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政教学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政教学创新范文1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大学生本身等诸要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适时调整和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于当今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具有着重要意义。
(一)适应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外部大环境的需要。
新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文化多元化发展已经不可逆转,这为各种不良价值观、思想意识大行其道提供了土壤,这对当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传播的主流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当今大学生是接受新鲜事物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各种新鲜事物、新鲜思潮易于产生兴趣,并且缺乏对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判断、应对能力,思想价值观易于受到不良影响,因此面对这种情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作为主要承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必须要适时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多元文化、多元思潮的判断、识别能力,塑造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二)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变化的需要。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以前注重行政教育、思想意识教育到注重思想意识教育、法制教育、德育、人文教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等内容并重,思政教育目标也从以往重视社会目的到社会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重,因此随着高校思政目标和内容发生变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必须要发生变化,以适应不断发展着的高校思政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三)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现实需要。
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方式方法主要有宣传讲授法、榜样教育、实践教育等方法,这些传统的教育方法对当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来说依然具有重要作用,不可轻言放弃,但是应该看到随着新形势的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现实情境、环境、教育对象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继续固守原有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有效满足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现实需要,不能有效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教育质量,因此,必须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大赛思政教育工作方法。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实现途径
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必须要立足于当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努力开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从课堂入手,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及手段等。
不可否认的是,课堂授课依然是当前及今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进行高校思政教育方法的改革必须首先立足于思政课堂教育改革,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模式等,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入手,如改变以往教师单纯讲授,搞“满堂灌”的单向灌输的授课方式,加强师生之间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上的双向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性;积极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措施,其中,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不能仅仅放在口头上或者流于形式,其应建立在师生之间共同的内在的共识和认同的基础之上,其背后反映的是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重新认识、淡化师生角色限制的心理认同,建立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的课堂改革才能真正有效。
(二)多种途径开展思政教育课内外实践活动。
高校思政教育不能像以往一样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上,相反,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要跨出课堂,走向社会实践,要让大学生和社会亲密接触,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为今后的融入社会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及学校应为学生努力开拓更多的思政课外实践机会,将专业学习和社会服务与实践结合起来,如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敬老院等群体中从事志愿者活动等形式,要让他们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实践所学,努力提高自我认识和能力。
(三)不断推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效的思政教育离不开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应该说,高校思政教育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教育、一种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其必定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氛围的渲染和熏陶。高校在创新思政教育方法的同时,也应更多地重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如加强校风建设、环境建设及有关的设施建设等措施,努力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普及中,努力创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使得大学生在平时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启发,自觉提高自我思政水平。
三、总结
思政教学创新范文2
关键词 教学创新 人性化 实践性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变革时期,社会各领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以致当前高职学生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趋向。为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须进行创新,改变过去只重理论灌输,缺乏双边交流,没有形成“合力”的单一教学方式,以适应社会和实际需要。
一、接通“地气”,实现人性化教学
