸引他人的形象,抛开现实生活中他们对社会交际的焦虑。

3.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一个在现实世界的无名小辈可能因为文采或口才卓越而在网上得到更多的尊重,一个现实世界的文弱书生大可能由于在网络游戏中英勇善战而获得虚拟世界的认可和崇拜,一个网游中的高手可能会得到现实世界无法得到的“万人敬仰”,从而虚幻地满足其内心获得“尊严的需要”。

4.计算机和网络世界具有较大的操作性和互动性,硬件、软件和网络世界的某些内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设置和管理,有一定的挑战性,故而可以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吸引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计算机性能的优化升级。网络的功能齐全、信息丰富、雅俗共赏、自由开放等特性正好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求知需要”。

5.在现实世界里,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还面临着诸多限制,可是在网络虚拟世界,可以得到一种虚拟的价值认可和成就感。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在现实社会并不容易获得,但互联网上无穷无尽的游戏资源及其提供的机会,可以使大学生虚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加容易,而且可以通过制作个人主页、担任版主、建立网站等形式强化和扩大自我认同。

四、解决大学生网瘾问题的几点建议

1.堵、疏结合,拒绝“网瘾”。

大学生上网是他们的时间、精力和心理的一个宣泄方式。如果仅采取“堵”的方法,把上网的这个宣泄方式堵住,就有可能导致他们时间、精力和心理的囤积,其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因此在采取“堵”的同时,还要兼顾“疏”的方法,“堵”和“疏”两种措施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密切配合,共同应对大学生的“网瘾”问题。而且在一定意义上,“疏”的措施比“堵”的措施更为有效,因为大学生的时间、精力和心理不可能不宣泄,采取“堵”的措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相反,如果“疏”的措施应用得当,或许不用“堵”的措施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所以,相比较而言,高校应该重点采取“疏”的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应该采取更多的“疏”的方式,而不是采用“堵”的方法。

2.图书馆在防治青少年网瘾问题具有独特优势。

网瘾的根源在网络,戒除网瘾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其最主要的一项职能就是社会教育。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图书馆在防治青少年网瘾问题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配合学校开展素质教育,这些都能够成为网络的“替代品”。同时,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引导作用,防治青少年网瘾,引导青少年端正上网动机,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开展青少年网上心理咨询、辅导;建立特色数字资源库,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相关资源;加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从而有效地避免他们沉溺于网络游戏。

3.体育运动戒除青少年网瘾的作用。

科学的体育运动能促进青少年网瘾症患者心理健康地发展,健康是所有人都关心、渴望和追求的。科学的体育运动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体育运动推动青少年网瘾症患者自我意识的发展,培养青少年网瘾症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体育运动能调节青少年网瘾症患者的情绪状态,而且体育运动能培养网瘾症患者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青少年在参加锻炼时,总是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这对心理的健康乃至整个机体的健康都至关重要。

实践证明,网络成瘾问题是当前网络普及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类新的社会问题。高校应对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疏堵结合,以社会、家庭、学校建设为依托,重视图书馆、体育运动对学生网瘾的矫正作用,是大学生戒除网瘾的有效途径之一。网络本身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赞颂和诅咒都无济于事,因为它必定是影响我们现实和未来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引导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确立人生目标,转移网瘾同学的兴趣。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懂得大学时代应学什么,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从根本上治愈人格障碍引起的网络成瘾,帮助大学生实现由“网瘾”到“网创”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陈迎明,喻跃龙.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成因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7,(2).

[2]杨雄.网络对我国青年的影响评价[J].青年研究,2000,(4).

[3]陈迎明,喻跃龙.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成因探究.现代大学教育,2007,(2).

[4]杨雄.网络对我国青年的影响评价[J].青年研究,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