从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课题组调研情况来看,当今学生身处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他们脑子里有大量的疑惑需要有人来解答,同时现实生活中的升学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处理、情感困惑,也使不少学生心理上产生了震荡和冲击。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许多学生在应对种种压力时心理越来越脆弱。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思政教育必须接通“地气”,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回归主置。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价值主体、活动主体、发展主体和权利主体。在具体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回归生活世界” 为支点,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体现出对生命个体差异的肯定与尊重。同时,充分发挥情商教育特色,在教学中以学生生命活动为前提,以生活实践为基点,将学生最关心、最困惑、最苦恼的问题纳入视线,大到时事政治、人生真谛,小到个人就业、为人处事甚至情感问题,都能予以人性化地关切,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学会站在高处看人生,从全局角度看自我,自主解决各种现实问题。这样就使思政教育从单纯理论灌输变为源自于学生内在需求的自觉行动。
二、双向互动,实行启发式教学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平等对话,从而激发兴趣,拓展思维,以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教学方式。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精髓所在。思政课有其枯燥的一面,启发式教学在于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增强积极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地阐发。语言上要生活化,时尚化甚至是网络化。问题设计上要热点化,如社会公德问题、房价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社会少数腐败现象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并引导学生在宽松环境中发表真知灼见,还可以对有争议的问题组织辩论会,通过观点碰撞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呵护学生具有新意的念头,珍惜学生带有创意的言行,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
此外还要改进创新考核方法。一是考查平时学习状况,可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成果笔记化、日记化、博客化,如写出专题学习心得、小论文、心情随笔等。二是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和运用情况 ,可采用口试、论文答辩、写读书心得和调研报告等方法。这样学生就学得真切生动学有所得。
三、设置情境,实现信息化教学
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教育手段,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教师可利用科技手段制作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软件,实现文字、音频、视频、 图像等多种手段的互动沟通,让学生“身临其境”和“亲身体验”,提升认知质量和深度,激发内在情感,打造出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趣盎然的全新多维课堂。当今信息网络普及为思政教学带来了新的平台,教师还可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和交流。如进行网络聊天式讨论问题、交流心得,建立专门网站论坛,为学生布置相关专题博客写作内容并跟贴点评等等。从而将思政教学从“平面”引向“立体”,从“单项”引向“多色”,实现教育方式和现代多媒体有机结合。
四、面向社会,实行开放式教学
目前,思政教育已把实践教学环节纳入计划。但要真正落实到位,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思想理论教育真正入脑入心。高职院校具有校企合作办学这一自身独特的办学特色和行业背景。与地方政府、厂矿、企业、社区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开展调查研究,让学生顶岗实习,感受企业文化,熟悉行业规范,强化职业道德和行业法规教育。并在活动中受到政治思想教育、国情民情教育、社会规范与社会角色教育、心志磨练与个性养成教育、劳动和专业技能教育,使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验证和应用。在实施“走出去”的同时,也可以“请进来”。请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及各行各业模范典型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和形势报告,介绍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热点问题,讲述成长经历,阐述对人生的看法,给学生以多角度激发和启迪。
五、融入文化,使思政教育生活化
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依托校园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开展思政教育活动,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党团活动、校园文化、学校管理是开展思政教育、加强大学生价值建设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其各自效能。如社团活动应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第二课堂。通过举办讲座、演讲、辩论赛、文艺演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事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开阔眼界、锤炼思想、提高认识,陶冶情操。此外还可以以重大节日、纪念日或国内外重大事件为载体开展实践教学,可通过图片展、演讲、辩论、主题征文、观看历史片和举行歌咏会等形式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思政教学创新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以德育人,只有有了良好的品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有良好的发展。站在全新的起点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只有不断坚持,不断地进行创新,对于各个工作积极进行总结,才能进行有意义的研究,才能更专业地分析其发展的规律。①
1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1.1 实事求是原则
所谓“实事求是”就是指面对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能够用内部的联系研究和分析事物的本质,最终查找其潜在的规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接受教育这样的一个大环境,通过不断的探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寻找规律,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也是如此。从本质上来讲,创新就是对原有的事物进行再度挖掘,并能够从中找出更加新鲜的观点,在必要的时候也要对旧事物以及旧观念进行摒弃,这样才能不断地接近客观情况,才能接近实事求是的过程。那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进行创新,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当代的大学生进行思政工作时不能无视其现有的规律,要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工作的创新。
1.2 实效性原则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的时效性将决定一所高校能否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能否有效地进行方法的创新,能否在思政教育的关键环节提出一些有创意的看法和意见。一旦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些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时,不能马上用世俗的眼光看待问题,也不能将新旧观点进行对比或是评判,而是要以创新程度和时效性为基本原则,以当代大学生能否接受为最根本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这个本质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只能通过判断大学生思想素质是否有明显的提高来探究素质教育创新工作是否真实可用。但往往这个评判指标都是根据个人喜好而进行判断的,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在创新的途径探寻中,要找到相应的指标,这才是工作是否有意义、有价值的评判标准。因此当代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实效性的原则,不能伴有形式主义,这是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②
1.3 针对性原则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最基本原则就是针对性原则,只有有了针对性,才能有创新的方向,才能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工作在针对性原则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于过去那些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思政教育工作进行革新,这样才能更好地针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尤其是“90后”大学生;第二,根据当今时展的最新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大学生所面临的最新困境进行探究,这些都能够体现针对性的原则。只有针对性地探寻适合当代大学生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才能消除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进一步解决在思想行为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2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途径探析
2.1 拓展教学手段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主要是对教学手段的更新,这些手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变现有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由单向灌输转换为双向交流,在思政教育工作中,采取双向的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还能让学生参与课堂,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让当代大学生以接受的心理接受教育,而不是以强迫的心理,进一步减少思政教育工作中学生的抵触情绪;第二,将封闭式的教育转向为开放型的教育,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能够转变观念,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与学生交流互动。思政工作者要想进行创新就要从之前封闭的教育圈子里走出来,进行开放式环境的教育,这样的环境更适合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向当代的大学生展现情感教育,因为当代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更渴望交流和尊重,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要根据这个特征,进行工作的创新。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③
2.2 重视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隐性课程”的作用
所谓“隐性课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一方面,在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学生社团的工作之中,而且学生社团确实在思政教育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社团对思想政治的教育,将其列入到思政教育创新工作的目标之中;另一方面,要丰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当代大学生不能天天都将头脑禁锢在书本之中,他们必须走向社会,这样才能打开视野,增长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社会实践之中,通过开展组织社区活动,让当代大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能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奉献意识。
2.3 积极探索网络教育法
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丰富自己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创建更多的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栏目、内容,以此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第二,通过电子邮件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思政信息的传达,还可以利用电子邮件进行调研活动。由于一些同学性格比较内向,很难对其进行思政教育,电子邮件就是很好的一个交流问题的方式;第三,自主研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软件。这样的工作对于一所高校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可以组织关注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研究专家开发一系列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软件。
2.4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思政教学创新范文4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 创新
1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体现
1.1 教育模式的创新
面对着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社会面临着转型,只有思政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充分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学习和生活特点做出调整与创新,才能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时期的大学生已不再适合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体制会受到教育内容或是教育观念、方法等的限制而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根本需求。因此创新就体现在教学模式方面,要通过教学内容与信息量的递增,实现对于学生理论水平、解决问题能力的改进。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思维的特点,思想政治工作走向现代化是一个趋势,要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向现代化,就要有一个开放的意识,通过对国外知识的借鉴,进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顾眼前,要能够放眼未来,积极引导新时期大学生,让他们有勇气面向未来,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①
1.2 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新时期大学生的各个方面,提高学生对于思政工作的关注度。传统的没有吸引力、感染力的书本教育已不能满足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可以根据时代的特征,利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挥互联网这种新型媒体的作用。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手段和方法方面都在创新,以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一些先进思想知识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但是“灌输”不仅仅是思想的传达,更是一种交流,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将教育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转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带动思政教育手段的多元化发展。
1.3 教育理念的创新
要从实际出发,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根本需要,满足他们之间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效用。以人为本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对于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以新时期大学生为本,了解他们的行为特点,尊重学生,为了学生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现代的教育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但是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要求在思想、组织、管理、教育等多方面进行谋划。
2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途径
2.1 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新时期的大学生关注新的技术,喜欢网络语言,所以面对着他们的好奇心,这就要求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结合全新的技术手段,以此来吸引学生,进行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先进的教学技术,让教学变得“多元化”和“现代化”。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缺少多媒体技术,它有很多优势,像是能够展示更加全面的信息;能够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够注意教学的互动性;能够让教学信息变得网络化等等。这样充实的课堂,想不吸引学生都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适当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思想的动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②
2.2 结合专业教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往往会涉及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播。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可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因素,例如人文课程上,可以阐述世界观、价值观等内容;在自然科学课程上,可以阐述与辩证唯物主义相关的内容;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探索历程和奋斗精神,讲述爱国主义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高校的教师要以负责的态度,将学生的专业知识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大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体验到思政的魔力。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教师要将思想引导和专业辅导有机地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反过来,教师的敬业精神、探索真理的创新意识、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行为,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最尊敬的老师都是能将专业知识讲好,又能通过自己的言行身教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教师。只有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的头脑里有提高思想政治修养的意识,让学生全面发展。③
2.3 开展社会实践
思政教学创新范文5
【关键词】中小学 思想政治 教育 改革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树立其健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全面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重要作用与影响。在当前我国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顺应时展需求和教育需求,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积极进行创新,不仅有益于学生们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也在教育领域积极贯彻和谐社会、创新社会建设的进步举措。下面我们结合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对如何进行改革创新进行探究。
一、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在我国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其与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结合程度还较低,在探索实践阶段还缺乏有力的成果与保障,相关研究与实践的理论性成果也较少,对于持续推进、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来说其积极作用还远未发挥。不少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还稍显浅薄,对于本质上从幼年阶段就帮助学生培养并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未得到实地贯彻,学生们在学习、锻炼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培养也并不理想,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和学生们的学习时间,同时低效率的运作成果也是十分不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性工作,在目前中小学课堂上的传授、普及途径还较为单一,其综合性的资源系统并未得到充分运用,学生们在这个整体大环境下所得吸收到的思想信息也较少、较为片面,同时主要依靠教师课堂教学来实现最终培养目标显得独木难支,需要在多方支持下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盲目僵硬灌输的老传统,时至今日,这种传统依然并未完全消失,不少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学生们仍然是单方面的等待着教师的灌输,无论是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还是创造性与创新能力的发挥都受到了极大的抑制,因而不少学生都存在严重的悖逆心理,尤其是心理变化较为剧烈的中学生,处在内心世界不断成长和外界现实冲击的典型阶段,更容易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所以在工作中适度、适宜应用各种资源、方法与手段辅助教学十分必要。作为深入贯彻学生思想内心的教育,当前思政课堂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并且存在着被人为割裂的痕迹,这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多元化、手段丰富化、效果出众化无疑是十分不利的,也不利于各类教学资源的应用。中小学生处在内心世界急剧变化的时期,思政课堂的很大一部分作用就是指导他们合理看待世界、调整自己的内心,是帮助他们学会应对现实与内心变化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当前网络社会铺天盖地的信息潮流冲击,学生们的自我把握能力受到冲击,内心世界的变化更加纤细敏感,正确的思政教育的及时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途径
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关心学生的内心成长和三观健康,所以,基本的教育原则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中心,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众多丰富的资源与素材展开教学,通过课堂内外的通力配合全面培养学生们的正确三观,引导其健康的发展,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跟上时展步伐,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除了传统的爱国教育与爱党教育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辨证主义看到问题的观点,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原则深入贯彻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根据当前时展要求和社会进步状况,引导学生合理把握教育内涵,全面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是针对当前中国大环境下来自国内外的信息潮流冲击,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精神,减少思考的盲目性,以更加科学合理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看待世界。在课堂教学中,要通力合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生活现实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运用学校内外、社会上丰富的文化正能量来引导和培养学生,通过积极的课堂互动来营造优秀的教学氛围,促使教师与学生们在认识和实践上的共同进步,更好地实现教学课堂的创新改革,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在思政课堂中,要积极改善从前过于僵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应用信息技术、多媒体、互联网资源和信息优势来充实、改善当前课堂教学形式与手段,从硬件和软件双方面巩固加强,给学生们带来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验,通过体验式和探索式教学让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精神得到锻炼与培养,提升他们的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爱党之心,成为日后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分子,获得健康的成长。
由于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并未独立的学习,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所以教师要善于应用这种渗透作用综合运用各类学科资源展开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比如观看爱国电影、介绍近年来优秀爱国人物等,尤其是中国近两年军工科技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和首艘航母的下水都可以作为宝贵的教学素材来展开教育,对于学生自主萌发强国爱国之心很有帮助。当前中小学政治思想教育的改革需要稳定和积极的教育环境,在课堂内外,也要全面加强环境建设,通过多种隐性教育手段的应用来巩固学生们的认知,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目的,走出从前过于陈旧、枯燥的窠臼,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成为学习中的主体。教育过程中同时也要兼顾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
总之,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要立足于教育实际情况,综合应用多方资源,改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思政教学创新范文6
关键词:警务化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实行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选拔、培养、输送合格预备警官的任务所决定的,更是公安院校学生管理的特色。从2003年第二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至今,各地公安院校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已经逐步培育、形成了严肃活泼、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和育人氛围,警务化管理的特色得到了充分体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推动警务化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所有公安院校发展过程中无法绕开的问题。本文拟结合J学院实施警务化管理的一些探索,对此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警务化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何谓警务化管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最权威的解释是公安部政治部编著的《公安教育概论》一书中的说法:公安院校围绕其培养目标,根据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要求,依据人民警察有关条令、条例规定,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并且通过这种活动,形成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井然有序的校园环境,促使学生思想革命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保证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以达到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安民警的目的。①起初,在公安院校的学生管理中推行警务化管理,大致归因于公安事业学历教育起步较晚,学生管理工作无成熟模式可循,“我国的警察和军队同宗同源,公安院校的不少领导和教职员工最早的职业都是军人,在学生管理甚至教育训练中,采用军事化方式是最顺手自然的。同时,警察和军队又都是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这种性质认同心理又大大强化了在公安院校的学生工作中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信念。”②
经过各地公安院校多年的摸索与实践,警务化管理已经在吸收军事化管理的特点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公安院校独具特色学生管理的一种方式,一种育人的手段;它更多的体现为一种纪律作风的培养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熏陶。警务化管理要求从学生的一日行为规范、一天的作息安排、日常的行为准则、着装礼仪规范等方面逐一落实,这些渗透在日常细节中的管理,其实已收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为警务化管理提供了认识基础和思想保障,警务化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工作平台和制度保障。其本质是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警察素质的养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立报国之志,坚定其爱国之心与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铸忠诚之魂,牢固其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自觉行为;培养学生育正义之气,树立其严整的风纪和文明的习惯;培养学生聚公道之义,增强其大公无私的品质和团结向上的精神。使学生在院校学习期间就打牢思想政治基石,养成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纪律素养,具备未来从事警察工作的良好品质素质和适应性。
二、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警务化管理作为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体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重管理轻教育服务
由于公安院校性质的特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管理与服从,忽视了学生个体参与警务化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对学生深层次思想和个性发展的分析研究和引导,存在着重管理、轻教育服务的现象――纪律约束多,个性发展少;管理要求多,教育引导少;强调服从多,主动服务少等“三多三少”问题。与之相伴随的却是时代变迁发展而来90后、00后青年学生他们是崇尚自由、个性的一代,他们中间沉迷网络多、心理失衡和心理脆弱多、消费攀比多、恋爱学生多等“四多现象”。如何加强新时期青年人的教育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公安院校的警务化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特点,新挑战。面对新的教育对象,简单依靠警务化管理的手段对这些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养成教育,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二)管理与教学的融合不够
按照要求,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作风、内务警容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基本上是以养成学生的警务化生活习惯和警察素养为目标,强化学生的服从意识,着重培养学生的警务素质和技能。而教学工作则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传授业务知识为主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加强学生的警务化管理,抓路队、抓体能、抓内务等不可避免的就会和教学管理工作相冲突,学生管理组织与教学管理组织二者的组织目标偏差较大,且互相沟通协调少,教育教学没有形成合力。
(三)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
警务化管理中,学生的大小学习、生活、成长事宜都成了学生工作干部(以下简称“学管干部”)每天的所思所想所为,“上头千根线,下头一根针”,学管干部成为了工作成功与否的“牛鼻子”。目前,学管干部队伍的管理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学管干部队伍必须走专业化道路。学管干部队伍应该严格进入机制,建立健全激励和保障机制,不能朝令夕改,使学生工作干部的角色不能较好定位,从而产生不适应。另一方面从学生工作发展趋势来看,警务化管理体制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长效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事业感。同时,要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
三、严格警务化管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院做法
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严格警务化管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不断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学生成长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培养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预备警官一直是公安院校矢志不渝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使警务化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发挥作用,敢于探索,坚持创新是关键。
(一)坚守理念,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
警务化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说服人,教育人,启迪人,激励人的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J学院始终坚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积极践行“三个转变”,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学工处每年年初都制定学生工作计划、工作思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针对以往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尝试构建、开展“分层、连续、递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年级着重实施传承教育,二年级着重实施明理教育,三年级着重实施启智教育,四年级着重实施致用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学管工作由单纯管理型向教育服务型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型向学习型科学型管理转变,由平稳有序型向平稳有序特色发展型转变的“三个转变”。
创新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坚持“基础+主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实践活动彰显特色,以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以向雷锋同志学习为契机,确立了以“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信仰坚定、勤奋好学、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的警院学子”为主题的思政教育系列活动,紧紧围绕“忠、真、智、勇”精神,狠抓理想信念教育、忠诚教育、诚信教育,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奉献意识、节约意识,深入开展 “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佳人物”和2013年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的学习宣传,培育、挖掘、宣传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学有榜样,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用他们的优秀事迹激励全体师生增强学习热情,提高创新能力,传播正能量,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学先进、做先进的良好氛围,努力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管理严格,建构有序和谐校园
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制度。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学管干部都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制度。各大队学管干部分两到三组,并由大队领导担任值班组长带领周一至周六进行常规值班;周日及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全部指导员坚持全员在校值班,深入寝室和教室了解学生学习和就寝的情况。指导员每天必须九到位,及时掌握学生情况。指导员每个学期必须找每个学生谈心一次,对每个学生做到“四知道”,即知学生基本情况,知学生家庭情况,知学生现实表现,知学生思想状况。
实施“三本四考”机制,开展例会、讲评。实施“三本四考”是J院学管工作的特色。“三本”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台账、指导员工作日志和指导员讲评本,“四考”即对学生大队、指导员、区队、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考核。
在每周日晚上,以大队为单位开指导员会和学生干部会,由大队领导对上一周的工作进行点评,对本周工作进行布置;指导员则以区队为单位,在教室讲评,畅通信息渠道,传达各级精神;每周一早上大队集合,由大队长讲评,布置工作,每周二和周四下午为固定政治学习和社团活动时间,学习和活动内容由学工处或学生大队统一布置,大队指导员每周集中学习、研讨一次,由大队提前一周布置学习、研讨内容,参会人员各抒己见,从而集大家智慧为每个人智慧,同时对一些典型思想政治教育案例会诊。
日常考核和队列会操评比常规化。规范一日生活制度,坚持日常养成,培养学生的警务化观念。对全院学生的学习、劳卫、纪检督察、公安专业路队等进行严格的每月考核评比,实行各单项工作“流动红旗”评比制度。在培养公安专业学生的军事队列素质和严谨的队列作风上,定期开展了全面的军事队列会操评比。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加强交流,日常考核和队列会操评比的常规化,不仅规范各大队的工作,更为严格大队考核评比奠定了坚实基础。
狠抓学风考风建设。以管理促学风,以服务助学风,学工处坚持系统抓学风和长期抓学风的工作思路,采取了“抓教育、抓讲座、抓竞赛、抓奖励、抓纪律”的“五抓”做法,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勤奋好学、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近年来,学工处坚持以奖学金获得率、英语三、四、六级通过率、重大比赛获奖率、科研成果发表率和考研录取率作为学风建设的切入点,探索学风建设新机制;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了齐抓共管,互动育人的良好局面。各学生大队坚持开展每日早上6:30的晨读、晨练和晚上7:00的晚自习活动。“让更多的同学热爱学习,让热爱读书的同学,有时间有地方安心学习,营造出‘早自习书声朗朗,晚自习夙夜悄悄’的学习氛围”。同时,严抓课堂考勤和学生寝室晚归情况,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严格学生管理,端正部分学生懒散的学习态度,塑造良好学风。
(三)忠诚奉献,推进学管队伍建设
只有建设一支品德高尚、专业过硬、处世精干、办事高效、充满活力的学管干部队伍,才能使警务化管理充满生机和活力。根据学管工作建设的需要,学院制定了《指导员队伍建设规划》和
《指导员工作条例》,把指导员队伍建设摆在与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突出位置。
首先,要求学管干部思想政治过硬、道德优良、人格健全。其次,要建立学习型、知识型的学管干部队伍。再次,要发挥学管干部的表率作用。学管干部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不仅要用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去约束、管理学生,还要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启发、引导、教育、管理、吸引、感召和影响学生。③
学院开展局校联动,建立了从市州公安局选调优秀民警来校担任学生指导员和选派干部到基层公安机关挂职锻炼的机制。同时,每年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对指导员实行上岗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积极开展指导员比武、经验交流,促进了指导员工作质量的提升,建设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精干高效的高素质学管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①公安部政治部:《公安教育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08页;
②张洪波:《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问题探讨》,《公安研究》,2010年第7期;